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十篇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十篇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1:22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1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选题方向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工程硕士;大学;科研单位;共同培养

引言

由于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是定位在教学和科技研究方向上,导致当今的研究生对理论掌握的牢固,而实际的动手能力欠缺,在就业的潮流中倍受冷落。在改革开开放的这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学校对研究生扩招现象,我们对研究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事业单位都把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作为录取的对象,这样给研究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由学术型慢慢地转向应用型,企事业单位更看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预示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会转变,即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针对以上这些情况下,学校为了适应这一变革,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的投资,学校建成了大量创新实验室和实训中心。这些实验室的设立,给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使学生能在理论知识上得到提高,在实践的技能上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好平台,同时表明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实验设备的局限,而学生选题的多样性和比较前沿种,使我们的实验设备上在一定程度上显的有些欠缺。于是提出了与科研单位共同培养研究生的方案,使研究生能在更好的实验条件下学习,这个方案的提出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

1.1学术界对培养模式的认识

模式是一种软科学的概念:是人们对研究事物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事物具有构造能力、解释功能及预测的功能。这种模式就是社会化的模式,它超越了实物的形态,行成了某种事物的规定的形式,或使人能够模仿标准模式去做。

1.2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包含许多环节,可以说是由多种因数交互作用的效果。培养研究生包括如下几个环节:入学过程、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等多个阶段。在这些环节和因素中,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指标在于如何去选择,并利用它来形成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把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普通系统加以分解,可分解出三个主要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管理。由此得出:研究生这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对研究生的需要,为研究生构建出总体运行方式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其与人沟通的技能。它所讨论的是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多种因素(其中包括课程、科研、导师、培养机构、学制等)的最佳构成与结合。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受培养模式直接制约。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作为一种“形式”的存在,不管如何变迁,它都是为研究生的教育目标服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确立的主要依据是研究生教育目标,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的归宿点。

1.3对研究生培养的理解

如何定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呢?这是我们始终关注的问题,从社会经济的需求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将来主要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学术活动的人;而应用型人才将来主要是从事技术方面的活动和各种非学术型活动,包括管理岗位和企业岗位的工作。具体分析如下。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前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刚改革开放时期,主要是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因为那时博士教育还不成熟,而现在博士生连年的扩招,实际十年前的数十倍,从而成为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从这些年的就业情况来看,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远落后于博士生和本科生,主要原因是“高不成、低不就”这种形态:首先从事学术研究远不如博士生的能力,而在实践技能的方面又远不如本科生熟练,从多方面考虑用人单位首选的不会是研究生,就业成了研究生一大难题。

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对于上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向的偏差,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专业型研究生的教育,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在硕士层次上,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重点是要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其毕业后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2.应对当今的形式提出研究生培养的方案

慢慢的人们开始对研究生教育转型有了相当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真正的要变成一种操作方案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明确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我国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模式,只能说理论上已经形成,真正的实践层面上的操作则不是很完美。首先我国国情限制,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观念相对落后,其方式陈旧,尤其是实际过程中基本都是用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硕士和博士等各类人才,这就突出我国对人才培养方向上理解的不够深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体现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实践层面抓紧管理,以课程学习过程为出发点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

2.1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的提出

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工程学院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我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如何才能更好的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服务,如何提高他们的能力,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学习“高校与科研、生产部门联合培养研究生之路的探索”,顾郁翘(青岛海洋大学研究生部)何东昌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硕士研究生将来培养方案的改革:“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在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的同时,在硕士生层次上,在一定范围内,可施行多种规格、类型的培养,如加强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种需要。”他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弊端及其这些年来对于研究生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模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近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发现,高校与科技、生产部门共同培养研究生、共同管理、教育是实现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一、改革的必要性: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行学位制度以来,我国培养出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已充实到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这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科研队伍的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基层单位、厂矿企业急需大量的高级专门型的人才来解决人才不足、知识结构老化和年龄老化的问题,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如何加速培养出主要能从事应用型的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应用型人才,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近些年来,随着各大学相继开展国际合作,其方式不断多样化,与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共同培养优秀研究生,已成为一项发展应用型研究生的重要的突破口,对于我国硕士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我校研究生院提出与有关专业的科研单位共同培养研究生的方案,此方案的提出得到各专业带头人的关注。通过这一模式实施、引导,带动着各学科以及各个专业方向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积极修订,以达到加快教学节奏、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程结构、转换教学模式。我们的共同培养研究生的项目,强调科技创新与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结合。课程学习之外,共同培养研究生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我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2.2共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工作原则

(1)共同培养的目的。共同培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高层次拔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单纯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并不是目的,通过学生交流,从而带动,促进导师,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则是更为重要的。合作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人员交流作为基础,合作模式自然会水到渠成;否则所谓的合作就是无稽之谈。充分的利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在高功能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实现战略合作,着力造就能够适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承担起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难题的科技领军人才;通过科教这方面的结合,尽量促进双方进行的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的科学技术方面研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围绕国家的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搭建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重大战略课题的研究,创造出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

(2)共同培养的意义。共同培养工作是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方式,是促进高层次拔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和科研事业科学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地发展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需要,加快创新型体系的建设,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对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共同培养的工作原则。共同培养工作坚持突出创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的原则。着力于理念的形成、体制机制构造、培养模式的发展、教育内容的新颖和方法手段的先进等方面,不拘一格地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瞄准国内国际一流教育水平,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强势学科上进行高、精、尖的重大战略科学研究,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服务国家大局、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共同目标、加强科教结合、实现协作互惠、共同发展。致力于最大限度的挖掘研究生的潜力,激发首创的精神,提升创新的能力,把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导师责任制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为最终目的。

2.3培养质量的管理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控性因素是培养资量的管理,它的实质是运用一定的手段贯穿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目标及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培养的目标是否经济、科学:即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和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的形成;培养的过程是否合理:即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时间是否分配恰当、导师的指导是否有度、学位论文的编写是否体现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都需要通过质量管理的调控才能相互调整,以达到各环节的最佳组合,以保证培养的质量。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和评价包括内部和外部质量观。内部质量观高低是由研究生培养单位自己进行评价和审核的;而外部质量观的高低是由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外的组织和个人来评价的。在未来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管理和评价中,从培养单位内部的自我评价为主慢慢转向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有机结合。

3.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前景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建设庞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队伍。应用型人才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术操作领域或服务行业了,已经扩展到所有需要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专业实践领域。工程学院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以科研单位完备的实验设备为平台,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实验为验证手段,来验证理论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自从1999年以来在“深化改革,积极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招生规模从1997年的9.2万人迅速增到2004年的32.6万人,6年增长了近三倍。因此急需探索新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育才又要育人,其主要的任务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延续,但存在着许多本质性的不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工程研究生的教育是一种突出个性化的教育。研究生培养既不同于本科生靠传授方式获取知识,又不同于科研人员主要依靠工作实践获得实践知识,而是要通过研究生阶段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论文的实践工作,最终培养独立获取知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问题的研究本领。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这是比较是关键的一点。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指科研能力和品德方面的素质,还包括基本素质培养。如研究的方向的积极性和科研工作素质、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学风训练等等,这些都需要导师进行引导,通过研究生本身进行积极参与和导师进行言传身教来培养。

工程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核心内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原始的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引导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将会植根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是导师和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及管理的首要、根本的任务。研究型大学都是以创新为主要使命的社会组织,其首要社会职能是培养具有高水平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我们创新教育,完善和改进研究生培养方案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新时期下,科研单位相对学院的项目比较多,实践机会及其现场模拟的机会相对比较多,我们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联系实际理解知识,对创新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21世纪初期,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工程学院为了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出要大力发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创新,这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形式下,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着眼于未来,以学生的出路为学校的出路,以学生的利益为学校的利益。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批顶尖科技人才,为社会和科研单位做出突出的贡献。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安全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65-02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从起步之初,课程设置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公安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当然,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程教学内容层次区分度不明显,课程学习存在一定的“本科化”现象,内容未能完全体现研究生教育特征;课程设置僵硬,对学生个体化学习关注不够,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数量不少,但尚未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缺乏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显得多而杂,缺乏个性与特色;所学课程理论多,实践少等。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增进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强化全面质量观,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国家和省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应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因素,探索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有助于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随着研究生教育深入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新形势下公安大学承担着为社会(尤其是各级公安机关)输送“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责任。研究生课程必须体现高层次,注重前沿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

