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新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7:20

德育新理念篇1

一、以情感为纽带,在情感爱心的交织中实施德育教育

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想要了解孩子,你就得蹲下来跟他们对话。其实,仅仅蹲下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尝试着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用理解和信任这双重密码,启开孩子的心灵之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悉他们灵魂中矛盾的交织,才能倾听他们内心中苦痛的呐喊。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愿意敞开自己的心,去容纳另一颗幼小的心。所以,以情感为纽带,在情感爱心的交织中实施德育教育应是一面不倒的旗帜。“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的投入是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情到深处,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才会向你敞开,他才会有话愿意跟你说,有事愿意请你帮助,有苦闷愿意向你倾诉。这样,你的“爱”他才能领悟,你将的道理他才能接受,你指出的错误他才愿意改正,从而使双方建立起心灵的情感纽带,种下德育的种子才能发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自己和蔼可亲、助人为乐的生活态度、愉快开朗的表情、大公无私、平易近人的性格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二、体验,德育的新途径

让学生走进生活,实现体验、内化和外化的道德培养过程,是德育教育的好方法。我曾要求学生早上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并妥善保管好,等到下午放学是再将鸡蛋完整无缺的交到老师手上。当天,班上58名学生只有10多名学生将鸡蛋完整无缺的保存着。这时,我对学生说:“一个鸡蛋,你们保护一天都这么难,可想而知,你们的父母辛辛苦苦地将你们养育成人,每天要付出多少心血啊!”那一刻,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呆”住了,我“趁热打铁”,语重心长地向学生讲述了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家庭。在学生“心”动的时候,为了让他们的“行”动起来,要求学生当天回家后就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高兴。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对家庭、对自己的付出,从而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优良品德。

三、教育,有时需要等待

德育新理念篇2

【关键词】90后中职学生德育理解平等共享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5(a)-0022-02

时代的发展变迁使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在不同时代中的人们身上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客观现实的多样性、复杂性影响着人们的主观意识,代际之间的差异显得尤为明显。学校教育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遭遇着激烈的挑战,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之下抓好德育工作,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90后中职学生的特点

相对于80后及以前的学生而言,90后中职学生的特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1.1个性张扬、易受挫折

个性张扬是90后学生的共同特征,无论是中职学生、高职学生还是大学生,这一特点非常突出。他们虽然尚未成熟,但思想开放、富于激情、敢于冒险。同时,由于处在网络普及的社会环境中,陶醉于虚拟世界,崇尚各种新奇的事物、思想与行为,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较为浅显,与家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生活尤为匮乏。由此,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当遇到挫折时往往怨天尤人,情绪反应激烈,甚至采取过激行为。

1.2告别理想、崇尚现实

90后的中职学生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认知比前几代人更富于理性化,他们不再像80后的群体那样总是带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来学习、生活。成长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交错的环境中的他们,更乐于把价值取向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使自身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并且他们也明白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时刻把自己当作成年人而非青少年。

1.3交游广阔、内心空虚

网络的普及让90后的中职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擅长于利用网络获取各种知识、扩大交际范围,因而其知识与视野较之前的同龄人要广,并且心智发展超前。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往往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同、容易受挫,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感与安慰,最终沉迷网络,导致心理畸变。

1.4急功好胜、缺乏自信

90后的学生对于竞争意识认识较为深刻,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急于表现相互自身的优势,希望处处获得成功。但同时缺乏足够的自信,也缺乏持久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信念。90后中职学生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方面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他们觉得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认为自己不如高中生;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希望的到认同,但一旦失败后就自暴自弃。

290后中职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说,依然不尽如人意,没有有效的发挥德育的应有之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陈旧。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广泛的接受,其以“学生为本”基本思想对于改善教学效果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究其根源来自我们的部分德育工作的思想观念陈旧,依然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没有把学生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导致学生的反抗和叛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教育者,如果德育工作者依然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的个体、德育知识的接受者,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转换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2)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德育教育就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过程,即灌输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然而,伴随教育对象自身特点的不断变化,这一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对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目的在于技术的学习,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被技术性的教学所消解,如若不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去渗透德育的基本知识,中职学生的德育时效性很难体现出来。

(3)教学内容单一。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内容非常单一,即通常的基本道德知识教育。然而,中职学生毕业以后必然会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相关行业的工作。单一的德育知识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吸引力微乎其微。同时,中职学生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成员,具体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成为其德育的重点。所以,在中职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加入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其吸引力将大大增加,并且能够使学生对未来所有从事的行业的规则规范有更好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道德素养。

