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9:58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必要性加强途径

一、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多方面强调加强素质教育和学生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德育教育有了较大的进步和起色,表现在一些地区和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和试点改革强化德育课的地位和作用,如江苏和北京等地的一些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和教学方面取得了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模式和方法。但还有一些地方的中职学校迫于学生毕业考资格证的压力,对待德育课程仍然是敷衍了事,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边缘,过于强化专业课和技能课,压缩文化课和德育课课时,甚至取消多门德育课程,这显然违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欲速则不达。造成的现实问题是学生资格证过关率不高,即使考过了资格证毕业后走上社会和就业岗位,得到的反馈和信息也是学生素质太差,待人接物的能力等都不能适应社会。学校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把原因都归结为学生水平低,难以塑造可用之才,未能从根本上找到原因,导致学校教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在老师对学生失望,教学提不起兴趣,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和动力,从而整个学校陷入消极和不良的环境中。

2.加强德育教育是由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中职教育和中学教育最大的区别是突出了学科的专业化,也就是说中职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重视对中职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更重视对中职生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说到底就是对学生如何做人的培养,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专业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有机统一于中职生培养的全过程中。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载体,道德教育是知识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良好的道德素质有利于中职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以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

3.加强德育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特点决定的。

近些年来中职学校学生生源多样化,学生素质普遍低下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大多来自中考或者高考的失败者,要么来自特殊家庭(如父母离异家庭),还有农村留守家庭,等等,他们大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自卑感较强烈,自我认识不足,自我封闭,心理矛盾突出,情绪激烈,行为易走极端,对前途不抱什么希望。基于以上种种方面,对中职生的教育尤其不能走捷径,不能强调专业知识学习,忽视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首先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正确认识中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人生目标,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德育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适应社会发展是中职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规律。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决定和制约中职德育的内容、性质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中职德育教育应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职业发展不仅取决于劳动者娴熟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而且取决于劳动者的道德水平。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行为日益规范。在科学发展观领导下,和谐社会建设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每个从业者都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和对本职工作忠诚奉献的精神,社会才会秩序井然,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中职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后备力量,只有加强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提高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情和敬业精神,才能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自己、实现价值,才能真正学到知识、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二、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1.加强对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德育课程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

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在社会生活中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所以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和保证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强化德育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程教育,这四门必修课分别是《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及《哲学与人生》,其目的在于对中职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是对学生进行澄清职业目标,培养职业兴趣,结合自我实际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进行国家的基本经济形势和大政方针的教育。四门必修课程是整个德育教育的基础,是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必须保证德育理论课程的课时和课程。

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大胆地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创新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淡化“我说你听”的单边教学模式,多开展课堂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和实践德育教育,多开展研究性学习,多创设情境,从问题、现象、身边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得到德育课要求的结果。

2.加强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建立一支专业的德育教育队伍。

中职学校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践行者,班主任的素质和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要鼓励教师当班主任,加强对班主任的理论培训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班主任队伍,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德育。

3.实施专业课课堂的德育渗透,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

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书育人任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课教师不能只教书、不育人,把德育教育理解为德育课的责任,要在课堂上用心挖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护理专业课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一方面进行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另一方面进行护士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责任感。专业课教师应准确找出自己所教课程和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积极纠正,使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4.加强课外各种德育实践教育。

德育教育的过程不只是单纯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的灌输过程,更是学生主动构建自身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过程。学校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才能变空洞为真实,达到学生道德实践的知行合一。德育教育的实践途径可以多样化,如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指定实施步骤和方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职业单位实地见习,还可以请已经就业的往届学生定期回学校进行职业训练,等等。《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可以在校园进行道德和文明礼貌的实际训练,如我校在德育实践的探索中成立了“校园文明礼貌行动小组”,引导学生“把文明说出口、把礼仪送出手”的实践锻炼,通过活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和基本的道德意识,体会了道德教育对自我成长的帮助作用。我们还成立了“古代传统道德教育兴趣小组”,以传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进行做人的教育。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爱心小组”,利用周末时间把学生带到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进行义务护理服务,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校园的良好风气大为盛行。当然,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德育课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使学生及时澄清认识,走出困境。

5.积极进行科学的德育评价。

科学的学生品德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水平的不断进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品德评价要本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课程考核就可以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纳入最后成绩的组成部分计分,把学生的操行评价和成绩挂钩,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对自己日常行为的自我管理和监督。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2

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德育课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泥沙俱下,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思维,使得一些中职学生出现了厌学、弃学等情绪,针对这一现象中职学校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学生德育课实践教学意义

如今,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已经由原本的复杂化转变为简单化,但其抽象化的特点还是存在在教学之中,中职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较,基础文化能力较低且综合素质也较差,教师开展德育教学存在一些困难。多数教师也认为,中职学生难管教,因此,他们在德育课时只采取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德育课程内容更加枯燥乏味,学生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无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之后,中职教育中对德育教育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教师需要在教授学生基本德育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应将德育与实践教学进行结合,利用德育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将德育知识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活动之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

