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德育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6:23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1

1.中职德育教育的特点分析

1.1学生特立独行,忽视德育教育培养

个性张扬,特立独行严格来说通常被视为每代年轻人所具有的时代标签。通常情况下,每代年轻人所独有的特性一般表现在不同的方向。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年轻人较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较为叛逆,20世o90年代的年轻人标新立异。这种独特个性通常代表了时代背景下整个群体所具有的思想文化、行为举止、言谈风格等,然而这种思想却很难被普遍大众所广泛赞同。当前情况下,中职生普遍都热爱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却与传统优秀文化背道而驰,否认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宣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一味地采取集中式宣讲的方式,这对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十分重要。

1.2学生思想活跃,优秀传统文化却严重匮乏

当前我国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普遍较强,积极探究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步得到培养。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升学压力,其身心发展长期处于放松状态,思维方式相对活跃,这样有助于突破思维局限,积极探索新思路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同时其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一旦缺乏正确德育教育的指导,极易出现思想与能力的错位现象,使得德育教育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1.3学生厌学情况严重,对德育教育认识匮乏

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差、知识储备匮乏、自身修养不足等特点。一旦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后,由于缺乏升学压力,学习认为与学校管理普遍较为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厌学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厌学情绪感染性强,德育教育态度差;其二,厌学情绪与德育教育相互排斥,使得学生德育教育的兴趣很难培养,学生普遍存在“德育无用”的认知。此外学校对于德育教育也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和不够重视的现象。2中职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够对学校教育起到广泛的推动作用,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家庭教育与社会道德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自身修养的提升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发现,中职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存在广泛认同的心理,愿意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同时我们还应明确中职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处于非常薄弱的地步。其一,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上必须注重其时效性与行为策略,要能够做到因材、因人施教;其二,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上,必须充分重视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宣传;其三,充分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明确教育并不是仅仅要教会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还要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自身修养得到提高,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这样有益于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中职德育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对举措

3.1中职德育方式多样化,添加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中职德育教育普遍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修养为基本目的,有助于学生成为自信、自强、自尊、有文明、有修养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合理选取中职教育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中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不够强,使得他们在知识的接收能力与认知能力上普遍低于普高学生。所以在德育教育时,适当程度的添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合理选取教材,对于中职生为人处世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极为重要;其次,积极引领学生正确对待优秀传统美德,中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积极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适当添加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极为重要;其三,可以适当改善中职生文史素材当中优秀传统文化所占比例,这样可以有效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

3.2改良中职德育教育方式,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职教育普遍遵循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然而中职德育教育却普遍存在缺失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等现象。因此在进行中职德育教育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将优秀传统美德融入到中学生教育守则中,明确德育教育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规范;第二,高度重视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传统文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中职德育教育当中,使其与中职校园文化活动相统一,进而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参与力度;第三,适当举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当前我国每年都有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活动,对于提升人们道德修养、改善社会风气、树立感恩、正义、勤劳的社会理念,同样在中职教育当中,将一些优秀的德育模范进行积极宣传对于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极为重要;第四,充分运用多媒体宣传突进,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推广,使其深入人心,进而影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其自身修养。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2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课教学;高职;实践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养料和来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不足。更由于当今社会急剧转型以及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广大青年特别是高职学生对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传统文化根基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令人堪忧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解决“基础”课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行动中存在的问题,从传统文化汲取精华,以提高“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一、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也为了让高职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以“传统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高职生的理想信念、高职生的爱国主义、高职生的人生价值、高职生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为模块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当代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尤其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排斥,甚至愿意学习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大范围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还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上认可,但了解掌握有限

我们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包括丰富的文字性的文化形式,也包括传统节日、风俗、艺术以及其它无形的文化等。如在是否赞成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的问题上,绝大多数高职生表示赞同,但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占少数;对于国学、国画、书法、民乐等艺术,广泛的认可度很高,但是掌握的程度很浅显有的甚至为零。例如,知道《弟子规》的超过80%,但能完整背诵它的只有3%;又如,会背诵《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句子,了解其主要思想的达到90%以上,而真正完整读过《论语》的不到5%,能背诵其中几个章节的几乎为零。认知是践行的前提和基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虽然思想上认可,但认知不深、了解掌握程度很有限,这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第二,内心向往,但兴趣热情不高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心是向往、总体是认可的,并且对拥有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人心生佩服,但由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古板生冷,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有畏难情绪,实际表现为兴趣热情不高。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或基本没有兴趣的有近三成,有购买传统文化书籍意向的只有20%,近期有阅读传统文化书籍意向的不足40%。这些都不同程度的表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够、热情不高,这是造成他们传统文化缺失的内因。

