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十篇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十篇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1:21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1

[关键词]劳技教育背景分析主要实践成效启示

对中小学生实施劳技教育,既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了寻求对中小学生有效实施劳技实践的有效模式,笔者从2003年开始,以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载体,积极探索利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强化对中小学生劳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面向全市小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技教育实践创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普遍欢迎与认可。2005年以来,原浙江省委书记、原浙江省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先后视察劳技实践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活动基地还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宫协、省教育厅、团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背景分析

1.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催生”劳技教育实践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培养动手能力……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也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要求将劳技教育作为小学至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2.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对“专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提出了迫切需求

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传统的课堂教育看,动口多、动脑多,但动手少、实践体验更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专业化的劳技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设计与创作于一体的体验式教育,学生在反复实践过程中,手、眼、心、脑得到充分调动与密切配合,从而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的深度开发,培养学生对劳动实践、探索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能顺应学生的成长需求,积极加强专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载体与平台。

3.中小学校自身条件的欠缺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社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可能

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技教育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但许多学校由于受师资、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劳技教育无法正常开展,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创造、放飞梦想的场所,2003年7月,绍兴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认真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建立起了绍兴市第一家劳技教育实践基地。

二、主要实践

1.在拓展对象中丰富学生的必修课

在绍兴市教育局和越城区文教局的大力支持下,明确青少年活动中心劳技教育实践基地的对象为市区各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把学生参加校外劳技实践基地的内容,列入各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学校为单位,每学期分批组织学生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一天的劳技教育实践活动,规定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参加劳技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8天。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技实践教育活动,成了这些学生的必修课。

2.在明确原则中强化活动的规范性

一是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难易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是趣味性原则。活动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活动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动手的潜能,让学生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四是创新性原则。设计制作的作品内容,应具有开放性,给学生自由想象与自主创新的空间。五是安全性原则。应选择无毒害的材料,无危险的工具设备,来设计作品内容,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六是时效性原则。针对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及时开发具有创新空间、具有较大科技含量的实践项目,每年更新实践项目与内容,让学生对实践活动始终充满新奇、保持热情。七是价廉物美原则。巧妙、合理选用原材料,尽量利用废旧材料、可回收材料,降低制作成本低,减轻学生负担。八是激励性原则。教师应及时组织开展各类评奖活动,如作品创意奖,制作精美奖,团队合作奖,小小领袖奖等,激发学生对实践、创新的兴趣。

3.在适应需求中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我们从学生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本着以上8大原则,配备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设施与设备,先后开辟了12个劳技教育活动室,如能工巧匠屋、鲁班小作坊丝网花艺室、铁艺创作室、纸艺创想室、软陶制作室、美点制作室、串珠手艺坊创新智趣园、机电航模室趣味编织室、创意沙雕场等,每个活动室开发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为学生安排了烧烤、钓鱼、划船、无线电测向、步调一致、勇者之路等拓展与休闲类活动。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挖掘学生创造才能,我们还每年举办一次“动手乐”劳技创新大赛,每届一个主题,学生运用规定材料,根据主题进行创作,至今已举办七期,培养、发现了一批“创新之星”。

4.在整合创新中提高质量与水平

紧紧围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个总体教学目标,选聘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学校的相关专业老师和高级技工,作为实践基地的教师,合理设置活动目标,改进活动步骤,创新活动方法,优化教学流程,不断实践基地的提高教育辅导与服务管理水平。要求教师确立知识、技能、情感三维一体的教学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技术素养为突破点,以基础知识、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按照“创设情景与揭示课题学习技能与方法构思设计与加工制作交流展示与相互点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流程,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劳技实践活动,提高劳技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水平。

三、成效与启示

实践活动开展7年来,先后有30万多名学生接受了劳技教育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教师、家长的一致肯定。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纷纷写道,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劳技实践活动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学校教师也一致认为,学生在基地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拓展了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独立个性、体验创造快乐,培育健全人格的广阔舞台。

1.规范丰富的校外劳技实践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学生在劳技实践活动中,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设计与创作作品,他们会在“这个不行,换那个试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2.规范丰富的校外劳技实践教育,能有效优化学生的心智模式

