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德育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4:09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包括学生的德育。而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在小学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主要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一、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的原则

1.适度原则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要坚持适度原则,进而使激励策略发挥更大的作用。适度原则主要是指对学生的激励策略既不能过度也不能过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采取对应的激励策略进行奖惩,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策略的作用。例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处于贪玩的阶段,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仍然在教室楼道里嬉戏打闹,这时教师进行德育就要坚持适度原则,既不能不分对错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激励,也不能惩罚过度,而是既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2.及时原则

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坚持及时原则主要是强调激励策略的时机性,要根据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或者是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及时进行激励,这样能更好地发挥激励策略在德育中的作用。例如,在我们的德育课上,学生上课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来,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的表扬,或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3.全面原则

由于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性,所以在德育中要坚持全面原则,激励策略要顾及每一位学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平时表现就很好的学生,要给他们设定一个通过激励策略可以完成的更高目标,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进取,而对于平时表现较差,自律能力低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通过激励策略就可以完成的目标,这样也不会因为目标太高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要因人而异,坚持全面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德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二、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

1.转变德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首先需要教师转变德育观念,要由教师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所以德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德育激励策略。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师生之间多进行交流与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班级里也能营造一种良好、积极的德育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2.以学生为中心,丰富并灵活运用激励策略

在小学的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在德育中老师可以对不乱扔垃圾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对其行为进行肯定;或者是对主动帮助同学,尊老爱幼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这样通过多种激励策略来进行德育。

3.注重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小学德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只有将学校生活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德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帮助家长做家务,或者将路边的垃圾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老师都要对其进行表扬,或者是在综合素质的考评中进行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首先,教师要转变德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丰富激励策略;其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素质的提高,小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培养优秀品质和道德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原则特点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尽的义务。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都认为德育是思品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是的,思品课的确是向学生进行系统德育的一门课程,且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一方面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数学教学是从目标的全面、整体来看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接收、领悟许多观念、思想和情感,接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德育,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再经过受教育者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之后,从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数学教学特点,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本身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教育因素,以灌输、熏陶、感染的方式将这些因素贯切到全部数学教学活动中去,既要自觉地改善和健全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积极地建立本学科德育工作体系。下面,笔者就谈一点小学数学课中渗透德育的一些认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不是盲目的,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可行的原则来进行。

1.遵循全面发展原则

这是指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将德育素材通过有机渗透,促进学生的智慧、才能、思想品德、体质、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由于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努力有目的地渗透德育,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进而使学生产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2.遵循正面诱导的原则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积极上进,对未来热切向往,富有冒险精神,但知识和经验非常缺乏,是非明辩能力弱,对各种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先入为主地接受和效仿。而在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正反对立的德育素材。这时,教师就必须坚持多利用正面的典型与内容,适时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即使是反面事例,也应以启发诱导分清是非重点,这样能使学生掌握批判地吸收思想方法,从而免除对不健康内容、不良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当然,诱导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应该是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强迫压制。必须尽量利用正面典型德育素材循循善诱,着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观。

3.遵循渐进性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数学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对教材的编排知识体系了如指掌,把握各章节知识内容和德育内容的内在联系,即找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与德育的有效结合点。对哪一节知识渗透什么样的德育、渗透到什么程度、怎样渗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还要求教师要把握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有序性和品德发展的有序性的统一,把能力培养的序列和品德培养的序列同步起来。在安排和实施数学教学进度时要适度渐进,不急不躁,如春风化雨,使学生潜移默化。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是数学知识教学和德育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把数学知识上成德育课,而是两者密切结合,有机地融于一体。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有如下一些特点:

1.隐喻性

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如同其智力发展一样,是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的。由于德育内容素材零散融于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之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要将德育内容隐喻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渗透比直接灌输具有更深刻、更长远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如,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约1500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对数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这样适时的介绍爱国主义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听了很有感触,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形成爱国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2.层次性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施教内容的层次性,即德育内容有一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逻缉顺序,并由此表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德育一般指具有历史传统,是为各级各类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德育;而高层次的德育则可以同共产主义思想达到完全一致的程序,实现德育与共产主义思想一体化。因此,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从最容易引起受教育者产生共鸣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低层次为起点。二是受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由于小学生年龄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等种种差异,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时,即使同一内容,实施教育的方法、途径、手段,均要有所区别对待。

3.针对性

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时,要区分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特点及德育内容的理论进行针对性教育。

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对低年级学生应重在提供生动的、有思想意义的素材,偏重于事实教育,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原始胚胎。对高年级学生则在通过有效结合点的反复孕育之后,注意“画龙点睛”,使学生思想升华并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雏形。另外,针对不同教材或同一教材中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4.无意性

