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2:00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1

张立昆

内容摘要:大城市的城市建筑、购物场所、消费水平的发展造就了与之适应的消费心理。作为未来大城市消费主力军的女大学生们消费心理有什么趋势和亮点。本文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消费心理方面的需要、动机、行为、个性及生活方式进行跨学科的精确分析,在如此消费心理上对爱情观与金钱观也有驱云露日之处。

关键词:女大学生消费心理大城市准白领心态决策自主化感性化趋势

研究背景

全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的动荡,在这个金钱是个人成就代表和自由平等至上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大城市的象牙塔中出现了准白领心态的女大学生们。她们出入超市、麦当劳、电脑城、歌舞厅、服装店。她们排斥大趋,希望形成鲜明个体,通过展示自己能力来实现自身价值。卡通、旅游、吃东西、睡懒觉却几乎成为共性。但对于出世、入世的惴惴不安,迫使她们不得不思考金钱、爱情对于自己人生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大城市的媒体力量报纸、新闻、电影、广告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消费形象和象征;在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所中女大学生被引入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让她们去审美、幻想、消费、享受。这两方面对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了直接影响,甚至形成了为社会学研究所忽视的女大学生消费文化。

调查概述

(一)调查方式:以标准的问卷作为主要调查方法,在首都某高校自习室采取随机发放的原则

(二)问卷回收情况:本次问卷调查于2004年5月20星期四进行,共发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1份,有效回收率84%

(三)调查对象:主要是重点大学本科女大学生,大一2份占8%,大二8份占32%,大三10份占40%,大四4份占16%,另外毕业校外人员1名。二三年级比重大,正好是消费心理稳定的学生群体。在25份问卷中,来自农村4份,来自小镇1份,小城市或县9份,大中城市11份。

研究概述及理论分析

(一)消费水平

吃饭外的月花费(元)100以下100—200200—300300—400400以上

比例(%)4%16%36%20%24%

配合此表,笔者进行了女大学生月均食品消费调查,大部分月支出200元,根据此表分析钱大部分却无形的花费在其它方面,让女大学生回忆花在什么地方时,她们76%认为这种消费值得,没什么可考虑的。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包括被压抑的信息,这经过数百小时的心理分析也无法打开回忆之门,而这种无意识可能被压抑。走出家庭消费决策自主化的女大学生们出现这种感性随意消费特征,极大可能是对某种物品的消费欲在童年受压抑或者是朋友、舍友对其的压抑影响。所以现在女大学生们不少认为“我以后的目标是养活自己就oK了”流失一定程度引导其消费,几乎很少有女大学生逃脱此等命运。笔者建议离开家庭后的决策独立化应该与个人理财合理化结合,动态过程中节约开支,合理消费。

(二)消费心理的需要方面

按照需要的层次,根据马斯洛分类可以将消费者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五中需要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是依照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组织起来的,每一种需要也可以相对组成自己的层次。其中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生的是安全需要逐层上升,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顶峰,因而不断推动人们追求新的目标,获得新的满足,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规律的。笔者对五层次进行了与消费心理知识方面的结合,得出了消费心理的需要四层次性:生理需要、社会需要、象征需要、认知需要。他们一切符合马斯洛的具体分类的五层次理论,并在问卷中尽有含蓄体现。

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笔者的需要四层次性

自我实现创造认知需要

审美

认知与理解

尊重和欲望地位、成就、受人信任和赏识象征需要

爱和归属社交、友爱、参加团体、获得爱情社会需要

安全和保障稳定的职业、有秩序的环境、保健条件、储蓄等

生理需要饮食、空气、住所、异性等生理需要

(1)生理需要:这个需要从马斯洛的观点,就是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消费者需要食物、住房、交通工具等。伍吉尼亚沃尔夫说:“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在每个大城市的女大学生心中都曾经有这一个梦想。但由于经济能力的问题,现在问到为什么要拥有时,她们沉默了。72%“就是想拥有”,12%“作为一种投资行为”,12%“想拥有自己安静的空间”,4%“想用于结婚”。由此可见新的家庭观念在这一代女大学生中已经形成,“生儿育女”与“买房储蓄”的传统女性角色,已不在为女大学生们所必然选择。大城市中高学历的单身女性群体正在全面扩编。甚至有些女大学生看破红尘,高呼“单身也快乐”

(2)社会需要:消费者通过消费产品满足其社会交往的需要。消费某种产品可能代表一定社会阶层的成员资格,或是传递了某些消费者社会关系的信息。这些产品满足了马斯洛认为的更广泛的社会需要。问卷中的典型例子是咖啡,尽管在西方喝咖啡完全是个人放松休闲的一种方式,而在中国的大学校园内,它更是对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模仿与女大学生们一致对白领生活的认同。大城市的媒体力量甚至直接把未来毕业的女大学生和白领联系在了一起,准白领这个概念也最处来自于媒体。自我意识如此强烈并以感情见长的女大学生们中已构想好自己未来社会角色,并自觉不自觉的努力融入白领这层次文化

(3)象征需要:产品对其拥有者的自我概念和个性起到了象征作用,因而满足了这种需要就是向他人也是向他们自己表明什么,告诉人们他相信什么,或他像什么。衣服自古与女人联系在一起,现代大城市的女大学生们更视衣服为自身的一部分。一个寝室,如果一个会打扮,那么整个寝室的姑娘也会逐渐漂亮起来,毕竟女人是有这个潜质的。女大学生的着装风格倾向于挖掘生活情趣、体验心情境界、展示女性魅力,她们真的变成地地道道的女权主义者。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欲望城市的焦点不是职业,不是性,女大学生的欲望城市是自己喜欢

(4)认知需要:认知是指发现关于我们自己周围环境的各种事物,并能够理解和掌握它们内涵据问卷分析女大学生们在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的月均消费在25元,绝大部分是以知识性、内容深度为主,小部分专攻娱乐休闲类。在于外界交流甚少的象牙塔内,她们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全球资讯、关心社会环境与问题;她们是“学习型”的人,懂得自身修养与教育投资。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一代,但近20%为林妹妹的伤感女性,尤其是理工科女生。她们反思自身在现代性中的生存状态,处于一种内在的张力关系之中,随着未来恐惧感和社会风险系数加强,她们将深陷一种可怕的轮回状态中

(三)消费心理的动机方面

(1)情绪动机:由消费者的喜、怒、欲、爱、恨、惧等情绪引起的购买动机。女大学生们认知细腻,决策带有较强的情绪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有很不稳定和冲动性的特点。与平时心境不同的消费行为即情绪化消费,这是笔者在问题上研究的主要方向。问卷中68%女大学生偶尔出现,8%女大学生经常极端情绪消费。在她们看来“反正心情不好,就买吧,那样心情会好很多”在大城市这样高速转动、转型的环境,象牙塔内的她们绝大部分把购物消费当成一种缓解压力、平衡情绪、宣泄郁闷的一种方法,就如同男人借酒消愁一样的,大家和社会应以公平视之

(2)情感动机:由人的高级情感如道德感、威望感、美感等引起的购买动机。具体体现

a.追求美感的购买动机。消费者对商品美学价值和艺术欣赏的要求较高时,会产生此类动机。他们重视商品外观造型、色彩和品位

B.追求成就的购买动机。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在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乐于承担风险。他们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对周围事物的评价趋向于使用个人的认定标准

C.追求名望的购买动机。这是因仰慕产品品牌或企业,希望炫耀和显名而产生的购买动机

在笔者的调查中这三类女大学生各占28%、24%、24%,另外就是无追成就购买动机占24%,由此可见对唯美追求的女大学生们为消费情感心理主流。当你在校园里看到一大群在一起说XX好可爱的时候,绝对不牵涉私有,不牵涉功利,只是分享美好事物,只是大家对这种单纯事物的共同喜好,你也会不约而同的发现这世界真美好

(3)潜在购买动机: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在成长和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中有很多欲望受到约束,这些欲望无法消除也无法完善的控制,他们会出现在梦境中,脱口而出或出现在神经质的行为中。所以对于消费者,许多消费动机也许被深层次动机所驱使的。笔者采用联想测试法,企图在深层次上获得固定的或社会化的思想反映。结果表明女大学生消费需求高级化:对生活品位和内涵的追求,对及时享乐习惯的满足。体现社会性需要高于生理性需要,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特别处在大城市校园中农村、小镇、县、小城市的女大学生们也尽快武装自己,跟上消费文化的城市化进程