一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劳技教育活动给孩子们转换了新鲜的角色,提供了新的学习情境,活动中,让那些调皮好动但脑子灵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成了“创造明星”,让那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有了充分展现自已的机会,也让那些“差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让老师与同学刮目相看。学生在这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满足,增强了自信。促进了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是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在动手创作时,总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螺丝拧歪了,零件装反了,木板锯断了,线缝错了,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去不断反复尝试和改进,领悟出制作方法和要领。在这反复实践过程中,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和韧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不畏困难的劳动品质。

三是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劳技实践活动时常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合作,相互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只有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2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对策

劳动与技术是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将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形成劳动观点、劳动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旧的教学理念已不在适合新时期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实施过程必须改变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手脑并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强调了体验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只有在课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力推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向着新课改的要求靠拢,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进步。

一、关于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界定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个人探究或与他人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将设计、制作、使用与维护等过程应用于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探究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意识、劳动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校内教学资源与校外教学资源两项,校内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安排、基础教学设备、课程教材等,校外教学资源包括家庭劳动、社区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劳动与教育课程的全方面开展创造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二、劳动与技术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存在的问题

1.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

许多小学教师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实践操作,依然遵循旧的教学方式实行满堂灌,将理论教学放在主要地位,课堂还是围绕着教师转。例如,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而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使得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术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差,一些学生甚至对劳动操作工具构造都不了解。

2.理论知识教育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

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最终归宿是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产。在现有的教学中,教师专注于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学生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

3.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限制学生的发展

我国的应试教育方式使得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分数,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进行理论巩固,没有考虑过理论的合理性,只是在机械地复制和记忆,且过分注重理论考试成绩还背离了劳动与技术教学要求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初衷。

三、针对劳动与技术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学校和教师都要解放思想

对于小学学校来说,学校要转变以往的管理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合理安排课程。对于教师来说,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淡化自身权威感,尊重学生。学校和教师都要解放思想,抛弃旧的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2.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关键就在于关注实践操作。劳动与技术是一门关注实际操作的学科,空有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技能只能是空泛的知识汲取。教师要对课堂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化处理,要求学生制定操作步骤,并在操作步骤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3.理论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生产挂钩

在劳动与技术的理论教育中,一些书本的知识在实际生产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生产教育,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异议,思考合理的解决方案,做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只尊重事实。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进步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推进课程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雪.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刘西亚.陕西省农村小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肖金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3

关键词: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服装设计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5]梁杰,肖扬伟.新时代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逻辑与路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3):1-6.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4

关键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创新素质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94-02

当今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十分广泛,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和运用“素质教育”一词,但是其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惊人地契合”――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教劳结合和实践性课程等方面。然而,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思想,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今年是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文学习“素质教育”思想,略表我们的纪念之情。

1创新素质:“素质教育”思想的灵魂

当今世界,社会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学生而言,对知识的取舍,一旦丧失创新的意识,就会人云亦云,不利于个体的长远发展。

早年出身教师,有丰富的教育实践。所有这些,使意识到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意识到它的培养对于教育的意义。力图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1转变学习方式,捕捉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中,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成了学生的习惯,学生把教师当成知识源,这种学习方式逐渐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意识到它的消极影响,所以他鼓励学生自学,在自学中思考,在思考中捕捉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会学习,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为此,它首先指出教师应为学生留有自学和研究的时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留有空间。1919年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提出新型学校“教授之时间,宜力求减少,使学生多自动研究及工作。”[1]1964年在一次教育问题的讲话中,他说:“要自学,靠自己学。肖楚女没有上过学校,不但没有上过洋学堂,私塾也没有上过。我是很喜欢他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主要靠他。”[2]可见,对自学成才的肯定。还以一些名人实例,激励学生学会学习。如“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成《本草纲目》”“有所发明的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美国的富兰克林是印刷所学徒,也卖过报。他是电的大发明家”“英国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机的大发明家”“高尔基的学问完全是自学的,据说他只上过两年的小学”。[3]他用实例告诉我们:自学的人,在没有指导和教育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思考中将头脑中的创新意识激活,并把自己的创新意识进行储存转化。这样,才能创造出诸如《本草纲目》、蒸汽机发明等一个个神奇。

1.2转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1929年提出“十大教学法”,其中启发式的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明确反对当时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只要不把学生当成打击对象就好了。”[2]可见,对教师的教授艺术要求较高。注入式的教学法,突出了教师的权威,学生不敢发表看法,有创新思维火花的学生,很难得到培养或进一步发展。提倡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立足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基础,创造了空间。善于思考的人,往往是具有个性的人――没有个性的独立和人格的解放,则不可能造就学术上的创新。[4]具有个性的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和判断力,能发现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而不是唯教师和书本是从。而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教师应该挖掘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使他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创新潜能得到发展。

