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重要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08:36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1

这篇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单元重要知识点的文章,是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提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安全原则: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3、用剩的药品处理原则: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一斜二放三慢竖"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一捏二吸悬空滴")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3、量筒的使用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四、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五、洗涤仪器:1、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2、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六、活动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7—p9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p10—p12七、绿色化学的特点:p6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o2sp等。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kclo3so2等。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a+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燃烧完瓶中的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2、空气的成分: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p24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p25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2)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氮的氧化物等。三、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铝箔碳铁丝磷)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p34、p35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p37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撤: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熄灭酒精灯。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氮。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提纲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现象表达式电解水验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h2oo2h2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4、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二、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2、化学性质——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的生成物是水。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三、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热胀冷缩)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四、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五、原子和分子比较1、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具有微观粒子的共性。2、不同点: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3、联系: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五、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1、物质由元素组成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纯净物(单质、化合物)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六、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3、硬水和软水(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七、物质的分类方法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二低”“三靠”)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八、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p57—p59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主要水体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3、爱护水资源——节水标志(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2)防治水体污染的办法:a、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妙复习提纲一、原子的构成: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电子(一)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二、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三、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sialfe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4、元素和原子比较(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联系元素的最小粒子元素=================================原子一类原子的总称5、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的意义:可以表示氧元素,也可表示一个氧原子。6、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7、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固态、液态、气态]、稀有气体元素)8、元素周期表四、离子1、核外电子的排步——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a、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c、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4、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5、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五、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co2的意义六、化合价1、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七、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o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h2o八、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23+35.5=58.5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39+35.5+16×3=122.52、根据化学式,也可计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如:在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2:16=1:8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2=12:32=3:8如: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先计算出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14+16×3=802.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大纲一、定义:表示一种化学变化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1、2h2+02燃烧=2h2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h20水2、左边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而等号上面的是反应的条件3、化学变化的鉴别方式是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4、实验室里面的化学反应2kmno4加热=k2mn04+mn02+02制取氧气的式子2kcl03加热=2kcl+3o2同上cao+h2o=ca(oh)2生石灰+水生成熟石灰〈石灰水〉2h202=2h20+02双氧水制取氧气〈连接:双氧水有消毒功能〉ca(oh)2+co2=caco3+h2o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fe+h2so4=feso4+h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2o3+3h2so4=fe2(so4)3+3h2o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3价的铁才叫铁+2价的铁就叫亚铁哦如上面的2条式子)2h2+o2=2h2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0=2h2+o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fe2o3+3co2=2fe+co2高炉练铁又叫还原氧化铁cuo+h2=cu+h2o实验室里面的还原氧化铜5、化学方程书写①在等号左右各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②配平就是左边有什么原子有多少个都等于右边的全部原子1.知道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后2.列出式子h2+o2=h2o很明显左边有2个o但是右边只有一个3.配平在h2前面加2在后面生成的h2o前也加2变成2h20=2h2+o24.注意还没完如果反应物里面没气体的而后面有气体的话要加哦所以最后的式子应该是2h20=2h2+o2四.反应了类型最基本的四个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①化合2种物质作者2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例子如下cao+h2o=ca(oh)22h2+o2=2h20②分解刚刚好和化合相反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2种或者2种以上物质2kmno4加热=k2mn04+mn02+022kcl03加热=2kcl+3o22h202=2h20+02③置换一种单质把其他物质里的单质置换出来fe+h2so4=feso4+h2还有一些也是不是基本的还原反应把氧置换出来的反应氧化反应得到氧的的反应

五、计算①设你要求的东西为x②列已经配平的方程式③在要求的和已经知道的化学式下面写不他门的相对分子质量④给出实际的已经知道的⑤列出方程求出结果⑥答例子题目有4g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多少g的水?解:设生成xg的水①要求水所以设水为x2h2+o2=2h20②已经配平的方程式436③因为要求水和已知氢就只列水和氢的就好了4gx④把知道的氢和未知数列进去4/4g=36/x⑤列出方程x=36g⑥求出结果答:生成36g的水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大纲一、碳的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1)石墨、金刚石、碳60的物理性质(2)各物质的用途。2、化学性质(1)稳定性(2)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3)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4)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煤炉的底层:c+o2点燃co2煤炉的中层:co2+c高温2co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o2点燃2co2二、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1、制法(1)、原理: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2):见课本探究实验2、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co2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3、用途: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化工原料三、一氧化碳的性质: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点燃2co23、用途:燃料、冶炼金属其它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提纲一、燃烧和灭火1、物质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3)达到着火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三、化石燃料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四、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3、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2

