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1:48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沉浮条件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74-01

在浮力一章,对于物体沉与浮的理解及其应用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于沉与浮关系的界定与实际联系的应用问题也一直是历年中考的常见题型。但笔者发现,教师对沉浮相关知识的讲解更习惯分情况探讨沉浮的条件,罗列对应公式,再利用大量练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混淆情况复杂的沉浮关系,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倦怠感。其实沉与浮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界定,把握沉浮的实质,科学探究应用过程,化繁为简,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沉浮的条件和应用。

一、探究实质,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初中生要掌握的“沉与浮”,因此,引导学生厘清沉与浮的相关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迎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讲解类似沉与浮相对性较强的概念时,教师可采用“排除法”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目标概念,排除相关概念的干扰。

在《沉与浮》一节中所涉及的几个概念(即上浮、悬浮、下沉、漂浮、沉、浮),它们在实验中的表象相似又相对,极易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和迷惑。教师可采用排除法依次对概念进行梳理:对于上浮和浮,教材所给出的定义是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很明显,这里的上浮指的是一个运动的状态,而我们理解的浮则是一个物体漂浮于水面的静止状态,可见浮不等同于上浮。同理,下沉与沉也是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研究的是物体仅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影响,以及物体由静止发生上浮和下沉的条件,而悬浮和漂浮是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在水(空气)中的特殊情况,不属于上浮和下沉的过程。这样,学生明确了沉浮的条件是物体运动的条件,有效地排除了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干扰,为接下来条件的判断在思路上获得了清晰的认知。

二、挖掘实质,掌握沉浮的对应条件

通过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我们对沉与浮一节的下一个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沉浮的条件是什么?谈及对条件的学习,我们会联系到分情况讨论。因此,教要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地采用联想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挖掘内容实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决定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沉与浮。所以可以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推导。物体在水中悬浮时,浮力与物体重力相等,即F浮=G物,因为F浮=ρ液gV排和G物=m物g,可以得出m物g=ρ液gV排的关系,又因为m物g=ρ物V物g,所以可以得到ρ液gV排=ρ物gV物的等式关系;对于物体悬浮的特殊情况,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所以可以得出物体在悬浮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ρ液=ρ物的特殊关系;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上浮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则ρ液>ρ物;而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下沉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小于重力,则ρ液

通过联想教学,帮助学生利用数学关系,掌握了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三、运用实质,破解沉浮的实际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利用浮力原理进行实际的应用,如飞艇、潜艇等,它们也反映出通过控制物体的重量或密度实现飞艇或潜艇的升降。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际模型抽象为物理模型,通过受力分析,运用物体沉浮的实质来解决物理问题。

例:一根绳子向上拉着一个实心铝球浸没在一个水槽中,铝球的体积为1×103cm3,铝球的密度为已知,求铝球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是多少?解析:由受力情况可知,铝球浸没在水中时竖直向上F拉+F浮的和等于竖直向下的铝球的重力,即:F拉+F浮=G球,所以F拉=G球-F浮,又因为浸没时V排=V球,所以F拉=(ρ球-ρ水)・V排・g(解题过程略)。变式一,如果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铝球露出水面多少体积时,绳子被拉断?解析:拉断时,绳子达到最大的承受拉力,同样F拉+F浮=G球,则F浮=G球-F拉,而F浮=ρ液gV排,所以G球-F拉=ρ液gV排,得出V排,可以求出露出的体积。变式二,将铝球改为乒乓球,拉力的方向改为向下,求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是多少?解析:因为F浮=G球+F拉,所以F拉=F浮-G球,则F拉=(ρ水-ρ球)・V排・g。这样教学让学生对浮力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2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实验;前概念;发展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到了首位;教育的人性化发展,促使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日渐增加。要知道,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踏进教室的同时,学生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自我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并非本质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对于学习新知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前概念。有效的物理课堂,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如何把握好学生的前概念,如何发掘和纠正错误的前概念,如何继承和延伸正确的前概念。近些年,教师、学者对于前概念的研究逐渐增多,许多人认为前概念会物理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干预和影响。本文反其道而行之,在实践基础上,研究利用物理实验促使学生对于前概念的正确把握和有效发展,以促进师生构造有效的物理课堂。

一、前概念的涵义

前概念的定义不尽相同。狭义的理解认为“学生在接受正规的训练或学习以前就已经形成的错误的观念或认识。”有人称之为“相异构思”,有人称之为“民间概念”,其特点就是认为前概念是错误的。广义的理解认为“前概念就是学生在接受正式的教育以前,对所感知的现象、生活中的常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加工所得出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对于前概念的理解后者更为正确,前概念里有错误的知识和思维,也有正确的认识和逻辑。比如说,在学习力的概念之前,学生普遍认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不运动;没有学习惯性的概念,学生认为物体的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了“惯性力”的原因等等,这些错误的前概念都是在新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和重新认识的。比如说,在学习电流的概念前,学生对于电流是一无所知的,但学生对于水流的特点是很清晰的,因此,我们可借助水流来类比电流,从而顺利达成概念的认识。这样的前概念是有助于教学的构建,因此教师可合理利用,加以延伸,达成教学目的。

二、改良物理实验,“诱导”学生的前概念,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

对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逐渐过渡的中学生来说,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演示,要比说上千万的语言来得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对于这些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为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修正自己错误的前概念,继承原有的合理的前概念,为构建更为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改进物理实验,增加实验的说服力和客观性显得更为重要。

1利用实验“外显”前概念

“学习不再简单地是信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通过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交互作用实现的”。隐蔽性是前概念的一大特点,学生如果不是自己确信,存在内心深处的前概念会不自觉地影响新知识的摄入。选用合适的物理实验,学生在与实验对话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挖掘自己的前概念,从而进行前概念的评判,以利于新概念的掌握。

