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5:35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1

【关键词】财政学;案例教学法;应用优化

哈佛医学院最早开始进行案例教学法探索,随着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的成功,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我国最早开始实行案例教学法的是管理教育界。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内容、方法上日趋丰富和完善,并在各学科教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财政学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并将经济学理论运用于分析政府行为的一门学科,具体研究政府各种政策组合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宽度和广度,更在于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财政学专业课程中,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应用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的,以典型案例作为教育媒介,并在授课教师的指导和策划下,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景中,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方面,迫使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案例教学法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情景,使相关人员能借助案例这个平台更加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另一方面,案例具有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功能。案例中所介绍的知识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习者通过阅读来了解某一国家、地区、行业的大量背景知识。

(二)在财政学专业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财政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一方面,课程学习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课程所涉及理论派系多,且各派系的理论观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往往对同一个问题的见解可能大相径庭(如对财政的概念就有国家分配论、公共需要论、社会关系论等不同的定义)。另一方面,课程的应用性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释能力要求较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分析能力。传统的“讲授”模式难以锻炼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到具体情景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因案例教学法是将学生带入模拟的具体情景中,学生在这一情景中是参与者,甚至是案例情景中的主角。教师则充当引导员的角色,引导学生展开案例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表面上看教师的担子是轻了,但实际上,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作用是启发、诱导。教师想要扮演好启发、诱导角色,首先必须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包括选择恰当的案例、通过反复钻研案例材料拟定讨论题或思考题,确定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主持好案例分析讨论,根据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总结等。要完成好这些工作,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财政理论知识,还要懂财政部门的实际工作流程、方法和内容,更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从某种角度来看,不是担子轻了,而是担子更重了,教学与实际接轨了。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财政学专业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将案例教学等同于实例

案例教学之所以称之为案例教学,首先在于它有被用于案例教学的“实例”。但“实例”并不等同于案例,两者是有区别的。一方面,案例必须由实例构成;另一方面,教师举例并不等同于案例教学。比如,教师从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报道中摘用的有关介绍财政政策、法规以及财政运行的文章或者一段报道,虽然揭示了某些财政理论问题,但它并非专门为案例教学所写。尽管以这些资料为媒介也可以进行教学,但所达到的效果同案例教学是有差异的。案例教学所运用案例是具有特定的问题和写作规范的,案例应有标题、摘要、引言、背景介绍、主题内容、结尾,其中主题内容应由具有启发性的、可供分析和讨论的实例构成,其所运用的案例应符合案例教学的以学生为主的功能需求。目前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课堂讲授时所举的零星短小例子,当作案例教学。

(二)案例素材准备不足

案例教学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受案例编写质量的影响。但我国高校财政学案例教学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案例库建设问题,大多数高校均未建立专门的、动态的财政学案例库,出版的财政学案例教材也比较少。具体表现为:一是案例资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案例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有些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甚至直接采用国外的实例,缺乏深入发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理论”。二是案例老化,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缺乏代表性。一些财政政策是具有时效性的,这就要求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必须紧跟时代形势。财政案例素材主要来源于新闻事件、国家、地区颁布的政策,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处在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收集具有典型意义的财政学案例,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三是良性的案例开发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只有通过专业教师的高投入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案例开发,但是我国目前未把开发案例列入科研成果,这样的科研评价机制直接导致教师缺乏案例开发的动力。同时,缺乏有效的案例开发合作机制,也导致开发出来的案例覆盖性和应用性较差。

(三)教师综合素质难以满足案例教学法需求

教师是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人,一个好的财政学教师不但要对财政理论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实际部门工作经验或者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比如经常下到实际工作部门调研、实岗挂职等。另外,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调动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引导学生充分表达想法。但是,由于案例教学法在我国运用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熟悉案例教学方法,而且大部分高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对财政理论的理解仍然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融合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方法粗糙,也难以真正发挥出案例教学的功效。

(四)学生学习观念不适应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深入参与课堂学习。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交流甚至辩论来理解案例所蕴含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进行延伸阅读,课前熟悉案例,否则在课堂讨论时容易陷入沉默寡言或偏题的困境。但很多本科学生特别是“二本”学校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满足于哑巴学习,导致案例教学课堂发言、讨论不充分,课堂沉闷,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组织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达不到既定的案例教学目标。

三、优化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加强和充实案例库建设

财政学作为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必然带有国家具体财政活动的特殊性和地方特性,要使财政理论能够更好地为实际所用,它所涉及的案例就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的角度研究、介绍财政,也需要从世界经济的角度出发,更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特点来研究财政的一般规律。所以,财政学专业课程设计的案例种类就比较多,一般包含三种类型:一是理论说明型案例,主要是介绍理论和观点的背景和对理论的补充说明;二是政策介绍型案例,主要是对中外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的介绍,以及政策出台的背景、所产生的影响等;三是分析型案例,主要是对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财政案例所涉及的财政政策、法规和实务内容多,而且多变。单靠一个教师推动全国财政学案例教学的多种类案例开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借鉴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全国高校管理学院设立以共享为目的的服务性“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的案例库建设模式,通过虚拟联合的共享模式,根据“统一规划、分散建设、公共参与、资源共享”的原则,来实现建立财政学科的教学案例资源共享、师资共享、学术成果共享、国际合作共享的共享平台,来推动我国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研究和教学案例开发,传播案例教学成果。1.探索构建“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共享中心”。建议由全国财政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共享中心”(以下简称“共享中心”)章程,各高校可以自愿申请加入“共享中心”,凡是成为“共享中心”会员单位的高校每年均须承担案例资源库建设的工作任务。“共享中心”每年向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用于维持“共享中心”的日常运作。入会会员可共享“中心”的案例,案例库应以教学案例数据库为主。2.明确“共享中心”规范案例编写的程序。“共享中心”根据“统一规范,分散开发”的原则,给各个会员高校下达案例编写任务,各个高校根据自身课程建设实际和实际教学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的情况开发原创性典型管理。案例开发按照统一规范程序进行,即按照确定主题、编写计划—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素材加工构思写作—形成案例正文、使用说明—“共享中心”确认评审入库的程序进行案例开发。

(二)努力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能力

一堂效果良好的案例教学课由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评估三大环节构成,在这三个环节中,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能力水平可以说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针对教师对案例教学认识不到位、案例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我们建议通过团队建设和实岗锻炼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1.组建教学团队。设立课程负责人,并由课程负责人担任团队负责人,组建一支相对稳固的案例教学团队,团队实行公开备课、共享案例、教学观摩等方式,达成教学重点、案例讨论组织形式等共识,提高团队成员的课堂组织引导和课后评估能力。2.推进实岗锻炼,提高案例教学水平。针对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的问题,建议各高校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到相关的财政部门进行实岗挂职,通过社会实践了解财政部门相关工作的实际运作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

针对目前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够的现状,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可以转变观念,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分步来组织:第一步是分组准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完成一阶段教学任务后,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案例,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和要求对案例进行课前阅读和思考,并进行个人案例分析;第二步是课堂讨论,由学生围绕该案例先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小组讨论时组员之间可以互相启发、补充、分工协作;第三步是课后评估,在课堂讨论后,每个小组结合本案例撰写一个书面的分析报告。总之,在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应结合课程具体情况,选取合适案例,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加强合作,不断改进,探索出适合实际的财政学案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秦强.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7)

[2]关慧,.案例教学在财政学专业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4)(中)

[3]汤凤林,邱向宁.财政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财会月刊,2010(15)

[4]匡萍.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6)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2

此文系山东大学(威海)教研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项目编号B201429。

摘要: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和发展趋势。

财政学由于自身学科特点,在开展通识教育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亟需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育效率,以适应通识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财政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法

一、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普遍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综观各校通识教育课程,可以看出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

开展通识教育是为了避免专业教育的缺陷,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拥有人文知识背景的人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仅凭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如果缺乏马克思哲学这一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将是片面的。因此,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统领,以国学、艺术、经济、法律等学科为辅翼,全方位开展通识教育,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之举。

2.使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需要

教育的本义就是要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视野开阔、志存高远的人才。但在现实中,大学教育日益庸俗化,高等教育已成为一部分人攫取功利的手段与工具,而不是自我净化的途径。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许多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却缺乏必要的价值观、道德观,他们缺少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通识教育是贯穿所有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教育体系,是对学生的生活、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及具体技能。因此,通识教育可以克服高等教育的庸俗化、功利化,使高等教育回归其本来要义。

