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的用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9:58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1

关键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2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049-02

一、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在不断发展,各种学派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不同看法,但归纳起来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变量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1.利率传递途径。利率传导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但从早期休谟的短期分析、费雪的过渡期理论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中所涉及的利率传导理论均未得到关注。直到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及iS-Lm模型的建立才正式引起学术界对利率传导机制的研究。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水平i投资i总产出Y。

2.信用传递途径。威廉斯提出的从贷款人信用可能性学说是最早有关货币政策信用传导途径的理论,伯南克则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银行借贷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两种理论,并得出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中即使利率没发生变化,也会通过信用途径来影响国民经济总量。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m贷款供给L投资i总产出Y。

3.非货币资产价格传递途径。托宾的Q理论与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则提出了货币政策的非货币的资产价格传递途径。资产价格传导理论强调资产相对价格与真实经济之间的关系,其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资产(股票)价格p投资i总产出Y。

4.汇率传递途径。汇率是开发经济中一个极为敏感的宏观经济变量,因而它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而关于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主要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通货膨胀率inF)汇率e净出口nX总产出Y。

二、数据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货币供应量选取m2、ml、m0,规模经济变量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信贷规模选取国内信贷总值Loan,利率选取60天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R。其中: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不含财政存款)

根据样本的可得性,采用2002―2008年的季度数据(取自然对数)进行研究分析,对变量进行aDF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各期《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等。

借鉴货币学派的研究思路,观测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利率与信贷规模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进而分析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冲击作用。本文采用eViwS软件对各调整后的宏观经济变量作aDF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研究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时滞期大概在半年左右,所以本文所作的因果检验的时滞期LaGS=2。

三、货币政策非中性及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

对经济变量m0、m1、m2、GDp、Loan、R分别取对数,用Lm0、Lm1、Lm2、LGDp、LLoan、LR表示。观察发现所取的数据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用aDF检验法检验其平稳性。

表1的结果表明:各经济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所以各变量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所以各变量间因果关系可以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进行检验。

表2的实证测算结果表明:Lm0、Lm1、Lm2是LGDp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分别为90.8%、99.2%和57.3%;LGDp是Lm0、Lm1、Lm2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分别为99.9%、15.4%、99%。由以上测算结果数据可得中国货币政策在较大概率下表现为非中性,这也是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前提。据此我们进一步探讨利率传导机制和信贷传导机制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

结合表2和表3的测算结果可得:利率R通过m0、m1、m2作用于GDp的概率分别为90.0%、57.2%和26.3%;信贷规模Loan通过m0、m1、m2作用于GDp的概率分别为90.8%、98.0%和57%。所以中国信贷规模通过m0、m1、m2作用于GDp的概率大于利率通过m0、m1、m2作用于GDp的概率。

四、基本结论分析

1.中国货币政策非中性效应显著。货币供应量与产出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都是金融界所研究的热点课题,然后至今不同学派的学者之间尚未达成一致的观点。但从中国的实证检验结果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显著,即货币政策在中国具有非中性。中国货币政策非中性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公众对未来的非理性预期,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另外,传统投资消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数量效应。

2.中国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从GDp对货币供应量的GRanGeR检验中可知中国货币具有内生性。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意愿增强、积极放贷,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不断下降,而导致的货币乘数快速增长是货币供应量m2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当然基础货币在引发货币供应量变化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货币供应兼具内生性与外生性。但由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增加以及商业银行由惜贷转变为积极放贷,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不断增强。

3.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是信贷传递机制。实证测算结果表明,在中国货币政策通过信贷途径传导的概率大与通过利率途径传导,所以,信贷传递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在中国目前的政策市场上贷款与债券间的替代性并不完全,这也是满足信贷传导机制的前提。

4.在未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操作目标应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上述分析中知道利率通过m0在较高的概率下能影响GDp。同时利率符合了目标选择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三个基本原则。在相对比较完善的西方金融市场中同业拆借利率是最主要的操作目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利率的变化可以随时进行观测用以估计货币政策的效应,这是货币量或信贷规模所不具有的优点。另外,随着利率机制的改革,利率传导途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增强,能够更灵敏的反应货币政策的效应。当然,在目前的体制中中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尚不能准确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情况,各种利率间的传导关系也不完善。因此,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未来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闻岳春,严谷军.西方金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郭菊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刘传哲,聂学峰.中国货币政策的传递途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李安勇,白钦先.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曾宪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2

一、电子货币业务的国内外发展

在国外,电子货币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一直受到社会公众和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将电子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进行小额支付方面。从全球来看,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并不一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显示,卡基电子货币已经在很多国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尤其是在公交、公用电话、停车计费和自动售货机领域。相对于卡基电子货币,网基电子货币的发展则较慢。目前,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在部分国家开展或正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在用途、范围和应用上有很大的限制。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稍晚于发达国家,但基本上是紧跟世界发展步伐。目前,国内储值卡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由于监管实践不允许银行发行储值卡,因此储值卡发行主体均为非银行机构,小到中小商户,大到电信企业、大型商场、公交公司等等,其产品形式则为电话卡、商场购物卡、公交卡等等。储值卡产品中单用途储值卡居多,多用途储值卡较少。截止目前,国内典型的卡基电子货币主要有香港八达通卡、上海公交卡、广洲羊城通卡、厦门易通卡等等。

国内网基电子货币发展较快。据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年均15%-20%的速度成长。概括起来,国内网基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二是各大网络服务提供商发行的电子货币。

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货币的法律框架尚未建立,电子货币的监督管理尚处于空白。

在我国,目前除了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外,几乎没有其他关于电子货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而《电子签名法》主要规定了电子签名及其认证,只是为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货币,从而保证电子货币支付中交易信息和交易对象的真实性,提供了法律保障,没有涉及电子货币概念、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等相关问题。2005年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旨在规范从银行结算账户发起的电子支付业务,即规范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包括非银行机构发行电子货币或不经由银行账户的电子货币支付的规定。1999年颁发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虽然规定了储值卡属于银行卡,但对于非银行是否可以发行储值卡却没有明确规定。

由此看来,电子货币的法律框架在我国尚属空白,法律的空白,使得电子货币业务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因此容易出现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到位的情形,纵容违法行为的发生,这与电子货币业务的蓬勃发展极不相称。

(二)电子货币发行人缺乏严格的资本管制,容易滋生信用风险。

当前我国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潜藏着较大的信用风险。一旦信用风险爆发,消费者的货币请求权将无法实现,预付资金和办卡押金可能全部或部分不能得到追偿,从而引发消费者“挤兑”,甚至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风险隐患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发行主体的非银行特性,电子货币业务尚处于监督管理真空,其业务没有实行准入管理,部分多用途储值卡业务的开办,虽然由政府审批,但其业务开展缺乏统一的资本金要求和审慎的后续管理,容易产生经营不善的问题。二是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程度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信用约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发行主体吸存了社会公众大量的预付资金,这种“先接收付款,后提供商品”的经营模式,容易形成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的情形,激发发行主体的道德风险,引发信用风险。

(三)电子货币的负面作用日益凸现。

近年来网基电子货币大量涌现,而且部分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开始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进入现实的应用,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一是网上“倒卖”虚拟货币冲击正常的金融体系。二是利用虚拟货币经营网上,逃避监管。

(四)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中央银行铸币锐。

就我国目前来看,电子货币是非银行机构发行的一种债务,代表非银行机构的信用,其主要功能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即硬币和纸币。而现金是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务,代表国家的信用;现金发行是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责和垄断职权,现金发行收入(即铸币税)是中央银行的收入之一。一般情况下,铸币税用于抵缴中央银行运营费用;若有剩余,再上缴国库。从理论上看,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和现金需求量的减少,从而减少中央银行发行现金的数量,因此引起中央银行铸币税和上缴财政收入的降低。