(二)有助于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

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的社会既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也是一个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层出不穷的社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关系的重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必然打破原来相对静止、相对封闭、相对有序的社会生活状态,转向变动、开放和相对无序,这样无疑会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社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三)有助于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起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责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指出: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及相应的运行机制;要使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加强课程学习、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实不足的弥补,是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为此,改革现有的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尤其关键。

二、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改革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构应当突出公安工作特色,以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研究生课程之间应该是密切联系、互相衔接的,它们统一于研究生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完整、统一、协调的系统体系。课程体系构建包括课程在系统中的定位、课程知识结构、课时分配结构、课程目标评价、课程内容动态调整等多方面的工作。构建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必须摒弃以往课程设置中的“学科本位”和“导师本位”思想,树立“能力本位”和“专业本位”的观念。

2.开放性原则。任何课程体系都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结构,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通过开放性的课程设置,及时传授给学生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让学生关注、了解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3.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加强课程开发,创新课程内容,有助于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对现有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融合和改造,大胆创新,形成更适应时展和公安工作要求的课程知识体系,力求能够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综合运用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实践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途径

1.更新课程内容,设置灵活的课程体系。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着重体现以下思路:第一,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着力提高研究生的认知能力。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应强调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关注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及时纳入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内容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突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第二,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应将练习、见习、实习、参观、调查、实训等纳入到教学范畴,突出实践教学所占课时的比重,围绕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开设更多实训科目,将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并与理论教学体系良好衔接和配合,内容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第三,实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尤其注重选修课程的多样化。鼓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符合自己需要的个人课程学习计划,灵活选课。第四,增设跨学科课程,拓展研究生的理论知识,而且为研究生展开科研活动储备了丰富的知识,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此外,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课程编制方法,应注重“课程审议”思想的引入施行,真正确立“专业本位”的研究生课程开发机制[1]。

2.重视教学方法多样化,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综合、灵活运用适合课程的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应克服满堂灌的讲授方式,科学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讲座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实训教学等多种方法,并建设以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同时,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研讨会、论坛等学术活动,带领学生到其他学校旁听课程,使研究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最新进展及研究动态,培养研究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3.强化教材建设,提高研究生教材质量。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工作应充分结合,做好规划,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在新形势下,为了能够在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变化,教材内容应作相应调整,突出时代特色,做到理论性和实用性、体系性和规范性、成熟性和新颖性相结合。在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不少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信息安全问题、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问题等,教材必须关注新热点和新问题,以保证理论性和前瞻性。此外,应把研究生教材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在一起。

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要完成日益繁重艰巨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教育训练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这也决定了新时期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和总目标培养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知识面较宽、专业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专门人才。具体到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更新教学理念,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将传授知识和学生业务能力的训练与基本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由知识本位培养向能力本位培养的转变。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4

论文摘要:冲突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者,也是企业员工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工作技能。通过333份调查问卷,检验了员工冲突管理行为对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倾向于采取合作和折衷型冲突管理行为的员工拥有更高工作满意度;合作型冲突管理行为与创新绩效正相关,而回避与创新绩效负相关。

冲突是组织生活中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人际冲突是影响员工工作过程中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际之间的摩擦、部门之间的争斗乃至组织之问的对抗,都会威胁到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处理好员工间的人际冲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重要。如果工作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冲突,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其工作绩效及满意度。

先前的研究一直把冲突看成是对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的消极因素],DeDreu等通过对冲突的相关研究进行元分析后,发现冲突同企业绩效及员工满意度均为负相关关系。张钢等_5]则指出知识层面的冲突能在激发争辩、对抗的同时,发现并修正个体和企业现存知识体系中的漏洞和错误,提升知识水平及运用能力,既能提高个体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也能创造良好的个体和企业绩效。Chenl6则更加提倡权变的观点,即冲突的好坏取决于企业员工所采纳的冲突管理方式。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支持。这些研究虽涉及员工工作满意度问题,但讨论的重点多是冲突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并未给出关于冲突管理行为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关系问题的合理解答。

Rahim等指出如果能够对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能够发挥其功能性的一面,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绩效。先前的研究多是将工作绩效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很少专门关注员工冲突管理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韩翼等的研究,工作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学习绩效和创新绩效。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绩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强化员工知识积蓄和创新来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并维持较高的创新绩效水平,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鉴于此,本文试图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探索员工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调查问卷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和展望,以期为企业提高员工冲突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

l文献综述

l.1冲突管理行为

冲突管理的研究大多建立在Blake等双重关心的管理方格理论基础之上。如Rahim从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的角度将冲突管理区分为:命令、合作、回避、服从和折衷,如图1所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冲突管理测量为thomas等的moDe量表和Rahim的RoCi—ii量表。研究表明,2个量表均具有一定的信效度,但也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陈晶等口在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上下级冲突处理方式量表。

1.2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组织行为和心理学中最受关注的研究变量之一。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反之,则可能产生消极态度n。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关注3方面的问题:①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为密歇根组织评价问卷(moaQ)中的工作满意度测量;②它与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的关系;③它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机制。本研究主要关注最后一个方面,即冲突管理行为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1.3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指的是在个体水平上产生的新颖的、同时又是切实可行的,对组织而言具有价值的产品、过程、方法与思想。Janssen等们指出个体创新绩效包括3个维度: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思维促进和创新思维实现。韩翼等引在其基础上。开发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新绩效量表。他们将创新绩效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并验证了工作绩效的四维度模型。

2理论假设和模型

2.1冲突管理行为与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个人对工作交互结果的心理感知。以往的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多关注客观因素,而忽视了人的行为因素。当个人采取合作型的冲突管理行为时,他能够综合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充分行使自己的发言权,因而更容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采取折衷行为的员工能够在自己和他人之间进行取舍,这种适度的合作同样能够满足个人的工作成就感。回避和服从型风格的员工,在工作问题上抱着退避的态度,在工作过程中体现不出自己的贡献,工作成就感降低的同时也会影响个人的满意度。而倾向于采取竞争型冲突管理行为的员工在解决问题时总是据理力争,这种行为会导致他人的反感,产生较多的情感上的摩擦,不利于员工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培养。由于个人得不到大家的认同,也会导致工作满意度的降低。有学者将合作和折衷称为积极的冲突管理行为,而将竞争、服从和回避称为消极的冲突管理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合作与折衷型冲突管理行为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假设2竞争、服从和回避型冲突管理行为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

2.2冲突管理行为与创新绩效

Song等研究发现,合作和服从型的冲突管理行为促使建设性冲突的产生,进而产生更高的创新绩效;竞争和回避型的冲突管理行为会引发更多的破坏性冲突,导致创新绩效的降低。Song等的研究仅仅关注的是研发企业,其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拓展到其他行业,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尽管该研究验证了服从型冲突管理行为的正面效用,但服从行为属于一种满足他人利益的退让行为,这种行为不利于个人观点的展示和创新。因而认为服从行为不利于创新绩效的产生。如前文所述,折衷行为属于一种适度的合作,能够适度权衡他人的观点,从而提出更好的建议。尤其是当部门成员合作失败时,折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冲突处理手段。基于以上分析和Song等所做的工作,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合作与折衷型冲突管理行为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假设4竞争、服从和回避型冲突管理行为与创新绩效负相关。

图2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3研究方法

由于缺乏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员工冲突管理行为量表,首先通过预测试对本研究所采用的冲突管理量表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通过对18家企业的333名员工进行正式问卷调查。

3.1预调查

(1)预试量表的编制。冲突管理量表取自Rahim的RoCi—ii、morris等的跨文化比较量表和陈晶等口胡的上下级冲突处理方式量表,去除量表中重复的题目,最终保留题项44个。这些量表中的题项由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双向互译,并请多名英语专业博士生进行校对,以保证题目含义没有偏差。另外,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量表均在国内得到多次验证,因而在预调查中没有涉及。

