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07:40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1

[论文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法律 体系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初步建立,在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呼唤“法治”。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学校管理制度本身的问题 

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普遍轻视学生权利、重视学校权力,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严重失衡。细查各校校规,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必须”“不得”等限制性条款,几乎都属于义务性规范,很少发现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权利性规范。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校规中权利与义务规范设置严重失衡,足以表明高校对学生权利的漠视。同时,在“从严治校”的理念下,高校的管理者一般都是从严制定校规,与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限制更严、处分更重。如规定“考试作弊的,一律作退学处理”,毕业证跟英语等级证或者计算机等级证挂钩等,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同时,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庞杂而不协调,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不一,有的表现为界定不一,有的表现为处理不一,降低了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 

(二)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程度有待提高 

近年来,学校管理法制化的观念已渐趋普及,国内学界,尤其是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深度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整理和分析近年来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发现,研究者的视角大多集中在怎样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如何加强学生权利的保护以及改革学校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均未能深入地研究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究竟属于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中学校主体和学生主体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如何,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做到学生管理法制化等结构性和基础性的问题。 

(三)学生管理中普遍存在侵权行为 

学生管理中普遍存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主要集中在侵犯学生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财产权以及受教育权等。 

1 招生方面的侵权。在招生问题上,几年前发生的“北航事件”和“武汉学院事件”就是高校一些招生工作人员利用招生的“潜规则”侵害他人受教育权、危害教育公平的典型案例。这类事件早已存在并且非常普遍。高校的招生工作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就在所难免。 

2 违纪处分方面的侵权。有的高校在学生违纪处分方面存在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做法。比如随意开除学生学籍,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中都有“考试作弊者,开除学籍”“男女学生同居的,开除学籍”“校外租房居住的,开除学籍”之类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并没有法律的明确授权,只是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的,不仅不合理,有的甚至明显违反法律。 

3 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发放方面的侵权。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将英语四级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规定未能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毕业生不授予学士学位。而教育法和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均没有规定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是取得学位证书的必备条件。学校规定高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管其目的如何、动机何在,都必定会影响对学生的公正评价,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4 对学生财产权的侵犯。前几年四川曝光的“购书腐败案”,就是学校侵害学生财产权的典型事例。其实这类侵权行为早就存在于高校的许多代购行为中。 

5 在其他管理方面的侵权。成都某高校在校园安装摄像头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摄像并曝光男女学生拥吻、倒地的录像,且据此断定两学生发生“非法性行为”而将两同学勒令退学,实际上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恋爱权、隐私权和名誉权。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法律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法律意识淡薄:教育管理者的原因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教育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对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些人片面看待法律的功能,认为法律可有可无,对自己有利就用,不利就不用,口头上说用,实践中却摒弃。这样一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都唯学校和管理者的意志为上,势必导致对学生权利的侵害。意识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意识问题不能解决,其他方面做得再好都不会是长效的。 

(二)程序存在问题:管理过程中的原因 

学校的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或者“准行政行为”,以正当程序为基本要求。正当程序错位会导致难以实现学校里面受教育者的“机会均等”,其各种合法的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从近年的学校侵权案来看,正当程序缺乏,程序存在瑕疵,是高校行使自主管理权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重新审视程序问题、构建程序意识势在必行。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法律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建立规范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 

1 树立“依法管理”的观念。“依法管理”就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体现法治精神,从决策的制定到实施都以法律为最高权威。这里的“法”,不仅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还应包括宪法中有关学校教育的内容以及所有其他与学校教育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与学校教育有关的内容。所谓“治”,是指管理,而非管制,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动地依法管理、依法育人,而不是消极地运用法律作为工具来治理学校。机械、片面地把依法治校理解为“以罚治校”是错误的,因为法律不仅具有惩罚、警戒、预防违法行为的功能,还有指引、评价、预测人们行为和奖励、保护合法行为的作用。依法治校对学生管理的要求就是依法管理,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 

2 树立“人本管理”的观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同样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一种把学生视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把高等学校当做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的理念。这在一定意义上把学生视为买方,而学校则是为买方提供服务的卖方。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学生不再是被动、消极接受知识传授和管理的一方,这就要求高校管理中必须树立当前普遍缺乏的平等观和服务观。 

(二)建立规范的高校学生管理运作体系 

1 建立诚信档案卡管理制度。大学生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力度,其次要尽快建立一些可行的制度,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其中,最能见实效的举措就是建立健全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卡制度,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学生诚信档案卡制度是真实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与诚信相关的信息的一种制度。学生诚信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状况、经济状况、品行情况、贷款情况以及学生毕业后的相关信息等。学生本人对档案卡记载的内容有知情权和质疑权,辅导员(班主任)负责诚信档案卡的日常管理,对学生履行告知义务,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监督工作,在产生争议时进行协调。学生毕业离校前,各院(系)和学校学生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核学生诚信档案卡记录的情况并签署认定意见。学生的诚信档案卡在毕业时装人个人档案,同时可以作为推荐学生就业的重要材料,供用人单位查询。但是,学生诚信状况的彻底改变不能完全依赖这种制度,因为这种制度终究还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制度。 

2 完善规范学生违纪处分程序体系。(1)告知程序。设立告知程序,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济,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2)陈述、申辩程序。高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前应遵循法定程序,告知拟被处分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合法的意见应予以采纳,并不得因学生的陈述和申辩而加重对学生的处分。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又能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高校违法或不当的处分行为的发生,还可以化解学生与学校的矛盾,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目标。(3)申诉程序。学生申诉程序包括违纪学生或监护人在接到违纪处理决定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书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复查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向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从处分决定或者复查决定送交之日起,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不再受理其提出的申诉。这一方面显示学生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另一方面也彰显学校“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建立规范的高校学生管理保障体系 

1 建立学生管理审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涉及问题众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因此,在每项制度出台之前,高校需要审慎地进行审查,一般以提交专门的制度审查机构审查为主。审查机构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法律专业人士组成,要充分发挥高校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士的作用。制度审查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保证制度不出现瑕疵。 

2 建立健全的调查取证制度。司法程序讲求证据,学生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高校要建立健全的调查取证制度。在对学生进行违纪处分之前,要认真审核学生所在系部提交的证据,有疑点的地方,学生管理部门需要亲自再调查、再取证、再核实,确保对学生的处分建立在客观、翔实的证据基础之上,充分落实“以事实为依据”的法治精神。 

3 建立重大制度和重大处分听证制度。建立听证制度对于学生基本权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听证程序给被管理者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了管理者一个宣传自己的管理主张的机会,可以说是一种能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赢”的制度。要想让学生认同所在高校的各项制度,就要与他们开诚布公,除涉及国家机密以及的确不便公开的决策外,所有的重大决策及其形成过程都要让学生知晓。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问题建议

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理念陈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阶段,高校学生素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仍然陈旧。一是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陈旧,只是按照条条框框进行相应的管理,不能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深,许多教学管理干部对自身工作也不重视,不愿学习钻研业务,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三是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不重视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很少考虑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2、教学管理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不同学科、专业教学管理的个性化趋向越来越明显。然而,目前不少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弹性、教学管理方法简单,用同一的标准规范师生的行为。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确实能够强化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减少混乱,提高工作效率。但在规范化的要求和同一评价标准的引导下,很多教师为了避免改革、创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变得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无法使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及风格。而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自主性,不能用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来进行规范和束缚,那样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3、教学管理考核方式死板

