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0:06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音乐教学方法策略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问题

1、教学理念淡薄,教学结构模糊

很多音乐教师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认真对待。在这个基础上,教学结构和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对未来个人的发展也是一个阻碍。

2、音乐课程过于形式化、课时少

由于音乐课属于副课,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以升学率作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短期内难以完成,于是就忽视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要么课时安排少,要么干脆不开,使得音乐课形同虚设。如很多学校虽然有开设音乐课程,但经常被其他科目的教师以多种理由霸占,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取消这门课程。

3、教学方法单一,模式陈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授,疏忽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局限于教师传统的“自导自演”方法,拘泥于提问、回答的方式,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4、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面狭窄

学生学习缺少积极性,也使得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由于课程不受重视和课时较少,要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行创新,仅凭教育者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与此同时,音乐无用论等思想又误导了学生,导致其轻视音乐课程,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产生反作用。综合以上因素,初中音乐教师更加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单纯讲授,于是导致学生的音乐视野狭窄,知识面单薄。

5、教学质量低下,设备陈旧落后

音乐课程的资源消耗较大,应该具有语音室等先进的设备,但多数学校因资金不足或者不予重视等原因难以配置,即使拥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处于长期锁闭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学与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脱节。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现当代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要善于更新教学观念,以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教师要认清当今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从中,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冷静思考就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学生的音乐学习呈现出两种背离的现象,一种是学生只会唱而不太了解音乐的常识,因为这种学生拥有良好的唱的天赋;而另一种则是只了解常识而不会实践。因此,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的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向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教会学唱歌就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经济的指引下提高我们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合理设计教学环境

为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感觉到浓厚的音乐氛围,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老师在设计、创新教学环境过程中,应重视教学环境的营造,创造音乐情境,利用音乐语言、实物演奏、音乐效果渲染、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教学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情景,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室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场所,室内环境的设计质量,对学生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它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室的设计必须具备强烈的音乐氛围,音乐设备布置整齐有序,黑板、墙面等绘有和音乐教学相关的乐器图、乐谱表、乐理基本知识等。此外,按照教学任务、内容的要求还应该合理摆放桌椅,最好是按排布置,当然还有圆形、半圆形或者其余的摆放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课桌椅的布置应该符合教学任务、内容以及学生活动的要求,不必苛求一种固定的模式。

3、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音乐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获取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初中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能力,但因为平时接触人文艺术的机会较少,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零散。许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往往先入为主,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音乐知识储备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学手段基本以反复欣赏音乐和分析作品为主;教学过程中也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较少有师生的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体现,这样学生很难对学习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兴趣,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对音乐鉴赏过程的体验,影响学习效果。

4、更新多媒体设备,并落到实处。

学校等有关教育部门应当平衡资金的投入,建设音乐课程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些设备成为摆设,应当充分利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优化课程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

5、教师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闻名于世。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我是一名贵州的教师,大家都知道我省是少数民族多的一个省份,民族音乐资源丰富而具有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本省、本地区的音乐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众所周知的我省的侗族大歌是一种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多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唯有将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几个环节充分整合起来,打造一个活跃、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2

一、选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高中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是涉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成长过程的普遍社会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从学生的喜欢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取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较深入的学习、欣赏。例如,这节课安排在爵士音乐欣赏之后,学生们已经对这种由美国黑人创造的、有独特旋律节奏特点的通俗音乐类型有所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使学生继续感受一下美国的其它流行音乐。课程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周杰伦的音乐,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大家跟着唱起来,结束后我在黑板上写到“R&B”、“Hip―Hop”、“Rap”,学生们便脱口而出。紧接着我又问:“大家说的都很好,哪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不知怎么回答了,这时,我把这些音乐术语一一进行讲解,并展示它们的旋律特点,然后再听歌曲时,学生们便归纳出了周杰伦音乐中R&B的风格特点。之后,我又播放了一首美国组合“后街男孩”的歌曲,让学生们进行对比欣赏,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R&B音乐源于美国,所以歌曲风格更加浓郁、鲜明,而周杰伦的歌曲正是借鉴美国的R&B曲风,并融入了中国的元素,所以,更加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儿,因此,他的歌曲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R&B风格歌曲。

