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研修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2:42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1

关键词:中学;劳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中学创设劳技学科,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身心和文化素质,并且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综合素质人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劳技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劳技教师的素质密不可分。但是相关资料表明:中学劳技教师师资力量短缺,以至于劳技教育专业水平堪忧。因此,对劳技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建设,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

一、劳技教学概述

劳技教学将技术教学与艺术相互结合,学生通过对劳技学科的学习,不仅能系统总结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并且还能拓宽视野,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也能为我国培养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才。

中学劳技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与其他必修课程相比,其在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师资配备、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在基础教育中,劳技教育是一项素质教育,并且具有综合性质,同时也承载了时代所赋予的创新精神培养任务。由于多数中学劳技教师同时兼任科普、科技等工作,如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环保等竞赛辅导和课外兴趣小组工作,因此,劳技教师专业水平影响劳技教育的质量。提升劳技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不仅是为了社会进步,更是时展的要求。

二、中学劳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组织联片教研

校本教研是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障。但是劳技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面临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开展校本教研具备一定难度。但是劳技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些许差别,具体体现在:科任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劳技教师两者都不能胜任。因此劳技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闭门造车”的问题,从而影响劳技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借鉴相关教育经验,组织劳技教育校本教研联动写作片,从而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使劳技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发展,为劳技教师创建了一种互相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增强业务培训

劳技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学劳技教育专业性较强,并且设计面也很广,但是师范院校并没有劳技专业,大部分教师所学专业都与劳技专业不符,改行任教,教育教学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学校要综合考评,应将劳技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制订具体制度,有效建设劳技师资队伍,将劳技教师专业培训作为重点,落实劳技教师薪资待遇,从而吸引优秀教师,使其加入劳技教师队伍。

3.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课题研究需要教师花费些许经历和时间来查阅和论证文献资料,并且按照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从而对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实践,并且对课题展开研究。教师应通过实践,拓展自身知识领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例如:我校申报校级课题“中学劳技学科会记电算化实践研究”,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收集一些关于中学劳技教育方面的资料,从而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前景,并且通过调查,明确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得越深入,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也就越增多。因为将培养学生劳技兴趣与课题研究两者之间相结合,课题研究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4.展示公开课

目前,优质课公开展示活动是各项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教师教学能力展示平台中最典型、最常见。一堂有准备的公开课,可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推进新课程实施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教师对公开课进行精心准备的过程,是教师反思自身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领悟教育理念的过程,并且也是教师教学水平日益增进的过程。公开课是教师反思的对象,并且也是同行之间争议和探讨的领域,以此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取得实质性效果。

例如:开展“个人理财与财务知识”公开课,将培养学生自主理财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通过网络分析理财在线手册,不仅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还能从中学习具有使用价值的理财知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列举目前社会中较为流行的投资理财行为,如、炒股等。根据对学生询问、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通过模拟家庭理财规划、生活中的理财常识、投资理财方法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总之,劳技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因此应加强劳技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持续提升劳技教师教学水平,使中学劳技教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与丰富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叶德夫.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6).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2

传统教育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传授而轻实践,重动脑而轻动手,重分数、学历而轻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导致学校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所培养出来的人高分低能,与社会需要相脱离。因此,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依据社会尤其是深圳特区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努力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建立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以实现人自身现代化为主旨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从科学原理的发现到新的生产能力的形成的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更新。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加快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推行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勇于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并能在激烈竞争中走向成功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型人才。而劳技教育现代化,则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我们认为,现代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贴近现代生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劳动创造美”的劳动观念,培养起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劳技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学校教育现代化,也就不能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我们正是凭籍从教育现代化生发出来的观念,去努力加快本校劳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的。

二、课程:以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人为出发点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实现劳技教育的现代化,必须重视构建现代化的劳技课程体系。我校从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人的目标出发,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管理措施确立了劳技作为一门必修课的学科地位,并以《普通中学劳技课教学大纲》为基础,按照“一全二高,分类分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及大教育思想,建构起富有创造性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

一“全”,即门类齐全。我校劳技课程按现代人发展及现代社会与生活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目前有烹饪,电工、金工、工艺缝纫、工艺木工、家庭装饰设计、鱼类饲养、花卉种植、植物无土栽培、电脑打字及陶艺、摄影、汽车修理、汽车驾驶等十多种门类,远远超过了《大纲》的要求。这些课程既有触及日常生活的,又有涉及高科技领域的;既有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又有与现代生产相关的,这就为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高”,即高起点、高标准。我校是深圳特区的窗口学校,在劳技教育建设方面,理所当然地要遵循深圳市“先一步,高一层,优一等”的教育发展方针,以体现特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特征。如木工课,我校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使锯弄凿,仅图实用;而是把劳技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内涵丰富、功能多样的课程样式——工艺木工课。又如烹饪,也不是简单地烧饭做菜,以求裹腹;而是在其中渗透中,西饮食文化及乡土饮食文化的精髓。至于无土栽培、电脑文书编辑、汽车修理与驾驶等,则也站在当代科学与技术、现代产业与生活的前沿,让学生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对现代的科技与生活进行有益的实践体验。

