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03:54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1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经济效率

2.人力资本

3.教育的个人需求来源:考试大

4.教育投资结构

5.教育机会成本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3.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4简述美国科恩教育经济效率计量方法。采集者退散

5.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题

1、教育经济效率即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效率等。其含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采集者退散

2.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3.教育的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4.教育投资结构也称教育投资内部比例。这主要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投资内部分配和作用的比例关系。

5.教育机会成本即教育间接成本,是指社会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也叫“择~成本”。它由教育社会间接成本和教育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答:(1)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一般人类劳动,是简单劳动的耗费,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简单劳动力的耗费。

(2)所谓复杂劳动则需要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的劳动称之为复杂劳动。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他的教育费用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它自身的价值和所创造的价值等,都是成正比例关系。训练有学识劳动者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必然有较高的价值。

2.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答: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1)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劳动力再生产包括人的自然成长过程和对人的教育和训练过程。

(2)教育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因为,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社会一般生产条件即客观因素;二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劳动速度等即主观因素。考试大-全国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3)教育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环节的作用;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最有效的形式。

(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教育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一、可以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的管理者队伍;二、可以提高管理者素质。三、可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3.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答: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

(1)教育总投资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教育中分配的比例;

(2)各级各等教育中教育事业与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配的比例;

(3)教育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个人部分)与公用经费(公用部分)比例构成;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投资的分配比例。

4.简述美国科恩教育经济效率计量方法。来源:考试大

答:美国科恩关于计量教育经济效率的方法的基本思路为:

(1)对教育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其中教育投入分为学校投入和非学校投入。学校投入较易控制,包括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非学校投入一般难以控制,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教育产出分为四大类:基本技能、创造能力、社会态度、学校咨询作用等。

(2)用生产函数描述了教育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教育生产函数形式为:f(Q,x/s)=0(Q为教育产出,X为学校投入,S为非学校投入)

(3)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了教师工资、学校图书、学生家庭背景,以及种族等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令人满意。

5.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1)教师劳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的独立性体现在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学生。教师必须进行独立的艰苦劳动,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作用。自主性体现在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具有高度的劳动自觉性和事业心。来源:考试大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2

论文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因此对教师劳动进行辩证的科学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对教育教学的推动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谈谈对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的认识。

人的活动(包括一切社会劳动)的一般结构关系是“主体——活动——客体(对象)”。活动通常又可以有任务、过程、结果(或成果、效果)等方面。据此,笔者将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主体特征

教师劳动是一种角色劳动,作为主体的教师是一种角色,所谓主体特征也就是指它的角色特征,主要有:

1.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特社会地位的职业角色

教师是一种极为平凡的“普通劳动者”角色,但是,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都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教师担负着传递历史和现实的人类文明成果的任务,递续工作目的是在“创造”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新一代创造者。

2.教师是一种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角色

教师这种职业角色,必须具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必须经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实践才能胜任。教师角色的这种专业特点,体现在师范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方面;师范专业性首先就表现为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专业知识,社会活动规范知识;其次,师范专业性还表现在传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即“传道、授业”,传授的关键又在“内化”,即要转化为学生心理上的东西(知识能力,品质等),这就必须要具备教育能力,学科专业性也表现为“掌握”和“传授”两个方面,但范围只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传授”。

3.教师是一种具有综合职能的社会角色

教师是一种对应学生又具有综合职能的独立角色,这种综合职能表现为它集合了多种其它社会角色的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在这种职能活动中,包括有领导者、管理者的职能,严父慈母的职能,知识讲解员的职能,“个性模特儿”的职能,身心保健医生的职能,体育教练、艺术指导以至于公安人员的某些职能等等。无疑,这些角色职能在教师的活动中极为有机的综合为教师角色的一种整体的独立职能。

教师这种多重角色特征,反映了作为教师的特有难度,教师角色冲突,不仅表现为角色转换冲突,多重角色冲突,角色个性的冲突,还包括了教师角色本身内部的冲突。

4.教师是一种具有个人个性示范作用的社会角色

当教师在讲授科学专业知识的“授业”活动时,自身知识的渊博精深与否就作为学生的样板而影响学生;尤其在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这种“传道”活动时,自身的个性更将作为样板影响学生。显然只有在教师的个性与其所传授的一切相一致的时候,这种示范才是积极的,才能以难以计量的力量来增大所传授内容的作用,并丰富这些内容;否则,后果将完全相反,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二、教师劳动的对象特征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两点。

1.教师劳动的对象,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劳动中,学生是劳动的客体,是受教育者。但与其他以“物”为对象的劳动不同,教师劳动的这个客体对象同时又是主体,教师把教育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必须有赖于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又是作为主体的主动一方。

教师劳动的对象作为主体,就在于学生不是以消极被动的状态来接受教师这一主体的影响的,而是带着他的主观偏颇性积极主动地或能动地对待教师的影响的。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持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他接受影响。否则,学生将以另一方向的消极性来拒绝教师的影响,学生这种主体性的消极表现并不必然地表现为清楚意识到的对立或拒绝。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清,对学习内容缺乏好感,对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已有知识基础不足等等,都将作为主体的表现而反映在学习活动中。

2.教师劳动的对象与教师具有“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劳动的对象还具有一种辩证意义上的以教师为客体的主体性,也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学生许多优秀的品质可以教育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启发教师,学生可以使教师“教然后知困”,学生的意见、批评,可以教育提高教师水平。但是,这并不否定师生关系在教师劳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性质。

三、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

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心理学意义:教师劳动的每一项任务都在于从劳动对象即学生的心理上去实现它,去造就一个个完美的个性,去塑造一个个高尚的灵魂,而不是从外部去“雕琢”对象,正是基于这个特征,人们赞美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教师劳动任务的全面观点,首先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教师的劳动虽有分工,但都负有全面发展学生上述各个方面的任务;其次是全面发展学生各种类型个性。用一个模式来固化学生的个性既做不到,强做则反而有害;第三是全面教好每一个学生,对于少数学生即使“毛病”累累,教师也不能抛弃他,相反,更要加倍努力予以教育,要全面教好每位学生。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能使每位学生成人、成才。

四、教师劳动过程的特点

1.教师劳动过程的智力性质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

教师劳动的这种性质决定,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其产品则是完美的个性和优秀的人才。如就体力、脑力劳动的一般区别来看,体力劳动的过程,其程序、进度、成效,一般比较易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而脑力劳动则相对地比较难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

教师脑力劳动的性质,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脑力劳动。如科技人员的劳动,其过程一般是止于物性对象的“精神产品”的形成;文学艺术家的劳动,其对象虽然是社会的,但其“精神产品”的转化一般也不属于劳动过程的直接范围。而教师劳动的过程正是转化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角色分工。作为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实现“传授”,有能力实现“转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劳动有着较其他专业能力劳动不同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掌握其专业角色劳动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传授这一切的知识能力。

2.教师劳动过程的个体形式

劳动的脑力性质决定了教师劳动的个体形式。显然,从教师掌握历史或现实的精神劳动成果的学习活动到备课、讲课、辅导、批阅作业及思想教育的“传道”活动,都首先是头脑中的内部活动,而这只能是个体的。但劳动的个体形式丝毫不意味着教师劳动是彼此毫不相关的,一位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低效将深刻地影响着所有教师活动的成效;前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影响后一年级,关键在于,教师劳动的协同是极为有机的。