390后中职学生德育的新理念

德育新理念篇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生;德育现状与缺陷;对策;研究

一、现阶段初中生思想道德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知行不统一,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脱节

在道德认识基本明确的情况下,现在初中生的行为选择往往趋于实际,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准则。

2.品德表现多面性

初中学生品德表现根据所处时间、地点、对象、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如,在校外,失去了教师的监管,初中生骑车带人、并排骑行、闯红灯便屡禁不止;又如,家庭中家长喊破嗓子也不动身,学校里老师面前劳动很勤快;老师在时不乱丢,老师不在随便丢等等。

3.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实际

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初中学生的希望以利己为主;在学习的目的方面,学生往往以自我发展为目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冲突时,往往选择个人既得利益优先,在集体中则只需随大流就可以了。

4.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与教师心理距离大

教师进行教育时,与教师情绪对立,甚至对抗。个别学生是非观念淡薄,受流行文化、暴力文化影响较深,自身对是非的判断分析能力较差、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缺乏规则意识和法纪观念。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交流与更新越来越频繁,社会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多元,国际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

2.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不足

由于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缺陷,学校对未成年人的德育就达不到应有效果。学校德育工作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功能窄化,引起学生抵触,大大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在现实学校德育管理中,大多数学校只把德育局限于思想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忽视了德育形式的多样化。

(2)学校德育脱离现实,学生厌烦学校德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障碍。在现实的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远离现实生活的现象。一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变得高不可攀,德育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3)学校德育忽视因材施教,缺乏针对性,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学校德育重普遍要求,轻个别要求,重共性,轻个性。德育教育“一刀切”,德育评价脱离生活实际。这也是造成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4)学校的团工作空间窄化。表现在:其一,活动内容空洞、抽象,“理想化”“成人化”的倾向较为突出,导致团的思想教育活动对中学生缺乏内驱力和感染力,团组织的凝聚力不强。其二,活动形式单调、乏味。团的活动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做法比较多,活动形式呆板,缺少创造性和时代气息,不受中学生的喜爱,使团的活动吸引力不强。其三,活动对象覆盖片面且过于集中。团组织工作和活动对象面向优秀学生的多,而对学习成绩、表现一般的学生关注不够,教育的覆盖面不广。

3.学校、家庭重智育、轻德育

学校、家庭普遍更关注学生、子女的学习成绩,重智轻德,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

4.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配合不够协调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形成整体协调和有力配合。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从社会来看,存在着不少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贪污受贿、、拜金主义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有极大的腐蚀性,导致学生中是非、善恶、美丑不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暴力场面、低俗报道充斥,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阵地相对缺乏,营业性娱乐场所、网吧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学生到“三室一厅”等营业性场所参加娱乐活动,许多学生沉迷于网吧,不少人甚至因此误入歧途;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离婚率上升等某些社会问题使一些青少年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混乱,表现出了道德的庸俗化。

从家庭来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方法不当,常常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个别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低下,身体力行不够,不能给子女正面的引导与教育,甚至对子女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家长平时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限制孩子课外活动,重智轻德,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好,一好百好,使孩子学习负担很重,心理压力很大;一些家长溺爱孩子,了解孩子方法比较简单,偏听偏信,对孩子的教育经历一个“放任―发现问题―加强约束―孩子反抗”的过程,导致最后教育的失败。

上述现象使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形不成合力,学生在学校是“小绵羊”,在家里是“小太阳”,在社会又变成“小儿郎”。

三、对策与建议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学校教育工作及共青团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寻求德育的整体突破。

1.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强化德育内部目标管理,构筑开放性德育工程

(1)将德育目标的“四有”与“五育”相结合,构成新时期培养人才的标准,使德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征文活动、演讲比赛活动、辩论赛、读书比赛、观看百部爱国电影、美化校园等活动,把德育融入体育、智育、美育之中,丰富和充实德育内容,使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高新传播技术,拓展德育新空间,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

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培育和良好的集体规范的养成,更要注意到学生发展的多层面性及不平衡性以及学生自身成长的曲折性,努力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品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一项“以心灵培育心灵、以人格教育人格”的

艰辛的综合性工程,要把这项工程完成好,我们就应该使德育立足于“人的发展”,重视个体的差异性。

(2)构建班级德育目标动态管理体系及学科德育目标动态管理体系,强化学校内部的德育目标管理。德育工作,最终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加以落实:一个是班级的德育,另一个是各学科科任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加以融会,并贯穿于其中。我们的学生,不是只会唯唯诺诺、机械服从的“机器”,也不是只懂啃书本的“书罐”,他们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本班级大多数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同时要照顾到少部分学生的发展的特殊性,以此为依据,确立相应的班级德育目标和学科德育目标,进而确立相应的德育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以此激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通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调动学生加强自身德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校德育工作分解到各个班级的班级管理中以及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使德育名符其实地成为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强化学校内部的德育目标管理。

