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5:52

环境经济研究篇1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结论

环境经济研究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现代会计;环境会计

一、环境会计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且人口的增加致使需求增加、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接近枯竭。这些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环境问题的出现,导致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大量消耗,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忽略环境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将资源的有限性,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起来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其目的就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为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差异,所以传统经济模式下产生的会计核算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可能自动成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的一部分。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旨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核算制度,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由此产生了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反映、报告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维护、发展和补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期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的目的。

循环经济模式下环境会计的产生是客观环境发展的需要,它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整体出发,要求企业对所拥有、使用的自然资源、对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及应履行的治理义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敦促企业转变“无偿使用”资源的错误观念,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

二、循环经济下现代会计的局限性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会计,主要是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也是与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而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下,企业的目标不再单纯的追求效益和利润,还要考虑环境价值和社会责任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因此循环经济下现代会计存在以下局限性。

(一)会计信息使用者单一

现代会计中,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然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还应包括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情况的广大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该部门将通过企业提供的绿色会计信息,企业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取得的环保成绩,综合起来作为进行宏观环保决策和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的依据。

(二)信息披露形式单一

以往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主要是以财务制表为主,以报表附注、文字说明为辅,而对于以上信息使用者而言,他们要求的信息不仅要以财务报表、附注等形式反映,更要求企业提供有关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情况,以及企业生产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一系列非数量化信息。因此,在循环经济下,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有效,合理的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披露,以满足不同会计主体对信息的需求。

(三)会计核算内容有待完善

由于循环经济是近些年逐渐被人们重视的问题,所以它的出现为完善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我国实行的会计制度而言,没有明确的对资源,环境制定会计核算体系,也没有对有关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的反映和监督。与资源,环境有关系的会计核算内容在在企业会计管理费用中仅包含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现代会计的成本是与产品生产销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对产品生产中环境成本未加考虑。这就导致了低估了产品成本,高估了产品利润,进而虚增了国家财富。这与会计核算内容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计准则中没有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成本做详细的科目设置,导致企业没有将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成本考虑进去,不能充分披露现实和潜在的环境在责任以及面临的环境风险。这体现了,我国会计核算对环境,资源等方面内容存在漏洞,有待完善。

(四)对于企业收益的计量缺乏准确性

现代会计在核算收益时,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确认交易价格高低,通过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来确定企业收入。这种通过货币计量的收益比较直接,但是在循环经济下这种计量方法就相对缺乏准确性。由于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都需考虑到企业利润中,因此传统的核算方法就使得企业在计量收益时相对的缺乏准确性。

三、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下环境会计的措施和建议

基于上述现代会计在循环经济体系下的局限性,下面将探讨环境会计发展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

完善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这对于我国环境会计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环境会计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的内容,包括资源循环检测、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情况,资源循环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资源循环项目完成情况等。如环境问题类型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企业自定的环境排放指标;环境保护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已资本化了的数字及摊销情况等。

(二)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

在循环经济体系下,不仅要求短期盈利,还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即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假设要作纵向拓展。在信息披露内容中应包括对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福利、企业人力资源及消费者责任等方面的全部社会责任成本信息。其中包括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本会计期间内企业已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情况,以及影响社会责任完成情况的相关因素。此外还要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确定并公布重污染行业及重污染企业名单,对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重点要求。建立全国性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的环境信息。另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还可揭示环保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同时反映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等内容。

(三)扩充会计核算内容

1.循环经济中的资产,除了传统的资产之外,还应包括企业取得或能加以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可带来未来效用的特殊的环境资源,它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环境资源产品生产企业。但是,在传统或现行的会计核算中,环境资产只是作为递耗资产在会计账簿中进行了有限的反映,即只是将与环境资产相关的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开采成本等在会计账面上进行了反映。这种只对递耗资产进行核算,而将环境资产摈弃在核算系统之外的做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未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总额,产品成本计算不真实,资源产品价格偏低等等。

2.循环经济中的成本费用,除了传统的成本费用之外,它还应包括减少资源缴纳的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现有的生态资源基本存量的研究与开发费及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

3.循环经济中的收益,除了传统的经济收益之外,还应包括一些资源环境收益。如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及对这些产品减免税过程所得的收益;国家对保护环境有成绩的企业发放的奖金;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等。

4.循环经济中的负债,除了传统的负债之外,还应包括环境负债类,如应付环保费、应付环保人员工资、应缴环保税、应缴资源税等。企业履行支付污染成本的义务之所以也要确认为负债,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因而要求“谁受益,谁付费”。

(四)确立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

推行一项新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使其具有一定的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环境会计制度,政府部门必须明确、强制性规定企业对环境资源信息做出最低限度的披露,通过奖惩制度将企业的自觉性和政府的强制性结合起来。但目前由于与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奖惩分明,用环保罚款筹集部分资金,建立环境会计研究基金,用于奖励举报破坏、污染环境和研究环境会计、治理污染等的有功人员,从而推动我国环境会计早日实现。

(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环境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复杂的、多元化的产权关系,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让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从而使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能够被严格执行,环境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参考文献:

[1]成燕.我国循环经济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

[2]彭琳.构建循环经济性企业绿色财务管理通道探讨[J].会计之友,2011(1中)

[3]丁晓燕.构建循环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体系[J].特区经济,2011(5).

环境经济研究篇3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术期刊;研究内容;词频分析;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707

环境经济学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经济学被介绍到中国。1978年中国制定了《环境经济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讨论会,决定将“环境经济”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中的第一项主题。同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成立,由此推动了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这表明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瞩目的独立学科。环境经济学虽然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学科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十多年来,环境经济研究在中国发展快速,不但表现在环境经济理论和框架体系不断充实完善,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的环境经济领域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学者们翻译、撰写了环境经济方面的教材和专著,还发表许多研究环境经济的论文,开展了环境经济各领域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环境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1]。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提高和完善。基于此对2005~2014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以下简称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篇名包含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这个角度研究近十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动态和发展路径。

一、近十年环境经济研究

数据样本统计(一)“环境经济”期刊论文篇数统计

从中国知网中检索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剔除重复及不符合主题的论文,共有462篇,其中核心期刊本文核心期刊指中国知网上所检索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0篇,其他期刊论文262篇。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从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中国知网全部期刊论文这一角度来研究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但环境经济研究成果的体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中国知网检索数据库收录文献中除了期刊论文,还有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和其他形式的研究论文,在2005~2014年间,这些论文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共计338篇。

此外,统计分析2005~2014年这十年的文献,是为了了解在新阶段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进路。而在1978~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发展等重要阶段。在这27年间收录在中国知网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论文和其他形式论文共456篇,其中期刊论文有406篇。

(二)基于期刊的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为了能较好地表征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研究的客观水平,本研究的检索统计工作不仅关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更关注期刊论文的质量变化。核心期刊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故本研究的重点在核心期刊论文。据上文可知,本研究全部实际有效样本为46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的实际有效样本为200篇。

