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十篇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十篇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7:04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1

【关键词】体质学说;疾病预防;亚健康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的素禀之质,即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内经》“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体质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动态可变性,因而体质是可调的,这就使预防和根治疾病成为可能。

一、对疾病预防的影响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它表明中医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即“治未病”,从保护人体内在的正气出发以防御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它同时也强调内因是发病与否的决定因素,而这里所说的内因实际上就是人的体质。体质强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而正气的盛衰则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人的体质可分为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除了平和质为正常的生理体质以外,其它八种均为病理体质。而不同病理体质的差异性可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性。

1.1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由于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决定了其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是长期存在的。如痰湿质易为湿邪所困和膏粱厚味所伤,气虚质易为外邪及劳倦所伤。研究表明,鼻咽癌高危人群体质以单纯气虚质为特点,初诊鼻咽癌患者体质以热和瘀为特点,放疗1年后鼻咽癌患者体质以气虚质夹热、夹瘀及夹湿为特点。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过敏体质者往往对某些因素,如风寒、花粉、油漆、鱼腥虾蟹等过敏源具有易感性,而且不易治疗。由此可见,如果能改善人的病理体质,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防止某些易感性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也就是真正中医意义上的“治未病”。

1.2为亚健康的治疗和调理提供了依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说明人内在的体质虚弱是外邪入侵的病理基础。在同样外在因素下,体质强不易发病,而体质弱则易发病。由于体质状态决定是否发病,故在未病之时即应注意调理病理体质,这为目前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的治疗和调理提供了依据。就亚健康的实质而言,属于中医病理体质,病理体质是一种将病未病的病前状态,或者说是隐匿状态,亚健康状态与体质证候相吻合。而中医在调理病理体质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对亚健康的治疗是有效的,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病因,防止其向疾病方向发展。但由于病理体质具有易感性、普遍性、长期性、难调性几大特点,因此,针对病理体质或体质证候的调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3预防其它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祛除引起疾病的内因,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体质状态对疾病的抵御能力、患者康复能力和预后有很大关系,这也包括通过干预体质来调节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减少七情致病因素。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情绪因素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致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根据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应该在自身无法缓解长期或强烈的情绪刺激的情况下,及早用中药、心理疏导等手段进行干预,以消除情志致病因素。同时也需要患者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心态,从多途径来增强和改善体质。

二、调理体质在对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由于体质状态不仅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还影响疾病的性质、传变、转归和预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辨别体质类型,并针对体质因素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治愈疾病,实现治病求本。

2.1体质因素是诊断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机的重要依据体质影响证的寒热虚实属性、病变部位、轻重程度等。不同的体质类型人群感受同一种病因可以表现出现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病因作用于同一体质类型的人群则可以出现相类似的证候,这就是受到体质因素作用的结果。故在临证治疗时,正确判断病人的体质属性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容易造成“虚虚实实”之误。

2.2通过调节体质防止疾病的传变邪气侵入人体之后,可随人体体质寒热、虚实、阴阳之不同,向不同的方向发生转化,故宜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的传变。吴又可认为同感温疫之邪而出现种种不同变证的原因与体质差异有关,所谓“传变不常,皆因人而施”。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应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通过调节体质来防止疾病的传变。

2.3根据体质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临床实践证明,平素体质强盛者,即使得病也容易康复;而平素体质亏虚者,则不易康复。《温疫论·四损不可正治》提出“素亏者易损,素实者易复”,说明体质差异是导致疾病不同的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原因,即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是密切相关的。

2.4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提供理论依据“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均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主要依据就是患者的体质,对于相同的疾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可出现不同证型,故治疗时采取不同的治法;而对于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相似,往往出现相似的病理变化或证型,故在治疗时采取相同的治法。

2.5为处方用药提供依据在临床上,根据患者体质之不)同,处方用药应有所侧重。对于体质壮实者,可选用作用较强烈的药物,且药量宜偏重;对体质虚弱者,则宜选用药性温和的药物,且药量不宜过重。区别不同体质进行治疗,正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辨别体质对防病治病均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正常体质,要注意饮食起居,调适情志,加强锻炼,保持体质强健,避免病邪侵袭;对于病理体质,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要根据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食疗、药疗或其它方法,使体质恢复正常;已病之后,不仅要祛邪,还要根据体质的偏颇,治病求本,以消除疾病之根源;同时还要利用五行生克制化和阴阳理论,防止疾病的传变;在疾病恢复期,尽管疾病证候已基本消除,但体质证候依然存在,故仍需坚持调理患者的病理体质,以达到彻底治愈,防止或减少疾病复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

[2]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5):329332.

[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4]何裕民.次(亚)健康状态——中医学术拓展的新空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7.

[5]周小军,田道法.鼻咽癌高危人群体质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8):5154.

[6]匡词元.论辨证与辨体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8185.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2

关键词:中兽医;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途径

中图分类号:S85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632068

畜禽养殖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畜禽病毒性疾病对畜禽危害巨大,不仅可造成畜禽大批死亡,降低畜禽产品质量,阻碍农业经济发展,同时亦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1]。中兽医对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认知较为久远,通过中兽医手段弥补现行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不足,对畜禽养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分析

目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方式方法尚存在一定缺陷,包括免疫程序繁冗、疫苗作用效果弱、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等。这些缺陷导致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工作质量大大折扣。而传统中医和中兽医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免疫学观点,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就为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可能性[2]。

1.1畜体正邪气与现代免疫过程观点相似

中兽医认为正气乃畜禽机体脏腑、经络和卫气营血的功能,为防止外邪入侵的防御系统,可抵御和祛除外邪,调节阴阳平衡;邪气为六淫、疫疠之气,可引起畜禽机体阴阳失衡,导致疾病发生发展[3]。现代免疫认为畜禽机体免疫系统又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通过防御功能,可有效抵御致病菌的产生,与中兽医学中的正气抵御外邪观点相近。通过自稳功能,可对畜禽机体抗原进行清除,并削弱外来因素的影响,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机体免疫平衡,这与中兽医学中正气调节阴阳失衡,维持阴阳平衡的观点相似。中兽医学中的正邪气观点与现代免疫学免疫过程观点相似,这为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1.2中兽医治法可提高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效果

中兽医依据“辩证施治”、“治标治本”观点,提出“扶正祛邪”、“扶正固本”等治疗法则,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畜禽,即正虚者,可以扶正为主的治则进行治疗,使畜禽机体免疫得到改善,达到抗毒治疗效果。对于正不虚而邪实者,可以祛邪为主治法治疗,可调节免疫平衡。对于正虚邪实者,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治疗,匡扶正气,祛除邪气。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中草药和针灸,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也有颇多助益。

1.3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优势

由于畜禽免疫系统病因复杂,当以免疫促进剂或免疫抑制剂所能产生的效果较为有限,这也就决定了当下西药免疫制剂疗效不甚理想的原因所在,对于部分免疫抑制剂,甚至可对畜禽产生毒副作用。而中兽医防治,不仅包括免疫抑制剂、免疫促进剂,还有免疫调节剂,部分中药复方中的药物,可实现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对促进和提高免疫低下的畜禽免疫力,如黄芪、甘草等;可抑制、降低畜禽免疫机能过高,如黄连、白花蛇舌草。对于针灸,也有较多研究认为,其具有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优势显著,前景广阔。