(3)改进共青团工作,发挥共青团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教育的模式上,要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青年的不同需求,设计相应的教育载体,实行分层指导、分类施教、分类管理,避免“整齐划一”。在思想教育方法上,要潜下心去真正了解青少年,贴近青少年,因势利导地做好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工作,避免“简单生硬”,努力使团干部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团组织成为青少年欢迎的学生之家。在思想教育的形式上,要突出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正面灌输与经常性渗透方式相结合。在思想教育的手段上,要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教育手段,及时快速传递信息,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加强与青少年学生的沟通和联系。比如,引导学生参与每年的“最美人物”“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人物”的评选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社会的真、善、美,从而使德育具有时代精神,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构建集学校、社区、家庭及教师、班级、学生为一体的立体、动态的评价体系。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以人为本。相应地,我们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评价,也应该以人为本。同时,我们又应该认识到,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盖棺定论”,而是为了“促其发展”。综上所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成长,去对学生进行评价,构建集学校、社区、家庭及教师、班级、学生为一体的立体、动态的评价体系当然非常必要。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学校共青团要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科技展示、公益劳动、环保活动等,优化团队的能力结构,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让社团活动在校园中蓬勃发展,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建设校园文化。针对信息化浪潮对青少年的影响,充分利用学校团员活动室、多媒体会议室、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语音室、音美室、校史展馆、科技创作展馆等的作用,为广大团员、青少年提供读书学习交流的场所,使团员的综合素质得以锻炼、得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3.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

教育是一项“以德育德、以情育情、以人格育人格”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共青团组织要加强教工团支部的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增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德育新理念篇4

【关键词】双元制职教模式经验借鉴理念更新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97-01

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等文件精神之际,借我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职学校建设之机,本人有幸到德国学习先进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在德国通过学校学习、企业考察、科研院所访问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实地考察了德国先进的职教模式,亲身体验了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先进教学方法,感悟了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大有裨益,现就具体感受刍议于后,以期对转变我国职业教育理念有所帮助。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概况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其学制设置为2~3.5年,生源对象是中学毕业生,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培养目标为一线技术操作人员,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思想培训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交替进行的,其中约60%-7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操作技能,40%-30%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课程设置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核心,技能课与岗位对接,理论课与专业对接,如此,技能过硬,理论够用;既有针对性,又有综合性;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显著的特点就是学习过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训目标更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企业积极广泛的参与,充实和提升了学校专业师资水平;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及先进设施设备的体验,让学生尽早的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增强了职业培训的预期目标和学习的动力;职业资格准入的严格控制,助推了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理念更新的启示

1、树立职业教育具有市场产业属性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即市场性,马克思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产品生产的行业”,也正是由于产业的“物质性产品生产行业”的定位,职业教育始终没有被赋予产业的属性,属于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由政府举办并承担所有责任。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深化,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后,职业教育也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面对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法则,各中职学校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招生就业、设备采购、后勤保障、师资配备等,同时,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与国民经济产业联系最为紧密,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长远发展,反过来经济产业的发展状况又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就表现出了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所以职业教育具有产业属性,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以企业家的眼光来治学,以教育家的眼光来治教。

2、树立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教育属性的理念

职业教育既是就业教育,更是终身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指的是无业者通过职业培训,获得技术能力,有业者通过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能力,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为所从事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诠释了继续教育的内涵,也导出了终身教育的实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区别开来,不能再单纯的将职业教育看成是人生成长的阶段性教育,而应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终身教育,只有不断的参加职业培训,不断的提升职业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和服务社会,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要坚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来发展职业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职业教育发展成为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3、树立职业教育具有社会化属性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直接功能就是对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但这只体现了其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国和劳动者众多且职业技能普遍低下的现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具有重大的社会性。所谓职业教育的社会性,黄炎培先生最早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无业者有业”,就解决了无业者及其家人的生存问题,属于民生范畴,体现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本质和目的;二是使“无业者有业”,可以减少社会闲散人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动力;三是使“有业者乐业”,进一步提升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能将新科技、新工艺尽快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企业、社会团体举办职业教育,更体现了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4、树立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迁徙能力的理念

