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19:36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1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置于突出地位,并纳入了“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纳入“十三五”规划,足见党中央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行环境绩效考核机制,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处理,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农村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综观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整体改善不大,甚至呈现出资源约束趋紧、局部环境恶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致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陷入了治理困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农村生态环境包容性治理既是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治理问题的深入反思,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理论的运用和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主要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原因、治理改善和对策建议等内容为主。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卢智增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借鉴国外经验五个层面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1]。李咏梅指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加大公众参与力度[2]。王春凤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在市场和政府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治理成本和产权划分间的平衡,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足的途径之一[3]。黄英等利用Dea分析法,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4]。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困境的再分析,把包容性治理的理念引入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位,以保护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协同发挥政府、企业和农民的治理,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

2包容性治理的内涵界定

包容性治理是治理理论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是在西方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个任何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合,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民和机构统一的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5]。英国学者格里•斯特罗克(GerryStroker)梳理了治理理论的五个基本主要命题:1)治理包括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行动者;2)在处理社会及经济议题时,责任与界线的界定并不是非常清楚;3)在集体行动中,行动者彼此间存有权力互赖的关系;4)治理系一个行动者拥有自主性且自我管理的网络;5)治理强调政府运用新的政策工具或技术来指导或驾驭来成就目标,而非一味依赖权威或命令[6]。可见,治理不再意味着唯政府主义,政府不再是单一的治理主体,但是市场和社会的不足与政府的职能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起重要的作用。对中国而言,“治理”是一个舶来概念,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一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能否采用拿来主义,尚值得商榷或证伪。但毋庸置疑的是,西方治理理论所强调的治理主体的多元、多种模式的运用与协作的理念,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己成为社会管理尤其是公共部门治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目标追求。包容性治理的内涵与善治理论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善治理论主要是引用西方“goodgovernance”理论,即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保持公共利益持续增长的管理过程。中国古籍《汉书》载有:“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俞可平教授将西方的善治、“goodgovernance”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善政善治的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韵味的善治概念,即认为善治是一种力图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力求实现的一种国家、政府、公民互动合作、互促互进的一种新型关系,是采取一系列经济、政治、管理等手段综合治理力求实现的一种国家、政府、公民互动合作、互促互进的一种最佳状态。基于此,从本质上讲政府善治是一种治理模式的选择,是一种治理路径的选择,是政府作为治理的主体,以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增长为目标和归宿,将国家权力回归社会,还政于民,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包容性治理是在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包容性的“发展”与“共享”理念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包容性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治国之“大智慧”。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民族。中国古籍中有大量有关“包容性”的论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是指“领导、统治”,“公”是指办事公平、公正、公道,“常”是指常规、规律,包括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等。因此,“包容性治理”这一新命题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胸怀寻求公平正义。提倡包容性治理理念,就是在社会治理中要尽可能吸纳各方社会力量,带动社会参与,扩展服务内容,满足多方位、异质性的社会需求[7]。从本质上看,包容性是民主治理的一项核心价值[8],它的关心的是弱势群体基于法治的平等参与、平等对待和平等权利。

3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困境

3.1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根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统计,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吨,生活污水90亿吨,人粪尿年产量2.6亿吨;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加重,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村的污染排放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其中化学需氧量占了43%,总氮占了57%,总磷占了67%[9]1;二是农村地区围湖造地、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行为依然存在;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仍然有近3亿人喝不上健康的饮用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所致[9]89,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癌症村数量在逐年上升。由此可见,农村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威胁到近8亿农民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3.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困境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是改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了“五位一体”发展的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纳入“十三五”规划,足见党中央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出台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治理、农业生态源污染治理的投入;通过《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2015年8月,水利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随着我国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总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的态势,农村地区正在受到乡镇企业污染和城市污染转移的双重威胁,农村生态治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陷入了越重视越严峻的悖论中,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政府监管虚置。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涉及一个从源头控制到中间监管再到生态修复的动态持续的过程。地方政府在治理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一旦疏于源头保护,往往会处于被动的局面,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将会急剧增加,使得政府疲于应付,影响政府科学决策,甚至酿成严重的污染事件。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在实践中,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基于政绩前途考虑,根据中央的要求采取源头保护、责任追究、生态修复等方式严格治理农村生态问题,甚至对农村的乡镇企业实施环境问题否决制,但是地方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缺乏长期性、制度性的机制,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和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生态绩效。此外,由于地方政府承担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使其常常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而致使生态治理意识不够强,生态环境监管乏力,往往抱着“不危害,不治理”的原则,只有当生态环境恶化,并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时,政府部门才选择干预并治理,这种监管的虚置,无疑增加了治理成本,也使治理成效大打折扣。二是乡镇企业治污动力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也是农村生态治理的重要环节。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理性经济人,乡镇企业往往唯利益至上而罔顾环保投入。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乡镇企业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往往地域性强、规模小,资金薄弱、技术含量底,无力将其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效益期较长、收益慢的生态治理中去。加之乡镇企业往往处于农村隐蔽地带,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对污染行为往往带有侥幸心理,而让其通过道德自律,自觉投资治污缺乏现实性。另一方面,乡镇企业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耦合。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推动农村经济和带动农民就业的重要作用,其所缴纳的税收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地方政府对乡镇企业的污染行为只要不带太大的危害,往往视而不见,即使对其治理,也限于临时整顿,以罚代管。因此,乡镇企业由于违法成本较低,加之保护伞的遮蔽,也使其对生态换进治理缺少动力。三是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程度和深度有限。社会公众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体验者,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和治理能够触及到政府难以触及的地方。但由于我国长期的“强政府,弱社会”的治理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较多地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的方式,加之社会组织发育迟缓,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途径极其有限,致使社会自发参与治理的程度和深度非常有限。尤其是作为农村生态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农民往往追求获得短期生存利益而忽视对农村生态环境重视。此外,由于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农业生产生活中所造成的污染及其周边企业的环境污染缺乏敏感和危机意识,只要不威胁到其生存状态,往往对环境污染行为听之任之,加之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也大大限制了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治理主体合力不足。生态环境是具有较强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因此,对其治理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仅靠政府的“单枪匹马”的主导力量是不够的。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依靠环保、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的管理,由于条块分割,这些部门之间面临职责权限不清晰,导致治理主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此外,由于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外部效应的特征,作为理性的经济主体乡镇企业和作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农民,更多关注的是其自身的投资成本和效益;加之法律法规的缺失,企业和农民参与生态治理的意识薄弱,致使生态环境的治理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缺乏整体合力作用。由此可见,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除了需要加大必要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外,还需要破解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运用包容性治理理论,尊重和发挥多元主体在农村生态治理中作用,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和收益的最大化。

4农村生态环境包容性治理机制

4.1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结构

“包容性治理”的理论精髓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方向,因此,在实践中,要结合我国实际,形成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包容性治理结构。一是要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公共事务,所涉利害关系人众多。由于政府掌握并占有丰富的经济、社会、行政资源,决定了其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者,政府承担着“掌舵人”的角色,各级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整体规划、监管控制将直接决定治理成效的大小。因此,政府首先应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内化为绩效追求的首要目标;其次政府要将农村生态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并统筹协调好环保、水利、国土等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任务,建立政府与乡镇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使农村生态治理真正成为全员参与、协同治理的新格局。二是要强化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治理的重要作用。乡镇企业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态势。因此,必须成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农村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乡镇企业而言,首先要把注重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有机统一。乡镇企业发展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一个良好的企业,只有注重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快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技术革新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三是壮大发展社会力量在生态治理中的参与、监督作用。农民生产生活的有限理性也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其污染行为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分散性,政府有形的手很难触及这些区域,使得末端治理鞭长莫及。所以,农民自觉遵守道德操守和法律法规成为农村生态治理的重要凭借。发挥农民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等新媒体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倡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进行绿色消费,增强农民生态保护和治理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农民及相应社会组织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使社会力量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4.2加强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到地方政府、乡镇企业、农民、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复杂系统工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大小,取决于各级政府及其对乡镇企业和农民等社会力量的利益整合和动员程度,以及多方利益主体之间彼此密切配合的程度。因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就在于各治理主体追求自身“私利”与生态环境保护“公利”之间的矛盾。乡镇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单纯让乡镇企业投入资金进行节能减排,或者直接参与生态治理显然比较被动;而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希望通过农药化肥等的投入来增加其农业产出。对此,政府应给予包容,通盘考虑和全面兼顾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扶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乡镇企业和农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其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并对于绿色产业(产品)给予政策优惠和税收减免;而对于污染企业,要给予严厉处罚。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产品进行绿色产品规制,并发挥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监管,社会公众通过购买绿色产品,抵制超标准、高污染的产品,让乡镇企业和农民认识到产品和生态环境之间是唇寒齿亡的关系,进而使其自觉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以为广大民众提供健康、环保的生活、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治理成果的共享。

4.3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权益

农民是农村生态治理中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他们承受着来自农业生产、农村工业污染的双重危害。但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力量薄弱,始终处于最弱势的地位,加之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农民的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因而其利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政府要尊重作为弱势群体农民的环境权和生命健康权,完善现有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增加生态环境信息的公布,增强农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的认知度,同时对于涉及农民健康环境权益的规划项目和建设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让农民有充分的知情权、话语表达权,并自觉接受农民、社会的监督,使农民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是包容性治理的主旨。

4.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立法

实践证明,强有力的法律规范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包容性治理的有效保障,严格的行政执法能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起到必要的威慑作用。一是我国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法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一般性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相结合的立法体系,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真正有法可依,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立法既要强调以预防、修复生态环境为目标,又要完善公众的环境权,对弱势群体农民进行生态权利保障,以保证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顺利实施;此外,要提高环境违法成本,量化农村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生态刑法中有关生态环境犯罪以及损害赔偿的规定,以使法律真正成为高压线,从而为建设美丽新农村保驾护航。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程序建设。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要明确执法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和个人必须严格审查并要依法严厉惩戒。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覆盖省、县、乡(镇)、村的全方位的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基层执法队伍;此外,要将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纳入基层党政机关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环保问责制、政府绩效考核和农村环保责任制。农村生态环境的包容性治理是一种生态治理模式和治理路径的选择,其核心理念就是强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该是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治理过程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治理成果(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食品)为社会成员所共享,通过综合运用价值引导、行政管控、法律规制等多种手段,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效益的整体优化,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李小静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智增.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以广西博白县为例[J].学术交流,2015(9):115-119.