这节课我以周杰伦的歌曲为切入点,学生们了解并感受了美国的R&B的音乐风格,同时,对他们喜欢的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由此可见,这节课不仅欣赏到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进行鉴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而不是只停留在单纯的听几首流行歌曲上。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创作,渗透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音乐与情感最完美的结合。作者何占豪、陈钢把民族音乐与西洋的小提琴与管弦乐队协奏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最成功的实践。在欣赏这首家喻户晓的作品时,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中国戏曲》中越剧“十八相送”片段,让学生认识戏曲是通过演员的唱腔、表演来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那么用器乐又是怎样刻画的呢?导入本课后,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大屏幕出现了音乐中描写的画面,同时超级连接了奏鸣曲式结构的各个部分。再进行复听时,自然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意境,并且掌握了奏鸣曲式。最后,让学生哼唱音乐主题,再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许多精彩的画面,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绚丽的画卷,心灵得到了熏陶,智慧得到了启迪,同时,也体验到了《梁祝》这部作品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感悟人间真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习了解一些音乐知识,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需的。例如,交响曲、圆舞曲等。还有一些在初中学到的知识应加以巩固,例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等,以及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年代,作品的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这些知识点的了解,都是在学生愉悦的感受音乐之后,在教师的引领下,不经意间地了解掌握。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外部音响形式,而且还能通过这些音乐知识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三、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中,对比分析的方法是在许多音乐作品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三部曲式就是对比性原则运用的最典型的例子。因此,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的感知往往都是在比较中进行的。例如,在欣赏《江河水》时,要求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对比乐曲的三个乐段,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以此联想主人公在三个乐段中的复杂心情,学生用心的感受作品的曲调、速度、力度及乐曲意境在音乐中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凄凉、悲伤、忧郁、回忆”,“愤怒、激愤、无奈”等情绪变化,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抓住音乐的主题形象,理解作品的主旨,既受到了音乐美的熏陶,又在思想上受到了无形的教育。

四、引导学生搜集掌握必要的相关材料

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收集、掌握相关材料。例如,在引导学生聆听《1812年序曲》的时候,可以布置学生查阅1812年俄法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拿破仑与库图佐夫的战略部署及战争的发展情况,了解柴可夫斯基谱写乐曲的背景及乐曲的基本内容,音乐主题等。这些作法,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减少了老师讲解的压力,增强了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机会。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成效;互动式;教学方法

节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创建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明确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找寻节奏训练的有效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促进初中音乐教学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节奏训练,可以创建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明确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节奏训练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能将音乐课堂秩序较差、课堂教学成效不理想、学生乐感不强的原因都归于学生,而是需要更多考虑自己是否使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找寻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考试中可以获得高分,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这样的教学目的,已经走入了教育思想的误区,与我国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的素质教育相偏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音乐是能够将人内心的情感进行传达和抒发的艺术,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感受音乐的魅力,将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初中音乐教师对于学生节奏训练没有正确认知,盲目进行节奏训练活动,不仅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还降低了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给初中音乐教学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首先需要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明确节奏训练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得学生了解节奏训练对于自身音乐素质提升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对节奏训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可以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节奏训练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成效。

2.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节奏训练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作为表演的舞台,他们可以选择双人对唱,也可以选择独自演唱的形式,这也是音乐教学课堂上节奏训练方法的良好呈现。节奏概念过于抽象化,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运用竞赛的形式,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可以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欣赏,使学生用心体会教师播放的乐曲节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乐曲节奏添加相应的歌词,进行音乐创新。这样的节奏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节奏感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才是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者。对于学生要给予更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注重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深入学生学习活动中,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生涯的伙伴。教师需要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多种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课堂的培训,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举办的歌唱比赛,也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上让学生边跳边唱,加强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提升学生的音乐乐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歌唱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对于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还树立了音乐知识学习的信心。

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乐感,帮助学生更加良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注重学生的节奏训练,帮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信心,使学生对节奏训练具有明确的认知,提升节奏训练的重视程度,最终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4