虽然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训职业技能,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但由于教育本身具有的滞后性,面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致使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多有发生,所以,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办学,突出以“素质本位“的职教改革理念,构建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既要重视技能培训,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避免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同时也是增强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总之,思路决定出路,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努力转变思路,敢于打破陈规,勇于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开展好职业技能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大事,必须以改革家的勇气、企业家的眼光、教育家的胸怀来推动我国职教事业跨越式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德育新理念篇5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农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如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进而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要改变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等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以提高教学实效作回报。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德育新理念篇6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想品德;思想教育

一、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新理念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社会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本轮课程改革,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时代的要求,以思想品德为核心概念,重新调整和安排了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研制了新的课程标准,并把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品德为核心,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学习内容,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具有其新的课程理念。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发展―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二)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道德具体教育功能

1.传授知识,形成学生思想道德知识体系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立足于基本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提高教育,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高尚的思想道德的知识载体。它能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公民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

2.明理解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明理”,即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教材;“解惑”,即教师引导学生激疑、质疑、辨析、掌握观点,明白道理;“解疑”,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基础上解除疑惑,坚定信念。思想品德课的“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突出特点之一,明理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明白道理,形成观点,通过“明理”,情理实现交融,认识和情感都得到升华。

3.力行实践,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强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个体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外部的教育和他人的帮助只是这个过程的外在影响条件,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修养和不断实践,才能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外化为自觉地行动。

二、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总体良好,主流积极,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主观方面问题的主要表现

精神空虚、行为失范。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初中生不能正确对待竞争,平时不努力,怕苦怕累,贪图享乐,关键时刻企图用不正当手段在竞争中取胜;有些青少年则听天由命,坐待机遇。缺乏独立性、自私任性。我国不少未成年人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问题非常突出。依赖性人格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很大危害,会使个体难以发挥自立性和创造性,自身潜能难以得到拓展。

(二)客观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过于看重显性效果,轻视隐性环境的影响

显性的影响一般是指教育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各种道德教育活动所产生的影响;隐性的影响一般指弥漫于各种环境因素中,带有相当程度无目的、无计划、无意识的影响。然而,当今道德教育中存在功利性强的误区,显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而忽视了间接无形、潜移默化、隐性无声的道德教育的影响。

2.偏重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忽视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强调“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特别是中学生道德境界的有效提升,既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强化自身修养。外部条件的影响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催化剂,只有通过个人的实践认同才能促使学生努力践行所学理论和行为规范,尽可能使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影响与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靠拢,以求建立某种程度上的统一。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进行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和国情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的内容的讲解可以从思想道德教育开始,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尽量挖掘出其所涵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每一单元每一课时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弘扬、生发和不断提升人们心中的“向善性”,培育和养成学生的良好德行。

(二)开放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是知、情、意、行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系统工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学生健全道德的塑造,就是将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道德的过程。坚持外部教化和自我修养的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外部教化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就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启发教学,使学生的思想在自我思索中升华。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为基础,选取学生关心的国家大事和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主要素材滋润课堂,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平台。

(三)优化学习方法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不怕困难、不懈追求的精神,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责任意识。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卡耐基斯认为:“学习中有两样东西最重要,一种是自信心,另外一种是与他人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参考文献:

[1]邓宇星.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m].江南师大出版社,2008

德育新理念篇7

关键词:小学德育自主管理课间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每所学校的德育工作都体现着自己的办学特色,彰显着德育的特殊价值与功能,从而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因此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就要坚持“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这一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制度及内部管理的建设,充分挖掘并整合德育资源,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特色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合力,使学校德育工作扎实、规范化地开展。本文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强化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意识较差,并缺乏责任意识[1]。基于此,学校领导和教师经过多次斟酌,制定了学生“自主管理”实施办法,不断完善班级常规管理,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全员管理机制,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实现“会学习、会合作、会健体、会生活”的学生培养目标,凸显“自主管理、彰显个性”的办学特色。

通过课堂教学、班级日常管理等班级特色活动,全面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各班级按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要求,根据班级具体工作设立各项工作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天做到认真检查,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并在晨会中进行总结。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同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中的“自主管理”。

通过预习、课前准备、课堂学习、作业等环节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由分工负责人对学生预习,初步掌握将要学习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做好新课学习准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两个环节做好检查监督和管理,对没有按要求完成的学生,报告老师,促使学生人人达到要求,保证实施效果;课堂学习则从学生坐的姿态、书写姿势和举手回答问题等方面强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规范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坚持按规定实行学生作业制度,从作业的布置、书写、检查到收发,都由固定的学生负责,教师只要对其中的重点学生进行检查和指导,就能轻松地掌握班级学生的作业情况,既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又让所有学生都完成作业;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积极结合学校特色,利用午间辅以书法课和读书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继承中华文化――汉字的美学遗产,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

