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劳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0:35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1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连续发表了《学做一个人》(1925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学做合一》(1927年)、《在劳力上劳心》(1927年)、《手脑相长歌》(1931年)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就明确指出:旧的教育与社会、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其最大的弊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使读书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脑不用手的半残废;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这种教育,陶行知一方面强烈地反对,并号召要革书呆子的命;另一方面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指导。他的口号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叹的是,时隔这么多年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镜头一:十来个高中生打扫几个平米的包干区,往往在聊天、追逐、打闹,几分钟的事,半个小时还完不成。镜头二:每到周末高中住校生回家时,往往是大包小包的,里面装的大部分是脏的衣服、鞋子甚至是袜子。镜头三:走进一间学生宿舍,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被子不叠、衣服乱放……这些现象应该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所阐述的丰富、精湛而又实际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高中生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一、加强劳动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劳动需要心理,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三、教师身体力行,以“行”取胜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2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定位

2019年7月,教育部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提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打造复合型人才是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不仅有助于落实教育方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

一、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57年,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党和政府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2015年,根据系列讲话精神,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举行,再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这是推进劳动教育的强大动力,因为劳动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良的传承。2020年3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不仅标志着新时期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覆盖,也为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二)劳动教育需要体系和制度化保障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进而满足服务社会的外在需要。因此如果不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内在驱动力,劳动教育就会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只有建立起自身的运作体系,劳动教育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高了劳动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制度化保障,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有助于高等医学职业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技精湛、身心健康的医疗人才。

二、劳动教育在高等医学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一)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关键阵地劳动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事情,而学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是主战场。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受城市化、独生子女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存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高等职业学校坚持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医学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具有良好的医德是第一位的,而劳动价值观直接影响医德的形成,因此劳动教育应成为每一位医学生的必修课。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重要阵地,传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让劳动价值观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最新的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纳入课程设置中,强调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劳动教育不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形式,而是各种教育的统领,要把劳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果能够较好地发挥劳动的穿针引线功能,依托课程体系构建劳动教育体系,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把劳动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环节中,就能通过劳动教育这一有效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培育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塑造劳动习惯,有利于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专业特色鲜明,要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高等职业教育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医学实践能力既包括临床操作能力,也包括临床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认识到既要加强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医学职业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被纳入了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设立“劳动教育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校爱专业的品质;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体会生产工作;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等。劳动教育课作为医学专业课的强有力支持,成为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开展劳动教育课的有效途径

第一,在思想认识上应该遵循教育的根本规律,即社会发展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现实社会中劳动被轻视、被淡化等问题的迫切需要,是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现实要求。第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促进劳动教育课与德智体美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两手抓”,但不能“两张皮”,要结合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特点,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认同劳动、参与劳动、劳有所获,化被动为主动,让劳动教育深入人心。第三,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既然把劳动教育定义为课程,课程就要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评价可以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不仅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维护了劳动教育的严肃性,还保证了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3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211100)

摘要: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政府重视程度高、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保障体系完备等特点。从实践效果来看,当前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课程实施等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外的经验对我国技术教育发展有如下启示: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切实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启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重视和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很多国家采取有力政策支持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德国除有专门的《义务教育法》外,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配套的法规,以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如1964年德国

教育委员会提出《文化部部长联席会议建议》,将引进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对主体中学进行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时明确指出:“把学生引入当今劳动世界富有成效的做法只能是伴随着解释和思考的亲身实践。因此,劳动技术教学是涉及不同事实领域的、基本的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应该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德国法律还规定:孩子在6~10岁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去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1989年,澳大利亚教育理事会通过《霍巴特宣言》,提出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十大目标,其中有四大目标涉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如“教育要反映国家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向学生传授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向学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掌握技术;提供适当的职业教育和关于劳动领域的知识,包括对劳动在社会中的性质及其地位的认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瑞典堪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典范,该国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不进行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教育重要内容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则受到高度重视。议会规定,基础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内容之一,与文化基础课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重视科技和教育,不断推进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到了现代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各国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情况,还反映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如新加坡和韩国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提出力求使每个学生德、智、体、技兼备,获得全面发展。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也正逐步成为各国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