1.3变革考试评价之法,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考试内容,有自己的见解:“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慢慢去体会。”[2]考试的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通过合理安排考试的内容,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围堵。

发现旧考试“运用考八股文的做法,古怪刁钻,动辄处罚,给学生造成了精神紧张、压力沉重、身心遭受摧残”[2],而“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20个题,学生能答出10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100分;20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六十分。”[8]并且还要求学生:“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2]

分数自古以来是学生的命根,它直观呈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从根据学生的创新水平来决定成绩的评价方法,可以看出对死记硬背的不满。解放后,仍然重视学校的考试问题,主张不要考得太狭、太偏、太怪,不要以考试来强迫学生学习。否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灵活,对那些有创见性的观点要给予高度的评价,彰显学生的个性,拓宽和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思想的落脚点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归宿。而传统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学习,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要求。

2.1提升认识高度,创设问题解决的条件

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如果问题没有国家高层重视,仅凭一己之力很难解决。为了破除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的陋习,作为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到教育方针的高度,显示了他对这个问题极为重视。显然,以教育方针形式呈现,也增强了教劳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权威性,进而推动了教改步伐。1949年12月根据指示,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基本方针。认为,工厂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工厂,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自己,才能获得充分发展,这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1958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当时,不少学校学习的指示,以半工半读为核心内容的教劳结合做法普遍实行,问题很大程度很大上得到解决。

2.2立足现实条件,寻找有针对性的对策

对于学校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可谓深恶痛绝。为此,他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提高了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实践性课程是一种贴近学生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日后工作扫除知识盲点。早在20年代初,就意识到实践性课程对于丰富学生学习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他在教学中开设了园艺、畜牧、印刷等实践性课程,注重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非常关注学生课程的安排。为此,将课程分为三类。甲:有关阶级斗争基础理论方面的,有经济学常识、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等七门课程,共82小时,约占总授课时的31%;乙:有关国内外阶级斗争基础知识方面的,有中国政治状况、中国财经状况、中国职工运动、苏俄状况、中国革命史等十三门课程,共128小时,约占总授课时的49%;丙:有关农运业务的知识方面的,有统计学、农业常识、农村合作、革命画、革命歌等五门课程,共53小时,约占总授课时的20%。此外,还有农村调查[5]。这体现了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思想,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现。

还主张,为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创造环境。反对把师生的教学活动限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之中,学校要建有自己的实习基地。他要求各类学校根据自己的条件试办工厂、农场,并组织老师、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认为:“农村里的中小学,都要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农村学生还应当利用假期、假日或者课余时间回到本村参加生产。”[6]1964年8月,指出:“清华大学有工厂。它是一所理工科学校,学生如果只有书本知识而不做工,那是不行的。但是,大学文科不好设工厂,不好设什么文学工厂、历史学工厂、经济学工厂,或者小说工厂。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7]

这些都说明,十分强调实践性能力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不管是理工科还是文科类的学校,都要落实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把所学的知识具体化,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改变纸上谈兵的陋习。

3当代借鉴:“素质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事实胜于雄辩。如何造就实践能力丰富的学生,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学校,需要认真解读的“素质教育”思想。众所周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推行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的“素质教育”思想,力图解决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缺失的陋习,提出的意见是深刻的,值得我们思考。关键是要从两个层面入手。

3.1借鉴的思路,从改革教学方法、考试测评方法等入手

当前,一些教师思想不够解放,教学方法落后。为了追求升学率,满堂灌、题海战仍然作为老师制胜的法宝。以考试为指挥棒的素质教育,只能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打转。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题。满堂灌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他们只是一味接受知识,不加消化就储存在大脑中。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个性,创新意识也被一点点磨灭。为此,我们应当学习青年崇尚自由的精神,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变注入式为启发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改革学业评价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3.2借鉴的思路,进一步拓宽和改善社会实践课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引起了普遍重视,但总的说来是说得多、做得少――做的还不够多、更不够好。一些学校为应付检查,只在课表上“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这种现象也很突出。校内实习形同虚设,实验与时代脱节;校外实习单位难落实,或实习单位不对学生“委以重任”,经常以体力劳动搪塞实习指导任务。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与当今时代雇主对求职者能力的高要求相契合。借鉴的“素质教育”思路,我们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强化实践性课程,把定期参加实践活动的质量,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兴趣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凯,于玲.大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554.