   3.抓住重点,能使知识系统化,便于知识的记忆。化学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重点知识,没有一般知识就无所谓重点知识。重点知识有层次、有联系,抓重点就能使知识形成类别、系统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紧密联系和系统,便于大脑储存和记忆。

   二、化学重点的确定

   重点是连贯全局、带动全面,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比较突出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有技能、方法的重点。知识内容的重点,一般而言就是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关键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是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的。难点是指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接受,而教师难以讲授、难以处理的知识内容。关键是指最本质的内容,或是能带动全面、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的内容。

   这三者的关系,有的是重点、难点和关键三者重叠(即三点一致)。有的是三者散列。这三者的关系,不少内容是三点中只有二点或是一点。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3

摘要:教育是国家的重要事业,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是值得探究的。本文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归纳与整理”栏目的教学进行思考,从栏目的认识、理解、教学实践和感悟上进行了分析和解说,提出该栏目的三项功能:牢记章节重点知识,了解教材章节结构的内容,对章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笔者结合“元素周期表”深度发掘该栏目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归纳与整理;教学思考

人教版化学教材在每章节学完之际,都会设有“整理与归纳”栏目。该栏目是对这一章节内容的概述和巩固,形式多样,总结出的基本知识点能够让学生掌握,同时又留有很大空间让学生自己梳理本章的知识框架,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能够让学生充分吸收重点知识。可是,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听课了解到,许多教师并没有很大的精力帮助学生利用此栏目,而是将其当成填空题一带而过,这样,体现不出该栏目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深度发掘此栏目功能,让学生有所领悟。

一、对“归纳与整理”栏目的认识和了解

人教版教材内“归纳与整理”栏目占据大量的篇幅,说明这个栏目具有显著优势,笔者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该栏目的特点。

1.形式种类多

栏目设置多样化,栏目内知识点丰富,不仅以文字叙述的方式来总结内容,还包括公式、图表等。学生在归纳与整理本章内容时,能够将知识在脑中网络化、系统化,深化知识点之间的枢纽联系,更好地理解本章学习的重点知识。

2.提示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线路

该栏目提示了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的线路,将知识点穿针引线,全面归纳重点内容,同时又分门别类地细化知识点,学生可以用对比法、相似法学习这些知识点。例如,钠单质和水、酸的反应有很大的区别,而通过对钠相关知识点的梳理,能够表明钠的化合物有哪些,并且是如何生成的,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自己主动去构建知识体系,巩固知识。

3.留出空白,自己构架

栏目留出空白让学生根据栏目线索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学生在翻找材料、回忆书本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查找、比对、分析以及整合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对关联知识点进行比较,同时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联想本章重点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教材每一章的重点知识之间存在内部联系,能组成结构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点基本脉络,为学生留有空白,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知识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对栏目的教学实践和领悟

为加强对本栏目的教学实践与领悟,笔者选择化学教材必修2第一章元素周期表的“归纳与整理”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1.教学实践

本章内容讲述的是元素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等,因此本章“归纳与整理”栏目就是围绕这些基本知识点进行阐述与总结,但是如何使学生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并且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需要栏目中的结构知识图给我们提供线索。

这一部分栏目留白让学生进行填充,从而巩固基本知识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仅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只针对这一个知识点深入研究,而不会对相关知识展开联想,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而利用这一栏目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如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以本章知识重点元素作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逐渐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将本章知识深化。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了解自身在这一阶段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客观地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评价。

2.教学领悟

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栏目思路来巩固基本知识点,但往往无法将元素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三个知识点相互连接,知识点较为零散,无法形成知识网络,尤其是在学习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因此也需要教师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

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同时构建知识网络,遵循栏目整体思路,寻找各个知识点内部存在的关联性,同时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激发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对知识的渴望。

综上所述,“归纳与整理”栏目是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对化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在真正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开发。教师要利用教材留给学生的空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整理化学教材内的知识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建立更加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⒖嘉南祝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4

从学生方面看,受过去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依赖心理太强,部分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差,不肯动脑思考,只愿意接受现成的知识,学习效率低。

