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3:53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1

一、“三爱”教育来自历史的积淀

向少年儿童提出“三爱”要求,我想这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党和国家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表面看来“三爱”要求十分简单,但它却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

首先,“三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三爱”这种特定的提法,但崇尚学习、热爱劳动、报效国家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论语》是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经典,它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夫子本人也是好学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格言塑造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爱学习的民族性格。在中国人看来,“学习改变命运”是天经地义的,这实在比“知识就是力量”还要深刻有力。中国学生普遍勤奋好学,有很强的求知欲,得到当今各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这是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分不开的。爱劳动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勤劳也是世界闻名。在中国人看来,劳动创造财富,勤劳可以发家,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包含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很重要的内容,这无疑也是来自我们传统文化的馈赠。至于爱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正是这种爱国主义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落户何方,都在内心深处有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其次,“三爱”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所倡导和奉行的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知识、追求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传统;尊重劳动、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积极进取的学说,它强调人在世界上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这正是“爱学习”“爱劳动”最深刻的理论依据。“爱学习”体现的是认识世界,“爱劳动”体现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我们党的领袖人物,都不仅是政治家和革命家,而且是好学深思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马克思自称“吃书的机器”,恩格斯被誉为“活的《百科全书》”,列宁在艰苦环境中苦读,终生手不释卷,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作为刚健有为的学说,不仅强调认识世界,更强调改造世界,因而它十分注重实践活动,强调劳动实践的意义。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从猿类进化脱胎而来,关键的因素是人类的劳动。而正是人类的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强调劳动的重要,注重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在爱国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国际主义,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但并不反对爱国本身,而是主张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并突出强调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再次,“三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倡导和形成的社会风尚。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临时宪法之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是全体中国国民的公德。后来这“五爱”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五爱”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提出了全体国民的公德,更在于它标志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话语转换的开始,即从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的“恨”的话语,转向和平建设年代的“爱”的话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在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大搏斗中,“阶级仇”“民族恨”曾是斗争的强大动力。尽管这种“仇”和“恨”作为一种现实压迫的情绪反应不是凭空出现的,而且它背后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生命的热爱、对正义的执着。但是在战争环境中我们党毕竟不能一口气连说五个“爱”,而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生活在和平建设和充满友爱的社会环境中,于是,“五爱”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体现的正是“爱的伦理”。“五爱”教育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是非常重要的,它贯彻在全国各行业的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德育中得到全面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接续上“五爱”的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提出的“三爱”,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必然要求。“三爱”与“五爱”是相通的,后者包含了前者,而前者是后者的浓缩。

二、“三爱”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三爱”教育的提出,并不是历史的简单翻版,而是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需要所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

首先,“三爱”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提出来的,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当今时代,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和信息化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学习、劳动、祖国的意义和含义产生了新的变化,学习方式、劳动方式以及爱国方式也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些都会在“三爱”及其教育中得到反映和体现。

就学习而言,现在人类的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已经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工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不仅是吸取知识和积累知识,而是更加注重思考和想象,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少年宫的主题队日活动中,对孩子们说:“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强调了劳动的重要。在植物农作区,他观看了孩子们的劳作,并对孩子们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这段话可看作是对“爱劳动”的正面阐释。当然,他在这里不可能讲得太深,也不可能展开讲解劳动在当代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其实,当今时代人类劳动的方式已经非常多样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界限也不像以往那样分明。以前,我们讲劳动时主要指体力劳动,而且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体力劳动,即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现在我们的视野大多了,看到脑力劳动越来越重要,看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看到生产劳动之外的家务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劳动形式。当然,也要看到体力劳动在现今时代所具有的新意义,而不因为脑力劳动的发达而鄙薄体力劳动,看不起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尤其对在校的学生来说,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锻炼和体验,于身心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爱祖国,环境变化就更大。现在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趋势对民族国家产生很大的冲击,有一些国家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分享了一些国家的传统权力,民族的成员也可以工作和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含现在的一些孩子,将来也可能去国外学习和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国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相应的变化,变得更加开放,也变得更加理性。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而是开放的;爱国不是狂热的行为,而是理性的行为,今天的爱国主义要讲这样的道理。当然,也要告诉孩子们,以全球化为借口而完全否定爱国的意义,也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三爱”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强调“讲学习”,强调“尊重劳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是全国人民不断学习、工作和创新的产物。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正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各种学习型组织不断涌现,而党的建设也提出了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同时,我们党也一再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在提出“三爱”之前的一个月,即2013年“五一”节前夕,在全国总工会同全国劳动模范座谈时,对劳动的意义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段话体现了党的新一代领导人的劳动观念,是对“爱劳动”的深刻诠释。这些都凝结在“三爱”教育之中了。

再次,“三爱”教育与当前在全社会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在“三爱”教育提出的半年后,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推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就必须把它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事实上,“三爱”教育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外的某种教育活动,而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生动体现,是向青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从内容上看,“三爱”的要求已明确包含在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之中。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爱学习”主要包含在“文明”的理念中,“爱劳动”包含在“敬业”的理念中,而“爱祖国”同“爱国”是一回事。可见,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开展“三爱”教育具有新的意义和新的要求,它是教育领域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三、“三爱”教育体现学校育人特色

从“三爱”的内容来看,它无疑适应于所有的人,也适应于各行各业。但是,“三爱”教育却并不是某种泛化的面向全国所有人的教育活动,而只是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学校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三爱”教育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青少年儿童,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必须结合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开展“三爱”教育活动。

首先,“三爱”是向全国少年儿童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从“三爱”提出的语境来说,是总书记在儿童节前夕向少年儿童提出的。他不仅向孩子们提出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而且在与孩子们互动中,对爱学习和爱劳动作了解释。从“三爱”的内容上看,也具有面向少年儿童的特色。“三爱”的内容是基础性的,是高度简明的,这正是切合了少年儿童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提出的“三爱”并不只是三个词而已,而是完整的一句话:“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句话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求他们“立志向”“有梦想”,这是基础和前提;二是要求他们“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主要内容;三是希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指他们的近期目标;四是希望他们“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是他们的远期目标。在开展“三爱”教育时,要注意全面理解的讲话精神和“三爱”的要求。