1.1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前的准备

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填鸭子的教学方法不但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会降低其自身的音乐情操。在对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前需要准备以下内容:第一,内容丰富的音乐教学材料,优秀的音乐教材在讲解过程中会提升学习氛围,通过贴近生活的资料,还能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音乐带来的乐趣。第二,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音乐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音乐教学目标展开深入的剖析,以便于产生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1.2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选择与生活十分贴近的材料,音乐教学切忌采用说教式的方法,这样既无趣、又缺乏新意,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有较好的吸收能力。而选择与生活贴近的教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贯穿到整个音乐之中,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理解能力,还为教学增加了一定的艺术品位。第二个环节是适当的添设情景再现内容,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对一些抽象的音符、音标有所疑问,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应用学生喜爱的曲目和影视作品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三个环节就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为社会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2主要的创新性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2.1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去亲身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奥秘,当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便会对所学内容会产生情感,自然而然的去主动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含义。举例而言,教师在讲解歌曲的时候,可以向同学展示当时作者创作的画面,并要求学生去仿照其行为,通过模仿来感受歌曲涵盖的感情。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走向学习音乐的正确道路,无论是通过编唱、伴奏还是任何一种模式,都能够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这也这种教学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2.2联合式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可以通过联合式教学方法,何谓联合式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同学分成各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研讨、协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简单而又有效,教师在课间对研究成果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去纠正错误。随着小组成员讨论的不断深入,学生自身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这种形式不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压力,轻松愉快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音乐感情的重要途径。

3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

3.1增加初中音乐教学的途径

音乐这门学科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不难发现在生活中与音乐有关的途径众多,在影视作品、音乐节目等等都可以寻找到出色的音乐标记,这些标记如果得到老师的合理传递,会吸引大批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增加初中音乐教学的途径让学生感受更多样化的音乐类型,不仅可以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还加深了其对音乐的理解程度。目前教师大多通过收集出色的音乐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多途径的教学便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3.2优化音乐学习流程

音乐教师需要对目前的学习流程进行思考,针对一些问题采取必要的解决方案,而优化音乐学习流程是目前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第一,由于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限制导致出色的音乐作品无法被同学赏识到,所以必须对学习模式进行优化,打破传统的局限,开展音乐活动,通过视频、音频等途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第二,教师要从以往的指导者转变成组织者,而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初中生,学生要有主动自主学习的条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自身兴趣,通过不断的努力,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

3.3制定科学的教学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方法也被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更为紧密、音乐活动开展筹备工作要更加详细等等。这些要求的提出,使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再适用于此,必须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当代背景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家形式来看,音乐材料极为丰富,学生与音乐的关系也较为融洽,所以应该强调实际生活与音乐的接触力度,通过视听上的结合,来让音乐的欣赏层面不仅仅停留在听觉方面,更多的则是视觉震撼。制定合理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学习音乐有着推动作用。

4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应解决措施

4.1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由于音乐在初中教学里属于副门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开展音乐的最大目的。但目前教学方法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培养学生没有明显的帮助。更有甚者私自占用音乐课时,使得学生的能力迟迟得不到锻炼。其次,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有新颖的内容,就无法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处于‘自导自演’的情况。

4.2针对目前问题采取的措施

利用信息网络来实现初中音乐教学任务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案,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比如说投影仪、电脑等工具,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换成直观、生活形象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乐趣的同时,还保证了教学质量。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不容小觑,优良的环境促进师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缓和上课紧张的氛围,学生提出的问题增多了,学生学到的知识便增加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在提高。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些措施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5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通我的一些教学积累,我认为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初中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音乐课,怎样去掌握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提高艺术素质的目标。

1.熟悉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做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全面发展。2.不断探索新教法,改变教学方式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程中进行探索。作为音乐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吸取经验,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愉悦感

初中音乐的教学不是呆板生硬的,要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愉悦感。首先,对于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学生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进步的。其次,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再次,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引人入胜。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4.培养自信,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在音乐课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一步,自信心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而进行纠正,这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就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音乐虽然是一门“边缘学科”,但这却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首先,教师要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剂良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其次,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再次,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多媒体设备、网络、乐器等。5.结论与认识

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统一和改进的方法,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身心健康发展,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力求音乐教学生动活泼,愉悦身心,达到新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时代,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与更新教学的方法,丰富自身知识和文化底蕴,不断地探究新课题、新方法,与时俱进开发课堂资源,拓展教育途径与教学方式,使音乐教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热爱艺术,推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整体提高。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教学水平

一、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传统音乐教学只是停留在对基础音乐如乐谱的学习、乐器的认知以及个别乐曲的学唱上,而很少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经过初中音乐的学习后,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乐谱、乐器和乐曲的认知和学唱,对于鉴赏音乐的能力根本没有得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是有差异性的,所以,对于乐曲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所教学的乐曲上,不能要求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完全一样。有些学生喜欢布鲁斯,有些学生喜欢摇滚,还有些同学喜欢传统的京剧,老师对这些学生的统一要求不仅不能达到老师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所喜欢的音乐类型的鉴赏能力得不到提高。虽然学生和老师都在努力但还是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初中生正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此时不仅有着孩童一样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而且还具备了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头脑与身心。传统音乐教学只是教授一些对乐器的认知而不是对乐器的演奏,学生对于乐器无法亲自感受,导致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下降,无法达到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如何完善初中音乐教学