科学的复习方法,能提高复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经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专题复习学案教学模式”能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一、专题复习学案和实施

1、专题划分

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和时限性,按知识的系统性,将课本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编,以专题形式帮助学生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叠加、联系。通过对不同概念的揉和,不同类型知识的对比,从结构到性质、推论,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应用、触类旁通的目的。专题划分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要体现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可将初中化学分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单质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四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又划分出若干个小专题,一般一课时一个小专题。在此要不断给学生提供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途径。

(2)要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关键点、难点、疑点和常考点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例如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中包括以下内容:①常见仪器的使用与实验基本操作;②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检验、除杂与转化;③酸、碱、盐等物质性质、制备、鉴别;④酸碱盐推断、提纯与转化;⑤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2、学案设计

每个专题一般包括以下五个内容:(1)中考复习要求(2)基础知识回顾(3)重点疑点精析(4)解法方法指导(5)知识能力训练。

设计学案一般要注意知识、方法、能力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具体如下:①中考复习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制定出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目的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描述复习要求时一般要使用“记住”、“学会”、“会写”等行为动词。②基础知识回顾:将每个专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学案,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一般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基础是指立足教材,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全面是指要全面覆盖本专题所涉及的知识,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系统是指对知识进行归纳、比较与梳理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③重点疑点精析:将本专题的重点、疑点、关键点等设计问题式学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找准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消除疑点。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培养。④解题方法指导: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例题题干所涉及的知识主要是本专题复习的知识。学案只写题目,不写分析和解题过程,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归律和技巧,达到解答的归范性,侧重于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知识能力训练:为了保证练习的质量,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要精选设计组编练习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a要尽量涉及本专题知识,兼顾知识和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b各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顺序一般按识记与理解、掌握与巩固、拓展与迁移,由易到难分层次组编。C习题数量以每课时多数学生当堂完成80%左右为宜。练习题量小不成;练习题量过大,则会花费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势必要加重讲解时间,练习中可给出答案或必要的提示。

3、学案实施

(1)明确复习要求:教师设计好的学案下发后,指导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了解复习重点,激发学习动机。(2)回顾梳理知识:指导学生通过填写“基础知识回顾”部分的学案达到知识的系统化,对相似的问题、易混的概念进行比较、归纳。另外要采取各种方法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扎扎实实地使学生对每个概念都要达标。

具体要求:优等学生不看教材;规范、迅速地填写;学困生提倡对照教材、规范做答。(3)抓重点释疑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帮学小组为主体,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从而达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消除疑点的目的。对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由教师点拨,力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悟为果。(4)指导学生学会解题: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这部分例题可由学生自己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可让学生去讲解,把自己的正确思路讲给同学们,激发兴趣。也可采取师生共同讨论;通过一题多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改编例题,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典型错题,让学生寻找错误步骤分析错误的原因。无论采取以上哪种方法,最后都要反思解题过程,理顺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5)加强练习,形成能力。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同时,教师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给学生指点迷津。

二、注意的问题

1、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要重点突出,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学习方法指导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专题学案的时间安排上不一定拘限于一课时,应在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符合学情的前提下尽量最少的课时完成。习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编写一些选做题目,使他们吃得饱,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也有利于初高中知识衔接。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5

化学复习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求复习中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总之,如何提高化学考前复习效率是摆在全体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做好高中化学考前复习呢?

一、考前系统复习的基本要求与任务是:

(一)首先要作好思想准备

不管是哪种考试,要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它是对自己学过的知识是否掌握多少的一次检验,反映出你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所以思想上正确认识了,重视了,你就能全心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去。

(二)制定的复习计划

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后几天的学习做出详细、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数。同时要明确重点,攻克难点,侧重疑点。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应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复习更重要的是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不同的方法也许适用于不同的人,我们应在实际运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时应注意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复习方法。复习中要文理科交替,因为文理科交替复习能减少学科知识间的互相干扰和相互摄制,利于记忆,增强知识在脑海里的时间性。

(四)适当做些综合题

综合题能反映出你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因为一门学科的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你做综合题做得较顺利,证明你在系统复习中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是比较完善和系统化复习工作是做得较好的。如数学中的综合运算题就反映出你是否掌握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技能。这会增强你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