(2)预试结果分析。预调查样本取自中南大学mBa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份。首先进行量表纯化,该过程删除了冲突管理量表中的2个题项(删除标准为:删除CitC~0.4的项目,并且在删除后,alpha有所提高)。接下来又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抽取,按照最大方差法进行转轴,选取负荷>0.5的题目,且该题目不存在交叉负荷。经过几次探索,最终得到了冲突管理行为的四因子结构。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量为62.413。最终的量表共计30题项,其中,折衷型风格(4个题项)分布在合作和服从2个因子之内。这与双重关心理论并不矛盾,折衷是适度的关心自己和适度的关心他人,可能会与其他风格有所交叉。

3.2正式调查样本与测量工具

(1)样本正式调查受试者来自湖南省18家企业。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376份,其中,有效问卷33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4。其中,男性193人,占到了总人数的68.4。25岁以下96人,占28.8;26~35岁178人,占53.6;36~45岁48人,占14.4ao;46岁以上l1人,占3.3。大专及以下学历103人,占30.9;本科182人,占54.7;研究生48人,占14.4。

(2)测量工具。冲突管理量表采用预调查所保留的30个题目,其中,8个题目测量合作,6个题目测量竞争,5个题目测量服从,7个题目测量回避,4个题目测量折衷。工作满意度量表选自moaQ量表,共3个题项。创新绩效采用韩翼等的8题项量表。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

4结果分析

4.1信效度分析

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L8.70对冲突管理的30个题目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的四因子模型和基于经典理论的五因子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个模型均拥有较好的拟合指数,五因子模型略优于四因子模型。候杰泰等指出,在结构方程分析中构建模型应基于理论或经验,不应盲目跟着数据判断。鉴于2个模型对数据拟合均较为理想,采用了更加符合理论的五因子模型。随后又计算了aVe值(平均方差萃取量),发现5个因子间的aVe值均高于其相关系数的平方,说明五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在确定了冲突管理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之后,用SpSS软件计算了各变量的Cronbach’Sa系数。合作、竞争、回避、服从、折衷、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99、0.850、0.747、0.741、0.909、0.786、0.913。由此可见,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4.2假设检验

表2列出了本研究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矩阵。从冲突管理风格的均值可以看出0人们选择冲突管理策略的顺序分别为:合作、折衷、回避、服从、竞争。从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合作和折衷与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均是显著正相关;竞争与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两者显著负相关;回避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为了进一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以工作满意度(模型a)和创新绩效(模型B)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合作和折衷同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卢一0.216,p<0.01;卢一0.144,p<0.05)。合作型冲突管理行为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一0.55,p<0.001);回避型冲突管理行为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一一0.193,p

5讨论

从表2冲突管理风格的均值可以看出,人们选择冲突管理策略的顺序分别为:合作、折衷、回避、服从、竞争。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关系导向型社会,追求人际和谐与中庸之道,因而采取较多的合作和折衷风格。采用最少的是竞争型的行为,这可能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关。

从表3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合作和折衷行为同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两者对工作满意度的解释程度可达12.3。这也验证了合作和折衷行为积极性的一面,即倾向于通过寻求同对方合作或寻找中间路线的员工,对工作较容易感到满足。而竞争、回避、服从这3种冲突管理行为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这3种冲突管理行为是非合作的,个人的贡献得不到体现,从而影响个人的工作满意程度。

从模型B中可以看出,合作型冲突管理行为与创新绩效正相关。采取合作行为的员工往往是兼顾目标取向和关系取向,他们以追求共同目标为己任,倾向于同其他员工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开放性的讨论对于观点的整合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倾向于采取合作型冲突管理行为的员工往往拥有较高的创新绩效。而回避型的冲突管理行为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回避往往被归为消极的冲突管理行为,如果企业成员对彼此观点上的分歧采取回避态度,不利于开放性的讨论和新设想的产生。对于团队甚至是企业来说,回避行为容易导致群体思维,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Song等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并没有验证竞争行为对创新绩效的破坏作用和折衷行为的促进作用。这可能与研究取样有关,本研究对象为企业的一般员工,而Song等的研究选取的是部门主管。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一般员工与部门主管采取不同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何不同。

6结论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协同管理;校院两级;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张小红(1966-),女,河北昌黎人,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董丽凤(1981-),女,辽宁锦州人,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江西赣州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院两级协同管理体制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研究”(赣教研字[2009]16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1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各类学历的大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逐年攀升。[1-2]从2009年124.6万人报考(录取47.5万人)、2010年140万人报考(录取47.2万人)、2011年151万人报考(录取49.5万人)到2012年165.6万人报考(录取51万人),研究生招生及学历教育也进入迅速扩充的阶段。[3]研究生教育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已形成招生规模增长较快、人才培养类型多元化、学科结构趋于完善的态势,面对现有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原本的各校院级统一管理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偌大的一个研究生群体,招生工作脱轨、质量监控保障、专业个性的彰显、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矛盾和缺陷已愈发凸显。[4-5]因此如何在校院级管理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校院双向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更趋和谐,并促进研究生教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提升,已成为各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迫切任务,也是高校培养人才必须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6-7]

一、校院两级管理的宏观调控和目标考核策略

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育专家亨利·莱文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最好的大学都是适当放权、相信并发挥教师和学生才能的学校;在一个学校统一的大构架内应该充分放权,让最接近实际层面的人做与之相关的决策。”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中,学校研究生学院通过宏观把握各学科优势与发展特点,在招生计划制订、招生名额分配、学术型/专业型比例调整、招生环节宣传、培养环节检测或抽查(主要是文献综述、开题、中期、预答辩、学位答辩)以及学生助研、助教、助管“三助”等日常管理与制度约束,每年及连续三年向各二级学院下达目标考核任务与指标(参见表1)。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督导作用,利用激励手段全面驱动,宏观调控。在日程教学管理中,学校的研究生管理机构从过去的过程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种教学监督制度,建立符合现代教学活动规律的教学评估体系,健全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评估成绩突出的学院应给予一定奖励,使教学管理评价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环节,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和学院教学秘书激励机制以及奖惩措施。通过教学管理、督导机制、评估机制、反馈机制从宏观上监控学校的教学发展方向,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管理手段从具体管理变为监控管理。

表1研究生学院对二级学院下达的目标考核主要内容

研究生招生教学管理学位论文

全日制招生率(%)第一志愿上线率(%)外校生源录取率(%)在职硕士招生率(%)管理达标率(%)调停课率(%)教学差错率(%)电子检测合格率(%)外审平均分论文优秀率(%)

学生管理质量工程与创新教育

违纪率(%)安全稳定(%)就业率(%)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数省级创新项目数公开发表核心期刊(含专利)比率(%)学术活动次数科技竞赛获奖数

二、制定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培养方案优化机制

校院两级管理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大势所趋,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责、权、利下放到两级学院以后,给各学院充分自主培养的机遇同时,也给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鲜明特色和专业技能的研究生是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必须认真规划和具体实施的重要问题,因此最初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最根本和最纲领性的一个环节。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科、专业的发展及时修订,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制订相应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各院级培养单位应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考核并修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可采用灵活化的培养方式,本文在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和研究结构上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和优化(参见图1)。制订不同标准,分类培养,这样硕士生的发展就有更多的选择性,保证了其培养质量。确保学业内容上有稳定的、也有长远的方向,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新技术、新内容,不能一成不变。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140-02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国家和各地区对新形势下职业能力重新认识和研究力度的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建立、职业资格鉴定及实训基地建设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的研究重点内容。目前,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开始了中职高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体系构建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为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本文以高职院校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全新的学校(科研处)-系部-工程中心-课题组四级管理模式,将科研团队管理、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管理与高(职)本(科)研(究)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探索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科学管理模式。

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现状分析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现有两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2个校级工程技术中心,其中,广东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是省级的技术开发研究平台,依托于本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而建立,并于2012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验收。该中心确立了加工装备研制、新材料制备、产品设计应用及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等多个研究方向,目前也是珠江学者的设岗专业,近三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并承担了广东省部产学研项目等纵向项目几十余项,承担校企合作项目十余项,中心已与湖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数年,科研水平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该专业目前在全国同类院校处于领先水平,“以研促学”的专业发展模式正逐步显示效果。由于工程中心在高职院校才刚刚设立,目前依托学院―系部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科研管理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探索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模式,通过科研管理人员与中心科研管理人员及科研团队组成项目组,力争在科研管理定位、科研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中心项目工程化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考核等方面创新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拓展应用于本校其他中心及相关院系,以便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代表了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为解决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

