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状况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3:49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1

一、财务分析体系总体构想

传统财务分析将落脚点放在了企业的盈利水平指标上,以Roe指标为基础拓展出了企业营运、盈利、偿债、发展等单项财务能力。企业财务分析的落脚点应该放在企业的整体价值上,也就是说财务分析所提供信息应该准确反映企业价值的变化,从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拉巴伯特在1986年提出了一个基于现金流量的价值评估模型(Rappaportmodel),该模型将企业的价值和现金流量紧密联系起来,即:

企业价值=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该模型分析了影响企业价值的基本动因,并且将企业价值和现金流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对人们从现金流视角探讨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该模型所探讨的企业价值仅仅站在了股东角度,忽视了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在拉巴波特价值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总体价值评估模型及财务分析体系(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股东增加值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增加值是决定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而企业经营现金流、成长率、资本成本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现金流则共同决定了股东增加值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增加值的大小。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划分为营运水平状况、盈利质量状况、投资保障状况、债务保障状况和社会绩效状况五部分。其中营运水平状况、投资保障状况和盈利质量状况反映企业经营现金流量,投资保障程度与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增长状况密切相关,债务保障程度状况直接反映企业再融资的能力及资本成本的大小,社会绩效状况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和企业之间发生的现金流量状况密切相关,包括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社会公益、职工权益保护、商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

二、基于现金流视角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指标

根据前文构建的财务分析体系,本文选择了16个基于现金流量的评价指标反映企业五个方面的状况。具体见表1。

第一,债务保障状况分析指标。债务保障状况分析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现金流量对现有债务利息、本金以及其它强制性支付义务的保障程度,这是企业财务稳健程度和再融资能力的集中反映。本文构建了4个现金流指标来反映企业债务保障状况,其中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是首次尝试应用于财务绩效评价。

(1)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必须支付的债务和各项经营活动费用的需要。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额+偿还债务本息金额)。

该指标如果小于1则说明企业的支付压力较大。2000至2007年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值为1.4左右,说明上市公司现金总流入中有30%左右可予以自由支配。该指标越高反映企业财务弹性越大、抵御财务风险能力也就越高。

(2)现金股利支付倍数,反映经营现金流量对现金股利的保障程度。

现金股利支付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支付的硬性约束较少,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政策来调整现金股利的金额,但由于现金股利可以更好地向资本市场传达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所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如果该指标过低则说明企业承受较大的现金股利支付压力,2000年至2007年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值为6.1左右,从上市公司的总体股利支付状况分析现金股利的支付仍然偏低。

(3)全部债务现金比率,反映企业现金性资产对企业全部债务的保障程度。

全部债务现金比率=现金及其等价物/全部债务×100%。

2000年至2007年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值为24.22%。如果企业债务期限较为合理的话,该指标在20%左右即可保证上市公司正常的债务支付需要;指标值越高反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是观察企业债务保障程度最为关键的指标。

第二,营运水平状况分析指标。营运水平状况分析指标主要从现金流转的角度关注企业的营运状况,反映企业的具体营运状况和资产管理能力,其中销售收现增长率首次应用于财务绩效评价。

(1)销售收现增长率,反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现金流的增长状况,等于计算期与基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差除以基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该指标对营运状况的反映剔除了企业信用销售的情况,比采用营业收入指标更为准确、客观。

(2)现金循环次数是与现金循环周期相对应的指标,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越高。

现金循环次数=360/现金循环周期。

现金循环周期反映企业从垫付现金到回收现金所需的平均时间。

现金循环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回收天数-应付账款递延天数。

其中应付账款递延天数反映企业通过商业信用方式占用供应商资金的周期。理论上分析递延天数越长对企业越有利。但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应付账款递延天数与企业的营运状况相关性不高,正常企业的应付账款递延天数大部分分布在30至100天之间,但一些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由于享受不到信用销售的条件反而递延天数较少,也有部分St企业由于所欠应付账款长期未能偿还造成该指标达到了1000多天。

综合以上分析,应付账款递延天数仅是一个参考性指标,可以考虑将应付账款递延天数设定为0,即不考虑应付账款递延天数的影响。

(3)流动资产现金比率,反映流动资产中现金的构成比率。

流动资产现金比率=现金及其等价物/流动资产×100%。

现金及其等价物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该比率越高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通过对2000至2007年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该指标的年度加权平均值在30%左右,并且不同年度之间基本保持稳定,说明该指标能较为稳定可靠地识别出企业的营运水平。

第三,盈利质量状况分析指标。盈利质量状况分析指标主要关注企业收益的现金含量和企业资产创造经营现金流的能力,该类指标越高则盈利质量越好。基于现金流量的盈利质量状况指标克服了传统盈余相关指标的缺陷,对于识别企业财务绩效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反映每股所产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总股本。

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2000年至2007年加权平均的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为0.28元左右。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和每股营业利润是关联度较好的两个指标,但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相对每股营业利润具有更好的可靠性,是反映企业盈利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

(2)经营现金净流量总资产收益率,反映每一元总资产所产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

经营现金净流量总资产收益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100%。

该指标越高说明总资产的现金回报越高。相对于传统的总资产收益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总资产收益率用经营现金净流量代替了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指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指标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2000年至2007年的年度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85%、7.47%、8.26%、8.05%、8.51%、8.83%、8.82%和9.16%,该指标年度均值大都稳定地保持在8%左右,符合财务分析对指标的要求。

(3)销售现金比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所得到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含税销售收入×100%。

其中含税销售收入以主营业务收入×1.17近似代替。对于当年营业收入为零的个别上市公司,可以认为其财务状况极端异常,该指标赋值-200%。2000年至2007年的年度加权平均值分别为8.34%、12.56%、12.89%、10.92%、7.77%、7.87%、7.23%和11.92%。从销售现金比率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从2002年以后有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主要和应计收入的高估有关。

第四,投资保障状况分析指标。投资保障状况分析指标重点关注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支出的保障能力,投资保障程度越高则预期未来的可持续成长能力越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指标,其中经营融资与投资比率、折旧摊销经营现金流量比率是首次尝试应用于财务绩效评价。

(1)现金再投资比率,主要衡量经营活动现金再投资于各项经营资产的能力。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固定资产总额+长期投资+其它长期资产+营运资金)×100%。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可用于再投资在各项资产的现金越多,企业再投资能力强;反之,则表示企业再投资能力弱。2000年至2007年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现金再投资比率加权平均值为13%左右,一般认为该指标超过10%即为理想水平。

(2)经营融资与投资比率,反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投资现金支出的比例关系。

经营融资与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额。

该指标越高反映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对投资现金支出的满足程度越高,2000至2007年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经营融资与投资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0.84,说明上市公司的经营融资还不能充分满足投资支出需要。

(3)折旧摊销经营现金流量比率,折旧摊销作为企业的非付现成本是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重要来源,但是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必须大于折旧摊销总额才能保障现有资产的增值和完整,从而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将来资产更新的需要。