二、大力推进德育课程实践性教学

1.班级授课

大力推进德育课程实践性教学不是要放弃原有的班级授课,而是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实现班级授课与实践活动相辅相成,让学生在班级授课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保持极高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譬如情境创建、角色扮演等方式,并将其与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结合,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有效途径,中职学校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社团,教师可利用这些社团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为其组建相应的兴趣学习小组,如法律虚席小组、德育知识小组、哲学人生小组等,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并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完成小组活动成果展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校园德育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也能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3.社会实践

社会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并且要与社会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实践平台,让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社会情感体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职学生德育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发现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虽然认知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只要中职学校利用德育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帮助学生位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德育课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3

俗话说:“要想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做人!”多年的幼教实践告诉我,要想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抓好幼儿期的德育教育。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自私、粗暴、无礼任性等行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家庭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如在幼儿园中争抢玩具,这种行为大部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样样事情依着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也是心疼,不去批评指正,但现在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任何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道德方面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对人道德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人才、人力资本决定一切的阶段,人的素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许多国家把调整教育目标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而在培养目标中,又将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一、纠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使他健康成长,避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成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多种渗透,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内容的确立,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德育。

1.将德育渗透于“同龄”和“混龄”的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中不难发现同龄儿童中,通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粗暴打人”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劝解指导,而在“混龄”活动中,则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现象,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很自然地把中小班的孩子当成弟弟妹妹来护着,和他们共同游戏、玩耍,一般不太会出现矛盾冲突。混龄儿童在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对年长的儿童来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着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地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给幼儿讲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尊重老人的道理……

3.将德育渗透于“爱”的教育之中。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4

一、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分析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必要阐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如果把中学生面对的世界分成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三个部分,那么德育要研究与解决的是中学生的心灵世界问题,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应该怎样做人”的问题。这属道德范畴。由此,再推向人性问题,涉及到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企盼,实质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问题,即人格问题。

如果把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分为知识技能教育、体魄教育与思想教育三大类型,那么德育是思想教育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部分。

综上,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人类进步教育等。道德品质教育包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育,热爱集体、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教育,勤劳俭朴、见利思义教育,自尊自爱、知错改过教育,诚实守信、求真务实教育,遵纪守法、维护公德教育等。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包括:崇高理想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意志与毅力的教育等。

以上分析的是德育的横向构成体系。德育又是一项纵向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道德知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教育,也就是通过情感、信念、意志的内化作用,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过程。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从横向体系看,历史是德育的来源。

德育体系中的道德来源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整体的德育中包含道德情感、意志及道德知识教育。包含道德诸要素的整体性道德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历史和现实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我们现行的道德规范绝大部分是历史上人们制定、推行,并经长期检验确为符合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并成为人们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习惯而积淀下来的优良道德规范。其中许多准则、规范实际上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大公无私等。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道德规范,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如封建社会为维护其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关系;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其道德行为表现为金钱万能、惟利是图。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这仅作为道德内容社会性的一个方面。道德内容的社会性,不仅包括历史性、阶级性,也包括全人类的普遍性。换句话说,就是既包含历史的、阶级的差异,也包含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艺术家等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优秀品德铸成了人类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才使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人类社会道德历史发展的共同性、普遍性、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其次,历史是德育的内涵与载体,现以道德规范教育为例论证。

单纯以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如果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知、情、意、信、行丰富饱满。历史知识生动真实,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中国历史上,关天培、邓世昌、等勇赴国难、守土保国、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吉鸿昌等严守纪律、威武不屈、慷慨成仁的革命精神;马本斋率众抗日、拒寇诱降,其母支持亲子抗日,绝食而死的感人事迹,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历史与德育的关系是:历史知识道德认知历史范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正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1.促进中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呢?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写成《本草纲目》,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古代,人们追求青史留名,《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为历代所推崇。人们吸取之,认识到,如果不追求人生的意义,只随波逐流,那么人的一生只是扮演了一个泡沫的角色;如果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生命只是一短暂的年华,很快付诸东流,毫无意义。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奋发进取,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是古代人的人生观。尽管这种人生价值观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相比,在境界上有一定差距,但这种思想境界,已是十分高尚的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正得益于历史的启迪。

2.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及振兴民族、创造更高文明的使命感。

同志指出:“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在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是历史教育最突出的德育功能。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拂尘览史,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与自豪。这种自豪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催促人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能产生强大的民族亲合力与凝聚力,使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因此,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发达作出贡献。“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而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拓宽学生历史认识空间,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一个不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见闻;一个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除来自自己的经历、见闻外,也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这就是历史空间。“历史空间大的人,对中国历史了解透彻,就像与黄帝、尧、舜、禹同年生,一直活到现在,几千年兴亡多少事,一切都在指掌中”。可见,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总结人生经验,把握自己的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借鉴历史,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孙中山、,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及思想观念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从小胸怀大志,为民族的兴旺、国家的繁盛而孜孜矻矻地追求,所以他们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历史是过去的事,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学习历史,可使学生将“前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活动、道德精神“激活”,传承“过去’而进行道德创新。诸如,我们可从陈独秀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去传承并充实“勇于竞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创立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体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举中,去继承并充实“思想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力图改革中去传承并充实“大胆变法,改革创新”的精神等。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气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就会增强学生的社会亲合力,容易将上述行为规则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薄弱的原因及其改进