(五)坚持做好系统复习

要认识相对集中的复习时间的宝贵,不能轻易浪费,所以要十分珍惜。把各学科的知识系统地进行整理,克服放松情绪。

(六)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在系统复习中,将平时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某方面的内容掌握不够的、理解还欠深刻的内容及时补正,达到完美无缺。

(七)融会贯通、强化记忆

平时学习,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学习的,这就难免显得分散和凌乱,通过系统复习,可以把平时学过的知识点地“串”起来。这样,“串”起来的知识就比较系统了。在“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重新学多一次,再认识过程记忆中起着强化作用。系统复习次数越多,强化作用越多,印象也深刻。

二、做好高中化学考前复习的策略

1、要准确把握复习重点

主干知识是教材中的重点,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在抓主干知识时又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非常重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重点。在高考中应对各种新情境、新变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总复习时教师一定要带领考生充分利用课本及复习资料,打好坚实的基础,把握好复习的主线,集中精力,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的复习作为最基本的策略。在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克服想当然的思想,认为复习的都是基础的知识,高三的学生应都掌握了,老师应在复习中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调整,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越是基础的知识越不能让学生忽视。

学科能力、学科方法的培养是重点,高三复习不仅要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根据化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考的考试要求,能力的提升要以自学能力为主线,思维能力为核心,实验、观察能力为基础。学科能力的培养要融入复习的每一个环节,要贯穿于高三复习的始终。

2、建立知识网络

首先,建立知识网络应立足于章节或单元知识。各章节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结构,同一章节的知识联系相对而言更紧密一些,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在复习中,同学们应在弄清各章节的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本章节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本章节的知识网络。

其次,在形成章节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形成跨越章节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学科内某些板块知识的网络结构。当我们复习了多个章节或第一轮复习结束的时候,就可以将书中多个章节整合为一个板块,比如将我们学过的几章非金属元素整合成一个板块: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从中找到非金属元素间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再次,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贯穿全部内容的规律、技巧和方法上的联系。随着同学们对复习内容的深入理解,逐步掌握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这些联系,形成学科思维,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织网,要不停地完善和优化这张网。从而做到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化学的主干知识,学科能力要求,学科特点和考试要求,做到胸有成竹,考试时处变不惊。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6

一是初高中教材的版本不同。初中的教材是人教版的,而高中的教材是苏教版的,教材的延续性相对较差,知识的跨越较大。目前初中化学的教学比较不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知识内容仅仅是点到为止,甚至删减,而这些知识很多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而这些内容高中教材中又没有重新体现,这样就容易形成盲区,给教学衔接带来问题。

二是学习内容上,初高中化学本身存在一些不相适应。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的学了要加强形象思维外,还要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三是学习方法上大多数学生还未走出初中学习的模式。不少学生仍在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来学习高中课程,对教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引起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矛盾,使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有机统一;使初高中化学教学能有机地整合并协调发展;使初中的教学能更好地为高中的教学服务显得非常重要。要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初高中教材的研究,了解新课程知识内容的变化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前提

作为教师,应注重初高中教材的研究,初中教师要能够知道哪些知识在初中必须过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有出现而高中不再出现;高中教师基本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不再出现但有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应做到心中有数。

一是原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二是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如o2和Co2的主要性质;实验室制取o2和Co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等;三是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的知识点。如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等。

在课标删减或降低难度的知识点中,很多在高中的学习中马上要用到,如酸碱盐的溶解性在离子反应中的运用,建议对于类似这方面的知识,初中教师在上新课的时候能够在相应的章节做适当的拓展,特别是初中有出现但没作要求但高中有要求并没再出现的;高一教师在开学初可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利用一些时间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复习,重点是对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酸碱盐、化学实验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和深化。

二、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关键

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学生的知识才能建构。化学又是一门专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化学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的概念和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一要学会“推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采用“推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对事物进行推论,而后再用实验进行论证。

二要学会用联想、类化的学习方法。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这一节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采用联想、比喻的方法进行学习,可让学生联想熟知的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等,指出“物质的量”与它们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巧妙地引用这样的联想和类化,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理解、掌握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的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要学会用比较、对照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化学知识太细、太零散、太零乱极易混淆。如在学习高一《钠的化合物》时,可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对照的方法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从组成、类属、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不同点和相互转化关系。使学生不仅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要学会及时整理、归纳。华罗庚和钱学森都曾经提到:读书要由“从薄到厚”再由“从厚到薄”。显然两位科学家在学习上强调整理和归纳。因此,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应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便于抓住重点,掌握规律。如学习完《氯气》这节后引导学生从结构、性质、制备、鉴别、用途、贮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把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整体性、综合性的总结,才能达到学习的更高层,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网络化、形成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知识。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7