对于如何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当前世界各国几乎趋于一致:主张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技术教育。例如,澳大利亚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1983年颁发了“参与和平等计划”建议,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学校转入工作生活。德国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除了教育学生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某项生产技能外,还十分注意教育学生了解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并使他们了解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劳动与社会关系。日本尾随美、苏、英等发达国家,不单关注少数拨尖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普通技术工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近代技术为基础的机械生产技术,作为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的中心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术的能力。从1981年至1982年,法国让中学生在55000多个企业实习班中接受培训,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时间越长,基础越好,插入专业教育的时机也就越成熟。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的这种变化,隐含着学校对学生不再强调“技术合理性”,而是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突飞猛进的时代变化构成了学生的生活背景,同时也要求各国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教学改革引导、帮助学生获得驾驭个人和职业生活的能力。

第一,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如德国对技术、环保和经济的一体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设置了专门的学习主题,如能源、原料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等。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从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把“现代技术”纳入中小学的学习范畴。

第二,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如德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行为引导教学,其基本理念与“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实践性学习”或“项目学习”等是相通的。在澳大利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运用讨论、辩论、讲座、角色扮演、调查研究、游戏、模拟、社会访问、现场参观、设计情境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教学活动社会化。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坚持开放式办学,通过安排个别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接触劳动世界,获得不同劳动领域、工作环境和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他们以后接受职业教育或选择职业奠定基础。

此外,各国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创新教育。如俄罗斯规定小学生从2年级开始,每年要完成一项设计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英国从小学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美国创造教育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激荡法”则被引入全美学校教学计划之中。

(四)建立健全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各国尤其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主要包括劳动与技术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的培养两个方面。

对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多数国家积极致力于实验、实习场所的建设。例如,德国中小学建有配置水平与理、化、生实验室相仿的金工、木工、电子电工、营养与烹饪、塑料加工等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以金工专用教室为例,除常规的车、钳、刨、磨、铣床外,还配备了许多专用机床,甚至先进的数控机床等。英国中小学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如同工厂的车间,台钳、机床、电钻等工具设备一应俱全。澳大利亚各学校建立了木工工场、金工工场,有的州还开辟了标准化流动工场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心。

有关师资的培养,早在1902年,澳大利亚就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师在职进修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手工和家政课教师。德国大部分联邦州的劳动与技术教师是由高等院校直接培养出来的,他们通常在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另一个专业,在四年常规学习毕业后,还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考试(相当于硕士水平)。不仅如此,德国还是一个重视在职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的国家,如各州不仅设有专门的网络化教师培训机构,而且培训形式多样,方法也比较灵活。瑞典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大多由高等师范专门培养,学生必须获得“手工艺师傅证书”或其他资格证书,并具有2~7年的实际经验,才可从教。除职前培训外,瑞典和德国一样,教师在职培训也是很普遍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待遇方面,瑞典小学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20%,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48.%;高中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58%,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93%,几乎是工人工资的两倍。由于劳动与技术教师队伍稳定,教师积极性高,保证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起步较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矛盾也集中凸显出来。

(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自上而下保障劳动与技术课程常态实施的各项政策,如没有研制或出台地方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案;二是缺乏地方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师政策,如教师评价、职称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等细则;三是缺乏制定对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四是缺乏有序开发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等。