(五)电子货币给反洗钱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电子货币的出现突破了时空限制,其交易具有明显的匿名性、数字化等特征。电子货币的应用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洗钱犯罪提供了便利,藏匿和转移赃款变得更加容易,识别和发现洗钱活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三、规范和促进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电子货币法律框架,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

建议制定专门的电子货币管理规定,明确电子货币的概念、电子货币业务的监督管理主体;明确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资格;明确各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就电子货币的概念而言,可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明确电子货币为一种预付储值产品,并限定电子货币具有多用途,以突出监督管理重点。

就电子货币业务的监督管理主体而言,可以借鉴港澳关于电子货币的监督管理做法。香港《银行业条例》规定,只有持牌银行才能发行多用途储值卡,非银行服务提供商经过授权,也可以成为接受存款的公司,发行或者促进发行多用途储值卡。《银行业条例》还规定,授权香港金管局(HKma)监管多用途储值卡,但HKma必须在监管中寻找一种平衡:一方面要维持支付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又不能阻碍竞争,抑制社会创新。如果多用途储值卡的发行和使用给支付体系带来轻微的风险,HKma可以豁免多用途储值卡的核准过程。在澳门,金融管理局(amCm)则按照《金融体系法律制度》第二十二条中关于成立信用机构的要求,对申请成立发行多用途储值卡的公司进行核准。就电子货币管理规定的具体形式而言,鉴于卡基电子货币和网基类电子货币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存储介质差别,以及即将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涉及非金融机构的电子支付问题,可考虑单独制定《多用途储值卡管理办法》,将网基类电子货币管理规定内含于《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因为多用途储值卡业务涉及交易数据的清分、轧差,因此也可考虑在即将颁布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中涉及卡基电子货币的管理规定。

就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而言,本着促进竞争和创新的原则,同时考虑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综合权衡是否允许银行发行电子货币。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行发行主体,都应制定严格的业务准入条件。

(二)明细准入管理要求,强化资本约束。

参考澳门amCm对电子货币准入的审核要求,细化我国电子货币业务的准入条件,并要求申请单位提交详实资料,以评估申请项目的可靠性:一是在系统运行方面,要求申请人提供详细的系统运行流程资料、系统安全信息、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界定、系统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经营连续性计划、系统的独立外部审计意见等。二是多用途储值卡的相关资料,包括预付卡的使用范围,存储金额的限制和每笔交易金额的限制,刷卡交易的审计痕迹,卡的制造、保存、储值、销卡的安排和内部控制,处理争端安排等。三是资金管理安排,包括对储值沉淀基金的管理和投资安排,对储值沉淀基金可能面临的风险管理安排。四是商业计划,包括预计项目启动时间表,系统被公众接受的调查报告,三年的业务预测,包括详细的投资成本、预期收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关于发卡数量、平均储值额、平均每笔交易额、每年交易额的统计数据等。

为保证电子货币发行主体能够抵御和化解各种风险,建议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实行资本金管制,要求其准入时和持续经营期间,满足一定的资本金要求,例如借鉴欧盟《2000/46/eC》指令关于电子货币机构(eLmi)的规定,规定我国的最低资本金数额,同时规定发行主体持续持有的自由资金应等于或大于当前未兑现的电子货币价值。

(三)完善业务规则,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消除电子货币业务的负面影响。

电子货币的管理规定应明确电子货币的储存限额,电子货币的申领条件,是否可以挂失、转让、透支,是否应对电子货币价值予以计息,是否应有期限限制等。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明确电子货币可赎回,以及赎回的条件;明确电子货币发行主体需根据吸存资金总额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并由商业银行负责对该准备金账户进行监督,非经相关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从该准备金账户中拨付资金;对于因第三方支付平台内部形成的电子货币,应要求支付平台必须及时将真实交易资金返还给卖方;并且支付平台不得擅自将交易款项转化为卖方平台内的支付账户余额,变相获取交易资金。为防范电子货币发行主体滥用预存资金,应限定发行主体的业务经营范围,业务活动范围主要涉及电子货币发行业务与发行以外的其他业务,不得从事高风险业务,或高风险业务投资比重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对于通过电子货币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应界定其刑事责任,以杜绝和惩戒电子货币违法行为。

为切实保障电子货币业务规则得到切实落实,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应采取数据分析、道义劝说、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日常业务的监督管理,规范业务发展。

(四)建立电子货币的统计监测制度,科学分析电子货币对宏观经济金融的影响,形成电子货币信息对传统宏观经济金融决策的有效参考。

在上述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实施准入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发行主体的非现场监督管理,设计合理的统计监测分析指标,要求其定期报送交易数据,或者开发专门的统计监测系统,自动采集交易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加工,深入分析电子货币对当前货币政策实施的实证结果,影响较小的,继续密切跟踪和关注;影响较大的,将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变量综合考虑。

(五)权衡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影响,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考虑到电子货币对铸币税的实际影响,建议在上述对电子货币业务统计监测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电子货币管理政策。从长远来看,中央银行不应因为收入问题抑制电子货币发展,而应本着促进创新、提高效率的原则,积极推动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如果采取限制措施,应着重考虑电子货币是否给货币政策实施或消费者权益维护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了宏观经济调控或引发了社会问题等。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企业投资;托宾Q效应

一、引言

宏观调控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共同关注话题。金融危后世界各国积极应用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系统。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微观企业已成为我国投资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有关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归纳为货币渠道(包括利率途径、汇率途径和资产价格途径)和信贷渠道。ChristinaD.Romer和DavidH.Romer(1993)研究认为货币政策会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信贷渠道的传导速度更快。Bernanke和Gertler(1995)分析了信贷渠道的作用机理,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规模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质量或财富净值,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融资决策。

不管是货币渠道,还是信贷渠道,货币政策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环境,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国内外一些文献研究了货币政策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

Kashyap等(1993)指出,紧缩货币政策会减少贷款供给,进而影响企业投资。GertlerandGilchrist(1994)认为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大公司和小公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Hu(1999)指出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影响投资成本,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高负债公司的影响要大于低负债公司。Vijverberg(2004),mizen和VermeulenX2005),aivazianetal(2005)分别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与企业投资支出的关系,结论是货币政策会从不同的渠道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阶段。Georgopoulos和Hejazi(2009)指出企业的融资结构也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早起国内学者研究多着眼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近年来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学者们才开始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来看,现有的研究思路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方式:(1)在一般意义上研究宏观经济调控和实际经济运行,分析货币政策对于总体投资规模的调节作用;(2)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研究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节效应;对于这些文献进行一个梳理与回顾,有助于理清研究思路,并从中得出启发,推动本文的再研究工作顺利开展。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划分,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侧重于对于货币政策和投资之间关系进行规范性研究。张合金(2000)认为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投资不足,然而,由于体制改革不彻底,金融中介机构和企业经营机制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的调节效果。夏馨、叶兵(2006)研究了2003-2006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对投资调控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效果,得出调控效果并不显著的结论,认为应从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改进窗口指导,以及健全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角度加以改善。

