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6:37

银行业的现状篇1

【关键词】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对策

在美国,所谓私人银行业务,就是向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个别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接受存款、贷款、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开立转付账户、在外国银行开立账户,以及其他不向一般公众普遍提供的金融服务。然而,真正的私人银行业务不仅有资产组合管理和财富管理,还包括防范经济、政治风险的资产保护。这就意味着,如果政府不充分尊重银行私密,私人银行业务就难以开展。因此,私人银行业务并不是随处可以开展的。根据国际银行业开展私人银行服务的实践,笔者认为,所谓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面向社会富裕人士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一揽子高层次金融服务。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各中资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对其经营利润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从2007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在贵宾理财业务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

2007年3月,中国银行与其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在北京、上海两地设立私人银行部,准入标准为100万美元。2007年8月,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深圳中心正式开业,准入标准设为1000万元人民币。招行私人银行把服务团队形容为“1+n”,1是指专业稳定的一对一客户经理,而n是指私人银行高级经理与招商银行的全部资源,随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2008年2月,交通银行设立私人银行业务管理中心开始涉足私人银行业务。2008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门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商业

拉开了向私人银行业务进军的序幕,2008年7月,建设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另外,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都在积极筹划私人银行服务。

但是面对拥有四百多年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史的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开展方面仍显薄弱。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基于中国近十几年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和乐观预期,以及不断增加的富裕人口基数,国内外各大知名银行纷纷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而我国私人银行正处于由零售业务向私人银行业务过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阻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第一,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的制约。由于中国严格的分业经营金融体制和资本管制制度,在岸业务尚无法直接进行资产管理,并因为增加委托、环节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和风险的上升。以商业银行体系内的私人银行业务为例,由于不能直接进行投资资产管理,凡涉及资产管理类的产品都需要借助信托公司通道,同时聘请具有相应资产管理经验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作为投资顾问进行各种资产类别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作为直接面对客户的机构,其固有的严谨的风险管理文化难免与合作方产生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进而影响产品管理流程上的衔接。

第二,严格的外汇管制。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球化配置资产,既可以在全球范围设计产品,同时也是规避金融风险的需要。虽然我国已经放松了个人项目下的外汇管理,但是为了我国处于稳定本币汇率,防止资本外逃或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减少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汇风险,维护本国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等方面考虑,现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对居民使用外汇及金融机构从事外汇业务实行相对严格的控制,这就限制了私人财富在国际上自由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使得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无法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进行资源配置,无法分散风险,严重阻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第三,个人信用评估系统尚不健全。国家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没有全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银行间信息无法共享。这些造成银行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过程中难以对借款人信用的真实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银行在

受理客户申请,到调查、签合同、办理公证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这大大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

第四,缺乏明确的监管政策。迄今为止,监管部门尚未出台系统的私人银行业务监管条例或业务指引。仅在2005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在“综合理财服务”的框架之下提及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客户对象,但未最终形成正式文件。这对现阶段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开发、服务开发、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等方面,难免造成一些困惑。因此,为了境内私人银行业务的长期健康开展,还需明确监管层面的约束和支持。

2.银行内部制约因素

银行业的现状篇2

关键词:外资银行;积极效应;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1-0071-05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在审慎监管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实施国民待遇,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对外资银行运营将不存在更多的区域和顾客限制,银行业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截至2007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714.63亿美元,比年初增长47%,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4%,其中各项贷款余额951.56亿美元,比年初增长54.7%,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5%;负债合计1554.23亿美元,比年初增长45%,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合计的2.3%,其中各项存款余额606.63亿美元,比年初增长68.8%,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1%。可以说,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进一步加大,外资银行已逐步成为中国银行业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已经一年多的历程中,金融界此前探讨过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已经被现实验证,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究竟会产生如何影响?中资银行乃至中国的金融监管层如何应对这影响?这是实务界、理论界都在热切关注的问题。

一、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现状

(一)经营规模迅速膨胀,网点扩张迅速

截至2007年底,外资银行的总资产由2002年的338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623.6亿元,增长了3.72倍。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在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也由2002年的1.43%提高到2007年的2.4%(见图1)。由此可见,外资银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规模迅速膨胀。

外资银行在网点铺设的发展阶段上,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步调一致。截至2007年底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增加到437家,较2002年中国加入wto第一年的180家增加了257家,增长143%,平均每年新增设近43家营业性机构。截至2007年末,外资法人银行,其中17家已经完成改制开业。在华外资法人银行26家(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125家、支行160家);外国银行分行117家(下设支行9家)。在网点扩张的区域选择上,外资银行大都是采取从上海、北京出发,逐渐将业务网点辐射至全国,其中有197家位于上海和北京,占总数的45%。仅有少数银行选择从省会级城市进入,逐渐向其他地区扩张。近年来,外资银行还加快了在中西部、东北地区及农村地区发展的步伐,目前,共设立营业性机构超过30家,占全国外资银行机构总数的10%。[1]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2年-2007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2007年)等资料整理。

(二)盈利迅速增加,资产质量稳步提高

2007年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显著增强(图3)。2007年在华外资银行实现盈利达10.6亿美元,为2002年1.84亿美元的5.7倍,盈利能力明显提高,而其不良资产从2002年的13.73亿美元下降到2007年的3.39亿美元,外资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提高,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2]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2年-2007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2007年)等资料整理。

(三)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股权扩张稳步推进

外资银行在稳步增设网点和机构的同时,还积极参股中资银行,通过股权投资迅速提高他们在中国银行业市场的份额。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主要集中在加入wto后的近几年;2001年加入wto后至2005年初,外资开始尝试参股我国中小银行,在此期间外资的商业银行开始成为入股中资银行的主力,股权投资的对象主要是一些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参股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和经济比较富裕的中等城市),投资金额合计达到了190.16亿元人民币。2005年以后,随着中国对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限制的逐步放开,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改革的稳步推进并陆续进入上市阶段,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

截至2007年末,共有25家中资银行引入33家境外投资者,投资总额212.5亿美元。2007年末有外资银行参股的中国3家国有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注:3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的总股本为9428.38亿股,这14家银行的总股本占中国银行业总股本的比例超过了80%,因此这14家银行的外资股占比情况基本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外资股份额。其中外资股在这14家银行总股本持股达1046.14亿股,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1.09%,可以说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参股程度已经相当大。[3]

(四)业务扩张立足于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业务发展由单一趋向多元化

受网点数量和政策的限制,外资银行很难与中资银行直接在存贷业务等同质化较严重的产品方面进行竞争。因此,外资银行普遍将更多资源用于开展中间业务和金融创新,如衍生品交易、QFii、QDii、个人理财等。2007年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加快推出与黄金、石油、股票等重要资产挂钩的创新理财产品,加强个人理财及财富管理的投入,加大对高端客户的争夺。在非利息收入的竞争中,外资银行拥有绝对优势,占总收入比重超过40%,并且业务类型广泛,高附加值的财务顾问、银团贷款服务等占据相当的地位。

随着政策管制的逐步放松,外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有80%的外资银行已开展了人民币存贷款业务,95%开展了外汇存贷款业务,85%开展了外汇资金兑换业务,40%开展企业现金管理业务,10%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50%开展外币理财业务,100%开展国际结算、清算业务,40%开展消费信贷,5%开展信用卡服务。总体上看,针对公司客户,主要提供国际结算业务;针对个人客户,主要提供外币个人理财及信用卡等服务。[4]

