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2:00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1

3.实事求是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既要反对“左”的干扰,又要防止“右”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防“左”。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中,一定要克服形式主义,应结合社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德育教材,研究教法,因材施教,少说假活、大话、空话。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水平。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味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灌输,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属异想天开。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只搞空洞的说教,不要求学生付诸于行动,只会毒害他们的心灵,养成言行不一的恶习。因此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一定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德育方法1.调整充实德育内容,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学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中心内容。以此为重点,进行“两课”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既备书又备人,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作出科学分析,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丰富生动的实践,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开设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世界知识教育和“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抵制错误及腐朽思想的能力。

2.定期举办党课学习依据一贯性原则,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通过定期举办业余党校,组织学习小组,邓选学习小组,系统地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党的知识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教育扶贫是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让学生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坚定献身于社会主义祖国教育事业的信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2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4]戚万学.活动德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在道德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调节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与社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并且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活动环境的变化稳定的产生变化发展。

目前,我国关于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描述各有不同,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热爱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①,“献身教育,甘为人梯”②,“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民主、教育人道主义”③,“乐教勤业、教育民主、教育公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依法从教、教育人道主义”④。就字面表述而言,不同的说法都包含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及要求,但就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确立的依据以及目前存在的多种表述来说,应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道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职业道德必然要反映相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同时也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并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道德中,明确强调了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并且在1996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传统也需要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要求。虽然前人不可能站在今天的教育高度,但我国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献身教育事业的先贤和典范,都可以成为我们确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历史依据。

特别是多年来党和政府为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出了诸多努力,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党和政府也在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特岗教师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的青年人投身祖国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逐步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加之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复杂,工作周期长,见效又比较缓慢。教育的对象也都是一个个各有特点的独立个体,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一种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是很难搞好教育工作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内容当中应当体现出对人民和集体的阶级本质和时代特征,并且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所以,终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原则应当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

其次,从社会经济关系来看,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也是其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包含依法治教,并需要通过具体的人来贯彻执行。只有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知法、懂法、守法和执法素质的公民。所以,依法从教是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还普遍存在着甚至是违背教育人道主义的行为。体罚学生、填鸭式教育、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等野蛮教育的方式仍然不绝于耳。而人道主义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便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出现并倡导。从本质上讲,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事业,必然要致力于对人的普遍关怀和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和自由的追求,致力于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道主义基本上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以最纯粹的形式和最简单的办法把最深刻的人生内容交给青年”⑤。因此,应当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教育人道主义,强调尊重人的发展需要,主张个人的全貌发展,并从教育制度及社会环境上最大化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条件。

因此,在从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来看,应当包含“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从教”和“教育人道主义”三方面的原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教师职业活动及教育过程的特点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在职业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民主的特点。并且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教书育人,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还要时时刻刻体现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教师明显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伦理导向,其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这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从教育民主而言,教育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而且要收到以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调节。不同的上层建筑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是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民主需要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民主规定了全民具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同时也是作为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必须信守的道德原则和教育措施而存在的。它能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协作的开展教育活动,也能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不论哪个社会、哪个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既包含知识的培养,也包含道德的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具备所处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及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还要在道德方面具备时代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当中,既要探究科学可行的教学规律,还要积极培育能够参与各方面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人才。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实践当中用优良的道德品行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做学生的榜样。

因此,从反映教师职业活动及教育过程的特点来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包含“教育民主”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两个方面的内容。

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也应当体现出相应的内容,笔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确立应当从国家层面体现“教育民主”,社会的层面体现“依法从教”和“教育人道主义”,公民个人的层面体现“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来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进行综合的概括。

【参考文献】

[1]胡明、丁为群.论确立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7(2).

[2]刘彦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月.

[3]朱明山.对社会主义师德基本原则的思考.科教文汇,2006年2月.

[4]杨芷英.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5]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①王正平:《教育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杨燕钧:《教师伦理学》,华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杨芷英:《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④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9页。

⑤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9页。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4

关键词: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26-03

作者简介:郭现军(1969-),男,河南汝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是构建大学和谐德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和谐德育实践的基本前提。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以大学德育实践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以科学性、合理性为原则,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更为科学、更为完善的内容体系。

一、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依据

从根本上说,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大学德育的实践经验,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现有大学德育内容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基础上,构建起能适应大学和谐德育实践的新的体系。

1大学德育内容体系的发展

大学德育内容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高校德育目标被赋予了新的要求,相应地,德育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充实。

198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学德育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教育。十四大以后,大学德育中又增加了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课。此后,“98”方案中又增加了法制教育的内容,即在大学中又增设了《法律基础》课。“05”方案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确定大学德育内容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大学德育内容也理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应构建新的体系,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长期德育实践的经验

