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十篇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十篇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6:09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初中数学系统复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认真阅读教科书和有关笔记等资料

围绕数学复习的中心课题,要认真地看书、看笔记、看作业和试卷,才能提高阅读数学相关内容使掌握的知识迅速回到原来曾经达过的水平。当然,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弄懂,发现了没有记住的知识,要想办法记住。

在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主,围绕课题这个中心,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领会文章主旨。

2.阅读前,尽量采用尝试回忆的办法,先自己考考自己,看看独立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拿张草稿纸,在上面把回忆的线索写出来。如果坚持把回忆和阅读结合起来,并坚持多思考,阅读时就会更加专心。

3.阅读速度要根据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来决定,不平均使用力量,凡是学的较好的部分,就可以很快地过一下;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则要多花点时间,并留下记号,以便在以后的学习时提醒自己。

4.在回忆、阅读、思考的过程中,要随时想着怎样把自己的思考成果用笔记本的形式固定下来。有了好的想法要随时记下来,作为下一步整理复习笔记的原始材料。因为系统复习的过程比较长,好的想法不随时记下来,复习到后面就可能把前面的忘记了,这很可惜。

二、精心整理出数学学习的笔记

1.通过艰苦的思考,终于形成了完整而又系统的知识,应当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成果,并及时用复习笔记的形式,把它记下来,使这些学科成果,可以长久地保存下来。有了复习笔记,可以使学习保持连续性。再复习时,就可以迅速回到原来曾经达到的最高水平,以这高水平为起点,可再进行更深一层的学习。这样,复习笔记变成了学习进程中的“里程碑”,从而保持了学习的连续性,避免学习时一次又一次地简单重复。

2.有了复习笔记,有助于实现知识的“繁而杂”向“少而精”的转化。不少学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笔记;把一个复杂的专题变成一张系统表;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变成一张比较表。有了复习笔记,时常拿出来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强化记忆的作用。因为一看笔记本,就能迅速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又由于是自己整理的,印象深刻,所以是一份难得的“备忘录”。

3.有了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复习起来就会更加专心。愿望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把已经形成的“知识之网”用最形象、最简明、最醒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考虑本身就推动了复习时的思考。没有整理笔记的愿望,系统复习时就容易分心。

4.整理复习笔记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1)复习笔记要能反映知识的系统,应重点把数学概念和原来的联系和区别反映出来,做到一看复习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某个专题知识,换句话说,就是要把“知识之网”展现出来。(2)复习笔记要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千万不要变成课本的再版或课题笔记的再现,不要写得密密麻麻一大片。(3)复习笔记一定要适合自己使用,具有个人的特点,自己掌握好,记得牢的地方,笔记上要简单些,而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详细一些。因为是自己看的,可以用一些符号、简称,使之更好用。(4)复习笔记既是自己心血劳动的结晶,又是知识的精华,一定要保存好,以便随时取用,经过多次使用,直到熟记为止。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复习笔记,正是为了最终不要复习笔记。学习优秀的学生正是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使笔记越来越精炼,直到抓住知识的精髓,完全离开笔记本为止。

三、精心组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和整理主要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深入领会和巩固的问题,当数学知识系统化以后还该干什么呢?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通过做习题去发现问题,然后再深入地读书钻研,加深体会,继而再做习题,这个过程是可以不断深入进行的。当然,在练习后,还要认真地把自己曾经做过的与专题有关的全部习题进行分类整理,这项工作在系统复习的后期进行为好,整理后再做有关习题,会感到容易得多。

四、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

现在的重大考试,题量都比较大,如果知识掌握得不熟练,在考场上就往往完不成任务。因此,对自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不仅要弄懂,还要记牢;不仅要记牢,还要会运用。不仅学会运用,还要能熟练地、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当然,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对熟练也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律简单地理解为背得熟,解决快。实验科学的动手操作,也要达到熟练的程度。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2

关键词:数学笔记内容时机使用效率

记数学笔记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个新鲜事,是数学行为的前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是个较为拔高的要求。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以前对一些知识要点或经典的例题,要求学生随机记在教材上,现在开始使用专门的数学课堂笔记本,并将以上内容记在笔记本上,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记数学笔记,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有利于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筛选数学笔记的内容

把听过或看过的重要信息清晰地保存下来,有利于减轻复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1.记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概念、公式、方法、规律、性质等。

如: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的笔记的内容有方程的意义、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解方程及其依据(等式的性质和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等。

2.记练习或检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记练习或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重新建立正确的答案,实际是一次再学习、再体会、再认识的过程,也是进一步体会教材的重点、难点的过程。比如:分数的两种表示方法。通过记录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了解自己对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容易出错,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把知识理解透、掌握牢,不留尾巴和后患。如:5米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5米的()/(),每段长()米。