“分类”。我校贯彻与深化现代课程理论,把劳技课程按管理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操作形式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表现形态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如植物无土栽培、电脑编辑、航模、摄影、汽车修理与驾驶等,属选修课,其余则为必修课。每门课都按自编的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理论教学与必要的实践,是为学科课程;而相关的试验、竞赛、展览等活动则为活动课程。至于劳技教育的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指一种学校所着力营造的弥漫于校园、渗透于人心灵的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氛围。

“分层”。我校按不同年级规定劳技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容:在初中开设烹饪、工艺缝纫、工艺木工、花卉栽培、无土栽培、金鱼饲养、电脑打字等课程,在高中开设电脑编辑、摄影、陶艺、家庭装潢设计、家庭摆设设计,安装设计等课程。不同年级课程的内容区分,均以教育学“可接受性”原则为依据,按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同生产、生活的时间距离来确定。

三、教学:体现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原则

教学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关键。我校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劳技课程体系,但通过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使之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呢?学校的做法是:依纲据本,科学运作。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体现。我国的劳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本来其发育成长就处于艰难困苦的状态;而我校又是在进行现代化劳技教育的超前实验,因而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教材,尤其是创新课程的教材。为了使教学有本可依,我校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以及有关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现在,降少数几门新设的课程教材尚在编写之外,绝大部分已完成。

有了教材,便有了教学的依据。于是,我校按照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原则,构建了“六结合”的劳技教学模式:

其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这是一般教学的典范模式,它使劳技教育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其二,教学与科研结合。为了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科研能力,我校劳技教育也按照教学与科研结合这种本来是高等院校所特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如,植物无土栽培教学在学校的生物科研实验室进行,师生共同确定组培、移栽等方面的多种课题,并共同研究、完成。

其三,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劳技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技能作准备的教育,因此,与生活结合是其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重要体现。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巩固其所学知识,还可以美化生活,满足生活需要,直接实现劳技教育的实用、审美价值。例如,学生学金鱼饲养、工艺木工、工艺缝纫、摄影等,都可以其成功的实践来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们还定期把学生带到工厂、农村去参观与实习,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里接受熏陶和训练。

其四,劳技教学与其他学科学习结合。我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劳技课也当作一门工具课、基础课来处理的,如学电脑打字,就要求学生用电脑作文;而学植物,则要求学生从无土栽培中增强对植物的感性认识。我们重视劳技学科向其他学科或其他学科向劳技学科的主动渗透,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彼此强化。

其五,劳技教育与创造教育结合。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有赖于创造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此,我校劳技教育与创造教育密切结合,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来检验学生的劳技水平。

其六,劳技教育与德、智、体、美、心诸育结合。这一结合,是劳技教育丰富的价值内涵的体现,也是劳技教育开放性原则的贯彻。我校的工艺缝纫、工艺木工、陶艺等,就反映了劳技教育与美育、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思路。

四、管理:渗透现代教育的效益观念

同其他教育管理一样,劳技教育的管理也要追求高效益。劳技教育的管理效益,就是学校通过对劳技教育系统中各个因素、各个环节的管理,使之产生真正的育人价值,而绝不是把其当作一种点缀和摆设。我校在探索劳技教育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管理,同时又重点抓了教师队伍建设与对学生评价、激励、督促这两方面工作。

为了适应劳技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校制订了《深圳中学劳技教师任职标准》,规定了劳技教师任职所必须达到的学历、思想观念、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以期通过高素质的教师落实高标准的劳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苗子。现在,我校劳技教师平均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他们个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人人具备执教三门以上劳技课程的业务修养。他们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验操作、开展科学研究,还能自编教材,自己设计教具。为了鞭策、激励劳技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校制订了《深圳中学劳技教师业务考核办法》,定期对劳技教师进行严格的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的教师,或被调岗,或被送去有关院校参加脱产进修。学校在晋级、升迁、评优以及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对劳技教师与主课教师一视同仁;在业务进修方面,劳技教师还有优先权。学校还把劳技科组作为“等级科组”建设的试点,使之在学校各科组中率先进入“一级科组”的行列。

实践证明,只有重教与重学两者有机统一,劳技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学校同样重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除了按学习常规进行管理外,还特别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劳技学科结业证制并使之与毕业证挂勾。我校劳技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其中,初中必修课6门,选修课3门;高中必修课3门,选修课3门。必修课与选修课各有学分,学分的分配以实验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辅,两类课程的考核积分达到标准便发劳技学科结业证书。这是获得“深圳中学毕业证”的必要条件。这项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劳技课程的积极性。

2.创办深圳中学劳技节。劳技节与体育节、艺术节、科学节一样,主要属于活动课程。每年“五·一”节,劳技节按运动会的组织形式,进行征文竞赛、作品展评、作品拍买,以及现场操作、制作竞赛等,并评出团体(班级)与个人的名次,颁发奖品与奖状。劳技节的创办,展示了劳技教育的成果,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推动了劳技教育的发展。

3.建立委托家长协管制度。我校的劳技教育加强开放性,从校园内向家庭拓展。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如汽车驾驶与修理这门选修课,适用于家庭拥有汽车或有条件接触汽车的学生选修。整个学习过程不在学校,也没有老师直接参与。我们的管理办法是:当学生向学校申请学习这门选修课后,学校便委托家长协同管理,只在最后阶段进行一定的测试,即按其水平给予相应的学分。再如热带鱼的饲养,被列为选修课程,但这是一项持续时间久、规律性强、技术性高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往往由于学习紧张或玩性大而忘记定时换水、喂食以及观察。于是学校便要求家长及时提醒学生,使学生的饲养实践能善始善终,取得成果。

