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的来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2:15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1

一、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正负效应分析

(一)正效应分析

一是分散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企业融资的多元化发展,减少了银行的承贷压力,降低了信贷资金高度集中的风险,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二是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一是新的融资方式的资金使用效率较高。比如在资金紧张时,民间票据贴现使资金流转加快,减少了企业资金占用。二是不同的融资工具之间可以功能互补,有利于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民间融资、票据融资、区域外融资等方式具有信息灵、速度快、手续简便的优势,弥补了当地金融机构灵活性不足的缺憾。三是缓解了企业融资紧张的状况。企业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方式的融资解决了企业过度依赖银行的状况,切实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既能达到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目的,又能达到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要求,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四是改善了金融生态环境。相对于银行贷款,其他方式的融资更注重企业的长远信用度,对企业的信用有更高的要求,使缺乏诚信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上获得融资,促使企业按市场规则办事,增强诚信意识,从而改善全社会的信用和投资环境。

(二)负效应分析

其一对宏观政策传导的可控性差。一是金融调控对部分融资方式缺乏有效调控手段。如招商引资和民间借贷比较隐蔽,属于宏观调控的盲点;二是由于民间融资、招商引资的逐利性较强,相当一部分投向了国家宏观调控限制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宏观调控的力度,成为受控行业投资反弹的重要原因。其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预测性差。一是企业通过民间融资、区外融资和“集资”得到的资金,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隐蔽性,银行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资金来源运用情况,增加了银行对企业监督的难度,使银行难以真正掌握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二是由于集资、企业相互拖欠和民间融资等融资方式缺乏完善的管理规范,容易形成乱集资、三角债和高利贷等问题,这样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社会性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区域金融稳定,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政策建议

(一)鼓励企业发展内源性融资

(二)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政府部门要通过完善法规、健全中介组织、规范交易规则,加强规范和管理,发挥各种融资渠道特有的优势,建立起结构更为合理有效的投融资体系,减轻银行的承贷压力。二是要尝试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扶持、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使之机构式存在、合规化经营、公平性竞争。同时,扩大票据融资市场规模,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三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三)建立健全监测制度,加强宏观调控职能

一是人民银行通过全国统一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中央银行大额支付结算系统,及时监测融资的行业、企业变化及其流量、流向、利率、期限等内容,监测关联企业的区内外的贷款情况。二是在完善各类监测制度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的集资和社会上融资建立申报登记制度,由金融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加强对社会资金流向、流量等信息的分析研究,及时有效地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宏观调控与引导职能。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2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新能源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一、引言

新能源产业作为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兴行业,在全球各国一直深受重视。我国也在近年来加紧新能源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进一步强调“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然而新能源企业的投资金额较大,国家发改委曾预计2005年~2020年之间,我国新能源方向投资约需7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则提出要实现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我国的新能源投资应需要41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额资金的支持。因此多渠道运用金融市场的力量,建设并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满足新能源企业的资金需求。

现有文献已经发现在企业的资金需求是随着企业的生命周期在不断变化的。Berger(1985)等发现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其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在早期和晚期更倾向于股权融资,在快速成长期倾向于债务融资。在新能源企业融资模式方面,国外起步较早且融资方式多样。painuly等(2003)认为能源服务公司可作为新能源企业获取融资的一种途径;Liming(2008)则指出了一系列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模式,比如行业的专项补贴、低利率长期专项贷款、新能源企业的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然而,我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方式存在结构单一等问题。王艳茹(2009)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调查发现,我国企业无论在哪个生命周期,内源融资比例都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在成长期更倾向于通过银行贷款,到了成熟期时对股权融资需求依赖性较强。高松等(2011)通过对上海科技型企业调研发现,在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王遥和刘倩(2012)也认为我国绿色融资、绿色租赁、绿色项目融资等新兴手段较为欠缺。周亚虹等(2015)则对政府补贴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新能源产业初期有作用,而在产业扩张后继续补贴只会导致产能过剩。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外新能源企业融资经验,试图依据新能源企业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融资需求特征,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以弥补企业不同阶段的资金缺口,促进我国新能源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新能源企业各生命周期融资需求及特点

本文将新能源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种子期也称创意期,是新能源企业家提出创业构想、技术构想,并且通过进一步实践与开发,形成完整的创业思路与明确的盈利模式的过程。初创期,是进一步的孵化期,是企业家通过筹集资金,建立团队,将创业构想付诸行动进而正式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的过程。成长期是企业在创立后不断生产、壮大规模、改进技术、抢占市场的过程,发展往往迅速。成熟期时企业在经历了早期的高速扩张后,逐步稳固市场完善技术,达到规模经济的过程。而衰退期是企业在经历了市场成熟面临衰退,技术面临被替代,生产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转换产品或技术才能维持增长的阶段,往往面临战略调整、企业重组甚至清算破产的阶段。新能源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在生产、技术、规模等方面都呈现各不相同的特点,因而每个生命阶段的融资需求和适宜的融资工具也各不相同。

1.种子期融资需求及特点。新能源企业在种子期时,尚未开始运营,没有现金流产生,相反开始创业时对资金有巨大需求。同时这一阶段由于创业的风险性较高,多方面都不符合银行贷款的条件,基本不会直接获得信贷资金。因此一般而言,种子期时企业的资金一般来自于企业家或合伙人的自有资金,即进行内源融资;同时也会有部分企业由于良好的商业前景与盈利预期,能够获得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甚至政府引导资金的青睐,可以从企业外部获得股权投资资金。

2.初创期融资需求及特点。当新能源企业进入初创期,由于企业需要招募员工组建团队,尤其需要购买金额庞大的新能源设备开始生产,而由于新能源行业的投产周期较长,很难在短期形成现金流,因此对长期资金的需求量巨大。此时通过银行渠道获得传统的信贷资金依然较为困难。资金主要还是依靠企业内源融资,或者通过继续引入第二轮、第三轮风险投资等方式从外部获取资金。

3.成长期融资需求及特点。随着新能源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企业已经投产产生现金流,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需求;稳定的现金流也开始达到银行贷款要求,可以获得信贷资金。然而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甚至异地建厂,此时用于扩张的资金需求依然较高,而且长期短期资金需求都会出现。对于一些扩张过于迅猛的新能源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新能源企业,在这一阶段如果企业运营能力不足,会透支信用,出现到期无法偿债的现象,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多途径的筹资方式,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保证其平稳发展。

4.成熟期融资需求及特点。对于成熟期的新能源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技术、固定的客户、主打的产品,在所属行业有一定市场占有率。此时企业已经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资金紧张状况可以得到缓解。同时已经与银行有了较为长期的合作关系,获得银行的贷款融资相对于前期较为容易。企业在此阶段对于资金的选择可以通过资金成本与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往往可以选择上市融资,一方面更方便获取长期的股权投资资金进行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前期风险投资基金等资金的退出;也可以借鉴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模式不选择上市,不定期对外披露企业信息,只通过内源资金、信贷资金等渠道融资,以保证内部信息的保密与完整。

5.衰退期融资需求及特点。进入衰退期的新能源企业在产品、技术及市场方面已经遭遇瓶颈,产品老化,技术陈旧,市场萎缩,生产低下,甚至会出现行业整体衰退。此时企业的现金流已经不能像成长阶段那样稳定,甚至会出现财务情况恶化、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到期偿还银行债务等情况,需要通过改变企业组织形式、升级技术、革新产品、提升服务甚至进行重组与兼并打开国际市场来能够保证较高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的面临转型与突破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依然旺盛,融资方式也可以根据资金用途的不同进行选择。在进行兼并重组等活动时,可以通过引入行业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获得资金。如果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此阶段的新能源企业最终会走向破产清算,从前几年光伏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这一阶段破产的企业屡见不鲜。

三、新能源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

本文提出的新能源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旨在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下企业在各阶段的融资需求及特点,匹配最为合适的融资途径以保证资金需求的满足。在此体系下,每个阶段的融资模式都需要多方机构的参与与配合,也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指引与协调,以保证更合理、高效地解决新能源企业的资金问题。

1.种子期融资需求模式――新能源政府引导基金与新能源天使投资投资基金。通过前文的分析可见,由于种子期的新能源企业尚未创造现金流,很难通过银行信贷等外源融资,资金主要来自于内源融资以及早期天使投资。