在《物质的密度》教学中,笔者将教材创设的问题“如何区分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进行了改进。选择的器材是一大一小两块木头a、B和一块铝块C,并且表面涂上相同的漆,保证外观上区别不出木头和铝块。然后设置任务:要求学生思考方法来找出哪个是木块、哪个是铝块。学生往往会认为:“用手掂量分量,重的是金属,轻的是木块。”选择C(铝块)和B(小木块),放在天平上观察,发现C(铝块)下沉,B(小木块)。学生判断:“下沉的C是铝块。”然后,重新选择a(大木块)和C(铝块)放在天平两盘,发现C(铝块)上翘,而a(大木块)下沉。学生可以判断:“下沉的a是铝块,而上翘的C是木块”。学生产生了疑问:C到底是铝块和木块。看来,用生活中不自觉的用轻重进行物质的判断是有问题,这样的前概念也是错的。学生不难发现:在体积相同的前提下,铝块比木块重。那么同种物质的物体而言,体积增大了,质量增大了,这样很有可能大木块的质量要大于铝块的质量。顺着学生的思路,老师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质量和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同。有此可以得出“密度”的概念,从而进行新概念的进一步构建。

2设计实验找准概念“冲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物理概念呢?如果能够帮助发现前概念和新概念的冲突,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被激发。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中的初中生来讲,实验的生动与形象能够更加直观地揭示这个“矛盾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向新概念进行迁移。

在《大气压》一课的引入中,笔者改良了物理实验,使得实验更加直观、生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了明晰地对比,利于学生发现旧知识的不足,思维的片面。如图(1)所示,在瓶中点燃酒精棉,短时燃烧后,迅速盖上瓶塞,有色的液体从低处的瓶内,“升”上密闭的瓶中。“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为什么这个实验中的红墨水是从低处往高处流呢?”这个问题即使将学生思维矛盾点的外显,也是有意识地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去找寻答案,从而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同学认为:“瓶子内燃烧的气体发挥了作用。”这个答案立刻得到了排斥,如果是瓶内的气体对外发挥作用,那么红墨水应该是向下跑,根本不是向高处“流”。要克服重力作用,应该能找出另外的一个施力物体,那么同学仔细观察整个装置,有的同学能够发现水面上方的空气,从而考虑到空气对红墨水有力的作用,酒精棉的燃烧是的瓶内的空气变得稀薄,从而下方瓶内的空气对红墨水的作用显示出来。

图(1)

值得一提的是,该实验笔者特别将连接水槽和广口瓶的玻璃管制成了弯曲的形状,除了增加实验的美观性,更多的是为了增加一定的路程,以利于学生观察红色液体上升的过程。如果点燃酒精棉后,盖上瓶塞的动作足够迅速,那么红色墨水不仅上升,而且会“喷”入广口瓶中,效果明显,且有一定的震撼作用,充分起到了激发学生思考,而启发思维,激起头脑风暴,利于大气压的引入。同样,利用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的实验,如果将瓶子倒置,能够实现鸡蛋不仅没有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还能够被吸入瓶中,显得更有说服力。

3安排实验“澄清”前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前人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原理、理论等,不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的固有规律本身,而是科学家提出的被科学界所承认的一种较好的模型或假设。既然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群体经过社会性建构的结果,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也要经过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于周围的事物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来自于生活中的前概念并不都是错误的,如果利用实验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熟识的内容,在增加自信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前概念,能够进一步促进全面知识的掌握。

在探究《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物体的浮沉有自己的理解,比如说:铁块会下沉;木头是上浮的,等等。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对物体的浮与沉有个全面的认识,笔者制作了一个密度分层与物体浮沉实验,如图(2)所示。在实验的演示中,可以看出:铁块不一定是下沉的,只是在食油、水中是沉底的,当浸入水银中,是浮在水银面上的;泡沫是浮在油面上的;水浮在水银面上,而同时是沉在食油的底部的,等等。这样的演示足以证实学生的前概念部分是有道理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果加以补充,便可以理解物体密度对于浮沉的影响。

4“变式练习”巩固新概念

由于前概念存在强烈的顽固性,需要教学中的不断训练,以达到教学的实效。在进行惯性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惯性的概念有认识,但是容易混淆与力的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惯性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与是否受力是无关的。笔者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的变化,再次运用斜面,进行惯性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铁球分别从斜面滚到光滑的木板、粗布条、毛巾的表面,比较三次在水平面上经过的距离,思考为何铁球越滚越近?有没有可能水平面足够粗糙,铁球滚到水平面上立刻停止?从而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理解惯性是物体的自身属性,无论受力与否,物体都有惯性。

图(3)

实验是物理的精髓,无论是知识点的发现还是成立都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对于生在成长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不可能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必要的实验来纠正自己错误的前概念,延伸合理的前概念,从而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斌武.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要义评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2(3):26-28.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3

【关键词】概念图工具;大陆地理教材;台湾地理教材;正文比较;行星风系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21-02

1问题的提出

地理概念是重要的地理知识,它的表述关系到学生对地理事物本质的理解,因此有必要研究地理概念的表述。2012年7月31日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提出积极促进商签教育交流与合作相关协议,涉及到两岸教师、学生交流及两岸的课程、历史地理教材等,都将会有相关的协议,这将对两岸交流合作带来深远的影响。[1]本文响应此次会议精神,选取我国大陆和台湾教材行星风系正文进行比较,可增进两岸地理教材间的交流。

2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依据

2.1有关锋天气系统大陆地理课程标准和台湾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

大陆课程标准台湾地理教学大纲有关行星风系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能认识行星风系与地方风系之差异2.2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基本原则和基本策略。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时代性与应用性原则、艺术性和生活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基本策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是掌握地理概念的基础;使学生明确地理概念的定义,形成地理概念的结构,是掌握地理概念的根本;使学生运用科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是掌握地理概念的重要保障。[2]