其次,“三爱”教育是中共教育部党组为各级各类学校作出的工作部署。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中,对开展“三爱”教育活动作了全面的部署。要求充分认识开展“三爱”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系列明确的工作思路,如将“三爱”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广泛组织“三爱”主题宣讲活动,以“三爱”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把“三爱”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将“三爱”教育与入学教育结合起来,在不断优化教育评价标准中体现“三爱”教育的要求,以及深入开展“三爱”教育专题研究,切实加强“三爱”教育组织领导,营造“三爱”教育的良好氛围,等等。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2

关键词:劳动技术课重要性综合素质

1.引言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升学率,学生只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多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加强劳动技术教育。

2.劳动技术课的内涵及现状

劳动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体力劳动,劳动技术课是指将生产劳动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劳动技术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渗透着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功能,在向学生传授劳动技能的同时,在无形中也向学生输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和人民的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课是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的劳动技术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们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相对轻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选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太密切,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设备也不完善,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重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

3.1劳动技术课能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为载体,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德育观念传授给同学,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劳动技术课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和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把技术理性与社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劳动技术课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

劳动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因此,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和艰辛,克服懒惰、散漫的毛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技术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

3.2劳动技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

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不重注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劳动观念不强和动手能力较差。劳动技术课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中讲解一下各种衣物面料的特性及不同洗涤剂的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的洗涤剂来洗不同面料物品上的污渍,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让同学们做记录,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洗涤。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技术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授菜肴烹饪、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宾客礼仪等内容。由于男女学生感兴趣的劳动技能不相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比如,女生重点学习洗涤、烹饪等劳动技能,男生重点学习家电维修等劳动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

3.4劳动技术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园艺、工艺美术、家电维修、烹饪、裁剪缝纫等,其中含有化学、物理、生物、几何等多种知识。劳动技术课能够使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通过实践,理论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问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水平

加强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首先是教材建设,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注重选用教材的思想性、先进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应当包含服务性劳动能力和工农业劳动技能两方面。其次,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基地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最后,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各个学校应当挑选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高,动手能力较强且热爱劳动技术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从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以保证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5.结语

劳动技术课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和技术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劳动技术课在学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劳动技术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3

关键词:思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志品质、劳动和爱护公物、人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我们教师的责任不只是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和解惑,这就包含着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长期以来,做为“小三门”的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能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而在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则不够重视,认为是“软任务”又不考核。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素质教育,做到寓思想素质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下面就我的一些做法和同仁进行探讨。具体说来,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故事、演讲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简要地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在现在比赛中运动员为过争光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中勇夺金牌就令国人振奋不已。在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球类、田径、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高中学生也一样,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四、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护公物观念教育。

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劳动观念、爱护公物观念相对薄弱。体育教学主要以操场为课堂,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场地器材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最基本的物质准备,也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培养劳动观念、爱护公物教育的有利时机。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加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措施上要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流制度,方法上要经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

五、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4

最近,看到了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汤桂森写的两首诗词。对照一下,很有意思。现抄录如下:

第一首是词:“鹧鸪天”

紫燕呢喃春正芳

杏花初落柳丝长

古原春草连天碧

流水长溪济雁双

青烟晚

九回肠

万家灯火竞辉煌

春风十里伤情意

尘染霜髻泪万行

第二首是新诗:

披着星星,

背着月亮,

扛起石头,

好像飞一样。

干吧,同志们,

为了共产主义的明天,

我们唱在嘴上,

干在手上,

乐在心上。

前一首是汤桂森同学在一九五七年进入天津师大时写的,后一首作于去年海河工地上。相隔不过一年多。两相对比,它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是判若两人。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青年写出了那样充满伤感和颓废情调的词呢?用这个青年自己的话来说,是由于过去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结果,使他走向了厚古薄今,只专不红的道路,瞧不起劳动,瞧不起劳动人民,沾染了资产阶级没落情绪。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青年在一年后又能写出那样充满热爱劳动和革命干劲的诗呢?还是用他自已的话来说,那是由于学校贯彻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组织同学们参加改造海河的劳动,学校大办工厂,学生到工厂去帮助工人写工厂史,这一系列的活动,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

的确,这是“质”的变化。党的教育方针真有神话般的力量,使我国的教育面貌,千千万万青年学生的思想面貌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党在教育事业上的领导权巩固地树立了;各级学校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群众观点、阶级观点、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加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风格提高了;学校大办工厂、开展科学研究、试制新产品,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直接支援了国家建设。它说明我国旧的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的教育制度已起了根本变化,知识分子的脱离实际、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知识分子队伍正在大批的成长起来。这些成绩是巨大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看不到这些变化和成绩或者对它估计不足都是不对的。

(二)

当然,教育上的大革命和它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还不过刚刚开始。今后还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人们对教育方针的认识也并不是已经完全一致了,思想上没有问题了。绝不是这样。例如,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根本原则的认识上便有这样那样的争论和误解。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的规格和目标,也是全国统一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目前,不少人是拥护这个培养目标的,但也有些人还有些争论,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也就是培养“普通劳动者”。学生毕业后就去作工人、农民。

一种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对各类高等学校来说不够具体,显不出各自的特点,因此,培养目标应该具体化为工程师(工学院)、科学家(理学院)、文学家、艺术家……等等。

对这两种关于培养目标的说法,在青年学生思想中也有两种不同的反映。对前一种说法,有些学生觉得学习不学习,毕业不毕业,将来都是普通劳动者,都去作工人农民,那还有什么理想呢?有的甚至要求退学。对后一种说法,有些学生又觉得既然还是要培养工程师、文学家、专家,这和旧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有什么区别看来,澄清误解,统一思想认识,对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三)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改革高职

【abstract】atpresent,Chinaiscarryingoutbythe”examination-orientededucation”toqualityeducation,educationreform.therefore,thequalityofeducationhasbecomethefocusofcommonconcerntothewholesociety,butalso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oexploreanimportanttopicindepth.thisarticlefocusesonanalysisofthemeaningofqualityeducation,qualityeducation,themeaningofqualityeducation,vocationaleducation,aswellasthespecialqualityofeducationin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intheimportanceoffouraspectsoftheimportantcontent.