(四)消费心理的行为个性方面

(1)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实际生活中,个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B.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本身和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女性消费者大多数对时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商品及其挑选过程更感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是指对活动过程已产生或将要产生的结果的兴趣。例如:有些消费者十分渴望有名牌轿车,而他真正感兴趣的却是车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提升作用。

在笔者调查中36%的女大学生遵从了女性消费者对时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商品及其挑选过程更感兴趣,而40%的女大学生更喜欢穿衣、吃东西方面的兴趣。逛街是享乐的观点被绝大部分女大学生以实际表现了。的确我承认有时我也厌旧喜新,可是上那有看不够的风景,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在女大学生思想中高高推崇起来

(2)能力:能力是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者自身能力差异必然使他们在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表现出来不同的行为特点。

a.成熟型,他们非常了解所需要商品,其内行程度超过售货人员,调查中此类占8%

B.一般型,他们通常有一些商品方面的知识,并掌握有限商品信息,但缺乏相应的消费经验,调查中此类占28%;或者有相对于其他商品的消费经验,但对要消费商品知之很少,调查中此类占40%

C.缺乏型,他们不了解有关商品知识和消费消息,同时也不具备任何购买经验,调查中此类占24%

在缺乏型的24%比例中,有16%的女大学生来自农村,8%的女大学生来自大城市,由此农村女大学生的城市化适应进程与大城市女大学生的独生子女独立进程要不断加强。总的来说,女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一般,要加强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个人有意识的自我培养,与大胆追求精神生活质量、物质生活质量的白领阶层进行精神衔接

(3)性格与消费行为: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以购买行为分类

a.持重型,情绪平稳,性格内向,环境因素对其刺激作用不大,重科学,重信息,比较熟悉市场行情,调查中此类占44%

B.谦和型,少有购买经验,没主见,没主意,他们内心体验比较持久,但外表很少表露,调查中此类占8%

C.激动型,购买行为不规则,没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认识、评价、选择、偏爱、决策”过程,购买以直觉为主,常不多作比较,选择,就进行冲动、突发式消费,调查中此类占48%

D.反感型,性格怪癖,爱以批评和挑剔眼光看待周围事物,购买时对售货人员见解表反感,调查中此类占0%

不可置否的结论女大学生们是一群天生的消费天才,现在的她们消费趋向感性化,要的是消费所带来的快乐感觉,不在局限于商品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而是要求商品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追求心理精神愉悦才是唯尚的

(4)气质与消费行为: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类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具有稳定性、持久性的特点。俗话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就是气质的稳定性,可以分为

a.胆汁质,这种气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兴奋型,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剧烈。他们抑制能力差,反映快而不灵活。调查中此类倾向占24%

B.多血质,这种气质的>:请记住我站域名/

C.粘液质,这种气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安静型,表现为安静、稳重、反映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重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他们情绪兴奋度低,外部表现少,反映慢,做事塌实。调查中此类占16%

D.抑郁质,这种气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抑制型,表现为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观察别人不易观察的细小事物。他们情绪兴奋度高、反映慢而不灵活,对事物反应性较强,情感体验深刻。调查中此类占28%

女大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会直接影响和反映到她们的消费行为中,使之显现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行为方式、风格和特点。可见女大学生把“不依世俗标准生存”作为基本价值观,享受生活乐趣、展示生活品质的新一族女性的先锋代表

(5)自我概念:又称自我形象,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的感知、态度和自我评价。自我概念是女大学生们在长期消费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一概念涉及个人理想追求和社会存在价值,因而每个人都力求不断加强他。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在纷繁的社会结构中,总在刻意、有意或无意的寻找自己的位置,以求抚慰不平静的心灵,达到安稳的状态。女大学生的“自我”在大城市这个消费崇高化、高度物质化的环境下,显得格外卑微和矛盾

(五)建立在消费心理上的观念

(1)金钱观

今天年轻的女大学生尽管很看重金钱,追求个人利益,但并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和金钱的盲目崇拜。她们对社会上某些消费行为在校园内大规模的模仿,使女大学生们有一种适应社会预望和要求的感觉,以及对高等阶层形成、风尚、身份的某种虚幻的参入。所以消费中与原始功能无关的附加值,成为了这一代女大学生的时尚

(2)爱情观

女大学生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对社会意义的欲望基础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塑造和引导承担着主要责任,在特定的消费过程中,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则不断受到塑造和强化,并由此在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相互观爱、相互扶持;喜欢是感觉、爱是责任等市场经济平等自由思想广泛的接受开来

研究结论

(1)她们消费倾向为“一流行、二休闲、三文化”,可以看出都是在享受现在的时间。她们希望结婚这一个转折点到来以前,能够尽情享受,并且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由于女大学生是女性,她们天美、爱漂亮,如果经济改善了她们会首先在吃穿方面进行投入

(3)在购买前或后,女大学生们回理智评价自己的非理智消费行为,认为情绪消费值得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2

[关键词]品牌价值品牌塑造大学生消费心理

一、品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品牌竞争,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竞争力、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市场营销的整体过程中,品牌是产品整体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都不可缺少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品牌已被公认为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企业的有形资产。据英国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Finance的全球最有价值500品牌排行榜显示,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熟悉的“沃尔玛”这个品牌,其品牌价值由2009年的406.16亿美元升至2010年的413.65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品牌。此外,电子行业的“谷歌”、“iBm”,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等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也都价值不菲。这些品牌之所以价值连城,是因为它们在持续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已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稳固持久的良好形象。

在品牌具有如此重大作用的今天,品牌塑造便成为了公司极为重要的环节。品牌与消费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时刻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而品牌具有角色感,即品牌被某种消费群体所喜欢和选择而具有某种特定顾客群的角色特征,因而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客户群的定位及对其心理特点、消费心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二、当代大学生品牌消费消费心理调查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和市场化运作不断的深入,高校消费市场日趋凸显着其巨大的潜力。随着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所蕴含的市场价值逐渐凸显,校园市场的价值研究和营销活动也成为众商家和诸多商业研究机构的热门对象,尤其是名牌商家争抢的重要市场。

为了更好的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品牌消费心理,我们选取了北京市学院路院校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针对的品牌主要选取了大学生对其消费市场有重要影响的运动服饰品牌。北京市学院路院校具体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林业大学。

本调查基于《品牌管理》、《品牌科学化研究》、《消费者品牌敏感:模型与实证》和《中国消费文化调查报告》等书籍的相关方面知识,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更为具体系统的调研框架,如图: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我们将大学生品牌消费心理分为品牌认知、品牌态度和品牌消费动机三个维度,将品牌认知又具体分为品牌知晓度、品牌记忆度和品牌识别度三个维度,将品牌态度又具体分为品牌评价、品牌意向和品牌情感三个维度,将品牌消费动机具体为消费者需求(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将消费者需求分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

在调查中,我们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汇总和分析,在分析结果中发现,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其独特的品牌消费特点和消费需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大学生还处于经济没有独立的阶段,可支配的开支相对有限,价格和品质因素对其有较大影响。

2.大学生思维活跃,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追求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基础上,也非常注重产品的个性和设计。

3.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中也不乏较强的冲动性,其消费心理比较容易受到消费环境、同学朋友、广告宣传、代言明星等外部因素影响。

4.大学生智力水平相对较高,在拥有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敏感性,勇于尝试和探索新产品,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相对多样化。

三、大学生品牌消费心理对品牌塑造的影响和启示

在市场营销学中,品牌塑造是指给品牌以某种定位、并为此付诸行动的过程或活动。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商家不仅要勾画出品牌的“精髓”,描绘出品牌的理性因素,更要在此基础上掌握品牌的“核心”,描绘出品牌的感性因素,其中目标群体的特点将直接影响着品牌的塑造过程。因此,在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商家品牌塑造时,基于此次调查的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对其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中,品牌塑造是一个过程,针对大学生的上述消费心理特点,可以给商家一些启示和建议,具体如下:

首先,价格和品质因素是当代大学生消费活动中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商家在品牌构建过程中,要重视商品本身的质量、售后服务等品质因素对其致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不能忽视消费者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其次,针对大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特征,在品牌设计上,商家在强调自己的产品质量保证、信誉良好的同时,更应注意品牌符合年轻人心理特点的独特设计,尤其应凸显大学生喜爱和容易接受的青春魅力、个性张扬、新奇有趣等特征,这将大大激发大学生的情感诉求。

再次,由于大学生消费心理还没有十分健全,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引导的心理,商家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要重视广告宣传的方式、形象代言人的选择等能够对消费起到引导作用的因素。让其符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对其进行积极的有效地消费引导。

