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十篇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十篇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0:24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1

在2011年度“信誉品牌”评选中,中国平安凭借最多的消费者投票,摘得唯一的中国内地金融保险类白金奖。在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中,中国平安凭借多年来对利益相关者践行承诺以及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优秀表现,五度蝉联“最具责任感企业”,是12家获奖企业中唯一的一家金融保险企业。由国际知名财经杂志《欧洲货币》向全球公布“2011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排名,中国平安连续第三次荣获“亚洲最佳管理保险公司”称号,也是2011年亚洲地区唯一一家进入该排名的保险公司。

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一直以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服务需求为使命,不断探索提升客户体验的方式方法,提升基础服务升级为个性化、增值化的服务延伸,从车险理赔的提速、回访服务的展开、客户评价体系的建立、到Vip服务的推广,借助对客户服务需求的深入洞察,积极创新服务思路,以创新服务标杆立于行业之林。先后推出众多引领龙江保险市场的增值服务举措,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不断激发同业服务举措。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以地区消费特性为创新服务依据,配合政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倡导低碳出行指导政策理念,通过大量客户回访调研、全面检视车险理赔服务流程、总结客户服务需求等工作。面向平安车险客户推出行业首创,市场首推且唯一的创新增值服务举措—公交代步服务。此项服务的推出再度首创行业内车险服务模式,引领理赔服务新潮流,真正为客户解决车险事故后的“代步之忧”。自推出以来,已有2000余位车险客户体验了公交代步服务。另据客户跟踪回访显示,公交代步服务满意度高达100%。

2011年公司高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客户服务工作的创新和升级,另一方面还受益于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规划。

2011年5月,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隆重举办车险服务升级新闻会,面向全省人民、率先在业内推出“理赔eaSY?便捷客户三项增值服务举措”,即:人伤案件的主持陪同调解、协助客户打交通官司、上门代收理赔材料等增值服务项目,这些服务举措不仅给广大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让客户感受到了平安专业创造的保障价值。

这三项增值服务举措的推出,也标志着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正式拉开了服务创新的帷幕。从服务环节方面,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推出了全流程的增值服务项目。在承保环节,向所有交强险客户赠送静电贴,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在出险现场,协助客户更换轮胎、现场抢修、拖车指引、吊装救援、紧急送油、加水及接电,充分落实理赔关怀项目,此外,还针对冬季出险客户赠送暖手袋,向哈尔滨市内出险客户提供公交iC卡代步;在理赔过程中,向客户发送提示短信,及时告知理赔进度。从客户类别方面,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项目。零出险续保客户可享受到续保抽奖、爱车保养及定做车衣;Vip个人客户可享受到财富盛宴、健康关怀、商旅服务、驾车关爱、尊贵礼遇、国内/外急难援助等六套项目下的19余个服务,其中理财规划、健康体检、机场贵宾、三代办服务等尤其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喜爱;Vip团体客户还可享有小额案件合并、简化索赔材料、核损标准提升及贴补维修差价等增值服务;反响更加热烈的是,平安免费非事故道路救援服务升级实现了三级跳,由最初的Vip客户逐步面向了所有客户,客户享有的增值服务一直在不断被扩展。

尤其是在哈尔滨地铁工程项目中,自2009年4月20日起,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作为主承保单位,承担了哈尔滨地铁的建筑工程的一切保险,并为其度身制定了配套服务承诺及方案。例如:提供风险管理基金,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邀请国际知名再保公司专家进行风险查勘;针对地铁公司制定完备的培训计划,安排外出考察交流;建立高速理赔通道,进行预付赔款及小额赔款特殊处理等。截至目前,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共受理哈尔滨地铁工程理赔案件21起,支付赔款123余万元。

与此同时,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还非常重视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员工专业化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根本源泉。在干部培养上实行“潜才库计划”,大力挖掘潜质人才;在新人的培养上实行“雏鹰计划”,并强调人才队伍的培养是企业高速发展的保证,培养员工综合能力素质多元化开发人才潜力。从2011年起,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就建立起“高标准、高质量、高频度”的培训机制。另外,平安产险又分别对0-12个月新员工实行“走进平安、成长期、提升期”三个阶段的培训帮助,对前线销售队伍实行“503计划”,通过自主培养、内部交流的形式建立了一支具备专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储备企业的中间力量。这一系列培训的开展,大大增强了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与此同时,还不断补充优秀人才的加入,开展“猎鹰计划”,为公司输送“生力军”。

2012年,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持续保持由外而内的行业领先地位,秉承“专业创造价值”的核心文化内涵,随着综合金融战略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强化价值理念,不断提升产险业务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全面迎接新的挑战。

客户服务无止境,创新服务与世推移。客户是企业的终极元素,客户满意是公司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致力于带给客户的感受是最专业的,也是最贴心的,并对此先后推出多项增值服务举措。“一袋式”上门收取理赔资料服务,为客户解决了工作繁忙无暇亲自理赔的烦恼,真正实现了“理赔跟着客户走”。此外,还面向所有车险客户推出非事故免费道路救援服务,提供包括免费拖车、更换轮胎、紧急送油在内的7项救援服务。

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不仅理赔服务走在了行业前列,在非理赔服务上也更上一层楼。在建立了电话回访、上门拜访、满意度调查、投诉管理等一系列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在系统内明确了销售、承保、理赔、续保等各个服务环节的服务项目和标准。另一方面,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还通过举办客户研讨会、内部员工服务技能比武等活动,不断改进服务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2

一、20****年元至九月份的经营成果和工作总结

截至9月30日,中国人寿XX分公司XX营销分部在县支公司领导及同仁的关怀支持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实现新单保费收入万元(其中:分部经理吴传英个人完成XXX万元);其中:期交保费万元,趸交保费元,意外险保费万元,提前五个月完成公司年初下达的全年指标任务;分部现有营销X人,其中持证X人,持证率100%;有兼职协保员X人。实现了业务规模和团队人力的基本稳定。

回顾走过的历程,凝聚着分部人顽强奋斗,执着拼搏的精神,围绕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针对各阶段实际状况,我们积极调整思路,紧跟公司发展的节奏,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工作措施:

(一)坚定信心,明确方向,充分认识市场形势,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总经理室多次在各种会议中强调,今后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业公司不断从各个方面和我们展开较量,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只有迎头赶上,积极发展才是硬道理。曹坪分部全员充分领会上级精神,认识到决不能被动地围着计划指标转,而是积极主动地开拓农村市场,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时机,转变分部人员的观念,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对于销售一线的业务人员,我们反复强调,取得业绩占领市场才是根本,要看到寿险市场取之不尽的资源,并意识到做一份保单就占有一块市场。只有树立起发展的新观念,不断占领市场份额,用服务和士气与同业竞争,营销团队才能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攻克了思想上的堡垒,统一了发展观念,才为分部从根本上增强了凝聚力,分部呈现出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针对全年各阶段经营重点,XX分部积极配合县公司各项安排,结合分部实际,积极参与各项竞赛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业绩拉动。

从年初开始,XX分部就针对一年的工作方向,提出了“人人达标,争做明星”的奋斗目标,倡导全体业务伙伴达到基础目标,向明星业务员学习,并持续努力实现高要求。在全年的工作中,区部带领业务伙伴始终沿着既定方向努力,实现了整体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前期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分部配合市、县公司“启航0七”、“福猪闹春、美满一生”等推动方案展开竞赛举业活动,全面提升规模保费,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第二阶段:二至八月份,XX分部围绕期交业务和增员工作,先后以公司“强我公司、富我员工”,“两鸿转保”、“召开产品说明了会”和“保险村客户拜访及客户信息确认”等到活动为契机,有效地拉动了业绩增长。分部还借机提出了“天天拜访,月月举绩,有效增员,团体进步”的部训,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使曹坪分部在人员少、地域文化、经济落后,群众参保意识淡薄的逆境中取得了不俗战绩。