2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途径

2.1针灸、中药与疫苗相结合

由于不同穴位对不同畜禽疾病具有特异性,根据中兽医辨证理论,辨清畜禽脏腑与经络穴位关系,择疾病特异性穴位,进行疫苗穴位注射,加快用药起效时间,延长药效持续时间,提高抗体效价,减少疫苗用量,进而实现良好治疗效果。而中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和促进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通过从中药中开发疫苗佐剂,可提高疫苗的免疫活性,且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在给予中药制剂与中药疫苗,或在注射中药疫苗时给予中药内服,可提高畜禽机体抗体生成效率和维持时间。此外,可通过针灸、中药、疫苗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效果[4]。

2.2中兽医防治方法与西医治疗方法结合

畜禽病毒性疾病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和提升畜禽非特异性免疫力。由于中兽医“扶正”、“祛邪”的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畜禽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提升。一般说来,畜禽机体在遭遇病毒性疾病时,非特异性免疫力为其最初自愈能力。故在实践中,通过将抗生素药物结合中兽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草药等,可充分激发和调动畜禽机体抗病能力,实现良好防治效果,减少病情恶化和激发感染的发生,降低畜禽死亡率。

3结语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且体现出显著优势,在实践中,通过将针灸、中药与疫苗相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提高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效果,促进畜禽机体免疫力提升,降低畜禽死亡率,进而促进畜禽养殖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3

一、正确认识身体与疾病的关系

就人体的不同年龄段来说,对待疾病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40岁以前,讲无病先防。

无病先防。也称未病先防。或治未病。这指的是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实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顺应环境、气候的客观变化,防止疾病的发生。古书《丹溪心法》曾称:“是故已病尔后治,所觉得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未病先防需要关注四点:一是研究综合群体预防,如环境卫生的打理等;二是研究传统的摄生方法,如理疗、针刺、气功等;三是研究常见疾病的预防,如食疗、敷贴、中药等;四是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定期体检,包括仪器诊察。

先防在于达到以下目的:增强正气、调养精神、平衡营养、防止病邪的侵入。

40岁以后,讲有病早治。

有病早治。“养病如养虎”。俗话说,穷莫信命,病奠忌医:瞒病必死,瞒债必穷;小病不治成大病,大病不治难保命;新病好治,旧病难医;有病莫拖,越拖越多,水过三丘不复回。病拖三月实难医。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有病早治”。2000多年前的《内经》就已论述了这一医学原则,并付诸医药实践。朱丹溪进一步发挥这一理论说:“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成,岂能活欤!”现代医学也非常重视“两早”。特别是一些恶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能控制病情发展,待到晚期,即使有如扁鹊一样的神医和现代良药。也将是爱莫能助。

50岁以后,讲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这实际是有病早治的另一层含意,也就是得病之后,必须努力防止恶化。古称“差后防复”,是指疾病刚痊愈,正处于恢复期,但正气尚弱,因调养不当而旧病复发或变生其他病者。同时巩固疗效,注意疾病痊愈后复发。尤其是对传染性疾病,更应防止恶性或不良性转变。

疾病防变在临床上可应用于多种急、慢性病中,如咳喘、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石症、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癌症等,均应防止或延缓其向不良方向的发展。

65岁以后,讲带病生存。

当然,带病生存要有一个前提,就是生活要能基本自理。

带病生存。即使得了癌症,仍然可以带病生存。首先,心态要好。要有坚强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决心,消除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顽强意志。其次。坚持定期复查。一般治愈后两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两年以上5年以内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以上每一年复查一次。复查包括医院的正规复查和患者自查。患者自查要随时观察病灶及其周围有无新生肿瘤、结节、疼痛等,如有情况,就要及时人院复查。再次,需要巩固治疗,即抗复发治疗。肿瘤易复发,在正规的有效治疗后,一定要紧跟着进行抗复发治疗。其目的就是消灭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和变异细胞。抗复发治疗可以重点考虑用作用大而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

对癌症的疼痛,我国和世界医学界目前都采用了三阶梯镇痛措施。即从用非阿片类镇痛剂开始,如阿司匹林、强痛定等,到用弱阿片类镇痛剂,如可待因等,到最后用强阿片类镇痛剂,如吗啡等。另一方面,中医中药对中轻度疼痛的治疗效果也是明显的,元胡、川味子、天麻、川乌、草乌、乌药等在处方中会被适当选用。中医的针灸也可以起到镇痛作用。

总之,无病先防(没病防病),有病早治(有病早治疗),既病防变(已经有的疾病防止恶变)、病后防复(疾病快好了防复发),带病生存,每个人对待疾病都应如此。

以上几句话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心理。因为疾病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客观冷静地对待,做到:疾病没来,我们先筑工事;疾病既来,我们小心防守;疾病严重了,争取带病生存。一个人如果切实注意了这些,做到了这些,那也就基本上可以尽享天年了。

二、客观对待疾病

从情绪上,我们对疾病应保持三种态度:

1 不要找病。有些人稍有一点不适就吓得要死,比如梳头时掉了几根头发,偶尔晚上失眠等等,就如临大病。其实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每个人都有个人生命节律,既有高潮,当然也就有低潮。不要过于无知。最好的医生固然是自己,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同样也是自己。对身体疾病应是从容面对,三分药物七分养。

2 不能疑病。有些人疑心太重。没事天天泡医院,听说别人怎样,马上就联想到自己,好像不得病还真不行似的;偶尔生活中有个闪失,那更是不得了。我就曾碰过有人害怕自己掉眉毛的事。疑病心理太重,无病也会疑出病来。如果疑病心理太严重,建议及早去看看心理医生。

3 不要怕病。这里又有两层意思:

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疾病。比如:

——有些疾病其实是一种保护。人的身体原本是非常严密复杂的,许多疾病或症状,其实是人身体的自我保护,不是有经验的医生千万别乱来。比如发热,其实就是身体在动员免疫细胞向病毒或细菌发起总攻击,所以一般要求身体发低热时不予处理,只有在成人发热高于38℃~38.5℃、儿童高于38℃(口表测量)时。才需要降温;再如骨刺,一开始几乎都是起稳定骨关节、避免异常活动、增加负重平面的作用。只是继续发展后才会压迫神经根,影响周围,这时才需要治疗。

——有些小病不必治。比如小疮疖、小癣疹之类。可让它出火。这其实是堵疏结合的办法,因为我们治病基本是堵,让它出火则是某种意义上的疏。

——把握好疾病与现实的心理。有句顺口溜说:“好好活,慢慢拖,一年还有一万多。”这是一种调侃、一种放松心情的方法。心理轻松了,病也就相应减轻了。

②要认真理智地想办法去战胜疾病。一旦真的有了疾病,在及时、认真、规范、科学治疗的同时。一定要严遵医嘱,把自己交给医生。

三、妥善处理疾病

在对疾病的处理、诊疗上,不外乎有以下两个方法:

1 小病自己防。就是综合运用必要的调理(包含心理因素)、食疗、中医中药、针灸按摩等手段,及时处理。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4

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出现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医学关注的对象也将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表现为更注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能更好的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所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均体现了治未病的理念,防重于治的观点。

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所以说,在疾病尚未形成的阶段先治疗未病,使它消于无形,是很重要的。