对大学德育内容进行调整,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也是我们总结长期以来大学德育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经验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目标及内容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政治轻生活、重理想轻现实、重社会轻个人等缺陷,不利于德育功能的合理发挥,也不利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大学德育的育人功能来说,由于我们一贯强化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所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一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却并不尽如人意,道德缺失的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并不少见,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的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客观地说,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他们在礼仪规范、心理健康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增加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就应是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必然选择。

3现代社会生活的推动

德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使之具备健全的人格。伴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大学德育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构建一个能真正面向现代社会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以充分发挥大学德育应有的功能。

现代社会是文明社会,是法治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在现代社会,大学德育承担着对未来的社会公民进行教育的职能,即培养合格公民的职能。现代社会的合格的公民,不仅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要合格,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利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和法制观念,要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和健全的心理,要有高雅的精神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培养现代公民这一德育目标,以现代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丰富大学德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审美教育等作为教育内容,构建起新的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

4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大学和谐德育的实施;而大学和谐德育的实施,则要求我们对德育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求我们要构建起一个新的大学和谐德育的内容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价值目标上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相应地,大学和谐德育也应该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个体成长需要的统一为目标。我们要把满足个体成长的需要即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大学和谐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在德育的内容方面,就不仅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作为社会主体的每一个大学生,使其身心和谐发展,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来说,我们就需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审美教育等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使大学生能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大学和谐德育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

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笔者看来,这些原则应包括德育内容与德育目标相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统一的原则、各司其职与整体和谐相统一的原则以及原则规范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策略的灵活相统一的原则。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5

关键词:高职生德育教育教育策略

高职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根据他们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德育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所以,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是公共政治课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生心理和年龄特征

人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文化经验的积累和文化心理的培养,确立价值观念。然而,我国高职学生是在高等学校统一招生体制下相对在各个方面较弱的一个群体,他们普遍具有如下特征:时代感强,责任感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是非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较强,承受能力弱;注重实惠,缺乏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心理问题较多,等等。

根据高职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其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大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它在人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德育能够制约人的社会化方向,德育的核心作用在于促使人逐渐习惯社会角色和规范,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德育可以满足高职生自我完善的需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幸福与满足,而且能促进高职生的智能发展。除此之外,德育还可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心境、情绪直接相关,而高职生的心境、情绪又与其所思、所得、所失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德育能培养高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职生德育教育的原则

为了适应高职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发展规律,在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从高职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采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合理事实、合理分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式,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分辨善恶的能力。

还要遵循教育和管理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结合原则。教育者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采用激励和奖励方式。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整体化、系统化教育优势,努力发掘、形成和优化系统的活动载体,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使思想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立体化地落实到各个层面,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三、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教育策略,教育者要选择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的德育方法,尽可能避免为使用新颖方法而选择方法,那样很可能因自身条件不足而为方法所累。就高职生而言,要考虑受教学生及其群体道德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实际,兴趣、个性、特长等,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高职生德育策略要用简单的方法取得较大的正面成效,避免产生不良作用,将负效应控制在最低程度。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语言说理法。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高职生阐述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等原理、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品德认识。通过德育课程、时事政策报告、政治法纪课题讲座提高他们对思想品德的认识。

感染熏陶法。通过事实、典型人物和情境等对学生进行说理、引导、熏陶和感化,使他们获得直接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规范的经验,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的品德情感的方法。高职生的心理较敏感,要对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特点是要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实践锻炼法。通过具体的行为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训练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如学生守则、行为规范、食堂规范、图书馆规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培养优良思想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作用,培养他们知行结合、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高职生来说,要通过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等实施教育。

总而言之,高职生德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德育教育是使高职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遵沂.让哲学走进人们心中[n].人民日报,2005-11-25.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6

【关键词】蔡元培德育观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40-02

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大学校长,他一贯非常强调和重视道德教育,在德育的地位、作用、宗旨、目标、原则、内容、方法、模式等各个方面,融合和吸收了中西方德育的先进成分和理念,对整个德育系统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套德育理论体系,展现了其教育家的理论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近代中国教育、德育思想与模式的转型,从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未来的展望和设计。本文拟就蔡元培德育观形成的条件背景和他对德育的各层面阐释及其德育观的特色进行一番简要的探究,以期能够从中挖掘一些对我国当代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科学运行的思想方法资源。

一蔡元培德育观形成的背景与条件

蔡元培德育思想的形成有以下时代背景和条件,即与蔡元培一生三种特殊经历有关:(1)严格的家庭教育经历。(2)其丰富的留学经历。(3)参加革命的经历。这三种经历形成合力,再加之时展和国家现状的需要,于是就形成了蔡元培德育思想的一个完整体系。

