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十篇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十篇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04:55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1

材料一中世纪时,英国已经有了议会。后来议会逐渐演变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议会特别是下议院。传统上,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后来,英国国王认为议会妨碍了专制统治,经常使议会处于休会状态。1640年,为了镇压愈演愈烈的苏格兰起义,国王不得不召开休会多年的议会。会上,国王要求议员们同意征收新税,以筹集军费。议员们拒绝加税,还批评国王的内政外交政策,进一步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双方相持不下,矛盾日益激化,结果引发了一场革命,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

――人教版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二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但是,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查理二世乘机复辟。复辟期间,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不满。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人教版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实行法治;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就此已经成为一个民主国家,事实上,直到19世纪后期普选制得到确立时这一目标才得以实现,但是它一劳永逸地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结束了半个世纪前就已开始的英国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2011年,85岁的英国女王已登基59年了。她是英国的国家元首,先后有12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这些首相来自不同的政党,政治观点不同。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只要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她都会授予组阁权。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正是她得以保持英国王室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人教版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改编

(1)材料一中,“(国王与议会)双方相持不下,矛盾日益激化,结果引发了一场革命,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这种崭新的制度指的是什么?有人认为这种制度“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英国“崭新的制度”的形成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分析“崭新的制度”的形成过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得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具体而言,英国国王的权利又有何变化?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了共和政体。美国独立后,以华盛顿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领导人也要求在美国实行共和政体。但是,同一种政体在这两个国家实践的结果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5)依据材料,概括“光荣革命”以后英国所实行的“崭新的制度”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6)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国王与英国首相的关系。对于今天英国国王的作用,你有何看法?

(7)英国“崭新的制度”的确立,预示着整个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依据上述材料,说说这一时期整个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呈现出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1)崭新的制度指君主立宪制。同意。理由: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遏制了英国君主专制主义传统的发展,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开启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英国长期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君主在安定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3世纪开始,英国就有了通过议会分享国家权力以保证社会和谐的传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贵族制,沿袭了通过议会分享国家权力的传统,因而说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2)阶段:资产阶级革命、共和国政体、君主专制复辟、“光荣革命”四个阶段。启示:从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漫长过程,可以认识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和复杂。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通过革命,英国在政治上步入了现代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政治现代化的国家。

(3)转移:英国的权力中心从国王转移到议会。变化:13世纪,英国国王征收新税的权利受英国议会限制。《权利法案》颁布,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和军事权等一系列权利。

(4)不同结局的原因:17世纪的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了尚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于仍旧很强大的封建势力,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启蒙思想在英国还没有形成高潮;英国长期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君主在安定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3世纪开始,英国就有了通过议会分享国家权力以保证社会和谐的传统;英国资产阶级经过共和制、复辟王朝的统治,认识到君主立宪制是其必然的选择;“光荣革命”的成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铺平了道路。所以,从历史传统到现实抉择,都决定了英国只能走君主立体的道路。18世纪末的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但独立之初实行的邦联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领导人借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的启发,认识到要建立强大而统一的民族国家,必须实行民主共和制。说明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政体是由这个国家实际国情和时代潮流选择的。

(5)特征:保留了君主,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君主制、民主制与贵族制三者的混合体。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2

所谓政体,也即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指的是国家权力如何配置、如何构成的方式。从古至今,国家政体形式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一般以世袭产生的、终身任职的个人掌握全部或部分最高权力为基本特征。依据君主权力的大小,又可将君主制分为“无限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两类。而共和制,作为君主制的对立面,是指通过选举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且实行任期制的一种政治制度。

共和制仅仅是政权组织形式,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这种划分的核心依据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少数人(贵族)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机关(如元老院)手里,那末我们称之为贵族共和制。例如,公元前5世纪至1世纪的罗马共和国就是采用这种政体的典型国家。相反,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广大公民组成的或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手里,那末,就属于民主共和制。

进一步,民主共和制又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共和制和间接民主共和制。直接民主是指由广大公民直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行使国家权力。间接民主是指由人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所以,间接民主也叫代议制民主或代表制民主。代议制是近现代民主国家的通用政体。通常所讲的民主共和制就是指代议民主共和制。

现代民主共和制的一般特征是:国家权力至少形式上属于多数人,而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国家元首的产生实行选举制,而不是世袭制;最高国家领导职务实行限任制,而不是终身制等。凡是具备这些特征的政权安排,都可以归类为民主共和制。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民是权力的终极来源。人民代表大会是由经广泛的、平等的定期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所组成的,人民有权监督、罢免其代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第三,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定期选举或任命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依法对其进行监督。所以说,我国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二)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政体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亦称国体,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但是,国体与政体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阶级本质属同一类型的国家,由于受到一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民族特点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政权的组织形式便会呈现出多样性。国体不同的国家却可能采用相同类型的政权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和大多数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都采用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要采用民主共和制政体,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决定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群众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管理各项经济文化事业,人民享有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共和制而非君主制;必须实行民主共和制而非贵族共和制。恩格斯曾经明确地指出,“如果说有什么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的这种政治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74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就政体形式而言,属于同一类型。都具有共和制政体的一般特征,二者之间具有某些历史继承性和一定的共同性,在实践中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然而,由于各自所依存的国体之间有着质的区别,所以二者之间也存在某些不同之点。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在对资产阶级政权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批判资产阶级议会只代表少数有产者的利益,而非代表民意;是虚假的、“清谈”的,而没有真正的权力;国家权力的行使缺乏效率;选举是少数有钱人操纵的,排除了劳动人民,是根本不平等的。针对这些,他们提出,新的政权必须是代表民意的,真正掌握国家一切权力的、一元化的权力机关;而且这个机关是在普遍、平等、直接、秘密投票的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必须要比资产阶级民主更广泛、更真实、更平等、更有保障。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国历史的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所建立的。

我国人大制度作为一种民主共和制政体,所依存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因其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所以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另外,我国人大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普遍的、平等的选举制,其组织和活动原则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形式的基本要求。所以说,我国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转贴于

(三)人大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政体

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政体的具体形式呈现出多样性。虽然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但是由于各国具体国情和革命特点的不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必然各有特色。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民主共和制政体,是就这种政体的基本特征而言的,也就是说各社会主义国家中大多数的公民应该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必须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有一定任期的,但这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各个具体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相反,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民主共和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巴黎公社也仅是其“一定的形式”)。事实上,苏维埃制(前苏联)、代表团制(前南斯拉夫)、人民会议制(朝鲜)、国民议会制(前罗马尼亚)等都是各具特点的社会主义共和制政体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在中国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而言,我国人大制度由于特定的国情所致,具有以下特点(即“中国特色”):