五、条件:反映特区相对发达的物质文明

实现劳技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软件的现代化,而且需要硬件的现代化,如设备、设施的现代化。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3

2002年1月,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从而标志着北京拥有了一个集职前教育、职后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职业需求预测、就业服务为一体,以培养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综合教育培训基地。

2006年8月,学院承办了北京市第十二届工业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北京选拔赛,取得了5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囊括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全部“金工奖”;2006年10月,在全国第二届数控技能大院长赛总决赛中,学院的三名学生取得了两个冠军和一个亚军的优异成绩。

2007年6月下旬,《教育与职业》采访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院长、高级讲师童华强。

三个接轨腾飞的基石

成立五年来,为了贯彻好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方针,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学院认真总结了多年办学的实践经验,大胆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学院快速发展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即“三个接轨”。

具体来说,童华强院长告诉记者,所谓“三个接轨”是指专业建设与市场接轨,办学质量与社会接轨,办学理念与国际接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企业、学生及家长的需求。

具体来讲:一是专业建设必须与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必须考虑到企业工作岗位对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以及政府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二是用社会化技能鉴定结果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用职业资格取证率评价学院教学质量,用学生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社会培训人员合格率评价学院办学质量;三是在学院管理工作中引入国际质量管理理念,促进学院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引进和借鉴了国际劳工组织的meS(组合技能模块教学模式)、北美国家的CBe(职业能力分析教学模式)以及德国BaG课程开发方法等,对学院所设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

同时,学院运用国外先进的职教思想和教学模式,推行以职业活动导向为特色的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公司合作,聘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陈李翔书记担任顾问,同时聘请了赵志群博士等一批国内知名的职教专家,为学院的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研究进行培训和指导。

记者了解到,在“三个接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院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使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2002年,童华强院长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03年,学院被评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学院被评为“北京市技校系统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骨干师资示范培训基地”及“全国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师资技师培训和鉴定点”。

面向社会科学管理

采访中,童华强院长告诉记者,学院前身是北京化工系统的一所化工技校。挂牌成立工业技师学院时,专业设置没有根本性转变。随着北京市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传统的化工技校已无立足之地。

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反复研讨专业建设与市场接轨问题。

根据北京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学院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撤销了与北京发展规划不相符的化工类专业,建成了以数控加工应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为品牌专业,环境保护与生物制药为特色专业,机电应用、计算机应用为骨干专业的、面向北京市第二产业的专业体系。

这次专业调整是学院发展史上专业建设的一次革命,从根本上扭转了化工类职业院校在北京难以为继的窘迫境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建设与市场接轨的办学目标。

值得深思的是,该院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专业调整,一方面得益于学院领导的眼光和魄力,另一方面也与学院拥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密不可分。

记者了解到,在管理体制上,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管理,下设教务处、学工处、市场部(招生、就业、培训、鉴定)、职教研究所和院办等机构,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年社会培训鉴定量达到9000人次。

GB/t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公认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该院办学理念与国际接轨的一项尝试。2002年10月,学院正式启动管理认证工作,经过紧张的培训、文件起草、层层审核,确定了学院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编制了《质量手册》、40个程序文件、200个执行文件,经北京世标认证公司审核,于2003年底取得了认证证书。

近几年,结合管理机构、岗位职责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学院不断对相关文件进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实际,运行有效。

通过认证后,学院共进行了体系文件的三次换版修订,接受了认证公司的两次监督审核,于2006年底通过了认证复评,并得到了认证公司的高度评价,为打造和树立学院品牌奠定了扎实的管理基础。

教学质量师资保证

五年来,学院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翻了一番,达到9380人,其中高级工和技师班由建校时的不足百人,增加到1309人。

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素质是关键。为了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学院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一是学院每年都为教职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鼓励教师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对新毕业分配的大学生提出职业技能要求,实习期内必须达到高级工水平,并纳入转正考核内容;三是与数控、汽修专业相关的青年教师必须要参加学院举办的学制式技师班,为搞好一体化教学打好基础。

童华强院长告诉记者,学院决定从今年起开始组织全院各系组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其目的就是帮助教师加深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认识,提高对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把握能力,从而进一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经过近几年的培养、磨练和实践,学院造就出了一支爱岗敬业、业精技高的职业教师队伍,其中也涌现出一批佼佼者:数控系主任朱永亮是北京市数控专业创新团队带头人,他作为全国最年轻的数控专家之一参与了国家数控职业资格标准的编写及制定,承担着部级《技师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研究》课程,在数控专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数控系教师杨轶锋在2005年北京市工会系统职工数控技能大赛中荣获铣工组冠军,获得了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此外,学院还聚集了一批北京市甚至全国的专家、技能高手作为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成员和兼职教师。如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艺师、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副总裁判长金福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副总裁判长、高级考评员宋放之等。

优秀师资的加盟,不仅把高超的技能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到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还为学院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大投入设施先进

近五年来,学院投入9800余万元充实和改善数控、汽修、机电、环保制药、计算机专业等各类实训实验设施,购置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实训实验设备,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高技能人才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硬件保证。

