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5:31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1

关键词:HR转型;传统;案例教学法;应用形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02-02

《2011-201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与HR外包调研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到2013年我国劳动力用工的“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HR转型势在必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的传统应用形式将直接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大学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新情况,既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课程需要处理的难题,又是高校案例教学法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课题组正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HR转型条件下对高校毕业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团队合作意识

上述报告中的结论表明,所有的用人单位关注其招聘的高校毕业生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也是用人单位中高级人员高稀缺性的能力。职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大中型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避免人才频繁跳槽的有效手段。

(二)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劳动者本人主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以便个人获取所需要知识的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一个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单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能力是职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其所在的单位或团队,来解决和处理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它是职工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表现,是用人单位办事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为何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选择班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的主要原因。

二、传统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我国高校大多是理论型研究学校,一直以来各高校均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轻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在这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日益严重,高校也成为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许多都是从中专、中技学校升格而来。这些学校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的普遍问题都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学校的案例教学实践课大多流于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设这门课。

(二)典型案例教材不足

要把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教好,没有高质量的、适合教学对象的案例教材是行不通的。可现实中能够适应该课程教学的典型教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的需要。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上课教师临时在网上或报刊上寻找一些案例来讲授,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诸多问题:时效性差、适应性不强、脱离学生的实际等,上课的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

(三)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老师把案例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教师点评。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基本上会让成绩好的或者表现积极的学生回答,其他同学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讨论,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无疑会影响到案例研讨的实际效果。

(四)缺乏相应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更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这会明显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对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要求也很高。

一方面,由于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总课时不多,教学任务较重,让教师花大量的学时用于案例教学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老师的上课多少、上课的质量高低不直接挂钩,其看中的仅仅是教师的科研实力――主持过多少个部级或者省部级课题、发表过多少篇高水平的论文、做过多少个有价值的咨询项目等;加上各高校对案例教学课大多没有相应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导致案例教学课名存实亡,更无法培养出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材生。

三、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形式改革分析与探讨

针对上述传统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存在着诸多弊端,对其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本课题组的成员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下列多种有益的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新形式:

(一)模拟法庭

首先任课老师要把经典案例选好,提前一周把案例和具体要求布置给学生;其次,要选择当前社会中有重大影响、有教育意义、适合教学的热点案例;再次,把各种角色让学生们分配好;最后,对没有直接参与模拟法庭的其他学生,都要给他们分配任务――提问。

在活动过程中,任课的老师要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及回答问题的质量高低逐一地给他们打分,计入平时考核的成绩。

(二)社区法律问题调研

高校学生一般都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和缺乏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本课题组为了弥补学生们这方面的缺陷,专门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多家大型社区中心联系,与它们共同合作,给学生们提供了许多法律问题调研的机会与场所,让学生们真正地融入社会,了解现实,学有所用。在调研之前,首先要确定好每小组的调研主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调查,在回来后要把调研问题的解决方案拿出来,每小组代表都要向全体同学汇报,接受其他同学的询问,让同学们对这些方案的利弊进行研讨、相互评比打分。

(三)现场法庭旁听

大学生对法庭庭审比较陌生和好奇,我院社会与公共管理系在本课题组成员的参与下,每年都定期组织学生到安徽省合肥市中级法院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去开展现场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件的法庭旁听活动,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劳动法是如何实施的,使学生们真正懂得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重要性。旁听后,要求所有同学写出参加法庭旁听的感受,并对该案件的审判过程、形式及判决结果做出自己的客观评价,找出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差距,并着力进行弥补。

(四)参加实习实训基地锻炼

为了落实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任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本课题组在学院与系部的支持下,先后与安徽省高级法院、合肥市中级法院、合肥市包河区法院、合肥市蜀山区法院、合肥市包河区司法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专门组织学生定期到上述单位进行实习实践锻炼。在实习结束后,要求所有参加实习实训的同学搜集整理出各自在岗位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并向老师与同学们进行汇报。

(五)课堂案例研讨

为克服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的诸多弊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的积极性,本课题组的老师开发了课堂案例研讨的教学法形式。在教学某一章节前,老师通知学生们,让他们自己准备案例研讨的内容,形式不限,任课老师通过初步审查后,由班委组织完成该案例的研讨任务,老师参加到学生的分组研讨活动中。在整个活动结束前,任课教师要对该研讨活动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不足部分,表扬其优点,以便学生们能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改革带来的重大突破

通过对前述多种形式的应用,本课题组给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带来诸多突破:

(一)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

经过模拟法庭、课堂案例研讨等教学形式的训炼,学生们深切认识到离开团队合作,他们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在工作和学习中,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这样,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与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题组所采纳的每一项案例教学应用形式,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或者对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无不需要每个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来进行主动学习。

(三)较好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社区法制调研、参加实习实训基地锻炼活动、课堂案例研讨等形式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都需要学生来解决,他们在处理上述问题时,都要借助不同的渠道,想尽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更能很好地提升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有机的结合。

(四)有效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制度的深度改革

要把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进行彻底的改革,最终还需要对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彻底扭转以论文和课题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评定职称的不科学的标准。要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组织案例研讨等实践能力纳入到教师的考核、晋级标准之中,唯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推动高校案例教学法的有序、正常、持久的进行下去。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2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劳动关系;运用;评价

《劳动关系》是为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基本理论、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运行以及劳动关系矛盾的处理等内容,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叉学科,应用性是其主要特点。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凸显其应用性特点,而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培养劳动关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笔者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劳动关系》课程中的应用。

一、多元化教学法简介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方法选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多元化教学法是对单一的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的改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多元化教学就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要求下,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多个教学主体参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在多种教学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综合方法。

课堂教学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手段,直接影响到高等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能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列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多元化教学法在《劳动关系》课程中的应用

多元化教学客观上要求教师对知识融会贯通,掌握较多教学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课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主讲教师有必要根据课程特点和课时安排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以程延园主编的《劳动关系》(2011年版)教材为例,将《劳动关系》课程主要内容划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课时各占一半。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劳动关系制度和劳动关系主体等内容。在理论部分着重以课堂讲授的方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实务部分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内容。在《劳动关系》教学设计中,关于劳动法、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内容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掌握。为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学习与研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知识点来设计案例,案例尽可能挑选能反映我国现实问题的、最前沿的、最具代表性的真实素材。例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同工同酬问题、女性权益保障问题、加班费问题、工会职责问题等。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在班容量允许的情况下,把学生分成3—5个小组,对案例结论持不同意见的,可以相互辩论。老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案例分析结果做出点评和总结。情景模拟主要用于劳动争议处理和三方协商机制等内容的教学中。比如:模拟因劳动合同履行而发生了纠纷,可以让学生充当当事人、调解员、仲裁员、法官等角色,充分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判断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考试方式也不再以死记硬背为主。

三、教学效果评价

在《劳动关系》课程中引入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后,为了考察它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教活动。学生评教主要是针对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4届共168位授课学生进行了学生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6%的学生认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88%的学生赞成这种教学方法,认为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而且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讲授后所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比较深刻。通过多年的从教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最明显的优势是激发了所有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几乎存在10%~15%的学生上课不听讲。但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学相关知识,对于没有养成自学习惯的学生而言,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不明显。

四、多元化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限制因素

多元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

(一)政策导向

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导向使得大部分教学一线的老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比如内蒙古财经大学对专业教师发论文有奖励政策,根据论文所刊登期刊的级别不同,每篇论文的奖金在2000元~8000元,主持课题有科研经费。在高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评审条件中,也把科研放在了头等位置,而对教学的要求仅仅是完成工作量而已。

(二)教学行为惰性

多元化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教师,多元化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了解其实践运用。但在现实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教学内容陈旧、对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缺乏了解,对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更是知之甚少。而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产品,早已习惯了“满堂灌”的被动教学方法,而多元化教学要求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而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面临学生诸如“不愿自学”、“懒于思考”等惰性表现。这种教学中存在的惰性严重影响了多元化教学的开展。

(三)学校的硬性规定

学校的硬性规定使得多元化考核学生的方式较难实施。传统教学认为只有通过正式的期中期末考试,才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好方式,而且试卷题型必须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要求,比如必须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每种题型的分值不能超出一定的比例,出题教师还得付标准答案。这种统一硬性呆板的要求,对于以专题调查、专题分析等这类开放型发散式、无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无法进行,这无疑阻碍了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四)课时的限制

在课堂中进行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无疑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在课时一定的条件下,会给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关系学》目前是34课时,在有限的课时约束条件下,对于案例谈论和情景模拟只能有选择地进行。

五、总结

多元化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倡导方向。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不该是教师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部和人社部应改革目前高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出台鼓励政策,学校教务处改变传统的硬性要求,为多元化教学提供宽松的条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学生加快适应多元化教学方法。只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才有更广阔的空间,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曦等.大学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4)

