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6:31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力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53-02

辽东学院地处鸭绿江畔,与朝鲜新义州毗邻。通过对丹东地区外贸公司的调查,丹东从事对韩、对朝贸易企业占全部贸易企业的2/3,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作为辽东学院的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韩朝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突出特色,所培养人才要具备较强的从事外贸业务的实践能力以及所需要较好专业英语和初步朝鲜语应用能力。这种“三位一体”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反映了地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意愿,也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鲜明的地方行业特色,与其他院校同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了错位竞争。

一、实践教学研究的背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特有的实践性和涉外性特征,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实施与开展。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韩朝贸易方向)实践能力体系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人才实践能力体系设置为三大模块:双外语应用能力模块、专业实践能力模块、综合能力模块。“双外语”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背景,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交流、谈判等,二是具备基本的朝鲜语听说能力,用朝鲜语完成一般的商务接待工作;实践能力是指适应外贸实际工作需要的各种应用能力,主要是具有较强的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能力,包括贸易实务的操作能力、各种单证的使用能力、市场营销及开拓能力等;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观察国际市场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是高层次的实践能力,它无法通过某门或几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而获得,只能通过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成,需要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提高。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韩朝贸易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按照人才实践能力体系的要求,构建了较为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下页图所示):

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以下特点:

(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整,强调国际贸易应用能力培养

1.实践教学环节完整,强调连续性和层次性。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利用课内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毕业实习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注重各实践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校内我们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针对性强的高效仿真国际贸易模拟实训中心。采取“学员操作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助,网络通讯为途径”的全方位开放实习模式,培养了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我们还与丹东太华电热材料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安排学生不定期到实际工作环境进行短期见习,感受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习专业的热情。

3.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国际经贸人才的主要从业资格证书是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等。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制定出获得相应专业资格证书的时间表,并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同时,获得必要的就业条件,提高就业能力。学生普遍反映,在获取这些证书的同时,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有所提高,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了条件。

(二)语言实践教学体系创新适用,能有效提高“双外语”应用能力

1.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提高朝鲜语口语交流能力。(1)针对人才培养特色要求,合理设计实践课程及内容。除了开设基础朝鲜语外,设置了大量的实训课程,如听力、会话、口语交际等多种实训课程,并设置了朝鲜语实践学期,在实践学期中采取与外教面对面、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2)利用校内校外第二课堂,提高学生朝鲜语口语交流能力。一是在校内外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实训实习基地。校内的朝鲜――韩国文化苑集语言学习和体验韩朝文化功能为一体,利用各种先进的视听设备,为学生语言训练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校外建立了三个朝鲜语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需要,让学生实地感受朝鲜的风俗文化,锻炼交流能力。二是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建立了朝鲜语(韩国语)俱乐部。定期开展韩语角、影视时间、韩文写作大赛、韩语系列技能大赛(演讲、打字、情景会话)、“疯狂韩语课堂”等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扩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2.创新教学方法,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熟练的英语运用能力。首先,创新英语教学方法,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式如角色扮演、采访、辩论、短剧表演等,提高学生口语交流能力;其次,利用课外活动,创造语言训练环境。定期举办英语角,锻炼学生的英语沟通和应用能力;同时不定期举办英语讲座、演讲大赛等,采取多种渠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打造“双师“型和中外融合的实践教学师资团队

1.鼓励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外贸企业,使专业教师打破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锻炼业务能力,提高授课的说服力,现我系有两名教师长期在外贸公司从事业务及管理,有四名教师有双师资格证书;同时不定期从社会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员到校兼职授课或与老师座谈,形成一支熟悉社会需求、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2.充分利用韩朝学院资源优势,打造中、朝、韩融合的语言实践师资团队。一是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创造机会让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深造,现有五位教师都已从韩国攻读完硕士学位;二是利用现有的韩国、朝鲜外教,开设大量的口语交际课程,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了解不同区域的语言使用技巧;三是利用我校留学生资源,开展课外交流活动,创造语言学习环境。

五、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1.人才应用能力日渐明显。通过近几年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施,人才培养特色日渐明显,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二是英语和朝鲜语的交流沟通能力有所增强。在英语方面表现为函电往来和商务谈判的能力不断提升,很多外贸公司负责人对本专业的毕业生的英文函电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还有一些学生已成为公司谈判的主力。而朝鲜语的听力和会话水平也有所提高。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2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3

杨继国,男,重庆市云阳人,中共党员,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之前,先后当过农民、村干部、中学英语教师和银行职员。200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系经济思想史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工作;200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分别在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专业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曾担任贵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职务。是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经济问题》等多家期刊的固定审稿人。

二、研究领域

主攻专业为经济思想史,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研究重点是《资本论》及其相关的劳动价值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改革现实,解决中国问题,尝试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在企业理论研究方面,主要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为源头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其实践,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强调“劳动者”和“经济民主”,研究“鞍钢宪法”对现代管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中国企业改革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尝试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企业理论,并将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作比较研究。

三、研究成果

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1部,参与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代中国经济问题透视――政治经济学普及读本》的编写工作,在中外公开刊物发表经济学理论和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等奖1项,3等奖2项,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一般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其有关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学者及中央级、省级媒体关注,在马克思经济理论,尤其在《资本论》研究方面和企业理论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特点,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

四、主要论著

1、价值运行论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

3、马克思的增长理论与现代增长理论比较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4、“进入权”:企业理论发展前沿,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5、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扩展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6、人力资本产权:一个改变公司治理理论的命题,经济科学,2002年第1期。

7、不完全合约的逻辑悖论与企业理论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8、马克思的需求理论: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9、GHm模型的理论演化及其发展方向,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10、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发展方向,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

11、《资本论》功能的二重性与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构,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12、逆向激励、国有企业监督与职工剩余控制权,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7期。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4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学及管理部门所面临的共同任务。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其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经济法律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毕业论文的写作,最重要的是选题。论文选题就是文章将要阐述的主题,是经过挑选确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内容和途径。要做好论文,提高论文质量,首先要有好的选题。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往往是学生学术生涯的起点。因此,重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学生的论文选题给予适当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