这里所说的“未病”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没有疾病的健康人。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指尚未发病,但已具备程度不同的疾病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趋势。再次:未病可理解为已病而未传。

后二种即是我们“治未病”的对象。“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它含义十分广泛,大致讲,可分为以下二个方面:

1未病先防

即当我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促其向健康态转化,防止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元代朱丹溪所提出的:“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即是未病先防的原则体现。平时坚持体育锻炼,打太极拳,练功。灸足三里,注意精神调摄,及一些易在秋冬季发作的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腰腿痛等疾病,在夏季进行穴位敷贴,针灸理疗等预防性治疗均是未病先防的有效手段。

2既病防变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5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防病机理;实践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起源于远古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不断发展成熟,为各民族的繁衍与群众生命健康起到了保证作用。各族传统医药具体情况不同,解放初期,有的民族医学还处于医巫尚未分离、“神药两解”的状况,而更多民族的医药学有了明显进步,形成了包括医药理论、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内容的传统医药体系。致病机理理论与预防疾病方法,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特色之一。他们认为导致疾病的有内因与外因,强调天人之间、人体内部因素之间的协调,对于疾病,采取各种草医与群众性的积极防治措施。

1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致病机理

西南各民族为解释疾病原因,产生了致病机理说,包含有朴素的唯物观与辨证法。

1.1藏族医学的内外因致病说藏医理论受到缘起论等藏传佛教教义影响,形成了系统的致病机理理论。在外因方面,藏文《佛说养生经》强调天与人的相互影响,注重天人合一,提出人必须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精神活动及环境之间协调统一的养生观。“藏医学认为,某些自然现象、某些星耀的出现,会影响万物,会使人患某种疾病。例如,癫痫等疾病是中了凶耀罗睺罗的毒气而发病的。所以养生学中讲到要顺天行事,就是要避开对人体不利的自然现象和一些星耀”[1]。在内因方面,认为维护人体正常功能的有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瓦干)、七大物质基础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与汗。“龙”为“气”;“赤巴”为“火”;“培根”为“水”和“土”。“关于疾病发生的机理,藏医认为归根到底是由于隆、赤巴、培根三者之间失去平衡和协调,使身体的元气受到伤害,而危及健康。因此,治疗目的,就是调整这三大因素的偏盛偏衰,达到重新协调的目的”[2]。

1.2纳西族东巴医药对环境与秽邪致病因素的认识纳西族东巴医药在对病因的认识方面,重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意识到污秽之物往往成为发病的源头。“纳西东巴崇尚自然,是一个多神崇拜教,它把引起疾病的各种自然因素归咎为自然的异常变化,所以他们认为疾病的产生是鬼神在作祟,实际上也就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结果。同时,他们认为由于人类戕发自然,因而会受到自然的报复而罹患多种疾病。”“纳西东巴医药还认为疾病的发生还与秽邪有关。‘秽’在纳西东巴语中译‘骤’,是对不吉利、不干净等的泛指。在东巴经中大多把秽的内容与鬼联系起来,认为不干净、不吉利就引来了鬼,就会带来疾病”[3]。东巴医还注意到精神因素如惊吓可以致病,引起头痛、白发、肤色发黑等症状;生活富裕的人容易患心脑血管类疾病,会出现“被肥肉堵住了心窍”而生病致死的病症。

1.3土家族医药天地人“三元学说”的病理观土家族医学的病理观是在“三元学说”指导下产生,认为自然界由天、地、人3种元素组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其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可以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在病理方面,人体健康和疾病与天文、地理、季节、气候及自身的心理环境之间都有一定关系。“土家药匠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比较复杂,致病因素较多,如毒气、饮食、劳伤、情志等。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由各种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气血失调、冷热失衡及气血精演变逆乱,三种原因而引起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气血失调是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原因,冷热失衡是疾病发生的又一基本病理变化过程,气血精生化与供给逆乱是造成疾病变化的重要原因”[4]。

1.4傣族的“四塔五蕴”病理思想傣族医学受南传佛教教义影响,对病理和疾患起因辨证分析的核心是“四塔五蕴”理论。“四塔”是指风、火、水、土四种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元素;“风”是指机体内使人体正常运动的“正气”“阳气”;“土”代表机体的各种脏腑组织器官;“水”为保持人体正常温度与生命力的血水;“火”是维持机体机能活动的能量物质。“五蕴”(色、受、想、行、识)包括人体的各种感官、感觉、知觉、思维、表情,是分析人体生理和健康、病况的依据与方法,有形体蕴、心蕴、受觉蕴、知觉蕴、组织蕴等。“在正常情况下,‘五蕴’和机体内的‘四塔’及自然界的‘四塔’有机联系、相互依存,使人体的脏腑机能活动和物质代谢过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可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无病。然而,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机体内的四塔失调,不仅可引发多种病症,对‘五蕴’的机理和谐亦会产生破坏作用,进而加重各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概言之,凡是由五蕴变化所引发的各种疾患可称为‘内因’病症;凡是由于外界变化导致机体内四塔失调而发生的疾病可称为‘外因’病症”[5]。

1.5以“五位一体”理论为基础的侗族医药学病理说侗族草医依据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论,总结出一套多种因素致病的说法。“流传于侗族巫医和医药师中的《医家垒》有‘天上生人是股气,地下养人是水、土’;‘气多气少人遭病,人死断气转化水’之说,还认为‘人的生存没多久,依赖有气和有水’。在临床实践中,侗医很重视人体内气和水的作用,常采取补气、补水的方法,用根块及甜味药物作为补水、补血之用:侗医将血、水看成同义词,在体内是一物,统称为‘血水’;若气和水失去平衡,人就要生病,气和水由量变到质变,就构成了病理过程;《医家垒》还说:‘谁吃粮食不生病,生病是有原因’;‘着凉、天热、湿水、淋雨、受风、饭、发瘟、蛇、虎、虫、草、鬼、山神’,都会降病给人们。医家从感性的形象思维出发,将致病因素归纳为物理、生物和鬼神三类”[6]。

2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防病与保健实践

2.1门巴族的卫生保健与传染病隔离门巴族往往用隔离、卫生保健与服药方法来防治传染病。“对霍乱、天花、鼠疫、腥红热等恶性传染病,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主要采用隔离的预防措施,以阻止疫病蔓延。”“对麻疯病患者,采用强制隔离的手段,将其送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为其搭建房屋居住,并规定活动区域。定期将粮食等生活用品送至一指定的地点,由患者取用,患者不得同外人接触。”“门巴族已有了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如十分重视饮用水的洁净,修房造屋选择地基时注意防湿防潮,经常清扫室内外卫生,保持室内的清洁等等,这些对预防疾病保障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孕妇和产妇也有一些保健措施”[7]。药物防治传染病,如:服“地达”草或黄连汤剂、喝煮沸的自制白酒防治疟疾;喝黄莲汤、吃大蒜和生姜防治痢疾。

2.2彝族对麻风病的隔离与防治云南彝文古籍《劝善经》记载有对麻风病的防治与隔离方法:“人得麻风病,互相要传染,得注意忌避,不接近麻风,就不会传染麻风。人有吃不下饭体弱的,要注意好好的忌避,百姓亲戚有患麻风病的,要怜悯他,在远处盖麻风病房,口粮送好的,好好地抚养,他睡处莫睡,他坐处莫坐,他走处莫走,他穿的莫穿,他用的莫用,要注意忌避,好好的隔离,子孙干净了,则不再得麻风病了”[8]。