1.受蔡元培本人的教育家眼光和教育救国主张的指导和影响

从近代以来一直到蔡元培时代,中国经历了无数次救国救民的运动,遭受了各种耻辱,一直处于积弱积贫的境地。对此,蔡元培提出了人才的培育才是富国强兵的根本,主张教育救国。正是这一救国方略指导下,对如何培养国民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2.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对蔡元培的影响

蔡元培作为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自幼受到中国国学的熏陶和感染,深刻体会到中国重视道德教育和国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为此,蔡元培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成分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推进其德育思想更上一层楼。

3.西方近代道德教育先进思想理念模式对蔡元培的积极影响

这一点有赖于蔡元培留学欧洲的宝贵经历,在这次留学中,他饱览西方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教育先进理念,对西方的和谐教育和全面发展理念极为赞赏。

二蔡元培对德育的诠释

1.关于德育地位的阐释——关于为什么教的问题

蔡元培一贯非常重视德育。但他更多是从教育家的视野出发,思考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在他发表的教育宣言中,把德育放在了最根本的位置,提出了五育中最应该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主张把德育放在五种教育的首位和核心位置,德育应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坚地位,反复强调德育是健全一个人人格的根本。为什么要把德育提高到如此高的地位?从整个德育观看来,蔡元培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和视角去阐释德育的地位:(1)从当时现实中国情况看,不能仅仅抓经济和军事,不能局限于功利主义的教育,更应该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使之与国家的富强建设配套,方能真正促使国家的振兴。(2)从人类进步的内涵上,蔡元培认为,人类进步的表现和需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发达,更需要每一个国民精神、思想文化的进步,基于此,务必要加强每一个国民的灵魂洗礼,即道德教育。(3)可以改良当时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的文明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从其在北京大学上任校长时发表的演说中,对学生们提出的几点要求中,就响亮地提出必须要加大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精神的培育。(4)从每个公民个人层面上思考,蔡元培认为德育实际上是健全公民人格的根本所在,唯有如此人才能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培养出共和国民健全的人格。

从以上几方面可看出,蔡元培把德育已经拓展到国家现实大发展、人类全面进步、社会风气的积极改良及个人的健康发展等层面去理解和阐释,体现了蔡元培作为教育家的远大开阔目光,即把德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即抓好德育,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促使社会避免各种弊病和冲突,才能促使国家振兴。

2.关于德育宗旨、目标、内容的论述——关于德育教什么的问题

关于德育的宗旨,蔡元培从中西合璧的视角出发,认为法国大革命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是当今新型德育的宗旨,在古代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能够找到“中国原型”——孔孟所提倡的志向、宽恕、仁义、仁爱等思想

关于德育的目标,主要孕育在蔡元培重视德育的原因。蔡元培从以下层面思考德育的目标,首先,关于德育的宏大目标应该有:(1)与富国强兵一起促进国家的强大;(2)促使人类两个文明的建设和进步;(3)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4)促使每个国民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些是宏观上的目标,蔡元培主要从德育的作用上阐释德育的宏大目标。具体到德育领域的微观目标和直接目标,蔡元培认为德育的培育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高低不同层面的目标,即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即到达两个层次的道德水准:(1)培育国民健全积极的道德人格,即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和情操,这是高级层面的德育目标;(2)培育国民形成消极道德,就是培养每一个不害他人独善其身的低级目标层次,这两者务必齐头并进。

关于德育内容,也就是用什么样的道德内容来教育民众。蔡元培结合中西方道德的先进内容,提出应该借鉴世界上各国的先进、健康合适的新型道德来教育国民,主张把“自由、平等、博爱”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与道德教育大纲,这是宏观层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将之与中国的传统道德相结合融合,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蔡元培构思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一系列具体详细可操作的道德教育内容,如人与人平等互助、宽容相待、讲究公共服务等。另外,蔡元培还提出了培养国民全新的学习观和人生观,使之富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一文中,蔡元培还提出了培养民众的世界观,把世界观纳入道德教育的内容,使道德内容更富有哲理性。

3.关于德育原则与方法措施的阐释——关于德育怎么教的问题

至于怎么操作德育,蔡元培认为务必要尊重教育规律,在此前提下,蔡元培提出了以下德育过程中务必要坚持的原则:(1)坚持主体性原则,这是蔡元培构思其德育体系时反复强调的,要求德育要充分考虑和估计受教育者的个性和需求,发挥被教育者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其德育原则中最重要的一项。(2)坚持各种教育良性互动的原则,蔡元培主张把德育和体育、美育、智育、劳动教育等结合起来,把德育融合在其他方面的教育过程中,促使这些教育互动共赢,这样才能推动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3)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蔡元培提出教育自由、平等、博爱之道,不可能一蹴而就,务必遵循步步为营的原则。(4)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蔡元培提出在德育的过程中,务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情况进行。