德育薄弱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客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缺乏完善的历史教育德育评价目标和手段。

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史知识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比较具体,层次也比较清楚,在教学实践中易于进行评价。而德育目标,相对而言抽象而笼统,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准确地评价。同时,也由于目前我国课程评价方式与手段的单一,因此使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致使一些历史教师对学科的德育不够自觉,往往有观摩课或教学检查时就重视,一般情况下,则停留在教案的文字中。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加强对德育评价目标、方式及手段的研究,使之尽快完善;一是不断提高广大历史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

2.社会观念偏重数理化,忽视政史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数理化是真才实学,备受重视,不了解政史地在个体成长中的巨大作用。一个人需要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培育与唤醒的。这只靠数理化生的学习训练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才能实现。

3.社会对历史教育不科学的评价,导致历史教学重智育,轻德育,实行应试教育。

由于升学的压力;大多数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对于思想则较少过问。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尺度,同时学校把社会的压力转嫁给各学科教师,历史教师也只好分数挂帅,顾不上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主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放松或偏向。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一部中国近代史无可争辩地向世人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所以,我们不能放松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但是,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还有一些人以为偏离马克思主义就是创新,竞相从批判马克思主义中独辟蹊径,并将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道德法律教育,竞争意识、协作精神教育等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立起来。受这种倾向的影响,一些教师放松了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偏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国内社会不良风气与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一些教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以致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其二是,惯于对遥远的未来作出具体的设想和描绘,陷入不切合实际的空想。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不存在私有制,劳动成为人们不可剥夺的第一需要与权利,人人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实行按需分配……对于这些认识,学生分析后会陷入重重矛盾:诸如还有没有家庭?如有,不可避免地存在私有观念,就不可能消灭私有制。劳动是以消耗体力、脑力为前提的,它本身只有辛苦,何以成为第一需要?由上可见,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两个统一,即理想与现实相统一,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的纲领相统一。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出结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要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是现代化建设,使社会物质日益丰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并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当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与中国前途息息相关时,才能自觉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2.对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客观环境缺乏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大转型中,旧的思想道德体系已经解体,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形成。有人说,近十年正处于思想道德的“真空”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封建主义和利己主义严重腐蚀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教育学生行事做人,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能力,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挂帅,智育第一,升学压力使得大量学生厌学,这些学生一旦放下书本,马上被光怪陆离的校外世界所迷惑,成为封建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主动接受者。

3.对青少年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缺乏研究。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此特点一。特点二是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由于同学、师生间缺乏思想交流,许多历史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内在需要脱节,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说服力与感染力。不了解学生自身需要才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学生自身需要可以分几个层次:第一是物质需要。第二,是乐于表现,以求得到别人的赞许与尊重等。第三是实现自我价值。历史教师应从这几方面入手,在历史教学中,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及生活的学校、城市的历史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4.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缺乏研究。

思想道德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和原则。比如:(1)循序渐进原则。思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可简单化。(2)知行合一原则。要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与学生行为道德习惯的养成紧密结合。思想教育的最后归宿是道德习惯的养成和在实践中笃行,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和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3)实事求是原则。要根据历史教学实际,选择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内容,不虚美,不隐恶。(4)整体性、层次性原则。思想教育应使学生形成完整的道德素质,实践真正的道德活动。道德素质包含道德知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要素。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性表现在道德素质诸要素之间比例平衡、各要素不可缺失。而目前的历史课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其他要素的落实与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本身的层次性。如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等。其二是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他律到自律的层次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身心特点进行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我们才能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改变历史教学德育薄弱的措施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思想道德教育决不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时事政策教育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组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阅读报纸进行,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重要时事,并结合历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另外,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模范人物事迹、普通人的美德,从而将历史课堂上和书本中的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意识。

如同历史知识的学习要加强主体意识一样,思想道德教育也必须加强主体意识。必须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种主体意识必须贯彻到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包括历史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同时还必须贯穿于学生个体优良品德形成的整个过程,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道德行为,教师始终起启发诱导作用,一切有赖于学生自行总结、体验、践行。

3.发挥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整体功能。

道德教育、发展个性心理品质,要注意各年级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历史教学中,知识教育的每一章节内容即有自己的重点又纳入整个历史学科体系的总体内容之中,而政治思想、道德情感教育与具体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所以,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在注意各年级纵向联系的同时,应注意同年级各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立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纵向体系,应该有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德育目标体系。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历史常识的同时,对祖国美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勇敢的人民有初步认识,对自己的家乡与祖国产生爱戴与仰慕之情。中学阶段要求在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对祖国辽阔的河山、丰富的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区分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区别,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促进世界进步与繁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横向体系,是指建立各学科之间科学的德育横向联系,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养成的整体环境。政治课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揭示,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不仅仅是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高尚情操的陶冶。地理课对学生正确的宇球观、环保意识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数理化生学科对学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等优秀品格的养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处理好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我国中学历史教材是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历史唯物主义是教材的灵魂,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比较、客观分析,才能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提炼出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点,其他一切方面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能保证其正确性与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阶级与阶级斗争观点,生产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劳动观点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基础。