 

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及时反映,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性、先进性、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学术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证毕业论文中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可以是直接对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也可以是在宏观的现实背景下对一些纯学术问题的新发现、新探讨和新拓展。考虑到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学科专业论文的区别,其对现实的关注和联系并不是直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答案,而是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推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或是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理上探寻对策和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思路。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时,一方面要敏感认知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理论水平高度。

 

2.专业基础与法学前沿问题相结合

 

作为经济法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相较本科生论文而言,对论文的学术性要求更高。硕士毕业论文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测,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总结和复述,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并且探讨学科发展中的学术问题,或是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一句话,作为学术论文,它旨在考查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位论文,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要在本专业领域内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论题。因此,经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不仅要立足于专业基础这一根本,而且要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研究动态来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把对法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与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相结合。

 

二、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的主要困惑

 

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论文选题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凑热闹、赶时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论证,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无能力、基础如何。

 

1.不能正确理解创新标准

 

有些硕士研究生考虑到写作时间有限和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短时期内往往很难形成新的理论,为符合毕业论文创新的要求,于是在选题是一味求创新,选择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经济法前沿问题,结果在实际写作中无法把握选题,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作为帮助,最后只能放弃选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论文创新标准的理解不准确。其实,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推翻现有学说,另创一个新的学说或体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有推动、有帮助,对人们的认识有启发、有拓展,能对学科发展增添“一砖一瓦”,都称得上创新。因此,创新不仅是推陈出新,提出新学说、新观点,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现和补充新材料,开启新视角,做出新论证,引进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语言表述。即使能较为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一个未被注意的新问题,一时又未能解决,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在当前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关系纷繁复杂,经济法所涉内容也十分广泛。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选题时,有时很难判断所涉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有学生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写“企业工商登记法律问题研究”。这个选题表明上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个可行的选题。但仔细推敲,在这个制度中如果是探讨工商登记的内容,则成为具体的经济技术规范的推敲,容易写成工作报告:如果从工商登记的程序探讨,则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法研究内容有所偏离:如果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则偏向于律师实务研究。很难从理论高度进行发挥,提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只有从企业的市场准入一般规则角度探讨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问题,才是比较好的选题。但这样的话,论文选题变成了“市场准入一般规则研究”。因此,经济法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首先应该注意考虑选题的理论基础,能否有适当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该问题;其次再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三、对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

 

1.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经济法所涉内容比较繁杂,学科之间差异性也较大。例如:市场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异,而每个人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确定自己的选题,首先要对几年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作简要的整理,总结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长,对哪些只是一般了解,从而将注意力凝聚到最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知识特长的某一点上,以此为基点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动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

 

2.结合学界研究主流方向来判断选题

 

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侧重点等总会不同,相应地在法律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对研究集中的热点问题。毕业论文要合理选题,应尽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学术动态,对经济法领域所讨论的各种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学说均应有基本了解,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兴趣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论文有足够的资料来分析论证。经济法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同求异”的过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平台。对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来说,先准确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才有可能正确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而“求异”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论文研究的价值,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特别是对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必要一味跟风作为选题,因为如果是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从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对硕士研究生而言,选择这样的题目风险比较大,很难发现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观点,容易造成最后写作的困难。

 

3.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选题

 

论文选题是对平时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对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的梳理和总结过程以及二者的综合过程。经济法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在对所学课程有了基本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进行选题。例如:在财政制度领域,长于理论抽象思维的学生可以考虑研究财政法的本质、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法律制度在经济法中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偏爱实证研究的学生可以分析具体财政制度,如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预算法的完善、财政体制的改革等等问题:擅长比较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分析中国财政法律制度变迁、结合其他国家财政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无论在经济法的哪个领域选题,都存在一个怎么思考和总结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各种方法,以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兴趣与所长,以及当前学术动态中的定论、争论、未论所在,并从中找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文献,提炼选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基本功的培养。

 

4.查阅相关文献来辅助选题

 

选题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确定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论题是不是有相关资料来加以铺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参考很难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在经济法研究中确实有一些领域研究学者很少,这样导致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很少。例如:对我国特殊形态的一些企业的现状以及法律调整,如集体所有制企业、建设兵团等方面研究资料就非常少。由于毕业设计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设在毕业前夕,很多同学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原始资料现场调查和研究,只能进行二手文献的查阅。因此,在选题时应该考虑现有文献的基础,对文献进行初步的查阅,这样可避免最后写作过程中因资料来源的单一而削弱了毕业论文的说服力。

 

总之,论题选得好,可以使毕业论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论题选得不好,不仅会为收集整理资料、提炼论点、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动笔写作带来一系列的困难,而且有可能造成论文写作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完成写作,论文质量也堪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选题时要广泛阅读相关经济法学文献,及时与论文指导老师进行沟通,通盘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思维习惯、时间精力等因素,适当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就业前景;预测思路

一、毕业研究生就业分析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迅速地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社会和科技创新对高层次人才的巨大需求,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表1的统计数据说明:“十五”期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校人数和毕业人数的平均增长率都保持在23个百分点以上。表2的统计数据说明:“十一五”期间总人数和平均人数都将超过“十五”的一倍左右。可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惊人,这个规模也必将刺激“十一五”研究生教育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而且表2推算的研究生在学人数超过了国家2002~2010年研究生规划中的“到2010年,……在学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硕士研究生120万,博士研究生15万”[1]。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迅速,可是“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在校研究生规模占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依然很低,仅从1999年的2.3%增长到2004年的4.6%”[2]。但有的学者却认为:我国高等学历教育规模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因素而非经济发展的自身推动,且已开始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我国GDp的增长幅度,呈现出扩招起步快、增长不平稳、大起大落的态势,如研究生数量增长太迅速等[3]。致使毕业研究生出现了总量供大于求,即就业中的“卖方市场”。如此说来,重点高校构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远景规划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趋于1∶1。在就业机会一定的情况下,不仅研究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竞争也会白热化。事实上,从表1中可以看出毕业研究生“十五”期间平均就业率教育部一次性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考研+出国+定向委培+签协议+正在办理签约)/毕业生总数,统计时间分别为当年9月30日和12月31日。仍然保持在92.78%,说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很需要高层次人才。