1.鼓励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对于乐曲的欣赏鉴别都会有所不同,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培养自己音乐鉴赏的能力。老师给予指导,而并不是强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去欣赏同一首乐曲。这样学生不仅对不同音乐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老师也培养了一批批对不同音乐有些独特见解与欣赏能力的学生,有着“事半功倍”的

效果。

2.积极地让学生进行音乐实践

初中音乐教学不能单纯地只是教授乐器的认知,应该让学生与乐器多接触,才能感受音乐的美妙与神奇,音乐的基础教学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不知不觉间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实践出真知,学生对乐器的亲自接触与对音乐的亲自体会比单纯地学习音乐知识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效果要好很多。音乐,是跨越时空的桥梁,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我们除了单纯地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更是感受音乐内涵之美,它既是心情,又是作曲家的时代的缩影。在这门课的学习中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感悟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它可以把人们的喜怒哀乐集于一起,对人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在生活,学习之中,我们离不开音乐,时刻都在想着它,让它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时刻。音乐是在实践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印象结构形式,音域很难对客观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是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声音是它存在的形式,它具有运动性、流逝性、连贯性、差异性与听悟性。

综上所述,每个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音乐是发现世界美的窗口,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养是给未来一双美丽的翅膀。

4.培养学生个人能力

音乐的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素质修养,提高自身的艺术感知力与鉴赏力,对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在实际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音乐课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实现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来,教师可推荐学生搜索大师名作的一些乐曲作品来听,并有目的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下节课进行作答,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于音乐的鉴赏和分析,逐渐形成音乐的感知力,能够分析出曲中所用的乐器、作者自身的感情等,音乐是一门艺术,没有标准答案与对错之分,只有鼓励学生多听才能逐渐欣赏并接受这一艺术,为提高个人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鉴赏的过程必定要从引导转变为学生独立完成鉴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氛围上,教师都要注重音乐作为艺术的独特性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逐渐将鉴赏与欣赏相互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个人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音乐鉴赏,陶冶个人情操,提高个人能力。希望广大学者能够对音乐学习中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进行更深层的探究,为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瑞.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4.

[2]姜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目标;过程;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47-01

一、明确把握教学目标

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在音乐教学目标上要明确、有效、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这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音乐教学的目标要结合音乐教材,这样才能突显目标的针对性。音乐老师要从真正意义上把握音乐教材,能够知晓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音乐教材素材,这就要求音乐老师能够很好地理解音乐教材、音乐素材,对有用的音乐素材要做到高度深入和透彻性领悟,教学目标的明确是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首要前提。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力求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的一致。力求教学目标安排的合理性,力求大目标和小目标的协调,一般来讲,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的,对于教学大纲的把握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特点以及年度总目标出发,然后把学期总目标一一对应于平时的每节课,争取将“音乐知识、唱歌、音乐创造与实践、器乐、音乐欣赏等课程落实到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需要恰当地安排教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老师可以采用拆分的学习方法去安排教学内容,逐一实现教学目标。在传授某一音乐知识要点时,老师可以对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拆分,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老师可以事先进行示范,然后鼓励学生练习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待老师检查完毕后在开始进入下一个目标的实现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这样有利于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牢固性把握,对实现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对于音乐课堂上的大小目标也应该予以重视,小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是以大目标为基础和蓝图的,具有阶段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过渡阶段,而不是一蹴而就。老师要积极思考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更优质地完成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的欲望,结合大目标,层层推进,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其次,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上,要深化意识理念。教学目标的实施是优化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教学目标的实施要从唱、看、动、听多个角度去深化。分解目标,坚持信息目标的交流充斥于每个教学环节上。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化音乐教学目标信息,需要音乐老师运用各种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图片、视频、声音多媒体设备或者采取游戏竞技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习得知识,这种刺激学生神经系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和实际技能的提升。信息在教学课堂上的交流和贯穿坚持有意无意的强强联合。另外,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学生提出一些指向不准,甚至奇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老师应该予以重视,充分发挥其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应有价值,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和提升学生感悟作品的能力。