[2]丁芝华.影响教学改革的大学生惰性学习心理刍议[J].广西教育,2009(9)

[3]杨建国.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对比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3

【关键词】中职;案例教学法;劳动法

前言

中职院校是实行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对中职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使其树立法律意识,且时刻站在法律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中职法律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1.劳动法案例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自案例教学法用于劳动法教学以来,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与欢迎,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在利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较差,劳动维权意识也较为淡薄。由此可以发现,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案例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1.1案例质量不一,功能简单

由于我国是沿袭大陆法系的传统,并未把判例当作真正的法律渊源,因此,并没有对司法裁判进行高效、合理的整理。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虽然十分注重案例的运用,然而在收集案例、整理案例上,依然无法达到与其他先进国家法律课堂上任意使用案例的程度。我国法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其来源极为复杂,大部分是源自于各种辅导书、报纸以及杂志等,亦或者是教师以自身所的案件作为教学案例,有的甚至是闭门造车,上述种种情况造成教学案例的质量不一,一些教学案例生硬、老旧,缺少真实性,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与热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劳动合同法”时,给出一个案例,即:工人王某在上班期间乱扔烟头,进而导致工厂起火,给工厂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提问,工厂有权单方面解除和王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吗?学生会回答:“有权利”。这种类型的案例生硬、老旧,没有新意,对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极为不利。

1.2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作用两极分化

在中职劳动法案例教学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由教师选择案例,提出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教学结论。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受教师的控制。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与中职生的实际水平相符,中职生因为缺乏社会实践,对比如劳动保护、薪资待遇等内容缺少认识,因此难以针对案例提出问题。但是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学生依据案例提问的机会,使其丧失了对问题探究的兴趣。

2.中职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反思

2.1选择典型教学案例

好的教学案例,不但是一个让师生展开分析与学习的重要工具,还能够将部分现实的生活融入于教学课堂中,引人深思。这对劳动法课堂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应当对教学案例进行严格的选择。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依据理论所“制造”出来的案例抛弃掉,这种案例无法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学习氛围,其所能得到的教学效果也极为有限。因此,教师应当从实际生活中取材,同时还应当及时对自身的案例内容进行更新,以确保案例的“新鲜度”。在平时,教师应当注重对有关案例的收集,例如从《今日说法》等节目中收集一些典型案例用于实际的教学。

2.2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

要想真正达到提升中职生法律意识与利用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么单一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组织学生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讨论与辩论,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百度公司“裁员门”作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对这一典型案例进行辩论,进而使其可以准确的了解并掌握“劳动合同解除”该法律制度;又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最低工资制度”,教师可以选择“北京和合谷餐饮公司海龙分店小时工最低工资案”,要求学生对其展开充分的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掌握课堂氛围,并且在讨论后进行总结。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提升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束语

综上,虽然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劳动法教学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并非是完美无瑕的,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例如案例过于生硬、老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展开教学反思,凸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优化典型案例,改善教学方式,以便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法有关知识的兴趣与热情,有效提升中职法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旭.如何提高中职法律教学的实效性[J].电子制作,2013,(16):164-164.

[2]李洁春.对中职学校法律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6):16-18.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4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中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找回信心。

中职生最大的思想实际是缺乏自信,帮助他们找到自我,找到自信,是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家庭都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优秀,将来考入大学。在日常教育中“考重点、升大学才有前途”的观念已深深的在学生脑海里打上了印记。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下滑,中考失利,原来的向往和家庭的期望落空,最后来到职业学校。这些学生厌倦学习,自信心极度缺乏,对前途一片迷茫。

《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中等职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德育课,如何担负起帮助这些中职生找回自信的责任呢?这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案例来引发学生思考,鼓舞、激励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让他们知道成才的路不只是考大学这一条,进入中职学校,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也是大有作为的。通过以下三个中职毕业生的案例来教育引导学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一:王洪军,1991年技工学校毕业后成为一汽大众公司“白车身”钣金维修工人。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热处理、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加班加点,苦练技术,抱着“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的信念,总结出“手掌放平,着力点集中,匀速运行,出手慢,回手快”的整修操作方法,创造出包括轿车“白车身”表面缺陷修复法、漆后钣金缺陷修复和喷漆方法、车身间隙平度超差调整方法、展车制作方法等4个部分50多项100多种简捷适用的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并出版了《王洪军轿车车身维修调整方法》。2003年4月,被正式命名为“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整体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从这年开始,一汽大众结束了聘请外国专家做展车的历史。王洪军为祖国的汽车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先后荣获吉林省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授予全国机械行业“技能大师”、技术创新“十佳能手”等荣誉称号。

案例二:李凯军,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模具钳工高级技师。1989年一汽技工学校维修钳工专业毕业后,抱着“学好本事,干好工作,做一名有出息的工人”的念头到一汽铸造公司模具厂当工人。工作中刻苦钻研模具制造专业知识,练就了高超的钳工技术,加工制造了数百种优质模具,尤其是出色完成了重型车变速箱壳体等高难度压铸模具的制造,在我国高、精、尖负责模具加工方面独具特色。在2000年沈阳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李凯军获得钳工组第二名,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01年,在济南全国大城市创新创效成果大赛上,他一举夺冠;同一年,他还成为中央企业团委先进个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选的有突出贡献技师;2002年,李凯军在中华技能大赛上又技压群雄,夺得我国技术工人的最高奖――中华技能冠军,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2003年,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李凯军凭借自己的技能为企业赢得了荣誉,企业也给予他极大的奖励与肯定,他被破格提拔为一级操作师,并成为一汽第二个享受高级经理待遇并配有公车的一线工人。

案例三:邓建军,江苏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中专毕业后,到该公司当工人,他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大胆冲击纺织机械领域世界难题,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世界纺织机械领域的专家型工程师。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共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23个,参与技改项目近500个,独立完成150项,其中仅染浆联合机――车速改造技术一项就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并获得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新世纪全国首批7个“能工巧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等光荣称号。

教学中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讨论,同学们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们不但对中职生、技术工人有了初步认识和理解,而且还意识到,考不上高中、大学不等于没有了成才的机会,一切可以从头再来,中职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他们从三个典型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与希望,从而找到了自信。

案例教学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是一种有效方法,尤其在帮助中职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中有重要作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适当应用这种方法教学十分必要,教师要认真搜集整理各种教学案例,除榜样人物的事迹外,还要搜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尤其是发生在本校、本专业中毕业生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用于教学,更加典型生动,教育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5

【关键词】留守高中生案例分析亲情弥补引导浸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67-02

近年来,由于大中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主要劳动力大批进城务工,长期居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但他们无法承受与支付高额的城市房价及教育经费,其适龄子女只能送回农村读书,这些孩子因此成了留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从留守儿童到留守青少年,他们与父母每年只见面两三次。当前,这个宠大而又弱小的特殊群体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政府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经济扶贫越来越深得民心。从物质上来讲,这些留守学生已吃得饱穿得暖,也上得起学,但是教育质量却不容乐观,各种教育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留守高中生的情况更糟。某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留守学生占全校学生的70%左右,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监督与关爱,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感情出现问题,表现为性格孤僻,待人冷漠,自卑拘谨,交往困难,无视纪律,沉迷网络,学习成绩差。如果学校不能给这些学生足够的关心,在德育中没有将这个情况考虑周全,德育效果将大打折扣。相关专家认为,留守高中生问题解决不好,将埋下深层次的隐患。

一、留守高中生案例

2015年9月1日,开学第一周,某学校政教处通知各年级各班对“留守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笔者班级55人中有38人是“留守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69%。在这些“留守学生”中有80%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监管,20%由亲戚代管,还有10%的学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那么,这群“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情感又怎样呢?通过一学年的相处与交流,笔者逐渐发现这些留守学生的问题确实比非留守学生更多些。下面是班上的三名留守学生案例:

案例1

学生王××,男,16岁,4-5岁时,父母就去广东打工,每年与父母见两次面,暑假一次,春节一次。平时由爷爷看管。进入高中不到一个月,早上起床出宿舍大门迟到3次,宿舍内务值日2次不合格;晚就寝玩手机被值日老师发现2次;课堂上睡觉4次,自习课常常讲话或睡觉或擅自上厕所,纪律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欠交作业,物理作业1次都没写。有一次,物理老师批评他:“你再不写作业,我就叫你家长来。”他却顶嘴说:“我父母在广东,你叫不来。”引起全班哄笑。学校开家长会,笔者多次提醒该学生通知家长来开会,他却说:“我爸妈在广东,电话打不通,他们也不会来。我爷爷在家干农活,没有空。”高中第一次月考,除了语文,其他学科都要补考。第二次月考,语文考了115分,笔者鼓励他继续努力,把其他学科也赶上来,而他表现出紧张、恐慌、极其自卑的表情。