育人德为先,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强化,有赖于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实践中的辛勤劳作。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写在<人文知识读本>出版之际》。《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25日。

[2]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3]《中学生素质修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4]邬冬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2期。

[5]:《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光明日报》,1999年9月6日。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经验启示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政治中心走向经济中心,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从而保证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全面实现,这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校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科学发展,为推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回顾这一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以下宝贵经验。

(一)始终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确保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大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让大学生懂得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紧紧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才能正视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才能找到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才能发挥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作用,引导和推动当代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去,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去。

(二)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

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根据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德育教育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最鲜活的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教育大学生。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意识教育等。

(三)始终坚持了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同时,必须讲究艺术和方法,要着眼知行合一,注重讲求实效,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要做到宣讲教育与身体力行相统一。每一位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宣讲者,而且是先进思想的践行者,其自身的言行就是对大学生最有力的导向。因此,增强德育教育的说服力,教育者要“台上当老师、台下当模范”。

第二,要做到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相统一。德育教育工作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有用事实阐明理论,才能让大学生信服。要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评定德育教育的依据,是要看大学生究竟弄懂了多少基本道理,解决了多少认识上的问题,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第三,要做到理想要求与现实需要相统一。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给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关键是要敢于面对问题,正视矛盾,做到理想要求与现实需要相统一。要注意从当代大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疑难问题入手,既要理直气壮地讲明大道理,又要善于结合实际把大道理讲实、讲透、讲具体,对“歪道理”予以旗帜鲜明、针锋相对的批驳。

(四)积极拓展了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高校德育教育要以创新为先导,要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模式、载体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赋予大学生德育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功能。网络载体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途径。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高校师生的思想情绪及其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德育教育的资源;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管理、校园文化、校园传媒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等文化建设普遍受到重视。借助这些文化建设的载体,把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于其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

(五)积极构建和完善了大学生德育教育效果测评体系。

大学生德育教育测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导航仪。但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实际操作也还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对于营造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全新环境,帮助各级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和相关社会组织厘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

当今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蕴涵丰富的新课题,这也给予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深刻的启示。

(一)必须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从国外德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当今世界各国德育都力求通过本民族的创业史、斗争史和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唤起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价值观念,以使他们成为本民族的接班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有更加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而当今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发扬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通过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新的时代精神,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人们实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精神力量。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国家提倡的爱国主义的性质和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连的,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而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连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爱祖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也就是说,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从根本上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

(二)努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注重“无意识性”教育。

当前现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色彩愈来愈浓,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它为何给人以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思想政治工作可谓“出神入化”,已基本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德育教育重在感染,这不仅是中国德育的精华,而且是西方国家的共识。我国高校应当认真研究并实施无意识性教育,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把教育的政治性也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包括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关系的平等性,教育上要以启发为主,以利于形成学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力;管理上实行较为宽松的非强制管理方式,以利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进行一定的道德选择和价值选择。德育教育除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外,还要通过学科课、各种文化设施、重大节假日、重大事件、国旗、国歌等多途径、多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教育。第二,加强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大众传媒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左右着人们的价值道德观,发挥着其对受教育者的“软约束”作用。第三,要建立起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德育机制。学校、社会和家庭一定要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要密切联系、反馈信息,通过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德育环境,达到教育目的。

(三)必须强调知行合一,讲求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重在实践。要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深入人心,就必须使人们自觉践行,在践行中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心理上的认同升华为内心的一种信仰。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因此,教师必须将思想道德体系的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人们从德育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德育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我国目前在强调大学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应注重引导他们从“政治人”向“社会人”转变,注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实事做起,而不要停留在空洞抽象的说教上。我们应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立足点,引导他们增强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既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更注重对社会和他人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知行合一。我国的高校德育,一定要强化学校德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把德育放在真实的人的发展上,根据大学生发展和人格形成的特征有序地安排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突出宣传社会主义的人格典范,对道德层次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大学生的普遍行为进行规范的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写教材,使教材通俗易懂,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重视理论研究,大力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保证。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理论素质和丰富经验,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要向专家学者型队伍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为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建设,提高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我国德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德育的人本主义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德育内容上,要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时期,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现实道德问题能力为目的,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应是全面性与层次性的有机统一,还应趋向生活化,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文学.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5,(8).