最后,对于教学目标的评价要重视。争取在每堂课结束之际,老师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对此堂课的教学内容情况进行一次整体性质的反馈了解,从大体上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发现、所提出问题应该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各个阶段的正常开展。尤其是歌曲教学上,老师需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发现学生从看歌谱、开口唱直至最后所进行的后期性艺术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调整状态。这是优化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方法,调解事后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优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遵循恰当的原则,坚持以音乐为基础,确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方式的优化和选择可以从生活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入手,逐步缩小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譬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两种不同节奏,或急快,或平缓来表达同一句话,在学习三连音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于“三人行”等词语来指导学生。其次,在联系生活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音乐素材意境、内容、感情等方面的想象和体会对于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学生的想象打开开启心灵窗户的钥匙,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开展情景教学,鼓励和指导学生切身体会音乐、感受音乐。

三、优化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过程的开展有效而恰到好处。课堂教学在导入上可以采取故事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温故导入法以及开门见山导入法等。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另外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课堂小活动来活跃气氛等等,这些优势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方法。

总而言之,唯有将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几个环节充分整合起来,打造一个活跃、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教学方法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并且,音乐这门学科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审美功能,是最能培养人陶冶学生情感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上好中学音乐课,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激情,会不会创设教学情境,能不能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描绘的境界,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在认真备课的过程中深深被音乐所感动,在课堂上才能通过抑扬顿挫,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形态恰到好处地创设教学情境,将情绪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如临其境。讨论活动也是增加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模式。实践证明,以上做法对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有着积极的意义。每个学生在听过一首音乐作品后所感受的音乐形象都是不尽相同的。在他们聆听音乐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分析作品,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高机会。因此,要积极的肯定这些同学的不同见解,不要扼杀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适时点拨,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就越发深刻。

二、创设意境,把学生引入到音乐殿堂

培养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轻松,活泼的节奏作为纽带,能把学生不知不觉中带入音乐殿堂,并且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师生问好。

新课导入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要采用讲故事、图画构思、情景设置、视频、提问、配乐诗朗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歌曲并主动的去学习歌曲。譬如:在学唱歌曲《走进》时,我提前搜集了关于文化的资料,视频等并简单的给同学们讲述一些使他们对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才教唱歌曲。学会了歌曲后我又配了舞蹈动作让同学们对藏族舞也有了初步了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感兴趣,如果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流行音乐或歌曲,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其实学生现在喜欢的很多歌曲也是不错的音乐作品,只要我们作以正确的引导,应该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流行歌曲引入课堂,可以促进音乐教师的再学习,并可以和学生更容易沟通,走得更近,也可以更好的调节中学音乐课堂中流行音乐的氛围。所以,教师应注意选择适宜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如周华健的《朋友》、孙楠的《红旗飘飘》等歌曲,正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并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就像厨师要烹制一道道美味可口的佳肴,会用到蒸、炒、煮、炸等不同的方法,还会加上不同的调料一样,要想让一堂课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又能提高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很关键。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和范唱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演唱、讨论和创作。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四、针对其年龄特点选择适应的歌曲是上好中学音乐课的关键

初中阶段是从11、12岁至14、15岁,属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能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乐作品。因此,不能单一的教教材上的内容而是从课外书、电视或网络上找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唱的歌曲或欣赏的曲子,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

五、要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开展音乐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音乐技巧训练的好机会。要使音乐课外活动能更好地开展下去,就要组织好多种形式的课外兴趣小组,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活动。

在教唱完一首歌曲后利用课堂上的十到十五分钟时间把学生分成两到三组进行唱歌比赛或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坚持经常化,开展经常性的课外活动开展经常性的活动,主要是在课间休息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在课间休息时,可利用学校的有线广播,多播放歌曲和乐曲,开展“每周一歌”活动。在课外活动时间,可开展“合唱团”、“独唱”、“舞蹈队”等兴趣小组的活动,也可组织音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知识讲座、作者与音乐作品介绍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好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思考、多学习不断挖掘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并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改新教育观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14-02

音乐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审美情趣,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特别是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如果与音乐相伴,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我从事多年音乐教学谈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教学课的体会。

