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十篇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十篇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8:33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1

    着力课内,努力提高艺术教学效益。  

    我从新课程理念中领会出: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不仅要教学生唱儿歌,识音符,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陶治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于是我对我的音乐课进行了大胆地改革,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优化的音乐课教学,必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教材特点,对教学内容艺术化组合,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唤回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儿童的感官,使他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的目的,从而引发共鸣,使其身临其境。如:在教《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时,我制作了动画升旗课件,让小朋友回到生活情境中,且与他们思维,想象力相协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至积极用音乐艺术倾叶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情感。  

    二、优化的音乐课教学得讲究艺术学习法。  

    音乐的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艺术,要想方设法使它更加地艺术化,情趣化,才能达到最佳地艺术化。如在教学《小星星亮晶晶》时,我让小朋友,欣赏我自制的“夜空”图,把大家带到如梦如真的情境中,让大家自然地释放情趣,引出歌曲的范唱,用师的“心声”去把学生带到音乐的“真”中来,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习唱的目的。  

    三、优化的音乐课堂还得沟通学生的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汲取音乐素质的不竭之源。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2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课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的教学,而已经拓展到各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去,学科之间呈现出高度的综合趋势,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彼此渗透。这就要求双语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艺术素养,并能运用到教学当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二)优秀的学科素养双语音乐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必须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1.双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音乐专业的本体知识。包括基本乐理、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等多门学科知识及其运用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乐器演奏和音乐创造性活动以及音乐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2.双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以及音乐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等。只有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准确的运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把音乐知识正确地传递给学生。

3.双语音乐教师必须具有指导教育实践、开展教学科研、总结教学经验等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快乐,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音乐教育科研来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让自己成为教学科研一体化。

(三)娴熟的音乐技能娴熟的音乐技能是双语音乐教师搞好教学不可或缺的能力。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技能是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就器乐演奏来说,音乐教师不仅要会演奏钢琴、电子琴或手风琴,还要尽可能的掌握一至两件民族乐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可以掌握一些本地区特有的民族乐器。音乐教师除了要掌握乐器基本技能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视奏和即兴伴奏能力。就声乐而言,音乐教师的歌唱技能表现在范唱、模唱、清唱、自弹自唱等方面,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还要熟练地把教材中的歌曲准确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感受到歌唱的美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双语音乐教师培训工作

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建设较高素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参训音乐教师思想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水平,强化音乐专业汉语水平和音乐汉语授课能力,使参训教师能够胜任双语授课工作,在“双语”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1.建立健全双语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小班化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科学化、规范化。

2.不断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严把培训任课教师选用关,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聘请专家学者、一线骨干优秀音乐教师讲课,使培训工作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紧密结合。

3.加强音乐学科教材培训,强化学员的汉语教学实践能力训练,切实提高学员汉语授课能力,为自治区输送合格双语教师。

4.培训管理呈现有组织、有专人负责,由班主任和学科导师共同管理。确保培训工作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责任到位,全力为实现培训的总体目标做好教学组织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三、完善双语音乐教师考核标准

为了保证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应认真对待考核,使考核的各项硬性指标成为有力的杠杆,保证双语音乐教师各教学环节有效地到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

(一)汉语水平。1.具备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和开展教学;2.汉语水平考试(mHK)达到所属学段、所任学科相应等级标准;3.鼓励双语音乐教师参加普通话水平考试并达标。

(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双语音乐教师要了解课程性质和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得到提升与拓展,熟练掌握所属学段、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由自治区教育厅统一组织双语音乐教师进行专业知识闭卷笔试,考试成绩列入双语音乐教师考核标准。

(三)汉语授课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熟练、流利地运用汉语讲授所属学段、所任学科的专业课程并进行教学反思,胜任双语教学岗位要求。由自治区教育厅统一组织双语音乐教师“一课试讲考核”,考核成绩列入双语音乐教师考核标准。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教科所秋季学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提高经开区音乐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教研活动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研究、培训、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作用,为我辖区音乐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的工作思路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九年义务教育(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的品质,要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课外兴趣小组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辖区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重点工作 

(一)常规教学指导细化工作。

坚持经常深入基层学校,深入班级课堂,进行常规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指导,发挥研究、培训、指导、服务的作用。

(二)教学研究质量提升工作。

积极开展调研、主题教研和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打造高效精品课堂。

(三)师资培训活动落实工作。

围绕我辖区音乐教师的队伍特点,认真做好各类培训工作;以岗位能力、教学基本功为重点,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培训。

(四)艺术比赛组织开展工作。

根据2018年xx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通知,认真落实文件要求,10月初组织辖区各学校进行城区选拔赛。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1.坚持研培一体化,进一步加强教学指导、引领。

结合我辖区实际、学科教师队伍现状,坚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加强对常规教学、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等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发展的指导和引领。10月份,音乐中心组成员不定期到各校进行听课、指导、培训,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做积极的分析和研讨,为老师的课堂实效性进行指导、服务。特别是边远学校,将组织优秀教师进行送教下乡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积极开展系列教研活动,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新形势和新途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1)利用好教师QQ群平台,搞好“互动合作式”集体备课活动,实现传统教研与网上教研相结合,通过集体大备课,激发广大音乐教师的教研热情,既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的学习交流,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的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2)做好各个学区音乐教师联片交流活动。通过“磨课”“演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方式,展示课堂精彩,创新理念,创新课堂,创新方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推出优秀教育研究成果和精品课,全面提高音乐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

3.加强音乐教师专业技能与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举办专项技能主题展示活动,发挥中心教研组教学示范。

1.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与进修,定期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等音乐主题活动,对青年教师的范唱伴奏能力要有一定的考核要求,使广大音乐教师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加强音乐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了能推选优秀教师参加xx中小学音乐教师五项全能比赛,预定11月初开展本辖区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

2.重视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教学示范作用,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优质课获奖者的榜样激励效应。通过录像或现场课观摩精彩课堂展示,经验介绍,专题研讨和与名师对话互动等,引发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深度思考,进一步总结我辖区优秀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4.继续落实“艺术体育2+1”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开展好艺术节比赛,发展学生素质,丰富校园生活。

1.调研各个学校大课间以及课堂乐器的开展情况,把有成效有特色的学校积极做好重点扶持和指导,并作为典型在城区推广。

2.根据市教育局艺术节的文件要求,开展主题为“阳光下成长”的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城区比赛时间定于10月初,各校老师提前安排好训练时间,保证节目质量,全面展现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和人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推选出精选节目后,中心组成员对出线节目质量进行把关或者指导,争取推出能够代表经开区优质精品节目,力争金奖。

2018年秋季学期音乐兼职教研工作月行事历

时间

工作内容

九月

1、深入基层学校听课指导

2、协助教研室开展2018年智慧好课堂城区选拔赛

十月

1、协助开展城区中小学艺术节评比活动

2、开展音乐教师学区联片教研活动

3、送教下乡

十一月

1、举行音乐教师五项技能选拔赛。

2、进行辖区教研活动(观摩优质课或邀请专家讲座)

十二月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4

通过调查了解了我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实施的一些基本情况,看到了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音乐教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调查虽然是区域性的,然而调查中所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则具有普遍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如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现将调查的部分结果作一浅显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初步设想,以期为广大高中音乐教师和教研员研究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音乐教师配备情况

被调查的307所高中音乐教师配备总数为629人,平均约为每校两名,按人均周课时量16节计算,基本能够满足中等规模学校音乐课的正常开设。

从学历达标情况看,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5.38%,其中音乐专业毕业占99.04%,确保了高中音乐课的专业性。但从了解到的教师专业结构来看,目前音乐教师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声乐、钢琴和舞蹈三个领域,而能够担当选修模块中的戏剧表演、创作或其他乐器专业教学的比较少,导致目前高中学校普遍存在不缺教师缺专业的现象。

如何改变目前音乐教师专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使教师能一专多能,胜任不同模块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时也要考虑本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结构,合理调配教师。另一方面是改革师范教育,音乐师范院校要根据课程改革和一线教学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在学好声乐、钢琴这两个基础专业的同时鼓励学生选学其他专业,以满足高中音乐课程内容多样化的需求。第三方面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学校提倡教师或学生走班上课,甚至可以让区域之间的音乐教师实行跨校兼课,或者聘请社会上的音乐专业人士到校兼课,以弥补本校师资的不足,落实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音乐课程开设情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高中音乐课程内容由六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六个模块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学生在音乐课上每完成18学时的学习任务,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每个高中学生须在音乐课中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54课时)。

各校音乐开设总课时数及模块选择情况见下表: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能按规定开足54课时的学校占被调查的307所高中的20.52%,有61.88%的学校开设总课时为36课时。各校选学的模块主要集中在“音乐鉴赏”和“歌唱”这两个模块,另外几个模块开设的相对比较少。这表明,目前高中音乐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课时不足,选学模块单一,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是为了全面实现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而设定的。因此,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握课程标准,开齐开足音乐课程。在开齐开足必修模块(音乐鉴赏)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快推进选修模块的开发与开设。

浙江省于2012年9月开始实施《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加快选修课程建设,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根据该方案,我省普通高中课程的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为学校开设音乐选修课程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同时,我们也可以基于目前的现状,积极探索高中音乐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促进高中音乐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我省广大音乐教师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如: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最大效能和价值(详见《中国音乐教育》2011第1期《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重组策略探究》);对音乐教学模块进行整合教学(详见《中国音乐教育》2012第6期《以鉴赏为基础的多模块整合教学》);开展高中音乐教学的分模块小班化教学,即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组,由两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不同的模块教学;国家课程校本化,我省许多高中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专业特点,对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等模块进行了拓展与二度开发,形成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标”化,根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结合当地的音乐资源开发地方课程,这些地方课程一方面能够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传承和发展了当地的音乐文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三、音乐教材配备与使用情况

调查的教师中完全按教材上课的占10%左右,基本按教材上课的约占71.3%,只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占18.6%。学生用书的配发率达到86%左右,还有少部分学校补充使用自编校本教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问卷和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造成教师只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或者在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方面比较随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音乐课时数少而教材内容比较多,让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难以取舍;教师自身对教材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少;选修模块的教学参考资料较少,教师拿到这些教材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按教材要求实施教学有一定难度等,导致教学的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也对音乐教材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如下图:

调查表明:广大音乐教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认同度总体比较好,很满意率为7%,基本满意率达到57%,不满意仅占了5%。

不少音乐老师在调查中对教材也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如:增加学生感兴趣和易于理解、学习的内容,不至于过于专业和深奥;教材应该编写得更精练,符合当前音乐课时的实际需求;要从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现有音乐基础出发,重视城乡和地区差异,不能一刀切;多选一些学生熟悉的经典的名家名作编入教材;增加中国传统的经典曲目欣赏,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一些贴近现实生活,顺应时代潮流的学习内容,多一些现代的元素,适当增添近代创作的优秀作品……

四、学生音乐学业评价情况

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对学生的音乐学业成绩评价实行学分制,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对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调查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校是由音乐教师自行组织评价的,评价内容以“音乐鉴赏”和“歌唱”居多,评价方式多为书面测试与现场表演。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学校对音乐学科的学分认定工作还不够重视,对评价的标准、内容、方式等都缺少明确的要求,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也缺乏指导和监管,导致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生音乐学业的评价流于形式,随意评价、随意送分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加快研究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音乐学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建立系统科学的音乐学业评价机制,使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在一个科学体系中得到全面的体现,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同时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也要成立学生学业评价领导小组或其他专门的组织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业评价的指导和管理。高中音乐教师更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高中音乐学业评价的方式、方法,如采用现场表演、听音乐答题、问卷调查、论文、报告、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小组活动、课堂陈述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表演或书面测试。要重在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艺术竞赛结果或参与学校艺术活动情况来代替音乐学业评价。

五、学校音乐室配备情况

从各校音乐室配备情况来看,具有一类配备标准音乐室的学校有207所,约占67.42%,基本能满足音乐教学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音乐教室硬件配置要求也更高了,特别是对于选修模块所需的专用教室需求更迫切,但从数据显示来看,选修模块教学所需要的舞蹈室、乐器排练室或琴房、数字音乐教室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

为此,建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满足基本的教学所需。有条件的学校还要为开设音乐学科选修模块提供专用教室,提供网络服务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六、音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在调查时,我们也就音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据我们了解到大部分音乐教师比较喜欢自己的职业,工作压力相比于其他高考学科要轻,但老师普遍感到在学校的待遇和地位不如其他学科教师。一些老师在问卷中这样反映:因为要高考,学校、家长和学生一切以高考科目为主,像音乐学科这些不需要参加高考的学科就普遍得不到重视,教好教坏一个样;还有的学校对艺术教育只看重比赛结果,不重视平时课堂教学;学校其他老师对音乐课以及艺术活动或比赛不理解、不支持的也比较多,一些学生也抱着学好学坏无所谓的态度等等。因此在工作量计算、课时津贴发放、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音乐教师明显低于其他学科教师。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5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领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以部分地区理工科院校为研究对象,以大学音乐教学现状为切入点,首先论述多元化大学音乐教育的意义;然后调研理工科大学音乐教学现状并分析出影响音乐教育的因素;最后论述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理工科院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创新措施。

[关键词]

多元文化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对用人标准提高了要求,多元文化教育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指引了发展方向,通过在理工科院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学,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概念和音乐教育的意义

多元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1988年春天斯坦福大学的课程改革是这场文化革命的开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向世界人民传播音乐文化,展示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理工科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它可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大学的音乐教育从品德、文化、专业、心理、身体等多方面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音乐教育所体现出的艺术的真实性、概括性、鲜明性、直观性、关联性等特征可以使大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历史传承性,是大学生解读历史、了解民族、领悟传统文化和多彩民间艺术的有力文化支持。音乐教育中的感染力和审美性,能让大学生受到高尚品德的陶冶和熏陶,让他们能够理解丑恶和美丽、高尚与鄙陋,使他们增加对美的认识,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二、理工科大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理工科院校开展的音乐教学的研究很少,师范类院校大多是单纯研究音乐教育,普通院校基本上正在大力拓展素质教育,关于理工类院校音乐教学模式或音乐文化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如吴非《针对理工类院校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李博澜《江苏省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李健《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陈慧玲《我国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等论文为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一)对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本文选取了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华北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等六所院校全日制统招在校生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调查研究,发放问卷1250份,回收1130份,回收率90.4%,走访学生1000名,交谈成功857人,走访率85.7%。经过归纳整理,从1130份问卷中随机抽取900份进行统计分析,从857名同学中抽取650份走访报告进行总结提炼,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支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省六所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如下:学习音乐的动机,音乐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课程主要内容和使用教材范围,教师与教学设备的配备情况,音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音乐公选课和学生社团开设情况,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对音乐教学模式方面的态度和想法共八项内容。

(二)调查结果

1.音乐素质存在差异性,缺乏主观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83%的大学生没有任何音乐理论基础;极个别学生因从小接受过钢琴、小提琴的乐器教学能够认识并使用专业乐谱;13%的大学生能够认识简谱但并不能够熟练使用;73%的大学生基本没有机会了解和接受音乐知识。近一半的学生喜欢通俗音乐,一小部分人喜欢摇滚音乐,而对古典和浪漫音乐、爵士乐、交响乐等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喜欢古典舞蹈的占15%,喜欢现代舞蹈的占37%。从以上数据看出,大学生的音乐水平高低不一,他们听的大多是流行歌曲,对高雅的艺术作品了解很少,缺乏主观上对音乐的向往和探索。另外,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音乐,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具有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音乐会、歌剧、音乐比赛等漠不关心。

2.课程设置单一未体现音乐教育的多元性。

在被调查的6所高校中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开设音乐教育课程的有4所,没有开设的有2所。在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的4所高校中,选修音乐的大学生只占到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8.2%,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经调查表明:第一,高校音乐教育因教师的学历背景等原因更偏重专业化,课程过于专业化,学生接受困难。第二,上课学生以低年级为主。因为,很多学校规定,一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习音乐教育;二、三年级的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课业比较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上选修课;处于毕业阶段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在意这类课程。这些问题说明部分决策者在课程设置上及大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认知上存有一定偏差,高校音乐教育并未得到科学的定位。同时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参与环节,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

3.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艺术活动普及率低。

由调查结果可知,理工科院校实施音乐教育的教师资源非常少,教师梯次不够完善。在参与调查的院校中,只有一所有专任音乐教师,其他四所是由在学生工作处和校团委工作的教师兼任,五所学校只有一名副高级职称的音乐教师,其余为讲师或助教。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艺术活动普及率偏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军乐团、舞蹈队,能够在运动会开幕式、迎新晚会、新年晚会亲身体验,展示才华。此外,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活动不能仅仅是课堂讲授,应采取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蒙古族、藏族、苗族或者是俄罗斯、巴西等多种民族特色音乐风格进行推广普及提高,以多元的世界文化和艺术吸引学生,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得知,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基本没有专业视听室和专业活动场所,音乐选修课按照选课人数多少安排教室;只有4所大学有钢琴,其中1台还是年久失修,并且仅限艺术社团使用,不能够提供给音乐选修课;还存在缺少电脑、DVD、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现象。此外,调查的6所高校中音乐教育的归属也存在问题。选修课归社科部或基础部管理,艺术团体归团委管理,同时教师来自各个行政部门的艺术专业教师,没有专业的教研室,既要干行政工作还要授课,这说明大部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管理问题没有得到重视,管理混乱、不规范。总结起来,理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二是音乐教学的场地、设备严重不足;三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四是学生学习和鉴赏音乐的目的性不明确。鉴于此,笔者认为大学音乐教育发展和实施重在高校领导的重视,必须转变思路,给予音乐教育以资金支持,增加音乐教育的形式,重视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独特魅力,使音乐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其功能。

三、基于多元文化和建构主义的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索

理工科的音乐老师基本上来源于师范大学的艺术专业毕业生或艺术团体的专业人才,如果其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授教育,停留在老师唱学生学,则不能满足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提出以下三点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使音乐教育与时代结合,与科技结合,保障音乐教育的有效进行。

(一)与时代接轨,丰富教学内容

理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较强,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相对薄弱,许多学生不懂乐谱。针对这些普遍特点,教师应以授课对象的音乐水平和文化底蕴为基础,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元文化授课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西结合,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交叉渗透,围绕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不同风格的流派可以讲授大小调式、交响乐、协奏曲、无词歌;甄选出昆曲、甘肃花儿、朝鲜族农乐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蒙古族呼麦等民族民间表演艺术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看到我国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舞台,让学生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2014年入学的学生基本上以1995年后出生为主,针对这些授课对象,教师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出生年代、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在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的前提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通过问答、讨论、课堂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使音乐文化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与国际接轨,改善教学方法

在理工科音乐选修课中,将要讲授的理论知识,通过团队或自由结组的方式团结协作,强化对新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话剧或舞台剧表演完成对原有认识的重塑和新知识的建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乐器并进行演奏,给学生直观的示范,通过对乐器的观察,讲解乐器的构造组成和发声原理,进行示范性弹奏,使学生获取知识。演示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加强知识记忆。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学生所热爱,也可以将一些app加入到日常教学中来。

2.mooC教学法。

在理工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音乐选修课和艺术社团,上课人数多。现在很多学校已经覆盖了无线网络,因此,mooC教学法可以应用在音乐教学的课程中。如设计出课程的电子平台,采用手机点名、手机答题、手机观看课件等教学手段,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社会接轨,完善保障机制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6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资源和基本方式,音乐课程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也得以不断向前推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得与失的总结,以及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新思潮的消化与吸收,都在这次改革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迹。多年来,音乐教育在配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掌握适当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音乐课在学校课程安排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另外,自2006年起,近三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中有两届在亚洲国家举行,其中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世界音乐教育者的交流盛会。以此为代表的国际音乐教育交流与合作所产生出的新成果,逐渐在影响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焦点,集中在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新教材以及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其中,教材是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和组织学生活动的最主要材料。教材改革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中小学教材实验工作的展开,以教材为对象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