[2]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6

一、青少年价值观的多元化与学校德育社会主义一元化导

向之间的矛盾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人们的价值取向由单一变为综合,由一元走向多元。各种价值观交错并存,既有与社会主义要求相一致的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念,又有与社会主义要求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混杂、相互冲突的现状必将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促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据调查,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多元复合、偏重自我、注重务实、变化不定等。这样,一方面,我们学校德育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一元化导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一代,从而使他们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青少年精神生活的空间拓宽了,接受影响的媒体增多了,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多元化了。这种状况势必导致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一元化的导向和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倾向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我们认为,这两者的矛盾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有效度较低,学校德育困难度增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学校德育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学校德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道德进步本身的渴求及其对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的内化程度。而这种内化的过程与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价值观制约着学生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及行为方式的内化过程和选择模式,它在由社会意识、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中起着一种中介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德育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

(附图{图})

〔注:在这里,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对教师的教育影响起着分析、选择(接受或抵制)、自我加工的作用。〕

当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符合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即两者同构时,教育影响就会顺利地被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被受教育者内化的程度就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好。反之,则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弱。当前青少年价值观相互冲突和多元化的倾向与社会主义德育一元化导向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学生个体内部的德育接受机制,从而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的困难。正如犹太教育家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一文中所说的:“否认那些具有绝对效力的普遍价值和标准的存在,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倾向。……以致不再可能重新确定一个人类共有的价值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完成培养品格的任务呢?”[1]

二、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滞后性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变化,但学校传统德育模式却相对不变或变化不大,学校德育模式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出现了滞后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各个领域发生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表现得相当明显。这种滞后性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有两个表现:1.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没能及时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然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2.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落后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没能及时地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其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德育学科及其内容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没能及时地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学科和内容体系。就学校德育方法而言,有人对它的滞后性作了如下描述: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儿童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训练,忽视德育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形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是重外律、轻内省,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要从多渠道吸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只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2]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造成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外部原因。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当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变化了,教育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改变了,但学校德育的改革没能与之配套进行,没能及时反映变革时期的社会现实,这样,学校德育势必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2.内部原因。这涉及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即教育并不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出现一定的滞后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教材本身的特点也是造成这种滞后性的重要原因。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教科书有相对的稳定性,更新要有一个过程,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两者不相适应。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滞后性,降低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它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青少年的教育需求。改革学校传统德育模式,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1.要变训诫式的德育为自律德育,变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变单维德育为多维德育,变被动受教为主动求教,形成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主选择的德育方法体系。2.要精减教材内容,删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没多大实际价值的内容,特别要删去那些与当今市场经济相矛盾的内容。同时,也要增加有关市场经济和商品观念的内容,如价值规律、竞争意识、利润原则、风险意识、开拓精神、独立意识、开放意识、时效观念、创新意识等。

三、学校德育过程中的离散因素增多,内耗加剧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阻碍因素增多了。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从学校德育的外部联系来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

这种离散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离散性。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就是要使这三个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并形成教育的合力。在50年代,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这三方面一致性程度高。而当前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差异较大,其间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地方增多了,造成了三方面教育相互离散的程度加大,内耗加剧。有的教师形象地列出一个公式:6+1=0。意思是一个星期在学校里受到的六天正面教育的效果被星期日一天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所抵销。

2.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离散。德智体美劳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在教育的整体结构中都占有重要的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这几个方面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在看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时,也不能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矛盾性。学校德育与其它各育也具有离散性,在这里,我们着重要指出的是学校德育与智育的相互离散。由于当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主要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虽然在中小学中都开设了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并以此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但检验学生对这两门课程学习情况的标准并不是看它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而是看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知识点掌握的多少和考试成绩的高低,在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智育化”的倾向。这种在实际教学中重智轻德,甚至以智代德,否认学校德育独立实体地位的做法也降低了学校德育的效果。

(二)从学校德育过程本身来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

学校德育过程主要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要素构成。

1.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随着全社会对学校德育认识的提高,随着青少年一代品德问题的急剧增加,客观上强化了教育者(尤其是教师)的德育功能。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及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德育意识、德育能力及师德修养不高。这样,就形成了强化教师德育意识与教师德育素质下降之间的矛盾和离散。

2.受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主要是:①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构成要素的相互离散。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构成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无论先从哪方面进行,都可以达到思想品德的整体优化的目的。然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内部构成要素并非完全一致的,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离散因素,其中突出的是当前中小学生中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离散程度加剧了,在学生中知行脱节或知行不一致的现象有所增加。②受教育者内部德育接受机制的离散。受教育者作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客体,他要接受学校的德育影响,并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这是由他们自身的地位和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过去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大”、“空”、“套”等弊端,学生对这种形式主义严重的德育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样,受教育者要接受学校德育与他们对学校德育方式的逆反心理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这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内部德育接受机制的离散。

3.学校德育内容中存在的离散性。主要表现在:①从学校德育内容的性质上看,存在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内容与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和离散,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离散。②从学校德育内容与时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来看,存在着学校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和发展,这两者也构成了相互矛盾和离散。

4.学校德育方式中存在的离散。主要表现有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重说教,轻训练;重外律,轻内省;重显性,轻隐性等等。

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上述矛盾和冲突过去就存在,只不过在社会经济转轨的今天,表现尤烈,给当前学校德育带来较之以往更大的困难。减少以至消除学校德育工作中诸因素的离散性,无疑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教师的德育素质有所下降

