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2:30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伦理生态;伦理危机

   和谐社会既是一个高度理性化、制度化的现实社会,也是一个全面回应多元文化价值诉求、伦理意蕴浓厚的道德社会。从“实然”的伦理生态出发,深入挖掘和积极探索和谐社会“应然”的伦理意蕴,主动地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伦理生态环境,这无论是对达成和谐社会的伦理共识、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应用伦理学的发展,还是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并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等,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生态现状分析

   伦理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定伦理—人文环境的总和。“所谓伦理生态是指,人生存、生活于其中的伦理环境或道德环境,这种伦理环境也可称之为人文环境。伦理生态既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关,更与当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相联。”[1]总的来说,“‘伦理生态’的基本结构,就是伦理—经济生态、伦理—社会生态、伦理—文化生态”[2]。和谐社会理念的形塑及付诸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工业文明危机或“现代性危机”所带来的对社会伦理生态的巨大破坏,以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种“巨大破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祛魅”的“理性化”过程造成了“主体异化”、“德性传统失落”的道德危机或主体意义危机。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以“世界祛魅”(disenchantmentofworld)的“理性化”为主要表征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过程,现代化的精神实质就是以各种技术手段、以征服自然为目的、满足人类的功利需求的工具—目的理性主义,“集权化、官僚化、科学化、国家主义、西方化、工业化、都市化、机械化、物质主义等等”[3],都是工具—目的理性主义的不同表现。在工具—目的理性主义的精神导向之下,人类在仅仅几百年的时间内创造了远远高于过去数千年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使现代人类从传统宗教和政治权威下解放出来,成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自由主体。但与此同时,整个社会也建构了以追求效率为目的的工具—目的理性化的官僚行政体制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异化社会控制体系,给人类带来一个无情冷漠的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了社会关系的彻底物化与异化,使人的精神在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异化状态,完全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又称为主体意义危机或道德危机,正如艾凯所言:“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以舍弃对他们仍然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为代价”[3]。马克思也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4]这也是社会进步必要的“恶”,即“历史进步代价”。

   (2)“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现代化实践酿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伦理危机。

   人类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更主要的是在高昂利润的驱使下,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一生态危机实质上也是一场伦理危机或称为生态伦理危机,这是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目的理性价值观将人与自然本然的共存和谐关系,化约为简单的合乎人短期功利目的最大化的利用与被利用的“主客关系”乃至“主权关系”,完全违背了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生态有机规律。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主客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和谐关系,一方面,人直接来自自然界,不可避免地带有自然的属性和特征;另一方面,自然界也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历史发展规律表明,正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目的理性价值观主导下,违背了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生态有机规律,自然界对人类进行了无情的“报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6]。

   (3)伴随着“意义危机”与“生态伦理危机”,“理性化”过程也引发了社会伦理生态的结构性危机。

   如果说“意义危机”与“生态伦理危机”只是伦理生态环境中的局部性危机或要素危机的话,那么,社会伦理生态的结构性危机就是一种全局性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伦理—经济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片面的经济决定论、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突破了伦理甚至法律的界限,通过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而追求私人利益”[1]。由此造成公平与效率、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以及经济决定论与道德滑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二,伦理—政治生态危机,这主要表现在政治集团、政治组织甚至政治官僚个人在个人主义、理性主义以及个体私利的驱使下,打着“为民族谋发展、为国家图富强”的幌子,运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个人谋私利,以致超出了伦理的界限而导致了公共权力的异化,由此造成了政治腐败以及“有组织的不负责任”[7]等等。其三,伦理—文化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现代工业文明不断侵蚀、破坏甚至摧毁传统的文化积淀,切断了人类通往传统的桥梁与纽带,使人类由此“丧失了人类最可贵的否定和批判的思想,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8]。其四,伦理—社会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主—主关系)的片面化、畸形化和异化,乃至“交互主体关系”(主—主关系)变成为一种“主—客关系”,由此引发极为严重的社会伦理危机。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生态意蕴

   如果说以“理性化”为圭臬的“现代性危机”、“现代工业文明危机”是一种结构性危机而具有“自反性”的话,那么,以弥补现代工业文明危机或“现代性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生态危机的“和谐社会”理念就只能是一种结构性的理论建构,不能只是对传统工业文明方式简单地“修修补补”。事实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建构,这里的“社会和谐”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诸要素的融洽互动与协调发展,包括人类社会的不同生活领域之间、不同生活层面之间、不同生活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生活方式或组织之间的和谐发展”[9]。这种“和谐”并非只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理想和个人道德理想”[9]。相对于传统工业文明的伦理生态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结构全新的伦理生态意蕴。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无疑为新的伦理生态确定了三大伦理关系。

   工业文明破坏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传统的古典的和谐关系,引发了极为严重的伦理生态危机。因而,要解构传统工业文明的伦理生态结构,确立新型的伦理生态理念,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大和谐关系,它也是三大和谐的伦理关系。其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蕴着一种生态伦理关系,它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超越,意味着关心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确认了“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价值观。其二,“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内蕴着一种社会伦理关系,它意味着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社会分配合理、社会表达渠道畅通以及社会结构合理,它要求社会不得以忽视甚至取消个人的利益而畸形发展,也要求个人不能完全忽视社会整体的利益而实现个人私利的满足。其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内蕴着一种人际伦理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人际关系,也就是一种“交互主体关系”,它是相对于工业社会“主体—主体”关系异化为“主体—客体”的关系而言的,这是因为“交互主体性也就是人类个体主体的相互平等的承认与相互平等的对待”[10]。人类正是在这种相互平等的对待中体现出人类社会的精神自由的。由此可见,生态伦理关系、社会伦理关系以及人际伦理关系正是新的伦理生态中的三大伦理关系,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框架。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2

【论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意义;局限性

随着全球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和突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科学地评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及其生态政治哲学,对于我们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何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科学技术在当代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新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为人类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然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只满足于人对自然的无情征服,而忽视了人类滥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产生了由高生产、高消费所引起的资源浪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从而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和生态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是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表述。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威廉·莱易斯和加拿大的本·阿格尔。阿洛尔明确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菜斯、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豪沃德·帕森斯、阿什顿、博克金和哈维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代表人物有拉比卡、詹姆斯·奥康纳、福斯特等。

对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考和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的学派;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同于苏俄式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了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和资本主义理论。”究竟如何认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我国学者王雨辰教授认为,“不能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那些探讨过生态问题,而又不以探讨生态问题为主题的理论家纳入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围。”

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比较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以及探讨解决环境危机的途径。”把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看作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非理性运用的必然性,强调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途径在于实现社会制度和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非正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存方式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在于通过激进的生态政治变革,实现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基本理论观点如下:

(一)以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综合危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总根源,资本主义不可能为解除生态危机找到根本出路。因此,菜易斯、阿格尔提出以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中的经济危机。面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积累固然是资本主义高生产和高消费所引起的生态危机的最终原因,因为,当今无产阶级的消费不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维持其生命和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种病态的对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消费异化。正是无产阶级对奢侈品的异化消费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代替。”