【Keywords】qualityeducationvocationaleducationeducationreformvocational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因此,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是当前一些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清晰。本文着重分析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素质的含义,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1]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2]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这就让就业市场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说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这种理念所强调的,就是在对学生的培育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争取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辩证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以往所说素质教育,多是侧重于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即所谓的“又红又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素质的其它方面,如学生的人格精神,个性发展,生活品味,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从职业教育的方面看,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提高。然而,就职业教育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院校教育有所不同。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应用型”上,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不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由此,这也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也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即把人才“能力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能力素质”包括哪些基本方面呢?一般来讲,应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实际工作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传递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等。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要特别注重对专业技术的把握、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以充分显示其特色。

四、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第一次被赋予确定内涵和特殊现实意义,并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效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提升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用人的角度讲,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因而,不少企业集团为了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高职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突出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总之,重视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既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选择,又关系着职业院校的声誉和前途,更是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如何搞好职教中的素质教育,需要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不停的探索,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6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解决作为“三农”主体的农民问题,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多种途径和模式,而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本文主要就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一探索性研究。

一、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其一,区域性原则,指在模式构建与选择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特点,确定相应的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区域特点总体而言是指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特色性。

其二,互补性原则,指每种模式一方面必须体现自身的特殊性,能独自运作,独立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每种模式又必须是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转移模式,相互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能广泛适应全面、整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需要,使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整体性作用大大加强。

其三,动力性原则,指所构建的模式应有利于调动办学者、投资者、受教育者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大合力。按照国务院六部门制定的规划,2006~20l0年,要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近亿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但是,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的调查,2003年年底,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或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6.1%,其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9%,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只占农村劳动力的2.7%;超过70%的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不到30%,其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更小。由此看出,农村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所以,任何一种办学模式都应既能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各类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实现“龙门”一跳的积极性;既要能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又能调动与职业学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部门或机构办学、服务的积极性。

其四,发展性原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对职业教育实践中现存的各种模式进行提炼、提升与完善,使之形成有一定理论系统,具有一定迁移推广性的模式;二是要根据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胆探索创造新的、更具活力和可操作性的模式。模式创新应更注重实践者的聪慧与灵感,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其五,选择性原则,指任何一种已出现或新构建的职业教育模式都是建立在特定的职业教育土壤上的,或者说每一种模式的应用都具有特定的使用条件或作用范围。因此,每种模式的构建或选用我们都必须基于一定的条件或放在特定的背景中去思考、去应用。

二、模式的构建与选择

构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探讨。在本文中,主要是根据有关各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作用的不同而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模式构建。

(一)学校主导型

学校主导型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农村人力资源对教育的需求情况),以及自身的教育资源情况,自主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办学模式。学校主导型模式以新生劳动者职前培养教育为主,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将成为各级各类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学校主导型模式中,各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对象、办学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有关企业主要是积极参与,政府主要是从政策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学校主导型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区域协作转移型——学校主导,政府推动。(1)模式含义:指不同发展区域的有关职业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结合区域教育资源特点和优势而实行灵活的职业教育合作形式,以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区域协作转移型模式的实质是充分利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优势及其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不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提高从业能力,从而实现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城市的有序转移。(2)协作范围:泛指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合作,包括“东西合作”“南北合作”“南南合作”。这其中既包括省内不同区域的职业教育合作,也包括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合作;既有不同地区职业学校之间的强弱合作,也有强强合作。(3)协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口招生、联合办学,实行“1+2”“2+1”“1+1+1”等模式。即由不发达地区职业学校面向当地农村招生,并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1~2年,完成文化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到经济发达地区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毕业后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区域协作不仅仅限于东西部职业学校问的协作,各地区也可根据经济、教育发展特点,积极提倡协作办学,以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转移。(4)保障条件:一是应把教育促转移计划纳人到当地政府发展规划中去,将教育促转移行为转化成政府的自觉行为,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二是要建立区域学分互认机制,为学习者跨域学习和转移就业创造条件;三是协作学校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充分衔接,管理一体;四是为使毕业生就业有保障,输入地学校应充分掌握就业动态,与用人企业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2.校企合作转移型——学校主导,企业参与。(1)模式含义:指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宗旨,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和资源,实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该办学模式强调企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招生、就业整个过程的密切合作和全程参与。该模式较以往的校企联合办学有显著区别:该模式中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不仅注重办学过程中企业的全面、全程参与,更强调通过共同协作,使所培养的人才以后能在相关企业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所以,在该模式中,企业对农村学生或农村其他学员的转移与就业责任更为重大。(2)合作方式:校企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订单式”或“双元制式”等。如浙江省就有四种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企业、产教结合”模式,“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模式,“依托区域优势、与企业群合作办学”模式,组建大型校企合作的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核心是实施“订单培养和培训”,即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签订用人协议,确保面向农村招收的学生毕业或结业时能够就业。(3)保障条件:一是校企双方必须统一认识,并以就业为导向;二是学校办学必须面向企业,紧盯劳动力市场需求;三是学校必须全面出击,信息通畅。

3.城乡协作转移型——学校主导,政府统筹。(1)模式含义:指政府和学校根据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考虑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特点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实施的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同开展的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与发展,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通过统筹发展,发挥城乡教育资源优势,提高职业教育投资效益。(2)统筹内容:包括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一体化的具有区域性的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招生,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享有平等的职业教育选择权;统筹课程设置,使城乡职业学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设计的课程体系科学衔接;统筹就业,促进农村受教育者向城镇转移,并逐步享有与城市受教育者同等的职业选择权;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等。(3)统筹方式:一是通过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即城市职业学校直接面向广大农村招生,学生毕业后在城镇就业;二是通过城乡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合作形式类似于前述的区域协作转移型,即可以是“1+2”“2+1”或“1+1+1”等多种类型。这种形式充分利用了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而且城市学校比较熟悉就业市场,能较好地解决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该模式能够大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4)保障条件:一是政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统筹考虑,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二是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招生、就业市场,这或许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三是城市职业学校必须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动向,据此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四是城乡合作最好是同一辖区内的合作,这样便于得到区域市、县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从而以“一盘棋”的思想发展城乡职业教育。