(1)继续建立并推广全国多层次新能源政府引导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又称为产业引导基金,创业引导基金,是通过政府出资,并吸引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本共同出资,以股权或债权的方式对早期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专项资金,不以盈利为目的。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已组建创业投资基金超200只,总规模超过500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2015年,国务院又设立了规模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万众创新,之后,浙江、重庆、江苏等省市开始设立各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2015年后半年又设立了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优质的新能源企业在早期既是中小企业,又符合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范围,应当积极争取国家、各省及各地区层级的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以获得早期资金支持。

(2)积极引导新能源行业天使投资。天使投资是针对创业最初期的风险投资,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这为种子期的新能源企业增添了融资途径。截止2014年,我国天使投资案例从2003年的72件上升至2014年的317件,总投资规模也从3亿元上升为42亿元。只是从投向来看,国内目前天使投资70%以上用于互联网相关行业,而新能源行业投资较少。天使投资作为民间资金,需要政府通过资金、政策倾斜加以吸引,将更多资金引入新能源行业。以上海市为例,2015年成立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对投资于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天使投资公司进行资金支持;又在2016年出台了《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对投资于种子期科技企业的遭受的损失(不超过60%)进行补偿。类似的政策直接作用于天使投资公司,对投向有引导作用,如果在政策中增加更多针对新能源企业天使投资公司的有利条款将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资金。

2.初创期融资需求模式――新能源风险投资基金。初创期的新能源企业依然面临现金流有限、资金缺口巨大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与引导天使投资公司相同,政府应当引导现有的风险投资投向,为新能源领域的风险投资项目提供财政、税务等多方面的支持,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该领域。其次,政府可以结合国外经验,由政府专项设立或引导民间资金设立针对新能源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从国外的经验来看,1999年世界资源集团在花旗银行的资助下,所成立了“新风险投资”项目。之后二十多年间,该项目共帮助逾300个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英国政府于2012年也投资成立了全球首家“绿色投资银行”(GiB),由英国政府划拨38亿英镑专门投资于绿色项目。我国目前专门针对新能源产业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依然处于空白,因此政府的倡导携领作用不可或缺。

3.成长期融资模式――银行信贷、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相配合的多层次融资平台。成长期新能源企业虽然相比于之前阶段有较为充沛的现金流,但是依然面临高速成长需要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目前来看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单一融资渠道的隐患在企业资金链紧张时会凸显出来。在过去的几年中,新能源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新闻不绝于耳。以光伏行业为例,2012年,天威硅业负债率75%,数亿元债务面临逾期,资金链断裂;2013年超日太阳数十亿债务违约,大股东只能通过股票质押进行融资;2015年英利绿色能源负债率98%,资金链断裂。企业资金链断裂固然与自身经营,但对于行业内普遍存在高负债率、单纯依靠银行贷款、资金严重紧张的现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解决新能源企业高负债率的问题,建立以银行信贷、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相配合的多层次融资平台,通过债券等多种方式,逐步降低新能源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依赖。作为补充,成长期的新能源企业可以积极申请国内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资金弥补资金缺口。

(1)积极推广绿色债券业务。绿色债券作为银行信贷补充,在我国已经开始有所发展。2015年金风科技在境外发行了规模3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了首单绿色债券;同年,国内出台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光伏等新能源行业被录入其中;2016年又出台了《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同时,绿色债券发行的相关配套政策也在逐渐出台。2016年,上交所细则为绿色债券提供绿色通道;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与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联合编制了两支绿色债券指数,以提高绿色债券市场的透明度。绿色债券近年来的推广对新能源企业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企业可以积极把握机会保证业绩及现金流的稳定来满足绿色债券的发行要求,降低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拓宽融资渠道。

(2)积极推广新能源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业务。资产证券化是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将未来稳定可回收的现金流进行出售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根据资产种类不同,可以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实体资产证券化等。新能源企业由于设备投入较高,周期较长,从事资产证券化来融资具有先天优势,以光伏行业为例,主要涉及实体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国内新能源行业践行资产证券化的案例较少,但随着发改委、能源局出台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绿色资产证券化有希望获得进一步发展。2016年,在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机构的筹建下,光伏行业首个绿色能源资产证券化融资平台――能金云上线,预计能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渠道。

(3)建立跨金融机构的融资平台。对于成长期的新能源企业,企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量大且密集,需要银行信贷资金、债券资金等多方面的配合与衔接,以保证企业资金需求的满足。然而,由于各资金的发放发行主体不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也分属于不同的监管机构,缺乏信息共享的平台,对新能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因此,政府需要增强金融机构之间对于新能源企业信息的共享,建立跨金融机构的融资平台,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机会与资源,确保企业信息公开透明,资金需求期限规模明确,以保证资金链的衔接。并且应对新能源企业进行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新兴业务的推广与教育,让企业意识到融资途径的多样性。

(4)完善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为了优化能源结构,全国及各省市多年来筹备了不同层面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可再生能源行业,资金采取竞争性分配,通过奖励、补贴、贴息等方式下发。当进入成长期的企业具备一定产能、发电规模时,即可开始申请该项资金。然而该专项资金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部分补贴存在拖欠现象,影响企业周转,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附加标准,补贴期限,资金管理机制方面有待改善。

4.成熟期、衰退融资模式――上市融资。成熟期的新能源企业,现金流稳定、市场具有规模,应当积极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以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完成前期风险投资资金的退出。截止2016年,新能源每个子行业均有企业上市融资,以风能行业为例,我国已经有41家上市公司,涉及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各个板块,并且部分企业已经赴美上市。在企业本身直接上市融资方式外,采取资产证券化的ppp模式也开始尝试将资产打包上市,比如赴港上市的云南水务,这对成熟期的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借鉴方式。同时,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除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外,2015年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支持创业企业上市,并且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并且大力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同时,注册制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未来的改革方向,一旦施行,企业上市融资将变的更为便捷。对于衰退期的新能源企业,面临转型调整需要资金却从银行借贷困难的窘境,从资本市场融资成为了主要渠道。同时借助股票市场的平台对新兴企业、技术和资产进行兼并重组,有利于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Liming.H,Financingruralrenewableenergy:acomparisonbetweenChinaandindia.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08.

[2]高松,庄晖,牛盼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资助效应提升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观点.中国工业经济,2011,(7):150-158.

[3]王艳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结构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49-53.

[4]王遥,刘倩.气候融资:全球形势及中国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2,(9):34-42.

[5]周亚虹,蒲余路,陈诗一,方芳.政府扶持与新兴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经济研究,2015,(6):147-161.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基于国际化视角的北京市新能源产业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研究”(项目号:13JGa109)。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3

一、现金流量的本质

长期以来,现金流量被定义为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殊不知这种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现金流量分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三个部分,笔者认为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现论述如下:

1.现金流量是一种经济资源。现金流量实际上是现金的流动和结存,属于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一种资源。经济资源作为一般资源的子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可分为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部分。显然,现金流量构成资本资源的一种,因此它也是一种经济资源。

2.现金流量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从上面有关经济资源的界定中可以看出,一般的经济资源都具有有用、有价值和增值等属性,而现金流量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除了具有上述一般经济资源的共同属性之外,还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综合性。与其他类型的经济资源如固定资产相比,现金流量这种经济资源可以更加综合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实力。相对于其他会计报表项目而言,现金流量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二是灵活性。现金流量可以便捷地与其他类型的经济资源发生转化,比如用结存现金(现金净流量)购买设备,从而转化为实物资源。三是客观性。这主要是针对会计利润而言。会计利润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而现金流量可以有效地避免主观性。

现金流量是个宽泛的概念。具体地说,现金流量可以分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三种,据此可将现金流量这一经济资源划分为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两类。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属于动态的资源,现金净流量则属于静态的资源。

二、现金流量主体与企业分配

任何资源都涉及主体即所有者问题,现金流量资源也不例外。现金流量资源具有不同的主体,各主体显然有着各自的利益。主体把拥有的现金流量资源投入企业,目的是为了获取回报。一个最基本的回报方式就是,企业将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以一定的方式返还给投资主体。那么如何返还?各个主体在返还时分别处于什么地位?这便是企业的分配问题。由此,企业的分配行为受制于不同的主体,可以看做是对不同主体的利益协调。