2.3哈尼族以焚尸方法消除传染病源哈尼族草医将疾病归为风、热、火、寒、凉等原因,认为这些因素单独或相互作用即生疾病。焚尸升天,是对付传染病的习惯方法,依据为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念,实际上起到了彻底消除传染病源的作用。“村里或家里病人多或久病不愈而新近有人亡故时,哈尼族会认为系该亡故之人埋葬不好,其灵魂不安影响村民或家人。受背母等人指点,村民或家人将亡故者尸骸自坟墓掘出焚烧。意为亡故者灵魂化为青烟升天享福,便使不再作践村民”[9]。

2.4拉祜族的服药预防方法拉祜族认为,人是由骨、筋、皮肤等组织构成的统一体,气血是整体组织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人与天地相应,人之所以会生病,在外是根源于气候变化,在内是因为气血壅滞,疾病的预防首要应该把握好口(食物)、肛门(排泄)、鼻(呼吸)三关”[10]。注重药物预防疾病,比如:农历端午节喝雄黄酒,以预防毒蛇咬伤;挂菖蒲、松柏、艾蒿,以预防疫气等。

2.5羌族的传染病隔离防治法西夏医学认为,人身由地、水、火、风合成,此4大因素调和若缺,即所谓“四大不合”,则生疾病。对病理的认识偏重于血脉,认为健壮、疾患皆由血脉通、蹇所致。“此外,西夏医学对传染病也有所认识,《西夏纪事本末》:‘或迁之(病患者)他室,谓之闪病’,即是对传染病患者实行隔离疗治。这种传统疗法在羌区一直沿袭到近、现代。如新中国建立前,羌族对'麻风'等传染病患者的处理:首先移置村外人迹罕至处,实行隔离疗治。若死后,必以火葬,以绝其病毒传染之源。颇具理性和科学性”[11]。

2.6土家族的养生保健与服侍法土家族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疗经验,创建了养生保健方法。“药匠们总结出‘顺应自然、调食养神、起居有常、卫固三元、避瘟祛邪、健体强身、保养民寿’的养生观,以度期颐之年。把顺应自然作为保健防病的重要原则,强调人的精神意志必须顺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客观规律,趋利避害,强身健体,做到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顺乎自然,适应自然。以使机体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相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4]还发明了包括临床、心理、饮食、药物、气候的5种服侍法;临床根据不同疾病、时间和季节、气候、环境、生理特点,对症采用。

2.7白族的服药预防疾病白族有不少草医和群众能识别多种草药,运用药物来防治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在剑川、洱源一带,许多家庭为预防疾病,每年不同季节要服用某种草药:二三月间,常吃鱼腥草,将根叶洗净切碎,加上盐醋腌食,能解毒、消炎,不生疥疮。五六月时,把青梅、青花椒舂碎熬成青梅汤,加盐少许,服后可以清热,防止痢疾。端午节前后,用大蒜、菖蒲和艾叶泡酒喝,能驱蠹毒,防治寄生虫。除夕晚上,用木瓜、柿饼、紫苏梗熬成木瓜汤,加糖服用,可以舒筋活血,帮助消化,解除油腻”[12]。

2.8珞巴族的药物与隔离预防法解放前,珞巴族缺医少药,只有采取利用本地草药与硬性隔离手段以防止传染病蔓延。起到了一定作用。“一旦麻疹、猩红热、天花、霍乱、鼠疫等疾病发生,他们则以村落为单位,进行隔离预防,严禁本村人和外村人互相来往。尤其对疾病流行村寨的人,绝对禁止进入。有的村落还集体迁往山洞逃避。所有村寨,家家户户用‘巴布亚多’、‘达白’树叶作睡垫,借以预防或治疗。”[13]

2.9侗族的自然免疫力培养等方法以往,侗族的鬼师和巫婆在为病人举行祭鬼驱鬼仪式时,也常用一些草药或推拿按摩法为患者治疗,往往可以收到“神药两解”效应。“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认识疾病、预防疾病,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并以各种方式流传民间,如对麻疹病,人们不仅了解它能‘过人’传染,而且儿童只要出过一次麻疹后,还能产生终身免疫力,以后不再患此病,为了防止成年期患疹,造成不会‘下树’(即病毒排不出)的严重后果,也就是‘老来做油麻,不死也要垮’;因而特意将健康孩童带到麻疹患者家,使其接触感染发病,从而产生终身免疫。还有‘屙痢’(细菌性痢疾)、‘猫鬼病’(肺结核)、‘寸耳黄’(肋腺炎)等疾病,人们认为都是传染一类的疾病,发现后都要隔离治疗”[6]。

2.10布朗族的卫生保健防病经验解放前,布朗族没有脱产治病的医生,多数是由本民族的“薄摩”(祭师)在祭祀鬼魂以后,再用草药治病。在与疾病的抗争中,积累了一些预防疾病的经验,继承至今,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持环境洁净,以防治疾病的发生。“布朗族人民由于地理环境所限,竹楼下关牲畜,尿粪堆积,容易传染疾病。但是他们注意家庭的清洁卫生,每天晨起和餐后都要打扫地板和庭院,洗涤餐具,餐前洗手,保持干净。很少喝生水,常饮茶水。西双版纳的布朗族,无论男女,常到溪水中沐浴,保持清洁”[14]。

参考文献

[1]李玉娟,杨梅.藏族医学文化中渗透的天人观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3:126.

[2]《亚太传统医药》编辑部整理.民族医药介绍——藏族医药[J].亚太传统医药,2006,3:39.

[3]李铭,吴静,吴非,等.纳西族东巴医药疾病观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7):9.

[4]滕建卓.论土家族医药学的整体观[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2:6.

[5]华林.试论傣族传统医药学的开发与利用[J].思想战线,1998,10:64.

[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325.

[7]陈立明.门巴族的传统科技[J].中国科技史料,1995,1:16.

[8]陈康,和少英.彝、纳西、拉祜、基诺、傈僳、哈尼、白、怒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7.

[9]顾明志,李健芬.哈尼族民间医疗行为管窥[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6:357.

[10]张绍云.猎虎民族的守护者——拉祜族医药简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6:封3.

[11]覃诗翠,们发延.土家、景颇、羌、普米、独龙、阿昌、珞巴、门巴族文化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09.