最后,对于大学生群体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商家应努力研发和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尝试扩大营销方式,利用网络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介不断推新创新,保持企业鲜活的创新能力,提出更多更好的创意。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3

一、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和特征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年龄一般都在18周岁以上已具有较强的自立需求和意识,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既可以方便地漫游在兴趣的海洋世界获取新知,也可以充分的表现自我。网络媒体以它的无阶级性、公平性、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快速性传播着各种新观点新内容新思想,引领着大学生的审美观、交友观、价值观。

据统计,有60.0%的中国网民对于在互联网上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比较愿意但不主动分享的占47.0%,非常愿意并且主动分享与人互动的占13.0%。在未成年人中,将近有65%的网民对于将自己的事情在网上分享持支持的态度。他们在信息时代各取所需,这不仅仅节约了资源成本,还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拥有个人笔记本电脑,即便没有电脑学校也提供给他们网上冲浪的便利服务。很多高校在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都建立了网络服务,他们铺设了无线wifi使大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到网络提供给他们的便利生活。主要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一)网络文化和现实文化的互补

大学生在现实社会和课堂中积极吸取自己的养分锻炼自己的实践经验,可是由于人类地域活动的局限性导致我们所看所学往往具有片面性,不完整不全面,通常属于一家之言。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无界性正好可以从时间空间上弥补了知识多解性和综合性这个空缺,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知识和观点来充填自己文化上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使自己判断问题更加全面立体客观。大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虚拟世界的精彩不断被他们开发出来,网上购物学习聊天游戏社区,这些已经使“上网”成为当今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助各种下载平台,他们感兴趣的电影、音乐、电子读物、游戏甚至电子商务尽在他们指尖而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却不高。

(二)网络文化多娱乐消费

费瑟斯通在谈到消费文化是这样解释的,贪图享乐追求眼前的瞬时感观,有一套自我表达的生活方式和方法,容易发展成自恋的人格特点和自私的风格方式。这放到网络文化消费上也是比较恰当合适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容易被有噱头的新闻热点吸引,对色彩斑斓的语言文字没有抵抗能力贪图一时的感观刺激。在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发现,大学生网民主要把互联网当成娱乐和消遣的工具真正使用在提高他们文化素质水平上的很少。有数据可以显示青少年学生在网络音乐的使用率值将近百分之百,这远远高于其他网民对于网络音乐的使用率。在对优酷、爱奇艺等网络视频的利用率也远高出总体网民两者数据分别是79.6%和60.8%,在网络游戏方面的利用率低于影视歌曲为67.1%,总体网民利用率为56%。

(三)文化消费的自由开放性

网络文化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达到了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界的境界。它的无边界、无地域、无差别、无男女老少的环境使得人们可以敞开心扉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这是网络之所以优于传统媒体最显著的地方,也是深受年轻人推崇的原因。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开始追求一种文化层次优雅并且具有彰显自我个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他们追逐感官享受和刺激,虽然网络能提供很多知识,但是我们在阅览和学习时往往是碎片化和急功近利的。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观念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因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追求。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导致他们有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就会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消费渴求。大学生属于青年消费群体的一个部分,他们虽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经济并没有独立,因而其消费行为受到很大制约,所以说他们与青年消费群体又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由于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滞后的矛盾支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里经常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所以,在研究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对网络文化的消费心理之前,先对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进行简单描述和概括。

(一)动机简单求新求奇

大学校园就像是个社会,大学生是主要的社会成员。他们智商和情商普遍还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他们追求天性解放,时尚个性富有想象,勇于创新眼光独特。喜欢购买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新的生活感觉。他们就是时尚文化的风向标,体现时代特征,动机相对简单。

(二)自我展现和个性

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处于不断认识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相应的就有未成熟心理和成熟心理与其对应,他们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个性独立的不断解放,打造属于自我独特魅力的时尚希望蜕变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样。因此,他们特别喜欢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个性,希望可以配置能表现自我个性特征的东西。

(三)消费行为冲动不够冷静理智

大学生处在渴望在人群中体现自我同时又有不被理解和认同的矛盾中徘徊,这个时期的他们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兴趣爱好方面都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发生一定的改变。有的时候想要追求本质健康、单纯的、有质感的商品,可是又常常被华而不实的外观包装和别人口中的艳羡所动摇。其一,他们并不真正清楚自己所爱所想,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爱我需要产生购买的决定。其二,由于大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尚无养家的压力和责任,因此花钱比较随心所欲,没有节制和计划,冲动和盲目占比率高。

三、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这个作为e时代的“e人类”,大学生网络文化基本已将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流文化,作为主流媒介的主力军,他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者举重若轻的角色。随着网络文化的迅速传播及向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渗透,各大论坛、贴吧、朋友圈、微信圈的快速发展和建立赋予了文化资源无穷的力量和发展空间。文化的力量和导向也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向受到了影响,大学生们通过这些软体分享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同时向周边人推荐。大学生通常住在集体宿舍生活上相对操心的东西很少,对于他们来说网上购物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新宠。像这种群体生活衣食住行几乎天天在一起,生活规律、作息安排基本相同的一族很容易互相影响。当他或她的同学、朋友拥有了一件产品时,这个产品的物性特征他基本是了解比较清楚的,所以很容易产生认同感,希望自己也可以拥有。这时他就充当了活广告的作用,接着他就会向别人推荐,这就相当于多米诺效应。网购文化为何在大学校园如此风靡的原因,可能就是与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影响周围人的行为有关。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和无政府性,与当下大学生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不谋而合,大学生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自由驰骋和遨游。他们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网络文化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无缝对接。网络文化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模式,在改变着他们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无行中影响着他们对国家、对实事的态度和观点。在有学校教师引导下的网络文化学习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正面的效应,过去传统的大学教育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满堂灌,老师往往是课堂中的灵魂人物,他对学生的影响占主导部分。网络的出现,使得课堂与实践融合拆掉了两者之间的围墙,引领学生进入一片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在这点上,国内的几大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大学生在线、腾讯校园网站都做得不错,可圈可点。我们需要绿色的、积极的、阳光的网络文化及其环境,这样才有利于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让他们进一步学会成长,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的人生去奋斗。

网络虚拟世界就是一个大的数据库,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中国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紧张高压的高考环境过渡到开放轻松的大学时代,他们对任何事请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可是在这无人监管的环境下,加上自觉能力的薄弱,很容易被网络上的花边新闻或者是有心的人所操控,从而做出冲动的判断,没有综合考虑权衡利弊,而仅仅凭个人喜好去选择文化消费对象。生活中不乏一些谦谦君子在公开社交场和温文尔雅,在网络上变成脏话连篇抨击他人的恶魔,把自己所谓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在网络上指桑骂槐变成不良信心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大学生容易追求感官刺激,沉溺于暴力、恐怖、黄色的网络游戏和血腥的画面中无法自拔,在网络游戏中找存在感,这对现实社会的稳定都有潜在的危害。大学生在辨别是非方面,能力较低,容易互相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会走入歧途。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4

CnniC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1.32亿,并且网上购物人数超过3000万。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81.3%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大学生更是其中网络消费者的典型代表。大学生是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觉悟较高,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的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他们是网络普及的直接对象。论文对石家庄市市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大东校区、河北科技大学东校区、河北医科大学东校区四个校区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以及工学等学科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石家庄市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大东校区、河北科技大学东校区、河北医科大学东校区四个校区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以及工学等学科各年级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实际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1张,回收有效率92.4%。调查问卷分内容介绍包括23个封闭式问题和两个开放式问题共三大部分构成。统计使用SpSS11.0Forwindows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另外对于开放式问题采用归类整理的研究分析方法。

三、问卷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特征调查

(1)对于上网的感受。调研显示大部分的上网者能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乐趣,大部分受访者对上网的感觉较好。53.7%的认为上网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26.0%的非常能享受到上网带来的乐趣。另外有11.3%的人不觉得上网时间过得很快,8.2%的人感觉不到上网带来的乐趣,这类学生当属于那些对于网络了解不深或者受网络毁害论影响的那种类型。

(2)对待新事物的看法和为网络服务付费的意愿。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虽然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满足“生存需要”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当然这和他们的经济不能独立有很大关系,但大学生因其自身追求时尚的特点和独立生活的需要,他们更需要受尊重、人际交往,以及自我实现,所以他们在消费的心理上呈现一种追新求变的态势。此次调查显示对于新事物或新技术好奇或设法接触,以及要求设法实现拥有的占98.7%,这比较符合大学生朝气蓬勃、追求时尚新颖的特征。调研结果同时显示,有近50%的大学生不愿意为网上提供的服务额外支付费用,只有10.4%的大学生愿意为网上服务支付额外费用,有40.3%的大学生视情况来定是否愿意付费。这类现象表明,网络的普及还不够广和深,大学生对待网络消费的态度还不是非常积极,同时也说明网络文明的宣传还不到位。另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等也制约了网络消费的发展,网络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