关于德育的方法与措施,包括蔡元培提出的德育原则中,在德育中可以采用以下积极可行的方法:(1)德育必须实事求是,做到有的放矢,与时俱进。(2)加强个人修养,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即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法,其中要通过修己、自省、自制等途径和渠道切实推进自我教育的效果。(3)教育者采取引导受教育者积极改正错误,主动向善靠拢。(4)积极发挥教育者及其他人的示范先导作用。(5)特别强调通过各种实践,即具体的道德行为来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

三蔡元培德育观的突出特色

蔡元培作为近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针对当时近代中国国民素质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及其教育观点,有诸多富有特色的地方,反映了近代中国德育的某种转型,从其关于道德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理论来看,具有以下突出特色:

1.传承批判性和开放性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既吸收了我国传统道德文明中的积极优秀成分,也吸收了西方近代道德教育的先进观念,包括德育的内容加进了自由、平等、博爱,推行主体性的教育原则方法等很多来自西方,充分展现了其中西合璧的开放特色。

2.科学性与系统性

蔡元培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思想,包括德育的地位、作用、原则、目标、宗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自成一个体系并具有系统性。同时,其德育思想中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德育方法等均体现了蔡元培极力主张德育务必遵循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力求德育科学化、规范化。

4.极强的主体性特色

蔡元培的德育观中关于坚持什么德育原则,他提出了坚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

5.逻辑发展路径的清晰性

纵观蔡元培德育思想,其逻辑路径非常清晰,提出了一套遵循着把国民从自然人培育到社会人,从社会人培育为不自觉的社会人,再从不自觉的社会人培育成自觉的社会人,这样一步步提高与进步的程序,是运行整个培育人才品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罗超群.试论蔡元培的德育思想[J].黑龙江史志,2010(6):56~58

[2]杨晓惠.浅析蔡元培的完全人格教育思想[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73~76

[3]吴平.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提升[J].教学与管理,2006(4):66~69

[4]周玉琴、宋鑫华.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8):34~35

[5]陈剑旌.蔡元培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3):18~20

[6]王阳安.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77~82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7

关键词:洛克;《教育漫话》;德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5-03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德育工作依然存在失效的问题。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少的”。其《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对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洛克的生平及其《教育漫话》简介

约翰·洛克(1632-1704),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萨莫塞特郡一个乡村律师家庭,他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思想家,是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恩格斯评价他是“1688年资产阶级妥协的产儿”。①洛克的著作有《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自然哲学基础》、《工作学校草案》等。

《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主要教育著作,是绅士教育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693年,先后译为法、荷、德、意等文字,中译本最早是由商务印书馆于1937年出版发行,译者是傅任敢。全书共217节,第1~30节讲身体保健;第31~146节讲道德教育;第147~216节讲文化学习;第217节是结论。在这部著作中,洛克详细论述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该著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实可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建议。它虽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主流思想是进步的,值得我们借鉴。

二、洛克《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

(一)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洛克所谈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如何使得精神保持正常,使他的一切举止措施,都合乎一个理性动物的高贵美善的身分”。②关于德育的内容,洛克始终把儿童应具备的良好的德行放在首位,德行包括理智、礼仪、智慧、勇敢等美德。他认为德行是绅士教育的灵魂,其他教育围绕着德行这个核心并为之服务。③关于德育的原则与基础,洛克指出:“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②可见洛克主张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就在于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二)德育的方法

基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洛克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重视早期教育,注重说理教育。洛克认为“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④父母在孩子刚刚就知道服从时就应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不是一味的放纵他们;在孩子长大以后,则应采取越来越亲切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成为他们最好的、唯一可靠的朋友。洛克主张说理教育,他说:“我不能不认定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⑤,并指出说理要符合儿童的能力和理解力。说理的时候,举止要温和,态度要镇定,要使儿童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其次,反复练习,培养良好习惯。许多习惯的养成往往要靠练习,洛克说:“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德的原则在于去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发挥得容易熟练则靠及早练习。”⑥洛克主张练习时,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与才能,制定出适合儿童自身的规则。他还强调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要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

再次,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在对儿童的教育中,洛克特别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他说:“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⑦他认为在教导儿童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并加以口头开导。这样会使儿童懂得更清楚,印象也更加深刻。他强调父母与导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儿童去做他所希望他做的事情。他还指出伴侣的影响比一切教训、规则、教导都大。