3.教师劳动形式的创造性

这里的创造性是一种角色规定的特征,是指“必须”创造,而不是说凡担任教师角色的个人就必然会创造。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这一角色活动并无确定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到处套用。第一,学生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第二,教育内容千变万化;第三,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第四,教师个人条件,尤其是知识技能也千差万别、时时变化;教师个人必然会形成一整套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老师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范围当然要一致,但他必须根据教学对象重新安排、重新处理,将教学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然后才能科学地、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劳动的这种创造性既是一种科学性创造,也是一种艺术性创造。创造的科学性在于他是按照特定的对象条件和特殊的教学形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水平上揭示客观规律;创造的艺术性在于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重现形象,即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物质属性、事物形象。在这里,教师则是特殊的演员。同时,在教育中敏锐的应变机智,又极富艺术灵感,喻人以理基础上的动人以情,也是艺术功效。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关键是要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根据具体的对象,内容、环境、条件等等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既不能离开一般规律,又不能机械硬套,这就是“教有法而无定法”。4.教师劳动过程机动的时空条件

教师的劳动在时间、空间上是有严格限定的。上课、下课必须按时进行,教学进度必须完成,课前的备课和课后的作业批改、学习指导也都有时间限定;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如教室、实验室、运动场等也有严格的规定。但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时空条件又很机动,如备课1小时、2小时,批改作业用1小时、2小时,时间的机动带来空间的机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内家外、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聊天,无处不是教师工作的场所。

5.教师劳动的过程靠自觉的劳动态度

教师的自觉劳动是指从事这一劳动必须自觉,教师劳动之所以有这一特点,是由于其脑力性质,个体方式,灵活的规程及其时空条件,因而就难以从外部来控制其整个过程。这样,教师劳动的态度:干与不干、多做少做、努力与不努力、应付地干或创造性地干,都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是否自觉,取决于教师是否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五、教师劳动的效果特征

教师劳动的成效主要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老师写了多少页的教案、批改了多少作业、上了多少节课,开了多少次会,这只能说明做了多少工作,进行了什么活动,但并不能反映出其对社会的贡献,而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恰恰是其实际的贡献。

1.教师劳动的成果是集体的

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形式,但受更为深刻而有机的内在协同关系的影响,反映在教师的劳动效果上,其成果为集体的。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来说,任何一个老师的劳动都只是浇了有限的一滴水,培了有限的一把土,而且相对于整个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来说,所有学校教师劳动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但是,集体并不抽象,它是个体的有机总和,在成果上,也是各个教师不同大小、不同深浅作用的有机总和。

2.教师劳动效果的获得是不确定的

一般来说,如果教师本身德才兼备,扎实地掌握了教育科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那么在积极努力的前提下,其劳动效果的获得就比较有把握,但是,即使如此,其效果的获得仍然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劳动效果并不取决于主体一方,同时还取决于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的对象(学生)一方,而后一方面的因素又是作为主体的教师一方所不能完全控制的。一个学生的成长,会受到遗传、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消极或积极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的作用又要受到学生自身生理、心理规律的制约,而且,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教育下可谓“来去匆匆”,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是不确定的了。

3.教师劳动的效果是长期的、多样的

教师劳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德才水平,这样的效果有个体效果和社会效果,它们都是长期才能显示。这样的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不是讲几节课、谈几次话就能获得的。因此,不能仅据一两节课的检查或一个阶段的考试来论定;也不能仅据一个阶段的学生纪律表现来论定,这些检查结果都只具有临时的、局部的意义,而只有在具有相当稳定的结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教学效果的表现,而这又只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尤为重要的是,从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来看,教师的劳动效果必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效果,就是说,要看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后,作为社会成员能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有怎样的社会价值,才能定论教师劳动的真正效果。“学生产品”的质量,固然在“制造”时可以鉴定,但更重要的是在“使用”时的鉴定,这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有的学生在校时是高才生,在以后的社会劳动中却平平庸庸。显然,真正的效果是在后期,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教师劳动效果的测定是难于精确的

教师劳动的成果测定在于学生的质量,这就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关键是难于定量,难于量化。而一般的质量鉴定,却都离不开量化手段,但是这不能完全否定目前用于测定学生质量,也用于测定教师劳动效果的一切量化手段的相继作用。问题是要认识到这些手段的作用是相对的,有时甚至是不准确的。

总之,上述五个方面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相互关联、综合作用的。认识到教师劳动的这些基本特点,我们才能科学地、辩证地、长期坚持不懈地实施教育教学;才能科学地管理和评价教育工作以及教师的劳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禇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二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6-8.

[2]段淑芝.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管理[J].教育研究,2006,(7).

[3]周向东.谈谈对老师工作的认识[J].素质教育,2007,(1).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项育人成才的活动,高校教师职业的核心工作是教育培养社会有用之才,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是已经具有了基础文化素养的或受过了基础教育的人。这就既需要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输,更需要给予道德、价值、人生观及世界观等的培养和引导。因此,高校教师与教育系统中其他类学校的教师及其他行业工作相比,其职业特点鲜明,社会标准要求更高。

一、劳动主体的特殊性

1、劳动者的目的是培养人

高校教师教育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年龄阶段上可分为青年中期(18-23岁)和青年晚期(23-28岁)。他们身心的成熟程度及其知识经验水平决定了他们已经可以参与社会生活,已是具有承担完全的社会责任的人。[1]在学习能力上,大学生不但有接受知识、储备知识的能力,且具备了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因其在十多年基础教育过程中,对其的直接影响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社会影响相对是间接的,并未真正独立地踏入社会,因此,缺乏对问题的客观分析与评判能力。进入大学后,他们面临着人生新的起点,面临着一些可能会影响终生的亟待解决的发展性课题,其中主要有点:一是需要具体地规划、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并为此做好各种准备,特别是专业方面的准备;二是需要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在这两方面,大学生都处在关键期,而关键期的教育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这些综合性的教育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具有非常的独特性、复杂性与艰难性,也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劳动与其他行业劳动的最大不同点,即高校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知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劳动对象,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2]通过高校教师的自身品德、知识、智慧、人格等方面的示范,目标明确地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向社会有用人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教师的职业除了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外,还具有高尚性的特点。

2、劳动任务

一般来讲,高校教师的工作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教书育人。就教书育人而言,它又与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有一定的区别。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性阶段,生理发育处于旺盛时期,机体新陈代谢极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趋于成熟青年期是心理上断乳期,他们力图摆脱社会传统的束缚,表现出对自己所属的社会价值体系和反思,独立意识增强,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提高,争强好胜的心理突出,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迅速,具有情感丰富、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烈等特点。除此而外,他们还有一些区别于一般青年的特点他们文化层次较高生观和世界观正在确立过程中,有较大的可塑性自主性较强成才欲望强烈社会实践经验比较缺乏。而高校教师的教育主要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支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开发智能和培养思想品德,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二是创新知识。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而高校教师教育劳动的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其特殊性体现在教学与科研并举。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固然,,中小学教师也承担科研任务,但一般都是结合教学,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和教育规律的研究。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他们不仅要结合教学对大学生和教育规律、方法开展研究,而且还要承担国家或企事业单位所交给的课题研究,为推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同时,大学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和实习,承担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的任务。所以高校教师的科研精神和学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也对大学生也很大的影响。

二、劳动资料的特殊性

1、劳动工具的特殊性

教师劳动是一种以教师个性为劳动工具的个体独立性与集体协同性相结合的、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手段的劳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借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各种手段或工具,除了教材、教学设备这些教育劳动的辅助工具之外,主要是教师的个性,即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以及传授知识的技巧和本领。正如马克思所说,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和物的综合体"[4]。在教育劳动中,教师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者本身融为一体,教师通过自己的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把知识、品行、才能传导给学生。