3概念图的绘制方法和分析

3.1概念图的绘制方法。用概念图软件分析教材,是一个新颖的角度,也有难度。本文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的第3版(简称人教版)和台湾翰林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的第三版(简称翰林版)以行星风系内容为主。地理教材的课文句子需转成概念图中的命题。两个节点加上中间的连接词构成1个命题,一个命题包括2个节点数。一句课文可以转成1个甚至多个命题。例如教材中一句话“两极地区因日照不足、气候酷寒、冷空气不断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就可以转换成命题:

把“两极地区”放入第一个节点(概念框),把“极地高气压”放入第二个节点(概念框),把“因日照不足、气候酷寒、冷空气不断下沉,形成”放在连接线上,作为连接语句连接两个概念。

图1根据大陆人教版教材课文绘制的“气压带风带”概念图

图2根据台湾翰林版教材课文绘制的“行星风系”概念图3.2对两个版本的概念图进行3个方面的定量分析:

3.2.1节点频率:马费成,郝金星综合novak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节点个数是测量结构化知识的广度指标,扬克非称之为节点频率,他认为节点频率是表明学习内容广度(覆盖面)的一个指标[3]。不同版本教材主要概念连接频率表

赤道低气压副热带

高气压副极地

低气压极地

高气压东北信

风带盛行

西风带极地

东风带地转偏向力

(科氏力)其他总计大陆人教版345222241337台湾翰林版553242231139从节点频率来看,台湾翰林版版教材在行星风系和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广度相当,在知识点分布上,相同的是“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地转偏向力(科氏力)”都是较高频节点。不同的是台湾翰林版“东北信风带”连接频率很高,而人教版很低;台湾翰林版出现人教版没有出现的节点“行星风系”“太阳入射角”“赤道无风带”“间热带辐合区”“i.t.C.Z”“副热带无风带”“马尾度无风带”“贸易风”“锋面雨”等;人教版出现翰林版没有出现的节点“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圈”等。另外在人教版称“气压带风带”“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在台湾翰林版称“行星风系”“科氏力”。

3.2.2命题频率:两个节点及两个节点间的连接词组成一个命题,命题频率也可以反映学习内容的广度。从图一看出人教版的命题频率是25个,图2台湾翰林版的命题频率是23个。从命题频率来看,两版本学习广度相当。

3.3对两版本的概念图进行定性分析::某节点与其它节点的联系。概念图图形化的呈现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某节点与哪些节点相连接,与哪些节点较近或较远,它们之间又是通过哪些节点相连接的等等[3]。首先人教版称“气压带风带”“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在台湾翰林版称“行星风系”“科氏力”,人教版称“气压带风带”直接阐述了其中内容,而台湾翰林版称“行星风系”,考虑到与“地方风系”相对应,从知识系统性上台湾翰林版好些;大陆人教版称“地转偏向力”,是我国气象学上形象的说法,台湾称“科氏力”是从科学家科里奥利发现的角度,连接频率上大陆人教版比台湾多一次,主要是副热带高气压形成原因的解释上两岸不同,人教版从动力的角度认为从赤道高空向两地的气流中右偏成西风堆积下沉形成,而翰林版从热力的角度认为从赤道高空向两地的气流热量散失冷却密度增加下沉形成;“东北信风带”翰林版连接频率高于人教版,主要是翰林版多别称“贸易风”,同样“副热带高气压带”多别称“马尾度无风带”,“赤道低气压”别称“赤道无风带”“间热带辐合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节点上,大陆人教版的例子是“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概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台湾翰林版的例子是地中海气候受行星风系移动影响而形成,相对人教版的例子概括性更强。另外大陆人教版总结了七个气压带和风带,台湾翰林版没有总结。

4总结及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4.1从概念图节点频率和命题频率来看台湾翰林版教材和大陆人教版教材的广度相当,从长节点的个数和概念图的结构来看两岸这两版本的教材阅读难度相当。

4.2从教材编写学科维度上此部分内容采用台湾翰林版“行星风系”较好,知识系统性强,若从高中学生学习心理及降低学科难度的角度上,采用人教版“气压带风带”较适宜。

4.3两版本此内容较大的不同在于教材编写主线,大陆人教版用逻辑主线贯穿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总结出七个气压带和风带及低、中、高纬环流圈;台湾翰林版则用并列形式阐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内容。笔者认为气压带和风带知识间都是有关联的,逻辑性也较强,采用人教版教材的编写形式较适宜。

4.4在知识阐述的形象上,台湾翰林版做得较好,如有别称“贸易风”“马尾度无风带”“间热带辐合区”等,大陆人教版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下台湾翰林版。

参考文献

[1]/china/201207/31/54503_108826843.htm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4

一、变式练习的功效

(一)变式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新教材很难教,课本上没有讲的,练习中偏偏会出现,我们只好看习题来讲课”“由于要减负,课本讲的太少、太肤浅,课本一减再减,可是考试题的难度一点都没有减少,学生不得不找来大堆的参考书去做大量的‘超纲题’”……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一线教师一直为练习设计困惑;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成效却不大。教科书编写的练习,往往基础练习题较少,练习整体缺少坡度,难度突跃式增加;练习题与练习题之间联系不明显,相互之间跨度较大;设计思路不广,综合性、情境性、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数量较少,练习雷同普遍。要解决这些,需要教师提高对练习的认识,需要加强对练习设计的研究;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对知识的深入挖掘,设计高质量的变式练习。通过变式训练,学生把陈述性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形成良好的技能并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少的练习,却形成更稳固的技能,促进更有效的迁移。

(二)变式有助于有层次多角度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变式练习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建构,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通过有目的地变换情节,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获得概念的特征,洞察概念的实质以及概念的发展变化,明确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关系。通过为学生提供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其本质和联系,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应用。

二、变式练习设计的方法

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视野狭窄、思维定势、相关概念干扰、缺乏反思和总结。教师设计练习时,要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预见,选择具有示范性、发散性、重点突出的典型例题,进行一题多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握概念内涵,扩展外延,进行概念变式。第一,把握概念内涵,扩展外延,进行概念变式。保持概念的性质不变而适当改变本质属性的叙述或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概念识别,通过辨析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使学生把与概念有关的本质特点组合起来,不断修正完善概念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性思维。

把握规则的产生式,适当改变情境性变量,进行规则变式。保持规则的本质特征,在练习设计中有意提供一系列与概念相关的特征信息,变化它的叙述部分或题型,指导学生从已确认的信息入手,分析、辨别、提取概念征信息的相互关系,把规则应用于新情境。

三、变式练习的应用实例

(一)变式层层递进,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可设计变式练习:

练习1.在醋酸溶液中分别加水、冰醋酸、烧碱、醋酸钠固体、加热,该溶液中电离平衡如何移动,电离度、阴阳离子浓度、物质的量如何变化?