(二)批判生态殖民主义

20世纪90年代,一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逐渐把理论批判视野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生态危机转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揭露当达资本主义国家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的罪恶行径,展开了对生态殖民主义的批判。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导致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与全球生态危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可能解决其固有的生态矛盾,为了保护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性产业,输送有害有毒废弃物,甚至把发展中国家变为其生态垃圾场,并通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掠夺,以转嫁和缓和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也许能在本国或局部地区解决局部的生态危机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产生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长期进行生态掠夺和剥削的结果。

(三)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的危害在于使生活世界殖民化,它会使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人的行为狭隘化,人会失去行为的自主性,生产活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样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产生冲突,最大化的消费与需求刺激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从而导致对资源的肆意开发和对生态的过度破坏。生态理性是社会生产目的不再以利润为动机,而是与生态保护相一致。生态理性提倡一种适可而止的需求方式,尽量少用劳动、资本和能源,努力生产耐用的、具有高适用价值的东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施生态理性,必须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就是发展小规模、无污染的技术和小企业,让人们到生产活动而不是到消费活动中去寻求满足,消费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基础之上。

(四)以使用价值替代交换价值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论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要使使用价值从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必须使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得资本主义商品的交换价值得以实现。要使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生态系统实现其使用价值或者内在价值,就必须****资本、消灭交换价值,从而使劳动得到解放,最终通过联合劳动实现使用价值,在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建立全新的财产关系。只有克服了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用价值才能够从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劳动才能够从资本的锁链中解脱出来,劳动力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潜能。因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资本的统治,克服劳动与劳动者的分离。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及局限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这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原因,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视闭的局限性。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阅的局限性

从根本上说,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联系在一起的,它实际上是经济危机的衍生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生态危机看作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试图用“生态危机论”取代“经济危机论”,把生态因素夸大为人们政治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这就不恰当地夸大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作用与地位,以致于用人与自然的矛盾来取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生态问题出发构建其理论基础,把异化消费看成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认为消除异化消费是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这就过分夸大了异化消费的社会政治作用。可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乌托邦性质,缺乏切实可行的实际方案。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3

危机以其空前的爆发频度、复杂性和破坏力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然生态、世界政治、世界经济、世界和平以至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破坏了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阻碍了人类前进的步伐。如何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各类型危机成为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针对受众在未击中的心理变化的特点,探寻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危机应对传播策略。

一、危机传播中的策略

1,内容策略

危机传播的具体内容应该从危机的诱因出发来探讨,这是因为明确诱因是指导组织对症下药解决危机的关键。同时,危机诱因影响着危机的发展状态和局势控制,也影响着不同状态下的受众心理及行为反应。一般说来,危机的诱因从内部诱因和外部诱因来进行划分。内部诱因包括:行为失误、突发意外等;外部诱因包括:自然灾害、恶性破坏、造谣、中伤等。

针对危机爆发的原因,确定危机的内容主要思路如下:

2.若危机爆发的诱因系内部诱因,即危机爆发是组织自身突发意外或者行为失误导致。危机传播的内容主要是:讲明事因、真诚致歉、表明立场、解决措施等。

3.若危机爆发是由他人蓄意破坏造成,比如、恶性收购、蓄意滋事、竞争对手恶性中伤、设下圈套等等。这种情况下的危机传播内容主要由:传达事实真相、维护自身权益、阐明事态发展、表明自身立场、积极进行危机应对、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等。

4.若危机诱因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或由谣言散布而起,危机应对传播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事实真相、对无端的质疑、指责和批评予以否决,并用事实攻破谣言还自身清白、重申自身立场及相关处理办法及工作进度等。

以上三种内容策略是按照危机诱因不同而进行区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危机的诱因和局势错综复杂,传播的内容并不会单一而清晰,往往是以上三种策略内容组合使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局势需要及时的调整传播的具体内容。保持顺应、疏导、维权的思路就能很好的指导危机传播内容的取舍工作。对内容策略实施的过程必须要有“度”的掌控。“过犹不及”的道理非常适用于危机的传播沟通之中。过度迎合受众,会让受众产生更高的期待,在危机沟通中丧失主动权,无法对自身合理权益进行保障。过分的抗争或者反攻更易招致多方不满和抵抗,成为众矢之的,更不利于危机的解决。

二、时机策略

著名的危机管理专家奥古斯丁曾经说过:“我对危机最有价值的经验,可以用六个字概况:说真话、立即说”。“说真话”告诉我们危机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而“立即说”指的就是传播的时机了。

很多学者都曾致力研究有关危机沟通要点,英国危机公关学家罗杰斯提出的“3t”模式――主动沟通、充分沟通和尽快沟通,得到了广泛推崇和赞誉。

主动沟通,强调危机组织应主动披露危机相关信息,取得沟通的主动权,引导危机话题,占据沟通主动位置。

充分沟通,提供高质保量的危机信息,向受众尽可能多的提供信息资料,但应避免提供无效信息,混淆视听。

尽快沟通,指抓住沟通时机,在合适的时机、运用合适的场合、选择合适的人选与受众进行沟通。3t模式,作为危机沟通工作中的行动原则,明确了危机沟通的要点也为危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导。”

“3t模式”中有两点用以说明传播时机问题,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取得主动性,还有一个讲求传播的时效性。

速度是危机传播的关键。危机的显著特点就是突发性和破坏性。危机爆发时,组织利益相关者(危机传播直接受众)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有利于判断危机的性质,从而采取合理处理措施。但在补救措施采取之前,应该要将掌握的信息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向受众公布,这是最为明智的决定。

尽可能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动。很多组织之所以在危机之后出现失控的局面,主要原因就是,在危机期间出现了“信息真空”。危机信息的缺失,使得错误的信息,迅速填补到了受众的信息空白地带。更关键的是,危机组织选择沉默的方式,本身就是消极态度的体现。为了掌握主动权,危机组织要时刻保持主动沟通的意识。一方面,用配合的态度,得到媒体和受众的初步认同和谅解;另一方面,公布相关背景信息,可以为后期全面信息披露争取时间,有利于媒体全方位的了解危机的性质,了解事态的真相,有效避免以偏概全报道现象的出现。

占据了危机传播的主动之后,危机处理者要随时与各个方面进行了解、接触,及时收集整理危机传播中的各类相关信息,为成功解决危机创造有利前提条件。

危机传播的时机策略讲求的是时效性和主动性,“及早、主动的告诉受众想知道的,预知受众想知道的”将有利于危机处理节奏的把握和解决的关键。

三、良好的传播态度

良好的传播态度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正确的沟通姿态。正常的视线接触、自然的肢体动作、诚恳的微笑、舒缓的语速、平和的语调都将有助于沟通者保持冷静、坦率、正直的形象,而这也正是危机沟通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