3.使学校具有自我特色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高校办学特色日益趋同,“千校一面”现象十分严重。这使得各校相同专业大同小异,缺乏自我特色,不利于学生的选择,也不利于学校之间的合理竞争。开展通识教育,可将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设置在通识课程之中,也可将高校所在地域传统文化灵活穿插在通识课程里。这样可为打破“千校一面”的坚冰提供一条捷径。

二、《财政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劣分析

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财政学是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地位处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财政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政府经济行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影响,因而可称之为国家理财学或政府理财学。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分配规律。通过财政学课程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财政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提高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拓宽知识结构,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素质。

财政学作为一门经济类课程,其知识内容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理论体系完整、严谨的特点。它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因而也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社会知识。从此而论,财政学应该作为通识课程来向所有高校学生讲授。另外,财政学课程专业性很强,内容广泛,与经济学相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要将财政学全部内容介绍完毕,需要大量学时。而通识课往往课时有限,在极为有限的学时里要将财政学讲好、讲精,就必须做到在通识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探索教学规律;突出重点,围绕专题,开展必要的实践教学,并将财政理论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三、《财政学》通识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实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高校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由于通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课时的有限性,在财政学通识课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1.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财政学通识课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考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财政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经常是一知半解,学习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财政学通识课学生基本上是非财经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弱化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通过讨论的方式,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财政学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都和财政密切相关,财政学的案例大多数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能极大增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单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财政学;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财政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领会国家的政策。通过案例介绍、讨论及点评,学生们会从现实到理论,从家庭、企业到政府,从点到面全面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有关内容。

3.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目前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独立性较强,但是缺乏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组活动。通过组内的群体互动,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意见,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包容,心平气和地与他人合作,向他人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掌握必要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无疑大有益处。

四、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通识课中的运用

1.选择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实践中,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财政现象,这些现象都由一定的财政规律所支配。财政学案例就应该选择这些财政现象进行编排。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选取的案例要符合经济实践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案例所陈述的内容是经济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有争议的事件。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的财政理论的案例。精选案例,熟练掌握财政学的理论,并通晓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路灯”和“公地的悲剧”等案例,可以引出公共物品特征以及公共物品的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问题。第二,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在通识教育中,案例难度不宜过大,否则学生难以在现有知识体系内展开分析,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第三,案例应有系统性。在财政学案例教学中运用的所有案例应该相互联系,由简单到复杂,针对所讲的财政理论,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分层次并有序地选择和编排。

2.案例呈现

财政学案例的呈现既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前,也可以放到讲授的知识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类知识时引入,也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引入。例如,在讲授转税收支出之前,就可以介绍英美国家二战之后税收支出的案例,使学生由西方国家的相关实践活动逐步了解政府税收支出的作用;在讲授税收原则时,则应先讲解理论,后呈现案例,通过案例使学生强化对税收原则的理解。呈现的财政学案例,在内容上要求有比较完整的情景过程;在形式上大多以文字描述,也可辅以适当的表格和示意图等;在呈现方式上可以给每个学生印发文字材料,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

3.小组讨论

案例的分析讨论是财政学案例教学重要环节。教师应于学期开始初期,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由其负责组织和协调。案例先以课下分组讨论呈现,小组成员既要积极参与讨论,又要承担相应的任务。小组讨论结果要形成文字分析材料或ppt,在课堂发言汇报。对于同一案例,由于知识基础和看问题的角度有差别,不同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组织好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去掉案例的非本质内容,揭示其本质特征以及案例与财政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案例中的主要内容与相应的财政理论联系起来,加深对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在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意见或制作ppt过程中予以指导。

4.案例总结与归纳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总结或书面总结来点评学生的讨论,一方面要对各组讨论情况予以评价,另一方面对讨论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和延伸,阐明自己的明确观点,对该理论进行更加细致的阐述。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描述对一般知识作出抽象化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杨龙.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何锡辉,赵修文.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凸显及其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4]刘艳平.关于财政学教学过程优化创新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3(12)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3

1.1课堂教学方式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尽管也会穿插使用一些例子,但这仅仅是为了说明某一问题,并未能起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思考的作用。同时,有一些经典案例,比如“公共草地的悲剧”“灯塔”等,被经济类课程讲授了很多遍,已经被过度解读。反复使用同一案例会大大降低课堂趣味性’难以提起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兴趣。

1.2教师队伍案例经验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是“从大学到大学”从事教师工作,尽管他们拥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对基本理论的解读也很透彻。但是,由于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实践工作经验,在课堂教学时,他们所引用的很多案例都来自于书本,教学模式跳不出“从本本到本本”的传统模式,知i只与实践脱节,背离了鮮的本质。

2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存在的要点

如上所述,财政学课程不仅强调理论教学,更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需要学生在掌握财政理论“是什么”的基础上,能够从财政的角度解释社会经济问题“为什么”出现,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将这3个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财政学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接触到在书本上没有的实际问题,认知水平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充分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身临其案情和场景,认真研究案例,通过深入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和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及老师充分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解决能力。

2.1综合运用案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师在上财政学这门课程前,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掌握教学的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要清晰,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通过穿插讲授式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说明,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财政学原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地设计案例,灵活运用财政学的经典案例和现实案例,既能让学生们通过案例去掌握和理解课堂知识,还能与社会实践与时俱进。在财政学中,涉及案例教学的案例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政策制定型案例,目标是鼓励理论化的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着重强调的是财政政策的思考和分析。

②确认问题型案例,更多地关注财政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③概念运用型案例,注重的是学生对某个特定财政概念的认知和运用。

④说明型案例’通常指的是研究性案例’通过给出一个财政事件或者财政,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不同类型的案例,通过案例向学生们动地展示财政基本理论和财政政策问题,有效地将案例分析入学习过程中去’通过对案例的深入讨论达到提高理解程度、職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的目的。

2.2选择时效性较强的案例

好的案例对于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但需要专业教师拥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更需要教师及时跟踪财税的热点,以及善于发掘财税工作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通过搜集报刊、图书、网络中的信息资料,掌握大量有教学价值的案例。同时,财政学专业教学求学生要提高实践运用能力,与社会与时俱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案例。时事热点和政府最新政策举措的解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反映时代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与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把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对专业课程有更广泛的认知。当某个章节或者某一个问题系统地讲授完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社会中的某个热点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案例给学生作为课后阅读作业。让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自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学习。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学生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的升华,进而巩固所。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2.3提高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

案例教学方式的课堂运用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对基本理论充分熟悉,才能选择正确的案例,将二者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提出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同时,教师必须充分剖析案例,为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宽广的思考空间,切忌用所谓的标准化的答案来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4建立案例教学库,完善教学资源

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是从国外同类教材中移植过来的二手案例,脱离了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对财政学未来的发展和研究缺乏应用价值,更不利于财政学课堂教学的发展。因此,加强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库的建设,科学地开发经典案例和时事案例,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对财政学教学尤其重要。在建立案例教学库时,对选取的案例要有一定的要求。

①选择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案例。

②不需要罗列大量的案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经典的、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案例。

③案例教学库的编排要根据教学要求系统地、有序地、合理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2.5为教师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改革已由过去的以收入管理为中心转向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财政职能由直接调控转向宏观的间接调控。近几年政府各部门通过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支出管理体制基本框架,有效地促进了财政支出执行的监督管理和公共财政制度建设。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审核是前提和基础工作,财政支出的“追踪问效”则是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为落脚点。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责所确定的目标而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和评价。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仅包括政府组织的自我评价、上级评价、权力机关的评价,还应当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价、中介机构进行的评价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并存的,但是具体实施一项评价的主体应按法定程序产生。实施评价的主体应具有相应的资格,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方案案例分析

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一些西方国家已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克服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广东省在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先后组织了131个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试点,率先设立全国第一个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建立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2003年起,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2004年广东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人事厅联合制定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2006年广州市财政局制定了《广州市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

依据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具体部门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首先要制定自评工作方案,包括自评的目的、范围、指标、标准、方法及实施。下面以具体一个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自评方案为例介绍。

1、自评的目的

(一)为市政府考核本部门履行职责、实现绩效目标和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

(二)为本部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三)为本部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以及市财政局审核本部门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2、自评的范围

具体为:对基本支出(包括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使用的各项经费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立法、执法监督、治理公路“三乱”、行政复议办案、课题研究、规章翻译、执法培训等项目)的目标完成情况实施综合评价。

3、自评的指标

本次自评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定量指标包括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