折旧摊销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折旧、摊销总额。

2000至2007年全体非金融上市公司折旧摊销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2.05,如果该指标显著低于1说明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全部来自原有资产的折旧摊销基金,企业保障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

第五,社会绩效状况分析指标。社会绩效状况分析指标重点关注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主体之间的现金流转情况,主要反映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指标:

(1)为职工支付现金与销售收入比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中企业职工所获得的现金回报。

为职工支付现金与销售收入比率=为职工支付现金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2)环保及公益性支出增长率,反映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资本性投入、一般费用性现金支出以及社会公益性捐赠支出的增长情况。

环保及公益性支出增长率=(环境保护资本性投入与一般费用性的现金支出增加额+公益性捐赠增加额)/基期环保及公益性支出。

(3)净上缴税费与净资产比率,反映每一元账面净资产所贡献的税收金额。

净上缴税费与净资产比率=(上缴税费金额-税收返还金额)/平均净资产。

上述五个方面指标从现金流转角度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是企业总体价值的直接体现,对上述指标体系的理解应侧重全面和动态发展的观点。首先,该指标体系虽然从不同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但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应以全面的观点从企业整体入手,而不能将其分割开来分析。其次,每个方面的指标并非一成不变,不同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指标;同一企业在不同阶段由于基本状况发生变化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指标。此外,企业还可以针对以上五个方面构建一些综合性指标,如反映企业总体现金流转状况的现金流量协调度等。

总之,基于现金流视角的财务分析体系相对于传统财务分析体系具有明显的优点,如财务指标更加可观、敏感,分析内容直接反映企业的总体价值,会计规范变化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小等等;但现金流视角下的财务分析体系也有其自身的缺点,运用该体系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现金流量分析体系从现金流转角度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反映企业的总体价值,但单纯使用现金流分析体系无法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所有细节。因此应针对现金流量指标的不足,考虑加入个别关键的非现金流量指标或者是重要的非财务指标,这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二是现金流指标的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传统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已较为明确,但现金流指标的评价标准却尚不明确。另外,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现金流转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应有重点的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研究现金流转的规律,重点掌握企业现金流指标的评价标准。对于具体的企业,可以将历史较好指标、预算指标或者行业指标等作为评价标准,同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对评价标准不断进行修正,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的财务分析结论。

三是注意甄别和排除突发事项对现金流信息的影响。从本质上看,现金流量信息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因此某些突发事项如债券或股票的发行、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或收购等都会对现金流量指标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甄别和排除这些突发事项的影响,使财务分析结论更为客观。

参考文献:

[1]张先治:《构建中国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年第6期。

[2]张新民、王秀丽:《以透视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管理世界》2006年第11期。

[3]袁业虎、曾雯雯:《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3期。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2

关键词:杜邦分析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

杜邦分析体系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创,是传统的财务综合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层层深入地揭示经营各环节的情况,为财务人员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思路。事实上,杜邦分析体系除了被用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的工具外,还可为不同的分析主体对企业进行分析提供帮助。

一、杜邦分析体系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意义

首先,杜邦分析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核心指标展开分析的,它能够集中反映资财所有者获得报酬的情况,而这正是审计人员需要了解的企业主要情况之一。审计是经授权或委托而产生的一种行为,作为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资财所有者,要求了解资财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因此,评价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就成为审计的重要目的,而杜邦分析体系恰好为满足审计工作的这一要求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手段。

其次,杜邦分析体系层层深入的分析模式,为审计人员的分析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分析思路。杜邦分析体系是由若干反映企业盈利状况、财务状况和资产营运状况的财务指标组成的,而每一部分的指标又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解,这样的分析框架可为审计人员把握总体、抓住重点、发现的症结所在提供清晰的分析思路。此外,杜邦分析体系开放式的结构还为审计人员的分析工作提供了延伸的空间,在这一框架下,审计人员可根据需要自己设计指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再次,杜邦分析体系便于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式实现。由于杜邦分析体系的数据源于被审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建立杜邦分析体系分析模型,并与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库进行动态链接,大量的用于分析的财务指标值即刻自动生成,审计人员还可根据需要输入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或者同行业的相关指标值,对比分析企业各方面经营情况的变化。这样就可一改过去审计人员为了获得相应分析指标,而长时间扎进财务数据堆里反复计算、对比的局面,大大简化分析的工作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杜邦分析体系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它是由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方面因素决定的,而这几个因素实际上是企业盈利管理、资产管理与筹资管理三方面状况的反映。审计人员可从这一层次的中找到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其进一步的分析提供方向。

(一)杜邦分析体系在企业盈利状况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收益高低与其盈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盈利能力强其收益才可能高。而企业的盈利状况与其内部的经营情况和对外的投资情况都有关系,是其对内和对外投资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杜邦分析体系都给予了关注。

首先,企业对内的盈利情况是其收入、成本和费用水平配比的结果,因此,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应从收、支两条线上进行。其次,对于企业的对外投资的收益状况,审计人员可通过各年数据的对比观察企业的速度、稳定程度及对企业各年利润的贡献情况。此外,对于投资收益有异常变动的年份或月份进行深入调查,因为某些企业在某些情况下会通过对外投资所形成的关联方关系对其利润进行调整。

(二)杜邦分析体系在企业资产管理状况分析中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企业资产管理状况越好、运营效率越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而企业资产管理的状况首先从资产周转的速度反映出来。审计人员可先从各项衡量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入手,通过各年或各月周转情况的对比或与同行业企业同类指标的对比,判断企业资产周转的状况,尤其应关注资产周转状况的稳定性,突然加快或突然放慢的周转速度都可能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经营情况的变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企业资产周转状况变动的原因,审计人员可进一步对影响各项资产周转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通常,影响资产周转的因素首先是企业的资产结构。一般来说,流动资产所占比例高的企业,其资产的周转速度相对快些,而固定资产所占比例高的企业,其资产周转速度相对较慢。审计人员在分析企业资产结构时,可主要关注其资产结构的稳定性,只有稳定的资产结构才能保证企业盈利和发展的稳定性。在具体分析时,审计人员还可对各项资产的构成进行深入分析,特别应关注那些突然产生变动的资产项,因为这些情况很可能是企业经营情况变动的反映,或者是其粉饰利润的举动。如有些企业全年其他月份的营业收入都非常稳定,而年末的营业收入却大幅度增加,且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产生,就应引起审计人员的格外注意。

其次,影响资产周转状况的因素还包括企业资产的质量,企业资产质量的高低是其经营基础,是否稳固的基本保证。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的资产质量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的资产质量进行分析时,可着重关注其不良资产的水平,如果企业不良资产所占比例过高,则说明企业资金被过多地占用在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资产上。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不良资产的状况,审计人员还应对不良资产的具体构成项目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商品物资和不良投资等。但需注意的是,通常不良资产的数额不能直接从财务报表中获得,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实际的财产清查,或者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资料,以便确认不良资产数额。因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不能代表它的真实状态,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能有效地给企业带来效益。如企业的有些固定资产虽然存在,但由于技术、经营等种种原因实际已失去了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再如企业的某些长期证券投资会因证券市场价格的整体下滑而贬值。