当前部分教师德育意识有所弱化,德育素质有所下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度较低,困难度增大的又一重要原因。教师劳动与其它劳动形式相比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劳动对象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使用工具去实现,而是通过自身的知识、才能、情感、意志、个性、思想修养和道德作风等方面去影响学生的,即影响受教育者的是教师本身的言行。因此,教师自身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教学自身即具有教育性。然而,当前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下降了,教师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减弱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原因,如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好本学科的知识,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与己无关。对教师职责理解的狭窄化和片面性弱化了这部份教师的德育意识。也有客观的原因,其突出表现是重智轻德。衡量教师劳动成绩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比例,这必然弱化了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另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市场经济逐利性原则的诱惑下,一些教师忍受不了教师职业的清苦、劳累和寂寞,难以继续安贫乐道。下海弄潮者有之,“跳槽”从事第二职业者有之,出国“淘金”者亦有之,而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教师更是大量存在。教师队伍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有所抬头,极少数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淡漠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符。这样,一部分教师的德育意识弱化了,德育素质下降了。无疑,这也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个问题都客观存在着。很显然,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美英日新;学校德育;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85-02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等。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担负起德育的重大责任,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目前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转轨与改革成为教育界探索的重点问题。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既有机遇,更有挑战,通过与中外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进行比较和借鉴,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有效的学校德育理论和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一、德育目标的比较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注重德育教育。美国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尤其把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铸造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可以说,美国德育的目标宗旨就是培养“我是美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英国没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各地各校自行其是,主要坚持宗教目的,并深受18世纪教育注重德育、德行第一的传统影响,处处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出发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英国政府特别强调初等学校的德育作用。初级学校的教育目的是:1)发展儿童的基本才能;2)鼓励儿童对文明的兴趣和关心;3)帮助儿童树立责任感,启发他们的理想,培养他们的情操,使能理解并效法生活中最优秀的范例。由此可见,越是对年龄小的学生,教育的一般目的越是与德育目的重合。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学校教育提倡“智、德、体”全面发展,把智育放在首位,全社会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面对道德滑坡的现象,日本在20世纪末的教育改革中突出强调加强德育。学校德育总目标是要培养坚韧、勇敢、勤奋、守纪律,忠于集体和国家的身心素质,重视发展个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培养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面向世界的日本人。

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教育的首位。自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学校德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社会德育和大中小学德育完整的目标体系。我国的德育目标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把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德育内容的比较

美国学校中的德育范畴很广,它不仅包含道德观念的灌输,而且包括良好习惯、态度、情感、志趣和爱好的养成以及人格塑造和创造能力、批判精神的培养。因此,美国德育内容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人格教育及心理教育。美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核心是个人主义,因此,在美国的大学德育中处处渗透个人主义的影响。

英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宗教教义,这是根据国教会的协议编写的一种有关宗教一般知识的教材,它排除具体的宗教,具体内容和材料因时代有所变异,但基本观点是相同的。二是有关历史、语文、地理、外语等社会学科,作为德育的一种重要科目,英国政府十年来对社会学科进行了重大改革。三是道德教育教材,这是70年代才出现的专门德育教材,它与宗教教育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意使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和学会同众人一起共同生活,编制新颖、生动活泼。

日本高校的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它要求学生要珍惜生命,展示生命的意义,练就顽强的意志,诚实正直地处事和与人交往,在价值观上要重视集体,追求群体价值。二是道德教育。包括虔敬天皇的教育,“忠”的教育和乡土教育。三是民主法制教育。通过让学生学习《日本国宪法》、《日本现代社会与法》等法律,使学生认识到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并结合日本的环境、人口,宣传日本现代的民主社会权利义务的平衡发展等。

在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之相对应的德育内容就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方向性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等。二是认知性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审美观教育等。三是规范性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规范教育和纪律教育。

三、德育方法和途径的比较

美国大学德育是较好地解决了道德教育中“知、情、行”之间协调统一问题的典范,就具体方法而言,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一是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其学校教育中很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德育往往渗透在其他各科教学当中,没有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也没有统一的德育目标,但是在其整个大学教育中却有明显的德育倾向。二是课堂德育与课外心理咨询的结合与互补。心理咨询的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服务渗透到课堂、日常生活、个别谈话、团体训练等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其德育功能显著,指导工作富有成效。三是校内外互动。美国高校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

英国学校德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深受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主张进行渗透式的生活化教育,注重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其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宗教教育、道德课、体育课和各种社会活动以及教师品行的影响。英国因为20世纪60年代在公立学校开设《个性与社会教育》课遭到失败,所以20世纪70年代后特别注意德育的科学化,研究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教师培训法、多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行为矫治法等。

日本战后全面效仿美国,采取了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后来又恢复了传统上专门的“道德时间”,但通过各门学科实施德育的趋向并未改变。日本不但对学生进行德育课显性教育,而且还特别注重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隐性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日本学校注重通过国语、历史和地理等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在日本文部省颁发的《学习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各门课程应培养什么思想品质的任务。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在课内,高校设置了统一规范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是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课外,德育主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开展党团活动等方式进行。