共性指标是本部门评价的基本指标,本次采用的共性指标具体包括:(1)财政支出预算完成率;(2)支出预算完成增长率;(3)项目预算完成率;(4)公用经费节支率;(5)项目支出节支率;(6)固定资产利用率;(7)政府采购节支率;(8)购买类项目完成率;(9)其他类项目完成率

(二)定性指标是描述和分析部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公共服务效能和资源配置状况等的非量化指标,根据部门职能特点和项目支出特性,定性指标选用如下:(1)部门职能目标完成效率;(2)部门基础管理水平;(3)发展创新能力。

4、自评的标准

自评以本部门绩效总目标和本部门预算作依据。绩效评价标准值以本部门评价年度预算、工作计划绩效目标为基础,如本部门绩效目标不够全面、完整的,可以国内同类部门管理标准作参考。

5、自评的方法

由于本部门属于第一类部门,财政资金支出基本用于履行职责,确保本部门正常运转。因此,对定量指标选用目标评价法,将实际完成数与预期目标(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出绩效。而对定性指标采用评分法。设立自评工作小组,由各处室(中心)认真核实自评数据,分析相关资料,计算自评结果,并在规定时间内报本办自评工作小组。在自评的同时,自评工作小组会同部门领导采取征询、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被评价处室(中心)的客观评议资料并对其自评结果进行核实,整理和分析形成评价意见并打分。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5

从目前我国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看,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专业课过多过细,重复现象严重。如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都开设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门课,它们在课程体系上彼此交叉,内容重复过多,既浪费了课时资源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相对较少,限制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为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为原则,整合重复课程,拓宽基础课程,强化实践课程,从而创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结构如下:

1.公共理论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通过公共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较高的写作水平、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较高的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形势与政策专题等课程。公共选修课为任选课,由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学艺术类和综合类等若干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可根据学生兴趣灵活设课。

2.学科理论课,包括学科必修课和学科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旨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应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兼及金融、法学等学科领域。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管理学、会计学、经济法、统计学、国际贸易与金融等。学科选修课应为限选课,包括:财政与金融、货币银行学、财政与税收、市场营销学等。

3.专业理论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必修课包括:金融市场学、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项目评估、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要体现“活方向”的特点。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特长、社会需求的差异来设置不同的选修方向,如目前可设置跨国公司财务、战略成本管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集团财务管理等方向,不同方向的课程可灵活设置,并随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殊要求的变化而调整。

4.实验教学,包括独立实验课和理论教学中的实验课。开设实验课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实验课可开设会计手工模拟试验、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实验、eRp信息平台模拟实训、财务制度设计、财务案例研究等。

二、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1.适当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首先明确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填鸭式地讲授教材、传授知识。对于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给出思路,先引导学生自行学习,再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给予点评的形式;或者也可由教师给出思考题,学生撰写小论文的形式。采用学生自主研讨的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其求知欲,使他们自主地去深入探讨一些问题。

2.注重开展案例教学。由于财务管理学科极强的实践性,使得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案例的模拟训练可使学生更为切实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案例教学应全面引入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之中。案例教学从内容上应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案例分析,即由教师搜集相关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最后由主讲教师进行点评。案例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财务管理中投资、融资、股利政策等理论的实践基础。另一类是案例设计,即根据一定的背景资料设计出决策方案。

3.积极采用网络教学。加快财务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利用校园网进行校内网上教学,让师生在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宿舍甚至家中对精品课进行观摩、学习、交流,推行广泛的互动式学习,实现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利用方便的网络进行学习、辅导,既可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师的重复劳动,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财务管理教学配套环境的创新

1.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试是检查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学校把财务管理考试的重心集中在对知识的记忆考察上,要么考试以主观题为主,要么即使以客观题为主,也是以计算题为主,只要记住公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只会误导学生更严重地脱离实践。因此要把考试重心转向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考察,如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大大减少学生对期末考试的投机心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及时提供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社会需求是该学科迅速、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因。要树立教学服务于社会、企业需求的观念。财务管理实践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教学环节的延伸和提高。为保证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潜在创新能力,应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保障。一方面,要加大实验室硬件与软件建设,运用先进的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实务界交流,通过与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企业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者,可以请企业家走进课堂,担任兼职教师。只有实践的基本条件具备了,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体系才能落实,学生的培养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3.加强国际交流。国际交流的开展状况在决定高校教育的质量高低方面将越来越重要,应把增强国际交流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事项来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加快高校联网速度,发挥网上交流的潜力,对师生提供必要培训并及时掌握相关教学和科研信息。另一方面,增订高校英文版和其他国际通用文版的学术期刊,进行国际学术、教育交流。再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大学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走出去”指学校派出教师到国外高校访问、进修、讲学等,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请进来”是指请外国著名专家、教师到中国来讲学,参加学术讨论;并且可以和国外大学、企业等加强合作,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稳定性;内容分析;案例比较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abstract:thisstudyexamines133and92excellentinnovationcasesin2005and2009respectivelyfromtheChineseLocalGovernmentinnovationDatabase.itcomparestheirinitiativedate,locations,innovationorganizationallevelsandtypes,andinnovationalcontents.thisstudyfindsthatthefive-yearspanlocalinnovationhassignificantregionaldifferenceontheregional(macro)level,thatthewesternandeasternareashavemoreinnovationcasesthanotherareas,whilethereisnosignificantvariationininnovationcontents,organizationallevels,andtypes.thisarticlearguesthatChineselocalgovernmentinnovationhasastablefeature.

Keywords:localgovernmentinnovation;stability;contentanalysis;casestudy

1引言

自从一百多年前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一词已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创新是采用相对于采纳者而言是新的事物[1]。政府创新,就是公共权力部门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积极探索和建立较为合理的政府体制的新模式、新方法,以提高政府效能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2]。作为公共权力部门,政府开展创新活动力求改革和完善政府公共部门结构和流程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不同于私营部门,政府创新的驱动力是为了实现改善政府管理和提高服务绩效,从而有效的增强公共价值。

2000年设立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是推动中国政府创新实践和研究的重要力量。该奖项的设立,使各地政府创新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该奖项的案例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杨雪冬以获奖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辅以问卷调查,对政府创新的现状、特征以及可持续性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3,4];何增科针对案例进行了初步的经验研究,分析了政府创新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并根据项目的类型与分布特征提出现阶段政府创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5];俞可平将政府创新分为公共服务类、行政审批类、弱势群体权益类等16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的分布与特征进行了考察[6];吴建南等则通过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政府创新的类型与分布特征[7]。

国内对政府创新的研究内容主要从整体上探索政府创新的特征与分布,较少考虑跨越时间维度的比较。“美国政府创新奖”的研究大师Borins教授在其早期研究成果基础上[8,9],将2010年申请“美国政府创新奖”的项目同美国90年代早期(1990~1994年)项目进行比较,尝试探索创新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的状况,其研究发现相隔近20年美国各级政府的创新是具有活力和持续性的[10]。借鉴Borins的做法,本文选取第三届133个和第五届92个优秀案例为样本,通过多案例分析,比较两届政府的创新特征,进一步探究这些特征是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研究设计

2.1数据与样本

自2001年第一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活动举办以来,已举办了七届,共有158个项目获奖,其中84个项目获得入围奖,70个项目获优胜奖,4个特别奖。这些项目能够真实反映地方政府创新水平,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国内许多学者围绕申报项目进行研究的研究表明,运用这些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是可行的[11]。文中案例选取的是第三届和第五届创新申报项目中进行初选以后的项目,删除了部分不符研究要求的申请项目,最后共选取225个优秀创新案例。其中第三届133个,占第三届申报项目总数的47.0%;第五届92个,占第五届申报项目总数的25.7%。

之所以选择优秀案例而非入围项目(或获奖项目)作为本文的样本,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样本的代表性。经过初选的优秀案例与获奖项目相比更能反映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全貌,也避免走入政府创新“最佳实践”研究的困境[12]。二是数据的可获得性。不同于获奖项目,政府创新优秀奖的材料较难以获得,第三届优秀案例材料是由奖项主办方在网站上公布的,由笔者下载并整理;而第五届优秀案例资料是因笔者曾参与第五届创新奖评选而获得的。

2.2研究方法

文中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选优秀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对文本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化处理,其中显性内容可以通过统计量化来衡量和显示。为了避免在内容分析过程中出现评估偏差,研究采用weber的“八步法”来生成、检验和实施整个编码方案[13]。编码过程需要明确记录单位和编码分类,从中随机抽取小样本进行编码检验,在评估小样本编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编码规则,直到达到较高的可靠性。最后,根据修正后的编码对所有文本进行编码并评估最终的可靠度和准确性。