(1)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我国人大制度下享有政治权利的“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港、澳、台同胞,国外侨胞中的爱国者。可见,就民主的基础而言,人大制度较之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更加广泛。正如周恩来、董必武同志曾指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全不同于旧民主的议会制度,而是属于以社会主义苏联为代表的代表大会制度的范畴之内的。但是也不完全同于苏联制度,苏联已经消灭(剥削)阶级,而我们则是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周恩来选集》上册第369页);“苏维埃政权是只有工人、农民有选举权,其他人没有。现在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它的代表性比苏维埃广泛些,比资产阶级议会更不用说了。”(《董必武政法文集》第42页)

(2)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这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大,全国人大代表的人数不宜太少,但太多了又不便经常集中开会;每次会议的会期也不能过长,以免人民代表经常脱离其所在工作岗位。从而,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就成了必要之事。

(3)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一般来说,人大开会时,同级政协也同时召开会议,对人大讨论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对人大的决定发挥重大的积极的影响,并有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进行批评监督。因而在我国国家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联。众所周知,在国家政权的政治领导方面,我国同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领导制有所不同,我国是一党领导、多党参政、共同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人大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在我国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中,都有民主党派的领导成员参加人大常委会、担任领导职务;各级人大的代表中,民主党派的成员都占有一定的名额。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3

一、中美代议制的差异性

(一)主体身份不同

在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大多数议员都是专职的,政府有严格的任职资格评定,对职业不相容原则做出明文说明,同时设置了具体的生活保障制度来保证议员的这一特性。而相对的,在中国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绝大多数代表都是非职业化的,代表名额按照比例分配给各阶层各行业,仅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存在部分专职委员。

(二)根本属性不同

美国议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议会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提供了非暴力方式解决的路径,既能够通过协商完成权力的内部流转,又可以实现源自统治阶级内部的资源调整与优化配置。同时,它还能够调和阶级之间关系,维持统治稳定。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各个阶级、阶层的利益诉求,都可以在制度上得以诠释。人大制度的根本特征是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通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以马列主义为核心,吸纳西方政治理论的普遍性成果,创造出这一充分体现民主主体的合法性与广泛性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组织结构不同

美国议会制采用两院制结构,而人大在广义上可被划分为一院制。美国的总统制在政府与议会之间设置了明确的权力分割与双向制约关系。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表决产生司法及行政机构,并监督他们依法运转。与美国不同,全国人大单向领导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而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此外,政治协商会议也是我国代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公共领域的政策、社会突出问题等进行讨论,并提出批评和合理化建议。政协作为不同于国家机关的存在,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功运行的保障。

(四)与执政党关系不同

一个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与该国的代议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各自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等原因,中美两国在执政党和代议机构的关系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在中国,是先有中国共产党,而后在党的领导下产生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唯一并由宪法赋予的,人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通过在人大常委会中设立党组、党支部予以实现,在党组的带领下,人大中的党员代表积极贯彻落实党委决议,提出相应的法律草案,通过法定程序使之成为国家法律。在美国,是先有议会,而后产生政党,政党是在议会派系斗争中孕育而生的。美国的执政党是指总统所在的党派,由于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相对独立,所以执政党不一定是议会的多数党。因此,政党只有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才能使有利于本党的议案在国会中通过。如果执政党在国会选举中失利,国会将对总统形成钳制,如果执政党获胜,就会实现总统和国会密切合作的局面。

二、丰富完善人大制度的途径

美国的代议制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民主,议会很大程度上只是统治者践行制衡原则的工具,并不能彰显全体公民的政治诉求。只有人大制度才是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代议制度。我们必须坚持制度自信,以其他国家优秀成果作为参考和借鉴,勇于探索实践,在制度构架和具体运作机制上不断创新,使其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

(一)提高人大代表的基本素质

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大代表进行培训,通过入职培训、定期学习等形式使人大代表的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代表结构调整,减少官员所占代表人数的比例,增设回避原则,让更多代表基层民众利益诉求的人进入人大。

(二)改善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以党组提名、群众推荐与社会组织(行业工会、公益机构、学生组织等)提名相结合,扩大候选人提名的多元化。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差额选举范围,并建立与差额选举相适应的配套改革机制。

(三)落实特别调查委员会制度

依据宪法规定,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特重大事故等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组织行政、立法、司法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展开调查,形成公示报告,并由人大作出决议。

(四)引入人大观察员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4

世界近代史是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史学界还存在着不同观点,尚未形成定论。1995年新编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仍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而1996年秋季启用的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则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讲起,将这段历史作为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折,作为世界近代史正式到来前的序幕。

从14、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在经济和生产领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已经兴起,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正在解体。国际关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殖民主义者,开辟新航路,侵占掠夺殖民地,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文化领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天主教会和封建传统观念的桎梏,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在阶级关系上,一方面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更加高涨,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取得政权,16世纪后期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独立后的荷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近代史的第一阶段是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早期的拉丁美洲独立革命,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确立的时期。这一阶段,英国、法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国通过民族独立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这一阶段欧洲和亚非的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封建社会或更早的社会阶段。欧洲的一些封建国家如俄、普、奥等国的君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加强了君主专制,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发生在19世纪早期的反法同盟和拿破仑的战争即是突出事例。亚洲的封建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印度等国,日趋腐朽没落,成为西方各国的侵略对象。在生产领域,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资本主义各国占主流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工场手工业,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没有明显分开,由金融资产阶级控制着工业生产。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各国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巨烈的变革时代,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资本主义制度设计了一套政治构想。在国际关系方面,英、法、荷等国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大肆殖民扩张,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最后英国取得了霸权地位。

英、法、美、拉丁美洲各国进行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还未走向成熟,所以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金融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在美洲则是“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种植园奴隶主,或封建的大地产者。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和反扑,各国都采用了暴力斗争的手段,革命经历了反复和曲折的过程,资产阶级充分发动和依靠工农群众,人民群众起了革命的主力军作用。这些就构成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5

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6世纪,英国处在封建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对英国工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毛纺织业成了英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出现了靠圈地养羊发财的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从16世纪起,英国利用它处于大西洋航路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开展殖民活动,进行殖民掠夺。通过残酷剥夺农民土地和进行殖民掠夺等手段,英国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坚信“君权神授”,认为任何限制君权的事都是错误的。但是,英国议会已经形成一个传统,不得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制订法律,不得征税。因此国王詹姆士一世与议会之间关系紧张。1525年继位的查理一世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征税,曾经几次解散议会,甚至长期不召集议会。他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人民还把持和出售肥皂、盐、酒、煤和铁的专卖权,搜刮大量金钱。造成生产和贸易混乱,工商业萧条,大量劳动者失业。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条件日益成熟。