现有教学考核制度尚未明确,所要考核的对象和方向还都不是太完整,考核的方式也比较单调和死板。特别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业绩考核的评审上,有很多学校太过于去注重科研成果,从而忽视了教学的任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以数量追求为向导,使“重数量轻质量”成为必然,给投机取巧者创造了可乘之机,功利主义在教师中日益膨胀和扩张。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的错误导向,损害了考核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公平,将会给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

由于人们思想认识的偏差,许多人认为教学管理工作只是一般的操作过程,不需要什么专业技术,有些管理岗位也可由教学、科研人员兼任,有无专业化能力无关紧要;许多高校中教学管理人员长期得不到重视,且与教师和科研人员差距悬殊,导致许多管理人员认为没有前途,难于安心工作,想办法跳槽或转为教师,流动性很大;再者不少学校对教学管理岗位没有明确的专业和职业要求,一些明显不能胜任教学管理工作的、甚至转岗人员都被塞进教学管理部门,同时又缺乏学习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只有那些没办法走和没地方去的人成为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导致目前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偏低、素质较差、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管理素养、办事效率不高、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盛行。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建议

1、实现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教育以人为本是高校最根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差异和思想、观念、认识上的差异,实现教育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的并重,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其次,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管理上都要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实,考虑学生需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任何脱离学生这一特定教育对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都是无意义的。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应贯穿于教学管理理念、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等整个教学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再次,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是在教学管理体现平等、民主的精神。

2、针对学科专业特点,推行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学、高素质、个性化的复合型人才,必须以教育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实现管理现代化、制度化、民主化,最终达到科学化。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到教学质量监控整个过程进行改革。

(1)制定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培养方案。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要求,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体现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2)制定“柔性化”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教学运行管理是按教学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包含许多环节,如:课程教学大纲管理、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每个环节都与培养目标紧密相连,体现出与时代、经济同步发展的精神。

(3)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首先明确“好”与“坏”的标准,不同的学科、专业“好”与“坏”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从课前引导、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考试等整个过程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要通过不断改善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教师、学生、条件、管理等)和外部因素(方针、政策、体制等),通过科学的评价,分析教学质量,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从而营造并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以结果为导向,加强教学管理的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是检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进度、衡量学院(系)及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成效、防止偏离教学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面对众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高校应识别和分析、设计出科学、多样化、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有关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办法,形成完善、系统的校内教学质量绩效考评体系,不断促进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

4、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素质,才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每一个教学管理者都要树立全新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要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提供进修和攻读高一层次的学历的机会,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定期开展教学管理的学术交流活动。(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素萍,霍敏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2008,(11).

[2]蒋平.高校扩招后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3]庄智敏.浅谈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意见[J].科技资讯,2010,(34).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3

关键词:学校食堂;财务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中小学教育受到国家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中小学的后勤管理,包括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却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社会对中小学管理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后勤管理工作往往被看作是边缘化的管理工作。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小学食堂食品不安全现象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频繁曝光,中小学食堂的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之,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问题也引起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中小学食堂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自主经营与外包两种。在自主经营模式中,食堂作为学校后勤管理模块的一部分,由学校来负责日常经营与管理。食堂相关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由学校统一选聘,食堂的组织结构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建,食堂日常经营中的食品采购、会计核算等问题也由学校统一管理。在这种模式下,食堂的财务管理是学校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学校相关部分负责整体的管理与监督。目前,中小学主要采取自主经营模式,本文也主要是立足于学校食堂的这种模式进行分析与思考。食堂的外包模式是指学校将食堂的经营管理工作承包给第三方,学校收取承包费用。这样的外包模式财务管理上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将经营管理权全部交给第三方,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一旦出现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学校将面临较大的负面社会舆论。因此,学校最好能够保留对第三方的管理与监督权限。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学校食堂的财务管理应该统一到学校整体的财务管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才能确保学校食堂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保证学校食堂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放心的就餐环境,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贡献力量。

一、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在学校食堂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制度建设滞后、人员配备不足

在2013年新修订的《中小学财务制度》中第一次提到学校食堂的财务管理问题,对食堂财务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总体的概述。但是,从宏观来看,缺乏适用于所有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相关细化规定与实施条例,间接导致学校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问题频发。另一方面从学校层面来看,食堂的财务管理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缺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食堂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这就导致了食堂相关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容易威胁到食堂资金的安全性以及食堂食品的安全性。另外,食堂财务人员普遍存在配备不足的问题,包括人员数量的不足,以及业务素质的匮乏。食堂财务管理不受重视,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由学校教职工兼任,内控制度中要求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没有被贯彻执行,往往存在采购人员与验货人员是同一人,采购人员与物品保管人员是同一人,出纳与记账人员是同一人的现象。

(二)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

在实际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现象或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使用不规范,没有实行“收支两条线”,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银行账户,存在坐支现象,收支管理混乱,严重威胁了食堂资金的安全,为挪用食堂资金的恶劣现象埋下了隐患;二是收支票据不规范,在实际中,收支票据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包括采购人员采购过程中不重视发票的审核与保存,开具虚假发票,自制发票等问题频发,导致原始的会计凭证不规范甚至是存留不下来;三是支出成本核算不规范,由于缺乏食堂成本核算的相关执行细则,导致各学校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混乱,出现食品费用与人员支出、办公费用比例失衡,成本核算不精确,将本不属于学校食堂成本核算范围的内容纳入了成本核算中,甚至为使收支达到平衡人为变动成本等恶劣行径。

(三)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学校食堂财务管理过程中,一些学校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并不鲜见,除上述所讲的食堂财务管理存在人员配备不足,未对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的问题之外,在食堂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也存在欠缺。由于学校对食堂财务管理并不十分重视,所以食堂的财务人员有些并非财务专业出身,甚至是学校的教师兼任。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部分财务人员由于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教育,对规范食堂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以为然,对采购开具发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收支两条线及物品限入库再出库的重要问题不能充分重视。另外,在专业能力方面,食堂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关的财务知识,在处理财务工作的过程中模棱两可,不能进行精准的成本核算,工作中粗心大意,缺乏专业理论依据,严重影响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加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增加人员配备

首先,学校食堂的实际财务管理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来贯彻执行,在遵循国家相关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应结合学校食堂的规模、就餐人数等其他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自身的规章制度,保证学校食堂的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同时,要确保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并且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制定合理的食堂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严格遵守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等内部控制方法;制定严谨、明确的采购流程与物品收付制度,确保采购与验收分离、物品先入库后出库。另外,学校应重视食堂财务管理人员的配备,保证每个岗位上有相应符合条件的人员填充,确保食堂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规范财务基础工作

规范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财务基础工作是保证食堂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前提。对财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金使用的规范,确保按照食堂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设立独立账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严肃杜绝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再具体操作上,也要制定严格的资金收支的流程,尤其是支出的流程,出纳与会计要各司其职,及时对相关账簿进行登记,定期对账,确保资金的安全。二是票据管理的规范及供应商的选择的规范,学校食堂采购应使用同一的票据,设立票据台账,确保发票现金的流出是一致的;对于食堂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可实行招投标制度,确定稳定的供货商,既能够保证食品的安全,又能促进食堂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三是对财务核算进行规范,学校要制定针对食堂的准确细致的会计核算科目,严格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严禁将不属于核算科目内的内容纳入核算范围,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三)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在任何一项管理工作当中,人员是关键,学校食堂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具备强烈责任心以及熟练业务技能的财务工作人员才能够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确保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在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中,学校相关部门应当重视财务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业务素质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食堂人员的选聘、考核、激励、晋升等长效机制,尤其是最初的选聘环节,必须严格把关,从根源上确保招聘的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业务素质;其次,要建立食堂财务人员内部的培训机制,定期请专业人士对学校食堂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保持财务知识的持续学习与更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定期组织食堂财务人员到食堂财务管理规范的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吸取经验。

(四)实现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可将信息化技术、智能化引进到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中来,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使用,将财务管理的会计信息通过系统进行登记,对资金进行信息化管理,能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促进食堂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庆忠.中小学食堂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经贸实践,2016(03).