 

一、搭建框架结构,理清知识联系

 

在高中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中,《文化生活》模块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教材内容时代性强,资源丰富,涉及面广,呈现方式多样化。与其他三个必修模块相比,《文化生活》模块在理论上给人以散而乱的感觉,没有其他三个必修模块那样系统。针对这一特点,在复习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知识联系是搞好《文化生活》模块复习的关键。

 

在课堂上,教师依据上表设计思路,围绕文化一般和中华文化两条线索和表中展示的四个主题,逐一分析点拨:是什么:文化的概念和作用(意义);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怎么看: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核心和魅力(民族精神);怎么办:选择并发展先进文化。这样,就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揭示了生活间的逻辑联系和主干知识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联系,使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文化生活》模块宏观层面上的框架结构和线索。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课与课、框与框、目与目之间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以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点连成线,由线结成面,进而在脑海里形成《文化生活》模块微观层面上的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概括,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文化生活》模块知识的整体感知,自主掌握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形成具有政治学科特色的学科思想,掌握学科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起“高考无重点,考到了就是重点”的理念。对基础知识要进行地毯式扫雷,不留遗漏和遗憾到高考。既对正文深入挖掘,又要对引文进行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教材,指导学生学会按考点进行知识整理,形成一个个小的知识库。要善于抓主干知识,如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创新发展特别是科技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用足够时间讲清讲透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着力强化;用少量时间复习一般知识,“谈化”非主干知识。同时,重视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突出思维过程与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以确保复习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三、彰显时代主题,注重生活探究

 

《文化生活》模块“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构建的。因此,在《文化生活》模块复习中,教师应彰显生活主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生活主题,选取鲜活的生活案例,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围绕生活情境精心设计具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设计的问题,联系背景素材主动地多层次多角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主题,对知识内涵重新发现与拓展深化,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转换和生成,引导学生既重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记忆,更重视对解读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便在考场的有限时间内以不变应万变,迅速提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从而取得理想成绩。

 

紧扣时代脉搏,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也是新高考命题所坚持的原则。5年文化高考题也同样突出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考查,力图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当代的人”,而不是一个“历史的人”。在《文化生活》模块复习中,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文化生活为背景,以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即时热点为切入点,从整体上把握热点之间、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把考点与社会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把以知识复习带动社会热点的复习和以分析社会热点带动知识复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心时政,关注国家大事。

 

四、重视学案导学,提高自学能力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自学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益的根本。学案是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载体。发挥学案导学功能,关键是要编写高质量的学案。针对不同学习对象存在的差异和复习的不同阶段,编写不同层次的学案,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学案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学习惯,逐步提升自学能力,旨在高效复习。一般来说,学案是与基础学案和专题学案相配套的知识运用与能力提升学案,都坚持以“目标立意、生活立意和问题立意”为统领,突出学科框架结构、知识网珞、知识主线、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围绕目标立意、生活立意和问题立意方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不同视角,归纳串连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建立不同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框与框、目与目之间以及基础知识之间、主干知识之间、学科知识与时政热点之间的多种联系,突出主干知识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将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的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和要点拨的方法技巧、思路,设计到学案里,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当堂训练,教师只对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和概括小结。这样做,既克服了教师满堂灌的弊端,又拓展了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依托学案又不拘泥于学案去独立思考,分析研究,理解消化所学内容,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解决依靠自己能力仍不易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目标会更明确,思路更清晰,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知识记忆更牢固,学得更扎实。同时,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学案导学,自主高效”的目的。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视角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75

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学校教育也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对教育进行有效调整。化学作为一门对生产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从新的视角展开教学活动,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本文就新时期有效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新视角展开论述。

一、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化学并不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开始进行化学学习,然而进入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反映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压力较大,一方面源自于对化学知识点的学习;另一方面源自于考试的压力。化学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不仅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要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试。