一、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对于教材的定义,有多种解释。《教材论》一书的作者曾天山先生将中外不同的教材概念总结为十六种,这十六种定义均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的。其中有教育学工具书中的定义,有中外教育家的解释、也有西方课程理论不同流派的界定,等等。从目前最新的研究资料来看,教材的定义大致可以从以下四种不同的角度来认识。

(一)词条类定义: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教材的解释是:“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材的定义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它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等)。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部分”。

(二)课程理论定义:1、“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规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是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按照这一说法,教材就是课程的内容。2、教材是“以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为基本成分而分门别类组成的提供给学生认识世界的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的育人媒体。”3、“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讲义、挂图和图册、实验手册、教学录音带、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等。教材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使用最多的是教科书,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谈到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三)著作权定义:“教材仅指课本,……与教材有关的,是教材系列作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其一,从媒介的角度来看,除了以印刷出版物形式存在的课本之外,尚有以幻灯片、投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软件等形式存在的课本。其二,指以印刷出版物的形式存在的课本之外与课本有关的印刷出版物,比如教参、教学手册、练习册、单元测验、复习资料、图表、习题集等”。

(四)教学论定义: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学活动起着规定和制约的作用,既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也大体制约着教师怎么教;既规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大体制约着学生怎么学。”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在概念界定上较为宽泛,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在表现形式方面所包含的范围也有较大差异,但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教学材料、“育人媒体”。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尝试着为中小学音乐教材下定义。中小学音乐教材是为了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将音乐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序列化、规范化、具体化编排的教学材料。中小学音乐教材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包括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教学材料,有形的如教科书、教学录音带、录像带、讲义、歌篇、参考书、教师手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无形的如师生的音乐体验、音乐技能方面的经验等。狭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仅指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包括纸质及其他媒介形式的学生用课本)。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狭义概念。

二、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属性

哲学上将事物固有的特性称为属性,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各种属性都要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得到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认识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属性。

(一)人文科学属性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的科学,其主体是文、史、哲三大学科,还包括美学、艺术学、语言学、伦理学、文化学、宗教学等分支学科。音乐隶属于人文科学中的艺术学范畴。人文科学的特性——如民族性、时代性、文化传承性、阶级性等——在音乐中都有所体现。从教育的角度看,任何中小学音乐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这一点与同属人文科学中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外语以及艺术(舞蹈、戏剧、美术等)等学科教材相同。因此,中小学音乐教材具有较强的人文学科的属性。

(二)教育科学属性

教育科学基本属性在任何学科教育中都有体现。教材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材料,中小学音乐教材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美育的主要教学材料之一,它在编制过程中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三)音乐课程载体属性

从性质上看,音乐教材首先是音乐课程的形式和载体。音乐课程中的学科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等在音乐教材中都有所关联,教材集中展示音乐课程的内容。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与之相适应,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也相应地产生与之配套的音乐教材。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各国的音乐教材也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例如,我国香港地区有的音乐教材十分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音乐知识被当作课文来编写,其他音乐教材资源如歌曲、器乐曲等都是知识的“副产品”。日本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十分注重器乐教学,从一年级学简单的节奏性乐器(如响板、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到三年级加强旋律性乐器(如竖笛、口风琴等)的教学,再到五六年级的合奏训练,器乐教学的系统性非常突出。

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也会由于其教育观念上的不同而要求产生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载体,音乐教材也必然会有阶段性的差异。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为例,20世纪初期我国在引进现代教育体制之初,音乐教材中大量的内容反映的是富国强兵的爱国主题,这与当时的历史状况、教育思想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左”的思想观念影响,针对当时所谓的教材“三脱离”现象(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教育主管部门做出了“在全日制的中小学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指示,在当时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贴近政治、反映生产实际的歌曲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本1958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本的目录管窥一下当时的情形。

不难看出,这时期教材选择的歌曲全部都与生产劳动实践有关。作为课程载体,教材如实地反映了那一时期“左”的课程观念和要求。

20世纪80年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姚思源教授在全国第三届音乐美学座谈会上作了题为《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的发言,呼吁“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并提出“必须精选艺术品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演唱、演奏和欣赏的教材”。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提出了十条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的教材所呈现的面貌又有着新的时代特点。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上》的选材及编排为: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唱歌

茉莉花

音乐欣赏

茉莉花

好花红

牡丹之歌

玫瑰三愿

绒花

梅花三弄

配乐朗诵

二月兰

音乐活动

对花

第二单元梨园撷英

唱歌

唱脸谱

音乐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

越剧《梁山伯与祝

英台》选段

豫剧《花木兰》选段黄梅戏《天仙配》选

段打虎上山

音乐活动

第三单元管弦和鸣

认识乐器

音乐欣赏查尔达什舞曲

梦幻曲

西西里舞曲

那波里舞曲

单簧管波尔卡

音乐故事舍赫拉查达

音乐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

对号入座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唱歌

森林之歌

音乐欣赏

大森林的早晨

小设计

音乐欣赏

山林之歌

山林

北方森林

音乐活动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

唱歌

剪羊毛

音乐欣赏理发师

哈卡·马努马努

拉卡拉卡

学吹竖笛

第六单元夏日泛舟

唱歌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欣赏太阳岛上六月——《船歌》仲夏夜之梦

雷鸣电闪波尔卡

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学吹竖笛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夏令营

(四)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属性

教材都有独立的学科知识属性,音乐教材也承载着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从已有的各种形式的教材来看,由于音乐课程观的不同,对音乐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有着不同的做法。在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中,往往强调的是学生在歌唱方面的发展,并不总是把学科知识作为关注的对象,特殊情况下,有一些教材甚至也不把歌唱技能的训练做系统化处理,歌曲的选择只是从题材内容上加以简单分类和排序,这样自然也无暇顾及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现代意义上相对成熟的教材大都不忽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教学上的可操作性,音乐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它,就可以正确而顺利地从事相关的音乐活动;有了它,就可以掌握音乐艺术的规律;有了它,也才能开阔我们的艺术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常见的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史学知识、音乐文学知识、音乐体裁与结构知识、音乐表演知识、音乐创作知识、音乐风格与流派知识等等。由于音乐学科知识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中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因此学科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需要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加以选择、编排、展现。在普通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知识体系的要求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做法,它有着自己的对象、目的和要求。教材的音乐知识体系属性要求博大精深的音乐知识体系在转化为具体教学材料之前需要经过“瘦身”,而教学时数、教学目标以及所选择的具体音乐作品是音乐知识体系“瘦身”的条件和通道。

(五)音乐符号系统属性

音乐教材是由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组织起来的。音乐教材中通常提供了师生教学活动必要的歌曲、器乐曲等乐谱材料,这些谱面材料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或图片,是一种特殊的记录音符的符号系统。乐谱作为符号系统,也不同于美术中的画面,它用来记录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快慢以及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视觉上的可观赏性仅仅是它的表层特征,更重要还在于它具有音乐上的暗示作用。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这种对声音的暗示与关联是音乐教材最显著的特点。

在教材的音乐符号系统属性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谱式问题。

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采用两种谱式:简谱、五线谱。两种谱式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汪培元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说过:“简谱比较大众化,容易推行。五线谱是比较完善的记谱法,也是提高音乐水平所必须的”。两种谱式同时也都具有不便之处。简谱直观上看不出音高变化,遇到较宽音域时,代表音符的阿拉伯数字上下加点过多容易导致视觉上的混乱。另外,记录多声部音乐有一定限度,例如记录带钢琴伴奏的歌曲谱时就不如五线谱醒目。五线谱知识系统相对繁琐,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简谱和五线谱都有一定的使用面和适用面。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针对使用何种记谱法一直存在争议。争论中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力主弃用简谱。1940年《修正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曲谱必须完全用五线谱,绝对不许用简谱。”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多次呼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推广五线谱,认为“现在全世界都用五线谱,唯独我们用简谱,这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也是有严重障碍的。”第二种意见是力主弃用五线谱,全部改用简谱。这种观点在1950年之后逐步抬头,近年来时有反覆。有人片面地提出依据中国的国情,中小学音乐教育只能教简谱,认为“从普及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使用简谱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三种是两种谱式混用,但在以谁为主上情况较为复杂。例如1982年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规定:“小学以学习简谱为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学习五线谱。”1988年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规定:“学习五线谱和简谱。凡有条件的学校应教学生学习五线谱,条件不足的也可学简谱,但要努力创造条件学习五线谱”。

2000年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与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表述的较为中性,均认为各地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用。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关于谱式问题,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从教学规范性上看,应当提倡以学习五线谱为主,这是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学习、理解音乐必不可少的途径。另外,由于许多音乐出版物以简谱形式刊行,也应当在初中阶段的教材中集中安排简谱知识介绍,并安排一定量的读谱练习以及学习提示,以便让学生能够结合已学知识,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了解和掌握简谱知识,并能够进一步学习以简谱记谱的音乐作品。

(六)音乐教学工具属性

音乐教材与一般图书的不同点在于它独特的目的性。音乐教材具有传播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才能的作用。它常常被视为是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正如前苏联教育专家祖耶夫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教科书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另一方面,教科书又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上一节中所引用的对教材的教学论定义也道出了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既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也大体制约着教师怎么教;既规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大体制约着学生怎么学。”

对新的课程标准音乐教材加以考察可以发现,许多教材都在内容编写上加入了教学方法一项。这些方法有的采用科达依、奥尔夫等系统化教学法理论的理念加以具体化,有的是某个单项教学内容的操作提示。例如在人教版、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经常见到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音点或乐谱片断“画旋律线”、“画图形谱”等练习,实际上这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旋律线条以及蕴涵其中的音符高低、节奏疏密、情绪起伏等知识点的有效途径。再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教唱环节,设计了随标记在乐谱中的拍手、三角铁等小图标作节奏伴奏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休止时值,作节奏填空;二是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结构,因为拍手和三角铁的图标分别代表歌曲的两个段落;第三,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节奏变化与段落划分之间的关联,由此产生乐曲分析的基本概念,为随后几册中的段落划分做好理论上的铺垫。由此可见,教材不仅具有呈现知识内容的载体属性,还同时具有提示教学方法的工具属性。