练习2.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1mol・L-1的醋酸溶液pH等于2

B.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1mol・L-1的醋酸溶液和1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弱

e.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F.锌粉与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反应盐酸产生氢气快

练习3.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

①加水前导电能力为零的理由是

②a、b、c三点溶液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③a、b、c三点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④若要把b点溶液中c(CH3Coo-)、c(oH-)均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有。

从最基本的电离平衡移动规律开始,层层递进,学生能加深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基础上让学生思维发散进行概念的运用。

(二)适当改变情境变量,促进反思总结

变式练习1.在BaCl2溶液中通人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人另一种气体,再通人So2,则可以看到沉淀生成,这种气体可能是()

a.C12    B.H2    C.HCl   D.Co2

变式练习2.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可以漂白湿润的红色布条,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同时作用于湿润的红色布条时,漂白的效果会比原来(),若等质量呢?()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消失 

变式练习3.下列实验会产生所描述现象的是()

a.将na2Co3粉末加入新制饱和氯水中有气体产生

B.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C.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D.将少量新制氯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后有紫色沉淀析出

这三道题目都是考查“Cl2+So2+2H2o=

2HCl+H2So4”这一知识点。利用课堂练习,可以由一个题目的解答迁移到另外一个题目的解答,也可以归纳出解决题目的原理,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多角度多情景变式,加强知识融合

例:(1)下列选项中,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a.一定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Y)与该气体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

B.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的物质的量(Y)与消耗Cl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

C.燃烧一定质量C2H4与C3H6的混合气体,消耗o2的物质的量(Y)与C3H6的质量分数(X)的关系

D.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Y)与其质量分数(X)的关系

(2)下列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CaCo3和KHCo3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CaCo3的质量分数x与产生Co2的量y的关系

B.一定质量的H2和Co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Co质量分数x与消耗o2的量y的关系

C.在一定量Ba(oH)2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硫酸的体积x与混合溶液导电能力y的关系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量x与生成Fe(oH)3的量y的关系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5

压强概念的引入是通过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活动来完成的,首先,要弄清楚受力面积的含义,受力面积是指受压力作用的物体与施加压力的物体的相互挤压接触的那部分面积;其次是对控制变量的方法的应用:保持压力的大小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考点二、压强的定义公式p=■计算

1.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的大小.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就越大.定义式:p=■,单位:(pa)1pa=1n/m■.求液体内部压强时要用公式p=ρgh.

2.利用压强的公式p=■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单位要统一.第二正确使用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时,可以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减小受力面积;或者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大压力;也可以在减小受力面积的同时增大压力.

考点三、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内部的压强之所以有以上特点,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考点四、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应用

大气压强产生原因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由于气体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证明其存在的例子:马德堡半球实验、钢笔吸墨水、覆杯实验、瓶口吞鸡蛋、吸管吸饮料、瓷砖上的吸盘等等.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的值是这章的重点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慢慢的拉动注射器筒且在刚刚拉动活塞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关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大压强小,在生产实际和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注意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它们.例如:喷雾器、同向航行的船只间的距离的限制、火车站台上边上的安全黄线等.

考点五、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计算

1.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它的数学表达式是:F■=G■.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要注意:(1)“浸在液体中”既包含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也包含物体一部分浸在液体中.(2)“液体”不一定是“水”;“排开”不一定是“排出”

3.浮力的计算: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ρ■gV■■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一定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成正比.即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体积、密度、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考点六、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G物).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

当F浮物(ρ液物)时,物体下沉沉底(F浮+F支=G物).

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升降、沉浮,密度计的制作原理都是运用的这个原理.

考点七、浮力综合问题

求解浮力综合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2.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上浮或下沉等)

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除分析重力、浮力外,还要注意是否有其它相关联的物体对它有拉力、压力等)

4.列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的平衡方程(在展开方程时,应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全浸;部分浸;漂浮;沉底;露出水面;等)

5.解方程求出未知量.

例析一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和酒精中,待其静止后所受浮力分别为9n和8n,求小球的密度.(ρ酒=0.8×103kg/m3,g=10n/kg)

解析先假设两次小球都漂浮或一次漂浮一次悬浮,在这两种情况中两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F浮=G,因为球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应该相等,这种情况与已知矛盾,可以排除.再假设两次小球都完全浸没,V排=V球,而同一小球两次的体积相同,所以浮力之比应该等于液体密度之比,即:F水∶F酒=ρ水∶ρ酒=5∶4,又与已知矛盾.所以最后确认的情景除了小球在密度大的水中漂浮,在密度小的酒精中沉底外别无选择.