第四,奖惩合宜。关于德育,洛克是主张使用奖惩的方法的,但他强调奖惩一定要合宜。在奖励的方法上,他反对对儿童进行单纯的物质奖励,即“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⑧他提倡用良好的名誉去奖励儿童,他说:“名誉虽然不是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但它离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是最近的。”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应该尽量避免,鞭挞更不可多用。他反对体罚学生,认为那是一种“奴隶式的管教”,其养成的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⑩

三、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基于洛克《教育漫话》中德育观的启示

近几年来,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当然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还未能得到转变;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作指导,德育工作脱离了学生实际;一些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欠缺;德育工作体制、队伍建设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等。如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8

关键词:儒家文化;古代体育;礼;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4-0060-02

abstract:inthisarticle,theauthormakesastudyoftheancientChinesep.e.influencedbytheConfucianismintermsofthesocialvalueemphasizedbytheancientp.e.,thedevelopinglimitationsofitsmoralsandregulationsaswellasitsdevelopingtrend.andsuchvaluableelementsastheintegrationofitssocialityanditsclassnature,thestrengtheningofitssupervisionsystem,theperfectionofitslegalsystemandtheimprovementofindividual’sculturalqualityetc.providetheavailablematerialsforsolvingtheproblemsexistinmodernp.e.educationandits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confuciusculture;theancientp.e.education;etiquettes;modernvalue

具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以其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国古代灿烂的体育文化更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产物。以儒家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中,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儒学的积极思想,有价值的伦理,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儒家文化为主线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发展建设起到主导作用,同样对现代社会以及现代体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运行主体的人,其文化心理结构在法律观念、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以《体育法》为基础的制度体系以及相关的体育机构和组织,并逐步完善。在日趋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下,体育过度商业化,体育领域中的暴力、兴奋剂、行贿受贿等时有发生,偏离了体育的本质目的。

随着体育研究的深入,人们不得不重视体育的文化因素,反思制度背后的精神因素。而挖掘整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摒弃传统伦理道德中的陈腐之处,从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人类美德的视角来分析、更替、补充、重构已有的体育价值、规范,这对于当代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站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探求中国古代体育演变的文化轨迹,并从中找寻规律性的东西,以促进当代体育发展的研究还显不足。因此在面对体育道德的滑坡,法制力量薄弱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文化变革机制原理,通过自我更新、自我选择去适应国际体育环境,保持我国的体育传统,有效的实现体育的本质功能,需要认真梳理、评价受我国传统文化支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

1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古代体育价值取向和精神基调

1.1以“仁与礼”的控制手段,追求体育的社会价值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以礼为中心,以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体系。同时,“仁”将品德修养,身体运动居于学习技能之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整个社会以“国家大事,在祀与戎”(《春秋左传注》,杨伯峻),其中,以礼教育为主,体现了乐,即乐舞,祭祀或庆典活动而献的舞,或是为了维护奴隶制而贵族子弟不可少的军事训练项目,以实现“射以选士”。并认为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之人是没有资格懂得射术,君子仁人达到“仁”的境界,就没必要再争高下,主张“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可见,“礼”是人具有道德的表现,“礼”既体现了外在体育道德的表现,又体现了对当时体育的一种规范约束,形成了中国人对体育比赛的认识。即在体育比赛中,做有礼有节的君人是最重要的。比赛成绩再好,若不懂文明礼貌也只能成为“小人”。孔子将体育视为一种礼仪活动,并将这种“礼”作为人的体育活动中道德的界限和行为标准。而教育中宣扬的体育思想,以及提倡的体育活动则是孔子实施“仁”教化的一种手段,为了把教育者变成理想的“仁”人。“仁”与“礼”体现了以“道德教化”成为根本的事前控制和以“齐之以礼”为特征的外在控制方式。道德是用以有利于社会及人发展的规范,而法律则是对违及人的和谐发展的事物的约束。儒家以礼入律,以律代法,虽对当代社会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是对于体育德与法的管理无疑有借鉴价值。

1.2儒家立法思想为体育确立公正原则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实现了社会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价值,阶级是以社会为存在前提,维护统治秩序的同时,保持社会的安定秩序。儒家将养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以一贯之的东西,政治秩序的稳定是建立在家庭、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的。以礼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并将礼作为人体育活动中得到的界限和行为标准。诚然,任何体育竞赛中都必须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弄虚作假,法制上他律与道德上自律相结合起来。然而,当前违背体育道德以及破坏竞赛“费厄波赖”精神的现象与孔子的“仁爱”思想显然是格格不入的。裁判员、运动员、观众以及所有参与运动的人,应当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履行各自的职责,在竞争中保持理性和理智,以自己的道德以及社会公德,来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儒家立法思想中存在维护体育公共秩序的“社会一般”、“人性一般”的思想,具有现代体育可以认可接受利用的价值。体育道德与法制的关系中,其作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广大人们的利益,最终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服务。