另一类则是侧重于对于货币政策和投资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得益于计量统计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2001年以后的研究大多采用了这种方式。叶兵(2007)系统探讨了货币政策与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调节的传导机制。聂学峰、刘传哲(2005)针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投资途径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投资传递到宏观经济,其传导途径包括贷款的可得性途径、利率途径、非对称信息途径或资产负债表途径等,但不存在托宾的Q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到投资的具体途径中,利率传导途径己经形成,但还比较微弱;信贷途径相对重要;货币供给量是引起投资变动的显著原因,利率则不能,货币供应量影响投资的效应时滞为2个季度,投资影响实际总产出的效应时滞也是2个季度。方阳娥(2008)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投资效应,认为货币政策不论是对于公有制企业还是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都具有重要的调控效应,货币政策对于总投资的调控效应是非常强大的。其中,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对银行贷款利率变动更加敏感,而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的调控效应要远远低于对公有制企业投资的调控效应。吴建环(2004)从微观角度出发,运用托宾Q以及“金融加速器”理论,建立实证检验模型,解析了货币政策对于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认为货币政策是能够通过托宾的Q理论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投资的,其中连续性货币政策对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投资有一定的解释力度,但解释程度不高;离散型货币政策对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投资有较显著影响;高科技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状况对其投资的影响在经济萧条时期是显著的。

三、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与国外学者相比目前国内学术界专门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投资调节效应的文章还比较少,多为一些零星的思考和偶发的评论。学者们对这一课题的现有认识还仅停留在现象上,系统性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从研究方法来看,回归分析作为传统的分析方法被广泛的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其他新兴计量方法也口益被大量采用。但他们通过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却不完全相同,有的甚至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其原因在于实证分析方法、变量选择和样本区间选择不同。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检验,国内学者对于货币政策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这些研究多选择货币政策调节投资的某一角度进行分析,又或者在一般宏观分析中缺乏实证检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ChristinaD.RomerDavidH.Romer.“Creditchannelcreditactionsaninterpretationofthepostwartransmissionmechanism”proceedings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v.1993:71-149.

[2]Bernanke,BenS,Gertler,mark.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of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americaneconomicassociation.1995.9(4):27-48.

[3]Kashyap,anilK&Stein,JeremyC&wilcox,Davidw.monetampolicyandCreditConditions:evidencefromtheCompositionofexternalFinance[J].americaneconomicReview,americaneconomicassociation.1993,83(1):78-98.

[4]方阳峨.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冯科.货币政策无效的实证分析一基于2003-2008年的数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6]冯春来.货币供给对产出与价格影响的变动性[J].金融研究,2002年第7期。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4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货币政策;利率;信贷;资产组合

一、引言

自1998年初商品房进入房地产市场,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房地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日益显著,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利润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孕育出一系列房地产大鳄,而在资产的趋利性引导下,社会中大量闲置资金以及部分产业资本纷纷流入房地产行业,导致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失衡如温州老板“跑路”现象中不乏有这样的因素存在。此外我国商品房价格的走势也对居民储蓄和消费行为产生较大影响,这无疑对货币政策如何促动内需,调整结构形成挑战。次贷危机以来,国家出台了调控措施如2008年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2011年初出台了“新国八条”,从货币调控方面主要是信贷压制需求。而在2011年末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2012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使房价合理回归。

二、我国近年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调控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央政府4万亿的投资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中国的经济逐渐好转,但是由于之前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大量的资金从银行流出,流向了实体经济,同样也流向了房地产,继续提高了房地产的价格,透过货币乘数的效应可看到中国的通货膨胀开始显现,同时房地产泡沫也开始显现。2010年出台了信贷紧缩为主体的调控政策如对两套以上购房的贷款进行限制和对两套以上购房贷款的利率和按揭乘数的限制。2011年以来为了遏制2位数的通货膨胀,央行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银行贷款利率,提高再贴现率等调控措施,防止物价持续上涨。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成为了调控的重点,如2011年年初国家出台了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决心,这无疑是一个打击。再加上年末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定调2012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地产价格合理回归。

三、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途径

中央银行所实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影响房地产价格:利率途径、信贷途径、资产组合途径。

(一)利率途径

利率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敏感指标,利率变动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它从开发到最后的销售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利率水平直接影响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双方的成本。

1.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

当提高利率时会增加开发的成本,这种上升的成本最终将计入房地产价格。虽然说小型的开发企业由于成本加大,资金链易出现危机,急需回笼资金,因此有可能降低销售价格;但是对于在我国占大成的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开发企业,可能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提高销售价格。所以从总体看来,提升利率使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加大,加大到一定程度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升高。反之。

2.对购房者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是一种价格较高的特殊商品,大多数消费者缺乏一次性付款购买的能力,而多采用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购买。对于购房者来说,提高利率的影响远大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它会降低购房者的支付能力,购买力的下降必然使得市场整体的需求逐渐降低。提高利率,购房者的还贷额增加,购房成本上升,一部分购买者就会退出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下降将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反之。

3.对投资者的影响

提高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机成本,必将导致投资性需求减少,那这样投机者可能转向其他行业或者等待机会进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的需求,同时对真正居住需求者的抑制程度要强于对投资者的抑制程度。可以说,真正的住房需求者却成为了这一政策的真正承受者。反之[1]。

(二)信贷途径

中央银行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来改变货币供应量。银行贷款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贷款的难易程度,从而增加或减少房地产的需求,引起房地产价格的变化。

1.银行存款途径

如果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存款额都会相应增加,发放贷款的能力提高,房地产贷款也随之增加,从而房地产的需求增加,导致房地产价格上升。反之,如果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存款额都会相应减少,贷款也随之变得困难,从而房地产贷款减少,房地产需求减少,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

2.资产负债表途径

资产负债表途径强调特定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房地产作为主要信贷抵押品,其价格波动会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对银行信贷产生影响,进而对货币实际供给产生影响[2]。

(三)资产组合效应

货币、债券、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共同组成了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投资者通过对资产组合比例的调整来实现收益最大化。如果说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那么原有的资产组合被打破平衡,投资者就会改变资产组合的比例,会相应增加资产类比例而降低非资产类的比例。反之,如果说央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同样原来的资产组合平衡被打破,投资者就会考虑相应降低资产类比例增大非资产类的比例来形成新的均衡。[3]

四、政策建议

(一)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为了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政府应增强利率调节的有效性,大力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使利率能真正反映房地产和消费的收益和风险,理顺利率和房价的关系[4]。

(二)合理控制住房信贷规模和结构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住房贷款数量和机构的控制,抑制房地产的投机性需求,提高住房贷款的质量,满足真正的住房需求者,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5]。

(三)加大对资产组合其他比例的发展重视

如果投资者把大比例的钱投放到股票、债券市场,那么以投资性进入房地产业的投资者就会变少,自然从需求角度降低房地产价格。所以对证券等行业的建设重视,无论对其本身还是房地产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总结

在次贷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的今天,我国货币政策应充分关注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疏通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途径,实现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两者的相互促进,避免危机风险的进一步扩散。

参考文献

[1]吴爽.货币政策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差异现状[J].经济与管理,2011(11).

[2]王新爽,陈寅.我国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09(11).