(二)来自学校的问题

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保证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2)劳动与技术课时严重被挤占;(3)劳动与技术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够合理,随意性比较大;(4)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规划;(5)缺乏必要的实践场地(专业教室)和校外教学场所;(6)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学习、深造;(7)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三)来自教师的问题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少数教师平时疏于学习、研究,导致对劳动与技术教育作用和意义认识的偏差;(2)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专业水平欠缺,动手能力差,对教学工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3)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多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四)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首先,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开发的简单化和非科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较为完整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二是缺乏可以帮助学生规划个人生活道路的教学内容;三是校本课程内容庞杂、混乱,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其次,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常常以讲授、示范为主,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课堂教学评价多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而且评定的指标、内容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其他各种教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同时它又影响着其他各种教育的发展。但这种理念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因此相关媒体应加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宣传报道,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独特价值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宣传,要使校长充分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从而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二)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

要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尽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课程上有人教,使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培训、教育科研形成系统。尤其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需求,改变目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设置上的门类多、科目杂、不规范状况,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建议必修课程以统编教材为主,选修课程以地方教材为主,但无论哪种教材都应由国家主管部门拟定统一标准,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学校要根据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特点,搞好教学常规的布置与检查,包括调整和安排教师的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等,提高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

地方政府和各有关方面要切实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或实习基地,建立与教学项目相配套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农村地区,要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及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将学校办成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农林科学技术的推广基地和农林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工作,让家长部分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任务。如自我服务劳动、基本的家务劳动、烹饪、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保养、常见的种养技术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指导、督促来完成。社会是学生实践的大课堂,学校要密切与街道、社区、农村村组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五)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设备、场地等条件外,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较高、数量充足、项目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是提高劳动与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一要重视培养、培训教师,二要留得住教师。主要措施有:(1)从现有教职工中精心挑选热爱劳动与技术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强,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劳动与技术教师;(2)从工厂、企业、乡村农技站(点)以及种养专业户、能工巧匠中选聘兼职劳动与技术教师;(3)选用农林工科院校毕业生从事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4)强化现有劳动与技术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日常教研活动;(5)在职称评定、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适当对劳动与技术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长期从事这一教学工作;(6)建议师范院校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与技术教师的来源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复文出版社,1985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4

一、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视,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注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获得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重要素质,它包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创造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人类功技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对学生进行劳动和技能的教育、教会学生干许多事,培养勤劳节俭的精神,使他们爱劳动、会劳动,提高他们的生存动手能力,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也是终身是益的活动。可是劳技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劳技教育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桔合,不仅是提高社会主义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唯一方法。”在1958年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相结合”并确定为党的教育方针。总书记也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措施。”这些思想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劳技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劳动技能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多年的劳技教育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首先,劳技教育能以劳树德培养优良的品德。实践证明,人们许多优良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正规的劳技教育,系列的动手操作规范的技术要求,艰苦的工艺制作和种植养殖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性、坚韧性、纪律性等优良的性格。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及树立质量效率意识。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道德标准。上述这些情感都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素质。

第二,劳技教育能以劳增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出真知劳技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实践可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也能了解国情认识社会。还能丰富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现代脑科也已经揭示、左右脑功能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差异,左脑思维逻辑性强,右脑思维形象性强。只有左右脑同时开发,才能使人的智力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劳技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左右手同时操作有效调节脑功能,有利于左右脑的开发充分挖掘大脑潜力,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第三,劳技教育能以劳动创新,实践证明人类的许多技术发明是源生产劳动的实践。劳技教育丰富多彩的作品制作,会涉及作品的材料、造型、工艺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技术创新的欲望。学生这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劳技教育能以劳健体,提高审美情趣。

劳技教育操作实践为主使用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需要用力。可以增加人体运动,强筋壮骨。增强体力,同时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体验到,美的作品源于辛勤的劳动,只有心灵手巧才能创造美。因此在劳技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审美情趣。