(二)政府主导型

1.资源整合转移型——政府统整,学校自主。(1)模式含义:政府依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益优化、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自身的行政力和导向作用,将各类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与整合,形成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合力和网络体系,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整合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整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形成以职业教育为龙头,成人教育为支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和培训基地。二是整合城乡职业教育服务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市场,广开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城乡职业学校以及就业服务机构应互通信息,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三是整合农科教教育资源,三者各自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四是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社区、行业、企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开展对进城劳动者及其子女的就业与再就业培训,包括对转移劳动力的适应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及新市民培训。(3)保障条件:一是要充分发挥各地政府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必要时要用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行适当调控;二是要改革以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使经过整合后的劳动力转移联合开发体能正常运作。

2.制度创新转移型——政府导向,制度规范。(1)模式含义:指通过职业教育制度及其相关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提升职业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2)模式类型:信用投资型——主要指对经济比较困难、暂时支付不起学费的学习者实行的先培训、后以各种形式偿还应当承担的教育培训费用的办法。这种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这包括以协议的方式让学生在工作后一定时间内还清学费、特困生也可以工代费等。河北东方家政学校开展了“万人上学、万人就业、万户脱贫奔小康”的教育扶贫培训工程。该校面向贫困地区,招收贫困家庭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到该校接受两年职业教育,学校负责安排就业,学生就业后前三个月收入的一半返回学校,用于补偿学校的教育培养经费。政策扶持型——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农民接受职业培训。政府补贴可以通过定额方式直接补贴到相关的职业学校或培训单位,也可以“教育券”方式发放给农民或学生,充当培训费用交到职业学校或有关培训单位。如浙江长兴市采取了发放“教育券”的方式,而江苏则实施了职业教育助学金制度,这些都是促进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转移的好办法。就业准人型——通过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引导农村劳动者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既有利于“强制”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又有利于通过就业能力的增强促进劳动者就业质量和工资收入的提高。“就业准人”包括职业准人和城市准人。前者指凡是国家已规定的职业准人的行业或职业,劳动者必须通过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方能就业,这是从农村“出口”上把握的第一关;后者指城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只能录用持有职业资格证或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的强制性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从城市“人口”上把握的第二关。“双准入”制度的实施,并不是人为阻止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城,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而为更好地实现转移和在城市扎根、生存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企业主导型

模式含义:企业根据转移劳动力的特点包括劳动力的文化基础、技能状况、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以及企业对上岗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要求,而对转移劳动者施行的岗前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发展特点、各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培训目的是为了使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使新的转移员工能够认同、接受、融人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和劳动者个人的发展。所以,企业主导的岗前针对性培训实质上是一种引导性、适应性培训。模式运作:一方面,企业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企业主导型培训,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是企业,也就是由企业组织具体的培训工作,转移劳动力的培训经费以企业积累的培训储备金为主,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另一方面,各方协调运作。企业要主动与有关中、高等职业学校、成人学校或社区教育机构联系,合作开展培训。学校和企业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各有优势,充分合作有助于取得多元共赢。同时,企业间应相互合作,统筹培训资源,包括统筹培训对象、师资、仪器、设备、实验场地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形成培训的规模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保障条件:一是完善法制,明确责任。必须从法律上或制度上更加明确企业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培训责任,并使这种培训制度化,成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行为。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强化企业培训责任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从而确保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到位,使受训者通过培训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二是严格制度,有效监管。积极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对技能要求以及劳动安全要求较高的企业必须严格实行和强制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新增转移劳动力上岗,尤其是进人特殊岗位的必须坚决实行岗前培训,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制度执行情况严格监督,并配以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

(四)社区主导型

模式含义:指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一切教育资源,为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为转移后劳动者城市角色的形成和职业适应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活动。构建社区教育转移模式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一方面担当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使之尽快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为每个转移劳动者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开掘,创造才智得到充分施展,自身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教育和培训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转移劳动力进行各种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教育,使其尽快形成职业技能,或从“农民”的角色转化为“市民”,逐步具有市民的基本素质,以及适应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培训教育,促进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的提高,提升其职业适应能力,提高劳动报酬,为其在城市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巩固劳动力转移的成果以及转移的质量。发挥社区教育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有助于保障和满足转移劳动者的基本学习权利和终生学习需求,特别是有利于保障处境不利的弱势人群和特殊人群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自主的教育选择权,真正体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和公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模式类型有:职业技能培训型——主要是满足失地农民或转移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职业转换与提高的需要而进行的旨在提高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针对性培训;新市民角色转换培训型——主要是为了使转移人员通过培训,养成作为一个市民必需的基本素养,促进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实行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而进行的引导性和适应性培训。保障条件:建立由政府统筹的社区教育管理组织;建立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的机制;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形成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8).

[2]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6).

[3]石家庄市教育局.面向三农统筹规划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9).

[4]青岛市教育局.加强统筹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9).