二、科研在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分析

科研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带动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与校企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协同创新,职业教育的规律将导致具有高职特色的研究团队由教师团队、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职学生、应用型本科学生及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等几部分组成;其次,通过推进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带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项目教学实施地,是校企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基地,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应该相辅相成,相互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应该保证高职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成为高职院校科研、技术服务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逐步使其向校企合作项目、纵向科研项目、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转移;最后,催生高职院校组建省级、校级、学院级别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加快科研成果产出及产业化转化率,使职业教育与现有的行业企业技术接轨甚至引领行业发展。科研管理作为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形势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科研管理模式创新是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之一。找准目前高职院校的前沿和关键点,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科研管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高职院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创新科研管理模式的途径分析

1.健全组织机构,促进高职院校工程中心稳定发展

高职院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主要是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积极实施技术开发研究、成果转化研究、技术咨询和相关服务的科研组织机构。其建立的宗旨是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本校的科研能力,不断强化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高职院校的工程中心依托高校全面的支持和管理,通过不断加强工程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和体制建设步伐,将整个中心建设成为了高职院校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整个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和技术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成员应该有科研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校领导担任,对整个中心的运转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技术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应由企业丰富技术研究人员和成果转化专家组织组成,其主要参与到科研项目的指导、研究和重大项目的审核和审批过程,此外,组织还要积极实行主任负责制度,负责项目工程研究和开发等日常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在组织内部创建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更好完善组织机构,提升工程中心的管理层次和水平。

2.强化科研团队建设

首先,工程中心可以对外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或者让本中心的科研人员到先进的科研机构和院校进修和学习,积极进行学术交流,造就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青年教师团队,从而不断提升骨干科研力量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其次,依托本校专业人才建设优势和人才教育改革积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强化工程中心对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将优秀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资源,并将其不断融入到教学当中,全方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会辅助科研的方法和创新能力;最后,发扬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以本校的工程中心为教育平台,通过专业技能服务、技术研究开发、技术咨询以及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的方式,强化学生与企业接触力度,将企业、学生和专业教师有联系起来,构建一支专业技术卓越,师资结构合理,专业性强并具有互补性的科研团队,一起努力做好本校工程中心的科研开发和研究工作。

3.加大资金持续投入,促进工程中心健康发展

现阶段,高职院校工程中心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依托单位的投入,但是要保证工程中心健康发展,仅依靠学校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现阶段,工程中心经费筹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担国家和省市区重大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其次,与相关企业和部门开展合作的各项费用;再次,承接国内外相关企业委托的科学技术公关费用;最后,成果转化为实际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等费用。对于工程中心来说,仅仅依靠这些费用是难以解决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大量资金的需要,工程中心需要通过多种灵活的渠道和融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积极采用学校支持、政府扶持,企业投资的方式,不断提高经费的投入力度,此外,工程中心还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保证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具有长远的应用前景,在资金持续供给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工程中心的健康发展。

4.采用高职院校、企业和协会共同发展模式,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转化工作不单单是学校一方面的事情,还需要将企业和协会的共同发展与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依托专业发展趋势,借助协会和企业的力量,将其与相关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将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前沿性问题纳入到科研项目中,通过与企业和协会联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从而研究和开发出一批先进的科研项目成果,并将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增强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工程中心来说,应该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通过积极开展相关合作,与相关企业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为高职院校今后的科研成果转化奠定坚实基础。在现如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工程中心建立高校、企业以及协会等几个方面的协同发展机制,对全面推动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建设评价考核机制,强化队伍工作积极性

建设并不断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对于提升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能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办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也为本校的教学改革、科研课题选择、奖项以及等级评选和确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更是为高职院校教育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不断提升教师的参与程度和范围,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任用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取消其评优资格,对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同时,还要依据学校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结合工程中心实际工作需求,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从人才、资金、奖励、保障、评价、考核以及工作量计算和津贴计算等方面全方位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全面推动工程中心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实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尤其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方面突出了项目教学、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施,突破了以前沿袭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职业特色,促进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面对新形势,需要我们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管理模式,更好的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文,付晓春,马丽萍.创新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科研管理制度[J].职业技术.2012(04)

[2]毛丁初,蒋永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创新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11(06)

[3]伍新德.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及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02)

[4]倪敏,吴敏玲,梁崎.关于构建高校和谐科研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8(01)

[5]李翠莲.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创新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1003)

[6]张伟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探索[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7]梁称福,易诚.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22)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个性发展;研究性教育;创新型人才;研究所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6―016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企业经营活动的全球化推动了人才素质结构要素的全球化,企业不仅要完成自身的进化,而且面临着走出国门的迫切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大量的视野开阔、科学基础扎实、有一定的知识自我更新能力、技术自我创新能力、环境自我适应能力、行动自我完善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来支撑。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创新型国家,复兴中华文化、完成中华文明向世界文明中心伟大复归的国家战略,其核心是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育的三要素“人”、“环境”和“内容”,构建时代特征鲜明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创新性实现培养目标。充分研究学习者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个体区别为基础,对环境因素的时代性质、社会性质、学校性质、研究所(实验室)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教育要素理念活化方法进行应用,创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育培养模式”。

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项目组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整体设计如下:

1.将时代需求、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大学转型、学科专业发展综合考虑,研究人才目标内涵;

2.重构面向时代需求、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3.研究支撑人才目标内涵的运行机制、设计培养过程、建设培养环境,形成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培养模式;

4.实施中不断总结培养模式的完备性与普适性,逐步推广。

二、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研究

从精神思想内涵、文化修养内涵、理想内涵和能力内涵来构筑目标体系。

精神思想内涵、文化修养内涵、理想内涵表征的是培养“人”的问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风貌,体现着国家的价值体系和人才的社会价值问题。

能力内涵表征的是“才”的问题,人才的能力内涵包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问题的描述能力、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自我更新能力。

2.全程全景全网标准化培养计划进程

为解决有限培养时间与知识无限增长的矛盾,制定“全程全景全网标准化培养计划进程表”。对学生的学习时空划分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按人类学习认知规律对大学进行详细规划。“全网”的专业理论架构:将通信专业技术理论,向上拓展到行业应用,向下扩展到认知、感知、测量与控制的物联终端;“全程”就是能力培养过程从专业认知、学习、实验,到技术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技术实现、产品化,最终到市场的全过程实践,并辅以各个阶段导航;“全景”就是培养过程中,综合课内外环境将精神文化熏陶、专业文化学习、技术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将标准化研究方法引入到本科教育中,支撑教学科研一体化。

以研究所(实验室)为核心载体,建立健全“四机制”,完善“四平台”。①组织机制:多样性的本科兴趣小组;②制度机制:研究发表会制度;③管理机制: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④方法机制:标准化的研究方法;⑤创新平台:创造梦工厂;⑥创业平台:八九点钟创业平台;⑦交流平台: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学术会议;⑧教育平台:统一通信教育系统。

在学生进研究所(实验室)之后,有计划的组织、引导、鼓励学生逐渐进入研究性学习,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以便及时地让学生认识专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融合与活化,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课外环境学习能动性,创造个性化人才培养高效率。

3.塑造学生自主能力,提高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

(1)兴趣研究小组。自入学开始,引领学生逐步深入研究性学习,了解学科相关知识和发展动态。通过小组实施开展的研究活动,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实践、研究、创新兴趣,培养创造精神与能力。

(2)科研项目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生参与课题的发现、系统框架搭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虚拟仿真试验、技术实装,以及最先进的产品开发等过程,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学生通过民主自治管理参与专业建设、小组建设、科学研究规范等管理过程,从中锻炼了学生民主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委员会的反馈,教师又可获得科研的、教学的真实信息,为培养人才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4.标准化研究方法,增强人才综合竞争力