革命的发生:

1638年,苏格兰人民首先起义,反抗查理一世的****统治。

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召集长期关闭的议会。议会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同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进行斗争,并且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新议会于1641年通过《大*书》,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a.监督国王大臣们的活动;

B.取消国王的专卖权

C.宣布未经议会同意就擅自征税为非法行为。

斗争历经反复。查理一世不甘心丧失自己的权力,于1642年初带兵闯入议会,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的代表人物,但扑了空。几天以后,国王和他的追随者逃出伦敦,到英格兰北部和西部结集反动力量,并且在8月间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克伦威尔

1648年,内战以议会的胜利结束。1649年1月,查理一世作为暴君和人民公敌被处死。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在内战中崛起的军人、新贵族出身的克伦威尔独揽大权,成为实际的军事独裁者,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推行高压政策。1649年,克伦威尔镇压了代表贫苦农民利益的掘地派运动。同时,爱尔兰长期受英国的统治和压迫,爱尔兰人民乘英国内战爆发的时机,掀起了民族起义。1649年到第二年5月,克伦威尔率领英军到爱尔兰镇压起义,克伦威尔和他部下的高级军官以及许多英国商人和新贵族成了爱尔兰的大地主。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议员,就任“护国主”,建立了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病死。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后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便同斯图亚特王朝勾结,达成妥协。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两大军事集团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了。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先后赶上和超过了英国、法国,英法则退居三、四位。然而在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殖民地最多,俄国次之,法国占第三位,德国居第四位。经济实力居上的国家,尤其是德国,对殖民地的这种占有状况十分不满,强烈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巴尔干半岛是列强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19世纪70年代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先后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建立了新的民族独立国家。沙皇俄国趁机向巴尔干扩张势力,同奥匈帝国和英国发生矛盾。在争夺巴尔干的斗争中,德国支持奥匈。1879年,为了对付俄国,德奥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由于同法国争夺北非的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集团,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矛头指向法俄。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6

关键词:财政;古代国家预算;现代政府预算;民主性

财政是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①在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上,有了公共权力就有了财政。在人类开始出现的原始社会,就存在着一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就需要一定的公共权力配置资源。如组织战争,进行祭祀活动,建设简单的生产设施等,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并且需要社会成员共同商量决定资源配置,这可以理解为原始财政。国家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依着经济运行和政治时局动荡而波动的古老的历史范畴。从历史演进的大趋势来看,财政制度的变迁就是从专制、人治财政走向民主、法治财政的过程。原始财政是最初的财政制度,是最直接的民主财政;其后经过王权财政,再到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与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2预算作为一个重要的财政范畴,萌芽于国家财政的初步发展,其历史演变基本上也经历了从专制、人治预算到民主、法治预算的过程。本文就是通过分析预算的历史演变,来探讨现代政府预算的民主性本质特征。目前,关于预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现实的运作过程上,而较少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对于预算政治层面的特征也主要集中于法治性、公开性等的讨论,而没有综合提升为民主性;特别是中国现代政府预算的起源问题,存在较大争议,究其原因可以理解为就是没有把握现代政府预算的本质特征。本文试图通过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

一、从古代国家预算到现代政府预算

1.古代国家预算的萌芽及其特征

古代国家预算萌芽于国家财政的初步发展。原始社会虽然也有简单的财政活动,但这只是财政本身的萌芽,作为财政范畴之一的预算自然要在财政初步发展之后才可能产生。本文关注的是国家预算,所以就从国家产生之后开始分析。历史资料表明,从奴隶社会开始就出现了国家财政收支活动,如中国周代和古罗马都有国家财政收支的粗略估计或有个别的预计收支,据《周礼》记载,九赋、九式③分别是国家的经常收入和支出。那时,国家预算开始处于早期的萌芽状态,其基本特征包括:(1)王室私财收支与国家财政收支不分,“肤即国家”。如我国古代《诗经?小雅?北山篇》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o>,(2)缺乏统一的财政收支计划。古代国家主要是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国家基本上是直接支配实物和劳动力,不可能充分利用货币形式对财政收支预先进行精确的测算,难以建立规范的财政收支计划。(3)国家财政收支的决定无须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任意支配国家资材,由此,决定财政收支的安排无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④至此可以总结,古代国家预算作为王权财政的重要范畴,表现出专制、人治的特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预算。

2.现代政府预算的产生及其意义

真正的政府预算,即现代政府预算,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是在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中逐渐确立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逐渐壮大,在政治上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在预算发展的早期阶段,它以确立立法机关的职责为目的。经过与君主政体的长期斗争,终于使立法机关控制了税收。在取得课税、修改税法和批准税收提案的权力之后,立法机关把注意力转到控制支出上。结果,立法机关要求每年提送预算报告,包括支出说明书和收入说明书。⑤英国是世界上最高确立现代政府预算的国家。在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作为议会君主制的英国,其财政权已经全部被议会控制,1689年《权利法案》中重申不经议会批准通过,王室政府不得强迫任何人纳税,还规定税收如何使用及预算支出项目都必须经过议会批准,并要求按年分配收支,在年前做出收支计划,提请议会审批和监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预算产生较晚,如法国在1817年,美国在1921年才真正确立预算制度。总之,政府预算制度在历史上是作为国民议会控制、组织政府(行政机关)的财政活动的方法而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有效控制。

政府预算既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产物,又是政治民主化的产物。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使得国家的财源扩大,收入和支出都大量增加。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政府部门和人员增加,要求政府有计划地安排资金,这就产生了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预算也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产物。从西方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经济力量逐渐强大的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利的要求越来越高。资产阶级要求国与家彻底分离,通过议会控制政府财政收支。为此,资产阶级理论家提出了著名的“参与原则”,即未经人民的代表参与讨论和通过的税收和支出案,人民有权不予承认,并拒绝缴税。依据“参与原则”,资产阶级联合了劳动者,同封建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终于使封建贵族妥协。1689年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设立以资产阶级为主的下议院,并确认了参与原则的地位:一是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二是政府设立预算,并只有经议会通过,才能执行等。通过获得税收和预算权,资产阶级终于进入了政治舞台。