近几年来有些高等院校对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流向及趋势作了一些调研,也提出了一些对策。有的认为高等院校的研究生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以及扩招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了供求总量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及高层次人才浪费等,提出高等院校研究生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要与市场紧密结合,努力适应市场,并加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如自主办学等)。有的认为与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意向、择业观念等主观因素有关,而且社会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了积极的引导,由此造成了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逐年紧张等,因而主张高等院校和社会应加强毕业研究生就业思想教育和择业信息指导,并正在探索具有研究生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目前更多的调研是关于各个学校、地区的不同专业类型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的。但是这些研究仅仅只是从毕业研究生、高等院校自身的角度来探讨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没有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进行研究,相较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研究来说,其广度、深度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研究时间起步也较晚,特别是针对用人单位所属行业各个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比较研究,流向各行业、各地区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的预测研究几乎没有。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仍然从不同方面、角度进行了有益探讨并为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对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预测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预测思路的探讨

面对我国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面比较、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同就业行业的就业前景、社会对不同专业之间的人才供求比例和地区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从微观上为高等院校适应社会的研究生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从中观上为地方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建立预测机制提供监测数据,从宏观上为政府高层次人才宏观就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即一份适时高质量的就业前景分析和预测报告,对于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毕业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市场及家庭和有关专家学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索和探究。

1.研究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相关性

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同学科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一般来说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就业主要面向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化教育、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金融保险单位等,这些用人单位因为基本上是国家机器,需要高层次人员来运转,所以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就是满足这些单位。尽管我国早在1985年就开始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在职人员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渠道[4],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因为都是在职职工,不存在就业问题。国家经济转型后,许多新型行业专业化、智力化程度较高,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吸纳能力更强,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这些行业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智能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可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又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出现了现有研究所说的,毕业研究生就业产生了结构性矛盾(笔者认为,毕业研究生存在结构性矛盾说法欠妥,应该是研究生人才模式培养多样化,以适应各个行业因经济发展需要、经济结构调整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即我国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差异巨大,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问题非常突出,顶天(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立地(务实的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奇缺,一般性人才膨胀,轻视工农、轻视实践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致使就业渠道狭窄,广大的一线得不到适用型人才[1]。

毕业研究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反映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和就业结构存在不适应性。这就涉及到研究生教育怎样适应社会需求,如何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即研究生就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协调好。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的前提下,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研究生就业结构主要是指高层次人力资源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间分布的数量对比关系。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产业结构本身包含了研究生就业结构的部分内容。一方面,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有大量高层次专门人才投入,才能拉动第三产业迅速大发展。另一方面,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见,研究生就业结构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会导致研究生就业结构的转换。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总体系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成方式,它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种类、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关系到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受产业结构的制约。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趋势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也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5]。从表3可以看出,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逐年上升,说明今后我国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来拉动,而第二、三产业中除了有部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更多的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专业化、智力化程度较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能力会更强。所以,国家在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要注意使研究生教育由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以满足这些行业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智能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5]。同时,更要做好这些高新技术行业高层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作,使不同专业研究生按不同行业比例协调发展和顺利就业。

当然,毕业研究生在现实中的就业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体制结构、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制度保障因素等,培养单位培养出来的毕业研究生能否实现充分、合理的就业也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此外,研究生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清晰地反映了毕业研究生就业走势。因此,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不仅要考虑产业结构这一直接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高层次人才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这样一个重要因素,培养高层次人才类型与规格的毕业研究生既要与未来几年内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就业结构变化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以免毕业研究生就业出现“行业失衡”;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不同高层次人才培养功能,促进研究生就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不断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的需要。

2.研究生的专业设置与就业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性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一直是精英教育,培养单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多强调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而较为忽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培养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特有的师资力量及科研设施开设专业,而较少考虑社会需求,使得专业设置有失平衡,如对一些需求不大的专业盲目扩招,既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浪费,又带来了这些专业研究生就业难的被动局面。

随着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买方市场”的建立,社会对毕业研究生的需求转变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式调整的重要依据,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突出的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将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6]。但是,按现行专业目录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专业标准或人才质量的需要[7]。

为了使毕业研究生充分就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而预测人才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行业结构的演变趋势。表4显示出了我国十六大行业就业结构比重的变化趋势,一是大多数传统行业的就业份额下降。例如,农林牧渔、采掘业、制造业的就业比重降幅都较大,有些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党政团体和社会团体等也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当然,有些行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下,可以衍生、辐射许多新型行业,也能够创造一些新型岗位。二是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比重上升。例如,建筑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的就业比重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三是新兴行业的就业份额稳步上升。例如,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上升。此外,还有一些传统行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从这些变化趋势可以了解传统的就业行业特别是酬薪较高、福利待遇有保障的单位用人趋势基本处于饱和,对高新技术、高智力、高新知识要求高的新兴行业或者传统行业需要新技术、新知识改造的用人单位,其高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会随着这些行业竞争力的需要而有较大增长。这些行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有许多传统职业在新的条件下发生了较大调整和变化,如传统农民转化成为农机师、农艺师;传统园林工人成为园艺师;传统操作工人转化成为数控机床和其他先进设备的操作工;理发员转化为形象设计师等。此外,由于技术或产品的更新,节能降耗、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需要,禁止使用某种材料或工艺,导致一些就业岗位消失,有关研究表明:目前衰落和消退的职业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有部分传统职业消退。美国劳工统计局曾预测,美国在1996~2006年期间,高技能计算机专业人员将是职业增长最快的群体,在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行业的就业人数有可能增长一倍。新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扩张将刺激对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师和信息科学家的需求。同时保持高增长率的还有个人和家政等服务性职业。企业寿命的缩短,加大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的不稳定性和劳动力流动性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就业发展的基本特点[8]。如今我国现代商业服务业的比例也在逐步增长,特别是广告、软件和计算机等信息密集性服务和会计、设计、策划、法律、咨询等知识性服务增幅更大,现在和将来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非常适合研究生这样的高层次人员,即知识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劳动、信息密集型劳动是现在和将来研究生的就业趋势。