三、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一项突出的任务

素质教育的思想表明:缺乏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不能认为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现实理论是学校办学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上都存在轻视劳技教育的情况。劳技教育的气氛不浓,劳技课不到位的情况确实存在,因此学生劳动技能素质比较薄弱不能令人满意,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在中小学生中有普遍性。现在学生一是缺乏劳动的习惯和理想,青少年学生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四体不勤、不在少数,理想当工人、农民的实在太少,二是学生中确实存在高分低能和动手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我国能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理化竟赛,并得了奖、但无人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技能大赛。这些情况表明轻视技术鄙视劳动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存在。所以劳技教育的任务非常突出地提了出来,如果我们年轻的学生劳技素质越来越薄弱的话那么我们民族智慧的传统就会丢掉。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5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以及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收入的丰富性。因此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教育培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加速进程.在农业人口有9亿之众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现有耕地人均不足2亩,并且每年还在继续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致使农民生产和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越强,他们能够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我国农村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使得他们转移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肩负起教育培训的重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阿瑟?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低于工业部门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投资。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城乡达到同一,才能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刘易斯理论”。

在“拉尼斯一费景汉理论”中.也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技术的进步。这同样对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另一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取决于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的可能,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

以上第一种理论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种“拉力”;二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表现为一种“推力”;三是经济发展使劳动者产生的一种转移的心理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这当中主观性的显现表现出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个人素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心理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才能客观估价自己。并有可能得到较高的预期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反,教育文化素质低的人则由于较少的就业机会或较低的收入而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教育和培训工作,盲目地、轻率地强迫转移,则不会实现有效的劳动力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据相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占0.4%。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66年.冈0刚超过小学毕业的水平。即便是目前,不少地区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也只能在9年左右。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德国通过“双元制”教育.农业劳动力中有54%的人至少受过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据国家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13,6%。而美、德、法、日等国家不足全国人口10%的农业劳动者中,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超过90%。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更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和就业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转换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注重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提高城镇化水平,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的关系

新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和空间越广、收入越高、稳定性越强、社会问题也越少。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范围越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不甘农村生活的寂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小,面向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则越大,更易于实现转移。不仅如此,转移后,他们会很快适应城市生活,与城市原居民能够较好地相处.减少了城市管理成本及一些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越容易.择业的范围越宽。

(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空间越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其转移距离,统计表明,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于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对收入的期望低,也不敢轻易远距离转移.而且他们思想意识保守,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故土难离,更愿意留在故乡,而不是转移到城市。他们的择业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较高收益,相对的,企业也会付给他们高的收入作为报酬。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少。劳动力转移的事实表明,劳动力素质对社会问题影响不小。素质低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靠出卖苦力谋生,由此引发城市相关治安问题。甚至这些现象突出.低素质的劳动力会产生厌世心理,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为避免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问题。应做好转移前及过程中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诸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两后双百培训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认识不统一,部门协调不得力。尽管国家至上而下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领导部门和管理机构.但从现行的运行过程来看,教育培训管理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政府统筹协调乏力。主要表现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务,为了各自的利益着想,开展自己的培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专职培训部门的工作举步为艰。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受教育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工作没在真正地开展起来。

第二,用工法规不落实,用人单位对用工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由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少企业为了应付生产发展,招聘工人“饥不择食”,不求高素质的生产操作人员,有时甚至只要有人想应聘,就能得到一个工作岗位.从而造成了不少企业使用的都是无证上岗人员这就使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三,基础条件差.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各地的教育培训情况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出现了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的现象,所谓的培训是以会代训、标语宣传、发“明白纸”.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好教育培训的问题,关键是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政府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在制度保障和资金设施上给予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创新、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和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

首先是教育培训观念上的创新。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与其它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要抛除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以及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观念。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增长知识、技能,增强创业致富的竞争力。

第二是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一种高效、实惠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就是这种教育不为人们所重视,教育的经费呈严重短缺状态,当然,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经费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同时,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完全由劳动者自费,难度也相当大。因而国家要从战略的高度.增加农村公共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创新教育投资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体制。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6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容;载体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7