童华强院长告诉记者,学院的指导思想是“与企业零距离接轨而且技术超前”,即通过企业和市场调研,在实训设备设施购置和使用上既要与企业目前生产实际相一致,又要考虑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以达到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工作后的生产环境相符合,并适应今后生产技术发展的需求。

据悉,学院不仅在数控实训厂房配置了国际领先的“德玛吉(DmG)五轴加工中心”、“德玛吉(DmG)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还在汽修实训厂房配置了各种现代化汽车检测、检修装置,其设备设施的配置水平远胜过一般的汽车修理厂和4S店。

目前,学院数控专业实训场地有6000平方米,设备280余台套(包括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特种工加工实训中心、高端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数控维修与检测实训中心、瑞典山特刀具应用技术实训中心、以色列思美创编程实训中心等);汽修专业实训场地5500平方米,设备400余台套;机电专业实训场地3000余平方米,设备近1000台套等。

其中,数控、汽修、环保制药和机电等专业的实训场地设置均能满足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等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需要。

在拥有如此雄厚的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学院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培训、鉴定职能。成为北京市第033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点及考点、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北京市物业管理员鉴定站等的工种技师社会化培训和鉴定基地。

2007年7月,学院的数控专业、汽修专业、环保专业及机电一体化专业被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北京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深入改革成效突出

学院在筹备成立期间就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持续的探索。随着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学院于2004年参加了劳动部组织的《职业活动导向课程模式研究》课题,并被列入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八所核心院校之一。

童华强院长告诉记者,近两年,学院以数控、汽修专业为重点,采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职业活动导向课程模式开发的试点和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并带动其他专业共同改革。

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市场调研这是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的基础。学院采取访谈、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围绕企业、劳动力市场、学生、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确定了与数控和汽修两个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规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的分析。

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这是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的重点。具体分析过程按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行为层次关系,逐级递进。

课程设计这是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的关键。在分析企业工作任务所内含的知识点与技能点的基础上,从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层次与技能结构出发,按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四个层次的要求进行分类,设计课程模块、教学目标、教案模板,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编制教学文件和校本教材这是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的成果。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方案等。学院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设计开发了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等3个课程方案、17份课程标准等。同时,数学、语文、英语、职业道德、职业就业指导等也随着职业特点进行调整。

教学实践这是对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成果的检验。从2005年开始,该院先后在数控、汽修、机电、生物制药、计算机等专业21个教学班中进行了职业活动教学法的实验和效果监控。通过上公开课、观摩课,收集学生课堂反应,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专业接受能力,评估试点教师的教学样本,并依据监控结果对教学样本和教学方法进一步修改完善。

记者了解到,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2006年以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司、财政部教科文处、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他们对学院的教研教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学院的教研教改代表了今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质量显著

自建校以来,培养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一直是学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上,学院严格遵循“质量第一”的方针,从课程设计、师资配备、专业理论及实训操作等各方面都严格按高技能人才的标准进行。

根据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学院一直把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006年初,学院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签订了关于合作建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协议。

2006年3月举办的“以色列Cimatron公司授权培训中心揭牌仪式”,使学院成为以色列Cimatron公司在北京市唯一的软件培训基地;该公司为学院免费提供了价值338万美元的e版软件。

2006年4月,学院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共同举办了“北京汽车运用高级人才培训模式研讨会”。此前,该公司向学院赠送了两台整车、七台事故车、十几台发动机、变速箱及大量的汽车配件。此外,该公司还向学院提供了四、五十台价格优惠的整车,为学生的实训操作提供了充实的条件。

2007年7月,学院与瑞典山特维克刀具公司达成协议,在学院建立了刀具应用技术培训中心。

据悉,近两年来,学院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奔驰汽车公司、SmC(中国)公司、北航CaXa软件、以色列思美创公司、瑞典山特维克刀具公司、美国肯纳刀具公司、圣蓝拓数控技术公司、北方红旗精密机械制造公司、汇龙青云机电设备厂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确保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职业教育方针的落实。在就业分配上,学院学生基本上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即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被社会、被企业认可。

近几年,学院毕业生业率均达到98%以上,学生实习期间工资最高达到3700元/月。有很多企业直接到学院选拔学生,组成企业自己的“冠名班”。如SmC公司在学院数控专业组建了“SmC青苗班”、“SmC高级工班”和“SmC技师班”;北方红旗公司组建了“红旗班”;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在学院汽修专业组建了“现代班”;美国戴安公司在学院组建了“戴安班”,而且为“戴安班”设立奖学金,其中一等奖学金为每年3000元/人。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4

重视发展高等教育

由于日本殖民时代有意忽视对台湾本地科技人才的培养,真正具有大学学历的台湾籍学者和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能够在岛内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任职、从教的几乎全部是来自大陆各地的知识分子。以台湾大学为例,1950年该校专职教员中95%来自大陆,本地培养的教师数量不及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当局推行进口替代政策,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大量需要基础性产业的技术型人才。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采取发展教育的方式。

大专院校是培育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在努力发展各级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一方面改制升级岛内原有的4所大专院校(台湾大学及3个独立学院),另一方面利用一些随当局到台湾的原大陆高校师生,在岛内相继“复校”重建大陆名牌大学,如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等,使台湾高等教育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到1955年,台湾岛内的大专院校已达15所,学生数量达到17,997人,比日本投降时增加了8倍,高校内附设的研究所也从最初的3个增加到13个。