3.记解题的技巧。

(1)记“一题多解”。数学题的解法,有时不是唯一的,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扩大,解决问题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如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短除法、大数翻倍法等。经常探讨一道题的多种解法,寻找最优解法,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收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又能促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还能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记“一法多用”。如让学生记住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可以解决行路类问题。让学生领会单位一、对应量和对应分率的关系,分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一法多用”是命题角度的发散,解法角度的集敛,将具有内在联系的数学命题串在一起,形成问题链,分类记在笔记上,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记“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是命题角度和解法角度两个方面同时发散。比如: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在充分理解大杯与小杯间的关系后,运用替换的策略将大杯换成小杯或将小杯全部换成大杯,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随后进行知识延伸,将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变为“大杯比小杯多160毫升”,同样应用运用替换的策略将大杯换成小杯或将小杯全部换成大杯,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完成了一种变化,又巩固了替换的策略,从而达到学习一道题,会一类题;做一个题,会解一串题的目的。今后碰到一个新的命题,学生就不会去想以前做过没有,而是考虑它由什么简单形式变化而来的。

二、把握记数学笔记的时机

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忙于记笔记,没有处理好听、看、记和思的关系,顾此失彼,从而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果。其实记数学笔记存在着一个时机问题。

1.课前预习的时机。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课前预习我们能够提前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哪些地方容易,哪些地方难,做个简要的记录,使听课有针对性,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

2.课堂听课的时机。

上课专心听讲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课堂上以要以听讲、思考和动手为主,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知识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如教师讲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知识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地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后复习的时机。

上完一节课后,想一想,这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的数学知识,它和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学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学了哪些解题方法?等等,这样既可以巩固新知识,又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学完一节或一章的内容,更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找出重点、难点,分析每个知识点在解题中的作用,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这样才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三、提高数学笔记的使用效率

要让学生认识到记数学笔记的重要性,有主动记好笔记的强烈愿望和意识;教给学生记笔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指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这些是保持记数学笔记积极性的前提。我以为保持记数学笔记的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数学笔记的使用效率。有些学生的笔记本,时间长了以后,就抛在一旁,想到了就拿出来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翻翻,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3

【关键词】文科数学;阅读能力;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对于从事普通高中文科班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讲,身上的担子比其他科目的老师要重.因为文科生最怕的、最头痛的就是数学.对于很多文科生而言,如果数学成绩上去了,那他们的总成绩就上去了.因此,大部分文科数学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教学都极其认真细致而又充满耐性,但是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根据近几年在自己所教班级的跟踪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数学成绩很难提高,其主要原因有:

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弱

学生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第一要做的是读题.读题是为了审题.而读题是解题中重要的一环.因为未知这把锁最终要靠已知这把钥匙来打开.而很多重要的信息都会在题目中给出或者通过其中的已知条件经过演绎推理得出.学生往往会忽视读题的重要性.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给关键性的词做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读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地解题打好了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才分析题意,找准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并运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的关系.2.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在解题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读题时一定要求学生圈出题中的关键词.学生的读题能力提高了,审题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二、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弱

曾经有这样一个题目:在数列{an}中,a1=1,an+1=2an+2n,bn=an2n-1.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学生知道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即证明bn+1-bn是一个常数.但是苦于不能把常数找出来.考后讲评时发现问题出在这里:学生不知道bn+1如何表示.原来障碍在此!实际上,由bn=an2n-1,可以得到bn+1=an+12n,则bn+1-bn=an+12n-an2n-1=an+12n-2an2n.再由an+1=2an+2n得an+1-2an=2n,则bn+1-bn=1.后面的过程较简单,这里不详细列出.此处由bn=an2n-1得到bn+1=an+12n,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不能忽视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能力.高中数学很注重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的培养:1.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2.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弱

初中生可以模仿做题,他们模仿教师思维推理较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模仿教师思维的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现在高考数学旨在考查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式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初中生大量地模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式,给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僵化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要不就错,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数学生不会分类讨论.

四、文科生听课效率低

听数学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因为文科生受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的制约,所以课堂上听课效率低下,限制了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最好能够以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通过日积月累的习惯形成,学生听课才更有针对性,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五、学生不重视笔记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4

【关键词】数学笔记;新技术;理解性数学学习;综合素养;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10-0051-04

尽管人们依然在争论学生应该学什么样的数学,但对于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数学这个问题却持有相同的观点,那就是:学生应当理解性地学习数学的关键性知识和技能。

基于脑科学的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孤立地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无法达到理解,因为理解产生于学生与周围环境中的材料、同伴和起支持作用的成人的互动过程。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数学笔记(以下简称为数学笔记)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理解性数学学习。

数学笔记,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采用绘画、手工、摄影等美术形式编制个性化创意数学作品(如图1),并运用社会化语音技术对数学作品进行独立描述或解释,用以表达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然后于社会化交流平台,与同伴及成人进行及时分享和交流并获得相应反馈。

图1《我为数字穿新衣》

数学笔记连结日常生活,构建数学知识

从学校向日常环境的迁移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在数学学习的初始时段,反方向的迁移同样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首先,学龄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已经拥有了大量来自于日常生活的自然数学经验和非正式数学知识。其次,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和熟悉的情景之中,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学校里的结构化数学学习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并结合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并应用数学概念和技能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在制作《生活中的数字》(如图2)时,通常会采用绘画或拍照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发现,诸如自家的门牌号码、父母手机的面板、邻居家汽车的牌照、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商场里商品的价格、车站显示牌上的时间……我们的周围环境到处都充满了数字,但学生有关数字的经验大部分来自于自然和非正式活动。因此,当学生“以数学的名义”重新观察和记录这些习以为常的数字时,他们仍然兴奋不已。