答案因为小球在水中漂浮,所以F水=G球=ρ球V球g=9n—①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6

1.构造地质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在我国含油气区大地构造研究中,广泛应用了板块构造理论.深入研究了古生代以来,尤其是印支期和印支付期后的多期构造运动。研究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总结中国大地构造含油气以及含油气盆地的基本特征.就古生代海相地层的发育演化.把我国划分为五大构造区;就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的分布,把我国划分为东部裂谷型盆地区、中部拗陷型盆地区、西部挤压型盆地区:又依其基底性质不同,发育演化历史不同和构造特征不同,上述这些分区在理论上可以阐明油气盆地的形成机理、沉积环境变迁和板块运动的关系,在实践上可指导油气勘探。

裂谷和裂谷作用也是当前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石油和蒸发岩类矿床是裂谷带,特别是中、新生代低纬度裂答带内的主要矿产,蕴藏了世界上大部份油气资源,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对于裂各作用和机理的研究已列入国际地幔和地球动力研究计划。

2.沉积学的进展十分显著。这种进展的速度,除导源于新技术的进步、学术思想活跃以及油气矿产资源需求因素之外,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协作也是推动和促进沉积学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国有关油气勘探的沉积学研究进展主要有:(1)以中、新生代陆相湖盆为主体的沉积相及其沉积模式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深入的从流体力学的基础上讨论了各种沉积构造特征和形成机理,解释垂向沉积剖面和水平定向排列性质的沉积构造序列总结各类湖盆不同发育阶段的沉积类型和分布特征;同时注意不同构造环境、不同古地理环境以及古气候的影响下沉积作用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揭示出与古构造环境的空间展布关系和时间演化序列,建立了完整的古湖泊沉积相模式。(2)砂岩成岩后的作用和非均质性对储集空间的影响研究。(3)碳酸盐岩研究。八十年代初已被广泛运用于区域岩相古地理分析,油气藏、生储、盖组合的有利相带研究,并结合构造圈闭,进行油气勘探布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如陆缘碎屑岩相区与台棚相区、槽盆相区结台的模式、浅水台地与深水台盆相交替的台棚碳酸盐岩模式,补充了国外模式的不足。在不断引进新理论和先进测试技术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深层孔、洞、缝的形成与演化,探索其分布规律与油气储集条件,为油气评价提供了依据对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特别是对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的研究,为研究裂陷槽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3.油气地球化学及陆相生油理论,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含油气盆地的生油条件和生油岩定量评价的研究已成为石油地质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在勘探初期对生油岩的确定、油源岩丰度与类型及油气源评价潜力估算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勘探过程中的油气源岩对比和生油中心的确定与中心转移时期,对进一步揭示油气藏的形成、分布与富集规律等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我国一些含油气盆地中发现了按干酪根成因说是未成熟或低成熟的石油,突破了单纯干酪根的成烃学说并就我国许多含油气盆地中的生油岩和原油所组成的从未成熟经低成熟、成熟到高成熟的系列丰富和发展了我国陆相生油学说。

4.油气运移作用贯穿于油气生成,演化,聚集的全过程。油气运移机制的研究至今仍是石油地质学中难度最大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沉积盆地生油岩的定量评价,油气资源的定量估算,并对油气圈闭的形成和油气勘探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高度重视对油气运移的研究。

油气运移机理是泥岩中孔隙由于压实作用。埋深增加促使温度升高所产生的水热增压作用,粘土矿物转换过程中释放水所产生的增压作用,干酪根热降解形成烃所产生的增压作用等,使生油岩中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在生油层与储桌层之间产生一个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差,就是这个流体压力差是烃类克服生油层毛细管阻力和矿物对烃的吸附力,或者使生油层产生微裂缝而使烃类从生油层中排出的动力。在研究地下孔隙流体压力特征方面,取得了可信成果。

结合地下温度和压力条件,将粘土质沉积物压实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有效排炼时期,研究生油层排烃类型,确定排烃带的厚度,对于估算生汕量.油气初次运移量,盆地定量评价,结合圈闭形成条件及圈闭时空关系,选择有利勘探区,是有直接意义的

5.油气藏是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在油气勘探中应根据盆地构造类型、沉积相、生油岩、热演化史和油气圈闭的分布规律,及时的预测盆地勘探远景。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陆相沉积盆地油气藏分布模式不同类型盆地有其自身的构造特征.沉积体系,成油组合和圈闭类型,相应的形成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分布模式。按盆地地质结构差异,可分为:断陷型油气藏分布模式,拗陷型油气藏分布模式,克拉通拗陷型油气藏分布横式,挤压型油气藏分布模式。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7

本人对实验在习题教学中应用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实验可使物理习题一题多解

例如: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这一章,有这样一道课后习题

制作浮沉子:

如图所示;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子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将塑料口密封后,用力挤压塑料瓶的侧面,你会看到什么现象?松手后,又看到什么现象?

对于这道习题教学教师不能自己先做一个浮沉子给学生一看了之,而应该布置学生在课后完成这个小实验,每人做一个,把做得的结果写下来并分析其中的道理。因为这道题目并没有问这些现象的原理,而这些原理就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讲解这道题目时,要请得到不同结果的同学发言,把做的结果与大家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于是就会出现很多的结果:

1.将瓶口封好后,用力挤压大瓶的侧面,会发现小瓶下沉了一些,并不能沉入水底,放手后小瓶子又上浮了一些,恢复了原位。

其中的道理是:小瓶中封着一定量的气体,当挤压大瓶时,小瓶内的压强变大,小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小,小瓶中的水增多了,小瓶的重力变大了,所以小瓶要下沉一些;当小瓶下沉一些后浮力也变大了,浮力和重力又相等了,因而还是漂浮。放手后,小瓶内的空气体积恢复了原状,所以又上浮了一些。

2.将瓶口封好后,用力挤压大瓶的侧面,会发现小瓶慢慢沉入水底,放手后,小瓶又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其道理是:小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因而它会漂浮在的大瓶中,当用力挤压大瓶时,大瓶内的压强变大,小瓶内的压强也变大,小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小,小瓶中的水增多,重力变大,使F浮G物,所以小瓶开始上浮漂浮在大瓶中,F浮=G物。

3.将瓶口封好后,用力挤压大瓶的侧面,会发现小瓶慢慢沉入水底,放手后,小瓶沉在水底不动。

其道理是:小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因而它会漂浮在的大瓶中、当用力挤压大瓶时,大瓶内的压强变大,小瓶内的压强也变大,小瓶中的水增多,重力变大,使F浮