【关键词】教育;经济增长;劳动力;贡献;实证分析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智力、品德甚至体力等方面的发展,使人类能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社会与自然环境。教育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人力资本,体现出比其他产业更高效率的特征。首先教育再生产劳动能力,即人获取科学知识、技能、增进能力,由一个潜在的劳动生产能力成为正真的生产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其次,教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发挥作用。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杠杆,劳动力充分发挥作用的直接结果是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因此,本文从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角度来揭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作用。

一、模型构建

从不同的教育程度劳动力角度来反映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1997~2011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91%,使GDp累计增加2844.910亿元。

1997~2011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6702,远大于0.25[1],说明我国社会固定资产仍是稀缺资源,对生产发展的边际贡献最大。

大专及其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0854;高中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007;小学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014;初中教育程度产出弹性为-0.150。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合计为-0.086,远小于0.75。说明样本期间我国的劳动力过剩,边际生产力低,对生产发展的贡献很小。

社会固定资产和劳动产出弹性合计为2.521,大于1,表明我国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高。

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有较大的差别。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程度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负,说明我国中小学劳动力人数过剩,现阶段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效率低。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初中及其以下教育程度与大专及其以上教育程度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相差0.236,若政府选择重点发展中小学教育的战略,提高初等教育者的文化素质,可以增加GDp产出。

另外,由1997~2011年,大专及其以上教育程度劳动力的贡献率比高中教育程度劳动力高2.044个百分点,高中教育程度劳动力比初中教育程度劳动力高19.494个百分点,所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91。因此,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为2844.910亿元,这又充分地说明教育,大专及其以上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总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是稀缺资源,但是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很高,对生产发展的边际贡献最大。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过剩,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效率低,边际生产力低,对生产发展的贡献小。若政府选择重点发展中小学教育的战略,提高初等教育者的文化素质,可以增加GDp产出。这充分地说明教育,特别是大专及其以上的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的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用美国样本估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般得到:

[2]林勇,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06.13-16.

[3]陈彬,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历史回顾[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高等教育),1996.4.17-21.

[4]王琴梅,殷培伟,姚宇.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驱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1.05.18-21.

[5]叶茂林,郑晓齐,王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1.89-92.

[6]贾彦东,张红星,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03.94-101.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8

一、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情况

1.我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开设技术类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保证小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天,初中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据此,吉林省城区开始兴建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学校),集中对城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教学活动。200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教财字[2003]6号)文件,指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能力的有效载体。2005年5月,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吉林省教育厅下发了《吉林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教校产字[2005]1号),对全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场所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原则,有效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出地方特色;把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和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一期部署、同步建设;努力拓宽育人渠道,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场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城镇兴建综合性、独立建校的劳动实践场所,农村普遍兴建有育人特色的较大规模的劳动实践教育场所。截止到2009年末,全省已建立城区(含县城)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19所,农村乡镇学校兴建较大规模实践场所460个,数百万学生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能力普遍有了提高。先后涌现出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延吉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在场所(基地),学校组织陶艺、木艺、布艺、电工、钳工、摄影、烹饪、野外生存训练、无线电测向、农作物种植、军训、野炊、垂钓、篝火晚会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等活动,深受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全省已建成的19所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年接纳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达30万人次;已建成的460所较大规模的劳动实践场所,年接纳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达120万人次。其中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白城市洮北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校一次可接纳学生350人和10名指导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2.当前影响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尽管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领导认识不到位。有的城区教育局以为有没有劳动实践场所都行,建设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积极性不强。

(2)场所建设数量有待提高。吉林省现有城区22个,有14个区兴建了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有9个区设有劳动实践场所;县(市)38个,有3个县建了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大多数县没有建劳动实践场所。较大规模劳动实践场所数量、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仅场所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还没有行动,而且已建成的劳动实践场所设施还简陋,劳动实践场所开设项目也较少。

(3)和新课改衔接不紧密。新课改规定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开设技术类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同时予以时间保证。现有的劳动实践场所(学校)课程设置与新课改要求衔接不好,多以简单的军训、手工包饺子等体改综合实践活动,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要求。