音乐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还体现在通过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编排,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教学顺序。例如,西方音乐基础理论在教材中的一般编排顺序是:从认识音符与休止符开始,再到认识谱号、变音记号、调号,再认识调式、音阶、调的各种关系,认识节奏、节拍,了解横向的旋律与纵向的音程、和弦,了解速度、力度、表情等各种记号,了解和声的一般常识,了解乐句、乐段以及曲式结构的一般常识……等等。这样的编排对师生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本身不仅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工具。

(七)音乐实践活动属性

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音乐学科的突出特点在于课堂实践操作层面上具有相对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音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都要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音乐教材中应当配合教学内容安排一定量的活动用以巩固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也通过安排一定数量的活动使得学生在交往、合作意识上、在审美体验的积累上获得足够的练习机会。

(八)音乐民族风格属性

民族性是人文学科共有的特点之一,音乐学科也不例外。民族风格属性也是中小学音乐教材的重要一环。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特点往往通过作品的选择、主题的编排、背景知识的介绍、教科书的设计等方式加以展现。

(九)音乐多元文化属性

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多元文化属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从课程观念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二是从音乐教材内容安排的角度来认识。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特岗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生活状况;农村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97-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许多历史性的跨越。但受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的落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一直都比较匮乏。2006年5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联合颁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它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在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2010年湖南省永州市“特岗计划”招收的人数为410人,其中音乐类教师招聘名额占特岗教师招聘总人数的10%。2011年湖南省永州市“特岗计划”招收的人数为527人,其中音乐类教师招聘名额占特岗教师招聘总人数的8.1%。2010年―2011年湖南省永州市音乐特岗教师所占名额人数为2010年―2011年湖南省永州市特岗教师招聘总人数的9%,在特岗教师的队伍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习音乐的大学生在自身学习时就投入了高额的教育成本,加之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个性特点等因素,出现了许多音乐类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农村担任教师;即使到农村担任了教师,但普遍不能长期、安心的待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特岗音乐教师除了担任音乐教学外,还要兼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等问题。本研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深入农村中小学调查特岗音乐教师的发展现状,形成一份调查报告,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音乐类大学生正确认知特岗教师,引导音乐类毕业生积极报考特岗教师,到基层就业,为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询问关于其生活状况与收入情况,自身对特岗音乐教师这个身份的理解,工作时遇到的问题等等。

一、农村特岗音乐教师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一)工作现状

1.工作繁重压力大。

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一个特岗教师往往要同时带多个班的多门课程,超过六成的特岗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特岗音乐教师的压力更大,因音乐类毕业生在专业训练上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其他教学科目教授起来会有些更多的压力。在走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在介绍自己时说他不仅要带两门以上的中考考试科目,同时还要兼任班主任,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另外特岗音乐教师责任心重、工作热情踏实,很多学校领导将学校部分管理工作也交给特岗音乐教师来处理,刚刚从大学毕业的特岗音乐老师任务多、工作重、压力大,工作重心在无形中被分散。

2.所授学科与专业不对口。

调查结果显示,72.3%的特岗音乐教师所授科目与大学专业不对口,大学期间学习的很多专业知识并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应用。设岗学校安排教学科目时完全按照“考什么,带什么;缺什么,带什么”的原则。如双牌县何家洞乡蔡里口小学某特岗教师以音乐教师身份招聘入校,却承担学校四、五年级的语文、数学教学工作。乡镇小学音乐教师资源的缺口与应聘的“特岗”不匹配,也影响了特岗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3.教育设备条件差,缺乏与外界交流。

特岗音乐教师对任职学校硬件条件的满意度普遍较低,高达七成。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最基本的教学设备,特岗音乐教师的现代教学能力受到所在学校工作条件束缚。而永州市双牌、祁阳境内,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给教育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山里的学校与外界几乎失去联系。特岗音乐教师没有网络,对于新教学资源的获取几乎没有,因次他们很难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向学生传输最新音乐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课堂上的创新实践也因此受到限制。

4.选择职业的态度有问题。

关于选择特岗音乐教师这一职业的初衷,25.8%的特岗音乐教师选择了喜爱并热衷从事音乐教育事业,38.2%的特岗音乐教师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36%的特岗音乐教师则是被优惠政策吸引而来。由此可见,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特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大学生都能够彻底放下身份,扎根基层。谈到3年服务期满后的职业规划,15.00%的特岗音乐教师选择继续留职,68.30%的特岗音乐教师打算另寻他职,另有16.70%的特岗音乐教师目前态度还不确定。由此可见,农村生活环境艰苦,理想与现实落差大,使得部分特岗音乐教师面对工作不适应,不愿意坚守工作岗位,在思想上存在着“过渡或把当特岗当跳板”的想法,没有扎根农村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心态将直接影响到“特岗计划”的实施成果。当我们进一步询问特岗音乐教师选择另寻他职的原因时,半数以上的特岗音乐教师表示是因为待遇低,其余的则是由于对理想与追求的热情衰减,或是对特岗工作厌倦。特岗音乐教师最终能否留得住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收入少,待遇低,与同期毕业的其他音乐类同学相比,会容易引起特岗音乐教师的职业挫败感,这些都是一些特岗音乐教师选择另寻他职的重要原因。

(二)福利待遇的现状

1.工资等待遇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特岗计划中规定特岗教师的工资中央与地方结算标准是年收入20540,月平均工资为1700元。因不同县(区)绩效工资标准不同,各县月工资总额也会因之而异。问卷结果显示:特岗教师的月收入情况如下:1000-1500元每月的占52.3%,1500-1800元每月的占46.2%,1800元以上每月的仅占1.5%。而收入的地域差异也是存在的,工资差异导致很多特岗音乐教师情绪低落。在走访过程中,部分2010年上岗的特岗音乐教师反映,“上令往往不能下行”,地方政府对特岗教师承诺的待遇并没有完全兑现。两年来,很多地区的特岗教师每月只拿到了中央财政拨付的工资,没有车补费、工资卡、津补贴和社保,而音乐教师前期学习的投入大、时间长,另待遇方面的缺失也是导致特岗音乐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2.住房困难问题。

特岗教师的住房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由于各地财力拮据,多数学校并没有独立的教师宿舍,在解决特岗教师住房问题上存在很大困难。条件稍好的学校也只能将废弃教室提供给特岗教师居住,一些教师不得不在离学校较远的地方租房居住,居住地的偏僻、交通不便对特岗音乐教师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二、农村特岗音乐教师发展的建议

(一)工作方面的建议

1.量才量力。

设岗学校要“量才量力”用好特岗音乐教师,既要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实际承受力和专业特点,尽可能的支持与鼓励特岗音乐教师的事业发展。特岗音乐教师有着对事业的期待与成功的梦想,设岗学校应该量才使用特岗音乐教师,在各种优质课比赛、音乐类比赛活动以及晚会演出活动,给予特岗音乐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专业修养。利用有限的资源,把特岗音乐教师最大化的培养成为骨干教师,精英教师。

2.努力提升专业水准。

为提升特岗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部门应切实加强对特岗音乐教师进行以教学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有限,特岗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实践教学能力,设岗县可以通过网络为特岗音乐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设岗学校也可以采取“多帮一”方式对特岗音乐教师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在音乐专业技能和实际教育的融合上下功夫,让音乐课上的更生动。

3.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投入,完善音乐教学设施。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建设的投资,完善农村学校最基本的音乐硬件设施。添置钢琴、笛子、葫芦丝等这样的音乐教学设施,开设音响放映教室,让课堂内容更为生动,直观的感受音乐,更易于学生的接受,给学生的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购置电脑等可也让特岗教师可以借助于现代科学和信息交流工具更新知识,使电脑、网络等信息工具成为教学工作的好帮手。并且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缺书问题”一直阻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出资新建图书馆,补充学校课外书籍,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本学院音乐系于2012年3月7日在双牌县何家洞乡蔡里口小学成立了爱乐书屋,捐赠书籍达两千余本,极大的帮助他们补充课外知识与综合素质,得到了蔡里口小学学生与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福利待遇方面的建议

1.切实保障特岗教师工资待遇,做到及时足额发放。

各地各校应该按照规定的特岗音乐教师工资标准,足额发放到位。没有及时发放的,应该认真理清,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尽快解决问题,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在资金环节出问题的时候,各设岗区县或学校可以通过借支等办法,为特岗音乐教师解决部分生活费用,待工资到位后再足额补齐,以保证特岗音乐教师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使他们能安心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

2.改善特岗教师住房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所在区县和学校应该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办公、生活条件,在生活、工作上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特岗音乐教师住房难等生活问题,影响到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建议应由国家出资,县财政形成专门机构或领导小组筹措特岗音乐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特岗音乐教师周转房的建设用地可为旧校舍或闲置校舍,无土地的应由政府无偿划拨土地集中新建,此外,政府可以加大住房补贴力度,让特岗音乐教师无后顾之忧。

特岗音乐教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地走访调研中,我们一方面被特岗音乐教师们投身农村教育,乐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折服;另一方面,我们也为他们目前的工作生活现状感到忧心,特岗音乐教师们理应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笔者的文化水平、社会阅历有限,所提的意见和建议难免存在一些疏漏甚至幼稚之处,我们恳切的希望各位关心特岗教师、关注本报告的老师们在阅读后能向我们提出改进意见,并呼吁更多的有识之士为改善特岗音乐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促进“特岗计划”而努力。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附中;附小;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湖北艺术学院;历史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1

执笔者简介:魏汉萍(1959~),女,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属音乐小学校长,副教授;潘经城(1969~),男,武汉音乐学院高级讲师,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彭松(1972~),男,文学硕士,武汉音乐学院讲师,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教务办公室主任(武汉430060)。