教师总结:教师要对发言的同学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的习惯,由这道题可以联想到潜水艇的原理、潜水艇潜入水中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度、悬浮在水中相连的气球和铁球向上移动后的运动问题。如果教师自己做一个浮沉子,那就可能只有一种结果,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把物理教活,把学生教活,使学生真正理解本题的物理原理。

二、实验可使物理习题与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有时候要教孩子一个新的概念,就需要给他们一些基础的背景事实。这些背景和事实就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只有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必要的实验,才能为学生学习概念和规律做好准备。

例如: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刚被放到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会发生滑动现象,在滑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选“左”/“右”)

向右拉动纸,让物体在纸上滑动一定的距离再慢慢停下来。如图所示:

实验完成后再让学生判断该问题,学生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回答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的现象是:1.物体相对于桌面是向右运动的;2.物体相对于纸是向左运动的。根据课上学的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联系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习惯了,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觉盲目的加以判断。学生设计这样的实验就源于学生的生活:快速的从一摞书中抽出一本书。同时给学生一种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注重学习和实验。

三、习题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八下第十章气体压强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所示: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时,饮料是怎样被吸进嘴里的?试一试,若将瓶口封死,饮料还能被吸到嘴里吗?

这道题也要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还要做一个活塞式抽水机抽玻璃瓶中水的实验,只把抽水机的抽水管玻璃瓶中,一次瓶口敞开,另一次瓶口封死,并且要写出实验现象和分析其中的道理。

当在课堂上分析解决这道题目时,邀请结果不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创作创作成果。

1.学生:不封饮料瓶口时容易喝到饮料,当用硬面团把瓶口封死后,很难喝到饮料,而且越来越难,最后瓶子瘪了。用洗发水露瓶上的抽水机可以把瓶中的洗发水抽出,当只把抽水机的抽水管插入玻璃瓶,再用硬面团把瓶口封死后,就抽不出水来了。

其中的道理是:当瓶口敞开时,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嘴中的,所以喝水很容易;当瓶口被封死后,瓶中就没有大气压,是大气压把瓶子压瘪,瓶子把水压进嘴里的,洗发水也是被大气压压出来的,当把玻璃瓶口封死时,因为玻璃瓶很硬,大气压不会把它压瘪,瓶中又没有大气压,所以抽不出水来。

2.学生:不封饮料瓶口时容易喝到饮料,当用硬面团把瓶口封死后,喝不到饮料;用沐浴露瓶上的抽水机可以抽出沐浴露,而当抽水机的抽水管插入玻璃瓶,再用硬面团把瓶口封死后,同样也抽不出水来。

其中的道理是:当瓶口敞开时,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嘴中的,当把瓶口封死后,瓶中没有大气压,所以喝不出水也抽不出水。

教师总结:两位同学因为使用的饮料瓶的硬度不同,所以做出不同的结果,但是说明的道理是相同的,说明这两种现象都是有无大气压的原因,这个实验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把水桶放进井里打水吃,八十年代,人们用活塞式抽水机从井里抽水吃,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把电动水泵放进井里实现自动化供水,明天我们会怎么用水?…今天我们把活今后的学习和研究物理学时要留心一些工具、仪器、生活用品能否他用、能否替代……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8

关键词:概念教学;前概念;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59-03

前概念是指个体在正式学习某个科学知识之前,头脑中基于习得的经验和知识,对于该知识已有的认识。任何人的大脑中都存在着前概念,即前概念的普遍性;而学生的前概念会涉及到科学这一学科的众多领域,由于不同的个体,会出现不同的前概念,即前概念的个体性。前概念,有些是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一旦形成,学生就很难改变,这就是前概念存在的顽固性。教师只有认识到学生的前概念,并了解前概念的特点再实施教学,才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在教学中高度利用学生所具备的前科学概念,了解他们拥有的前概念特征,继而有的放矢地把学生已有的正确的前科学概念顺利转变为科学概念,转化和改正阻碍和干扰学生的错误前概念,这是提高科学概念教学质量关键所在,也是困扰每个执教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针对学习课题,掌握学生前概念

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生活经历,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同一科学概念存在着差异性看法的可能,表面上看来这对其正确科学概念的认识形成了明显干扰,其实这并不可怕,只要摸清学生所具备的这些前概念的形成机理,再施加有效的教学引导,收获往往是惊喜的,这是因为通过认识学生前概念形成机理,实际上为我们的后续课堂教学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这就提醒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借力使力,将课堂教学重点定位在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顺利帮助学生扭转错误的科学概念。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方法可以靠教师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忆,靠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教学经验的积累,靠通过对学生进行书面问卷、座谈等方式,靠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以及教师对学生相异构想的系统研究等途径得到。尤其是教师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同行间的交流是非常有效而简单的方法。因此,不仅需要事先备课(有条件的要进行集体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进行教学反思(有条件的要进行教师集体反思),掌握学生相异构想的第一手材料。大量的资料表明,很多特级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本次教学和下次教学的最有效的准备策略之一。

二、优化教学策略,有效利用前概念

1.情境导向,转变前概念。教师应该创造情境,提供学生表达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暴露出自己的前概念。情境的创设,可以是问题、图片、实验、故事以及录象等。例如联系日常生活现象“一只手去打另一只手”中有关力的问题,可通过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痛的手受到的力大。基于学生这一错误的“前概念”,在教“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设法突破这一错误概念,比如教师通过媒体显现典型事例,让学生再次观察马拉车、脚踢球、磁铁吸引磁铁等现象,从人亲身感受到的力现象向实物与实物的力现象进行转移,使实例由显性走向隐性,由体验走向领悟。也许这样一来,可能会适当降低了教材所要达到的目标,但这是值得的,因为只有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2.架桥类比,转化前概念。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够完善,具体的、形象的成分在思维过程中仍起着重要作用,而科学概念却往往是抽象的,不太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科学概念的教学上,帮助学生实现认知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就要帮助学生架起原有认知与科学认知之间的桥梁,通过类比,抽象思维直观化,达到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电流表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时,笔者用类比的方法讲:“我们在吊瓶时,怎么知道药液已经进入人体了?”学生答:“从输药管中间滴管中可以看出。”“对,我们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这电流表就好象输药管中间串着的滴管,因此,我们测电流时必须将其像‘滴管’一样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这样通过架桥类比的策略,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