现金流量资源各主体的地位来自于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投资(包括债权投资和权益投资),如作为主体的债权人和所有者就是使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做出贡献,如作为主体的劳动者、国家和企业就是使用这种方式。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对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则是通过行使管理功能为企业的经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其贡献是间接的,却是不容置疑的;国家为企业的经营提供一个大的环境,企业作为一个特定主体为自身的生存和提供了一个小的环境,也对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做出了贡献。广义地讲,第一种方式与第二种方式虽然存在差别,但它实质上也可以归为第二种方式。因为债权人和所有者正是通过投资对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产生贡献。因此,现金流量资源的主体地位来源于各主体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贡献的大小。这样,将企业的分配行为理解为对现金流量资源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进行协调,又与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事实上,对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这种经济资源,各个主体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比如国家,它参与企业的分配有其强制力作为保障。即使企业只存有账面利润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或者账面上出现亏损,仍可以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以税收的方式从企业那里分得现金流量资源。劳动者也一样,由于劳动者被认为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会受到有关的保护,从而分得现金净流量资源,不会因为企业盈利与否或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为正而产生大的差异(指基本工资部分)。债权人与所有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债权人在企业的分配中的利益能得到更多的保障。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总是对应的,承担风险较大的所有者在企业的分配中享有剩余索取权也是理所当然的。企业本身也是参与分配的主体之一,如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就可以视作对企业的分配。

至于分配的对象,有学者提出广义的分配概念,将企业分配从狭义的对税后利润的分配扩展到广义的对息税前盈余的分配。我们也可以将分配的对象定位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源。这种做法的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盲目依据账面收益进行分配,导致现金不适当地流出,从而损害企业的价值。这样一种新的提法适当与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检验。

三、现金流量供求与企业筹资

现金流量资源最初来源于企业各种资金筹集,包括发行股票、债券、从银行借款等。从本质上看,资金筹集的过程是现金流量资源从供给方流向需求方的过程。不过,这种流动是有条件的,即供求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均衡。企业的筹资得到实现是现金流量资源供求均衡的结果。

资源供求达到均衡的价格就是资本成本。由于不同筹资方式的风险及其他约束条件不同,供求双方会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从而有不同的筹资方式便有不同的资本成本。从企业角度看,获得现金流量资源是需要代价的。各种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构成了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

现金流量资源的供求均衡,主要是资源供求双方在资源供求的价格上达成一致的结果。因为均衡价格的确定更多地取决于供求双方,即使同一类型的现金流量资源,由于供求双方的不同也有可能存在价格上的差异。不过,它仍然受制于市场总体水平,不会偏离市场平均价格太大。

如果考虑机会成本的话,那么现金流量资源的价格也是不确定的。比如商业信用中的应收账款,当不存在现金折扣时,在信用期间内,现金流量资源的价格即机会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债务人何时归还这笔账款。不过,如果双方都是“理性人”的话,通常债务人归还款项的最佳时间应是信用期的最后一天。这样,该现金流量资源的“价格”又会接近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与上面所论述的均衡结果相吻合。

四、现金流量增值与投资

任何类型的资源都具有增值的属性。那么企业现金流量资源的增值如何实现呢?投资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当把现金流量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来看时,可以把企业的投资行为理解为谋求现金流量增值的一种经济行为,其行为的实质是通过有效的投资决策使现金流量资源的增值达到最大,即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谋求最大的回报。换句话说,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力争获得资源回报最大化;或者资源回报一定时,谋求资源投入最小化。

关于投资概念的理解:传统上通常将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类。有学者把这一界定称为狭义投资,并提出投资还应包括无形资产投资和人力资产投资,称为广义的投资理论。事实上,如果将现金流量看成是一项经济资源的话,那么上述投资理论由狭义向广义的便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现金流量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是“有价值的”。那么追求其增值便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之一,而投资行为正是资源增值的内在要求,也是资源增值最基本且有效的途径。从这个角度出发,便可以将狭义的投资理论和广义的投资理论很地统一在一起,因为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还是无形资产投资和人力资产投资,其基本的目的都是谋求企业价值的增加,确切地说,是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量(指现金净流入)。由此,我们还可以对投资概念进一步地扩展:企业的投资行为可以泛指谋求现金流量资源增值的一切行为。

五、现金流量配置与企业业绩评价

与经济资源概念密切相连的一个重要是资源配置。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现金流量资源的配置便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资源配置的关键是配置的效率,而效率是与投入产出密切相关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越高,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研究现金流量也要研究现金流量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即要研究其业绩的评价问题。

企业的业绩评价问题可以理解为,考察企业的现金流量资源配置得是否有效率。可以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针对过去,另一个层次是面向未来。先看第一个层次。在特定的时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会以一定的经营成果显示出来,表现为特定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状况(当然,现金流量状况并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但由于其具有的特殊属性,将现金流量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结合企业的各种资源投入,包括现金流量资源及其各种转化形式,通过和比较,便可以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是否有效率做出判断。这种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的效率进行评价还只停留在宏观的层次上。如果具体到某一特定项目,同样可通过研究现金流量资源的配置是否有效率来进行评价。还可以据此对各个不同的项目进行比较,在不同的项目间作出取舍,及时调整投资决策。当然,效率指标是一个相对指标,为弥补其不足,我们可以将它与净现值等绝对指标结合起来,对企业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4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博弈纳什均衡

一、引言

资源型企业是指以地理空间上特定的自然资源为主要劳动对象,生产制造业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基础原材料的企业,如矿山、油田、坑口、有色金属加工等企业。资源型企业具有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高、投入原料特殊、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工作艰苦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有特殊的地位。

我国资源型企业一般是以资源的开采和粗加工为主的粗放发展方式,对资源的利用率极低。大部分资源都属于可耗竭的不可再生资源,大部分依靠资源型产业生存的资源型城市,在经历了繁荣期之后都走向衰退,以江西省资源型城市萍乡市为例,据统计资料表明,从1997年到2002年,萍乡市国内生产总值占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其中,1997-2000年数据以1990年为不变价格,2001-2002年数据以2000年为不变价格来获得。)。

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江西省重要的资源型城市,萍乡的城市发展呈现衰退的趋势,这使得作为萍乡支柱产业的煤矿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证明,循环经济是适应资源型产业发展的,这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企业而言,存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选择问题,如果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由于需要将直接投入生产的资金用于废物处理设备的购置、人员的培训等方面,会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因此,有些资源型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积极性不够。如何激励和监督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之一

1、模型的描述。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各自付出一定量的投入,这些投入有资金方面的,也有非资金方面的,为了便于研究,将这些投入都设定为资金投入。政府一旦投入资金给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会对企业进行监管,如果企业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拒绝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就会对企业进行惩罚。

假定条件如下:博弈参与人为政府和资源型企业。其中企业是理性经济人,以经济利益作为首要因素,政府以社会利益为首要因素;每个参与者都有各自的战略空间,政府可以选择资金支持或者不支持,企业可以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或者不发展;无论是否有资金支持,企业都可以获得相同的销售收入。

2、模型1的盈利矩阵(见图1)。

其中,F表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销售收入,f表示企业不发展循环经济的销售收入,i表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m表示政府为帮助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k表示一旦政府对企业给与资金支持,如果企业拒绝发展循环经济则给与企业支持基金k倍的罚款(k>1)。

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政府对于企业应给与适当的支持,比如降低前期资金贷款利率,对于循环经济产品采取减免税收或者实行政府优先购买等政策。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必将更加积极的发展循环经济。

三、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之二

1、模型描述。从模型一可知,政府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环境的压力,应该对产业进行投资。在政府必投资m的前提下,企业可能将所有政府投资全部用于发展循环经济,也有可能挪用部分资金用做它途。为了防止企业挪用资金,政府可以选择对企业进行监管。

假定条件如下:政府用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预算为m,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效用函数为投入资金的线性函数,系数为?兹(?兹>1);政府分享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效用,分享系数为?琢(0

2、模型2的盈利矩阵(见图2)。

在政府监管的情况下,企业如果不挪用资金,则企业的收益来自发展循环经济的分享效用为(1-?琢1)?兹m,而政府的收益则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分享效用扣除监管成本?琢1?兹m-C;如果企业挪用资金,则企业的收益除了部分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分享效用之外,还包括挪用资金的效用,以及因此带来的罚款负效用,即(1-?琢1)(1-?琢2)?兹m+?茁?琢2m-K?琢2m,而政府的收益除了分享效用和监督成本之外,还有罚款而带来的收益?琢1(1-?琢2)?兹m-C+K?琢2m。在政府不监管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很自觉的将所有政府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则政府和企业各自分享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而如果企业偷工减料挪用资金,则政府将承担遗留损失?琢1(1-?琢2)?兹m-L?琢2m。