第三阶段:九月份,利用公司培训新简易人身险和“中秋圆月”活动的有利时机,全面调动团队士气,大力倡导技能训练、氛围营造和目标追踪,提升销售技能,使营销伙伴从全新的角度得到了思想升华和技能提升。为全年冲刺作了有益的拉动和准备。

(三)、强化目标意识,增强带动意识和全员工作责任心。

分部在年初明确了全年的工作方向,并将各项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与全体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将全年任务分解到月到人,实行月落实、季盘点的动态管理。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有效,增强了全员协力冲刺全年工作目标的信心;在一年的工作当中,分部还根据公司经理室的阶段工作安排,细化工作量到人,并不断地通过月工作总结会进行绩效分析,用数据说话,追踪团队目标的达成情况。分部经理XXX同志身先士卒,以“打铁先要本身硬”的干劲,始终以最优秀的业绩带领属员努力拼搏,争创一流。

(四)一手抓基础管理,提高团队素质,维护团队稳定;一手抓产品说明会,提高规模保费,保证目标达成。

1、认真分析团队实际,从基础工作入手强化各项工作的落实,保证团队素质的稳步提升,实现稳定发展。抓好基础工作,立足长远发展,是XX分部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的方向。在20****年,分部的基础管理工作又上了新的台阶。分部从早会经营、出勤管理、系统培训等多个方面,加强点滴培养,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团队形成了规律性的工作习惯,团队素质不断提升,队伍稳定性不断增强。在早会经营方面,分部始终高度重视,在无固定职场的情况下,将早会密度确定为一周一次并坚持月例会制度,使伙伴们学到的知识更多了,非常有利于展业习惯的持续性。大家对早会和例会的理解和支持,折射出分部长期以来基础管理的扎实和高度的执行力。为了做好出勤管理,分部明确提出来了“要工号就要上班工作”的口号,引导团队进一步端正风气,养成良好工作作风,激发了全体伙伴的工作热情,也在辖区的社会各界展示出国寿人的良好团队形象,受到一致好评。

2、抓基础管理的同时,认真做好产品说明会的组织保障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客户答谢活动,向期交险种要规模。回顾20****年XX分部的经营历程,成功的产品说明会是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在县支公司领导、组训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坚持举办节假日产品说明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五月份以来,分部利用公司“现场理赔”的契机,加大客户答谢会密度,不仅“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多网点、多形式地举办专场客户答谢会,如在家里举办的“家庭式”答谢会、在村委会,中、小学举办的“乡村式、校园式”答谢会、在乡镇政府、街镇集市举办的“集市型”答谢会,再配合公司总裁的内部的“职场式”答谢会,使我分部的宣传、回访工作一度如火如荼,高潮迭起。据统计,五月至七月,分部共举办各种类型的产品说明了会、客户答谢会XX场次,新增了大量的新客户和“准客户”出现了期交万元的有效新单,取得了双赢效果,为今后的展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了给业务人员搭建好销售平台,确保每场说明会的质量与效果,分部无论是中、高端客户还是普通客户的产品说明会,每次都进行认真细致的准备,从流程安排到奖品设置;从主持主讲到礼仪服务;从会场的整体布置到标语、音响,每一个细节都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得到了公司领导、组训和员工家属的积极配合,员工们经常加班加点,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产品说明会给业务伙伴提供一个很好的展业平台和约访借口,进一步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不断扩大公司影响,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期交保费规模。同时还要求伙伴认领发展目标,努力实现“村村都有伙伴,村村都有客户”,这些举措为乡村网点伙伴指明了方向,对增员和展业都起到了长期地推动作用。农村网点的人在辛勤的工作中向广大农村群众带去了保障,普及了保险知识,同时为公司带来了保费和市场占有量,在经济效益显现的同时,社会效益更加明显,使柞水人寿的影响力在农村占据突出地位,为我们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促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太平洋、中华、平安等同业公司也都看好了农村市场开发潜力,而曹坪地区人口少,企业规模小,经济文化落后,群众参保意识淡漠,我们面对外部竞争所带来的业务压力,保持沉着冷静,客观面对现实情况寻求对策,与竞争对手们展开了一场品牌宣传战、质量服务战:一是做好地方党、政府主要领导和中小学校长的工作。X经理多次向驻地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工作,突出汇报中国人寿公司是如何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力度,是如何围绕地方政府中心开展工作的,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全民学习、创业调研活动,与乡、村领导一道走访群众和新老客户,不仅使党委、政府对我们热心参与地方政府工作表示满意,还对我们正确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向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提供保险保障,主动服务于他们,给予肯定。真实的让党委、政府感到人寿保险公司是真心为地方政府服务的,是值得扶持、信赖和帮助的,从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地倾斜。二是回访老客户、拜访准客户,在客户和村组干部中聘请信息员、协保员8名,赢得了多方支持和“回流”业务。三是服务更加人性化、亲密化,在公司包片经理的指导下,实行划块包干式回访,请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认为公司员工主动登门拜访是人寿保险公司优质服务的具体行动,使客户对公司业务有了更多地了解和信任。四是在上门拜访过程中,对所有新、老客户都耐心当面解释条款并承诺服务项目,与机关单位和企业进行不断的联络,实行零距离接触,只要客户需要必须随叫随到,提供各方面服务以理赔和承保两大服务部门为切入口,全面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诚信度。

4、以分散性业务为突破口,加大市场占有面根据XX各个阶段的保源情况,年初,我们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确定今年把“两康、两鸿、英才小儿、美满一生、个人养老、学生以及人身意外”等险作为今年的主打险种突击,最终取得了良好地双赢效果。正是由于公司领导我们勇于承担重任,善于开动脑筋,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人有担子,个个有责任,因而,人寿公司在强大的外部竞争中,抢占了家村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实现了新增业务的突破。

二、20****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增员工作发展滞后,团队整体素质仍然偏低,急需补充高素质人才,开拓农村客户市场。

(二)新人出单率、转正率、留存率不高,大进大出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个别员工责任心和工作能力跟不上市场发展需要,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四)团队总体活动量不足,人均产能,件均保费仍偏低,与市场要求有差距。

三、今后工作设想:针对以上经验和不足,今后要重点做好:

(一)继续紧跟市、县公司节拍,按照总经理室部署开展各项工作。

(二)抓好基础管理工作,确实提高业务人员的活动量、举绩率、出勤率及人均保费指标。

(三)搭建销售平台,向先进伙伴学习,促进精英队伍成长。

(四)大力开展增员活动,特别是现无客户村组的增员工作,要以层面运作,努力提高增员质量。

(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抓好新人和协保员培训、衔接教育及代资考培训等工作,提高各级人员水平。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3

关键词:财务治理工作新方法新举措经验推广

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详细而具体的介绍在我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给予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作为单位中的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只有熟悉和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的依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发展,并为不同层面的管理者提供真实、客观、完整的会计资料。

以下内容主要是针对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华准电公司”)在财务治理工作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新方法、新举措。