2、主动倾听和清晰表达。危机沟通的目的在于明确双方意愿、进行信息交换最终达成共识。有效主动的倾听能够让对方感知组织解决问题的诚意,同时疏导沟通者的怨气及抱怨。倾听是获得信息、争取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清晰表达的前提。清晰的表达指的是通过清楚、准确的表达,传达组织的立场和意见,消除误会和偏见。表达清晰、言简意赅避免造成理解偏差或断章取义。

3、善解人意的态度。危机受众特别是直接受众在危机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益损害,他们不仅希望能得到权益上的补偿更希望得到精神上的理解。组织派出的沟通代表在与受众进行沟通过程中应表现出坦诚、同情、理解的态度。运用缓和的语气及对话方式促进信任、减少摩擦和冲突。除此以外,在与危机受众沟通的过程中,还应讲究礼貌、注重细节、避免给沟通对象造成不适及反感。无论采用何种沟通技巧和方式都应自然随和、避免矫揉造作。

四、危机应对的三个关键阶段

时效性和主动性,是危机传播时机策略的首要原则。及时、快速的行动是危机应对的关键所在。然而对传播时机的把握并不在于危机的初始阶段而应贯穿于危机管理始终。诺曼・R・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一书中写到:危机管理应划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和从危机中获利。危机发生后,危机应对的关键环节就在危机的确认、控制及解决这三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成为了危机应对必须抓住的传播时机。

1,危机确认阶段。由于危机事件爆发,组织利益相关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益损害、危机事件对组织内外形成一定的破坏力,舆论压力产生。这一阶段是危机应对的最关键阶段。本阶段危机传播的主要内容为:真诚道歉或表达同情(视危机诱因而定)、公布事件调查的方法和进度、成立危机公关小组并向外界公布小组成员构成及工作进度安排。

2,危机控制阶段。采用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在政府及媒体的帮助与支持下,危机局势得到控制。此阶段,危机诱因调查清晰,对受损程度及范围进行全面估测。明确赔偿对象及赔偿尺度,制定组织形象重塑方案等。本阶段危机传播的主要内容有:通过合理渠道公布事件调查结果,公布危机受损实际状况,表明赔偿方式及赔偿尺度。发动受众及媒体等相关人士及部门参与组织形象重塑方案的制定与监督执行。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4

论文关键词:电力;公共关系;危机 

 

任何企业或组织都希望能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运营。然而,现代组织,尤其是电力企业这样的大型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上其他组织、群体与个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由于各自存在不同的利益,难免会发生纠纷和冲突。因此,在现实中,组织常常会面临这样那样的窘境,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公关危机”。任何组织在面对危机之时必须慎而又慎,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危机。电力企业在面临公关危机时应采取怎样的处理程序,如何维护企业形象,最大限度地减小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应急管理人员应该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导致电网公关危机的两类事故分析 

1.生产事故 

生产事故包括:自然灾害、设备制造质量、营运维护、人员过失、人身伤亡、劳保防护、环境保护、设备损毁等电网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危机事件,可称为“硬性”危机事件。对生产事故,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企业内部就能处理的危机事件。由于电网企业的服务公共性、电网基础性、管理垄断性,新闻往往会透过生产事故的现象挖到企业内部人的素质,反映危机事件事故本身的新闻本质,把自然性“生产事故”转化为“内部松懈、松弛、松散”的“人为事故”,而引发企业公共关系社会舆情危机,让有形生产事故变成企业无形资产的耗散。 

2.服务事故 

或称之为人员素质事故,这类事故对电网企业的损害不仅是伤皮毛,而且是动筋骨。“一人失职耗散几代人为企业付出的心血”,严重损害企业公共关系。此为企业危机管理的核心阵地。 

服务事故主要表现为:供电抢修不及时,不作为扩大停电范围;语言沟通失灵,造成客户误解;以企业的优越感忘记责任感,误导公众的言行;滥用垄断行为损害客户利益。诸如员工言行举止过错过失或者客户的误解误会都是服务事故产生的动因。服务事故的新闻投诉成为电网企业危机事件的主导元素。如2006年7月31日湖南浏阳电力局供电个别领导干部“陪酒停电”事件因客户新闻投诉转变为震动全国的丑闻。服务事故的预防是全员的主动作为。 

二、危机型公共关系的处理程序 

1.迅速反应,隔离危机 

危机一旦爆发,一定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的蔓延。这个阶段速度是关键,因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高度发达,任何组织的公共关系危机事件都有可能被迅速传播,如不加以控制,就可能使组织遭受重创。而采取紧急措施,一方面可以使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损失降低;另一方面则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为: 

第一,根据危机影响程度迅速成立应急管理小组。一般情况下,危机公关小组的组成由企业的公关部成员和企业涉及危机的高层领导直接组成。其任务一是负责危机的调查和调解;二是进行企业内部外部联络;三是为媒介准备材料。要千万注意的是,在危机情况下一定要把握住宣传口径的一致,作为公司的直接领导人和企业总经理千万不能随意发表言论,以免给媒体和大众落下口实。 

第二,在危机降临时,迅速将其隔离,以免蔓延、扩大。举例来说:1999年6月初,比利时和法国的一些中小学生饮用可口可乐时发生中毒,可口可乐公司迅速通知停止销售一切可口可乐的产品,以防中毒事件继续发生,为下一步危机调查和解决打下基础。 

2.全面调查,收集信息 

在危机得到初步控制之后,马上要对危机的范围、原因、后果进行全面调查。危机调查时采取适宜公关措施的基础,也是成功处理危机的关键所在。企业首先要安排调查人员深入现场了解事实,详细、全面细致地收集与危机相关的各种综合信息。以电力企业为例,调查人员要弄清楚几方面内容:本次事故是在何时、何地、何原因发生的?本次事故目前的情况怎么样?损失情况如何?这次事故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本次事故与电力企业有多大关系?企业要负多大的责任?是意外事故还是责任事故?本次事故企业要应对哪些公众?需要哪些外部力量来协助? 