因此,根据毕业研究生就业结构变化可为培养单位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前景预测参考依据。

(1)对就业份额下降行业有针对性地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仍有潜在发展价值的传统专业,要赋予其新的研究方向、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运用现代应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创新和提升,增加传统专业的高新技术附加值,实现传统学科专业持续发展,使培养的研究生人才仍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例如,对于农科专业,要将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经济、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融入其中,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外向性农业、农产品深度加工及贸易、食品安全与检疫、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培养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村基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2)有些研究生教育专业,特别是有关人文社科专业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或较模糊,缺乏操作性,即本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跟用人单位挂钩,该专业的就业趋向是什么,为哪些行业就业目标服务。有了具体的趋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才切实可依,才可以有根据地调整研究生就业结构,有目的地提高专业能力并训练相关技能。研究生与本科生一样,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没有就业趋向的专业是没有前途的,必须进行调整。否则,毕业研究生因“专业不对口”而使就业前景愈发黯淡。

(3)对于仍有较大需求的传统专业,同样根据社会需求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变化,调整发展重点。如对于建筑类专业,重点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现代城镇规划和建设、绿色住宅建设等方面,以满足现代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城镇居民住宅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类等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类行业目前需要的是一批懂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懂得国际化竞争规则的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应重点发展餐饮管理、宾馆管理、国际贸易类专业。

(4)根据新兴行业就业份额稳步上升的趋势,重点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证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资本运营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经贸营销、旅游等专业,并且大力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例如,清华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生产出了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这些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科研成果的产生为一批新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如以高温气冷堆、大型集装箱检测、核燃料萃取技术研究带动了核能与核技术等学科和专业;以高速信息网络及光通讯研究带动了计算机、通信、光电子等学科和专业等等[9],培养了一大批掌握高新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5)对于就业比重较为稳定的行业,例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同时,也应与现代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适合新时代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3.研究生教育地区的分布与就业地区流向的相关性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从大的范围来说,三大经济带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地区划分,采用198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三大经济带"中的标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地区经济最为发达,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内地与沿海,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等都是如此。小范围讲各个县域经济差异也较大,城市和农村,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也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由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它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经济.形成的。正因为“区域经济不平衡”,导致“就业区域失衡”,即我国高等院校各个层次的毕业生(包括研究生)这几年就业持续“孔雀东南(沿海地区)飞”、“一江春水向东(东部地区)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中城市)”的现象。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研究生教育同样存在地区差异。从当前中国东西部研究生教育的状况来看,在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占有、教育投入、教育质量方面,东西部的差距十分明显,西部问题突出。研究生教育地区的不平衡,反映在各个地区按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包括毕业研究生)的不同上,表5说明:发达地区、城市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数比欠发达地区要高,有的甚至要高出一倍多的百分点。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潜力带来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前景是相当诱人的,研究和预测毕业研究生如何在发达地区凭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地方经济文化特色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对毕业研究生地区流向的正确导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可以促使东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交流,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例如,有的研究指出:针对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和占国土面积二分之一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沙漠戈壁等的开发利用,着力建设一批对整个国家和本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和应用技术学科。西部地区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交汇地,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这些历史的、现实的问题可以很好地促进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使毕业研究生在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转贴于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1-21.

[2]李莹,等.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70-75.

[3]陈厚丰,等.扩招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39-43.

[4]马陆亭.“十五”我国高等教育数量发展目标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7-60.

[5]程纯,等.从就业结构的演变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6,(7):6-9.

[6]杨梅.迎接挑战,开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7一8):46-48.

[7]佟福锁.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再修订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6,(6):93-95.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6

成绩的背后,依然有着无法掩饰的问题。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培养呈现出主体性迷失,盲目追求和借鉴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忽略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土”环境[3];研究方向过于偏重理论性,忽略了在实用性研究方向上的投入与发展。大多数院校无法提供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践场所,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弱,无法独立完成具体的工作。这些都不利于高校输送专业类、实用型人才的发展要求,致使这一学科的发展不能快速跟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现实性要求。另一方面,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学的高校不仅偏少而且分布过于集中在沿海地区及东部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相对较少,这就使得集中了我国主要能源、矿源的西部地区却缺少以实际发展需要为主体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人才,使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受到限制,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增长需求,因企业缺少较高素质的职业技术院校生源,大部分企业不得不雇佣本科生来从事一般性技术工作,在拉高企业成本的同时却没有实现更高的资源配置,实际的劳动力需求与现实的人才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出现经济热与就业冷的双重矛盾。最后,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认识不到位,宣传不到位,使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特别是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在考取研究生时往往忽略或不愿从事这一专业,致使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院校所招收学生生源较窄,所招学生多集中于文科类专业。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四年研究生录取人数中,工科背景人数寥寥无几,其中,2010级研究生中英语专业3人,技术教育学专业1人,学前教育学专业1人,汉语言文学专业1人;2011级研究生中英语专业3人、广告学专业1人、新闻学专业1人、日语专业1人。2012级研究生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人,英语专业3人,软件工程专业1人,财务管理专业1人;2013级研究生中,会计学专业2人,英语专业3人,特殊教育学专业1人,舞蹈学专业1人。