[2]朱时敏.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4

卫生职业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卫生学校强调专业性,因而长期忽视教育研究工作并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教研管理距离正规化相去太远。现就某卫生职业学校教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1现存问题

1.1教研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缺乏健全的组织结构,一般仅设一个职位,不能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科研组织管理网络,教研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1.2职责不清卫生学校中教研管理所承担的工作,只是安排学术活动、参与听课和教评教学检查、论文收集、校刊审编和各级科研课题申报组织而已,没有形成以教研管理牵头的致力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严密的、制度化的管理机制。

1.3日常管理不规范教研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在更多时候出现在日常管理上。首先是日常工作随机性比较大,工作目标没有硬性规定;其次是资料归档不规范,相关的科研课题过程及成果资料、各学科和教研组教研活动资料、教师个人教研档案等档案资料缺失或不完整;再次是业绩考核不清晰。

2卫生学校教研管理职责

在医学教育工作中,教研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主要是教务科和学生科);一是教研人员,主要是教师;三是教学工作的对象,即学生。与此相对应,教研管理的职责从宏观上应分为三大块。

2.1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教研管理部门是实施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和组织机构。除了组织开展正常的教研工作外,它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承担着研究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规划与计划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任务,组织相关科研课题和项目的申报,并促进成果转化。应当说,教研管理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最具发言权,因为教学本身就是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源头和重要表现形式。为了能够提出更可行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案,教研管理应注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和积累各种问题,并及时反馈,这会为将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提供教学第一线的支持与论证。

2.2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

在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教研管理部门需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采取专业培训、课题研究、举办研讨会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转贴于

2.3组织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的相关研究,培养医学人才

卫生学校的科研内容要与本校教学实践和学生管理紧密联系,确定校内科研主题,组织教研活动或课题立项研究,开展交流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与心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教研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成员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关注学术前沿问题,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从而达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生的目的。

3完善教研管理的方法

3.1优化组织构成设置主任、副主任和成员岗位,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3.2进行制度化管理教研管理应有整体建设计划和发展目标,制定职能细则、行为规范和必要的监管制度;教研室负责领导和组织专业建设、常规管理、督导工作、师资建设考核和制定工作计划和总结(包括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学生实践、师资培养等方面);教研员个人要有学期计划和学期总结,即要总结上一学期教研计划完成情况,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制定新学期教研计划。

3.3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在新进教师的带教工作中,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保障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始终能跟得上理论的进展,把握理论前沿。

3.4建立教研交流制度即要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互相听课和对应的学习与交流,对研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的问题进行专题立项研究。教研室对教研活动进行必要的督导。

3.5建立科研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制度,组织教研员申报科研课题,将有价值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实行适当的奖惩制度,督促教师提高学术水平。

3.7建立教研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包括建立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图书资料以及教研员个人教学和科研档案。及时收集、整理重要教学文件并保存归档,以备各类教学评估、上级检查;及时收集、整理并妥善保管日常教学工作原始档案,这是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建立教师个人教学及科研档案,即建立教师个人教学论文及编写教材档案、教改立项档案、科研论文及著作档案、教学获奖档案和科研获奖档案,并在年末及时更新,为学校的各种统计工作提前做准备。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5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的生命线和生存线,是所培育人才质量高低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而教学质量管理则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并进而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正本清源:教学质量管理概念的界定

教学质量管理是什么的问题是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因为在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概念的指导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原则和方法,从而引起教学质量管理行为上的混乱。

质量是人们对产品或服务价值观的反映,质量评价的好坏是人们对产品或服务做出的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而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iSo9000质量标准中把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可区分的特征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或“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综合”。狭义的质量是指产品质量,而广义的质量则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等。

教学质量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果价值观的反映,是和人们对教学活动的需要及其期望相关联的概念。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总体结构中的核心结构,是一个有特色的、质的、规定性的有机整体,是教学中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德、智、体、美、劳、心等方面素质提高的水平。教学质量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的系统,是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成果。教学质量的本质就是学校教育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适应并自觉服务于社会需求并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其基础在于人才个体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充实和丰富自我的总体素质的程度。

通常而言,教学质量管理包含宏观教学质量管理和微观教学质量管理两个方面。所谓宏观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学校的主管部门根据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规格的需求,为学校制定的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方面的质量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结构和水平的基本要求,提供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同时为确保教学基本要求和规范所必需的办学条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相应的管理措施。所谓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学校根据主管部门所制定的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要求,学校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等教学资源,以及所给予的相关政策,对学校各项具体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全面的管理。更具体而言,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促进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的过程。宏观的教学质量管理属于目标管理,而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则属于过程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本文所研究的教学质量管理,是专指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

二、以人为本:教学质量管理观念的转变

(一)主体性教学质量管理观

主体性教育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在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中,人是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主体性教学质量管理观表现在管理内容上,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业质量管理、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管理;表现在管理目标上,着眼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肯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管理模式上,立足于多样化和科学化,更加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发展要求;表现在管理制度上,倾向于灵活性和有效性,激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有效参与,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只有不断强化主体性认识,把管理活动真正定位于一切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最佳效能。

(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

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是系统论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应用与反映。现代教学质量管理特别强调系统整体的观念,主张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要素和各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可概括为“三全”管理模式,即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全方位管理要求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工作环节、岗位都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全过程管理强调教学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预定的目标,重视预防的积极意义,而非仅重视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的作用;全员参与管理体现了教学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特点,强调对全体人员质量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强调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而且是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关心并且积极参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作出努力。

(三)动态教学质量管理观

传统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控制”,其质量标志是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符合性程度,是一种静态的管理。现代教学质量管理强调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地进行质量改进,其质量标准是人才培养适应于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需求变化的适用性程度,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动态教学质量管理反映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追求没有止境的现实,否则就不能自立于高校之林,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活动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改进的对象主要是正在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制定与执行新的质量标准,实现质量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质量因素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即使是质量标准,稳定也是相对的,而变化和发展是绝对的。因此,要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体系的评审制度,对教学质量体系要素、质量体系的运行状态等进行评审,并不断地完善与改进质量体系,以适应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高的需要。