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积极效应

(一)构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完善治理机制

股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中资银行内控制度不严、经营不规范、不良贷款大量产生的重要制度根源。外资银行参股可以改善我国银行的治理结构状况。引入外资银行股东,能够丰富银行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增强股东的监督作用;推动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建立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最终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有效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规范公司的市场行为,有效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二)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引入国际资本

外资银行进入可以促进我国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和吸引外资。表现在:第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经营运作以及对母国客户提供有关来华投资咨询等服务,增强了一些外国企业来华投资的信心,间接地促进了外国资本的流入。第二,外资银行分支机构为我国境内“三资”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广泛的金融服务,便利了“三资”企业的资金与结算等要求,实际上直接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增加新的融资渠道。第三,外资银行吸引带动跨国公司向东道国投资的间接作用亦不容忽视。

(三)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推动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

创新是促进金融发展、提高金融业效率的重要手段。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将把不断创新的金融新产品带入我国,尤其是把主导现代国际金融市场新潮流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带入我国,将为我国银行业提供难得的参照体系,通过借鉴外资公司已经成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传统业务以外的高附加值业务能力;外资金融机构丰富的管理与经营经验将产生较大的外溢效应,善于学习借鉴的中资机构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与业务能力,从而产生明显的“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这也将促进我国银行进行内部改革,吸收学习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竞争力。[5]

(四)增强外部竞争,有利于中资银行加速内部改革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很大程度上是金融业长期垄断、抑制竞争所致。长期以来,国内市场被少数几家大银行垄断,导致银行业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的低下,社会整体福利遭受损失。随着我国金融开发的不断深入,一些具有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赢利水平以及强大的产品业务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等优势的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增加了市场经营主体的数量,客观上对中资银行形成了外在压力,迫使中资银行加快内部改革,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在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中资银行近年来加强了技术引进和学习,例如对外资银行推出的结构性存款和卓越理财等理财产品,中资银行能够较快地引进和学习,并做出了积极的市场反应。未来一段时间,伴随外资银行的快速成长,中国银行业格局将发生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主旋律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此而至的是,中国银行体系的运作效率将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将得到提升。

(五)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水平

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东道国的银行监管体系,降低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和保证银行以较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质量提供稳定服务。一方面,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活跃程度高,监管国际活跃性银行显然需要更多的监管技巧和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程序的能力。这将迫使监管当局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金融监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接触和学习世界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监管实践中。[6]

三、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的挑战与威胁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后为中资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有利于引进国外资本,改善中资银行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水平,增强外部竞争,促进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外资银行给中资银行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威胁。对此,学术界有大量的讨论。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我国银行业面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挑战

从管理体制看,外资银行完全是以利润为中心的商业性经营,营业方式遵循的是国际惯例,基本上不受政府干预,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而目前我国国有银行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还或多或少地承担政策性业务,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仍占25%以上,在短期内仍将无法彻底摆脱政府干预。从运行机制看,国外银行大多采取混业经营的管理方式,即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证券、保险于一身。我国银行业目前虽正酝酿银行混业经营的变革,但由于银行发展水平和经营状况参差不齐,混业经营政策难以出台。这些都将成为我国银行业今后面临的环境方面的挑战。

(二)外资银行从内资银行手中抢占大量业务和市场

外资银行信誉卓越、服务质量上乘,且大多是混业经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商业银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业务要求。外资银行会利用这些优势,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优质客户资源争夺战,挤占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不仅与中资银行抢夺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而且还向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进军。而与之相反,内资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低、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金融服务技术不成熟,因而还不是外资银行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外资银行的进入必定削弱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

(三)外资银行会加剧国内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一是我国国内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近期虽然采取了充实资本金和成立资产管理等办法,但在力度上还不够。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市场份额的逐步增加,外资银行将逐步分流中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从而影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引发财务风险。二是外资银行的国际性强,金融交易技术复杂,但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较低、监管力度不强、监管部门尚欠协调,使得中资银行的不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如果监管不善,极会引发金融安全的风险。三是外资银行可能把中资银行作为其转嫁风险的一个工具,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金融风险转移到中资银行身上,将自身的经营风险转嫁或传递到国内。[7]

(四)中外银行的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

本土化是外资银行的一项基本战略。随着外资银行产品线的不断延伸和机构网络的迅速扩张,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成倍增长。为了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外资银行会设法“猎取”中资银行体系中的优秀员工和业务骨干,利用高薪、出国培训及优越的环境来吸引国内商业银行高素质人才加盟,使本就稀缺的国内商业银行优秀金融人才流失,削弱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一项针对35家外资银行的调查显示,目前这35家银行的员工总数为7000人,2008年将增加到17000人,增幅为150%。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外资银行从中资银行竞争人才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各层面的人员都将涉及。特别是对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的客户经理、资金交易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专业人才的争夺将更为激烈。

(五)外资银行进入增加金融监管难度

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银行业将呈现混业经营发展趋势。这对我国的监管体制及水平提出了挑战。首先,外资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运营资金不到位、将境内资金调入国外套利、少缴或漏缴存款准备金、转移利润逃避税收、利用非价格手段进行不公平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而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还比较低下,如果对这些行为监管不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体系风险。其次,外资银行进入将带来许多我们并不熟悉的金融创新产品和金融工具,这使得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增加,对这一体系的监管变得更加困难,谨慎性监管成本将大幅增加。

总之,伴随着中外银行竞争的不断加剧,外资银行不断扩张与成长的趋势是难以逆转的,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格局也将由此而发生变革。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整体市场格局的变化依然不会太明显。但是,随着外资银行进入规模的不断加大,外资银行将在局部地区和业务领域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局部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四、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对策与建议

虽然外资银行进入整体上有利我国银行业的持续发展,但其全面进入所导致的激烈的客户竞争、人才争夺、市场扩展等如果处理不好,也将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以及整体金融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积极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引导其积极效应的发挥规避其负面影响,成为我们所必须深刻思考的命题。我们认为;从商业银行微观层面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层面优化政府行为策略正是我国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由之路。

(一)从微观层面来说

我国国内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应大力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外资银行激烈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借鉴世界知名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通过准确市场定位培育核心客户、加快产品与技术的创新、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来优化自身的经营策略;通过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给予优秀管理技术营销人才有效激励以应对外资银行的人才争夺;通过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加强中外资银行的合作,从而应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市场扩展;通过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控制有效管理在同外资银行竞争中所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保持整体银行业健康发展。

(二)从宏观层面来说

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的职能、优化对外资银行监管、放松银行业对内准入管制,鼓励民营银行发展等手段,积极发挥外资银行进入的积极作用而规避其消极影响。为了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我国政府应该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直接干预与限制市场和企业活动,转到加强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转到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管制方法,健全金融管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为金融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上。与此同时,为了规避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影响,我国必须优化对外资银行监管,通过完善监管法规和制度使得外资银行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提高监管专业化程度减少相应的监管成本以确保监管的有效性,通过增强监管的审慎性而非强调具体经营行为管制来提高外资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维护整体金融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峰,陈光.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5).

[2]杨华.中、外银行核心业务、核心竞争力对比[J].国际商务研究,2000,(5).

[3]陶士贵.外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策略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2,(11).