(4)场所建设运行经费短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单独立项列支,也没有纳入到收费项目中,只是场所建设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越是场所建设好、教学内容丰富的场所(学校),经费越是短缺,制约了场所建设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综合实践教师队伍还很不稳定。

二、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基本思路

“纲要”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结构中,显示其所担负的责任、目标的重要性。

1.以“纲要”为依据,确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方向。(1)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初步掌握获得从事基本劳动和劳动技术活动的能力;(2)为素质教育搭建平台,发挥场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3)学校劳动实践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增添了场所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4)学生“三个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多样化、复合型适用人才。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模式的场所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创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新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设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各地应利用乡校合并的契机,把闲置的学校改建成为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目前,吉林省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模式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的,做到了劳动实践场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改变。

3.加强场所建设管理。建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落实“纲要”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和高中通用技术教育,加强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这是场所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场所建立后要加强管理,发挥育人效益。目前,综合性实践场所管理基本上采取由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筹措建设资金,实践场所(学校)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由同级人事、财政部门解决编制、人员和经费。这些做法还要坚持下去。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每学期初,确定各学校到综合实践场所(学校)参加实践活动时间表,定期安排学生到场所参加劳动、实践、创新等课程内容的教育活动。

三、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几点的建议

1.进一步明确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性质,落实师资和课程计划。劳动实践场所是为中、初等学校素质教育服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要经一般中小学需要开展却因不具备条件不能或不宜开展的实践活动项目放到劳动实践场所(学校、基地)开展,同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场所的育人效果。因此说,劳动实践场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它不同于校外教育机构,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享受和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城区学校将小雪高年级及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在劳动实践场所,将更有效地利用场所资源。我们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场所更多的关心,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劳动实践场所(基地)为学校或准教育机构,妥善解决场所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编制问题,尤其是教师待遇问题。像办学那样办好劳动实践场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劳动实践场所的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制定有关场所建设政策和对场所建设予以宏观指导;勤工俭学管理部门作为劳动实践场所管理的牵头部门,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教师进修学校(院)等相关处室同理配合,共同抓好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中的校本教材以及教师、管理人员培训;要将场所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好本地区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和运营等项工作。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9

一、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

1.复杂性。(1)劳动对象具有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和学生集体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教师既要依据统一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此外,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也是不确定的。(2)教师的职责具多重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把学生教育成为和谐发展和自主发展的人,教师就要负起多种职责,付出艰苦复杂的劳动。(3)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它涉及学生心理、智力、体力,兼顾德智体美劳等不同层面。(4)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统一的过程。(5)教师劳动的能力和素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相关的多种能力。教师的素养包括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等。(6)对教师劳动的评价机制是复杂的。(7)教师的劳动及其成果的表现形态是复杂的。

2.创造性。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不仅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个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都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次,教师劳动的内容和手段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劳动内容的教科书,会因时代的发展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劳动手段也会由于科技的发展而呈多样化。从内在机制上看,教师在劳动中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遵循教育的规律,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

3.示范性。首先,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学生的向师性使得学生坚信教师言行的正确性、权威性,并主动模仿教师的言行。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堪为学生的楷模。其次,教师的劳动手段具有示范性特征:(1)教师分析教材、演示教材的过程具有示范性。(2)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4.长期性。教师的劳动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高压性。教师的劳动表现为繁重而紧张的脑力劳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体力劳动的特点,教师时时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便使教师的劳动具有了紧张性和高压性。

二、高校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

1.高校教师的劳动职业兴趣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大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文化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再加上他们的生活条件、经历、生理心理发展及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等因素,教师要胜任本职工作,非经过长期的有效训练和培养不可,长期的培养、训练和工作,使他们的职业兴趣具有了持久的稳定性。

2.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使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创新的劳动。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他们不断探索未知世界,获取新的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在不断发展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

3.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这是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性。

4.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探索性。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现为较明显的研究性、探索性的特点。

5.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实践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就是一部弘扬实践这种教育思想的历史。在柏林大学,洪堡提出了“唯科学是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新型的办学理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关加强实践教学理论和教法研究的呼声很高,正在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的重点。从古至今,高等教育始终深深地烙有“实践性”三个字。“实践出真知”,对于今天追求“真知”的人们,又有谁会否认当代高等教育教师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特点呢?