[2]李咏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探析[J].农村经济,2015(1):94-99.

[3]王春凤.城郊农村生态环境多元主体治理路径探析:基于河北省廊坊市近郊农村的考察[J].理论导刊,2011(12):65—67.

[4]黄英,周智,黄娟.基于Dea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比较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3):75—77.

[5]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23.

[6]Stoker,G..Governanceastheory:Fiveproposi-tions[J].internationalSocialScienceJournal,1998,115(1):19-26.

[7]常修泽.包容性体制创新论[eB/oL].(2012-10-08)[2017-02-01].theory.people.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2

1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稳步协调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问题。过去人们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相对立的,要发展经济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污染问题、自然灾害表明,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是否兼顾?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成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一方面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倡低碳环保生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逐渐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格局,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1绿色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内蒙古民族产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内蒙古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内蒙古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乎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梦想的关键点上,内蒙古抓住国家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有利时机,立足于资源丰富、环境容量空间广阔、资源型产业基础雄厚、水煤组合条件好等综合比较优势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重点形成“以鄂尔多斯市为代表的企业发展、园区建设和整体推进(点———线———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乌海、阿拉善为代表的”煤炭———电力———化工、煤炭———炼焦———化工、煤炭———电力———特色冶金”一体化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霍林河为代表的“煤炭———电力———铝及铝后加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包头为代表的“稀土采选———冶炼分离———新材料及应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巴彦淖尔为代表的“四位一体”绿色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推广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能耗水平明显下降。据统计,“2001年度全区共有62个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国家及循环经济试点单位7个,自治区循环及经济试点单位55个,能源工业投资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由49%下降到38%,非资源产业投资比重有47.5%上升到59.2%。”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充分发挥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以风电和太阳能产业为重点,推广风能、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研发风光储能技术,加强太阳能光热技术创新。

1.2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与绿化治理工作有效展开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前提是保护、合理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因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是内蒙古自治区为全国承担的政治责任,为内蒙古自治区子孙后代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8337”发展理念,根据民族地区的特征,有效展开了环境绿化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2.1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内蒙古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保护森林资源和扩大造林范围是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重要环节。“2002年~2011年,全国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0.068亿hm2,年均建设面积66.7万hm2,约占全国的1/10。”

1.2.2荒漠化加剧的势头初步缓减。荒漠化是世界公认的生态危机,也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土地退化形式,统称叫做“地球疾病”,也有人认为是“地球癌症”。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据统计,“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了双减少。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0.62亿hm2,比1999年减少206.7万hm2;沙化土地面积0.415亿hm2,比1999年减少61.2万hm2,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38.85%。”

1.2.3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步伐加快。内蒙古的部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内容非常丰富,锡林郭勒草原是保护草原为主的中国第一处草原自然保护区、克什克腾草原是专门以保护鸟类为主的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乌拉特草原是保护蒙古野驴的自然保护区、鄂尔多斯高原是保护珍稀野生植物保护区。统计显示,“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18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72.82万hm2,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09.37万hm2,增长2.5%。全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141个,比上年增加28个,增长24.8%。”

1.2.4城市绿化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绿化治理建设是环境治理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不仅关系到城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招商引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自治区实施的“8337”发展思路,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充分表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十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和治理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显示了生态建设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课题组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自2011年推出名为“三山两河”的城市生态建设工程后,乌兰察布市的城市生态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乌兰察布市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客观地赋予了乌兰察布市大力治理生态环境、防治荒漠化、改善生存和优化发展环境的特殊使命。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绿化,重点做好城乡绿化美化文章,努力打造生态城镇,生态农村牧区。”最引人注目的是乌兰察布市“三山两河”的大投入、大改造、大建设。“老虎山改造建设工程先后投入资金1.76亿元,白泉山投入资金21亿元,卧龙山治理工程,投入资金8500万元,霸王河综合治理工程投资38亿元,泉玉林水库也加大了绿化保护,已发展成了一个旅游餐饮景观区。”从这一组组资金投入的数字可以看出,以“三山两河”为重点的绿化工程,集中体现了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把生态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把绿化环境、美化家园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的气魄和智慧。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生态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只是人们的期盼,已成为人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享乐。

2内蒙古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常用环境质量的好坏来表示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据分析“2003年~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尺度的环境质量仍在持续退步,但是退步速度逐渐减缓,有改善的趋势。2004~2005年度退步幅度最大,达12.29%;2005~2006年度进步幅度最大,为12.01%,2012年,全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一般。与上年相比,全区及各盟市、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均无明显变化,“全区89个县域评价单元中,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的仅有根河市1个、等级为良的21个、等级为一般的61个、等级为较差的4个、等级为差的2个”。

2.1空气质量二级良好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空气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级良好。其中,乌海市(海勃湾区)为三级轻污染,其他城市均为二级良好。调查显示,“全区全年空气质量超标大数累计286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大数占92.0%,二氧化硫占11.5%,二氧化氮无日均值超标。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烟尘排放、扬尘和汽车尾气排放。”

2.2水环境治理有所改善水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水环境治理是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受人类实践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水资源地区,资源的分布不均会出现“南水北调”等利用水资源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如,工业废水和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污水不合理排放、不合理处理,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被污染,再加上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水土流失状况呈恶化趋势。但是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了水资源的污染和被破坏。①在喝水治理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防治重点领域的水污染,加强废水排放权的许可和废水点源治理,地表水体质量明显改善。“2012年全区河流水质总体评价为轻度污染。72个监测断面中,i-Ⅲ类水质断面42个、iV-V类水质断面22个、劣V类水质断面8个。”,喝水水质明显改善。②在湖泊、水库方面。2012年,全区重点监测5个湖泊、3座水库(贝尔湖、达贵湖、达里诺尔湖、岱海、乌梁索海和察尔森水库、莫力庙水库、红山水库),与上年相比,莫力庙水库、红山水库水质好转,5个湖泊及察尔森水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2.3污染物处理初见成效

2.3.1废气污染处理。废气污染大气环境是世界最普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废气治理工作中,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引进先进废气治理设备,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在“2012年底,全区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有废气治理设施7395套,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合计77655万m3/h。”

2.3.2废水污染处理。在废水污染处理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对城市污水处理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改善城市环境,加快污水处理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至2012年底,全区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658.7万t/d,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302.2万t/d。”这对于内蒙古中部、西部充分利用污水处理,注重水资源的再生,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保障,同时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3.3固体废物处理。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应该将固体危险废物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危险废物的储存措施上。“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36亿t。综合利用量1.38亿t(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综合利用率58.5%;全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69.99万t,综合利用量41.65万t(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综合利用率53.7%。”这就说明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加大对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监管,合理处理污染物,合法规划和利用污染物的再生,取得了一定成效。

3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政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进程中,不仅需要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提高认知水平、创新治理理念的精神基础,更需要制度创新和政策保障的政治基础。

3.1不断完善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政策机制内蒙古党委、政府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和内蒙古发展历史定位的视角提出“8337”发展思路,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发展定位之一,体现了内蒙古发展思路与中央“十”精神的高度一致和科学创新。同时为了更好地建设内蒙古循环经济,走绿色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内蒙古先后出台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办法》、《禁止使用黏土砖意见》、《关于高耗能产品实行电耗最高限额管理的意见》、《关于建设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指导意见》、《“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十一五”总体规划》、《主要工业产品能耗定额限额》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条件。

3.2逐步优化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法律机制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此,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健全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加强生态保护立法,建设生态重点工程。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基本牧场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野生植物采集收购管理办法》、《天然林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珍稀林保护条例》、《森林管护经营承包管理办法》、《森林草原防火条例》、《义务植树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积极促进生态保护和利用的法制化。各盟市加大了生态保护执法力度,执法体系逐步健全,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基本得到控制。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3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的一系列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生态区建设情况,部署今年的生态区建设任务;同时,对水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过去一年,全区各地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扎实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全面推进生态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建设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生态区建设规划,已于去年11月提交区人大常委会讨论并通过,各乡镇的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全部编制完毕。同时,《*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也已编制完成。二是生态区建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经济开发区西区管网建设和轻化投资区污水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废弃物生态处理场累计投入8500万元,一期工程已完成80%;4.27公里截污干管已完成90%;*新水厂一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的85%。目前,这些工程进展态势很好,今年可相继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是生态市示范点建设稳步推进。去年我区的10个生态市示范点建设,包括工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循环经济、废弃矿山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整治等,目前都已基本完成。四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结合“十百工程”,去年共创建整治村41个,示范村6个。同时,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0.1万亩、无公害林产品基地0.8万亩;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5%;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46.5万亩,建成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6平方公里;“青山白化”累计治理率达到88%;生态墓区建制村总覆盖率达到96%,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五是重点区域整治扎实推进。王西、外东浦医化企业全部关停,并通过省里验收;对*水库存在的环境问题和隐患进行了专项检查,关停、搬迁水库大坝边工业污染源6家,水库水质达标率为94.4%;对江口12家重点医化企业开展规范化整治,3家企业已通过验收,7家通过预验收,2家进入预验收阶段。六是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安静”四大工程,保持了环境质量的总体稳定。目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79.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93.6%。在去年的市对区考核中,我区环保涉及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工业‘三废’治理率”两个项目考核综合得分排名全市第一。此外,水生态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期间,全区共投资2.26亿元,完成河道疏浚250.7公里,占五年计划的143%,完成河道整治22.61公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污染加剧趋势,地表水监测站位水质达标率达70.8%。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所有为生态区建设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也是一项需要我们全力以赴、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区“两个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的攻坚阶段。我们必须把生态区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强的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生态区建设各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推进生态区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对生态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1.推进生态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在谋求发展时,不能注重一时一地的发展,而要实现长远的、全局的进步;不能光盯着经济指标的完成,而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环境与发展就像是“两座山”,这“两座山”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在实践中,我们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就是经济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现在就是要通过建设生态区,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起来,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道理。