3.针对危机,确定策略 

在对危机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危机类型的不同、对象不同,企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危机处理方案,并安排调配组织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合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三、企业在危机中面对各方公众的对策 

1.与组织内部公众沟通的对策 

在危机初期,及时向企业员工宣布应急管理小组成员,表明企业对待危机的态度,并且对员工提出应对此次危机的要求。 

在危机稳定期,及时向员工通报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无伤亡以及企业处理此次事故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将制定的危机处理方案通告给各部门,要求全体员工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协同行动。 

在危机抢救期,及时向员工通报造成事故的原因,协调内部力量对事故进行抢救(尽快排除故障,恢复供电等)。 

在危机处理结束后,要对危机处理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奖励在事故处理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处罚危机事件的责任人。 

2.与受害者沟通协调的对策 

如果此次事故造成了人员(内部员工或外部公众)的伤亡,一方面要立即进行抢救工作或进行善后处理;另一方面应立即通知家属,并尽可能提供条件,满足家属的探视要求。 

要积极倾听各方面公众的意见,并合理赔偿损失。对于受害者家属的过分要求,公关人员应宽宏大量,坚决避免在事故现场与家属发生争执或冲突。另外,与受害者方面商讨问题处理方法时也要做到有分寸的让步,尽可能避免诉诸法律。 

与受害方沟通时企业应尽可能满足受害方提出的要求,特别是经济方面的要求。企业在委派公关人员(交涉人员)时,应尽量保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以免引起受害者的疑虑和不安。 

3.与新闻媒介沟通的对策 

(1)对待媒体要注意“先发制人”。即在危机出现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以引导舆论走向,避免出现大量谣言。这就是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的“填补信息真空策略”,也就是所说的“先发制人”、“先声夺人”、“先入为主”原则。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面对媒体问询时,应尽量避免保持沉默,或者发表模模糊糊的“声明”,千方百计地推诿责任,或者干脆用“无可奉告”推挡了事。 

(2)尽量保证公开透明。危机出现后,如不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会出现大量谣言。谣言如不及时、有效的控制,负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谣言的扩散可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给产品形象、企业形象以致命性打击。制服谣言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公开、透明,多提供信息。谣言止于公开透明,公开透明了,提供的信息多了,谣言就失去了藏身之处。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莱德贝特·李提出了处理企业危机的著名的“公开管理原则”。该原则的核心就是“公开地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准确的消息”。 

(3)面对不同媒体要注意针对性。 

首先,应明确表态的目标受众是公众和媒体,而不是专家、学者,也不是上级领导。所以表态内容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播。具体地说,就是起码首先要让公众听得懂。涉及专业性问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行话、术语,要用带有感情色彩、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这样才能有效获取媒体、公众对企业的理解和同情。另外,不要绕圈子,不要长篇大论,应该直截了当、干脆利落。 

其次,对不同的公众要说不同的话,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现在媒体在向分众化发展,不同的媒体有它侧重的受众,而不同的受众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关注程度和关注重点。要取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就需要满足这种不同的信息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所以,回答不同媒体记者提问时一定要想一想其背后的读者都是些什么人,想一想怎样说对他们才能产生效果。 

(4)面对媒体注意“统一口径”。该原则不仅对政府处理公开突发事件非常重要,对企业危机管理也至为关键。危机发生后,企业内部很容易会陷入信息混乱状态,对外发出混乱无序、互相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声音。这样会让人觉得企业内部混乱,并且容易暴露出企业内部矛盾,同时也会让媒体和公众莫衷一是,引发公众猜疑和不信任,导致一些媒体进行不准确的报道,从而引发新的危机。所以,应由企业新闻发言人或指定的新闻发言人统一管理对外信息的工作。避免出现多人表态或擅自表态的情况。 

(5)保持坦诚的姿态。态度决定一切。危机出现后坦诚的态度是最好的媒体应对策略。任何危机的发生都会使公众产生种种猜测、怀疑,处理不好还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和炒作,要想取得公众和媒体的信任,必须采取真诚、坦率的态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首先应表现出坦诚和负责任的态度。面对媒体曝光或炒作,有关企业应在第一时间主动检讨自己的不足,表示愿意承担责任,自身没有责任,首先也应表示同情、关切或道歉,这样才能获得媒体的同情,最起码是不反感,让媒体没有炒作、煽情的材料。这样才有可能将事件的不利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 

(6)面对媒体舆情应留有余地。企业危机公关的重要原则就是留有回旋余地原则。 

一是说话留有余地。出现危机后,回答提问时说话不要太绝对。如,“我们的质量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甚至批评人家造谣、诽谤等等。如一经查实质量有问题,哪怕有很小的一点问题就会非常被动。失去了公众的信任,要想恢复信任就难了。 

二是不要让企业一把手充当新闻发言人。这样容易失去回旋余地。许多公司危机媒体应对的败笔就是在第一时间把公司董事长推向了前台,直接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董事长的回答实际上就是公司最终的回答,没有可以回旋和调整的余地。如果实在躲不过去,最高决策者也只能做些原则表态,体现企业的诚意和负责任的态度,如表明企业愿意配合、合作,给各方一个满意的交代等等之类的话。最后,如果危机进一步扩大,再考虑企业一把手出面直面问题。 

4.与上级领导(主管部门)沟通的对策 

危机(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主动地向上级单位进行实事求是的报告,不要文过饰非,更不要歪曲事实真相。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应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度,求得上级的指导和帮助。 

与上级沟通时要注意:危机事件处理完毕,应向上级主管单位详细报告处理的经过、解决的办法、事情发生的原因等情况,并提出今后的预防对策措施。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5

摘要:生态危机的表面上是人与自然的异化所致,其深层次原因是人与人现实异化的突出展现。要解决好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需建构全球生态文明,其中一条重要的哲学路径是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生态危机;哲学;异化;文明

随着工业化的全球推进,人类面临的最大共同问题是全球生态危机。这个问题在哲学视野下折射出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同一性,其表层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哲学

生态危机(ecologicalcrisis)一般指生态系统崩溃的可能性,人类活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害,甚至生命维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危及人类的福利和生存发展。[1]生态平衡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高度适应,种群结构和数量比例长久保持相对稳定,生产与消费和分解之间相互协调,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接衡。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造成损坏可通过负反馈机制自我调节得以修复而维持稳定与平衡。但当外界干扰压力很大,使系统变化超出生态阈限时,自我调节能力丧失,整个系统受到严重伤害乃至崩溃,当严重到威胁人类生存时,导致生态危机。生态危机表现为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秩序紊乱、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严重危害人类利益、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态哲学作为生态学和哲学综合形成的学科,用生态系统方法研究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早期的生态哲学宣扬人和宇宙的统一性,确认自然界的和谐和完整。生态哲学拥护者反对非理性的工业发展、技术统治的理性主义和大都市主义等。

二、生态危机表层哲学解读:人与自然的异化

肇始于古希腊的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战胜恶劣的自然界,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但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使用工具能力空前强大,技术的滥用对自然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恶果,数次出现生态危机的兆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遭遇空前的异化。

在西方,长期以来人类中心论占据主流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活动固定在主客两极化的框架内。人类把自己当作世界中心和自然主宰,把世界当作对象,把天地万物看成技术原料,可任意向大自然索取。在我国,“人定胜天”的观念影响很深,把“与天奋斗”、“与地奋斗”当作豪迈气魄肯定。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由于滥垦滥牧,植被遭破坏导致“黑色风暴”,1934年“黑色风暴”带走3亿多吨表土,毁坏数千万亩农田。中国在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冲突达5.1万起;中国目前表现出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濒危物种激增、天然湿地大片消失、人工林树种单一化等生态危机的迹象。生存环境恶化使我们省悟,导致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本身,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要和谐。