2、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高校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手段是什么呢?它不是物质工具,而是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素质,包括教师个体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才能,以及传授知识的本来与技巧。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劳动者(人的因素)和劳动资料--包括劳动的工具和手段(物的因素),两者是可以分离开来的。但在高校教师的劳动中,这两个因素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高校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教师本人的素质,它直接决定着"劳动产品"的质量,教育劳动是教师将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成果,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以高超的技巧和本领传授给学生,并以自身正确的政治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大学生。大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知识,培养优良品德,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3、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劳动过程有其特殊性:第一,体现在劳动过程上的传递性和双向性。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双方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脑力劳动过程,它不仅需要师生双方都要端正劳动态度,而且还要研究和探索掌握正确的劳动方法。第二,体现在劳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培养是学生成为高等专门人才的重要阶段。如果从学生的整个成才过程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教师的劳动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深浅、教学目的的不同以及教学环节的衔接,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要求和重点,如大学一、二年级在于基础知识的教育,三、四年级在于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训练,而每个阶段又相互衔接,每个教学阶段,段段相连,每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又体现了高校教师劳动时间上的连续性。所谓空间上的广延性,是指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虽然有学期的划分,但是,教师的备课和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又超出"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再从空间看,班上班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凡是有利于学生成才的一切场所,都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

三、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对象的特殊性

高校教师教育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有理想、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青年。年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性阶段,生理发育处于旺盛时期,机体新陈代谢极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臻熟;同时又正处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力图解脱社会传统的束缚,表现出对自己所属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反思,同高中阶段相比,其独立意识增强,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提高,争强好胜的心理突出,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迅速,而具有情感丰富、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烈等特点。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些区别于一般青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化知识层次高、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可塑性、行为的自主性较强、成才的欲望强烈、社会的实践性差。

2、劳动成果的滞后性

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个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包括传授知识技能、修养品德、增进智力体力等,使之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教师要使性格不一、基础各异、志向不同的复杂的自然人都能产生预期的变化,不是靠简单的今天施教明天就可见效的劳动,而是在劳动过程结束之后,学生步入社会,用工作中的表现和对社会的贡献逐渐体现出来,这便是高校教师劳动成果滞后性特点。高校教师劳动的另一特点是成果具有长效性。因高校教师的劳动过程产生于学生的身心及思想观念的变化,虽然不排除对个别学生教育的无效或转瞬即逝的泡沫效果,但多数学生在受教育中产生的变化是可持久地起作用的,而且这种持久性变化是可以伴随学生终生的,除非有更强大的影响消解了这种变化。高校教师劳动成果的长效性并没因此而消失,至少在一定时间里还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品德与精神方面的进步,在思考能力与评判能力方面的提高等,更具有稳固而持续的长效性。这一特点也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劳动成果很难用在校大学生的表现简单地测度和计量。

四、高校教师劳动的富伦理性

1、高校教师劳动成果的伦理性

高校教师的劳动成果应该有两个方面,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教学成果是受过教育的学生,科研成果就是高校教师的学术创新了。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大部分属于教师职业道德领域的问题。治学严谨,勇于探索,是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矛盾的重要师德规范。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关于治学态度上说过要做到"一"、"集"、"钻"、"剖"、"韧"几个字。认真钻研,掌握精深博大的业务知识。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最新的科学和信息动态。陶行知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奇偶阿雪之乐而无教学之苦。"[5]认真施教,用科学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创造力。在进行科研活动的同时,要遵守科研道德,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清华国立大学对教师伦理有过相关规定,其中,"应以敬业之态度参与学术研究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活动,以吸收并拓展学术新知。""使用或引用他人之创作或研发成果,应尊重他人之智慧财产,不得抄袭剽窃。"等规定于今天仍是重要的。

2、高校教师劳动关系中人与人的伦理性

首先,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关心集体,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一个学校内部,教师的年龄、个性、知识水平、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有发生矛盾的可能性,但是,只要教师之间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关心集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才能,大家一起努力,共同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那么这个学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老师的榜样也会无形中给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影响,在关系融洽的氛围中教学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当然,在教师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竞争。每个教师都要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道德关系。要相互支持,互相配合,正确看待同时的成绩,虚心向先进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完善自己。其次,教育领导要关心每个教师,体谅教师的辛苦和困难,尽力他们解决问题,要虚心听取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的宝贵意见,以身作则,钻研业务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服从领导安排,多为领导分忧解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双方互敬、互谅,使整个教师集体充满高尚的道德情感,大家一起为教育事业奋斗。再次,高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中的伦理性。家长和教师有着共同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作为高校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积极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倾听学生家长对自身教育的意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当然,由于专业知识的不均衡性和职业的特殊性,高校教师也应该帮助一些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正确教育学生,配合教师的工作,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等教育论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59页。

[2]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537页。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4

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美育的经济功能作初步的探析,其目的是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美育的真正重视。

一、美育与社会生产力

美育对社会生产力的积极作用,既体现在作为生产力实体性构成要素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方面,也体现在作为生产力附着性构成要素的科学技术方面。

(一)美育与劳动能力

人的劳动能力是由他的体力和智力组成的。人的体力的提高主要依靠体育,但并非与美育豪不相关。毛泽东曾说过:“图体育之功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1]美育的有效作用,便是“动其主观”,“促其自觉”。美育与体育相结合,或渗透于体育之中,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之于人的形体美和心灵美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本身的艺术美,从而使他们在“爱美之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体质得以增强,体力得到提高。

美育不仅是人的体力得以提高的有效手段,而且还是人的体力得以有效发挥的必要前提。所谓有效发挥,是指人的体力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没有无谓的消耗。一个人有良好的体力,未必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到所从事的活动之中。决定人的体力是否能够有效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看他的姿态、动作、技能等是否符合美的标准。而美育是使人的姿态、动作、技能等达到美的境界的必要前提。美育与体育不同,体育的主要作用是使人的身体在内质上健康,亦即使人的器脏、神经系统、身高、体重等发育良好,具有适应外界环境的生命活力;而美育的主要作用则是使人的身体在外形上美观,亦即使人的身体在动作、形体和姿态上具有美的风度,在力度、节奏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协调感、韵律感和自由感。因此,体育能给人以良好的体质和充沛的体力,而美育则能使人的体力在运用于生产劳动时节省、有效而不致于蛮干、空耗,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人的智力是构成人的劳动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美育对各种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的发展的直接作用,在己有的论著中已有较多深刻的论述,故不赘述。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美育对智力发展的间接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智力存在于人格的总体之中”。[2]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论断。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任何一方面的能力的充分发展,只有在其它方面的能力同时协调发展中才有可能。而美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无疑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美育却具有其它各育所不具有的独特作用。因为“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美育通过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揭示出的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从而间接地影响人的智力的发展。正因如此,H·里德才说:“人的个体的意识,尤其是智力和判断力是以审美教育——各种感受力的教育——为基础的”。[4]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美育,就不可能塑造出完美的人格,因而,也难以使人的智力获得充分的发展。

人的劳动能力是一种工具性的东西,它既可能用于善的目的,也可能用于恶的目的;人的劳动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一个相对确定的量,具有相同劳动能力的人,其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可能大不相同。人的劳动能力是用于善的目的还是用于恶的目的,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挥得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道德素质的高低。美育作为完美人格的最基本的建构手段,能够“以美储善”,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美好心灵,促使人的道德素质获得全面而充分的提高。因此,美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人的劳动能力充分发挥并运用于造福人类的劳动之中。