这主要是指施教者为获得渗透德育的最佳效果,淡化教育痕迹,让受教育者对所要进行的渗透德育内容在毫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受到影响,受到熏陶。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选择适当时机,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目的性、意识性有艺术地寓于无意识之中。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不大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言语、行为直接加以指导,他们主要想从施教者那里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因而,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效果如何,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序怎样,取决于无意性特点体现的程序怎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3

论文关键词:教育;途径;高校德育;原则

一、德育的内涵

什么是德育?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德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预防艾滋教育等等。西方教育理论中所定义的“moraleducation”较为明确,把道德与政治、法律相区别开来。碍于传统思维,我国常把道德和思想政治相提并论,扯不清理还乱。尤其是到了现代民主法制社会里,道德则更需挂上公民社会的政治素质和意识。对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办法是另开设公民教育课,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政治教育,从而做到了既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又明确了德育的内容。因此笔者赞成对德育的定义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下面就学校德育为话题展开讨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德不清

以“破处门”为例,人民网发表了名为《破处门:90后女孩是处女很丢人吗?》一文。正如记者所言“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最初的感觉便是无法理解,真的是无法理解......”,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无法理解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严重的违法事件,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和亵渎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的男孩、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1998年以来,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中期引产的女性一半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超过了30%,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上升趋势。”性常识,性道德与法律分不清,法律意识淡薄以至于无知,法守不住如何看德育?

(二)揠苗助长

说到德育,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尤其还在小学就冠以高尚高大的高标准来严苛要,脱离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上升,并且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片面到全面综合的过渡期。”然而,连小学也是普遍盛行的教育思想所谓“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要求“热爱学习、立志成才”,老师无外乎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精英教育作为主角,多考些分数反而最重要。当然,也就不是启蒙培养具有丰富个性和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教育。“好”意本没有错,但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这种“抽象”的德育对于孩子无疑是无法理解和承受的,多以应付式的死记硬背。相反,学生道德问题中普遍存在“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成了莫大的讽刺。

(三)与生活严重脱节

一方面,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大发展,光怪陆离的世界无奇不有,校园难免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信息转瞬即逝,生活多姿多彩而富于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与社会建立同样广泛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象牙塔”,鼓励走进社区乡村,深入身边实际,体验和发掘生活中随处随时发生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可观可感,教师适时引导,培养他们分辨和判断能力。事实上“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三、德育工作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就以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根本处纠正德育工作中的无意识“盲区”,任何“细枝蔓叶式”的探讨都只是空话。这个“根本”就是原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方向,只有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准确达到目的。关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原则的统一意见是:知行合一的统一原则;生活的原则;爱和民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原则。

(一)必须牢固坚持法治性观念原则

这是第一,也是必须首先需要明确的。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远没有西方社会所理解的那样深刻和具理性。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法治具有脱离传统“人治”的根本意义。西方的现代文明是写在法制之中的,它的力量犹如《独立宣言》而被视为圣经。因为最初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程序化的人性光芒深藏于人们灵魂之中,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而这些原始的道德愿望只有通过制度化的法律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良性的社会道德秩序才有绝对的约束力,不仅为少数道德高尚的人所信服和赞誉,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和社会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法律是道德的起码要求,是道德的底线、是不能踩的“红线”。没有法律作底线,宣扬的那些再完善、再美好的道德最终也不过是说教而已。只有当人们从灵魂上对法律有强烈的敬畏之心,然后才是对违背道德的羞耻感。让人在作出某项行动之前首先去理性地考虑:这样做违不违法?如果人在行动之前想到的是我这样做道不道德,那他就极有可能去做,直至酿成犯罪。试想:对违法犯罪之人,还有什么道德?还讲什么道德?讲什么德育?因此,在现代的社会里,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的法制理念,让学生首先学法懂法守法,然后才是德育。

(二)必须坚持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孩子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一般认为:童年是心理和行为形成的敏感时期和关键时期,在0—6岁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6—12岁是重要习惯的养成期,10岁孩子的性格开始形成,到16岁时形成独立的人格。”再看看“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明显缺乏界定,可操作性又不强。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身心的成熟度都将决定是否接受一种所谓的道德。因此,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自觉接受,从这个角度讲,要求“教师只是价值澄清过程的促使者,持中立态度,尊重学生自己的结论。”对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鼓励个人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道理推理能力;道德发展不仅是获得一定道德知识的结果,还是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质的变迁。”强调对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判断、评价以及认知上的推理思考,并加以非“定性判断”的引导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能力,减少盲从、被动的人格特点,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同时,积极的认知推理和判断思考也有利于加强对美德体验,巩固成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独立的条件下,平衡“知”和“行”才可能凑效。把握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点行为规律之间的协调统一,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学校在“知”的方面没有预先做到的情况下,学生不“知”,而强调“行”,在学生内外冲突中,“行”则不可能。更何校园德育“行”之又少。哪里“行”呢?回答是走向生活。