四、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中外德育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认识德育的特点、本质、表现形式与运作方法,应该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和切合实际的了解,努力吸收国外德育的经验与教训,探索开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改进爱国主义的教育形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克服形式化、单一化的弊端,在组织爱国主义活动时,不能脱离实际,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内化的教育。比如美国就注重通过本国一个个的具体成就以及美国历史中的具体事件来达到教育目的。同时,历史证明,越强调德育要培养民族精神的国家,德育越有成效。民族精神是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源,它应成为德育的灵魂,德育必须致力于培养民族精神。我们应当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重新审视、阐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一代建设者。

(二)把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结合起来,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从日常生活出发,将德育所强调的政治性以潜在的形式融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提高道德教育效果。渗透性教育是通过各学科的正常教学以及各学科课外活动的途径进行德育渗透的一种教育。渗透教育是隐性的,它能绕开学生的意识障碍和逆反心理,起到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作用。德育课程可以与文、史、体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结合,也可以与环境教育相结合,还可以与信息教育相结合,使德育内容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德育的实效。

(三)关注学生主体,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德育课应是师生共同探讨,互通思想的过程,而不是只对学生灌输呆板现成的理论,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此情况下,德育也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四)建设专家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德育服务

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有一支德育工作队伍作为组织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相关的教育经验,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把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既能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学术和工作水平,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应不断优化教学环境,转变教学理念,健全德育机构,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服务,把德育融于高效优质的服务当中。

参考文献:

[1]龚宏富.美国德育模式转换与我国高校德育时效性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2]王荣珍.英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8,(6).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俄罗斯 学校德育 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128-0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处于社会转型的剧烈动荡与变革之中。在对前苏联时期的一切采取全盘否定态度的氛围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主义道德失去了它的主导地位,原有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被全盘打破和否定,俄罗斯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不再制定统一的德育大纲和具体的学校德育标准,致使俄罗斯学校德育陷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而这期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全球化进程迅猛,尤其是公民教育成为国际趋势,这一切为俄罗斯学校德育的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俄罗斯社会转型为大背景,结合俄罗斯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德育改革的政策与措施,从德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分析并揭示当代俄罗斯学校德育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发展路向。

一、德育理念:从“国家与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众所周知,苏联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的。在社会本位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苏联时期的学校实行的是整齐划一的德育目标,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断积郁,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日趋下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消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突出人本主义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早在1988年,苏联在一份名为《通过人道化和民主化达到教育的新质量》报告曾明确指出,教育的出发点首先是人,教育的人道化和个性化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信任他们,承认他们的个人志趣、爱好和需求。1992年俄罗斯颁布了第一部教育法,在这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中对“教育”作了如下的界定:“本法中的教育指为个人、社会和国家利益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教学教育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罗斯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将教育的服务对象按照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顺序进行排列,凸显了个人的地位和价值,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尽管俄罗斯国内各派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见解,但教育人道化、个性化方针的确立,对于转型期的俄罗斯德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俄罗斯德育界提出:“学校德育应该从泯灭个性向全方位发展个性过渡;从背记教条向认识与改造世界过渡;从独裁与孤独向人道与合作过渡。好的德育应该致力于培养人面向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即公民、工作人员、家庭成员,并对三个角色提出具体要求。”在俄罗斯学校德育改革中,“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确立是对其传统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首先,“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俄罗斯学者认为,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其自我意识和发挥其能动性。其次,“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尊严和人格,需要教育者给予关心、呵护、理解和尊重。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二、德育目标:从培养社会主义的“政治人”到培养“合格公民”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9

关键词:西方主要国家责任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公民的道德责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应如何实施责任教育呢?笔者有意检索了一下西方主要国家的具体做法,拿来分析一下,对我们有不少启发。

一、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

1、责任教育是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体育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有高雅自由的生活,能够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情趣的自律者。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即:强调对别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和有信用。处理好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非人类的关系和与上帝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对于1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2]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3]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4]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5]《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研究精深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才智、道德及应用能力为目的。"[6]

2、为实施责任教育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教育理论。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影响美国的学校德育。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道德意义"。[7]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童与生具有的"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8]的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9]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问题增多,特别是60年代的学潮、反战,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的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起了联系。使美国成为现代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创造了一系列适合责任教育的具体方法。受美国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的影响,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责任教育方面也探索出了系列的教育方法,而且各有特色。

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是当代世界学校德育主要形式。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建立起了有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立体化的网络。当然,最近,美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由全面主义向兼有德目主义的方向发展趋势。

日本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兼有全面主义和课程主义。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和研究网络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在具体方法上,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来达到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各国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隐蔽课程也叫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它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是学生本位(中心)课程(thestudentcenteredcurriculum)的变体之一。隐蔽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是所有隐蔽课程的主要构成因素。柯尔柏格认为,德育如果不关心隐蔽课程,无论如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隐蔽课程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桥梁。

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品格教育,特别注重教授价值观。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里可那在《品格教育》一书中,把"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3R课程(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atic)之外的第2R课程,它们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客观的重要价值。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恩总结出品格教育的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r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品格教育代表人里可那提出了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学习、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实施德育责任教育有其必然性