按照上述方法,本研究对项目案例进行编号,并对案例内容中有关项目启动时间、地区分布、行政层级、机构类型、经费来源以及创新类型作为分析单元进行了编码和适当修正。其中,由于两届启动时间跨度不一致,本文将时间划分为创新奖评选年前3年、创新奖评选年前4~6年以及创新奖评选年前6年以上;地区分布主要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行政层级分为省级、市级、区县级、乡镇级(街道)、村社级;机构类型划分为政府机构、党的机构、党政机构、人大组织以及其它组织,这里的其它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自治组织;经费来源主要划分为财政拨款、社会筹集、基金资助以及这三种方式的不同组合;创新内容主要包含行政改革、政治改革以及公共服务三个方面。

3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3.1地方政府创新的启动时间

第三届创新项目时间跨度从1987年到2005年,其中2000年前启动的项目数为12项;第五届创新项目时间跨度从1992年到2008年,距离评选年6年以上启动的项目数为11项。如表1所示,第五届与第三届呈现出相类似的规律:各创新项目的启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届创新奖评选前三年,占项目总数的55%以上。这表明地方政府创新要求见效快的规律并未变化,受领导干部任期制和政绩考核等影响,在创新时间上表现出迫切性依然存在。同时,运用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第三届和第五届的创新在启动时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α值为0.772。

3.2地方政府创新的地区分布

两届申报的项目已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申报创新项目数最多的为浙江省,两届共有优秀创新案例数30余项,其次是北京市、四川省、江苏省,数量均已超过15项。可以看到,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自设立以来的十多年里,其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扩大,各级政府部门也愿意参与到创新评奖活动中,他们希望通过学术机构、媒体的报告,将创新活动扩散的同时为其政绩造势。

如表2所示,第五届同第三届相比较,创新案例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提升幅度较大,增加了近20%;其次为西部地区,但较第三届创新案例数有一定程度降低;而中部地区的创新项目数下降幅度较大,由第三届的21.1%下降到6.5%。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高于中西部地区,使得其创新积极性和创新空间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东部地区的创新案例数量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受到区域文化差异、政府所感知的外部压力不同以及政府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7],地方政府创新的地区分布并未呈现出由高到底的阶梯状,东、西部地区的创新案例多于中部地区。

在此基础上,卡方检验中α值为0.003,该值通过了统计检验(p

目前多数学者偏向用经济发达程度来解释东部地区政府创新最为活跃的原因,但是却无法解释为何西部地区能够表现出同东部地区一样的势头,并且还具有高于中部地区的创新活力。陈国权等在分析地方政府创新与强县发展的关系中指出,两者不是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更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四种典型的关系[14]。可以说,以浙江为代表的“强强”模式、以江西、安徽等为代表的“弱弱”组合、以及以四川为代表的一种非对称“强弱”格局,正是目前东、中、西部创新发展模式的缩影。西部地区在技术研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等可控因素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的较大差距[15],当地政府官员唯有通过政府创新和变革来解决资源限制而产生的政治危机等问题。实际上政府官员作为推动和实践地方政府创新的主体,在创新发起、推动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6]。

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等宏观政策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和引导,也有效的促进了西部地方政府创新,从申报数目比例来看西部地区的创新与东部地区一样表现出强劲的势头。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的同时,与西部地区的优势却在不断缩小,中部地区面临着“中部塌陷”的危险。未来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本的跨区域转移[17]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将助于缩小我国区域间经济差异,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的同时,可能会缓解中部与东、西部地区政府创新的差距。

3.3地方政府创新主体的层级分布

如表4所示,地方政府创新主体的层级仍然以区县级为主,其次是地市级,这两个层级创新总量占整个分布的75%左右。第五届以省级为主要创新主体的优秀创新案例较第三届有所增加,所占比重为19.6%,而以乡镇级为创新主体的项目有所减少,仅占5%。地市与区县层级位于我国行政体系的中间层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省级政府更接近社会公众,面对公众的服务需求更具体且多样;而与乡镇政府相比,地市与区县财政资源更丰富,在解决实际问题或突出的矛盾时能够得到更多的财力支持,对创新活动的执行也就更加有保障。因此,地市与区县层级政府机构更愿意采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现有的困境,从而激发机构自身的活力。

虽然创新活动中也出现了基层政府机构(乡镇、街道以及村社级)开展的创新活动,但大多还集中在区县级以上层级。基层政府由于掌握的资源有限,往往在创新过程中扮演执行者的角色。卡方检验表明第三届和第五届的创新在创新主体层级分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两届创新活动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区县与地级市。

3.4地方政府创新主体的类型分布

进一步比较两届创新主体的类型分布,如表5所示,可以看到两届不同创新主体类型的项目数所占比重基本一致,创新结构较为稳定。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政府机构,两届均超过优秀创新案例总数的50%;其次为党的机构以及由党政联合进行创新的机构(党政机构),而以人大、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创新项目所占比重均未超过10%。通过卡方检验,发现两届创新项目在创新主体的类型分布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均以政府机构为主。

政府机构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理时,常常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党政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自治组织的创新活动的出现,使得创新活动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从整个政府创新过程中来看,社会团体、自治组织等其它组织已成为地方政府创新主体的一种形式。一方面由不同参与主体的合作促进治理模式的创新,政府同市场、社会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社会团体的创新活动作为公众参与的表现形式也越加丰富,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广东省妇联援助活动等都是创新主体多样化的体现。

3.5地方政府创新的经费来源

创新项目的经费来源是创新得以持续推进的保障,现有的经费来源除财政拨款、社会筹集以及基金资助外,还包括市场运作在内的各种不同组合方式。如表6所示,第五届与第三届呈现出一致的趋势,创新项目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由基金资助的创新项目数最少,以社会筹集的方式进行创新的项目比重也有所减少,而选择组合方式提供经费的项目呈现上升趋势。

可以看到,财政拨款依然是政府创新的主要来源,但受创新主体多样化趋势的影响,创新项目的经费来源也偏好由不同组合方式提供。经过卡方检验α值为0.332,未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两届在项目经费来源上没有显著差异。

3.6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容

从表7可以看到,第五届同第三届政府创新的在内容上较为一致。其中,公共服务创新项目占整个项目数的比重最大,大于40%,而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所占比重在25%~30%之间,两届各自略有增减,但总体变化不大。对两届项目的创新内容进行卡方检验,未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表明两届的创新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在第三届创新案例中,多关注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而在第五届更加突出公共服务方面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市、江苏省以及上海市;在中部地区,第三届多关注的是公共服务创新,而第五届关注的是政治改革方面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在西部地区,两届均以公共服务创新为主,主要集中在四川省。

尽管从创新频数和频率来看有一定的变化,但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届地方政府创新内容在东、中、西部没有显著差异(表8)。有学者提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当地政府更倾向于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创新[3]。上述两届政府创新内容在不同地区所呈现的特征,尽管不能完全用于检验该假设的真伪,但可以肯定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政府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却不是决定因素。区域环境、不同地区公民的诉求以及西部地区政府向东部地区的创新活动进行模仿、学习等都可能影响到当地政府对创新内容的选择。

4结论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届政府创新优秀案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深化对政府创新的认识和理解,对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证据。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创新在宏观区域上存在显著差异,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的高低、区域文化差异、领导特征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政府创新表现出较强的驱动力,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中部同东、西部政府创新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在创新启动时间、创新类型、行政层级分布、创新主体分布等方面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和变化。政府创新是一种累积性的行为[18],其基本特征和规律具有较强的时间稳定性,至少在这五年左右的演化时间中,创新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

尽管本文给出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特点,但对于政府创新规律的认识和研究无疑还有待深化。研究只关注了地方政府创新特征5年(2005~2010)的变化,未来可对其进行长期观测和比较,同时也考虑采用类似的框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国家间政府创新特征的差异和趋势走向。此外,在关注成功的政府创新案例的同时,也应考察失败的政府创新案例,以及政府创新面临的阻力和应对策略,从而全面认识地方政府的创新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政府创新规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Rogersem.Diffusionofinnovations[m].newYork:Freepress,2003.11-17.

[2]俞可平.改革开放30年政府创新的若干经验教训[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3):19-21.