图2《生活中的数字》

新技术的加入无疑给数学笔记提供了新的视角,增添了丰富的创意元素。阅读《建筑中的图形》之后,孩子们开始了图形发现之旅,他们先利用ipad在学校、社区拍摄照片,然后在“圈点”里圈出各种图形,标注名称,建构起对图形的认知,并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图3)。

图3《平面图形》

在此过程中,学生开始转变观察生活的视角,即运用数学的视角,对早已熟悉的环境进行重新观察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同时体验和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周围、眼前甚至身上。事实上,周围的事物原本就已经存在,学生只是换了个角度去观察,就能发现一个奇异的数学世界。数学笔记,正是在学生自身不断发展的数学理解与正式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数学笔记物化数学思维,外显数学理解

1.数学笔记呈现理解水平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但是,如何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观察、理解和评估学生内隐的数学思维?这需要我们引导和帮助学生准确而有效地暴露其数学思维,即运用恰当的符号表征数学知识。数学笔记作为数学符号表征的一种形式,能够外显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进而帮助成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观察和评估。

在教学“乘法”时,我们通常会做两个方面的前测:一是“乘法作为运算”,测试方式为乘数小于5的乘法口算;二是“乘法作为概念”,测试方式是数学笔记,即画一幅画表示3×4(如图4)。结果通常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很多孩子在学习乘法之前已经能够准确地计算简单乘法,并为此感到自豪。与此同时,有些孩子直接用“3和4相乘”的符号表征来表现“3个4相加或4个3相加”(如图4)。

图4《3×4》

依据数学笔记,教师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的认知和理解是有缺陷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让学生记住乘法表以求计算正确率与速度,而且利用学生天生的建模意识去引导学生学习连加的运算规则,因为这是理解乘法的基础。

2.数学笔记记录学习过程

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基本上是常识性的,但数学本身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面对抽象能力尚未养成的小学生,教师很难也不应当过多地讲解数学道理,而是引导学生参与笔记数学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丰富的观察、制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在“慢慢”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事实,“慢慢”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符号的简洁实用和数学原理的内在逻辑。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许多数学观察发生在不同时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记录观察到的数学现实,并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对这些数学事实进行分类和整理,从而建构数学知识。

图5所示的《三角形的家》清楚地记录了吕紫贤同学的数学学习过程:一开始只是为了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而后随着数学事实的不断积累,便有了分门别类的想法和行动。这样的数学笔记制作过程中,学生既能够观察并发现三角形在生活当中的广泛运用,更能够学会有条理地认知社会事物的不同领域。

图5《三角形的家》

3.数学笔记投射思维特征

数学笔记是学生个性化的数学作品,自然也能反映学生某些个性心理特征、学习风格。在画《多几少几》时,尽管教师提供的半结构化材料使学生的创作有了基本相同的框架,但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作品与作品之间细微的差异:有的学生喜暖色调,有的学生则好冷色调;有的学生喜欢使用“线条”,而有的学生则喜欢用“色块”;有的学生注重均衡布局,有的学生则喜好剑走偏锋……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我们眼前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幅作品(如图6)。由此可见,每个孩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思维特征,他们都在积极地发挥着独特的学习力和创造力,表达着独特的自我。

图6《多几少几》

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加,我们发现,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风格也存在差异。较之男孩子随性的天马行空,大多数女孩子的作品会显得更整洁、风格更统一、色彩更丰富;低年级学生更关注作品的艺术创意,高年级学生更关注作品的数学本质;低年级学生在半结构化创作中完成的质量较高,高年级学生则更愿意进行自主创意。

数学笔记融合多学科,培养综合素养

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正如图7所示,学生在笔记数学时,是以数学内容为中心,却常常整合了科学、社会学习、语言、美术、技术、运动及音乐等不同课程领域内容,形成一个以数学为中心的综合性作品,在重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图7课程整合基本模型

图8《厘米》

图8是胡魏恩祖同学二年级时的数学笔记《厘米》,他运用植物的生长过程来描述1厘米、2厘米、5厘米……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测量日益增高的植物,学生为测量者设计了各种增高办法,包括爬楼梯、跳跳球、骑鸟飞行、热气球……充满了各种创意和惊喜。画面中的阳光、土壤、水的出现,表明了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已经了然于心。

语音技术实现人人表达,培养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也是数学思维的外显形式。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影响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在数学笔记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

学生的数学笔记需要数学语言的解读,但在真实的数学课堂里,无法实现“人人表达”。在数学笔记中引进papa、微信等社会化语音技术,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如图9所示,学生先画出数学笔记,再运用papa进行图画解读,实现“人人表达”。