3.利用冲突,化解前概念。只有当科学概念比前概念更加准确说明现象、揭示实质,并带来更多的成功喜悦,才可能让正确的科学概念牢牢地占据在学生心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以冲突为基础的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质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观点向科学观点的明确化方向发展。例如在八年级《浮力》教学中,学生对物体的浮沉认识大多认为“重的沉,轻的浮”,真的是这样吗?教师拿来较重的木块和质量很轻的订书钉分别轻轻放入水中,学生所看到的现象恰恰是重的浮,轻的沉,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冲突的矛盾,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究一个“为什么”的答案。物体在水中的浮沉难道和重量没关系?那究竟与什么有关呢?难道与体积有关?还是与质量和体积两者都有关?那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时的学生内心充满了疑惑,他们既对自己原先的认识产生了否定的态度,但同时又无法寻找到合适的答案,学习欲望强烈。

4.优化教法,跳过前概念。学生所具备的前概念不一定全部正确,要使学生放弃错误的前概念,教师应当呈现给学生新的事实,诱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使学生对原有的前概念产生不满,并对建立科学概念产生期待。只有当新的概念带来更多的成功,才可能被学生接受。

例如:在《气温的教学》中,有如下的两种教法:[教法1]师:请同学看看,在一天之中,什么时间气温最高?生:下午2点左右。师: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中午12点钟左右的气温最高,因为正午时太阳对地球的辐射最强。这是值得注意的。[教法2]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在一天之中,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为什么?生:正午12点左右。因为正午时,太阳对地球的辐射最强。师:这似乎有道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出示一天气温变化图)请大家观察一天气温变化图线。生:啊!是下午2点时最高。怎么会这样呢?(心理冲突)师:是下午2点左右。如何解释?图线记录的气温变化是事实。原来的解释跟事实不一致,必须改变原来的解释。但正午时太阳对地球的辐射最强也是事实。也许还有别的因素没考虑到吧。向地表附近空气辐射热量的只有太阳吗?当一块铁加热之后放在你的边上,你有什么感觉?生:噢!我知道了。气温是由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共同影响的。下午2点左右,虽然太阳的辐射不是最强,但地球的辐射却是最强,两者相加的辐射最强。所以,下午2点左右的气温最高。

5.注重生成,利用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是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也是教学的生长点,因此,它是科学教学宝贵的资源,故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前概念,并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科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章的元素周期表中,教师碰到这样一个情况,学生提出:不能理解书中“元素周期表也可以竖着(按族)读,每一竖列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可以相似。”师问:“请问大家对族字的了解有多少?”“家族。”“是的,那家族有什么特点?”师追问,“家族里的所有人都是同姓的。”学生不假思索道。“是的,那元素周期表中竖着一排为族,是否存在共性?”学生急忙去查元素周期表,结果一无所获。“老师,没有什么相同的,你再提示一下吧!”看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师强调,“同学们,我们学习不能仅仅看表面,务必抓住本质,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一列元素的电子排布吧!”当大家一起说完氢、锂、钠三种元素时,就有学生开始喊道:“知道了,知道了,老师,它们的相同之处是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此时,接二连三的学生呼应,整个课堂沸腾了,大家开心极了,因为他们自己发现了问题,又一起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们就自然地知道了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而且清楚了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原因。可见,教师抓住学生的前概念并加以利用,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真正达到有效,甚至高效。

6.加强应用,纠正前概念。由于学生本身已具有的“前概念”的作用,便使输出的信号失真和畸变,并以错误的“前概念”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创设适当的情境,刺激作用于学生,提供学生应用新概念的机会,教师才有机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错误的前概念进行纠正。如果不有意识地创设适当的情境,提供学生应用新概念的机会,与学生的“前概念”联系起来进行揭示、比较,那么学生头脑中的错误前概念就不会显现出来而加以纠正,到一定时候,学生学习某种新知识和新材料,解决新问题时,错误观念还可能表现出来。例如对速度概念的教学,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①一般情况下,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你是怎样判断的?②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我们能说兔子跑得快吗?这样我们就能引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为速度概念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所形成的错误的“前概念”得以纠正。

三、加强思维和学法指导,有效纠正错误的前概念

1.加强比较,抽取本质属性。学生错误前概念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科学的观察能力,缺乏科学的思维能力。因而,学生不能科学地从事物中发现和抽取相关属性,排除不相关属性,受非相关属性的影响,形成了错误的前概念。例如在弹力的教学中,教师提供下列情境:被弯曲的细木杆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圆木推开;把一本书放在泡沫塑料上,书把泡沫压弯;被拉长或压缩的弹簧可以使跟它接触的小车动起来。学生只有抽象出这些事物的相关属性“直接”、“接触”、“形变”,才能形成“物体直接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力叫弹力”的科学概念。也就是说,只有对这些事物进行求同和求异的思考,才能发现和找出这些事物的相关属性和不相关属性,防止错误前概念的形成。