(二)美育与科学技术

美育对科技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培养科学活动主体的能力和品格,推动科技进步。科学创造是科学活动主体能力和品格的统一。“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创造性的劳动态度,旺盛的求知欲望、严格的自我要求,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勉和坚持等一系列良好的个性品格也在科学创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5]由于美育是人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完善的有效手段,因此,它对于个体科学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培育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通过培养科学活动主体的审美感受力和使他们掌握美的规律,促进科学的发展,进而推动技术的更新。科学活动以揭示真实世界的图景为目的,大自然的美,包括对称、和谐、奇异、壮丽等必然会体现在科学体系之中,从而使科学理论这种抽象的精神产品本身呈现出对称、和谐、协调、奇异等,成为美的东西,具有审美价值。美与真的这种内在一致性,决定了审美标准可以作为科学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尺度。首先,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科学活动主体用美感或美的尺度做出的选择能够结出真理之果。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韦尔曾直言宣称:“我们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选择一个时,我总是选择美”。[6]韦尔之所以如此声称,是因为他有过深刻的体验。当他完成引力规范理论时,就当时的科学背景而言,似乎将其作为引力理论是不真实的,但由于该理论形式之美,竟使韦尔难以割舍,最终还是保留了它。多年以后,规范不变形式被引进量子力学,证明韦尔的美感直觉是完全正确的。其次,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科学活动主体可以从科学是否美的角度检验科学成果,对科学成果进行美的完善化处理,以科学成果的真与美的统一为目标,不断完善、美化科学成果。一生追求科学美的物理学家狄拉克

认为,如果物理方程在数学上不美,那就标志着一定不足,意味着理论有缺陷,需要加以改进。

审美标准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发挥上述作用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科学活动主体必须懂得科学美和一般美,掌握美的规律,具有良好的审美欣赏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是一个优秀的科学活动主体的必备素养。这便决定了仅仅重视科学教育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审美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促进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重视美育特别是科学美的教育。十几年以前,有的学者曾对“我们的教育能否贡献一个爱因斯坦”作过解答。在否定性回答中,其理由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仅仅给学生一些科学知识,而没有使学生具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审美素养。这一理由是符合事实的。目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们还必须对“美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充分的认识。

二、美育与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区别时,提出一个著名的结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在当今世界,是否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成为映照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面镜子。实践一表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美育是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的必要前提。

(一)美育通过培养未来劳动者的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创造出并欣赏到生产环境的美,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们的生产劳动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的。现代美学家越来越重视从审美上组织劳动环境,追求劳动环境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这一追求,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现代工业社会劳动的非人道化——人沦为机器的附属物——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考虑。劳动环境美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与性别、工种、环境相协调的工作服;清洁、美观的环境;优美、轻松、高雅的音乐;与工种、环境相宜的色彩、光线;机器设备、劳动工具的合理配置等等。按照美的标准安排劳动者的感性世界,使他们工作在一个舒适方便、自然优美、安全整洁、对称和谐、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空间环境中,既可以强化劳动生产的人道化——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8]而不是工具,又可以消除劳动者的疲劳和调动其积极性——使人感到“这项工作做起来十分愉快,……在不使人过分劳累、过分紧张的条件下应该做好”[9],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据有关材料介绍,工厂车间的门窗安置适宜,明净漂亮,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5—15%;照明设备美观适度,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0—30%;车间内外环境以及机器工具涂上适当的色彩,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10%;把噪声减少到最低程度,或在劳动时播放经过严格选择的音乐,可以使劳动效率提高6—14%[10]。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笔者尚不得而知,但它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劳动环境的美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

总之,重视劳动环境美的建设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显然,创造、建设空间环境美的前提,是创造者、建设者必须具有创造美的能力。人的创造美的能力并非生而有之的天赋资源,它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美育力量的介入。对于没有审美欣赏能力的劳动者来说,无论怎样美的空间环境也都毫无意义。而培养的人审美欣赏能力,是美育的生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美育是劳动环境美的创造与欣赏,进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前提。

(二)美育有助于形成美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的生产劳动不仅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里进行的,而且也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的。作为生产劳动的纽带的人际关系美与不美,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美育,特别是社会美的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修养,使人勤于交往,善于交往,按照美的法则进行交往,从而在劳动者之间形成以相互尊重的人道精神、相互谦让的礼貌礼节、友爱互助的集体精神、团结协调的合作精神、为人和善正直的道德情操等为主要内容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美的人际环境中,人们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亲近,心心相印,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美育通过提高生产管理者的审美修养,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的高效率。

随着社会审美化和审美社会化趋势的愈益增强,审美化管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一种最有效、最文明、最先进的管理方法体系。审美化管理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管理的情感性、愉悦性和文化性,强调人格平等和民主参与,力求以美的情感投入,形成美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一切,对于增强生产单位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开发人的心理和身体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劳动者高昂的劳动热情等,都具有传统经验管理方法和单纯的科学管理方法所难以企及的作用。这便决定了现代生产管理者必须掌握美的规律,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现代生产管理者如果不接受良好的审美教育,就很难胜任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因而也难以带来生产劳动的高效率。

三、美育与经济效益

美育,特别是技术美的教育,在现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美育特别是技术美的教育对于提高产品的美学质量和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功利认识与审美认识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条重要原理。劳动产品的功利性与审美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忽视产品的审美性必然会损害其功利性。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因为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产品大量涌入市场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美学质量,使产品的外观包括形体、色彩、表面质感及装饰等方面给人以综合整体的审美表象,成为产品高消费质量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产品的审美价值作为保证产品的高消费质量的条件和手段,可以直接影响社会利益组织包括具体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因为在产品的功效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谁的产品美学质量高,谁的产品就会成为的市场的宠儿。例如,190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设计并投产了t型流线型汽车,价廉物美,很快垄断了美国汽车市场,到1919年美国汽车总数55万辆,其中25万辆为t型汽车,为福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七、八十年代,日本汽车以外形新颖美观、质感精细、光洁度高的特点为各国消费者所欢迎,从而取代享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美国而雄居世界销量第一。与此相反,因产品设计不能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而使企业败落的也不乏其例。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5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劳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在新课改下,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力度,注重在教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初中劳动技术课程通过利用其蕴含的大量劳动实践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扎实的基本劳动技能等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初中积极开展劳技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如何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在此背景之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简要谈谈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措施。

一、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现阶段许多初中学校的劳动基技术课程已经开始向研究型学习实践活动方向进行转变,虽然看似增加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但实施上无论是学校开辟出的劳动实践活动基地,还是教师设计的学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足[1]。譬如说目前大多数教师设计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摄影、绘画等内容,而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很难学习到有效的劳动技术知识与技能,因此使得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迟迟不见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

1.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初中劳技课程虽然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课程,但其与其他学科之间譬如说物理、化学、生物等之间同样具有紧密的关系,而教师在开展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时,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点,有意识地将劳技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比方说在《花木栽培》一课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提高植物成活率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将其与生物课中有关植物根茎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过度为花木施肥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内容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将花木栽培同物理和化学中有关分子运动以及溶液浓度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了解氮磷钾等元素过量会使得植物细胞失水,进而出现烧苗现象影响植物生长[2]。

2.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初中劳动技术课程中蕴含着大量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积极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劳动观念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譬如说教师在《陶艺》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幅我国古代精美陶艺作品的相关图片或其他影音资料,并告知学生陶艺最早出现在一万年前,几乎人类在开始学会制造工具之后便有了陶艺,经过后期的不断发展,又从原始陶器发展成彩陶乃至瓷器等等,通过利用直观形象的影音视频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准确了解我国发达的陶艺发展史,进而感受到我国深厚悠久的文化积淀,激发出学生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情。