[3]张立君,史秀云.房地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03).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通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其原因既在于传导主体行为的被动性,又因为传导工具的无效性。以信贷途径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低效性的根源。要使货币政策真正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有力手段,利率的中介指标的作用必须有效的发挥,利率市场化是其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一、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对比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资本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共同进行传导,同时信贷传导途径仅作为传统利率传导途径的增强机制、补充机制,并不成为主机制。然而在我国,信贷传导途径表现特别突出。信贷传导途径主体之间的博奕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低效性。既然我国信贷传导途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那么信贷传导途径的任何“瑕疵”将直接导致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弱化。其传导主体之间的博奕性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难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商业银行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实施放贷行为。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真正决定因素是新贷款的可获得率和旧贷款的偿还率。由于我国这两项比率都不高,因此对扩张性货币政策,信贷途径的作用趋弱。信贷传导途径的局限性使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利率中介指标发挥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够成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关键在于一些货币金融变量的变动能够相应导致总需求的变动。而在货币政策变动引起需求变动的传导过程中,利率发挥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下图可以说明:

利率要能在货币政策传导中起到决定作用,利率必须能自由的发挥其资金供求指示器功能。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基准利率的制定来影响市场利率,让利率恢复其本身意义,即货币资金的价格。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利率高低,逐步实现从以信贷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向以利率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转变。利率机制的有效性将降低信贷途径主体的博奕性,有利于中央银行真正成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商业银行真正成为微观行为的决策者,资金的供求平衡能够更好的实现。

信贷途径的无效性和利率途径的有效性促使我们采取措施尽快实现这一转变。而利率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接下来将从利率市场化角度分析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二、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要前提

利率是储蓄者与金融企业、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之间在资金方面达成交易,是各经济变量与经济主体之间互相联系的关键要素。利率的资金供求指示器功能要求利率必须得到回归,即真正反映资金供求,而不是人为的规定,这就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等各方面的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国债利率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储蓄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利率由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关系决定,加大市场力量决定利率的成分,即各类存贷款工具和债券应根据自己的内在特征,如风险性、流动性、收益性、期限及使用的方便性等制定不同的利率,使其利益和风险正相关,而与流动性负相关,在三性平衡中实现利率中介指标的指示器功能,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状态自主制定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的指定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可见,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将会使货币市场包括导向性利率在内的不同利率水平之间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利率市场化将加快资金在各个市场的流动性,有效地传递货币政策信息,迅速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利率机制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

在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中央银行主要利用利率中介指标,通过对基准利率的制定,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情况结合客户的需求情况,让利率真正反应资金供求,把有限的资源有效的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可见,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成从以信贷为主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向以利率为主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变,必须结合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客户各方主体利益,并对现在利率体系本身进行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中央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格局。我国利率体系发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为核心的、中央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系。具体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及存贷款方面,要扭转过去那种由中央政府按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主要从收入分配角度出发制定利率的做法,一方面,使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成为既尊重市场利率水平,又能体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意图的灵活、有效的政策工具;另一方面,使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基准利率和现实的经济情况灵活调整自身的利率政策、达到降低成本、防范风险、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2、发展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形成真正的、有影响的市场利率。

3、通过法定利率的市场化、合理化,制约和引导民间利率,以实现高效、统一、有弹性、多层次、多样化的利率体系。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面广,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只能抓住时机逐步进行,并且注意把利率市场化过程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化结合起来,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客户利益结合起来。在完善中央银行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同时,使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真正实现商业化运作,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使客户切实获得方便、优惠的金融服务,让好项目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实现资源的更加有效配置。

三、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路径分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需要各方主体的协调、配合,作用于宏观经济和微观基础,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成功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道路以渐进式为佳,特

别在我国,微观基础、金融监管、金融市场等方面还缺乏很多必要条件,渐进式道路是首要的选择。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说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实现必须尽快完善以下条件。利率市场化要求放开利率,利率的高低由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决定。

1、宏观经济稳定。利率管制放开后,宏观经济环境是引起利率水平异常波动的最重要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通过银行和企业来进行的。当宏观经济稳定时,有助于银行和企业间维持稳定的关系,降低了信息不完全对双方行为的约束。稳定的银企关系,有利于保持市场利率的平稳,降低波动幅度,这显然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重要条件。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时,利率一旦放开,在无完善监管机制时,银行就会出现道德风险,为追求高收益而提高利率,容易引发借款人的冒险行为,而且宏观经济不稳定会使企业投资的不确性增加,还会引起企业对短期信贷的过度需求,易导致短期利率骤升,对利率市场化极为不利。

2、微观基础的完善。这里的微观基础我们理解成商业银行和客户(企业)。利率作用的传导顺利实现,一个重要条件是众多银行和企业对利率变动必须灵敏反映,并迅速做出调整政策,这要求微观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从我国看,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的构造重点是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一般企业的真正企业化,由于目前未实现完全的银企企业化,利率市场化就缺乏相应的基础,若强行推行利率市场化,则银行和企业因产权不明晰,用别人的财产去冒险,而不顾利率水平高低,从而发生恶劣后果。考虑到银企的企业化现实,可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幅度。

3、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尊重利率的市场决定机制,必须加强对市场的有力监管,克服市场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使利率真正当好资金指示器功能。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是利率自由化成功实现的前提。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实现利率市场化两个重要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大大改善了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例如,1998年完成了中央银行九大区域分行的设立;根据国情实行了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管理模式;整顿和维护金融秩序;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幅降低其不良资产;出台《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金融领域执法力度,等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金融监管也存在多方困境,如分业监管形成监管真空;监管的“时滞”明显;金融监管手段单一;金融监管人才缺乏;等等。如何尽快使金融监管摆脱困境,为利率市场化的根本推进创造条件,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因为我国利率市场化各种条件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如国有商业银行未转化为真正的商业银行,许多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不完善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利率市场化,而没有相应的金融监管,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要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金融监管;按市场化金融运行的要求,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监管水平。

4、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转化的过程,一旦这一过程完成,利率市场化也就彻底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所要求的金融市场应具有如下特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工具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建立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特色的监管体制。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证券市场总体呈稳健和创新之势;国债市场建设有起色;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迈出新步伐;公开市场业务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增加了交易品种,改善了交易方式。这一切都积极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发展。但金融市场仍存在多个缺陷;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发育不平衡;债券股票发行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影响利率对其它企业的作用;机构投资者数量不足,影响利率作用的深化;市场监管不完善,导致金融市场利率功能扭曲。从长远而言,要尽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给中小型企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一个大致公平的融资环境,培育高素质的投资队伍,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提高信用评级服务质量,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鸿儒.漫谈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2]刘锡良等.中央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3]易秋霖.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0212.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ohansen协整检验VaR中介目标

一、引言

调节货币供给与信贷资金总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运作形式,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世界性趋势相一致,名义货币供应量事实上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为应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但是政策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这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意义。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其传导机制是否通畅。

在实践中,由于受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有效性依赖于各国具体经济环境,如经济规模、利率市场化程度、存贷款规模、金融运行主体和客体、金融结构和制度安排以及宏观预期、金融服务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和动态性,从而决定其在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研究中始终是一个常研常新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学者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就针对仍然存在分歧的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分析。自1998年开始,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实行间接调控以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分别对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影响程度的分析,对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二是在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终极财政目标的基础上,考虑了物价稳定的因素;三是分别对m1、m2建立了两个VaR系统,从而分析m1、m2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三部分定义变量和数据;第四部分给出实证结果及分析;最后给出本文结论。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较多,因此传导机制也相对复杂。米什金(mishkin,1995)根据货币资产与其他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性,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为两大类,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BernankeandGertler,1995)。

货币渠道主要包括利率途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汇率途径等三种形式。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m),利率(i)随之下降,进而引起投资(i)上升,消费(C)增加,并最终导致经济产出(Y)的增加,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其传导机制可以表述为:mii,CY。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主要包括托宾的q理论和财富效应理论。

信贷渠道的支持者强调货币当局可以在不引起利率大幅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支出,这种政策通过资金可获得性即信贷配给的作用。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证券,吐吞货币量,影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而影响银行信用,即:m银行存款银行贷款iY。