(三)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原则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4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28-01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原则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反映了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规律是实现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目的指南针。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实现。

1激发主动原则

主动是教学活动的最本质特征,主动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活动是主动的体现,无教学活动的主动,也就没有主动的教学活动,主张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学习观倡导: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主动学习也是学生积极的学习,它不用督促、批评,当然更不要强迫、惩罚。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的表现应是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激情高涨。所以实施有效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受外在的压力而被迫的让学生学习。因此活动教学设计注重的激发主动原则,旨在是要求小学品社课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小学品德和社会课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从而发展开拓认知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质的彰显。激发主动原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力,信任学生的内在主动的强大潜力。陶行知曾提出对学生教学教师必须依据的五大解放:(1)解放学生的学习的头脑,让学生能想。(2)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能干。(3)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主动说。(4)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现实社会里去探寻获得丰富的知识,让学生从封闭似的学校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大自然,与大自然为友。(5)解放学生的时间。这五大解放的立足于培养儿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要想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实现这五大解放,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给予学生尊重和最大的信任。在进行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相信他们的内在强大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自由自在的在知识的海洋中探求,在大自然中探索新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而不去呆板的亦步亦趋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2设置问题原则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之中,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旨,围绕核心问题,让学生主动的与外界即他人或物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在相互作用下,在与外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它是含盖了全架构的完整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的体系。因此科学设置问题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开展活动教学要遵循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科学设置问题原则通俗的意思是指开展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教学中要在教师引导下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以一个或几个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进行教学活动。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较多的这样的教学场景,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课前设计好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教师事先发给学生的课文内容信息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真正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应该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问题的答案不是老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需要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或争论,需要通过学生与他人或物体进行直接性的交互活动,在与对象的交往作用过程中得出的,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一个确定的、唯一的答案的。问题的最终解决的措施通常是开放性的,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

3具体情境原则

具体情境原则是指可以以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要设立具体的情景为立足点,在这个具体情景下来教师来设计教学,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活动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具体情境中,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任务,围绕特定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或物体进行交互作用,在学生主动的与外界即他人或物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在相互作用下,在与外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说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教学要遵循具体情境原则。它是指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活动教学要设立具体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下来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因为在现实的小学品社课的实际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脱去情境的,即教学中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的教学设计是异轨的教学。这是值得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

4创造民主原则

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中,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责权利要分清楚,作为学生有公开地讲出自己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权力。教师民主的课堂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大胆的说出来,然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们为之讨论或辩论,这样意见的真伪对错就很快明了了,所谓是真理越辩越明。如此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公开讨论,合理的意见予以肯定并给予保留,不合理的意见则给予抛弃,很难以判断合理与否的意见则在时间不容许的情况下留待课下继续讨论交流,在如此一个公开讨论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民主情景中,各种偏见、误解、错误的看法统统将伴随着讨论空间的扩大和讨论时间的持续而给予完满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长期开展就能让学校教育逐渐从封闭的呆板的教学走向活跃的开放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实际活动教学中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主的教学使孩子们能够解放出来,打消他们的胆怯和依赖老师的心理,使学生们能够无拘无束的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甚至是个体的情感体验,不担心教师和同学的讽刺和耻笑,总之,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民主活动教学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习得新知培养了能力。

参考文献:

[1]藤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5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www.133229.Com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6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渗透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所见所闻少,接触社会与自然也少,在这个阶段,思想品德课的开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有句广泛流传的俗语“三岁看老”,虽然这句话包含了一些主观意味,但不可否认,人在少儿时期的教育对人心智,甚至是人生的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些教育观念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只重视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忽视了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小学时期,大部分人是处于少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小,知识少,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都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每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础部分。小学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帮助少年儿童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和原则

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即“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这就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方向性原则。

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时候要遵循因势利导和循序渐进的规律,同样,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并予以关注。

三、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进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适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语文教学,它的教学主要以教材为本,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学生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课的教学,以及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促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评价标准,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恶、美、丑,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德素质,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等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如何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儿童的个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个性化  道德教育