政府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制度基础。从王权控制财政到议会控制财政标志着公共财政的形成,最终成熟的标志是政府预算制度的确立。公共财政的制度框架是政府预算或公共预算,预算制度是关于民众赞同和监督国家财政活动的制度,立宪政治的历史可以说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成立史。⑦预算在经济和技术层面上看是政府收支对比的计划表,是现代经济社会配置资源的机制。通过政治程序确定的预算,首先决定整个社会资源在各部门之间配置的比例和结构,因而决定财政配置资源的规模和方向。究其本质,预算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政府财政活动的机制,是作为配置资源的公共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一个制衡结构和民主政治程序。具有独立资产权利的纳税人,担负着国家的财政供应,这必然要求控制国家财政,以法律程序保证政府收支不偏离纳税人利益。总之,政府预算作为公共权力配置资源的规则,是公共财政运作的控制和组织系统,是代议制政治的基础,其价值核心是民主财政。⑧

二、现代政府预算本质特征:民主性

1.政府预算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政府预算,英文用budget表示,其原意是指当时英国财政大臣到议会提请审批财政法案时携带的一个盛有财政收支账目的大皮包,后来则将这一词汇译为政府预算。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从几个角度给“预算”下定义。在家政经济学中,预算被认为是在一定时期内家庭生活支出的计划安排;在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中,预算被解释为执行财政政策的有效途径;在政治程序中,预算被定义为政府行政首脑每年年初向立法机关呈送的文件。概括而言,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计划,即用法律形式表现,反映和规定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活动的预期收支指标与平衡关系的一览表以及管理制度。⑨它是政府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和调节、控制、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杠杆。一般而言,政府预算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其次是对政府支出的控制。⑩

一般认为,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包括统一性、预测性、年度性,法律性和公开性等。这些特征体现了政府预算的技术性和政治性两个层面的内涵。统一性、预测性和年度性等特征可以理解为技术方面,法律性和公开性等方面则主要体现了政治内涵。如前所述,古代国家预算的主要特征就是缺乏统一性和法律性。现代政府预算区别于古代国家预算的特征,除了统一性等技术方面的进步之外,更重要的是法律性和公开性等政治内涵的发展。正如爱伦?鲁宾所总结:“公共预算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它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⑧首先,法律性是指政府预算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核批准并最终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并接受立法机关的监督。西方国家的政府预算必须经过议会的批准。在我国,各级政府预算要经过相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核批准。其次,公开性是指政府预算按照法律程序经过立法机关批准后必须向社会公开。政府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的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向社会公布,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总结起来,可以将现代政府预算的本质特征归结为民主性,以此相区别于古代国家预算的专制、人治特征。

2.政府预算民主性的两种理论视角

首先,从代议制理论来看,政府预算是议会控制和监督行政机关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古到今,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民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古希腊、罗马实行的,由全体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直接民主制;另一种是近现代实行的,由公民通过选举代表(或议员)组成代议机关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间接民主制。这种间接民主制就是政治学中界定的“代议制度”。⑩西方国家称其为议会制度,在中国则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方议会制国家,议会作为代议机构由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在预算发展的早期阶段,它是以确立议会的职责为目的。政府预算制度在历史上是作为国民议会控制和组织政府财政活动的手段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有效控制。在现代议会民主国家,预算草案必须得到议会的通过才能执行。例如法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财政法律草案由议会根据组织法规定的条件表决通过。”德意志联郑共和国基本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预算于财政年度开始前,以法律规定之。”在挪威、芬兰等国,国家预算以特别决议的形式通过。预算需要议会同意,这不仅因为国家财政与人民利益有着直接关系,而且因为议会可以借此来监督政府。有人甚至认为,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的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政制是财政权力的民主化过程中得以逐步确立和完善的。⑩

其次,从委托理论来看,在政府预算中也存在委托关系。由契约理论发展演化而来的委托理论其基本内容是规定委托人聘用人完成某项工作时的委托关系的成立及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应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相应地向人支付何种报酬,即通过委托人和人共同认可契约来确定它们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委托人为实现既定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使人与委托人的利益尽可能地趋于一致,以促使人会像为自己工作一样去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利益。⑩预算是由政府部门编制并执行的,表面上似乎预算资金是属于政府的,但实际上预算资金是属国家和人民所有,政府是在全社会公众理财。政府预算本质上是国民、政府和政府机构之间就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所形成的委托关系。公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决定了国家的存在,而国家的职能又是由各级政府组织来承担的,具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总之,政府组织承担着为社会公众提供包括制度、秩序、物品和劳务等在内的公共物品的职能,即政府本质上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机构,承担着一种公共受托责任。因此,政府预算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接受公众的民主监督。

三、中国现代政府预算的出现及其民主性的先天不足

1.中国古代国家预算的萌芽与发展

中国财政历史源远流长,尧虞舜之时已见端倪,夏殷周之后日渐发展和完善。古代国家预算萌芽于周代,据《周礼》记载,九赋、九式分别是国家的经常收入和支出,体现国家集中的分配关系,当时的国家出纳机关“太府”必须依此执行。这样看来,虽然还不能说九赋和九式就是国家预算,但称其为国家预算的雏形也是可以的。周代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除秦朝还无据可考之外,都已建立中央财政预算会计制度,并逐步丰富和发展。汉代有粗略的预算,并实行与决算类似的“上计”制度。到了魏晋南北朝,“度支尚书”是管理财政的最高官吏。北周时制定了“计帐”制度,以预计次年赋役的概数,形成预算制度雏形的一部分。到了唐代,收支系统有了进一步发展,预算制度有较大发展和建树。宋代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审计制度,其大部分年代所编的“会计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国家预算的一种形式。元代和明代在预算制度上没有太大发展。清代初期国家财政状况大有好转,商品经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至清朝末年出现了现代形式的预算制度。概括而言,我国预算制度萌芽于周代,汉代有所发展,较大发展于唐、宋,较明朗于清朝。⑩分析国家预算的简单历史可以看出,古代国家预算制度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但是必须认识到,这种发展主要是技术层面的,如统一性、周期性、预测性等等,而政治层面的法律性和公开性等所反映的民主性并没有生根发芽,这也正是我们将其限定为古代国家预算的根本原因。

2.中国现代政府预算的出现:后发外生型

一般认为,中国现代政府预算出现于1910年(宣统二年)o.1986年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提出“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但因变法失败,并没有真正编制国家预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了推行新政,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宣统二年(1910年)起,由清理财政局主持编制预算计划,首先由各省汇报,然后由度支部加以审核,资政院加以修正,奏请施行。与此同时,又拟定《预算册式及例言》,以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二月底为预算年度,预算册内先列岁入,后列岁出,各部分“经常”与“临时”两门,门内分类,类下分款,款下分项,项下分子目。当时,预算岁入主要包括:田赋、盐茶税、洋关税、常关税、杂各税等十类。预算岁出主要包括:行政费、财政费、军政费、交通费、民政费、司法费、教育费、各省应缴赔款、洋款等十九类。由于当时清政府统治已摇摇欲坠,各省成割据状态,所以各省凑合的数字,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尽管如此,一般认为,这次预算编制就是我国的第一部现代政府预算。