(3)购物原因与网站选择。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网上购物是主动的,个人购物的原因中,价格优惠、商品款式多样齐全、购物图方便快捷,以及觉得好玩好奇时尚的比例各为22.5%、10.4%、12.1%、7.8%,由于网络消费的成本低、方便快捷以及它是有别于传统消费方式的新消费方式等特点和优势吸引着拥有高素质、追求时尚新颖并接受新思想的大学生。网上选购商品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又产生网上购物的因素,也就是网上购物的需求,再去确定如何的选择商家。这是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情感意志过程。此次调研显示,在问访问次数最多的商业网站这一问题中,结果排在前面的是淘宝、易趣、新浪商城、搜狐商城、腾讯、网易商城比例为29.0%、11.3%、10.8%、10.8%、10.4%、7.8%。选择这类网站的原因主要是知名度、受朋友的影响、诚信度比例各为27.7%、22.5%、15.6%。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月平均生活消费水平集中于200元~600元之间,600元以上的占7.8%,略高于本地区的平均生活消费水平。此次调查的对象网龄大多在2年以上,占80.5%。每周上网1小时以上,偏理科的学生由于课程多,每周上网的次数没偏文科的多,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1小时~3小时。其中也有每天上网都在六小时以上,网瘾大的学生(如玩游戏)。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点分析。上网地点调查发现在学校周围网吧33.8%,学校机房49.8%,宿舍或家里15.2%。说明大学生还未达到电脑的普及,鉴于地区发展和经济的因素尚不具备独立进行网络消费的能力。

登陆购物网站的频率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是偶尔登陆购物网站,每次上网都登陆的只占2.6%,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登陆购物网站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些表明当今大学生不是完全的网络消费者,他们可能是由需求产生或是网络宣传的影响进而产生欲望的。

调研显示91.3%的学生拥有e-mail,23.0%有数个,近年来的网上商家发现了网络邮件在网络营销的重要性,邮件营销一时成为市场的一个亮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大多数的商业网站像网易、新浪等看准了市场,并充分发挥了邮件的作用,面对网络的普及,为了赢来更多的顾客群,商家运用了一种更直接的营销方式——e-mail营销,即向广大电子邮件使用者发送有关于商品最新信息的e-mai1,在网上进行一对一的商品宣传。邮件营销应声而起并做有成效,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拥有e-mail的学生一般会浏览一下邮箱内的广告邮件,有时也会从中选择购买推荐的产品或服务,并且拥有邮件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网上购买行为。转贴于

在网上消费方面,选择网上实物购买占55.1%,娱乐支出占11.6%,虚拟产品,以及游戏充值占20.9%,其他的占12.4%。在实物的购买中,图书、电子或数码产品、软件、音像制品最受欢迎,但在年级上有所区别,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实物的购买概率远远高于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相关经验的增加,网上购物日益成为购物的一种方式。同时相比较而言,男生要比女生更能产生网上购买行为。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是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网上下载、聊天、玩游戏,以及收发邮件的比例占97.1%。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休闲娱乐业成为了上网的主要目的。虽然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认识仍是大学生上网的普遍选择,但同时休闲娱乐也上升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些表明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在网上对于信息、服务的多样性和娱乐性追求有所提高。网络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之一。

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支付手段,首选银行汇款,选银行汇款的占24.2%,其次依次为网上银行22.9%、第三方支付22.1%、邮局汇款15.6%。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式诸如货到付款这主要考虑了安全性的必要,还有手机支付的方式,在访谈中大学生都表示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3.调查分析总结

(1)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对其网络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网络消费,大多数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他们对于网络营销的态度越正面,年级越高对于网络经验越成熟,进行网上购物的行为就越理性、积极;性别与对待网络的态度有关;专业的差异,偏文科的大学生由于课程少,而且少了整天计算的烦恼,空闲的时间较偏理科的学生要多的多;月消费水平与网络购物相关性较小。

(2)大学生的网上购物的态度,以及意向对其网络消费有成正比的影响。调研显示能够尽情投入网络世界的大学生一般都能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乐趣,并对于网络才生亲近的好感,这样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会愿意为网络的服务付费,并且从于网络的接触过程中了解网上购物,偏好于网络,自然会转移接受网上购物这一便捷的消费方式。

(3)大学生的网络经验对其网络消费也有成正比的影响。大学生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会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而逐渐加深,不同的大学生对网络在自己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大学生网龄的长短与他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成正相关;大学生们随着网龄的增加,会从全方位的考虑购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产生购买的动机很理智,在如何选择商家上,会通过网络上的论坛对此商家的评价、征询朋友的意见、搜索商家本身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等方法搜集信息,有效比对,然后综合考虑比较网络风险系数,再做出购买的决策,这符合拥有较高素质大学生的纯粹消费者身份的特点。

(4)感知风险度与大学生网络消费成反比。网上购物的风险指的是产品质量风险、安全性风险(网络欺骗或欺诈、人身及健康风险、财产风险、安全感心理风险等)、商家诚信度的风险、机制不健全权益无法保障的风险、配送的风险等,这些限制了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步伐。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会尽量减少网上购物,即使购物也是在那些知名度大的商家去选择。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5

一、中国现代大学生的服装消费心理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大学生这样一个先进的群体当中,针对服饰的购买早已不是停留在之前的暖和、合身这一层面上,学生需要以服装来对帮助自己来彰显个性。笔者认为,在当代大学生服装选购的过程之中,其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时尚的追求,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先进的一个群体,并且有着极强的事物接受能力。因此,品牌效应在大学生消费心理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追求时尚,大学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会追求自己喜欢的品牌,而笔者仅从运动类服饰品牌的观察上来看,大学生往往热衷于购买如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品牌,这些品牌的共同特点便是服装设计理念先进,图案样式能够很好的对大学生的个性进行彰显。并且因为所学专业的不同,大学生在进行服装选购过程中,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艺术类专业学生会相对的轻视品牌,而重视服装给自己带来的视觉体验。而理科类学生则会在服装选择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服装的功能性和个性之间的平衡。

再有就是,在当代大学生之中,一般喜欢以自己所在的寝室或者学习小组作为一个群体单位,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大学生都比较喜欢以集体的方式开展活动,而在进行服装购买的过程当中,这样一种群体性活动就很有可能衍生出大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心理。而针对所购买的服装,大学生们在群体当中就会对价格、样式、实用性、款式等诸多方面对自己购买的和同学购买的进行对比或者炫耀。同时,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生活模式又让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如彼此关系良好的寝室可能会发生对服装等产品的购买模仿现象。这便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最后,因为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较为轻松自由,并且现代大学生都是从原来较为紧张的高中生活走向现在的大学生活,因此在心理会对自由产生极度的向往,所以大学生在进行服装购买时,同高中生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学生并不会对服装的产品品牌过度留恋,只要该服装能够彰显大学生的个性,那么这件服装便值得进行购买。即在大学生群体当中,针对服装进行选购时,个性因素是要远远高于品牌效应。而在个性的彰显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例如在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会喜欢色彩对比较为强烈,图案能够显著彰显艺术精神的服饰。而在理科专业的大学生当中,个性远不如艺术类大学学生张扬,因此较多的会选择较为大众化潮流的服装。

二、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服装市场的销售策略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服装市场,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但是需要依靠经销商对于市场潮流有敏锐的嗅觉,并及时捕捉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服装购买思想,才能够从中挖掘到无限的财富。

1.创造适合大学生的品牌,并培养大学生对于该品牌的忠诚度

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往往刚刚脱离父母的监护,因此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呈现出较为自由的状态。并且在此阶段,大学生需要面临走向社会这一人生必经历程,所以针对服装销售商来讲,正确的对大学生的服装购买进行指导,并让大学生对所创立的品牌产生好感便是其中的关键。营销商不能单纯的重视眼前的利益,而需要增加针对市场调研进行的投入,聆听大学生对于服装购买的需求,并及时地对好的意见进行接受和采纳,第一时间设计出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的服装,迎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今后针对大学生人群的服装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不断针对产品创新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数多为思想意识较为先进的90后群体,并且急于彰显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服装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紧抓大学生群体这一心理特点,大胆开发服装的图案样式,并满足大学生的性格彰显需求。大力宣扬自身企业的文化价值,并且让大学生能够对企业的文化价值高度认同,这样才能在针对大学生的服装营销中占得先机。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6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069-02