图9学生运用papa制作的数学笔记

首先,社会化语音技术完全实现“人人表达”。学生运用papa等语音技术将制作好的数学笔记导入,然后运用简练的数学语言进行讲述或解释,实现每个人都能个性化表达。

其次,社会化语音技术能够呈现“最优表达”。学生在讲解录音的同时,会对自己的数学表达进行自我评价,可以经过多次练习之后,最后呈现自己认为最为精彩的数学表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数学表达的自信心。

再次,在数学语言表达过程中,学生把那些“听懂的”或“看懂的”数学知识运用数学语言去描述、解释甚至概括,会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观察、思考和语言组织。这种过程为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做了积极的铺垫和充分的准备;基于充分准备和深入思考的交流讨论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深刻。

网络平台支持分享交流,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对包括数学笔记在内的学生作品的反馈在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少有教师拥有足够的时间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个别反馈。我们必须寻求新技术的帮助,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及时分享、相互反馈,从而获得同伴支持。

微信群、QQ群、百度云盘等新技术帮助我们构建起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成员的数学笔记作品能够进行及时共享,并且也可被他人(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共同体成员等)评论。共同体成员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获得大量同一主题的数学笔记资源,在观察他人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数学经验和数学事实,在分析、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和运用数学概念,并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他人作品的基础上改进自己的数学作品。这些知识习得和修改意见都能够有力地支持学生数学理解力的发展。

数学笔记对于数学课堂的交流和讨论也起着支持作用。首先,数学笔记作品对所有数学活动参与者都是一个共同的视觉参考物。其次,他们在课前已经通过网络平台针对同一数学问题进行了精心准备,经历了独立学习、扩展学习、识别和思辨。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学生有关如何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观点摆在课堂上去讨论,评价他们的论点合理与否,鼓励他们凭直觉应用数学原理,但最好是让学生们自己判断有些事情是否符合数学原理。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学习;课堂笔记本的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39-001

一、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使用课堂笔记本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落榜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数学成绩一般都不是很理想,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而对于职业学校数学的特点是基础性强,针对性强,所以只要学生肯努力,激发起学习兴趣,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学习,是可以学好数学,提高学习成绩的。

数学课堂使用笔记本可以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提高上课的注意力,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也可以使部分因为基础差、听不懂、上课时无所事事的学生有事可做。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加工,促使大脑对教师所讲、自己所想、知识情境、能力技能等进行概括、提炼等,对提高学生的上课听课效率、思维能力很有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职业学校学生记好数学笔记的具体做法

1.培养学生使用课堂笔记本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在新学期的第一次课上,老师要让学生了解职业学校数学学习的整体情况,缓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和排斥感,鼓励学生从开学的第一堂课开始认真学习数学。老师要让学生了解使用数学课堂笔记本的必要性,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每一位同学准备一本课堂笔记本。每次上课前请课代表帮忙检查学生课堂笔记本的准备情况,督促每位学生按要求准备好课堂笔记本。同时告诉学生,老师要不定期的检查课堂笔记本,将笔记本的使用情况纳入平时成绩,对学生养成使用课堂笔记本的习惯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2.课堂笔记本的使用范围

2.1记每节课的知识要点。每次数学课,不管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老师都会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罗列在黑板或者ppt上,这往往是该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学生将这样的知识要点记录到课堂笔记本上,方便在做练习时查找、在复习时把握住知识要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记书上没有的,由老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对所学知识点的高度概括,将这样的规律记在课堂笔记本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牢记知识点,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时,所有的诱导公式可以归纳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同时向学生解释:奇、偶指的是的倍数,变、不变是指函数名称的变化情况,符号看象限是指角a看成锐角时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还可以通过画直角坐标系向学生解释,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

2.3和老师同步解例题,记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题是为理解概念,说明公式、法则、定理的用法而设计的,它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教学内容,是诠释解题方法,展现解题思路,形成数学逻辑的重要手段,有的例题能很好的串联起所学的知识点。在老师向学生讲解例题的同时,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尝试解决例题,尝到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甜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可以规范解题要求,对作业和新知识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

2.4巩固新知识,完成课堂习题。职业学校的数学学习也是注重基础为主,因此,完全可以将课堂练习本融入到课堂笔记本中。在老师完成了例题的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上完成课内练习,趁热打铁,加深记忆。我一般会让学生从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开始练习,从后往前,和课堂笔记也有了一定的区分,同时又能督促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积极动手动脑,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5重视复习课,记一章内容的知识要点。一个章节后,老师会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学生要记录老师梳理好的内容概要,它涵盖了一个单元的重要知识点,揭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记录老师在知识点讲解之后的典型例题,这往往是考试的题型和知识点的考点,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抓住考试要点。

三、使用数学课堂笔记本的注意事项

1.不能因为记课堂笔记而忽视老师的讲

有的学生很容易将老师课堂上讲的,黑板上写的,都详细的记录下来,把课堂笔记本变成了“课堂记录”。几乎整堂课都在紧张的记录中,错过或忽视老师的一些分析,不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事实上,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是会留给学生思考和记笔记的时间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