分析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政府预算是在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后发外生”的方式出现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面向世界、走上近现代化的历程。中国的近现代社会转型是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外力作用下,以“后发外生型”的方式进行的。中国现代政府预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学习西方理财模式而出现的,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是“后发外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商品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国内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同封建王朝进行经济斗争。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侵入,西方的理财思想也开始逐步输入。18%年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提出的编制预算和公开财政,以及光绪皇帝于1898年实行变法,推行新政,提出“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这些实际上是按照西方的理财模式改革清王朝的财政。这种“后发外生”的方式正说明了中国政府预算民主性的先天缺乏。

从现代政府预算出现至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政府预算制度在艰难中发展。首先,在北洋军阀时期,从现代预算制度的要求高度看,建树不大。军阀混战各地成割据状态,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政府预算。其次,国民党统治时期,军费支出和财政赤字庞大,预算并不能反映财政收支的真实情况。但预算在形式上具有了相当规模,既对国家和地方收支系统有明确划分,也有预决算的编制,及其对预算制度的改革,对预算管理的加强等等,特别是从预算机构设置来看具有明显的现代民主性质。1927年10月设立财政监察委员会,1928年9月改为预算委员会,直属国民党政府。1929年又改为财政委员会,拥有议预决算之权和决定财政政策之权。⑩再次,新中国成立之前,各革命根据地曾编制各地的预算,但由于战时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建立统一的国家预算,但当时预算的民主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如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民主财政产生于延安时期。⑩所谓延安时期的财政民主,就是边区和各根据地政权组织(由参议会和政府两部分组成)按照民众的意愿,通过民主的程序,运用民主的方式来理政府之财的制度。具体说来,延安的财政民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向边区参议会提交财政议案,供大会审议;其二,认真审议边区政府的财政工作报告和概算书并作出有关决议;其三,积极参与边区财政税收政策与制度的制定过程。由此可见,伴随中国近现代社会民主化进程,预算民主性也在逐步提高。

四、当代中国政府预算民主性的建设途径

1.概况及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为建立民主科学的政府预算制度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建立国家预算决算制度。中央人民政府根据以上规定着手编制1950年财政收支概算草案,即新中国第一个预算。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薄一波做了《关于1950年财政收支概算编成的报告》,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这个概算草案。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政府预算已变为社会主义性质。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政府预算经过了复试预算、零基预算等改革,目前正在推广部门预算、绩效预算、标准周期预算等方面的改革,我国的政府预算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善。然而也要看到,这些改革主要集中于预算技术性方面的完善,而较少关注预算民主性方面的提高,也可以说是更多强调预算科学化,而较少注重预算民主化。特别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控制和监督政府预算上,没有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预算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项重要的职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人大对预算监督不够有力,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使预算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建设途径

(1)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即是专业人员也要花费很大气力才能搞清楚。从各级地方人大目前的机构设置来看,没有专门的专业性较强的审批预算服务机构,审查监督难以深化。从各级人大代表来看,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很多都不太了解预算的特点和内容。这样的机构、人员和审议方式,难以适应提高预算审批监督质量的要求。因此,必须强化各级人大有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1998年12月设立了预算工作委员会。地方人大常委会也应抽调一批专业知识强,有长期从事财政、审计、统计分析工作的同志成立预算工作委员会,为地方人大审批预算和监督预算执行服务。另外,还可以逐步实现代表专职化,减少代表名额,以及代表按行业划分审议组等等,增强审查力量。

(2)加强预算法制建设。现行法律规定不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难以有效地行使职权。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批监督预算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对于审批监督的范围、主要内容、实施程序和操作办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都没有相配套的专项法律规定,实际审批监督工作仍然难以操作。因此,必须加强预算法制建设。首先,提高对预算的认识,树立预算审批权是特殊立法权,预算是法律的意识。预算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即为法律,具有不可改变的法律效力,应树立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其次,完善预算法。明确预算法中的一些重要解释,如预算调整、预算变更和预算变动的却别,哪些事项是预算的重大事项等,以利于操作。第三,协调预算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除预算法之外,在其他法律、法规中不宜过多地规定财政支出问题,避免发生冲突。第四,加强有关地方预算法规的探索。目前,有关预算监督的地方法规已经出台,如《河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审查条例》、《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厦门市预算审查批准条例》等,进一步细化了监督的内容和程序,对地方预算监督起到很好的作用。

(3)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公开性是现代政府预算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要求。按照委托理论来看,政府预算实际上是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形成的委托关系。因此,必须将政府预算向公众公开,让公众了解预算资金的来源、去向、效益等情况。只有保证政府预算的公开,透明,公众才能真正实施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所以政府预算的公开性是实现公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政府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还急待提高。首先,可以建立大会新闻制度。主要形式包括举行新闻会议,在报刊中增设人代会专栏等。这是人大会议公开性、政治公开化的重要措施。其次,建立会议结果公示制度。人代会闭幕后,应立即通过人大、政府网站或其他媒介全面、详细、如实向社会公众公示会议结果。就预算而言,不仅要公示有关决议、审查报告、政府预算报告,而且要公示预算安排,供人民群众查阅。第三,建立专业论证和公众听证制度。我国政府预算的审批是人大代表直接进行审批,人大代表很多不是专业的财政专家,对财政预算的审批难免会有审批不当的现象。人民代表可以委托社会经济学专家小组式的中介机构对政府预算的审批进行协助。专家小组的组成成员应为经济学家、会计专家等组成,并建立公众听证和询问制度,最后将其论证的结果形成意见书交由人民代表会,以供参考,以确保审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4)充分发挥其他机构的辅助监督作用。首先,可以借助审计手段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从世界各国审计机构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趋势来看,虽然各个国家审计机构的名称、职权不一,但共同点就是协助议会审批监督预算,如美国的审计机关就有很强的监督控制功能。在我国建立人大审计制度已提出多年,应尽早把各级审计机关划入各级人大序列,使各级审计机关协助同级人大对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这有利于把人大经济监督推向专业化、科学化、综合化的轨道。其次,充分发挥人大财经委的作用,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日常监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定期向人大财经委或常委会的财经工委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人大财经委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追踪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对发现的一些重大的违反预算的行为,要及时建议常委会监督纠正,以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日常监督。第三,还应该建立专门监督机构。预算监督是专业性、时效性、技术性要求极高的工作,由于人大财经委承担的工作范围较宽,除了预算的审批、监督等工作之外还有其他工作,因此,应当有专门机构负责预算的监督工作,加强对预算的监督。