国内学术界主要在货币供应量与贷款总量对于经济增长及实际产出的影响孰大孰小,即究竟是货币渠道重要还是信贷渠道重要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

徐淑一、欧大军(2005)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年到2003年间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贷款与工业生产之间有一种长期的规律。同时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得出货币供应量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货币供应量也是价格变动的原因。而且,工业增加值反过来还对两个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有影响。刘霖、靳云江(2005)以1978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长期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贷款影响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只存在由货币供应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刺激货币供应和贷款的增加。陈飞、赵昕东和高铁梅(2002)采用VaR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1年到2000年的实际的m1、Loan和GDp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货币渠道比信贷渠道对于GDp有更大的作用。孙明华(2004)对我国从1994年一季度到2003年一季度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马乐(2000)及王振山、王志强(2000)等研究也表明,信用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李斌(2001)运用交互影响的多元反馈时间序列模型,结果证实信贷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量都有很高的相关系数,但信贷总量的相关性更大一些。刘淄、仪垂林(2002)认为信贷传导途径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黄昌利、任若恩(2004)利用1996―200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ml对GDp增长的传导效应不明显。蒋瑛琨、周孟亮、李明贤(2006)通过选取1998年1月到2005年8月的相关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时间序列研究的实证方法,发现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依然是信贷渠道,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1、变量选取

本文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CR作为信贷渠道的变量,以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的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通货膨胀率π(零售物价指数度量)作为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变量。

2、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区间为1998年一季度到2008年一季度,名义m1、m2、CR和GDp的季度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理由是自1998年开始,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政策进入间接调控阶段,而自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人们行为方式发生变化。GDp经过商品零售价格的季度定基比指数pi调整后得到实际值。对季节性较强的GDp利用X-11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商品零售价格的季度定基比指数取对数并差分得到通货膨胀率序列π。然后对GDp、CR、m1和m2作对数处理。

四、计算过程和估计结果

1、单位根检验

对各序列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各序列的平稳性。利用eviews5.0软件分别对各变量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值进行检验,其中检验过程中滞后项的确定采用aiC准则,结果见表1。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变量均为i(1),其一阶差分构成平稳的时间序列,即i(0)。

2、协整检验

由于多个变量可能存在多个协整关系,因此选择Johansen协整检验:分别对m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CR、实际GDp、通货膨胀率π序列以及m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CR、实际GDp、通货膨胀率π序列这两组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

3、脉冲响应分析

协整检验表明了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成为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可能性,为进一步分析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相对重要性,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检验。使用VaR模型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对模型中各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事先作出假定。

(1)变量顺序。

根据货币政策传导链中变量发生作用的顺序,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依赖于各变量进入VaR的顺序。本文设置各量进入VaR的顺序为:m1(m2)、CR、π、GDp。理由主要有:一是从理论上,货币政策变化对各个变量的影响顺序;二是如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2005)指出,很多国内外学者实证研究都是采用这样的顺序。

(2)脉冲响应分析。

①m1、CR、π、GDp构成的VaR的脉冲响应分析。本文选择时间滞后期为10期,每期代表一个季度,即两年半的时间之后长度,分析m1,CR冲击分别对GDp和π的影响,图中的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因变量(π、GDp)对解释变量(m1、CR)的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的计算值,两侧的虚线为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偏离带。分别给m1和CR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得到关于通货膨胀率和GDp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其中图5―8为图1―4去掉偏离带后放大的图。

图中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π。在图1中,通货膨胀率队m1的冲击响应时正时负,其中五期为正五期为负,说明通货膨胀率对m1影响很不稳定,而且影响随着时间的流失有逐渐放大的趋势。在图2中,贷款冲击对通货膨胀率先是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是总的来看,影响又正负效果不明显,而且长期来看又有导致通货紧缩的倾向。从图3可以看出,产出对m1冲击响应出现正负交替的情形,而且这种变动趋势刚好和物价水平对m1冲击的响应相反。这可能是物价和产出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前一期的高物价引起下一期的产出增加,生产过剩导致物价下降生产减少,产量减少,需求过度又引起物价上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波动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基础货币的经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引起的。从图4可以看出,贷款冲击对y的影响不显著。这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太合理,说明由m1建立的脉冲反应系统不够准确。这可能是因为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m1和m2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m1不能全面的反应货币政策的影响。

②m2、CR、π、GDp构成的VaR的脉冲响应分析。从图5可以看出物价水平对m2的冲击有显著的正响应。前2个季度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不稳定,第四个季度开始出现正的相应。然后通货膨胀率对m2冲击的相应虽然有波动,但都为正值。从图6可以看出,通货膨胀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持续为正,虽然中间出现过一期的下降,这可能是因为贷款增加导致投资增加从而引起物价的上升,但是相对图5中m2对物价水平的冲击来看,贷款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图7可以看出,与m2对物价水平的冲击相似,前期产出响应不稳定,但是后期显著为正,且很显著。从图8可以看出,产出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持续为正且有快速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在经济紧缩的时候可以用扩张信贷的货币政策促使产出增加。

以上分析表明,自1998年间接调控体系建立以来,目前信贷渠道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仍然很重要,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货币渠道几乎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然而,m2对经济影响不稳定因素较多,需要经过一个短时期的调整。但长期来看,信贷对产出的影响有发散的趋势,因此可能难以控制――信贷迅速增长而物价水平却有回落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过热生产过剩造成的,但是这种趋势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应选择贷款与m2同时作为政策的中介目标,贷款为主、m2为辅,并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货币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五、结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体制,其中操作目标为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最终目标则为GDp和通货膨胀率。从1998年开始,我国进入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时期,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别对m1/m2、信贷额、通货膨胀率、GDp两个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进行分析,由实证结果显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都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有显著影响,从数量上看贷款和m2对产出的影响,贷款的影响略微显著,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稍小于对m2的影响。

第二,从稳定性来看,货币渠道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一方面体现在要经过一段时间不稳定的波动时期才能对其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另一方面即使正效应显著也存在波动。而贷款对产出的影响一直为正,且呈迅速上升趋势。

第三,相对m1而言,m2对产出和通胀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主要原因是m1对最终目标的影响呈现正负交替的趋势,很不稳定,因此也说明基于m2建立的系统更为科学和合理。m2和产出、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m2能更全面地反应货币政策的影响,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m1和m2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应该选择将贷款和m2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贷款为主、m2为辅,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货币政策货币渠道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著,李扬等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Bernanke,B.andmarkGertler,1995.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and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4.

[3]徐淑一、欧大军: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5(12).

[4]刘霖、靳云江: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3).

[5]马乐: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践[J].浙江金融,2000(6).

[6]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

[7]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7).

[8]刘淄、仪垂林:开放性金融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1).

[9]黄昌利、任若恩:我国(1996―2003年)货币政策低效性及原因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4(3).