(1)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改进itU标准化研究方法独创了符合本科教育、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规律的“七段标准研究方法”,贯穿教育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与标准化能力。

(2)国际协作能力与竞争力。通过发起并连续五届主办“无线通信、光通信与网络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的打造,逐步实现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与国际接轨,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增强学校国际交流及影响力。

5.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为了培养出的人才好用能用,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通过建立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八九点钟创业平台”,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综合素质锻炼途径,提升人才社会适应度。

二、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及创新

1.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将时代特征、国家战略、行业领域发展、社会应用需求和大学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探索、建立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为目的,以研究所(实验室)为载体的研究性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推进了社会生活信息化、经济生活全球化、记忆网络外包等背景下的人才内涵研究与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改革。

(2)促进创新型人才的精神思想、文化修养提升,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活力,锻炼了学生为人做事规范性;同时,通过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相长,不断促进教师团队对教育内涵理解、教育理念更新与自身能力建设。

(3)改革并探索了“全网全程全景标准化培养模式”,从全网的专业理论架构到全过程的能力培养,再到全景的课内外环境联动融合,改革了考核与管理机制即“以高代低”原则下的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替代课程学分。

(4)建立了贯通整个专业技术系统的仿真、设备、仪表联动的统一通信现代教育系统,解决了资金受限、培养时间受限的核心问题,也推进了知识活化与相邻多专业的融合。

(5)引入国际化标准化研究方法,并加以改进创建了“七段式标准化研究方法”,以此为准绳不断规范学生科研过程及成果,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和协作能力。通过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发起并连续多年主办国际学术会议、部级学术交流会议等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锻炼国际交流能力。

2.理论与实践创新

(1)全网的专业理论体系架构。将通信专业技术理论,向上拓展到行业应用,向下扩展到认知、感知、测量与控制的物联终端,做到了知识技术体系的全网覆盖。

(2)全程全景培养。所谓全程,就是能力培养过程包含从专业认知、学习、实验,到技术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技术实现、产品化,最终到市场的全过程实践;所谓全景,就是培养过程中,综合课内外环境将精神文化熏陶、专业文化学习、技术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培养有社会价值的创新型人才的人。由教学科研一体化带动学生以教师的纵向科研课题、横向技术课题、学生自主提出的兴趣课题为研究对象,形成以任务为牵引、寓教于研的着重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3)教育过程贯穿改进的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改进itU标准化研究方法制定了符合教育规律、科研规律及工程规律的“七段法”,包括工程目标研究,应用环境研究,最小应用技术条件研究,最小技术系统,最小技术系统设计,最小技术系统开发,验证、路演与工程化。

(4)学生自治管理制度。学生自治委员会充分发挥其自主自治参与专业、研究所(实验室)的管理,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三、培养效果及应用前景

集成测控技术研究所共建立8个本科兴趣研究小组,培养学生来自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光源与照明等信息类专业及机械学院、艺术学院、服装学院等,通过实施本模式培养的学生已近千人次。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显著增强。项目实施期间,学生申请专利50余项,已有2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建设学生民主自治委员会,通过“七段标准化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高,已经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30余项,其中部级2项。学生自发组织每年电信日的研究所开放周活动。

学生国际视野拓宽,交流能力提高。通过组建两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互派学者访问;发起并连续主办五届FwoCnt国际会议以及全国第十四届青通会。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成长迅速。获辽宁省年度教育人物2人次、辽宁省专业带头人1人;获批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特色专业;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近5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10余项;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次,全国“北斗杯”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13年,通信专业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价中获得全省第五。

下阶段,课题组将在总结已有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性本科教育模式及理论,优化运转机制,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广泛参加国内外研究与交流,扩大成果影响力,使本成果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1〕兰振平,赵昕,樊磊,刘剑,邹念育,王智森.移动通信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的改革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115-117.

〔2〕赵昕,刘剑,兰振平,,邹念育,王智森.现代教育技术在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0,(29):28,197.

〔3〕兰振平,赵昕,刘剑,袁爱霞,王智森.面向物联网的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1:59,60,66.

〔4〕陶学恒,崔远慧,姚春龙,王智森.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计算机专业实践与创新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01):7-8.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8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是区域、国家创新战略实现的重要基础。目前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考虑科技型小微企业“质”(科技型)和“量”(小微规模)两个维度,结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研究e-4和2011年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5,本文认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小微规模企业实体,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或新商业模式,具备高科技、高成长、高风险和新经济等特征63。

当前,学术界主要围绕融资、环境建设和政策支持等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外部因素展开研究67-9,较少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特别是鲜见对企业管理方法和工具创新应用领域的研究。事实上,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需要外部支持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因为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是影响技术创新行为的基础性因素,可以为技术创新执行提供制度保障m,有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选择应用适当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就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内容。

是一种技术创新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最终理想解、发明原理、工程参数和冲突矩阵、物理冲突和分离原理、物-场模型分析、发明问题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和科学效应知识库等m。tRiZ最初用于技术系统,目前在管理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e4-19]。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两个显着特点,即如何寻找企业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建立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得规模小、资源相对匮乏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有能力并且愿意去实施。应用tRiZ可以直接从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出发,通过管理主体对管理对象的作用效果判断管理绩效,有效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但目前学术界对于tRiZ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从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影响效果的视角开展的相关研究更为少见。而通过研究tRiZ的各子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确定科技型小微企业应优先推广应用的tRiZ创新工具和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tRiZ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而且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拓展管理创新思路、优化内部管理、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从研究tRiZ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这一问题着手,基于理论分析构建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tRiZ各子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排序。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如何更有效地推广应用tRiZ理论、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2研究假设与框架

 2.1tRiZ的管理进化理论(met)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包括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动态性进化法则和提高理想度法则等8个进化法则120。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运用该理论,分析确认当前企业的管理状态,预测管理方法的进化衍生方向,改进创新现有的管理方式方法,提升管理创新效率。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进化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2 tRiZ的最终理想解(iFR)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的最终理想解是企业利用自身现有资源,通过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及管理方法的改变、增加、替换或彼此搭配,以组织结构最微小的改动实现管理效用正常化,且不额外增加资金消耗和对社会、环境及企业本身的有害作用m。科技型小微企业可据此理论,选择最小代价的管理变动达到最大的管理创新效果。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最终理想解(iFR)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3 tRiZ的管理发明原理(mip)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

 新吕荣胜122给出了分割、抽出、重组和嵌套化等40条tRiZ管理系统的创新原理。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应用这些创新原理,解决企业具体的管理冲突。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发明原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4 tRiZ的管理参数和管理冲突矩阵(pCm)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纪建明m给出了36个一般管理参数和相应的一般管理冲突矩阵。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据此理论,从中选择合适的管理参数和管理冲突矩阵,获得冲突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参数和管理冲突矩阵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5 tRiZ的管理冲突与分离原理(CSp)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的分离原理通过将管理系统中的弱势与不和谐部分分离,或者将核心部分分离,突出重要性并对其进行重点管理m。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应用此原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分离,提高管理绩效。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冲突与分离原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6 tRiZ的“管理元素-场”模型及标准解法(eFS)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的“管理元素-场”模型的“管理元素”即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场”即管理方法。管理领域的76个标准解为:对于不完整的模型,可采用的解是将模型补充完整;对效用不足和有害作用的管理,可采用的解分为改变‘‘管理元素”和“场”、引入新的“管理元素”与“场”m四类。科技型小微企业可据此理论,将管理冲突构建为“管理元素-场”模型,从标准解中找出对应解,结合实际寻找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元素-场”模型及标准解法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7tRiZ的发明问题解决算法及效应知识库(aeB)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的aRiZ理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集中于管理冲突的算法调整和aRiZ过程与管理工具方法结合两方面m,消除冲突有强大的科学效应和现象知识库支持127。科技型小微企业可应用aRiZ将非标准问题转化为标准问题,应用标准解法获得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及知识效应库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将上述理论和假设归纳,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