[3]杨雪冬.简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十个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08(1):16-26.

[4]杨雪冬.过去10年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价[J].公共管理学报,2011(8):81-93.

[5]何增科.中国政府创新的趋势分析――基于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量化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1):1-8.

[6]俞可平.应当鼓励和推动什么样的政府创新――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评析[J].河北学刊,2010(2):123-128.

[7]吴建南,马亮,苏婷,杨宇谦.政府创新的类型与特征: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多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8(1):94-103.

[8]BorinsSF.whatBorder?publicmanagementinnovationintheUnitedStatesandCanada[J].Journalofpolicyanalysisandmanagement,2000(19):46-74.

[9]BorinsSF.publicmanagementinnovationineconomicallyadvancedandDevelopingCountries[J].internationalReviewofadministrativeSciences,2001(67):715-731.

[10]BorinsSF.thepersistenceofinnovationinGovernment[m].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2014.62-78.

[11]吴建南,马亮,杨宇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管理世界,2007(8):43-51.

[12]KelmanS.the'KennedySchoolSchool'ofResearchoninnovationinGovernment[a].BorinsSF.innovationsinGovernment:Research,Recognition,andReplication.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2008.28-51.

[13]weberR.BasisContentanalysis[m].thousandoaks,Ca:Sagepublications,1990.64-78.

[14]陈国权,李院林.地方政府创新与强县发展:基于“浙江现象”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65-73.

[15]周兵,何巍.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09(8):88-91.

[16]陈雪莲,杨雪冬.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J].公共管理学报,2009(6):1-11.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7

[关键词]公共产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改方案;公共提供

[中图分类号]F123.9;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5-0049-0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以及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但现有的医药卫生体制却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有碍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9年4月7日我国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新医改方案”)。新医改方案要求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新医改方案”试图从平衡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善政府卫生支出投入的总量与结构、完善医药市场运行机制和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的运行机制等角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新医改方案”要求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一政策是“新医改方案”的一大亮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因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医药卫生体制使得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提供过度市场化,这有违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因此造成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过程中的低效和无效问题。因此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能够显著提高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的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拟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新医改方案”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对于缓解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产品属性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产品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公共产品是指任何一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1]只要一定数量的纯公共产品被生产出来或被提供,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消费。相反,纯私用品则是指只有获取某种物品的人才能消费这种物品的物品。这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属性。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公共产品的使用者往往都不原意付费而成为“免费乘车者”。因此当某一物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时,则该物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即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政府通过某种方式筹措资金(例如税收)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消费者提品的方式。[2]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备公共产品的属性,这表明卫生领域存在广泛的缺陷因此必须由政府干预并且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非排他性,因此私人不会提供或者不会充分提供,如果完全由私人提供会造成公共卫生产品提供数量不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过低。例如对于传染病的防疫工作,任何一个人不管付费还是不付费都能因为传染病防疫工作而受益,因此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乘车者”即只享受传染病防疫工作所带来的好处而不愿为此付费,因此如果完全由私人市场来提供会导致传染病防疫工作提供的失败。此外,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还有利于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因是,市场是以个人对劳动和资本贡献的大小来分配收入,而劳动的贡献是以个人的健康为前提的,卫生条件以致于疾病却是对健康和劳动能力的一种极大的威胁。在市场规则下,疾病会使劳动者的收入减少甚至丧失劳动能力,而贫困者又难以抵御疾病风险的侵袭,这样就会陷入“贫困的循环”。[3]因此,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可以保证不同收入阶层的人都能获得均等的卫生保健,能够有利于社会公平,因此政府卫生政策的目标必须包括缓解和消除因收入差距对健康形成的不良影响。此外,疾病是有风险性的,但通过商业保险化解疾病风险会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导致失败,而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带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可以让疾病的社会风险在更大的范围内由政府承担,高风险者不受排斥,为劳动者提供了可靠的后盾。世界银行提出的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是:“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第二,许多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第三,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4]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极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必须由政府来干预并提供。而我国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于市场机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也在某些程度上造成了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三、我国现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方式的缺陷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机构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医疗机构的资金管理由全额预算管理改为差额预算拨款,并且拨款的比例也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医疗机构也要“自负盈亏”,同时国家也指定了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医疗机构弥补其提供卫生服务的成本就要靠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收费项目以及通过药品进销差价弥补成本,例如国家允许医院以批发价进药,以零售价出售给患者,赚取其中15%的合法批零差价。这是由国家制定的、替代国家直接补助不足而给予医院的政策性补偿。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方法势必造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的低效和无效。当前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的低效和无效现象表现为:

1.医生开“大处方”现象严重,药品价格虚高

由于国家允许医院以批发价进药,以零售价出售给患者,赚取其中15%的合法批零差价,这使得医院的收益与其开出的药品数量成正比,这造成了医生开“大处方”现象严重,许多医院甚至给科室和医生下达任务指标。由于医疗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不仅导致消费者用药处于被动选择状态,医生处方行为是处方药品消费者惟一的选择途径,同时也导致医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利用医疗服务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因此只要医院销售药品,医生的个人利益势必和药品利益挂钩,据医药行业的潜规则:凡是带有促销费的临床药品,一般县级以下的医院是按照药品零售价的20%给医生,市级医院一般是按照30%给付;到了省级的三甲医院最高可到达40%返给医生或科室。[5]在私人利益的刺激下,势必造成医生开“大处方”行为的出现,同时由于药品的价格与医院和医生的待遇直接挂钩,而医院和医生利用其垄断地位可以提高药物价格,以及药物在各个流通领域中的利润被层层叠加到药物价格中去,使得我国药品出现价格虚高的情况。“大处方”现象和药物价格虚高的情况不仅加重了群众的看病负担,而且会造成许多潜在的不良后果。例如福建省卫生厅曾对省、市、县三级40多所医院做了调查,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7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最高标准水平。抗生素类药品使用量占医疗机构用药总量30%左右,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只占50%~60%。①过多的抗生素滥用会造成许多细菌感染性疾病无药可医,后果不堪设想。

2.医疗机构建设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当前医院建设过程中铺张浪费现象过于严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布的《我国大型医用设备技术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对全国10个省市500家医院10种大型医疗设备的调查分析发现,Ct、mRi的使用率均不到40%,其中17%的Ct检查和27%的mRi检查都是没必要的。又比如,武汉同济医院设置了每天床费1,180元的Vip病房②,设置一间豪华病房的成本也许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尤其是我国当前高级别医院供需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设置如此高档次的病房,实属浪费。医疗机构之所以如此铺张浪费上马大量的医用设备,无非是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产生更多的利润,但是这有可能造成医疗机构为了利润提供一些不必要的检查,浪费了患者的资源,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此外过多滥用医疗设备也会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亿人次接受X射线检查,而有20%的检查是无临床意义的。按此比例,我国每年有5,000万人次不应接受X射线的照射。江西崇仁中医院曾出现病人一天被做10次Ct的纪录。国外有专家估计,在过去数十年中,美国有高达2%的癌症病例可能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造成的。③可见滥用医疗设备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严重后果。

3.医疗机构提供的诊疗服务过滥

由于当前医疗机构大都实行自负盈亏,医疗机构需要靠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收费项目来保证,这使得医疗机构提供的诊疗服务也过于泛滥。例如以剖宫产率为例,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前,剖宫产率仅为5%至10%,80年代后快速上升至30%以上。当前大部分城市医院的剖宫产率为40%以上,少数医院已超过60%。可以说,剖宫产率持续升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④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为避免医疗纠纷,只要孕妇稍有异常,就采取剖宫产手术,其次就是医院处于利益的考虑采用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手术的费用远高于顺产手术,自然也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剖宫产属于人为创伤,不仅容易导致产妇术后感染,还容易造成肠损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有资料显示,剖宫产产妇的产褥感染率为正常分娩产妇的10倍至20倍,死亡率为正常分娩产妇的5倍。另外,剖宫产对孩子的健康也有潜在影响。此外我国目前还存在微创手术滥用、试管婴儿手术滥用、器官移植手术滥用等情况,这些不必要的诊疗活动,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却浪费了患者的资源,而且还会给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四、“新医改方案”“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方式的转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应该由政府来提供,但是我国却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提供过度市场化,这造成了我国医疗机构“大处方”现象严重,药品价格虚高、医疗机构建设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医疗机构提供的诊疗服务过滥等情况,这实际上是由于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提供过度市场化造成的低效和无效的表现。