3.重视教师操作示范初中劳技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课程,尤其侧重实践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操作示范,并配合穿插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以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譬如说在《印章与雕刻》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一步一步展示印章的雕刻步骤,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缩放、拖拽、批注等功能向学生讲解每一种刀具的名称、用途等,并模拟出具体的雕刻过程,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雕刻内容向学生穿插讲解字体演变以及其他书法知识等,使得学生能够一边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一边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内化理解。

4.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多多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使其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当中有效提升劳技学习成效。譬如说在《航模与车模》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完成航模或是车模的制作,从模型设计、材料准备到最后的动手操作、上色修饰等均交由学生独立完成,而教师只负责为其提供必要的指点和引导,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通过最后对学生制作的车模或航模进行统一点评,并鼓励其参与航模或车模制作大赛,也能够帮助其提高学习劳技课的积极性[3]。

Y束语: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落实,教师在重视开展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积极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边进行操作示范一边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起良好的劳动观念和思想价值观,进而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6,01:48-49.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6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教育信号;甄别;配置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5JKl01)

作者简介:韩秀华(1976-),女,北京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2;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71―04

收稿日期:2008―05―08

现代社会是在庞大而结构精致的组织中运行,它有着细致的分工,纷繁复杂的职业种类,职位明确的等级结构。整个组织犹如一张巨大的、动态的网络,劳动者在梯级职位和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占据一个位置,并以某种规则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甄别筛选的“配置效应”减少了劳动力的盲目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教育经济学为劳动力甄别配置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其中筛选理论认为教育信号体现了生产率的高低,对劳动力具有筛选配置效应。其基本观点是:教育筛选出高生产力者,对劳动生产率具有确定作用而不是像人力资本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具有提高作用。筛选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学历反映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学历是进入某些行业的敲门砖。这套理论包括信号理论(spence,1973)、筛选理论和过滤理论(arrow,1973)。信号理论认为教育提供了可免费观察到的生产率信息,雇主可根据这一信号选择合适的雇员并给予其适当的报酬;筛选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揭示出高低不同的生产力层次,确定了个人的生产性特征,教育所改变的不是个人的生产能力而是分配能力――教育使人进入好的行业,得到好的职位,获得好的收益;而过滤理论更把筛选直接看成过滤,既然过滤出来的是高生产率者,进人大学本身这一行为就能带来额外的高收益。

这些理论都认为劳动力具有异质性,并把它归因于天赋能力的不同,教育的作用在于把劳动力按能力划分群体,使雇主节省劳动力选择成本,根据教育信号观察个体的生产率并给予不同的劳动报酬,同时劳动力能够通过教育信号,传递自己的生产率信息,以获取相应的收益。这个互动过程体现了劳动市场和劳动力的双向选择,劳动力配置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的,当然它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

本文主要研究教育如何对异质的劳动力进行甄别筛选,通过建立模型说明教育在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应。第一部分建立教育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模型;第二部分讨论教育的甄别配置作用;第三部分研究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信号;第四部分是对我国教育甄别配置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及政策含义。

一、模型的建立

(一)几个必要的假设

筛选理论把教育看作是甄别器,劳动力异质性源于天赋的非均质性,教育通过甄别筛选,将劳动力归入不同的生产力群体,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其对应关系有赖于众多因素,且需要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才是有效率的。因此,教育作为甄别配置器发挥作用,建立在下面假设基础之上。

假设1:基础教育的同质性。教育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天赋不同的学生对相同质量的教育做不同的回应,能力强的学生会有更好的成绩,但是面对不同质量的教育呢?很难说一个天赋很高的学生在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的学习环境中、在低质教师的教育下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尤其是天赋处于中上等或中等的学生极易被低质量教育漏选,失去更多的教育机会,从而被划归低生产力群体。因此,基础教育的同质性在教育的筛选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假设2:准确有效的甄别手段。目前最重要的筛选手段是考试,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统一考试,以标准化分数作为依据进行筛选。此外,加分和面试也在筛选中发挥一定作用,加分的基础是所取得的各种奖励和特长,包括各种竞赛得奖以及专业证书或专业等级,面试主要考察综合能力。这些可以看成是对考生的总体评定或是对某一专长的认可,也是考试手段的补充,使教育筛选更准确有效。

假设3:教育选择约束仅存在于个人能力范围。教育选择的基础是学术成绩,无论是他选择还是自选择,都存在着约束条件。在理想环境下,教育选择约束除了个人能力外,不涉及其它因素。教育成绩是进入高层次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能力的约束是个体不能进入更高层次教育机构的唯一因素。

假设4: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在竞争中,劳动者身上的生产率信号能得到充分利用,教育对劳动力的配置功能发生作用。当市场存在分割时,劳动者由于主观特征受到歧视,成为其进入好的劳动市场的障碍,即使教育筛选是成功的,配置功能也会失效。因此,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教育作为甄别配置器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二)模型的建立

在完美环境下,教育机构通过考试等各种手段,依据个体的学术成绩进行甄别筛选,对教育成绩好、生产能力高的群体进行更高层次教育,使其得到好职业职位的敲门砖,对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也进行阶梯式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在我国有职业高中、中等专业、高等职业、大学专科等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受教育程度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可看成是教育与劳动市场相互调整的结果。个体在教育层次的选择上是被动的,学习成绩约束着个体教育选择,个体选择的自由度在于根据自己的教育成绩和能力选择收益最大的教育层次。通过筛选,劳动力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并在学业结束后获取不同等级的职业职位,实现劳动力的最初配置。

在教育机构进行选择的同时,个体也在进行着主动的自我选择,兴趣及个性特征主导了教育类别的选择,因此,教育专业的选择总会与一定的职业偏好相关联。由于不受学术成绩的约束,教育专业的选择有着较大的空间,决定了个体对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教育的类别是平行的,不存在教育程度的高低之分,只是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从事不同专业的工作。

自我选择是甄别筛选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劳动力的自我配置,如果个体对自身有更多的信息,自我配置会更有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教育机构分数评估体系所具有的反馈机制,得到关于自身能力及其它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如了解自己在成绩序列中的排名、在与同学的接触中了解自身的能力特长、在各种课程的学习中了解自身的兴趣所在等,使个体找到在经济系统中适合自己位置。因此,自选择和他选择是相互修正、相互检验,并处于不断的调整中,教育所体

现的信息也随之变得更为准确,其甄别配置也更为有效。

通过他选择与自选择,教育层次提高与个人特征明晰化同步进行,即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个体生产率特征不断明朗化,生产技能的专业化不断加强,个人搜寻工作意向更为明确,岗位和劳动者的对接更为具体,使个体对劳动力市场有较为充分的信息,了解自己在求职者大军中的位置,找到自己最初的定位点,也为劳动市场根据教育信号配置劳动力提供了依据,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初步配置。

二、教育的甄别筛选配置作用

对于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而言,受教育的层次和类别是其生产率的主要信号,成为进入劳动组织以及工作阶梯的主要依据。小学是全民义务教育,其甄别功能即使有也是潜在的,没有体现为明确的筛选,学术成绩的高低不做为进入哪一所学校的依据。到了小学毕业升学到初中,其甄别功能已经显现,教育成绩不佳的学生虽然会接受初中教育,但好的学校会排斥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的高低使学生分为不同的群体,不过这时的群体划分是不固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新的分化组合。教育作为甄别系统,将学术成绩做为评价指标,初次显现了它的甄别筛选功能。

基础教育阶段为教育的甄别功能奠定了基础。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基础教育数量――接受教育年限是没有约束的。政府提供教育经费保证所有的适龄儿童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且边远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还能得到政府补贴(,为其接受基础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小学和初中是免试入学、免试升学,学术成绩不成为是否接受教育的影响因素。