(四)多元性教学质量管理观

教学质量管理的多元性是指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组织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以构建不同的管理格局,同一学校在不同的阶段和发展时期也可以形成不同的重点。这种教学质量管理观主张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管理模式与格局,在各自的层面上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多元性教学质量管理观,一方面是由实现教学过程的客观条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就人的因素而言,校际之间,教师的基础不一样、学生的素质不一样、管理人员的层次不一样,管理水平自然不同;就物的因素而言,发达地区经费投入较多,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先进,较之不发达地区经费投入较少的学校,在管理的内涵与形式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质量目标的差异性所决定的,现代教学质量管理观的核心是强调管理活动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提倡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在管理过程中要因校而异确立不同的评价定位,主张不同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三、与时俱进:教学质量管理标准的创新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及尺度,也是人们行动的依据。没有教学质量标准,人们无法根据具体的质量标准去开展工作,管理者也无法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有效地指导、监督和调控。实施教学质量管理,首先应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并使之细化为可观察、便于操作的质量要求。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过程之中,它是教学过程相应阶段质量,即设计质量、准备质量、培养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机综合。因此,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覆盖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质量管理标准的确立,要体现以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课程为本、立项建设、经费保证、队伍立足、教材到位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组织指导教学各环节,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就具体质量标准的属性而言,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一般可分为教学条件质量标准、教学活动过程质量标准以及教学活动结果质量标准等三类。

教学条件质量标准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达到一定教学质量结果所必备的条件尺度。对人而言,它是指从事某类工作,履行一定职责必备的素质要求;对物而言,则是指开展教学活动所必备的物质条件。教学活动过程质量标准是指为了更好地控制教学质量赖以产生的教学过程,而对教学活动过程提出的质量要求,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常规标准,以及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规范等。教学活动结果质量标准则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情感、智力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的学业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但是,学业质量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实现的,各学科的教学也有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不同活动主体也有各活动主体最终结果的质量标准。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业质量、管理者的管理质量是不同主体活动结果的标尺。因此,教学活动结果的质量标准不仅应分学科制定,而且还应分主体制定。

四、科学有效: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约束机制

高校不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还应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新时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使之形成先进的、科学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既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又要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规律,更要符合新形势下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从观念上和新的质量观、人才观和管理观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教学质量约束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遵守教学工作规范;执行教学事故分析和处理规范;建立健全职称申报与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评价的申报制度等。

(二)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员和教师组成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监督队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听课评课活动,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规范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例行教学检查和听课评课;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的教学检查与听课评课;教学督导员的教学检查与听课评课;教师同行的相互听课评课;教学观摩课和公开课;教学质量投诉等。

(三)加强教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与保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教学质量保障条件和数学资源的系列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能确保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有:专业建设与质量评价;课程建设与质量评价;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基地建设与教学实习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等。

(四)畅通信息渠道,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为了全面掌握和监督教学质量状况,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必须建设起信息畅通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也只有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认真改进教学工作,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反馈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与反馈制度;建立课程考核成绩统计分析与反馈制度;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学校、院(系)和教研室定期教学质量总结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等。

(五)制定激励措施,完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6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类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近年来,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随着艺术类专业招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相应增多,例如部分学校管理者对艺术专业教育认识不足,学校缺乏对艺术类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部分学校对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及师资设备等配备不足等等。因此,艺术类专业教学运行管理成为许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难点,而如何改进并完善其教学管理工作则是目前值得高校管理者探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1.艺术类专业教学的特点

1.1更加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论是哪一类人才,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是艺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都必须同时具备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艺术工作者应该具有更强的运用形象思维的能力,因而,艺术类专业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使他们对事物的特征有一种特殊的兴趣和敏锐的感觉,对形象所包含的本质的意义具有深刻的理解,表现为一种异于常人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透析力。艺术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形象表现能力,使他们能抓住形象个性特征,具备将心中孕育的意象生动描述出来的艺术技巧。

1.2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不论哪个学科,学习活动都是学生自己的活动,都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而艺术专业教学的个性化特征更为明显。艺术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不象自然科学类学科那样需要用统一的概念、定义、定律、推理及运算方法传播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求异、个性化,寻求不同的创意思路。艺术教学最忌趋同,理工类的问题,是对是错,答案很明确。艺术问题的探讨、艺术作品的创作,没有精确的判断标准和明确的答案,只有好差之分。全班同学的艺术创作,看起来没有一张是完全相同的,异质化方能最大限度体现艺术的特征。艺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求异性、发散性、批判性,艺术教学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学会沿着与常规、与他人不同的方向思考,学会在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上展开思考,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寻求最佳方案。艺术教学要使学生有艺术的眼光和批判精神,能够从别人都认为完美无缺的东西上指出美中不足,并由此创新。

1.3更加注重艺术创作实践

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这是各学科都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在艺术教学中技能训练更多,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在创作实践中锤炼艺术的感受力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功。艺术界对基本功应达到的要求有两句老话:“得心应手”、“心手双畅”,说明了“心”与“手”的关系。艺术教学以艺术创作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眼功”(观察力)、“手功”(绘画及设计能力)、“心功”(审美境界及设计理念)。基本功不扎实,有想法也表现不出来。,有精良的技术手段就不能表现高妙的艺术境界。因此,艺术教学安排比其它学科的教学需要更多的动手和观察时间,是培养艺术家的必然要求。由于艺术教学有其特殊性,在教学管理上也应该有所差别。

2.艺术类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同其它专业一样,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2.1对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管理重视不够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文化艺术事业的越来越重视,随着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的增大,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如美术、设计等,这些专业的开办,客观上部分满足了一部分考生对接收高层次艺术教育的需求,但是应该看到,很多高校开办艺术专业都是仓促上马,事先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师资条件差、教学管理薄弱成为这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尤其是各级领导对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管理缺少应有的重视,基层教学管理薄弱,许多人对教学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排课、调课、听课,登记学生成绩,保管学籍档案,安排考试监考,检查课堂教学等,认为教学管理就是上传下达,执行和落实学校有关的教学计划和文件而已,没有特别之处,在许多学校,艺术类专业往往比较弱小,成为学校的点缀,聊胜于无,没有人愿意花较多的精力对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导致教学管理简单化、统一化,失去了艺术特色。

2.2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具体表现在,首先,艺术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大多是艺术类专业毕业,对自己所学专业较熟悉,而对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欠缺,整天忙于应付日常繁忙的各项具体工作,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让怎样做就怎样做,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其次,教学管理人员偏重于对教师学生实施过程的常规管理,较少认真考虑如何根据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3经验管理模式缺少创新意识

大多数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主管领导都是本系的教学和科研中坚,专业水平较高,但缺乏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由于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重,很少有接受培训的机会,也缺乏主动学习管理理论的自觉意识,对教学管理往往是照着文件办,凭着感觉走,宏观计划性不够,停留在经验管理的层次上,缺少创新意识。

3.加强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的措施

3.1实行约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专业教学管理的内容较多,从宏观上分析是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是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年和学期安排等内容,教学计划的管理要遵循约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制定教学计划要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要符合本校、本系、本专业的教学实际,教学计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尽量不要发生太大的变化;另一方面,现代艺术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社会对艺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也不能长期不变,要根据需要适时修订,要在培养目标指导下,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求以及教学时数等。

3.2完善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艺术类课程的特点,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宜同时采用4种方式。

①学生评教。即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体系中,教学态度一项,不仅要评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还要评教师的情感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起艺术情感。教学思路一项,不仅要评教师的讲课思路,还要评教师能否启发引导每个学生的创作思路。

②学生作品或作业展演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体现,一位教师教完一门课后,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或作业展演评价,如美术设计类,可以组织课程作业展览,音乐表演类,可以组织现场演出,由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学生创意能力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