参考文献

[1]王亚朴.高等教育十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高中生劳动教育篇10

摘要: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农村劳动人口转移至城镇工作,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其成为城镇劳动力,并适应城镇生活。通过梳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高校)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宁波为例”(项目编号:2015SCG084);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L2014B006)

作者简介:谢秀琼,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现当代文学;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教育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10-04

城镇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区域流动,到岗位流动,再到城市生活的融入,城镇化的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一般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可分作本地农村人口和外来农村流动人口,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本地农村转移人口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及高职教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

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岗位之间的转移。职业教育如何作用于劳动力转移,需要进一步探讨其生成、运作机制,才能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服务于农村人口城镇化,促进教育与县域、城镇的互动发展。在诸多的劳动力转移因素研究中,“推—拉”理论认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吸引作用;另一方面,农业技术革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具有推动作用。两者互动释放出的强烈信号,即农业收入低于其他产业而产生的利益差异驱使着更多人流向城市寻找工作。卡托纳的经济心理学模型进一步解释了在劳动力转移这一个体行为中,客观环境如工业化的“拉力”和农业的“推力”,并不直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而是客观环境对劳动力的心理过程,如愿望、态度、预期等产生影响,进而产生转移行为。[1]即以上两种合力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归根结底得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内在需要,才能减少因被动转移而产生人际摩擦与人力资源损耗,实现空间、职业的有效转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博加斯的自我选择模型认为,迁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潜在迁移者个人能力的“可转移程度”、相对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平均收入水平的比较。[2]

综合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教育作为劳动力转移的内在驱动力,或通过提升个体就业技能直接促成劳动力流向技术更高、收入更好产业、岗位,或通过影响个人主观愿望、态度间接促成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迁移,成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见图1)

国外城市化的经验也表明,教育与城市化有着双向互动关系。随着城市化进一步推进,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美国为例,初等教育保障了劳动力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中等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工业化对劳动力素质的普遍要求,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未来劳动力在岗位、职业的转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总体来说,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给不同群体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转移选择和就业渠道。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问题

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命题的新型城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比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的教育需求,高职教育的作用发挥还是相当有限。概括而言,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职教育总体供给与城市化率不相符合

截至2013年末,城镇人口比重53.73%,城镇人口在2011年末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后,呈持续增长态势。以沿海城市宁波为例,截至2012年末,宁波常住人口763.9万,城镇人口比重69?4%[3],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11∶1缩小到2013年的2.03∶1,部分区域进入“1”时代,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按户籍统计的城镇人口远未达到50%,即20%左右的城镇人口处于半城镇状态,他们完成区域、职业迁移,但未完成身份、精神生活的城市融入。这中间的差距,除去户籍制度这一历史原因,还受限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一般而言,教育程度与迁移能力呈正比关系,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动力和获得实质性的迁移能力。农村文盲劳动力在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受到诸多限制,即使从农村转移至城市,多为从事劳动密集产业或低端服务业,无法适应中、高端服务业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素质要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的占比为4?6%,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9.6%,农村劳动人口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则更低,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效能。