3、模型分析。在给定政府监督概率为pg的情况下,企业选择挪用和不挪用资金的预期收益分别是:

在给定企业挪用资金概率为pe的情况下,政府选择监督和不监督的预期收益分别是:

四、结论与建议

从长远利益而言,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实体,它更多考虑的是眼前的利益。而如果发展循环经济,则必然要拿出一部分用于生产的资金来用于购置发展循环经济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培训等,这将影响企业的短期利益。因此,为鼓励和促进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政府为鼓励资源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应从政策、资金上予以支持。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为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资源型产业的进一步衰退,政府必须加大对资源型产业的投入。比如,在前期给与优惠利率贷款,以扶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循环经济产品给与特殊标识,进行广泛的宣传,以增大企业循环经济产品的销售量,刺激企业发展;以政府购买或减免税收的形式,资助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

2、政府必须对企业进行监督。资源型企业从粗放的以资源要素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集约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面临各种困难,为防止企业避难而退,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监督。比如对资源型产品设置新的质量标准,将对资源的利用率纳入指标之内;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加大检查密度,定期对其生产过程、企业账目进行审查;对企业挪用资金者加大惩罚力度等。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06JJD790040。)

【参考文献】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5

企业投资的规模水平和投资合理性是影响企业价值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首先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企业投资格局的整体演变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有的以财政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民收入分配出现向居民部门倾斜的趋势。这种变化使得传统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全社会储蓄来源结构从原有的以政府储蓄为主转向以居民储蓄为主要来源。在投资方面,尽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部门在耐用文章原创网站为文秘站网-消费品、农村自住建房和实业投资等方面的投资支出所有增加,但是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投资支出仍然是全社会投资的主要来源,资金盈余方与资金使用方出现较大的错位,以发行金融资产方式连接居民储蓄与企业和政府投资的金融体系成为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金融通格局单位(亿元)年份1992199319941995居民储蓄6028.37875.610223.3__38.9资本转移0000投资1448.02112410.43066.9净金融投资4291.14892.17499.58513.2企业部门储蓄2998.14373.76703.38502.9资本转移1102.71472.51605.51939.5投资7144.011608.515398.9197237.2净金融投资-3342.5-5672.4-6683.0-8079.5政府部门储蓄1641.22218.12778.63378.9资本转移-1103.5-1473.5-1616.1-1949.7投资987.01191.21334.11388.7净金融投资-654.7-227.3-49.27-88.63上表以实物交易方式的资金流量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金融通格局。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部门储蓄中实物投资的比例均为25%左右,75左右的居民储蓄是通过金融体系转移的。在投资方面,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部门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逐渐提高,从1992年的74.6%升至1995年的81.2%,企业部门投资成为我国投资主体和主要的资金需求方。同时,政府部门投资比例迅速下降,其投资比例则从1992年的10.3%递减至1995年的5.6%。另外,在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中,企业自身储蓄平均仅提供了42%左右,来自政府部门资本转移的比例则从1992年的15.4%递减至1995年的10%,通过金融体系外部融资的比例平均保持在45%左右。而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已经由传统的国家融资体系向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过度,75%左右的居民储蓄和45%左右的企业投资资金来源是通过金融体系的运作得以顺利实现的。企业投资与企业融资是现代企业资金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无论是新企业的创办还是原有企业的更新改造或扩建,仅凭企业自由资金积累很难全部承担,因此,企业投资之前通常都需要在企业外部筹集所需资金。所以企业投资行为与企业融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企业融资必须以投资需求为依据,企业投资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融资能力。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不是投资决策主体,同时企业投资所需资金也是由政府预算统一安排。所以,企业投资与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企业被授予了越来越多的自,但是对企业投资仍然施以较为严格的控制,企业依旧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投资决策主体;同时,在投资资金来源上,尽管来自政府预算的部分迅速减少,但是通过指令性信贷计划获得的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弥补了政府预算推出后留下的空间,因此企文章原创网站为文秘站网-业投资行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年中仍保留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逐渐成为投资决策主体,面临的外部融资体制也走向市场化,企业投资行为与企业融资之间的联系逐渐明确起来。我国企业投资资金来源结构(1992-1997)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企业投资规模7144.011608.515398.919273.223977.921488.2来源:内部储蓄2988.14373.76703.38502.99779.710397.3政府转移1102.71472.51605.01939.52230.42453.5银行体系2015.04504.14378.85711.98295.56630.1资本市场699.4283.194.6-0.5376.31508.4结算资金146.2232.9646.6-729.3-96.8-1248.4国际资本-540.0463.11766.21660.02211.61403.9由表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趋势不仅日益明显,而且资金来源渠道也趋于规范。第一,我国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来外部融资,1992-1997年间,企业内部储蓄占投资资金来源平均为42.7。第二,在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银行体系一直是主要组成部分,在1992-1997年间得至银行体系的资金占企业外部融资的份额平均为69.3。由此可见,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依然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的渠道,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企业外部融资结构仍是一个长期趋势。第三,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融资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投资资金的一个稳定的来源,1994年实行汇率体制改革后,国际资本在我国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中所占有的份额稳定在将近20。第四,资本市场发展尽管起步较晚,在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中份额起伏较大,在资本市场发展极度困难的1995年该比例出现复值。但近年来增长迅猛,1997年企业得自资本市场的资金占企业外部融资的份额高达17.5。从趋势上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完善,资本市场将会成为我国企业资本资金一个稳定来源。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由于我国的企业获利能力低,企业部门储蓄水平较低,支撑告诉经济增长所需的企业投资是依赖金融体系转化的居民部门高储蓄率支持的。这一点反映在金融体系的功能上,我国金融体系的功能目前主要体现在居民部门向企业的资金融通上,而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功能更主要是体现在部门内部的资金融通上。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6

关键词:金融;混业经营;能力理论;动因

一、相关文献综述

对于金融混业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混业的动因分析,金融混业的绩效分析、风险控制及监管等方面的研究。在金融混业经营动因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讨论:一是将金融混业看成是金融机构的相关多元化经营,使用多元化理论进行分析;二是金融资产同质性理论;三是金融才能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最早为金融混业提供理论支持,Rumelt(1974)比较了相关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业绩,认为相关多元化整体表现更为优秀。1982年,蒂斯(teece)提出了多产品理论,他认为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市场机制可能失灵,现有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企业成为市场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当企业内部存在过剩的管理资源时,进行多产品(多服务)的多元化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存在内在激励进行多元化经营以充分利用剩余的管理资源。

王常柏、纪敏(2002)则利用金融资产的同质性理论分析了金融的混业经营。他们认为金融企业的经营要素主要包括资本、信息及企业家才能,这三类要素构成了企业的金融资产。由于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同质性特点,流动性好,金融企业变更经营业务的成本较低,容易进入其他领域,同时退出成本也较低。因此,金融机构具有动力去经营更多的金融业务以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这也是金融集团主要的效率来源。徐颖真(2006)也从资产专用性角度进一步讨论,由于金融业的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强,专用性差,不同金融机构面临同样的外部环境及高度相关的金融市场,其信息积累及人才资源的知识积累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信息及人才的专用性弱,要素进行转换的阻碍较少,其成本也较低。

秦力(2003)建立了金融才能观的理论框架来解释金融的混业和全能化趋势。秦力认为,金融才能是金融中介所具有的知识及技能的集合。这些知识及技能的不断积累导致了金融中介的发展。金融才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能力;二是对外传递这一匹配情况的能力。金融才能的不断积累导致了金融产业内的分工,出现了专业化和全能化两个发展方向,同时也使金融中介具有了不同的经营能力。邢乐成(2006年)在秦力有关金融才能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能力因素与金融控股公司演进的关系,他指出金融控股公司的演进是一个能力积累和成长的过程,影响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能力包括金融中介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能力、传递能力及企业管理能力。这些研究对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因进行了剖析,引导研究者从企业能力这一较新的角度来研究金融企业混业经营的动因。