(三)杜邦体系在筹资管理状况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筹资管理对其净资产收益率的主要体现在资本结构安排上,而资本结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则集中体现在杠杆的利用程度,即负债的运用水平上。负债像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大幅度提高资财所有者的收益,如果运用不好则会使资财所有者收益大幅度下滑。审计人员可借助于杜邦分析体系提供的数据来判断企业负债水平,并可将其与以前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企业负债水平的变化,特别应关注负债水平有明显变化的年份或月份,并可将这种变化与企业的经营或投资情况进行配比分析。如企业负债水平大幅度上升,但其并未有大规模扩张的迹象,则可能说明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出现,需要大规模负债解决其支付不利的局面。一般来说,没有良好经营支持的大规模负债会造成企业利润质量的下降。

对于资本结构的分析除了关注负债在总资本中的运用水平外,还应注意负债的内部结构,即长、短期负债的搭配水平,通常过高的短期负债水平会大大增加企业的偿债风险。为此,审计人员还应观察企业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适应性。通常,企业在安排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时是受一条基本制约的,即长期资产需用长期资本来满足,而短期资产则用短期资金来满足,这样能保证企业风险和收益处于较平衡的状态。但这种平衡状态通常只代表一种理想状态,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这一状态。与这种平衡状态相脱离的可能通常有两种:其一是长期资产依靠短期资金即短期负债来维持,由于短期负债随时可能面临的偿还性,使得这种配比情况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其二是长期资金用来满足流动资产的配置需要,由于长期资金的成本大大高于短期资金的成本,所以这种配比情况下企业的资本成本会上升,造成其利润的下降。

三、杜邦分析体系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改进

杜邦分析体系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杜邦分析体系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效果,因此,需要审计人员在运用杜邦分析体系时进行必要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在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中引入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反映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集中反映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信息,但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并没有揭示。而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分析对于审计工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忽视现金流量分析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如现行制度采取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各项收入、费用和利润,尤其是赊销被作为销售实现确认,在企业大规模采用赊销的情况下,使得账面利润呈现大幅度的上升态势。而大量赊销情况下形成的应收账款的质量不是很稳定,尤其对我国企业而言,普遍的信誉缺失造成应收账款坏账的比率居高不下,使得企业现金流入的质量不是很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利润的质量。而另一方面,企业决策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利润所提供的信息,随着利润的虚增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企业所得税规模的增加、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会增加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公司现金的大量流出。现金流入、流出的长期不平衡,会使企业的经营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审计人员在运用杜邦分析体系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时,应同时引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指标。如可以将杜邦分析体系中的销售净利率指标分解为销售现金比率和现金盈利比率,这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企业收入以及利润的现金实现比例,从而判断企业实现利润的质量情况。

(二)在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中引入对企业能力信息的反映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作为资财所有者也迫切需要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因此,在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现中引入关于企业发展能力方面的信息就成为一种必然。为此,界提出了杜邦分析体系的扩展———可持续增长分析体系,它是以美国著名财务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所提出的可持续增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可持续增长体系是在杜邦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留存收益状况的反映,留存收益是企业的积累,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留存收益越多,其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潜力就越大。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进行评价时引入这一指标,可以满足资财所有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解的要求,也使得审计人员能更好地完成其受托责任。

[]

[1]孙良文,晓芳等.基于excel的审计分析模板.出版社,2005.

[2]张瑞君.机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3

关键词:现金流量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揭示企业过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帮助企业规划未来,优化投资决策,实施战略管理。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参照杜邦财务分析系统,以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这些指标体系着重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使收益指标容易纵、虚报或瞒报,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及盈余质量。无法预先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现金流量作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日益凸显出对其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时也应从以利润信息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信息为中心,以避免权责发生制下人为调节利润而带来的利润虚假性。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企业财务分析应以现金流量为核心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在企业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契约方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模式。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权衡风险与报酬,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现金流量最大化。现金流量能够提供企业当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情况,能够反映企业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现金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与支付能力。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当期取得的利润的质量,因而它所揭示的现金净流量比利润表揭示的净利润更客观、更充实,更能说明问题,所反映的现金流量信息在协调各种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对现金流量的反映可以增强企业决策的实效性。现金流量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计量的。与实际资金运动相一致。由于权责发生制下计算的利润存在许多人为的因素,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采用现金流量信息来反映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情况,对于企业经营决策更具实效。

其次,利用现金流量更有利于加强财务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实质是从现金到物质,叉由物质到现金的过程,通过现金流量的管理,使企业的现金流动置于监控之下,有利于杜绝体外循环等弊端,控制了现金的流入、流出,加强了财务监控的力度。

最后,现金流量状况更能体现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企业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亏损、不能以收抵支:二是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可见,企业的兴衰。直接原因不在于利润,而是现金流量。

二、对现金流量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方面

1,通过现金流量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财务适应性进行有效地评价。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大、流速加快的情况下,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会相应增强,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较好,财务所担的风险就越低,这说明现金流人结构就越合理。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现金流人和流出的比例进行分析,获得更多的信息。当该指标为正指标、比值增高的时候,单位现金流出换回的现金流人就会越大,现金流出的效率也就会越高;反之,则说明现金流出的效率越低。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使报表的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形成过程、变动过程及变动原因等。

2,对收益质量信息及获利能力进行有效地评价。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收益能力大小是通过企业营销收取现金、降低成本及回避风险的能力等方面来表现的。现金流量表反映的信息总是以收现制为基础的,其收现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收益的实现程度。而对收现能力大小的评价,叉取决于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获得多少。通过现金流量,可以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进行比较,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利润的能力。反映该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一是销售现金比率,即经营现金净收入与同期销售额的比值。它能够准确反映每元销售所能得到的现金。二是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即经营现金净流人与普通股股数的对比,它反映的是企业对现金股利的最大限度的分派能力。三是全部资产现金的回收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值,它表示的是企业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产生现金,或者说,企业资产生产现金的能力有多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评价其获利能力最终要落实到现金流人能力的保证上,即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客观分析。

3,通过对企业财务弹性进行有效地评价来预防财务风险。

企业资产的正常运行总是表现为对经济环境的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对投资机会的充分利用,财务上把这种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称之为财务弹性。一般来说,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反之,则弱。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动超过需要的时候,表明现金流动的效率高,这时企业就会对到期的债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一旦企业由于现金流量的效率低而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就会使财务面临不确定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风险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金流动的信息进行随时的了解,以便及早作出安排,防止可能发生的各种财务风险。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现金到期的债务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的对比。这里的本期到期债务不包括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只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通过这种指标分析,可以帮助报表使用人对企业即将到期又不能展期的债务偿还能力加以衡量。二是现金流量的负债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当一个企业现金流动负债比高于同业的平均水平时,表明企业具有较好地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三是现金债务总额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的对比。它可以准确地体现和反映企业对债务规模的维持的程序,它们之间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承担能力越强。上述分析表明,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对债权人来讲,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决定性条件。此外,还可以用“综合支付能力”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当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时,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