3数据和方法

 3.1量表设计

 目前tRiZ应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甚少,没有成熟的量表可以使用。因此,本文结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访谈,根据tRiZ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结论分析得到测量项目。为保证问卷设计质量,先在哈尔滨进行小样本试测(n=10),根据反馈结果,调整修正了概念偏差、表述不清的题项,于2012年5-11月正式发放问卷。各因素包含如下问题:met是4个题项,如“解决1个管理矛盾交叉应用2个及以上tRiZ管理进化原则”;iFR是4个题项,如“经常将tRiZ最终理想解的概念用于解决管理矛盾”;mip是4个题项,如“解决1个管理矛盾交叉应用2个及以上tRiZ管理发明原理”;pCm是4个题项,如“经常使用tRiZ的36个管理参数和管理冲突矩阵解决管理矛盾”;CSp是4个题项,如“tRiZ分离原理已经在管理运作中产生积极的作用”;eFS是5个题项,如“使用tRiZ管理元素-场模型及76个标准解求解管理矛盾的成功案例至少在1个以上”;aeB是4个题项,如“经常使用aRiZ及效应知识库解决管理矛盾”。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eip)是客观和主观2个维度6个题项,客观题项如“应用tRiZ后产品利润增加幅度”;主观题项如“应用tRiZ理论后提高管理目标实现程度”。

3.2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Lisker五分量表法收集数据(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为使受访者清晰理解问卷的题项含义,在问卷中对管理维tRiZ子理论的背景、功能、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问卷发放和回收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查阅地区企业名录,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被调查企业;二是采用基于网络人际关系的email问卷调查方法咖:三是采用上门填写、寄送等方式。合计发放问卷296份,回收248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6.9%。在区域分布上,调研对象来自黑、辽、京、鄂、苏、浙、粤、陕、川、甘等10省(市),地理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样本结构见表1。

3.3研究方法

 本研究涉及的变量都是潜变量,各变量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问卷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妥善处理潜变量,也不能明确解释测量误差。由于结构方程模型(Sem)能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其指标,允许变量含有测量误差、变量间有相关性,测量模型更有弹性29。因此,本研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4实证分析

 4.1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通过项目-总体相关系数CitC和Cronbach’sa值检测量表信度。删除不合格的题项后,保留题项的CitC值均大于0.5,Cronbach’sa值均在0.8以上,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及稳定性较高。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效度。

各变量的Kmo值均高于0.5,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着性概率都为0.000(<0.001),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各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均高于50%,各题项的因子负荷均高于0.5,量表设计满足效度要求。

 4.2模型检验

 本研究使用极大似然法进行结构方程分析,验证提出的理论假设模型,要求样本满足正态分布,样本量应为总样本数减去估计变量数大于50,或者样本量在100-200之间m。本研究的有效样本198个,估计变量30个,样本数满足要求。采用SpSS19.0对样本数据的分析表明,数据偏度小于2且峰度小于5,符合正态分布要求。

利用am〇s17.0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数据拟合的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第一行可知,模型的拟合结果不够理想,拟合指数;X2/d/、RmSea、tLi、CFi都没有达到推荐阈限值,模型修正指数(mi)显示一些变量间可能存在未在初始模型中得到体现的相关关系,而且可修正的变量间关系符合Sem模型修正的一般原则。于是深度分析变量间的理论逻辑关系,并根据mi表改进初始模型,每次添加变量关联路径都选择mi值最大且符合修正一般原则的路径,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关联路径不需要或不能再增加为止,共添加3条关联路径(e8—e11、e12—e18、e17—e21)。表3第二行显示修正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处于推荐的判别阈值区间,且明显优于初始模型的指标,拟合效果良好。修正后的结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图2所示。在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验证相关假设,结果如表4所示。

4.3研究结果

 根据上述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⑴假设H1-m均得到支持,即tRiZ的met、iFR、mip、pCm、CSp和eFS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由表4可知,上述tRiZ的6个子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按路径系数大小排序为:mip(0.425)>iFR(0.413)>CSp(0.381)>met(0.357)>pCm(0.346)>eFS(0.223)。

⑵假设H7未通过检验,即tRiZ的aeB子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不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3)修正模型中新增的假设H8-H10均得到了验证。

5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管理维tRiZ的大部分子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的结论,弥补了当前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研究结论可为政府部门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引入创新方法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方法支持与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影响的路径系数较低,仅mip和iFR的路径系数超过0.4,主要原因在于是tRiZ理论较抽象、结构复杂,不易于企业消化吸收;二是tRiZ在管理系统领域的研究有限,不能有效支撑企业应用。其中,发现和分析管理冲突是影响tRiZ应用效果的瓶颈因素31;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对tRiZ的应用推广力度不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对tRiZ缺乏必要的了解,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应用不足。

5.2管理启示

 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tRiZ在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的应用,从理论研究、政府、企业三个层面提供了有益启示。

—是理论研究层面:tRiZ应以简易化和应用化为研究方向,更新和开发更多应用性强、为企业创新需求服务的tRiZ创新方法和工具。不断拓展深化管理维tRiZ的研究,加强基于管理参数和冲突矩阵的冲突理论以及国内外典型管理创新案例的研究,推动tRiZ在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中发挥更大的理论支持作用。

二是政府管理层面: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tRiZ的宣传推广。通过组织开展tRiZ的培训、交流和座谈会,建立tRiZ学习网站和tRiZ研究会,在高校开展tRiZ研究、开设相关课程等渠道推广tRiZ。鼓励企业应用tRiZ的创新行为,通过优先资助科技型小微企业应用tRiZ的创新项目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企业自身层面:科技型小微企业应重视tRiZ提升管理创新绩效的作用,将tRiZ应用作为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自觉、主动学习tRiZ。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合作联盟,聘请tRiZ咨询专家团队入企培训指导,提高企业求解复杂管理冲突的能力。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简介:杜锐(1971-),男,研究生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近十年,信息技术开始在我国大学管理机构中被普遍应用,减轻了高校的管理工作,给大学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同时为使用者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为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动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导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这种情况为高校对导师信息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和弊端,传统手工、计算机单机处理信息手段以及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研发适用于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变的更加迫切了。

(一)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信息管理系统(miS)作为一门新科学,是从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它的理论和方法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除了信息系统的那些基本功能之外,它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这些特有功能。

它为企业和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国内对信息管理系统(miS)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中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是:它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为媒介,既能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维护,也能对其进行传递、加工、使用的一个系统。一般来说,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定义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从一个基于管理科学理论,实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人机系统。信息管理系统(miS)平台主要包括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和webservice模式[1]。

(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和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比较

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是在信息管理系统(miS)这种新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模式。虽然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使用者多、数据库多、覆盖面广、无安全保障的internet网络环境下,它的应用就暴露出了明显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浪费运算资源上,随着使用者数目的不断上升,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性能与其成反比,不断下降。在此模式中,对信息的后续管理既费时又费力,这给系统的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web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相对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来说,更适用于现在的internet网络环境,它在后续的维护中,不必为了维护服务器,而下载安装应用软件,更方便于服务器的维护。同时,在某台应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后台会自动把该服务器的工作转移到其他能正常工作的服务器上。而且浏览器/服务器(B/S)的兼容性更强,而且成本低于客户机/服务器(C/S)。web浏览器/服务器(B/S)的开放性更好,安全性更高。越来越多的软件都是基于适合web环境的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下开发出来的,如QQ、飞信、web上网客户端等等。

鉴于internet网络环境,开发一个稳定的、高效率的、低额的、适用于internet环境的web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应用系统以满足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工作就势在必行。

二、当前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之后,国家非常重视关于研究生的教育工作,研究生教育事业也不断在发展中前进。在最近的几年中,各大高校不断扩大对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对研究生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这种情况使高校对研究生导师的需求量增大,从而使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跨校、跨院、跨专业带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导师跨专业、跨校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就使课程教学的选择范围变宽、选课的信息交叉量逐渐加大。除此之外,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关于研究生导师的个人信息和数据成倍增长,工作量成倍增加,逐渐的将高校对研究生导师进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当前大部分高校对研究生导师进行管理信息工作都处于传统阶段,无法紧跟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的要求。

(一)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落后于网络发展的脚步

在一些已经开始使用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校中,其管理系统的功能相对简单,操作起来也不是很方便。而其它高校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的管理工作依然是处在传统手工或计算机单机处理信息的阶段。这种工作方法已经跟不上网络的发展,也无法使网络工作的优势完全展现出来。