在相关论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引证分析、数据分析和词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近十年来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重点对论文期刊类型、主要议题、作者人数等方面进行数量分析。同时分析文献的被引次数,以衡量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三)数据样本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只是从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期刊论文这个角度来分析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数据样本必然存在局限性。由于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的广泛性,涉及环境经济的具体研究对象很多,仅就期刊论文来说,属于环境经济范畴的论文众多。篇名属于环境经济领域范畴的其他关键词的论文有至少十多种,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GDp”、“eKC”、“环境绩效”、“环境损失(损害)”、“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性”、“排污权”和“环境税”等,见表2所示。据《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统计显示:1980~2008年这29年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共有10618篇。本研究检索统计了2005~2014年环境经济研究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属于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共有10506篇。由此可见,近十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数量比过去有大幅增加。

由此分析,2005~2014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核心期刊论文大约占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范畴的核心期刊论文的1/50~1/60,也就是说大多数有关环境经济的研究论文在其篇名中并没有直接使用“环境经济”。故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并未包含环境经济研究的所有领域,但本研究的贡献也正是对以“环境经济”为篇名的论文的深度分析,以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略见环境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全貌。

二、数据样本论文分析

(一)研究阶段分析

通过对全部462篇数据样本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2005~2008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逐年递增,到2008年达到峰值,2009~2011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略有下降,2012~2014年数据样本期刊论文稳定在40篇左右。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近十年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从数量上看为稳定发展的阶段,从质量上看为深入扩展研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经济学研究将重点关注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环境价值核算体系、环境经济分析方法体系、环境经济评价体系、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体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环境投融资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体系等[1819]。

四、结语根据本文数据样本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近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些特点。第一,从数量上看,年核心期刊发表篇数变化不大,但论文的深度有所扩展,涉及的领域更广,所使用的分析手段也更多,近十年环境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比以前的有大幅增加。第二,在影响力方面,发表于理工类核心期刊上的环境经济类论文的影响力更大;另外,采用数量分析、科学实验以及工程实践的论文影响力也较大。这说明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种趋势是朝着定量分析、技术支撑的方向发展。第三,在研究内容上,依据词频分析结果,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所扩展,研究深度有所加强,但较多的研究还是探索性的,结论是建议性的,其实践意义、应用意义和指导意义还不够强。

参考文献:

[1]沈满洪,葛察忠,董战峰,等.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3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邱威,张建华,刘念.含大型风电场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与解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9):816.

[3]李国柱,牛叔文,杨振,等.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1):1524.

[4]李刚,张彦伟,孙丰云.中国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3944.

[5]张音波,陈新庚,彭晓春,等.广东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5):10211031.

[6]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等.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29(7):9799.

[7]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07(3):4043.

[8]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政策[J].求是,2007(20):5860.

[9]段晓峰,许学工.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4555.

[10]陈耀龙,程文涛,陈小兵.高级住宅小区生态设计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9799.

[11]刘向华,马忠玉,刘子刚.意愿调查法在环境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5(4):3638.

[12]傅京燕.oeCD国家环境经济手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未来与发展,2005(3):4345.

[13]谭灵芝,鲁明中,陈殷源.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81186.

[14]蔡秀云.三种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势比较分析[J].中国税务,2009(12):2223.

[15]刘彩利,王京芳,薛斌.环境经济手段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驱动机制[J].软科学,2005,19(5):2729,38.

[16]李小蓿李汉平.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271335.

[17]陆菁.贸易与环境经济分析的实证研究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6(2):203209.

[18]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9]董小林.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analysisofChineseenvironmentaleconomy

researchinthelastdecadeDonGXiaolin1,2,XUewenjie1,2,SonGCheng1

(1.institute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managementResearch,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

Shaanxi,China;2.SchoolofCivilengineering,ChanganUniversity,

环境经济研究篇4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社会经济的阶段特点及性的学科。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財富的源泉。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

源,人们耍进行生产是不叮能的。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到近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概而言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是相伴、共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可同时产生经济、生态两种效益。无论效益是高是低,是好是坏。甚至有不少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往往成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是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对于社会经济来说.生态环境并不是纯被动地接受人类的改造和利用,它具有某种不自觉的能动性。生态效益如何,或早或迟、直接、间接地关系着经济效益的好坏。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基础条件,无论这个生态环境是原始自然的还是人们劳动生产改造过的。例如,我国古代南方劳动人民创造的桑蔗基鱼塘,北方的枣粮兼作等等.相反,如果有意无意地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能够获得成功,也只能是暂时的,最终必将受到惩罚,或得不偿失,甚至导致整个地区文明的衰亡。马克思以自然与社会客观法则的认识为依据,指出过人类对自然采取掠夺式、敌对的、糟踏的态度,就等于损害了自身生命进程的自然源泉。恩格斯曾经督促人们注意,自然界并非处于被征服状态被人类控制,人类对待自然不能象对待被征服民族那样随心所欲。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②自然界对人类违背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而盲目行事的惩罚,不止表现为自然现象的剧变,而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它将不同程度地给社会经济造成损失。这就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約紧密关系已甚明了。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基础的生态环境既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馈干社会经济活动,制约经济效益。人们正在进行生产活动的生态环境乃是已往生产活动的结果之一,此次生产活动作用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下次生产活动的基础。很明显,研究社会经济史,如果只看到经济发展而看不到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演变的作用以及生态环境演变对于社会经济的反作用是很不够的,它无法圆满解释社会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增长与停滯甚至倒退的复杂现象,一时的生产力发展或生产关系进步而社会经济反而呈萎缩状况的现象等等。田此,和现实中制订经济发展规划要同时考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样,我们研究社会经济史,也不能忽视经济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必须把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和生态环境演变对经济效益的制约作为考察的重要。

毫无疑问,生态系统中无生命和人类以外的成分在数量上占着绝对的多数,这种情况决定了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題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人类的或者的、作用日益增强,人类进行改造和创造的生态环境代替自然的生态环境的现象已经基本普及,而这些生态环境都深深受着社会制度、条件以及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影响。当今世界上暴露的诸多生态环境,多与经济盲目开发有关。这种状况,又决定了社会科学对于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协同作战。

社会科学在研究生态环境问题领域中最重要的作用和突出优势是考察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和引起演变的社会力量,对此,社会经济史研究当是无可替代的学科。研究社会经济史,有助于掌握生态环境是如何演变的,人的力量如何作用于生态环境。从而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为解决问题、预防问题提供相应的依据。在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中,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和人们的生产活动本身的研究与生态环境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也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私有制社会,严重的土地兼并迫使大量农民流移转徙,进入当时相对不宜耕作的深山老林,进行粗放的、甚至不顾后果的刀耕火种,(属临时谋生性质),造成了森林过早地被毁灭,导致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河湖淤积的恶果。在上,特别到了晚近以来,这样的现象是不乏其例的。