案例2

学生韦××,女,16岁,父母在广东打工,4年前父母因感情破裂而分开,无人看管,内心孤独,有早恋现象,成绩中等。该学生是在上学期末文理分班时进入笔者所教班级。上课经常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笔者向其宿友了解到,该同学经常与男朋友网上QQ聊天,有时周六晚上很晚才回宿舍。之前,笔者听她原班主任提起该同学有早恋现象。本学期4月14日,笔者突然接到她父亲打来的电话,说平南县法院的干警来找她谈话,是有关她父母离婚一事。笔者当时正在外地出差,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请求学校妥善安排与接待。一个月后,她母亲打电话来,了解女儿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但她拒接电话,且警告母亲,以后再不要打电话过来,她恨母亲。

案例3

学生廖××,女,17岁,父亲早亡。6岁那年,母亲去福建打工,一直没有回家。该同学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老多病,没有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救济补贴,生活非常拮据。该同学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强,与同学关系不是很融洽,朋友较少。思想有些偏激,认为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劳动不积极,多次忘记劳动职责。有一次大扫除,由于她问老师作业问题而忘记自己的劳动任务,劳动委员告诉她,班长替她做了,希望她能向班长说声“谢谢!”也希望她以后要及时劳动。但她不但不说声感激的话,反而还说“做个劳动有什么了不起”,态度冷漠,无感恩之心。她的课桌面及地下相当脏乱,值日班干多次督促其整理她都不理睬。

二、留守高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透析

以上三则案例反映出的留守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典型:养成教育差,自理能力弱;缺乏亲情关爱,陷入情感饥荒;孤独无助,沉湎青春早恋;性格孤僻乖张,逆反心理强。导致这些不良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留守高中生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家庭教育缺失

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只想着挣钱而忽视了家庭教育。他们简单地认为,养孩子只需提供物质条件,而孩子能否成才则是学校老师的事。更有甚者,认为在情感上有欠于孩子,就用金钱来弥补,尽量多给孩子钱,给孩子买智能手机等高档消费品。案例1王××的家长一个学期给孩子买了两台智能手机:孩子以方便与父母沟通交流为理由让父母为其购买手机,第一台手机被学校收缴,不到一个星期又买了一台。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沉迷网络游戏或刷微信,在宿舍里通宵达旦玩手机,无视学校纪律,严重影响学习及身心健康成长。

(二)家庭失去有效监护,是留守高中生行为习惯差的主要原因

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但不管是谁,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不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使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案例1王××的爷爷只管给钱,至于孩子在学校学习怎样就不闻不问了。所以,他纪律涣散,周末下午去网吧,经常迟到;案例2韦××,父母在外务工,且感情不合,母亲多年没有回家,每次放假回家,家空荡荡的,无人陪伴,孤独凄冷。这是她早恋的主要原因。

(三)亲情缺失造成留守高中生在心理发育上的“营养”不良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他们同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少了活泼和开朗。感情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案例2与案例3的现象。她们不愿与同学多交流说话,性格越来越孤僻,对亲情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漠。

三、对留守高中生情感关怀与亲情弥补的思考

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学会副会长李凤祥认为,教育新常态下的德育要“把‘学生’当作有生命力的‘人’来教育,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教育者要充满爱心和人格魅力,让受教育者充满心灵感应,德育过程要生动形象,充满灵动和温情,倡导有情德育。”学校是留守学生的第二个温暖的家,班主任就是留守学生的父母,义不容辞地要肩负着教育和关爱学生的责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这些留守高中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人格健全、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少年呢?一年来,笔者进行了以下实践。

(一)开展主题班会或趣味活动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认为,学校德育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对“亲人”的依恋之心,在与“亲人”的交往中,引起学生对他人的兴趣,逐渐形成学生对他人的亲和性,培养学生对他人的美好情感。我们知道,如果学校拥有温情的环境,那么学生情感发展就会更阳光。温馨的主题班会,快乐的趣味活动,让留守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3月8日母亲节,笔者所教的班举办了“祝福母亲,爸爸妈妈我爱你”的主题班会,有小品表演,有歌曲演唱,有感恩视频等,用“情境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营造温馨氛围让留守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得到关爱,在活动互动中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的集体生活。在活动中,班长特别安排案例2中韦××独唱《烛光里的妈妈》,歌声委婉动听,演唱声情并茂,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二)师生结对子,进行爱心弥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高中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爱,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当笔者理解教育的这层涵义后,笔者对班里留守学生进行统计归档,安排班里所有科任课老师“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关爱与指导,让留守学生感受的关爱更实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监护人的负担。教师从小事上、从细节上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付出真情。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准扶“贫”,这些留守学生由从前的冷漠、自私、自闭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他们开始能做到自觉遵守纪律,专注听课,学习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并能主动为班级或老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

(三)专题讲座,或参与大型的励志活动,激励自信

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的缺位而造成心理软骨病,往往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从而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基于这个情况,某学校高一年级部每单周五晚7:30开展汉语演讲活动,笔者利用这样的活动鼓励留守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感受生命的意义,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减轻对远方父母的情感依赖,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观。此外,笔者还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参加高三学长学姐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并写大会感想。同时,组织学生建设团结奋进的班级文化,创设各类评奖方式,树立先进榜样,整个班级充满活泼快乐、自信自强的学习氛围。

开展主题班会、精确扶“贫”、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以各种类型的活动关爱留守学生,增加了留守高中生与同学及老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留守学生的性格养成上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扶正作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践性思考,笔者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应对方法,使留守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无锡市妇联.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缺失问题的调查研究[R].无锡:江南大学行知教育调研团,2006

[2]彭祥杰.如何关爱留守儿童[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九卷,2015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制教育

近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期与社会的就业高峰期重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同时,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其合法权益被侵犯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避免和减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已成为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法律问题

近年,为使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我国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出台并规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实现就业。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即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不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避免伤害。

1.过于淡薄的合同意识

就业协议的实质就是一种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建立用工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其协议内容双方必须严格遵守。然而,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违约现象并不鲜见。比如,用人单位不执行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为就业人员缴纳“三金”,甚至单方面撕毁就业协议等。在部分大学毕业生看来,违反就业协议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并不用承担法律方面的责任。这就使得部分大学毕业生在面对用人单位不遵守就业协议时,不是忍气吞声,就是不知所措,不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求职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歧视问题

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性别歧视、地域歧视、身高歧视等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重男轻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行为侵害了女大学生的工作权利。二是部分用人单位存在学校歧视或地域歧视现象,人为地抬高了就业门槛。如对特定地区或指定院校限招甚至不招,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限定区域内大学生就业权利的一种侵害。面对以上情况,很多学生只是感到不公平,没有意识到就业权利被侵害了,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3.部分单位利用“试用期”侵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很多毕业生对劳动试用期相关规定不是很清楚,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不知怎么办。最为常见的就是有的用人单位恶意利用劳动试用期制度,变相招募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以各种借口使劳动者不能通过试用考察,以此为由解聘劳动者。此外,部分用人单位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无故延长试用的期限,使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4.法制观念需要加强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也有部分学生为获得理想职位不惜制造假学历、假荣誉,通过“美化”自我期望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另外,还有的学生不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草率签约、随意违约。发生这些情况,说明了部分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二、高校学生就业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也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因此,笔者认为应主要强化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教育学生具备劳动基准保障意识

在劳动关系当中,劳动者相对于用工单位属于是弱势一方,这使得法律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了相应的劳动基准强制规范,包括了最低工资、劳动安全、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最低劳动标准,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高于但不能低于基准法所规定的标准。高校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或签订就业协业、劳动合同时,要充分认知和运用劳动基准制度。

2.教育学生坚决反对就业歧视

在我国劳动就业的实践当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种种歧视问题,严重地损害了求职者的就业权利。高校应当教育学生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在遭遇民族、性别、户口或等歧视时,除了特殊行业、工种,要勇于维权,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教育学生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当学生的就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争取自身合法权益。当劳动者的就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用工单位产生纠纷,双方协商无果时,则可依据纠纷的性质,选择适宜的维权方式。就业维权的主要方式有:向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举报,申请相关部门进行调解,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讼。

4.教育学生树立遵守合同意识

无论是就业协议,还是劳动合同,均是学生与用人单位以平等、自愿为原则通过协商而签订的。学生对此需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应当严格遵守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合同一经双方签字盖章,即产生法律效力,双方都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各自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制教育的措施

高校应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在毕业后的就业求职过程中,能够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1.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应做到与时俱进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多数高校仅仅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将“法制教育”隶属于“道德教育”。这是无法适应目前学生就业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的。因为高校毕业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在对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程度上不对等,使毕业生在和用人单位商定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高校应当把法制教育,尤其是与学生求职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2.就业法制教育应选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专业特色,选取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形式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即打破传统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法,将教育教学变成师生相互交流、充分参与的平等对话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贯彻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原则,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法、解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法制教育活动中来。除利用课堂传授法律理论外,还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就业法制教育质量。

3.加强就业维权平台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就业环境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在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一些与求职就业相关的法律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是难以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的。所以,在对学生就业加以指导和帮助的同时,依托学校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一个相对高效的维权平台无疑是必须的。这样,当学生在求职就业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维权平台进行咨询,寻求帮助,这也是高校就业法制教育的合理延伸。

4.建立就业问题实例档案

要提升学生法制观念,相关的教育就要有针对性,绝不能脱离就业实际。高校应针对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案例,建立分门别类的档案,档案应当包括问题的起因、经过及处理结果,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真实的档案,对面临求职的学生更具说服力,对今后指导学生就业以及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均有帮助。

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能够促进其顺利就业,对维护社会合谐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当系统地开设就业法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就业中的法律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法律武器,以推动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左永强,高强,付昊.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3).