第三,前景乐观,但现实道德缺失

当前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的看法具有多元性。尽管有一半的学生持乐观态度,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不清楚,约六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乐观。调查还表明,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责任感、诚信缺失;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不强;与人共事、和谐相处的能力不够等现象。如只有一半多点的学生认为恶意拖欠学费、考试作弊、旷课等不文明现象是可耻的,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大多习惯于按时上班、到点下班,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在维护单位声誉、承担份外工作方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显不足等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的文化,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崇高道德人格,有重大的现代价值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关注,并尝试着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单就教育部门来说,不仅政治老师在运用,美术老师、数学老师以及学校管理者也在运用,但总体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尤其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基础”课结合起来研究的更少,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建立“以德育人”、“以文引航”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为进一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开拓新的领域和途径。具体说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a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的教学中,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曾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与我们整个民族的血脉融为一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长河里,已成为历代前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标准。它很多的名言、哲理和典故都可以作为我们“基础”课教学的素材。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和道德操守等都可以在它那里找到生动的注释。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情感、行为,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优秀价值观,懂得如何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人格,有重要的酵化作用。也势必会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为创新“基础”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

要增强“基础”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就需要政治课教师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创新模式,改进教法,开拓途径,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为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除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相关名言、思想和事例外还把课堂向课外延伸,尝试新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如“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呼上课、下课经典铭记语”、“名言选编”、“爱国主义故事会”、“经典知识竞赛”等等,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今社会急剧转型、道德滑坡及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很多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而传统文化根基的薄弱,不仅导致一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令人堪忧,而且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缺失,以至于一些学生有知识没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华,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代高职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对“基础”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教育主题,比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付出奉献”(人生价值)、“呼唤公德”“寻找私德”(家庭美德)“职业操守”等等。针对教育主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结合点和支撑点,并创造性地制定出系列具体的实现不同教育目标的实施方案。

《基础》课程分绪论和八章,内容丰富,尤其是前五章,章章可以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且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主题是“理想信念”,可以引用孔子:“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不降其志,不夺其身”。《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分析和论述志向和自强对一个人成就事业的作用,它既是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提出的一种道德规范。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其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可结合历代的爱国故事和诗篇,如屈原的《国殇》,歌颂为国捐躯的勇士“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汉代除苏武北海牧羊外,还有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代柳宗元“海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始得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主题是“付出奉献”,可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鹤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不断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利用这些优美的诗句,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以及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这两章是集中讲社会主义道德及道德修养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今高职生的思想实际和心智特点,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其主题就是“呼唤公德”“寻找私德”和“职业操守”,下面我们概述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用。

1、优秀传统文化在杜会公德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这些规范只要剔除糟粕,经过加工改造,对当下的公德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象孔孟主张以“仁爱”、“友善”待人的思想。在当下仍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美善的精神力量。再比如《中庸》曾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境界的追求和敬畏之心的培养,在我们现在的公德建设中,有重要的价值启迪。

2、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家庭伦理教育,并把它看成道德教育的开始,从《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到孟子提出“五有”,再到《礼记》中所强调的“十义”,从不同方面规定了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尽管其中不乏糟粕,但从总体上来看,其主旨无疑对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其他社会、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由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古圣先贤的教导编写而成的《弟子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教的集大成者。是我们现在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经典。我们在这部分教育的做法是:(1)先让学生查找资料,熟读并抄写《弟子规》;(2)课堂上集体诵读;(3)按事先的布置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典精句子分析讲解,或分角色扮演中华传统孝道故事,比如:黄香暖被、卧冰求鲤、鹿乳奉亲等;(4)记《弟子规》践行日记、写作《弟子规》学习心得等。从中使学生接受和吸取道德与礼仪廉耻的教育与反省。