[4]中国银行国家金融研究所课题组.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竞争状况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03,(4).

[5]李良,陈晓红.外资银行的专利壁垒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专利战略[J].金融论坛,2004,(4).

银行业的现状篇3

摘要当前形势下,短时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很难在存、贷款等传统的表内业务上取得竞争优势,但由于表外业务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将会成为外资银行首选的切入点,必将对今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本文从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入手,然后详细的阐述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容及其确认,接着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空间,最后重点的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原则与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

一、引言

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经营的扩大,表外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比拼的新战场。表外业务是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成为其获利的主要途径,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后,以表外业务创新为代表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尤为突出。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出现了新的高潮,而表外业务方面的创新尤其突出,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表外业务品种,表外业务创新研究成为我国银行界的热点课题。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容及其确认

(一)表外业务的内容

表外业务是指确定的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对某项金融商品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在交易成立时,它即形成某个企业的一项金融资产,并同时形成另一个企业的一项金融负债。按照200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解释,表外业务被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的业务。”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二)表外业务的计量

表外业务给传统报表提出挑战。表外业务的历史成本,如果按签约时间考虑,采用其初始净投资难以反映其价值和风险情况,如果按交易时间来考虑,由于其交易在未来发生、而且可能是一个过程,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另外,表外业务的价格波动很大,历史成本难以追踪其市场价值变动情况。在表外业务这个具体项目上,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表外业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此情况下,公允价值作为历史成本的替代者,用来计量表外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是采用市场价格来追踪表外业务的价值波动,能更好地反映表外业务的价值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关的信息对投资者等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更有价值。

但公允价值如何确定?从定义上讲,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结算的金额。然而,实证研究表明:有关表外业务的公允价值能否增加财务报表的相关性,目前并没有定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表外业务可能存在着:公允价值也许无法可靠地予以计量;所谓的公允价值可能不公允,采用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无法反映某些表外业务在风险组合中的价值,另外一些表外业务与企业的信用情况等相关,其价值要根据持有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报表中公允价值再计量的信息,由于报表公布时间和报告期之间的时间差,可能对报表外部使用者的有用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相关性。报表编制者由于披露成本、经理报酬计划和其他信息等对企业有潜在影响的原因,可能对报表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纵性在市场发育程度和监管程度有限的情况下要大于历史成本计量,报表编制者可以通过合约签定时间、计量方法的选取来进行公允价值信息操纵),从而对信息的可靠性造成影响。由于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金融工具、表外业务在报表中的比例有限,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信息共存可能破坏报表总体的相关性等信息质量特征(原因是历史成本体系下报表整体的相关性是通过历史成本的一致和全面采用来实现的,在这个体系下将部分项目以公允价值来计量,可能会影响报表整体的相关性)。由此说明,以公允价值计量表外业务虽然可能局部地增加某些表外业务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可以考虑将表外业务的计量采用如下方法:对于金融工具和表外业务占相当比例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对金融工具和表外业务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于一般企业,对其金融工具和表外业务先考虑公允价值信息采用附表附注披露的解决方案;研究考虑其他资产、负债等报表项目采用公允价值披露的可能性,在某些行业、某些范围内逐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待相关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可行的公允价值项目在报表中的比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将报表体系转换为公允价值体系。

银行业的现状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现状;对策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金融产品逐渐与居民的消费结合起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着快速的发展,其中,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的美国消费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年轻居民群体“快速消费”观念的带动下,商业银行信贷消费、住房信贷以及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产品受到了社会各个群体的青睐。以美国为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消费信贷规模超越了全国GDp,而且消费信贷对GDp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金融创新步伐加快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产品也日益丰富。目前,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产品主要集中于住房抵押贷款、消费信贷、汽车信贷以及信用卡等多个业务领域。而且受人民币升值、劳工成本上升的影响,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降低,这使得消费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消费金融的超前性与杠杆性可以有效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现状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在近年来也呈现着繁荣的发展现状。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所有金融机构的境内贷款规模为628100.53亿元,比2011年底增长了3.6倍。其中,住户贷款规模为161299.99亿元,占境内贷款的比重为25.68%。

同时,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消费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从2008年的37210.29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104357.17亿元,增长幅度达到2倍多。然而,消费贷款占住户贷款的比重却在2009年达到最高点后逐年下滑。数据显示:消费贷款占住户贷款的比重在2009年达到67.66%,但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不断下跌,2012年该比重为64.70%。另一方面,从消费贷款的结构来看:我国消费贷款的结构主要集中于中长期性消费贷款。据《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至2012年的期间里,中长期性消费贷款占比一直维持在80%以上,尽管在这段时间里比重不断下滑,但仍然无法撼动中长期性消费贷款的主导地位。相反,短期性消费贷款的比重却仅仅只有10%多,这也说明目前我国消费贷款主要集中于住房按揭贷款,短期的消费贷款发展相对较为乏力。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在出口受阻、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过大等问题的困扰下,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扩大内需战略,都离不开消费金融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商业银行作为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主体,要在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积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结合客户的消费需求,积极开发新型消费金融产品。当前,消费金融产品的单一是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一大“短板”。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产品来看,产品种类非常丰富,而且功能覆盖面也十分广。因此,国内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发展策略,首先要结合客户的消费需求,积极开发新型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消费需求。

第二,针对客户消费行为特征,做好消费金融业务的营销。消费金融业务的本质毕竟是服务,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就必须针对客户消费行为的特征,加强业务的营销。一方面,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当前网络经济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商业银行应把握趋势,通过网络媒体、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网上渠道加大产品营销力度。网络营销中商业银行与潜在用户的交流互动能够深入、有力地挖掘用户需求,缩短用户与银行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较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深入发展网点营销。当前网点仍然是许多消费群体尤其是老年群体了解和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应充分调动引导员、大堂经理、网点柜员和客户经理对客户实施精准营销。不同的银行网点要以区域内消费者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特点来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

第三,加快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于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信息消费、网上消费也将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方式,商业银行应顺应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变化,抢抓机遇,加快网络金融、电商金融等电子渠道的推广和建设。一方面,加强门户网站与网上银行建设。技术上的先进性是保证网络系统速度快、安全性高、用户体验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商业银行网络系统在网络设备的构造、应用系统的设计以及软件与硬件平台的优化上,都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在内容与功能的优化上,按照“大门户”网络金融的要求,将门户网站打造成集金融资讯、客户服务、产品销售、投资理财于一体的综合网络金融服务平台,满足客户对全方位网上金融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移动金融发展。商业银行应丰富完善掌上银行产品体系,加强与移动金融市场主体全面合作,将掌上银行打造成客户移动金融的主门户,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移动金融服务需求。(作者单位: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陈琼,杨胜.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对策[J].中国金融,2009(20).