[5]田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J].人才开发,2004(9).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7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25-02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春光教授在2001年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并于2002年将其修正为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他们是年龄在25岁以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他们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另一层含义就是他们不是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出过程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而是介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这里之所以将他们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进行区别研究,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认同、生活期望和行为。”[1]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表现为:一是年龄较小,大部分在16岁到30岁之间,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二是具有农村户口,不同于城镇居民;三是从事非农职业,以自己的工资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四是大部分受过初高中教育,比第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高。但新生代农民工也有第一代农民工的一些特点,如主要分布的行业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及交通运输业;进城务工的组织性较差,多数由亲友、同乡介绍,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的比较少;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在个人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方面投入极少。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使得他们在职业活动中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且无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对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界定

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2]。

这些法律规范实施通过法律手段,通过国家机器的权威,一方面保护从业者在履行本职工作中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限制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伤害他人、伤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范中与职业相关的内容,一部分体现在商法、民法等法律中,另一部分体现为专门的法律,如教师法、劳动法、公务员法等。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职业活动中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劳动法律关系方面。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的现状及原因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的现状

1.劳动合同制度尚未获落实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通过职业活动实现劳动权益的重要凭证,它明确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如此重要的权利凭证,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活中却是罕见的。

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劳动合同重要性的了解非常模糊,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在没有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的保障下,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受损时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这种劳动合同签订率比例低的状况在私营企业里尤其严重。即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常常由于签约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使得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中很难真正体现农民工的要求和意愿。鉴于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他们往往只有签约或不签约的自由,很难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要求。虽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条款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多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往往将合同以固定文本的方式制定出来,主要内容制定成格式化、定型化的条款,劳动者在这个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只有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要求。此外,在用人单位强势主导下签订的劳动合同,一些对劳动者很不利的条款内容并非写在主合同里而是写进合同附件中,使他们在并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承诺。更有甚者,采用欺骗的方式强迫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2.劳动保护措施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较多的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了节约成本、扩大生产、增加利润,有些企业不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设施,达不到安全生产及卫生标准。农民工在危险环境下工作,休息休假也难以保证,劳动条件、劳动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劳动生产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存在严重的健康危机,工作风险增大。

3.社会保障缺位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已市民化的外来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比例只有4%和2.7%,而尚未市民化的农民工更不可能进入社会保险范围。”[3]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组织编写《农民工维权手册(2005)》,明确规定了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权。但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工作多年农民工,始终享受不到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这在城市里是职工普遍享有的保障,农民工则完全被排除在这些社会保障之外。

4.维权之路不畅通

由于劳动保护设施差,达不到安全生产的标准,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或者出现职业病,甚至致残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没有工伤保险,就得不到工伤保险赔偿,面对处处受到的权利侵害,他们的维权之路充满艰辛。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利受损的原因

1.自身原因

根据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观察和概括,“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4]。在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熟人社会里,人们有纠纷时更多的是愿意通过熟人、有威望的人来居中调解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成长在缺乏普遍法律观念的大环境中,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没有接受过较完整的普法教育,法律意识很淡漠,仅有的一点法律常识面对权益受损的现实远远不够,对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更是不知道,不了解,不信任。

2.外部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的外部因素,抛开法律体系不完善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政府和社会没有为农民工提供相应的法律教育服务,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法律常识,缺少依法行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所以,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是法律教育的落后。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的对策

(一)设置合理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1.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

卢梭曾说过:“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5]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法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首先,要转变他们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懂得何谓权利,何谓义务。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享有各自的权利,都应当履行各自的义务,让他们懂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法律赋予自己的这些权利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实现的。其次,要通过法律价值理念教育,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对职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2.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程序观念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时,要强化他们对法律程序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时效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首先,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程序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按照法定的相关规则来进行,这个规则是法定的,必须遵守。有时候是因为不懂法律的相关规则而导致维权失败,并非是“法律无用”。其次,培养他们的证据意识,不仅要了解我国诉讼程序中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还要让他们弄清法律上的事实和现实中的事实的区别,要让他们知道法律最终认定的事实是经过相关证据佐证的事实。再次,培养他们的时效意识,要让他们明白法律保护公民权利是有期限的,不是无期限、无条件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二)路径选择

1.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个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己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6]。

为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自我教育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第一代农民工有提高,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可以通过媒体、书报、网络等传播途径,制作专题片、纪录片、专栏等方式对农民工进行持续、反复的影响,让他们能够很方便地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资源,帮助他们形成对自我职业发展的认识,对法律知识和理念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权利义务问题的清晰判断,从而提高依法做事依法维权的能力。

2.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再就业培训对提高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早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作出的《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要求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在这种背景下,组织者应当抓住机会,把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适当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中。聘请法律专业的老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或者处理大量劳动纠纷案件的仲裁员等专业人士,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活动中的现实需要,为他们讲解签订劳动合同、搜集证据和维权方式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和他们近距离接触,面对面地解答他们困惑的法律问题。

3.与法律服务相结合

据统计:“目前,全国建立法律援助机构3274个,各级工会法律援助组织6269个,全国有近20万名律师,8万名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及数以万计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了法律援助工作,每年办理的涉及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超过22万件,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合法权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7]借助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活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可以使他们在具体案件中比照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触类旁通,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律精神。

参考文献:

[1]肖瑶,等.基于深圳市外来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5):333.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7.

[3]王全兴,汪敏.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立法初探[J].律师世界,2003,(5):4.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7.

[5]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8

论文关键词: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9

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原因

我国劳动法教育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完成(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但该课程对法律知识的介绍仅限于表面,内容主要是传统的宪法、民法、刑法等显要部门法,而对劳动法仅是蜻蜓点水式的介绍,很难让学生对劳动法有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此外,虽然高校已开设就业指导课,但绝大多数老师都只是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展开,而鲜有涉及劳动法的内容,造成劳动法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劳动权利保护意识淡薄,劳动维权能力低下。与劳动法教育缺失相对应的是大学生们在兼职或就业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侵害。如:学生因求兼职心切而遭遇黑中介,打工发生纠纷但因无书面协议而举证无门,被变相加班剥削或克扣工资而沦为廉价劳动力,人身权利被侵害而维权乏力,劳动合同暗含陷阱而学生浑然不知等。