3、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中关于职业道德的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如为政者的职业道德,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思想对今天为政者形成正直、清廉、刚正、公正的职业道德无疑有重要意义。又如教师的职业道德,韩愈在《师说》中把师德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基本规范,这对今天的师德建设有启迪意义。《孙子兵法》中对军人有如下的规定:“将者,智、信、仁、勇、严”。还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流传着这样的典故:古代医者学徒期满,师傅要送徒弟两样东西,即一把雨伞和一盏马灯,意寓着对患者的求医风雨无阻、日夜兼程,这些对今天的医德建设显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六、七、八章――三章为法律基础部分,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与之相对应,不过可根据中国法制史上的相关例子体现出来的现代法治精神加以结合论述。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的渗透力、穿透力和影响力是长远的,是让人难以低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础”课程恰当结合,成为培育高职学生德性素养过程中的一个有效手段和切入点,这对于我们切实提高“基础”课程的实效性,加强高职生道德修养、充实自我、以及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晓,徐莎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黄志远,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结合的教学研究[J],大观周刊,2012(6);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德育;提升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阶段,学生在在思想道德认识上还存在较大的认识缺陷,思想意识上还处于依赖阶段,加强对象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思想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内涵与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体系中包括文学、音乐、艺术等艺术形式中具有良好的思想传播思想,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文化体系。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正确的思想导向,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多样化的形式,陶冶中职学生情操,是现代生本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直接体现。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精髓的重要体现,具有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特征,本文对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分析,主要是结合中职德育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一,培养中职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优秀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结构体系,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进一步拓展中职德育教育的结构体系,使中职德育教育的形式多元化发展,例如:传统的中职德育教育内容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理论的德育教育内容不仅降低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在教育模式上限制了德育教育形式,对德育教育在中职中开展的效果造成了影响,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应用,使中职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形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学生的教育作用也在多样化的文化结构中发挥出来,例如:四大名著能够基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提高,促进学生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第二,完善中职学生的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凝聚的大量正确的人生发展意义,应用优秀传统传统文化开展中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例如: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都会对中职学生的三观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积极推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其中涉及到“文学,天文,地理,农业”等众多领域知识,为中职学生培养新的学习方向提供了众多的选择途径,实现中职学生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全方面发展,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应用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改革,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优秀文化资源,在我国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我国教育改革依旧处于初级阶段,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依旧存在着众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缺失。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依旧停留在课程教育上,与中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之间相脱离,使中职德育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引导范围性较小;其次,思想德育课程中的缺失,中职德育教育与日常教育之间相切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作用没有深入到其他学科中;第三,学生实践指导中的缺失,中职学校开展德育仅仅针对在校学生,对即将面对社会的学生的引导性较低,使中职学生不如社会中德育思想严重缺失,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相符,不利于我国社会人才供应的长远发展。

三、优化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应用措施

为了进一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实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发展发展模式体现“生本理念”的融合发展,积极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不足进行分析,并体出优化措施。

(一)加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进一步优化开展,其一体现在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作为中职教育开展教学的主体,只有主体接受了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能够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实际作用。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对学生对传统认识程度逐步加深,在思想上逐渐引导,从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作用。例如:某中职学校积极在中职校园活动种开展“古诗文朗读大赛”、“古诗文欣赏大赛”等众多形式,对中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大大提高了该校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学生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加强,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开展,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灵活应用。

(二)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比重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4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5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6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课堂,主题教学

G641

一、问题的缘起

党的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三五”规划中也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靠什么落细落实呢?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第一点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也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他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政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的主渠道,处处彰显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只是由于应试评价的压力,造成德育教育与初衷的背离,使镶嵌在知识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隐而难显。所以本文力图挖掘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课程的最佳契合点,在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魅力方面作一些探索和实践,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营造核心文化氛围,铸就德育课堂新生态。

二、探索与实践

(一)巧用优秀传统文化导入新课,激发德育课堂引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德育课堂能否很快吸引学生的眼球,导入恰当与否尤为重要。如果适当选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的古诗词、曲赋、谚语、对联、琴棋书画、戏剧、建筑、民风民俗等文化瑰宝制作加工成图片资料或视频,让学生在鉴赏、吟诵或感叹之中,激发其骨子里的炎黄激情导入新课,应该是一道别样风景。