生态环境问题本身的另一重要特点也决定了它的解决离不开历史的考察。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后果与经济效益相比较具有下述特点:这就是说由于经济效益与生产者、生产单位有更为直接、切身的关系,成为首先被关心的对象,并且较为迅速具体地体现出来。在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识受到局限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的生态坏境后果便往往被眼前的经济效益所掩盖而不易披人们注意。如毁林开荒活动,垦殖者首先关心和得到的是粮食生产效益,多为维持生计所为。至于森林过度砍伐后造成植被破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等恶果则不易引起重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19世纪的情况,在当今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而很少顾及到比较远的影响。③这前者即指经济效益,后者则是指生态环境变化的后果。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各个因素都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局限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考察难以完整把握。只有联系已往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才能对变化加以说明。一般说来,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是缓慢的,即使出现某些突然的变化,亦多属长期过程中积累的结果。有时候,变化被自身的持续反馈过程所遏止,或者被相关的其他因素所掩盖、补充,直到无数次产生相同性质的生态效益的生产活动反复进行,其累积量达到相应的临界状态,或者有了适当的契机或某种关键性的力量出现时才得以发生。仍以毁林开荒为例:始初零星的或个別的小面积砍伐垦殖。影响甚微,尤其在实际感觉上体现不出来.当垦殖者不断增多,规模扩大、时间持续久远,森林被毁面积达到了足以影响本区生态环境时,或因暴雨等因素导致剧烈水土流失现象出现,山地因此流为石田,湖河因此淤塞,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題至此才真正显露出来.而事实上,变化早巳开始了。

更有甚者,在强烈的经济欲望或者生存动力的驱使之下,有时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产生,也不能及时措置、妥善解决之,以至于继续“饮鸩止渴”,致使问題愈益严重。例如,我国宋代东南地区以及清代湖广地区发生的盲目围湖造田活动,到后期都曾有不少人认识到了过度围垦湖河水面,造成了“洪涝无蓄水之地,干旱无灌溉之水”,从而导致了频繁遭受水旱灾害的恶果,提出了严禁围湖造田,实行退耕还湖的建议,亦曾有过掘废围田的行动。但是,在强大的人口压力和土地集中等社会经济因素推动下,却不能善始善终。④一直到解放以后,盲目围湖造田的问題尚仍存在。

生态环境问題的暴露,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上甚至发生过一定范围内文明急剧衰落,尚不知祸源就在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近代或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題,其发生可能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导致其变化的力量或因素则存在更早。要清楚、准确地把握生态环境问題,就必须从历史、特别是史人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施予它的种种,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考察这种影响下生态环境量变的范围和质变的程度。过去世界上生态环境,存在的普遍不足是缺乏社会的有力配合,而社会科学中最能考察、说明以往情况的包括社会经济史在内的历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参与研究的更是少得可怜。结果造成了研究途径狭窄,论证不够充分、全面的局面,更有不少问题无法得到解释。试想以这样的研究成果如何能够给现实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呢?所以说,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但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尚离不开最古老的之一——研究历史。

结合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社会经济史,势必引入现代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以社会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和原则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局部效益和总体效益的协调一致。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效益既是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又是整体的、长期的经济效益。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生态平衡处于主导的一面。因此,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以经济、生态综合的眼光观察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经济重心转移、大规模的流民等等,恐怕皆非仅以吏治黑暗、战争破坏就能够加以圓满解释的。以经济重心转移为例,为什么封建社会后期战乱之后,原来的开发程度较高地区仍然不能恢复其旧有经济地位,反而一步步落在正在开发地区的后面.如何解释这样的历史结局?如果将经济,社会因素及其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因素综合考察,可知当时条件下对土地,森林等资源开发利用达到基本饱和却不能负载继续增长着的人口压力,严重的灾荒和土地生产能力减退等生态环境有关的因素,在这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人曾将生态危机称作危机中的危机不无道理,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当时的水平无法继续维持相应的生产经营,从而导致了社会经济危机,又由此爆发危机,诸危机相互激荡,交替发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进程。

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的综合研究,绝不等同于简单地探讨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尽管不排除其某些共同因素。前者要求从动态的,系统的观点出发,通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两者的影响、披影响,发展与制约的过程、因素、结果的考察,把握二者间的双向动态效应,不仅仅是探讨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且要首先研究社会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后一个环节的前提下探讨前一个环节,兼有对历史上的经济开发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的意义。同时,这样的研究对于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许多同时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课题需要研究.论证,诸如国土整治与开发、区域发展规划、农业发展战略、乡镇发展,南水北调等等,这些课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可以说历史研究、.尤其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毫无疑问,这为历史研究与现实的结合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环境经济研究篇5

关键词:城乡生态化经济环境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遍被采纳,是实现自然、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退化,环境质量急剧下降。mishan认为,经济增长提供给人类更多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污染物,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从而使福利变为负效应。[1]人类必须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入21世纪,一些经济学家在环境与经济增长发展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而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演进是否存在eKC假设;二是对eKC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或政策解释。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都是采用国外类似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如刘燕等人借鉴Grossman和Krueger的模型[2];彭水军和包群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系统的分析来考察中国经济是否存在理论模型上所表明的增长—环境的双向作用,研究对象是全国或省市的经济与环境关系。[3]研究结果不统一,有的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而有的研究结果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存在倒U曲线,刘小琴研究结果发现环境综合指标与收入间呈S型。[4]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稳定协调。山西省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省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出发点,根据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城乡生态化建设是在这些建设实践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

1.城乡生态化建设与县域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性

1.1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乡生态化建设是对自然生态规律的充分利用,是对自然生态中物质和能量流动形式和状态的模拟,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和共生原理,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小化和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最终是要达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生态化建设是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也就是说不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城乡生态化就是要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不仅包括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还含有自然和社会两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社会(尤其是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基于生态产业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注意自然生命生态系统中本无废物的事实,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生态调控原则,而生态产业协调了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复合生态系统在某一发展阶段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得已持续发展。[5]基于城市和农村生态系统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均构建形成“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5],并且城乡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发展。

1.2城乡生态化建设与县域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过程

在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复合生态系统中,城乡生态化建设促使县域协调经济与环境资源的过程。

1.2.1县域需协调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增长状况缓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6]属于城乡型发展的榆次区的丘陵地带沟壑纵横,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增长缓慢,需协调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长缓慢。属于资源型发展的灵石县和保德县,由于煤矿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土地坍陷面积增加,影响到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1.2.2在经济改善过程中县域需协调环境恶化。属于贫困地区的保德县位于生态脆弱区,虽然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资源与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经济增长是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灵石县为煤矿资源的开采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保德县和灵石县属于煤炭蕴藏丰富地区,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出现土地塌陷,生成了大量的废水、废渣,甚至污染了农田与河流,并沿着生物链传递毒素,侵蚀民众的身心健康。[6]

1.2.3在环境改善中县域需协调经济恶化。[6]在城乡生态化建设中,减少经济要素的投入,而增加对环境要素的投入,造成经济增长趋势发生改变,但是环境状况则明显趋好。榆次区、保德县和灵石县实施的退耕还林等工程,对县域中的丘陵和山区地带的环境改善有积极作用,但在短期内这些实施地区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榆次区、保德县和灵石县部分农村出现由于劳动力与人口流出想象,对土地的压力也相应减轻,出现生态环境的相对好转。

1.3城乡生态化建设与县域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结果

城乡生态化建设是一个协调经济与环境资源的过程,县域协调经济与环境资源结果表现在环境改善与经济改善同时发生。在这种状况下,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或者说经济与环境之间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得益彰,县域经济发展得益于环境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一般来说,在这种状况下,县域的环境与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好的基础,而产业发展又偏重于无污染或者对环境无损害的类型,如旅游业、手工业等产业,并注意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2.县域协调经济与环境资源对策