[2]袁象.对我国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银行业的现状篇5

【关键词】银行业风险,风险管控

一、引言

2012年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报告称,世界经济形势仍将十分严峻复杂,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进程依然缓慢,新兴经济体宏观调控难度加大。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将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物价走势仍需关注,金融领域潜在风险仍然存在,维护金融稳定面临新的挑战。4月6日,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在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进入2013年,世界经济前景依然不容乐观,这一严峻形势背后,是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银行业的利润仍然很高,但随着银行业的产品日趋多元化、业务流程日趋复杂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不容小觑。

二、我国银行风险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负债经营,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其风险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近年来,我国银行日益暴露的风险状况主要包括:

(一)不良贷款风险

目前银行业务收入中,绝大部分收益还是靠存贷款利差而获得的,资金的主要运用方式为各种贷款,如果风险管理体系不是很有效的话,必然存在着造成不良贷款的巨大隐患。根据中国银监会的2012年度监管统计指标,截至2012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29亿元,同比上升64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联想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我国在次级贷款风险管理中应引以为鉴。

(二)房地产贷款风险

近二十年来,国际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无不与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的信贷风险有关。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和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的贷款,我国当前个人购买住房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信贷,房产还是信贷过程中最重要的抵押品,可以看出房地产与银行信贷业务是血肉相连的。当前,我过房地产业发展过快,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就使银行信贷的风险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房价泡沫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满足客户对提取现金的需要的可能性,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会使银行资不抵债。2009年希腊债务问题凸显并不断蔓延,随着欧债危机的日益严峻,欧元区核心及国家遭受了一定创伤,反映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对商业银行而言,随着宏观流动性的收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如何有效把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控机制

考虑到我国转型经济和社会背景,加之目前所面临的不利的经济和金融环境等广泛挑战,为有效防范银行风险爆发,应根据我国经济环境和商业银行的特点,全面地进行现代化银行风险管理建设,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一)充实银行资本金,降低风险资产

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在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的同时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建立完善、灵活的资本金增补机制。同时,高额的风险资产是当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率不足的重要因素。银监会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为了符合新协议资本监管标准,我国银行业还要经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拓展筹措核心资本的渠道;以及大力提高资产质量,调整信贷结构,降低风险资产的规模。

(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银行必须有明确的市场风险政策,必须清晰地知道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承担这些风险的依据,要建立各种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的模型和工具,开发相应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数量分析必须与管理经验、主观判断相互补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同时,完善风险内控机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经济、高效的分支机构网络;完善董事会结构,提高其人员的资格要求,并尊重其独立性,更好的监督;健全风险识别体系,逐步建立覆盖所有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系统;完善稽核审计体系和专业监督检查制度,提高稽核审计的独立性、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金融监管功能,强化信息披露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银行信息披露既要考虑强化市场约束、规范经营管理的因素,又要考虑信息披露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规范信息披露工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做的工作是:对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资本充足率等领的关键信息准确核算,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稳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在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采用风险评估的标准法、初级内部法、高级内部法的同时,相应提高信息披露标准,严格披露程序,提高信息质量,防止市场误解。

参考文献:

银行业的现状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商业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最初使用“商业银行”这个概念,是因为这类银行在发展初期,只承做“商业”短期放贷业务。放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放款对象一般为商人和进出口贸易商。人们将这种主要吸收短期存款,发放短期商业贷款为基本业务的银行,称为商业银行。

我国银行的雏形可追溯到明末的钱庄和票号,1897年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家中国通商银行开始营业。“户部银行”是1905年清政府创办的最早的国家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并开始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个银行都成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内部一个组成部分。使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商业银行,又是担负国家宏观调控的中央银行。

1979年初,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相继恢复了主管中国农村金融业务的中国农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主管外贸信贷和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财政部分设出主管长期投资和贷款业务的建设银行。1981年底又成立了负责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及其他境外资金转贷给国内企业的中国投资银行。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发文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决定成立工商银行,接办人民银行原有的信贷与储蓄等商业银行业务。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专业银行业务可以适当交叉即“银行可以选择企业、企业也可以选择银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四家专业银行开展适度竞争,打破了原有的“统收统支”的“供给制”。1994年相继成立了专门办理政策性信贷业务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了商业银行的性质、地位及与其他金融主体间的关系,为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提高资产质量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目前,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市场来说,国有四大银行规模庞大,市场占据份额相对稳定,处于市场竞争垄断地位,国有化程度高,从客观条件上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比较单一。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业务品种相对单一,业务范围较窄,无法满足高端各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服务要求。

近些年,虽然不少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受技术和人才资源匮乏制约,金融产品深层次的挖掘短期内那见成效。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受不良资产影响巨大。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并由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多次大规模剥离,商业银行也通过自身提取拨备准备等措施对诸多不良资产进行核销处置。但是受宏观经济的波动、内部经营不善、监管不力、信用缺失以及制度转轨等不利因素影响,使商业银行加大自身运营成本,新的不良资产形成加剧。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随着外部经济周期的变化,商业银行会因此积聚更多的风险。因缺乏对利率、汇率和宏观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的主动预警和自身调节机制,所以防范风险能力有限。无论从体制建设还是技术能力,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都是极大的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在盈利结构上,即使盈利水平也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历年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资料显示,2005年入选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197家美国银行平均资本收益率为26.3%。2006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平均资本收益率为22.7%。其中的20家英国银行平均为26.8%。44家拉美银行平均为33.2%。相比之下,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平均为20.40%。可见,从全球范围看,我国银行业目前的资本收益率还没有达到同业最好水平。促进我国银行业合规经营并保持良好经营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融入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大潮之中。

首先,要强化银行核心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固有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并未切合市场需求,而是让市场和客户适应银行原有的业务分工及开展方式,这在银行垄断经营和缺乏竞争时期是可行的,在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已不能适应。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对当前市场导向的判断和客户群的分析,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银行自身发展、定位的核心业务流程,强化核心业务,使分工更趋于专业化,提高相关领域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其次,加强风险监控机制,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就目前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风险控制建设方面较为落后,没有形成完备的风险预警体系,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差,严重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营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由于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风险承担的主体。其后果就是导致了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风险管理缺乏紧迫感和积极性,因而造成很多商业银行出现一些漏洞进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多数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仅仅是应付监管部门的监管,这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随着自身问题的增多,要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必须完善风险预警、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其自身的管理与监督,为此其必须通过采取市场并购等手段实现跨区发展、学习外国经验,建立“风险问责制度”、“风险垂直管理”、“风险与业务平行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和建立完善“信用评级机制”等措施保证其自身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银行业的现状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改革 现状 变革 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2-028-05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经济、金融体制进行全面调整的过渡时期,面临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承受着来自市场风险的冲击、制度监管的压力以及社会改革的洗礼。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深刻的结构性变动之中,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和当前深化金融改革的攻坚性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研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带给商业银行的种种影响,尝试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合理途径。

一、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

(一)经受着经济体制变迁的巨大考验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论是从专业银行转轨而来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市场经济催生的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均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具有浓厚的行政分权色彩。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推进内部体制改革,总行一级法人对全辖机构统一管理调度、引导资金流向、协调利益分配的模式逐步形成,但传统的块块分割、行政分权式的总分行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集中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集约化经营效率,使得一个法人银行仍被分割成无数独立的利益板块。显而易见,在利益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的驱策下,各级分支行具有一定的准法人权限,各自为政,盲目经营和消耗内部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总行经营政策和战略目标的落实。

(二)面临着角色定位从被动执行审批指令到主动获取行政许可的大跨度调整

随着金融业大门向国际市场全面放开的最后时限的来临,政府指令和强制审批的色彩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行政许可和备案制度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独立面对和迅速适应灵活的浮动定价机制、业务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政府文件确定的框架为行为规则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各类授信规模以及央行实施间接调控手段的效果,如存贷利差、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过分依赖监管部门的政策指令,相较之下商业银行主动开发的各类中间业务和衍生金融产品所取得的收入比重低。由于大跨度的角色调整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原本在投资和消费领域垄断性的间接融资功能不断受到弱化,加上直接融资,特别是资本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所主导并提供的资金供给、金融工具等业务比重呈现萎缩下降的趋势。通过对我国融资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原先垄断的金融业务正受到来自市场各方的争夺,呈现出证券市场筹资、企业债券发行、信托募资、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引入、企业集团内财务公司运作等百花齐放的势头。