(二)班级日常管理中的“自主管理”。

一是通过班级设立出勤检查记录簿,对学生每节课的迟到、旷课等情况进行检查,值日班长按时记录,及时报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出勤管理;二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红旗)、作业完成(蓝旗)、自我管理(黄旗)、好人好事(绿旗)等方面进行考评,及时对学生的获奖情况及得喜报情况进行记录,班级每月按照评比情况推荐2-3名优秀学生,评为“自主管理”标兵在学年进行表彰和展出;三是抓好课间纪律管理工作,设置每天值日班长,做好课前、课后班级的纪律管理工作,保持良好的班级纪律;四是做好“三操”的管理,教师全面参与“三操”活动,保证“三操”对学生的锻炼和保健效果;五是做好卫生清扫和放学后的工作,保证每天的教学和管理效果。

(三)班级特色活动管理中的“自主管理”。

为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各班级除合唱、诵读、写字等普及项目外,还可根据学生特长选择特色训练项目,如:演讲、球类、绘画、舞蹈、、乐器、乒乓球、自行车、珠心算等,平时加强训练,每周或每月进行竞赛或成果汇报,学校可以利用“六・一”节或教师节进行展演,学校进行表彰。

一年来的“自主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在行为方面得到了规范。课间班级肃静,走廊、楼梯行走有序,没有了跑、跳、喊的现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能预习,课前能自习,坐姿、写姿正确,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学生上课精力集中,课前预习到位,杜绝了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上课也轻松了。在家里,学生做的事情多了,家长操心的事情少了。所以说,“自主管理”带来的不只是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是学生整体进步、全面发展的催化剂。

二、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现在的学生,缺乏运动和全面锻炼的机会,为此,学校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技能技巧的学习规律,为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学校合成开展了“快乐大课间”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2]。为保证“快乐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实施,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做了精心安排。

(一)分年级、分场地、分项目以轮换的形式进行活动。

一二年级以跳绳为主,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打好基本运动的基础;三四年级以技巧性的“摇呼啦圈”、跳大绳(分单人、多人两种形式)、踢毽子等游戏项目为主,各班适当加入自己的特色活动;五六年级则以球类为主,通过对足球、篮球、排球等的练习培养基本的球类运动技能,并通过配合,提高学生间的协作能力。

(二)做好时间安排,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上、下午间操后各20分钟作为集体活动时间,班级也可以适当利用午休和课后时间进行活动。

(三)明确活动要求,各班准备活动器材,师生同场、同时、同内容进行快乐课间活动。

这些活动,增加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从最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技巧做起,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锻炼和提高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运动素质。

三、坚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积极为特殊学生服务

(一)坚持开展“教师进千家”活动,密切家校联系。

从2006年以来,学校坚持开展“教师进千家”活动,通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家访活动,使教育工作深入千家万户,增进家、校之间交流,了解学生成长和学习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重点是对特殊教育群体(留守儿童、特困家庭)进行家访,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进千家”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工作的亲和力,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帮教工作,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与社会信誉,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教师进千家”活动,不仅了解了部分特殊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学困和贫困的原因,而且为学校对这些学生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提供了准确信息,学校积极为这些学生提供学习和经济上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安心地接受义务教育。“教师进千家”活动更加强了家校了解和沟通,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良好互补。

(二)坚持进行党员教师帮助特殊学生活动,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和带头作用。

一是学校的一线党员教师与相关班级的学困学生建立帮扶对子,给他们以学习上的帮助。(1)与其谈心,了解学困的原因,鼓励其学习的自信心。(2)为其定期辅导,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基本问题。(3)树立学习的信心,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由于坚持开展帮扶活动,因此不少学困生摆脱了学困。

二是党员教师每人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对部分贫困生以慰问方式给贫困生家庭以物资和经济上的帮助,解决他们的一些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帮助,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党员捐资为部分贫困学生提供午餐盒饭,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午餐困难。学校对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通过送慰问金和资助生活用品的方式进行帮助,解决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在校学习。

三是成立学校党员“通勤候车学生服务站”,为学生提供候车服务:学校有40多人,由于家庭离学校较远,需要乘坐通勤车,但是放学后的各通勤车,乘车时间各不统一,学生的候车地点、时间分散,存在较大安全和管理隐患。为了保证他们的候车时间和安全,每天下午放学后让远道通勤候车的40多名学生在指定的1年级5班教室,由党员教师统一管理,让学生边学习边候车,解决了通勤候车学生在校外候车的安全问题。

总之,每所学校的德育方式或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会发生相应调整和改变[3]。因此,小学德育工作应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策略。如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校与家庭联教模式;利用课间活动教育模式,等等。这些模式可以为小学德育工作从理论到实践提供借鉴,提供新路径。只要坚持新课程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为指导,采取相应措施与对策,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刚.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浅谈[J].安图教育,2010(3).