直到1959年以后,台当局才开始关注学术研究工作及对专业科技人员的培养,成立“长科会”,实施《“国家”长期发展计划纲领》,设立“发展科学专款”,支持科学教育与人才培育,充实科研设备,添造“学人住宅”,设立研究人员职位,如“国立研究讲座教授”、“国家客座教授”等,资助其开展部分学术研究,还规定凡研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或工程基本科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缓服兵役,以安定岛内学者生活,培养学术研究风气。

即便如此,由于专款有限,在当时能获得补助(分甲、乙两种,每月分别为新台币1600元和800元)的研究人员数量很少,每年不过四、五百人;当选“国立研究讲座教授”、“国家客座教授”(每月可获得研究费新台币3000元)的每年不到30人;另外每年遴选20余名科技人员赴海外进修(以返台服务为条件)。

60年代后期,随着岛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导向政策带来了工业部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就业量的快速扩充。1968年,台当局制订“十二年科学发展计划”,将“推行科学教育与培养科学人才”列为一个分项计划来执行,除在组织、人事、政策、经费及重点安排等方面进行总体部署外,还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例如拨款14.2万美元和634万元新台币,用于充实中等学校的仪器、标本等设备和增建试验室;办理中学教师的在职进修、奖助攻读硕士学位或选送部分教师去外国进修;研究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进;随之,又积极充实大学理工学院的科学仪器设备,选送教师赴海外或在岛内进修,增设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系科及研究所等。

为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台当局从1968年起,开始将小学至初中教育(台湾称“国民教育”)自6年延长至9年。即前6年为“国民小学”(简称“国小”)教育,后3年为“国民中学”(简称“国中”)教育。学生均免交学费,按学区就近入学;所开课程兼顾就业与升学需要,加强职业课及技艺训练。

“长科会”在1967年10月成立“科学教育委员会”,负责检查岛内大、中、小学各基本科学课程的内容及水准,调查外国出版的各级学校科学课程新教材,聘请专家编译或编写岛内各级学校科学教科书,拟订各级学校科学课程的实验课及实验仪器标准,并策划关于教学仪器的制作事宜,同时会同“台湾省教育厅”制订教师进修办法,并会同“教育部”制定教师进修,在大学选修课程,由“教育部”给予硕士学位办法;同时还主办科学刊物,介绍科学新知,为教师解答新教材所引起的各项问题及大专院校联考科学试题问题。

“长科会”改组为职权更大的“国科会”后,重新拟定台湾科技发展方向,制定新的研究辅助费的方法,从改善各级学校科学教育、设备及人才培育着手,发展基础与应用科学研究,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第二年(即1969年),获得“国科会”提供“研究补助费”的研究人员数量增加至881人,其中甲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级)458人,乙种(讲师及助理研究员级)313人,丙种(助教、助理员级)110人。此外,还尝试设立“研究教授”、“研究副教授”职位方式,共有172人获得此“殊荣”,但只实行一年便告停止。

为解决海外学者回台湾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师资水准及改进教学研究,“国科会”特在大专院校和6个研究中心设立“客座教授”、“客座副教授”名额,当年共延聘137人。另外还举办暑期科学研讨会,邀请海外学者来台湾短期讲学,教授数学、化学、工程、物理等课程,参加研讨者456人。

为培育岛内科技人才,“国科会”当年共资助137名科技人员赴岛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其中80%由“国科会”根据其科技发展计划及岛内经济建设需要,指定进修学科,其余20%可自由申请。

为使大学毕业生能在岛内深造,并安定其生活,使之能专心从事研究工作,特在台湾各大学研究所及6个研究中心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博士生每月1600元新台币,硕士生每月1000元),当年共补助200名博士生和430名硕士生。

原“长科会”下设的“科学教育委员会”改组成“科学教育审议委员会”,后又改称“科学教育咨议委员会”,推动“十二年科学发展计划”中的“科学教育与科学人才培育计划”的实施,特成立“推动小组”,下设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科学教育、专科职业科学教育、大学及x究所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科学人才培育及科学资料及仪器中心共7个推动小组,定期开会讨论、协商相关问题。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5

在高校毕业生多如牛毛、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劳动双方的关系变得不再对等。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利用年龄、身高、籍贯以及性别等一些客观条件来筛选应聘者,这样一来,既无形中提升了就业门槛,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们经常反映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从女大学生到女职工,女性的就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问题。身材、长相等成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砝码,在没有被录用的女大学生中,除了专业限制外,有的因为个子矮,有的因为不漂亮,有的甚至是因为不会喝酒而丧失机会。

目前,中国高校除了以高级白领为对象的花费不菲的培训之外,并没有关于女性性别的普及课程。

最近,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文科分社副社长徐莉萍推出新书《女性成长课堂》,作者推出以新形态教程为基础的女性课程,从定期讲座形式开始渗透到校园成为选修课,直到成为大学新生的一门必修课。

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大学校园,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深造的女生数量正在不断上升。仅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03级本科生为例,24名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中,女生23人,男生仅1人,女生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也远远超过了男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够如愿以偿地找到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女生寥寥无几,许多人反映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有明显的性别歧视。