收稿日期:2013-09-23

一、“中南音专”附中的建立

1953年新中国进行了第一次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当年9月组建了中南音乐专科学校,首届校领导程云、林路、巫一舟等同志一致认为:要办好音专,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生源。校党委决定:向上级机关和文化部申请,提出了开办附中的想法,中共中央人字1954年9月27号文件批示同意建校,10月9日,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程云校长宣布中南音专附属中等学校成立。

(一)附中建立初期机构设置(1954—1957年)

中南音专附中最初属音乐系领导,设校长、副校长各一人,教导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一人,秘书一人,办事人两人,负责附中教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专业课程全部由专科本部的教师兼任。

政治文化课教学小组一个,其中教师三人。

人事、财务、后勤、图书等工作由专科学校各部管理或提供服务。

(二)附中建立初期的课程设置

建校初期,领导曾明确指出,学生要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应该加强文科知识技能的培养,附中第一个教学计划反映学校领导的这一理念。

教学计划中规定,文化课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俄语、体育。专业课开设的课程有:1、专业共同课含基本乐科、唱歌、合唱、民间音乐、音乐常识等。2、专业小课含声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单簧管、双簧管、小号、大管、法国号、拉管、二胡、扬琴、琵琶等。

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课时大约按60%与40%比例分配。

(三)提高师资水平,加强管理力度,建章立制、促进发展

建校初期,附中先后委派钢琴专业的柯央、区晓、徐厚雄等教师一起到天津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跟随苏联专家、波兰专家学习;1956年东德专家罗兰.施耐德尔来校讲学,中南音专副校长巫一舟同志精心组织,给专家安排了专业个别课和每周两次集体公开课,让钢琴教师都有机会观摩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钢琴教研组还根据大家的学习记录,将其讲课概要编成“罗兰语录”,专家宝贵的教学经验得以保存。

图1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铜牌.

随着附中学生人数的增加,管理规范化、教学正规化问题日益突出。经音专校务会研究决定,附中建立在校长主持下的校务会,会议成员由校长、教导主任及党团工会负责人组成,在开学之初和学期结束时各召开一次,如有必要可由校长临时召集。为了提高效率,明确职责,这一时期制定了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班主任工作职责。在教学问题上强调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填写教学进度表,对各专业的学生要进行严格的、系统的、规范化的基本功训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按学校的奖励制度给予鼓励。

(四)试办业余小学班

为培养附中的后备生源,钢琴教研室的教师柯央主动与相邻的实验小学联系,让他们组织有音乐爱好的低年级学生20人左右,在他们业余的时间里来附中,由专业教师义务给他们上钢琴课,这批音乐爱好者中有不少如愿考入附中并成为优秀生。

通过全体教职工一系列的努力,建校之初的几届学生绝大多数都以优良的成绩考取大学,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其中不少人成为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

二、快速发展的湖北艺术学院附中

1958年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文件,根据规定全国教育系统开展了教育大革命,中南音专进行了调整、合并,成立湖北艺术学院,原中南音专附中与原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附中合并成为湖北艺术学院附中。1959年秋,为了适应“”和教育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附中从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中分离出来,在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一)附中机构设置的完善(1958—1966年)

随着中南音专附中第一个招生周期的完成,在校生数量越来越多,教学行政机构也作了相应的扩充和完善。

1、中南音专附中设校长、副校长各一人。

2、教务处:教导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一人,副主任一人,秘书一人,下设教务股,共四人(其中两人管理教务,两人管理学生及团的工作)。

3、校务办公室:正副主任各一人,还有科员、人事、办事员。下设财务股、事务股有工作人员十多人。

4、医务所有医生护士各1人。

5、教材刻写、图书室的科员、办事员共3人。

6、乐器修管理2人。

7、教研室建立与完善。成立了文化课、基本乐科、钢琴、管弦、民族器乐、声乐、舞蹈等教研室,拥有将近20个专业,附中教学一线师资人员达到47人。

以上涉及到后勤工作的人员,一般都与音专本部有关单位一起办公,但这些员工的编制在附中。

图2中南音专附中历史照片(1954年)

(二)加强教研室建设与完善

教研室是基层教学单位,其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为加强教研室的领导力量,规范、完善教研室工作,特请教导主任兼管文化课教研室;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和参加教研室的各种会议,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1、专业教研室的建制定为“科级”,各教研室的教师人数均成倍增长,师资力量明显增强。

2、文化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微调,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一门化学课,生物课要求讲授人体生理卫生课的内容,使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更趋全面、合理。

3、建立舞蹈教研室。1959年学院新建舞蹈科,并将舞蹈科划归附中兼管。

4、充实民乐、管乐、声乐教研室。1958年以前民乐教研室只有二胡、扬琴专业,此时又增加了琵琶、竹笛、笙、唢呐、打击乐等专业,管乐、声乐过去没有自己的专任教师,这一时期专业教师队伍得到充实,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稳步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成绩斐然

1961年至1966年前夕,是湖艺附中教学工作有序,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办学成绩显著的一个时期。

1、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清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输送合格的、高质量的后备生,同时也为省、市、县文艺团体输送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等艺术人才。

2、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要求做好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教学计划。(2)学期之初领导作报告提要求,学期结束时作报告总结经验教训。(3)每周召开行政教学联席会议(校长主持,副校长、书记、办公室主任、干部、班主任参加),汇报研讨和布置工作。(4)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认真制定所授学科、个别课的教学进度计划及教案,领导可以随时抽查。(5)每学期举行期中、期末两次专业考试。考试时间约为一周,专业观摩考试时,要求领导、干部、教师到场,了解教学工作情况,专业观摩考试后,老师们要针对学生考试情况发表观感和提出问题,好的经验及时肯定,存在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帮助解决。(6)制定领导和干部听课制度。量化党政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干部听课任务,每周最少有2-4节,如有需要领导干部要有的放矢的听课,帮助师生改进教学。

3、重视因材施教。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将学生的分为三类,成绩优良,天赋好的学生为一类;情况一般,成绩中等者为二类;成绩较差,学习有困难者为三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措施,附中提出教学工作重点是抓两头,强化培优出人才。对一类学生予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三类学生给予关心,让其感受到爱心和温暖,找出原因,增强信心。经过努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三类学生的状况得到改变。

图3中南音专附中首届毕业生音乐会

4、举办定期和不定期的音乐会。在学校的要求下,演唱、演奏、舞蹈等表演专业的学生主动报名参加周末音乐会的演出。在领导的动员下,附中青年教师也举办了一些音乐会,如黄庆云、翁克忠二人钢琴、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姜德顺、刘炎、翁克忠等4人举办的男声合唱音乐会等。由于师生重视,音乐会演出活动频繁,学校出现了学术风气浓郁好局面。

5、附中积极响应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1963年全国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除了为公共场所做清洁、大扫除外,附中学生结合学习创作和演出,进行宣传,还录制了一些唱片,如湖北小曲《风雪探亲人》、女声小组唱《三春柳开花》、《学雷锋》等等,在电台广播和演出过程中,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

6、开展向民族民间学习,向“乌兰牧骑”学习。音乐艺术民族化的道路如何走,是建国后艺术界一直在讨论和争议的问题,1963年至1964年间,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受人民群众欢迎“乌兰牧骑”演出队。附中领导深受启发,响应中央的号召,也采用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抓规范化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又抓民族化,要求学生向“乌兰牧骑”学习,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学实验研究。具体措施如号召各专业教师要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编写富有民族性、思想感情和内容健康的教材;从湖北沙市请来民间艺人给学生上湖北小曲课;附中民乐小合奏经常排练演出“紫竹调”、“京调”、“几内亚舞曲”等节目;学生们经常表演“板车号子”、舞蹈“洗衣歌”、湖南花鼓戏“补锅”、“打铜锣”、湖北小曲“学雷锋”、楚剧“双教子”等等很受群众的欢迎。

图4德国圆号专家路德维希讲学

三、动荡中的湖北艺术学院附中

1966年开始,附中的教学活动基本停顿,老师们被下放到农村地区和五七干校。1970年6月宣布撤销湖北艺术学院及其附中,学校的校址被武汉军区文工团占用。

1972年在军宣队领导下,大学招收工农兵学生,附中(此时附中被称“附中部”)招收了六年制音乐和舞蹈专业,各两个班共115名学生,这一阶段虽然已复课,但革命仍是学校的主要活动,每年教师和干部轮流到农场参加半年的生产劳动。

从1972年复课到1977年夏,军宣队虽任命一些干部、教师担任附中的领导,但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机构设置不全,学校教学工作开展非常困难。

1、许多教材被称为“封、资、修”,已禁止使用,教材内容单一,选材范围狭窄。

2、各项政治运动不断,正常教学活动受到干扰。如“学习朝农”、“批林批孔”、“反复辟”等等政治运动。

3、特殊时期特别强调开门办学这种形式,要求把三分之二的时间放在农村,附中开门办学的地点选在湖北新洲的绿化、徐古、桃花村;黄彼的城关、王家河、长堰;以及湖北的大冶、蒲纺、十堰等地。开门办学是以排练为中心组织教学,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演出及辅导“四结合”。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教师们仍要求学生们在完成排练后坚持基本功的训练,安排学生每天早上练琴,上好专业课,舞蹈学生则以稻场为课堂练毯子功。

这一批学生的学习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但其中也有不少人学生得到升学、深造的机会,成为文艺团体骨干、学者、高等院校的教授。

四、改革春风沐浴下“武音”附中

1978年1月,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恢复湖北艺术学院的校名,仍为美术、音乐两大系,学院大力整顿教学秩序,迅速回归到以教学为主正确轨道。1984年邓小平指示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调整和重组的春风下,领导班子顺势而为,提出了湖北艺术学院分为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的思路,1985年5月武汉音乐学院正式成立。学院经过两次大变动后,附中的机构设置逐步恢复并入正轨,以适应新教育形势。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国人共识,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在办学规模、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学校提出了“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把附中建设成办学条件较好、质量水平较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走在同类学校前列的中等音乐学校”的发展目标。

图5美国小提琴家葛瑞格讲学

(一)新时期的附中机构设置情况(1978年至今)