一、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规范化水平

(1)对公司《会计核算手册》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和指导。

(2)建立“示范岗”长效机制,设立“核算零差错示范岗”,引领会计核算工作,营造会计核算的氛围。

(3)会计核算岗位制证后,及时填写《凭证传递交接单》,传递给稽核主管,稽核主管对核算岗位的凭证及时进行审核,并填写《凭证评价表》,对会计人员的核算差错率进行统计,将会计核算差错率作为定期工作纳入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4)每年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自查,做到“回头看”,并编写自查报告,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闭环整改。

(5)每月在装订凭证时,严格按照总账、应收、应付所产生的单据编号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装订,对断号的凭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由于系统原因或人为原因造成断号的,在装订凭证时进行备注,确保凭证完整、无遗漏。

(6)设立独立的会计稽核岗,在财务核算系统内外进行双重审核,在FmiS核算系统内审核会计凭证所使用的现金流是否准确,会计摘要编写是否规范,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在部门培训中针对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举一反三,以防止相同的问题重复发生,保证了会计核算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统一下发了凭证粘贴单格式,要求业务部门在粘贴发票时必须保证平铺和不叠压,并设置了规定的边框,保证发票粘贴规范、均匀、整齐。凭证粘贴单设置了财务审核人签字、发票张数统计,避免了发生发票丢失或者附件张数不清现象发生。

二、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eRp及相关信息资源,精细会计核算,为公司财务治理工作提供数据共享支持

(1)以实施aBC作业成本法为契机,按照aBC要求和预算进班组所需要数据需求,对会计科目进行了细化。

(3)通过与业务部门及时沟通联系,时时掌握业务部门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在FmiS中通过子目、项目、往来单位等子目的设置,不断细化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使业务部门能够通过财务信息集成系统时时查询和掌握成本费用发生情况,为其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防范风险管理

(1)每月进行一次财务风险管理辨识,主要从资金、预算、税务、资产、会计核算、关联交易等十一方面对风险进行了全面识别,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定期检查、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不适用的内容及时更新,对需要补充完善的制度及时进行编制,确保制度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

四、开拓思路,挖掘潜力,围绕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创新管理报告形式,为决策层提供财务支持

(1)每周编写财务周报,及时,汇报财务动态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2)按上级公司要求,定期编写上报会计报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财务风险管理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筹资管理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

(3)与同行业先进单位进行对标分析,通过采取外出调研、建立数据收集机制,定期在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会中公布对标结果,开展区内、系统内、国内的对标工作,寻找差距,并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开辟培训新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1)培训工作:根据每年部门编写的培训计划,结合各岗位实际需求,设计了部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安排了每月培训计划,有计划实施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本着“贴近一线,贴近生产,请进来导入、走出去学习”的原则,聘请生产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及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进行培训,拓宽了财务人员对成本费用的核算内容,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技能,为打造行业一流的财务团队奠定了基础。

(2)重视系统内外的调研工作。员工外出调研,回来后必须编写调研报告。接待外来单位调研人员,调研结束后,与调研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听取调研人员对本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优缺点评价,优点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扬,缺点和不足地方加以改进,并借鉴对方单位好的做法。

(3)根据部门岗位职责以及员工岗位职责,对部门各岗位的a、B角进行明确,建立a、B角机制,为岗位轮换奠定坚实基础。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4

一是建立举债风险追究制

对政府举债的范围、计划、规模方式、使用、监管以及偿还等方面实行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明确举债的法律责任,依法确立债权债务关系和偿债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果出现风险,必须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既要追究决策投资失误者的责任,又要追究用债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而且是跟踪追究,终身追究,不能让责任人一走了之。应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发现风险,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由相关部门作出处理,将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二是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凡是政府债务,包括直接债务和担保债务,都纳入财政部门归口管理,由财政部门分类建账进行动态记录,统筹负责举债审查控制、偿债计划编制、偿债资金筹集、偿债资金调度工作。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督查,逐步形成人大审批、财政监管、上报上级政府备案、部门举债使用的管理机制,杜绝以财政部门或违规担保的形式举债,审计等相关部门实行跟踪监督和定期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债务发行人和资金管理使用者,高效的运作效率是债券融资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但有的融资平台在运作中出现“政府搭台政府唱戏”的状况。因此,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法人代表及工作人员其行政关系、工资关系和其他组织关系要与原行政单位脱钩,改委派兼职制为向社会公开选聘任职制,将公司经营成果、经营业务责任与单位成员的经济利益挂钩,要明晰债务主体,分清是政府性债务,还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债务。让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化运作实体。

四是充分发挥审计在地方政府债务监督的作用

审计部门要将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作为重要的审计内容加以审查和揭示,定期对政府性债务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在摸清债务总体规模、结构、来源与分配方向的基础上,检查是否存在违规举债、举债不合理、使用不规范、使用效益不清的问题,并从政策角度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对其风险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将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纳入年底审计工作报告和结果报告,当年向人大报告,将每一年底政府举债及债务还本付息情况向社会公开,促进政府性债务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我公司按照“分级管理,按级负责,权责一致,各负其责”的原则,努力形成“领导集体负责,部门具体负责,全员人人有责”的安全管理格局,着力研究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年初公司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研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全面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下发《××公司安全责任体系》的通知和2009年《××公司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分工,明确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安全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事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岗位无轻重,安全无小事,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确保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是总公司与各基层单位签订2009年安全目标责任书,并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各级分解细化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目标任务完成。各基层单位与所属的车、船签订安全责任书,租赁单位在签订承租合同时,明确安全责任。二是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作用,针对结构的调整和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工会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监督委员成员,安全网络的调整是确保安委会成员在岗在位,有效地发挥安全组织网络作用和责任,更好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三是加强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全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100%,特殊工种人员持证率100%。四是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对不适应安全要求的船舶、车辆、工程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配置安全设施,消防、救生设备等投资近55万元,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津贴,安全活动经费,都能确保到位,安全资金的投放,有效地保证生产设备消防设备,船用、车辆、工程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增强安全防范的力度。五是做好年终安全目标的考核工作,总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风险抵押实施意见》,明确参加风险抵押承运单位,明确安全目标,明确考核范围和考核的办法,总公司对各参加承包单位年终考核实现奖罚兑现。

二、做好活动的开展,落实安全责任:

根据市交通局的决定:在二00九年全市交通系统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推进年”活动,我公司紧紧围绕“三项”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措施和实施方案,进行宣传贯彻,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三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总公司成立“三项”活动领导小组,设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各自的安全工作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工作,同时设立安全隐患举报电话和安全隐患举报箱。将举报电话向全公司干部职工进行公布,使干部职工对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举报。总公司安全部门在接到安全隐患举报电话和信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举报的安全隐患进行立即查出,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提供保证。

在2009年9月9日接到航运公司的有关安全隐患的电话,反映泰州12队31148号驳,从仪征运原油到泰州,发现船舶泄渗油花,在船队到港后,公司安全科人员立即赶到船舶现场了解情况,并立即作出停航的决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做好三项活动主要任务分解,制定“三项”活动任务分解表,落实分解活动开展的时间、内容及具体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高标准、高质量地按“三项”活动步骤的完成。对待活动开展情况,随时检查工作进度,组织活动回头看,不断总结活动的进展情况,对未按规定完成任务进行补课,确保“三项”活动扎实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我公司认真组织各基层单位安全负责人,进行安全工作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观摩交流,利用5天时间对5个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和“三项”活动情况交流学习,听取所到单位负责人进行对本单位的安全概况、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台帐,“三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交流发言,凡参加观摩交流学习人员对该单位的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和安全基础台帐建立情况,进行参观学习,参观结束后,组织相互交流,从各单位安全管理中有哪些好的安全管理经验值得借签,还有哪些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通过观摩学习交流,提升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了交流学习机会,取得很大的效果。