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必要性1.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各界对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取得长足进步,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空前提高。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法制素质已成为衡量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开展劳动法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2.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大学生就业方式转变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招收与分配作出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双包”到“双自”的历史性转变,使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业由“天之骄子”变成“普通劳动者”,就业问题成了横亘在大学生与高校面前一个突出的问题。聚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无收入或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被人们称为“蚁族”,成为下岗工人、农民工之后又一个弱势群体。据统计,2011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总人数超过3000万;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680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劳动力买方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权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劳动者权利被侵犯,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增。而一个通晓劳动法基本知识、懂得如何在劳资双方博弈中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大学生,无疑在职场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竞争力。因此,开展劳动法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法知识,可以消除学生面对劳动争议时的茫然和恐惧,有利于提高他们在职场上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他们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和受劳动法保护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有关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有效劳动力(25~54岁黄金年龄阶段劳动力群体)将达到6.1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劳资矛盾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劳动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近几年劳动领域此起彼伏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难以实现。我国每年新增的几百万大学生劳动力是我国庞大劳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力中的精英分子。对他们开展劳动法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4.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需要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在改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大学毕业生法律知识尤其是劳动法知识的匮乏、维权能力低下、社会经验欠缺,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经常遭遇侵权困局。要解决这个难题,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而充实完善课程内容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步骤。从内容上讲,就业指导应包含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各学科知识,不仅要讲形势、讲政策、讲技巧,还要讲必要的劳动法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形势的变化,劳动法教育越来越成为就业指导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客观需要,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与欢迎。教育部办公厅在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将就业权益保护列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因此,不包含劳动法的就业指导课是不完整的。

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劳动法教育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掌握与勤工俭学、求职、就业等过程有关的劳动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通过法律武器增强履行劳动义务的自觉性和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劳动法教育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种形式,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劳动教育的含义篇10

摘要:从介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形成出发,阐述了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教育观和劳动观相结合所形成的3种具有差异性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继而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挖掘其中“完整的人”的理念,并结合教育学和国外体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流派对“完整的人”思想的发展和应用,提出应对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进行反思,从而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发展观的层面上形成“完整的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关 键 词:体育哲学;人的全面发展;完整的人;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14-06

马克思、恩格斯及后期的思想家、革命家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是我国建设与发展的意识形态指导,也影响和决定了我国体育发展的方针大计[1]。而马克思体育观的形成及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体育理论发展。同时,对马克思体育观的完善,也体现了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逐渐深化。在这一理论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理论基础构建,本研究将探讨这一问题。

1 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构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重要但却较为扑朔迷离的理论。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发展的历史产物,引发了唯物主义人学观念的变革”[2],同时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各种人才培养的理论与行为指南”[3];而它的扑朔迷离是由于在马克思的所有作品中,没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成定义,所以一直以来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在广义层面上的理解,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最后解放,人的一切方面的充分发展;其二是在狭义层面上,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发展[4]。在这两种基本理解的导向下,我国体育理论界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自己的运用,形成了不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马克思认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5]167,同时马克思也承认“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具备“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5]16,9[6]404,即一种作为人类群体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生命力除了满足身体的需要之外,还必须满足道德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1],所以说从社会结构上说,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实现的就是保证每个人的合理需求都得到满足,并与共产主义目标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联系。

在这一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与需求理论相结合的倾向中,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完整的,乃至是社会性的,这就契合了广义层面上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为人的最后解放这一思路。由此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基本出发点为“社会主义体育是以运动为手段来不断满足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广泛需要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全社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为了培育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具有广泛需要的人”,并衍生出需要理论背景下的体育本质说,即首先承认“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而其中“体育的基本手段是运动”,这种运动不仅仅包括了竞技运动,还包括了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精神、知识、意志和情感,最后,将体育的价值认作是“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统一”[1]。

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狭义理解——即人在智力和体力上充分发展在马克思体育观的形成上具有两条岔路,其中一条便是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结合。马克思把“劳动力或者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动的体力和智力的综合”[3]。所以人的体力与智力是人的劳动力的基本构成。同时马克思劳动理论又认为,在宽泛意义上,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既能从事直接物质生产,又能从事文化、科学工作,他具有广泛志趣和才能,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爱好,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3]。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结合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主要借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对罗伯特·欧文的赞誉之语:“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早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7]406,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对体育的要求“使接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3]。从而将体育定位为个人提高劳动能力的多种途径中的一种方式。[论文网]

在劳动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重视了劳动在体育运动中的核心意义,在“体育劳动”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体育运动和体育工作者。首先,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体育劳动是“体育专业人才所进行的社会性的体育工作”,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紧密结合为其突出特征”,所以既具备了社会性,也具备了个体的体力与智力;其次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包括体育教练、教师、运动员等,一方面是实现了体力的发展,智力的提高,同时也实现了体育精神的传递,所以说是德、智、体3方面在社会层面上的整合;最后,他们认为参与体育劳动,是“人类认识自身改造自身,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3]。

1.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创并为后世的经典作家坚持、运用和发展的教育思想”[8]。这其中3个方面的内容受到重视,首先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结合,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实现目标,其中德、智、体、美被提及;第二是教育需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教劳结合”,这成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内容”;第三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领导人与革命家在发展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想[8]。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得以贯彻的一个实践轴线。

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视角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一方面再次强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体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也强调马克思在多种场合所强调的“智育同体力劳动,

同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9]11的观点,但同时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给体育非常狭义的定义——“体育,即以与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传授的那种东西。”[9]328

借助马克思对体育的直接论述,就形成了具有教育观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在这种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影响下,有学者认为“体育是发展身体完整的教育过程”,同时持此观点的学者还会区别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只要求运用各种运动形式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竞技运动则要求各种运动形式的技术水平越高越好,直至冲击世界纪录”。在这一背景下,这种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往往会将人的身体和人区别开,坚持认为“体育的主体是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相统一的对‘自身的自然’的改造者”;体育的客体是被主体作用改造与完善的客观存在的人的身体”,从而还引入了体育手段——各种运动形式,作为体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10]。

上述3种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需要理论、劳动观和教育观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结晶,也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体育运动领域应用和发展的积极尝试。在此基础上,有学者结合当前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成“人的全面现代化”,并结合体育运动中个体、集体在不同层面上的发展形成人学基础上的“人文体育观”。人的观念深入其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蕴含的扬弃性得以发展[11-12]。