[2].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1,22,18,17.

[3]程凯,主编.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215,212.

[4]杜智萍.试论创新教育思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5.

[5]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J].中国农民,1926(9).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5

关键词:“创新型”劳技教学探究实践创新精神

一、案例背景

现行的教育普遍承受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致使许多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此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方面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做出种种傻事,走极端,走上不归之路,另一方面教师被迫采用陈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以本为本”,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严重地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已由原来的对受教育者数量的竞争转向了对受教育者素质的竞争。高素质人才基本标准除了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很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当今教育不可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更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彻底解决“唯课本而教学”的这一问题。综合性研究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与突破。同学们亲历实践与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了学习兴趣,了解了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形成了团结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了一次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机会。可以这么说,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课程的全面落实,能够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发展,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好方法、好途径。

二、案例描述

为了适应时展对教育的需要,我在进行木工制作实践活动――《小木凳的制作》这一个单元的教学时,搞了一次《折叠小木凳使用原理》思维拓展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专门安排了一节探究活动的社会调查汇报课。目的是想通过这个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以求达到对学生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养成创新思想的目的。汇报课前,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大组(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分别作如下两个方向的专题调研:(1)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家里、市场上的木凳或其他家具,看看它们在用料上、榫接方法、制作形状、款式上和使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优缺点?对它们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革新和改造?(2)要求同学们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认识,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①我们制作的小木凳能够平稳的科学原理是什么?②小木凳承受的质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系?③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制作物品和建筑物中蕴含着我们的小木凳的原理?④你打算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汇报课上,采用小组汇报与个人汇报相结合。汇报课的课堂上,同学们思维活跃,激情高涨。他们有的用视频短片介绍家具的制作方法和选材用料的要求;有的用图片展示制作物件的形状特点,阐述自己对它们改造的设想;有的用实物展示讲解增加折叠小木凳的重量承载的材料要求、腰边与底线的角度要求;有的由简单的小木凳联想到了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斜拉桥的建筑。课堂上,许多同学的奇思妙想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同学们的自主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勇于革新、大胆创造的思想得以形成,为学生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需要奠定了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对木工制作的方法原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而且深刻地认识到:小木凳的使用原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懂得了“创造简单,成就无限”的道理。

三、案例分析与思考

探寻新课改理念,对本案例的分析思考如下。

(一)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落实,是实现劳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行的是孤立的课本知识教学,课堂上推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很难使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劳动技术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劳技课教学“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实践。劳动技术课的课外活动要与其他学科的活动相联系,也可与勤工俭学相结合,又要有自己的特色。课外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劳技课教学中,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中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充分利用那些能激发学生想象的要点,有机地渗透智慧创造的教育理念,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技术性劳动中开发创造力,在动手又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这么说,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型的探究性学习,是将科技教学、劳技教学、社会实践充分融合,使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劳动技能与科学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创造欲望。而且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既有良好科学素养,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这也正是新一轮劳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实施呢?

(二)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创新思维素质的形成。

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最大特征是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它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更高要求,又是对传统教学观的发展与创新,还是学校教育自身内在不断完善的表现。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整体创新思维的形成。通过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收获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劳动价值观都取得了共同的发展与提高。

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出大批适应时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具有大无畏的开拓精神;有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望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激情;有不服输的竞争意识;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个性,有坚韧不拔、不怕吃苦的精神,有多向思维、乐于创新、不怕失败的心理品质。探究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创造了条件,他们的学习与思考不局限在本章、本节的课本知识上,不局限在小小的课堂范围之内。他们的思想闸门被打开了,他们敢于质问一切,改造一切,他们的求异思维、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永不满足、追求完美的精神真是他们创新思想养成的最好展现。通过探究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与训练,他们的思维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之中,不再受惯性思维、定势思维、从众思维的束缚,在课堂上涌现的奇思妙想是他们创造性思维中的璀璨明珠。

(三)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各学科的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过去传统教学课堂中的以“教师为中心”、只偏重知识传授的格局已被打破,许多教师的角色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模式也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但是,有的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教学问题。