2.课堂笔记本的使用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有的学生一开始会觉得新鲜,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愿意使用课堂笔记本了,甚至都会找不到课堂笔记本。个人觉得,老师也要激发学生对课堂笔记本产生兴趣。一开始,我会让课代表在每次上课前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的情况记入平时成绩,这对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另外,我会同意学生在课堂笔记本的空白处画一点小插图之类,记录一些名人名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笔记本,从而充分利用数学课堂笔记本,提高数学成绩。

数学课堂笔记本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课堂笔记本的使用是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笔记本的使用是一种知识的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智慧。作为学生,数学课堂笔记本的使用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贯穿于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充分的使用数学课堂笔记本,让数学课堂笔记本成为学生提高成绩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尚学鹏.《记好数学笔记提高学习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9)

[2]马荣.《小笔记大作用――体校数学课堂记笔记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2(12):147

[3]吴聪鹏.《提高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策略》[J]现代教育,2013(8):51~52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6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笔记不仅记录知识性内容,更要记录思维过程和辨析过程。记笔记要解决好写与想的时间冲突,掌握记录的技巧,并做好课后整理,及时循环回顾,增强笔记的利用效率。

首先“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遗忘。

其次,由于英语学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词汇知识易混、繁杂,细节、知识点数不胜数,语法知识系统庞大,因此需要做好笔记,防止知识遗漏,做到“颗粒归仓”。再次,笔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加工,促使大脑对教师所讲、自己所思、知识情境、能力技能进行概括、提炼,这是一个思维的加工过程,这种概括和提炼能够启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催化产生新的问题、解释或结论,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传统英语课堂的笔记一般包括:

1.教师板书的知识提纲;

2.教材出现的难点、重点;

3.补充的重要知识和典型习题。

由于传统的教学往往以结论性内容为核心,所以这样的笔记基本可以涵盖课堂的全部内容。但英语新课程强调以探究为核心,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强调知识获得过程、探究思维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强调方法、情感与知识的授受。所以,在新课程的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听、说、读、写多了、问题讨论多了,语言运用多了,而教师长篇的阐述少了,念词典、抄语法书的所谓“讲解”少了,黑板上的知识提纲不完整了,习惯了原来记录方法的学生不会做记录了。上课热热闹闹地参与了一番,一节课下来什么记录也没有,甚至连一节课学到了什么也回答不上来。

可见,新课程中的学生缺少与之相适应的记笔记的方法。那么在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笔记呢?

我认为,关键要解决学生记什么、怎么记、怎么用等问题。

一、记什么

1.引导学生记录课堂中的问题。新课程的基本模式就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往往是师生活动的主线,所以笔记应抓住课堂中出现的不同层次的问题,既包括中心问题也包括从属问题,既包括教师的问题也包含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还包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萌发的疑问。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高一上册第1单元Reading的Chuck’sfriend部分为例,教师为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和友谊的理解,一般应设计以下问题:

(1)whatisChucklikebeforehelandsonthedesertedisland?

(2)whatdoesChuckhavetodoontheisland?

(3)whydoeshemakefriendswithavolleyball?

(4)whatdoesChucklearnsaboutthefriendship?

(5)whatshallwelearnfromthestory?

学生记录这些问题,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结构、层次、寓意的理解,又能提高在现实生活中对友谊的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2.引导学生记录讨论中出现的不同意见。新课程强调学生对于问题探究过程的全程参与,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亲自体验,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们的交流、评价、表述、解释等都是开放性的,彼此未必完全一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其中有价值的、有启发的,特别是不一致的意见和内容。因为每人思维的层次、顺序、角度、深度不尽相同,学生已有的问题可能很快迎刃而解,但是现在似乎顺风顺水想清了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夹生饭”。

课堂上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往往是对学生思维盲区的一种警示,要引导学生记录有价值的不同意见,以拓展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举例来说:在阅读专项训练和完形填空专项训练中,由于理解的深度、角度不同,学生往往对问题或答案产生争执,此时作为教师就要有开放的心态,不强求立即统一答案,可以将不同意见保留记录在案,以待日后“此人不在此山中”的时候再加以讨论,从而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文章,加深学生对阅读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3.引导学生记录活动的结论。探究也好、讨论也好,都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手段,知识与能力是课堂活动永恒的落脚点,所以探究讨论的结论往往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必须记录在案,成为一节课最基本的物质收获。比如词汇、语法课的知识性结论、各种专项训练的解题技能、技巧的能力性结论等(例如阅读注意中心句、完形别忘上下文、短文改错看整句、作文书法关键词等)。同时在课堂探究、讨论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反思和感触,也是学习的结晶和成果。随时做点记录,总结一下思维的、交流的、表述的、修正的方法技巧,也是对学生合作精神、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怎么记

1.教师巧调控,解决好笔记与活动的矛盾。学生听、想、发言、交流与记笔记在时间上是冲突的,听清、听懂、理解别人的发言是记的前提,想是学生参加活动的核心,积极思考才能产生与他人共鸣或相对的观点,这样才能促进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探究进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参加活动是第一位的,记是第二位的,记笔记不能干扰、中断学生思维和交流的进程。教师要通过时间分配、活动安排等方法引导学生先集中注意力参加活动,在活动停顿的时间适时提醒学生进行高度概括和简要记录。