二、陕西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与全国的情况相比,作为内陆大省的陕西又有其特殊的现状与问题,陕西的综合教育水平居西部之首,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是典型的教育大省,也是向经济发达地区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陕西现有中等职业院校593所,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37所,职业院校在校生总数达到110万人。近些年来,陕西地方经济发展较快,以北部能源及南部有色矿藏为支柱的地方特色经济模式,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开采、加工、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相关企业和制造工厂,成为陕西地方GDp飞速增长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以关中地区为重点的旅游业及农作物种植业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隐藏在繁荣景象背后的深层矛盾已越来越成为横亘在陕西地区经济发展面前的巨大障碍,相关高校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的呆板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之间的差异,使经济飞速发展与缺乏实用型人才需求方面出现巨大缺口[4],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较多缺陷。(1)不仅职业技术学校较少,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高校更是偏少,目前只有四所高校且年计划招生人数总计才20人左右,毕业生人数远远无法补足职业技术院校不断发展的需求缺口。(2)四所高校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培养方向上几乎全部偏重于理论教育,只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设置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这两个专业性方向,但其招生年计划人数却只有2人,根本无法对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改变作用,使得相关领域缺少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多数企业无法从职业技术院校招收到高素质技术工人,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不平衡性被进一步放大。(3)受陕西本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毕业生在硕士深造中依然以传统高等教育学专业为首要选择,以至于使大多数院校没有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学这一专业,而已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却依旧延用高等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来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最终输出的人才与现实的需要不相适应。(4)从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专业的四所高校看,缺少与本地职校、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学生缺少实践基础,固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无法培养出能够灵活适应现实要求的人才,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成为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鸡肋,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也就相应的变为不显重要的边缘学科。

三、对陕西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建议

1.增加培养院校,并根据本校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陕西作为中国第三的教育大省,作为西部地区的教育魁首,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西部的人才水平。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最终要依靠人才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繁荣从来都离不开人才的贡献。因此,陕西做为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和我国内陆地区的教育大省,不仅肩负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方向,更应积极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1)陕西不仅是全国的教育大省,更应该成为全国的人才大省,目前我省的经济发展己进入拐弯超车的快车道,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式上应做好分工,985类和211类高校应偏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前瞻性研究,重点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一般类综合高校在学生学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操作性培养,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教育部应加大对陕西地区研究生培养的扶持力度,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和有效的政策倾斜,一方面应加大陕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应扩大陕西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授权点的建设和发展,使通过自身努力和一定的学习深造,达到硕士生要求并具备资格要求的学生都能够从事职业技术学的教育和实践,从而扩大和充实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人才队伍。(3)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和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应适当向具有工科背景、突出实践性、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方向发展,适当增加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招收数量。2.改变培养模式,以实际的专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目前,陕西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课程模式仍是传统的教育学的“学科导向”模式,往往把陈述性知识放在优先地位,偏重理论和基础,强调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忽视实践作用[5]。作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设计应当从工作实效而不是学科结构中获得,加强“实践导向”,使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以注重学生的工作实践为侧重点重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框架,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上进行分类和凝练聚焦,明确各自的主攻方向。(1)师范类高校应根据本校优势学科,选择开设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向,利用自身优势培养有针对性、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在教学方向上应以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职业教育等理论研究课程为核心,加大培养教育方面的人才。(2)工科类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应以专业领域研究为主,在培养方向上应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培养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操作,加大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做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等教学研究。(3)综合类高校应结合各学科特点,在现代职业技能体系与结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估与质量管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行政与管理、职业技术培训与就业等方面做深化性研究,侧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型人才。3.加大高校与职校的合作交流,了解对方的优势特点,有目的建设高校、职校、企业三方联合的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影响硕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高校的产、学、研结合都只是形式上的程序,大部分院校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没有与相关职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而所谓的合作大部分是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进行,缺乏深入的了解和长期的跟踪调研,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地方企业的参与更是少之又少,学生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因此,若要使职业技术教育学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要努力改善实践教学的环境与状态。首先,高校与职校必须建立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使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真正与本地职业技术学校需求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相比于职校,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上拥有更多的优势,所以建立以高校为枢纽点,链接职校与企业,有针对性的三方合作平台,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互补,既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同时也能给高校的教学提供有效、稳定的实践平台,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再次,建立以企业为主导、职校为辅助的监测体系,在三方合作中,不断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的应用性进行检测,不断促进高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改进,使之成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输出基地。

四、结语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7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经济学院、财经研究所、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数学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学习年限为四年。

三、招生专业见专业目录。

四、招生名额

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20名左右(含硕博连读生50人左右)。录取时将视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五、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者;

同等学力者须符合获得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修读过硕士生的主要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须于2013年10月31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通过者,考试成绩无效。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报名手续。

六、报名手续

1.报考流程: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网上支付报考费)下载并递交报考登记

表查询报名成功与否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资格审查(仅针对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复试、递交相关材料。

2.网上报名: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通过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yz.sufe.edu.cn/)在线报名。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递交报考材料:

报考者应于2014年1月15日前将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特快专递、挂号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上支付未成功的考生将报考费(250元)通过邮局汇款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按放弃报名处理。

4.资格审查:来我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请携带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②准考证、③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带研究生证原件;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于复试前来我校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届时请查看网站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七、考试与评价

1.初试:初试科目为外语、两门业务课。初试科目均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每门满分为100分,总分共300分。初试将于2014年3月中下旬进行,地点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安排,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复试:由招生院(系、所)自行组织,包含学术水平考查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考查以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同等学力报考者在复试过程中需加试: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及两门硕士学位专业课(笔试),其中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统考经济数学(运筹学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结论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考生应于复试前提交以下材料:

(1)两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的推荐书(由推荐人密封并签名);

(2)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部)证明;

(4)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含正反面);

(5)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它研究成果证明;

(7)其他获奖证明或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的材料。

以上材料请自备底稿,恕不退还。

4.体检

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应在初试结束后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自行体检,体检报告于复试阶段提交。

八、录取

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复试合格考生,综合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拟录取名单。

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九、学费和奖助学金

按照教育部规定,自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我校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资助办法,并及时公布。研究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院(系、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评选,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十、有关招生培养改革的说明

1.2014年我校继续实行按专业或按门类(经济学院部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学习一定期限或经综合考试进入论文阶段后,再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或导师。

2.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体制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我校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和会计学院招生培养上采取系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经济学院、会计学院2014年继续试点“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详见《经济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和《会计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