甄别不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却是以这一阶段的教育成绩为依据的,个体也以成绩为基础选择接受教育的层次和类别。每一阶段的成绩都是评价学生的依据,它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阶段性的连续性测试。在九年中对个体的总体评价作为甄别筛选的依据,划分出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育。

基础教育结束后,一部分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一部分学生进入普通高中以及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各种职业学校。这样同龄人出现了分化,这种分化对其以后进入的工作岗位具有重大影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初中毕业生以及初中甚至小学未毕业就更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基本只能进入差的劳动力市场。

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中教育,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决定着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走向和在职位阶梯上的位置。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分为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它们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具有不同的身份。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有资格被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以干部的身份接收,意味着他们拿到了进入某一劳动力市场的门票,而职业高中毕业生则被需要干部身份的用人方拒之门外。这样接受不同的中等教育也就被配置到了不同的劳动力市场。

经过甄别筛选,能够进入高等院校并能顺利毕业的学生,有了进入绝大部分劳动力市场的资格。我国好的劳动力市场,除了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一些工作岗位,对学历的要求基本是大学本科,并有一些大学专科,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等。专业技术强的岗位可能学历要求更高一些,如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等。大学以上学历在配置方面也发挥作用,不同学历在技术领域的纵向岗位不同,学历越高,岗位越重要。最明显的事实是,国家机关对不同学历公务员所确定的最初级别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不同学历教师所评定的最初职称不同,与此相应,他们的最初工作岗位也有差别。

教育的不同层次和类别决定了个人在求职大军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获得工作岗位序列的位置,决定了在整个劳动力市场这个网络中的定位点。教育层次对劳动力进行纵向配置,使其在梯级岗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教育类型则是对劳动力进行横向配置,使其在平行而又各异的岗位中从事不同专业技能的工作。教育,以其层次和类型实现了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功能。

三、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信号

事实上,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和招聘活动,就是信息传递过程。雇佣行为发生之前,需要充分搜寻信息以降低雇佣决策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发生在雇佣双方,雇佣方不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求职者同样对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没有完全信息。但企业(包括其它用工部门)有更多的公开信息,求职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以了解,而个体信息则封闭的多,那么,如何获取求职者信息,得到高生产能力员工呢?

通过个人能力可以改变的特征便可成为衡量生产能力的信号(Spence,1973),这样代表生产力特征的有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得到的奖惩,担任过的职务等几方面。对于初次就业者来讲,只有教育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方面作为生产能力信号,教育层次传递个人的基本能力信息,包括天赋和学习能力。通过教育筛选出的就业申请者至少有应付考试的能力,在职业培训中也应有强的接受能力,较快掌握生产技能,节省培训成本并能很快进入岗位角色,使潜在的高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效率。

教育类型传递着专业技术信息。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教育专业与职业有着更强的关联,对教育专业的选择基本决定了未来的职业范围,这也许是因为接受过某种教育的人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品质。首先是具备了专业技术品质;其次,也许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个人的职业品质,在教育类型的自我选择上约束较少,体现了个人兴趣和职业意愿,意味着个人品质与职业要求有更多的契合点。

如果把公开招聘视为理想劳动力市场的话,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用的启示。招聘广告中对求职的要求主要分为几大类:(1)学历,(2)专业,(3)职业证书,(4)工作经验,(5)个人特征及能力,(6)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是每个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某些职业的必备条件,如注册会计师、医生资格证书、律师资格证书等等。

这里可以看到劳动力市场对教育信号的利用。对于初次就业者,教育是第一位的要求,雇佣方通过教育信号排除掉不需要的人,再通过面试及其他方法,如心理测试等考察其他个人特征和能力,筛选出符合要求者。假如没有教育信号,在茫茫人海中无从识别劳动者生产力特征,劳动力配置则是高成本而低效率的。

对于再次就业者则要考察其工作经历,体现了教育信号作用的有限性。生产力随着工作的实际展开才会有准确的测度,其各种能力和个人特征才会有充分体现,如是否具有组织管理、公关沟通等能力;是否具备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个人品质等,而这些都会通过岗位的变动、职位的升迁等经历加以考察,这样,在再次就业的群体中,工作经历显得尤为重要,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了教育信号的作用。

四、我国教育筛选配置分析

在我国,教育的甄别配置功能在劳动力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学历确实是进入好的劳动力市场的敲门砖。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对初次就业者有着严格的学历要求,只有接受过

大学教育求职者才有资格报考全国统一的公务员考试,不同学历的入选者被确定的职务级别高低不同,处于不同的职务阶梯并对以后的晋升产生一定影响;科研院所中不同学历被赋予不同的职称,并与一系列福利待遇相关联,在专用性强的技术领域教育类型基本确定了就业领域;企业公司对教育信号的运用前面有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此不赘述。但是,教育的甄别筛选功能发挥理想作用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当检验前面的假设时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甄别配置功能存在部分失灵。

(一)基础教育的异质性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以及教育投资以地方为主的教育投资政策,城乡教育投资存在差异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不对称,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产生教学质量的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师资力量的差异,由于农村生活的艰苦和低工资,农村教师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么大班上课,使每个教师面对更多的学生,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要么降低准入标准,让学生接受不合格教师的教育教学。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小的班级规模对班级成绩有正效应(Krueger,1999),教师能力的高低对学生成绩有显著影响(Hanushek,1992)。

教育机构甄别筛选暗含的假设是同区域城乡教育同质性,不同区域教育的异质性,承认中心区域与边远地区的差异,对边远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要低一些,就考虑到了这种差异,但是城乡教育差异被忽略了。实际上,城乡二元经济下,城乡间的差异远大于城市间的差异,对一种差异有一定的补偿机制,而对另一种更大的差异则熟视无睹,教育的城乡异质性被忽略,甄别筛选机制部分失灵。

(二)教育选择存在多重约束

当教育选择除了教育成绩还有其他约束条件的时候,甄别筛选功能将得不到完美体现,恰恰我国的教育选择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存在着多重约束。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经济约束。这里指家庭经济条件对教育选择的约束。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择校费问题,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机会,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是选择好学校的机会较少,成为教育选择的经济约束;二是分数差额补偿费问题,教育机构在实际筛选过程中,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分数进入补偿。三是学费问题,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其它教育包括各种职业教育都是自费教育,高等教育更是实行了产业化,学费数额占普通家庭收入比重过高,尤其对农村学生而言,大学学费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能承受之重,经济也便成了重要的教育选择约束条件。

2、区域约束。我国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出生地决定了教育资源的获得,经济发展的区域和城乡差别投射到教育领域,形成教育质量的不同,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接受低质基础教育;同时招生名额,尤其是高等院校招生名额与所在省市高等院校数量而不是与学生数量有关,使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升学率不均衡。这样在高等教育入学的区域分割与基础教育的异质性共同发生作用,把接受低质教育的高能力者划入低能力群体,同时把一部分高质教育中的相对低能力者划入高能力群体。

区域约束使学生所获取的教育资源与出生地有密切关系,与天赋能力的关系被削弱,教育的甄别筛选功能被弱化并部分失灵,使后续的劳动力配置发生扭曲。

(三)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利用教育信号,使其甄别配置功能高效率发挥作用。

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其市场主要是竞争性的。我们虽然不能说教育的甄别配置功能达到了理想状态,但至少,它有着较高的效率。大学毕业证书,不管它有什么样的内涵,确实是好职业的敲门砖。首先,高等教育使农村劳动力摆脱了户籍束缚,可以享受到城市居民待遇,最重要的是有了获取好的职业职位的资格;其次,被教育机构纳入高生产率群体并得到社会及经济组织的认可,好的劳动市场对其敞开大门。这样,高学历群体跨越了劳动力市场的进入门槛儿,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内部劳动市场”,其门口高悬警示牌:低学历者勿进。但在内部它是竞争的,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以及个人特征发挥主要作用。