[2]吴涛,邹洪伟.强化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9).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7

一、指点思维和目的义务

指点思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维为指点,具体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鼎力施行人才强市计谋,以高技艺人才培育为龙头,以推进全民技艺提拔为目的,进一步解放思维,完美政策办法,立异体系体例机制,发扬当局指点调控效果和市场调理效果,统筹协调应用全市各类培训资本和资金,树立健全职业才能培训系统和机制,构成有利于全民技艺提拔的准则情况和社会气氛,推进技艺人才步队梯次开展,为我市科学开展、跨更加展供应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目的义务:加速培育一多量数目足够、构造合理、本质优秀的技艺人才步队,树立培育系统完美、评价运用科学、鼓励保证办法健全的技艺人才任务新机制,逐渐构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相顺应的初、中、高级技艺人才比例日趋合理的格式。

全年方案完成各类职业技艺培训27.8万人。个中,组织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技艺就业方案”培训3万人,“阳光工程”培训2.2万人,“雨露方案”培训0.9万人,退役兵士和残疾人就业技艺培训0.8万人;新生长劳动力技艺储藏培训15万人;赋闲人员转岗职业技艺培训2.6万人;创业技艺培训0.3万人;企业在岗职工岗亭技艺提拔培训3万人。

职业院校在校生规划到达14万人,技工院校在校生规划到达4万人,年招收重生1.2万人。

新培育高技艺人才0.8万人,职业技艺判定人数到达4.4万人。

二、任务重点及责任分工

(一)鼎力推进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技艺就业方案”。

紧紧环绕承接财产转移和财产集聚区建立,承接财产转移的需求,鼎力展开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艺培训,为财产集聚区建立供应人力资本支撑。接纳走出去,请进来,调研、钻研、经历交流、现场会、催促、督察等有力办法,鼎力施行农人工技艺复兴工程,积极展开技艺培训、指导性培训。各县(市、区)依照以培训促就业、抓特征创品牌的准则,培养好栾川县钨钼产物深加工适用人才培训基地、嵩县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新安县大粒樱桃栽种适用人才培训基地、孟津县平乐农人牡丹画培训基地、宜阳县电子元件人才培训基地、宜阳县硅产物深加工人才培训基地、伊川县铝产物深加工人才培训基地、洛宁县玩具制造适用人才培训基地、偃师市巨风葡萄栽种培训基地、汝阳县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和洛龙区大棚蔬菜栽种培训基地等11个大型培训基地。2011年方案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技艺培训3万人。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

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各技工院校

(二)积极推进施行“职业教育攻坚方案”。

紧紧抓住省人民当局施行职业教育攻坚方案的时机,环绕职教攻坚方案目的要求,充沛调动社会、行业、企业支撑职业教育开展的积极性,打破部分、行业、一切制界线,想方设法为各技工院校争夺省厅财务支撑、银行借款、企业投资等资金投入,专项用于建立实训基地、更新教育设备、置办实行器材、改善根底设备、引进师资步队、施行教育变革等项目,积极改善我市技工院校的办学前提。为我市技工院校的开展供应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我市职教攻坚方案的施行。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教育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技工院校

(三)仔细组织施行“阳光工程”。

紧紧环绕农业现代化和新乡村建立,以进步农人当场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才能为目的,顺应现代农业开展和新乡村建立的需求,仔细组织施行“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环绕农业构造调整的需求,重点展开高效栽种业、规划化养殖业、特征农业技能培训,环绕农业财产化开展的需求,重点展开农产物加工业从业人员、农产物营销人员培训。全年方案培训2.2万人。

牵头单元:市农业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农业局

(四)实在抓好“雨露方案”转移培训就业工程。

以添加收入、进步自我开展才能为目的,以贫穷农人为首要培训对象,施行贫穷家庭重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助学工程、贫穷家庭青丁壮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贫穷村劳动力扶贫财产开展技艺提拔工程、贫穷村财产开展带头人培育工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培训项目治理,重点施行“雨露方案·金蓝领”项目,具体提拔贫穷农人的职业技艺本质和就业、创业才能,加速贫穷地域经济社会开展。全年方案培训0.9万人。

牵头单元:市扶贫办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扶贫办

(五)积极展开企业职工岗亭技艺提拔、赋闲人员再就业技艺提拔和劳动预备制培训。

顺应我市财产集聚区开展和承接财产转移需求,进一步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准则,充沛发扬企业在职业培训任务中的主导效果,凸起抓好在在岗职工的技艺提拔培训和企业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经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营业研修、技艺竞赛等多种方式,加速提拔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艺程度。全年方案培训3万人。以进步赋闲人员再就业才能、促进其完成再就业为目的,积极展开赋闲人员职业技艺提拔培训,全年方案培训1万人。环绕财产集聚区建立和承接财产转移对后备技艺人才的需求,重点面向城乡未持续升学的初、高中卒业生等新生长劳动力展开定向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昔时退役兵士积极展开免费职业技艺培训。对有就业需求愿望的大中专院校卒业生积极鼓舞其参与相关职业技艺培训,为企业的开展储藏很多的技艺人才资本。全年方案培训15万人。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财务局、工信局、科技局、民政局、教育局、

总工会,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大中型企业、各技工院校,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教育局

(六)普遍展开创业技艺培训。

依托各类创业培训基地,经过供应创业培训补助等方法,面向有创业志愿和具有必然创业前提的各类群体展开创业培训,依照一致布置和摆设,搞好前期查询计算任务,调查把握详细状况,连系创业人员实践和志愿,制订科学的培训方案和方案,进行专业的、具体的、系统的创业技艺培训。组织赋闲人员、返乡农人工、大学生等参与创业培训,全年方案培训0.3万人。还,为兴办财产、开拓项目供应前期融资、技能指点等多项效劳,起劲为群众创业致富供应更多的支撑和协助,推进我市“创业举动”深化施行。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财务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七)加速高技艺人才技艺提拔培训。

依据《国度中长时间高技艺人才开展规划》和《省中长时间人才开展规划大纲》,仔细经营我市高技艺人才步队建立中长时间开展的计谋思绪、目的义务和政策办法。顺应我市财产调整复兴规划和财产集聚区的开展需求,凸起施行高技艺人才复兴方案和急需、紧缺行业(范畴)高技艺财产工人培育工程,出力添加高技艺财产工人和急需、紧缺高技艺财产工人存量。经过校企协作、岗前培训、岗亭技艺提拔培训和技能交手等多种办法,增强高技艺人才步队建立。“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培育高技艺人才4万人,个中培育高级工3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1万人,力争使高技艺人才占全市技艺劳动者的比例到达26.5%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数目占全市技艺劳动者比例到达6.5%以上。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财务局、工信局、科技局、教育局、总工会,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大中型企业、各技工院校、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八)积极推进企业高技艺人才评价变革试点任务。

具体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职业才能建立为中心,对峙公开、公道、公平准则,进一步完美政策,健全准则,标准顺序,强化治理,构成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为高技艺人才生长和发扬效果发明前提。出力构建准则完美、评价科学、根底健全、质量牢靠的高技艺人才评价任务新机制和新系统,不时完美以职业才能和任务业绩为重点的技艺人才评价系统和以社会化判定、企业界评价、院校职业资历认证、专项职业才能审核为首要方式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各试点企业