1、湖北艺术学院附中设校长、党总书记各一人,副校长、副书记一至三人。

2、校办公室主任一人。

3、教务办公室于1997年从校办中分离出来,现有主任一人,工作人员一至三人。

4、教导办公室主任一人,班主任若干。

5、各教研室情况。文化课教研室、管弦教研室、民族器乐教研室在进入附中发展的新时期后得以恢复。师资不足的部分采取利用学院的师资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来解决。

钢琴教研室于2008年成立,教研室主任1人,教师若干。

室内乐教研室于2012年成立,教研室主任一人。

基本乐科没有恢复,乐理、视唱、音乐欣赏等课程由作曲系教师承担。

6、财务、人事、后勤都由学院统一管理和安排。

(二)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历届领导采取的主要措施

1.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办学目标

附中全体教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求发展,依托武汉音乐学院的办学优势,把学校建成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现代化的综合性职业艺术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利用自身教育潜能的优势,借鉴国内外艺术名校的办学经验,明确提出了“立一等品牌、树一流专业、创一生事业”的办学理念。坚持品德教育和业务教学相结合,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全面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并积极探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接,把附中建设成为国内外高等艺术院校的优秀后备生生源基地。

2.获批省级、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教职成司函[2003]33号文件《关于开展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武汉音乐学院院党委的部署和直接领导下,附中展开了省级和部级重点学校评估工作。

由学院副院长胡志平任领导小组组长、学院副院长(时任附中校长高雁)为副组长。成立了附中的评估工作办公室,下设评估小组。各部门制定了迎评自查、自改、自建实施方案。在评估工作中,附中深入动员,统一认识,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提出“借评估的东风,按评估的要求,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巩固提高。以评估促教育教学,以评估促改革发展,使学校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目标。不断优化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下大力气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展示了附中近年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举措和取得的办学成果和社会效益等。并以自身的特色、较高的教学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中等艺术教育中起良好示范作用。

经过教职工的共同努力,2008年获批“湖北省级和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

3.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监督和教学管理

附中党总支多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等,明确了文艺工作者和艺术职业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为:爱国、为民、崇德、尚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继续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过程,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图62008年钢琴家朗朗与附中学生合影

(1)狠抓教学管理,落实教学监督。为配合学院教务处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强化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监督和指导,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加强附中专业课、专业共同课和文化课教学的授课质量,自2007年至今,附中坚持领导“听课查课量化制度”,通过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对每周的各类课程和学生练琴纪律情况进行监控。核定听课数量为:校领导每学期2—3次、部门主任每学期听课4—5次、班主任每周每班听课1—3次,填写听课记录和评议后交教务办公室整理备案,教务办公室主任对听课查课情况整理总结并备案。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附中党总支和各支部、教研室积极组织各类学习、讨论,并通过对青年教师访谈以及教研室活动,加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推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工作中勤于思考、积极创新,促进学风建设,提高教风和学风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文化课教学改革。

a、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我校与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签订协议,以“文化课委托管理”的形式接受其管理(文化课教学、教学评估、教考分离、教研活动、教师培训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文化课教学管理链,武昌教培中心定期安排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在职和外聘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并通过不定期的专家听课、评课和指导,对附中文化课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激发教师的教研业务素质的提高与潜力的发挥。

B、加强兄弟院校间的交流,深入进行调研。近年来,多次组织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调研小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沈阳音乐学院附中以及武汉市相关中学的艺术班等进行了调研,并结合我校文化课教学模式,拟定适合于我校的文化课教学发展方向,提出文化课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的改革方案。

C、招聘全职文化课教师,为文化课教师队伍“添砖加瓦”。2011年下半年,院人事处、教务处和附中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全职文化课教师招聘。经过个人资质审定、笔试(包括现场教案编写和综合知识测试)、现场测试等程序,招聘了4名文化课教师。他们以丰富的授课知识、严谨的教学作风和对学生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4)附中主办各种赛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2003年附中举办首届天天艺术杯器乐比赛,2005年附中举办第二届天天艺术杯器乐比赛;2010年武汉音乐学院附中附小首届器乐(钢琴)比赛,2012年附中附小第二届民乐(二胡)比赛。

图7附中艺术团赴波兰演出

附中对器乐比赛作了积极全面宣传,专业学生踊跃报名,精心准备,比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促进附中专业学习,对附中学风建设也是有力的推动。

(5)附中成立“82成长交流基金”。“82成长交流基金”由武汉音乐学院附中1982级校友、同学会会长何粹先生代表82级同学于2008年11月28日捐赠设立。本基金会承办期定为十年,每年收捐赠金额为5万元,总基金共计50万元。基金将用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优秀学生外出交流学习、参赛等各项活动,旨在激发附中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培养优秀音乐专业人才,推进我校专业建设和发展。

(6)修订各专业教学大纲适应新的教学形势。2006年12月,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召开了“新修教学大纲暨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我院领导及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附中的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商讨附中新修教学大纲,交流“一对二”专业教学的经验,促进附中专业教学再上新台阶。与会专家、教授们一致认为七十年代制订的教学大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新修教学大纲会议的目的在于通过与会的专家学者研讨,制定一部科学的、合理的新修教学大纲。各专家、学者按专业分成钢琴组、管乐组、弦乐组及民乐组进行讨论并科学地、系统地分析了教学情况,对旧教学大纲提出了修改意见,2007年附中新修订教学大纲定稿并装订成书发放给各教研室。

教学大纲的修订有力推进了附中教学活动规范化、科学化的进程。

(7)清理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使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我院还专门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写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中,随着附中外部环境和政策依据的变化,有些规章制度明显不能满足时效性的要求,亟待修订;有的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有的又过于具体,缺乏指导性,制度建设应该考虑覆盖全面,不能留有空缺,学院在某些重要工作方面制度建设仍存在一定缺失,也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供必要的工作依据。综上,附中在2009年全面清理现有制度。该项工作的开展后,新制订有关规章制度13个,修订有关规章制度7个。

通过此项工作,提高附中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水平。

(三)重大艺术实践活动

(1)1990年12月25日,附中艺术团赴澳门参加中萄圣诞音乐会,演出圆满成功,获得一致好评,附中艺术团出色完成首次出境演出任务。

(2)1999年8月附中艺术团赴波兰参加比德哥什国际艺术节,荣获艺术节金奖。

(3)2007年6月,由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楚韵芳菲”附中师生专场音乐会在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播出。这场音乐会共有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十二个节目。其中绝大部分曲目由我院老师创作。通过此次活动提高我院附中师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实际演奏技能及积累了艺术经验,从而达到扩大了我院对外办学影响,同时也能展示我院民乐学科的综合实力,推动我院民乐学科的发展。

(4)由楚俊副教授、我校客席教授楚德新创编的土家打溜子《鸡婆生蛋》节目荣获文化部、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成果奖”。2007年8月《鸡婆生蛋》节目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九大音乐学院附中节目集粹”,受到音乐界同行一致好评,音乐频道多次滚动播出。

(5)2007年4月,高雁老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赴北京为《风华国乐》栏目录制了《妹娃河》(高雁曲)、《清江放排》(丁伯苓曲)两个节目。这两首乐曲均为我院教师创作,展示了我院民乐学科的演奏及创作水平,对宣传扩大我院的知名度,推进民乐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6)2008年11月附中学生音乐舞蹈晚会演出成功,给部级重点职业学校(艺术类)的评估专家留下深刻印象,得到一致好评。

(7)2009年4月11日,附中荣获省级、部级重点职业学校(艺术类)授牌仪式暨汇报音乐舞蹈晚会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8)附中学生赴珠海市前山中学教学交流演出圆满成功。

应珠海市前山中学的热情邀请,2010年4月23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11名学生,在院党委副书记傅洪涛、附中党总支书记戴转运、校长魏汉萍的带领下前往珠海,与珠海前山中学同学联袂参加了24日晚在该市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校园之声”演出活动。

(9)为积极响应配合学院“教学质量月”活动,2012年6月由附中主办的教师专场音乐会。党委书记杨锋、院长彭志敏等领导在音乐会结束后同演出教师们留影。

(10)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导,《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携手《湖南都市报》、《江西都市报》,9月23日将在洪山体育馆联合举办“中三角名歌大型演唱会”,附中舞蹈学生参加演出活动。

图8附中师生学习“打溜子”

(11)2012年10月附中主办,教务处、管弦系协办的“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教研室·弦乐学科建设项目”、“武汉音乐学院教学研究资助项目·小提琴二重奏教学研究及教学曲目汇编”——小提琴二重奏专场音乐会在编钟音乐厅成功举办。

(12)附中在2013年创立“附华秋韵”艺术实践品牌,主要演出活动有“附华秋韵”—附中举办民乐教师专场音乐会;“附华秋韵”—附中举办钢琴三重奏专场音乐会;附华秋韵”第二届器乐比赛。

(13)附中多年坚持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举办的巴洛克室内乐艺术节。

图9附中学生音乐舞蹈晚会

(14)来我校进行讲学活动的专家有:1990年附中邀请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小提琴专家李自立来我校讲学;邀请小号专家计瑞凯来我校讲学;邀请扬琴专家杜喜礼来我校讲学。2004年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专家曹敏教授来我校讲学。2005年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二胡专家严洁敏、赵戈来我校讲学。2005年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家王中山教授、扬琴专家许学东教授来我校讲学。2005年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专家沈诚、杨靖、赵戈、严洁敏、杨琳、张强一行六人来我校讲学。2006年钢琴演奏家沈文裕来附中讲学。2007年瑞士长笛专家马里奥来我校讲学。2007年台湾长笛演奏家林薏慧来我校讲学。2008年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毛翔宇教授来我院举行了大师班活动。2008年中国音乐学院竹笛专家张维良教授来校讲学。2008年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家王中山教授来我校讲学。2009年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专家俞明青来我校讲学。2009年5月附中与院管弦系共同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王泓、童卫东两位小提琴教授来我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专业讲学。2010年3月英国伯明翰音乐学院特聘钢琴大师、国际钢琴演奏家、录音师、访问学者——玛格丽特·芬格赫特女士应武汉音乐学院附中的邀请,在附中举行了大师班交流活动。2010年4月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艾丽丝·凯里根教授来到附小五年级教室,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并与学生们合影留念。2010年6月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首席、著名琵琶演奏家陈音先生在附小演奏厅进行专家讲学活动。2010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毛翔宇教授来我院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大师班活动。2011年4月邀请德国圆号专家路德维希.拉斯特先生来我校举办大师课。2011年上海音乐学院长笛专家何声奇副教授来我校讲学。2011年中央民族乐团琵琶专家吴玉霞来我校讲学。2012年美国小提琴专家葛瑞格来我校讲学。2012年中国音乐学院小提琴专家金辉教授来我校讲学。2012年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家孙维熙教授、李晖副教授来我校讲学。2013年香港演艺学院大提琴专家王磊副教授来我校讲学。