“新医改方案”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表明我国政府开始正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由私人提供向公共提供进行转变,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新医改方案”给出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提供的配套措施,包括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加强财力保障,为了实现改革的目标,经初步测算,2009年~2011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措施。可以看出,这些配套措施加大了政府投入,保障了卫生投入所需要的资金,而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转变使得公立医院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降低,维持了其“公立”的特征,保证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提供。

实际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提供在国际上也是普遍存在的,笔者粗略测算了一下亚洲、欧洲和北美的oeCD高收入国家(共28个)2001年~2005年的政府卫生支出占GDp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得出2001年~2005年这28个国家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例的平均数为6.54%、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平均数为15.06%,⑤而我国这一指标一般在1%以下,这表明在我国政府干预卫生领域的力度明显不足。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采用公共产品形式提供,避免了医疗机构利用其垄断地位和信息不对称地位来谋取利益现象的出现,同时政府财政承担了部分的医疗成本,这些都使得患者看病的负担大幅度下降,能够使得所有的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助于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现,这也成为“新医改方案”的一个重要亮点。由此可以看出,“新医改方案”更加重视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规律,采用公共提供方式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符合相关的经济理论,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新医改方案”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当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被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的时候,需要政府财力上的保证。应建立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为主导,以县乡财政为辅助系统的公共卫生财政支出体系,这样能够使得各级政府公共卫生的事权和财权相统一。同时,中央政府必须通过有效手段保障全体公民都享有公共卫生和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在县乡财政匮乏无力解决地方公共卫生支出资金时,应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资金缺口。此外,社会资金也可以参与卫生公共产品的提供,应建立政府民政部门为主、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为辅的社会筹资系统;以财政补助为主、收费补助为辅的成本补偿系统。同时在强调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责任的同时,要鼓励社会资本增加对非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在规范、有序的基础上,开展公平竞争,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

[注释]

①人民网:谁是医药市场暴利之最?抗生素!:.

②人民网:超豪华病房的“边际效益”:.

③搜狐网.美国2%癌症病例可能因Ct扫描辐射造成:

health.省略/20080121/n258280288.shtml.

④腾讯网.剖腹产率过高成严重问题:baby.省略/a/

20080917/000035.htm.

⑤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参考文献]

[1]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3.

[2]蒋洪,朱萍.公共经济学(财政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6.

[3]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9-120.

[4]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8

【关键词】财税法权利义务实证分析

【正文】

一、财税法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政税收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如行政命令等等直接干预经济的行政性手段逐渐为政府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运用财税、金融等间接性手段对国家宏观经济加以调控。因此,不仅仅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我国的国民也对其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而这一热情一方面是来源于财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源于财税与国民生活紧密程度的增强,加之人们逐渐对于税收本质认识的加深,更是给了财税法的发展以强大的动力。

在国外,税法对于国民的影响是我们所不可想象的,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所讲: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税收。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税法的教学和研究也是颇为重视,不论从开设该课程的学校数量还是开设的学时,以及所讲的内容方面等等,都是我们所不及的。诸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的税法的设置位居国家众多项目之首;俄亥俄州大学要求申请法律硕士课程(masteroflawsprograms)的申请者,必须是已经修读了联邦个人所得税等课程。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将税法作为一门强制性的课程来设置,只是在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侧重会有所不同。与之相比,我们财税法课程的开设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包括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税务类院校)都是极为有限的,税法课的学时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是54学时,且讲授的内容很多的涉及到财经类等经济方面的内容,对于财税法学的研究和法学所特有的权利义务并为被其所重视。

自由、民主和法治已经理直气壮地成为当今政治生活的主题和时代的主旋律。它不仅成为社会民众的最强音,而且也成为当权者致力实现的根本愿望;它不仅以显赫的文字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而且以崇高的精神追求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它将不再是中国人的梦,也不再是西方人的专利品和中国人的奢侈品,而是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理想,以及正将这一理想付诸实施的行动。[1]随着“依法治国”思想的树立以及该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渐在各个领域中不同程度的贯彻,相应的财税法治也被提上日程。因此,财税法治建设成为我国财税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但是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法律法规是法治建设的最基本要件,是硬性的指标,无法可依只会导致法治建设成为空中楼阁,无法从何而谈法治!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人们尊中规律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因此,立法者的素质势必影响到整个法治的进程。这种影响是最基础的,没有权威的、有预见性、前瞻性的法律文本,法治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现实的。

伴随着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部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财税法在整个经济法中的地位逐渐凸现,并成为一门显学为法学家和法学研究所关注。财税法人才的培养是财税法治进程中的必备环节。而作为我们这些法学的学生而言,在本科阶段仅仅对财税法有一个比较粗浅的、单一的学习,对于今后的研究仅仅是一个薄弱的基础,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极有必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加以拓展,才能保证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并可能有所建树,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二、财税法学教学应以法学特有的“权利义务”角度为根本研究路径

现今全国开设税法或者财税法的课程的高等院校虽然在数量上有一比较大的提高,但是设置的课时却是极为有限的,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学校是54学时,如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长春税务学院等等。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今对于财税法或者是税法的讲授很多的时候是以财政、税务、税收以及会计知识为主的,对于法学知识的讲授却是非常有限,从财税法或者税法基础理论的探讨更是如数家珍,对于权利义务线索的把握和灌输确实不足的。财税法和财政税收等经济学等之后虽然会有交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两门学科还是有本质的不同,这正是法学学生和财政、税收学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权利义务是我们学习应该遵循的最基本路径。而从笔者自身学习的过程来看,我们在本科阶段对于财税法知识的了解和接受不仅有限,而且偏离了法学特有的研究路径的把握,所以在理论根基上并不是扎实的;同时,对于一些财政、税收、会计方面知识的缺乏又使得我们在实务中不能运用自如,出现了一种极为尴尬的局面。因此,笔者以为,我们财税法课程应该遵循“权利义务”基本路径进行研究,运用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深入探究;其次,财税法学相对于法学的其他部门法应用方面更为频繁、综合性更强,因此,研究财税法的学生势必要辅之以一定的财务会计和税收学知识,这也是专业型人才培养。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他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它相抵触,财税法治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公共财政、税收法定主义是我们所极力倡导的,随着对财政和税收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对于财政、税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公共财政这一服务于市场的财政,是将财政活动限定于服务市场的范围内,避免财政供给的不足或是过量,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财政活动的适度适时是我们财政活动的目标的;而税收作为一种侵犯国民财产的手段,更是将其定位于“债”的属性,是国民为享有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而支付的对价。纳税不是义务性的进贡,而是获得相应服务的方式,纳税人权利的意识不断浮出水面。一方面是人权在各个领域中的落实和实现,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财产权的理论支持。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明确提出: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种种情况无不表明,对于财税的研究从法学角度进行探究,对于权力的监督,权利意识的树立意义颇为重大。因此,作为一名法学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更是要把握这一根本的线索,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税收学等方面研究的显著方面。因此,从法理学和宪法学、行政法学的角度切入,从更为广泛的背景下研究财税内容,势必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也是研究范式的一种转化。正如,日本学者北野弘久教授所阐述的税法并非是“征税之法”,更是纳税人据以对抗、制衡国家课税权的“权利之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则是另一全新的视角,权力和权利的研究也是我们在以后学习中所应重点关注的线索。

此外,要密切加强对法律关系、法律行为以及基本价值和基本原则等基础性知识在财税法中的具体的研究,尤其是该学科所特有的内容的研究。

同时,在自己的一些实习或者是实务操作中,笔者发现,我们现有的法学知识对于研究财税法是远远不够的,财税法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表明:必要的经济学、税收学以及会计学知识的积累,是深入研究财税法的理论问题以及实务操作中所不可或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理论认识的研究最终势必要运用于实践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确的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积极促进的,而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认识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是无效的,结论正确与否要得到检验唯一的途径就是回到实践中去,特别是像财税法这样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

我们不少研究财税法理论的学者或者以税收学位基础简单的附加法学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或者是从法学理论对此进行探究却忽视了财税法本身固有的财税经济方面的知识,总是给人以各行的感觉,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专业的角度对此深入研究,势必要辅之财政、税收以及会计方面的知识,真正挖掘学科自身的特点,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该学科。

财税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素质的积累过程,是多领域知识兼备的人才。当然,财税法的讲授必须坚持“权利义务”、“权力权利”等法学特有的研究路径这一根本要求,相关知识的具备是该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所必备的素质,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应该有所侧重。