2.推进生态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区的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可能引发环境突发性事件的隐患仍然存在。近年来,我区就多次发生因环保问题引发的企业与群众之间的“磨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起来越高。如果环境遭到破坏,就必然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必然会影响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加强环境保护入手,妥善化解环保方面的积累性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推进生态区建设,是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行动。环境权益是人民群众生存权的重要方面,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人民群众生存最基本的要求。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群众要求党委、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而每年因环保问题引发的上访几乎都超过总量的20%。不说远的,就拿上个月我在澄江石柜岙蹲点调研来说,在与村民恳谈时,群众最担心的、提得最多的就是环保问题。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执政为民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必须把推进生态区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各类环保问题,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区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生态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年,全面完成省政府“811”环境污染整治任务,并通过整体验收;全面完成我区“552”环境整治行动各项任务。到2010年,全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主要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城乡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区建设全面推进。做好今年的生态区建设工作,要突出抓好五个重点:

第一,要突出抓好水环境整治。水环境的好坏,直接折射出一个地区功能设施是否完善,建设是否有品位,发展理念是否先进、健康。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对水环境整治作了专题部署,我们必须把水环境整治作为环境污染整治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根据台州市*年水环境整治目标,结合*实际,今年我区水环境整治的重点是,围绕永宁江、东官河、南官河、江南渠道、中干渠等生态补水河道及其周边水域进行综合整治。一要抓好城市截污管网建设与污水处理。对环城路以内和西江河以西区块内的18个主要村、社及包括区政府在内的14家单位实行截污纳管,改造污水收集管网,提高截污率,做到管网覆盖,实现雨污分流。加快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及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完成*废弃物生态处理场污水处理系统等配套工程建设,加快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尤其是19号泵站年底前必须建成。二要抓好河道治理。全年要疏浚河道182.09公里,重点整治永宁江、东官河及其两岸29条54.31公里的支河,增强引水河道的水体流动能力。三要抓好河道管护。在集中力量进行河道疏浚整治的基础上,强化对河道的长效管护,对所有平原河道实施水面保洁,并对沿河村庄(社区)进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第二,要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整治。严格按照“治旧控新”方针,紧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切实抓好工业污染整治。区域整治方面,市里挂牌的江口轻化投资区必须实现“摘帽”,院桥金属固废场外拆解取缔工作年底前必须完成。水污染防治方面,要完成新前、西城、北城、院桥、江口、高桥、茅畲、头陀、北洋、澄江等10个乡镇街道的188家企业工业废水达标整治任务。同时,加大对医化、印染、电镀、造纸、罐头等重点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对重点监管企业实行跟踪督查,对污染源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完成CoD(化学需氧量)年度削减任务。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重点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和酸雨污染,巩固和扩大烟控区,加大烟尘治理力度,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80%;加快完成*热电有限公司脱硫步伐,脱硫率达到65%以上,废气达标排放通过省级验收;加快完成4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工程,脱硫率达到50%以上,确保完成二氧化硫年度削减任务。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要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化处理方法,提高综合利用率和污染防治水平;加快推进医疗废物及其它危险废物的收集机制和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安全处置。

第三,要突出抓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当前,我区农村面源污染十分严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较为普遍。我们必须把农村生态治理和恢复作为污染整治的重点,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实施“十百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严格实施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度,控制养殖总量,继续加大畜禽排泄物治理力度,全面完成禁养区禁养任务。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积极采取有效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重点对*水库周边20个村的生活污水进行人工湿地处理,进一步改善*水库水质。

第四,要突出抓好生态保护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确定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要求,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域开发现状,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大力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以生态公益林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生态建设工程。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宁溪镇要争创省级生态镇,上郑、富山、屿头、上垟和平田5乡要创建市级生态乡,市级生态村今年要建成15个。

第五,要突出抓好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15万亩绿色农业开发区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生态农业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加强技术服务和绿色认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二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严格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重点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保型的工业行业,积极推行绿色生产、绿色制造,严格限制新建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项目,对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设备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强制淘汰,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三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原则,根据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更加生态化。建立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推进旅游饭店生态化改造,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绿色开发与消费,扎实开展旅游区环境达标活动。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生态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生态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必须下铁的决心、用铁的手腕,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切实把生态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牢固确立“经济增长是政绩、保护环境也是政绩”的理念,严格按照生态区建设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认真抓好生态环境质量、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执法管理等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抓好水环境整治工作。要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党政“一把手”要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本地、本部门的环保工作,集中力量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设、水利、环保、农业部门要成立水环境整治专门工作班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抓好水环境整治。

2.要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生态区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把生态区建设作为评价和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要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从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减排等规定,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对一些重点区域及重点污染行业提高准入门槛,坚持以新带老削减污染物总量。要加强对已批项目的“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监管,提高“三同时”执行率。要健全环境监控机制,建立专业、技术、群众三结合机制,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的现象。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市场调控模式;政府强制模式;企业自觉模式;多元共治模式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2)04-0052-06

一、引言

回顾漫长的人类历史,生态环境问题在工业革命以前,对人类生存和文明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为在此之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主要源于环境自身的变化,如洪水、干旱、地震、海啸、台风等,所以又称为原生性生态环境问题或内源性生态环境问题;但在工业革命这一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为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酸雨扩大、陆地沙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其始作俑者为人类自己,所以又称为次生性生态环境问题或外源性生态环境问题。若忽视这一问题,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将是人类文明的断送。时至今日,世界各国均已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并试图通过市场调控、或政府强制、或企业自觉等各种治理模式的尝试,能有效地遏制住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使其好转。然而,在进行众多的尝试之后,无论是实践工作者还是理论研究者,均发现上述任何一种生态治理模式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都会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基于此,相当比例的学者提出生态环境的多元治理模式,以期通过主体的多元化,实现治理过程的协商化、治理结果的实效化。笔者将在梳理上述几种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各自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彼此之间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二、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

(一)概念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应当通过产权界定,使公共物品私有化,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新制度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从产权、交易成本的角度研究了外部性问题,并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即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交易成本很小且收入的大小不影响交易双方的决策时,无论产权初始界定如何,私人之间通过协商、谈判可自行解决外部性问题而无需政府干预。由此可见,在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市场调控的目的在于通过产权的界定来减少共有物,从而尽可能减少“公地悲剧”发生的广度和深度。而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即指将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私有化,并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不同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稀缺程度的界定,以此促使人们进行技术革新,合理开发并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全过程。尽管这一模式在理论上可以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但在现实中,由于生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使得“搭便车”现象比比皆是。[1]

(二)特征

1.生态环境的私有性。在古典经济学看来,每个人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动机,而对公共的事物则关心较少,甚至没有。哈丁的“公地的悲剧”、普遍使用的“囚犯困境”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无一不说明在特定情况下,公共事物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关怀,进而出现悲剧性的结果。所以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认为,如果将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私有化,使其有了明确的产权界定,就会明确损害责任,实现外部性的内在化,即让生态环境副产品的社会成本转化为私人成本,而不是由社会、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分摊,从而有效抑制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特征,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2.生态治理的市场性。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总是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即一方面,生态环境资源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人类对其需求却是无止境的。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其最佳状态就是缓和双方矛盾,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亦称帕累托状态。即指社会用最低成本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在既定的投入和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使资源利用能达到最大满足水平的状态——没有使其他人境况变坏而使自己境况变好的状态。实践证明,以自然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计划资源配置方式在理论上和事实上是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状态的,而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则是可行的。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主要是运用管理合同、Bot(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合资、tot模式等不同市场调控形式,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实现建设与运营的产业化、市场化,从而弥补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缺口,并提高效率。

3.资源配置的有限性。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这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不仅包括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完善的产权制度,还包括完全信息、体现价值的市场价格体系等。事实上,有些条件往往是很难完全具备的。如一些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市场是不存在的,没有价格,并不能通过市场行为来进行交易;一些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产权是不能明确界定的,像臭氧层、公海、大气等;一些生态环境和资源尽管产权可以界定,但需要更多的交易成本来维护其产权。此外,还有一些生态环境和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有无形与有形之分,要想合理体现其价值是非常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调控模式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三)与其他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1.优势。一是弥补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缺口。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建设大量的环境基础设施予以配套,但如果单纯依靠政府,是难以提供足够的建设资金,对此就易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染处理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可以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弥补政府的生态环境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缺口。二是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服务。在生态环境共有的情况下,一些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企业容易形成垄断,在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企业员工也缺乏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治理的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局面,而市场化的结果则是效率的提升与服务质量的优化。三是促进人们节约使用最稀缺的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引入了价格机制,并以此作为衡量其稀缺程度的尺度,人们必须通过购买才能使用。这就会督促人们在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时,尽量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并引导人们努力探寻可替代的资源,从而节约使用最稀缺的生态环境资源。