三、以“三项”活动为载体,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认真做好“查隐患。抓整改、重落实、保安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如下:

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首先实行安全检查与安全自查相结合,组织职工查找岗位安全隐患,提一条安全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内容,即: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安全设施配备是否到位;车、船安全技术状况是否完好;从业人员有没有持证上岗;水路危险品货物运输单位管理人员和船员有没有进行安全教育;船舶及运输车辆、交通工程的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配备等情况,进行认真细致排查,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共查安全隐患39起。其中航运公司泰州12队31148号驳,船舶质量下降,不适应危险品运输,总公司立即予以整改,责令该油驳31148号停止参加油品运输,并以淘汰,不在从事水上危险品运输。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责成整改的同时,并对安全隐患进行复查,以备确认整改的具体情况,对待一时难以整改的安全隐患,总公司组织召开安全隐患分析会,认真分析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并进行评估,落实的整改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系数的有效性,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隐患存在的危害性。

总公司建立安全隐患统计台帐,安全隐患整改台帐,加大对危险源点的监控,做到对危险源点的群控、群防、群治的方法,对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清楚,危险源的预控与安全措施到位,应急处置方法有效,加大对危险源的监控力度,及时督办各基层原单位对安全隐患的整改,严格按照安全隐患整改“三定”(定人员、定责任、定整改方案)的要求,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加大对危险品运输船舶安全监控

切实加强水上危险品运输船舶安全监控,认真做好水上“两防”(防碰撞、防泄漏)工作,危险品运输船舶碰撞和船舶泄漏是水上运输的重点监控环节,为保证“两防”工作的贯彻执行,从组织领导计划安排,工作方案各个环节提供组织保证作用,加强水上危险品运输船舶流向实行日报制,对船舶流向、船舶运行航线、船舶运行质态、船舶装、卸及船舶待航等安全情况实行24小时监控,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加以防控,采取措施,对危险品运输船舶参加船舶保险,船舶防污保险,确保水上危险品运输船舶的安全,加大水上危险品运输船舶的适航、船员的适任、船员冒险航行,违章航行、违规操作;船舶操作、防污、消防设备和最低船员配项,三个方面的查处。

3、抓好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今年寒冷天气频繁,对陆上、水上运输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确保单位的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公司制定了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应急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信息,要求各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防范措施,由于安全防范措施到位,确保了安全生产,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未发生一起任何事故。

4、认真抓好船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编制培训,教育培训,对从事水上危险品运输船员(特殊工种)进行安全大培训,2009年8月份请地方海事培训中心专业人员对从事水上危险品运输船舶船员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从法律法规、油船基本知识,安全防护及实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考试合格率100%,共参加培训人员116人。

我公司在安全教育方面注重抓好五个方面的教育工作:⑴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并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因为财产、生命与安全和他们自己的工作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失职,直接影响到生命与安全。⑵上岗前的安全自查,每位职工上岗前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生产设备的完好率。⑶认真做好防火、防爆、防工伤工作,安全事故直接与自身工作有直接关系,时刻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按操作规程操作。⑷严格规章制度,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酒后进入工作岗位操作。⑸应急预案和安全疏散措施,水上一旦发生事故,难以得到及时救援,要求职工必须做好自身的安全保护,采取有效地安全防范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各个环节的安全教育,起到很好的效果。

加强对船舶、车辆、交通工程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在船舶航行、工程施工过程中设有专人对现场的安全进行巡视,对重要的环节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监管,确保现场安全管理到位。

四、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全员意识:

1、会议贯彻宣传

对上级有关安全文件和安全讲话精神,及时做好宣传贯彻,使安全文件精神落实到每位干部职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做好宣传安全。09年我公司召开安委会会议4次,月度安全例会12次,其他会议20次,组织安全学习40次,针对性安全培训教育10次,总公司发文25次,电话通知做好安全工作8次,通过会议形式宣传贯彻,对安全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能够及时了解与领会。

2、利用标语、标牌、宣传栏宣传安全

总公司及各基层单位,利用标语、标牌、板报宣传安全生产,用简洁的语句和格言,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共出安全标语300条,安全宣传栏8期,安全板报6次,进行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职工受到教育,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务,行动上要遵纪守纪,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有所增强,真正领悟到遵章守纪是每位职工应遵循的义务和责任,从而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3、抓住“安全活动”进行宣传

在抓好以上二个方面的安全宣传的同时,重点做好安全活动宣传工作,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和“夏季安全百日赛”活动,实现“五无一降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国庆安保”为重点,广泛做好安全生产的实质性宣传,组织职工参加岗位隐患自查,提对安全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使干部职工都能受到安全教育,使“安全”两字在干部职工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遵章守纪和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反三违”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使职工的安全素质得到了提高,安全责任得到加强,搞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得到提升。

4、利用事故的案例宣传安全

利用发生过的事故和通报的事故案例,宣传教育,从别人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对待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增强职工对事故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重复性事故的发生,充分认识每起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和恶劣后果。事故案例分析教育,使职工认识到发生事故直接威胁别人的生命,关系到自己的生命与痛苦,直接影响到安全大局,影响到安全目标任务的完成,通过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必须从管理制度抓起,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岗位操作规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管水平,通过事故案例的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上了一堂深刻的安全教育课,起到了安全教育的最佳效果。

五、抓好安全检查,加大安全监管:

我公司今年共组织安全检查50次,共查各类事故隐患39起,已经整改25起,4起隐患事故未能整改,已经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要求限期整改。

安全检查工作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安全检查公司分管领导亲自参加,深入基层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重点危险品运输船舶,制定了专项危险品船舶安全检查表,严格按规定对危险品运输船舶进行各项细致认真地检查,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要求立即加以整改,对暂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安全责任,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利用月度安全例会,通报安全检查情况,督促做好隐患整改工作,并发安全检查通报,引起各级领导对安全隐患整改的重视,认识隐患存在的危害性,增强做好本单位安全隐患整改的责任感。

抓好重点时段的安全检查,对节假日,冬、夏、春季的安全检查,确保时段的安全生产。在冬季恶劣天气、日全食、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我市,国庆等重大政治活动,提前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保证各时期及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确保单位的安全稳定,把安全提高到政治高度来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事业心,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国庆期间安全无事故。

六、存在的问题: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6

延边粮食局直属粮库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23日在延边州工商局注册成立。2010年以来,在农发行延吉市支行7300万元收购贷款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国储、地储、粮食购销、收储于一身的现代化企业,目前该公司年经营量已达九万吨,实收资本增至3700余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逐年递增。

一、银企携手抓源头,确保粮食质量

为了保证公司所收储的粮食品质和经济效益,该行领导以召开银企座谈会、到企业调研的方式,积极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以风险管控为前提,在公司法人、经理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从粮食生产源头抓起,与国内知名育种、化肥、绿色生物农药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联合,采取灵活多变的合作方式,在保证农资高品质的前提下,将前期成本降至最低,为与之合作的农业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极大提高了农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为“订单农业”夯实了基础。