长久以来,中国大学生作为年轻消费群体的一部分,是未来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人力资源,他们的学习和消费行为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较于国外大学生消费行为相关研究,国内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比较全面。消费作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日常消费活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门槛的降低,使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内容和主题呈多样化、全面化等特点,既有从整体宏观层面的研究,也有从大学生个体层面展开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领域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展开。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群体进行了研究。

1大学生消费心理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综合体现了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对象。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不在少数,且研究的大方向不断向其消费心理和动机的等影响因素靠拢。

1.1大学生消费动机

(1)情绪动机。情绪动机是消费者情绪所引起的消费欲望及消费行为。张立昆(2006)认为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女性大学生将消费作为发泄,释放压力的方法,其特点有情绪性、冲动型消费,她们的消费行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2)感情动机。本文所指的感情动机是指顾客在主观情感层面上流露出的消费动机,也可以指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动机。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感情动机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感情动机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自我满足,这个类型的动机是关于顾客根据自己对产品或品牌的评价标准,进行选择和购买能够让自己得到满足的产品或品牌。二是追求美感,因为大学生受教育背景和所处环境的影响,购买商品时产生的艺术性动机,表现为重视产品设计、包装及华丽造型等。三是提高社会地位,大学生通过购买名牌产品或服务,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品味等,购买产品时产生炫耀动机。

1.2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研究者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研究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

1.2.1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外部因素(1)家庭因素。从家庭角度,家庭条件的提高对子女对物质要求的高标准也会产生不理性消费的行为。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会受到家庭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的约束。在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国民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拉大。这样的中国社会现状下,家庭经济条件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可以说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学校因素。不同的高校,其教育水平、消费氛围和周边环境都有很大差别,所以学校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背景方面,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尚未重视,甚至盲目放任大学生不良消费的泛滥,这些都将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年轻消费群体的典型代表,表现出时而推崇个性化,时而从众的消费特点,使很多针对大学生为目标市场的企业难以琢磨他们的行为倾向。因此,从学校巩固实施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角度,提倡高校应对学生如何花钱,怎样花钱的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改善大学生的薄弱消费意识,而这正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念的主要因素。

(3)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的进步,各种各样的信息从不同的媒体进入他们的视野。这种种的信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大众的消费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电视、网络等渠道进行广告宣传对诱导和促进大学生进行消费的效果非常明显。

1.2.2自身特性

除了以上所述的外部影响因素之外,作为内部因素,大学生自身特性也是影响其消费心理的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体的喜好、性格、心态三个方面:

(1)喜好。很多大学生在对某些事情或物体产生兴趣时,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进去,而这个结果会根据其年龄、性别因素表现出显著差异。

(2)性格。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其消费心理也各不相同,且其表现的差距较大。可以把所有大学生消费群体按性格因素的不同区分成稳重型、礼让型、过激型以及较真型四种类型,并对其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环境下的不同性格的大学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决策。

国内学者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生活习惯,把大学生分为四种消费类型:激动型;谦和型;反感型;持重型,总结后清晰的分析出不同了类型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特点。

(3)心态。国内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消费者心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消费者心态类型的不同,其消费行为以及特点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有时消费方式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2大学生消费行为

针对普通消费者和大学生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普通消费者和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某个方面的需要而在一定动机的驱动下,以其现有货币或虚拟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因为大学生消费群体在年龄段、教育背景及社会现状等因素上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一定区别性,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该群体的消费特点。

2.1消费行为类别

国内很多学者都针对大学生这个细分市场的不同方面,根据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了研究,也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局限性。国内学者张志祥(2002)将大学生的消费分为六大类:炫耀型是建立在大学生的虚荣心基础上的;豪华型是盲目追求的“高大上”不切实际;情绪型是大学生以自己的心理情绪为消费指导;早熟型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消费;畸形型是指消费过快,超额不良的消费;悬空型大学生只图一时之快,不顾后果盲目进行的消费行为。

2.2消费行为特点

大学生消费行为因为受到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这些特点可以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消费的成人化。丁家永(2008)认为大学生的消费更加趋向于成人化。一方面除了传统的休闲、娱乐的消费以外,把更多的消费投入到自身的兴趣爱好上;另一方面追求名牌,使自己着装像成人化打扮。

第二,重视提高自身能力的消费。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提高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以及现代的就业压力不得不使大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的竞争能力。具研究发现,有一半的学生每个月都会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消费200元以上,甚至有很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自身的投入大于400元。他们更愿意把消费投入到升学、资格证以及外语等方面。

第三,情感消费。经研究表明,大学生消费体现成人化特点的同时,其情感交流的消费也随之增加。如:生日、朋友聚餐、约会都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相比于小初高中的学生生活,大部分大学生既认为也坚信大学校园里的人际交往消费是不可或缺的,也相信消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网。与此同时,对于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恋爱消费是情感消费最大的部分。

第四,消费模仿。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消费方式上更多地体现出社会化模仿的特点。如:男生学习抽烟、喝酒,女生学习化妆、首饰等。此外,大学生对体育、娱乐明星的模仿消费也是不遗余力的。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的消费研究内容有大有小,都是从不同角度出发,上升为理论,呈现出更深、更广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对顾客感知价值与大学生餐饮品牌偏好、重购意向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扩充了大学生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勤,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7

行为经济学也被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框架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从研究对象看,行为经济学侧重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动机研究;从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由于行为经济学注重分析微观主体的非经济动机或者非物质动机,因此不同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更多依赖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中较多采用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等方法。行为经济学继承了经济学对日益复杂化的人类经济行为的研究诉求,但是在研究具体方法上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经济学方法,从而将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经济行为分析一直都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亚当•斯密则试图采用“损失厌恶”等个人心理可能会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随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也一直致力于对微观经济行为的研究,并号称经济学即研究经济行为的科学。但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研究框架都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上的,因而分析的都是经济动机驱动下的理,而复杂多变的个人心理特征都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被有意无意忽略或者抽象了。特别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行为研究所依赖的心理学基础已经消失。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乔治•卡托纳及赫伯特•西蒙开始将经济行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可以将行为经济学的创立追溯到西蒙的“有限理性”思想的提出。随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其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成熟,极大推动了大量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联合研究,并为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存在系统偏误,并进一步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行为主体的判断模型,从而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个体选择模型,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断成熟,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也不断深入,甚至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拓展到了金融领域,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二、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分歧与融合

行为经济学的先驱西蒙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主体在进行选择决策时并不完全依循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因而经济选择的最终结果完全可能背离了古典经济学家的最优化均衡点,从而解释了现实中的复杂经济世界。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批评和发展首先就是建立在对行为人的假设上,并进一步提出了由于行为人并不总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也可能存在偏好无法排序或者偏好不一致的情形,这就构成了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主要分歧。

(一)行为人的假设不同主流经济学假设经济主体都能进行理性决策,即假定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同质的,具有完备的信息。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认为微观主体的选择和决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理性受到了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而表现为“有限理性”。与此同时,在做出最终的经济决策时,决策情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决策模式等都会对最终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微观主体的异常行为也因此产生,加剧了经济现象的复杂性。行为经济学强调当事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强调决策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尽管行为经济学也坚持理性假定,但是认为行为主体的理性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对微观行为主体的假设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同质经济理性人,承认人的复杂异质性和社会性,并且利用心理学构建了自己的分析基础,从而导致了其和主流经济学并驾齐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派。

(二)偏好的假设不同主流经济学中偏好是外生的、稳定的,并满足自反性、完全性、传递性和连续性条件,从而在不确定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选择过程可以概括为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所以,偏好一致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构成了主流经济学的理又一重要基石。以严密的逻辑和数学分析构建的预期效用理论成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经典理论。但是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现实中的人们面临风险时不总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也不是完全依据概率行事,即著名的“阿莱斯悖论”。特维斯基和卡尼曼(1979)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合理解释,并提出了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对于偏好的理解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偏好并不是完全外生的,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独立于判断和评价的程序;其次,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可以表示为单纯的概率分布函数,通常还取决于对给定分布函数的描述。他们的研究表明,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的外在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偏好,偏好既不满足完备性假定,也不满足传递性假定。另外,很多研究表明,诱导偏好会导致偏好反转(perferencereversals)。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在消费行为理论的主要分歧就是围绕着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人而展开的,对于前者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行为经济学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观测,发现了在现实世界中,消费者存在的非理性、非自私自利的选择行为,违背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假设,从而将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来,合理解释了行为主体的“非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阿莱斯悖论”做出了解释。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分别解释了行为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选择,因此对复杂多变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两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应该互为补充,共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三、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方法