总之,政府预算反映着政府的职能与政策的方向,预算过程是政治的和决策的过程。我国要提高政府预算的民主性,一方面要形成有效的预算分权和制衡,另一方面要扩大预算程序的公众参与度。首先是预算分权与制衡。预算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的核心之一,也是国家利益矛盾最集中的地方。预算分权就是要将预算权力在立法机关、政府、政府财政职能部门及内部各组织机构以及独立审计机关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运作体系。如建立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分离的制度,并形成三套相互制约的机构;建立资金的使用权、支付权、审核权相互分离的制度;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还可以建立一套独立于政府、直接对人大负责的审计监督系统,并独立行使监督权。其次扩大预算程序的公众参与度。公众对程序的参与,特别是普通公民对政治决策程序的参与,是程序内在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显著标志。政府预算收支的多与少都将实质地影响到每一个公民或者企业,让公众参与预算程序,让相对人对自己将要承担的纳税义务与将要获得的公共服务发表看法,与政府沟通,这本身就有其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有利于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且也便于预算通过后的有效执行和政策的顺利推进。

注释:

①②⑧焦建国:《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③参见许毅、陈宝森主编:《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4月版,第84页。

④参见王金秀、陈志勇编著:《国家预算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4页。

⑤a.普雷姆詹德著:《预算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41页。

⑥马国贤著:《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16页。

⑦[日〕井手文雄:《日本现代财政学》(中译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

⑨郭小聪主编:《政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379页。

⑩谢秋朝、侯著著:《公共财政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508页。

⑩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款与平衡》(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⑩徐育苗:《论中西“代议制度”的主要差异及其相关性》,《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⑩参见樊勇明、杜莉编著:《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32页。

⑩刘骏、刘世清:《从委托理论看会计监督》,《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⑩参见郭炳炎、吕建丽著:《国家预算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1-7页。

⑩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和国家预算教研室编:《国家预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第3页。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7

关键词:法的特征;法的局限性;法治;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与法治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法作为调整人们行为与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党在十五大上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此同时,法的局限性也随之凸显。此时,全面认清法的局限性对于我们研究法治的规律、思考法治的代价、推行依法治国、助力更深层次的改革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法的本质特征――法是不完美的公正

(一)法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与阶级分化到国家统治机器的出现,直接促进了法的诞生。国家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扮演着矛盾“调停人”的角色,制定社会的运行规则,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这种规则,即法的实施,力求把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持在其追求的“秩序”当中。然而,国家实际上并不是中立的,它由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最强大的阶级所控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占有了统治地位,为自己带上了“合法的帽子”,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由此可知,法律虽然永恒地追求着公平正义,但它毕竟与阶级相生相伴,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一定阶级或者社会集团的意志,法体现的公平正义是与统治阶级价值观一致的公平正义。可见,在阶级社会里,法无法保护全部人意志里的公平正义。

(二)法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每个时代的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均受到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制约。马克思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于是,统治阶级在制定法律时就不得不充分考虑客观经济规律的因素,使法符合时展的需求,从而达到维护秩序稳定及巩固集团统治的目的。

二、法的运行特点――法不是万能的规范

(一)法律作用的范围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但这些受法律调整的领域皆为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作用效果都是统一的、权威的、不容置疑的。除此以外,社会生活还存在其他表现为“私领域”的社会关系,则不适合采用法律的手段强行干预。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省雅安地区发生了地震灾害,社会各界人士均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誓与雅安同胞共度难关。与此同时,一些关于慈善捐助的负面信息相继在网络上曝光,引发了舆论对慈善募捐制度的热议,慈善立法势在必行。某人大代表建议在个人工资中扣取一定款项来充实慈善基金,像缴税一样由法律进行规范,其建议遭广大网友的反对。诚然,该代表提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意在为慈善事业建言,但能否推行却值得商榷。个体是否选择慈善捐款行为更多地受到人们的收入水平、信仰、道德、社会责任等等私生活因素的综合影响,显然法律不宜超于特定的范围来调整人的所有行为,这也应当是社会的共识。

(二)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却不是唯一手段,除此还有政策、纪律、规章、习惯、道德等等其他行为规范。在需多管齐下之时,法律不一定是首选的调整手段。如关于农村“出嫁女”分配土地补偿款的问题,只要不侵害其由宪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制定分配方案实质上乃集体经济组织处分合法的私有财产,完全可以按照村规民约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议解决。

(三)法的“滞后”性

法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只对社会业已存在的现象进行概括,它必须给人一种预期,以便人们更好地安排、调整个人行为,如果法律朝令夕改,人们将会无所适从,不但极大损害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还将伤害到法所倡导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因此,法往往落后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城市人口开始膨胀,1982年的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相当于一次城市的,解决了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开始不足,要到农村寻找资源支持。然而,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须由政府征收后变成国有土地才能用于建设,并由此引发农村土地征收、征收补偿分配、国有土地出让、房屋拆迁、小产权房流通等等一系列至今仍亟待用法律加以规范、解决的问题。这些后来出现的问题理所当然并未被当时的立法所遇见,归根结底乃因为法律不能跳出历史来调整社会关系,法律只能反映当代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法律具有天然的“滞后性”。

(四)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受人等因素的影响

徒法不足以自立,更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制定依赖于立法者的法律素养、立法技术、社会物质条件等。这使得法律开始或多或少地偏离其应然状态,落入到实然之态。另外,法律主要以典籍的形式存在,语言需要概括、精炼、优美稳定,有限的文字不可能也不必要穷尽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这为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留下了很多自由裁量的余地,考量着执法者、司法者结合具体情况把握法之要义的能力。

三、法治的代价――法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理性地认识法的局限性,首先要克服法律无用论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阿里士多德指出,法治与人治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法律是多数人的意志,多数人的意志优于少数人的意志;法治具有公正性,人治易于偏私;法律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法律排斥专断与特权。法治具有如此重要的优越性,被当代社会普遍认同,为大多数现代化国家所采用的治国方式。如果任意夸大法律的弊端与缺点,畏惧法治建设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则容易因噎废食,更有走回人治主义或无法状态的老路的危险,那么,几十年来改革前驱们孜孜不倦、殚精竭虑换来的法治建设成果就有可能毁于一旦。

(二)理性地认识法的局限性,还要克服法律万能论的观点

如果对法客观存在的局限性视而不见、欲盖弥彰,则无法改进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法治就难以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要理性地认识建设法治社会所要付出的“代价”。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努力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把法律作为治国的方略,过去我们熟于运用的政策、行政手段就会受到制约,从过去主要按照政策、命令办事转变到主要按照法律办事,这将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