③教学示范评价。包括课堂教学示范和创作示范的评价。可通过三方面工作来进行:a)抽查课堂教学示范和课外创作示范情况,注重能否发挥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不同创作思路。b)检查分析学生的作品。教研室把学生作品分析作为一项教研活动,通过学生作品分析,对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评价。c)查看课堂教学讲稿、示范作品、静物选择及其他教学媒介的运用。鼓励教师对同一门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不同的教学风格。

④教学督导和院、系领导听课、督查评价。教学督导和院、系领导对课堂教学进行不定期的听课,并做出课堂教学情况评价。同时要查看课堂教学讲稿、教学日历。还要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评价和意见。然后,对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上述四方面评教的权重,学生评教占35%,学生作品展览后评价占35%,教学示范评价占20%,教学督导组和院系领导评价占10%。第四项的权重低于前三项的原因在于艺术教学的大量教学活动是在学生创作中进行的。

教师的测评分除了将排名前20%及最后的15%通知教师本人外,大部分教师(65%)的测评分不再通知教师本人,并予保密。测评以一年一次为宜,频繁的打分会给教师产生心理压力。测评的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评优、职称评审的参考,但不能过分夸大测评的作用,不能作为判定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

3.3实行教学进程卡制度

艺术专业的教学,尤其是技能性课程的教学,课堂创作时间比较多,教师在课堂上以个别指导方式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创意思路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许多院校艺术类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上课不到位的问题:有的向学生布置后不再到教室里;有的对学生课堂创作的要求不高,思路不活跃;有的随意变动教学日历,临时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或市场调研。

3.4强化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选课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评价与管理制度,它有别于以学时计算学生的学习量、规定学习年限和统一的必修课来衡量学量的学年制。艺术院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符合艺术类专业尤其是美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际。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该校从2004年开始在全校推行学分制改革,在全国艺术院校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5充分运用激励手段

创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和艺术氛围,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是强化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教风、学风,不仅要靠督查、管理,更重要的是靠引导、激励。除了一定的物质激励外,主要靠精神激励。对学生优秀作品,学校予以收藏和展出,发给优秀作品收藏证书。尽可能利用门厅、走廊及其它可利用的空间展出学生作品。作品注明作者和指导教师,让学生和教师都有成就感。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展演、展览和竞赛活动,在国内外重大比赛或展览中获奖的,学校也给予奖励。

3.6逐步向“发展管理”转变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7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成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44—02

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因素,在“教”与“学”中起着纽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取得巨大发展自不待言,但遇到的困难也不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校在观念与政策上重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而忽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导致教学管理队伍人才体系结构失衡和教学管理出现混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自身的发展。正因为如此,2004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导方案(试行)》,其中把“管理队伍”作为一级指标“教学管理”的二级指标之一,并提出了“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a等级评估标准要求。因此,务必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成效。

一、教务管理人员建设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教务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教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加大,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教学要求的现象,如服务意识不强,知识结构跟不上,科研能力偏低,业务素质不高,等等。当然,大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是积极向上的,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出了贡献。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好坏,他们担负着“教”与“学”过程中的组织、检查、协调、服务等重大任务,这些环节与学校的正常运转休戚相关,是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近些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高校教学管理也呈现出多元化、数字化、信息化、全面化等特点,对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的建设意义重大,高校重视这一点也是提升教务管理人员成效的首要思想基础。

二、教务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工作繁杂引起的疲劳性问题;待遇偏低诱发的人才流失问题;业务素质偏低引起的效率问题;学历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发展问题;管理队伍不稳定引起的失衡问题;领导不重视引起的积极性问题和教务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上述这些问题的确是影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队伍的原因所在,且这些问题之间彼此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如工作繁杂是教务管理人员的典型特征,可是又由于学校体制不健全,忽视了这个队伍的建设,待遇偏低,进而诱发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缺失,甚至离职。长此以往,对学校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三、提高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成效的路径选择

(一)态度决定一切教务管理人员要想工作取得成效,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里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等群体,因为教务管理人员面对的主要对象就是在校教师和学生群体,解答他们的各个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要上传给相关领导,有结果了又要及时的传达给相关教师和学生,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上传下达,而且不能出一点差错。时间长了,有些教务管理人员可能会产生一种厌烦心理,杂事多且重复。因此,他们必须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只有态度端正,方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指教务管理人员对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另一个是指学校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正如上段提到的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效密切相关,他们起着一种“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中介作用,如果他们身上出现了问题,势必影响整个教务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教务管理人员无论是面对管理者,还是面对被管理者,尽管工作繁杂又烦琐,在工作中都要注重人文关怀,这既体现出现代教务管理的理念,也体现出个人魅力。学校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同样尤为重要,学校对“家人”的关心,使得他们有一种归属感,明白其自身对这个“家”的重要性,当工作做得出色时得到肯定,当有不妥时得到支持。

(三)开掘科研能力教务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层次在整个学校队伍中处于中下游水平,科研能力偏低,这是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普遍现象。大部分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都是本科及以下学历,当然这与教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有关系。同时高校也对教务管理人员没有科研要求,只要能应付于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就行,更别提有相关的考核标准,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务管理人员个人的发展。因此,教务管理人员要努力完善学历结构,强调终身学习的观念,参加学校有关培训,多搞调查,有条件的争取上在职研究生,申请学校科研课题等等,这既有利于提高教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改善自身待遇。

(四)建立激励机制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效也有赖于学校的相关鼓励政策,从学校的角度来分析此课题也是非常必要的。哈佛大学著名的管理学教授詹姆斯曾说过,在施以激励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以上,当前,教务管理人员的薪酬是普遍较低的,且无其它收入,与繁重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反差,部分教务人员心理失衡,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在其位不谋其职,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是跳槽。为此,高校的长远发展必须考虑到教务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需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科研奖励、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等等措施。

总之,对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新要求,一是树立服务意识,融管理,育人于一体;二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重视观察学习,注重创新工作方法;四是运用教育现代化手段,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五是加强自身科研能力,努力提高学历结构层次。同时高校要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和完善教务管理人员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8

一、学校管理中的五大首要问题

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有五大问题可谓是首当其冲,必须首先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能改变我们管理中的一些观念,还可以找到我们学校改革创新中的一些抓手。

第一,领导问题。很多校长的领导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在学校管理中领导和管理是两个概念,怎么来区分?作为学校的校长是法律上的领导者,领导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一点。

第二,民主问题。民主的观念意识增强,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上层、下层的这种意识在增强。在学校这个层面毫无疑问也是要民主的,已有的教代会是很好的一种形式,但是除了这种形式还有没有别的属于民主的一些东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个学生有些想法要和校长对话,校长有没有勇气与这位学生对话,来满足这位学生的要求?这些都涉及到民主的问题。

第三,教育参与问题。学校管理的主体是谁?除了校长以外,教师是不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这几年,国外一些新的管理理论引进,比如说校管管理理论,它非常强调行政部门给学校放权,同时学校必须为教师放权,让教师参与到整个学校管理体制中来。

第四,道德原则问题。我们的学校管理不仅是制度建设问题,还有很多是怎么去做人、培养人,怎么形成一个有德行的学校,让校长成为一个有德行的校长,我们国家提出来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都要抓。因此,在学校管理中,以法治校的同时也要以德治校。