险。所以。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支付能力。都需要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

4,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预测,并对企业未来发展规模的潜力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现金流量提供的是现金来源、运用和净流量等信息,它以现金为基础进行编制,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企业的现金来源、运用及偿还能力。在会计实务中,企业要通过编制现金预算,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以及投资需求进行分析,对现金流人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控制,在预算期内,对企业的现金需求予以满足。企业要实现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必须追加大量的长期资产。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要大幅度提高。无论是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还是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景,它们的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遇的到来。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投资话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考察。当投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入量在本期的数额都相当大时,说明该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能够从外界筹集大笔资金用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当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人量在数额上比较接近且较大时。则说明企业能够在保护内部经营稳定的前提下,将大笔对外投资的资金支付到期债务收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难以产生扩张的动机。当然,对现金流量还可以从支付股利能力、现金周转能力、投资活动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非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方面进行财务分析。以此增加对企业过去和将来的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

三、运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现金流量表虽然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反映了各项活动现金净流量,但并不能据此判断各项活动的效果好坏。因为各项活动的当期现金流入并不与当期的现金流出相配比,尤其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其当期现金流入和当期现金流出基本不相关。当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是以前投资现金支出的结果,而当期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则是以前筹资现金流人的还本和付息额。

第二,对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注意其可比性。几个不相同的企业。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可能比较相近,但现金流量的差别却可能很大,这与企业不同的财务政策、理财方针有关。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现金流量的变化也不能说明其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如在筹建期或投产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少,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多,而在成熟期。则相反。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4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投资;经营活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是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动态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目前已是世界上通行的主要会计报表之一。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会计准则提及现金时,除非同时提及现金等价物,均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一般认为,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的损益表存在现金流量信息不足等缺陷,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人们提出了编制现金流量表来提供更多的现金流量信息。因此,从现金流量产生的背景来看,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1]。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一般来说现金流量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能说明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

现金流量表将企业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并按流入和流出项目分别加以反映。如某企业现金流量表为:某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共获得现金480万元,支付职工工资奖金75万元,当期购置固定资产流出现金95万元,偿还银行利息18万元。同样,企业生效经营活动中的其他涉及现金流入流出业务也可以分别归入以上现金流量之中,并在现金流量表中适当反映。因此,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即企业的现金从何而来,又走向哪里。这些信息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不能提供的。

2.有助于客观评价企业整体财务状况

企业管理层编制会计报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报表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为决策层提供有益的信息;债权人和投资者通过分析会计报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因此,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管理层、债权人和投资者都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分别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1)经营活动。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是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数额越大越好,因为这代表企业正常获取现金的能力。企业的大部分现金都来源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企业总是希望能进行现金交易,不愿赊销。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常采取各种营销策略,想方设法推销本公司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所有的销售也不可能都是现金交易。因而企业又面临一个及时收回货款的问题。产品销出后,企业并没有完全达到目标,还应及时收回货款,这对企业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充足的现金能为企业带来一些不同寻常的购买机会,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而应收账款等债权却不能像现金那样满足各种及时支付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企业的资信状况不好,三角债现象严重,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形成坏账的可能性极大。因此,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情况,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入越多越好,流出越少越好,这样才能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至于在一些突发事件上导致惊慌失措[2]。

(2)投资活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与投资有关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现代企业讲究投资的多元化,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目的,是在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分散投资风险,获取最大收益。企业一方面要对内投资,即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各种直接和间接形式对外投资。对企业来说,投资支付了大量现金,虽有效地利用了企业闲散资金,同时又必须承担各种投资风险,如果企业能取得预期的相应现金回报,就会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企业投资失败,就会对财务状况产生不良后果。

(3)筹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是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和借款收到的现金,反映了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资能力,间接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因为投资者和债权人在投资之前,必然会认真考虑投资风险问题,只有被认为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投资者才会乐于投资。企业筹资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从侧面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反之,则很可能是财务状况恶化的表现。

因此,现金流量表从经营、投资和筹资三个不同方面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用现金流量表并结合资产负债表,计算一些与现金流量有关的财务比率,对部分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指同一时期现金流量中不同项目的比较与分析,以揭示各部分在企业现金流量中的相对意义。包括流入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和流入流出比分析。

流入结构分析分总流入结构和三项(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通过流入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各种现金流入项目的相对重要程度。

流出结构分析也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通过流出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各种流出项目的相对重要程度。

流入流出比表明公司1元的现金流出可以为企业换回多少现金流入,该比值越大越好,越大反映收回现金能力越强。

2.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本息的能力,一般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传统财务分析中,人们根据资产负债和利润表来分析偿债能力。即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来计算流动比率。这些计算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作为流动资产主要成分的存货并不能很快转变为现金,变现能力差,存货用成本计价而不能反映变现净值;各种固定资产是用历史成本计价的,并不能代表其现实价值和未来获得能力。因此,许多公司账面上存在大量可用来偿债的资产,但其现金支付能力却很差,以至于无力偿还债务而被迫破产。事实上,对企业来说,真正能用来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可以通过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和强制性现金支付比例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1)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值流量/流动负债。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强制性现金支付比例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例=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可偿还债务本息付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些支出项目是必须强制支付的,如原材料的供应必须按时支付现金,职工的工资福利不能拖欠,到期债务必须偿还,各种税费必须按时上缴等。因此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现金流入量应该满足这些强制性目的的支出,即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到期债务。如果该比例小于1,则表明现金流入不能满足强制性现金支付的需要;比值越小,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越差。

3.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类似于获得能力分析,指经营现金净值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例,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总收入、总资产、净资产等。

销售现金比例=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该比例类似于销售净利分析,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现金,其数值越大越好,表明公司销售收入的变现水平。

4.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净现金流量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盈利质量分析=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这一比率反映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该比例越大,表明企业赢利质量越高。如果该比例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收入,即应收账款和存货挤占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赢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赢利企业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的赢利质量低,企业空有赢利而没有维持经营周转所必需的现金。

以上,阐述了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对现金流量进行了结构、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盈利质量等多方面的分析。这种全面、有效、深入的分析是建立在对现金流量表作用的完整认识,对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当重要,有助于企业决策层、投资者和债权人正确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当然,现金流量表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将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得到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认识和分析体系的研究,必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改进。

[参考文献]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5

【关键词】利润含金量;货币再生产能力;非付现支出

本文所论述的货币资金再生产源于企业内部。这种企业货币资金一方面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方面来自经营过程的内部融资,即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的负债规模。前者是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后者是占用其他企业货币资金状况,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状况可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而向金融机构的借款或发行债券不属于源于企业内部的货币资金再生产。

一、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状况

(一)利润含金量(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利润总额

这一指标通常是分析利润可信度的,对此指标的论述也仅是局限于对分子、分母包括的内容和计算原理的分析。

笔者认为,这个指标还可以反映货币资金的再生产能力,当含金量指数大于或等于1时,企业才具备货币资金的再生产能力。对该指标的这种应用论述很少,特别是当分子分母异号时如何分析,二者的差异量多少才合适等问题,缺乏深入的论述,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努力。