四、法的实现――推行法治建设,助力深化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略谈

1.关于环境立法。党的十报告指出,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体系弱化的严峻形势。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然而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及分散开发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前,加大环境立法的力度,提高环境法执法、司法的效率,增加环境违法的成本,严厉打击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好水、矿产、森林、土地等资源。鉴于法的调整方式、调整范围的有限性,再辅之以财政转移支付、税收控杆、产业政策等市场经济手段的应用,淘汰落后产业,引导产业从高耗能、高排放发展模式向低耗能、高效率、高科技含量方向转型,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6月18日,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细化入刑标准,提高环境法律司法的操作性,打击污染环境行为。10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重点审议环境法草案。可以预见,环境立法将在经济转型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关于集体土地立法。党的十以来,“四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中包括城镇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则必然涉及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问题。如前文所述,宪法、《土地管理法》关于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土地的规定及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共同决定了征地规模的扩大和土体价格的提高。征收农民集体土地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联系越来越紧密,土地出让收入占据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土地的补偿款水平与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收益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剪刀差,伤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农民的积极性,也促使资本市场更偏好回报率较高的房地产行业而逐渐退出回报期限较长的实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转,制约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可见,法律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会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条件正日趋成熟,政府的职能应该加以转变,重点放在组织社会做好地方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对土地的利用实行用途管制,并把征地权严格地限定在公共利益需求的范围之内。加快修订土地法律,建立完善的土地法律体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贯彻征地改革的措施,从而促进改革顺利进行。

(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略谈

我国法治近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对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律进行了借鉴甚至移植,法律适用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包括今年来学界有提出实施“治国”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已充分表明,对西方法律制度照本宣科,是行不通的。法律本质上受到特定物质制约,而并不是一套抽象、普世的规则,它身上烙着地方历史、民族发展的印记。法律的建立,首先要重视本国的文化传统与历史特征。我国人民当家做主,依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法律体系治理国家,与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宪法治国”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的正确政治方向,尊重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立足中国现实,吸取外国法律制度中一切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无法一劳永逸,必须循序渐进,探讨法的局限性,正是要促进我们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寻找克服法律局限性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完善我们的法律体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金国,蒋立山编.新编法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2]高尚全编.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8

作者:桑玉成张建伟

到了近代以后,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资产阶级的阶级力量的兴起以及阶级意识的觉醒,人们逐渐意识到,不受限制的专制权力是他们财产的最大威胁,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任意剥夺,迫切需要以法定契约的形式来确立有效的产权制度。为此,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进入议会,以议会作为政治舞台,来限制国王的专制权力。资产阶级认为,国王不能不经过议会的批准而随意征税,随意征税会侵害资产阶级与社会大众的利益。从历史来看,无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法国大革命,起因都与国王随意征税有关。通过革命,资产阶级以法定的形式限制了专制权力,确立了有效的产权制度。从此之后,政府对财富的提取和分配,必须经资产阶级力量占主导地位的议会来批准,以绝对权力主导的财富分配模式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代产权制度确立之后,财富分配主要成了市场要解决的问题。但自由市场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3](p.28)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贫困,而资产阶级却日益富有,严重的贫富分化不仅造成了社会的断裂,而且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于是,到了一定的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便超越了单纯的分配层面,上升到对财产权的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前者把财产权看作是美德之果实和正义之保障,而后者却认为,财产制度是人的万恶之源,是社会的所有非正义现象之源。”[4](p.70)资产阶级刚刚确立的产权制度,面临着新的威胁。特别是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和组织力量的加强,使资本家意识到:暴力镇压工人罢工的成本太高,要避免工人阶级的组织力量对产权制度的冲击和破坏,就必须赋予工人阶级政治权利,将劳资双方的矛盾纳入合法的斗争渠道。于是,工人阶级逐渐开始获得选举权。获得了选举权之后,工人阶级开始利用自己的选举权,在民主的框架下与资产阶级进行利益博弈,最终迫使资产阶级作出妥协,如通过建立社会保障等再分配制度来逐渐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这样,围绕财富分配所产生的矛盾,最终被纳入了民主的制度框架,变成了权利之间的博弈问题: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利,组成政党或利益集团,围绕财富分配的各种问题展开辩论,经过最后的妥协达成共识,并以此来制定财富分配的具体政策。在现代民主制度下,财富分配问题本质上仍然是政治问题。与专制条件下权力主导的财富分配模式不同,民主制度下的财富分配,主要是由政治权利的博弈决定的,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平台上(主要是在议会中),提出不同的财富分配方案,并就此进行充分的辩论,最终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来解决财富分配的问题。博弈进行得越充分,财富分配结果就越公平。而博弈的充分,有赖于相对均衡的权利格局。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看,相对均衡的权利格局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形成的,最先是资产阶级崛起,他们主要是向国王和封建贵族要权利。资产阶级以自身的经济权力为基础,逐步在议会中取得了政治权利,最后通过政治权利确立了有效的产权制度。随后是无产阶级崛起,并提出了向资产阶级争取权利的要求。经过长期的挣扎和斗争,各阶级和阶层最终达成妥协才形成相对均衡的权利安排。正是这种相对均衡的权利安排,最终带来了所谓相对公平的社会财富分配。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分配的机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财富的初次分配;另一个是通过国家的再分配机制来解决财富的再分配。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所争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围绕着两种不同机制在财富分配中究竟应该起多大作用而展开的。最极化的两派分别是自由至上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有时也被称为极端自由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价值谱系中被归为右翼,代表人物就是诺齐克。自由至上主义者坚决捍卫市场自由,反对国家运用再分配的方式来调节收入差别。在他们看来,任何的再分配都是对自由的侵犯,因此他们主张“最小化的国家”,即将政府的职能限制在仅仅提供社会运行所必需的公共物品,除此之外都应该交由市场去解决。而处于意识形态谱系另一端的社会主义者则认为,市场具有很大的局限,国家应该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各种再分配方式来调节收入差别,真正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另外,在西方左翼与右翼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政策主张。但无论各派的观点和主张有多大差异,基本共识还是有的,就是对民主下的政治权利的认同,因为这是所有争论得以进行的基础。在实际的政治辩论中,经过最终的妥协,所形成的政策一定是居中的,而不会是某一派的极化观点。这就可以说明,政治权利对财富分配施加了重大影响,如果单个利益团体垄断了政治权利,而其他利益团体没有政治权利,那最后形成的分配政策肯定会造成财富的极端不公平分配。因此,政治权利博弈的充分程度,决定着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这个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中国财富分配中存在的一些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中国逐步告别了平均主义的时代,而步入了一个“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