二、共同打造“粮食银行”平台,建立存售两便,风险共担机制

延吉市支行和延边粮食局直属粮库有限公司为了解决农业合作社和部分农户的观望、惜售心理,协助该公司及时出台了“粮食银行”新举措,为广大客户提供先进的烘干设备和一流的仓储环境,让广大客户放心、满意,在保证粮食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农户可以随时存入和卖出,并得到一流、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让农户及时获得卖粮款。银企双方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实行利润和风险共担,消除农户的疑虑,及时出售手中的粮食,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粮食银行”平台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同和赞赏。

三、因企制宜,多措并举,再挖潜力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7

关键词:区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传导与管控

国自中央和地方财权分配体制改革后,出现了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的问题,毕马威国际全球主席JohnVeihmeyer认为,地方政府仅掌握国家50%的财政收入,却要负担80%的财政开支。同时,现有政绩观和政绩考核体制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膨胀。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型繁多,风险管控意识淡薄,导致地方财政风险骤增,被国际金融机构认为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风险之一。而区县级的融资平台可抵押资产有限,资产盈利能力有限,偿债能力较弱,其风险更高。因此,防范和控制区县级融资平台的风险对于管控宏观经济的基础风险,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其传导机制

(一)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层面的风险

1.财务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中最典型的特征是财务风险,而资金流短缺和较高的负债率是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务风险的最主要表现。融资平台自有资本不足,负债率高,导致财务风险偏高,融资途径过于单一和地方政府信息揭露及信用评估机制不健全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风险。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类型多,以某市a区为例,融资平台公司有直属政府的,有行业性质的,也有园区的,但是通过实际调研发现,这些平台公司的管理较为松散、投资责任主体与融资决策主体不清晰、投融资活动效率、效果以及信息透明度不够,进而在筹资举债时,会对融资规模缺乏有效的规划与筹谋,出现平台公司信贷资金调度难且混乱、政府监管漏洞多等现象,最终导致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均高于80%。融资平台存在注册环节抽逃资本的行为,自有资本不足,负债率偏高成为平台公司的重要特征,是财务风险的根源。2013年,审计署在对我国7170个融资平台公司的审计过程中发现,有15%的融资平台公司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共涉及金额总数为2441.5亿元,主要包括注册资本未到位、违规注资、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等重大问题。

2.行业性风险。一般来说,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主要用于土地储备开发、城市公路交通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整治、各园区项目等行业,而其偿还的主要后盾是土地的增值与出让。也就是说,融资平台的债务偿还不是依靠项目的现金流的收益,而是取决于土地经营的收益。由此可以推断,地方财力受制于土地财政的影响,当土地价格上升时,地方财力会得到较大的提升;相反,如果遇到经济不景气时,土地价格下降,地方财力会大大的削弱,甚至会引发系统性、行业性风险。因此,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仅仅依靠土地收入来偿还本息资金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地方的土地数量毕竟有限,价格也受到市场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尤其是在土地市场不景气时,平台公司的偿债能力将大大降低,区县级融资平台表现更甚,一是区县土地价值不高;二是区县在土地出让收益中分成比例较低,对平台债务偿还贡献小,a区的现状就是土地出让金收益的分成尚不够补偿拆迁成本。

根据审计署对我国4省17个城市的偿债审计的对比结果发现,这些省市2012年的可支配土地出让收入与2010年相比有所降低,比率为8.82%,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偿还本息总额为当年可支配土地出让收入的1.25倍。a区的政府融资平台大部分是没有实际运营业务的空壳公司,仅仅作为融资的工具,融到的资金全部交付政府使用,债务的偿还当然只能依赖政府以土地出让收入注入的财政补贴收入。

3.时滞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来源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其中,中、长期债务占比较高,这就导致一些项目工程出现靠贷款还本付息的现象,进而掩盖了其真实的项目资产质量,存在今后还款时间相对密集、还款压力相对较大、风险暴露时间滞后甚至难以规避的问题,存量债务也会使得人们错误估计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目前,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需要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的贷款资金已占总贷款资金的2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近几年是我国前些年发行债券的偿债高峰,预计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券到期兑付,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企业债券风险的摸底排查,要求投融资平台公司按照约定落实偿债资金来源,切实防范投融资平台公司违约风险、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4.债务后摊风险。地方债务隐患不仅源于偿债能力不足,还存在债务后摊风险。鉴于借债利率较低的因素,融资平台一般会将土地经营收益先充入资本金后再投资,并不会急于还债,甚至会出现借债政府任期和债务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即:借债政府卖光了项目周边所有土地、还债政府却没有土地可卖,这就极易出现债务后摊的风险。以一家县级城司为例,该融资平台的绝大部分债务主要依靠政策性银行,其利率较低、借贷周期一般有6―10年,但是其偿债率却远远不足4%,因而出现了由现任政府举债并享有土地增值收益,但却要由五年之后的继任政府承担现任政府债务的现象。

5.法律风险。随着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的扩展,信贷融资难度加大,各地出现了一些变通做法,如以私人名义新注册公司进行信贷融资、一笔财政资金来回注册,当做几个公司的注册资金或者项目的资本金,或通过其他公司借壳融资,债务法律关系复杂化,法律风险上升;此外,国家虽然明确规定地方财政部门不能对外担保,且2006年佛山中院也曾经对此做出了政府承诺函无效的判决,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政府还是会采取信用担保方式,主要是地方人大或政府财政部门出具的承诺函。因此,对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完善c地方政府融资相关的法律、建立和完善地方偿债机制及问责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融资法定化和平台融资市场化等方面进行。融资平台的担保可能导致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如a区的工业园区下属的融资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担保的现象较多,同时政府下属融资平台之间的互保现象严重,随意、混乱的担保关系在偿债风险的推动下极有可能导致法律风险。

(二)融资平台公司层面风险引发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从理论上讲,融资平台公司属于独立法人,其融资借款均有政府财政承诺函或人大承诺函的方式提供担保,融资平台债务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债务,因此,公司的单体风险已逐步变为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根据2013年审计署的32号公告可知,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政府性债务规模达到30.27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占比达到59.10%,与2010年末和2012年末相比,债务规模分别增长了66.93%和12.62%,比2012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远远高出了9万亿元。债务依靠项目自身现金流不能偿还全部贷款,需要政府财政进行偿还。以a区为例,该区已经出现了乡镇和园区融资平台无力还款,由区财政设法偿还,财政背负极大的资金压力,容易诱发财政风险。区县政府客观上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度,财力有限,鲜有考虑还款资金来源计划;主观上还款意愿不强,向上级财政转移风险的倾向较强,使得平台的融资风险向上级转移、扩展,最终演变为系统性财政风险。

(三)财政风险衍生出可能的金融风险与经济风险

虽然政府和学界的研究都声称融资平台风险可控,但由财政风险演化为局部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是由于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当平台公司的债务无法偿还时,将连带导致到金融系统风险的产生,甚至爆发局部的经济社会风险。具体来说,当地方投融资平台无法偿还个别银行债务时,一般会先考虑从其他银行再贷款,用新账还旧账;或者通过其他渠道将风险转嫁给非银行金融机构,这样恶性循环会将潜在的信贷违约风险迅速波及到整个金融系统。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监管的强化,在银行贷款渠道受控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表外项目继续负债,融资风险进一步集聚。地方融资平台在受到融资约束时,不断地拓展融资渠道,如短期融资券、中期融资票据、企业债、信托融资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地方经济出现衰退,地方财政入不敷出,会导致土地贬值,此时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还债能力便大打折扣,进而祸及到整个金融系统,从而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息披露不健全,缺乏外部约束(白钦先、董亮,2013)。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债务风险程度,使得政府和社会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评估不够,应对不足。