(三)迎接着来自国际国内、各行各业对金融危机和银行风险的挑战

全球经济的融合及一体化使金融危机、银行风险爆发的频度、影响的广度、危害的程度不断加剧。这种风险来自于国际国内以及各行各业的每个方面,大致归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策风险、货币风险和国际收支风险等;第二个层次是考验商业银行管理和控制能力水平的一系列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结算风险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危机和银行风险主要集中在第二层次以及第一层次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例如近些年引发的巴林、大和、里昂信贷等危机,均源于商业银行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和竞争地位而疏于控制管理风险所致。但是,我国当前的金融风险主要是一种制度性风险,现行银行组织制度、产权关系对市场价格波动反应迟钝,对组织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也缺乏兴趣,尤其是缺失应对国际收支、自由兑换、资本市场冲击等金融危机的经验和相关的制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健全的风险制度直接导致金融危机和银行风险的潜在蛰伏,严重威胁着整个银行体系的金融安全。

二、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现状

(一)产权性质趋同,国有化程度高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来说,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市场份额稳定,占据市场竞争垄断地位,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比较单一,国有化程度较高。而一个成熟的市场竞争必然是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展开,只有打破垄断格局,才能籍以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效能。

(二)资源配置无序,决策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层级授权的方式作为经营管理和信息传递的纽带,以分支行作为资源配置中心来开展各项业务。由于层级设置复杂,使得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总行对可使用资源的掌握和调配能力严重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决策滞后、反应迟钝。即使总行能够及时下达决策指令,往往也缺失权威性,有令不行或者执行而不到位比比皆是。

(三)核心业务单一,经营范围较窄

与外国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业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较窄,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着重于大力拓展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应该说在业务数量上有了呈几何倍数的规模。近些年,虽然不少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潜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四)混业经营受限,市场资源割裂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规定使商业银行面临风险集中的境况,这与全球商业银行混业和全能化发展的潮流是相悖的。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分业经营使其业务被限制在很窄的范围内,服务对象就难以跳出固定的框架范畴,而且分业经营直接导致金融市场资源的割裂,市场效率大大降低。

(五)不良资产巨大,金融安全堪忧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因历史原因产生的不良资产包袱是沉重的。尽管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扶持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剥离,平时商业银行也通过自身提取拨备准备对诸多不良资产进行了核销处置等,但是旧的不良资产尚未完全剥离,新的不良资产已开始不断生成。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虽然外部的一些体制性的因素,例如国有企业破产等,正在逐步减少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但是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却在加剧,并且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善,包括经济案件,也直接影响到不良资产的生成。正是出于银行内部监督控制不力以及外部信用制度缺失、经济体制转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既要承担违规经营的成本,又要承担经济大幅度波动的成本,而且还要间接承担宏观调控的成本。

(六)管理控制失效,风险防范不足

我国的商业银行因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及时对利率、汇率或其他宏观政策变化引起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进行主动预警、精确定价和内在自我调节的机制,所以防范风险的能力有限,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也无法达到与外部经济环境有机融合的状态。伴随外部经济周期的变化,商业银行会因此积聚各种潜在的风险,甚而爆发不可逆转的危机。从内部体制分析,不论是体制建设还是技术能力都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对管理控制的不力,一方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定价管理体系的缺失,使得银行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定价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使用的管理会计系统与业务统计管理模块数据是割裂运行的,无法与风险管理要求相匹配,很难对客户、产品、部门、区域做到精准核算。事实上,我国对风险防范的金融制度研究和衍生金融工具研究都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例如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才刚刚开始,以市场价格计量的交易类账户的风险作为计量、监控对象,相关的会计、税收配套政策也未确立。而国际会计组织iaSB和FaSB已针对各种风险工具在全球金融机构中推广应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披露与列报”等约束条款,对我国已经上市和即将改制上市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都是极大的挑战。

三、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合理途径

我国商业银行不论寻求何种发展变革的途径,都应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根据信息及科技手段的进步来选择和决定。

(一)重塑银行产权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重塑实际上是把银行的组织变革与产权制度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调整法人治理结构来理顺产权关系,通过确立最高决策和监督机制来明确产权主体,通过理顺政企关系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成为企业法人。

近期,各大银行接连进行的H股、a股重组上市可以视为中国银行业产权改革的大规模启动。通过股改,银行的公司治理形态已经初步形成,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在内的制度体系。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要真正地重塑银行产权结构,不仅仅只是解决表面的形式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是伴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对委托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其核心是股东意识,围绕股东利益最大化更深层次地形成和落实一系列运行机制才是重塑产权的根本。目前,这一深层次的运行机制尚未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有效形成。只有坚定产权变革方向,始终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的要求,建立决策、经营、监督“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权力体系,运用资本力量规范和平衡主体行为,强化监督机制,才能科学解决各种集权与分权问题。

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战略性参股伙伴,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以使金融企业的股权结构更加多元化、更具制衡力,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并且,通过资本的引入,银行不仅可以获取来自合作伙伴的资金财力支持,而且可以进一步带动其他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的互助和共享。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要充分尊重多数小股东(公众)的意愿,增加股东信息的透明度,维护银行在市场中的公信力和良好声誉。

(二)变革银行组织架构

对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整体设想是:组织的高端部门设置要能够完整地体现战略意图、条理化常规化;组织的低端部门设置则灵活多变,动态化有机化;按照业务和非业务条线分别设计组织类型,业务部门率先尝试组织变革,实现垂直纵向的事业部(或超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条线管理的层次减少,信息传递更加畅通,围绕目标客户和市场细分灵活制定业务发展策略,确定核心业务,适当利用网络型组织形式外包部分不具备盈利性和竞争力的非核心业务;非业务条线在原有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横向分工,适当分流,严格控制成本预算,通过借鉴矩阵制组织形式与业务部门有机穿插和结合起来,以建立高效、有序、精简的配套保障体系。例如对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等开拓性业务领域的部门,主要推行更为灵活的分权自主的组织形式,以保证这些战略业务单位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的判断、研究和反应;而对风险控制、内部监督等管理控制部门则可以推行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以保证对风险的有效识别、计量、控制。另外,相应的人事管理、后勤保障等部门也应该考虑到内部两类组织形式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要分别设计人事管理制度以及后勤保障体系。

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首先可以考虑暂不急于对一级分行进行组织变革,而以二级分行的扁平化改革为试点,推行总行业务中心或部门直接领导的集约管理模式。即调整和上收部分二级分行、支行的业务管理职能,扩大总行核心业务部门的管理幅度,直接对一线产品营销、客户服务业务进行管理指导。同时,按照集约经营的原则,有必要压缩和理顺纵向业务管理层级,可以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的机构网点撤并入手,变二级分行和各支行为更直接的前台业务岗位。需要说明的是,撤并网点并非取消网点,只是各个网点不再具有全面的管理职能更象是一个个被定点安排在外直接面向客户销售或服务的营业柜台,网点既可以是人工服务的,也可以是无人化的电子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一般也应该是标准化及大众化的。通过这种组织变革,可以进一步地优化资源配置,使我国商业银行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的经营中,为那些能够给商业银行创造和带来主要利润的企业客户、个人客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集中力量打造核心产品、特色精品,提高资源投入的回报率,提高整体的盈利和竞争能力。