三、财税法将案例教学与实务实践操作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模式,财税法课堂的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知识的介绍,尤其是在总论部分许多理论的介绍这是必要的,然而,在具体到之后许多具体内容的讲授,仍然不能脱离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只有一种抽象、宏观的概念,对于数字、公式的机械的接受,对于以后的实践并无多大的意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财税法课程之后,仍然对一些基本税种的征收是不知所云的,从教学方面是失误的,而就学生个人而言也是没有丝毫获益的,只是机械的或者迫于考试等压力记忆,过后就没有丝毫的印象,这是许多学生学习过后的真实体会。因此,有不少教师讲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入,通过一个个切实具体的案例对具体税种进行讲授,不仅形象具体,同时真正使学生有一种学有所用的感觉,促使学生萌发了学习的兴趣,主动接受且保持持久的记忆效果。

财税法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以案例作为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的疑难细节,从中形成各自的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将法学这一应用性学科体现的真真切切。财税法学当然具备这一特点,并且具有更为频繁的实践性。但是,在我们现在财税法学教学中还没有充足的案例,虽然不少的学者为搜集财税法的案例作了很大的努力,并且也是卓有成效的,使得我们案例教学成为可能。然而,笔者以为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丰富各异的,我们面对的现实并不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是出现多种冲突,和法律规定情形相差很大,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先讲述一个结论,再为此寻求一个典型的案例,当然这一案例可以很好的印证该结论,但是这并不利于法学的研究,也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现实中非典型案例的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笔者以为,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识具体化,对实务性的操作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案例所要证明的理论加以检验,这也是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全面深入地掌握,另一方面也是丰富案例、拓展视眼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极为有意义的。

鉴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学校都栽在法学专业的课程中开设律师实务、毕业实习等,很多学校的法学院系还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部门的人作为兼职教授,讲授他们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这无疑是一种值得采纳的教学方式。财税法教学也同样,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实践部门人员。笔者以为,我们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实践机会,真正给学生以接触社会的机会,以保证在毕业之时能更快的融入社会当中。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9

1.案例教学的定义、特点。一般的研究将案例教学与讲授法进行对比,其特点表现为: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分析决策能力;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切合教学内容、具有教学情境的案例是其核心,但案例不是穿插在讲授过程中引用的案例,而是需要学生参与、讨论分析的案例;从教学方式角度来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角度来看,打破教师教为主的惯例,推崇师生交流、互动、讨论,但不是完全摈弃教师讲授环节;从教学评价角度来看,不能再以卷面考核定成绩,需要建立过程评价体系。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案例教学的核心是契合主题的案例分析,但需要前期基础理论的掌握,包括教师课堂讲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中期还需要学生围绕案例提问展开查询、分析、讨论、形成结论,后期仍需要教师适度点评,并不是完全放任无目的的案例讨论。案例教学通过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思考、合作、沟通等综合素质,并且能够结合各个专业课程的特点加以应用,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2.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要求。虽然不同的高校对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所差异,但不论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还是创新型等,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财政学专业人才作为一个共同的核心。随着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确立,财政专业人才就业由过去的主要面向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等“对口”部门,逐步转向服务各类社会中介、公检法、金融、企事业单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财政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更强调对学生具有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应用能力。案例教学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引入到财政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其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特性,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推广的必要性

1.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变革酝酿时期,多方面因素促使高等教育谋求改革、谋求出路。一是由上而下的高校转型顶层设计促使全国600多所高校面临转型发展;二是每年高校7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各行各业难觅合适人才的矛盾不断凸显;三是高考生源减少带来的高校竞争加剧,危机意识增加。虽然千头万绪,但高校提升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最终目标还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核心环节就是教学的过程,反思过去传统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案例教学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就成为各高校培养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过程中广泛运用的新模式。

2.案例教学能较好地契合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财政学专业课程多数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同时涉及到的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及财政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对复杂的财政现象有所识别、甚而对政策后果有所预判,把握好理论知识和经济实践的逻辑关系。此外,我国财政学专业课程基础理论基本上是引进西方国家财政理论,在解释我国财政现象和发展路径上有诸多不适应。现实中的财政问题也是综合式的,不是孤立的、概念式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依靠教师单方面讲授传送知识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只背记知识不深入分析、只了解现象不明晰实质、只坐等灌输不主动思考、只单独学习不注重沟通的问题出现。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针对财政专业课程的特点,通过教师先期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案例,从相关知识角度出发通过整理并根据教学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

3.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型的需要。案例教学是一种在自主学习理念下诞生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趋势,破除传统的单纯地以知识教授和掌握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沦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现象,而且可以将学生设置为学习的主体,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向前追溯理论知识,向后拓展讨论、交流、分析、探索能力,充分调动自我掌控能力。在财政学专业课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理解运用学习内容,梳理学习思路,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提高其对专业的认知和感悟水平,加深对财政理论的理解,通过参与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

4.激发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的需要。案例教学不仅将学生置于学习主动者的地位,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的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由学生发言、讨论占据主位,而是需要教师在其中起到关键、适宜的引导、拔高作用。这样,不仅要求教师有相当的对专业课程整体把握的力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课题实践研究的广度、语言表达的准确度,而且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学生反应响应能力等外部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换句话说,教师既要自己做编剧又要做导演,适当的时候还要当好演员。因此,在案例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专业技能、授课技巧,增强社会实践,丰富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

三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应用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1.对应用案例教学理解有所偏差的问题。据已有资料统计,案例教学在财政专业课程教学应用中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引导式、讨论式、作业式、综合式。其中,引导式、讨论式属于课堂案例教学,作业式和综合式属于课后案例教学。一般来说,引导式、讨论式、作业式要契合章节理论,综合式是在学生阶段学习完成后涉及各章理论应用的案例教学。引导式多用于教学内容导入、阐释;讨论式、作业式、综合式则多用于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再认识。引导式多由教师展示、用于激发学生章节学习兴趣,少有涉及讨论、分析;讨论式、作业式、综合式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并且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要逐个递增。受现有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教师各自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较多使用的是引导式,少数情况使用讨论式,作业式尤其是综合式使用相对较少。事实上,细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后两者的案例教学模式才是其精髓,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2.案例采集不足、可用性不强的问题。案例采集不足、可用性不强,是目前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一个重要障碍。其原因是:一是没有建立案例收集团队或者案例共享平台,基本是由课程教师单独采集,独自使用,不仅案例数量难以保证,而且案例使用效果也没有交流、沟通的渠道;二是契合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经典案例不多,案例本土性、时效性、系统性不强;三是针对案例设计的提问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有深度地分析问题。

3.教师对案例教学把握和实施问题。教师虽然不再“满堂灌”进行授课,但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案例教学对教师各项能力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对整个教材的熟悉程度、把握程度决定了教师能否根据教学难点、重点展开案例教学;其次,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精心准备好契合教学内容的案例,还要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要研究案例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得心应手,讲解起来深刻透彻;再次,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应该总结相关知识,点评、提升。此外,考核方式改革等也需要教师耗费更多的精力设计,才能达到较准确考量学生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

4.课时设置、考核方式等教学制度配套问题实际工作中,由于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配套,从而牢牢束缚了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其主要表现就是课时设计学时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考核方式固定等,不利于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众所周知,每门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学生入学前就通过教学计划安排好,大学四年必需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不能充分考虑到这四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上课时间和场所也是按已排好的课程表严格执行,教师如若更改要经过繁复的签字审批程序,并且受到考核制度限制不得多次更改,致使教学只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是否完成也只论课堂是否到课;同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限定过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考试课一般不得变更为考查课,而考试课以识记考核为主,不能配合案例教学反映学生的分析、沟通、合作、表达等能力。此外,教学计划过分强调教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重点和非重点章节都要讲授完毕,导致教师无法在课时较少的课程中大胆取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费时较多”的案例教学的应用。

四规范构建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案例教学教材编写体系。首先,要组建教学团队,编写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时事性强的课程案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队,组织团队成员按课程或者相近课程组成专门小组,将用过的经典案例、正在发生的典型事件、课题案例等堆积共享,再对案例进行拣择,严格设计案例讨论题目,并且做到一定年限部分更新一次;其次,搭建案例教学的沟通交流机制。除了编写规范案例教材期间的沟通外,对同一门课程还应建立不定期交流的平台,研究案例应用效果,学生反馈情况、学生考核方式、应对措施等;最后,要积极走出去,学习校外经验,寻求合作编写案例教材的机会,探索案例教学与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有机结合的模式。