2.1协调目标

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改善同时发生,符合政府与社会期待的目标,体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2.1.1具有较强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也是县域发展障碍最多的地方。资源型发展的保德县和灵石县都具有较强的经济增长速度,缩小城乡差距。

2.1.2具有递增性的环境改善速度。榆次区、保德县和灵石县在可能的条件下,改善县域的环境状态,修复恶劣的生态环境,使环境尽量适合于人居,将有利于改善县域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

2.1.3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演进方向。榆次区、保德县和灵石县的产业结构演变,应该既能为经济增长提业基础支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又符合绿色、清洁和环保的基本要求,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2.2协调顺序

丘陵地带沟壑纵横较多的农村和土地坍陷面积增加的农村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改善同时进行具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这一方向应该为县域确立发展思路与战略追求。城乡型发展的县域和资源型发展的县域应该能够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的规律性,准确分析与认识区域的资源、产业和环境等特点,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推动在环境改善中县域协调经济发展;利用市场机制,引导资本推动在经济改善过程中县域协调环境恶化。

2.3协调对策

城乡型发展的县域和资源型发展的县域应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各类投资者进入,创造更多的财富与更多的就业机会。用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要求投资者。在基础设施与信息传播方式改善的基础上,鼓励县域的企业和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牧渔等产业,发展轻型、无污染的制造业和旅游等服务业;规范化地建设好各类产业园区,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并发挥企业集中、集聚的作用。

城乡型发展的县域和资源型发展的县域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援政策。中央政府的援政策带有整体性、全局性和组合性的成分,涉及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改善和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需要县域用好用活中央的援助政策。实现政策科学化,保障政策的透明运作、管理规范、责任明确和监督完善,使政府政策能够在推动县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长期的推动作用。

通过相应的经济补偿办法,合理协调各经济主体间的收益关系,改变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中成本收益承担主体的不一致现象,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资源环境的高效利用和保护。考虑各经济主体间的利益驱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问题。对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功能的外溢效益进行经济评价,并据此对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进行适当的生态功能外部性补贴,使之内部化,真正激励所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协调经济与环境资源,增加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的微观动力和积极性;同时增加环境资源协调的收益,提高环境资源占用成本。

参考文献:

[1]游德才.国内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进展:文献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8,(6):25-26

[2]刘燕,潘杨,陈刚.经济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8(6):48-55

[3]彭水军,赖明勇,包群.环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56-59.

[4]刘小琴.辽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6-49.

[5]牛慧娟.浅谈城乡建设的生态化策略[J].科技资讯,2008,(1):143-143.

[6]周民良.贫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2-7.

环境经济研究篇6

一、引言

 

随着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关于农业生产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沿用Grossman和Krueger(1993)等研究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之间关系所运用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验证方法,来探究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张晖、胡浩(2009)通过建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与过剩氮污染的经济计量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过剩氮排放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1]还有一类是借鉴islam的研究思路,通过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如梁流涛、曲福天等(2013)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在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寻了农业面源污染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得出经济作物比重提高和畜禽养殖业产值比重的提高都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等结论。[2]第三类是以沈霞林(2011)为代表,选取多个因素作为农业经济发展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测算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水平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给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差异的经济解释。[3]本文正是在包含以上这些文献的基础上,展开了对农业生产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的是VaR模型,数据方面,以1994~2014年这20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托,以农业一项的产值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指标,以化肥、农药及地膜的投入密度为基础计算出的土壤环境污染综合值[4]作为土壤污染测算指标,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另外,考虑到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农业发展水平都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对所研究的区域进行了划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地理方位的不同,将研究的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一共七个区域进行对比研究[5]。在基础数据处理上,为避免物价波动的干扰,本文将每年农业总产值都折算为1994年可比价,同时,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将代表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农业总产值以及代表土壤环境的土壤环境污染综合值再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其对应形式分别为lngdp、lnsoil,而下文中的Dlngdp、Dlnsoil与D(lngdp,2)、D(lnsoil,2)分别表示一阶和二阶差分序列。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的前提是保证序列的平稳性,因此一般情况下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原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序列的平稳性。[6]本文选取较为常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处理过的数据进行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七个地区中,除了华东地区的lngdp与lnsoil是在二阶差分形式下同时平稳外,其他地区的lngdp与lnsoil都是在一阶差分形式下同时平稳,所以,华东地区是二阶单整序列,其他地区都是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二)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为了进一步判断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为此本文采取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Johansen协整检验,做进一步探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滞后期,华东、西南、华北、东北地区的lngdp与lnsoil之间有协整关系,而华中、华南以及西北地区lngdp与lnsoil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这说明,前者的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而后者两者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在最佳滞后期并不显著。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三个地区的土壤环境或农业经济增长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因此造成土壤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或农业经济增长对土壤环境的变化没有显著的反应。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只反映了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并不能明确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具体方向。为了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为之前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华北、东北、西南地区的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都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所以在此使用原序列进行长短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而华中、华南与西北地区没有长期协整关系,所以在此用一阶差分形式来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此外,华东地区因为是二阶单整,所以也用一阶差分形式来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最佳滞后期,华北、东北地区存在lnsoil到lngdp的单项因果关系,西北也存在Dlnsoil到Dlngdp的单项因果关系,而西南地区存在lngdp到lnsoil的单项因果关系,华东也存在Dlngdp到Dlnsoil的单项因果关系,但华中、华南地区的Dlngdp和Dlnsoil并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前期土壤环境的变化对随后的农业经济增长的程度有较大影响,而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则是前期的农业经济增长的程度对随后的土壤环境变化有较大影响,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

 

(四)方差分解

 

为了更清楚地刻画和度量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获得不同方程的冲击反应对各个变量波动的方差贡献率构成。下表1-1、表1-2给出了各个地区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

 

表1-1、表1-2的方差结果表明,(1)各地区经过5个预测期以后,系统就已经基本稳定。(2)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农业经济增长对自身波动的贡献比率都在80%以上,土壤环境对自身波动的贡献比率除了西南地区外也都在60%以上。(3)农业经济增长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2%-15%之间,其中西北、东北地区所受影响最大占到了15%左右,其次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影响最小的是西南地区,仅为2%。(4)土壤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西南地区影响最大,达到了60%,其次是华东、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影响程度在30%左右,而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分别为13%何9%左右。

 

四、结论

 

华北、东北、华东以及西南地区的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在各自的最佳滞后期内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而华中、华南以及西北三个地区长期协整关系在最佳滞后期内并不显著。

 

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土壤环境前期的变化对随后的农业经济增长程度有较大影响,而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则是前期的农业经济增长的程度对随后的土壤环境变化有较大影响,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

 

方差分解的检验结果更进一步表明,基本上经过5个预测期后,各地区的系统基本趋于稳定,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农业经济增长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仅在2%-15%之间,其中西北、东北地区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影响最小的是西南地区。这说明西北、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力度相对较高,西南地区破坏力度相对较小。土壤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西南地区最大,其次是华东、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而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这也侧面反映了西南地区目前土壤环境比较优良,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能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而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已经欠佳,能为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的动力较小。