(九)深化技工院校办学形式变革。

加大职业教育资本整合力度、优化构造,鼎力推进技工教育集团化开展,发扬技工教育集团的龙头效果,完成校企之间资本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培育与就业有机连系。鼎力展开校企协作办学,把培训和就业、人才培育和市场需求严密连系。把职业技艺培训与承接财产转移严密连系,紧紧环绕承接财产转移的用人需求培育适用技艺人才,紧紧环绕转移财产的岗亭技艺要求设置专业培训课程。把职业技艺培训与企业出产需求严密连系,探究执行工学连系的培育形式,共建出产实训基地,执行企业(行业)“冠名”培育,积极展开“订单式”定向培育。完成培育与需求、专业与财产、招生与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树立完美技工院校教员持续教育和到企业理论准则,施行技工教育师资培训方案,布置1000余名一线教员到高级院校或企业培训,教员年均匀培训250人次,进步技工院校教员营业本质和教育程度。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

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技工院校、各大中型企业

(十)共建市高技艺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依据前提,规划建立一个以上市级高技艺人才公共实训判定示范基地。公共实训判定示范基地以效劳经济为主旨,面向市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职工开放,以企业和职业黉舍鼎力展开的高新技艺实训项目为主,重点凸起高端职业、新兴职业、长周期技艺开拓、前瞻性技艺开拓。公共实训判定示范基地的技艺判定偏重高端和新兴职业,首要展开示范性判定和实验性判定。高技艺人才公共实训判定示范基地建成后,年培训、判定评价高级工3500人、技师1500人。还展开竞赛组织、同业交流、高技艺人才宣传任务。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

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技工院校

(十一)执行积极的技艺人才鼓励政策

催促用人单元施行培训、审核、运用与待遇相连系的机制,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辨别享用本单元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能人员各项福利待遇,树立健全“首席员工”、“首席技师”选拔、运用、奖励等准则。健全技艺人才培育和技工教育事业开展的政策支撑系统。树立高技艺人才当局津贴准则,设立高技艺人才开展和培育奖励专项资金,探究企业高技艺人才股权、期权分派准则。施行高技艺人才堆积工程,面向国表里引进高技艺紧缺人才。展开多条理的职业技艺竞赛,健全技艺人才选拔鼓励机制。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国资委、财务局、总工会,各县

(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大中型企业、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十二)加大职业技艺判定力度,进步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职业资历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历凭证,是用人单元雇用、录用劳动者的首要根据。要充沛发扬职业技艺判定在职业培训中的指导效果,不时拓展职业技艺判定局限,确保职业技艺培训结果。积极推进树立全市各类职业院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历证书“双证书”准则,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还,参与响应的职业技艺判定,对判定及格的颁布响应的职业资历证书。各职业技艺判定机构任务局限和效劳重点要向财产集聚区企业和农人工拓展。各职业技艺判定机构要环绕进步劳动者就业质量、不变扩展就业,积极为劳动者供应实时、便利、快捷的职业技艺判定效劳。2011年,我市职业技艺判定人数力争打破4.4万人。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教育局,各县(市、区)

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职业院校、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三、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确保全民技艺复兴工程顺畅施行。

各县(市、区)人民当局和市当局相关部分要关怀支撑全民技艺复兴工程建立,增强沟通协调,亲密共同。各县(市、区)人民当局要成立响应任务机构,制订任务方案,落实全民技艺复兴工程建立经费,组织推进全民技艺复兴工程顺畅施行。

(二)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程建立义务完成。

遵循省级支撑指导、市县配套、黉舍自筹和企业等社会力气参加的准则,在统筹运用各类教育培训经费的根底上,各级财务要环绕工程建立目的,加大资金投入。各工程建立责任单元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全民技艺复兴工程建立义务按时完成。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8