德育新理念篇8

一、采取正面引导策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品德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起定向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以及与这些素质相关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做人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我们政治老师应该采取正面引导策略,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我讲到九年级第二单元的第四课“人字的意义”,面对生命的思索,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能拥有一次生命,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宝贵生命,决不轻易放弃。除了书上的例子张海迪如何战胜自己,顽强拼搏外,我还列举了英国科学家霍金等自强不息,珍爱生命的典型事例,再结合同学们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让同学们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应该善待生命,同时也包括善待他人的生命。平时的教学中,我还适时安排学生上网搜索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优秀的影片,如“小兵张嘎”、“士兵突击”等影片,同学们非常喜欢,我就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嘎子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英勇、坚强、机灵”;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成了同学们的座右铭。同时还结合当前正在放映的一批反映建国60周年来发生巨大变化的优秀影片,让同学们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解放近60年来,我们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人民军队好、改革开放好的凯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

情感教育对中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时,爱是最高尚的情感,是心灵的桥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只要我们有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艰难险阻都能战胜。比如1998年的特大洪灾、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初的雪灾和震惊中外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我们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用爱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潜移默化是情感教育的较好方式,一个小品,一首好歌,一段故事,一份交往,一次出游,一次参观,一次劳动,一部电影,一个习惯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并抓住这些瞬间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教育,往往比说教更能起到滋养心灵的作用。

在情感教育上,我们还应遵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原则,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普通人做起,向培养一个优秀的人努力,这是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因为在普通与优秀之间,先做好一个普通的人,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先培养他拥有普通人应具有的基本情感,如善良、正直,有爱心,会体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肯为别人付出,他才有可能拥有高尚的思想和情操,担当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三、以身示范引领,做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楷模

陶行知曾说:“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世界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身的德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多数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感觉到小学、初中的老师给自己的的印象尤为深刻,有些事情甚至历历在目。为什么昵?因为儿童少年时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已的思想,还保留着模仿的惯性。他们的思维和判断还比较单纯和简单。他们认为你好,就会认同你的观点、思想、行为,并主动地去模仿学习;但如果他们认为你不好,就会漠视你的任何事情,并且逐渐地远离你,拒绝你。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喜欢不喜欢你?愿不愿意接受你?学生是否在情愿之中自觉愉快地配合着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从我们的外观仪表、精神状态到气质风度、思维方法,我们都应该把最优秀的方面展示给学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我们光荣的人民教师,以自己的血肉之驱,拯救了多少年轻的生命。张开双臂护着课桌救出了四个学生的谭千秋老师,以他千秋永存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不朽精神,谱写了生命的颂歌。他们是人民教师的骄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所以我们应立求成为学生的榜样,做孩子们成长的示范,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实现教育的本质和要求。

四、正确处理好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三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其对学生的教育价值,科学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其永远保持纯净、远离污染,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但学生的生活时间和空间又离不开家庭和社会。从某些方面讲,很多家长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关心孩子的身体成长,就是让孩子尽量吃好,穿好,身体长得胖、长得壮,而对孩子品质修养、精神熏陶、情感培养的意识和力度远远不够,存在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不协调、不同步、不均衡。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近年来的有些现状也非常令人堪忧,特别是某些地区仍然不时进发出愚昧、野蛮、暴力、邪恶、欺骗、诱惑、吸毒、腐败等噪杂的“音符”,这些都是侵蚀人们思想,污浊人们心灵,颓废人们意志的消极东西,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敏锐洞察,智慧应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正确引导学生,竭力把学校之外的负作用转化为正作用,充分发挥全社会的育人功能。

德育新理念篇9

一、人人平等,构建管理制度应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构建德育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举例来说,在以往的管理制度中,“不许”、“禁止”、“不得”等用语屡见不鲜。这类用语冷冰冰、硬梆梆。武断而无情,生硬地束缚学生的感性冲动,却忽视了学生应该获得的人格尊重。实践证明,在给学生讲这些规定的时候,他们往往表现出厌恶。笔者想,既然学生对这类规定有反感,不接纳,就应该换一种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能不能把“不许谈恋爱”这类内容换成“作为青年,你有恋爱的权利,若你一定要拥有这种权利,将会痛心地失去发展的良机”。当我们把冷冰冰的制度换成充满人性平等、师生关爱的忠告后,学生还会那么反感吗?学校如果能在制度上、教育行为上营建起一种师生平等、互相关爱的氛围,他的教育才称得上是爱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