2.不足。一是市场的不完备性难以克服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负外部性问题。由于市场的不完备性,使得一些市场主体在运作环节面对各种成本与收益的选择时,往往对生态环境这一因素会有所忽略。加之环境投资者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环境改善的全部收益并非其投资者所有,而是全社会共享,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二是“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人”一般都秉承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来行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围绕着如何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来进行思维和实践。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不仅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反而会造成更大层面的环境染污。三是高昂交易成本的存在影响市场调控模式的效用。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生态环境污染的对象是多数的,如果按照上述生态环境私有性的程度,需召集所有利益相关人就相关事宜进行协商(赔偿或获得补偿)。而这种活动往往是要花钱的,这一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就产生了交易成本,这笔费用的存在自然对该种模式的效用会产生影响。

三、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强制模式

(一)概念

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无疑给政府干预生态环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一干预主义的指引下,政府被赋予了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性和合法性,其治理功能和干预权力在人们对政府的迷信和崇拜中,被人一再鼓吹,并无限放大,进而产生了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强制模式。所谓政府强制模式是指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被视为唯一的管制主体,通过依赖其行政性、经济性、法制性等手段,规范社会各界在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中的行为,并强制其承担相应生态责任的总称。这种生态治理模式在初始阶段,对于解决“看不见的手”——市场所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该治理模式强调发挥政府生态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通过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直接操控各种生态环境政策和制度,治理过程完全依赖现行政府的行政体制,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环境治理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2]

(二)特征

1.政府权力的无限性。为提高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效能,政府长期扮演着环境公共物品提供者、政社合作和政企合作的倡导者、区域合作的推行者等角色。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政府被视为利益博弈的协调者和仲裁者,是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最权威、最无私的代言人,能够代表公众的意愿和利益来行使生态环境治理权,理性地配置一切权力、资源和社会福利。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外部性,尤其是负的外部性,这恰是市场交易无法自主实现的,而政府却能有效地解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消费中的“搭便车”行为和供给不足等问题。对此,迈克尔·泰勒用一句话予以概括,“如果没有国家,人们就不能卓有成效地相互协作,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尤其是不能为自己提供某些特定的公共物品。”[3]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政府成为垄断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其他社会行为主体根本无法也无缘染指这一公共事务,因为它们不具有合法性,处于事实上的被“排斥”、“边缘化”状态。同时,为了不断维护和增强公共利益,人们还认为政府应尽量扩大自身介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范围和程度。

2.政府干预的直接性。根据斯蒂格利茨的理解,政府干预是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通过税收、强制、处罚等一系列措施,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干预,以实现生态平衡、环境优化等政府预定的目标。政府干预的主要功能在于纠正市场失灵,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一般来说,政府的干预手段可分为两类,即直接性干预和间接性干预。政府直接性干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最常用、最典型的行政管制方法是政策,它通过制定各类法律法规或排放标准来控制污染,其中不免伴随着暴力和强制;而政府间接性干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该方法具有市场激励导向,旨在鼓励实施环保措施或减少污染的战略,而不是迫使污染者遵守某个条例。将两种方法相比较,不难发现,由于政府是社会上唯一拥有合法暴力权的主体,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直接性干预的行政管制方法获得了更多的重视。事实也证明,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该方式在环境政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政府直接性干预的实践是依托中央集权式的管理体制,大部分环境政策制度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体制进行实施。因为中央政府是社会生态环境利益的总代表,是以强制性手段来行使国家生态环境治理权。而地方政府则是接受并执行中央政府的指令,对上级政府负责。

3.政府管理的行政性。尽管政府可以运用行政性、经济性和法制性等各种治理手段,但在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强制模式中,政府一般采用以自身能够直接操控的手段为主,即大量使用行政性治理方式。因为在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中,其贡献值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政府承担了从宏观政策的制定、微观环境质量监控、环境产品或服务提供等所有生态环境管理和治理活动。可以说,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都深深打上了政府的烙印。其他诸如社会组织和公众即使参与了,但由于自身行为能力有限,也只能在政府的行政性命令之下进行,使其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特征。经济性和法制性等治理方式在这一模式中,只能视其为政府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辅手段。从实践来看,若要确保上述两种治理手段能正常运用,首先必须以政府大量投入为前提条件,而这往往又需要耗费较多的财政资源,无形中也给政府施加了极大的财政压力。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经济性手段和法制性手段也可看作是行政性手段的一部分,是一种以收费、罚款等经济价值来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行政性管理手段。

(三)与其他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1.优势。一是组织和协调配置各种治理资源的权威性。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几乎与政府的各个组成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说,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协调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只有政府才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来组织、协调配置各种治理资源。二是应急处理各类突发生态环境问题的高效性。如前文所述,次生性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具有偶发性、突然性、紧急性的特征,其有效解决依托行政机构的快速反应和高压态势,需通过制定和执行强制性的生态环境政策扭转并消除其负面影响。政府强制模式的这一优势可以说是其他任何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三是限制和引导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保护环境。经济人出于对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孜孜追求,并不会主动采取措施防治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使得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强制采取各种措施,对污染和损害生态的其他活动加以限制。

2.不足。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模式由于受政绩考核、晋升机制、税收体制等因素影响,下级政府一般不愿将生态环境治理的真实情况向上级政府反馈,从而规避了因生态环境治理不力等问题受上级政府查处的可能性,导致上级政府不能全面掌握下级政府的执行情况。二是生态环境治理成本高昂问题。由于政府强制模式是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绝对崇拜,使得政府统包统揽了涉及生态环境治理的所有问题,其所需的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均由政府“买单”。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其直接后果是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本不断攀升。各级政府捉襟见肘的财力使得该模式难以长久维系。三是制约其他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能力的发挥。政府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时的强势,使得社会资源很难介入。既限制了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能力的发挥,也制约了这些非政府的社会治理主体的发展壮大。此外,政府在浪费大量可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还不可避免地走了许多弯路,从而降低了政府治理的效率。

四、生态环境治理的企业自觉模式

(一)概念

尽管工业革命后产生的工矿类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为企业主或股东谋求经济利益的本质也为社会集聚了大量财富与资源。随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不断认识到,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解决整个社会在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不断减少环境污染,使社会各活动主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特别是企业还应充分认识到,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活动,致力于成为对全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并以此取得消费者与全社会的认同感,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此背景下,企业积极地、自觉地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也就显得顺其自然。对于这一企业自觉性的行为,笔者估且称之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企业自觉模式,即指企业为履行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社会责任,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各项活动中,自觉地考虑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尽量降低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全部活动的总称。这一模式的运行,完全依赖于企业的自觉性,并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而是需要企业通过额外的努力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如严格自控污染的排放量,定向增加治污资金投入等。

(二)特征

1.治理承诺的自愿性。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是人们通过高强度的作业将地球上储存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开采出来,再经过生产加工和消费环节又将大量污染物和废弃物向自然界排放出去。在这里,社会各活动主体把大自然当成了天然的资源库和垃圾场,享受着无限的权利,却漠视全社会和全人类的责任。特别是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尽管自身就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最重要污染源,但在当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声明将自觉遵守UnGC、GRi、aa1000、Sa8000等规范和标准;同时,也着手制定本企业的行为规范,用来规范自身和供应商行为,并且定期反映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年度报告。”[4]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的推动下,企业逐步认识到承担生态责任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于实践。诚然,这种生态环境治理的企业自觉模式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我们不禁要思考,由于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影响企业的短期收益,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仅凭企业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还需大量外力对其施压,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仅靠政府的强制性权力所致,而是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及社会组织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与配合。

2.治理形式的多样性。生态环境治理的企业自觉模式,由于源于企业自身的认识,所以尽管是同一地域或同一行业,企业自觉的治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因为对整个社会而言,没有同样的负面效应和同样的环境标准要求存在。这就使得社会的成员将按照各自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或公共机构作用发挥的不同来确定其治理的形式。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类:一是单边承诺,指企业自身制定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计划和所需遵循的条款,旨在加强与利益相关者(如企业、公众等)间的沟通。但为增加其计划的可信度和承诺的效力,往往会委托独立的第三方(非政府组织)进行监督或解决争议事宜。二是私下协议,指社会上的污染主体主动与污染受害者(工人、当地居民,邻近企业等)之间签订协议,以此约定污染主体应实施的环境管理计划或需安装的污染控制设备。三是谈判性协议,指企业与其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内相关公共权威机构签订协议,主要涉及污染削减的目标、达成目标的时间表等,并约定在其辖区内的企业为达到约定的环境治理目标,而采取自觉性行动期间,公共权威机构不引入新的环境管制标准。四是开放性协议,指企业赞同环境管理机构提出的、与环境绩效、生产技术或环境管理标准相应的监督标准和环境条款,并主动接受其对自身执行计划情况的评价。同时,公共机构也向企业提供研发补助、技术援助和声誉(如允许使用特定的环境标识)等形式的经济激励。[2]

3.治理结果的双赢性。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社会中的最大污染源——企业,若削减污染会增加其生产成本,导致企业产品价格的提高,人们会因此而减少产品需求,或因企业不愿提高产品价格而减少企业的利润。那么,企业为何还要自觉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甚至采取高于政府管制水平的生态环境管理措施?其动力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认识到企业自身所应担负的生态责任。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这一行为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商品的需求。因为企业通过消减污染,提升了产品的环境品质,再以广告等手段向消费者传递环保产品与非环保产品(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的区别,逐步引导人们愿意为环境友好产品支付额外的费用。最后,企业通过产品环境品质的高低获得出售环保产品与一般产品的价格差,从而实现企业收益的增加。即使有些消费者不会购买价格高昂的环保产品,若在同等价格下,还是会考虑选择环保产品,这也是提高生产企业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