高校中有关研究生导师的信息可以说是相当庞大的,相关部门都有自己习惯的管理方法,因此,在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用户更多是希望可以以自己习惯的使用方法为基础来组织信息,内容也可以按自己的工作需求来定制。在新的网络环境中,用户不单纯是接受者,更多的是可以处于主导地位,可以利用网络为媒介,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由此看来,现在高校中使用的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的工作方法明显落后于网络的发展,没有显现出网络时代应有的特点。

(二)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落后于工作要求的发展

高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速度,这就要求高校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的管理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基础进行改革,其最终目的就是使研究生导师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可以得到优化,使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运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高校研究生导师管理系统应该将导师的通讯表、课程信息表、教学情况表,获奖情况表、科研项目及成果,论文及作品表,导师的个人资料等信息进行网络数字化、模块化建设。但目前来看,关于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工作与此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1.缺乏数据共享与数据交互平台:绝大部分的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工作者希望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将他们从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例如,新入学的研究生会对各个导师的个人信息、职位情况、科研成果等问题进行询问,而且关于这方面问题的咨询几乎每年都会有,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种类问题的提问在不断重复,甚至对已经了解的问题也会不断提问,这就给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工作者带来很多的工作负担。这是缺乏数据共享与数据交互平台的外在表现。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工作的内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系统内部,即在各院系之间,对研究生导师的信息大部分只实现了工作信息流的简单、非定制传递,部分数据的传递不完全是通过系统传递,有时也需要人工的方式去实现传递,关于与政策、进度、结果相关的信息则因为缺少平台支撑难以达到共享与交互使用,这就导致工作协同性差、信息反馈不及时、数据结果不一致等问题不断出现。

2.管理与教学支持关系的不统一,导致无法提供决策数据。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是整体设计完成的,而是分阶段完成的。这种设计忽略了整体性,没有考虑到全局的发展,所以导致管理模式、流程与信息管理系统不一致。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滞后,致使教学支持与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不一致,最终的结果是管理模式与教学支持不能配套,跟不上现代高校对管理工作的要求,为教学的全方位发展带来了困难。这种不一致性也使使用者不能从复杂多样的数据群中提取出对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有帮助的决策数据。

三、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概述

信息资源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而得到了极大丰富,这为信息的集成、共享与快速更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为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条件和技术保障。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了工作观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化的过程,也加快了转化的速度。

研究生导师管理在现代高校管理工作的内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是高校主要的管理工作之一,也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够相对节省管理工作者的时间,也可以提高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如当新学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或是研究生导师出现课程变动情况时,基于web的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很轻易地通过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来完成以上工作。但是,传统的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就很难快速高效地完成类似的工作,简单的工作可能需要很多人同时去完成,这也导致高校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不能做到合理分配,容易形成人力资源极大的浪费。因此,开发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改善高校人力缺乏、工作分界不清等状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我们在开发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之前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总体设计。

1.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资料数据要具备独特性。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导师各项信息的管理和高校运营管理两个主要内容,导师各项信息的管理包括导师的个人信息、通讯表信息、课程信息、科研项目信息及评优表彰情况等的说明和记录[2],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要对导师在校的各项情况有详细说明,要为导师个人申请科研项目和晋升提拔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的结构复杂。随着国家提倡研究生扩招,高校对研究生导师的需求也加大,研究生导师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3],个人能力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这就对高校的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的要求提高了。但是高校中包含的研究生导师的信息比较复杂,数据量要大于一般的人事信息管理,各院系、各科室、各部门涉及到的数据之间联系紧密,因为这些的数据结构层次更多、更复杂,导致数据在处理中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因此高校为了稳定高层次的人才,必须对研究生导师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重视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也能够更好地使高校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3.要严格要求研究生导师信息处理的方法。在高校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管理中,应该建立相对严密的管理规定,也要对研究生导师信息有明确的管理方式,如评优表彰制度和运营管理等,都应该建立起不能随意改动的,必须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在对研究生导师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传递时也要遵守严格的要求,也要固定执行方法,不能随意变动。

4.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的管理要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的资料是否正确,可以影响高校在科研空间方向的发展,以及民众对高校办学理念的信任度及品牌影响力。同样,研究生导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影响了高校对教师人员的管理和任用,不准确的信息可能会影响到教师在工作调配后,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高校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工作都能在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中体现出来,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时,对数据的处理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5.研究生导师管理系统要具备内部控制功能。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具备较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仅包括要对数据有较强的处理功能、对数据有稳定的处理方式和对数据具有保密措施等性能,还包括能对数据进行严格内部控制的功能以及系统的纠错功能。这样就能够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进行研究生导师信息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要采用各种能保证研究生导师信息的内部安全、信息的稳定性、可靠性的方式,以保证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的工作可以正常运行。

6.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要具备安全性。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管理对于高校的管理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4],这就要求高校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不允许相关工作人员泄露导师各方面的信息,更不能随意修改信息。因此,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防止研究生导师信息系统产生不必要的错误,以此来保证信息的安全及来源的安全,要完全保证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5]。

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地总体设计,可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加强各院系、部门之间的联系,增加了信息的交流,也可以更方便地处理信息。高效率的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加快高校自动化办公发展的脚步,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

(二)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主要适用于“研究生学院”“各培养学院”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使用。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权限和终端管理权归研究生导师管理部门,各培养学院在研究生学院的授权后,可以应用系统中的模块,而且各培养学院具有在系统中对本学院的管理权限,其他部门根据职责不同对相关模块具有使用权限。

研究生导师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导师基本情况表、导师通讯表、课程信息表、教学情况、获奖情况表、科研项目情况表、科研成果论文及作品表、科研成果表等。

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了若干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满足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需要,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独立存在于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中,是一般软件都必须要具备的功能,因为它能为系统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在系统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验证登陆、权限分配、维护个人资料等功能。

2.信息管理模块。在用户信息和用户权限管理方面,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为了防止非法人员对导师信息的修改、删除及恶意传播,特别采用三级权限分配机制设计了一套严格并安全的导师信息管理方法,不同级别的使用者有不同的使用权限,这种方法使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具备了安全性,对导师的信息起到了保护作用。

3.导师动态信息管理模块。导师动态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导师个人基本信息的管理,导师基本信息管理在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中是比较重要的,主要涉及的信息包括导师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及详细信息、职称情况、学历及学位证明、工作经历、获奖情况等,它涉及到了导师的很多私人信息。导师基本信息管理可以对以上涉及到的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和删除等,如有导师转入其他高校或是新进导师时,就需要对他们的信息变更,或是将曾任职于学校的导师信息进行处理,在每位新进导师入职的时候,需要导入他们的基本信息,并要对他们的社会关系、获奖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录入,为导师在校信息的管理提供基本数据支持。

4.网上招生审核及导师遴选管理模块。网上招生审核及导师遴选管理模块主要涉及的任务是对报考学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进行信息审核,以及新入学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与导师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审理。

5.年度考核及评优表彰管理模块。此模块主要承担对导师进行考核和评优的任务。将导师的考核资料及评优资料录入系统,也有对其进行删除和编辑的功能,对导师年度考核和评优表彰提供了数据支持,也做到了高校考核评优的公开化。

6.新闻和通知管理模块。新闻和通知管理模块常见于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中,使用率也很高,并单独存在于系统中,主要负责新闻通知、查看新闻通知、维护新闻通知等工作的正常运行。

7.导师信息检索与统计模块。导师信息检索在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中是开放存在于系统中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可以通过对导师信息检索功能查询导师信息,便于学生了解导师的情况,减轻了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重复回答的工作量[6]。学生检索导师信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导师所在院系、导师研究方向、导师姓名、导师毕业院校进行检索,也可以通过导师的行政职务、职称来检索,输入导师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检索信息,方便于学生,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检索信息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导师,为他们选择导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四、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与应用

(一)系统的测试

系统测试是系统开发研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是使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人力来对系统进行测试,从而找出各种潜在于系统中的问题和缺陷,使系统可以按照预期的设想来运行,以使系统可以正常应用,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系统测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能否准时顺利地实现。在完成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后,需要针对该系统进行以下几种测试。