1.教学中没能够很好地把握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度。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要么习惯于教学中的“强势主导”地位,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干预得太多,不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假设、自由思考、自主探究空间,学生缺乏真实的活动体验;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变成了放任自流的学习,结果影响了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引导应该适时与科学,应当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探究新知的境界,并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表面局限,拓展思维空间,对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与分析,锻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攻克难关、攀登创新的精神。

2.有的教师不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认知特点,设计的问题或者过于浅显,缺乏探究的价值,或者超过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严重挫伤了他们探究学习的激情。初中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虽然有了一定知识和社会阅历,但是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长期使用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会产生轻视探究问题的心理,削弱他们探究问题的激情,又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能力,难度太大,使他们觉得这些问题高不可攀,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是能够攻克的,这个度要靠广大教师去研究把握。

3.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搞花架子。有的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显得很随意,结果有的是学生不需要探究的过程就可回答,探究式教学变成了贴标签。有的提出问题以后,不是让学生亲自去探究、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走过场,就认为是让学生探究了。后果是费时多,收效差,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它们之间是传承与提高的关系。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完整的个性和优良的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这种思想的形成,必将影响甚至决定他们今后的人生。因为,一个没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是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一点必须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下载.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劳动技术教学大纲(试用).上海市劳动技术教育网下载.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6

关键词:劳动实践育人知行合一崇实尚能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修德、砺能、笃行、创新”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在学生成才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机制和拓展实践育人的新平台,着力推动实践育人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探索了一条通过实践育人助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常态、长效机制。劳动实践课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劳动实践课的实施背景

为践行“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三自”服务能力,促成长成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并借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开设《劳动实践课》的先进经验,2012年11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劳动实践锻炼,使学生将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坚强意志,培养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年多以来,实践课迅速走上了正轨,收到了预期效果。中山市电视台、中山商报等媒体先后大幅进行报道。目前,已有6千多人次参与此课程,5千多名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学分,劳动实践课取得初步成效。

二、劳动实践课的组织过程

1.列入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劳动实践课课程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必修课并计算学分。课程实施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纳入素质拓展项目。所有大一新生必须在一年内完成不少于35个小时的劳动实践课程,才能在该必修科目拿到0.5个学分,顺利毕业。如果不能在大一按时获得学分,可申请在下一学年重修。

2.明确部门职责,规范考核流程

劳动实践的开展,各部门分工明确。学生工作处负责劳动实践课管理办法的制订、组织开展。总务处负责清洁工具的发放管理、各院系负责课程的实施,做好课程时间、地点的统筹安排。学生劳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院系教室、实训楼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保洁工作。各院系配有专门的学生助学进行日常检查考核,每周在校内网站公布劳动实践课程的考核结果,对连续3次考核不及格的班级或小组提出预警,期末考核结果纳入辅导员、系部考核。

3.配备指导教师,严格日常管理

为保证劳动实践课的效果和质量,各院系分别为劳动实践课指定了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通过劳动积累相应经验和提高技能。对于在劳动实践课过程中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的学生,指导老师及时通过谈心等教育手段,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劳动实践课与其他专业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体现了劳动育人的效果。

4.加强宣传推广,落实劳动实践课

为使劳动实践课不停留于形式,在每一届新生军训期间,各院系通过海报、网站、微信、QQ群大力宣传,每年开展“我与劳动实践课”征文比赛、劳动展映照片展、劳动感悟等活动,让劳动实践活动充满活力。

三、劳动实践课的育人效果

1.端正了学生的劳动态度

通过积极开展劳动实践课,学生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端正了劳动态度。劳动实践课的锻炼,使学生体会到长辈们的艰辛,在感恩父母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的劳动成果,领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自身的感知,进一步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2.培养了良好行为习惯

自劳动实践课开设以来,大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习惯方面更加自律。校园环境有明显改观,课室的地面、讲台、窗户、走廊干净整洁,学生们通过自身的劳动,学会尊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学生寝室的卫生比以往有明显的改观,学生也更加注重个人的卫生。

3.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劳动实践课推行之初,部分学生抱怨抵触,但在劳动中,逐步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学生之间逐渐熟悉,加深了解,气氛活跃,课室也干干净净,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劳动实践课的产生的影响是细致入微、潜移默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生活自理意识,能够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克服懒惰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4.提升了学生个人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呵护有加,成长阶段很少做家务或其他劳动,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形成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接受劳动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存在感,培养了主动参与公共活动的意识,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5.树立了正确就业观念