本文作者:王工厂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样本选取说明和变项建构1.样本选取说明样本选取说明和实证研究假设是判例实证统计与分析的基础。本文在样本选取时考量了以下因素:首先,为保障样本选取的统一性,减少地区间司法实践差异化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用于进行研究样本的205个判例,均来源于河南法院网,同时,河南法院系统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样本选取的周延性。其次,本研究选取样本的时间范围,以裁判文书上传时间为依据,具体范围界定为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再者,样本选取时诉讼主体的考量,主要是以学校和从事教师职业的当事人为诉讼双方主体,这里的学校和教师主要以《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所界定的学校和教师的内涵作为选取样本范围的依据,同时本研究所称教师还包括在学校从事教师职业的其他人员,主要指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最后,本研究选取裁判文书样本时,对诉讼文书程序考量了审级、文书类型等因素。审级包括一二审和再审,另特别要说明的是,在许多判解实证研究中,一个案件无论经历经过几个审级,均按一个样本进行研究,本研究则是按司法实践的要求,一个案件每经历一个审级均按一个独立的案件对待,是一个独立的样本。文书类型则涵盖了司法文书的全部类型包括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但没有涉及执行文书。另外,就争议内容而言,在现有法律对教师劳动权规定不足的背景下,劳动权诉讼内涵的界定较为困难。依学校公立、民办的性质差异,教师基于其是否在编的职业身份形成之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劳动和人事争议诉讼,与劳动争议诉讼涉及范围较为广泛相比,人事争议诉讼范围较为狭窄,也有极个别的行政诉讼案件符合样本选取要求,本研究也加以选取并作出说明。据此,本研究将教师劳动权诉讼内涵范围界定为学校与教师间的劳动、人事争议诉讼。本研究的假设在于,河南法院网的裁判文书在上传时不存在故意的筛选,样本的随机性能得到保证,以体现实证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同时,所选判例均是以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为前提的结果。2.变项建构基于上文的样本选取说明和研究假设,笔者将从教师劳动权诉讼裁判文书的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变项建构。本分析所建构的变项包括如下内容:其一,教师劳动人事争议诉讼数量在以学校为一方当事人的劳动人事诉讼中之比重变化状况,可以发现教师行使劳动权的积极性与受保护的程度。其二,学校和教师双方提出诉讼的情况,有助于了解教师对劳动权行使与保护现状的认同程度。其三,劳动人事争议诉讼内容。一方面可以考察教师对劳动权内容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也可发现现行法律对教师劳动权的确认、保护状况。其四,教师胜诉比例。这将会影响到教师是否愿意提出诉讼的意愿。其五,教师身份。以是否具有编制为标准,涉讼教师分为在编教师与不在编教师,进而分析编制对教师劳动人事争议诉讼胜诉败诉的关联,考量不同身份的教师所面临的劳动权行使与保护的不同困境。3.研究问题通过对教师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裁判文书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所欲探讨的问题有三:一是关于教师劳动人事争议司法诉讼案件的基本现况,如学校与教师双方提出诉讼的情况,教师的胜败诉情况,教师劳动权诉讼救济发展趋势。二是探讨学校与教师双方提出的诉讼类别,以考察诉讼中教师劳动人事争议的主要内容及劳动权诉讼救济的局限。三是探讨影响劳方胜败诉的变项有哪些,尤其是教师败诉原因和教师劳动权相关法律规范的关联,由此提出教师劳动权救济途径完善的方向和路径。(二)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前述实证分析基础,笔者对裁判文书进行了归纳整理,综合整个统计分析过程,本分析有如下发现:就上表整体而言,可以发现,发生在学校的劳动人事争议诉讼案件呈增加趋势,但以教师为一方当事人的劳动人事争议诉讼数量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二者呈现背离状态。尽管和企业相比,发生在学校的劳动人事争议诉讼案件绝对数量很少。但学校劳动人事争议绝对数量增加的同时,涉及教师的劳动人事争议数量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这一反常现象形成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笔者认为,这种情形,一方面表明学校内非教师人员(主要指明确界定适用劳动法律的相关人员)劳动权行使较为活跃,而教师劳动权的实现处于较为沉闷状态。如果说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使得劳动者之劳动权保护力度空前,这可以从劳动者行使劳动权的积极性大幅攀升(各地劳动人事争议数量在劳动合同法生效后呈井喷增长)表现出来;但这似乎与作为劳动者的教师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劳动合同法并没有成为教师维护劳动权的利器,学界曾一度热议教师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但这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实现。这一背离状况更多反映了相关法律虚位和缺位状态下教师法律身份界定困难的尴尬境地。2.教师劳动人事争议诉讼基本情况分析表二是以教师为一方当事人的劳动人事诉讼整体状况。从中可以发现如下问题:首先,就诉讼案件的提起观察,教师是发动诉讼的主体。这一现象符合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基本特征,就劳动关系的从属性本质而言,学校和教师形成的劳动、人事关系中,用人单位处于相对主导地位,处于从属地位的教师面临更多权利受侵害的境地。学校作为提讼的一方,主要是以反诉方或上诉方的被动方式参与到诉讼当中来的。这也表明,教师集体劳动权制度安排缺位,教师劳动权的维护与救济仍处于个体维权时代。另外,以提讼的教师是否具备编制身份为分类标准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三年间有编制教师提讼的比例为39.6%,尽管这小于无编制教师提讼比例的60.4%,但就三年比重变化反映的发展态势而言,在编教师提起的诉讼逐年增加,而不在编教师提出的诉讼案件却呈下降态势。对这一现象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教师在诉讼中诉讼请求获得法院支持的情形加以分析。表三内容集中反映了教师诉讼请求获得司法机关支持的情况及变化。严格来讲,笼统地说个案的胜诉和败诉并不准确,如果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理由全部为法院支持,固然可以胜诉或败诉划分,但实践中主要的情况往往是部分诉请或抗辩获得法院支持,难言胜负。所以,本文即选择以个案中的诉讼请求作为分析对象以求更为细致的观察结论。实践中,当事人的诉讼和法院的审判都是围绕诉讼标的进行的。三年间,个案诉讼请求的总量为136项,获得法院支持的是47项,教师诉请的平均获支持率为34.5%,由于现有司法统计鲜有以诉请为对象的,与其他主体相比这一比重是高还是低较难判断。但纵向比较后,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教师诉请获支持率为48.1%,较以往年份提升幅度较大。在学校与教师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学校与教师所处实际地位并不完全对等,作为劳动者的教师居于从属的不利地位,诉讼所需证据也大多掌握在学校一方,同时,相关刚性法律极为匮乏等被动情形并无明显改观,但获支持率能够有大幅提升,可以判定是司法机关的倾向发生变化,就个案具体案情而言也确实如此,例如以往基于特别权利义务关系下的内部管理行为争议,教师诉请很难获法院支持,但这一现象已有改观。这表明,司法机关对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定位正在发生转变。综合表二、表三统计,结合变项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可以发现教师诉请获支持率的连续上升趋势伴随着诉讼案件绝对数量的下降。同时,教师的身份对诉请获支持率的上升产生了影响。利用数据交叉观察,在编教师提讼的变化和教师胜诉率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就此关连性可以发现:在编教师提出诉讼,教师方获得胜诉的比例在增加,这证明教师身份对教师诉请是否获得法院支获具有显著的关联性。就教师身份而言,依我国教师管理体制而言,有在编和不在编的区分,一般而言,民办学校教师和公立学校无编制的教师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有编制的教师则和学校签订聘用合同。有编制的教师和没有编制的教师在法律适用、管理模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别。如表二中所示,不在编制教师的诉讼三年呈连续下降趋势,与有编制教师相关的诉讼却呈现连年上升的趋势,并在2011年在数量上成为主体。这一现象表明,劳动合同法生效以来,学校在和无编制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方面越来越完善,无编制教师的劳动权也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尊重和维护,诉讼案件出现下降趋势。而另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安排的缺位,司法实践中,有编制的教师发生劳动权纠纷以后,在法律适用上处于混乱状态,同案不同判现象突出,教师在劳动权受侵害后,寻求法律救济的渠道不畅,严重挫伤教师维权的积极性。随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司法实践中对教师劳动权纠纷问题认识的趋同,隐藏的劳动权纠纷逐渐显现,有编制教师的诉讼案件逐渐增多。可以判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后,必将出现此类案件的迅速增加情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在编教师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的增加是与教师诉请获支持率的大幅提升相伴随的;这也和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3.教师劳动权诉讼请求内容整合分析对诉讼请求内容的梳理困难在于诉讼的发动者对内容的把握是具体、繁杂而零散的,例如原告要求法院判定恢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的诉请,又如请求法院判定学校某处理文件无效的诉请,还如恢复工作岗位的诉请等,诸如此类内容用准确的法律语言较难统一表述,同时也存在多项诉请实质为一个法律关系的多角度表现之情形。“法律作为一种秩序特重分类,借以显示其价值的统一性,因此分类是否精密,足以反映对研究客体的认识程度、逻辑思想严密与否,不可等闲视之。”[4](p320)本部分的梳理和分类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诉请的具体内容展开,而是对具体诉请内容抽象整合认识后的分类。如前文所言,诉请内容直接反映了教师对自身劳动权内涵及范围的认知,较为客观地体现了我国教师劳动权实现的广度和深度。综合分析表四内容发现,首先,劳动报酬的争议在劳动权司法救济中占有很大分量,为教师首要关注对象。其次,社会保险争议的数量居高不下,充分说明对于作为劳动权重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权,教师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在社会转型期面临因制度安排带来的缺失。再者,劳动关系确认及属性认定成为教师劳动权救济的重要内容,表现出教师对自己所处法律关系认知的迷茫,诉请内容表述的纷繁杂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实质上是教师与学校、政府间关系定位混乱、有效法律缺位的表现,足见立法规范的紧迫性。最后,教师作为劳动者的特殊性没有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体现。教师作为实施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其寻求司法救济的劳动权内容应当体现特殊劳动者的法律身份和职业要求,而诉请内容几乎对教师职业劳动权的特有内容无任何表现,可以说教师法规定的有关专业自主等法定职业权利并未真正进入到司法救济的层面,换言之,教师特有的与体现职业内容的劳动权仍是尚停留在纸面上的权利。4.教师劳动人事争议诉讼中不予支持诉请表五内容显示,教师自认为受侵害的劳动权不能获得法院救济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类,一类是因为劳动关系的变动产生争议形成的诉请未获法院支持,包括劳动关系的确认、恢复以及法律关系属性的界定等;另一类是诉请内容不属于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例如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问题,均被认为属于政策问题未获法院支持。这两类情形占据了不予支持诉讼请求的70%以上。笔者认为这两类情形实质上表现的是同一个问题即有效法律规范的缺乏,法院裁判时相关法律依据不足,例如恢复教学岗位、享有正式编制待遇等诉请,尽管理论上可将其认为是教师个体劳动权的重要内容但法律上却无相关规定,诉请自然难获法院支持。

综合前述实证研究的内容,我们可将教师劳动权司法救济的瓶颈问题归纳为有效法律规范的不足。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判断权利(或义务)存否之要件,并不关心利益之存否,而侧重于是否存有法律保护[5]。没有有效的法律规范,极富实践品格的教师劳动权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权利。另一方面,司法诉讼作为权利救济的最后渠道,法院如何充分利用自由裁量权,适当选择适用法律也是完善教师劳动权司法救济的较为现实的路径,同时亦为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修订中的教育法律提供相应的支撑。毕竟“具体的权利作为权利,其生命由法规获得,同时其获得物又返还给法规”[6](p52)。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9

关键词:合同纠纷;公立高校;契约主体;变迁;应对

契约(Contract),又称为合同、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随着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的发展,公立高校开始越来越多地以契约的形式与市场主体发生各种交易行为,高校的主体地位也逐渐从传统的“公法人”身份向“私法人”主体转变。19世纪英国著名法学家梅因在其名著《古代法》中指出:“迄今为止任何社会的进步律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身份”强调的是社会主体的出身、地位,有了特殊身份就拥有特权,社会主体之间具有不平等的法律关系,“人治”特征明显。“契约”则是人们自由合意的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相互协商达成的意向,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对主体权利与自由的尊重,契约社会是法治社会。在从身份到契约的变迁过程中,高校如何适应这种身份的变化并利用其实现自我的突破性发展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公立高校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

笔者针对2014年下半年全国公立高校的司法纠纷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纠纷的现状与诉讼后果来反观高校治理存在的问题。笔者利用威科先行法律专业数据库中的法院裁判文书为检索工具,检索当事人一方为高校,判决时间为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司法案例,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逐条阅读和二次筛选,删除非高校主体案件、已撤诉案件、执行案件等,最终筛选了168例司法案例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分析案例样本,总结目前高校涉诉合同纠纷案件具有如下特点。

(一)合同纠纷成为高校司法纠纷的主要类型

在2014年下半年高校涉诉的168例司法纠纷中,因合同引发的纠纷共106例,占63.1%(见图1)。可以看出,合同纠纷稳居高校司法纠纷之首,从纠纷数量上看是排位第二的人格权纠纷的五倍之多。这与我们传统思维中认为高校纠纷一般多是学校与学生或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内部纠纷不同,现在的高校纠纷已不再局限于校园内部纠纷,而是跳离于校园之外,更多地是在市场之中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因契约发生的纠纷。

高校合同纠纷的增多体现了高校合同交易行为的增加,不仅反映了高校主体身份的变化,即以契约主体的身份发生行为,同时也反映了高校与市场关系的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即提出要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重大改革举措绝不仅仅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也意味着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将从以往的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逐渐转变为学校与市场之间的矛盾。”[1]高校开始更多地以独立法人的身份走向市场,与其他主体通过契约的形式发生各种交易行为。正是在这种高校与市场的新型关系下,高校逐渐摆脱了传统依附于政府的附庸角色,以独立法人的身份与其他主体进行签订、履行或解除合同,高校的独立法人主体地位日益彰显。