2儒家文化强调体育道德的公认制约力量

2.1以礼入法,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互补

不成文法指古代的习惯法,即礼,早于成文法,这是人类共同的“法文化”历程。孔子提倡彬彬有礼的君子之争,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习礼和修身养性,体现了礼的约束力。中国古代成文法产生以后,不成文法仍然在法律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形成中华法系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并重、互补的特色。隋唐时期,以礼入法,其中入律只是一部分礼的原则和规则,大量的礼仍在律外,与律并行,即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唐宋时代臣子与皇室贵族打马球时,必然记住:“对御难争第一筹,殿前不打背身球”(《全唐诗》),体现了当时的法律化原则,道德成为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基础。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实现“以法治体”,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行“以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以义彰德,重视体育法制与道德共建

法律是强制的道德,道德是自觉的法律。历史上法律和道德相互关系的处理上的经验教训说明,要有效的维持社会秩序,两者缺一不可。没有道德支撑的法律会失去合理性、正义性。古代法律秩序的确立为体育道德的普及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可以到法制中去寻找体育道德的生长点。一个治理有方的社会,必然是法律与道德兼顾。儒家思想宣扬道德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体育呈现出“以义彰德”的现象,伦理道德中的基本原则被纳入体育法律体系中,成熟的体育道德规范要求上升为体育法律规范,形成体育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模式,这有利于当代体育的发展。同时,应当重视那些已成为法律一部分的道德原则与那些处于体育法律范围之外的道德原则之间,有一条不易确定的分界线。体现体育道德的规范将会更有利于体育法制建设,而体现体育法律原则的法律关系则能够促进体育道德风尚的形成。只有实现体育法律和道德的协调作用,才能实现体育法律实质的合理性和法律形式的合理性的紧密结合。1995年《体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我国体育法制意识、立法、执法和执法检查、执法队伍等建设,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现阶段体育的各种弊端的出现,说明体育法制建设仍是体育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体育道德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强调义与利辩证关系,塑造体育的人文情怀

3.1“重义轻利”,强调修身以提升个人素质

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的伦理道德观念,即是他们自我完善的核心内容和行为准则,又是修身养心,延年益寿的有效途径。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提出“仁者寿”的观点,反映了修身养心与健康长寿的内在联系,这为流传至今的导引养生、气功、瑜伽等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在修身方面还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是明白大原则大道理的,而只有小人不懂大道理,斤斤计较于个体的私利。“义”与“利”的价值反思与价值判断,反映体育强调人的道德价值追求,十分重视体育伦理的社会价值。“义”作为一个概念范畴,“以义为上”(《论语・阳货》)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符合道德性的原则,在允许的范围内达到自我追求的目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2净化体育的人文环境

面对名利的诱惑,体育道德滑坡,体育法制改革迟缓,出现了变相的锦标主义至上,惟金牌马首是瞻。而儒家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要靠社会、家庭的教育,更要靠人的道德修养,即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儒家不但强调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对道德修养的内容、方法、途径也有许多深刻的阐述,如改过、重微、重行、慎独、自省,这些今天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儒学伦理中“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思想有力反驳了当前体育界出现的丑恶现象,使竞技运动的参与者在竞技活动中表现出适宜的态度和行为,这对于改善竞技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保证竞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道德修养是一种道德素质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其实质是两种或多种势力的冲突和斗争

在人们内心的反映。因此,体育道德修养的过程,即是自觉的思想斗争的过程,根据一定的道义标准,在自己内心不断以正去邪、以是克非、以善去恶,达到道德上的不断完善,使整个体育界环境得以净化。在这一点上,儒家的重德、重修身的思想、言论,对现代体育道德修养具有借鉴意义。

4结束语

儒家强调自然人化,注重人文价值,这一精神视野进入体育领域,便自然导引出具有东方人文精神特征的体育观,即将体育视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方式,在体育中愉悦身心,潜移默化,最终形成形神合一的健全人格。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体育,在体育思想上主张身心一体、身心结合,注重道德的修养;在体育作用和形式上,重道德性和艺术性,形成体育的社会价值和阶级性的统一;在体育发展方向上,具有行气的理论和实践,追求精神的超越。这些积极的因素为当代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发展契机。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来改革相对较弱的体育政策和机构,加大体育的法律建设,协调体育法规与部门的规章制度的关系,促使当代体育向肯定和谐价值,以和为贵,强调社会责任心的方向发展。这种通过对体育根源的探寻并结合时代条件来对其进行研究,将对当代体育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内在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曾国梁.论世纪之交中国体育道德建设应有的视角[J].湖北体育科技,1996,(3).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9