现在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思维敏捷、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但他们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做事懒散半途而废、不够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缺点。劳动实践课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转变就业的观念,培养“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精神。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脑力的智慧与灵巧的技术操作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6.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向心力

劳动实践课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提升了班级凝聚力。从陌生到熟悉,从个人到集体,学生们更加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更加懂得团队精神、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实践课中,对其他的学生日常活动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团日活动、班级活动等。

四、劳动实践课的特色

1.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在大学生中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的举措,旨在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发扬传统,崇实尚能

劳动作为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每个学习阶段。劳动教育作为一项传统的教育方式,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有目的地进行劳动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立,掌握生活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学生掌握的生存技能也越来越多。当学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时,他们已经基本成年,逐渐能够应对生活的种种考验。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延伸,最终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3.育人为本,全员参与

开展校内劳动实践课,是落实教养工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更好地将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有助于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个人品质,有助于推动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全员参与校园劳动,可以倡导全员师生共同关注和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氛围,对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载体丰富,形式创新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7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看作者引用的文献是不是新颖,参考文献也是对文献作者的保护,论文写完了以后都是要写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必须在论文当中标注出来,告诉别人哪些是引用了别人的东西,哪些是自己的学术论点。看看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收集的劳技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赏析。

劳技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伟.艺术评价快乐奇葩――劳技课堂作业的评价[J].学周刊.2013(28)

[2]陆招娣浅议劳技课中“学困生”的转化[J].2012(11)

[3]徐洪伟.创新是上好劳技课的关键[J]2012(12)

[4]黄小军.谈谈劳技课教学中的几个结合[J].2013(03)

[5]叶德夫.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1,3.

[6]郝杰.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若干策略.成才之路,2009,9.

劳技论文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2]施致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3]曾庆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与专家点评》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4]《教学规律与教学改革》王光宇编著1989年4月第1版第332—333页

[5]国家教委“七五”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劳动技术教育概论》丁沅主编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205页

劳技论文参考文献:

[1]黄向雅。如何教好中学劳技课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2(16)。

[2]陈明。在劳技课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2(01)。

[3]周君力。以劳技课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8(03)。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8

一、“钱学森之问”引出的思考

“劳动与技术教育”一词,最早于清光绪末年由清政府学部编纂的《初等小学手工教授书》提出,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还在耳边回响,我们的劳技教育也应该有勇气直面现实。一个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不仅需要强大的国防、先进的科学,还需要与科学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更需要具备现代劳动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素养,能应对以技术为基础的未来社会的挑战的广大劳动者,而我们的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严峻的局面。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1.“劳动与技术教育”难姓“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家长,无论是学校的基础知识学习,还是兴趣爱好的培养,都很重视,却忽视了和生活最亲近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很多孩子不爱劳动,也不会劳动。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学校教育,因为有升学和高考的压力,有的学校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忽略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落实不到位、教师素质不过关,学生考场都是高手,动手总是矮人一头。所以,这造成了现在“劳动与技术教育”难姓“劳”的局面。

2.“劳动与技术教育”难秀“美”。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和德、智、体、美四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它依存于德、智、体、美四育基础之上,又反过来推动和促进德、智、体、美四育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很多学校和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联系了起来,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有的学校的操作模式让人费解,“示范――模仿――成果”的教育模式,简单却成果显著。冷静下来想想这是速成的思想在作怪,我们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兴趣很难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3.“劳动与技术教育”难降“材”。劳动与技术教育,相比其他学科,无论动手还是思维,都要相对的灵活些,课堂教学的模式也比较多样,上课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往往是比较有趣的。现在比较普遍的劳技课是这样的模式:激趣――设疑――尝试――评价,也许有的老师觉得这样的模式很好,首先符合新课程探究的理念,又让学生尝试,最后富有个性的评价。但事实如此吗,试想一个科学家发明一件产品,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的课堂铺开了“质疑――探索――尝试――展示”这样一张大网,下课铃响之前,大鱼小鱼一网打尽,收获颇丰。这样的课堂最大的问题在于实践思考的时间偏少,注重的是完成作品的完成,因为这就是课堂效率。恰恰是这个所谓的效率,牵着孩子手把手地“启发”、“示范”,成功了就是自主学习。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优化策略

1.重视家政教育,了解基本常识。我们国家没有单独开设家政课,家政课包含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中,但往往为大家所忽视。其实,家政也是一门学科,它从自然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的基本原理中汲取营养,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学科。家政的目标是:一是个体在自我塑造中走向成熟;二是启发人们共同参加评论并形成社会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所以,家长和学校应转变观念,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开展适合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9