二、基于能力理论的金融混业经营研究

1.基于能力理论的金融产出分析。企业能力理论为金融企业的混业经营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彭罗斯发表了《企业成长理论》一书,通过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提示了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企业能力的概念最早由理查德森在1972年提出,此后,企业能力理论不断完善,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包括企业资源理论学派、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学派、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学派及企业知识基础理论学派。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学派认为企业就是资源的有机组合体,资源是企业经营的基础。企业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异质性及不完全流动性。Bally建立了VRio模型来分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对拥有的各种技术和技能进行协调、整合的能力。企业的竞争表面上表现为产品(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但实际上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主要研究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企业如何顺应环境变化,克服核心刚性,通过企业能力的调适来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企业知识基础理论学派强调对知识运用的协调及激励,但该理论在知识界定、知识度量及知识交易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根据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的产出是在企业所拥有能力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组织特有的能力对资源进行利用,以获取相应的产出。对于企业能力的分析,一般要考虑金融企业的资源积累能力、制度能力、运行能力及整合适应能力。资源积累能力反映企业进行对生产经营所需资源的占有及积累能力,制度能力是企业组织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包括各项制度的制定,涵盖了金融企业的产权制度、公司治理机制,运行能力是公司运行机制,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包括公司整体赢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内容;而整合适应能力考察的是企业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及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情况的适应及调整情况,研究企业如何克服核心刚性,获得竞争优势。

金融企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提供,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资源。能力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信息资源是有形资源;专利、品牌、声誉及企业文化等则属于无形资源。金融企业的物质资源主要表现为实物资产及各种形式的货币。各种形式货币(从m0到m3)的流动性不同,但总体而言,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货币资产,其资产专用性弱,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间流动的障碍小、成本低。从人力资源角度看,由于不同金融业务的相关性强,人力资源要求的共性大,人员在不同部门间流动的转换成本也较低。从信息积累角度看,金融经营中需要收集整理宏观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及客户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不同金融业务来说,在收集的途径及处理的方法上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在运用上具有普遍性。

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形资源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但能力资源中的无形资源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流动性差。企业文化、品牌、声誉等无形资源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综合反映了企业资源的积累水平及利用程度,这一状态直接影响到金融企业的经营状况。再加上金融行业内各组织机制的制度能力、运行能力、整合适应能力的机制及能力状态不同,因此,各金融企业的产出水平也随之产生差异。在能力理论下,金融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Y=F(R,C)

其中:Y代表企业的产出,该产出是企业拥有能力资源及企业能力基础上的产出;R代表企业所拥有的能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及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而C代表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所需要的企业才能,是企业制度能力、运行能力及动态能力的一个综合表现。这里,Y的产出既与企业所拥有能力资源相关,也与企业的能力C相关。投入要素只有通过在企业中进行相应的选择,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分工,才能产生相应的产出。而且,公司的组织、协调能力越强,其产出越就越高。这个模型分析了企业才能因素对产出的贡献,金融企业在其所拥有能力资源的基础上,由于具有不同的能力机制及能力水平,其产出也就不同。这正如彭罗斯所分析的那样,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是资源提供的服务,它是资源使用方式的函数,基于不同的目的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同样的资源,其所产生的服务或服务集合是不同的。

2.混业经营的动因分析。金融企业的组建需要资源,发展需要能力,金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总处于动态变化中,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能力与经营的匹配有三种状态:

第一种,金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与企业当前的金融服务活动相匹配,企业维持当前经营状态及规模。

第二种,金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低于金融企业当前提供金融服务活动所需,企业难以维持当前经营状态及规模。企业要不收缩当前经营规模,进行经营聚焦,对细分市场提供更专业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要不发展金融能力以满足当前经营状态及规模对金融才能的要求。

第三种,金融企业在现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资源与能力超过了当前经营活动所需,形成了剩余资源及超额能力。此时,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剩余资源予以出售或出租。但部分资源及超额能力具有异质性,深深嵌入企业内部,难以出售、出租,或者出售出租的成本过高。此时,拥有剩余资源和超额能力金融企业在监管制度的许可下,可能会选择进入新的金融产业来使剩余资源及超额能力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企业资源、能力与经营活动的匹配。贝政新(2003)认为金融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核心能力,在原行业确立垄断或优势地位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才能获得成功。多元化的目的是为了分散经营风险,获得范围经济、品牌溢出效应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金融企业进行新金融产业的行为便导致了金融企业的混业经营。有关金融经营状况、金融能力剩余及金融监管环境制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中,金融企业的能力与其经营方式及金融监管制度间存在着一定的匹配关系。Sl表示金融企业的能力与现有的专业化经营模式匹配较好,其能力剩余较少,企业继续保持专业化经营。当企业的金融资源及金融能力因积累而扩大时,企业出现了剩余能力,这时企业有两个选择,一种选择是提高现有专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从S1发展到S2。第二种选择是,如果金融监管制度允许企业混业经营,企业也可选择适时扩大企业的金融经营活动,进行混业经营,从S1过渡到D1。当企业处于S2状态时,继续进行金融资源及金融能力的积累,企业再次出现剩余资源和能力,面对外界激烈的竞争时,在监管制度允许的情况下,企业有动力选择混业经营,由S2过渡到D2。D2状态的黑色箭头表示,即使企业当前属于选择金融混业经营,一旦外部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企业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混业经营,则企业只能收缩经营活动,回归专业化经营。

三、金融能力与混业经营相匹配的简单模型

正如前文所述,金融企业利用所拥有的能力资源,在不同的企业能力下,会产生不同的产出效率,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匹配关系。企业总试图寻找活动与能力间最佳的匹配关系。那些在资源和能力方面有剩余,经监管制度许可,可以进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有内在激励来提高现有能力的利用效率。他们通过开展新的金融业务来实现这一目的。这里,可用简单模型加以说明。

正如前文所述,金融企业的产出函数为Y=F(R,C),其中:R代表金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C代表金融企业能力。由于企业能力与经营业务的配比情况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能力效率,以?兹来表示。则当金融企业只从事单一经营业务时,其产生函数改写为:

Ya=?兹af(ca,R)

这表示a业务的产出Ya是以Ca和资源投入R生产出来的,金融企业将全部资源及能力配置在现有的经营活动a上,以?兹a=?兹进行专业化经营,若R的价格为p,则其利润函数为:a(?兹a)=π(C,?兹a)=?兹af(Ca,R)-pR。随着能力的增加,企业能力出现剩余,a(?兹a)曲线出现先升后降的特点。

如果金融企业在现有a业务的基础上,开展新的经营业务b,实施多业务经营,则此时企业的产出函数为:

Ya=?兹af(ca,Ra)+?兹bf(cb,Rb)

Ca是分配给a经营业务的能力数量,Cb是分配给b经营业务的数量,假设能力是线性可加的,则C=Ca+Cb,如果分配给a经营业务的能力比例为?姿?琢(?姿i∈(0,1)),则C?琢=?姿?琢C,Cb=?姿bC=(1-?姿?琢)C。同时,R=Ra+Rb

由于企业开展的经营活动不同,金融能力C的效率也有差异,能力效率?兹i也有差异。假定?兹i也是线性可加的,它代表了企业总的能力匹配效率是各经营活动的匹配效率?兹i与?姿i为权数的加权平均和:?兹=?姿?琢?兹a+?姿b?兹b,此时企业的总利润为:

β(?兹b)=π(λC,?兹a)+π[(1-λ)C,■],■=■?兹bf(?兹b)d?兹b,是?兹b的期望值。企业从原有经营业务a及新的经营活动b中取得利润。

企业的现有能力究竟适合专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难以判断,因此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ax[a(?兹a),β(?兹b)]来选择如何将企业能力与其经营业务进行匹配。在一定范围(如图中的所对应的范围)时,将能力配置到a这一单一业务上能获得更高的盈利,专业化经营是企业的最优模式。当企业的经营活动超过图中?兹o所对应的范围后,企业出现了较多的剩余能力,由于单一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能力与当前经营活动的匹配效率下降,引起企业利润下降。此时由新的经营业务b来使用剩余能力能获得更大的收益,此时,企业的盈利情况为:π(C,?兹a)

图2描述了α,β的形状,其中,α反映了专业经营下企业利润与能力效率的匹配情况;β反映了综合经营下企业利润与能力效率的匹配情况。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当企业的总体能力效率低于时,企业能力与经营活动的匹配情况较好,企业无剩余能力,企业采取专业化经营能带来更高的利润。而当企业的整体能力效率较高,超过时,企业内出现了剩余能力,此时将剩余能力配置给新的生产活动,即进行混业经营,企业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从企业能力匹配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金融企业内部的能力积累是影响金融混业经营选择的重要因素,金融混合经营是企业能力的动态调适过程。在监管制度许可的情况下,当金融企业的金融能力与其经营活动出现匹配不良的情况,金融企业很可能进入新的业务,通过混合经营战略来获取更大利润。

结论:金融制度是一国基于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比较后的理性选择。这一选择既受到金融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金融企业内生成长的要求。在长期的经营中,金融企业积累了一些资源与能力,当这些资源和能力出现剩余而又难以对外转移或转移成本较高时,金融企业总有动机来推进金融的混业经营,通过开展相关的金融业务来提高现有能力的利用效率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在监管许可的情况下,金融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内生性发展的一种选择,是金融组织内在能力的积累及扩张的结果。而金融能力的积累程度及运用水平,决定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贝政新,陆军荣.金融控股公司论――兼析在我国的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晓文,于武,胡运权.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管理评论,2003,(1).