(四)主要的科研成果

高雁教授出版了个人古筝音乐电视专辑《高山流水》、《阿拉木·古丽巴拉》、《嗺咚嗺》、《妹娃河》和《清江放排》。著有《中国古筝演奏基础教程》、《古筝学习问与答》、《中国筝曲集粹》(上下册)、《古筝趣味练习曲》等;出版有古筝、二胡专辑《浓情雅乐》、古筝教学VCD:《中国古筝演奏基础教程》(上、下集);撰写《论20世纪中、后期古筝演奏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古筝演奏技法之渐变规律研究》、《筝曲弹奏四要素》、《借“和”之意言筝》、《古筝演奏之“弦与指合”》等论文。

魏汉萍副教授的院级科研项目有《“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文化课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道教与舞蹈》。

章滨副教授在部级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有关长笛历史发展中的几个小方面》、《欧洲长笛艺术发展历程》、《欧洲长笛艺术发展历程(二)——西方管乐器系列研究之五》、《论长笛演奏的几个“小”问题》等论文。译著有《剑桥音乐丛书——单簧管》。

楚俊副教授在部级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论二胡演奏主体运动知觉的特点与作用》、《论二胡演奏中的主体运动知觉》、《论二胡演奏主体运动知觉的培养》等论文。专著有《土家族打溜子艺术新论》(合作),获奖论文有《2010年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二胡教学创作论坛—琴思弦韵》。

吴曼副教授在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论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的触键特色》、《论莫谢莱斯练习曲的节拍、节奏、速度、谐板和力度特征》等论文。

陈湘副教授在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谈琵琶轮指的技术及审美之复合教学》、《琵琶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克服》等论文。院级科研项目有《民族室内乐重奏及演奏》。

龙曼副教授在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大提琴教学中在手指力与灵敏度的训练》、《弦乐四重奏中的几个问题》、《浅析哈恰图良的e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等论文。

图10附中学生音乐舞蹈晚会

尹璐讲师在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许守诚订谱的潮州筝曲谱面研究》、《潮州筝曲若干问题之探讨》等论文。院级科研项目有《民族室内乐重奏课程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古筝主科教学曲目清理汇编与研究》;省级科研项目有《专业音乐院校传统古筝曲目的创新研究》。专辑有《尹璐古筝音乐会》。

胡彤彤助教院级科研项目有《古筝主科教学曲目清理汇编与研究》、省级科研项目有《专业音乐院校传统古筝曲目的创新研究》。专辑有《陆游与唐婉》胡彤彤古筝独奏。

彭松讲师在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论巴伯小提琴协奏曲的歌曲风格》等论文。院级科研项目有《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课程实验教学研”》。

周丹讲师在部级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瞬间》的五条创作主线及其演奏处理》等论文。

余皓高讲在核心期刊《黄钟》上发表《论宋词与女乐之关系》等论文。

潘经城高讲在核心期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发表《艺术院校德育实效性探析》、《社会公德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等论文。

宋飞副教授专著有《跟我学圆号》。

刘洋国家二级演奏员专著有《二胡轻松入门》。

(五)主要教学成果,学生重要获奖

(1)1989年附中小提琴专业学生叶莎获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少年组第五名。

(2)2000年附中钢琴专业学生龙颖获第四届基辅国际音乐节钢琴独奏第一名。

(3)附中钢琴专业学生钱程在第五届霍洛维兹国际青年钢琴比赛中获中级组第三名。在普洛科菲耶夫国际青年钢琴比赛中获第二名。在古利乐斯国际青年比赛中获第四名。

(4)附中77级琵琶专业学生杨靖在上海之春全国琵琶比赛中获第二名。

(5)附中95级钢琴专业学生徐洪在96全国首届中国作品比赛中获第一名;在2000第二届中国作品比赛中获公开组第一名。在中国中西部青少年儿童《珠江钢琴比赛》中获B组第一名。

(6)附中94级琵琶专业学生陈琳在“天华杯”全国少年琵琶赛中获第二名。

(7)附中2004级古筝专业学生雷思雨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器乐演奏比赛中获古筝少年a组“优秀演奏奖”。

(8)附中2004级古筝专业学生姚伊新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器乐演奏比赛中获古筝少年a组“优秀演奏奖”。

(9)附中2006级竹笛专业学生况禄师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器乐演奏比赛中获竹笛少年a组“优秀演奏奖”。

(10)附中2006级小提琴专业学生任瑞琪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获少年组“演奏奖”和“中国新作品演奏奖”;

(11)附中2005级钢琴专业学生王梦柏第四届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二名”;“鼓浪屿”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四手联弹a组第一名;“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专业一组优秀奖;

(12)附中2010级钢琴专业学生雷博文在中国2011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青少年组“”铜奖;第二届力士杯武汉钢琴演奏电视大赛“一等奖”;第十三届星海杯全国少年钢琴总决赛“优秀奖”、“中国作品演奏奖”;第四届toYama亚洲青少年比赛香港总决赛中国作品组“一等奖”。2012年6月,荣获“第五届布达佩斯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和最佳国家风格演奏奖。

(13)附中2006级钢琴专业学生李一鸥在中国2011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成年组“”铜奖;“海伦杯”第四届(香港)中国作品钢琴比赛湖北赛区专业少年B组“第一名”;第四届“鼓浪屿”钢琴节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湖北赛区专业少年组“第一名”。

(14)附中2008级琵琶专业学生魏童在2012年荣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弹拨乐器组少年组演奏奖”。

(15)附中2007级二胡专业学生汪媛在2012年荣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弹拨乐器组少年组鼓励奖。

(16)附中舞蹈专业学生孙雅莉在2009年获第九届“桃李杯”芭蕾舞少年组三等奖。

(17)附中舞蹈专业学生张雨菲获第八届“桃李杯”民间舞少年组一等奖。

五、“武音附小”的发展历程

(一)“附小”的渊源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培养附中的后备生源,钢琴教研室的教师柯央主动与相邻的实验小学联系,让他们组织低年级的有音乐爱好学生20人左右,在他们业余的时间里来附中,由专业教师义务给他们上钢琴课,这是最早的有记载的武汉音乐学院小学层次教学。

(二)“附小”的创建

武汉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小学是学院在“九五”期间,“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条件、形成办学特色”总体要求下,经省湖北教委批准,于1997年开办的一个新的教学层次。

1996年,在武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九五”规划》(武音党字(1996)1号)文件中指出:新建音乐小学,开办五、六两个年级班次,在校生约60—80人,主要为我院附中培养高质量的后备生。于1997年3月18日,根据当时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学院实际情况,学院,向湖北省教委呈报了《武汉音乐学院关于增设附属音乐小学的请示》。决定引资创办附小。3月31日,学院成立了由刘永平副院长任组长,胡军、代灿明等同志参加的“附属音乐小学筹备组”,通过一个月的筹备,于4月8日,再次向省教委呈报《关于增设武汉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小学的补充报告》。4月15日,省教委行文批复(鄂教计(1997)064号)为“同意武汉音乐学院设置附属小学,招收三年级及以上在籍学生进行小学阶段教育,学生除学习音乐方面的课程外,还应继续学习九年教育阶段应开设的其它文化课程。其办学经费由学校自筹解决。”8月8日,附小筹备工作组在提出向学院提出:附小是学院在新的形势下所增设的新的办学层次,理应有新的起点和新的运行机制,即“全员聘任制的设想”。此举学院领导的支持与首肯,9月4日学院党委学院下发了《武汉音乐学院关于附属音乐小学管理的原则意见》(武音办字(97)27号),进一步明确了附小办学的性质及特点。并决定副院长刘永平同志兼任附小校长,胡军同志任副校长。1998年,附小增设校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彭松同志任校长助理、叶汉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胡金保同志任管理办公室主任。

(三)“附小”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时间,附小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办学方向积极探索,在教学工作、艺术实践和生活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07年,经过与我院附中合并,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1)附小建校。创建附属音乐小学,是学院多届领导和教师们多年的愿望。从音乐专业的教学角度来看,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基本功,将对其今后能否成为优秀艺术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已创办附小的艺术院校在这一方面已突显优势,他们的学生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乐坛上频频获奖,除教学硬件、教学质量和生源质量高外,和他们在学制上从音乐小学至附中至本科和研究生的办学系列,使学生能从小就能受到全面、系统而正规的专业训练分不开的。

(2)教学管理。武汉音乐学院的附小,面向全国招收具有较好音乐素质和较好音乐基础的小学在校四、五年级学生,学制三年。学校开设有钢琴、管弦、民乐三个专业表演方向16个专业种类和音乐素养、视唱练耳、合唱等音乐基础课以及相关的小学文化课等。其中,文化课教学经过多方努力,和湖北省重点小学武昌实验小学实现“教学合作”。实验小学承担我院附小全部文化课的教学工作,而武音附小为实验小学所有的文艺晚会提供指导,并借助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名校品牌招收艺术教育班,由武汉音乐学院教师授课。此外,双方教师还在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年来,实验小学的教师以他们严谨的教学风格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我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武音附小和武昌实验小学教学合作,充分利用对方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联合,通过两校教学合作,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共赢,进一步提升各自的品牌和办学影响力。