一、掌握学生思想特点,学习品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德育工作首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小学中出现上述问题,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决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特别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深入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作为一名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其次,老师要从爱心出发,这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更有利于加深师生的感情,从而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激发兴趣,调节情感,深入研究授课艺术

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前提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可联系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机会参与活动,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结合贯彻“减负”精神,我们基本取消了那种死记死抄的思品课学生作业。倡导富有活动性、实践性的学习自创“作业”,如时政剪报、名人名言录、祖国(家乡)新貌集锦、收集德育小故事、伟人风采录等等,充分让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自主自学,保护个性,鼓励创新。这种活动化的思想品德教学,不仅充分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熏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而且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又有效地冲破了那种长期以来难以摆脱的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想品德教育本应具有的鲜明时代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指导道德行为,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但发展不够充分和成熟,需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劳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当今物质福利不断涌进孩子的生活的同时,他们对这些物质福利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观念却很淡薄。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家里的“小皇帝”,贪图享乐,害怕艰苦,轻视劳动,不热爱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方面加强劳动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财富又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劳动人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从而体会劳动的价值,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日常的、反复的自我服务、义务劳动和家务劳动中,获得劳动体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将思想教育与劳动、生活实践有效地相合,不断进行有效的尝试和改进,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取得较显著的成果。

四、量化管理培养学生相互评价、约束、规范日常行为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篇10

中原油田教育培训中心史宗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大纲》(试用)指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把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作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足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习惯问题的重视。众所周知,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对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魏书生认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就像冲破种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论人生》第24页)。英国教育家洛克则把习惯当做培植人生幸福的根基,他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个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教育漫话》第32页)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肯定应该是一个劳动者,不进行劳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思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因为认真严肃的劳动经常是艰苦的”。“教育应当培养对劳动的习惯和爱好,他应当使人能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劳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如果形成了不良习惯,要想改过来则谈何容易,会让人一辈子吃亏。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可谓是用蜜水泡大的,家庭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反而易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变得淡薄。石油,这个本来靠艰苦创业起家的行业也未能例外。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倍受宠爱,简直爬上了“贵族”地位。如果不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把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列为教学目的之一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然而对于其形成却并非易事。根据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及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从经一事长一智的角度考虑,通过小学一节节的劳动课教学,是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的,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却不然,它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艰苦严格的历练,而无法通过一、两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如愿以偿。所以,我们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要以知难而进的精神,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当做一项重要的课题下苦功夫抓好。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对大纲教学目的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不可把它们彼此割裂开来。但是小学生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了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并不等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落实教学目的中使小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内容时,决不可以偏概全,就轻避重,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流于形式。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因而,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问题在于小学劳动课教学一般是一学期使用一册课本,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孤零零地教好一册册课本,而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那么,就等于隔断了构成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链条。因此,教师在使用小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要想办法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运用学到的基本劳动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从而尝到成功的愉悦。应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劳动的感受,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要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艺术,克服种种困难,为进行劳动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学小实验等。”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总之,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课考核是把握劳动课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劳动表现应写进操作评语,劳动课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册。”这些办法对考核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诸内容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却难以把握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因此,为了全面落实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我们探索考核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养成情况的办法。例如关于小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习惯,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铺床、叠被等,这些内容在本年级段当然应该考核。对于小学中年级,大纲规定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洗餐具、茶具等。在中年级劳动考核中,除了对洗餐具、茶具等进行考核外,对低年级学过的铺床、叠被等也仍应予以考核,以防止出现小学生学一样做一样,做过了就拉倒,到头来只做最后学的那一样的被动局面,从而促使小学生把有关的家务劳动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考核人而言,可以因内容不同而异。如考核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就应该向学生家长负责。届时劳动课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家务劳动考核表交学生家长填写,表中宜列上学生所学过的全部家务劳动内容,如铺床、叠被等,每项内容下再分几种情况,如依次分为“经常”、“比较经常”、“偶尔”、“无”等几类,让家长根据学生的家务劳动表现在表中打“√”。这样,劳动课教师就可以大致了解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当前有些小学生在学校劳动表现很积极,如扫地、拖地等不怕脏、不怕累,虽然是同样的活而在家里却视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自己绝对不肯干。因此,让家庭甚至社会参与一定的劳动课内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