3.朱金叶,邢乐成.关于金融混业经营的文献综述.山东社会科学,2007,(8).

重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项目“云南差异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项目号:2011Y134)。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7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融资;融资结构

1.中小型企业融资概况

1.1企业合理的融资结构

融资结构是指企业资金来源不同项目之间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其实质是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企业的融资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规模、公司治理状况、资金需求量的大小及外部融资环境等等。合理的融资结构是企业资产高效运作的起点和结果,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企业的融资行为

融资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指资金的融入。其定义即指中小型企业为了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货款而采取的一种货币交易手段,或者是为了取得资产而筹集资金所采取的货币手段。其实,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通过流动来用剩余的资金补充缺少的那部分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

2.中小型企业融资方式的特殊性

2.1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中小型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在最后所产生的资金,即企业用来调节内部资金流动的现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其总体来说给的概论就是指中小型企业不断的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也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2.2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中小型企业融资方式的其中一种,它是指当内源融资已经无法满足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时,所采取的通过吸收其他的经济主体当中的储蓄存款,继而经这部分资金转化为自己的投资当中。总体来讲,外源融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二是间接融资。外源融资不仅仅会受到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也会受到国家融资体系等众多因素的制约。

2.2.1直接融资

中小型企业的直接外源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的股权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的债券融资。从股权融资来说,上市的门槛过于太高,使得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依然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急需的资金。

2.2.2间接融资

外源融资的构成当中除了直接融资,另一个就是间接融资。所谓的间接融资就是指中小型企业通过某些金融中介机构来进行的一种资金融通的过程。它有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和运营资金两个小方面组成。其拥有很多优点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讲,首先就是吸收存款的起点相对比较低;其次便是融资风险低,安全性较高;但是间接融资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的关注以及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

3.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现状与解析

近几年,在流动性紧张和通货膨胀压力持续高企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普遍加剧,盈利空间有所缩小,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再次成为焦点。

3.1中小企业规模小,效益不稳定,难以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根据目前我国现阶段实际现象得出,中小型企业最为重大的融资难的障碍就是业绩不够突出,成果不够理想,导致信用度不高。而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缺少管理人才,并且基础还差,管理经验还不丰富,普遍缺乏规范的企业治理制度和相应的财务结构。此外,一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还不完全是垄断行业,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可以划归为竞争性很强的行业,盈利水平不高,透明度不够清晰,这样就使得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信贷资金的总体产量评估相对低下。

3.2中小型企业管理中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抗风险能力弱

虽然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很多,但大部分都是由于缺少掌握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不够规范。而尤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还是家族式管理的,这也是使其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原因之所在。其中会出现决策盲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担保能力不足,或是产权不够明晰等其他现象。虽然很多中小型企业仍会采用租赁,承包的经营方式,但就是可能因为产权不明晰,主体缺位而带来的高风险使得银行望而生畏。

3.3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

目前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担保行业发展难以满足广大中小型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开初得到一次性的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由于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都受到较大的制约。

3.4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现有的信贷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中小型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地方性小银行相对不足。此外,各银行为把心脏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重控制在最低水平上,采取了贷款加收的个人负责制,一旦发生贷款偿还违约,发放贷款的信贷员可能会遭受罚款,内部“下岗”等情况,这种政策严重影响了银行采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4.探究融资结构在不同成长周期的特点

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的生长阶段都会呈现不一样的形态。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其不同的生长周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融资结构安排,而合理的安排融资结构对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具有重大的影响。

4.1创立期

中小型企业在刚刚创立的阶段,大量的资金已经用来创办企业,因而资金方面比较拮据,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生产产品,企业就面临着融资的问题,由于刚进入市场,企业还未找到立足之地来开通销售渠道,为了更好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开发。初创期的中小型企业内源融资比例低,外源融资主要依靠股权资本。

4.2成长期

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主要依靠外源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且以债权融资为主。中小型企业在成长阶段的主要融资来源有留存利润,银行短期贷款及租赁等,但由于积存的存货相对过多,因而会出现流动性风险等问题。

4.3成熟期

在成熟期,虽然投资回报已经逐渐走向平衡的态势,但仍然包括以上的全部融资来源。当然在这种阶段中小型企业主要依靠内源融资(以留存收益为主),外源融资主要采取资本运作的方式。

4.4衰退期

在衰退期,中小型企业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比例为4:6,而间接融资则占主体地位,由于此时此刻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并购或股票回购的现象,投资回报率也因此下降,从而中小型企业在此阶段会通过业务收缩,资产重组,或被兼并等形式来延缓衰退,或蜕变为另一个产业的企业,因而外源融资较多。

5.对其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防范措施

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以下是几条融资风险防范的经验:第一,从财务分析入手,加强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第二,从企业管理入手,加强企业投资融资项目的审核与管理。第三,从融资方式入手,加强中小型企业发展各阶段的融资渠道在其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财务状况、生产能力、信用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从而需要不同的金融市场来帮组企业融集资金。

5.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2.1首选内源融资

首先,中小型企业需要实现产权的制度创新理念,随之加快中小型企业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其次,培育中小型企业内源融资的政策环境。通过促使中小型企业建立强化内源融资的机制,促使企业增加内源融资的资金来源。

5.2.2降低成本

企业成本向来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股权融资方面来说,隐性成本便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企业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方面。隐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掩盖住某些上市公司或是企业的所要进行股权融资而付出的真是代价,另一方面这样的现象也会扭曲股权融资市场价格信号。

5.2.3改善银企关系

由于小企业自身发展和融资特点,决定了小企业融资问题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还有待继续研究和探索。就目前看,在银行业与各方都积极努力关心小企业的较好环境下,要更好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还需要广大小企业更新观念,不是仅把银行作为一个简单的融资窗口,而是要重视并主动与银行建立以信誉为基础、互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长期稳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来促进成长过程中自身经营管理和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

6.结论

要发展就需要交易,要交易就需要融资,要融资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对于中小型企业的不同生长周期的不同生长阶段都有不一样的融资结构。当然,一个企业要融资就要有风险,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攻克的关键问题。所以,我国政府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银行和企业都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积极探索,创新融资业务,并建立期一整套的融资风险防范体系,运作机制,从而更好地使中小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业务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王艳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结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

[4]杨兴全.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孙茂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J].财务通讯,2012.

[6]黄雨佳.企业生命周期与资本结构[J].会计之友,2012.