图1公立高校涉诉纠纷的主要类型

(二)合同纠纷类型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

从高校合同纠纷的类型来看,在106例司法纠纷中,共涉及到13种合同类型,包括劳动合同、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教育培训合同、买卖合同、技术合同、劳务合同等(见图2)。合同类型的多样化体现了高校对市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的高校很少与市场发生交易行为,更不用说以契约的形式发生交易,即使有合同行为也局限在大宗的建设工程合同、采购物品的格式合同等。但随着市场经济及法治化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合同种类日益多元化,如随着教师聘用制改革,劳动合同成为高校劳动关系形成的主要形式;随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以技术服务合同为主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普遍;而且,涉及不动产及大额资金或是专业技术性强的合同越来越多,如学校与公司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合作办学项目等,这些合作在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潜在的合同风险也应是学校重点考虑的问题。

・教育管理・从合同纠纷反观公立高校契约主体身份的变迁及应对

分析106例合同纠纷的产生原因,可以发现,纠纷原因的多元化体现了目前合同纠纷的复杂性。如因学校与教职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未按规定发放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等引起的劳动合同纠纷;学校将校内房屋出租经营因提供出租物不符合要求或对方拖欠租金等引起租赁合同纠纷;因学校拖欠工程款或工程质量不合格等引发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因学校提供教育服务不符合约定要求或受教育者没有履行支付义务等引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等。合同纠纷类型的多样化和引发合同纠纷原因的多元化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合同治理的规范化与法治化。

图2高校涉诉合同纠纷的主要类型

(三)高校多处于被告地位,应诉结果欠佳

在106例涉诉合同纠纷中,高校作为被告的案件为74例,占案件总数的69.8%。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几乎全部是高校作为被告(见图3)。合同纠纷的原因一般以违约为主,高校作为被告的高比例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存在违约的可能性较大。尽管未经法庭审判不能确定一方是否违约,但原告一般具有违约的证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对合同治理的失范。二是高校在对待合同纠纷方面的表现比较被动。因为有的纠纷案件并非高校违约,而是对方存在问题,但由于高校没有及时就对方行为提出诉讼而坐失良机,反映了高校对法律纠纷处理的非专业性。从合同纠纷案件判决结果来看,高校完全胜诉的案件42例,占合同纠纷的39.6%,部分胜诉(或部分败诉)31例,完全败诉的33例(见图4)。也就是说,最后被法院认可的高校违约行为是占很大比例的,违约即意味着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去行为,破坏了双方的合意,从而要承担因此造成损失的责任。

三、公立高校契约主体身份变迁的应对之策

高校主体地位的变迁对于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从依附于政府的特殊身份逐渐转变为独立面对社会的契约主体,是高校行使办学自,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契机,高校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将其作为重要的内容。

(一)建立契约理念,转变治理思维方式

契约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基本理念,调整和转换思维方式是提高高校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契约理念首先要求高校在交易行为中要具有平等意识。平等是契约社会的重要特征,契约成立的首要前提即是双方地位平等,任何一方没有凌驾于另一方的权力,双方完全是在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行为。如果高校总以“甲方”的身份自居,以人治的思维来建立和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那么必将面临对自己不利的后果。其次,高校治理要具有法治思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学校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如何保证学校教育活动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现代学校治理的重要问题。合同就是法治社会下社会主体遵守规则的重要表现方式,高校必须深刻理解和遵守这种方式,并以法治思维来对待它。“法治思维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5]法治思维要求消除在旧的思维模式下所形成的一些与法治要求不符的办事方式,例如托关系、找门子的办事方式。再次,学校要把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于学校的文化之中。高校管理者要树立依法办学、依据章程自主管理、尊重师生合法权益的理念,准确把握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实体与程序、教育与惩戒的平衡。同时要认真组织教师和学生的法治教育,提高师生的法治素养,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尊崇规则、捍卫权利的法治文化氛围。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契约治理环节

当学校以契约主体的身份出现在日益多元和复杂的交易行为中时,契约关系的处理也在考验着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多元权力主体的运行。例如,一项建设工程合同可能会涉及学校的基建部门、规划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等,如何保证各部门权责清晰,各司其职,同时又保证各部门之间协调运行是高校内部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高校职能部门的机构设置与运行存在碎片化、臃肿化倾向,职能划分和部门设置不够合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个重大决策往往需要多个部门负责,主要责任主体难以明确,一旦产生法律纠纷,各管理部门都不愿承担相应责任。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就是要优化内部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厘清各部门职能,划清权责边界,这也是避免合同纠纷产生以及纠纷产生后利于追究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应当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和为教师、学生提供便利服务的要求,“对现有部门的具体职能进行分解和整合,弄清哪些职能应当合并,哪些职能需要增加,哪些职能需要剥离,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重点解决职责不清、职责交叉、职责划分过细等问题,提高职能部门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6]。每个职能部门要建立自己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哪些事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要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与此同时,学校要建立起与合同履行过程并行的学校治理体系。因为合同履行的过程也是学校治理的规范过程。与合同相关的各职能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职责规定,认真履行合同中应当履行的相关义务,同时也等于在日常治理中实现了规范化运作。例如,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的发放、社会保险的缴纳及员工培训的内容,需要人事部门根据合同条款进行日常管理,这种履行合同的过程其实也是规范学校治理的过程。

(三)建立契约风险化解机制,提升纠纷处理专业能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治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依法治校也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2012年底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明确学校应把法治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要求学校建立专业化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笔者认为,首先,学校应当建立一支法学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较高的法律服务团队。这支团队可以以学校的法务部门为主,同时从社会选聘优秀的专门人才从事兼职法律顾问。最好选择既有法律实务经验又比较了解教育领域特点的专业人士,如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法律服务团队在学校重大决策的合法性论证,学校重大经济项目、资产处置等重大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学校的涉及师生权利义务的文件审查,学校涉及的诉讼纠纷,以及参与解决校内纠纷等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校内纠纷解决机制。这里主要是针对校内合同纠纷,如教职工与学校的纠纷,学生与学校的纠纷,由于合同双方不涉及校外第三人,比较容易在诉讼外解决纠纷,学校可以通过建立起包括、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校内纠纷解决机制,将矛盾及时解决,降低双方成本,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和效果。再次,对于已经上升到司法层面的纠纷,学校应当以专业姿态积极应对。司法纠纷的处理具有一定专业性,例如诉讼时效、举证期限、质证程序、不服判决的救济等,需要学校通过专业法律团队来协助应对。在诉讼中,无论学校是主张权利的原告,还是被诉违约的被告,都必须严格遵守诉讼程序,在法院的组织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各项环节,因此,学校必须建立起应对诉讼的专业机制,提高处理涉诉纠纷的能力,否则很可能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陷于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谢维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及其主要特征[n].中国教育报,2014-05-16(6).

[2][美]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符娟明,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6:57.

[3]郑春海.新形势下对我国高校、政府及市场三者关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3):75-77.

[4]金家新,张力.公立高校法人制度的双界性:法源、问题与治理[J].复旦教育论坛,2015(1):5-11.

高校劳动教育案例篇10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奋进方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打造XX教育新名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意度,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发展现状,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级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构建卓越教育体系,全力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加快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锻造教育品牌新优势,加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全区教育现代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总体水平全市领先,跻身全省教育第一方阵。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总体达到或超过省市教育现代化水平和高质量综合考核指标。

教育生态持续优化。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强化意识形态建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多元主体育人功能。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不断强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公平有效保障。优化全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加快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新(改扩)建幼儿园21所,义务教育学校5所,高中学校2所,基本消除大规模、大班额现象,启动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区)申报工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小学和初中达标准班额,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和初中分别低于0.6和0.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小学生师比不低于19,初中生师比不低于13.5,高中不低于12.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1.6年。

教育品质显著提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优化育人方式,全面提升教学品质,推进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教学质量全市领先,高考质量全省领先。新创省高品质示范高中1所、四星级普通高中1~2所,创建智慧校园比例7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3%以上,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近视率分别低于39%、77%、88%。

教育人才不断涌现。持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工程,扩大骨干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人数比例分别不低于60%、90%、100%、100%,初中和高中阶段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不低于15%、30%,三级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立德树人领航工程,引领教育生态持续优化

1.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构建富有成效的德育体系。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制定出台《XX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落实“十大行动”举措,务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打造区域德育创新品牌;推进全过程、全课程德育工作,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建立班主任激励机制,引导更多优秀教师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功能,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和高效的育人模式。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全面建立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形成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机制。到2022年,市(区)级文明校园60%以上。

2.构建学生全面发展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艺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优化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以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为突破点,扎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扩大优质美育资源覆盖面。开齐上足体育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小学阶段推广全员运动会,稳步实施新一轮体育中考方案,努力培养体育兴趣爱好,确保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持续举办年度“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推动校园足球普及提高。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3%以上。经常性举行中小学生合唱比赛、艺术素养展演活动,搭建学生全面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出台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推动劳动教育进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优化劳动教育路径,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培植一批劳动实践体验基地,鼓励学校在校内外设立劳动教育基地、农业种植园,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体验,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每年遴选一批劳动教育优秀案例、评选一批劳动教育特色校。

(二)实施教育供给优化工程,全力保障教育公平发展

1.