对于城市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而言,劳动市场也是以竞争为主的。这一群体的就业序列处:于高学历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之间,难以进入高学历人员形成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又不屑于进入农民工市场,并且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民工也无法与他们处于同一平台竞争。教育层次决定了他们的职业阶梯,而教育类型也在很大程度上定位了所从事的行业,教育的配置作用与高学历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配置作用相似,只是分为不同的两个劳动力市场。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即使这一群体在教育培训上取得成绩,如取得成人高等教育证书或职业培训证书,也无助于进入高学历市场,除非进入正规教育机构,成为国民教育系列的高学历者,或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已经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了一个位置。

由于存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配置功能是部分失灵的。首先,农村户籍的求职者。即农民工被视低生产技能,即使他们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但只要在户籍意义上不是城市居民,城市劳动力市场就有许多限制,一些行业和岗位禁止农民工进入,与城市中相同生产力者相比,求职序列排位要靠后得多。其次,由于农民工大多只能从事非熟练工种,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熟练工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认可较高教育层次劳动力的高生产率,在招收工人时有最低学历要求,优先录用高学历者,但在职位阶梯和收入方面体现不出教育层次的差异,对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不尽如人意。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在完美环境中,教育一次又一次在更高层次上对劳动力进行甄别筛选,划分出不同生产力和不同生产技能的劳动力群体,使劳动力异质性一次比一次清晰,教育提供的生产力信号更为准确,雇用方可根据求职者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寻找所需要的人员,教育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把劳动力输送到劳动力市场的同时也实现了初步的配置功能。但在现实中,我们期望的完美条件并不具备,基础教育的异质性使教育的甄别功能部分失灵;教育选择的多重约束更使天赋高的个体无法进入更高层次教育,被划分到低生产力群体;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使配置效率不尽如人意。

尽管有种种的限制约束,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甄别配置器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建立在教育成绩、教育机构的选择和个体自选择基础上的劳动力的甄别和初步配置,职位和劳动力对接要艰难得多,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要低得多。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7

一、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

1.复杂性。(1)劳动对象具有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和学生集体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教师既要依据统一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此外,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也是不确定的。(2)教师的职责具多重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把学生教育成为和谐发展和自主发展的人,教师就要负起多种职责,付出艰苦复杂的劳动。(3)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它涉及学生心理、智力、体力,兼顾德智体美劳等不同层面。(4)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统一的过程。(5)教师劳动的能力和素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相关的多种能力。教师的素养包括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等。(6)对教师劳动的评价机制是复杂的。(7)教师的劳动及其成果的表现形态是复杂的。

2.创造性。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不仅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个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都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次,教师劳动的内容和手段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劳动内容的教科书,会因时代的发展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劳动手段也会由于科技的发展而呈多样化。从内在机制上看,教师在劳动中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遵循教育的规律,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

3.示范性。首先,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学生的向师性使得学生坚信教师言行的正确性、权威性,并主动模仿教师的言行。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堪为学生的楷模。其次,教师的劳动手段具有示范性特征:(1)教师分析教材、演示教材的过程具有示范性。(2)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4.长期性。教师的劳动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高压性。教师的劳动表现为繁重而紧张的脑力劳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体力劳动的特点,教师时时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便使教师的劳动具有了紧张性和高压性。

二、高校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

1.高校教师的劳动职业兴趣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大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文化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再加上他们的生活条件、经历、生理心理发展及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等因素,教师要胜任本职工作,非经过长期的有效训练和培养不可,长期的培养、训练和工作,使他们的职业兴趣具有了持久的稳定性。

2.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使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创新的劳动。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他们不断探索未知世界,获取新的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在不断发展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

3.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这是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性。

4.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探索性。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现为较明显的研究性、探索性的特点。

5.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实践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就是一部弘扬实践这种教育思想的历史。在柏林大学,洪堡提出了“唯科学是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新型的办学理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关加强实践教学理论和教法研究的呼声很高,正在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的重点。从古至今,高等教育始终深深地烙有“实践性”三个字。“实践出真知”,对于今天追求“真知”的人们,又有谁会否认当代高等教育教师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特点呢?

参考文献

[1]王亚朴.高等教育十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8

【关键词】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

一、关于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相关概念的理论研究

“劳模”一词在我国《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劳动模范的简称。人民授予生产建设中先进人物的一种称号,以表彰劳动中有显著成绩或者重大贡献可以作为榜样的人。劳模,在《百科名片》中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劳动模范分为全国劳动模范与省、部委级劳动模范,有些市、县和大企业也评选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劳动模范为“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最高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他指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劳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给予新时期“劳模”以阐释。劳模即劳动模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人物的一种崇高称号。这种称号授予在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或重大贡献可以作为榜样的人。从劳模的意义上讲是鼓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行动标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从劳模的特点上他们都有信念坚定、胸怀大局、立场鲜明、纪律严明,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伟大品格。他们都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从劳模的分类上讲劳模分为体力型劳模和智力型劳模。

其次,榜样力量的含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代也特别流行这句话。在《文选中》曾这样说“给自己找一个榜样,分析人家为什么会成功,哪些是自己可以参照的,努力去做,不一定会取得相同的成果,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榜样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榜样”一词,在我国的解释是:“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好人或好事;范例;模范”。榜样力量往往和榜样教育等有着紧密的联系。1999年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认为:“典型教育就是通过典型的人和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清楚地说明了“榜样示范,也称典型示范,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和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和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詹万生主编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认为:“榜样教育是以教师或其他典范人物的优秀品质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教育方法”。王道俊主编的《教育学》中说到:“榜样教育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这两种定义从德育的角度出发,在榜样的示范内容和对学生的具体影响给予了详细的说明。

国外关于榜样教育的研究中,以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班杜拉在《社会学习心理学》中认为,“教育者给学生树立的模仿对象就是榜样。榜样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树立模仿对象,让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某个人或某团体行为进行观察学习,获取社会技巧,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以促使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道德教育方法”。

由上可见,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榜样教育进行过探讨,而其解释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这对于正确理解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含义颇有启发。本研究在分析总结以上观点,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对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含义进行详细的阐释。

二、关于劳模榜样力量的实效性在当代所存在问题的研究状况

首先,从榜样教育角度提出的问题来分析榜样实效性的有喻学林,《反思榜样教育》从“人物形象伟人化、职业类型单一化、教育语言成人化”角度提出利用榜样对青少年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榜样力量的实效性。檀满仓,《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榜样形象单一,榜样宣传神化、宣传榜样重义不重利”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榜样力量的实效性下降。提出的问题不够全面。张茹粉,《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探讨》从“榜样形象神圣化、完美化,榜样产生机制的问题,榜样权益的保障问题分析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以上是有关榜样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从劳模表彰制度存在的问题有“政策奖励的范围存在局限性、偏重物质奖励、政策落实难、政策针对某一部分困难劳模”。有关劳模制度问题,曾祥委撰写的《劳模制度的反思》一文中,提出劳模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从“劳模制度设计的政治涵义存在局限性、社会资源的分享存在局限性、资源集聚效用存在局限性”提出劳模制度存在的问题。这些只是针对劳模制度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提到,是因为这些问题中也会影响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发挥。