二、重在引导,执行管理制度应体现“严格”和“教育”

严格管理的目标应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适应。基于此,应当充分发挥制度本身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使用其惩罚功能。譬如,要落实好封闭管理制度,关键在于向学生及家长传达学校管理“严格”的信息,通过宣传,这个目标不难实现。宣传就是一种引导。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们建立了出门证制度,规定一周之内,住校学生只能进一次、出一次校门,在此期间确因事外出,须履行学生—班级—德育处三级审批程序,即本人出具离校原因,班主任核实并签名,然后统一到德育处办理出门证,凭证离校。通过广泛宣传,使这项制度众人皆知,逃学现象得到有力遏制。然后我们对出门证定期汇、分析,使学校从一个侧面了解到班级工作运转情况,为加强学校工作针对性提供了依据严格管理离不开人性关怀来支撑,否则制度难免陷人僵化。因此,执行封闭管理制度,能不能在学生离、返校时,派出有关权员到校门口迎来、送往?校领导在门口同学生依依话别,迎接返校,不但使学生普遍感受到尊重,还通过校领导的身体力行、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关怀。宣传上的引导、行动上的引导,不正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么?!

三、尊重实际,完善德育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首先,要尊重实际需要,完善目标管理。每个学校都有结合专业特点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制订的培养计划可行与否,关键要看在制定培养计划时,是否尊重了市场需求实际,在出台具体措施时,是否尊重了班级工作实际,在实施计划时,是否尊重了学生个性实际笔者认为,职业教育面临的三个实际问题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问题。因此,有必要围绕“全面管理,全程跟踪”的培养思想,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替学生记录成长过程中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对学生成长进行跟踪管理;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分文化、专业、文艺三块,对在这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进行奖励,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激励引导;通过鼓励学生自学选学其他专业。自学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重点向企业推荐,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

其次,要激活集体智慧,实现动态管理。教育是全民性的:对学校教育而言,教育成效是全体师生相互影响的结果。这就要求全体教师要针对教育环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来出谋划策。在整合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变德育处单干为齐抓共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需要启动三个机制,一是德育工作例会制,二是班级工作例会制,三是班级工作研讨制。德育工作例会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沟通条块管理信息,二是整合管理反馈,调整工作思想,三是根据德育目标制订工作方案;班级例会主要处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沟通和汇总班级管理信息,二是贯彻落实工作计划,三是解决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班级研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落实德育青蓝工程,促进德育经验“老向青”传递,二是组织学习德育工作法规,三是开设德育科研讲座,促进经验向理论升华。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学生民意,研究学生思想动态,着眼师生互动。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教育思想及有关做法,实现动态管理。如通过设立校长接待日、建立德育处找学生谈话制度、出台班主任预约家访制度等,广泛开展师—校、师—生、家—校交流,使学校教育服务于群众需要,服务于学生需要,这也正是“三个代表”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四、重在参与,组织德育活动应体现“激发兴趣”原则。

德育活动应该是五彩斑澜、能对学生心理产生强烈冲击的一个或几个系列,具有灵活的方式,充足的内容、强烈的吸引。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心中所好,从而保证每个人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首先,活动最好文学艺术、品德修养并重。为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不妨让学生读读名著、背背名诗、赏赏名画、看看名影片、听听名曲。这项活动,是我市职业高中首倡的,名为“五名伴我成长”实施以来,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获得了质的飞跃。为了促进学生修德练能,也不妨以“嘴甜、心善、手勤、脑活、健体、练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专注于六个方面,通过科学设计、精心组织、认真验收,使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文化生活最好利用起基层队伍。如广播站、校报编辑部、计算机协会、学生合唱团、绿色协会、大讲坛、文学社、文艺队等。为使这几支队伍好花常开,长盛不衰,每个组织都应选派得力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学校要为组织提供活动场地和一定经费。这些组织一旦正常活动起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干、激励成长的舞台。

德育新理念篇10

关键词:高校;德育为先;德育资源;优先保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113-03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德育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基本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更是一项十分具体而艰巨的工作任务。[1]