第五,法制问题。怎么来看待学校法制问题?首先是学校管理中的领导问题。我们先给领导一个定义,共概括成三句话:首先,领导是种组织功能。在一个组织中必须实施领导,必须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这样,这个组织才是健全的,才能正常运转,才能达到一定的效能,才能达成目标。其次,领导是种行为。这种行为有一个发出者和一个接收者,领导者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有意识地影响别人。对我们校长来说,他是通过观念上的改变提出新的理念来说服大家,通过宣传让大家感受到这种新的理念,跟着理念走,这是种行为。再次,领导是种过程。这是领导通过领导下属来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

二、学校管理领导的内容

目前管理学界对于我们学校管理领导的内容作了区分:一种是行政领导,是上级任命,教育局下达委任书,人事部门到学校宣布而任命的校长,大家按照条例来服从校长的指挥。这种状况叫行政领导。校长是最高行政指挥官,下属来要听校长的,校长有负责带领全校人员来实现学校目标的职责。从学校的领导形态来讲,行政的指挥是第一种领导型的角色。第二种角色,我们称之为教学领导,有很多一线的校长就是从一线的老师提拔上来的。对于教学领导,我们一直在强调它的任务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第三种形态是课程领导,这和我们最近的课改有一定的关系。校长首先要有课程意识,校长在这方面要有开发能力。第四种是道德领导,校长的人品、风格、情感使他充满着吸引力也就是人格魅力。第五种形态是文化领导,校长有很重要的职责去营造一种好的文化氛围。第六种是学习领导。校长应致力于创立学习学校,使其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三、做什么样的领导者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是什么样子的?借用美国中学校长协会所确立的标准,对校长的要求有以下六点:

1、在取得学校社区共同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发展学生学习的远景,对远景进行清楚的说明和有效的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任务是确保学生有效地学习。

2、学校应当提倡培养与维护有利于学生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文化与教学方案。这符合我们目前学校改革和课程改革中的需要。我曾批判过有关教师的三个观点:第一是说“老师是园丁”,园丁除了浇花施肥外还有剪枝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剪裁学生的个性。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校成了工厂,课堂成了生产车间,学生出来后也成了一个标准件了,对老师的这个比喻我从这个角度持批判态度。第二是说“老师是春蚕”,在蚕到蛹到蛾的过程中,作茧自缚这个过程不太好,老师要开拓出去,不能作茧自缚,教师还有学习的过程。第三是说“老师是焟烛”,有些老师确实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但自己的体力无限透支,在现代社会我是不太赞成这一点的。

3、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的学习环境。李元清说过:“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作为学校来讲,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没了生命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确保安全是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来进行个性化教育,让学生学得扎实、更有生气,促进他的终身发展。

4、更有效的利用社区资源。学校领导应能与学生的家庭及社区领导联系,对社区的不同兴趣需求做出回应。学校管理问题不只是教育圈子里谈的问题,要跳出教育圈子来看问题,看学校的管理。学校管理当中要引进外援,要有学校的外脑来共同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

5、校长要有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准则,一是要正直,二要公平,三要指引人。

6、校长的影响力问题。校长应能对超越学校范围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有较大层面的认识,并能发挥影响力。

四、建设学校民主

学校的民主问题是民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有责任去完成建设民主社会的这个使命,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学校民主应该作为学校教育的原则和政策。从民主的原则来讲,要求每一个老师能够通过某种有规则的方式,直接或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代表参与,使他所在的学校管理的方法应用到学校管理当中去。学校是可以通过老师的直接意见表达,或是选举出来的代表来决定发展方向的,而不是由校长一个人决定的。

学校民主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主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学校民主应该体现在课堂上。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要关怀学生,尊重学生,要和学生进行对话、进行分享,要强调合作等等。这就是在课堂上体现的民主。其次,要体现在活动当中。现在学校的活动非常多,在活动当中怎么来体现民主平等?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再次,要体现在决策过程当中。这中间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凡是与学生和教师有关系的请交给他们自己决定。比如,我们搞班队活动,学生已经设计好了,老师去了以后,给每个指派命令,这就不是民主。相反,我们根据课本的要求,或按教学计划的要求来让学生自己来安排,有困难再来找老师这才是民主的做法,学生在这些问题上自己能做就会自己决定。转贴于

具体解释学校民主的内涵,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学校民主是一种有效的学校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强调尊重、信任与接纳、民主参与、交流沟通与合作、公平竞争、共同分享成果等等。我们必须有好的机制和办法让老师来关心学校,为学校来出谋划策,共同营造一种好的管理理念。

2、学校民主是学校成员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相互合作、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处理他们的社会关系,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的方法强行规定下来。

3、学校民主体现个人民主与尊严的道德问题。民主它还是种道德,民主学校可以通过互相尊重、互相容忍,、总结经验,来解决个人尊严与价值培养个性这个问题。

五、五条纪律健全民主机制

如何建立健全学校的民主机制?我认为,我们的建设要确保五条纪律:

1、多元参与。也就是说参与主体要广泛。当前,在学校管理当中,主体还比较窄,主要是局限于校长和领导班子,学校的大事主要是由校长来决定。如果校长这个领导班子有知识方面的欠缺,或是有能力方面的欠缺,或是有经验方面的欠缺,或是有信息方面的欠缺,就可能造成学校的决策失误。现在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怎样让学校建立在信息广泛收集和管理之上,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建设扩大学校的管理主体,一要把教师作为一个新的管理主体加入进来;二要把学生作为管理主体放进来;同时也要把家长和社区作为管理主体也要放进来,形成一个多元管理主体管理学校的这们的一个氛围。

2、民主合作。关于这方面,前面已有论述,不多加阐述。

3、公平竞争。怎样公平竞争?这尤其体现在人员招聘、人事任免方面,一定要公平对待,选出合适的人选,使学校的发展保持活力。

4、监督制约机制。这里面有三个环节要做:一是怎么来制约,在给校长付权的时候就要制约他,明确他能行使哪些权利;二是校长在执行这个权利的过程中也要给予一定的限制;三是校长在执行管理权力以后的问题,如果违规了怎么办?如果执行得更好又应怎么做?像这些问题,我们在学校管理当中都要进行监督。

5、以法治校。关于这方面,前面有论述,不多加阐述。

在学校民主管理建设当中我们要谨防两种倾向。第一种是过度民主,也就是所说的大民主。还有一种叫民主缺失。过度民主,是不顾学校的具体情况,追求所谓的完全平等,其结果不但会造成学校权力界线模糊,甚至是权力机构和指挥混乱,而且会造成学校管理机构臃肿,这就是所谓的大民主。这些都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六、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教师参与问题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老师,我们应有三个权力给予保障,一是执行权。让老师知道校长要做什么,学校在决定一些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是怎样来进行决策的,这就是要求公平。二是表达权。校长的想法不一定是老师的想法,老师共同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每个老师的想法,这就需要有一种机制让每个老师都说出自己的意见,这种想法又能被很好地采纳、听取,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三是参与权。凡是教师自己决定的事让他自己决定。这种参与,具体参与到什么程度是要由我们具体来设置的。四是表决权。当表决结果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却不符合小部分人的利益时,小部分人的利益怎样来确保,怎样来化解矛盾?我认为,如果这方面的利益没有满足,那另一方面利益转换一点,采取这种办法来解决。总之,要使教师有权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权反映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有权获得有关的决策信息,有权参与决策过程。这是教师参与的基本原则。