为了补充业务垂直领导、扁平化管理的不足,在二级分行扁平化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按照经济规模的原则,对一级分行的管理职能进行调整归并,逐步扩大管理跨度并根据实际的经营状况、业务走向、客户分布、地域特征等过渡到由总行或大区域行直接管理的模式,以此强化对全国甚至全球各地机构的有效管理控制,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和实现银行自身的发展目标。

(三)强化银行核心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固有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并未切合市场需求,而是让市场和客户反过来去适应银行原有的业务分工以及开展方式,这在国有银行垄断经营和缺乏竞争的时期是可行的,但面对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已经不能适应。由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步伐,通过对当前市场导向的判断和对客户群的分析,根据市场需求,重新组合和选择适合于银行自身发展、定位的核心业务流程,强化核心业务,使分工更趋专业化,提高相关领域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当前从前、中、后台分离入手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建立起“业务拓展-职能管理-支撑运行”体系,通过对不同业务职能的大类划分,经过严格的筛选考核,然后对各大类分别进行有侧重地专业细化或分离弱化,树立品牌,形成特色服务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那些盈利空间不大的非主流产品通过外包形式从核心业务流程中分离出去,以节约和有效配置有限的银行内外部资源。

一旦银行确定了核心业务,在条件成熟时就应果断地对非核心业务的机构、部门进行撤并收缩,或者采用外包协作的方式将那些不经济的非核心业务从银行自身的体系中转移出去,只保留核心竞争力的部分。通过合理的“外包”方式,借由市场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我国商业银行与众多外部机构建立起联系,发挥协同效应,使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最好的专业企业支持,获得一种跨集团、跨行业的竞争优势。例如将银行的安全保卫、接送钞、应用技术系统研发、网络电子交易、法律咨询、物业管理等外包出去,或者组建独立于银行业务之外的技术服务公司,或者通过竞标的方式在市场上择优选取协作伙伴。有时候协作伙伴会成为银行开展核心业务的主要优质客户。

(四)组建混业经营模式

将我国商业银行改组为以大银行为主体的股份制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将总行改组为控股公司或在总行之上设立控股集团公司,将现有分支机构按经济区域或业务领域组建成立股份制形式的战略经营单位(例如各区域中心或子公司模式),或通过资本手段购并一些其他领域的公司,由集团公司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资产管理等领域全方位开展分业经营,并对其控股的下属战略经营单位实施有效监管。通过该模式可以实现“整体混业经营、局部分业经营”的战略理念,突破目前束缚的分业经营政策框架,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借资本手段使银行和其他类型的金融业整合起来。

在这一模式下,资本运作极其灵活,经营风险得以分散。控股集团公司通过资本手段可以灵活调整其经营领域,实行有进有退的策略。例如将优质的子公司上市以增加其资金融通渠道,或者从战略角度考虑将某些子公司转卖以吸引其他资本参股,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甚至还可以通过内部交易的方式调整子公司之间的利益格局,通过股权变动的方式对经营困难、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子公司增资支持,以及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化解子公司的不良资产,平衡和控制整个集团内部的经营风险。

可以预见,金融业由分业走向混业是大势所趋。就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目前还不具备发展全能银行模式混业经营所需要的微观经营环境基础、法律制度保障、金融监管能力和相关的市场条件,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尚无法跨越政策障碍,立即实现混业经营,但是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可以从现阶段开始为我国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实践混业经营奠定基础。一方面,它能够与当前的金融监管方式相契合,各个子公司均有自成体系的经营管理制度、财务制度、风险控制机制等,对口着各自的行业监管当局,有利于金融监管当局的分业分类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在我国金融体制并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它能够有效阻断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务的风险传递,由各个子公司独立运作不同领域的不同业务,在法律和经营上保持相对独立,起到“内在防火墙”的作用。

(五)建立银行信用体系

为了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比高、拨备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给予了最大的政策和财力支持,允许商业银行在核销部分历史贷款坏账的基础上,多次剥离出银行的不良资产,并且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向商业银行注资数百亿美元,极大程度地解决了当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问题。但是,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彻底化解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包袱以及不断产生的新增不良贷款,要从培育建立我国的银行信用体系环境这一根本入手。

建立银行信用体系首先要从统一银行经营管理意识开始,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对经济案件的及时发现和控制能力,都直接影响着不良资产的多寡。总结过去的教训:一是政府行为强力推动,银行内部或市场因素消极被动,导致陈欠未清新欠又生;二是循环往复地重演着“注资-核销-剥离”,成本不菲,不论是1997年发行特别国债还是将数万亿不良资产剥离给4家资产管理公司,耗资甚巨,实质是政府花钱为银行买单。因此,当前着手建立一整套银行客户信用、员工信用、案件记录数据系统,严格银行内部流程和监督控制机能,显得尤为重要。

(六)提升银行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借鉴西方银行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构建以“风险官制度”、“风险垂直管理”、“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开发完善以“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会计系统”为基石的支持保障体系。

一是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包括:(1)设置首席风险官(CRo)及管理委员会,全面管理银行风险。在总行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首席风险官,在其下设置专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机构,并通过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将风险管理决策职能集中于首席风险官。需要指出,风险官制度是建立在集中和独立原则基础上的专业管理团队制度。首席风险官要听取各业务单元风险主管的汇报,并根据风险状况及其演变趋势进行风险策略制定和决策,同时指挥和指导相应层面具体执行完成。当面临较大的风险问题以及决策时,首席风险官应该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并取得支持。(2)推行垂直管理,实现相对独立的风险管控体系。作为业务功能,对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设计应该更具有垂直管理特征,实行在首席风险官及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分类管理”模式。由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同级机构和下级行进行分类管理和考核,按不同业务不同风险类别下设风险管理窗口岗位,落实各风险责任人,对所辖业务领域、经营区域进行全面监控并执行总行风险管理政策。(3)建立风险经理制度,实现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的平行作业。在风险管理窗口岗位建立风险经理制度,培养一支合格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队伍,通过平行作业使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都能够按照各自的职责独立进行作业、独立承担责任,对应两套不同的操作流程,起到相互牵制核对的作用。

二是要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包括:(1)建立完备的信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该系统使商业银行实现远程信息的及时传输、数据的共享、业务的及时监控、风险的量化处理、资金的统一运作、成本效益的及时分析,提升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为商业银行专业化、垂直型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2)完善管理会计系统。通过该系统将管理会计方法有效应用于商业银行,使管理会计方法下的全成本核算体系、盈利性分析体系、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互相对接,实现系统的大集成管理,从而科学全面地核算、控制成本,对各个业务板块和产品甚至个人进行成本核算、盈利分析和业绩评价。

银行业的现状篇8

为避免国内经济受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我国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社会信用总额扩展迅速,各家商业银行积极扩大信贷规模,积极发放信贷。当然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这也造成了我国市场流动性泛滥,Cpi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引起社会对通胀的担忧。为控制经济过热,央行通过准备金手段收紧流动性,并采取了信贷规模窗口指导,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