3.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的02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的02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依托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金融行业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借助实验室丰富的数据库、分析与仿真工具等支撑环境,依托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应用研究项目,培养金融、信息交叉领域的优秀人才。具体事项请查询《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招生简章》。

4.商学院借鉴国外商学院DBa(Docto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培养模式,自2014年起招收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层次进行现代高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

体事项请查询《商学院2014年招收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简章》。

5.学院采取的其他招生培养改革措施内容如下:

(1)经济学院

①各专业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其中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四专业按“经济学”门类招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通过综合考试的基础上,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指导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

②指导教师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其中2名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③博士生自二年级开始,须参加每学期学院组织的博士生午间seminar,并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

④博士学位科研标准注重科研成果质量,鼓励博士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内期刊,具体考核标准见经济学院相关规定;

⑤培养过程中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资格考试。如未能按规定通过资格考试,将被取消博士生资格,具体见学院相关规定。

(2)金融学院

①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实行统一考试、统一排名、择优录取;

②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博士生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多门由海外特聘教授主讲的课程和学院组织的博士论坛;

③博士生由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导师小组至少包括三人,其中第一导师由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其他成员可包括正、副教授及海外特聘教授;

④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金融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⑤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3)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①自2010年起,博士生培养实行四年学制,加强了学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研究方法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②对博士生培养实行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每位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委员会一般由2-3人构成,其中一位为该生导师,其他成员为本院专职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含具有海外高校终身教职的特聘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本院教师。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度将大大增强对博士生的指导力量;

③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了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④对博士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给予科研奖励。具体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4)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①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博士初试报名,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复试和录取,报名阶段报考专业仅供参考;

②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实行统一培养,招生阶段不确定导师,入学一年内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

③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十一、其他

1.2014年我校将继续按照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有关规定招收2名该计划博士研究生。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8

目前,全国高校一千七百多所,其中部属高校仅有一百多所,一千六百多所高校都是地方高校,占到94%,在数量上占到绝对优势。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急剧发展,地方高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发展遇到众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地方政府是地方高校的管理者,地方高校发展所需资金约三分之一来自地方政府的投入,地方高校的发展受制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提供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与科研基地。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是互动双赢,互为依存的。

而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学科专业的设置求大求全,传统专业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所占比重却较大,而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比重却较小,不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力,更不能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足够的影响,所输出的人才质量较低,不能满足服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科研方面,只追求论文的数量,而对服务社会不做要求,地方高校的科研陷入求高不能,又不屑于联系实际的尴尬境地,严重脱离实际。而同时,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导向调节不力,机制不健全。地方高校的科研较少能作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技术转化率较低。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资金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需要,资金紧缺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投入不足,资金不到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为严重。以上种种,造成地方高校毕业生难以就业,地方发展难以求得高素质人才的两难窘境。

在高等教育的体系中,与部属高校不同,地方高校处于中低端,部属高校定位于国家发展战略,重大基础及前沿科技的开发,而地方高校则应是面向区域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味地眼高,追求重点大学,上规模,上层次,找不到自身的定位,是不切实际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办学模式的趋同化在所难免,区域化是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地方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特点,整合地方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明确自身定位,地方高校才能走出一条特色之路,生存之路。

大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区域经济支持了地方高校的发展,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应当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地方高校逐步走出象牙塔,开始面向基层,面对区域经济文化的现状,担负起解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地方高校也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更好、更多的支持。以邢台学院为例,近两年,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战略,建立了邢台县研究所,巨鹿县研究所,工业化研究所,城镇化研究所,邢台文化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2011年度,共签订34项横向课题,合同金额达12.55万元。高校的科研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成为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以巨鹿县研究所为例,邢台学院巨鹿研究所,2010年组织秦汉文化与巨鹿研究课题组,巨鹿县是部级贫困县,巨鹿位于河北南部,是秦代“三十六郡”之一,被称为千年古郡。地处东西交汇、沟通南北的中部经济带上,属于环渤海经济圈。如何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更快地发展经济,推进城乡文化建设,是巨鹿县面临的迫切问题,课题组研究巨鹿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打造“千年古郡”的文化品牌,千年文化的底蕴就是巨鹿县招商引资最亮的名片。2011年6月10日至12日,由秦汉文化与巨鹿研究课题组策划,联合河北历史学会,巨鹿县委、县政府,召开巨鹿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60位专家、学者,提交论文53篇,就巨鹿行政区划的变迁,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考证等问题进行热烈的学术研讨。此次会议提升了巨鹿的文化的品格,有力配合了巨鹿县的文化建设。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之一就是文化创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文件精神,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为了加快巨鹿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巨鹿县委县政府也在《中共巨鹿县委文件》(巨发[2008]11号)中适时提出建设“全省文化先进县”的目标,“打造‘古郡文化’品牌”,全面推进城乡文化发展。巨鹿研究所发挥学术研究的优势,结合巨鹿县实际,为巨鹿县制定了文化产业的实施方案。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文化的研究,在服务当地社会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以邯郸学院为例,2010年12月28日,邯郸学院成立“赵文化与区域经济研究基地”,以邯郸当地的特色文化为研究对象,有赵文化研究,建安文化研究,磁州窑文化研究,建安文化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依托这些当地特色文化的研究,邯郸学院历史系专门史专业得到快速的发展,2010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

近几年,我们看到,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

形势,地方高校在区域化、地方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河北师范大学依托河北区域文化资源和自身研究队伍成立“燕赵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基地”,围绕燕赵地区的经济、环境与文化传承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河北农业大学建立“河北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地”,河北大学成立“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燕山大学成立“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河北联合大学成立“城乡统筹及一体化发展研究基地”。