2.创新与案例教学相配套的教学制度。通过改革与创新,逐步消除束缚案例教学方法开展的教学管理制度,尝试建立与案例教学配套教学管理制度。要想实现案例教学在财政学课程教学的合理运用,建议各高校采取三个配套措施:一是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允许教师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打破教材逻辑性、系统性的束缚,自由安排章节课时,留有足够的时间实施案例教学的讨论这一核心环节;二是将授课时间、地点交给教师灵活掌握,由现有的多层审批制改为简单的备案登记制;三是考核方式不只局限于卷面考试,应该建立课前、课中、课后考核点,建立信息获取、团队合作、交流辩论等综合能力考核体系。

3.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案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而过程的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力的高低。因此,需要各高校建立教师入职后的有计划、有专业针对性的再培训机制,改变教师“自教自学”的状况,不断更新教学技能、理念,激发教师教学热情,防止教学方式、心理老化。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一是给专业教师充足的再学习时间。这不仅需要改变目前师生比例过高的现状,周课时也不宜过多,以便教师能有足够的课余反思、学习、研究的时间。二是建立短、中、长期轮流培训机制,短期培训是几天不等的临时性学习,中期的培训是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脱产挂职锻炼,长期培训是一年以上的脱产学习。一般以短期培训为主,中长期培训为辅。三是规范培训内容,可以设计为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手段研讨会议,或者是课题项目实践调研、外出挂职锻炼、课程访问学者等。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篇10

【关键词】公共危机财政支出预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这组词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由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使得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出现不仅是难以避免的,同时还有逐步增多的趋势。这包括各种瘟疫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事件,各种经济、金融的危机事件,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社会危机事件等等。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如何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毫无疑问,面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政府无疑应该承担最重要的责任,尤其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尝试分析公共危机与财政支出的联系,并在成本支出和节约方面给出建议,希望我国政府在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方面能够改善目前效率不高的状况。

一、财政支出是解决公共危机的主要经济来源

公共危机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常见事件,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对每一个国家政府的严峻考验。纵观各国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与该国危机管理能力的强弱,以及能否不断挑战危机紧密联系。公共危机对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是全面性的,其危害具有社会性、公共性、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和破坏性等特点。相应的公共危机管理(或者称为应对公共危机)应具有公共性、紧急性、主动性、防范性、政府主导性等特点。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以及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灾区的恢复重建、灾民的安置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长期以来,政府对灾区的财政支出成为我国解决公共危机的主要经济来源。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政府财政自身的使命决定了解决公共危机必须由政府提供主要经济来源,因为政府财政的本质内涵就是以增进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宗旨,以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二是公共危机的特性决定了公共危机具有不可分割性和危害对象广泛性的特点,其责任边界不清晰,市场机制难以承担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使命,而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很难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能力去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所以当公共危机发生后其快速蔓延和严重的破坏,决定了市场机制和民间部门不可能在干预危机和消除危机的影响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现代政府应该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我国近年来也大力推进服务性政府的建设。公共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公共产品,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服务性政府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职能。从政府的经济责任来看,政府在公共危机中承担大量的经济责任,包括预防、治理和救助支出。作为现代政府唯一合法来源的公共财政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财政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表明:民间部门、慈善机构等组织采取一定程度内的集体行为,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种行为是值得称道的,但却有限度的,政府主体之所以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由于它能够凭借其政治权力,通过强制性的征税来解决所谓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问题,弥补个人支出的局限,提供公共产品的巨额支出。因此政府就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真正主体。

另外,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政府作为一个经济运行的参与者,其各方面的投资都会对社会私人或者企业的投资有带动作用,其投资到预防和控制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方面的资金必然也会带动私人或者企业跟进,由此带来的效应也会分担其公共事件发生后带来的治理成本,而各级政府用于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或是发行政府债券,这其中,我国明显以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主。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公共危机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共危机的发生到结束都与财政支出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我国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评价

1、支出状况评价。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每年大幅度增加,但是各级政府用于预防应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的预备费用所占本级政府预算支出比例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增长,中央政府在2002—2006年这5年间所提取的预备费所占中央政府本级预算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1所示)。

与中央政府的预备费提取相比,地方政府(主要指省一级)在预备费的提取上存在着更多问题。一是有的省份在预算草案中根本没有将预备费用单独列支,二是有的省份即使是单独列支,其提取数额和比例也不容乐观。以山东和四川为例,2006年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为278.69亿元,提取预备费为2.4亿元,仅占本级预算支出的0.86%;同一时期的四川,本级预算支出为225.53亿元,提取的预备费为2.5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的1.1%。

这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预防和控制重视不够,往往重视危机的事后处理,而忽视了公共危机的事前准备和预防,很多危机在开始之初情况并不严重,甚至谈不上是危机,但由于一些政府决策者的错误估计或者错误选择,使得本不应该发生成公共危机的事件愈演愈烈,最终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其中与各级政府对于自然灾害、重大卫生事件等公共危机的事前财政准备不足有很大关系。

2、到位及使用状况评价。政府的公共财政是抗击公共危机最后的财力保障,公共危机中的资金管理,应该做到防治资金的及时到位,对支出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1)财政资金的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应付公共危机的成效。第一,影响了居民的个人行为。公共危机的事后处理成本是巨大的,信息的流通性以及财政资金的到位状况对于居民的选择至关重要,在2003年的非典中,我们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训,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对治疗sars资金支出的到位状况不理想,使得一些非典病人或是疑似病人逃出医院去寻求治疗,非典疫情进一步扩散,导致更大的事后处理成本。第二,影响了医院的行为。仍以非典为例,非典肆虐期间,由于政府的资金迟迟不到位,医院成了潜在的埋单者,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有个别医院出现了不积极接收病人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防治sars的效果。财政资金的不及时到位,一方面说明了政府部门对危机的反应迟缓,另一方面也跟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有关。如作为疫区的太原市在防治sars过程中政府支出6034万元,而本级政府在2003年的预备费仅为2000万元,经过转移支付、捐赠等途径筹集资金,尚有1155万元的缺口,县级以下的财政更是靠财政吃饭,无力承担巨额的防治资金。但在中央安排的20亿sars防治基金中,向中西部的24个省份各预拨了1000万元,这种平均分配方式的有效性肯定存在不足。

(2)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典的教训使得举国上下开始重视对公共危机的治理,各级政府也开始编制应急预案,成立专项资金来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但无论是非典还是之后的一些公共危机,我们不得不承认,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首先,很多应急预案容易受到人为的打断,很多特事特办影响了应急预案的运行效率。其次,很多专项资金由于没有或者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个别人员挥霍了本该用于救急的资金或在一些方面过度支出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提高我国应对公共危机财政能力的建议

1、各级政府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预算制度。《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中明确提出,要保障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济工作资金。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体系和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及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把应急管理部门工作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体系之中,并建立相应的财政应对公共危机管理预算,可按照项目支出滚动管理的要求,每年编制、滚动修改。既能保证支出项目的连续性和年度之间的衔接,又要偏重于可能的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安排。针对目前有的省份没有将预备费在预算中单独列支的现象,要进一步强化预备费预算约束力度,发挥预算资金管理的应有作用。

2、加大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当前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面临着投入不足、财政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目前,随着我国财力不断增强,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以预备费为例,预备费是预算规模按比例提供的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难以预料、年度预算执行中需要安排的支出事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投入比例偏低,预备费并没有发挥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应有财力支撑的作用。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应该按照《预算法》规定的上限(3%)足额提取预备费,并扩大预备费来源,如预算盈余、超收收入等,只要程序合法,均可提取适当的预备费。防灾胜于救灾,如果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公共危机的发生,必然能够降低因为公共危机发生之后的重大损失。

3、加强各级别政府与各地方政府的协调。按照属地进行危机管理的做法是世界上比较流行也比较有效的分工做法,但由于一些公共危机如瘟疫具有传导性和流动性,因此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多加强各地政府的协调,处于危机始发地周围的其他地方政府不仅要积极预防危机的进入,同时还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始发地政府进行帮助。中央政府也应该协调各地的关系,帮助地方政府尽快走出公共危机。

4、加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专项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我国各级政府的政务透明程度向来不高,这一方面影响了资金的运作效率,使得一些领导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因此,加强专项财政资金的监管,使应急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有很大必要。可以采取多方参与制度,引入媒体或者是专业的非盈利机构进行监督,保证各项应急资金能够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祁毓: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评价及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