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热门13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6:35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1篇

有关语文课件雾凇

29、雾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这晶莹夺目的雾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0年1月9日江泽民爷爷到吉林视察,在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吟诵了一首诗,大家想不想知道?

出示多媒体(1):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齐读

2、(过渡)读了江爷爷的诗大家现在最想看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多媒体(2):雾凇影片(配以解说)

它,像盎然怒放银花,晶莹闪烁。

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神州点缀得繁花似锦。

2、多美的雾凇啊!大家想不想再看,(想)这次看老师可要有任务了,大家边看边想,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雾凇?

(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

3、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节。

(1)指名读。(2)齐读。

吉林雾凇正是以这独特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地说一下吉林雾凇吗?(奇观)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吉林雾凇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令五洲四海慕名而来的无数中外宾朋匪夷所思:这闻名遐迩的自然奇观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

多媒体出示(3):思考题[a、雾凇是怎样形成的?b、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

(画图演示雾凇的形成)

2、指导朗读。(自由读、齐读)

①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

②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在脑海中浮现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你能读出雾凇的美吗?

1、多媒体出示(4)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试读,指名。(读出赞叹的语气)

3、讨论:你觉得岑参这句诗形容的恰当吗?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一这独具魅力的风姿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一起享有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美名。

五、作业

1、拓展阅读:背诵楹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2篇

春日晓起,旭日未出。天色蒙蒙,似雨飞雨,似阴非阴。推开窗户远眺,几尺之外的一切事物都若隐若现,模糊的难以辨认。房屋,树木都呈现出若有若无的样子,像蒙上了一面布纱。路上虽有行人在赶路,但却看不清他们的人影。

我便推开门打算看个究竟,走了几步,马上感觉大雾蒙蒙,细雨轻轻的落到了脸上,衣服上。走了一会,再回头望望自己的家,已经不知在哪了。又过了一会,雾渐渐散去了。太阳出来了,空气清新流畅;天空明朗。这次的雾景真是奇观啊。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3篇

《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的第22课。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课文写了雾凇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以及雾凇形成的过程,在描绘中展现了雾凇的美丽动人。

我认真钻研教材,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①能有感情地读出雾凇的美。

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词语“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进而去体会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并学会运用词语。

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雾凇的千姿百态。

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南方人来说很陌生,所以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而要感受到雾凇的美,就要通过观赏图片与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去体会,因此,我把“边赏边读边感受”作为本节的第二个教学重点;我们学语文,最终的目的不是学而是运用它。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我设定的第三个教学重点。

下面是我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

一、紧扣心理,吸引学生,调动师生情感。

《雾凇》我分两个课时去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雾凇的美和多。到第二课时,我复习引入: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美美地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这时学生学了一节课,刚刚观赏到雾凇的奇特和美丽,心里肯定早已迫不急待,我就抓住他们这一心理与学生交流:看着这样的雾凇奇观,你不由产生怎样的问题呢?我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把师生的感情逐步地拉近,学生很自然地说出: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吉林为什么能形成这么美的雾凇呢?整节课中我就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

二、合作探究,品词品句,情感体验,突破重难点。

接着,我就顺着学生意愿:好,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学习课文第二段,快速默读第二段,思考:哪句话概括写出了雾凇的形成?导入本节的教学。学生找出写雾凇形成的句子,引导说出雾凇形成必须的两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结。我又趁热打铁:那么吉林的雾凇又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呢?是不是也具备这两个条件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交流。“从江面上弥漫着雾气”可以看出有饱和的水气。那过于饱和的水气,你又是从哪看出来的呢?我利用视频和朗读让学生理解,夜幕降临时,松花江上的雾气真是又大又浓,确实有过于饱和的水气。然后学生继续交流,“到了晚上只有零下30摄氏度”满足了雾凇形成的又一个条件。

我进一步追问: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那在夜晚雾凇又是怎样凝结而成的呢?我又引导学生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以及“最初、逐渐、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雾凇形成的过程缓慢的,也是美丽而奇特的。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4篇

邵伯中心小学周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1、指名背诵《九九歌》,说说冬天最冷在什么时候?