由于历史及体制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非常高。根据2011年各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财务报表显示,各家上市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仍然很高,基本保持在2/3以上。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间接融资总额减少和存贷款利差的缩小,都会导致以利差收入为主的国内商业银行在盈利方面面临着重大考验。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各家商业银行日益加强了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而在中间业务中,投资银行业务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一般来说,投资银行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人才、资源、技术等优势,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投融资决策的服务。这也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尝试开展的新型业务,目前除了尚不能开展交易所市场的证券承销(ipo)、经纪和交易等券商类业务外,已涉及银行间市场承销经纪与交易、重组并购、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与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投融资顾问等多数投资银行业务。近年来,随着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银行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重要领域。

深圳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窗口,其金融总量一直保持在国内大中城市的前列,金融各行业发展势头非常良好,金融市场交易活跃,而且金融资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而××银行深圳分行作为××银行总行的直属分行,一直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改进服务、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并加强业务风险管理。

一、以××银行深圳分行为例,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主要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业务、投资银行、理财业务、业务、外汇业务、银行卡、担保业务、电子银行、托管业务、养老金、凭证工本费等十几项,因各行所处经济环境、客户特点等不同,各行的中间业务的不同项目的比重有所不同。

2011年根据该行具体特点和授权,深圳××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如下两大类:一类是基础类投行业务,包括常年财务顾问、信息一点通、评级顾问、资信服务、一般投融资顾问等;另一类是品牌类投行业务,包括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主理业务)、短融、中票、并购重组、理财委托贷款、财产收益权理财业务、股票收益权理财业务等。

为协调和统筹该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分行下辖投行部,负责全分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展、业务指导、辅助审查、协调各单位等职能。

在2011年,该行投行业务收入占比在所有业务板块中排名第一位。而在投行业务收入中,基础类投行业务占比47%、理财推荐类29%、股权融资14%、并购重组5%、其他5%。

尽管投行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辖属各支行投行业务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收入金额前两名支行的投行收入占全部支行收入的30%,前七名支行的投行收入占全部支行收入的60%,而且仍有部分支行未发生任何投行业务。

该行投行部人员不超过15人,负责全行28个一级支行、120多个二级支行的业务指导和营销推动。

二、当前投行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投行业务尤其是基础类投行业务基本上由银行资产业务转化而来,往往无切实有效的投行服务

一般情况下,银行提供的投行业务尤其是基础类投行业务大部分是由银行贷款业务所转化或带来的,主要方式是将贷款综合收益率与贷款利息的差额部分作为投行中间业务收取。比如审批一笔贷款3亿元,5年期,综合收益率(即客户支付的总成本)为同期同档次利率上浮30%,但是在签订的借款合同上的贷款利率仅为同期同档次利率上浮10%,那么综合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部分往往可以纳入投行中间业务予以收取,尽管2012年2月份国家出台规定,要求银行表内贷款不能附加收费,但是银行往往通过其他渠道予以解决。

这样就造成了部分投行中间业务的收取并非独立的,而这些投行业务既不是独立的服务项目,也没有相关服务方案,更没有真实提供任何投行服务。

(二)投行业务设置较为简单,无创新权限,个性化服务不足

一般情况下,为控制风险,各商业银行的投行部门的产品设计及其创新权限仅限于总行,并没有转授权至一级分行或直属分行,所以其提供的服务品种大部分为标准化服务,业务设置非常简单,各省行或直属行只需要按照总行的设计成果予以营销即可,如果有需要变通的,往往需要与总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这样不可避免的出现沟通效率很差的问题。

另外,由于是标准化服务,所以其很多产品无法针对客户个性化特点来制定个性化服务,以满足客户需要。

(三)投行业务授权不足,人员配备捉襟见肘

根据现有授权,分行仅有办理业务的职能,而无相应审批职能。几乎所有业务均需要分行乃至总行相关部门的审批。

以××银行深圳分行为例,该分行共有28个一级支行,辖属120多个二级支行网点,而投行部所有员工总共不超过15个(含总经理及内务工作人员),而由于投行业务种类较为分散,而且需要与总分行的各部门进行沟通,工作较为繁杂,人力不足势必影响业务的办理,也已经成为制约投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发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思路

(一)银行应提供切实有用的投行服务,以基础类投行业务为切入点,巩固和竞争优质信贷客户

我国商业银行应提高业务创新意识,并积极采用个性化服务,为企业提供真实有用的投资银行服务,并使得该服务能对客户带来好处。

我国商业银行应依托客户、信息及渠道优势,大力发展基础类投行业务,比如信息类服务,财务顾问等等。

信贷客户方面,应继续挖掘信贷客户资源,尤其是要认真思考服务的内容、效果等因素,切实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投行业务。

各行不要仅限于银行自身的信贷资源,而应该充分挖掘所有客户的需求,利用自身优势,为客户尤其是无贷户提供有用的信息资讯或服务。

根据现阶段信贷规模偏紧的特点,投行部门也应该以此为契机,配合分行贷款规模资源的经营思路,通过提供相应的投行服务适当提高该行融资服务的议价能力,并降低贷款被他行置换的可能性。

(二)持续创新、打造品牌投行业务,深化公司与投行业务互动发展

该行品牌类业务包括包括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主理业务)、短融、中票、并购重组、理财委托贷款、财产收益权理财业务、股票收益权理财业务等等业务,在当今信贷紧缩,客户融资需求不能通过信贷渠道有效解决的情况下,重点做好相应投行业务,真正有效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例如对于有授信额度但是无规模可放的情况,积极采取理财委托贷款予以解决融资规模;对于拥有能带来现金流或收益的资产的客户,可以通过投行部门的设计,将表内贷款业务包装成财产收益权或股票收益权理财业务;对于暂时无有效资产或有效担保、但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企业,可通过股权投资基金主理银行业务或股权融资等方式加以解决,等等。

再例如,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增长,国内和跨境并购市场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并购市场已披露案例的交易完成规模从2006年的1434.8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6921.52亿元,市场的迅猛发展为商业银行并购重组顾问业务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各行要认清形势,大力发展该项投行业务。

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投行业务的先导作用,首先通过投行业务可以阶段性满足客户融资需求,为银行公司业务的后续营销打好基础。而且可以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主动将其他基础类投行业务加以运用,并在充分了解信贷政策和信贷规模情况的基础上,实现投行业务和公司业务的良性互动。

(三)加强投行团队建设,实现投行营销模式转型

首先应持续加强投行团队建设,可以通过增加人员或者发动支行人员积极参加资格认证,尤其要引导拥有企业理财师资格的人员积极投入到分支行投行业务的营销和办理工作中。以XX银行深圳分行为例,已经拥有48名一级企业理财师、8名二级企业理财师和9名高级企业理财师,但是大都是其他岗位的员工,该行应从中挖掘优秀人员充实到投行服务团队中,或者引导他们在自身岗位上适当履行投行业务的营销和办理职责。

同时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投行业务和产品的培训和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提高投行业务从业人员的营销意识和服务能力,确保投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和再创佳绩。

(四)加强引导和监管,防范投行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投行业务是目前商业银行发展最快、创新最为活跃的业务,也是监管机构、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各商业银行应切实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商业银行不规范经营的规定执行,认真处理好投行业务收入增长迅速与规范经营的关系,认真落实“依法合规、服务匹配、协议完备、客户自愿”的原则,尤其是要保证收费与服务相匹配,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坚决杜绝只收费不提供服务的行为。