【关键词】小学德育原则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然而随之也出现了各种只讲个人利益,只看经济效益等不良思想。而这必然也会反映到教育领域,影响到学校的风气。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期,身心发展都为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容易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成了当前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德育教学应该根据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德育教学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因此,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正面和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和反面在这里主要指两个反面,一是教学例子的正反面,二是教学方式的正反面。首先,进行正反面案例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层面的教育,但是却也绝不是纯理论、纯思想的教育。纯理论的教育,只能让学生坠入思想的云雾,而无法真正体会到“道德”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举例,也就成了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进行综合平衡,即不能只强调正面的例子,也不能过分的进行反面例子的讲解,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真正提高。只有从正反例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正反面的教学方式。正面的教学方式即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正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反面的教学方式,则是与正面教育相对应,即通过适当的强制和灌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面的教育要求教师注意谈话的态度和细节,主要是以理服人,通过模范人物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而反面教育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强制性的措施,促使学生接受社会道德标准。正面的教育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毕竟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有限,从正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远离败坏社会道德的行为。但是,小学生处于成长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有一定的叛逆性,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使用强制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

二、知行合一的原则

知行合一是我国教育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下更是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行能力。小学德育教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实现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人类社会道德的规范和准则,以此作为实践行动的导向,作为日常言行举止的正确导向。

所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必须要在完成课堂理论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强调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的基础上,加强动机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如在进行“助人为乐”主题的德育时,教师一是要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助人为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然后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动机出发,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动机,以此干预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既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但是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动机,真正是“助人为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帮助别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淡化功利目的。

知行要合一,知行的动机也要端正。只有在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下,开展正确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把小学德育工作做好,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知行合一的好学生。

三、与时俱进的原则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材,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德育工作的特点与社会时展的特征结合起来,做到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把德育工作于社会热点和焦点结合起来,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资料,都应该与社会、与时代接轨。在信息万变的时代里,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上学习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也会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教育学生如何去判断是非黑白,如何去鉴别不良信息的传递,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我国在2008年举行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传递时,“分子”从人群中冲出来,试图要抢走火炬,而坐在轮椅上的火炬手金晶用她那残缺的身躯全力保护火炬,面对暴徒对她的殴打,她毫不畏惧,依然坚强的保护着火炬,在一瞬间里,我们可以看到金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奥运会顽强的精神。金晶或许没有运动场上姚明的光辉、没有张怡宁的喝彩,但是,我们在金晶身上体验到的爱国精神并不比其他运动明星逊色。因为,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是要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更新,更要对新时期学生出现的新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进行关注,并把这些心理特点纳入德育工作的计划中,保证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各方面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全局观,从整体上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到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主编.《小学教育学》,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德育的方法和原则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有机结合

【abstract】nowtheeducationaldepartmentinthedeepening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carriesontheeducationalreformandtheinnovation.mustestablishnotonlyintheteachingtakestudiesasthisteachingview,takesseriouslytostimulatestudent’sinnovationability,transformsthestaleteachingidea,treatseachstudentcorrectly.moreovermuststrengthenthestudent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andthemoraleducationraise.themoraleducationand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istheschooleditionworktwoimportantaspects,bothbotheachtenthsystemandrelatesclosely.howthisbothorganicsynthesis,topassthroughintheschooleducation,isanimportanttopic.thisarticlemainlychats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andthemoraleducationunionfromseveraldifferentangles.

【keywords】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moraleducation;organicsynthesis

在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①早就入列到学校教育中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列入学校教育中来,一个很具中国特色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应运而生。对此,国内的众多专家和学者说法不一。不过综观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现状,结合理论思考认为,对学校心理健康和德育的关系问题处理最恰当的方式就是使二者在学校教育中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功能互补的作用。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改进。

1.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完整实现。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德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德育注意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和个人利益。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导致传统的道德教育难以被学生接受。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注重个人的心理需要,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问题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强迫症状会导致一些反常规或违纪行为的生成;人际关系过于敏感或敌意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和集体观念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可使教育者把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变化的规律,增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育者就不会把学生的违纪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思想道德问题。

1.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效果。传统德育一般采用知识传输型的教育模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方法简单、学生被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地位不对等,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针对此,教育者可把心理辅导的方法引入德育中。如宣泄法、疏导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等。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方式,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这样,教育者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交流,排解他们的忧虑和困难,使他们放下包袱,学生也比较乐意接受老师的辅导和建议,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使德育工作的实效得以提高。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弥补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很有必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的可行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规范和德育科学性、实效性欠佳的现状都迫切需要我们寻求一条解决问题的新出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共性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2.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两个并列的基础教育范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他们共同服务于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但又自成体系,在理论基础、具体目标、学生观、历史观、方法原则和实验途径等方面存在区别。两者相对独立,既不能相互隶属,也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并列存在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并列关系的存在,使得两者的结合成为可能。