2.训练思维,促进有效建构。初中生的错误前概念往往是直接思维、想当然的结果,其思维水平往往只停留在表象的概括阶段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形成抽象的概念。而科学概念、规律的建立和形成离不开物理思维,其主导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不管是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对定理的理解,还是用逻辑方法从基本概念和定理推导出结论,都离不开逻辑思维。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是减少和防止错误前概念形成,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师应该对学生加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理论推导、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对上例中的弹力的本质属性有了彻底的了解,把弹力和它的相关属性“直接”、“接触”、“形变”联系起来,就可以对弹力产生的条件形成一个判断——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有弹力的作用,可以推断: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由于电灯重力的作用被拉紧(发生了形变),电线和电灯之间有相互的弹力的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当然,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是一个复杂困难的过程,难以达到一蹴而就,但教师只要准确把握住学生的前概念及其形成过程,充分利用并巧妙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科学概念的形成也是易事。

参考文献: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9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化学;教学

我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深知化学这一学科对于学生们而言,知识复杂、枯燥、抽象、难懂。好多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尚浅,学起来很吃力,于是对高中化学逐渐丧失性。正当我为之困惑知识,多媒体进入了我的课堂,我积极研究这一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让它与化学知识完美结合,已达到顺利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引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介于此,我认真观察、深入思考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设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探索应对措施,以期使多媒体充分为化学课堂服务。

一、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情况

1.多媒体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并针对我国教育,国家提出了很多政策。国家花了大量人力财力去完善学校的各种设施。我国很多高中的教室都配备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但是有些学校在平常上课时很少用,然而他们一直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这使得多媒体设备成了一种摆设,浪费教学资源,还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2.机械式的多媒体播放,缺乏互动

一些化学教师知道多媒体教学的便利和好处,所以在平常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但是他们只是一味地进行多媒体播放,缺乏互动及创新。一些高中化学老师利用ppt给学生上课,但是他们的ppt每张都是满满的文字,并且他们上课只是从头到尾念ppt,语气单调,面无表情,没有对ppt上的内容进行扩展,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老师们上课也没有跟学生进行互动,不知道学生对知识点是否了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在这种机械式教学中,学生们容易产生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概念,原理一知半解,不利于课堂教学。

3.利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实验操作

由于多媒体技术能使微观世界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利用一些动画,视频等可以剖析某种化学反应,化学规律。一些老师为了节省时间,节省药品设备,他们就只是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大概了解化学实验,并没有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然而实验操作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加深刻认识某个化学反应,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如果学生只是理解书面知识,那他们就只能停留在理论方面,动手能力差,不利于以后在社会上生活。

二、多媒体的使用,让高中化学课堂更高效

1.多媒体让微观知识变形象

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零散。一些概念比较抽象,比如:电子云,氢键,离子键,键能等,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在上课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概念形象化,用三维动画将粒子结合以及直接的作用力形象生动的体现出来。对于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比如离子,原子,分子等,可利用动画视频等将粒子放大,分析粒子内部结构,播放粒子的运动过程。

2.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上每节课都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讲课就会漫无目的,侃侃而谈,学生们不能抓住重点,会导致学生们忽视重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用flash动画,视频等解析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更能理解透彻。

3.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开阔视野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篇10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中图分类号】R2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68-01

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四性理论。对于中医药学而言,无论疾病多么复杂,最终均须以阴、阳统之,基本概括为寒、热二证。治疗上必须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原则,“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所谓寒药、热药中的寒与热即指中药四性属性。中药药性理论尽管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内容,但归结起来,寒热药性是其根本,也就是说,无论中药属性多么复杂,最终均需以寒、热两类药性总括之,以应对寒、热二证。《本草经集注》指出:“其(指药性)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可见,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药性之寒热是临床使用中药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但是,时至今日,中药寒热药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寒性药与热性药到底有无可界定的科学依据?若有,这个依据又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再者,基于历史、文化、地域、学术流派和学术水平等不同的客观原因,中医界不同人士对同一药物药性寒热的具体描述往往有所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上种种问题,不仅造成了中医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临床应用中药时的迷惘,同时也滞碍了中医学术发展。在科学技术高度昌明的今天,这一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应该得到解决。

1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主要用以概括说明中药的寒热温凉属性。寒凉与温热是本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两种药性。温与热、寒与凉则是本质相同、程度有别的同一种药性属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内经》云:“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进一步指出:“入腹则知其性。”充分说明四气的确定,是在病人服药以后,以中医寒热辨证为基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症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也就是说,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的药物,性属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的药物,性属温热。部分文献中将药物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则是对药物四气属性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区分。此外,中药药性理论认为还存在平性药物,是指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比较缓和的一类药物。但从理论上讲,并不存在绝对的平性药物,所谓的平性药物仍然存在着微寒、微温的药性属性,仍未超越四气范畴。总之,药物四气属性充分反映出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用以概括说明中药功能属性和作用特征的主要依据之一。

2五味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五味既是对药物性能的抽象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标示。五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洪范》,曰:“润上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味作为药性内容之一,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把五味同阴阳五行理论、天人相应理论、脏腑理论等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刚柔、升降、归经、引经等药性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井将药味与功能联系起来。《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最早概括了味与功能的关系。《本草备要》记载:“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泄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中药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口尝感觉有关,二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归纳和总结。因此,本草书籍中记载的药味,有时与实际口感味道并不相符。五味主要包括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也有人认为应包括淡味和涩味,虽说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但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药味,所以仍称“五味”。

3归经

归经理论是中药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药物功能作用的向位属性概括。所谓“归经”,主要用来标明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归是走向、归属之意,经指经络。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点内容之一。归经理论源于《内经》的“五入”、“五走”。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在论及“泽泻”时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它意。”这可能是用“归某某经”字样的最早记载。在《苏沈良方》等同期著作中,亦有“某药入肝、某药入肾”等相关论述,均属对中药归经的不同认识。将零散的归经理论总结成为体系应是张元素的功劳,在其著作中,归经概念基本确立,其后,主要是完善和补充。正式提出“归经”概念并将“归经”单列一项而全面应用者,始自清代沈金鳌的《要药分剂》。归经理论对中药临床应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徐灵胎所言:“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概括起来,应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兼顾脏腑的关联性、拓展药物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