环境经济研究篇7

关键词能流分析;物质流分析;能值分析;能流密度;能源消耗强度

中图分类号X21;F22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5-0059-05

早期的资源代谢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作为用于分析社会经济的物质流代谢方法,物质流核算的框架和指标也越来越完善,如eurostat的国家层面物质流核算指南[1]。2001年,Haberl提出,必须全面考虑社会代谢的能源和物质,以扩大代谢方法的研究范围,并且充分开发这一方法的潜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Haberl还进一步指出,能流分析是实现全面了解社会经济代谢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维持物质不断流动的前提是获得不断的能量输入,以推动系统内物质的转移和转换[3]。

诺贝尔奖获得者ostwald最先从能量的观点来研究社会经济系统。1992年,Giampietro等评估了在社会经济代谢过程中,用于改变生态系统能量大小。考虑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能量流,可以像生态学家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一样来加以考虑。社会经济代谢的核算系统也应该考虑驱动物质流动的能量流[4]。2001年,Haberl提出与物质流分析相一致的能流核算方法,用于分析进入和离开国家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2]。2004年,Haberl等提出物质和能量流分析(meFa)框架,通过跟踪社会经济中的物质和能量流,以及评估与这些流动相关的生态系统变化(例如土地利用),从而分析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5]。2006年,黄书礼等对台湾1981-2001年间社会经济代谢进行了分析,将物质流分析和能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单独的物质流分析不足以识别台湾不断增长的能源使用[6]。2006年,Haberl基于社会代谢方法,探讨了社会经济能量流的可持续性问题;与传统的能量统计(只考虑技术设备上使用的能源)相比,该方法考虑了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各种能量流,包括了人和家禽的营养能量流[7]。目前,大多数有关社会经济代谢的研究都忽视了能量流,因为用相同的单位来比较物质和能量是很困难的。

能流分析是用来评估能源使用效率的方法,它对环境―经济系统中能量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通过能量统计,对能源的初级输入、能源转换、最终能源使用、能源输出等过程进行结算。在能流分析中,分析的对象主要包括生物质(燃料)、化石燃料、能源产品、电力等。

以往能流分析将各种性质和来源根本不同的能源以能量单位表示后进行比较和数量研究,然而不同类型的能源并不可比较和加减。以能值作为共同的度量标准,则可以将各种原本不可相加和比较的能量,通过其能值相加和比较,使系统分析建立在太阳能值为标准的基础上[8]。文章参考物质流分析方法,提出环境―经济系统中的能流分析框架和分析指标,并以能值分析中的太阳能值作为统一单位。通过对区域(城市)环境―经济系统进行能流分析,可以为区域能流的优化管理、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污染物总量控制、节能减排等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导向。

1区域环境―经济系统能流分析研究框架

区域(城市)能流分析研究框架(见图1)建立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即系统的总输入=总输出+净累积量。区域能流分析能够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跨区域/国家的比较。

1.1分析的主要能源类型

在能流分析中,分析的主要能源类型包括能源输入、能源转换、终端能源和有用能源、能源输出等。

刘?伟等:区域(城市)环境―经济系统能流分析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1)能源输入。输入经济系统的能源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来自区域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富含能量的物质(生物质、化石燃料等),利用的水能、风能等,原子能转化为热,或把太阳能转化为热及电能。此外输入经济系统的能流还包括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化石燃料(原料或产品)、生物质(燃料)、电力等。

能源输入可以描述为直接能源输入或者总一次能源输入。虽然直接能源输入只包括实际进入经济系统的能源量,但是总一次能源输入考虑了隐藏流(隐藏流是指获得直接输入但未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的能量流[9])。

(2)能源转换。能源转换是指通过计算一次能源转变为终端能源过程中的转化平衡。一般指化石燃料、水能等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变为电能、热能、汽油、煤油、柴油、煤气等二次能源。例如,煤通过燃烧转换为热能,热能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最重要的转化过程通常是电力和热能,以及原油提炼和与煤相关的各种转化过程。转换后的二次能源比一次能源具有更高的终端利用效率,使用时更方便、更清洁。在能源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伴有转换损失,例如废热、摩擦损失等。

进入社会系统中的能源通常以不同的方式转换为其他能源,最终作为终端能源,即直接用于提供能源服务。能源输入的一部分没有用于能量供给,而是作为能源储备或富能物质存储下来。

(3)终端能源和有用能源。终端能源是指用于生产有用能源和最终能源服务的能源。终端能源也包括人类为了生存和活动,以及耕作动物所消耗的营养能源――生物质。能源服务是通过使用能源而获得的非物质服务。例如,能源服务包括供暖、把人或物品由a点转移到B点等,而不包括使用能源生产其它的能源载体,如用汽油发电等。有用能源是指在提供能源服务中实际做功的能源,主要包括动力、热能、光、数据处理等。

终端能源和有用能源仅指系统中的能源转换,终端能源使用也直接与经济核算系统和不同部门的活动相关。然而,与能源输入相比,终端能源和有用能源很少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系统相关,因为,从一次能源到终端能源,一次能源中的相当部分在转换过程中损失掉了,或者用于其他非能量目的。此外,社会的能量代谢效用主要取决于能源服务。目前,对于能源服务的数量,可以用有用能源的使用量来衡量[9]。

(4)能源输出。能源输出主要包括能源在转换、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指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等)、热耗散、输出/出口到区域外部的能源,以及本地获取所产生的隐藏流和出口能源相关的隐藏流。

1.2分析方法

1.2.1系统边界的确定

在区域能流分析中,首先需要确定分析系统的边界,即研究的范围。系统边界主要包括研究的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等。在系统边界的确定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取的时间范围较宽,能使得出的分析结果表征出变化趋势;

(2)选取的时间段具有连续性。除特殊原因(缺少相应的统计数据或者分析区域的空间边界发生较大改变等),选取的分析时间段最好是连续的,以便于分析和做出预测;

(3)分析时间段内空间范围的一致性。在分析的时间范围内,分析区域的空间边界最好保持一致,以便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在分析时间段内,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或者对能源的消耗较大。对这样的时间段进行分析会更具意义。

1.2.2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1)数据的获取途径。按照分析的能源类型,进行数据的分类统计。数据获取途径包括:①通过规范的统计年鉴(农业、林业、工业、能源、气象、水利等)、环境质量报告书或网络统计数据库等,可以获取直接能源输入和直接能源输出等数据;②已被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如我国对太阳能值转化率的研究很少,还不足以支持能流分析。因此在能流分析中,可以参考国外最新的太阳能值转化率;③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研究报告,如国家能源报告等。

(2)数据的处理。在数据的统计分析中,需要对其进行部分筛选和处理:①直接能源输入和隐藏流又分为区域内和进口两部分,总一次能源输入实际上包括区域范围内的能源输入量与进口的能源输入量,其中进口能源产生的隐藏流虽然对出口区域产生环境压力,但仍计入进口区域的总一次能源输入中。②通常统计机构收集和的数据都是以质量、体积(如天然气、木材等),或热量单位来计算和统计的。因此,需要采用能值转化率将其转换为统一单位,以便于比较分析。最后,根据收集到的分类能源统计数据,利用指标计算公式(见表1),得出分析结果。

2区域环境―经济系统能流分析指标

进行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能流分析,需要构建一系列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综合反映系统中的能源使用结构、功能与效率等,同时也可以为系统综合分析及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表1从经济、环境和强度效率角度构建了区域环境―经济系统能流分析的指标。