[12]詹承绪,张旭.白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57.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6

关键词蒙医诊治临床意义

蒙医千百年来以治本而著名于世,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一个好的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必须掌握好诊治十要素,否则达不到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目的。掌握好诊治十要素才能根据疾病的性质、病程、病势不仅能够合理、准确使用各种治疗方法而且对疾病的变化有积极的反应,随时调整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过去很多书中谈及十要素时只认为辨别疾病性质而提出来的十项要素。目前由于整体论的提出,诊治十要素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整理、改进,为蒙医临床医疗的提高做为理论依据。

何为诊治十要素,对此蒙文版《四部医典》记载“必须通过内因、外缘、部位、时间、本质、年龄、住址、昼夜、习惯饮食、尿液等十项要素无误认清疾病的性质”,在当今权威性著作《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中称之为诊断疾病的十大要素,并指出“十大要素是诊断一切疾病性质时必须遵循的重要依据,其内容是诱发疾病的外缘、主要症状、病变部位、发病季节、病人体征、病人本性、病人年龄、生活习惯、病人体质、病变程度等”,并且该书的鉴别病势进行治疗原则的条目中指出“病变在七素三秽哪一个,病变在哪个脏腑器官、病人属何种本性、病人的热能(火性)程度、病人体质如何、病人年龄、病人生活习惯、病人住所、发病季节、所患病之内因等十要素是鉴别一切疾病的性质、针对疾病性质合理使用治疗方法的重要因素”,蒙医高等院校本科教材《蒙医诊断学》和《蒙医治疗原则和方法》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中所说的一致。著名医学专家苏荣扎布教授把这两种十要素称为“诊断疾病时必须遵循双十要素”。不论哪一种理论都应在临床工作中有指导意义,否则只能成为空谈理论没有意义。从这一观点出发研究诊断十要素,让他真正为临床服务。从上述两种十要素的各项中很多是相同。只不过是临床意义不同而已。一为诊断意义上讲的,另一为治疗意义上讲的。所以把这双十要素合二为一,称为诊治十要素,其内容应是自然情况、起病情况、内因外缘、症状体征、发病时间、病变部位、病人素质、病变过程、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十项。这样才能包括病人的全部资料,对诊断、治疗疾病时才成为可靠保证。

诊治十要素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整体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蒙医学家苏荣扎教授曾指出“必须遵循的双十要素是诊断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和方法以及使之与临床医疗相结合使用各种治疗手段在整体论的实际贯彻的表现。首先诊断疾病时要通过三诊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用诊断十要素进行辨别分析、然后用鉴别病势的十要素的要求进行逐项分析辨别出疾病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治疗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能否针对疾病的性质、病程、变化、部位合理准确使用治疗方法的关键所在”,这就是对诊治十要素临床意义的高度概括。诊治十要素的主要临床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辨清疾病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分卷中记载“诊查一切疾病时以十要素为基础,把疾病的实际情况全面辨证分析、判断出六个基本病症的哪个占多,然后归纳为寒性、热性两种”,这就是说按照诊治十要素的要求逐项分析病人的全部情况后辨认出六基症的哪个(单纯病)或哪几个(合并病或聚合病)。而后才能诊断出寒性病或热性病。一般认为础斯希日是热性,巴达干赫依是寒性,浩日亥希日勿苏是中性。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很多疾病非常复杂而且大多都有并发症或有继发症。而且在临床医疗中必须辨清疾病的性质是对医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治本的需要,所以必须按照诊治十要素认真分析病情、辨别其真伪,明确诊断出疾病的性质才有把握施治过程。尤其是很多病人或在大地方诊治或在当地诊治较长时间无效后来就诊,这样病人的病情复杂性可想而知,如果只针对其症状进行治疗的话可能出寒症凉治,热症温治的现象,这不仅违背了寒证温治、热证凉治的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而且延误病情甚至危机生命。因为“外象虽显热象而内含(性质)则属于寒、内含属于热而外象却寒症”的疾病很多之故。这就是需要医生的理论水平,也包括掌握诊治十要素的水平。

二、对掌握病势的轻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分卷中指出“诊断十要素的7~8项出现就判断为大病(重病),5~6项出现就判断为中病,3~4项出现就认为小病(轻病)”,这就是说十要素之多项吻合某一病的性质就这病是重病。在临床医疗中掌握病势的轻重程度是很重要,在治疗原则中有一条原则是针对病势的治则,其主要内容是防止病势甚强的寒症深伏于内而加大“四火”之力,为防止病势强盛的热症越过极限加大“四水”之力。病势较弱时首先调理饮食起居,其次用药物治疗、最后施以外治,此法乃犹如攀登台阶、步步向上、视病情变化、采取缓峻相结合治疗的方法。所以在临床医疗中必须判明病势的轻重程度,把握治疗原则和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症状很重,但病势较轻,症状很轻而病势较重的疾病,这时如果不按照十要素之要求去分析病情,只按症状进行治疗的话不会达到治愈的目的,甚至延误病情危机人的生命。

三、对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是病变规律有12种,也就是赫依愈前转变希日或巴达干、愈后转变希日或巴达干,巴达干愈前转变赫依或希日,愈后转变赫依或希日,希日愈前转变赫依或巴达干、愈后转变赫依或巴达干等12种变化。一般认为单纯病变化不大,预后良好,合并病或聚合病变化多样,预后不好,疾病的变化与十要素的各项都有直接关系,所以用十要素逐项分析才能判断出疾病发展方向和变化倾向,随时掌握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变化。能合理、准确、灵活应用各种治疗方法,使病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7

关键词: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误区对策

问题综述:当前部分基层兽医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理论教育,因而在基层兽医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了畜禽疾病的正确诊治,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的不良后果,现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问题表现

1.1盲目施治

部分基层兽医缺乏临床经验,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习惯和经验或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畜禽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兽医行医多年,从不做动物剖检,不作临床用药记录,又缺乏临床经验。他们经常是见病用药、见病抗菌、见热就退、见泻就止、听病就防、见效停药。畜禽一发热,急忙用退热药降温,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问题,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有的兽医,尤其是养殖场(户)的兽医人员,一听到近期发生了某类传染病,就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洁净养殖场的污染,将病菌带入养殖场,如禽流感等。畜禽发生疾病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只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忽视提高病畜的防御能力或抗损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在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报告上级监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延误最佳控制时期,造成疫情蔓延。

1.2药效不明

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征,不甚明了或全然不知,他们不了解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一味按标签说明书上“病症”的描述,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凭自己的习惯用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具体表现在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菌的药治疗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在农村,用青霉素治疗猪瘟、新城疫的大有人在。许多基层兽医常凭自己的习惯用药,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米,当这类药不起作用时则胡乱用药,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占多数。

1.3滥用药剂

部分兽药法定标准(标签)在使用剂量上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这就为临床使用时导致药物中毒埋下隐患。有些基层兽医不会计算用药量,难以掌握合理用药量,1针打下去不见效,2针下去还不见效,则第3针使用加倍量乃至3倍量,这样往往由于药害作用加重了动物的病情或加快患畜的死亡。与此相反的做法是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患畜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基层兽医在疾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是基层兽医对病的应有疗程掌握不准,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1.4给药途径或操作技能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量超量而药物中毒。例如通过饮水给药,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则动物喝到上面水的药量不足,喝到底层的可能引起中毒。如动物的消化道疾病用药一般多用口服的方法,患畜的肌体炎症多用肌肉注射用药,而家禽的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如猪的味觉、嗅觉较发达,苦味或刺激性味大的药用口服,则猪不愿吃下。还有的药物本身不宜在消化道吸收(如某些抗菌素)则不能口服,某些刺激性大的药液不宜作肌肉注射等。家禽防疫的疫苗则根据免疫程序和具体疫病,多使用滴鼻点眼、饮水或肌注等不同方法。防疫时,如果操作技能不当,则不能发挥疫苗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给鸡点眼免疫时,如果点眼后随即放鸡,疫苗很有可能很快被鸡从眼中甩出;在注射疫苗时,漏液或注射部位不正确,打飞针或注入脂肪等,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8