“德育为先”既是德育理念、工作原则,又是搞好立德树人的方略。“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为”是指“变成”、“充当”或者“是”,“先”是指“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人或事物。“德育为先”,就是指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地位,优先规划、优先实施、优先保障,并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2]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优先确立德育意识,优先渗透思想道德认知,优先培育思想道德情感,优先树立思想道德信念,优先塑造思想道德意志,优先养成思想道德行为,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现实意义

1.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符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实践。“德育为先”理念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对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人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人的科学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德育为先”理念是以实现人的科学发展为基础进而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因此“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2.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各要素共同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也会凸显出来,解决这些矛盾最终要依靠人本身。大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在解决各类矛盾时能够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我利益和全局利益,从全局的高度来解决问题,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长远和谐发展。[3]

3.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摒弃原来的外延式发展而转向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体现就是要更加注重人才质量而不是数量。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智育达到一定水平时,质量的体现就会更多的偏重于德育,“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能够真正体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才质量的真正提高。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可以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从而为高校赢得更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高等学校的竞争力。

4.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增强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

人才服务于社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目标,在人才强国战略中也特别强调要提高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意识,可以加强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4]

二、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原则

1.优先规划原则

优先规划原则是指优先针对“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的设计。优先规划原则既体现了“德育为先”理念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德育为先”理论实践的起始步骤,为德育工作的后续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优先规划原则是“德育为先”理念长远落实的根本保障。

2.优先安排原则

优先安排原则是指对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相关人员、工作按照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优先的、有条理的安排或处理。这里的优先安排重点要体现合理性和科学性,旨在要对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高效率的配比,目标在于通过优先安排推进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优先安排原则对于“德育为先”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优先实施原则

优先实施原则是指按照事先的规划和安排对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相关工作的优先实施,是“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重要环节。实施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步骤,也是将“德育为先”理念具体化的关键过程,优先实施更是体现“德育为先”的核心举措,因此,可以说优先实施是提高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效果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德育工作重要性的保证。

4.优先评价原则

优先评价原则是指通过详细、深入的研究和评估,确定相关对象的价值或者状态,是对“德育为先”理念落实情况的判断过程。优先评价原则对于“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反馈,以及相关工作的及时调整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能够体现我们给予德育工作的充分重视,也能够使我们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准确把握“德育为先”的实践状况,对于进一步优化实践方法、创新实践途径都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

5.优先保证原则

优先保证原则是指对于“德育为先”理念落实所需的资源与要素的保障。“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相同环境与同等要素下,给予德育工作的优先保证则是推进“德育为先”理念全面落实的基础。优先保证不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能是形式主义,而是要将各种条件的保证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德育为先”的理念与实施更加具有实际支撑,也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

三、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主要路径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所做出的关于教育事业如何发展的科学论断,也是符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教育理念。贯彻这种科学理念是“德育为先”落实的根本基础,由传统狭隘的育人思想转化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是实践这种科学论断的重要保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积极践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德育观,以“德育为先”为核心理念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推进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

德育课堂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主要渠道,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可以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通过实践内化为道德意识,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5]

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对接,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教学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教学方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做出不断的创新,深入挖掘各种适合德育课堂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对于“德育为先”落实的效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着重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加速大学生思想道德由外化转向内化的过程。

3.增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德育实效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它通过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在这里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或组织机构,社会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并且对学生认知社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分属于高校德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渗透于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每个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当今高校的校园文化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通过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社会文化具有更加广泛的植入空间,并且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社会文化通过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伦理道德来实现全方位育人。[6]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常新性使其能够在“德育为先”理念落实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通过文化魅力唤起青年学生的共鸣,促进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和高尚道德。

4.拓展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新式载体

知识经济时代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拓展落实“德育为先”先进理念的新载体,不断创新“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新途径。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知识信息、娱乐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网络德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网络德育环境建设却差强人意,网络作为德育新载体的功能还没有很好的进行挖掘。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校园德育网络的建设,积极抢占网络德育阵地,在虚拟环境下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作用,扩大与学生的网络交流空间,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有效利用网络阵地推进“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

此外,区域高校管理部门可以遴选一些德育工作较为突出的高校,率先建立一批“德育为先”示范基地,增强区域内外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5.加速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随着全社会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和高校都应当不断的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加速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7]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除了要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外,也要加强德育学科学术化建设,使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辅相成,达到共同进步、相互融合的目标;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高校德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得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硬件需要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05(9):52-53.

[2]姜树卿.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1):3-4.

[3]李卫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有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8(5):4-6.

[4]杨振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思政工作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12-13.

[5]段庆祥.试论高校专业课德育目标渗透的艺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