三、生态危机深层哲学解读:人与人的异化

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并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窒息或文明的中断。20世纪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和污染,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演变为严重的生态危机。世界文明发展史研究表明: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印度,中美洲的玛雅,中国的楼兰,这些文明的兴衰都和所在地区森林数量、质量和植被分布密切相关。

人与人关系的正常综合表现是人类文明。石器时代的原始文明,人们须依赖集体力量才能生存,生产活动靠采集渔猎等。铁器出现创造的农业文明为时一万年左右。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工业文明,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世界工业化发展使征服自然达到极致;全球生态危机表明地球无力支持工业文明继续发展,需开创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生存――生态文明。卡逊在《寂静的春天》警告指出,“我知道并没有一个村庄经受过如我所描述的全部灾祸;但其中每一种灾难实际上已在某些地方发生,并且确实有许多村庄己经蒙受了大量的不幸。在人们的忽视中,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这个想象中的悲剧可能会很容易地变成一个我们大家都将知道的活生生的现实。”[2]

四、生态文明的重要哲学路径: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得出结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统一,将人与自然关系定位在积极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非大自然主宰,也非大自然奴隶,而是大自然朋友。人与自然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应该成为生态文明重要哲学渊源。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质的解决应该依靠道德和政治。正如摩莱里所说,“你会清楚地看到自然的最简单而又最好的教诲,它总是处处与通常的道德和政治不相容的。”[3]

儒家倡导“畏天命”,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行为要警觉;倡导“知天命”,要求人们去认识、掌握自然规律,认识天人关系,达“不逾矩”境界;倡导“制天命”,人类可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作用。道家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基本皈依;道家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认为,公平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建立合理生态平衡观,改善生态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主张整体论、内因论与有机论;逻辑思维强调主客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擅长类比与串联式思维;行为范式注重将人类德性推广于自然界,强调合理取材、善待自然、知止知足;以“和”为贵的人文情怀不仅局限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之间,而且渗透于人与自然之间。正如此,中国传统文化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美]R.卡逊著,吕瑞兰译.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3.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6

近年来,频发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让我们意识到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轻龄化倾向,日益增强的生存压力使得很多处于心理成长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也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已经证实,未能恰当处理的学生心理危机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于初中新生来说,通过系统完善的干预策略恰当地化解心理危机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适应环境、保证学生学业质量、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帮助初中新生度过心理危机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初中新生心理危机及其表现

1.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学家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景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就是心理危机。[1]心理危机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即(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失衡。[2]

初中新生处于青春期心理敏感期,相对于生理的飞速成长变化,心理的发展相对滞后。面对生活环境、社交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或者情绪。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如果危机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很容易影响学生心理平衡,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甚至会长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行为主义理论研究以及大量针对成年人心理问题研究证明,多数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成长时期未能妥善处理的心理危机。因此,我们应该把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危机、维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平衡作为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初中新生心理危机的表现。由于初中新生心理危机是特定时间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因此初中新生心理危机特点相对清晰。

(1)紧张焦虑。心理危机对学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情绪方面。不少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容易紧张和焦虑,恐惧生活中出现的新人新事,甚至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在对学生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容易引发主体对外界的怀疑和敌对以及对自己的不信任,表现在学生行为中则容易发展为易怒、暴躁或者沮丧、麻木两种倾向。调查了解的信息表明,许多初中新生表现出来的非常态攻击性行为以及选择性逃避行为都与紧张、焦虑引发的心理危机相关。

(2)失眠,困乏,食欲下降。心理危机对个体生理方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身体状态的非常态变化。不少学生入学短期内表现出心跳加快,失眠、困乏,噩梦、易受惊吓,食欲不振、肠胃不适等生理不适症状,个别学生会出现头晕、胸痛、感觉呼吸困难或者其他种类心理性疼痛。特别是学生入学第一个月的适应期内,以上特点表现较为突出。

(3)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在对不少家长的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不少学生在入学初期出现学习困难或者学习状态不理想。在现实小学到初中相对平稳的知识过渡背景下,心理危机成为引发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4)非常态行为改变。心理危机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非常态行为改变。学生的行为特点是随着身心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变化的,但是短时间内非常态的行为改变有悖于行为发展的规律。不少学生在入学初期容易出现选择性逃避行为以及非常态攻击性行为,表现为沉默寡言、刻意逃避、逆反以及易发冲突等。

二、初中新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

初中新生心理危机的应激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的突变,但是环境变化只是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表面原因。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心理应激与自我压弹力。心理应激是由环境变化、生活事件等应激源引起的心理紧张状态。自我压弹力又称为“心理弹性”,本质上是个体在困难情境下维持正常发展状态的能力。当应激强度超过个体自我压弹力的时候,心理状态无法保持平衡甚至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心理应激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与生活事件自身的性质、特点有关,也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个人经历、适应能力、情绪状态及个性倾向性有一定关系。初中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对自我的认识和掌控能力,独生子女优越的成长环境也不利于学生自我压弹力的提升。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学生自然会因陌生而恐惧,因不适应而无所适从。当学生意识到所接触的信息远远超出自己的既有经验,且个人的自我适应能力也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心理危机便会产生。

2.安全感与自我保护。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初中新生接触新的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后,安全感成为学生首要的内心需求,在人的群体性作用下,社交需求也逐渐成为学生的重要需求。由于学生前期成长背景和教育环境各不相同,不少学生无法恰当地处理自我保护与对外沟通之间的关系,不能妥善地解决新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容易产生心理状态失衡。

3.青春期复杂的身心变化。初中生刚步入青春期,生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心理发展的进程,渴望成长、独立、自由的心理往往容易与现实中的依赖、约束相冲突,从而引发了心理上的动荡。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情感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冲动性和暴发性,以至于自己都难以驾驭,他们会因为小小的成功欣喜若狂,也会因为微不足道的挫折而心灰意冷,并且经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情感上的大起大落。处于这种心理环境下的初中新生在面对心理应激事件的时候更加敏感,也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的现象。而伴随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的本质。

4.学校育人功能弱化。基础教育改革并没有改变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运行体制,学校的育人功能在实际上被弱化并局限为知识教育层面,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被笼统地归属为德育工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实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停留在课堂知识教育层面,或者被附加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初中学生心理教师都是由教育管理者或者班主任兼任,很少有学校具备有专业资质的学生心理辅导教师。由于班主任教师不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背景和实际操作技能,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无法科学、合理地开展疏导工作。

5.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家庭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给子女所提供的教养、教育条件,父母亲的教育思想,教养、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心理气氛等等均会影响人心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水平。发展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实施的早期教育及个体获得的早期经验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初中新生来说,学生各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背景造就了学生不同的心理应激水平和压弹力,也决定了学生在新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全面的教育体系,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环境都责无旁贷。