再次,劳模评选管理中的问题。由黄志强撰写的《关于劳模的五点探讨》从人们对传统劳模的认识问题、劳模结构要不要更新、劳模要不要神化、劳模要不要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劳模评选管理中问题有“重评选轻管理、重物质待遇轻培养教育、重困难救济轻创业扶持、劳模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曹桂林,在《关于劳模评选和管理的思考》一文中从劳模自身的评选方法、评选范围、劳模自身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简要的探讨。由张醒国撰写的《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一文中从劳模选树、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

最后,劳模宣传中存在问题的有如下:由燕志华撰写的《典型报道中的压力》一文中,主要从媒体宣传中出现的宣传方法手段、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从传播学的角度深层次分析此问题的后果。在宣传原则上,“要宏观宣传与微观宣传相结合、艺术塑造与平民化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在宣传渠道上,“除以往利用电台、电视台以及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劳模外,强调网络宣传的新途径”。“在宣传的内容上脱离实际,劳模神化”。

三、关于劳模榜样力量的实效性原因分析状况

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多样化而导致的”。“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主要从方法因素、教育者自身因素”。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还有“传播者形象的固定化、政治化角色、宣传教育方式的形式化、模式化、单一化、生活中反面典型的抵消作用、宣传教育过程中对客体的心里忽视、大众传媒的影响”。以上研究对于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关于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解决措施

提出解决措施的有齐佩芳、毛小平,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一文中从社会因素、方法因素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但针对某一个角度,不够全面。娄淑华,在《探索与反思新时期的公民榜样教育》一文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即“从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大众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对个体目标偏向的测量、对群体优势心理状态进行测量、提高教育者的心理学素养”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张茹粉,《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探讨》从“构建科学的榜样教育模式,注重利益驱动”提出解决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崔华,《新时期榜样教育的反思》从“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榜样教育的创新,健全先进典型权益保障机制,深化榜样的精神内涵、弘扬榜样精神”入手提出解决榜样教育实效性。

五、提高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文献综述述评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9

白城市地处吉林省的西北部,是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全市中小学共计919所,其中,农村中小学758所,农村学校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为我们能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特有优势,因地制宜地创建劳动时间场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本形式,大力开发特色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适时适宜,建立劳动实践场所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在建立劳动实践场所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要考虑到学校的资源、环境、师资、经费等实际情况,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充分发挥学校知识相对密集的特点并要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及时适当的进行选项调整、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劳动实践场所既是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活动场所,又是当地科学实践、生产示范和技术推广的基地。因此,下大力气,加强劳动时间场所建设,配置必要的教学设备与工具,是开展劳技教育的关键。

1、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校内实践场所,利用校园内闲置的土地,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种植、建章建制,使校园内实践基地成为“五小”的发展空间,并设立专用劳技课教室。我们制定的《白城市劳动实践场所暨校园经济开发示范校验收细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占地面积不能少于10亩。有了足够的实践场所,才能使学生有充分的实践空间,开展素质教育。目前,全市共有勤工俭学基地722个,其中61所“示范校”,是我们近几年来开展“劳动实践场所暨校园经济开发示范校”评比活动中所评出的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农村型”劳动实践场所。洮北区到保小学在基地内种植15亩水稻,并投放“三道鳞”鱼苗5000鱼尾在田间,进行科学种植、养殖相结合,喜获双丰收。

2、倡导城乡共建,利用或开辟校办工厂、农场,创造条件安排学生进场(厂)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白城市第一中学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每年可接纳1万人次进场进行劳动教育,每年实现经济效益5万元。

3、借助社会力量,开辟校外基地,与当地有较大规模和较好效益的专业户挂钩,使他们的养殖场(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地。洮北区教育养牛基地,定期接纳学生到场学习、实践,为周边各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地。

二、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长期以来,农村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跳龙门”、“出山门”,许多农村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务农,教育为农村服务的意识极为淡泊。劳技课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合格劳技教师极其匮乏,劳技课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选配合格的“”劳技教师是保障劳动技术教育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之一。

首先任用事业心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其次,劳技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对其他学科优秀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其外出学习、观摩,组建一支精干合格的劳技师资队伍;三是,聘请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种植能手、农民专家等作为学校兼职劳技教师,使劳技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

三、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劳技实践

简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真正做到行政有人抓,业务有人管,课程有人教,实践有人导。劳技教育的全面实施必须由学校所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合力才能实现。科学而又严密的组织管理,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由于劳技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实践性课程,现在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研究才能逐步解决。学生的劳动技能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所以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评估应该结合在劳动的过程中进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白城市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的建立、劳技教育的开展,为学校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所有寄宿制学校的劳动基地,种植的各类蔬菜、饲养的各种家禽基本上满足了学校食堂的需要,间接补充了办学经费,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学校借助劳动实践场所这一特殊课程资源,发挥了较好的育人功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劳动教育的具体成效篇10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的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教育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小学劳动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在《劳动与技术》课中进行劳动教育

现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体系通俗地可把它分成制作类课、生活常识类课、家政类课等几大类。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把学生求知的触角从课堂伸向广博的生活时空。例如:组织上好一堂《劳动与技术》制作类的课,要求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备好所需的工具、材料,并对所准备的工具、材料要动手操作或观察,并实际制作一番,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发现制作中的难点,找到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科学地统筹出制作步骤,力求寻找一条较为快捷、方便的制作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制作出各种不同进度的半成品作品来,作品要大一些,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按顺序提供给学生,增加透明度,也可用来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奠定扎实的基础。如在教《粉笔雕刻》一课时,首先给学生讲清本课属工艺制作类劳动项目,粉笔材料易取,制作的粉笔雕刻形象生动、轮廓鲜明、造型小巧别致。平时学生只知道粉笔可写字,并不知还能制作工艺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粉笔工艺品,同学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先把自己事先制作好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在激发了兴趣后,再讲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课本上的三种样式作品或者老师的样品,学做“狐狸”、“孔雀”、“鱼形笔架”。于是同学们就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制作中。还有的学生别出心裁,发挥合理想象制作出如:人物、花卉、生活用具、建筑物等粉笔雕刻工艺品。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陶冶了审美、爱美情操,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劳动创造美”的思想。

二、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劳动教育

1.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梁。

每年的春天,我校都会进行放风筝比赛。这比赛有特别的规定,那就是风筝必须是由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的。于是,孩子们就利用课余的时间,从绘画、选材到制作,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制作出了形状不一的风筝。瞧,“金鱼”、“老鹰”……个个栩栩如生,令老师们不得不佩服。学生从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但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树立“爱劳动”的思想。另外,剪纸、野炊等也是学生乐意接受且又行之有效的活动。在活动中,寓教于乐,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2.调查、参观、采访也是学生颇喜欢的形式,这也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

调查专业户何以收入突破万元;调查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人均收入的变化;参观中天面业有限公司、华兴塑料泡沫厂等企业,使学生来到生产第一线,真实地看到一件件产品通过工人的双手创造出来,从而产生了“劳动真光荣”的思想。通过调查、采访、参观,组织学生召开新闻会,畅谈所见所闻,更深化了主题,也使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三、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劳动教育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不少误区,认为孩子只要考试成绩优秀,家长可以包办一切,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因而在家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

为了统一家长的思想,我校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在会上,老师把担忧和现状毫无保留地告诉家长,希望引起家长的充分重视,并希望能够齐抓共管。尔后老师又把学校准备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一一向家长进行汇报,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们在会上也各抒己见,给老师、学校提了很多较好的建议。会议的气氛相当好,也达成了共识。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也使我们教师有了更大的决心来做好这项工作。

2.建立家校联系考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