1治病求体,权衡制宜

所谓治本即是求其阴阳失衡的倾向性而治,而阴阳偏盛或偏衰之证候表现无不与太少阴阳人体质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治本即是“治体”。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权衡制宜,即根据太少阴阳人体质而施治。朝医认为疾病过程是机体体质内部的阴阳失衡所致,因此治疗疾病也在扶持根本,调整阴阳,提高机体自然修复能力,以达到控制发病,恢复健康的目的[1]。因此,治病过程中要考虑到致病因素和体质状态,既要有效治疗疾病,调整纠正病理体质,又要避免针药对体质的不良影响,使机体从病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太少阴阳人之虚实寒热各有不同,所以病虽相同,治当分类,有宜于此而不宜于彼者,应因人而施治。根据“四象二型”划分体质类型,再权衡年龄长幼、男女之别、生活条件、地区差异等施治。

2大者实,小者虚,以小为重

朝医学认为,四象人中每一象别之人都有偏大之脏和偏小之脏,大者为实,小者为虚,便提出“大脏泻之,小脏补之”的基本治疗原则,从而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以太阴人为例,太阴人为肝大肺小之人,其大、小系指功能强弱,因此太阴人肺脏多虚、多燥,而肝火旺盛,所以太阴人气滞血浊,易患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由于素体卫外不固,多易患肺虚表寒之咳嗽、哮喘等病。故太阴人的治疗原则为通利、清肝、补肺。而四象人的脏理特性是更重视偏小之脏,故太阴人更以调理肺脏为先。

3药物归象,按象用药

由于太少阴阳人体质差异,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不一,因而用药剂量也有差异,药效也不同。朝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也与体质差异有关。这是由于四象人天禀脏局强弱,阴阳分布、体质不同而产生的特殊现象。四象医学家们根据这一“药乃局限于人”的学术思想,创立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不可混用,随证加减的独特用药规律。四象药物分类是依据四象人体质论、阴阳论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再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临床上四象方剂之加减过程中,遵循同象同病、同象异病均同治原则,以及隶属于某象之人,就用同一类象别之方药,例如中风、食伤、黄疸、腰痛等病证不同,但如果凡属太阴人,均可以用太阴调胃汤加减施治。凡异象人,则同病或异病,均应异治。若不遵从“辨象用药”之规律,往往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甚则出现中毒现象。如麻黄是太阴人要药,如果用于少阴人,则出现口渴、多汗、恶寒等症。

4调体养性、未病先防

朝医学注重“四象养性”及“辨象施膳”,并有独特的见解。一般来说,调摄适宜者,则可弥补先天不足,使体质由弱变强;调摄不当者,虽先天禀赋充足,也可因过度损耗,使体质由强变弱,所以研究探讨太少阴阳人体质的养生与保健,对于太少阴阳人疾病的预防和养生有着重大意义[3]。太少阴阳人随其体质差异,其心理状态和生理活动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故李济马在东医寿世保元里说:“太阳人恒戒怒心,少阳人恒戒怒心哀心,太阴人恒戒乐心喜心,少阴人恒戒喜心乐心,如此则必无不寿”。根据太少阴阳人先天之性气特点,给予适宜调摄,使之达到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9

2011年全国老龄办公布的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面对老年人多发的“心”与“身”俱病的棘手问题,情志因素对老年健康状况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严峻的挑战呼唤兼顾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4p”医学模式即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的医学模式。本文从中医情志学说与老年病、“4p”医学模式的缘起与内涵以及两者融合建构老年病医学模式加以论述。

1基于中医情志学说阐释老年病诊治特点

1.1老病难分,易伤七情

著名医家蒲辅周[1]认为老年疾病是老不是病,又是病。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2]。老年人的心理常呈现“性情不定、移情多变[3]”的特点。一方面,老年期的退行性改变易罹患各种疾病,进而容易产生疑惑、焦虑、抑郁、无用感、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之离退休等心理社会刺激,常常加剧原有的疾病。另一方面,老年人又会面对精神上的压力、心理不平衡。如《千金翼方》说“人年五十以上,……损与日至,心理减退,……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瞋怒,性情变异。”大量的临床实践提示,情志因素是影响老人健康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促进疾病的好转和痊愈,而异常的情志是加重或恶化病情的重要原因。中医学历来高度重视情志因素的作用,经过长期的临证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情志学说。情志因素是贯穿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转归预后和预防治疗的重要因素。如陈氏[4]系统总结了情志因素在中医诊断中的意义,指出情志为病的广泛性与情志致病的复杂性,情志应激同样能引起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导致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当然,情志变化不仅是一种“单独”的意识活动,而是人体脏腑功能“整体”的外在表达。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情志的变化来推测体内五脏精气的充足程度和活动状态,也可以通过调节五脏精气的办法来实现对情志的改变。同时不同情志因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联,一种情志对另外一种情志因素产生克制和制约作用,即为“情志相胜”。

1.2见“情”知脏,重在预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所谓“七情”是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的结果与外在表现,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五脏的功能异常则会有相应的情志改变,《灵枢•本神》曰:“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反之,情志的异常亦可引起脏腑病变。有调查显示[5]: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抑郁的发生率高达24.51%。情志因素与躯体因素兼挟交错,使得老年人罹患各种慢性疾病的情况更为复杂。为此,我们应综合治疗疾病,避免唯“治标”是从,注重人文关怀,提早做好疾病情绪干预与心理疏导,进行多渠道、个体化的交流,提高对抗挫折和逆境的能力,对老年疾病的转归预后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1.3重视情志治疗

在长期丰富的老年病临证实践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综合干预手段,并不单独依赖内服药物。《存存斋医话稿》中说得更为明白:“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以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而且“善用之者,常能愈其他医药所不能愈之疾而奏效甚奇”。不同的情志活动可互相影响和制约,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等,所以,可以利用情志的互相制约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记载了明代医家徐迪的情志治病的案例:“一女伤于怒,内向卧不得转。迪诊之。因素花作妇人妆,且歌且笑,患者闻之,不觉回顾,大笑而愈。用相反的情志以笑制怒,疾病也随之而人愈。”当然,情志学说的治疗与现代心理治疗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自发性、经验性的特点,缺乏系统的操作方法,但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宝贵探索,实践上还有很多合理的方面,我们应当进行挖掘和研究,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

2医学模式的缘起与内涵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思维和行动方式[6]。这种思维和行动方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和医疗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o.L.engel)在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整合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使得人类可以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早期预防、早期干预,产生了预测性(preven-tive)、预防性(predictive)和个体化(personalized)的“3p”医学模式。这个模式开辟了慢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新途径。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科技进步,医学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由“3p”逐渐发展为包括患者参与性(participation)在内的“4p”医学模式,即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趋向整体,疾病的控制策略趋向系统,认为消灭疾病不是主要目的,维护人类的健康才是关键。预测性,即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将重点放在进行疾病前的早期监测,及时预测健康状态的变化趋势。预防性,即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积极的干预,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而不是要等疾病已经发生或者发展才去进行治疗。个体化,包括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在共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个性。参与性,即个人并不仅仅是扮演被动的角色,由医生来决定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维护过程中,每个个体均应对自身健康尽责,积极参与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由此可见,“4p”医学模式更加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日常生活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对个体生活行为的干预以达到预防疾病、控制发展的目标,意味着西医学已从技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7]。