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等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如何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儿童的个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相应道德教育方式、内容、途径的设计、规划、实施,深入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把发展个性和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培养学生良好和完善的道德能力和素质。

一、在小学道德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小学生道德教育应顾及学生个性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道德教育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这就需要在个性化道德教育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

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主体所具有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能发挥作用。教师要启发小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主动的参与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

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坚持针对性原则。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扬其优良个性鼓励和培养个性特长,修正自身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开放的态度,让小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为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还应坚持长期性的原则。人长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有充分的奉献精神。个性的形成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必须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建设,为小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环境,更好地发挥优秀文明传统对学生个性的熏陶作用。

二、施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目标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必须要熟悉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同时还要确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然后从各个类型的学生的特点出发分别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组建由家长、学校和社会参与的各类道德教育活动,从家庭、学校和卫生部门、校外活动基地等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实施个性化道德教育需要确立正确的目标。挖掘和发挥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最终目标。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确立德育微观具体目标,为具体的教育过程指明方向,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

三、对不同个性的小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和措施进行道德教育

对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各类小学生的年龄大小的不同、性格的差异以及原有道德水平的层次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对其分析、综合,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

针对各类小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对内向型的小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对过于内向的小学生要多加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对外向型的小学生,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的精神品质,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对于过于外向的小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行为到习惯的道德教育。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针对各个年龄段、各年级道德个性特点的不同,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使之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例如年纪小的儿童对具体性和情境性的行为理解较为容易,因此教师、家长要根据他这方面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相应方式的道德教育。对高年级的小学生,除了让他们理解道德行为的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将其运用到具体生活中。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8

道德原则是学校认为学生可以而且应当达到的要求,但在实施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道德原则是指导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道德规则教育,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是因为道德规则是不可违反的最低限度要求,是必须执行的。其中肯定性规则起指导作用,否定性规则起约束性作用。从德育类型划分的角度来说,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如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心、诚实、忠诚、敬老爱幼等。公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国家与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和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等。职业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等。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

第一,要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比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第二,要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第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为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我认为:首先,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小校长”的作用,通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切实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比如上好班会课,班主任要认真设计好主题班会,必须有实施过程和效果反馈记录。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禁毒教育课,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安全卫生、心理健康以及法纪、禁毒教育等,培养团队精神。再次,班主任要严格按《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级《师生纪律协定》要求学生严守校纪校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制订《“特优生”、奖励办法》、《学生“行为标兵”评选办法》及《“星级文明”评比方案》,激励学生争当“特优生”和“行为标兵”,争创“星级文明”深化校园文明建设。以德育为核心,认真抓好常规管理工作,大家都知道,“管理决定效益”,只有认真抓好常规工作,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和《安全管理制度》,狠抓防火、防盗、防毒、防暴、防意外伤害等“五防”工作,保障师生人身和财物安全。加强门卫管理和校园巡逻,加大学生仪表仪容检查力度,切实做好校外寄宿生的追踪调查管理工作。坚持搞好晨扫、午扫和卫生保洁工作,美化校园环境,争创和谐校园。规范周一升国旗制度和课间操及各种集会的管理评比制度。组织搞好学校“特优生”、“行为标兵”宣传栏、报栏、艺术团、校园之声广播等宣传工作。组织搞好文艺晚会和各种集会庆典活动,以生动直观的形式激发师生爱国、爱校热情。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我们大家一定相信,德育教育将会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只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才能不断地创造新经验。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9

以邓小平理论和xx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践行“xx”及xx年教育工作会有关精神,立足学校实际,坚持“打基础、促养成、强队伍、重实效、创特色”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学生德育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班级管理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常规管理,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学校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二、遵循原则:

1、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原则。

2、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原则。

3、坚持知行相一致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

4、坚持五结合原则:教师的言行与身教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班主任与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重点工作:

(一)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创建和谐校园。

1、根据各年级的特点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将目标分解,强化落实。本学期重点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守纪习惯、良好的形象、健康心理素质的提高等目标进行分解,将大目标化成小目标。对每一个小目标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

2、认真扎实地搞好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真规范和强化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落实。通过军训、入学教育、两操、常规检查评比、表彰奖励、道德实践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逐渐形成“人人学先进,人人讲文明,人人讲礼貌,人人懂规范,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3、加强法制安全教育。通过专题报告、收看录像等形式利用电视、广播、校报、宣传橱窗、主题班会、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4、强化校园德育阵地教育功能。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面面墙壁会说话,时时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校报、广播、网络、宣传栏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以强化和规范主题班会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德育水平及学校管理水平。

5、规范宿舍管理,营造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进一步强化管理、提升标准,让宿舍真正成为学生的家园。