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实施幼儿园布局和建设规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主体,到2022年,全区新(改扩)建幼儿园21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率90%以上,省、市优质幼儿园占比90%以上,公办园和普性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不低于省定标准。

2.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依法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要求,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探索义务教育学校多校划片招生改革,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完善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大学校建设力度,确保充足的学位供给。到2022年,全区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所,新增学位2700个以上。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度监测,实施消除学校大规模大班额专项治理行动,对问题指标实行销号管理,到2022年,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100%。全力启动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区)申报工作。到2022年,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达到省定教育现代化水平。

3.

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强高品质普通高中建设。启动XX中学X校区建设、XX中学争创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工作,进一步扩大全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高中、薄弱高中帮扶力度,实施普通高中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打造一批特色高中,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对新高考模式的研究,大力实施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化普通高中“分层教学”和“行政班+走班制”改革,构建基于主干学科的必修与选修有机融合的课程群,增强课程的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形成学校自主设置、教师自主开设、学生自主选择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力争创成省市高中课程基地各2~3个。依托省市课程基地、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推动育人方式转型。积极策应新高考改革,做好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4.

推动职成教育优质融合发展。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更新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在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上下功夫。强化品牌建设,

XX中专建成1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和1-2个市级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争创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积极推动XX美术学校争创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规范社区教育中心建设与管理,加强特色培训项目管理,完善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确保全年从业人员培训率60%以上,老年教育率20%以上,城区和农村常住人口教育培训参与率分别在60%以上和40%以上。

(三)实施教育内涵发展工程,推动教育品质显著提升

1.

强化课程融合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策略,借力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真爱梦想课程、Stem课程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等,促进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共享式发展、开放式创新、包容性增长。提档升级“灵动周三”实践课程、“多彩周五”社团课程,建成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学科、社团课程群,推动课程开发和实施全面进入“融时代”。

鼓励教师或教科研团队申报、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区级微课程项目库。充分发挥省级课程基地学校、文化特色项目学校示范辐射作用,让优质课程惠及更多学子。

2.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开展“学习共同体”“学教翻转”等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向课堂深度学习要效率。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从消除课堂内浅表学习等现象入手提高课堂效率。把研究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小班额学校,通过开展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推动教研变革、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努力构建

XX特色的高效、高能、高质课堂。

3.

改进实验实践教学。持续推进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扩大各类实验室的生均面积,改善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的保障条件。重视实验教学仪器的配备工作。2020年9月前,配齐配足各类仪器和设备,确保各校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重视实验教学业绩和成效的考核评价,研制学生实验能力测试考核方案,制订适合本区学生特点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测试细则。坚持以“用”为指导,建、配、管、用、研齐头并进的原则,努力发挥实验教学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强力推进实验教学的规范实施。

4.

注重教科研内涵发展。秉持“科研引领、联动互助”的行动理念,建立集体研究共同体,努力形成以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工作室、教育联盟、集团校为载体,融科研、教研、培训为一体,区校联动、校际互助的开放共享的教科研训工作新模式,形成以“研究真问题、实施真过程、产生真成果”为特点的教科研工作新机制。不断完善教科研跟踪指导制度、研讨交流制度、过程评价制度、成果鉴定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以及推广工作,三年内力争100%的学校有省市级教科研课题,100%的教师参加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努力实现“校校有教学改革项目,人人参与教学创新活动”。

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打造一批省级精品课题和市级优秀课题。注重教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提升教育科研贡献力。

5.

提升智慧教育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城域网性能。建成基于城域网的全区网上阅卷系统,建立基于城域网的自动录播系统与视频点播系统,建设全区双向视频互动会议系统和多点并发视频直播交互系统,建设自动录播系统。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区中小学全面实现千兆带宽接入城域网、百兆以上带宽到桌面,并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一批基于无线网络的一人一终端的网络教室,为数字化泛在学习提供支持。全区“生机比”达6:1,“师机比”达1:1,多媒体班级覆盖率100%,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监控系统和智能广播系统覆盖所有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场所,到2022年,智慧校园比例力争达75%以上。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重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加强新型教育教学范式课题研究和典型案例培育,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行动,推动教育管理方式、教师研修方式与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基于数字校园平台架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校长任期目标下的学校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工程,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监测,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6.

完善多元评价机制。积极破解“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建立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区学科(名师)工作室—区域教研站—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四级工作网络,不断优化学生作业资源库,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基于大数据和学情分析技术的教与学行为精细化诊断,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深度改造教、学、评、管四个关键环节。

(四)实施优质队伍建设工程,促进教育人才不断涌现

1.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廉洁校园”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一是突出师德引领。各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有机融入到教育管理各环节,把讲台作为“讲廉”平台,在教职工中开展“政治学习第一条”“假期培训第一讲”“开学教育第一课”“学期评价第一项”等“讲廉评廉”系列活动,规范师德行为,塑造优良师风。二是严明纪律约束。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重点解决以教谋私、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校园微腐败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引导广大教师明底线、知敬畏。三是突出源头治理。引导学校树立教学业绩和廉洁从教并重的教育政绩观,督促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廉洁校园规范》和《教师廉洁守则》等制度,建立健全“一校一评价”“一人一档案”的学校和教职工“廉洁档案”,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建立综合分析的廉洁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廉洁档案”在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提拔使用、评优奖励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实行“失廉”记录“一票否决”制。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搭建教育人才成长平台,通过名校长、名教师的评选,充实教育人才库,为校长教师创造更多“成名成家”机会。做好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全区部分学校专任教师学历不达标的问题,到2022年,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本科学历分别达60%、90%,初中和高中阶段教师本科学历均达100%、研究生学历分别达15%和30%。

3.

创新队伍管理手段,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城乡教师科学合理配置。深化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改革,探索将“区管校聘”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职称制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三衔接”工作,让教师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完善师资动态补充机制,按照“增数量、调结构、促流动”的总体思路,不断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师生比达到或超过省市标准。扩大城乡教师交流覆盖面,均衡师资校际配置,优化教师学科结构,按要求尽快配齐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学科教师和从事教学实验、实训、图书、电化教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师资力量。

4.

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供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持。认真组织实施教师全员培训,确保全体教师每年参加区级培训人均不低于16学时。认真组织各类专题培训。深入实施“课程建设与教育管理”研修,着力培养一支学习型、专家型校级后备干部核心团队。持续推进校长队伍专题培训。进一步拓宽与高等院校、教育发达地区学校合作空间,努力打造一支与现代化教育合拍的校级管理者队伍。扎实开展新任教师岗位培训。制定并完善新教师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将课堂教学达标成绩作为新教师转正定级的重要依据。认真组织教师业务素质测试。制定实施《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测试方案》,科学组织各学段开展教师业务素质测试工作,促进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各学科区级教研员,各学校也要优化校级教研员队伍和结构,出台规范教研员队伍管理的意见,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促进教研员队伍致力研究、指导和推广科研成果。

5.

构建正向激励机制,不断激发优秀教育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与动力。修订教育奖励基金实施办法,建立“红烛基金”。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实际、骨干教师培养情况,提高奖励基金总量,按照贡献度大小,提高名特优教师奖励标准;落实农村教师支持计划,及时、足额发放农村教师补贴,淡化职称评定论文要求,突出师德、业绩权重,加大对优秀农村教师表彰、宣传力度,鼓励青年教师扎根农村,创造业绩。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建立全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全区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支持教育改革发展,聚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干部队伍,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引领广大党员教师做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示范者。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逐级压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管理机制。

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完善各类教育投入机制,按照不低于省定基准定额的要求,确定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到2022年,全区学前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水平不低于6000元、普通高中教育不低于22000元,逐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使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公用经费达到普通高中的1.5倍。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投入力度,增幅不低于城区学校。落实财政专项资金,按规定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教育经费绩效管理,完善教育经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机制。

(三)推进依法治教,重视安全教育。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推进法治校园建设,推行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开展重点领域执法专项行动,清理无证、非法办学机构,定期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力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校园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学校安全风险排查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推进“阳光校资”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学校资产、资源、资金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