因此,研究区域社会发展对于高校和地方经济可谓是双赢的互动,地方高校唯有找到自身的合理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理念,才可能办出特色,寻求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高度教育快速发展,高校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地方政府虽然日益重视高度教育,但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教育投入很不足,基础建设,教学资源、后勤服务等所需资金不能到位,极大制约了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扶持力度。而作为地方高校,在教学与科研中,以服务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为首要目标,不失为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地方高校的科研方向、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要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发,建立针对地方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新技术产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建设培养各类人才,以服务地方社会为目标来调整教学内容,科研方向。为地方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自身发展的动力和需要,为此才能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学;思政教学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努力实现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授业解惑的同时,有着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义务和责任。专业课程唯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形成合力,才能避免其成为思政教育的“孤岛”。课程思政,旨在立足于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教学,从育人维度充分展现专业课程的德育和意识形态教育价值,实现思政教学融入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寓于思政教育,通过充分发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发挥各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作为当代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的“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统计数据资料为基础,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借助计算机统计分析程序软件,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聚焦于运用成熟的计量模型工具实证探索经济规律。该课程来源于实践数据,服务社会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价值密不可分,因而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具有极为重要的育人价值。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基础知识脱胎于统计理论,其较为严密的数理逻辑容易导致教师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指导,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课程思政元素。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既会使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缺味”,更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位”。另一方面,由于忽视了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在属性,“计量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往往存在项目设置单一、期末闭卷笔试在课程考核中占比过高等缺陷。课程考核内容和形式的“重理论、轻实践”导向与育人理念相悖,极易催生学生应付考试的消极心态,从而对大学生的思维锻炼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打破思政教育与“计量经济学”专业课程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拓展发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比较优势?本文在展示“计量经济学”课程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探析了借助实证量化研究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建议,意在将该专业课程转化为思政教育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架构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以微、宏观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统计数据为依据,以解决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等经济学分支的现实经济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管理专业高年级核心课程。它旨在全面提升学生收集、处理、描述、分析数据、构建实证量化分析模型和解释实证研究结果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课程内容方面,学生应系统掌握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离散选择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等高阶计量经济学估计与检验方法(如图1所示)。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概率论、统计推断等基础知识、了解计量实证模型的推导方法以及构建思路,探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最优实证研究模型,并恰当地对模型进行估计与稳健性检验,使结果能够有效地揭示数据背后的经济学规律与趋势,在此基础上给经济政策作定量评价。作为这样一门数理逻辑严谨并强调理论知识与现实数据紧密衔接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叠加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下文将阐释基于实证研究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意在倡导通过寓学于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兴趣,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培育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

2实证研究模式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2.1实证研究模式的内涵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证研究模式教学是基于埃莉诺·达克沃斯(eleanorR.Duckworth)提出的“研学型课堂”教学理念。达克沃斯认为“智力发展的本质是精彩观念的诞生。学习者的智力发展水平依赖于其持续诞生精彩观念的机会的多少。”为此她主张“教学即研究”的教育观点,即倡导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学的研究”和教师进行“教的研究”以促进“精彩观念”的持续创新。其中,“学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合作探究中勇于联想和尝试,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跃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教师加强知识储备和进行更深层次的科研思考。“教的研究”旨在促进教师在理解国家意志、把握学科结构和尊重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在内的基本教学要素,以有效保障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学的研究”构成了“教的研究”的感性认识基础,“教的研究”构成了“学的研究”基础上的理性认识升华。在“研学型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我们根据“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实践价值高的特点,主张进行实证研究模式教学,即在“学的研究”中积极鼓励师生合作进行系统深入的实证量化研究,以此来夯实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的研究”中倡导教师基于实证研究,一方面进行教法革新,进一步提高实证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上寻求突破,实现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底层创新。通过该实证研究模式,教师可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同频共振和协调发展,学生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实证研究模式不但有助于实现教研相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和熏陶。我们将分别从选题和数据收集、文献阅读与梳理、实证模型推导与构建、统计软件学习与实践等实证研究模式的核心环节来阐释思政教学策略。

2.2选题和数据收集环节的思政教学策略

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选题内容既要符合计量经济学课程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又要充分体现正面价值导向的要求。教师在设置研究选题时不妨紧扣自身的科学研究方向,一方面,选题方向往往与社会经济热点主题密切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回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感悟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认识。例如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研究、地方教育支出与地区经济发展、地区人口数量、人均教育消费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我国各行业投入产出关系的研究等选题均能反映我国国情。这些实证研究选题将用真实的数据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既能看到成绩,也能显示问题,对学生的教育和启示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其自身从事的科研项目关键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通过问题导向型的探索式教学模式,将研究问题的选题依据(目的和价值)、解决方案(假设条件设定和模型构建)的思考过程等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科研选题和分析的基本流程,从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科研项目中尚待解决的开放型问题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讨论素材,这不仅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具体的研究切入点,而且学生的讨论反馈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提炼新的研究方向与路径,促使教师思考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真正实现教研相长。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要基于事实,精益求精、严谨求真。计量分析需要有正确的数据,数据收集中的小差异或错误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要求学生求真务实,要注意其数据来源。在做数据处理时,要实事求是,切不可随意或为了某些目的而篡改数据。严谨求真的务实精神是从事经济研究工作的基本道德素养。由此引申到学习、工作、生活中,不要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

2.3文献阅读与梳理环节的思政教学策略

在文献阅读与梳理环节,教师应首先详细分析文献·791·的各种来源,不同渠道所获得数据的特点,CSSCi、SSCi、SCi、ei、iStp等文献的区别,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知网、万方等渠道查阅文献,如何判别文献的质量,如何规范地引用数据,如何标注参考文献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其次,教师应教导学生戒骄戒躁,沉下心来深入且广泛的阅读文献,培养甘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2.4实证模型推导和构建环节的思政教学策略

在实证模型推导和构建环节,一方面,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理解实证模型的构建,以规避学生搭便车、盲目低层次模仿,从而导致创新能力低下的缺陷。另一方面,教师应告诫学生,科学理论认识均源自于实践,源自于前人学者的不懈探索,并可以借助计量经济学家的经典著名故事向学生展现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树立求是求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扎实的做事态度。