利润总额代表当期经营成果,“含金量”则决定当期利润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现金。利润总额中现金越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越强。如果伴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则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销售渠道通畅。

对此指标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异号时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于0,利润总额小于0。此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如果伴随着主营业务利润的出现,企业货币资金生产能力较强;利润总额是亏损,是营业外和投资损失太多,及时调整即可,企业前景尚好。

佛山照明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的情况就是这样,由于企业投资损失使得利润总额出现亏损,但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大于零,说明现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通畅,于是很快就扭亏为盈。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0,利润总额大于0。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中较为多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零,这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而来的现金流入量不足以支付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支出。那么,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支付则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去解决: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使投资活动推迟;在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不能被挤占的情况下,进行额外融资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在融资渠道匮乏的情况下只能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从企业的成长过程来分析,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初期,由于其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状态,生产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物资的消耗量相对较高,进而导致企业成本消耗较高;与此同时,为了积极开拓市场,企业有可能投入较大的资金,采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从而有可能使得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上述状态,利润的质量应给予较差的评价。此时的利润多来自盈余管理的“成绩”或是非经常性业务的贡献。

康佳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份和9月份的报表就呈现这种状况,2008年12月底这种状况得以扭转。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同号时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总额都小于0。此时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不足以抵补经营过程现金流出,如果企业货币资金尚可以正常周转,靠的是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差的情况要结合利润进行分析。当利润总额为负时,如果主营业务有利润,亏损的原因是营业外损失和投资损失太大,企业的营业利润不够弥补。而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损失具有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其损失不会太持久,如果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现工作的管理,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如果主营业务是亏损,意味着企业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经营的主要业务亏损,仅仅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现工作的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对企业资产整体运作进行调整,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同时考虑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因为此时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很差的原因已经不再单一了。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此时利润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一致的,报表虽然难看,但较为真实。真实的程度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差异越小,利润的真实程度越高。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总额均大于0。此时,说明企业运营正常,经营活动创造了正的现金流量,企业销售活动能及时收到现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一般地说,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应大于利润总额。这是因为,在计算净利润时,有些作为抵扣项的成本费用不用支出现金,称为非付现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这种情况较好理解,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润总额>1,是一种正常的情况。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1时,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额没有余力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企业运营之所以能够维持下去,是因为有非付现成本存在。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较差,如果某一笔支出要求付现,该数字大于非付现成本的金额,企业必须采取寻求融资,或拖延债务支付,加大经营活动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时,货币再生产能力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但从总体上看,这种维持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的货币支持力度非常有限。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非付现成本=0。在此种状态下,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的差额,正好有余力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这种情况比2)的情况好,可以给予谨慎好评。

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非付现成本>0。这时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利润总额的差额可以补偿当期全部的“非付现成本”,而且还有余力为企业的投资等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则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将对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投资规模的扩大与提升,以及减轻融资压力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此种情况,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强。那么,强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以下进一步从企业外部货币资金占用状况和内部货币生产比两个方面分析货。

二、外部资金占用状况

外部资金占用状况比率=(应付款-应收款)/收入

应付款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相对越多,或者表明企业货币资金紧张,或者是过分精明甚至霸道;越小,表明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相对少,可能是企业货币资金宽裕,也可能应收账款管理不力。

该指标合适最好,什么是合适?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以购销渠道畅通,商业形象良好为主要标志。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形象是其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购销渠道畅通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前提;当利润目标与社会形象目标冲突时,以考虑社会形象目标为先,这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

对该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用以下两个指标。

一是应付款比率=平均应付款余额/收入

该比率可以作横向或纵向对比分析,看企业占用上游企业资金状况。同理可以计算预收款比率分析占用下游企业资金的情况。

二是预收款比率=平均预收款余额/收入

该指标分析对下游企业资金的占用状况。

三、内部货币节约比率=非付现成本/收入

造成企业现金与利润差异的原因是非付现成本的存在,非付现成本越多,企业利润质量越高,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越强。同时非付现成本越多,表明企业有意愿减少本期利润。

根据最近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就几个公司的货币资金在生产能力分析如下。

四、应用举例(见表1)

广宇发展集gd系列自动售货机的生产、销售、租赁、维修、改造、测试及技术咨询于一身,厂址在深圳。该企业2008年12月份利润总额是正数,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其不足部分主要靠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弥补;企业主营业务是盈利的,但由于营业外支出和投资部分吞噬了大量的利润,使得企业利润总额小于主营业务利润;评价是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

2009年3月该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了亏损,但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由于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还偿还了大量的借款。经营过程现金流充足的原因是什么?看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发现,2009年3月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较2008年都大幅萎缩,货币收入也萎缩,但相应的货币支出减少幅度大大高于收入的减少幅度,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4亿元,正因为这样,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但有趣的是,企业在经济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了180万元。

对于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的原因分析如下:

以200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为根据,比较广宇发展和同类企业粤富华的外部资金占用状况比、内部货币节约比、内外结合货币资金生产状况比(见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广宇发展2008年对外部货币资金占用较多,销售收入每1元中扣除债权部分后有0.59元是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远远高于同类企业粤富华,这种占用状况在上市公司中也是较高的水平。每1元的收入占用上游企业资金0.3元,是同类粤富华的100倍;每1元的收入占用下游企业的资金0.35元,是同类粤富华的350倍。这种情况到了2009年3月怎样?看表3的分析。

对外部的资金占用比达到了收入的1134倍,如此巨大的数据,能否说明一些资金充裕能够还银行贷款的原因呢?

综上,该企业货币资金生产能力差,对上下游企业资金占用状况严重,2009年3月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现金流量表上显现出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主要来自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

【参考文献】

[1]汪一凡.含金量指数:判断净利润可信度的新指标[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1).

[2]孙旭东.年报掘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6

1.财务分析的内容

1.1获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企业资金运动的直接目的与动力源泉,一般指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能获取利润多少的能力。盈利能力可反映出该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因此,企业的经营人员、投资者和债权人都非常重视和关心。获利能力分析常用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

1.2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用资金进行反映的生产经营成果。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从不同方面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周转情况和企业经营的稳定程度。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分析其资本结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等。其中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分析构成该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它是财务状况分析的重点。常用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1.3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指借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可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保证及时偿付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到期债务的可靠程度。其指标有固定支出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全部资本化比率和负债与eBitDa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企业支付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其指标有现金比率、营运资金、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

1.4投资报酬分析。投资报酬指企业投入资本后所获得的回报。投资报酬分析常用的指标有资本金报酬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等。

1.5增长能力分析。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和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其是投资者在选购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时最为关注的问题。增长能力分析常用的指标有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现金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股利增长率等。

1.6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比率分析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需求能力进行财务评价。常用指标有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和现金满足内部需要率等。

2.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1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财务分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善于企业理财尤为重要。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挖掘潜力,找差距,多方面揭露矛盾,找出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朝健康方向,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运行。