(二)引用优秀传统文化问题探究,锻铸德育课堂动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而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当代的德育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源。因此,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各种形式的问题情境,层层递进,步步追问,不断触动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追索、领略、感受传统文化的内驱力,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也与新课程的意旨相吻合。

如在《y报三春晖》一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串:

1.在学生饶有兴趣地吟诵完《游子吟》的那一瞬,我及时设问:“这首诗的主要意蕴是什么?主要为了歌颂什么?”。

2.你感受过父爱、母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的爱吗?请大家畅谈任何一个对你的深厚的爱的事例,或回忆你的成长有哪些坎坷?哪些事例最让父母操心?小组可以交流分享。

3.合作举例:如今社会中有否类似感人的母爱、父爱的故事,简举典型一例。

4.合作探究:你如何看待刚刚看过的《苹果树的故事》中的男孩和苹果树?

5.考考自己: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6.合作分享:传统文化中的“孝”字如何解读?

7.合作探究:《弟子规》中孝敬父母的经典词句有哪些?

8.小组竞赛:看谁说的多?(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的美德故事有哪些?)

9.合作举例:现实生活中的最美孝顺少年或孝顺女孩。

10.考考自己:如何孝敬父母?

11.打开心扉问问自己,和他们相比,你在对待父母和长辈时有过愧疚吗?你认为该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写一写你对父母亲的祝福及今后的行动。或者你有做的好的地方吗?

学生在一连串的问题中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形成持久的课堂动力。随着这种基于传统文化的问题链的节节解开,中华传统文化犹如泉水慢慢地悄悄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滋润着他们的核心素养,德育课堂新生态也在渐渐地生长。

(三)活用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学,造就德育课堂活力

主题教学,是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自由探究和这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也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而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既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也有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蕴藏着富饶的德育资源,可以为主题教学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肥料”。所以灵活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主题教学,让历史文人与现代学生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让历史的典故与学生故有的情感进行碰撞,有利于学生站在更高更宽的角度解读情境,提升道德品位,同时,也激发学生进一步在德育课堂海洋里遨游探究的生命激情和灵性。

如《难报三春晖》这一框可以设计为“孝”的主题。上述问题情境的创设就紧紧围绕着“孝”这个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主题引子:齐诵孟郊的《游子吟》。

2、主题分享:共同感受爱的回忆――既有学生个体成长记忆片段,也有媒体报道的湖北母亲在电梯坍塌最后一刻奋力将儿子推出的类似感人的爱的故事。这样让学生在分享经历、交流感受中欣赏品德风采。

3、主题阅读:《苹果树的故事》。

4、主题分析:在学生看到男孩为了自己的欢乐、爱情、家庭,理所当然地把苹果摘了、树枝折了、树干砍了而愤愤不平地发表看法时,我适时地提醒:“你可能认为这个男孩对树很残酷,但这就是我们无意中对待父母的方式。”当学生恍然醒悟地沐浴在这最真挚最无私的养育之恩时,为什么孝敬父母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水到渠成地生成了。情景中升华情感,感动中提升素养。正所谓“春风化雨沐桃李”,“润物细无声”。

5、主题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孝’字如何解读?”在学生七嘴八舌发言的基础上,屏幕总结显示:“孝”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既说明老一代与子一代融为一体,也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既有老一代栽培下一代的韵味,也有子一代奉养老一代的担当。看着这个会意字,学生已沉浸在思索感叹之中。与此同时,背景音乐《高山流水》缓缓“流出”,犹如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缓缓地灌溉润泽学生的心田。伴随着优美的传统音乐,师生们一起吟诵《弟子规》的开篇“入则孝”。

6、主题吟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通过吟诵,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孝顺并不难,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至此,本课的另一个知识目标:“如何孝敬父母”已吟诵生成。

7、主题拓展:请学生讲述一、二个古代孝子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有元代郭居敬辑录的24个孝子的故事。如亲尝汤药、涤亲溺器等)

8、主题延伸:如今,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孝敬父母的美德少年、少女,请学生观看视频央视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片段。这样设计的意图:把古代、现代以及自己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感悟“孝”这一主题。