[10]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5).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7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就会计核算而言,货币资金的核算并不复杂,但是,由于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加之货币资金也是最容易被贪污、偷窃或挪用的资产。因此,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货币资金管理的要求:

   现金是指企业财会部门所掌握的用于零星开支的库存现金。对于现金的管理应明确以下几点:

   1、现金即库存现金,指企业金库的实有现金数,不包括拨付给所属部门的备用金、白条以及代其他单位或个人保管的现金。

   2、现金收支应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企业除收取少量个人或者不能转账的其他单位的现金以及不足通过转账结算的现金外,一律通过银行转账收讫;企业支付现金除支付给个人劳动报酬以及在1000元以内的零星开支外,一律通过银行转账付讫。企业金库的结存现金不得超过开户行核定的现金限额,超过现金限额部分应送存银行。企业营业收入的现金应送存银行,企业营业支出的现金应从银行提取,不得坐支现金。

   3、严格现金管理的内控制度。企业现金由专职出纳人员保管,出纳人员除兼管现金、银行日记账外,不得兼管其他任何账目,会计人员负责企业账务工作,不得兼做出纳工作。

   4、现金收付必须以经审核的合理、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按日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

   5、坚持每日盘点现金,保证账实相符。

   备用金是企业财会部门拨付给所属部门用于收购商品、开支费用和支付其他业务必须款项的备用现金。虽然备用金不属于企业的库存现金,但它是存放在企业内部的各部门的现金,具有同库存现金一样的性质,应加强管理,防止假账、错账的发生。备用金管理要点如下:

   1、建立备用金的领用和报账制度。备用金管理一般由定额管理和非定额管理两种方法,定额管理是根据需要核定备用金定额;非定额管理是按报销金额核销领用的备用金。

   2、建立备用金管理责任制。企业内部使备用金的部门,应根据责任制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专门负责人对备用金的安全负有完全责任。

   3、按规定用途使用备用金。财会部门应会同企业有关部门制定备用金的使用范围、开支权限及报销、领款手续。

   4、建立备用金的保管、检查制度。为了保证备用金的安全,财会部门和备用金领用部门除应定期清查、盘点外,还应及时组织抽查,及时发现问题。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的货币资金。为了保证业务需要,合理使用银行存款,提高资金利用效益,保证银行存款的安全,必须加强银行存款的管理。

   1、任何独立核算的企业必须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设账户,除按规定可使用和收取现金外,其他结算一律通过银行转账。

   2、贯彻内部牵制制度,坚持钱账分管原则。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应由出纳人员负责办理,但出纳人员不能兼管会计工作。批准签发支票、具体签发支票和加盖印鉴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办理。

   3、加强对银行收付业务的核算与监督,经常与银行核对账目。

   4、银行存款的收付,必须使用银行统一规定的原始凭证。

   5、加强结算凭证和印鉴保管,严格支款手续。

   6、银行存款必须留有足够额度,严禁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货币资金中具有单独存放地点和专门用途的款项,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从性质上讲,属于货币资金的一部分,但其存放地点和用途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同。

   1、其他货币资金是严格按其特定用途使用,在会计核算时,应同现金、银行存款相区别,单独设置“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

   2、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制度,按规定使用,正确结算,接受银行监督,严禁套取银行信用。

   3、建立管理责任制。其他货币资金应指定专人管理,对其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必须及时、正确登记入账,做到账实相符,保证安全。

   4、定期清查核对。严格执行清查盘点与核对制度,防止挪用或侵占其他货币资金,避免损失。

   除上述总的要求外,其他货币资金的具体项目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1、外埠存款,指企业到外地进地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外地银行开立采购账户的款项。因此,在企业申请开户时,必须按规定用途和经银行批准在异地开户。外埠存款只能用于采购商品或材料支付款项,该账户除可提取少量现金用于差旅费外,一律通过银行转账。外埠采购账户只付不存,并不计利息。

   2、银行汇票存款,指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外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在尚未办理结算之前的票据存款。银行汇票的金额起点为500元,付款期为一个月,遗失可提现的银行汇票,可挂失,如果遗失了填明收款单位或个体户名称的汇票,银行不予挂失;过期汇票及遗失汇票在一个月内未被冒领,可办理退款手续。

   收款单位收受银行汇票时,应审查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是否为本人,汇票在付款期内,日期、金额等填写正确无误,印章清晰,有压数机压印金额,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齐全,汇款人或被背书人的证明或证件无误等内容。

   3、银行本票存款,是指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在同城凭以办理转账结算或者支取现金的票据,在办理结算之前形成的存款,银行本票的金额起点分为两种,一是非定额本票,金额起点100元,二是定额本票,起点分别为500,1000,5000和10000元四种,付款期一个月,逾期本票银行不受理,可向银行办理退款手续。

   受理本票,应查明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是否确为本收款人,印章以及不定额压数机金额是否清晰等。

   4、在途货币资金,是指企业与所属单位或上下级之间汇解款项,在月终尚未到达、处于在途的资金,在核算时使用“在途货币资金”应明确核算的对象,即:“所属单位和上下级”。核算的时间,即“在月终时”。核算内容,即处于在途的资金。

   二、货币资金管理中常见的错弊行为

   1、涂改凭证金额。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或业务上的便利条件,使用“退字灵”、“修正液”等化学药剂,乘机更改发票或收据上的金额,把现金收入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改小或将现金支出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放大,从而达到贪污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未认真审查原始凭证。

   2、票据“头尾”不一。票据出票时往往需要套写。出纳员或经办员在套写时将复写纸的下面放置废纸,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使票据凭证联和存根联金额不一致,造成收多报少或支少报多,贪污差额款。其主要原因是填制收付款原始凭证与收付款职责未分开,单位内部牵制制度失效。

   3、撕毁票据或盗用凭证。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对收入现金的票据,乘机撕毁,将现金据为己有;或用盗取的发票、收据等凭证向客户开票,隐匿现金,达到贪污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单位票据款方面存在漏洞,未能有效地控制票据的数量和编号;对于收入款项的监督不力。

   4、虚开发票,虚构内容。会计人员或有关人员与外部人员串通,在购物时虚开发票,或在做账时虚列工资、奖金等,将多支出的现金据为己有。其主要原因是未能坚持经济业务事项的办理不得由一人负责全过程的原则;未能做到薪金支付单等由单位人劳部门编制和审核;会计稽核人员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5、添枝加叶,加码报销。会计人员在原始凭证上添加经济业务的内容和金额,达到贪污现金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会计稽核人员未履行职责,未发挥作用。

   6、错记金额,贪污现金。出纳人员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故意记错金额或将其合计数加错,表现为少计收入、多计支出,从而将多余的库存现金据为己有。其主要原因是会计分工、会计牵制出了问题,出纳人员除登记日记账外,还兼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7、公款私用,挪用现金。出纳人员或其他人员采用虚写或涂改现金缴款单日期的做法,未将当天应该送交银行的销货款等及时入账,挪用后进行体外循环。其主要原因是会计牵制不力,稽核人员未发挥作用。

   1、将不属于备用金的内容列作备用金。如个人借款用于个人生活需要或投资等其他活动,其性质属于挪用企业现金。

   2、不按备用金用途使用。如用企业的备用金购买控购商品或者用于个人消费,虚报虚领。

   3、挪用备用金。如专职备用金保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本部门的备用金为个人服务。贪污备用金。贪污备用金的主要形态与现金基本相同,主要有:涂改发票金额;利用假发票、假收据;私人购物、公款报销。

   (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

   1、存入的现金来源不合法,如应以银行转账结算的业务而以现金进行结算,违反结算管理制度。

   2、未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全部、及时地送存银行。

   3、通过银行划回的银行存款,有的不属被查单位的款项错误地划到其存款账户。

   4、通过银行结算划回的银行存款不及时,不足额。

   5、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银行账户而收取好处费。

   6、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预收货款业务。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8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途径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