实际上,媒体也并不是仅仅因为性别因素而拒绝女生,一些单位反映女生的业务能力普遍较同一年龄阶段的男生有差距。另一方面,正是基于社会对就业的性别偏见,越来越多的女生早早便下定决心读研,而疏于在校期间的实践锻炼,业务水平自然得不到提高。当她们中的一些人因为考研失败或结束研究生课程学习,而重新面对求职与就业时,交往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的欠缺立刻就显现出来,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也在情理之中。

有的性别歧视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失衡,能力的欠缺反过来又加深了偏见,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女性陷入到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困境。这种性别歧视还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原则,使得劳动力资源配置出现扭曲,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6

一、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目前,我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初中的升学率仅有25%,因此,加强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农村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

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是改善和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必须根据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学生升学或就业打基础的实际出发,注重教材的基础性、通用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先进性。这是编写初中劳动技术课教材的基本原则。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工农业劳动技能和服务性劳动能力两个方面,分为“家庭饮食起居”、“加工工艺”、“使用安装维修”、“种植、养殖技术与农副产品加工”等四个可操作系列,以改变初中毕业生中存在的“农民子女不会务农、工人子女不会做工、优秀学生生活上不能自理”的怪现象。要不断充实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家用电器的使用维修等先进的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要从当地需要出发来选择教材内容;要注意教材的思想性,以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观点的教育;要突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和操作训练。

三、以操作训练为中心,改革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初中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主要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它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而应该使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劳动技术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采用“手脑并用,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

为了保证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还应该建立考核制度。考核内容既要包括劳动技术,也要包括劳动态度;既要注重平时考查,也要重视劳动技术竞赛成绩。

四、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是有困难的,以市、区(县)为单位建立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比较可行。北京市建立了市级综合基地、区(县)基地和学校基地相结合的三级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上海市也建立了具有综合功能的区(县)级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和项目单一、可供几所学校交替使用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一般可以在学校自建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的同时,以区(县)为单位建立一个规模较大、设备齐全、具有综合功能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供全县各校交替使用;在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也可以几个乡联合建立劳动技术教育中心。这样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基本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暂时没有条件这样做的地区,可以通过校厂(场)挂钩来解决实习场地问题。

五、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各校应从现任教师中挑选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业务水平较高或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逐步建立起劳动技术课的专任教师队伍。在过渡阶段,可以调用校内动手能力强的理、化、生教师担任讲课辅导教师,选择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聘请厂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担任兼职教师。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7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劳动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83-05

[作者简介]孙永安(1965―),男,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形成的新类型,在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之后,“教育理念上的价值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1]。概括起来就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性与功利性、高职学生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进一步发展和改革中,人才培养必须改变专业技能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不均衡状态,高职院校无论如何定义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一定要包含“育人”的概念。要体现育人的根本,“除了表明所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高超以外”,还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2]。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发展潜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劳动观,这是决定职业教育成败和质量水平高低的关键。在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学生科学劳动观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使得科学劳动观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一、基于科学劳动观引领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架构

由于“人的社会化过程、价值观的形成和主体性的获得,是一个问题的三个不同侧面”[3],因此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在职业成才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要求。科学劳动观,是关于职业劳动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是针对职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建立的教育范畴和逻辑主线,是遵从教育需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学资源配置的指导性原则。[4]为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该确立以科学劳动观为逻辑主线的架构,通过提高教育实效性来推动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理论教育中的体验问题。在行动中获得体验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有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旨在“灌输”思想的“教理论”,即便解决了学生学习的意愿和主动性问题,也只能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概念、原理、理论要点的分析上,无法真正将理论转化为指导行动的认识,无法让学生清晰地体验科学思想和方法的价值和力量。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这一问题,需要帮助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中获得个人职业成长成才的体验。科学劳动观是职业环境和岗位、技能条件下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心态。基于科学劳动观修养,学生可真切地感受“学理论”对于启迪思想观念的作用、观念更新所产生的精神动力和思维效力的价值。

其次,理论学习的路径问题。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学生课堂、课外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找到一条理论学习的有效路径,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最大限度地获得科学方法论和科学观念的启迪与指导。这就需要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借助职业教育对职业劳动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心态的培养,在科学劳动观范畴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的综合素质培养路径,让学生在自觉的价值观改造中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蕴含的思想方法,统领和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

最后,教学载体的有效性问题。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优选符合职业人才培养目的性的内容作为载体,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一个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极具启示性的重要观点,即“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抓住职业成才面临的核心价值观念――劳动价值观问题,这是将理论教育与“人本身”联系起来的“根本”,这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理论教育是“彻底”的。

基于以上认识,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核心范畴――科学劳动观作为主线,来贯穿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架构设计与教学改革。由此可以构建以职业人才核心价值观培养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的,必修与选修课程相配合、理论教育对接学生成长与实践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开设架构(简称“1113架构”,见图1)。“1113架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教育供求的聚合点,构建出以培养职业人才素质的核心范畴――劳动观念为教育载体和逻辑主线的、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从整个架构到其中的各门课程,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观培养这一核心,保证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的认识与体验过程。这一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将方法能力训练与理想信念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时间和注意力有效地运用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教学的职业教育价值最大化。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任务

面向职业综合素质提升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需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课程教学体系,并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和相应的课程架构实施教学活动。针对价值观教育的个性化规律,至少需要完成教育理念转变和教学过程变革两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升级首先需要完成教育教学理念的根本性转变。需要承担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的教师团队,能够理解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及其各项教学活动。决定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的课程教学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转变:

1.教学目的价值性选择的转变

从侧重强调理论学习的优先选择,转变为优先选择学生的方法训练和价值观培养。理论学习是否系统、概念原理掌握是否准确只具有手段意义,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教育价值,在于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以奠定学生走向、融入社会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蕴涵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指引其思想行动的核心价值信念。

2.教学重心确定基础的转变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确定教学重心的基础,它要求由“教”向“学”、“培养”转变,改变从理论教学本身的需要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的传统做法,而是从学生学习、价值观念培养与改造的需要出发,以最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方法、修正价值标准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设计与组织教学。

3.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的转变

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由理论本身转变为运用理论蕴涵的思想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获得科学思想方法、价值观修养的有益体验。如果教材体系呈现的是以学科逻辑统领的理论本身,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就不应当是重复理论,而应是基于学生成长和职业成才的需要,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判断能力,由此决定学生最希望得到的除理论知识学习外,更多的需要是获得修正观点、立场和运用方法等经验性心得。

4.教学方法论的转变

引导学生树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想信念,具有根本性和原则性意义的方法是文化熏陶和体验。在教学方法论上,开放性成为最基本的属性要求,把理论教育与学生可以感受到的社会文化、职业文化、校园文化相融合,对于其中“投射、凝聚在劳动及其产品中的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只有借助教师的示范帮助和学生体验习得的方式方法才获得。

5.教学评价标准的转变

坚持成果为本的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原则,尽可能地考核学生学习的成果、成效,而不是学习的内容本身;相应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是通过教学内容和过程要素来实现,而需要通过测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来证明,其中包括学生分析、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观念更新。

(二)变革教学组织过程

1.教学升级下的课程建设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课件(或提纲)的编制与修订,教学资源建设和具有激励机制的考核方式设计,均需要统一于以实现科学劳动观培养为直接目的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要依据价值观教育规律、特点和学生价值观更新的需求,在现有教学条件许可范围内,通过学思想和教育逻辑统领的课程建设,调动、配置课内外资源。

2.教学升级下的教学过程

把教师教学准备的重点,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主要是要分析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期望和特点,并据此向学生提供教学帮助。教学组织的重点由教师讲主导转变为学生学主导,课堂上学生由听众、观众转变为“主角”,授课教师则由“主角”转变为“导演”,始终把激发、引导、帮助学生自觉地更新观念和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和任务。

3.教学升级下的学习考核

选择与课程性质、目的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对于教师授课方式、学生选择参与课程学习的方式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是教学模式中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环节。以科学劳动观培养为直接教学目标的考核方式,必然是以考核观念培养、更新的实效为基本尺度的,由此才能发挥引导作用形成激励机制。

4.教学升级下的教师评价

教师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何种效果上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不仅要评价其教学过程,更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表现来评估,也就是要以课程教学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度等实际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

总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的课程教学,核心任务在于贯彻“学理论”的教学理念和逻辑主线,完成统一全部课程要素和教学环节以构建培养合力的改造。

(三)顺序推动升级进程

升级过程着重需要分三个步骤,对现有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进行改造。

第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修订和相关教学资源准备工作。统一组织面向全体在校生和部分毕业生的调研,做出学生课程学习需求的排序,奠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下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并据此制订课程标准以规范教学。与课程标准修订同步,对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使用的全部教学文件进行梳理,统一到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上。

第二步,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检验新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和教学组织的效果。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依照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组织授课,并依据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

第三步,完成对全部课程文件的校正性修订工作,并巩固新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在不少于三个学期教学实践验证的前提下,全面总结、分析新课程标准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计划、组织、方法和考核等主要方面质量效果决定的整体教学质量效果,确定基本教学文件和相应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后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后的课程教学,可带来的预期目标和效果包括:

第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内的协作关系,对实现培养目标尤其是“综合素质”目标可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改变以往作为公共课程的思想理论课游离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之外的状况,而是与专业课程形成基于共同培养目标的教学分工协作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其具有鲜明的培养方案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功能和作用,其人才培养的教育价值会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证明。

第二,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麦可思对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做的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存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反映到人才培养过程,是与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相对弱化直接相关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课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强当前学生在思想观念素质的培养,以达到通过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而均衡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从而获得更强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共同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整体职教观念和职教能力。教师的职教能力和方法,是高职人才培养遵循职教规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增强高职院校尤其是公共课程教师的职教能力,需要借助课程教学设计和课程建设项目等载体,完成从职教观念到职教实践对任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升级,让任课教师在完成课程建设和教改任务的同时,必然带来增强任课教师队伍职教观念和职教能力整体提高的结果。

第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质量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其在公共课程乃至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质量水平,必然会对学校整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教学升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必须与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质量水平,就不仅具有提升公共课程职教功能实现水平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总体质量水平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规定的基础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构建对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教育教学体系架构,这种教育升级增强职教功能和教育价值性,助推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均衡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保证学生获得更高的职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高职人才培养在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水平的同时,以优质的职业人才培养服务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和价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47.