2.1经济指标

(1)直接能源输入指一定时期内区域一次能源生产量的总和,是观察区域能源生产水平、规模、构成和发展速度的总量指标。一次能源生产量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其他动力能(如风能、地热能等)。通常我们会忽略一些应该包括的内容,例如家禽放牧等。对于进口,应该考虑所有能源物质的进口,不仅仅是能源载体;

(2)总一次能源输入等于直接能源输入加上隐藏能流。隐藏流可以是国内/区域内的(例如,开采一吨煤所消耗的能源等),也可以是进口的(例如,进口物质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等);

(3)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是观察能源消费水平、构成和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以及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能源消费总量分为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能源损失量三部分[10]。①终端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②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区域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与产出各种能源产品之和的差额,是观察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量变化的指标。③能源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能源在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以及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但是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放散量;

(4)能源自给率指某一区域的本地能源输入与能源消耗总量之比。能量自给率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交流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能源自给率越高,说明经济发展对区域外部能源的依赖越小;

(5)能流密度指某一区域能流总消费量与该区域的标准生态面积之比。能流密度这一指标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两个特性――经济发展强度和经济发展的等级。能流密度越大,说明经济越发达,在等级中的地位越高;

(6)净能量产出率指系统产出能量与经济反馈(输入)能量之比。反馈能量来自人类社会经济,包括燃料、各种生产资料与人类劳务。净能量产出率是衡量系统产出对经济贡献大小的指标。净能量产出率值越高,表明系统获得一定的经济能量投入,生产出来的产品能量值(产出能量值)越高,即系统的生产效率越高。净能量产出率对能源和进出口价值评估特别重要,可用以说明能源生产与利用的效率,显示经济活动的竞争力[8];

(7)单位产值能耗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内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位产值能耗,通常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量来表示。它反映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技术水平、能源结构、人口等;

(8)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研究能源生产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10];

(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10]。

2.2环境指标

(1)环境负载率是指系统中不可更新能源投入总量与可更新能源投入总量之比。环境负载率越高,说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扰动相对也越大。

(2)环境纳污饱和度是衡量区域环境状况的指标,它能反映区域环境容量的占有情况。主要受区域内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影响。基于我国很多城市进行了环境容量核定,因此提出该指标以衡量环境容量的占用情况[11]。

2.3强度效率指标

(1)能源转换效率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内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它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10];

(2)能源利用效率是指一个体系(国家、地区等)有效利用的能量与实际消耗能量的比率。它是反映能源消耗水平和利用效果,即能源有效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3)能源消耗强度是指某一地区的人均能源使用量,是评价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3区域能流分析的实践意义

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能源,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进行区域(城市)能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1)弥补物质流分析在环境―经济系统中的研究不足。物质和能量以不同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单独的物质流分析不足以识别环境―经济系统的能源使用。综合应用能流分析和物质流分析,可以对区域的资源流动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代谢模式。

(2)进行能流的优化管理。能流分析的核心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能量流动进行量化分析,了解和掌握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能量的流向和流量。建立在能流分析基础上的能流管理,可以通过对能量流动方向和流量的调控,发现各种资源和不同行业的能量流动的方式和效率。在此基础上,依靠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广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制定产业发展等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优化区域内的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指导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根据能流分析,可以明晰各产业能源的消耗和利用、可更新能源与不可更新能源比率等情况,从而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例如,用各种可更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替代现有的化石能源,不断提高可更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环境污染[12]。

(4)为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基础。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使用会产生相当数量的污染物。通过能流分析,可以获得污染物贡献率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然后根据区域整体环境的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管理方法。

(5)为节能减排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能流分析,可以获得当前经济系统基准年的能源消耗和利用效率,以及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等分析结果,然后据此可规划出能源污染物削减计划,以及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中期(20年后)目标和远期(50年后)目标等。

4结语

对环境―经济系统进行能流分析,其目标就是弄清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更好利用能源的同时保护环境。能流分析在过去20年间的发展比较缓慢,其研究框架和分析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论文借鉴物质流分析和能值分析,提出了区域能流分析的研究框架和分析指标,并对以往能流分析在单位统一上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处理。作为社会代谢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流分析必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如何将能流分析与物质流分析进行整合,从而更好地研究社会代谢,这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uropeanCommunities.economywidematerialFlowaccountsandDerivedindicators:amethodologicalGuide[m].Luxembourg:officeforofficialpublicationsoftheeuropeanCommunities,2001.

[2]HaberlH.theenergeticmetabolismofSocieties[J].Journalofindustrialecology,2001,5(1):11~31.

[3]HaberlH,BatterburyS,morane.UsingandShapingtheLand:aLongtermperspective[J].LandUsepolicy,2001,18:1~8.

[4]Giampietrom,CerretelliG,pimentelD.energyanalysisofagricultureecosystemmanagement:HumanReturnandSustainability[J].agricultureecosystemenvironment,1992,(38):219~244.

[5]HaberlH,FischerKowalskim,KrausmannF,weiszH,winiwarterV.progresstowardsSustainability?whattheConceptualFrameworkofmaterialandenergyflowaccounting(meFa)Canoffer[J].LandUsepolicy,2004,21(3):199~213.

[6]ShuLiHuang,ChunLinLee,ChiawenChen.Socioeconomicmetabolismintaiwan:emergySynthesisVersusmaterialFlowanalysis[J].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2006,(48):166~196.

[7]HelmutHaberl.theGlobalSocioeconomicenergeticmetabolismasaSustainabilityproblem[J].energy,2006,31(1):87~99.

[8]蓝盛芳,钦佩,陆宏芳.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LanShengfang,Qinpei,LuHongfang.emergyanalysisofecoeconomicSystem[m].Beijing:Chemicalindustrypress,2002.]

[9]HelmutHaberl.theenergeticmetabolismofSocieties,partⅠ:accountingConcepts[J].Journalofindustrialecology,2001,5(1):11~33.

[10]国家统计局.统计指标解释――能源生产和消费[eB/oL].stats.gov.cn/tjzd/tjzbjs/t20020327_14298.htm,2001.[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explanationofstatisticindicator―energyproductionandconsumption[eB/oL].stats.省略/tjzd/tjzbjs/t20020327_14298.htm,2001.]