(二)切实加强德育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德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篇10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单位: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党的十八大提出:把()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a.大力促进教育公平B.促进教育均衡C.加强教师队伍建设D.立德树人

2.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建设活动要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内容。a.养成教育B.文明教育C.规则意识D.公民意识3.()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a.德育骨干B.团队工作者C.教师D.班主任4.写好班主任评语的前提是()

a.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B.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C.掌握标准D.以情感人

5.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具备(a.绝对的职权B.较高的职位C.丰富的学识D.人格的魅力

6.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因为学生享有()。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7.各中小学要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管理。

a.教育B.教学C.课程D.实践8.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谈话。a.谈心式B.循导式C.渐进式D.商讨式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

C.陶冶法D.榜样法

10.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a.总目标B.基本原则C.具体目标D.主要任务

11.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2.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C.班级制度与规范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德育为先的主要体现。a.育人为本B.教学为主C.创新发展D.全面发展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5.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有采取()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a.适当B.讨论C.任何D.体罚16.班集体建设的灵魂是什么()。

a.方向性原则B.情感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活泼性原则

17.中小学定期评定学生品德行为和定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中学)、优秀班集体是依据()。a.《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B.〈〈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C.〈〈小学生德育纲要〉〉和〈〈中学生德育纲要〉〉D.〈〈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

18.“孟母三迁”这一典故指的是下列()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

a.学校环境B.社区环境C.家庭环境D.社会环境

19.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a.四分之一B.一半C.一倍D.二倍

20.济南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建立中小学全员育人(),实现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a.导师制B.奖惩办法C.考核制度D.协作制

21.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取得联系。a.父母B.监护人C.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D.社区

2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十六B.十四C.十八D.十二23.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2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5.作为班主任,如你班学生在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正确的处理程序一般应为()。

28.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

2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30.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a、开除B、批评教育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集体性B.自主性C.针对性D.时效性2.德育工作的原则是()。

a.全员育人原则B.全面发展原则C.知行统一,注重实效原则D.一致性3.家委会的基本职能是()。

a.参与教育教学B.提高家庭教育水平C.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D.加强与社区的联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B.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C.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D.学校应定期组织对班主任进行考核。

a.首先救助受伤害学生,然后告知学校相关领导,再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5.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有()。B.首先救助受伤害学生,然后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再告知学校相关领导。a.全面了解班内每一名学生C.首先告知学校相关领导,然后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再救助受伤害学生。B.认真做好班级管理

D.首先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然后救助受伤害学生,再告知学校相关领导。C.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开好班、团队会2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a.电脑技术、网络技术B.教师家访C.电话沟通D.家长会

-2-

D.组织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6.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应是()7.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应是()a.班主任尊重科任老师对班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27.()实现家校联系和教育的信息化是家校联系在信息社会上的新创新。a.灌输式B.启发式C.说教式D.务实式

B.严禁学生中不尊重科任老师的言行

C.恰当反映、慎重转达学生对科任老师的意见。8.撰写操行评语的基本原则是()原则

a.客观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

9.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紧密结合起来。

a.文化教育B.法制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10.班主任如何判断自己的工作是不是素质教育?()a.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B.是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

C.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发展,还生动活泼地发展?D.是以说教为主,还是以引导为主?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维护班主任的权威,不能让学生民主评论班主任。()

2.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3.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4.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档案,将中小学生参加实践情况纳入学业考试。()5.“四颗糖的故事”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故事。()

6.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

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内容。()

7.班主任要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

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对学生奖惩有决定权。()

8.学校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整到低年级任班主任。()

9.教师要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发挥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拓宽教育渠道,着

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10.家委会有责任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11.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12.“四块糖的故事”主人公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3.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14.知识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资源。()

-3-

15.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6.班主任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

17.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偶发事件是在所难免的,遇到这样事情,要有自我控制

能力。()

18.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是班主任工作的必然趋势。()

19.班主任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

20.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更应是学生的益友。()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让学生在站队时做到“快、静、齐”?2.请说出五条以上班主任的权利是什么?3.班主任如何做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4.班主任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五、实例分析(10分)

在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引导全班学生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班主任决定举行一次关于考风考纪的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班主任和班长一起主持。首先,班主任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接着,班长总结了以前班级里违纪现象和后果;然后,每组学生派一名同学谈考试作弊的动机和后果;最后,全班起立,举右手宣誓,以诚信为保证,在期末考试中不作弊。你认为这样组织主题班会效果会好吗?结合主题班会的设计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六、主题班会设计(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