(三)与其他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1.优势。一是减少了污染的源头。在生态环境治理的企业自觉模式中,企业成为治理污染的主体,对于控制污染的问题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环境管理机构与排污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道德风险”,减少了环境监测机构的执法成本,促进了社会参与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相关工作的落实。二是降低了治污成本。与政府管制相比,企业自觉性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使企业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符合其特定状况的、更有效的削减污染的措施,从而达到环境目标,降低污染控制成本。三是填补了法律空白。当人们对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时,由于在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领域存在制定周期长、论证费用大、调整不及时等客观原因,往往会出现管制或立法滞后的现象,导致很多“政策盲点”和“法律空域”的存在。企业的自觉行为,特别是当在企业层面,采取高于现有环境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标准时,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填补了因环境立法滞后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2.不足。一是缺乏对非自觉性企业的约束力。如前文所述,由于生态环境治理的企业自觉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自愿”,缺乏法律效力,所以不能动用任何手段强制其他企业参与。同时,由于政府存在制定环保政策、产业发展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滞后性,影响了社会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导致一些企业宁愿“搭便车”,也不愿参与这种自我约束的行为。二是缺乏对自觉性企业的评估。尽管一些企业采取了自觉性的行动,并与利益相关者签订了许多协议,但这只是君子协定,没有规定监测主体和定期报告制度等相关条款。加之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使未达标协议方并不会认真考虑毁约后的实际影响。这不仅降低了企业自愿性承诺的可信度,还加大了对企业履约情况评估的难度。三是容易导致重复建设。企业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自觉参与,一般是个体行为,而非整体推进,这就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即各个参与治理的企业从各自的投入成本、自身的排污量等角度出发,建设适合需要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而并不过多考虑邻近企业的需求。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在增加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重复建设的可能性(如污水处理设施等),而这又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五、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

(一)概念

无论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还是政府强制模式,或是企业自觉模式,就其三者的本质而言,都为一种单一主体的治理思路。因此,如上文所述,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多元共治模式则是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既然政府、市场、社会都可作为治理生态环境的主体,而且各自有不同的手段与机制,那么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可以将政府的权威性、高效性,市场回应性、限制性,以及企业的自愿性、多样性等各自优势充分利用,从而提供一种“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新范式。因为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各个主体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续的共同收益。”[5]“多元共治”这一概念的提出,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治理理论(thegovernancetheory)。它强调的是主体的多元性,强调多个主体间面对公共事务问题时,应通过明确分工、增进合作、加强协商的过程予以解决。所以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定义为:政府、市场、公众及社会其他主体通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分工合作协商等方式将生态环境问题予以解决的全过程。当然,多元共治模式作为补充政府强制模式、市场调控模式和企业自愿模式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治理方式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治理失效的可能性,如一些学者提出的在“多元共治”模式下会导致“无中心”倾向的问题。应当指出,作为一种补充而确立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绝不能将政府排除出去,它依然是这个复杂系统中最核心的主体。

(二)特征

1.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多元共治,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即在生产公共物品、处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政府已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而是存在多个供给主体,如社会组织、公众等,这些公共和私人机构只要权力合法,均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权力中心。因为这样既可以保持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又可以通过多种主体的参与,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在性质相似、特征相近的前提下,形成一种竞争或准竞争的关系,从而破除传统观念中由单一主体垄断的局面。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正是希望通过各个主体间的竞争,迫使其进行自我约束,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并增强回应性。因为除了运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市场的调控手段对生态环境破坏者予以严惩或排斥外,其他自发性成立的绿色环保组织也会通过系列活动对污染物的过度排放者形成一定压力。这些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是多元共治模式的生动体现,使生态环境治理不再步入私有化和国有化的两个极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多元共治模式并不是排斥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它是在承认政府强制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的同时,希望政府将部分权力让渡给市场或其他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共同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2.治理方式的合作性。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模式的实践,得益于政府在生态环境中管理权力的简化。此处的“简化”一词并非否定政府的作用,相反是要强化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即政府在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层面保持的公正性。同时,各主体通过建立合作、协商的伙伴关系,确立生态环境意识的认同感和共同的生态环境目标。其实质是指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公共利益、市场原则和价值意识认同的基础上的合作,依赖的是合作网络的权威。这里的合作性有着自己的特征:即一是合作是过程导向的社会性行动,是有着明确方向的连续性过程;二是合作是一种共同的行动,其各主体均是独立而有个性的;三是合作者考虑的是合作行动的总体收益,而非个人期望通过合作过程能创造的收益;四是合作的行为是自主性的体现,即整个合作过程是自主性的实现;五是合作需满足道德的审查和判断,一般不涉足于求助法律;六是合作是一种社会生活,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标志。[6]

3.治理结构的网络性。原来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政府往往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来与上发号施令,整个治理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形,呈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上下级之间关系的极度不平等性。而治理理论则主张政府应该主动走下“神坛”,以开放治理的体系,从而打破公私机构间的界限,将责任与权力赋予其他治理主体,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平等协商、合作互利的伙伴关系。网络性结构的多元共治模式正是将政府组织、私营企业、公众自治组织、利益团体、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围绕着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话、协商、讨价还价、谈判、妥协等集体性选择和行为,达成抑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治理目标。并建立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纵向、横向或二者相结合的网络状结构,形成资源共享、彼此依赖、互惠合作的机制与组织结构。此外,在多元共治模式的网络结构中,不同与上述三种模式的科层结构,最关键是在于各主体间拥有共同的逻辑性结构,而并非正式的上下级权威关系;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彼此平等、相互依赖的结构,不存在命令等级和科层链条的部分,也没有科层制的形式。[7]

(三)与其他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1.优势。一是集众所长,能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各类治理主体的优势,多元共治既承认政府强权、市场调控、企业自觉的作用,却绝不单独依赖谁,而是主张通过综合性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换句话说,治理污染生态环境的主因,单靠“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其他综合性手段来进行“疏”。二是提高效率,在明确了维护生态环境这一公共利益是各类治理主体的义务之后,下一步就是治理成本的大家分担。而这一结果不仅可以下降之前单一主体模式的治理成本,精简治理机构,避免新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治理效率,使生态环境治理收到更好更优的实质性效果。三是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往往因为区域划分的问题被人为分割,在单一主体模式的治理下,往往会将难以界定的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成本转嫁给他方。而多元共治模式不仅可以建立区域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和竞合意识,还可引入第三方对其达成意向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通过一定压力使其调整、纠偏。

2.不足。一是出现治理权利交叠的现象,由于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呈网络状,在此间所构成的“权利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因此极有可能造成部分治理权利交叠现象的产生。权利交叠现象并非权利的越界,只是在同一个范围内,权利主体在正常行使权利时,出现与他人的权利界限发生交叠,这种现象极易造成权利冲突。二是存在目标差异的冲突,治理主体的多元也预示着目标的多元。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市场、公众、社会组织等不同的治理主体,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不同的治理目标。因为利益是各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本动因,而又由于利益归属的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治理目标之间的冲突。三是导致治理问责的困境,由于多元共治强调各主体间关系的相互依赖性,使得政社之间、公私之间的责任边界变得模糊,其结果是难以明确责任主体,最终导致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反而出现主体缺位的问题。加之生态环境问题本身就复杂多变,而法律规则的滞后性与不完善性,对问责的对象、内容、依据、程序、时间、标准、范围等也都难以作出明晰的规定。[8]

六、小结

通过对上述几种治理模式各自内涵、特征及优缺点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多元共治模式无疑是对前三种单一主体治理模式的突破。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中,既希望政府继续发挥其主导作用,更希望市场调控的积极作用,以及公众、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合力,促使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谨慎估计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模式的意义,需研究与之相应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支撑体系是否建设完善。因为多元共治这一模式得以实践,当前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民众对政府、或市场、或社会等单一主体治理模式弊端认识的提高,来自市场调控手段的不断完善、民众参与力量和热情度的增强,来自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与合作。按格里·斯托克对治理概念的总结,治理出现时,权力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而多元的权力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但就目前情形看,生态环境治理的其他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并非相互依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政府的依附和服从。无论是市场还是社会,其能掌握与政府进行平等交换的资源并不多,很难实现与政府间的“谈判”或“协商”,只能以“请求”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求得政府的“恩赐”。既然如此,那这就有必要从辩证学思考,将政府部分治理权力让渡给市场或社会,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三者实力相当、机会平等。现有市场调控手段的不断完善与社会力量的逐渐觉醒,既是民间可自由活动空间扩大与可自由支配资源增加的结果,也是政府这一权力核心主动进行制度变革的结果;而公众、社会组织能够进一步获得合法性的“待遇”,更是有赖于政府的作为或“无为”。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中,要通过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将各种体制内和体制外、原有的和新生的治理主体进行重塑,政府还应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减少对其他治理主体的制约,并培训和引导其发展壮大,以更多的协商渠道,实现生态环境的“善治”。

参考文献:

[1]肖建化,赵运林,傅晓华.走向多中心合作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8-20.

[2]姜爱林.城市环境治理的发展模式与实践措施[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4):78-81.

[3]taylormichael.thepossibilityofCooperation[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4]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2006)[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38.

[5]刘峰,孔新峰.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启迪与警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政治学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0,(1):68-72.