2.2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以实施决策的工具企业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获利和偿债能力,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水平,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近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发展的势头逐渐明显,作为企业投资主体也逐渐多元化,债权人已不仅只局限在国家银行。此种情况下,各方面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在决策上就会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现状,他们的信贷和投资等决策就需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其进行分析,之后作出决策。因此,财务分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各类债权人和投资者所需信息的重要分析方法。

2.3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依据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其成本利润的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企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2.4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可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利于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通过分析比较将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加以区分,划清责任界限,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促进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更好提高。根据财务状况的分析结果可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及上缴情况。近些年我国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也已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因此,客观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及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有重要作用。

3.改进财务分析的措施

3.1完善健全财务指标体系。

改进现有财务分析的方法。要针对财务指标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健全财务指标体系,针对各行业见不同特点,可对不同行业建立不同指标体系,除要有财务指标,还要有非财务指标。而且针对该指标体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分析方法,可适当引入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分析方法简单的弊端,提高分析的效果。

3.2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1)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新准则的颁布实施,拓展了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但还够具体全面,要严格按照财会报告充分揭示的原则,对投资者有影响的财务信息要加以披露,地点要固定,时间要及时,信息要全面,不仅要披露确定性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人不仅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还要在企业财务报告中披露人力资源状况。(2)提高财会报告时效性,缩短财务报告周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时效性越快越好,因此财会报告的时效性同样重要。今年来计算机技术大范围普及,多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已摆脱了手工操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因此,首先应该把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做修改;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并存,企业要及时的把相关的信息在自己的网站上,用户可随时可以查找该企业的财务信息,选取有价值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效率和使用价值。(3)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为确保企业提供的会计原始资料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可靠性和质量特征的要求,要采取必要措施来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制度性失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其次,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监督,对其违规执业人员及机构实施严格制裁,如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并进行公告等,同时理顺委托关系,改由企业直接委托,由信息使用人直接委托并支付费用,使事务所自主执业,摆脱受被审单位的影响。

3.3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7

一、现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现金流量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的总量,在企业通常是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来反映的。在国际上,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一项主要报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我国《企业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也作了专门规定。

现金流量分为三大类: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买货物、销售产品、支付工资、交纳税款等;二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吸收股本、分配红利、发行债券、筹集借款、清算债务等有关的现金流量;三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置和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债券投资、股权投资以及收回投资、投资收益等。现金流量的主要意义和作用在于:

1.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评价企业财务的适应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的资产在生产经营正常情况下的流入和流出。财务的适应性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能否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能否适应财务状况变化的需要。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动速度越快、流动量越大,财务的适应性和流动性就越强。

2.分析企业的收益能力,评价企业的直接效益。衡量企业收益能力有生产能力、营销能力、收取现金和控制支出的能力、回避风险的能力等,其中收取现金和控制支出的能力是最直接的经济效益。生产能力好而没有销售,销售能力好而收不回来现金,或者收回的现金因支出控制不好而浪费,都会使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因此,收回现金和控制支出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要看企业的现金净流量。

3.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企业抗风险能力。财务风险是企业利用现金归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企业债务到期而没有足够的现金归还,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应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好坏取决于现金流动效益的高低,所以,企业必须随时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现金流动信息,提前做出安排,尽量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二、现金流量分析

1.静态分析。

净态分析是指就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数字进行分析。一是采用百分比法将构成现金流量表的各个流入流出项目,分别与现金流入流出总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流入流出的主要项目;二是通过绝对值或百分比法将构成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现金流入流出进行比较,分析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净流量的主要项目及其金额。静态分析是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初步认识,目的是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的基本状况。

2.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站在和未来的角度,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实质性进行认识和判断,以揭示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

(1)投资活动分析。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项目主要有: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收到的与其他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项目主要有: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企业投资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本文主要分析长期投资。长期投资首先要分清楚投资类别,如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收购企业等,投资类别不同,所采用的预测也不同。

以前年度发生的长期投资大多数在决策时已经进行了可行性,是在投资项目可行的情况下进行的投资,所采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审计人员在时,要查看投资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预测的现金流量状况,核实实际现金流量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比较,找出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某企业1997年投资建设生产某项产品的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当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投资回收期法进行预测,1999年开始产生效益并收回现金,5年内收回全部投资,平均每年收回1000万元,到2002年至少收回3000万元。但实际只收回2000万元,还有1/3未收回。这时就要进一步分析未能收回的原因。长期投资未能收回的原因可能有:投资是否超规模,建设是否超工期而未能按时投产,投产后是否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是否有一定的销售市场,销售价格和单位销售成本是否合理,各项成本费用的控制是否理想,是否按照销售额及时收回了现金。

(2)经营活动分析。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其范围很广。对工商企业而言,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费等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分析时要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看其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现金回笼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的强弱。这些环节有一个出都会影响现金净流量。比如生产、销售、成本控制、利润都很好,只是资金回笼能力差,形成的销售多数挂应收款,这时就要重点分析资金回笼差的原因,采取强有力措施收回现金。或者回笼的资金又被积压存货和不良资产所占用,这时就要设法出售存货和不良资产。否则,就要进行新的筹资,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筹资活动分析。

筹资活动是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其现金流入有:吸收投资、取得借款以及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现金流出有:偿还债务和利息、退还股本、支付股利、分配利润以及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企业筹资活动大多在合同、协议、章程、股东大会决议中有明确规定,分析时首先要看现金是否按规定到位,比如吸收投资是否按企业章程规定的时间到账、借款是否按借款合同规定的时间到账等。其次,分析企业筹资成本是否合理,是否以较小的筹资成本取得了较理想的筹资效果。

三、对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结果可分为好、中、差。好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使现金能够正常流入企业,并且不存在较大的呆账、坏账、积压物资、闲置固定资产等不良资产(这里的较大一般定在企业资产总额的5%以内),也不存在已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中也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使现金能够比较正常地流入企业,不存在大的呆账坏账、积压物资、闲置固定资产等不良资产(这里的大一般定在企业资产总额的5%—20%之间),存在相应的已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差是现金不能正常流入企业,企业负债率高,筹资工作遇到阻力,致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除上述评价外,如果企业效益非常好,现金净流量大,产生了较多的现金,这时就要考虑再投资或购买国库券等,避免现金的闲置和浪费。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8

   一、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

   现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金,指日常生活中通常所说的现金,即个人或单位持有的、可立即用于支付的现钞货币,企业的库存现金是狭义的现金。广义的现金,以企业为主体看,不仅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其总的特点是不需变现就能立即用于支付,随时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劳务或偿还债务。

   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经营活动当前仍主要地体现为资金存贷关系,因而用狭义的概念考察其现金意义不大。但金融企业广义现金的变动情况却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金融企业的广义现金总体上指金融企业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资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金融企业的库存现金;二是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金融企业存放在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中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经营外汇业务时解送外币在途的现金。金融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国债等,也属于金融企业广义现金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企业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外币清算业务保证金、指定生息资产或存放在其他金融企业的定期存款、质押存款等,因为不能随时用于支付,不属于现金的范畴。另外,联行往来存放款项一般也不纳入金融企业现金的范畴。