3中医情志学说与“4p”医学模式的融合

中医学认为情志因素是贯穿疾病过程的重要因素,并把这种意识应用于防病、治病和养生的全过程。随着社会需求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志学说正不断地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中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升华,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尽管中医学中某些理论和学说目前仍处于定性有余,定量不足的等实证缺乏状态,但医学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应包含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关注。笔者基于中医情志学说与“4p”医学模式融合建构老年病医学模式思考如下。#p#分页标题#e#

3.1利用情志相胜法,积极干预疾病

通过发现疾病和临证的规律,不断发现、总结和完善老年疾病的防治规律,研究和认识老年人的特殊症状,尤其关注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实施“积极”的干预。情志因素不仅是病因,也是重要的病机和病情波动的诱因,适时做好疾病预防至关重要。在既往的临床研究中多强调“既病”和药物干预,而忽视日常生活行为、尤其是情志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临床实践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古代医家提出的情志相胜法,即不同的情志活动可互相影响和制约,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更适合于疾病发生、发展的预防。临床实践中常见急躁易怒易患高血压;孤独和压抑易患癌症;过度紧张、焦虑易患溃疡病等等,情志相胜法的尝试可获得药物,或单独药物干预难以达到的效果。《后汉书•方术传》记载,华佗曾写信怒骂一位思虑过度而病的郡守,使其大怒呕出“恶血”而愈。《冷庐医话》载,清代医家徐洄溪曾经以死诈状元,江南一考生得中状元过喜而狂,徐告以逾十天将亡,书生受恐吓病愈,前者是“怒胜思”,后者是“恐胜喜”[8]。

3.2医患共同参与,注重健康教育

患者不仅仅是扮演被动的角色,由医生来决定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维护过程中。中医学很早就发现并高度重视情志因素和患者参与性。《灵枢•师传》中“临病人问所便”,特别强调“便”的重要性,“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人之情,莫不恶死而喜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所讲的就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沟通交流,疏导病人心理,树立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健康教育作为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的有效方式,我国的老年医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重视医患共同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调畅情志,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日常生活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这才是收获宝贵的依从性、实施医学生物学干预手段、并获得疗效的前提和基础。

3.3重视情志变化,早期预测疾病

预测性即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老年医学的奋斗目标不仅是为了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重要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9]。我们需要把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防病、治病转到关注健康,具体而言,关注情志因素上来。情志因素作为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情志的变化在预测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国内有研究表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抑郁的发生率为24.51%。临床上[10-11]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调查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活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由于目前很多非专科临床医师对抑郁症及焦虑症了解不足,故许多病人未得到及时的诊治。要了解老年人常见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推进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营养。加强体力和脑力锻炼,防止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这方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重要环节,通过社区服务对老年人群实行疾病监测和一级预防将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情志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做好心身疾病的情绪调整,进行行为干预,需要患者、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10

关键词:体育疗法;未病学;养生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4-0012-03

abstract:inrecentyears,preventivetreatmenttheoryoftCmisaforelandinthefieldofresearchesintohumanhealth.Chinesetraditionalphysicalexercisetherapy,includingDaoyin,wushu,Qigong,andsoon.Chinesetraditionalphysicalexercisetherapyisthevaluablecultureinheritanceaboutancientpreservesone’shealthinChina.thepaperintroducestheideaofdiseaseprevention.andanalysisabouttherolewhichtheChinesetraditionalphysicalexercisetherapyplaysinpreventingdisease.Strengtheningbodyresistancetoeliminatepathogenicfactors,adjustingspirit,yin-yangbalance,harmonizingQiandblood,prolonglife,andsoon.FinallypointsoutthatChinesetraditionalphysicalexercisetherapyistheimmediatemeasureandthebestwayofpreventingdisease,andputsforwardexpectation.

Keywords:physicalexercisetherapy;theoryofDiseaseprevention;preserveone′sHealth

随着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时间的延长,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疾病医学正在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关注的对象已从单纯“已病”人群向“未病”人群转移,人们对预防保健思想更加重视。当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已病”,等疾病发生后再治疗,而是“治未病”,即使人不生病的医学[1]。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思想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健康长寿的锦囊[2]。现代的健康观念已由有病求医向自我保健转变。在众多保健方法中,传统体育疗法无疑是治未病最直接的疗法。传统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起居、劳逸、导引、情绪等方面,它符合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原则以及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活动原则,其养生保健原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走向未病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1关于治未病

1.1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早在原始社会,“构木为巢”,“燧火取食”,“神农尝百草”这些原始而简单的方法,便是人类预防思想最早、最原始的体现。到了周及春秋时代,未病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周易》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萌芽。《内经》对“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首次提出“治未病”一词并强调防重于治的理论。《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著名的既病防变的思想。唐・孙思邈对治未病思想也非常的重视,并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于无事之前,不迫于即逝之后。”还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在唐代,中医“治未病”理论已逐步发展成熟。以后历代,“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一脉相承,且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清・叶天士提出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也”,龚廷贤提出的“病家十要”中第三要“宜早治,始则容易履霜不谨,坚冰而至”这些都闪烁着古人治未病思想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独到思想。

1.2治未病的含义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早在《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八正神明论篇》又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素问・刺热》解释了治未病的含义:“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李梢[4]认为:“治未病”是对未病态身心两端,内外环境作合乎自然的调养,消除疾病于萌芽、隐匿状态。王键[5]认为:对未病的解释则不应简单地认为是没有疾病,而应视为人体在未呈现明显自觉症状及体征前的各种状态。它可是尚未患病的健康状态,或某些疾病的潜伏、隐匿阶段,或某些疾病的稳定期以及尚未发生和认识的无症状疾病等,这些可称为未病状态。治未病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防止疾病发生;早期诊治,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恶化;协调整体,增强正气的祛邪、抗病、康复能力[3]

治未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其广义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未病为无病,即人体的健康状态,此时的治未病即为预防养生;其二,未病为各种潜在的病情和病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治未病即为有病而早治;其三,未病为已病而未传,即已经发生疾病但未传变;其四,未病为愈而未复,包括愈而健康、暂愈[6]。

2传统体育疗法

2.1传统体育疗法

祖国传统体育疗法有着悠久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与疾病作斗争中强身健体的经验总结。它以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意念的应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能,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传统体育疗法包括导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武术(如太极拳、太极剑)和气功。传统体育疗法强调依靠人体自身能力,调动人体潜能,通过调心、调形,起到改善人体脏腑功能、调节血脉、疏通经络、以调节各种机体失衡状态。应用传统保健体育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疾病,并可预防其发生[8]。

2.2传统体育疗法优势

体疗是利用体育运动和机体功能练习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的综合治疗和康复不可缺少的措施[9]。传统保健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后者的对象是运动员,目的为极大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最佳运动成绩。而前者的对象是广大男女老幼,其目的是强身健体、防病疗疾以增进全社会的健康。传统体育疗法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不同的功法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风格特点和运动量。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械的限制,适合不同群体或个人在多种场合进行练习。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以及太极拳等传统保健体育内容防治某些慢性疾病以强身健体,源远流长。传统体育疗法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它除了强调形体锻炼外,更注重精神、心理的锻炼。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改善生命质量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提高健康水平[10]。