2、引入本课,揭题,认读“凇”。

3、基础性诊断练习。“凇”是“冫”,不是“氵”,为什么?(师根据讨论内

容,适时矫治,得出结论。)

4、观看雾凇奇景,初步感知雾?br/>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5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长春。

哈哈!今天的第一站是美丽的雾凇岛。听妈妈说雾凇也叫树挂,是在东北那里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雪的东西,是一种美景。是由于雾中有无数个零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上不断积聚的结果,雾凇是白色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不过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雾凇实在是太美丽了呀!就象白皑皑的雪一样,但只要一用手去碰一下就会向下雪一样,太漂亮了。

地下就是一片一片白色的雪地,旁边就是松花江,不时还能看到一大块的冰裂了以后在江上飘着,我们看着看着都看入迷了。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6篇

今天早上,我吃完早点,推开家门,准备上学时,突然被眼前的景色怔住了。

今天竟然发起了雾,走在雾里像走在海底世界似的,我为了更加安全,所以放慢了脚步,汽车也开得更加慢了,还开了灯,让人们知道这儿有车。我望望前人,十米以内,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一些,十米以外的,只看见几盏车灯一闪一闪的。有些人简直和瞎子一样,东摸一下,西摸一下,踏着小碎步,生怕和别人碰撞,搞出麻烦来。

走在路上,就像走在音乐厅里似的,汽车发动机的声音,配上“嘟嘟”、“嘀嘀”……的喇叭声,真是一曲好听的交响乐。

发雾也有不好之处,人们行车很不方便,会发生事故。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7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公开课教案

一、揭示课题

1、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揭题。

寒冷的冬天,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二、观看雾凇的投影片。

观看投影片,自主谈感受。提出自身不懂的或想搞明白的问题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

2、交流。

3、自学课文。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解释词语。

(3)指导读长句。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身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自主交流,说明理由,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4、誊写生字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和雾凇的奇异景象。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具投影

第2课时

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新课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8篇

雾200字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清晨,

雾悄悄的来了,

我打开门邀请它来坐坐,

它却不理不睬。

我只好跟它出门去。

雾,你在哪里呀?

别和我玩捉迷藏了。

我知道,

就是看见你,

也捉不到狡猾的你。

我知道,

我不停的跑来跑去。

跑累了双腿,

也跑不出你宽大的手心!

太阳出来了,

淘气的你,

只能轻轻的'离去。

我伸出手

也拉不住你的风衣……

明天还来呀,

继续我们未完的游戏!

重庆九龙坡区石坪桥小学五年级:张悦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9篇

你像一位穿着白色纱衣的天使,

看得见却摸不着,

充满了神秘感,

让我捉摸不透。

你像一位神奇的化妆师,

早晨,当我散步在小径时,

你偷偷地为我画上了妆,

把我的睫毛,头发变得格外美丽。

你像一位粗心的.画家,

一不小心儿打翻了颜料,

给大地涂上了一层乳白色。

你又像一位服装设计师,

每一个物体,

你都给它穿上不同的白色纱衣,

这是你给大地留下的礼物。

六年级:赵晓琳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10篇

清晨,

雾悄悄的来了,

我打开门邀请它来坐坐,

它却不理不睬,

我只好跟它出门去。

雾,你在哪里呀?

别和我玩捉迷藏了。

我知道,

就是看见你,

也捉不到狡猾的你。

我知道,

我不停的跑来跑去。

跑累了双腿,

也跑不出你宽大的手心!

太阳出来了,

淘气的你,

只能轻轻的离去,

也拉不住你的风衣……

明天还来呀,

继续我们未完的游戏!