(3)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因为附小学生年龄小,家长要求高,教学任务重,管理工作细等情况,多年来,在教学管理及校务工作等方面,附小管理层逐步探索适应附小办学特点的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在生活管理方面,重视学生品行培养,坚持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标准来教育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劳动课的开设和各种表彰措施来激励学生上进;在管理模式方面,通过封闭管理与开放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密切联系;通过艺术实践,扩大对外交流;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完善人员聘任,做到在附小管理层在学历、年龄结构和责任心等方面形成一个高素质的管理群体;改善教学、生活条件和作好财务预算决算工作,力争使附小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图11获奖舞蹈《踏山踩舞》

(4)加强艺术实践和校际间的联系。附小积极地加强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和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等的兄弟院校的校际关系联系,以提升附小在全国高等音艺术院校附小中的办学地位与影响。并进一步加强附小艺术团的建设,加强艺术实践,使“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流更具有实质性的效果。附小在国内外重大音乐比赛中主要成绩有:谭啸同学在香港参加“2000年第二届中国作品钢琴比赛”,获少儿组第一名,在上海参加首届“上海大剧院杯少儿钢琴邀请赛”,获少儿专业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周诗琪同学在湖南参加“洞庭杯民乐系列大赛”,获古筝专业组银奖;孟哓菲同学在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长笛比赛”,获儿童组第四名;陈果同学在沈阳参加“2000年雅马哈双排键电子琴比赛”,获中国地区选拔赛儿童组铜奖;李超同学在湖北“敦煌星火杯少年二胡大赛”中获一等奖。

(5)2003年12月附小合资单位撤走资金,附小成为武汉音乐学院的一个财务独立成本核算的教学单位。2007年附小并入附中,附中附附小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附小校长李艳霞任附中党总支书记,财务仍进行独立成本核算;2010年附中附小实现统一财务管理模式。

附小创建至今已经17个年头了,在这段时间了,附小积累了不少办学经验,也取得较大成绩,第一批附小学生经过他们的努力学习,已经成果初现,在国内外专业性赛事中频频获奖,多数人已成为所在领域的骨干力量。“黄鹤楼下音乐苗圃,未来大事在此起步”,我们相信,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附中附小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附小的各项工作会更上一层楼,为我院乃至国内外音乐院校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后备军。

六、结语

总的来说,附中经历了1954年建校、1966年教学停顿、1972年教学恢复、改革开放至今快速发展几个时期。在历届领导巫一舟、俞薇、龙发济、梁沛新、卢国元、刘松慧、姜德顺、王卉波、刘炎、唐戈、向思义、万敬之、范泽生、高雁、李艳霞、魏汉萍、王洪军、戴转运的带领下发展至今,其中有艰辛、有喜悦、有感动。此次以校庆为契机,还原附中发展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今后有更大进步。此次历史的资料收集特别感谢附中的老领导、老教授、学院档案室等。

附:

附中党政主要负责人年表

[参考文献]

[1]武汉音乐学院档案室:中等专业学校报表、湖艺教职工年表.

[2]武汉音乐学院档案室:关于开办附小的报告.

[3]陆炜标口述附中历史.

[网站资料]

[1]武汉音乐学院附中网.

[2]武汉音乐学院校庆网:http:///.

theHistoryandDevelopmentoftheaffiliatedmiddle(&primary)

SchoolofwuhanConservatoryofmusic

weiHan-ping,panJingc-heng&penGSong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9

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需要系统的课堂设计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小学音乐教学中,优秀的课堂设计需要授课教师认真总结课堂经验、积极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按照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宏观指导,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规律,设计出完美的课程设计方案。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课程设计

音乐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小学阶段音乐课的开设有助于,有助于我国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欣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素养的塑造等,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音乐学科的教学效果只能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才能实现,小学音乐教学中,优秀的课堂设计需要授课教师认真总结课堂经验、积极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按照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宏观指导,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规律,设计出完美的课程设计方案。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音乐课程有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他们的成长不仅仅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呵护,更需要从心灵上加以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从启蒙阶段就开始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导向。音乐课程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可以把人类的优秀文成果包容其中,教师可以用说、唱、教、演奏等方式,寓教于乐,在学习的同时就可以在少年儿童群体中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因素,引导这群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2.音乐课程有助于少儿儿童的智力开发。小学阶段不仅仅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来看,音乐课程的开设,能有效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音乐元素可以大幅度提升人体右脑脑细胞的使用数量,进而拓展人类的思维能力与欣赏能力;从实践效果来看,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文学家,如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人才,个个都精通音律,音乐元素对他们的文化创作提供了莫大的支持。我国小学阶段音乐课程的开设,正是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智力能力开发的必要措施。

3.音乐课程可以提升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每天都要在学习中度过,枯燥的学习生活,对这群天真灿烂、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没有没有兴趣和乐趣,他们也难以集中精力来面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效率就难以提升,久而久之他们身上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逆反情绪。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习兴趣,音乐课程的开设,把声乐、演奏、乐器、歌唱等环节容纳于课堂之上,就有助于激发这群孩子的学习兴趣,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准则

1.多样化准则。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求知欲望相当强烈,对未知的世界、谋生的领域、没曾经历的体验都充满了渴望,他们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单一的书本、教材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音乐课堂上,简单的歌唱也只能短时间内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只有内容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渴求。音乐教师就应根据这一原则,尽量扩大课堂内容,把说、学、唱、演等环节都引入到音乐课堂,进而提升课堂吸引力。

2.系统性准则。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工作,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课堂设计,首先应明确这节课堂的教学任务,做到重难点突出,简略得当,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师就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教师还应考虑到所教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难简结合,既满足知识面丰富的学生的需要,也可以迎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一个完善的课堂设计还应做到雅俗共赏,主要内容要显得高雅,辅助内容还应与大众生活、普通世界相结合,做到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统一,故此,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预定要遵循系统性准则。

3.目的性原则。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根本目的还是完成课堂教学,顺利讲完课堂任务,并且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和消化情况。课堂设计不完全是天马行空,虽然可以添加一定的艺术色彩,体现出艺术性,但一定要做到目的明确,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仅仅是手段,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教学环节之中,通过教学来为这群小学生做好基础性音乐教育,为他们的后续学习、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策略

1.积极使用游戏元素。游戏元素融入到课程设计,其实就是伴着音乐做游戏,是得音乐教学充满节奏感和意境感,同时也激发学生心底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恰到好处的音乐,游戏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也会让音乐教学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就融入到教学主题当中,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2.使用多媒体教学。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教学手段,作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可以引入到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让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并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把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到课堂上,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会让他们全部的感知力放在对新事物的接收上面,多媒体的光、影、声、色等特点更会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3.实施多样化考核。期末考试也是音乐教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再以单一的卷面成绩来鉴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及时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教师可以将对音乐的考查分为情感、速度、力度、节奏等维度,在各个层面进行不同的考查,以奖励小红花等奖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实现有效教学与实效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与音乐水平的培养。总之,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工作,需要每位教师遵循一定的准则,实施相应的设计策略,完善课堂教学,提升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凤.例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0,2(4).

小学音乐学科工作总结篇10

一学年的工作即将结束了,在这一学年里,我觉得自己在思想、工作、学习以及个人素质能力等各方面都进步、提高了许多。在本年度,我能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用自己的爱心和敬业精神,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努力突出艺术学科的特色,把美的享受带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达到了领导的要求,是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现对自己的一学年工作述职如下:

一、教师职业道德方面

本人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专研业务,勤奋刻苦;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在业务上不断学习各种音乐教育理论,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为指导,更好的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二、教学技能方面: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音乐教学水平和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浏览音乐网页,随时记下好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1、寻求最新咨询,认真备课。

我虽然是个老教师但是我从不服老。努力备好每一课教案。

2、教法新颖活泼,课堂充分活力: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力求以音乐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主动的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创造音乐。在我的课堂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之中,与教师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亲和力来带领学生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学中审美、美中提高。

3、爱心融入音乐,尽力辅导学生: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它凝聚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立与目的,然而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我能充分将自己的爱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将自己有限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我的学生。课中全神贯注。处处体现音乐课特色,用旋律代替老师的指令,琴声就是他们出发的号角,让学生始终处于音乐的欢快氛围中。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运用谜语、音乐故事等,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音乐游戏中解决枯燥的乐理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兴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后及时反馈。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积极进取、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学校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力量。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多少汗水、多少付出。我也坚信我的付出会有收获。

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谈起教育教学,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在此,谨将自己任职骨干教师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点滴心得体会汇报于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音乐教师述职报告范文二

来到城西小学转眼间已快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本人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严谨负责,热爱本职工作,教风端正,兢兢业业,勤奋钻研,努力不懈,认认真真做好本职本份工作。在这一年里,我担任了一年、六年两个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在此,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和更新。

在新教材改革的浪潮里,xx学年是个特殊的学年,一年级的小朋友首先站到了改革的最前方,各个学科都使用了新教材,而音乐课本则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为了使每一位音乐教师能够较快、较好的熟悉、掌握新教材,我区教研室在每学期开学初,安排了全区音乐教师进行学习新教材,还特意从广州请来专家讲座、示范,以便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新教材。新教材是从现代教育的理念做起点,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新教材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较大的空间自由发展、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发展健康的审美情操和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态度,全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教案的精心设计。

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缜密设计的蓝图,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我在备课时考虑到教学的基本任务即:教学目的,突出本学科的特点,把握好每一课的重、难点,合理的,深入浅出的进行备课。同时,我又依据各个年级不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掌握好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基本技能,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双基”课堂教学。

三、结合实际,搞好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讲课时,我会尽量按照教案的设计去进行。但,往往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与预期设想有较大的出入。因此,我会及时从实际出发,进行调理和修整。对于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年级,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时,我会根据此班的学习程度,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和创新,力求在不变中求万变。

在教学手段上,我推行愉快教学。使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情感,再根据内容的不同实施德育渗透。例如:《幸福生活》这课,就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巧巧手》这课,就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多锻炼自己的小手,为国家,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而《长鼻子》、《咯咯哒》、《汪汪与咪咪》等课则是让学生懂得保护小动物,热爱生命等道理。总而言之,都是为了使学生今后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四、切实抓好合唱队,舞蹈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