一、创设美教学情境,激活学习兴趣

良好的音乐课堂,要引导学生认识音乐赋予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及音乐本身的旋律美、节奏美。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完整地感受和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对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感受歌曲的美。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美的学习环境:形象生动的课件、声情并茂的范唱、酣畅淋漓的伴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随着旋律或节奏动一动,甚至教师一个简单的手势、表情,都要让学生有美的感受,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知和欣赏音乐的美。诱发音乐审美感受,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变“苦学”为“乐学”,将学习转化为审美活动的过程。这样,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二、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课程

更新观念是实施课改的前提。要想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把握五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教育观;面向学生每一方面的全面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主体教育观;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并重的方法观。新的课程理念,突出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在课程实施中处理好怎样“教好”和如何“学好”的关系。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体验互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三、音乐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不只是为了教,而更是为了学,即不仅学会,更要会学。在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音的高低、强弱的感受。例如,用眼睛看:蝴蝶和小鸟谁飞得高,谁飞得低,感受音的高低:用耳听,让学生自己在钢琴上找两个音,听辨音的高低:用手敲,学生敲击打击乐器,要求学生敲出强弱不同的音,学生在敲敲玩玩中自由探索。用嘴模仿,用嘴模仿大雨和小雨、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音的强弱。

四、给学生一个表现、合作交流的课堂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造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张梅玲教授说:“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不能一次求完善,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她的话富有哲理,对我们音乐教学也很有启发。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造表现,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究,给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去大胆设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创造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五、巧用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篇10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我认为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教师紧接着再趁热打铁,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接下来,教师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从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史故。例如本人在初一“鉴赏与感受――中国民歌”这一单元欣赏课的教学中,通过阐述中国民歌几千年来历经各个朝展演变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歌是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作为中华儿女,应掌握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永存。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会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学生们此时热切盼望着我对具体的作品作进一步的分析,作为引导者我第二个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已得以达到――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

再下一步,本人采用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得出结论。例如在欣赏分析中国民歌的类型特点的过程中,可以先启发学生确定每一种民歌类型的音乐欣赏的研究主题。如欣赏中国民歌中的《放马山歌》和《赶牲灵》,学生倾听完,我接着启发:“你们能听出它们是我国哪一种类型的民歌吗?”学生纷纷回答:“山歌。”结果引发了他们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山歌,演唱风格特点却不同呢?”从而让学生自己确立了研究主题,我进一步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引发他们研究讨论学习的兴趣欲望。学生的思维非常积极活跃,我只是做启发引导:“想一想这两首山歌产生地区有何不同?”并走到学生中去指导他们注意观察曲谱以及再一次让他们注意观看(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中播放的插入影片中的背景画面。学生最后经过自己的观察研究分析,发表他们的观点看法,最后我把他们的观点综合,进行点评式分析“《放马山歌》与《赶牲灵》都属于山歌,但由于地区不同,在旋律、曲调上又有各自的特点。《放马山歌》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的反映放牧生活的著名山歌。歌曲结构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旬曲调是根据上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全曲音域只有五度,仅用6(la)、1(do)、2(re)、3(mi)四个音,歌词简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表现了牧童的活跃和欢快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赶牲灵》是一首陕北人民喜爱的山歌(信天游),旋律由上下对应的乐句构成。上句句幅宽长,跳进上行与级进下行的音调交替,加上带上滑音的自由延长音,听上去就像通往远方的道路那样悠远。下旬句前加了“哎哟”感叹性的小衬腔,句首从高音区开始,然后节奏型似马蹄声xxxlxxxl,显得急促,反映了热切期待的神情。”最后得出有关中国民歌的类型之一山歌的特点结论――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情感的抒情小曲,它不受劳动节奏和动作的特约。各地山歌的风格、色彩和特点也各不相同。一般说来,高原地区的山歌比较高亢、嘹亮、粗犷有力,平原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山歌比较流畅、秀丽,草原上的牧歌则辽阔、舒展而热情奔放。山歌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歌词常带有即兴性。因此山歌的节奏大多是舒展而自由的,音调悠长飘逸,节奏、曲调可随意伸长、缩短,加以变化。有时为了更好地抒感,使歌声传得更远,还可以加入呼唤性的衬词、衬句。从曲式结构上看,由两个乐句和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结构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内式。我肯定地告诉学生这个结论是我们师生共同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研究的价值意义,从而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感受到研究学习的快乐。那么在整堂欣赏课对音乐作品具体分析过程中,教师如果始终贯穿着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那么作为这堂课的总体教学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即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且提高。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