2.教给学生记录的技巧。只记录要点、关键词能大大加快记录的速度,多用专业用语进行记录可以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在探究结论的记录中,可以沿用传统的记录方式,比如词汇知识可以用大括号+例句+辨析的方式。但是对于一些做题技巧总结的记录,比如阅读中的猜词法、短文改错中的常见设错形式、阅读的技巧、排除错误选项的技巧等,教师就要给出充分的时间,允许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记下笔记,这样在此后复习的时候,学生才能重温典型语境、再现思维过程,巩固思维方法,提高做题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避免把思维成果简单地归纳为知识结论,以避免出现背过了词典都考不出分的尴尬结局。

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观察发现:好的学生听教师的讲解时很少做笔记,他们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教师所谈问题的思考上,放在对所学知识的质疑和联想上。他们所做的笔记只是自己想再思考的问题和课后想查阅的疑点,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笔记本,这说明了笔记的形式、内容等都要因人而异,不必一概而论。

三、怎么用

1.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做好笔记再整理。课上的记录只是临时的笔录,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差,所以教师要安排固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及时整理,使其避免出现再看时自己看不懂、想不全、讲不通的情况。同时,笔记本的整理实际上是学生思维的整理,学生对自己参加的探究讨论活动进行回顾、再现、反思与评价,在整理中常常能产生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找出自己的不足与优势。这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笔记;重要性;方法策略

做笔记是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对此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好笔记。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在做笔记的环节中存在敷衍了事、抓不住重点、逻辑混乱等问题,导致学习笔记的后期使用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想要学好高中数学,就需要对当前学习笔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升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一、学习笔记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由于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理解上的困y,即对于某些数学知识点无法形成有效认知,最终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1]。通过学习笔记,可以记录重点、总结错误,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说来,学习笔记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其重要性。

首先,学习笔记可以将课堂上教师所讲述的重点知识和疑难点记录下来。高中数学由于教学内容多,因此课堂进度往往比较快,教师在课堂上不会给学生留出太多,这就使得某些重点知识一闪而过,若是不对其进行记录,那么在课后很快就会忘记。不仅如此,由于课堂上还存在一些疑难点,将其记录下来,才能在课余时间和同学或老师展开探讨,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保证数学学习的效果。

其次,学习笔记可以总结错误。在数学学习中,遭遇困难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不少学生在遇到错误之后,没有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再次遭遇同样的错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通过学习笔记,就遭遇的错误统统记录下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最后,学习笔记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学习笔记的记录往往是按照教学活动的开展顺序进行的,即依照章节顺序进行。但是由于前后不同章节之间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就使得数学知识并非平面的,而是一个立体框架。通过学习笔记将各章节知识点记录下来,并且体现出其中联系,就可以构建知识框架,大大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二、在高中数学中做好学习笔记的方法策略

(一)做好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是学习笔记的重要构成环节,其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重点知识进行记录,同时对一些非重点知识进行罗列。要做好课堂笔记,首先应该加强课堂听讲的专注度,思维跟随老师的步伐,眼手口心要形成相互配合,在听讲的同时实现课堂笔记的记录,实现教师讲授和笔记记录的同步完成,最好不要在教师讲授完成之后再进行记录,这样的笔记时效性较差。其次,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在课堂完成之后,还需对课堂笔记进一步进行整理。因为课堂中笔记时间比较紧,在这短暂时间内作出的笔记必定在逻辑性、层次性上有所缺失。因此,在课后应该对其进行整理,凸显出逻辑性和层次性,而且通过这一环节也对课堂知识进行了再次复习,可以大大提高知识的掌握效果。

(二)做好错误笔记

错误笔记主要是对平时学习中遭遇的各种错误进行记录,由此形成一本错误笔记,成为以后学习中重点注意的环节。首先,应该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记录。课堂中的错误不仅包括了课堂练习解答错误的练习题,还包括了一些疑难知识点,将这些全部记录下来,可以为数学的巩固复习找准方向。其次,需要对课堂外出现的错误进行记录。一是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二是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最后,需要将正确的解答方法和心得记录下来。做错误笔记的重点不在于记录错误,其核心关键在于通过错误找出解决错误的方法,并且从中取得收获。所以,应该针对每部分的错误针对性地记录正确方法和纠错心得[2]。

(三)构建知识框架

在做好课堂笔记和错误笔记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通过笔记的形式构建知识框架。比如在学习数列的时候,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核心关键,笔记记录就可以以这两者为核心,分别辐射到对应的知识点。如等差数列就可以辐射到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等比数列就可以辐射到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具体如下图所示[3]。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通过笔记的形式将数列部分的知识点通过框图的形式罗列出来,不仅可以明确清晰的显示出其具体有哪些知识点,还可以看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这样的框架图,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列知识的记忆掌握。

结束语:

要学好高中数学,做好笔记是非常关键的。应该在课堂学习环节做好课堂笔记,在课外做好错误笔记,最后在这两部分笔记的基础上对每一章节的知识进行框架构建,形成知识体系,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李春娜.解析创新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3,17:53.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8