1.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针对的是系统中的程序模块,它是存在于系统中的最小设计单位。在本项测试中,先将系统中的最小程序模块与其它无关的程序模块隔离开,然后再对最小程序模块进行人工跟踪检测和执行跟踪的操作。此单元测试是为了检查程序代码是否存在错误,以及模块的功能是否能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等。

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面对的是子系统或整个系统,测试的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组装起来的程序模块。在本项测试中,第一步是分别测试各个功能模块,先要检测各个功能模块是否存在问题;第二步是将测试后的模块组合起来。检测整个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和错误。此集成测试的完成主要是检测各个接口是否存在发生问题的情况,还要检测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存在的可能,组装起来的模块能否实现预期设计的功能。

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检测的不是系统中是否存在问题,而是为了确认系统是否能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分析和设计,从而达到设计者和使用者所希望的功能,并顺利辅助使用者完成工作。本测试也是系统测试最后的一个环节。在本项测试中,与以上两种测试有明显区别,并不是单独测试,而是要将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软件、硬件以及运行环境等一起进行测试,在此阶段测试中,使用的数据都是高校导师管理工作中的真实数据,要求使用者全程参与测试。

(二)系统的应用

工程管理最新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113-05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发展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体系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体系构架和内容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劣和研究能力的强弱,进而决定着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我国企业管理作为兴办历史相对较短的博士专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因此,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生源和培养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课程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立

博士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延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看,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是一种在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前衔后续、逐步深入的梯度安排(具体见表1)。

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使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成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至少必须具有三方面特征: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知识的形态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原理,也包括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人力知识等。然而,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本科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成熟的知识,硕士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系统化的知识,博士生面临的知识是离散的、尚未明晰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必须能够梳理总结出所涉领域的研究现状,建构从事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知识结构指的是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必须: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存量,视野开阔,能把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第二,有合理的层次分布,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布局有序,既“博”又“专”,(“knowsomethingabouteverythingandknoweverythingaboutsomething”);第三,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先进性,洞悉前沿变化,能由已知推未知(参见图1)。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是运用既有资源,进行问题的发现、辨识、假设、论证、结果解读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研究工具方面,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来说,要能熟练地操作基本的统计分析工具和主要的财务、金融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效方法,博弈论随着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频频青睐博弈论学者而受到广泛重视,案例方法是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的观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博弈论、案例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

(三)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

如前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借鉴软件设计的“重构”定义:“(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使得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加合理。”我们可称这种知识的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过程为知识重构。

知识重构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知识萃取、知识结构化、知识衍生、知识文本化四个阶段。知识萃取指通过视、听、读、讲、讨论、经历等方式得到并保留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过程;知识结构化指借助思维的透析力与综合力,把所获的原本零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解释现状或事实的知识体系;知识衍生指运用移植、投射、延伸等方法,集成既有知识及其体系,从而生成具有创新含量的新的知识构架;知识文本化即知识成果的表述,如报告和论文的写作、刊发、传播等等,它是知识重构的最终显现形式。

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是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的协同结果。知识萃取能力是知识重构的基础和起点,它决定所获知识的存量、层次和布局,进而影响后续的知识重构功能;其他重构环节的状况,也会反过来正向影响知识的获取能力(参见图2)。

二、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情况

(一)国内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估上,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1、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三大板块: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是指根据教育部要求,各专业博士研究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为博士研究生系统深入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所必须修读的课程(至少学习三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指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而适量开设的,供博士研究生选择性修读的课程。以下是我国部分高校企业管理博士课程设置情况(见表2)。

表2显示,国内企业管理类博士课程设计中,公共必修课的内容和学分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专业课由各校自行设置,不同培养单位在学分的安排上,提供课程的门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课程内容的取

向、知识的覆盖面方面,也各不相同(具体见表3):

2、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不足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有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第一,课程体系不规范,科学化程度不够。课程门类、学分安排差距太大,不同院校相同课程内容的目标导向差异明显,说明相关部门对博士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第二,课程结构层次不分明。本科、硕士、博士课程没有反映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差异,部分院校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名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这种不分层次的教学必定影响博士的培养的质量。第三,课程视野“学科化”特征明显,课程覆盖面不广,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纳入较少,不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第四,课程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少;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课程;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二)国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对研究生的培养强调课程与论文并重,如博士生一般要学16~20门课程,修习30~40个学分,较多地学习高水平课程的博士生后劲较足,因为其知识面广、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

与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相比,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

1、体现管理学科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国外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在设置上比较注重体现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路径看,管理科学的发展脱胎于经济学,正逐渐呈现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前10名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海斯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等,其管理类博士专业的课程,明显呈两个倾向,一个是经济学倾向(ecollomics-based)――基于管理学科学术基础与理论渊源,一个是社会学倾向(Sociology-based)――基于心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演变趋势。

2、课程体系层次性强,培养目标明确

在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中,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以重视课程教学著称,其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而且课程体系层次分明,有基础课(研究工具)、核心课(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专业课(研究方向及前沿动态)、辅修课(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知识)等层次,课程功能明确,能体现培养目标。详情参见表4。

3、教学互动的“理论学习+方法研究”的授课模式

由表4可知,美国博士课程体系中,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类课程数量多,而且授课模式有很强的互动性、探索性,通过将社会科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应用到管理问题上,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这多个领域的敏感。如哈佛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就有管理领域研究设计(DesignofFieldResearchinadministration)、定量分析概论(introductiontoQuantitativemethod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izedLinearmodels)、缺失多元数据分析(incompletemultivariateData)等近20门工具类、方法类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美国所有商学院都提供诸多互动讨论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讨论课程(SeminarinHumanResourcemanagement)、公司战略研究讨论课程(ResearchSeminarinCorporateStrategy)、网络理论及应用(networktheory&applications)等。值得一提的是,沃顿商学院还将深度自学(in-depthindependentstudv)也纳入了博士课程管理体系,由各学科的教员(facuhv)根据学生的特殊兴趣进行相应安排。

三、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思路

英国教育家洛克告诫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补救”。教育是事关几代人的功业,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事关博士研究生教育大业的成败。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借鉴国内外企管专业博士课程设计的成果,同时注意发挥各培养单位企业管理研究团队的特色和整体实力。

1、完善课程体系,明晰课程功能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课程,应围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研究能力――知识重构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动态反映本学科国内外新成就、新进展,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最新的发展,洞悉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博士的课程:

第一,把博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环节,在课程设置上与本科、硕士研究生作梯度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构造功能和能力结构提升功能,将博士课程解构为基础理论与学科渊源、专业知识与理论运用、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等五大模块,通过不同模块课程合规律的组配,实现博士研究生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提高的目的(详见图3)。

第二,重视基础课程的安排,体现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使博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管理学研究范式,培养学术规范。

第三,强调学科渗透,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容量(如管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传播学等),在扩大学术视野的同时,激发知识创新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门类,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和选择自由,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对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表5提供的是各模块课程的具体安排,可供参考。

2、整合课堂资源,碰撞思想火花可以整合学科导师组集体的力量,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性解构,将每个专题提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其作课堂讨论的预备;每位导师只讲述自己对其最有研究和创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每一次交流都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每一次都能发现授课者的思想亮光,从而受到或大或小的启发;另一方面,让授课者授讲得精彩,变被动劳苦的宣讲为愉快兴奋的分享,并且由于学生的积极回应中也能不时闪现创新的火花,使教学双方产生智慧碰撞,催化新思想的诞生;第三,通过组合式授课,增加了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博士培养期间的师生交流。

对于设置在前沿动态板块的大部分课程,都适合采取这种组配法来讲述。国内外已有类似做法,实践证明颇有成效。

3、拓展课堂空间,提升课程实效

创新教育理念,拓展博士生课程空间,把课堂从单一的教室,搬到工厂车间、搬到互联网、搬进沙龙茶室。

第一,请进来讲。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举行前瞻性的学术讲座,实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一些院校已坚持多年,师生及社会反应积极。

第二,送出去学。选派博士生走出门去,接受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与实践体系的训练,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引进和实现。上海交大实施的选派博士生国外访学、国内访学,已取得明显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