   广义现金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原来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企业一律改为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报告的三大基本财务报表。对金融企业来说,现金流量表也有特殊性,它主要用于反映金融企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及办理中间业务等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其净额。所谓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两者的差额为现金净流量。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量就是指金融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即在某一期间内,金融企业实际收入的现金和实际支付的现金,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现金方式收到的利息、手续费、各种存款、种种借款、收回的贷款等等;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的利息、手续费、发放的贷款、收回的借款、存放的款项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按以上项目逐项分析、计算填列,这就是所谓的直接法编制。也可以采用间接法,通过权责发生制损益逆向调整取得。这时,一般从企业的净利润开始,将净利润加上不导致现金减少但在计算损益时作为费用列支的项目,减去不导致现金增加但却作为收入入账的项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准则一般要求企业同时提供两种口径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相互对照,检验报表的正确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金融企业参与对其他企业的投资而导致的现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包括收回投资、分得现金股利、取得债券利息收入、处置资产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包括对外投资、购置资产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直接按项目分析计算填列。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金融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导致的现金净流入或净流出。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主要是吸收投资而产生的现金流入;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债券利息、分配现金股利等与筹资相关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也按项目分析计算填列。

   以上三种现金流量的累计就是一段时期的现金净流量。这种以一定现金范围为基础的现金净流量和相应现金项目在期间内总的变动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现金流量表的内部勾稽关系。

   二、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之所以成为一种主流报表,是因为现金流量表具有其他财务报表无法替代的作用,能够揭示现金流量信息。总体上看,现金流量信息有以下作用:

   (一)现金流量更直接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无法反映和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和原因;损益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经营活动的成果,无法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中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现金流量表则通过揭示现金在某一段时期流入、流出情况,反映出企业从一个时点状况演化为另一个时点状况的过程,体现了财务状况的变化是现金运用的结果这一基本理财思想,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不足。现金流量表可以使投资人、债权人、经营人和监管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了解企业在期初、期末和期间的财务状况变动及经营成果,掌握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从而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投资风险。

   (二)现金流量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进行全面、客观的预测和评估。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信息,人们能从中了解企业现金增减变化及其原因,了解企业筹资和投资的政策及举措,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数额及其他不确定因素,评估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相关的财务风险,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投资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展望企业的发展前景。

   (三)现金流量信息是收付实现制会计信息,是对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的有益补充。现金流量是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权责发生制报表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信息的结果。权责发生制基础上,企业可能有很好的盈利,但其中的一些盈利是虚拟的,没有现金收付保障的。而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现金流量则剔除了虚拟盈利,更直接地反映现金的收入和运用,因而是比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更为审慎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四)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证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不采用权责发生制程序,排除了部分人为判断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方法隐瞒财务状况和操纵经营成果,从而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现金流量表均以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为依据来编制,排除了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影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人们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对比出不同企业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的差距。现金流量信息还是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成果信息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证明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成果信息的作用。

   (五)现金流量信息是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如金融监管部门根据金融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综合评价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并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加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和引导,促进其稳健经营和发展。

   三、对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分析金融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现金流量表上有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管理水平,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发展前景。

   由于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影响投资、筹资、经营决策的各种因素,因此,在分析时应抓住重点。就金融企业而言,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获得现金的渠道和数额。

   (二)分析是否筹足长期资金用于长期性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三)关注营运资本的运用,分析营运资本转化为长期性投资的趋向,避免营运资本的物化倾向。

   (四)分析现金流量是否增加或减少过多。

   (五)分析固定资产的损失情况。

   (六)分析利润的分配是否合理。

   (七)分析长期性投资的变动情况。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9

一、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

现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金,指日常生活中通常所说的现金,即个人或单位持有的、可立即用于支付的现钞货币,企业的库存现金是狭义的现金。广义的现金,以企业为主体看,不仅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其总的特点是不需变现就能立即用于支付,随时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劳务或偿还债务。

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经营活动当前仍主要地体现为资金存贷关系,因而用狭义的概念考察其现金意义不大。但金融企业广义现金的变动情况却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金融企业的广义现金总体上指金融企业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资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金融企业的库存现金;二是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金融企业存放在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中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经营外汇业务时解送外币在途的现金。金融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国债等,也属于金融企业广义现金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企业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外币清算业务保证金、指定生息资产或存放在其他金融企业的定期存款、质押存款等,因为不能随时用于支付,不属于现金的范畴。另外,联行往来存放款项一般也不纳入金融企业现金的范畴。

广义现金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原来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企业一律改为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报告的三大基本财务报表。对金融企业来说,现金流量表也有特殊性,它主要用于反映金融企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及办理中间业务等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其净额。所谓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两者的差额为现金净流量。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量就是指金融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即在某一期间内,金融企业实际收入的现金和实际支付的现金,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现金方式收到的利息、手续费、各种存款、种种借款、收回的贷款等等;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的利息、手续费、发放的贷款、收回的借款、存放的款项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按以上项目逐项分析、计算填列,这就是所谓的直接法编制。也可以采用间接法,通过权责发生制损益逆向调整取得。这时,一般从企业的净利润开始,将净利润加上不导致现金减少但在计算损益时作为费用列支的项目,减去不导致现金增加但却作为收入入账的项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准则一般要求企业同时提供两种口径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相互对照,检验报表的正确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金融企业参与对其他企业的投资而导致的现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包括收回投资、分得现金股利、取得债券利息收入、处置资产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包括对外投资、购置资产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直接按项目分析计算填列。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金融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导致的现金净流入或净流出。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主要是吸收投资而产生的现金流入;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债券利息、分配现金股利等与筹资相关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也按项目分析计算填列。

以上三种现金流量的累计就是一段时期的现金净流量。这种以一定现金范围为基础的现金净流量和相应现金项目在期间内总的变动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现金流量表的内部勾稽关系。

二、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之所以成为一种主流报表,是因为现金流量表具有其他财务报表无法替代的作用,能够揭示现金流量信息。总体上看,现金流量信息有以下作用:

(一)现金流量更直接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无法反映和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和原因;损益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经营活动的成果,无法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中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现金流量表则通过揭示现金在某一段时期流入、流出情况,反映出企业从一个时点状况演化为另一个时点状况的过程,体现了财务状况的变化是现金运用的结果这一基本理财思想,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不足。现金流量表可以使投资人、债权人、经营人和监管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了解企业在期初、期末和期间的财务状况变动及经营成果,掌握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从而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投资风险。

(二)现金流量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进行全面、客观的预测和评估。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信息,人们能从中了解企业现金增减变化及其原因,了解企业筹资和投资的政策及举措,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数额及其他不确定因素,评估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相关的财务风险,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投资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展望企业的发展前景。