[7]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8]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8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0引言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严重影响,降薪裁员等人力资源的被动调整举措波及大多数行业,很多企业甚至没有来得及加以调整就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目前,金融危机的余波虽然还未远去,但经济分析人士和企业家普遍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得到缓解,经济正在处于复苏阶段。复苏意味着挑战、更意味着机遇。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必须摆脱金融危机时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做的被动调整,尽快制定适应实际经济状况的管理策略,实现本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在金融危机中,多数中小企业被动地采取了裁员、降薪、消减培训等措施,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支出,以求勉强渡过危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些临时性措施也给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的困境,甚至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1.1“无序裁员”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人才风险。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不得不大幅度裁员。实践证明,在企业订单缺乏,业务量锐减的情况下,保留过多的人员是一种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企业实行裁员计划是降低成本、缩减开支的一条捷径。很多中小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对员工进行裁剪,甚至对某些项目组进行整体精简,导致在缩减费用的同时,也给企业后金融危机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隐患。大规模裁员会在留下来的员工中引起恐慌,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更会使企业在危机结束后面临人力资源短缺,企业不得不匆忙间去招聘和培训新人,又会造成人工成本增加。中小企业的资金本就不十分充裕,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加匮乏,再面对新增人工成本时就会更加难以应对,将导致人力资源短期内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1.2“大幅减薪”使企业市场吸引力面临挑战。降薪是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取又一重要措施。在金融危机中,有的中小企业全员按照统一比例降低工资,有的企业采用增加“无薪假期”的方式减少员工的工资支出,有的则通过缩减员工的各种福利、津贴和补贴的方式变相降低员工的薪酬。虽然调整薪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危机面前改变的仅仅是薪酬总量,而很少有企业顾及整体薪酬结构的调整,必然会打击高绩效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员工对企业的前途心存疑虑,进而对个人在企业中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这种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扩散,造成企业在市场上对人才的吸引力降低,更加难以同资金充裕的大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的竞争。

1.3“削减培训”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得不削减甚至冻结了员工培训。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优势很大程度就在于人力成本的有效利用,在于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装备更新提高每位员工的人均产出效益。企业被动减少了培训,必然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升,生产率降低,企业的利润必然受到影响,这种匆忙应付危机的短期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调整使整个企业的培训几乎处于停滞,也成为中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走出发展困境不能回避的难题。

1.4“劳动关系紧张”使企业发展面临生死考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普遍通过上述裁员、降薪、削减培训等手段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企业的劳动关系也随之更加敏感。企业裁员、减薪等很容易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威胁到企业内部的和谐。即使在没有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劳动关系也普遍趋于紧张。在金融危机蔓延的整个经济大环境中,业务量迅速下滑等外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造成企业内部氛围紧张,员工普遍会感觉不知何去何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重塑企业信心,培育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2中小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面临的机遇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如前所述面临着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困境。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金融危机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依然面临着很多的人力资源调整的机遇。这主要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目前的经济形势所决定:第一,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相对于大企业能够很快地进行制度调整,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小企业一般产品单一,产业链条较短,在金融危机中存活下来的企业一般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强,因此虽然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只要策略得当,就能够比较快的对人力资源加以整合和调整。第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行业不景气,人才流动加剧,某种程度上说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中小企业可以在更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图谋更大的发展空间,网罗所需的人才,并且通过此阶段的调整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通过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开发利用人才的价值,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是中小企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制胜法宝。从某种意义来看,后金融危机时期正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调整的最佳契机,中小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时期,弥合金融危机创伤,完善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

中小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可以从观念更新、技术改造、文化塑造等方面着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3.1树立“以人为本”观念,科学用人。“以人为本”应当成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面临着生存危机,很多企业不得不裁员、减薪,没有顾及员工的基本需求,对企业自身发展也带来了困境。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应当发挥自身规模小、适应性强的优势,合理使用人才,既要防止人才超高使用,又要防止人才凑合使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始终把人才的需要、人才的自我实现、人才的管理环境以及对人才的激励体系放在首要位置。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大规模调整岗位、调整薪酬时,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激励机制,既要在经济方面满足员工需求,同时还要在精神需求上下功夫,保证员工的自我目标实现,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3.2改进管理技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优势。一是在“选人”方面,中小企业要以前瞻性的思维,抓住机遇,尽快启动人才储备计划,在市场上充分挖掘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二是在“育人”方面,做好内部培训基础工作,丰富培训方式,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培训资源。同时加强培训的内部转化,确保培训效果。三是在“用人”方面,讲究薪酬策略,基本薪资水平和中、长期激励计划相结合,激励员工更好地投入工作同时优化薪酬结构,合理地控制金融危机余波的风险。四是在“留人”方面,实施全面的绩效管理,关注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并形成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如在考核中将绩效结果与员工薪酬、奖金、晋升、培训机会等紧密联系,加大绩效考核结果与之相关联的程度。五是在“裁人”方面,积极采纳“可替代裁员”措施。即使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也要谨慎裁员,让员工充分了解裁员动机、缘由、补偿力度等信息,理解企业行为。

3.3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对人才资源进行整合,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价值,为企业发展服务。在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很多员工选择留下来只是把企业当作了一个避风港湾。如何保留主流团队、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营造企业凝聚力都是迎接经济复苏前的重要储备。企业应该抓住后金融危机这一培养员工忠诚度和归宿感的良机,培育企业核心文化,抓住老员工的心、培养新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企业应该结合本行业特点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培养员工健康心态,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晓鸣.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科学管理[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3.

[3]金学惠,任现增.金融危机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09.10.

[4]叶迎.论金融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J].大众商务.2009.4.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9

【关键词】资源整合核心竞争力房地产企业

一、房地产企业资源整合概念

资源整合就是根据企业需要选择相关独立的资源,以某种方式进行横向集聚,使之成为能够满足需要的新的资源组合,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房地产企业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指对房地产企业内部或者企业间所拥有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所必需的资本、土地资源、企业管理效能及管理人才、客户群及建筑商等各种要素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作用,从而使彼此相对分散、隔离的房地产开发要素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资源整合可以分为外部资源整合与内部资源整合。

外部资源整合。房地产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资源,房地产项目的实施通常需要借助多方面的外力。如项目立项时,对消费者进行研究,要请专业的调查公司,产品定位要咨询房地产策划公司,项目施工时要请建筑公司,而营销推广时要借助广告公司等等。这种房地产企业对外部资源整合能力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市场竞争力的高低。

内部资源整合。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几乎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例如,要使开发商在建筑设计这一核心技术方面的专长成为核心竞争力:第一,需要企业在该领域不断进取提高,从资金、激励制度等方面保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第二,需要在消费者研究方面对设计创新予以支持,并很好地协调设计部门与工程、营销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三,在楼盘的销售阶段,需要建立销售部门与设计部门之间密切的信息联系,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到设计部门,使建筑设计更好地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等等。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已开始进入资源整合的时代,房地产企业的资源整合可以使企业资源得到更加高效和充分的利用,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房地产开发商要想取得成功,既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充分的土地资源,还要具备超前的市场把握能力,以及专业的设计与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地产商必须具备一流的资源整合能力。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房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近二十余年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平衡。其中上海、北京和南部沿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发展较为成熟。但内地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无论从发展规模、企业开发实力以及企业自身管理水平都还不够发达。大量的开发商存在开发实力弱、融资能力低、开发规模小等问题,导致所开发产品成本高、质量差等,同时这些中小规模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资源的认识和整合能力较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认识模糊,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速度。从房地产企业资源利用角度对我国房地产企业整体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对资源的认识不足。很多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热潮中资源不足甚至无资源就盲目上马,给后期的开发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导致楼盘烂尾或者企业破产。当前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包括土地、资金(包括融资能力)和开发管理能力。而多数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能够全部都拥有三项核心资源的并不多,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企业拥有开发资金但是缺乏土地资源,但是也有很多企业资金匮乏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土地储备,所以房地产企业只有在对自身拥有资源的能力以及资源整合的能力进行充分认识之后,把握自身优势,通过资源整合,激活存量土地,发挥资源效能,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增加企业效益。

其次,很多房地产企业拥有部分核心资源,但是企业没有能力将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并加以运用。例如,目前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存在融资渠道狭窄,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等。特别是大量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收紧银根,很多拥有土地的开发商或者在建项目都会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所以,要求房地产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开发能够利用的资源,从多个渠道筹措资金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

再次,部分房地产企业拥有一定资源,并且能够整合其他资源为自身所用,但是仍存在资源整合不够好,整合效率不够高的问题。例如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时,都会利用银行贷款,但是很多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特别是大型商业设施的依赖性更强。大型商业项目投资大,动辄十几亿元或者是几十亿元。一旦出现商业经营差、利润下降,达不到盈亏平衡点,就会造成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银行金融风险,对企业也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在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中,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是构成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资源整合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1、资源整合是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规范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2、资源整合是企业增强开发能力、规避风险、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房地产开发经营是一项集建设开发、销售于一体的巨大工程,涉及资金量巨大且投资回报期长同时有着较大的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只能采取资金集中、综合开发,才能取得最佳规模效益。目前,我国以中、小型为主的众多房地产公司必然分散资金配置,削弱房地产开发的整体力量,提高行业风险,难以形成大规模综合开发优势。而运用企业间资源整合将使众多企业具有强大的综合规模开发整体能力并且降低风险实现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3、资源整合是促使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形成了靠传统的习惯来经营管理,没有资源整合及提升管理能力的意识,企业之间相互排斥、恶性竞争,非常不利于房地产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只有通过资源整合,企业才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增加市场份额、有效降低经营风险,极大地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我国房地产企业资源整合策略