确保教师的这四种权力,学校应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定将民主参与的观点和做法纳入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当中。凡是与教师有关的而且有能力促进的事情应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并负起相关的责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授权对于校长自己来说也是种保护,也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处理一些琐事,而是集中精力解决学校管理当中一些重大的问题。我们通过这种参与的权力的分配强化了老师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校长有责任制定学校管理实施政策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素质,以在学校工作中实施领导。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教师确切地理解和把握工作的意义,如果在形成学校理念的过程中,让老师一开始就参与进来,大家就会感觉这个理念是我们共同提出来的,就会更正确全面去把握工作的内涵。同时,还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包括改善干群关系,还有会改变学校组织的性质,改变教师教学环境关系。

凝聚力就是由参与中得来的,有了凝聚力,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确定教师参与是思想和感情上的投入,教师作为参与者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员,成为学校的主人翁,从而可以极大地发挥他们的干劲和积极性。这是一种思想的投入。我们在实施教师管理参与制的时候,必须怎样来引导教师从思想上情感上把这个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在学校管理当中用得比较多的就是参与式管理决策。可以这样说,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这部分人对教师的地位充满信心,并把自己当作学校改革的执行者而不是改革的目标。

那么,教师参与是什么?教师参与主要是指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具体而言是指教师在不同层次上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及管理工作,让教师与学校领导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研究和讨论学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使他们感到学校领导的信任及学校的利益与自己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在参与过程中老师与校长能够平等对话,可以充分表达意见。

我们在讲教师参与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参与是种意识而不是种口号,这种意识表明参与者是思想和感情上的投入,成为决策的主人翁或者成为决策的一员。二是参与是种技术,这种技术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和办法,教师通过校长来获得支持,比如情感、经费上的、时间上的、包括具体工作上的支持,这都是一种参与,如教师要讨论某个问题,这个问题正好与他的课程相冲突,那校长可以帮助调课或是派人代课,这也是种支持。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也比较多,如: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育意识会、民主管理委员会。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9

>>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管理发展模式的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具体工作及思路创新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系统建设与思考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思考应用型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创新的思考二级管理体制下新建本科院校考务管理的实践和思考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特点的思考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关于高校财务二级管理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应用型高等院校二级学院发展战略关于一般本科院校构建二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监控体系的思考高职院校财务二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二级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的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评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其思考新升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刘智运.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04,(1):16-19.

[3]朱庆.费农・史密斯与实验经济学[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1):7-10.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篇10

[摘要]学校管理是影响学校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市初中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诊断研究”(以下简称“初中校诊断”)课题组专家进入20所实验学校,通过文本分析、观察、访谈和问卷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对学校管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第三方诊断,发现了初中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诸多问题。课题组指导实验学校基于诊断结果,设计与实施校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改进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学校改进;学校管理;第三方诊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4-0023-04

当前,学校改进已逐渐成为教育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改进研究多从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改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入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为了对学校管理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与重构,从2007年秋季开始,“初中校诊断”课题组先后进入20所实验学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第三方诊断,并指导学校基于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行动。

一、第三方诊断的方法

课题组牵头组织了若干名既熟悉相关业务又有研究专长的大学专家、校长、教研员,形成一个评估小组,以笫三方的身份进入学校现场进行诊断性评价。相对于学校自我诊断而言,第三方诊断帮助学校有效克服了“当局者迷”的尴尬,突破了自我认识的局限性,能客观、深入地剖析学校管理面临的问题;相对于教育督导部门所进行的学校评估,这种第三方诊断有效地打消了学校的戒备心理,使学校能将真实的面貌展示出来,使第三方能收集到真实、有用的信息,从而确保了诊断的客观性与有效性。

在课题实施中,每所实验学校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在学校管理,特别是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大范围之内选择了更为具体的评价焦点。也就是说,每所学校的诊断主题和研究目的不尽相同,有的学校集中关注教师考核,有的学校则聚焦于教师培养。因此,尽管本研究在各所学校都综合使用文本分析、观察、访谈以及问卷等多种方法收集多来源、多视角的信息,但实际上每种方法在各校的应用范围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如下:

1、文本分析法

研究者在进入现场之前就开始收集学校发展规划、最近三年的相关工作计划与总结、有关制度或实施细则等文本资料。研究者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既可以发现原有管理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观察焦点、访谈提纲和问卷题项,又可以为学校管理制度和文化重构奠定基础,使新制度与旧制度前后衔接,以便学校在改进阶段能平稳过渡。

2、观察法

研究者进入学校现场之后,对教师的工作方式、人际互动、组织内沟通或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自然观察。在观察中,研究者一方面以“学校成员”的身份体验教师所处的情境,以便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教师的感受和行为;另一方面还以“外部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这个情境,思考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3、访谈法

结合诊断需要,研究者对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管理干部、教研组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等不同利益相关群体进行访谈。在方式上以个别访谈为主,结合使用集体访谈。访谈对象的选取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访谈围绕有关管理制度的形成、演变、影响及改进等内容展开。访谈提纲多为半结构性,为研究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追问提供了自由空间。在很多学校,研究者还有意识地使用了非正式访谈技术,访谈对象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存接受访谈,所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4、问卷法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教师对学校管理制度和文化的认识,研究者采用自编的问卷,对全体专任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因各校的诊断主题不同而有所不同。除了针对基本事实(如每天用于往返学校的在途时间)的调查以外,多数题目采用里克特式量表,由研究者提供一些有关管理制度和文化的陈述,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另外,研究者在问卷后面通常提供一道开放式题目,要求教师按照“StaR”(Situation、target、action、Result)模式,报告有关管理制度的关键事件,包括一件最满意的事与一件最不满意的事。问卷回收后,研究者对教师的回答进行编码和频数分析,从而丰富和深化研究者对学校管理的认识。

二、第三方诊断的主要发现

在每一所实验学校,我们都对管理制度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制度内容、制度实施及其影响力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持续三个月左右的入校诊断,我们发现每所初中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若干问题。综合各校的整体情况,第三方诊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对管理制度不熟悉,缺乏认同感

在现场诊断过程中,多数学校都能提供出一套相对比较完整、详细的制度文本。但当我们询问教师甚至管理者一些具体的规定或要求时,很多人(从30%到90%不等)表示不熟悉,能说出来的通常只是几条刚性要求。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校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并没有深入教师内心,成为教师工作的指南或反思的依据。这与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缺乏民主性有关。很多学校的管理制度通常由正校长与主管副校长制订,或由部门主任起草,校长批准后实施。教师参与不足,使得出台的制度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

2、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充分体现

管理者更多地是自上而下地思考问题,试图用各种管理制度约束教师,对教师的发展需求及心声尚未给以足够的重视。比如:有一所山区学校规定,教师每天早晨七点之前必须到校,但绝大多数教师都住在县城,乘校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所以每天早晨五点半左右就得起床,不到六点就要出门,每天晚上大约六点半左右才能回到家里。这种作息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身心负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家庭生活。有教师明确表示,只要有可能,就会调离这所学校。

3、管理制度管得过细,统得过死,教师疲于应付

多数学校的管理制度都比较细

致,但不少教师在调研中反映学校制度管得过细,统得过死,教师缺乏自。比如:许多教师反映,学校检查过多,教案、教学后反思、读书笔记、学习笔记与心得、听课记录、教学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等很多文本,都要接受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教师要完成大量意义不大的文字性工作,疲于应付,以致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