2 “完整的人”与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重释

“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侧重于发展,人只是处于一个定语的层面。一方面这与马克思及其后继学者身处工业化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与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在不同时期被挖掘的程度不同有关。当代体育已不再拘泥于竞技体育的范围,多样化的运动参与形式已融入了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不仅是追求人的发展,而更是一种追求对人的深层次理解和多层次特质的满足成为当代体育的一个要求,与之相应的体育观也应当处于发展和重构的过程之中。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解读,和在不同理论背景下的挖掘,既给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以挑战,但也同时给发展适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以可能性。其中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教育观层面上对全面发展观念的反思,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对体育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都为构建“完整的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提供了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完整的人”

虽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一部中期的作品,但是由于经常被认为是马克思的一部“未成熟的作品”,同时由于翻译的原因,使《手稿》中所体现的对“完整的人”的思想未被广大学者认识和重视[13]。

《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一章中提出“完整的人”的思想起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马克思在这一章节中对人的种种论述。在《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把人的自我创造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真正的因而是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人同作为类的存在物的自身发生现实的、能动的关系,或者说人使自身作为现实的类的存在物、亦即作为属人的存在物实际表现出来,即人实际上把自己的类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这仍然只有通过人类的功能劳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是可能),并把这些力量当作对象来对待,而这首先仍然只有通过异化这种形式才是可能的。”[14]116从中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两个要点:第一,人是同时作为现实的存在和类的存在,这里可以理解成个体的现实存在和集体的历史存在;第二,劳动异化是实现人作为个体和作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

由此马克思作出“自然主义”意义上的发展。首先他认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禀赋和能力、作为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14]120,可见“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4]121再者,马克思又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基于此马克思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人的“自己的生产过程”,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14]122。

在诠释马克思《手稿》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完整的人”的概念,既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即社会的,同时这一构建的过程同时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被理解为所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13]。从中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人的构建既反对如同先前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中以“拥有”、“占有”的形式掌握体力、智力的能力,也反对在需要层面上的一种直接的享受。马克思希望形成的人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既包含着人自我扬弃的过程性,即历史性,又包含着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其中包含着体力、智力等这些对象性的能力,也包含着人的生命、理智等等。

在探究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界定的基础之上,返观以往学者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两重理解——人的最后解放和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基础上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不难发现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描述中作为主词的“全面发展”所牵涉的各种功能,或者各种需要,而“人”是作为描述性和限定性的定语所出现,淡化了人的主体地位,强化了人的对象性能力,忽视人的“”客观存在和“”的作用。

2.2 教育学层面上对马克思“完整的人”的复兴及其对重释马克思体育观所形成的意义

1)教育学中“完整的人”的批判作用体现。

对《手稿》的解读,既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理论来源及其局限,同时也为适应新时期和新理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开出了“完整的人”这一理论前提。但要将其发展成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上的应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学层面上,首先对《手稿》中凸显的“完整的人”的观念进行了具体化的应用。

根据孙迎光[13]的分析,马克思《手稿》中“完整的人”的界说为教育学发展带来了以下的作用。首先是“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全面与片面”,其中最为关键的作用是批判原有的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将全面与片面理解为量和广度上的”,而强调一种“质”上的飞跃;其次是“有助于抵御消

费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其中所批判的是人的“碎片化”,将人的价值集中在片面的符号价值和消费享受上。

2)对重释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形成的意义。

(1)对强调人的工具价值的批判。教育学层面对片面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批判,究其实质是对强调人的工具价值的批判。在原有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中,尤其是强调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这一体系,人的工具价值被高扬,甚至掩盖了人的本质价值,继而形成了对国家体育发展过分的量和广度上的追求。所以从教育学层面上形成的这一批判,构成对原有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视野下强调人的工具价值这一维度深刻反思。

(2)对消费与享受的正解。教育学层面上对消费主义的理解,一方面反思其价值层面的消极意义,但同时也提醒学者需要正视人的消费、享受,甚或说是马克思所说的“”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下,人的需要往往被限制为一种“积极的”需要,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忽视人的某些基本“”在人的对象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说,教育学理论中对“完整的人”的利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让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从形而上的价值体系回归到完整地理解人的需要层面之上。

(3)体育教育理论中身体价值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人”观念中凸显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强化了人身体的“具身性”,也可以视为身体观的一种先声。在教育层面上,身体业已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闫旭蕾[15]将教育学与身体社会学研究相结合,引入了与身体相关的现象学和社会学争论,将其深入了教育学内部,反思了当前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反思了在“理性”、“知性”、“德性”基础上的忽视身体的教育形式,而试图构建“回归身体”的教育形式,而这种教育形式就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人”意义上的对“”在教育上的正视。在身体研究的大背景下,体育运动中的身体性也被挖掘,以“社会的身体”[16]这一途径与现象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身体研究遥相呼应。在上述教育学和体育研究中将身体显现,一方面使在“完整的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更能对当代的教育学、体育学研究有着积极回应和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使新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对体育教育分析有着不同于以往以工具价值主导体育教育模式的思维理路。

2.3 国外体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工作

在西方体育社会学,尤其是欧洲大陆体育社会学领域,马克思主义一直引领其中的批判主义流派,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德法的马克思主义体育社会学学者的论断中,沿袭马克思在社会结构层面上的作用,认为“体育完全依附于物质条件,充斥商品化和异化色彩,是资产阶级用以恢复劳动者体能的一种手段”,继而这一有关体育的论述在列宁、斯大林处发展成为保持“群众健康、军事训练、妇女解放、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17]30-31。所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体育社会学学者专注于对体育的政治作用以及霸权主义的批判。

北美的体育社会学在马克思主义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中,亦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视角下的发展,其中包含了对“合法化、意识形态文化、异化、虚假意识、团结、大众化、特殊结构”的概念的研究,尤其关注体育在整合不同阶级的矛盾冲突时形成的作用[18]。