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家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但与此同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由贫富分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调节收入分配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政策指向,总理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收入分配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一系列的财富分配政策,并没有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反而越拉越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远远高过很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贫富分化的根源主要还是在于政治权利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导致弱势群体与强势集团的客观存在。第一,社会弱势群体缺乏有效的政治权利,难以抵挡强势集团的利益剥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由此成为最大的政治:推动经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核心使命,GDp成为考核各级官员的核心指标。而依靠政绩驱动的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权力与资本的高度结合,权力为资本的增殖提供保护和开辟道路,资本的增殖则为官员的晋升提供政绩支撑,甚至也为权力主体带来直接的物资利益。权力与资本密切结合必然会造成强势社会集团任意侵犯底层民众的利益,特别是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后,在扭曲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联盟关系更为紧密,本属于经济领域通过平等协商得以解决的征地拆迁问题,由于公权力的强行介入而往往演化为暴力拆迁。暴力迁拆的本质是对底层民众财产权的侵犯和利益剥夺。而底层民众由于缺乏有效的政治权利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能选择忍受或暴力反抗。第二,弱势群体缺乏参与财富再分配博弈的政治权利。通过对一些比较对象的研究,我们已经看到,政治权利是参与财富再分配的主要工具。没有政治权利,就无法对财富的再分配政策施加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治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精英主义取向。近些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体制外经济“精英”被纳入权力体系,由此获得了利益表达的权利和有效渠道。与此相比,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就很难通过制度化的途径来表达对利益的诉求,因此也就难以对财富的再分配政策施加自己的影响,这不能不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毫无疑问,财富的分配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要解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首先就需要从其本原即政治权利均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政治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一切物资财富合理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方面,应致力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努力:一是积极推进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以保障公民的平等的合法权利。在一个社会中,权利平等主要体现为任何一个公民在其与国家或特定公共权力关系中的机会平等以及话语权的平等。可以认为,唯有这个意义上的权利平等,才能在财富分配问题上得到平等对待,从而也才能谈得上财富的公平分配问题。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确实担当起“公共性”的角色,切实履行好整合利益、协调利益、平抑利益差别的职责。从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这样一个特定角色来看,从古至今的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认为,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平和知识素养。如果说政府也负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那就只能是出色的政府一定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以向社会提供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制度基础和政策条件,而不是说政府自身如何去谋求经济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三是在理念和价值取向上,政府始终要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为财富的公平分配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并以其公共权力的特有职能,维护财富公平分配的社会环境。过去有关于公平与效率何者为先的讨论,不同观点者各执一词,各有道理。但是我们认为,公平与效率本来就是两种主体所追求的主导性目标,对于企业来说,效率始终是其行为的基本出发点;而对于政府来说,公平始终是其制度和政策供给的依据。为此,政府要利用其执掌公共权力的特性,通过其制定法律和政策的手段,来有效地整合利益、协调利益、平抑利益的过度差别。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做好2014年度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组织好我镇2014年度农村规费征收工作,经研究决定,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农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奉献精神,引导农民积极支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规范村级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确保将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二、征收项目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2014年度农民承担费用及生产经营服务性费用有:

1、“一事一议”筹资,标准为20元/人,可以按人负担,也可以按田亩面积负担,一个村(社区)内统一实行其中一种负担方法。

2、“一事一议”筹劳(以资代劳),标准为80元/每个劳力。

3、水利工程水费(生产经营性收费),标准为7元/亩。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服务性收费),标准为30元/人,13年度已参合人员用门诊药费补助抵算。

根据市委、文件有关精神,为防止出现因灾致贫现象,切实增强广大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本期集中征收时,一并收取13/14年度小麦种植保险6元/亩、油菜种植保险4.5元/亩,同时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家庭财产等保险。

三、时间部署

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5月8日前)

1、核实农户户主姓名、人口、劳力、承包面积等基础数据。

2、各村(社区)召开代表会议,议定“一事一议”具体项目及负担办法。

3、村、镇先后编制负担方案,报市批准。

4、统一打印监督卡,打印和开好各种收款票据。

5、形成征收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5月9日、10日)

1、召开全镇农村规费征收动员大会(5月9日)。

2、各村居相开代表会议或群众大会(5月10日)。

第三阶段:征缴阶段(5月11日至16日)

5月11日起各村(社区)集中定点征收。至5月16日全面结束。

第四阶段:考核总结阶段(5月底前)

四、组织领导

1、成立镇规费征收工作领导组,由镇党委书记郭夕林挂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宏祥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王建云、纪委书记徐建、人武部长杨飞任副组长,成员:张松明、王忠明、许国生、陈德建、徐正友、陈书平、汤勇、万年祥、王建军。领导组负责规费征收工作的谋划、动员与推进,确保征收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2、各村(社区)支部书记、联系村居部门(站所)主要负责人同为村居征收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期规费征收工作负总责。其他村居干部、站所(部门)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全面完成、力争提前完成征缴工作任务。

五、征缴方法

1、人员组织

以村(社区)为单位,以集中坐收方式进行。各村(社区)设立集中坐收点征收,征收人员由村(社区)干部及挂钩部门(站所)组织工作人员组成。

2、结算纪律

(1)当年应缴新款一律以现金征缴,不得抵通。

(2)特殊情况抵通需经批准,且只能以村欠户款项抵通本户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部分,严禁抵通其他应缴项目或借户抵通。

(3)所收现金必须在当天解缴,存入信用社“农经站村级资金专户”,凭现金缴款单结报进度,不得坐收坐支,违者严肃查处。

联系村居部门(站所)负责现金缴存、流水帐记载和进度统计上报等工作。

六、考核措施

以户清95%、总额90%以上作为考核指标。现金交镇管理比例:“一事一议”筹资筹劳60%、水利工程水费100%、合作医疗统筹(新增人口)缴款的100%、小麦油菜保险费100%。

按镇村责任制相关内容严格考核计分。按期完成征收任务并及时交存考核现金、达到或超过考核指标的,镇按水利工程水费和小麦、油菜保费缴存额的5%奖励到村居。

家庭财产保险另行制订激励办法。

镇部门(站所)参与收款人员的考核另行规定。

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完成征缴任务的村(社区),对第一责任人诫勉谈话或责成检查,限期整改到位。限期整改不能到位的实行组织处理;对未能按期完成征缴任务的分工组的村(社区)干部及站所工作人员,责成检查并限期整改,仍未能整改到位的实行降职或免职处理。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篇10

(3)“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大不列颠王国”各叫什么名字?(4分)

(4)发表这一文献有什么意义?(3分)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1)材料中文件是由哪一机构通过的?目的是什么?(4分)

(2)通过该文件,英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