作为napa平台的接班人,SantaRosa在继承上一代迅驰平台诸多优点的同时将拥有更高的总线频率和更智能化的功耗控制。新一代迅驰平台的总线频率提升为800mHz,并且总线频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上升或降低,这让SantaRosa笔记本产品拥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更智能化的功耗控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三星笔记本电脑产品配备了新型的酷睿2代处理器。这种新型处理器借助迅驰第四代平台可以将酷睿2代处理器设计者们的全部超前构想变为现实。而且集成显卡也会随之升级,从原来的Gma950全面升级为GmaX3100,并支持最新的DirectX10。新显卡和DirectX10的完美组合让处理器的画面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SantaRosa的出现将会开创笔记本产品使用体验的新纪元。

此次三星的三款新品虽然都采用了SantaRosa迅驰平台和酷睿2处理器,但产品的自身特点却不尽相同。

如三星R70传承了三星的新纯黑钢琴漆外观设计,还有电源键更添加了蓝色的情感炫光。出于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考虑R70在键盘按键上融入了圆滑棱角的制造工艺,使它的整体风格在时尚风韵之中增添了几分成熟。这种设计也是三星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量身打造的人体工程学使用方案。无论是柔和的外观视觉和无屏钩开合机构还是新的键盘手感都让笔记本产品更富于人性化感性的色彩。

R70融合了多项走在潮流之端的新技术,最新的SantaRosa酷睿2双核merom处理器、HD高清播放、windowsVista操作系统以及130万像素的集成摄像头,这些科技尖端技术在R70的身上得到有机的整合。新的迅驰架构总线频率可达800mHz,可支持最大4mB的二级缓存。最新的SantaRosa酷睿2双核merom处理器,不但可提升多任务吞吐,更可延长电池使用时间达28%之久。它拥有最大1GB的内存,160GB海量硬盘。

R70搭载了全新的nvidiaGeFroce8600独立显卡,显存高达256mB;更配有130万像素的集成摄像头和Supermulti高性能刻录光驱。其核心配置之强令人感慨it时代进步的疾速,以及三星笔记本在it市场中所发出的强音。在接口上,R70亦是市场首批配有HDmi高清数字接口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利用HDmi接口R70可以成为家庭娱乐的高清数字pC平台。不仅如此,R70还拥有3个USB接口,经典的6in1插槽等,满足了您对扩展外设的各种需求。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9

关键词:初三化学教学“登门槛”效应巧用

一、什么是“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费里德曼(J.L.Freedman)和费雷泽(S.C.Fraser)进行了一项实验,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而那些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该研究证明了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化学是初三学生的起始学科,江苏省每年九月一日开学,第二年的六月十六日中考,上下两册书,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足十个月,如何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上课效率至关重要。教师可借用“登门槛”效应引导学生迈入化学学科的大门。

二、巧用“登门槛”效应

(一)巧记课堂笔记,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1.学记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心不及墨。化学第一节课就要求学生记好笔记,没有准备笔记本的直接用学校发放的练习本。笔记要记两部分内容,因为教师的板书内容往往有正板书与副板书两类。其中正板书是教师课上的讲授要点,其内容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并保留到上课结束。副板书是课堂上教师临时发挥的内容,可以即写即擦。一般学生都会习惯性地记正板书内容。成绩好的学生有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学习缺乏恒心的学生往往在学期开始时记笔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记越记越少,甚至不记,接着就游离于课堂,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最终沦落为学困生。现在的社会提倡节约资源,这在笔记中也能有所体现。学生记笔记一般都会顶左写,右边留有许多空白处,我们可让学生把它开拓成“副笔记”,记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化学符号、一个仪器名称或某个特殊现象,复习时“副笔记”能勾起学生对课堂的回忆,重现课堂情境。另外因学生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在听、看、勤于笔记、思考等方面,所以课堂上学生易与教师产生共鸣。

2.查漏补缺。

新学期没多久,我就听到同组的老师抱怨,说许多学生听写过不了关,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实验现象全乱了,之前明确告之听写的内容,在他们的笔记本上居然找不到该记忆的内容。翻开学生的笔记本,还惊奇发现有少数学生将mgo记成了mgo,Cu(oH)Co记成Cu(oH)Co。化学是一门起始学科,显然这些学生还没登入化学的“门槛”,就已经被吓得不敢登门,更别谈兴趣的培养及化学素养的提高了。

开始时课堂笔记最好每周一查,查标注是否清晰,是否有漏记、记错的地方。这个工作要非常仔细,细到错别字的更改。如果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第一手学习资料都有误差,以后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凡是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几乎很难有笔记记得详细的,他们直接漏记甚至不记。每周一查,遇到问题用红笔标注,对于不会记笔记的学生老师要当面辅导,每周一清。任何一个调皮的孩子,只要他坚持在课堂上做正确的事,就能专心致志地跟着老师教学步骤走。鼓励孩子多记“副笔记”,字迹不求美观但求工整,不求详尽但求准确。对于笔记条理清晰的学生,老师以课堂投影的方式予以表扬,尤其表扬有问题能不断改进的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只要努力也可以做得更好。