从国外体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中,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构建的两个启示:第一是社会维度的凸显,在体育社会学学者的视野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多被应用到分析、批判体育与社会这两者关系之上,也就是说更多讨论了体育与“属人”的社会之间的关系,更为确切地说就是体育运动中“完整的人”在社会维度上的展示;第二是社会公平维度的揭示,由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多数是以社会批判的视角去针砭体育运动对阶级矛盾和摩擦的虚化,由此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意义所在,在“完整的人”的“属人”视角看,这点就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在属人的社会、属人的体育运动中,存在着对立和矛盾,也存在着相互协作的机遇和可能,这就为在体育运动中实现社会公正,以体育运动促进社会公正提供了理论支持。

3 构建“完整的人”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通过描述“人的全面发展”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构建过程和解读“完整的人”的观点,不难发现“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归纳,是对人和社会发展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表达。

这里需要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与具体的体育理论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差异,虽然同样都是来自于理论思考和实践分析,但是体育观有着更为宽泛的指导范围,有如世界观的认定,一定的本体设定和考量,认识论探讨是其必须,但对国家意识的形态的契合,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样也有着方针性、大局性的指导。而具体体育理论是秉承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在具体的理论背景和实践问题的指引下,发展出的一套知识解释体系。从具体的体育理论中可以凸显出特定体育观的作用,特定的体育观也能发展出一套应用于实践与理论的体育理论框架体系。

3.1 以人为核心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完整的人”本体论。

“完整的人”在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中居于核心地位,也积极体现了马克思的“人学”观念。体育成为认识、发展、传衍、实现“完整的人”的身体活动手段,在其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中的本体预设:首先是“完整的人”包括自然的人和属人的、社会的人的种种特性和能力,体育是人认识自身和认识他人作为“完整的人”的各种手段和中介之一,这就能理解为何体育运动中不仅仅含有生理、物理的知识,同时也浸染着不同社会和时代的气息;再者“完整的人”成为体育的边界所在,随着人的能力被逐渐拓展、展示方式逐渐丰富,体育的边界也随着拓展,但是正如在教育学中对马克思“完整的人”的认识——“完整的人”并非流俗的“全面的人”,是一种对自身本质的把握,所以人的不同能力也会在相应的情况下有着抑扬过程,所以体育的边界同时也会随着这一改变发生变迁,这就能解释为何在体育史中,有些运动参与方式历久弥新,大量的新兴运动形式发生发展,有些运动参与方式湮没在历史之中。

2)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完整的人”认识论。

认识论是对知识何以可能和实现的研究,马克思在《手稿》中将知识定义为:“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活动……知识是意识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可见马克思将知识定位于一种活动、一种关系,所以,知识来源于一种意识的认识,但同时知识是处于一种扬弃的过程之中。同时马克思也承认人的生命力、自然力作为“”也在个体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承认意识也在人参与体育运动中发挥着作用,对体育知识的产生发生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完整的人”。在这种论调下,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认识论基础:首先体育运动是一项人以身体活动方式实现“完整的人”目的的认识活动,人在其中发挥着个体的能力,满足着人自然的和属人的需要;再者,关于体育的知识是一种身体的认识、一种过程性的知识,为控制人的身体能力的发挥,控制和发展着人的自然力、生命力,甚或说是,继而为实现“完整的人”而形成的一种知识。

&nbs

p;

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下可以清晰的发现,狭义劳动等生产性身体活动与作为体育的身体活动有着认识论上的差异,狭义劳动等生产性身体活动其认识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完善,是一种人的能力的对象性表现。而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完整的人”,在个体与群体、身体与精神层面的实现,是直接对人的自然力和生命力的控制和发展,与狭义劳动等生产性活动并非在一个认识论预设之中。与此同时,这一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认识论同时给了体育知识一个合理的定位,一方面是认识、培养、控制人的自然力、生命力的知识,这可以是运动生化、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一方面是以过程性的而非固化的方式传递身体的知识,即肯定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动作模仿、口口相传、师承关系等是作为体育知识传递的形式。

3.2 社会维度与公平维度的发展观

由于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肯定“完整的人”,那么人的“属人”的,即社会的性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质,和国外体育社会学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使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的新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必须是关注社会的,将完整的人的实现落实于社会维度之中,并随之派生出社会公平维度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社会维度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社会批判性,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社会实现,强调体育首先是为社会服务,但更为重要的是为社会中的人服务。其中就凸显了社会公平维度,这其中揉合了马克思扬弃的观念,即体育为社会中的人服务,但是同时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实现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上扬弃的发展。扬弃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的过程,趋于更为高级和发展的阶段,换言之,在社会维度下旨于实现和造就“完整的人”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追求属人的社会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人的能力,所必须的就是实现一种社会公平机制,使个体的需要和能力能得以和谐实现。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常读常新的,对它的理解和诠释一方面可以工于对社会、对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出指导社会实践的指导性理念。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到“完整的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这一嬗变过程的剖析,可以透视出以下3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理论——体育观是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学说体系,不同的理论应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解读、不同现实背景下的应用都会促进这一学说体系的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发展能反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解读和挖掘,有助于提升体育这一社会机制的思想地位,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第三,“完整的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其中凸显的以人为本核心思想,追求社会公平的理念,更有利于促进当前中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晓风.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j]. 体育科学,1984,5(2):22-25.

[2] 李大兴.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j]. 哲学研究,2006,17(6):33-36.

[3] 王润平.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体育劳动特点之论析[j].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1,4(2):35-39.

[4] 赵卫.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涵义的重新理解[j]. 哲学研究,1990(4):18-2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苏联教育科学院.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8] 刘黎明,吕旭峰. 重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3):13-24.

[9] 苏联教育科学院.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0] 董众鸣. 马克思的体育观[j]. 理论探索,1997(2):56-57.

[11] 杨文轩,冯霞. 体育与人的现代化[j]. 体育学刊,2003,10(1):1-6.

[12] 冯霞. 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13] 孙迎光. 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南京社会科学,2011(5):102-105.

[1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 闫旭蕾. 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 熊欢,张爱红. 身体、社会与体育——西方学者视野下的体育[j]. 体育科学,2011,31(6):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