[6]黄爱宝.论府际环境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96-99.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生态环境;教育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质疑,它被认为是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阐释,并非真正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1.概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邱柏生教授在《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显然,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和作用,并且在整体上是平衡和协调的。在任何教育生态环境中受教育者都是这个生态环境发展的中心,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运转。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构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构成:

理论教育生态环境。该系统是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最主要因素,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教育生态系统。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态系统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基础。

社会心理生态环境。社会心理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形成的经验的、自发的心理反应形式,外在表现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习惯、倾向和信念等。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我们都处在特定的社会中,都离不开社会,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社会心理生态环境的发展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心理构成了社会心理生态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其他人也相互依赖和影响。教育者要把握社会心理环境发展的方向,及时识别和剔除环境中的不积极因素,确保社会心理环境的良性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网络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上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这个平台上活跃的大学生形成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网络生态教育系统。该系统的出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先进、生动的内容,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特征

主体性。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即,人。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出人的主题性因素,以人为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启导人的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个性,激发人的创造力。

整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人、自然、环境组成的不断变化着的有机整体,各组成部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我们要从整体上对整个系统加以认识和把握,对各个因素加以整合,形成全面的认识。

实践性。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引入实践才能避免教育形式的僵硬和刻板,使学生参与其中,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顺应新环境、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做出积极地调整,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优化校园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是教育理念的物化。高校的建筑物、教学设施都应该作为文化的载体,传达文化的因素,精心设计、布局合理的建筑设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受到感染,得到教化。而且,简洁就是效率,整齐、优雅的校园环境下能够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志趣,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优化校园制度环境

任何组织的有序运行都依赖于一定的制度。校园环境建设的基础是校园制度,良好的校园制度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过程中,高校可以制定校规校纪以及文明公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加大执行力度,使文明行为成为学生的习惯,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3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同时面临挑战。优化网络环境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的网站建设要针对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议题设置,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服务作用,建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网站,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内容提高网站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浏览网站的自觉性。另外,要多宣扬正面的信息,引导和教育学生关注正面的新闻,避免一直盯着网络上负面信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分析信息中所包含的深层的信息。

2.4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整个校园生态环境的核心,是影响学生行为的潜在的因素。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宣扬积极向上的先进事例,倡导健康文明、青春洋溢的校园风气,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同时也建设了良好的校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努力,这对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时一项新的突破和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国良.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46-47.

[2]应祥泰.构建"Y一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54-55.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6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前,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环境污染整治方案,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作了专题研究,大家思想统一,认为环境污染整治非常重要,刻不容缓,计划用三年时间即到2007年全面完成环境整治任务。等一会儿,xxx副县长还要传达省、市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下面,我先代表县委、县政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自觉性

如果有人问我,xx发展得怎么样?我会毫不犹豫地说,xx发展得很好,也很不容易。并逐一向他介绍xx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比如:①人均gdp已接近****美元;②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已前进到第**位;③有几个产品已影响世界市场;④已拥有*家上市公司,*家等待上市,一批企业准备上市;⑤*家企业承担*个国家***项目,*家企业建设了部级技术中心,有一批高技术人才,有外国专家在xx工作和生活;⑥已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基础;⑦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等等。

如果有人问我xx发展的压力是什么?我的回答是:①土地资源少;②环境容量小;③城乡差别大;④建设任务重。

如果有人问我,xx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我的回答是:①农民还比较贫穷;②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环境问题已成为上上下下高度关注的一个大的社会问题。

对待环境污染问题,县委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就是必须治理,而且必须加快治理。今天的这个会议不是解决要不要治理的问题,而是解决如何加快治理的问题。

关于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的整治,我要讲三句公道话:

第一句话,xx的部分企业有污染,特别是几家大的医药化工企业污染确实严重,但是他们对xx的贡献也很大,要“两分法”,不能讲到污染就不讲贡献。同时,为了减少污染,他们已作出了很大努力,相应地已减少了污染源和污染面。

第二句话,xx由于环境容量小,有污染的不光只有企业,居民的生活污染同样也很严重,也大大超标。

第三句话,xx在南岩的污水处理厂,当时我们在抓紧建设,抓紧投产,按照那时的进度,现在该建好了。新嵊合建后,这项工程至少要推迟三年时间,预计到2007年才能完成。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我还要讲一讲大道理,也是三句话:

第一句,回顾历史,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可以说是全世界比较普遍的现象。

第二句,正视今天,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增长的路已走到了尽头,再也走不下去了。

第三句,展望未来,走生态型统筹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决策,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我想用这三句话来统一大家的思想,用“大道理”来管“小道理”,整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即“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

二、进一步增强环境污染整治的信心和决心

环境污染整治,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恶仗,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抓好污染整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1、几年来的工作为污染整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县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是生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去年,我们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以城带县”发展战略,把“生态立县”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召开了生态县建设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各镇乡、各部门围绕生态县建设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基础工作,形成了党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监督、政协支持、分级管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公众参与的生态县建设机制,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县企业家觉悟早,认识到位。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县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环保决策的调控作用,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引导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或无污染的项目,严格控制污染项目,2001年至今,审批项目环评执行率***%,“三同时”执行率***%。我们支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持和引导医药化工企业外迁寻找发展空间,继xxx实施原料药车间搬迁计划后,xx药业原料药厂又将整体搬迁,到目前,先后有**多家企业把生产基地或污染相对严重的原料车间迁到县外,外迁企业实际在外投资已达**亿元。近年来,xx制药、xxx、xx药业等骨干企业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先后淘汰了**条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线,停止了一批重污染产品的生产。医药化工行业正从以化工为主向以医药为主转变,生产正从化学合成向原料外购或生物制剂方向转型,产品正从医药化工中间体向制剂成品发展。

三是生态实事工程稳步推进。在建成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县城污水综合治理,出资****万元合建xx污水处理厂,投资****余万元累计建成县城截污干管**公里,截污收集能力达**%以上,还组织实施了xx江分段蓄水工程。同时,全县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达**万亩,其中建成面积*万亩,整治清水河道**.*公里,建设绿色通道**公里,“青山白化”治理率**%,部分废弃矿山还积极开展生态复绿工作。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绿色细胞工程遍及全县,累计建成无公害农林产品基地**万多亩,有**只无公害农产品通过部级认证,已建成省级生态镇*个,市级生态镇、村*个,还涌现了一批绿色单位。

四是污染防治能力不断加强。在xx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区域废气污染控制等方面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督促相关企业开展面源污染控制、生产工艺废气治理和废水处理二次废气捕集等臭气污染防治工作,建成*座医药化工废渣焚烧炉,年处理能力达****吨,并实现了城市生产垃圾无害化处理。

五是环境治理工作扎实开展。主要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工艺革新,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设备,从根本上降低污染产生量,近年来共投入*.*亿元,*家企业已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我们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治污设施投入,全县累计已投入资金*亿多元,建成各类污染防治设施***余台套,其中xx制药、xxx、xx药业、xx实业、xx集团等都有省、市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我们还加大了执法监督力度,坚决关停不法排污企业,从严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总之,近年来的工作为环境污染整治、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把整治工作抓紧抓好。

2、环境污染整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市部署的具体行动。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眼前与长远、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既追求增长速度,更追求增长质量,既追求增长目标的完成,更追求经济结构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环境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的改善。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要求,省政府部署开展了“***”环境整治行动,对我县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何谓“***”,“*”是指包括xxx在内的水系及运河、平原河网,“**”是指**个设区市,也指**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xx江流域xxxx段被列为**个重点监管区之一,2004年省里到xx督查调查过几次,并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大,所以我们的压力相当大,任务相当重。

3、环境污染整治是解决我县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环境污染整治,解决环境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根据调查和分析,我县还存在着一系列环境污染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xx江水污染问题,城关及下游污染严重,xx交界断面水质超过国家ⅴ类标准,离规定ⅲ类水质要求相距甚远;二是县城局部区域阵发性臭气问题,群众反响十分强烈;三是县城噪声污染问题,交通噪声超标严重,功能区噪声达标率较低;四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农药、化肥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构成了较大压力。建设生态县,生态环境是前提,也是基础。抓好环境污染整治,是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只有扎扎实实抓好环境污染整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生态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明确环境污染整治的目标和任务

县政府与xxx市政府签订了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整治期限为2004年至2007年,整治重点是xx江城关段水环境、医药化工企业的阵发性臭气和县城的声环境,整治的总体目标为:用三年时间,通过开展水、气、声环境、工业污染、县城环境污染及农业农村污染专项整治,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环境监测和执法能力,到2007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建成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明显增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们总的想法和做法是:一控(严格控制新上有污染的项目)、二治(整治有污染的企业)、三迁(污染特别严重的企业车间要外迁)、四调(调整产业、调整产品)。

在整治问题上,必须明确五方面的工作任务:2、积极开展工业污染整治。要取缔“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坚决关闭、取缔列入原国家经贸委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的项目;限期关闭未经工商登记、环保部门审批的污染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和环保审批手续的,一律予以取缔。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重抓好重点医药化工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原料车间外迁,争取通过*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完成以医药化工企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对不能稳定、全面达标生产的企业,2005年底前必须完成限期治理任务,不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由县政府责令停业、关闭。要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积极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排放、超总量排放污染物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理念,争创省级生态工业园。要规范工业企业排污口和清下水系统排放口设置,完善清污分流,重点污染源完成在线监测建设工作,建立与市级联网的环保监控平台。对**吨(含)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脱硫工程,脱硫率达到**%以上。

3、积极开展城镇环境污染整治。要支持xx污水处理厂建设,建好与xx交接的污水管网系统,到2006年底确保xx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废水能够纳入处理。要按照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和无害化的要求,加快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医疗废物处置必须达到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要求。要强化县城大气污染防治,巩固“烟尘控制区”创建成果。

4、积极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整治。要根据生态功能区环保要求,制定出台畜禽养殖禁养、限养规定,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提高畜禽排放物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同时,重视做好水域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产品基地,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推广使用有机化肥,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要大力实施村庄整治,推进河道和小流域综合整治,减少水土流失。要继续开展“青山白化”治理,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5、积极开展环境监控设施建设。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2007年底前配合完成xx江xx—xx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并与省、市联网。建成城关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并与省、市联网。对重点污染源(包括水、气)实行在线监测,并实行省、市、县三级联网。

环境污染整治方案已经下发,各部门、各企业要对照方案、联系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四、切实抓好环境污染整治的落实