三、初中新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心理危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也是学生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只有通过经历心理危机,学生才能逐渐学会如何实现内在与外界之间的平衡,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以及自我压弹力。但是,如果心理危机程度超出了学生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且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很容易留下心理创伤甚至心理障碍,更严重的情况下会容易引发极端行为。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应激源控制、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以及社会支持四方面探讨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1.加强初中新生心理应激源的控制。造成初中新生心理危机的应激事件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着心理危机防控为主的干预原则,加强应激源的控制,才能缓解初中新生心理危机问题。第一,减少应激源,以维护新生心理安全感。在入学后,应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并适应新环境中的新事物,应尽量避免教师调整,保证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信任,减少学生心理压力。第二,培养集体意识,增强学生心理归属感。通过举行团体性活动、比赛,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心理归属感,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从而削减应激事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第三,合理设计过渡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学习是学生生活内容的主要部分,也是应激事件的主要来源,教师应该合理设计过渡课程,引导学生实现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内容和方法方面的平稳过渡,避免厌学、逆反等逃避心理的产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完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该包括课程、管理以及教师培训几个部分。第一,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学校应该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应该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特点编订灵活的教育课程,开展教育教学,保证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解决内心的困惑,缓解内心的压力,提高心理应激能力。第二,以人为本,挖掘管理育人的正能量。学校应将心理辅导的理念融入管理育人工作中,在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管理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充分挖掘管理行为对学生心理成长的正能量。第三,开展教师培训,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基于目前初中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匮乏的现状,学校应该对教师开展常态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提高教师辨别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

3.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预测,通过预防,减少危机发生的几率,降低危机发生时对个体的影响。第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依托学生入学时心理普查,可以掌握在不同生活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了不同学生不同的应激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活动以及危机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第二,建立两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一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依托校内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二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整合心理专家、研究所等专业资源,解决学校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两级防御机制基本符合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际。

4.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应该吸纳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家庭环境支持、社会关系支持以及专业诊疗支持尤为重要。第一,创造和谐互助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结构等都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广泛开展家长团体心理辅导,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并在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时候适时地实施干预。第二,维护学生良好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应激能力,亲友的关心以及同龄人的友谊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很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第三,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保障。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应该充分发挥人才以及软硬件资源优势,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教师以及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心理危机学生诊疗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CaplanC.theprinciplesofpreventivepsychiatry[m].newYork:BasicBook,1964:25-26;

[2]FranceK.Crisisintervention(Fourthedition).Charliesthomaspublisher,LtD.2002.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7

关键词:初中;新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

近年来,频发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让我们意识到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轻龄化倾向。日益增强的生存压力使得很多处于心理成长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也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已经证实,未能恰当处理的学生心理危机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于初中新生来说,通过系统完善的干预策略恰当地化解心理危机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适应环境、保证学生学业质量、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帮助初中新生度过心理危机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初中新生心理危机及其表现

1、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学家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他先前处理i司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景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就是心理危机。iii心理危机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即(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失衡。㈦初中新生处于青春期心理敏感期,相对于生理的飞速成长变化,心理的发展相对滞后。面对生活环境、社交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或者情绪。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如果危机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很容易影响学生心理平衡,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甚至会长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初中新生心理危机的表现。由于初中新生心理危机是特定时间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因此初中新生心理危机特点相对清晰。(1)紧张焦虑。心理危机对学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情绪方面。不少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容易紧张和焦虑,恐惧生活中出现的新人新事,甚至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在对学生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过受的紧张和焦虑容易引发主体对外界的怀疑和敌对以及对自己的不信任,表现在学生行为中则容易发展为易怒、暴躁或者沮丧、麻木两种倾向。调查了解的信息表明,许多初中新生表现出来的非常态攻击以及选择性逃避行为都与紧张、焦虑引发的心理危机相关。(2)失眠、困乏、食欲下降。心理危机对个体生理方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身体状态的非常态变化。不少学生入学短期内表现出心跳加快,失眠、困乏,噩梦、易受惊吓,食欲不振、肠胃不适等生理不适症状,个别学生会出现头晕、胸痛、感觉呼吸困难或者其他种类心理性疼痛。特别是学生入学第一个月的适应期内,以上特点表现较为突出。(3)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在对不少家长的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不少学生在人学初期出现学习困难或者学习状态不理想。在现实小学到初中相对平稳的知识过渡背景下,心理危机成为引发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4)非常态行为改变。心理危机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非常态行为改变。学生的行为特点是随着身心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变化的,但是短时间内非常态的行为改变有悖于行为发展的规律。不少学生在入学初期容易出现选择性逃避行为以及非常态攻击,表现为沉默寡言、刻意逃避、逆反以及易发冲突等。

二、初中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1、培养挑战精神。树立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他们对初中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学习内容的增多,再加上来自同学、教师、家长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原有的自信产生了动摇。面对这种情况,为了使他们能够正确接受挑战,树立信心,教师要注重把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为心理健康课的起点,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真诚地与老师、同学、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消除心理障碍,减轻压力,接受挑战,树立自信。

2、培养合作、交往、悦纳意识,做负责任的人。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认可别人的重要性和作用。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再加上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独特的身心特点,极易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产生偏差。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善于与人相处,教师要选择一些适宜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探讨,给他们提供合作的机会,让他们正确理解与他人交往的原则。如在“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吗?”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析个人在家庭、学校、班级及与他人相处时的责任。就像拔河一样,如果大家都在努力,而有人却应付了事.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两个同学闹矛盾,把过错都推向对方,一味指责对方,他们也是不负责任的人。

3、优化心理环境,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与个体所处的心理环境有关,在集体中。个体受制于整体,而整体的心理环境又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教师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在一个宽松和谐的集体中,每个学生都能愉快、轻松地享受生活、接受知识。都能真诚自然地表露情感,自如地进行人际交往,这种氛围对那些自卑、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的学生会有很好的影响。

三、结语

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学生自信、自省、自我调节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吴汉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5):432―433.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8

【论文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

随着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地威胁人类生存,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变化的社会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表达。他们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满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希冀寻找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并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革命”相结合。他们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危机的形式已经从经济危机转变为生态危机,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同时,他们结合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最终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稳态经济的策略主张。毫无疑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在当代社会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与实践意义的。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演进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威廉·莱斯的理论

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被认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1972年出版《自然的控制》一书,书中指出统治自然的观念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意识根源。他的生态危机理论概括成一句话即:“控制自然和控制人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对自然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控制。同时在另一本书《满足的极限》里,他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越来越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科学技术沦为统治和欲望的工具.而要解决生态危机,就要实行稳态经济,发展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经济要求缩减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扩大其调节作用,重新评价人的物质要求。面对能源短缺,地球自然界的不断萎缩和生态支持系统的日益相互依存,或许还需要一种新的禁欲主义。网因此,我们需要建构一种新的自然观来帮助我们人类改善现今的生产生活方式,摆脱生态困境。

(二)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和“期望破灭的辩证法”