[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12-02-13.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4]张耀如,孙永安.科学劳动观: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5-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姜大源.职业教学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王伟廉.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9

学习做"四有"好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它是教师队伍最根本的建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教师处理和调整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老师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是高校教师思想觉悟、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所以,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响应"四有"教师的号召,做让人民放心,让家长安心,让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一、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民主责任心和自豪感,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所有精力。爱岗敬业精神,体现的是教师个体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它既是教师个体与自我关系的投射,又是教师个体与学生关系的投射,更是教师个体与民族、国家、社会关系的间接反映。

一般生产部门的爱岗敬业并不需要工作人员在下班后关心劳动的对象,包括幼儿园的老师在下班将孩子交到家长手里后,都不需要再关注学生,但高校老师任何时候都必须关注劳动的对象,由于大学生除了寒暑假都住在学校,因此大学老师根本没有上下班之分。爱岗敬业作为高校教师,具有比其他教师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为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肩负着为了国家的富强和发展进行科学发明和科技创新的重任,必须教学科研一肩挑。每个高校老师都应该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当个人自愿选择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时,就不能以名利、地位、金钱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而必须树立起为高校教育事业而献身的思想,一定要热爱这个事业,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如果没有我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人才的苗壮成长,就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教师从事的艰苦劳动和这种艰苦劳动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就会感觉到当一名高校教师的光荣与自豪。这也是师德修养的起点。

教育被视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进行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以法治教、以法办教、依法保教的原则已经被视为协调教育内部和外部关系,维护教育正义和公平的保证,使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法制化,确保教育的人道化、规范化、有序化。依法执教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不打骂、讽刺、挖苦和体罚方面,而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要体现在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教学纪律的关系。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增加法律意识,把坚持正确的职业道德修养方向提高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高度来认识;把依法执教作为自己的职业义务,在教育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执教;高校教师还要在教育过程中,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将他们培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公民。

高校教师在依法执教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的关系,确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性,自觉维护教育中的法律法规,依靠这些法律法规去约束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

就热爱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书本上,中学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主要表现在对其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方面,而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具有鲜明个性特点,有丰富的感情生活,甚至有些叛逆性格的青年学生,作为他们的老师,要了解信任他们,关心他们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成长,让仁爱之心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因此,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就体现在了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能力等的培养方面。对于教育这个复杂、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来说,必须有热爱学生这种情感的参与,这样才能毫无保留地为学生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所以,热爱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动力。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先哲精辟的阐明了能者为师,师生切磋和教学相长的道理。在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教育获得收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可以从教育过程中获得收益,师生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当起了"老师",有利于活跃教学的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起师生间平等的朋友关系,使学生培养起主体意识和进取的人生态度。高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被学生难倒,就必须刻苦钻研,注重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调整,注重深入实践,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严谨治学,博学多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劳动的质量,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提高理论水平;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严谨治学、博学多才已经分别成为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和必备条件。

虽然大中小学教师都有共同的教书与人、教学科研的任务,但是教书育人的方式却不一样。由于中小学承担的是基础教育,对教师科研的要求集中在教学研究方面,而高校本身就有直接服务社会、创造知识的职能,因此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要求不仅体现在教学研究上,还体现在专业研究上。

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高校教师整体修养的核心部分。"博学"从高校教师的知识方面提出要求,要求高校教师在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所有优良的东西,要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学习师德理论,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途径和方法;要高校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多才"是对高校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创造力、专业能力和智力。教育劳动不仅要求高校教师具有事业心,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具有从事某些专业活动能力的综合,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这些都是高校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通过严谨治学和博学多才来提高其师德修养。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孔子最早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了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思想,但"师表"一词最早却出现在汉朝,司马迁首次将"师表"二字联用,他在《史记·太师公自序》里提到:"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意思是国家的贤明宰相大臣和优秀的将领,是百姓学习的榜样。而衍生到现代,所谓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则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要言传,更要身教,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劳动教育研修心得篇10

此外,韩国大多数成功企业在“公司的成长与健康的劳资关系是同步的”这样一种信念指导下,积极培育“劳资共同体意识”和“劳资和解”气氛,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在稳定的劳资关系中顺利进行。韩国众多的优秀企业都制定了诸如“修订福利制度”、“员工持股制度”、“对员工采取家庭成员式待遇”、“通过提供经营情报诱导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终生员工”等一系列制度,特别是许多优秀的中小企业常常将企业的经营状况向自己的员工公开,通过经营者与员工之间坚实的人际关系实现劳资和解。正因为有了劳资间的相互信任,企业才克服了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经营危机。

鲜京集团把在劳资协商中能够提及的事项(工资、福利等)和不能提及的事项(经营决策权、人事权等)严格区分,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同时公司还将经营状况向员工公开,培育了让工会自己判断企业经营能力的土壤,其结果是遏制了因劳资纠纷而导致的经营损失。锦湖电器公司则规定,每月召开一次的经营计划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将公司所有的经营情况向员工全部公开,以排除劳资不信任的阴影,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工会方面也会分析公司每周的生产情况,并向会员说明企业的现状。“劳资不疑”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企业内部,正是这种劳资和解的氛围有力地推动了韩国企业的发展。

同时,韩国的优秀企业大都以“人才第一”为基点,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研修院或利用产业教育机构培育了大量优秀的人才。现在韩国主要的企业集团都已采用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了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还建立了相应的人才储备系统,或是从销售额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持续进行教育投资。此外,韩国的优势企业还普遍重视员工的海外研修工作,以促进员工的自我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