环境污染整治困难多,责任大,时间紧,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打好环境污染整治攻坚战。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一家一家抓,一件一件抓,一天一天抓。

1、要明确责任。县政府已经成立全县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xx县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围绕环境污染整治目标和重点,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了相应的责任单位,并把环境污染整治纳入生态县建设考核体系,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体系。各镇乡、有关部门也要抓紧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抓,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2、要形成合力。环境污染整治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环保、发改、经贸、建设、农林、国土、水利、交通、监察、科技、公安、财政、工商等部门和镇乡要按照职能定位,明确工作职责,相互协调配合,认真研究有关政策措施,形成环境污染整治的合力,推动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顺利实施。要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和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

3、要加大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要求,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逐步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重大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国债等各类生态环境专项补助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实施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探索环境污染整治与城市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改善环境中提高城市开发效益,在城市开发中积累环境整治资金,形成环境污染整治的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7

【关键词】治理;民族地区;参与主体;治理框架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0209-01

一、治理与环境治理

治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于英语世界社会科学流行开来。发展至今,一般认为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政府未必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各方参与合作的过程。对政府而言,是从统治到主导的变化;对社会各方而言,是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参与的变化。民主、分权、参与、协商、合作成为治理理论最核心的内涵。环境治理理论建立在治理理论基础之上,是指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公民社会部门根据一定的治理原则和机制进行环境决策,公平和持续地满足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目标要求。环境治理强调公民社会和公众参与环境决策,追求的是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协同治理环境的合作格局,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实施对环境问题共同治理。

二、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的特殊性表现

(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更为恶劣

我国民族地区绝大部分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中宁夏、、青海、贵州是全国生态最脆弱的地方。中国四大生态脆弱带,即高寒、沙漠、黄土、喀斯特多分布在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相比较,区位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和生态脆弱此成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先天障碍,西北干早区的沙漠化和盐渍化,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的土壤侵蚀,西南地区的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灾害不断吞噬与消解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成果。

(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管理失当

政府官僚体系的管理失当也是严重影响生态治理效果的原因之一。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方面,也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问题。2003年民族地区单位行政管理费支出实现的GDp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1.3%。民族地区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与全国差距很大。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用于供养大量吃“财政饭”的党政人员,也造成了行政人员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使得要素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必然转化为沉没成本。

(三)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的资金短缺

民族地区长期以来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的情况十分严重,从1999年至2003年的4年间,民族地区财政年年入不敷出,平均每年增加财政赤字250亿元。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主要依赖中央政府财政支持,2001年,在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55.67%,而其他资金只占14.4%。中央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大的生态治理工程,难以覆盖整个民族地区,且中央财力也十分有限,实际投入金额与生态治理所需金额的差异仍然很大。。

(四)民族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低,环保意识不强

民族地区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技术上、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更严重的是表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和意识上。受朴素集体主义和原始平均主义的影响,缺乏发展意识和竞争观念,崇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愿也很难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期望中央出台的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越多越好。落后的意识观念导致了民族地区民众生态产权意识模糊,生态保护意识薄弱,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环境治理。

三、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的参与主体

(一)政府

民族地区由于其政府职能的广泛性,行政行为的强制性,政府机关和行政人员队伍的庞大性,决定了政府在民族地区全社会的主导性地位和巨大影响力。政治力量在民族地区发展方向和具体的经济政策、生态建设和社会规范的运行中都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但民族地区政府机构规模庞大,行政审批事项、内容过多,对企业、市场干预多,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形成,整体上仍是政府经济,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越位、错位行为并不鲜见。

(二)市场

民族地区在获取资产、基本公共服务和进入市场的机会方面处于劣势,险恶的自然条件又提高了经济发展成本,更导致民族地区的贫穷。民族地区同外部区域进行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成本之高,很大程度上使其成为一个经济、技术、文化等独立发展的孤岛,远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这就限制了价格、税收、补贴、押金、补偿费等有关金融手段的发挥,市场在引导和激励社会经济活动主体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措施上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三)nGo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环境nGo己经成为推动我国环境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自新世纪,中国环境nGo逐渐呈现出“倡导者”的角色,他们在推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开展环境社会监督等领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表现出联合行动与倡导的明显特征。民族地区环抱nGo在云南分布最多,其次在内蒙古、青海等省份。这些nGo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公民

公民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政府、企业一起构成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体系。但在民族地区,“安土为本”的小农观念;“小富即安”的发展观念;“轻视知识”的经验观念;“挥霍浪费”的消费观念等长期封闭落后社会状况相适应的习惯、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使公民个体自发性参与出现了内在困境。民族地区公众个体参与动力的不足,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文明(或文化)基础缺失,造成的公众本身应有的参与客观价值却无参与行为的主观需要的一种矛盾状态。

四、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的框架分析

(一)坚持政府在环境治理的主导地位同时逐步改变其观念和做法

在治理的逻辑结构中,公共权力仍旧是其最为核心的概念。单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问题,政府必须通过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启动和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政府更要改变自身种种落后观念和做法:一是政府职能上,发挥宏观规划、经济调节职能,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二是观念上,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要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观念。把握好政府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防止政府“越位”、“缺位”。

(二)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支持政府的环保作为

环境治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其实是一个逐渐强调以公民社会和nGo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在治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过程。在我国尤其是民族地区当前环境治理结构中公民社会的力量较为薄弱,影响十分有限,应进一步扩展民族地区社会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和环境议政权等,重新认识nGo在环境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放松管制,给nGo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发挥社会支持体系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引导企业参与环保

从政府环境管理的角度,不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现有的某些经济手段和措施,同时应该尝试引进和发展有效的环境经济激励手段以及自愿性手段;对于企业而言,应该积极转变经营模式,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技术革新。同时,还应该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把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8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更加和谐的生态家园,农村的发展任重道远。长期的二元结构模式,使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城市差了一大截,农村环境难尽人意。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虽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区的经济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区的农村涉及面广,一些边远小村依然非常落后。为了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作出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一)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全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国土整治、矿山整顿、改水改厕、、改灶改路、能源建设等方面;重点区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大力气,加大和环境治理力度,综合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推行无公害的农业种养方式,尤其是在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方面,“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程”、“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等先后在全区铺开。

(二)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仍然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现在:澧水流域永定段及其支流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辖区重要水库、湿地日趋萎缩,一些乡镇和区域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剧了干旱、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植被退化、山地石漠化;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尤其是沿河、沿坡的开发不当,导致崩塌、滑波、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全区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的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环境恶化,珍贵药用野生植物数量锐减,生物资源总量下降;河(库)污染严重,渔业资源衰遏,河岸侵蚀问题严重;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土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倾倒、堆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制约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污染加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1、目前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我区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逐渐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逐渐集中。这使我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不仅如此,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我区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以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我区在环境保护建设中,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长期以来,我区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另外,目前我区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我区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5.农村环保法制不健全,使我区环境保护缺乏有利保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农村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1989年12月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川,诸多环境法虽都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并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法律法规体系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而且,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二、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仍是按辅原则为依据的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这样形成了执法主体势力割据的局面,致使权责不明,权力过于分散,从而使一些省、市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变成了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为了一味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乡、镇领导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自然一切就都会搞好的,而对环保法置之不理,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极为严重。三、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我区大部分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性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给以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再由于农村环保法在我区大多农村干部群众头脑中仍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乡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采发展经济。同时,一些农民缺乏接近环保法、了解环保法,认识不清环保法的内在经济动因,而为了自己一时的经济利益滥伐林木,大肆捕获珍稀动植物,过度放牧,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主要内容与目标任务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使用电、水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十一五”期间,使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

2.结合生态区创建,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十一五”期间,使全区农村空气、水、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严重缺水、无路、少田地等居住条件恶劣地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农村居民实施搬迁,向集镇或农村居民点集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二)防治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禁止向农业生产基地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生活垃圾,控制工业、生活“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2.开展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全区推广农林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开展农业有机废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的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力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全区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6.0公斤/公顷以下,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260公斤/公顷以下,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15%以上。

(三)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

1.切实加强水、土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对资源开发重点建设项目,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2.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河(库)源头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典型地区,抓紧新建、扩建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区直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应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应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与管理,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二)财政倾斜,市场化运作,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投入保障

1.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建立政府引导资金,通过政府投入、股权收益适当让利、财政贴息、前期活动补助等,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水权转让、矿业权招标、水域有偿开发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2.积极争取上级环保部门的资金支持。一是争取本级排污费资金的征缴返回,保证每年拿出50万元用于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要在污染源专项治理、区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改水改厕、能源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三)完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加强我区农村环保法的保障作用。(1)、扭转人治化,加强法治化,推动我区农村环保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强法治化是我区农村由以人治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法治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需要,是我区农村法治建设的关键,由此,转变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中出现的以-人治”为核心,忽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而片面发展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2)、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3)、规范我区农村环保管理体制,促使此体系高效实施。为了在我区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基于目前的管理体制,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外,还应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兽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4)、健全执法机构,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提高我区基层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使其能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严格依法办事,作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五、在全区范围内,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2.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布局、工程立项,土地征用流转、生态移民、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

(四)加强舆论引导,重视科技创新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9

关键词:环境治理政府行为应对措施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环境问题关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也关乎我国每一个公民的生存、发展和切身利益,需要全社会各主体的积极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环境治理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政府的主要任务。如果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不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比一般社会主体环境破坏行为更大的危害,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政府自身的形象。

1.政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

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但是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应当在多元的主体中确立一个核心,以协调和引导其他主体的力量。政府理应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这主要是因为:

(1)生态环境的治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对公共资源管理进行管理,所以,政府也有义务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

(2)由政府进行环境治理是市场固有缺陷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环境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固有的缺陷在生态环境领域是无法避免的,即“市场失灵”。