另一位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其中心论点是“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转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嘲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主要是由“异化消费”所引起的。他主张通过“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来克服异化消费及其引起的生态危机。所谓“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指的是这样一种状况,即在工业繁荣和物质相对丰裕的时期.本以为可以指望的源源不断提供商品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而这不管愿意与否.无疑将引起人们对满足方式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评价。人们对可以不断提供商品的能力的期望破灭.最终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即对人们在一个基本上不完全丰裕的世界上的满足前景进行正确的评价。”由此,他的解决办法是促使社会生产、经济以及政治过程“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然而,可以看出,对权力的过分平均及分化的愿望在当今难以实现。

(三)高兹和其政治生态学

高兹认为现代技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度集中的技术即核技术,这是一种独裁主义的政治选择,它导致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并有利于对人民的控制,具有独裁和加强资本力量的倾向;另一种是分散的技术,它可以用来开发再生性能源,它服从于大家的控制而不能创造利润,具有潜在的反资本主义倾向。因此,人们必须在两种社会之间做出抉择:一种建立在独裁主义的技术基础上的社会——它加强了对人和自然的统治;另一种建立在民主的技术基础的社会——它促进个人自主及与自然的协调。

(四)佩珀和其生态社会主义

英国绿色运动的著名代表佩珀在其著作《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主义》(1933)里面,建构了一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目标为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政治。其生态社会主义即人类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强调人类精神。在他看来,关键在于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否则可持续发展与实现绿色资本主义只能是空中楼阁。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要想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阐释

(一)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生态危机是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难题,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原来设想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并未如期发生.而是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从经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更可虑的是,生态危机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因为资本主义存在就需要不断扩大的商品生产为基础,然而这势必造成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当人们认识到过度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恶化时,也破灭了对商品无限供给的幻想。开始重新审视满足人类需要的方式,并最终寄望以社会变革的方法解决生态危机。

(二)“消费异化”导致生态危机

本·阿格尔提出的所谓“异化消费”,指人类用获得商品的办法补偿其令人厌烦的、非创造性的.且报酬不足的劳动生活。之所以叫“异化消费”,一是因为高度协调和集中化的生产过程使人感到缺乏自我表现和自由劳动的意义.于是,就逃避到以广告为中介的商品消费中寻找人生意义,到消费中实现创造性,人为闲暇而活:二是因为它使人把满足、快乐与消费等同,这是对异化劳动的不恰当的补偿;三是因为它把异化劳动当做物质丰饶的必要条件,从而又支撑起了异化劳动。“消费异化”观表明人们并非出于真正地需要而去购买商品,而是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操纵下追求高消费.把消费作为自我满足的手段,当做人生的唯一乐趣.从而异化了消费。同时。异化消费和异化劳动之间互相作用,进而延续了资本主义的寿命。

(三)建立“社会主义稳态经济”方能解决生态危机

针对生态危机和异化消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解决办法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稳态经济”,即在扼制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使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分散化、非官僚化和社会化。他们主张缩减资本主义生产能力.加强国家调节力度,控制资源消耗并提高有效使用率。最后,在他们看来,我们还需要从根本上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但这种所有制并非国家政权所控制,而必须充分贯彻实施分散化和非官僚化原则。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

正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所论证的,在生态危机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人类已经处于异常危险的境地:一方面.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提供着不尽的商品以满足人们无限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已经造成自然与人类的对立,我们正在自食恶果。为此,我们必须摒弃陈旧的观念,改变发展模式,改善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我们必须在以不牺牲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既满足当代人物质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逐步改善与自然的敌对关系.最终达到和谐共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原则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疯狂地破坏自然,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尽量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做到既按经济规律办事,又按自然规律办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态建设水平.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我们需要解放发展生产力,寻找新的更节约、更少污染、更保护环境的技术和方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吸取之前工业化的经验教训.用更严格的生态指标来衡量科技进步,调控其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加大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依靠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协调来推动人类的健康发展。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9

社会环境对幼儿园危机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当社会环境处于有序的良性发展状态时,整个社会领域就会出现和谐发展态势,反之,社会领域就会出现各种危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经济社会变迁过快,伴随而生的则是社会冲突与混乱,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我国的社会文化体系也在经历着巨大变化,社会文化体系逐渐失衡,如,道德虚无主义心理蔓延、公共伦理道德失范、社会良知被遗弃、利己主义和坑蒙拐骗行为等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2]严重的规范缺失和规范偏离现象,导致人们在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时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约束。这些自变量的存在和发展将会影响到幼儿园的安全发展。

二、管理者的认识与信念

幼儿园管理者的认识与信念对于危机的发生、演变及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危机管理理念影响着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的危机预防与处置理念和行为。一般而言,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对危机的认识和信念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防胜于治”的危机管理常态化,认为在危机管理中要坚持“防患于未然”,将危机预防作为幼儿园管理的常态工作来抓。第二类是“水来土掩”式的被动应对,认为幼儿园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危机在所难免,在危机预防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将危机管理重点放在处置方面。第三类是“亡羊补牢”式的补救性管理,幼儿园管理者平时疏于对危机的防范,当危机爆发后才采取措施加以艰难应对。幼儿园务必要摒弃“水来土掩”式和“亡羊补牢”式的危机管理思维,要坚持“防胜于治”的危机管理常态化思维,在危机预防方面下功夫,最大程度上保障在园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

三、危机信息的检测与处理

在危机预防阶段,幼儿园如果能够及时掌握相关危机信息,采取措施,就能大大降低危机爆发的概率。因此,有效的幼儿园危机管理需要掌握范围广泛、准确、及时的危机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科学解读和处理。危机信息检测是危机预防和预警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在危机信息情报的搜索和检测上越全面和详细,越有助于认识危机的状态,越有助于防控危机的爆发和降低危机的危害。从已有的幼儿园危机事件案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危机事件的爆发与危机信息检测工作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危机信息检测工作可以为危机预警提供准确情报,危机信息情报对于危机决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塑造作用,可以警示人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解危险源,进而避免潜在危机发展成既定危机事实。如果幼儿园管理者对某些与危机有重要关联的危险源事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如果在发现危险源后没有及时科学处理,则会在客观上为危机爆发提供了机会。因此,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危机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处理工作。幼儿园要在安全检查制度的要求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幼儿园进行全园安全检查,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危机情报。对那些可能引发危机爆发的危险源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将幼儿园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决策机制与程序

幼儿园危机在给人们带来危险和破坏的同时,也给人们一些处理危机、转“危”为“机”的契机。因此,在危机管理领域应高度重视危机决策系统的正式和非正式机制对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幼儿园危机管理决策机制主要涉及以下若干要素:决策者的认知水平与当机立断行为效果、决策者对危机信息的依赖程度、决策圈内的互动、管理者与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决策者对现存决策机制与程序的认知与依赖性等。这些自变量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危机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影响危机管理的效果。因此,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在面对危机进行决策时,要坚决避免优柔寡断和固执武断,而要根据事先掌握的危机信息按照决策机制当机立断进行正确决策,为危机处置和抢险救灾争取“黄金时间”。