4、学校过分依赖经济奖惩,教师工作士气偏低

许多学校都建立了结构工资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发点是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激励员工不断增加工作投入,提高工作质量。但实际上,制度的实施结果却是让教师斤斤计较,整体士气低迷。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通常关心回报是否公平,当员工发现自己处于不公平地位时就会想办法恢复公平,而恢复公平的办法多数是破坏性的,最典型的办法就是减少工作投入。在调研中,几乎每所学校都有教师反映结构工资分配不公的问题。甚至有教师声称:“我们校长真没劲,老拿那点破钱说事儿”(某被访教师原话)。学校有必要对结构工资发放办法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励与认可教师。

5、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所有实验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不仅安排教师参与区县组织的各种教研和培训活动,还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但不少教师反映,各级培训在内容和方式上缺乏针对性,活动的质量亟待提高。有教师声称:“学校领导说‘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可我们却觉得‘培训是一个负担’”(某被访教师原话)。培训活动不仅实效性差,更重要的是耽误教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诊断之后的学校改进

每所学校在收到课题组的诊断报告后,都组织校内管理者和教师进行讨论,并通过积极的行动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大致而言,改进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诊断

绝大多数实验学校对课题组细致的诊断意见与建议表示接受,但为了进一步确认问题存在的程度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解决策略,有些学校又进行了自我诊断。北京昌平区北七家中学为了让教师们畅所欲言,表达真实意见,一改传统的意见征询方式,精心设计了一份网络版问卷,向教师们征求关于教学管理制度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教师匿名填答完毕后直接发送到指定的公共电子邮箱中。这种自我诊断和意见征询的方法能有效保护教师隐私,让教师感到安全,消除了教师们的防御心理,所收集的信息使管理者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最后形成的改进方案也更能顺应民意。

2、校本研究

针对前期诊断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课题组面向所有实验学校提供了校本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建议学校基于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结合自我诊断中发现的问题,在对重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排序的基础上,选择学校面临的最重要同时又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选题。课题申请书中不仅要说明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方法,还要说明如何评估研究的实效,找出评估研究实效的关键指标和标准。有19所实验学校填写并提交了校本研究课题申请书。以校本研究为驱动,学校很快就启动了诊断后的改进行动,边研究,边总结,推动问题的逐步解决。

3、专家指导

在校本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专家通过参与式研讨、现场咨询、课题简报、标杆经验分享、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学校提供高水平、建设性的指导,引领学校将研究聚焦于学校管理,“小题大做”,“做大做实”。比如:在北京昌平区长陵中学,服务于学校在小班化情境下开展参与式教学的需要,大学专家指导学校构建了新的教师教学指导意见,并对教学表现评估标准、教学研讨制度、听评课制度等相关制度进行了修订,有力地推动了参与式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

四、课题实施的成效及反思

“初中校诊断”行动前后经历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实验学校在参与课题研究及推进校本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有益的、可以推而广之的经验。比如:北京昌平区南邵中学改变了过去根据教师贡献发放教师节津贴的做法,按照员工岗位平均发放,有效地淡化了奖惩,促进了和谐与团结。又如:在听评课方面,北京昌平区北七家中学减轻教师负担,将教师学期听课任务由30节减至15节,并要求教师听课后填写格式化的即时反馈简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学校管理者观念与行为发生变化。很多管理者逐渐克服了“归罪于外”的心态,增强了问题意识,并且主动寻求课题组专家的引领,通过校本研究切实改变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之所以能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有以下三个因素十分重要。

1、第三方诊断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

第三方诊断不同于教育督导部门所进行的学校综合督导或专项督导,它不具备任何行政色彩,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诊断、服务和发展。而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诊断的这些发展,诊断的专业化程度及水平至关重要。在本课题中,为了保证第三方诊断的质量,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包括:

(1)选取不同领域的资深专家及经过专业培训的评价者组成评估团队。团队中既有熟悉相关业务的大学专家、校长和教研员,又有教育评价专家及经过专业培训的评价者,成员之间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2)在每所学校确定不同的诊断焦点。我们指导学校通过重要性排序,选取当前学校管理实践中最亟待关注的某个小领域作为诊断焦点,予以深入诊断和分析。

(3)基于有关理论进行研究设计。在不同类型的学校,针对不同的诊断焦点,我们采取了不同的理论作为研究设计的基础。无论是教育评估、影响力评估或政策评估理论(如斯里克芬的目标游离评价模式),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各种理论(如亚当斯的薪酬公平理论),都可以为第三方诊断的研究设计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

(4)评估者在现场收集数据的时间投入多。有的学校投入了20以上人天的现场工作。这使得评估者有机会深入教师所处的情境,参与教师活动,体验教师的感受和认识,克服可能的偏见。

(5)采用三角互证技术。评估者从多种来源渠道收集信息,并将不同时间形成的文本、从不同利益相关群体收集的资料,或用不同方法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交叉对比,相互印证,使评价结论和解释更加深入和准确。

(6)诊断报告翔实、具体而深入。在课题组提供给学校的诊断报告中,既有诊断结论,又列举出相关的证据作为支持;既提出问题,又为学校提供可供选择的改进策略,这些改进策略都十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学校管理者的问题意识与责任意识

管理者是学校管理改进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意识是制约学校改进成败得失的重要因素。如果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管理者不愿意承认和改变,或者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么管理改进以及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在本课题的实施初期我们发现,存在类似问题的学校管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有些管理者存在“归罪于外”的心态,他们不讳言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但通常将其归咎于各种外部因素,如社会大环境、区县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校长办学自、教师素质、学生来源等等。当接到第三方的诊断报告及改进建议之后,他们通常也会找出一些理由拒绝进行改革尝试,从而使得学校管理改进遭遇很大困难。

令人备受鼓舞的是,随着课题实施的深入,经过课题动员、管理者培训以及入校提供专业支持,学校管理者的问题意识与责任意识已逐渐增强。北京密云县的一位校长在参与有关研讨后反思道,在过去,“包括我在内的一些校长没有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谈不上对问题的明确化和具体化”,“有时即使看到问题,也认为责任不在自己”,“应对措施肯定不会有的放矢,仅是流于形式”。而现在,校长们经常用批判性眼光审视学校管理实践,能敏感地捕捉到亟待关注的问题,并通过综合分析校内外影响因素,寻找自身的责任和原因。更为可贵的是,校长们在勇于承认问题的同时,还积极尝试通过校本行动研究去解决问题。比如:某中学的管理者有意识地增加与教师的非正式交流,倾听教师的心声,拉近了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3、多方合作模式的探索

已往的学校改进研究既有教育行政部门起主导作用的传统模式,也有第三方提供专业支持的第三方模式。而在本课题中,我们接受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教育学会的双重委托,通过市教育学会、大学专家、区县教委及初中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探索出在学校改进领域开展行动研究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传统行政模式和第三方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在课题启动和验收阶段,市教委及区县教委领导出席有关会议和研讨活动,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课题的高度重视,有效地激发了实验学校的参与热情。

(2)市教育学会及大学专家所提供的专业支持细致深入,使学校体验到理论的价值和行动研究的实践意义,从而愿意接受第三方的现场诊断和入校指导。

(3)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支持农村学校采取奖励式在家办公制度),希望学校通过探索找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学校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