总之,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传导机制即由单体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方向进行扩散传染。

二、区县级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风险监管政策的解析

在财政管理体制和政绩考核重大改革之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将持续存在,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条件下,风险进一步突显,各地政府逐步认识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纷纷出台相应的政府债务管理办法,笔者主要收集和研究了一些区县级别的政府融资管理办法,具体包括南京六合区、长沙开福区、株洲荷塘区等,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对资金融通和使用过程的控制,采取的主要举措如下:

(一)梳理政府融资平台,明确各平台融资任务

以某市H区为例,梳理出6个区级平台:(1)H区国有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承担区委、区政府交办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融资任务;(2)H区金江交通工程投资有限公司:承担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城乡交通建设项目的融资任务;(3)H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担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市政基础设施、区域供水等建设项目的融资任务;(4)H区××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土地整理和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建设项目的融资任务;(5)H区土地储备中心:承担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土地收储与开发项目的融资任务。(6)园区融资平台:分别承担H区经济开发区等所在园区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融资任务。通过政府规范,清晰界定各个平台公司的融资任务,有利于融资计划编制、资金使用监管等工作的开展,为政府有针对性地管控平_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健全管理组织体系,规范融资程序

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合理选择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并控制风险,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赤字。一般来说,地方政府会成立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统一对本级政府投融资进行管理,财政、发展改革委、金融办、国有资产管理、人民银行、审计、银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通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局,主要负责本级融资计划编制、政府性债务扎口审核、数据统计、监督管理和其他日常工作事项。监察、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融资平台的监督,审计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审计,监察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项效能监察;金融主管部门负责融资资金的风险控制,对融资资金运行情况建立动态监控和预警系统,定期向人大、政府等报送融资资金情况和风险分析报告,及时掌握融资资金运行情况。成员单位要在政府性债务项目的立项、论证、预算、实施、竣工决算等环节各负其责,并协助监察局、审计局及时做好相关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

各地政府还强化了融资程序的规范,基本程序通常包括:由财政局汇总各单位上报的融资计划,经审核后,报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再由政府常务会议小组经审议批准后再执行;融资计划经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一个月内,由财政局将融资计划下达给各有关单位;各单位根据下达的年度融资计划,在融资前编制融资计划审批表报财政局审批,凭财政局出具的政府性融资核准通知书,向银行办理融资业务。融资合同签订10日内,应当将合同副本报财政局备案。

(三)建立健全报告制度,增强债务透明度

财政部门要求平台公司每季度将资金情况向财政局报告,财政局向政府报告融资资金使用情况。有的区县制订了更具体的报告制度,如所有政府性融资资金必须实行半年报告制度,由各平台公司每半年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应建立完善的地方债务报告系统,这样一方面可监督融资平台资金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让社会对该地财政实力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四)建立偿债风险准备金,降低偿债风险

政府可建立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规模相适应的偿债基金,确保政府的偿债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由财政提供担保兜底的融资项目的偿债风险准备金,财政局根据相关规定负责提取,并设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统筹安排,用于政府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储备、融资平台续贷办理等短期拆借,以及非收益性项目的偿债贴补。各融资平台依据自身的融资规模设立自身的还款准备金,中长期贷款还款准备金不得低于年度内应偿还贷款本息总额;一年一贷的短期融资项目,其还款准备金不得低于年度内续贷单笔资金的最高额。

(五)规范资金使用,建立问责追究制度

对不按规定使用政府性融资资金,以及因工作失职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的具体举措

(一)强化融资平台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在现实中却只是政府的融资工具,缺乏有利于公司良性发展的治理结构和机制,自然也没有风险控制意识和机制,客观上助推了融资平台的负债风险。鉴于融资平台的政府背景,应客观科学地划分地方政府的的监管职责和融资平台的经营职责。因此,从融资平台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政府应避免将平台公司仅仅作为融资的壳资源,而应尽量注入具体的经营业务,实体化运作,从而做实做强融资平台。地方政府要支持市场化,参与城镇建设项目,积极采取资产证券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融资手段,充分挖掘变现能力强的资产项目,实现融资平台公司质的飞跃。当然,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还需要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融资平台公司按其业务性质共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经营性业务、半经营类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其中,经营性业务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应大力鼓励平台公司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来经营更多的项目,争取做大做强;半经营类是指经营收益一定,但却难以支撑其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产业或公司,例如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对于这类行业或企业应尽可能地提升其盈利能力,降低非营利业务的比例;而非经营性则是指公司不直接参与到社会生产经营中去,而是以社会公共福利和效益为主旨,切实为公众服务类的业务,这类项目完全依赖于财政,风险传递效应较强,原则上要严加控制。

(二)调整资本结构,规范融资和担保行为

地方投融资平台筹资渠道单一,银行信贷是主渠道,资金来源少、风险系数高、风险隐患大等往往成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通病。为克服此类问题,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筹集资金的方式上要通过资本市场综合运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及项目融资等方式,尤其需要强化股权融资,实现自有资本稳步增长,资产负债率有序降低的局面;二是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上可以综合采用合资合作、整改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为此可尝试引入市政债、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集中推介招商、Bot、ppp等新型融资方式。

我国目前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主要来源于银行,融资成本较高,同时也积聚了较大金融风险,试行地方直接发债成为缓解金融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的一个举措,目前包含江苏在内的10个地区的政府具有自行发债的权利。我国财政部国库司有关领导负责人曾表示,2014年在我国的4000亿元地方债发行规模中,上海等十个地区试点地方政府债券实行自发自还的方式,其债券总规模达到1092亿元,其中江苏占15.9%、广东占13.6%、江西占13.1%、山东占12.5%、浙江占12.5%、上海占11.5%、北京占9.6%、宁夏占5%、深圳占3.8%、青岛占2.3%。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政策直接发债融资,降低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压力,以债务期限的结构性转变促融资成本的降低。

为减控地方政府投资平台的风险,其规模应当以平台公司的经济实力、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为基础,包括其发行债券的期限和政府任期相一致,此举同时也可增强投资人对融资平台偿债能力的信任度。同时,地方政府应当依法进行与融资平台相关的承诺和担保,建立严格的投融资责任制度,在地方政府严重资不抵债、无法清偿债务的情况下,要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积极完善投融资平台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各项规范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将制度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例如,实行专家评议制度、项目公示制度、投资监管制度等等,进而保证从程序上规范平台公司的融资和担保行为,提高行为的合规程度,降低平台公司潜在的法律风险。

(三)完善地方债务风险预警制度

我国部分省份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办法中设置了预警指标体系。《江苏省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地方财政实力、GDp水平、债务风险等情况综合测定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等指标并进行债务规模的控制。债务率等于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与当年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之比;负债率等于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与当年地方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偿债率等于当年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之比。

债务风险预警指标应进一步细化到两个层面:一是平台公司层面的,利用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体系建立公司层级的预警指标体系;二是政府层面的,利用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借新还旧率等指标建立政府级的债务风险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模糊评价方法综合分析评价平台融资风险,设定预警值,并进行对应的债务管理决策。

(四)政府加强对融资平台风险的监管

财政部门根据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报告制度,实时掌握融资平台债务余额、来源、用途、结构及其变化情况等,实现对融资平台债务状况的动态管控;进一步规范债务审批程序,实行“审批卡”制度,确保举债依据充分、程序完备;规范融资平台债务资金投向,确保债务资金全部投入到公益性项目建设,严禁随意改变债务资金用途,保证债务资金安全并充分发挥效益;限定融资成本,督促融资平台审慎选择融资方式,严禁举借成本过高的债务;在融资过程中,所有融资平台企业都应该提供真实、规范、符合银行相关要求的财务报表。严禁政府对融资的不当担保和承诺等。