(三)现金流量信息是收付实现制会计信息,是对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的有益补充。现金流量是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权责发生制报表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信息的结果。权责发生制基础上,企业可能有很好的盈利,但其中的一些盈利是虚拟的,没有现金收付保障的。而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现金流量则剔除了虚拟盈利,更直接地反映现金的收入和运用,因而是比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更为审慎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四)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证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不采用权责发生制程序,排除了部分人为判断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方法隐瞒财务状况和操纵经营成果,从而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现金流量表均以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为依据来编制,排除了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影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人们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对比出不同企业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的差距。现金流量信息还是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成果信息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证明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成果信息的作用。

(五)现金流量信息是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如金融监管部门根据金融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综合评价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并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加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和引导,促进其稳健经营和发展。

三、对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分析金融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现金流量表上有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管理水平,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发展前景。

由于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影响投资、筹资、经营决策的各种因素,因此,在分析时应抓住重点。就金融企业而言,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获得现金的渠道和数额。

(二)分析是否筹足长期资金用于长期性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三)关注营运资本的运用,分析营运资本转化为长期性投资的趋向,避免营运资本的物化倾向。

(四)分析现金流量是否增加或减少过多。

(五)分析固定资产的损失情况。

(六)分析利润的分配是否合理。

(七)分析长期性投资的变动情况。

企业资金状况分析篇10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比率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为主体,以《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和证监会的关于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为具体规范的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和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3部分组成的信息披露内容,初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近些年来,投资者的现金流量意识大大提高,从仅重视利润转而关注现金流量。特别是随着2001年上市公司造假事件频频曝光,现金流量表更加受到重视。

一、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

现金流量指的是一个企业的现金流转或现金流动的状况,是对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差量情况所作的客观性的描述,以是否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一定期间收入或支出的依据。而会计核算中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本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此,企业的收入中包含着没有收到现金的赊销收入,这部分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就是账面利润。可见,企业的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之间存在着偏差,尤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为买方提供商业信用,这就造成许多企业赊销比重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由于产品没有竞争力,使得存货大量积压,其直接后果是企业资金短缺,周转困难,同时利润质量越来越差。一些企业利用权责发生制人为操纵利润,如利用关联交易以高出市场合理价的价格向关联公司出售资产,虚增利润。然而现金流量是无法虚构的。

如上所述,现金流量能够提供企业当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情况,能够反映企业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现金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与支付能力,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当期取得的利润的质量,因而它所揭示的现金净流量比利润表揭示的净利润更客观、更能说明问题,所反映的现金流量信息在协调各种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作用

(1)能够清晰地反应企业现金流入个流出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将企业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并按流入和流出项目分别加以反映。

(2)有利于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有时企业的利润表反映的获利情况很好,但不能有效反映现金流量情况,无法确认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因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编制的,而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编制的,不包括非付现成本对企业收益的影响。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3)有利于分析和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情况。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企业运用其经济资源创造现金的能力;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与投资有关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是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和借款收到的现金,反映了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资能力,间接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4)有利于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分别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可以通过补充资料(附注)方式,提供不涉及现金流量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方面的信息,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使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三、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

现金流量表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从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构成,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以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以下分析

(一)趋势分析

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主要是通过观察连续报告期(至少为2年,比较期越长,越能客观反映情况及趋势)的现金流量表,对报表中的全部或部分重要项目进行对比,比较分析各期指标的增减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其发展趋势,对未来做出预测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注重可比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正常经营的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如果采用不同的财务政策,其现金流量表的变化并不能完全说明其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筹建期或投产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少,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多,成熟期一般则相反。因此,正确计算运用趋势百分比,可使报表使用者了解有关项目变动的基本趋势及其变动原因,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为其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趋势分析法可分为三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分析法

(二)结构分析

(1)现金流量表概况分析分析现金流量采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编制百分数现金流量表。即分别计算出各项现金流入、流出及净值占现金总流入、流出及净值的比重。通过结构百分比分析,可反映出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渠道流出有几条,要增加现金流入主要靠什么;流出的渠道分别占有多大比例,通过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形成、变动及原因等。一般来讲,经营活动现金流占总现金流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也较为合理。特别当现金净流量为正时,判断企业现金流入是否强劲,要注意现金净流量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还是融资活动产生的,从而深入探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的源泉是否稳定、可靠。

(2)经营活动产生的数据流分析进行此项分析时,可对经营活动产生的数据流细分项进行结构分析,同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经营利润相结合,若两者相差不大,说明企业会计帐面上的收入数值非常有效、及时地转成了实际现金流入,应收账款的管理也比较有效(可参考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未来为保证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源源流入提供了有力保障;反之,则应加强经营收入的实现与变现,确保资金的有效运转,否则,即使账面资产较大,也存在潜亏的可能。

(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析进行此项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企业预算、投资计划,可对应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及历年投资收益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例如,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是用于购建资产且自有资金足以支付的,可分析应是按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或改进生产工艺,以降低经营成本,预测会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析此项分析可反映出企业融资来源与用途及结构比率,一般与现金流量表概况分析相结合,考虑现金流入、流出的总体趋势,对举借债务的结合比率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偿债能力。

(三)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本息的能力,一般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现金流量=景英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100%),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其值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则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差;

长期偿债能力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总债务之比(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100%),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现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越强。

以上两个比率越大,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但并非越大越好,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可能是企业现有的生产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四)支付能力分析

现金支付能力是指企业除了用现金偿债以外,用现金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税金及经营费用等各项开支的能力。对经营者来说要作出投资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就是支付能力,较强的支付能力一方面能增加企业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五)再投资能力分析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的现金。比率越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资本性支出所需现金,除经营活动提供外,还包括外部筹措的现金。

四、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从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中来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当期内的期末与期初在现金净变化量方面确定问题。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在确定当期期末与期初的现金净变化量的时候,无非会遇到这样三种情况,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或者大于零,或者小于零,或者等于零。不过,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从期末与期初数量的简单对比中来判断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是出现“好转”,还是“恶化”,或是维持不变。而要揭示现金状况变化的原因,就必须对影响现金流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区分出预算或计划中安排的与因偶发性原因而引起的不同情况,并对由此产生的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展开分析。从这种意义上说,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过程,甚至比对现金流量变化结果进行分析更为重要。

(2)现金流量表虽然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反映了各项活动现金净流量,但并不能据此判断各项活动的效果好坏。因为各项活动的当期现金流入并不与当期的现金流出相配比,尤其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其当期现金流入和当期现金流出基本不相关。当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是以前投资现金支出的结果,而当期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则是以前筹资现金流入的还本和付息额。

(3)对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注意其可比性。几个不相同的企业,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可能比较相近,但现金流量的差别却可能很大,这与企业不同的财务政策、理财方针有关。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现金流量的变化也不能说明其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如在筹建期或投产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少,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多,而在成熟期,则相反。

五、结束语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资产负债表分析和利润表分析的有益补充,需注意的是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只是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它既不能反映企业的营销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因此,孤立地研究现金流量表,无法作出中肯的评价,只有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才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管理业绩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成绩和问题。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要准确,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要切实可行。对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注意其可比性。

参考文献:

[1]刘晓斌著.现金为王――企业危局求生的破冰之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任芳著.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

[3]殷晓梅著.关于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

[4]齐洪芹著.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及分析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