(3)政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是由生态环境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生态环境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其次,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再次,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长期性。所以,由这些特性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它要求能够主导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必须具有公共性和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合理分布和普遍存在。

2.我国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迅猛发展中,环境问题也集中出现,具有全球性、结构性、复合性以及压缩性等特点。当前,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2.1环境机构设置不合理。

首先,地方环境部门归属于地方政府的设置不利于环境治理,由于省市县一级的环保机构归地方政府管辖,受地方行政机构管制,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以及GDp的考虑,不免会出现执法难的情形。其次,环境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有待完善。对环境保护部门的责任追究严重缺失,导致其职权与职责不平衡。由于有关法律制度的缺失,致使环保部门即使不履行职责,也不会被追究责任。

2.2政府与公民、企业、社会团体的合作有待加强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环境治理中,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几乎都是被动接受环境政策的一方。政府虽然已经开始了与企业的合作,但合作形式还有待完善。另外,在环保法律中关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只有原则性规范,缺少在权益保障和操作程序方面的具体规定。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还停留在宣传教育阶段,在协助政府做好城市规划、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还亟待提高。

2.3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虽然我国的环境法律对环境责任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违背后的处罚力度过轻,甚至空缺,起不到惩戒的目的。还有一些环境法律虽然提出了实体性的要求,却在程序上没有相应的规定,使之难以落实。另外,我国缺少公益诉讼制度。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是一个正处于艰难尝试期的、崭新的诉讼制度,不仅缺少法律层面的保障,而且没有相关制度的维护。

3.完善我国环境治理的建议

3.1优化环境机构设置

为了整合环境治理的职能,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以监督和统一协调各环境相关部门的工作,并且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监督与部署。建立该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有序与统一。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统一管理地方的环境部门,能够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对中央下达的环境政策的执行力,最终达到各个环境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再者,应当调整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考虑采用绿色GDp的考核体系。另外,应该完善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官员问责机制。使得该机制在事前控制阶段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2加强政府与企业、公民、社会团体的合作

环境治理是一种由多元主体参与的、跨区域、跨部门的系统管理。在环境治理方面,应当加强政府与企业、公民、社会团体的合作。并且,政府要加强与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合作,让这些组织去完成诸如收费、教育和宣传等工作。再次,在环境保护中要承认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地位,给予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法律约束,需要政府加大宣传与合作力度。

3.3完善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

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是实现环保各部门间的协同与合作,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的前提和保障。首先,我国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规范,并且对不作为的处罚要有明确的规定。其次,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公民、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的法律条款进行细化,改善目前我国存在的企业污染处罚力度过低的现象,并且还可以制定一些绿色政策加以配合。再次,加快公益诉讼法律的出台。在我国,应当加快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进程,它亟需立法的支持。

4.小结

目前,我国面临着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需求和被不停拉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所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对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国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体国民最终生活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为此,政府可以利用市场化导向措施与行政管制手段进行环境治理,以在协调经济发展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火生,宁启超.环境治理中的政府领导责任探析[J].沈阳干部学刊.2011(01).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篇10

关键词:政治生态;建设;环境

政治生态是近年来学术界逐渐趋热的一个政治学概念。有关政治生态的议论,源于人们对整个生存环境,尤其是大自然生态恶化的忧虑和困惑,是人们对社会政治发展的一种深层次思考。政治生态,就其本质而言,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况。其内涵应该包括民主制度、法制环境、党风政风、民情民风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精神状态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政治生态,其实质就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使得生态环境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和政治融为一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全球的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奠定坚实的基础。环境的宏观影响直接关系到整个政治结构和功能政治区域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也受到重要的影响,政府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的所有决策都与其有莫大的关联。因此,解决环境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生态提出的基本目标,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同时环境问题还应该在在公民政治参与以及进行的相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考虑,使得两者能够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生态系统其自身拥有的自我调节和循环再生能力以及基本的生态平衡原理,传统政治在发展过程中必将以此为转折,和时代相辉映的政治生态观也能够以此为基础迅速确立,世界的环境、经济和政治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相互依存,以人类为中心的时代也必然会被政治环境塑造的型时代所替换,一个全新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政治生态的内涵由于十分广泛和深刻,其利益链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见,整个建设进程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应该是以人为本,营造有利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环境氛围,并且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人的因素是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政治生态建设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人既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动力,又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政治生态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激发其政治生态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政治生态建设有利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政治生态建设成效怎么样,关键在于它是否真正有益于每个社会个体政治素质的提高;是否真正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社会主体的政治权益;是否真正让每个社会个体的政治参与能力得到有效地发挥;是否真正激发每个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是政治生态主体的运行状态,其核心应当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以及由此直接影响到的干群关系的和谐问题。执政党建设既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又是政治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由于我们国家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的重要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的变革、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趋向,使党的建设和治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任务与战略设想,现今议事的日程已经在在建党文化中被明确的提出。所谓的党政文化主要是指政党内的基本意识形态和组织心理和其政党的行事的作风,两个政党之间的区分也是依据党内的意识形态进行来进行分辨的。社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党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党政中的基本意识形态和文化内涵都能够被完整的传递给社会中的基层群众,并将传递后的产物逐渐转化为对政党的政治认同;政党文化从另一个方面来将还能够引领社会文化的飞速前进,并将社会文化进行仔细的归纳和整理,使社会文化和政党文化能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社会中的主流思想也能够被牢牢的把握住,并将其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中,社会的思想也能够实现被政党的统一领导。所以,当前重要任务便是将政党文化的建设大力加强,将政党的感染力迅速提升,丰富政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政党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吸引更多的党外人员加入,壮大政党团队。

在社会整体运行中,政治生态环境表现为社会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以及它们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同生共长、和谐共进的状态。因此,社会政治环境的研究应从微观社会的调研和探索做起,洞悉地方政治生态的环境现状,才能准确把脉政治生态建设的要领。

当前,我国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政治生态环境被污染的问题还严重存在。综合各地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地方主义”“庸俗之风”“媚俗之风”“吹捧之风”“虚假之风”“拖拉扯皮之风”“奢侈之风”,以及潜规则大行其道、决策随心所欲、腐败前赴后继。

尽管地方政治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究其原因,一是对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全党上下有了共识,而且看得十分明了,问题的成因也有了准确的分析和认知,进而产生了营造和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有力对策。这就是思想教育和制度设计,齐头并进,各方同心同德,营造好环境。

1.首先要将正气营造在政务工作中,使政务工作能够公开公正。这也是地方在将生态和政治结合成有机整体之前所必然面临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2.人文环境在营造过程中要以公平,公正为基本依据。在创新方面要加强督促,鼓励在政党工作中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对已改革者的工作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对于党政工作中那些喜好空谈的人要及时进行批评,对于诬告者依法追究其行事责任,使人文环境在营造过程中能够保持公平和公正,能够起到将干部群众自身的工作激情激发出来的目的。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创造心态要进行大力的激发,使创新的精神和创造理念能够更明显体现在政党工作中,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抱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时展接轨,自身的发展速度也能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3.学习环境在营造过程中也要以终生学习和不断进去为重要依据进行。通过学习将新的知识融入到自身知识中,并将这些自身的新知识用于推动政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使得学习的环境能够被更好的营造出来。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取决于国内政治的不换,经济社会在现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政党工作者只能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才能够赶上时代的变化,在工作中也能够逐渐具备更多的技巧,同时工作中也能够因此有清晰的思维和头脑,也能够和时展的步伐接轨。

4.而政党干部教育环境在营造的过程中要注重素质。使得营造出的教育环境能够使干部队伍无时无刻都具有极高的素质和品德,地方党校在此时就突出了自身的重要作用,作为了政党建设的园丁和培养地,对于党校的建设在此时也应该加强建设的力度,以此将党校对干部的培养能力迅速提高,使党校在培养干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显示出干部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各种教育对干部进行培训之后,各级干部在工作过程中都能够更具主动性,同时干部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也能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领导在工作中也能够因此将自身的发展能力迅速提高。

5.在对法制环境进行营造的过程中要突出依法的特点。法律的保障是政治生态在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伞。法律的权威也应该在法制环境营造过程中树立起自身的地位,在对地方干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强调干部自身的法律意识,使自身能够具有高层次的法律意识,在政治和行政工作中都能够做到依法进行,将党和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切实的维护,是社会中的能量和社会中各种能力都能够有机凝聚在一起,使法制环境能够被更好的营造出来。

6.市场环境在营造的过程中要注意重视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将地方的生态政治工作的优化作为党政的对政治生态工作的基本,同时也能够使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保障,也能够很大程度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经济的发展工作在现今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牢牢将其抓住,平等、公平、自愿的交易是市场环境营造的根本目的,将市场交易中出现的不公平情况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交易秩序能够得到适时维护,政治生态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能以此保障,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力度。

7.党际环境在营造过程中应该满足生态制衡和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而我国国情的基本体现也体现在政治协作工作中,我国的民主政治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也以此作为了重要的依据。对于民主议事和各个党派之间意见的传递渠道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将其中的参政以及议政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在面对决策时能够迅速做出科学的决策,以此也能够体现出政治生活中党派自身的监督作用,还能够将参政和议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是政治系统的协调能力显著提高。

8.监督环境在营造过程中要保证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还要具备客观性。地方的生态环境能否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便去决议监督环境建设工作的落实与否。将各方面的监督作用都融入到生态建设的任务重,监督部门在监督的过程中也要能够做到全程监督的公开化,防止监管出现疏忽和纵容。同时考核体系也应该结合实际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来迅速确立,使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都能够被切实的调动,生态环境在建设和优化的过程中也能以此为保障变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周朗生.生态危机的政治诉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石海燕.运用多媒体传播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2).

[3]李德才.安徽政治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及路径选择[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杨爱华.社会政治生态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建设[J].理论导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