环境经济研究篇8

引言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Kuznets[1]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收入不均现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Grossman,Krueger[2]和其他经济学家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也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即随着经济增长与收入水平的提高,环境开始变得恶劣,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恶化的趋势达到顶峰,之后环境质量开始改善,这种关系类似于Kuznets提出的收入不均现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而被命名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国外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panayoutou[3]运用了3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2―1994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eKC的存在性。List,J.a.andGallet,C.a.[4]运用了1929―1994年间美国各州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排放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州际水平上,人均污染物排放和人均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关系。然而参数估计表明,由于先前的学术研究假定随着时间推移个体情况不发生改变,很可能呈现统计上有偏差的结果。Dasgupta[5]发现,严格的环境规制能使经济增长的每个时期污染排放水平都低于没有规制时的排放水平,使eKC变得比较平坦。marzioGaleottiandalessandroLanza[6]使用全世界超过100多个国家近25年的数据,检验了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证明了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

国内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包群等人[7]采用中国30个省市1996―2002年的环境指标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以及估计方法的选取。随后,包群等人[8]在之前估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影响污染排放的控制变量,如人口规模、技术进步、环保政策等,对环境―收入曲线进行重新估计,加入这些控制变量后,有些环境―收入曲线发生形状的改变,这说明这些控制变量对模型能够产生影响。邓柏盛等人[9]使用了So2这一种污染物,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他们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时,得出正U型曲线的关系,而使用面板数据时,得出倒U型曲线的关系。沈锋[10]以上海为例使用Co2作为污染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上海污染与收入存在倒U型的关系。韩玉军等人[11]将165个国家分为四类。他们发现,“高收入、高工业”国家出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趋势,“低收入、低工业”国家只是呈现轻微的倒U型趋势,“高收入、低工业”国家存在“~”型趋势,而“低收入、低工业”国家是环境污染与收入增长同步。丁焕峰等人[12]在加入了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采用变量的对数形式,使用30个省市1998―2007年的环境指标数据,构造了带三次项的环境收入简约模型,重点研究控制变量对环境状况的影响,他们指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大环保科研投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加强对FDi的环保规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促进我国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之后,丁焕峰等人[13]考虑了区域污染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双向作用机制,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继续进行eKC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控制变量产生的影响有所改变。

从国内外的学术研究来看,库兹涅茨曲线较广泛地应用在了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领域,学者们构建的模型也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完善。可以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前人的实证研究成果难以表现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需要用最新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在本文中,我们用人均So2排放量作为污染指标,检验了在过去的8年(2004―2011)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此外,计量模型中控制变量的系数反映了这些变量对污染程度的影响,我们据此向政府提出了加强污染物排放管制以及增加国际贸易来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本文使用了2004―2011年一共8年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数据来源由国家统计局数据库(http://stats.gov.cn/)整理计算而得。选取的各个变量如表1所示:

二、理论模型

为了探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我们检验中国人均GDp与人均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国际上根据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产生的计量模型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模型,这类模型不含有对数形式;另一类是基于面板数据分析的模型,这类模型含有对数形式,而且加入了GDp以外的影响因素。由于我们的实证研究是基于2004―2011年共8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我们选择面板数据分析模型作为理论模型基础。除此之外,我们在模型中加入5种控制变量,包括人口密度、环保政策、贸易开放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我们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如下:

其中So2it代表第i个省在第t年的二氧化硫人均排放量;

gdpcapitait代表第i个省在第t年的人均GDp;

popdensityit代表第i个省在第t年的人口密度;

invit为第i个省在第t年的环保政策,用治理废气投资占GDp比重表示;

tradeit为第i个省在第t年的贸易开放度,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表示;

rdit为第i个省在第t年的技术进步,由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表示;

firstit代表第i个省在第t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secondit代表第i个省在第t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对系数符号的预测如(1)式中所示。如果β1>0且β20并且β2和β3均不显著。我们同样预测了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的符号:

popdensityit的系数为正:人口密度越大,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也就越多,因而污染排放越多。

invit的系数为负:我们用治理废气投资总额在GDp中所占比重来衡量环保政策的力度,如果政府对环保关注越多,治理污染上的投入越多,那么废气排放应该越少。

tradeit的系数为正: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倾向于将污染较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而贸易开放度衡量了其他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对中国的影响程度,贸易越开放,就会有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进驻,从而污染越严重。

rdit的系数为负: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改善有间接效应。技术进步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污染少的高科技产业增加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污染排放会相应减少。

firstit和secondit的系数都为正:在经济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往往依靠工业发展经济,导致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随着经济增长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此时不再依赖于能源消耗与开采,而是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提高,因而工业带来的环保压力大大减少。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则衡量了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我们用α,和分别代表随个体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效应、随时间不随个体变化的时间效应和随时间以及个体变化的模型扰动项。

三、估计结果与分析

我们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对模型进行估计。为了准确估计模型,我们首先检验了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不存在完全线性相关性。随后我们估计了包含29个截面虚拟变量(以北京为基点)和7个时间虚拟变量(以2004年为基点)的模型。通过检验联合显著性,我们发现截面虚拟变量在0.5%的置信水平上联合显著(F(29,210)=2.619),而时间虚拟变量在10%的置信水平上联合不显著(F(7,232)=0.2408)。但是由于dt2和dt3各自分别在0.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我们仍然决定在模型中考虑时间效应。

对于计量模型的选择,首先我们倾向于固定效应模型而不是随机效应模型。由于每个省的个体因素如地理位置、文化习俗都不尽相同,且与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而不可观察的个体效应必然与解释变量有关而不可能是随机效应。Hausman检验的结果支持了我们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比较了固定效应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通过直接对模型做混合oLS回归,可以得到uit的估计值。为了检验自相关,以uit估计值作为因变量,以模型中所有变量以及uit-1估计值作为自变量做回归。回归结果中uit-1估计值的系数为30.92,p值为0.000,因而模型中存在自相关。接着我们用Δuit估计值对uit-1估计值和所有解释变量做回归来检验单位根。uit-1估计值的系数在20%的置信水平上不显著,所以我们拒绝原假设并认为模型中不存在单位根。因此,我们选择修正自相关的固定效应模型而不是一阶差分模型作为理论模型。

最后,我们检验到了回归中存在异方差,因此我们选择修正了自相关和异方差的固定效应模型作为最终模型。由于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足够多的控制变量,不太可能出现因为遗漏变量而导致的估计误差,所以,我们认为e(uit|Xit,ai)=0在模型中成立。因此,回归估计出的系数至少满足一致性。

以下是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如(2)式中所示,lngdpcapitait,(lngdpcapitait)2和(lngdpcapitait)3的系数都十分显著,而且由估计结果得出lnSo2和lngdpcapitai的关系类似于倒n型,这与我们之前的预测的线性关系大相径庭。该如何解释估计出的曲线形状呢?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有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的趋势。正如韩玉军等人[13]指出的,“高工业、高收入”的国家eKC曲线的形状呈现出倒U型,而这恰好就是倒n型曲线的后半段的形状。因此,我们认为是模型使用的最新数据所显示出的中国经济的变化导致了估计结果和预期的差异。

popdensityit的系数为负且统计上显著,说明保持其他变量不变,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带来人均So2排放的减少。这表明,对特定的污染物,我们预期的人口密度对于污染排放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然而系数只有-0.0005,在实证上并不显著,说明人口密度对So2排放量的减轻作用很小。

和我们的预期不同,invit的系数为正并且在统计上和实证上都非常显著。可能的解释有以下三点:首先,治理废气的投资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很难在短期内探测到;其次,政府只保证了对治理废气的投资而缺乏对污染排放量的限制,导致许多企业为了保持收益不变弥补环保投资带来的成本增加选择扩大生产,污染排放不降反升;再次,我们应对数据的真实性保持怀疑,所谓治理废气的投资也许并非真正应用于治理废气。

tradeit的系数为负而且显著,说明贸易的开放可以减轻So2的排放,这和我们的预期矛盾。我们在前文论证贸易开放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发展中国家,引起污染物排放增加,然而我们忽略了贸易增加的正面效应,一方面,与环保有关的贸易协议间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开发与使用,另一方面,贸易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引起污染物排放的减少。