3.坚持笔记。

一节课45分钟,要求学生每分钟都全神关注、保持高度紧张是不现实的,适当给学生“无意注意”的空间,让学生适当放松是必要的,但是底线是必须记好笔记。教师在课堂上应将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百分之十的注意力放在知识传授上。所以教师备课要十分充分,教学内容要熟烂于心,只有熟悉了教材和教法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学生,才能观察到学生的表情是思索的、微笑的、发呆的、痛苦的、瞌睡的还是专注于别处的,透过这些现象教师瞬间可以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调整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确保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转,才能真正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化学的奥秘,化学课堂才能永葆生机。

(二)及时归纳整理,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

1.布置作业要定量,忌笼统。

初三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大多数学生仍习惯于手写作业,加之学科多,有些学科作业量又偏多,笼统的复习作业往往流于形式。若学生没有及时复习,会使前面所学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每次检测成绩都不理想会直接导致他们丧失学化学的信心。所以复习也要定量,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检查的方式一般是默写。比如让学生复习初中常见的化学仪器,自己要能说出所有仪器的名称,并能正确书写,课堂上以默写的方式来检查。这样学生就不敢偷懒,而且不增加学生额外的学业负担,学生也易于操作。

2.化学实验要回忆,忌死记。

化学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实验既要让学生感到惊奇,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一节课安排的演示试验不宜过多,用保存下来的实验现象尽量延长学生观察的时间,把完整的装置放在教室的某个安全角落半天至一天。由于空间的限制,课堂上许多学生并不能完全观察到实验现象,这样能起到弥补的作用。只要条件允许,教材中的实验都要演示,让学生感到所有的实验内容都是真实的,实验现象可以借助于笔记能清晰地回忆出来,千万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否则只会消减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致。

3.所学知识要整理,忌懒惰。

初中化学教材的每一节每一章的内容,教师都要舍得在课堂上花时间帮助学生整理。如沪教版上册书第一章,学完后许多学生觉得乱,原因是他们没有及时归纳整理。这章一共三节内容,每一节标题都以具体问题形式给出的,其实学生只要把三个问题弄明白就行了。另外所涉及到的化学物质尽量以实物的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从学化学开始就构建实实在在的化学世界。再如学完氧气化学性质时,避免学生懒惰,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笔整理“剧烈氧化”的文字表达式和“缓慢氧化”的实例,这对氧气性质及其用途的巩固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学习能力必然会大大提高。

总之,在初三化学教学开始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个明确具体的力所能为的小要求,并帮助学生努力实践并实现,这样做定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大全篇10

一、让学生明确整理错误笔记的重要性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知识不全,有的是由于思维不周密,有的是粗心大意。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的同时不能着急,也不能漠视,应该在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使学生在纠正解题错误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假如让每个学生将平时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整理成笔记,那么,这个错题笔记就是很好的资料,是针对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的最合适的资料。每一个学生的错题笔记,就是化学教学中最有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用好这个最有价值的资源,那么,化学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整理错误笔记,及时认真地将错误笔记复习一下,不仅能节约很多的复习时间,减轻学习负担,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特别是在考试之前,将平时整理的错误笔记上的相关内容复习一下,远比解很多综合题的效果好。初中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总希望老师告诉他们学好化学的诀窍,其实,让每一个学生正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从平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就是学好化学的最好诀窍。

整理错误笔记,是学习的良方,是减轻学习负担的重要措施。因此,指导学生整理错误笔记,利用好错误笔记是教师教学的技巧之一。

二、引导学生整理错误笔记

多数的学生明白整理错误笔记的重要性,并能付诸行动,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在平时解题的时候,出现的错误并不算多,整理起来也很方便。对于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在平时解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较多,整理起来的工作量很大,因此,这些学习困难学生对整理错误笔记有很强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班级里出现共性的错误,常常不是学生的原因,而是教师教学中的缺陷。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如果是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该补充说明的要补充,该重新讲解的要讲解。总之,教师要做好深刻的教学反思,而不是让整个班里的学生做一样的错误笔记。

对于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出现错误的地方并不多,出现错误的原因常常有两种:一种是粗心大意,审题不到位;另一种是思维上的错误,解题的思路错了。针对这个情况,指导学习好的学生整理错误笔记的时候,侧重点应放在解题思路的引导上。在整理的时候,不仅要写好订正,还要写上当时解题出错的原因,是哪个方面思考错了,写上反思,以后复习的时候,侧重复习自己写的解题反思。比如,某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110克,向饱和的40克的Kno3溶液中再加4克的Kno3,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不少学习好的学生忽视了“饱和”这两个字,将后加的4克Kno3也纳入计算中。那么,学生在订正的时候就要写上自己的反思:“没有注意‘饱和’一词。”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常常出现的错误是特别多的,如果令他们每个错题都要写下来,再订正好,甚至写上反思,势必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产生抵抗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比如,有些学生因为化学式的书写规律没有掌握,将化学式写错了,只做订正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应该督促他们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规律;有些是因为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好,导致解题错误,那么就要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三、灵活做好错误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