五、个人性格等特殊因素

个人性格作为非常规因素,对幼儿园危机管理行为及效果也具有重大影响。一般而言,个人性格等特殊因素包括幼儿园领导者及责任人的个性、心理压力、工作风格等。据大量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在危机管理中,领导者的危机管理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要透过领导者的个性表现出来。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个性影响着其危机管理的风格和思路,影响着危机管理决策和危机处置行为。幼儿园危机责任人的个性影响着其执行危机管理者的管理意志效果,也影响着具体的危机处理思路和行为。果断的危机处理责任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执行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做出的危机决策,而依赖性的危机处理责任人在处置危机事件时则显得危机处置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幼儿园危机事件往往会给幼儿园相关责任主体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认知扭曲,从而对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置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能够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做到临危不乱、忙中有序,是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和相关责任主体应该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六、幼儿园危机舆论生态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篇10

【关键词】网络生态危机表现形式解决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普及率的提高,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在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由于网络主体对网络的不当利用,而造成网络环境的污染和网络生态的失衡现象,网络生态危机也随之出现。

一、网络生态危机的定义

网络生态系统是由网络主体、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政策法规和网络文化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内部循环、外在关联、互生互动的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第一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具有隐匿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

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指“网络的使用和运营主体在信息的生产、交换和传播过程中的失范行为所导致的网络系统的失衡现象,网络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危机,是现代社会和文化危机的一个表征”,①这个定义侧重于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待网络生态失衡。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生态危机是指“由于网络传播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网络的滥用与误用,而造成网络信息超载,使网络传播效果失衡,严重影响网络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②

二、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

网络环境的形成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带了信息泛滥、网络犯罪、道德缺失、人情隔膜等社会问题。具体来说,网络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网络传播主体的道德缺失

随着参与网络传播的个人与组织空前扩大,这一群体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成员的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的特性,网络传播主体受到的约束相对来说更少,因而道德缺失现象更为严重。

网络犯罪的猖獗是网络传播主体道德缺失最直接的体现。网络犯罪是犯罪分子非法利用网络来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传播行为,它的主要形式有:制作和传播网络病毒、实施网络诈骗、从事黑客活动、侵犯他人隐私等。2007年2月,我国破获了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大案――“熊猫烧香”病毒案。“熊猫烧香”病毒实际上是一种变种的蠕虫病毒,对计算机程序和系统有极大的杀伤力。许多著名网站都遭到了此病毒的攻击,致使中毒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超过了数千家。这一案件的犯罪主体李俊缺乏道德自律,在黑色利益链的驱使下,靠编写网络病毒赚钱,最终触犯法律,接受法律的严厉制裁。在网络传播环境里,网络传播主体道德的缺失,自律意识的匮乏,网络行为不受约束,将使得网络犯罪成为最主要的犯罪形态,破坏网络生态的平衡。

2、网络传播内容的污染

网络上传播的海量信息包括了大量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等,这些有害信息不仅让网络传播通道堵塞,网络传播内容超载,影响人们对有效信息的使用,更会对信息接受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

网络信息污染主要体现在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的泛滥成灾。网络传播环境“把关人”的弱化,使得虚假信息横行霸道,加剧了网络环境的信任危机。网络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的危害也不可小觑。一些调查显示,受商业利润的驱使,在互联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曾经光顾或上网看黄色内容的大、中学生达50%左右。③网络有害信息的泛滥,不仅降低了网络生态环境整体的道德水平,还毒害了网络传播主体的身心健康,最终导致网络生态危机。

3、网络传播行为的异化

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异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蜕变为脱离生产者,而且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④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对现实的虚拟更为逼真,使得人们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从而加重了电脑对人的控制,使人的主体性丧失,人成为了电脑技术的奴仆。

网络虚拟引发的人格分裂、网络沉溺带来的社交恐惧、网络交往助长的现实冷漠等问题的出现,让网络传播行为的异化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另外,网络游戏的风靡,让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他们满足于虚拟角色的扮演,将网络游戏当成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关心真实的世界,荒废自己的学业与工作。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混淆,导致了游戏参与者自我认同的混乱,更有甚者,造成了人格分裂。

4、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

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是网络传播生态危机最为隐性的表现形式,网络传播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主要体现为数字鸿沟的出现。数字鸿沟是传播学上的“知沟理论”在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发展,它是指在网络传播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那些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利用其优势地位,率先使用网络技术,成为信息富有者;而与之相对的是,那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信息贫困者。

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还存在于国内社会各阶层之间。国家之间数字鸿沟不仅让强国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也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剪刀差”,使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控制更为严密。在互联网上,70%的信息都是用英语表达,而且由发达国家输出的信息占绝对的优势。另外,国内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不仅给现实社会带来了新的社会分层――网民与非网民,高网络技术者与低网络技术者。而且根据“马太效应”的“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原理,会加剧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引发弱势群体对社会的不满,增添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由此可见,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加剧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穷者的对抗,不利于网络生态平衡的实现。

三、网络生态危机的解决措施

网络生态危机渗透到网络传播的整个过程,并对网络传播的正常进行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网络生态危机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总体来说,网络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网络传播主体的自律和主体之外的他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网络自律机构培育网络主体自律意识

网络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传播主体对网络的误用与滥用,因此成立网络自律机构,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对网络行为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规范,对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于2001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是我国首个互联网自律机构。该机构制定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提出了13款自律条款,从信息安全、文明上网、公平竞争、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对网络传播主体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约束。

2、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道德素质

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防范网络主体行为失范,是网络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应将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课堂教育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体系,通过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群体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而网络教育则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开展网络道德的宣传与教育,如开展远程教学、开设专门性网站、举办网上专题访谈活动等等。这些途径将有助于网络主体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清新网络空气,为网络环境培育道德高尚的主体。

3、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与宣传

网络空间的他律首先就要求国家法律法规对互联网进行规范和管理。现阶段,我国已经在网络行政、网络权益、网络安全、网络交易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但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还有一些网络法律法规则缺乏操作性。因此,在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法律制定者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网络的新发展,还要细化网络法规,针对不同的网络群体和网络行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网络法规的时效性和操作性。

另外,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刻不容缓,现在许多的网络犯罪主体都是由于不懂网络法律而触犯法律以致犯罪。因此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主流媒体进行网络法规的宣传,开展网络法规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的活动,扩大宣传面,把握宣传重点,提高宣传效果。

4、发挥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能

网络监管部门在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法律的权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能,一方面要提高网络监管的技术水平。网络监管部门要不断更新网络信息加密技术、网络病毒防范技术、信息过滤技术和信息确认技术等,占领技术制高点,更好的对网络空间进行技术规范。另一方面,网监部、信息产业部、通信部和公安等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强合作,注意把握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创新工作方式,实行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协同作业,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网络监督管理体系。网络监管的到位将有助于网络传播有序的进行,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②蔡志文、万力勇,《浅论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文化之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

③赵士林、彭红:《网络传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