拥有广泛而有效的资源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房地产企业资源整合的目标具体分为企业资源与平台的整合、企业品牌的整合、企业组织结构整合以及企业文化的整合等。针对房地产企业所需要的资源,一般的整合方式包括:企业并购、合资或合股组建新公司、资金和土地资源的整合、扩张收购、拓宽新的融资渠道等。但是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资源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参考国外房地产企业资源整合的先进经验,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首先,进一步提高对房地产企业资源的认识,了解企业拥有资源以及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已经认识到资源对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对资源的认识不足和对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不重视的情况。例如,有的企业没有对自身资源进行分析就开展项目,甚至某些核心资源尚不具备。在资金不到位或者土地的相关手续没有办妥的情况下开始房地产项目难免会给项目留下隐患甚至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所以企业在开展项目之前就必须做好资源整合的工作,有计划有顺序的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同时也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以后企业长期的发展,为后续项目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房地产企业要在企业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方法进行资源整合。企业首先要对自身资源进行调查,调查可以分为对内调查和对外调查;对内调查的目的是弄清楚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最好进行详细的分类以及资源的是否可持续利用,例如企业的资金、土地储备和管理团队等。对外调查的目的是分析清楚企业外部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需要进行融资和贷款的银行、政府土地和规划等行政部门的公共关系、工程建筑材料方面的供货商等。

在企业充分调查清楚自身所拥有和可以整合利用的资源后,就可以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以及短期的项目进展进行分析,还缺乏哪些核心资源,而哪些资源是自身不具备需要整合的,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整合等,进而解决企业发展中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后,因为土地的稀缺性和城市地价的不断攀升,很多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土地资源储备不足的问题。同时,因各地土地市场日益采用招拍挂方式及楼花预售标准的提高,使项目销售前的资金占用加大,对开发企业的资金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出现企业项目开发资金不足的情况。为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出现了开发商之间有效整合资金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由共同的关联方进行资源控制权的调配的合作方式。例如万科和中粮的合作就是双方资金和土地资源的互补的成功例子,在目前国家宏观调控有可能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必然会面临资金缺乏或者土地储备不足等问题,也必然会走资金和土地资源的整合道路。另外房地产企业在拓宽新的融资渠道方面,除正常从国家银行间接融资外,还可以通过与商业银行、信托机构、投资基金等合作,多方位拓展筹资渠道,保证公司业务发展资金需求;同时,部分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整合资本市场资源,加快推出资本市场融资方案,以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

最后,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的因素是决定一切的。房地产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很多,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好企业现有人才,选拔优秀分子加入队伍,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是实现企业资源整合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

四、结论

综上所述,某些企业具有某种资源先天的优势,但是却不具备其他资源,所以,房地产企业必须对诸如土地、资金等各种资源提高认识并进行充分整合,同时根据整合各方在企业理念、企业规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整合方式。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必须重视企业资源分析以及企业间沟通的重要性,在对整合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整合目标和设计详细的整合方案,确定强有力的整合领导团队,在充分取得企业员工的认可与支持的情况下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分步骤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2]饶杨德:基于资源整合观的企业战略重构[J],工业技术经济,2005(7).[4]饶杨德:新资源观与企业资源整合[J],软科学,2006(5).

企业资金的来源篇10

关键词: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一、金融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金融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也是科技含量高、创新步伐快的产业,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而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资源,因此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成为金融业界的共识。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市场具有竞争性,竞争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成为低成本的领先者或者研发出差别化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开发金融企业的特殊技能或核心能力,这就意味着金融企业必须要依赖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员工,因为他们具有适应环境发展要求的能动特性。因此,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根基在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人力开发,离开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金融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难以为继。

(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金融企业的管理目标是由金融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实施和控制的,但在工作过程中,只有恰当的选用员工,才能圆满地实现金融企业预定的目标。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优秀的能力素质,理解管理者的真正意图。其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决策,在金融机构中,作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正确决策需要有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作为保障。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组织体系更健全,能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与机遇,更好地为金融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使金融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是金融企业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金融业技术领先的保障

金融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金融行业的发展,而先进的技术及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先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发展依赖于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配合和开发先进的金融技术,实现金融企业的发展目标,使金融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金融企业技术领先的保障。

二、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大部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都出身于传统的人事工作部门,他们将一些落后的人事管理理念和方式带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在日常的管理中管理者往往习惯于将自己传统的观念灌输给员工,认为员工必须服从于领导,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员工的理解,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能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被员工真心地接纳。这种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正常发展,也阻碍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二)存在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问题

很多金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详细的合理规划,在制定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盲目地追求简洁便利,使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造成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高效率运作具有重要影响,而所谓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就是使员工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同时,一个工作挑战性越高,未来发展前景越好,薪酬分配越公平合理,就越能吸引高素质的员工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当下,大多数金融行业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大多数金融企业存在着薪酬分配不合理及结构单一的问题。例如,大多数金融企业存在着工资和奖金随意发放的现象,过于重视部门领导的个人意愿,缺少对员工个人业绩的正确评价,没有达到激励应有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损失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金融业人才的培养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部门对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理论和实践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担心投入大量培养经费后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会流失。所以,目前我国大部分金融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投入较少,培训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以讲座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仅仅几次讲座不能从根本上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误区,培养效果不佳。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内容大部分是员工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对其他方面的培训涉及很少,使员工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了对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认知与规划。另外,部分金融企业对人才培养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不合理,只是注重进行短时间的培训,希望运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培养的缺乏导致了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匮乏,这种不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发展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我国金融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认识到员工是单位所拥有的最为重要的资本,认识到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就需要从理念着手,站在员工的角度和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角度,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大胆引进和使用人才,实现金融企业人才队伍的充实,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应树立公平竞争、人事相宜的管理理念,在正确理念的支撑下合理选用适宜企业良性发展的人才,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在竞争的过程充分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从而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的管理目标,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二)制订有效的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金融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制订和实施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设立战略性的人才储备库。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回暖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总数量仍将会增加,业务种类和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会更为激烈。为此,应当依据金融行业今后发展的走势,早做策划、早做准备,加大对重点人才的吸引力度,制定科学的人才选聘机制,合理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我国特点的金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和管理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金融业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是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前,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是金融企业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国金融业应采取全面的薪酬体系,对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要合理公平。首先要制定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严格依据按劳分配、按能分配的原则,做到公平分配。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还应做好绩效考核的工作,对业绩突出及贡献较大的员工实行奖励制度,实现人才激励机制的目标。其次,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时,还应该格外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训,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激励机制的制定要注重其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除了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还应给予员工人文关怀,加强精神方面的激励,充分发挥激励的效力,使企业得到员工的认可,同时达到金融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构建新型的金融业人才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在金融行业快速崛起的过程中,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技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构建一套新型合理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增强其适应时展的需要,已成为提高金融业竞争力的必然趋势。要注重人力资源的连续性开发,吸引和留住现有人才,以及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内部金融人才的培养水平,建立现代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将高校对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功能进行拓展和强化,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培养、金融技术创新等支持,为金融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各金融机构要对培训加以重视,构建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联动。各个金融机构要制订适宜自己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规划,尽力改善自身以讲座为主的单一培训模式,形成多元化并且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人才培训方式,增强培训中与员工的互动,达到培训的目标。此外,除了加强员工基本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训外,金融机构还应该对员工进行新技能和新知识的教育,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帮助员工合理规划其职业生涯。还要合理规划培训和教育经费的使用,在注重短期培训的同时,更要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计划,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从而多方面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后,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应注重金融人才的多层次、多途径培养,以适应各类用人机构的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与网络学习,以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设备为载体进行个性化、专门化的培训,从而提升金融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当下,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尚未完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行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冲击,这就要求金融业必须要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通过改变理念、完善体系、增强培训等方式,做好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尽力挖掘员工的潜能与价值,保证金融企业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为使我国金融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与管理,只有具有了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才能确保我国金融企业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瑞文,张爽.中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06).

[2]苏继新.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07).

[3]王继红.现代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