1、责任及其前提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意志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主理性。它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就是道德主体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在内容上是自觉的,是理智指导下的道德意志的具体化;在过程中是自控的,理智与意志的综合贯彻选择的始终。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11]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

2、责任教育是人的发展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13]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或者从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14]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反复的反映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3、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实践。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科技社会。我们对现代技术系统的结果,"即大规模发生的事情难以考察,强大的事情难以管理,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因此,"出现了把道德责任视为困难的倾向"。[15]因为高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另一面,它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技术依赖等副面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民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所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对中国高校德育责任教育的启示

1、中西方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各有长短。西方主要国家学校德育基础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发展。与其自由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又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社会的自由。在这里实际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及选择与责任的统一。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这种道德教育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不仅是在明确自身权利,特别是明白自己对道德具有选择权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而且是在自己明确要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二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主流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相一致,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不利的一面在于,价值观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享乐主义,道德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代沟问题日益加深。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德育不同,我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在学校具体道德教育中,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中国德育的目标体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有着儒家深刻的大一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这种教育的好处:一是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二是相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超然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终极关怀思考,具有了世界性的道德价值。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人的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教育包括学校德育的差异是同各自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联系的。目前,大家都比较公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凭此便认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教育要比中国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是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民众的主要精力不在集中于谋生,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西方的传统人文背景、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以及发达的宗教体系,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这就为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全面主义(日本是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出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然而在中国,谋生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要追求,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不仅相对较低,而且还有较大差异。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我们学校德育付出了劳动,社会的影响还是给予了较多的抵消。

2、中国高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对策

首先,高校德育思想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转变。道德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道德教育需要为现实服务。那么,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是农民。在改革开发以来,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2001年度,全国共有城乡劳动力中,只有十分之一多的劳动力真正在从事集体经济。其他大部分劳动力在从事私营、中外合资、独资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工作。

因此,我们的社会尽管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公民已不再属于集体,而是在肢解了的原来的共同体,使得人们成为在市场经济当中追逐独立的个人利益的个体。"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中国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6]个人在成长之中,个人主义也在发育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法律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17]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高校实施责任教育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德育的思路和做法应当同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要么我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德育还在用原有的、教育者本人都不认同的道德教条来对学生灌输;要么是在误人子弟,因为我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影响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说到底是道德实践教育,尽管中国学校德育以德目主义为主,却不妨碍学以致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同社会道德协调,即走学校德育的全面主义道路。要走好这条路,一方面,学校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不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于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又要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第三,高校德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对中国的学校德育教育来说,道德教育既是道德理论教育,也是道德实践教育。不论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这些包括道德认知规律、道德需要规律、道德实践规律以及道德教学规律等,在这方面,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要争取改变道德教育的"高大全"形象,即在道德教育中,认为道德教育的地位越高越好,道德层次的水平越高越好,道德教育的内容越全越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校德育的地位,科学的确立道德教育的层次,悉心选择道德教育的内容,运用科学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来实施学校德育。反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两种倾向,一是无所事事或无能为力的观点,二是过高地估计学校德育的作用。

[1][2]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286页,232页,

[3]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第2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6]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1页,62页

[7][8][9]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06页,105页,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2-153页

[11]马志尼著,吕志士译:《论人的责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

[1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版,第157页

[14]雍自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1

[15]高兰·斯考特原载《高校理论战线》1998.7

德育的重要意义篇10

论文摘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本文认为,应当着重在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教育;培育和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强化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大学生的主体素质怎样,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完整的大学生素质应当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而且需要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生。因此,我们的大学不仅应当注重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特就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当着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道德教育。

第一,必须着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人必须要有理想。一个人没有理想就失去了奋斗目标和最基本的精神支柱;而没有基本的奋斗目标、没有最基本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健康发展无疑是祖国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大学生要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外,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还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实践充分证明,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就没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而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就形不成团结一心谋发展的凝聚力。正因为如此,所以,邓小平历来就非常重视理想问题。对此邓小平曾十分精辟地讲:“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他认为.没有理想和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90页)可见,理想对于人的发展、进而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的高等学校、我们的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理想教育。当然,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切忌“假、大、空”。在理想教育的内容方面,必须做到“三个要”:(1)要把理想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2)要把理想教育与现实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3)要把我们所倡导的崇高理想教育与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这“三个要”,使我们的理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我们的理想教育真正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作用。同时,在理想教育的方法上,则一定要根据不断发展的新情况采取新的有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这样,我们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才是现实的和切实的.才能起到较好的理想教育的效果。

第二,强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培养。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依据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认同并履行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行为。显然,道德自律,是道德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的教育,是高等学校道德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对于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对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自律是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综合精神素质的运用,它要求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精神素质。正因为如此,所以,人通过自律,才能不断完善自身。人的自律程度越高,意味着人完善自身素养的能力越强。因此,强化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自律意义的教育、进而培育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提高他们进行道德自律的程度,对于增强完善他们自身道德素养的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认为,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