行为经济学试图将心理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并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提出了认知心理学概念,并侧重于行为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活动可能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研究中对传统经济学研究假设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了“前景理论”,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对经济世界的描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一)预期理论长久以来,期望效用理论作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分析的经典框架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阿莱斯悖论”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了期望效用理论和现实世界存在的严重背离。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大量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预期理论,对“阿莱斯悖论”给出合理完整的解答,奠定了行为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微观主体个人特征共同影响了人类的理性决策,应该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改造。他们认为人类的效用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而且期望效用本身也是由个体主观认识所决定,因此采用了权重函数和主观价值函数来描述人的效用。主观价值函数反映了预期结果与人的主观满足大小之间的关系。卡尼曼进一步提出了效用评价函数是基于S形价值函数中的一个参照点,由于行为决策人更多的表现为“损失厌恶”而非“风险规避”,因而效用函数存在着拐点。所以,预期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分析中的最大不同即对效用的描述。在预期理论中,效用是由价值函数决定;而在预期效用理论中,效用是由效用函数决定。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分析框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①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不是财富的绝对量变化而是财富值相对于参照点的相对变化量;②同样数量的财富减少引起的痛苦远远大于等量财富增加的快乐;③随着离参照点的距离增加,与参照点的差异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规律。以上结论解释了期望理论对不确定性下决策的分析框架,也是对“阿莱斯悖论”的理论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切合人类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

(二)研究方法传统经济学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已经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研究,在理论构建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学语言构建数量模型,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获得假设推论,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是,这样研究存在着的不足即往往将个体的心理因素忽略掉了抽象了。虽然同样是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但是行为经济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类的心理因素,因此往往借助于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另外由于决策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决策结果之间是互动的和关联的,因此行为经济学偏重于动态分析,而不是静态分析方法。

四、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信贷决策分析

机制消费信贷在我国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消费信贷的产生与扩张是否能够有效释放居民的潜在需求,促进消费总量的稳定增加,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国内很多学者在上世纪末即着手研究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并且也试图运用实证分析手段验证我国消费信贷的消费需求刺激效应,不少学者认为消费信贷可以促进居民的短期消费,但是对长期消费效用不明显。现有的研究结论主要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上,并运用流动性约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提出我国居民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而消费信贷的产生可以缓解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减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增加当期消费。传统经济学的消费信贷分析框架更多的建立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认为消费者是同质的,不存在差异的,都是根据经济利益驱动做出最终决定。因此,建立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消费信贷研究通常认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放松了人们的预算约束限制,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但是,正如上文阐述的那样,人类行为不仅由经济动机决定,也存在其他很多非物质动机。另外每个个体对不确定条件的判断受到各自过去经验判断的影响,尤其受到各自所选择的参照点影响,微观主体不应该是同质的经济理性人,而更多的表现为复杂多变的异质性,所以现有的消费信贷分析通常都将微观主体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等重要因素抽象或者忽略了,由此得到的结论很可能不能很好地刻画微观主体的现实决策行为。本文将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个体决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分别探索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信贷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搭建居民消费信贷的决策机制,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消费信贷行为的决策机制根据上文述及的传统经济分析框架下的期望效用理论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流动性约束理论,理性经济人在不存在消费信贷的情况下,其消费需求的最终决定即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人的决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预期的收入变动、商品的偏好、商品的价格等。而消费信贷产生以后,消费信贷可以改变当期流动性水平,进而使得消费者存在着新的跨期消费选择,那么增加的影响行为人消费决策的因素有信贷可获得性、消费的时间偏好。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背后存在大量的复杂多变的心理因素,而且心理因素也会对最终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借鉴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以及随后发展的心理账户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信贷行为主体的微观决策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希望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且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消费信贷决策机制。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行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判断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经验影响,也会受到个人对信息获得以及认识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消费者的教育水平、以往的消费经验、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以及风险态度都会影响到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而且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也都是不确定的。另外,行为经济学中的行为消费理论以及心理账户理论进一步提出,不同类型的财富或者货币收入并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效应,消费的时间偏好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消费决策分析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消费者是否存在消费的不同账户划分。具体来说在分析中可以充分调查消费者不同类型消费月支出的平均水平,以及消费者对电子、通信等具有明显更新换代特征商品的消费态度来考察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差异。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8

崔宏芳(1986~),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430070)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营销管理。

摘要:消费者社会责任作为社会责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其研究日益发展、深化。学界从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演绎出社会责任消费行为概念的内涵;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经历一般社会性意识的研究阶段、以生态和环境责任行为为中心的针对性研究阶段、以社会问题为研究中心的多样性研究阶段。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研究的日渐成熟标志涵盖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体系的系统化、完善化,促成该理论的应用化、实践化进程。

关键词: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

一、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在西方理论界的兴起,到90年代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四十多载的研究已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理论发展的日臻成熟促成该理念深入人心,并为企业界所采用。消费者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生存需要得以满足后对发展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产物[1],在引导个人行为、组织行为、社会行为符合发展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有关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仅数十载,多数以概念界定、单一行为研究为主,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对国内消费者而言尚属陌生词汇,实证研究甚少,企业化的实践应用更是无从谈起。故本文从梳理国内外文献研究出发,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概念的内涵演绎深入研究,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视角做出全面探讨,进而对国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未来研究做展望,以期为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本土化研究做贡献。

二、社会责任消费行为概念的内涵演绎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已逾四十多年的研究

发展史,学界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相关概念提法不一,可谓众说纷纭。社会责任消费行为概念的内涵会因社会背景、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的差异而变化,故本文以研究视角为起点,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

webster(1975)最早将社会意识消费者定义为将个人消费的公共结果考虑在消费决策中或以购买权利实现社会改变的消费者[2],Henion(1976)、murphy(1978)等提出生态环境影响即为“公共后果”,补充其研究[3-4]。antil(1984)提出“社会责任消费”概念,即兼顾个人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福利,环境、资源问题实现的相关消费行为、购买决策[5]。Roberts(1993)指出负责任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影响、或支持试图产生社会效应的企业,将社会责任惠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于1995年提出“社会责任消费者行为”概念,即在“私人消费决策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购买形式表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的消费行为,而后将利益相关者纳入消费行为影响考虑在内,使行为本身更易明确、测量。[6]mohr(2001)、唐末兵(2007)等指出社会责任消费行为是个人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时,最小化对社会的危害,最大化对社会的有利影响的行为,将社会责任履行延至消费全过程[7-8]。2005年国内首次定义“消费者责任”概念[9]。于阳春(2007)从环保责任角度给出定义[10],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自觉承担抵制直接或间接危害社会可持续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道义行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

从环保责任逐渐扩展到多方面的社会责任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由消费决策领域延伸至消费全过程,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构面日渐丰富,研究视角日益多元化,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内容亦不断丰富,然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本质是将私人消费行为的社会影响寓于社会消费全过程。

三、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史

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分类研究多见于国外的理论和实践中,基于社会责任消费行为概念界定的差异,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研究的侧重点亦不同。透过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发展史,可以深入透析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研究的演绎路径。

(一)一般社会性意识的研究

前人对于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分类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至70年代。Gough(1952)等设计了社会责任个性量表[11],Harris(1957)以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儿童设计了社会责任态度量表,分别从社会责任个性角度、社会责任态度角度进行了研究[12]。而后,Berkowitz(1964)、Lutterman(1968)针对消费者日常生活中诸如参与社区、关注他人、对国家、政治、公众、工作、朋友等有关社会责任态度的研究,基于Harris的量表开发出社会责任量表(SRS)[13]。anderson、Cunningham(1972)将Berkowitz、Lutterman的SRS量表应由于社会责任意识消费者研究中,指出具有一般社会责任的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亦会显现社会意识倾向[14],因其研究缺乏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测量而被否定(Kinnear,1973)[15]。webster(1975)是最早提出社会意识消费概念的学者,并运用8个项目来研究社会意识消费指数[16]。早期的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分类研究主要针对一般社会性意识或者态度的研究,而无针对性的消费领域的社会责任行为研究,尽管如此,早期的研究成果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明确方向。