(五)优化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控制债务增量

北京大学周黎安等学者通过对省级官员的升迁率与其任职省区GDp的增长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者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每年中央政府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的GDp增L率目标更促使地方政府一切以GDp论,盲目追求GDp的“达标”、高速增长。因此,对地方债务的控制也应作为政绩考核的要求之一,按照中央新的要求,建立严格的考核问责机制,将政府债务纳入官员考核问责机制的范围。各级政府要对担负起相应行政区内的地方性政府债务,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责任,明确责任落实,切实履行首长负责制,认真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对于区县级融资平台的债务控制关键在于一方面消化存量;另一方面需要控制增量。在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地方债务规模量化指标体系,具体包含偿债率、负债率、负债收入比、债务依存度与担保债务比重等,从而实现地方债务总量和增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李伯侨,陈耿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法律风险研究――以商业银行贷款为视角[J].兰州学刊,2013,(8).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8

 一、中介业务情况分析

 目前,我市中介市场较为繁荣,正规兼业保险单位9家,保险公司8家,其各保险单位或公司以寿险业务为主,财险业务为辅,财险业务以车险业务为主,其他业务为辅。各家公司的合作目的是利益最大化,谁签单收取保费少,手续费给的高,业务就与谁合作,这样就给我公司中介业务发展造成较大困难。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就濮阳保险市场和中介业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讨,通过分析和研讨我公司制定了结合濮阳实际发展中介业务的经营策略。一是自身定位,我公司在濮阳成立不久,如何在濮阳树立良好的形象,创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牌子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既考虑如何发展中介业务,又考虑如何规范经营。在中介业务的发展上,我们以长远的眼光开拓发展中介业务,而不是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发展中介业务。二是以合理的价格介入中介市常目前,濮阳经营保险的主题较多,部分保险公司已低保险价格、高手续费返还为手段来掠夺中介市场,诚然,低保险价格、高手续费是介入中介市场的杠杆,但不是唯一的做法,对此我公司认真分析市场价格,在公司整体运作规定范围内结合濮阳实际制定出自身适应中介市场的保险价格和费用,以达到最佳的平衡点。三是以优质服务赢得中介市常以优质服务为着眼点,切实将优质服务看成公司发展的生命线,具体的来说,我公司做好了签约前和签约后的优质服务,设立专人负责对签约单位服务,明确专人管理。四是搞好中介的信息收集,随时掌握中介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市场运作实际的经营策略,从而,为快速、稳健发展中介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五是加强管理。中介业务存在着点多、从业人员杂、业务来源广和只求效益,忽视管理等因素,为此,我公司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规范协议的签订;规范单证管理;规范保费结算流程;规范与公司的沟通制度。

 二、中介业务拓展情况

 通过中介业务部加强车险业务经营是今年非常重要的中介业务工作。车险业务在整个业务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也就是发挥中介部的纽带作用,继续加快发展车险业务,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大力优化车险业务结构,严格控制高风险、高赔付的业务,从承保源头抓起,从每一笔业务、每一个环节抓起,从每一位承保人员抓起,全面提高车险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使车险真正成为增收保费和创造利润的骨干险种。

 三、中介业务发展措施

 今年来,我中介业务部坚持学习政治理论,提高业务技能,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适应本我中介业务部实际的制约机制,使我中介业务部形成一个团结拼搏、务实进取的战斗集体。进一步完善了我中介业务部内部控制制度,以效率为中心,实行工效挂钩。做到一人干保险全家干保险,坚持以贡献排名次,以业绩论英雄。让经济杠杆起作用,变职工要我干为我要干,拉开了分配档次,增强了工作的积极和主动性。我中介业务部根据保险服务行业的特点,从狠抓效益入手,抓落实,重实效,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完善了优质服务措施,制定了优质服务标准,明确了服务内容,规范了服务程序。广泛深入保户,回访“黄金客户”,积极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作风,增加了服务透明度。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回顾今年来的工作,我中介业务部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也有很大进步,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车险进展还不够快,合作的层次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对此,我中介业务部将认真分析原因,积极寻求对策,加强包括车险在内的各类险种的宣传,积极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进一步拓展中介营销。

 在我公司的业务中,中介业务各项工作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对我公司的经营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中介业务部未来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中介业务部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全面完成今年各项指标任务的重要性,对此,我中介业务部及时研究具体措施,强化险种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和提高优质业务占比、注

共2页,当前第1页1重实现优化业务结构为重点,努力提升我中介业务部创造最大价值的能力。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9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风险化解

近年来,地方政府为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通过各类融资平台,举借了大量债务。这在拉动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弥补了地方政府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不足,但目前区域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应综合采取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措施予以化解,以防止系统性财政风险。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

(一)偿债压力大,风险上升趋势明显

为满足投资需求,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融资,虽经专项清理,但风险仍呈上升趋势。其中:债务余额持续增长,融资成本和政府性债务率居高不下;债务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平台公司债务融资周期短,集中偿还压力大,很容易造成贷款逾期并形成流动性风险。

(二)盲目追求融资规模,违规问题非常突出

随着新一轮城镇化的推进,地方政府资金需求进一步放大,加之既有债务的累积影响,地方政府为满足融资需求,违规采取虚假注资、包装报表等各种手段,尽最大可能向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获取资金。

(三)清理不到位,平台公司违规运营

一是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政府融资平台未严格按规定进行清理,继续违规举借债务。二是变相成立融资平台公司。部分地区采取新设、合资等方式成立新公司向银行融资,甚至以个人名义开设公司,融资后再将资金转入平台公司使用。三是借用其他企业资质进行融资。

(四)监管部门多,监管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管主要由各级财政、银监、人民银行、发改委进行监管。按照现行制度,财政部门应该统计的是全口径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但财政部门还难以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尤其是地方财政部门,既无法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行为,也缺少协调同级监管部门的手段,债务监管效果不够理想。与此同时,各监管部门也未建立及时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

(五)数据不真实,决策缺乏信息支撑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种类和结构,众说纷纭,数出多门,对其准确数据尚未形成共识。对此,财政部组织建设并推广运用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对债务数据的全口径管理和定期分析汇总。但从检查看,该系统数据质量不够理想,没有按规定将全部地方政府性债务全部纳入管理系统并及时更新举借、偿还情况。

二、政策建议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实施综合治理,强化归口管理,加大综合监管。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遏制地方政府融资冲动

一是完善对基层政府的考核机制,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把政府性债务的举借和偿还责任全部纳入考核范畴,降低政府的投融资冲动,从根本上控制债务规模。二是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对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制度,建立土地出让收入中央与地方分成制度,将中央分成部分设立偿债风险准备金。同时,结合“营改增”改革,推广房产税制度,构建地方税主体税种,作为地方的正常收入来源,以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从而减少融资需求。

(二)强化财政综合监管,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

整合财政、审计、人行、发改委、银监和商业银行对政府性债务的监管职能,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的归口管理机构,强化对政府性债务的综合监管。一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对纳入财政部门全口径的政府性债务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核把关后统一报财政部门管理。二是完善动态监控制度。完善债务统计基础资料,准确归集统计政府性债务数据,既实现对政府性债务的动态监管,又为宏观决策提供完整信息支撑。三是加强专项监督检查。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借、用、管、还”纳入财政、审计监督的重点范围,加大对地方政府财政、规划、国土等主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社会中介机构的延伸检查力度,及时纠正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违规举债等违法行为。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披露制度,引入社会监督,促使地方政府重视资金使用效益,控制债务规模,化解债务风险。