3传统体育疗法与治未病

3.1传统体育疗法治未病古代记载

春秋时期,老子与庄子开创了“导引”以动“养身之术”。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学家华佗推崇“动则寿”的观念,在《三国志・华佗传》中记载“人体欲得劳动(身体的活动),但不当使其耳,动摇则谷气则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配是也”,积极提倡用体育锻炼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增强体质,是对动以养生思想和方法的发展。并创编了五种动物活动形态的“五禽戏”,即“导引、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吕氏春秋》记载“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源,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腱,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说明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有应用体育或舞蹈形式预防疾病的记载。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引导图就反映了古人应用传统体育疗法预防疾病的历史事实。

3.2未病学是传统体育疗法的理论基础

未病学是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医学。现代医学体系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大部分组成。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科学。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11]。传统体育疗法是我国古代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锻炼方法相结合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随着预防医学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未病学思想影响的扩展,传统保健体育治未病的作用也将不断扩大。因而,真正在理论上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认识,必须借助未病学即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更确切地说,未病学是传统保健体育的理论基础,如图2所示。

4传统体育疗法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传统体育疗法最终使人的生命系统达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理与心理的统一;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最高境界。传统体育养生的本质就是“治未病”,即预防疾病。

4.1扶正祛邪

“治未病”是指导中医临床防治疾病和保健延衰的重要法则。祖国医学认为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机体内虚的基础上,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而产生疾病。《系辞》记载“柔之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说柔顺之道,不利于有远大的作为,其要旨在于避免灾害,其功用在柔顺居中,即阴阳的平衡[12]。说明疾病发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阴阳失衡。正气是人体生命活动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机体预防邪气侵袭,适应生活环境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能力的总称。《素问》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当正气充盛时,机体才能及时调解机体潜在或轻度的紊乱与失调,促进机体向阴阳平衡方向发展。而当正气不足,不能及时调解机体轻微的阴阳失调时,机体难于恢复阴阳平衡,进而向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转化。机体的正气充足与否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未病”的发展方向。因此,治未病最重要的方法和原则就是要增强机体的正气。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就是培育人体的正气(真气),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扶正祛邪、预防为主,这是治未病的经典理论也是传统体育养生的主干。“病而未发”状态,即功能性疾病,正是人体正气不盛、邪气内侵、机体虚弱的表现。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血淤滞,病生之,气血通,则百病自愈。”传统体育疗法就是通过身心合一、内外兼修、整体和谐的运动以提高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达到正气旺盛、阴阳平衡、气血畅通、脏腑协调的未病状态。

4.2调节情志

1984年,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整状态。”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情志失调是人体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情志舒畅则可使气血顺畅条达,形充体健。中医历来注重调节情志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传统体育疗法注重心理的调整,通过“松”和“静”来调节精神,达到悠然、轻快、宁静、专一的心境,使身心健康消除不良症状[13]。以太极拳为例,练习太极拳可把握自然规律,掌握阴阳的化机,吐纳调气,形成形体和精神合而为一松静自然的状态,使情绪趋于稳定平衡。所以人们在紧张的学习或繁忙的工作之余练习太极拳,在怡养心神的同时有效地消除了大脑的紧张,延缓了大脑神经的衰老,达到心理的未病状态。美国学者Brown研究表明在平常情况下,缓慢的身体练习可以影响到心境的状态,并降低焦虑的程度[14]。太极拳正是首选的缓慢、轻松的有氧运动。气功的锻炼是通过调畅气机,使人体精气神功能恢复,躯体达宁静、愉悦的最佳状态[15]。太极拳、气功等传统体育养生的优秀项目,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

4.3调节脏腑

4.3.1调节心脏功能

“心主血脉”是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16],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人体运动时,随着强度的增加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摄氧量、每搏输血量增加,静脉回流加速,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减少。心率增快达到110~120次/分时,每搏输血量可达最高值,其后心率增快每搏输血量并不增加,达到一定值后又有所降低。经体育锻炼后,安静时心率可明显减慢,心肌增厚,心脏增大,心脏收缩力增强,每搏血量增加,冠状循环改善。这说明体育疗法使心脏的摄血功能得到改善,具有较大的贮备力并有较强的工作效率。进行定量运动时,可用较低心率来完成较大工作量,且恢复较快[17]。而我国最古老的医疗保健体操“引导术”“吐纳术”与“五禽戏”模仿动物的动作,对心血管系统疗效甚佳[18]。

4.3.1调节肺的呼吸功能

“主气、司呼吸”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运动使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支气管扩张,呼吸道阻力减小,呼吸肌耗氧量降低,使呼频率增快。横膈和胸廓活动增加,潮气量可自安静时的500ml增至2000ml,潮气量的增加使有效通气量增加。通气和肺血循环有关,进行体育疗法和呼吸训练时,肺循环血量增加,肺循环血流分布均匀,肺动脉氧分压降,二氧化碳分压差升高,有利于气体交换[17]。现代研究发现经过半年“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后,中老年人锻炼者的肺活量明显上升,与锻炼前相比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并且一直保持这个良好的状态[19]。

总之,传统体育疗法不但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消除消极情绪,改善脏腑功能,而且可以改善微循环,提高白细胞吞噬作用,调节内分泌,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都有明显的保健作用[20]

5展望

随着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关注,未病先防、保健延衰的“治未病”思想日益引起重视。而传统体育疗法具有扶正祛邪、调节精神、改善机能、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延年益寿、减缓衰老等功效,是现代人预防保健治未病的直接手段,为治未病提供了有效途径。传统体育疗法需要以未病学为其理论基础,未病学也需要传统体育疗法为方式,以增进人体健康达到无病的最佳状态。将传统体育疗法推广,使其在未病领域发挥更广泛、更巨大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ZK(#]

周鹏,赵仓焕.浅谈灸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65-866.

[2]龚婕宁.”治未病”理论的超前性与临床滞后的改变[J].中医药学刊,2003,21,(1):132.

[3]李爱民.浅谈”治未病”及临床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64.

[4]李梢.中医”治未病”说要[J].皖南医学院学报,1997,16,(1)):91.

[5]王键.未病今释[J].中医药研究,1998,14,(2):2.

[6]龚婕宁,宋为民,魏凯峰.新编未病学[B].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

[7]洪文学,樊凤杰,等.基于传统艾灸原理的未病学医疗仪器科学基础研究[J].

[8]李俊杰,刘俊荣.灰色状态的传统保健体育疗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258.

[9]张明霞.康复体育疗法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21,(2):63.

[10]

于宁,丛松.论体育疗法在中医养生学的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0:9.

[11]谭克理.论传统保健体育与预防医学[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6):10-11.

[12]吴锐彬,陈奕.《易经》对中医预防思想之影响的探讨[J].中医研究,2005,18,(5):58.

[13]刘永峰.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J].广州体育报,2004,24,(2):59-60.

[14]刘永峰.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24,(3):92.

[15]宋为民.气功治未病摆脱亚健康[J].气功.1999,20,(11):494.

[16]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9.

[17]刘兆杰.略述体育疗法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J].医药卫生论坛,2005,14:258.

[18]张允建,崔开玲.论现代心身疾病与古代传统体育疗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2):17.

[19]程其练,杜少武,等.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中老年人体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17-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