(二)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教育需求存有差距

相关研究表明,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创新越强,职业稳定性越强,也有利于完成职业或技术的转换。2013年,全国就业人数按三次产业分布为31.4∶30.1∶38.5[4],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相比而言,农村劳动力虽呈逐年递减趋势,然而其在产业、岗位间转移空间却相当有限,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依旧多于第三产业,与城镇化总体趋势存在较大差距。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在整体产业布局上的引领作用是关键,这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均需高职院校的参与,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应有作用,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大量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高层次教育需求不相称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教育程度高低不仅影响着个体劳动力对区间、产业、岗位转移的态度,也影响着转移后岗位的稳定性和收入高低。“教育水平与收入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明显地体现在高中以上这一组劳动力上。”[5]从收入情况来看,大体表现出受教育年限越高收入越高,例如,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年平均收入为9.97万元,计算机信息软件业为9.09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67万元,远高于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究其原因,第三产业尤其如金融、计算机信息软件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较高,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要求更高,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则无法胜任该岗位。与农民转移劳动力对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旺盛需求相比,目前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欠缺,普高与职高、中职与高职之间缺乏融合、渗透与统筹。

(四)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劳动力的基本培训需求不相称

实践表明,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增加1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就能增加3.6~5.5个百分点,打工收入就能增加5%左右。同时,考虑到迁移成本,不是所有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倾向于向城市外迁。“在四川的样本中,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倾向于首先选择农村本地非农业就业,其次才是外出就业,最不好的选择是本地务农。”[6]针对选择本地非农岗位就业的农民,以及生活在偏远山区有意愿却不具备转移条件的农民,有必要通过不同层次的短期培训或远程教育,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2013年,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占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79.2%,相比农村职业培训的广大市场,高职院校在政府组织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中所占份额并不大,有待高职院校在服务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上作出转变。

三、高职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部分省份高职院校“生源荒”的信号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拓宽职业教育面向,多元化办学,多教统筹发展,诸如中高职衔接办学、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市民素质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养等应是高职院校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服务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7]高职院校与生俱来的服务城镇化发展前沿、人才培养属地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产业间转移教育需求

根据劳动力转移的推拉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需要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客观上是农民逐渐减少的历史过程,但不是简单地让农民离开土地,而是通过产业吸纳富余农民就业,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区域产业布局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1)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推进教育与区域、产业、行业协同创新;(2)在保证高职教育满足第一、第二产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快新型城镇化急需的信息技术、商贸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3)拓展高职院校在县域及城镇的服务空间。针对吸纳大量劳动力收入却相对较低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入,有必要及时向农村已转移人口提供“学有所用”的成人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空间。

(二)高职教育贯穿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个过程,以满足已转移人口的终身教育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简单的职业更换,而是劳动力资本积累提升的过程。所以,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或培训,不仅在转移中,更应该提前至转移前,也相应的延长至转移后,与目前所倡导的终生教育相结合。(1)建立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结构体系。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接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为新增劳动力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依托校企通等服务平台,积极构筑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和网络,加大高职院校参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力度,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为目标,政府、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四方联动的教育培训机制。

(三)构建中高职衔接顺畅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高层次教育需求

根据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递进关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市域、现域、乡镇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别和层次又是不同的。所以,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应在顶层管理上加强系统设计,在体制机制上予以理顺,以适应城镇化对劳动力市场提出的挑战。具体而言,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针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四)开展“市民化”教育,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城镇工作和生活,但不少农村转移人口仍然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现象较为普遍。面向农村转移人口开展“市民化”教育,不仅可以减少与本地居民的文化冲突,而且使得农村转移人口更好、更快适应地城市生活。借鉴发达国家对城市移民的教育经验,“通过政府、社区、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以正式与非正式、显性与隐性,双向互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8],向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双向互动、灵活多样的市民教育,提升他们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力,在潜移默化中促成农民“市民化”。而在这一较为漫长的市民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0.

[2]俞文钊.市场经济中的人的经济心理与行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7.

[3]周骥.2012年末宁波常住人口763.9万城镇人口比69.4%[eB/oL].[2013-05-22].news.cnnb.com.cn/system/2013/05/22/007728599.shtml.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eB/oL].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5]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45-149.

[6]赵耀军.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四川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2.

[7]金雁.服务新型城镇化地市高职如何作为[J].青年教师,2014(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