9、主题感想:上述的问题情境十一。

10、主题表白:齐唱《感恩的心》

这样通过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主题教学,融入更多与“孝”主题有关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德育课堂变得饱满,也使学生在层层追问的任务驱动下,在分享、分析、解读、吟诵传统文化中的“孝”时,已经从内心自发生成孝敬父母的责任和担当,感悟父母那深深的情、浓浓的爱。这就避免了说教灌输,增强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优化了德育课堂。同时,利用传统文化多处设置动感地带,学生的情感、思维、潜能不断地被激活,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正能量的汇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借用优秀传统文化反思体验,延伸德育课堂内化力

把立德树人落实落细,既要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更要让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知行结合。本课在学生吟诵《游子吟》的基础上,引申思考回忆“你有爱的回忆吗?”“你经历过哪些坎坷?”这就打开了学生情感的大门,点燃了表达的冲动:“我曾经因为沉迷于网吧,让父母伤心……”,“我的身体不好,父母不知为碎了多少心……”,“我的爷爷奶奶对我特别疼爱……”。在学生不矫揉造作的回答中,我听到了由衷的心声,真诚的感慨,闪烁着淳朴的人性的光辉。这样的反思体验无疑是最可贵的。

特别是在解读“孝”字、吟诵《弟子规》、讲述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故事和观看视频之后,学生的情感深深地被触动,他们有许多感触、许多心里话想要表达,此时,请学生谈感想恰逢其时,有的学生已等不及提问就主动站起来发表了。在学生的反思表态中,我欣慰地看到,孩子们学会了感恩、珍惜、负责、积极向上。尤其是当一位学生说她每次放假到父母打工居住的出租房时,都是自己煮好饭菜等父母回家,并削好水果给父母吃,全场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正所谓:“千言万语无尽处,情到深处自然浓。”当学生心中的情感呼之欲出时,表达就成了一种真正的“情动辞发”、“言为心声”。

就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共鸣。德育新生态内化生成了,德育效果不经意间落地生根了。

三、结语

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这节课上自然展开,与德育水融,既使德育课堂富有生命力,也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嵌上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指出,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看似已经远离我们的文化传统中,藏着开启思想、精神“死结”的钥匙。我们不能只把传统文化看成是教育的部分内容或者一个领域,而应把它当作重要的思想Y源。古为今用,以古鉴今。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带领学生站在新的高度,丰富学生生命成长的文化素养;让优秀传统文化凸显德育魅力,提升德育课堂品位,铸就德育新常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郑金洲:《问题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小学语言主题教学指导纲要》【J】,人民教育,2015(13)。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8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9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组、辅导员等组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是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实验室人员、办公室人员与辅导员。建立健全“师风师德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沟通学院师德师风情况。

2、坚持严格的教师准入制

要进一步规范新进教师的选拔鉴定,坚持用严格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业务标准选拔新教师。每学年举办一次“新教师谈心”活动,开展学院领导一对一联系与指导。加强青年教师上岗前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

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题研讨与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和专家化培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4、开展模范教师表彰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着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学院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评选等,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对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领导小组要对有关教师及时劝诫、警示或给予处分,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不合格。每年举办一次“新老教师话师德”座谈会,邀请学院领导、新老教师参加。

5、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

学院领导小组要善于营造氛围、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事迹,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公告栏、校报等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在寝室楼道、学院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

优秀生德育表现篇10

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组、辅导员等组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是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实验室人员、办公室人员与辅导员。建立健全“师风师德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沟通学院师德师风情况。

2、坚持严格的教师准入制

要进一步规范新进教师的选拔鉴定,坚持用严格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业务标准选拔新教师。每学年举办一次“新教师谈心”活动,开展学院领导一对一联系与指导。加强青年教师上岗前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

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题研讨与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和专家化培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4、开展模范教师表彰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学院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评选等,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对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领导小组要对有关教师及时劝诫、警示或给予处分,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不合格。每年举办一次“新老教师话师德”座谈会,邀请学院领导、新老教师参加。

5、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

学院领导小组要善于营造氛围、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事迹,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公告栏、校报等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在寝室楼道、学院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