(二)以生态和环境责任行为为中心的针对性研究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西方环境保护主义理念兴起,实践领域绿色环保运动此起彼伏,该阶段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侧重生态、环境保护、循环使用等领域,研究对象多以美国人为主。taylor(1973)等在研究生态意识消费时,首次从态度、行为双维度测量的角度开发出eCi量表,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15]。anderson、Henion、Cox(1974)以社会、生态责任消费为研究内容,测度一般社会责任行为、回收利用行为[17]。webster(1975)从环境保护、抵制劳动争议的产品的维度研究社会意识消费指数[16]。Brooker(1976)则从购买无磷洗涤剂、无铅汽油角度研究社会责任意识消费[18]。Belch(1982)分生态、社会、健康、能源维度以研究社会意识消费[19]。antil(1984)围绕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研究社会责任消费行为[15]。Leigh等(1988)从生态、社会影响,产品特性、设计、信息、延伸、附加方面开展社会责任消费研究[19]。就研究视角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逐渐从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意识或态度的单一视角扩展至行为的双视角,研究内容亦从社会性意识的一般性研究延伸至生态、环境保护的针对性研究。

(三)以社会问题为研究中心的多样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研究亦趋于、多样化。Vitell、muncy(1992)从非法行为中获利、被动获利、主动从欺骗行为中获利、无害行为来研究道德消费信念[19]。Roberts(1995)从生态意识消费者行为、社会意识消费者行为方面研究[6]。Francois-LeCompte、Roberts(2006)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消费、购买本国或本地区产品、支持当地企业或小企业、购买有善行的产品、适度消费方面进行研究,将法国消费者对产品、营销、公司、国家层面的道德考量纳入社会责任消费行为[20]。webb(2008)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购买、回收再利用行为、避免和减少使用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产品方面开展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21]。pepper等(2009)研究社会责任购买行为时,从公司发展层面对基于对企业道德声誉、公平贸易、劳动保障权益、企业慈善行为的购买方面进行研究[19]。阎俊、佘秋玲(2009)开发SRCB-China量表,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保护动物、监督企业和维权、支持企业的负责任行为、支持中小企业、抵制企业的反责任行为、适度消费、支持国货方面进行研究[22]。辛杰(2011)在阎俊等人的基础上,加入利益相关者责任、品质保证与感知质量,并细分出维权监督型、适应自然型、无谓无识型、盲目过度型、节约淡漠型、责任消费型的消费者[23]。肖捷(2012)则增加了生活习惯低碳行为的研究[24]。这一时期的社会责任消费行为逐渐呈现本土化、多样化、全面化的趋势,但其本质是消费经济主导下对社会问题的社会化、全员化关注。

四、研究结论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内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延伸、深化;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研究的演绎历程体现出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研究的多元化、科学化态势。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般社会性意识的研究阶段、以生态和环境责任行为为中心的针对性研究阶段、以社会问题为研究中心的多样化研究阶段。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在中国正处于从以生态和环境责任行为为中心的针对性研究到以社会问题为研究中心的多样化研究的过渡阶段,如何实现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研究的本土化,如何将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消费者责任主体、企业责任主体,企业新的市场细分,社会责任的营销创新,将是未来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智、丁家永.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课题.江苏商论,2010(2),17—18.

[2]websterF.eJr.Determiningthecharacteristicsofthesociallyconsciousconsumer[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75,2(12):188-196.

[3]Henion、Karle.ecologicalmarketing[m].ColumbusoH:Grid,inc,1976.

[4]patriche.murphy,normanKangun,williamB.Locander.environmentallyconcernedconsumers-racialVariations[J].Journalofmarketing,1978(10):61-66.

[5]antilJ.H.SociallyResponsibleConsumers:profileandimplicationsforpublicpolicy[J].Journalofmacro-marketing,1984,4(3):18-39.

[6]RobertJ.a.profilingLevelsofSociallyResponsibleConsumerBehavior:aClusteranalysisapproachanditsimplicationFormarketing[J].Journalofmarketing,1995,4(2):243-255.

[7]mohrLoisa.webbDeborahJ.HarrisKatherinee.Doconsumersexpectcompaniestobesociallyresponsible?theimpactofcorporatesociallyresponsibilityonbuyingbehavior[J].theJournalofConsumeraffairs,2001,35(1):45-72.

[8]唐末兵.“消费和谐”是和谐社会义中之意[J].消费经济,2007,23(2):3-4.

[9]李双龙.消费者与企业社会责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94-95.

[10]于阳春.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初探[J].商业时代,2007(3):12-15.

[11]GoughHG,mcCloskyH,meehlpe.apersonalityScaleforSocialResponsibility[J].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1952,47(8):73-80.

[12]HarrisDB.aScaleformeasuringattitudesofSocialResponsibilityinChildren[J].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1957,55(5):322-326.

[13]BerkowitzL,DanielsLR.affectingtheSalienceoftheSocialResponsibilitynorm[J].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1964,68(9):275-281.

[14]andersonw,thomasJr,williamH.Cunningham.thesociallyconsciousconsumer[J].Journalofmarketing,1972,36(7):23-31.

[15]Kinnear,thomasC,JameR.taylor.theeffectofecologicalconcernonbrandperceptions[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73(10):91-97.

[16]websterJrFredericke.Determiningthecharacteristicsofthesociallyconsciousconsumer[J].ConsumRes,1975(2):188-196.

[17]andersonwthomasasJrKarleHenion,elipcox.SociallyverusecologicallyResponsibleConsumers[J].americanmarketingassociation,CombinedConferenceproceedings,1974,36(6):304-311.

[18]BrookerGeorge.theSelf-actualizingSociallyConsciousConsumer[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76,3(3):107-112.

[19]陈启杰、武文珍.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测量述评[J].商业研究,2012(01):2-7.

[20]Francois-Lecompteagnes,RobertsJamesa.DevelopingameasureofSociallyResponsibleConsumptioninFrance[J].themarketingmanagementJournal,2006,16(2):50-66.

[21]webbDeborahJ,mohrLoisa,HarrisKatherinee.aRe-examinationofSociallyResponsibleConsumptionanditsmeasurement[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8,61(2):91-98.

[22]阎俊、佘秋玲.社会责任消费行为量表研究[J].管理科学,2009(4):73-82.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9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心理生活方式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现状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用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研究(consumerbehavior),也称消费者行为研究(consumerbehaviorresearch),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消费者研究通常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进行。在宏观层面上,消费者行为与消费生活方式概念相联系,通常是对消费群人口统计特征及消费行为特征的描述,这类研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方法是测量恩格尔等人提出的生活方式的四个维度,即态度(attitude)、活动(activity)、观点(opinion)、人口统计特征(demographic)来描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engle,Blackwell,andKollat,1978年)。在微观层面上,消费者行为则通常与消费者认知、态度、购买意愿以及决策过程等具体购买行为相联系,倾向于对消费者在具体的信息沟通、购买决策、产品使用、品牌态度等方面的行为进行解释和说明,多属于解释性研究。

中国早在1920年代就引入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但中国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从1990年代才开始真正发展。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从1999年起,开始招收第一批“消费者行为与中国营销”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致力于采用本土化的方法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当前,很多研究者也致力于在某个领域内研究消费者行为,也有很多学者把消费者研究渗透到其他领域,如渗透到品牌权益(范秀成)、顾客满意度(赵平)、营销渠道(庄贵军)等。

二、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

1.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心理研究

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诱因;对信息的处理。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需要是和人们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有无限发展性,因而人的需要不会有完全被满足和终结的时候。动机这一概念是由伍德沃斯(R.woodworth)于1918年率先引入心理学的。他把动机视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张春兴在现代心理学中把动机定义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需要和动机之间的关系: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需要只有处于被唤醒的状态,才会驱使个体采取行动,仅有需要不能导致个体的行动。需要只为行为指明大致的方向,而不规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只引起人体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而不一定引起某种行为动机。即使缺乏内在的需要,单凭外在的刺激,有时也有可能引起动机和产生行为。

消费者对信息的处理:感知和学习。产品的客观情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感知。感知是消费对从环境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感觉、组织和理解的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它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来感受。环境中存在的物体或事件在专业上称之为刺激物。组织则是指将感觉到的刺激物与记忆中相似的产品类别搭配分组。理解是指为刺激物加上一个含义,形成一个“规则”来决定它是不是你所喜欢的。

消费者的感知有三个决定因素:刺激物特性、背景特征和消费者特征。面对大量的信息,消费者会对其进行选择。通过生理和心理对这些信息进行屏蔽和筛选。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以获得有关购买问题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的。信息获取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怎样或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获得信息,获得哪方面的信息,均需要借助于学习这一手段。消费者关于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态度,也是经由学习逐步形成的。消费者态度的转变,也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的,消费者的学习还影响到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态度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态度也是指对特定刺激的一般心理倾向,即以可预期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倾向。态度的概念在社会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占据中心地位。