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

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是平稳的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的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当然这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增速下降趋势则是明显的),1998-1999年,在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以及法定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帐户合并之后,基础货币增速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基础货币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对金融机构负债增速下降所致,1999年,非金融机构存款出现负增长,也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因此为了达到调控基础货币的目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方的各个项目来实现。历史数据表明,1993年以前,我国银行总资产中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较低,因而这期间基础货币的变化主要由中央银行国内资产的运用所决定。1993-1994年是我国经济周期发生转折的阶段,酝酿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94年初又进行了一系列税制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尤其是人民币汇率的并轨和实行结售汇体制的改革,大大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形成了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的大量顺差,从而使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增大。1995-1997年,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使得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大,1997年末达到42.1%。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形势严峻,外贸顺差有所减少,因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上升趋势减缓,年末为43.7%。可以说,近几年来,中央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国内外资产几乎均等,因而国外资产的多少、增长快慢就对基础货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增长速度看,1993年以来,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的增速呈明显下滑态势,1994-1998年其增速分别为:187.3%、49.8%、43.4%、38.3%和2.5%。1999年1-9月份,国外净资产增长10.4%,这也是1999年3季度以来货币供应量增幅回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国内资产看,1994年以前国内资产一直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80%以上,可以说那时从资产角度看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就是国内资产的变化情况。1994年后,由于国外净资产的增加,中央银行国内资产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到1998年末,国内资产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56.6%。在国内资产中,主要是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如在1993年,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70.3%,之后逐步下降,到1998年末为41.8%;其它还有对政府的债权,这一数值在1994年以前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1994年占总资产的9.1%,之后由于银行法规定政府不得向银行透支,因而对政府债权一直稳定在1582亿元,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1997年以前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小,1997年之后,由于政策性银行等的发展,因而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较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1998年末达到9.5%。从增长速度看,国内资产自1996年后增速迅猛下降主要是受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增速下降所致,1997年下降1.11%,1998年下降9.1%,而1999年1-9月却增长10.25%,相应地带动国内资产增长10.24%。同样,对非金融部门债权自1995年后一直为负增长,对国内资产的增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与之相反,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增长在1997年达到高点,当年增长1660.7%,之后尽管增速下降,但仍是国内资产各项中增速最快的,1998年增长42.97%,1999年1-9月增长16.9%,对国内资产进而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正影响。

2.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根据前述基础货币的定义,1993-1997年我国m2的货币乘数变化不太规则,有升有降,m1的货币乘数则基本呈微降态势。但自从1998年春季央行大幅下调准备金率后,我国的货币乘数则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即m1的货币乘数由1998年6月份的1.104上升到1999年9月的1.426,m2的货币乘数由1998年6月份的3.094上升到1999年9月的3.915。

根据我国的情况,狭义货币乘数可表述为:(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比率)/(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现金漏损率+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广义货币乘数的分母与狭义货币乘数一致,分子则为1+现金漏损率。根据这两个公式,我们对1993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乘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其(即与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实际值计算的结果)误差很小(平均误差为3%,且很稳定),趋势也是一致的。因此,分析货币乘数,有必要对以上几个行为参数作出判断。

(1)法定准备金率

从理论上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即使是微小的变化,都会对货币流通产生强烈影响,在众所周知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中,它的效果是最为猛烈的。因此,各国一般都不常用这个货币政策工具,即使要调整,也是微调,因为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巨大,更为重要的是货币乘数的作用,它几倍于存款创造贷款。尽管目前我国的法定准备金率已由原来的13%降至6%,但是一方面与国外相比仍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更为重视的是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而对准备金率的要求有所放低,因此,作为刺激内需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法定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的空间。

(2)备付金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超额准备金率的不断下降,货币乘数逐步放大,即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比例关系。备付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但备付金率并不能完全由中央银行所控制,它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只能间接地影响它。商业银行持有备付金是有机会成本的,而备付金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之差,二者差额越大,备付金率越低。1998年以"来,随着二者差距的增大和利率水平的逐步降低,备付金率已出现下降趋势,存款货币银行的备付金率(以法定准备金率为8%考虑)由1998年3月的7.53%下降到1999年9月的5.83%这里所指的备付金率为在人行存款加上库存现金与对非金融部门负债之比。2000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各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意愿会有所增强,因而备付金率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

(3)现金漏损率

现金漏损率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在我国一直比较高,不过随着货币市场的不断健全,金融交易工具的逐渐增多,我国的现金漏损率近年来有所降低,1998年3月-1999年9月,大约在11.5%左右。现金漏损率的高低与现金需求量的大小有关,而影响现金需求量的因素很复杂。我国的现金漏损率是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共同决定的。由于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会影响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以及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化会影响个人储蓄的变化,这就使现金漏损率的变化比较复杂。2000年,由于目前名义利率水平比较低,居民储蓄存款特别是定期存款增势减缓,加上征收利息税的影响,因而居民持现动机相对有所增强,估计现金漏损率下降空间有限。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因此若现金漏损率下降不大,则将影响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能力,对货币乘数产生一定影响。

(4)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

1993年以来,我国非金融部门存款一直比较稳定,并呈缓慢下降趋势,这一点在1999年表现得更为明显,到1999年9月末,我国的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为3.58%,较之上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随着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进一步规范,这一比率将呈平稳态势,变化不会太大。

(5)活期存款比率

活期存款比率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结构变化,这个比率在决定狭义货币乘数时有用。由于受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的影响,因此这一比率与利率的关系比较密切,同时由于这里所指的活期存款主要是指企业活期存款,因而经济活跃程度如何以及企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怎样,对活期存款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1996-1998年,我国的活期存款比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进入1999年后,一、二、三季度这一比率分别为27.5%,27.8%和28.8%,呈缓慢上升趋势。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在金融交易工具增加不多、信用情况改善不大的情况下,估计这一比例将逐步上升。

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对策

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

从增加基础货币方面看,主要有三项:

(1)从货币当局资产方着手,加大国内资产的运用,即加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资金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样可以从资产方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加。

(2)扩大货币发行。在基础货币中,货币发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货币发行是扩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m1、m2)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经济过剩,绝非是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过剩,远未达到东西多得用不了的程度。实际上,我们的建设资金缺口极大,潜在消费与投资需求空间还很大,完全可以用发钞票的办法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为扩大货币发行,还可以核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帮助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尽快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贷款规模,使资金配置更加优化、有效。

(3)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央行购入债券,吐出基础货币,这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好的着力点。

从提高货币乘数方面看,主要有四项:

(1)通过降低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迫使金融机构更积极放款,加速降低备付金率水平,从而提高货币乘数。

(2)改变认购资金冻结数日的做法,消除新股认购对基础货币和银行准备金管理的不利影响。理论上讲,新股认购资金的验资既不需要资金的异地划拨,也不需要冻结数日,只要验资的某一时点上新股认购帐户中有真实资金就可以了。因此,应改进集中验资的方式,让所有证券结算银行或分行都在当地人民银行营业部开户,利用人民银行营业部联网系统实行证券认购资金的当地验资,资金信息集中到交易所进行认购。同时,为了不影响金融系统的基础货币量和准备金状况,冻结认购资金的时间应尽可能短,甚至可以缩短到几乎一个时点上。全国统一验资结束以后,认购资金重复认购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因此,资金可在验资结束后立即解冻。中了新股以后的资金交割可另行制定交割日。这样,银行准备金管理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扩大,基础货币也不会受到影响。

(3)改进金融系统的服务,增加有益于流通和交易的金融工具,从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中介功能,这样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货币沉淀;也有助于降低现金漏损率,从而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

(4)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续下猛药,调低法定准备金率,从而有效提高货币乘数。

不可否认,无论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在市场化国家都被视为“猛药”,其结果都会导致商业银行授信能力的增强,然而这只是为扩大货币供应量提供了必要条件。现在的问题是金融机构并不缺资金,金融机构存贷差逐步扩大就是一个佐证。因此如果金融机构仍然借贷、慎贷,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初衷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为此,在采取货币政策手段外,尚需在体制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具讲说:

(1)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环境。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决定其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还存在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因而使商业银行不能充分发挥其中介功能,同时也使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创新和追求效益的动力。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9

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企业的竞争越显激励,使得企业生存的内外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日益增加,为了规避风险,增强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对企业的货币资金的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探索研究,已成为企业未来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货币资金的有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建立和严格实施与监督是相关联的,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实施,是货币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合安全保管的根本保证。企业如何高效发挥货币资金的运营效用,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企业的内部生存力,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的设计一套切实可行货币资金的控制制度和核算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保护财产安全,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货币资金 管理 内部控制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及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及特点

货币资金是指资金循环周转中停留在货币形态表现的资金。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流动资产项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具有专门用途的货币资金不包括在内。 货币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按其形态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它是企业中最活跃的资金,流动性强,是企业的重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因而是流动资产的审查重点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等。同时货币资金使用较方便,保管难度大,极易激发人员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现象,给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带来消极意义。

(二)货币资金的分类与简单概述

一,现金 ;

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

1.企业在办理有关现金收支业务时,应当遵守的几项规定,2.企业必须设置“现金日记账”按照现金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笔序时登记。每日终了,应根据登记的“现金日记账”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进行核对,做到账款相符。月份终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必须与“现金”总账科目的余额核对相符。

二,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按照国家现金管理结算制度的规定,每个企业都要在银行开立账户,称为结算户存款,用来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

三,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施工企业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即存放地点和用途均与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同的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如;

1、 银行汇票 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出票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它使用灵活、票随人到、兑现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银行汇票的收款人可以将银行汇票背书转让给他人。

2、 银行本票,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并保证兑付,而且见票即付,具有信誉高,支付功能强等特点。 银行本票发定额本票和不定额本票。定额本票的面值有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银行本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最长不超过2个月。银行本票可以根据需要在票据交换区域内背书转让。

3、 商业汇票 ,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入以及其他组织之间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内。 商业汇票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也可经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可背书转让。 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的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由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

货币资金的用途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信贷体系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根据西方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可以通过利率、信贷、金融资产价格和汇率等途径来实施,但这些传导途径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在各国发挥作用的可能性、相对重要性与该国的经济环境及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反应程度有关。因此,上述四个途径可以归为两个渠道:资本市场传导渠道和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利率、金融资产价格与汇率主要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而信贷传导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影响实体经济。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现状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效率较低,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及其效率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王振山,王志强(2000)利用1990至1997年间的数据,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得出货币供应量对GDp的作用效果存在着时滞的结论;王召(2001)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左右能力较弱,从而制约着货币政策的传导;马瑞华(2002)从利率弹性角度分析认为,在我国,利率缺乏弹性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的决定性因素。黄昌利(2004)等人利用1996年到200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m1对GDp增长的传导效应不明显。

上述研究由于分析方法和样本选取的不同,结果大相径庭,而且这些研究大都是以某一中间变量为分析对象,无法透彻地剖析实际问题。本文从经济环境出发,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中货币的运行状况,解释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并用1990-2004年间广义和狭义的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做实证检验。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将货币供给传导给实体经济环节,转化为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但2000年前后,扩张性货币政策形成的货币供给增量在银行渠道与资本市场渠道中发生了“吸附”与“沉淀”,导致政策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平。

银行信贷渠道中的传导阻滞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减少会影响到银行的资产变化,使银行的贷款供给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到实际的经济水平。由于银行体系承担着组织资金融通的任务,所以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增长依赖投资推动,以银行贷款为主的信贷传导渠道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货币幻觉”和谨慎储蓄动机,公众对利率不敏感;经济领域存在垄断现象和政府干预对市场的扭曲,企业成本约束较小;银行体系,特别是占绝对优势的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完全商业化,存贷行为缺乏理性——要么过于保守(惜贷),要么过于冒险(深度参与房地产),货币政策无法通过信贷渠道准确地传递到公众和企业,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中的货币“沉淀”

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由两个环节构成:首先,货币政策作用于资本市场,引起金融资产价格的调整;其次,资本市场通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影响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成熟的资本市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和严格的退出机制,它能迅速将央行的货币政策传递到实际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中去。然而,由于市场发育和投资者行为不成熟,市场投机气氛浓厚,我国资本市场将货币资金转化为实际投资与消费的效率低,大量新增货币供给在资本市场中长期“沉淀”,从而形成并加剧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大量资金在一级市场聚集,认购新股;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资金没有全部投入到生产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向股市回流;大量资金沉淀在股市,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炒做。股市失去了把社会资金转化为产业投资的融资功能,政府货币政策的传递渠道失效。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阻滞的实证检验

实证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有很多种方法,由于在银行信贷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中,货币供应量都是最主要的中介变量,所以我们分别以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与代表实体经济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传导渠道的阻滞程度。本文采取的方法是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用以考察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于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样本区间为1990-2004年的年度数据。根据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及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用名义货币供应量m1和m2除以价格指数(同上)得实际的货币供应量。然后对实际GDp与实际货币供应量m1、m2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

由于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经济时序变量都是非平稳的,直接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容易产生伪回归问题。所以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看其是否平稳,然后再做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分别就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水平和一阶差分形式进行检验。

由表1可以看出,在5%的置信水平上,LnGDp、Lnm1、Lnm2都不能拒绝单位根,是非平稳过程。差分一次后,确定前两个变量在5%置信水平上通过检验,后一个变量在1%置信水平上小于临界值,说明三者在差分一次后都变得平稳,均为i(1)过程。

协整检验

由aDF检验知,虽然LnGDp、Lnm1、Lnm2都是非平稳的,但三者都在差分一次后变得平稳,则Lnm1、Lnm2与LnGDp之间可能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在估计其关系式之前,我们先用Johansen最大似然比法分别检验广义和狭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GDp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如下:

由表2可看出,8.44<15.41,9.38<15.41,这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者均接受原假设,即无论是广义货币供应量还是狭义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都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过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传导对实体经济的增长效果不显著。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进一步确定上述结论,再采用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其进行考察。

由表3可以看出,m1的变化与GDp变化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原假设成立;而“m2不是GDp变化的原因”这一假设却没有通过检验:0.047<0.05,即在5%的检验水平上,实际m2与实际GDp是有因果关系的,也就是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会被传导给实体经济的。

结论与建议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知,我国货币政策在市场传导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阻滞,要保证其传导畅通,充分发挥政策的有效性,就要完善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传导作用,使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

采取积极政策扩大实际消费和投资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仍然处在转轨时期,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政府在致力于加快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应该尽快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配套的保障和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以医疗、养老、失业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公众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这样,公众才会有信心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实际的消费和投资,从而疏通货币政策渠道。

完善银行信贷体系改革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融资手段主要依靠银行,货币政策贯彻主要由银行渠道来实施的局面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为此,如何优化我国金融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对于我们有效实施货币政策显得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银行信贷体系改革应主要从推进、深化商业银行市场化、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完善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等方面出发。

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比较迟,成熟度较低,如股市行情还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票价格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为增强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必须改善股市监管,完善市场功能,活跃股票及债券市场的交易,使股票价格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引导资金流向实际的产出部门,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同时,为货币政策的有效运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方先明等.中国货币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

3.黄昌利,任若恩.我国(1996-2003年)货币政策低效性及原因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4

4.马瑞华.从利率弹性看货币政策的扩张功能[J].经济纵横,2002

5.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

6.王召.对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探讨[J].经济科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