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压力,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消除压力,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在获取化学知识点过程中的快乐。一方面,针对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点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要求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循循善诱,使学生更加顺利的接受知识点,进而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针对学生由于化学考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考试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考试只是检测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并不能代表学生所有的努力,同时也要让学生坚信只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努力学习,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在考试过程中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消除了心理上存在的压力,才能使学生更加轻松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过程,如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获取,那么,对学生提升获取知识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如果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消极被动,那么,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提升高中学生在获取化学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激发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种,本人就以下几种有助于激发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实际教学中,对激发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管化学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还是化学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教师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总能够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点。当然,教师在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为目的,还要能够将有趣的话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化学课堂的乐趣,而且也更好的感受到了化学知识点的乐趣。

(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本身的乐趣

教师在调动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将一些外在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提升课堂教学的乐趣,还要通过化学学科本身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本身学习的乐趣,本人会借助于一些实验,让学生领略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现象是多么的奇妙,本人还会运用一些理论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本人还积极的让学生去体会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思考的美妙,进而达到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学生一旦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进行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就大大提升。

三、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有效应用化学知识点的能力,也是新时期有效开展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点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知识点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对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知识点有很大帮助。课堂上学生刚刚接受新的知识点,自然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全面与深入,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应用知识点的机会,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积极的进行思考,自然能够更好的把握知识点。

(二)对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有很大帮助

现代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翻开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自然为学生有效应对高考做好了准备。

(三)对提升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过程中配之以案例,无疑对提升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教师还要积o的鼓励学生进行实践。

四、通过化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9

一、设计思想

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之中,设计一系列适合学生做而又值得去做的学习任务,是教师需要仔细思考的事情。在化学课堂上,透过学习任务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师对于学生学化学概念、对于如何教化学概念的理解。化学教师对化学概念、化学概念教学、化学概念学习的理解直接影响他们在课堂中采用怎样的行为,会给学生提供怎样的学习机会,达成怎样的

目的。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在总体上要全面体现三维目标。全面发

展的科学素养,要通过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发展来体现。

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技能来体现的。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所倡导的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全面设计教学目标,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来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表应该是一致的。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学科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尽管作为课程的内容已经筛选,但仍然很庞杂,且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知识网络中的连接点,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教学重点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点难点和动态教学重点难点。静态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规定的教学重点。这种教学重点侧重于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定的,其强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指该知识在本章本节知识体系框架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动态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是指教师需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经验、知识面等)相脱节的内容。换言之,就是“学生不懂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种教学重点难点会因人而异,因班而异,也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因教学情景的设置而不断的变化,是一种动态表现形式。

四、教学情境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化学重要知识点篇10

我觉得在现在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标已经开始课改的前提下,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就是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就是说从知识的角度来说,高考理综的化学部分其实主要是按照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和实验这五大块,但是现在是把这五大块随意进行组合和搭配,所以试题已经打破了化学学科各知识板块间的界限,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加大了对知识间的整合,形成了综合性非常强的试题。所以现在的高三复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复习,或者换句话说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对过去知识的重温或者说是炒冷饭,而是要把知识重新进行整合,重新认识、构建、融合、提升,尤其是要让学生自己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觉得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意知识点的延伸和补充,减少难题、怪题、繁题的练习,在复习中要以能力训练为主,在融合贯通上多下功夫。

第二,抓主干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就是说现在的主干知识的复习可以按照专题形式进行,通过横纵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纳、联系、总结,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有,能够以点带面,这样的复习往往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而且非常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敏捷性。

第三,要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仍然是现在考试的重点,我认为实验复习有这么四点:一是要对化学基本实验操作进行加强,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还有一些演示实验;再有就是对熟悉实验的原理要让学生弄清楚;熟悉重点实验的基本操作;重要的实验的特征、现象,这样的复习我觉得能够在选择题上还有一些二卷的简单的填空题上拿到基础分。二是对典型的题目、重点的题目进行剖析,组织开展实验设计这样的教学,这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三是在练习和讲评上要教会学生通过现象抓住核心知识,在透彻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四是要重视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复习,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要注重教材实验的挖掘,将教材中的验证实验可以改成一种探究性的实验,设计实验问题的情景、获取、展示知识的过程,这个实验的复习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第四,要重视化学用语的练习。通过这次高考也发现光化学用语上的考题就很多,我数了数光写化学方程式有机和无机加起来有十个之多,量很大了,所以要交换化学用语的练习,实际上通过化学用语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对化学反应、化学原理的认识加深,尤其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上要注重以上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