2.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

2.2.1终极目标一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虽然具体目标有所不同,但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2.2.2内容互有交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品质,特别是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状况是道德心理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有些人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坚持统一性、整体性,“以心育德”。突破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

2.2.3方法相互补充。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的方法上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德育的理论说服、环境陶冶、榜样示范等方法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往往过于强调外化,为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法来加强个体的道德内化。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可借助德育的行为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实效性。

2.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实践上完全可行。

2.3.1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中的结合可行且有效。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传统的德育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将一系列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贯穿到相关章节。如;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等,使德育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

2.3.2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实践卓有成效。我校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别,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制定相关的心理调查表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了老师专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还定期举办诸如“青春期心理卫生”、“考试前的心理调查”等心理讲座,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3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在理论基础具体任务、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二者却有着许多紧密联系:一方面,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良好心理素质的核心。德育中所讲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也就是理想、品德教育,它恰好是形成心理结合的核心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也需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为前提。另一方面,健康心理能稳定、巩固和促进良好的思想教育,这一系列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在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原则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3.1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德育工作重要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是社会定向的,以促进社会安定与发展为目的,具有很大的社会性、政治性、阶段性和时代性,其目标仅仅局限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崇高的思想觉悟上,而这种德育目标指导下的德育内容注定会有诸多缺陷,注定会引起学生反感,达不到预期目的,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就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引入到德育工作中,以弥补其不足与缺陷。《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随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德育内容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青春期卫生心理教育、个性发展教育等,可调节德育工作单纯为政治斗争和社会现有形势服务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思想政治品质的养成打下患难夫妻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3.2在教育队伍上的有机结合。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现状是:大部分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由班主任担任,只有一小部分地方才有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务人员。这一严重失调的比例中我们可了解到如今学校心事健康教育大多是由德育工作者来兼做的,这也是心理健康从一产开始就与德育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突出表现。根据目前心理学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这一现状,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现象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德育工作者必是心理健康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就很有必要将这两支队伍有机结合起来。让德育工作者在掌握德育的原则、方法等的同时,兼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学校卫生学、心理咨询学、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并且经常与心理学专业教师一起交流各自工作上得到的经验,分析研讨一些具有特色的个案,提出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从事道德品质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多一些,他们提供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并增强实际效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手段要清楚些,有助于其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只有将两支队伍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3.3在教育原则上的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教育对象都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做人的工作的的某些基本原则,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德育却相去甚远,大多采用灌输、公开训导等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就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原则,如:交友性原则、疏导性原则,矫正与发展相结合、情理相融等原则吸收到德育工作中,形成正面教育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的原则,心理激励与强化的原则,因人施教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等等。在德育工作中运用灌输原则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仅仅采用简单生硬、生吞活剥的方法来灌输肯定就行不通了。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说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只能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将心理疏导和理论灌输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效果。

3.4在教育方法上的有机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方法和手段上虽有很多差别,但二者却也有交叉的地方,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可在其共同的基础上结合,促使其取长补短,使二者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新生事物,它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尤其是在我们这些农村学校,在这种情形下坐等学生主动上门寻求帮助是行不通的,那么就需要借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方法,公开主动地对学生讲解,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将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心理健康的一些常识,达到保障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同样,德育工作者要改变那种板起面孔训人、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方式,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关注、尊重、温暖、真诚等性质,认真倾听学生申诉,在与交谈中接受,观察与辨别,了解其思想问题,以热情的态度、真挚的感情和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当然,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或相互替代,而是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相互渗透。因此,在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心育问题德育化”或“德育问题心育化”的倾向。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思想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

4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意义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首先,避免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的角色冲突。比如价值导向与价值中立的冲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冲突,从而达到共同的育人目的,使人的生存质量提高。其次,避免了个体成长中的相互抵制。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通过自身努力,帮助学生达到积极的心理健康层次,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事业,从而做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相结合。再次,避免了目标上的不一致。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其目标属于基础层次的目标。而德育具有社会取向的特征,他要求个体服从整体,具有高度的约束性。但两者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总之两者结合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注释:献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②参见《孟子·公孙丑上》.参考文献

[1]张向葵主编.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2]叶忠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关系之初探.

[3]陈家麟主编.学校德育工作的心理卫生学思考.教育评论,1998(3)

[4]赵富才主编.心理学教育的德育功能探析.教育评论,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