重庆九龙坡区石坪桥小学五年级:张悦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11篇

雾作文200字

春日晓起,旭日未出。天色蒙蒙,似雨飞雨,似阴非阴。推开窗户远眺,几尺之外的一切事物都若隐若现,模糊的难以辨认。房屋,树木都呈现出若有若无的`样子,像蒙上了一面布纱。路上虽有行人在赶路,但却看不清他们的人影。

我便推开门打算看个究竟,走了几步,马上感觉大雾蒙蒙,细雨轻轻的落到了脸上,衣服上。走了一会,再回头望望自己的家,已经不知在哪了。又过了一会,雾渐渐散去了。太阳出来了,空气清新流畅;天空明朗。这次的雾景真是奇观啊。

浙江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任伯年一小504班五年级:2631245754高静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12篇

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进冬天时,遥远的北方便被那纯洁、晶莹的雪覆盖。这时,你可千万别忘了来二浪河看雾凇,它一定会让你惊叹不已,留连忘返。

雾凇又名“树挂”,是二浪河最具特色的景物。它的形成,关键在于这里同时存在严寒的大气和温暖的河水。当雾气和水气遇冷凝结在树上,就形成了雾凇。

去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二浪河观赏雾凇。妈妈告诉我,看雾凇也是有讲究的——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景色非常的壮观美丽。虽然我不知道这里的雾凇和长春的树挂有什么区别,也不明白什么讲究,但我还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期待马上可以见识到这一世界奇景。

晚上,大约在十点左右,我们就出门去看雾。还没到河边,远远的就能够看到二浪河上飘起缕缕雾气了。刹时间,雾气越来越大,还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河面上滚滚而起,不停的向两岸漂流。我惊讶于这神奇的景色,那仿佛是人间仙境,不知里面可有仙子在翩翩起舞呢?我有点恍恍惚惚的感觉了。“怎么样?这就被震住了?快回去睡吧,明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呢!”妈妈笑着拉起我往宾馆走。

第二天一早,我们迫不及待地去看雾凇。只见二浪河两边的树木,一夜之间变得银白一片,树木枝叶上都凝霜挂雪,披银垂玉,难怪古人道“千树万树梨花开”。嘿,快看,那边的多像是一串串的冰糖葫芦啊,我忍不住,走上前去舔了舔,凉冰冰,还甜丝丝的呢,顿时就更精神了。哈哈,趁妈妈看得正入神之际,我悄悄地捏了团雪球打过去,偷袭成功!“哈哈哈哈……”刹时间我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树林。

待到中午,大片大片的雾凇开始脱落,微风一吹,漫天飞舞,晶莹的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显得光彩夺目,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雾凇200字的的作文第13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这晶莹夺目的雾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0年1月9日江爷爷爷爷到吉林视察,在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吟诵了一首诗,大家想不想知道?出示多媒体(1):“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齐读

2、(过渡)读了江爷爷的诗大家现在最想看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多媒体(2):雾凇影片(配以解说)它,像盎然怒放银花,晶莹闪烁。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神州点缀得繁花似锦。

2、多美的雾凇啊!大家想不想再看,(想)这次看老师可要有任务了,大家边看边想,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雾凇?(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

3、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节。(1)指名读。(2)齐读。吉林雾凇正是以这独特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地说一下吉林雾凇吗?(奇观)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渡:吉林雾凇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令五洲四海慕名而来的无数中外宾朋匪夷所思:这闻名遐迩的自然奇观――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多媒体出示(3):思考题

1、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画图演示雾凇的形成)2、指导朗读。(自由读、齐读)①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②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在脑海中浮现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过渡:你能读出雾凇的美吗?

1、多媒体出示(4)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试读,指名。(读出赞叹的语气)

3、讨论:你觉得岑参这句诗形容的恰当吗?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一这独具魅力的风姿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一起享有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美名。

五、作业

1、拓展阅读:背诵楹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