2.5统计软件学习与实践环节的思政教学策略

在软件操作实践环节,教师应以立足于现实经济数据,结合Stata、R、python、matlab、GaUSS、eViewS等统计编程软件的操作,向学生演示数据将凌乱混沌的数字转化为直观的图表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掌握数据分析的技术。

3“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专业课程,据此教师应该紧密结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收集整理我国和国际相关经济指标数据,运用所学的计量模型,从事实证量化研究,用论文和报告等科研成果探索经济发展的规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今后更好推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在以上创新模式推广基础上,从以下方面进一步进行完善。首先,应该基于本课程特点合理调整考核项目,适当加大体现学习过程的实证科研训练分数占比,例如,ppt课堂presentation、书面分析报告和编程代码运行展示等。这些环节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的直接渠道,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指导,付诸实践和学习效果的充分展现。其中,为了激励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积极性,可以适当加入思政教育考核权重,以促进学生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主协助教师丰富思政案例,更好的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作用。其次,应该加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督导。应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审查,收集学生对于课程的意见反馈,同时进一步激励和完善专业教师互相听课制度,特别是加强专业与思政两类课程的教师充分沟通与探讨,相互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交互进行,构筑所有课程协同投身思政教育的同心圆。

4结论

教师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升专业知识传授和意识形态正能量传播的有效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隐性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最终全方位提升思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银芬.统计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15-217.

[2]马艳艳,任曙明.“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8):1-3.

[3]纪红丽.财经本科院校微、宏观经济学分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116-119.

[4]张华.教学即倾听———达克沃斯教学思想管窥[J].当代教育科学,2007,(20):4-5+10.

[5]陆军.教学即研究: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J].化学教学,2019,(6):3-8+21.

[6]张伟.高中生物学“研学型课堂”教学主张的践行[J].教学与管理,2019,(31):53-56.

[7]张翼,张禹.课程思政对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内涵要求与实现路径分析———以《计量经济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7):67-68.

[8]赵明.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案例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21,(13):150-151.

[9]王德青,王新宇,李凯风.《高级计量经济学》研究性教与学的实施策略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26):133-137.

[10]邱小燕.课程思政融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1,(6):142-143.

[11]赵健.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5(5):92-96.

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篇10

 

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 

 

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及时反映,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性、先进性、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学术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证毕业论文中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可以是直接对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也可以是在宏观的现实背景下对一些纯学术问题的新发现、新探讨和新拓展。考虑到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学科专业论文的区别,其对现实的关注和联系并不是直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答案,而是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推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或是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理上探寻对策和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思路。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时,一方面要敏感认知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理论水平高度。 

2.专业基础与法学前沿问题相结合 

作为经济法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相较本科生论文而言,对论文的学术性要求更高。硕士毕业论文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测,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总结和复述,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并且探讨学科发展中的学术问题,或是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一句话,作为学术论文,它旨在考查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位论文,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要在本专业领域内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论题。因此,经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不仅要立足于专业基础这一根本,而且要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研究动态来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把对法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与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相结合。 

 

二、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的主要困惑 

 

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论文选题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凑热闹、赶时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论证,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无能力、基础如何。 

 

1.不能正确理解创新标准 

有些硕士研究生考虑到写作时间有限和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短时期内往往很难形成新的理论,为符合毕业论文创新的要求,于是在选题是一味求创新,选择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经济法前沿问题,结果在实际写作中无法把握选题,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作为帮助,最后只能放弃选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论文创新标准的理解不准确。其实,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推翻现有学说,另创一个新的学说或体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有推动、有帮助,对人们的认识有启发、有拓展,能对学科发展增添“一砖一瓦”,都称得上创新。因此,创新不仅是推陈出新,提出新学说、新观点,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现和补充新材料,开启新视角,做出新论证,引进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语言表述。即使能较为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一个未被注意的新问题,一时又未能解决,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在当前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关系纷繁复杂,经济法所涉内容也十分广泛。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选题时,有时很难判断所涉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有学生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写“企业工商登记法律问题研究”。这个选题表明上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个可行的选题。但仔细推敲,在这个制度中如果是探讨工商登记的内容,则成为具体的经济技术规范的推敲,容易写成工作报告:如果从工商登记的程序探讨,则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法研究内容有所偏离:如果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则偏向于律师实务研究。很难从理论高度进行发挥,提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只有从企业的市场准入一般规则角度探讨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问题,才是比较好的选题。但这样的话,论文选题变成了“市场准入一般规则研究”。因此,经济法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首先应该注意考虑选题的理论基础,能否有适当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该问题;其次再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三、对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 

 

1.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经济法所涉内容比较繁杂,学科之间差异性也较大。例如:市场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异,而每个人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确定自己的选题,首先要对几年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作简要的整理,总结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长,对哪些只是一般了解,从而将注意力凝聚到最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知识特长的某一点上,以此为基点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动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 

 

2.结合学界研究主流方向来判断选题 

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侧重点等总会不同,相应地在法律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对研究集中的热点问题。毕业论文要合理选题,应尽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学术动态,对经济法领域所讨论的各种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学说均应有基本了解,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兴趣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论文有足够的资料来分析论证。经济法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同求异”的过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平台。对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来说,先准确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才有可能正确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而“求异”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论文研究的价值,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特别是对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必要一味跟风作为选题,因为如果是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从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对硕士研究生而言,选择这样的题目风险比较大,很难发现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观点,容易造成最后写作的困难。 

 

3.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选题 

论文选题是对平时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对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的梳理和总结过程以及二者的综合过程。经济法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在对所学课程有了基本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进行选题。例如:在财政制度领域,长于理论抽象思维的学生可以考虑研究财政法的本质、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法律制度在经济法中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偏爱实证研究的学生可以分析具体财政制度,如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预算法的完善、财政体制的改革等等问题:擅长比较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分析中国财政法律制度变迁、结合其他国家财政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无论在经济法的哪个领域选题,都存在一个怎么思考和总结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各种方法,以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兴趣与所长,以及当前学术动态中的定论、争论、未论所在,并从中找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文献,提炼选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基本功的培养。 

 

4.查阅相关文献来辅助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