(三)健全债务考评体系,建立政府融资约束机制

重点是建立适合地方政府特点的债务考评体系,健全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模型,约束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一是在负债规模上,要考虑融资平台公司本身的基本风险抵御能力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此确定债务规模控制额度。二是在融资需求上,要按照“化解存量、控制增量”的原则,严格执行融资预算制度和新开工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制度。三是在预警反馈上,建立通报、限贷等切实有效的债务干预措施,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事前有效控制。四是建立债务风险化解准备金制度,及时化解临时性资金短缺和区域性偿债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四)完善债务管理法规,规范融资平台债务管理

一是结合《预算法》修改,改革政府会计制度,允许地方政府编制合理的赤字预算,切实将政府性债务全部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二是发行中长期地方政府建设债券,置换部分地区融资产品,以此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降低债务偿还集中度。三是出台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低利息制度,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成本,降低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四是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重点对非银行贷款融资渠道进行规范,加大对平台公司发行信托、理财产品等融资行为的管理力度,防止平台公司多头举债,逃避监管。

参考文献: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保险企业;问题;改进方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5.028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5-0056-02

保险企业特别是保险类上市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保险产品,承担了风险分散及保障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但由于保险行业具有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大,业务种类庞杂,与资本市场的传导联动高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风险的行业特征和强化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10年8月,为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保险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保险公司合规、稳健、有效经营,保监会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笔者在保险公司工作多年,在实践工作中切实感受到了最近几年保险企业内控建设的发展与进步,但也发现了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与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同行进行交流。

1我国保险行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

1.1内部控制是实现保险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途径

保险公司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金融企业,其业务活动围绕实现公司战略进行。然而,由于资源、人员、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会受到一定的干扰而产生偏差,例如核赔效率低下、财务舞弊、保费挪用等众多因素都会使客户利益和保险行业形象受到双向损害,从而对保险公司的战略实施形成阻力。因而,构建系统并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有效识别各项关键风险点,充分利用财务预算、业务管理、信息技术、承保处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内控流程,把承保、核赔、理赔、财务等职能充分渗透,增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实现公司战略的重要途径。

1.2内部控制是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维护股东权益的重要保障

内部控制厘清了公司治理层面和内部机构层面的组织架构,促使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权责分配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协调机制。2011年8月,保监会《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各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落实法人机构管控责任,不断强化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可见,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为公司开展风险评估、实施控制活动、促进信息沟通、强化内部监督提供了基础设施和平台载体,实现了股东对经营者的有效制衡,并在决策的制定层面和执行层面确保了股东资本保值、增值愿景的有效实现。

2我国保险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国有控股保险公司的产权不清,风险防范存在天然缺陷

我国国有控股保险公司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等产权不清问题,增加了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造成风险成本缺乏明确的承担人,权责利不清,国有控股保险公司管理者及有关政府部门很难真正地去重视及防范风险。

2.2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风险防范制度基础不实

当前中国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保险公司多已实现了上市融资,尤其是国有控股保险公司,经历了切实有效的股份制改革,形成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初步框架,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推动下,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的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再由一人兼任,独立董事的人数不断增加,但从整体上说,国有控股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仍然是国有股份一股独大、股东大会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在实践中的风险防范效果不明显,对中小股东利益的维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3人事及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风险防范意愿与能力不足

国有控股保险公司的人事制度行政化印记明显,人事权归中组部管理,企业高层的任命仍由政府控制,具有行政级别。当前,对于国有控股保险公司面临的困局,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者干预企业的确有助于加强国家对保险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是所有者权益的体现。但是,这种体制容易扭曲经营者的行为,使其专注于保险业务扩展及利润增长等容易体现政绩的短期目标,而对于风险防范这种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制度建设缺乏重视。

2.4外部治理制度不健全,外部风险防范不力

外部治理主要是从市场、政府、社会等外部对企业进行的监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保险公司的外在治理制度不断健全,保险法制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制监管体系,相关政府部门的组织及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于防止保险公司风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时间还相对较短,保险业市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无论是在法制建设还是在政府管理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多制度上的漏洞。例如:保险市场仍处于寡头垄断的格局,国有大型保险公司具有相当的定价权与市场份额,不利于保险业市场的公平竞争;以保监会为主的有关政府监管部门职能发挥不足,普遍存在着因循守旧的旧观念,监管手段滞后,突击检查等手段仍占主导,且存在多头管理,产生了很多制度冲突与管理真空,尚未建立起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公司治理监管等并行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

3完善我国保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目前,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总体水平不高,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亟待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方面加以完善,为保险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内控助推力。

3.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石,是推动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引擎。长期以来,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基于《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的合规要求,往往致力于对组织架构、内部审计等硬环境的建设,而对伦理道德、企业文化等软环境的培育重视不够,使内部控制的效果难以内化。因而,一是加强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保险公司在人才选拔和聘用中,应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考察的重要标准,并通过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管理团队、专业技术团队和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将内部控制标准融入员工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二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建设保险公司企业文化是保险公司塑造内部控制制度的灵魂所在,在坚持企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融入保险公司诚信经营。高效服务等特有的元素,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内部凝聚力,培育具有保险公司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和谐的内部控制氛围。

3.2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系统

当前,我国上市保险公司风险评估还停留在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层面,而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缺乏系统构建。为此,①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根据既定的经营目标,按照建立机制、制订预案、配置资源、开展演练、调整预案的路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控制目标体系;②保险公司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流程分析等对突发事件进行风险判断、归类和鉴定,有效识别风险,并确定相应的风险容忍度;③引入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提高风险分析能力。保险公司在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适时运用如压力测试、情景分析、杂合系统、支持向量机等方法,逐步开发具有自适用性的分析方法以预警、评判突发事件;④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出突发事件风险应对策略,对突发事件实施动态监控,并依据风险变化做好应急保障。

3.3优化多维的内部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活动乏力是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短板,亟待有效提升其全面性、有效性与适时性。具体来讲,①将内部控制活动渗透到保险公司的作业层和管理层,梳理、发现控制盲点,由点及面采取有效措施,使内部控制覆盖保险公司决策、执行、监督等所有环节;②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被有效执行,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保险公司应将内部控制落实到人,建立健全内控责任体系、内控考核和问责机制、内控保障机制等,注重制度的落实执行;③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与时俱进,既要巩固和加强传统的控制措施,如相容职务分离、授权控制等,也要根据新形势、新问题,适时增加新的内部控制措施,如利益冲突控制等。

3.4夯实动态的信息与沟通机制

信息与沟通机制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效能,目前保险公司在信息与沟通中应着力于:①注重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增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上市保险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管理权限,确保信息收集、传递、反馈渠道的畅通有序;②提升保险公司信息收集的质量,并注重信息沟通的日常维护和动态管理。保险公司信息的来源既包括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也包括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而各种信息必须经过甄别、筛选、整理和加工,适应利益相关者的动态信息需求;③建立和完善保险公司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拓展保险公司获取信息的渠道。具体而言,保险公司应设立受理举报投诉的专门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并明确各自职责,规范举报投诉的受理、调查、报告和补救制度,为反舞弊提供保障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玉东,孙溪.经济周期视野下的中国寿险业发展态势探析[J].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