2.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心理因素研究

消费者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因素是个性、生活方式和自我概念。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做出反应得内在心理特征。根据学者们的定义,个性可以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具有系统性和持久性。生活方式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方式是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总和,即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全部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狭义的生活方式仅仅指人们的物质消费活动和由他人支配的休闲时间活动的方式。自我概念是由美国哈福大学理论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消费者个性研究,它是又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第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人类将自身看做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

个性、生活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关系。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通常是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规律。其中,消费者个性、生活方式、自我概念等都是作为消费者的行为的影响因素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这些因素之间并非是相互独立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消费者行为系统的不同层次和侧面。生活方式的研究是由对消费者的价值观研究演变而来,因此,消费生活方式是消费者自我概念在行为中的投射。消费者气质和个性基本属于先天性心理基因,而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是消费者先天气质基因在后天不同生活层面的具体表象。这些后天心理行为表象信息都浓缩在消费者自我概念系统机构之中。

3.内部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消费者心理因素包括一般心理因素、个体心理因素。前者包括动机、感知、学习和态度,后者则包括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消费者的行为,即影响了消费者是否购买。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个体心理、消费行为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各实体模块简单加总,而是一个各要素普遍联系的有机过程。侧重其中任何一项,都是片面的。同时,消费者所有活动都是与其内(指身心环境)外(社会、自然环境)环境状况联系相应。离开消费者整体生活动态背景去研究消费者行为得出的结果是其表象。

消费者主体和消费品之间的关系。商品(服务)等消费客体与具体某一个(类)消费者主体的价值体系不可分离。因为,物是各个不同消费者眼中的物,它是否需要、是否被喜欢完全取决于各个消费者(群)特定时空下的心理和价值标准。特别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产品,消费行为和产品具有更强的联系和体现心理价值。因此,对企业来讲,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在可控制的变量中使产品成为消费者所需的商品。

企业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起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情况,必须对消费者进行深入分析,继而采取措施满足消费者需求。首先,通过对消费者背景资料的分析,对其进行初步分类。其次,把不同消费群体和产品联系起来,调查产品能满足他们什么样的需求,购买产品的动机是什么。再次,根据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对消费群体进行再细分,调查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产品的认知和态度,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满足感。通过上面这些步骤,我们把消费者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对营销变量的有效组合来影响消费者。

三、结论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进行市场调查是其进入企业、在市场立足和发展的关键,要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对其行为研究是前提和基础。在消费者行为中,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复杂,但是又是有规律可循。因此,关注消费者心理,从企业可控的环境因素和4p角度考虑,制定相应策略,进而影响消费者行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卢泰宏:《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engleJBlackwellRD,minardpw.CoustmerBehavior,newYork,theDrydenpress,1995,4

[4]冯丽云:营销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篇10

【关键词】品牌依恋;品牌至爱;品牌忠诚;消费者;品牌关系

当今是一个品牌的时代,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会经历由弱至强的不同层级及强度的变化过程。品牌能够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也愿意选择自己信赖的品牌简化决策过程和表达自我身份认同,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和依恋,更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和品牌资产的形成,因此,品牌忠诚、品牌依恋、品牌至爱等高级阶段是企业品牌关系管理期望的终极目的。品牌依恋(brandattachment)是联结品牌与消费者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纽带的强度,是品牌情感和品牌关系领域的前沿课题。i鉴于品牌依恋理论的重要性,笔者在此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整合,为品牌关系和品牌忠诚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新视角。

1、研究品牌依恋的作用

1.1对企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对他人依恋程度很高时,人们会甘愿做出牺牲和个人投资来维系关系。依恋会产生各种强烈的行为并通过产品线及品牌延伸实现企业的有效增长,提升品牌资产,形成竞争优势,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程度越高,就越乐于付出付出更多的自我形象和可自由支配的资源(货币、时间、精力等)来得到品牌,越愿意溢价来购买品牌。因此,让消费者形成强烈的品牌依恋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顶点和强势品牌资产形成的基础。

1.2对消费者个体。品牌依恋能帮助消费者快速、正确的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有效减少由于现在众多品牌选择和品牌之间高度的竞争导致的消费者决策疲劳,简化了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1.3对学术界。依恋理论可以为关系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一种新颖的视角,为品牌关系和品牌忠诚研究尤其是推进心理学和营销学理论的交叉创新提供新鲜的视角和有益的启示。

2、品牌依恋的理论渊源

2.1依恋理论。依恋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心理学家Bowlby及ainsworth在母婴关系领域完成的。Bowlby认为,依恋是个人(主要是婴儿)与特定对象(母亲或照料者)之间一种充满情感的独特的纽带关系。1989年,美国营销学者Schultz在辛辛那提大学完成了题为《个人-所有物依恋的实证研究》的博士论文,标志着依恋理论从心理学领域进入消费者行为研究之中。

2.2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Fournier(1998)认为消费者—品牌关系研究建立在品牌拟人化基础上,消费者是把品牌比拟成人,比拟成伙伴的,研究也发现消费者通常会赋予产品某种人的特性,比如通过广告代言人的塑造,品牌就具有了与代言人匹配的人格特点。较高的依恋感会呈现品牌和消费者之间较亲密的伙伴或朋友关系。

2.3自我一致性理论。自我一致性是指消费者具有偏爱形象与其自我概念相吻合的产品或品牌的特性。。ahuvia的研究证明了,消费者通常通过消费来维持自我身份和定义与他人的关系,即品牌形象越体现消费者自我身份认同的表达,消费者就越对品牌有依恋感。

3、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

Schultz等学者的研究表明:(1)依恋的形成和个体消费经历有关(2)依恋具有一种自我表达功能(3)依恋强弱与消费对象提供给消费者的个性化价值大小相关。mugge、Schifferstein和Schoormans在设计心理学领域通过实验法研究了大学生对自行车进行精力投资,以及自我表达和产品依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精力投资对自我表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表达对产品依恋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研究指出,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的精力投资,使产品个性化;个性化过程的结果是消费者获得了一个更具人格化的产品,满足了自我表达的需要,消费者使用这种产品向别人展示自我;自我表达又会对产品依恋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借鉴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thomson提出了消费者对名人品牌(celebritybrand)依恋的a-R-C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如果某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自主(autonomy)、关联(relatedness)和发展能力(competence)的需要,人们就会对它形成较强的依恋。从已有对品牌依恋形成机理的研究看,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对品牌依恋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依恋对象成为消费者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时,它就与消费者自身关联起来。

4、品牌依恋的行为特点

macinnis和park对品牌依恋量表的幅合效度进行检验,发现品牌依恋有四种行为特点:(1)接近保持原则(proximitymaintenance),(2)接近能提供安全感并能促进成功应对环境,(3)环境应激事件诱发对依恋对象的搜寻,需要依恋对象作为庇护和应对应激,(4)与依恋对象的分离会产生焦虑。

5、相关概念比较分析

5.1品牌依恋与品牌忠诚。对品牌忠诚基本的定义现在仍没有定论,但大多数研究中都采用重复购买的行为或承诺作为操作性定义。它较强调情感和情绪之外的因素(特别是外显行为),而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则聚焦情感和情绪要素。另外,品牌依恋强调关系的强度,而品牌忠诚更注重关系的持久性,品牌忠诚是品牌依恋的一种结果。

5.2品牌依恋与品牌至爱。笔者认为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有很多相似之处,在Carroll和ahuvia的品牌至爱定义中依恋也是很核心的概念。他们的不同可能就是程度上存在差别,依恋中包含爱,但并非仅仅包含喜爱这样一种情感。品牌至爱程度上可能会深于品牌依恋,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现在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希望以后的研究可以涉足。

6、研究方向和建议

(1)科学界定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品牌依恋的概念定义尚不统一。而且对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等概念的区分也不是很明确。(2)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品牌依恋测量工具。目前关于品牌依恋的研究和量表多是国外的,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情境性差异比较大(西方文化表现为低情境性,亚洲则呈现高情境性文化),因此需要开发适合中国本土的品牌依恋测量量表。(3)深入发掘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4)研究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的相关关系。(5)对品牌依恋其他相关课题的研究。如,对品牌依恋弱化和品牌隔离的现象进行研究。

注释:

i姜岩,董大海.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及其理论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06-617.

【参考文献】

[1]姜岩,董大海.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及其理论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06-617.

[2]张立荣,管益杰,王詠.品牌至爱的概念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46-851.

[3]许晓勇,吕建红,文.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46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