与我们的预期一致,rdit的系数为负,但它并不显著。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技术进步对于环境质量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短期内无法显现出来。所以比如说,技术进步是通过首先改变产业结构和生产率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在衡量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种间接效应。

firstit的系数为正而secondit的系数为负,但是它们均不显著,说明产业结构对So2的排放量没有显著影响。

四、结论

环境经济研究篇9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革新

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

1.1“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

现阶段,多数学校的“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性知识,而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本身内容体系庞杂,相关观念和理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纯理论性讲解无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甚至适得其反,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也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长久以来,院校使用的考评系统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准,没有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查评估。这些年,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

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其二,教师普遍缺乏较强的案例教学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案例教学在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没有开展案例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也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学习,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不得要领,使得案例法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没有很好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其三,学校经济学授课教师大都没有参与过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经济学管理真实的工作情况根本不了解,在案例讨论环节无法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学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4]

1.3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阶段,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基本不存在实践课程,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而且这类专业对实践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广泛实行,经济现代化趋势明显,具有现代经济意识和经管能力的人才极度匮乏。[5]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要求各个院校建立经济教学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必须对经济管理环境进行尽可能的模拟,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相关问题的体验和学习。

2“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措施

2.1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授课教师都具有相对高的学历,其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然而受制于种种条件,授课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极为匮乏,甚至完全不了实际的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程序。这也是长时间以来造成经济学课程枯燥、空洞非常关键因素。[5]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加强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对于该专业的教师增强工作审核,要求授课老师适当压缩课程教学时间。首先,要求教师从事专业对应的实务工作,增强对相应职业具体工作的了解,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企业等单位,参与其经济管理工作,掌握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资料,根据自身实践,对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完善、充实,使之更加贴合生活,更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激励授课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经济学专业资格考试,充实教师各层次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水准的提升。最后,从校外邀请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基础教学经济学专家或者企业经济管理者组织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补充,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

2.2提高案例教学水准

经济学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实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都得到提高。同时,在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考试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无须顾及试卷的限制。授课老师可以学生实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案例教学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学生对案例的反映及其观点,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把该项评估情况加入学生的最终的成绩中,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的一个有效参考。

2.3经济学基础实践基地建设

现阶段,多数企业并不乐于接收实习学生,然而学生可以进入的银行、事务所、咨询公司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进入之后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甚至是劳力工作,无法真正涉及非常专业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建立经济学专业实验室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实践基地,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模拟,利用模拟情境,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处理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改善教学状况,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高效模拟,尽可能再现企业发展情况,综合各类专业知识,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巩固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环境封闭,无法满足实践性经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文中笔者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善案例教学质量、建立实践基地三个方面革新“经济学基础”的教学环境,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经济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谷志忠.eSp教学环境生态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6):47-51,59.

[2]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98-105.

[3]钟锋.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协作式教学环境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1):63-66.

环境经济研究篇10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建设环境伦理四个方面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经济开发区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十六大后,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2005年,国务院要求“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1]。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战略,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强烈政治意愿。

但是,一些经济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仍然把开发区的发展看成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没有认识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招商引资和上新项目上,对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导致新的环境污染的发生。因此,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过程中,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规划研究,是实现开发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保障工作,它将为开发区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选择、经济结构类型的确定和工农业合理布局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指导。

“一般地说,环境伦理学旨在系统地阐释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2]其核心问题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应当采取怎样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人类有关环境伦理的思想早已有之,如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伦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问世的。环境伦理的出现是人类试图借助道德手段来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尝试。

课题组认为,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对经济开发区建设进行规划,主要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经济开发区建设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彻底摒弃把发展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错误观念。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鲜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科学完整地界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集中表现在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

具体到开发区的建设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开发区建设的又一重要原则。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过去我们片面地认为自然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对于自然我们可以为所欲为,结果导致了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而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与冲突,而且是环境伦理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换言之,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与环境伦理的意蕴是一致的。

因此,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才可以有效地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生态系统观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是由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等构成的动态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平衡。因此,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首先需要生态系统观的指导,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开发区,有赖于其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赖于有效的管理调控,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任何一方面的削弱或增强都会影响其它组成部分,甚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问题,就是由于经济活动和生态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失衡造成的。

生态系统有两大功能,一是提供资源,二是净化环境。没有生态系统的这两大功能,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生态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实质是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进行转化,加工成人类需求的各种产品,这些产品通过人类消耗之后,最终以废弃物形式返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经济活动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一个过程,它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又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活动都是依赖自然生态运行的基础进行的,经济发展过程一刻也离不开生态系统这个基础。

自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生态系统就逐渐形成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开发区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其中又有生态园林和现代工业等众多小系统。我们在认识和处理诸多矛盾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生态系统观来认识和解决,特别是如何处理生态平衡与开发区整体建设之间的矛盾,是开发区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资源节约观

经济发展是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发展的。长期以来,人们因为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无节制地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结果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匮乏。现在人们认识到,许多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并不是采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资源节约观,即降低资源的消耗,杜绝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同样需要坚持这种资源节约观。

1.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化(Recycle)的“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它是对“先污染、后治理”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开发区里的各企业都自成体系,偏重各自利益,阻碍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因此,我们要对开发区的各类资源和各企业资源体系进行系统分析,统筹规划,实现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了经济效益提高、资源消耗降低的要求,又包含了经济结构优化、生态效益改善的要求。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所以,在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真正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鼓励科技人才创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要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环境法治观

环境伦理学兴起之后,其影响便迅速扩大到法律界,强烈地支配着立法者的立法思想,使环境立法呈现出一种借助环境道德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并将一些环境道德规范法制化的趋势。换言之,环境立法已成为实践环境道德的有效载体。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定了环境法的基本任务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其他专门性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性行政法规、规章等也有很多,在环境管理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严峻的环境现状告诉我们,现行的环境立法远未完善,对一些常见的环境违法行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惩治力。

尤其严重的是,一些经济开发区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在开发区的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首先,加强经济开发区的各级决策者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生态道德和环境法治水准,确保其在制定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时,坚决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要将环境因素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制,从而促进决策者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其次,完善环境体系建设,狠抓企业环境监管。目前,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染防治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不断提高企业法人的环境道德意识外,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监控中心,安装废水、废气等在线监控设备和远程监控视频装置并实现联网,对主要污染源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全面监控。采取日常巡查、重点监查、夜间突查等方式,不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环保专项行动。发现问题,严格执法,绝不姑息。

最后,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立法和管理。公众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环境的立法和管理,特别是对一些重污染企业的相关信息及建设项目的审批有知情权、话语权。除涉及国家机密或者商业秘密的环境信息外,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信息,均应向公众全部公开。在进行环境立法和管理时,应坚持走群众路线,增加透明度和提高公众参与程度;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广大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参与环境立法和管理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能避免政府立法的失误,减轻环境立法部门的压力,增强公众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eB/0L]省略/new/63/73/145/2006/5/zh1

2325958151715600211741-0.htm.

[2]戴斯・贾丁斯著.林官明等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eB/0L]省略/test/2008-08/13/content_1071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