业务办理中要认真落实各种要求,认真做到每笔业务有方案、每个方案有项目、每个项目有内容、每项服务有记录。

终上所述,尽管现在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客户三方共同做好协调,一定会将该业务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田瑞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尹毅飞: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研究.金融论坛,2004.12

[3]常怀宇: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问题探析.福建金融,2005.9

[4]王文利:关于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趋势分析.商业时代,2007.6

[5]程丽芬: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财经界.2007年第9期,p70-71。

[6]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依据和模式.经营管理,2005(4)

[7]尹毅飞: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研究.金融论坛;2004年12期

[8]李丽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选择.北方经贸;2004年09期

银行业的现状篇9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对策

1存在的缺陷

1.1内部审计的范围未能全覆盖我国商业银行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开展的审计种类主要有经营审计、绩效审计、合规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经营审计是在衡量银行各部门能否履行部门职能、有效实现目标,在其运营过程中能不能体现出效率性、经济性所进行的审计,例如对个人金融业务部、公司业务部等部门的操作流程所进行的审计。绩效审计是审计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近几年对下辖分行进行的内控评价项目属于这种审计。合规性审计是检查银行业务部门在管理与经营中是不是做到了遵规守法、是不是能够严格执行管理层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此种审计主要涉及信贷、资金、个人金融、计划财务等业务领域。其审计行为实际上也是确认业务的一种客观行为。而审计过程中,对诸如人力资源、新业务、经营效益等就几乎没有或很少涉足审计。此外,一些咨询性质的活动在整个审计行为中所占的比例较少,诸如信息交流、协调工作、提供建议和帮助培训等项。不少实践都证明了这样的事实:国内银行内部审计行为根本不能满足全行每一个环节、过程和每一品种的发展对内部审计的需要,不能全面、充分地发挥审计的职能。这主要是因为,内部审计面无法定期覆盖全行所有部门、机构,岗位和人员,审计的精力和时间基本上整个都投入到了确认业务之中。

1.2内部审计的模式不够规范、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现行的做法是,上级行在下达审计任务时,少数项目对全行整体改进经营管理的综合考量不够全面,所制订的审计重点、审计事项、审计要求及方式方法等难以做到完全体现审计目标。当接受审计任务后,执行部门便匆匆忙忙地将审计组组建起来,临时确定组长及成员,仓仓促促地赶到被审计现场,根本没有时间去认真充分地考虑审计组织的人员、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搭配以及其它相关性原则等细节性问题。在审计前的准备阶段,缺少对审计项目的认真详细调查及容易出现的风险和难点的分析,故制定的审计策略和方案缺乏科学合理性,加上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亦不够到位,因此这些准备的不充分往往给审计双方带来尴尬局面。以致于到了审计实施阶段才寻找有关的制度依据,才开始着手研究审计的一些具体事宜,而对于审查的内容、范围、方法、审查的详细程度及证据收集等问题都把握不准,甚至仅仅依靠主观判断来认定审计结果,从而得出审计结论,因此审计报告质量大打折扣。如对担任多年某二级机构领导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求6人在3-5天的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种审计不能做到仔细、认真、深刻,最后质量只能让位于时间。

1.3审计质量低位徘徊,不能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所实行的现场审计常常习惯于将被审计单位与部门的操作流程及做法与现有制度进行简单对照,就事论事,这样往往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无法切中要害。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不能进行深层次的和全面、动态的分析与研究,没能从管理层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多为空话和套话,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本上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所以常常引不起领导上的高度重视。

2改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2.1强化内部审计范围的覆盖面循序渐进地尝试对人力资源、新业务、经营效益等方面进行专项审计,重视提供咨询和建议、信息交流、帮助培训、协调工作等,强化审计对全行所有机构、部门、岗位、人员的覆盖,不断满足发展对内部审计的需要,发挥内部审计的全面职能。

2.2优化审计模式,进一步改进审计方式方法一是在实施审计项目的具体过程中,应合理、恰当地运用询问、观察或调查问卷、记录、面谈、流程图编制和清单检查等方法。经过审计人员的用心观察与调查,从尔获得初步印象及第一手资料,能够确认被审计单位与部门的相关业务操作是不是按照制度规定及流程运行。富有技巧的面谈可以把良好的氛围带入合作审计之中,可以使被审计的当事人在被审计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到轻松自在,没有压抑感和紧张气氛,并能够自觉围绕审计内容提供信息,能达到这种效果,就预示着审计项目的基本成功。二是要重提和彻底改变“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重个案查处、轻全面分析,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管理层人员管理”的理念,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差错纠弊和监督,更重要的是一种客观的评价和咨询活动。通过银行内部审计行为,要不仅能够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更可为领导者起到决策支持作用。三是合理运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降低审计风险。

2.3建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保证制度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第1300条“质量评价与改进程序”规定:首席执行官应建立并坚持开展质量评价与改进程序,该程序应当涵盖内部审计活动的所有方面并能持续监控内部审计活动的效果。事实上,无论哪一项审计要想做到100%的检查面都是不可能的,审计技术和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素质的提高总是超越审计业务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加之其他不确定因素,审计风险就在所难免了。因此,有必要对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要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考核制度,制订科学合理的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程序,赏罚分明。

参考文献:

[1]王晓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

银行业的现状篇10

大力推进银行卡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产业内部蕴藏着的巨大商机,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通过银行卡的产业化发展,带动通讯、软件、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以及推动金融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世界银行卡业格局

信用卡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是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竞争的加剧,推动了银行卡附加价值服务,如急救医疗、紧急垫付、附加保险费等。市场的作用促进了资源整合,不仅诞生了花旗这样的业界航母(其信用卡具有150种功能),而且催生了几大世界级大银行卡组织。

目前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发卡机构有五家:ViSa国际组织 、maSteR CaRD inteRnationaL、JCB、ameRiCan eX?鄄pReSS和大莱(DineRS)信用卡公司。除了JCB诞生于日本外,余皆来自美国。这些国际银行卡组织正各雄踞一方,大力进军国际银行卡市场,以其资金、技术、服务的优势正在渗透占领着世界银行卡市场。

二、中国目前银行卡业现状

(一)发展脉络。1978年中行广州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国外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中国。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珠江卡,标志着我国信用卡业的开端。

以下的一系列里程碑事件可勾勒出中国银行卡业的大致发展脉络:

1.“金卡工程”实施12周年。自1993年7月在江泽民同志倡导下实施以来,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日新月异,银行卡网络建设正取得长足进展,用卡环境得以改善,信用卡的使用已进入诸多行业和普通家庭。

2.“314”目标基本实现:经过十年多的艰苦努力,银行卡联网通用“314”目标(即300个城市同行异地联网、100个城市同城跨行通用、40个城市银联标志卡异地跨行运用)基本实现。从而推动了我国银行卡业务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与运营机制的转变。

3.中国银联于2002年3月在上海成立:成立中国银联是金融领域应对wto挑战的积极举措,有利于推行统一的银行卡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发展,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同时也将推动与银行卡密切相关的庞大产业的发展。

4.银行卡中心开始独立运行:2002年5月工行牡丹卡中心成立。

5.央行设立征信管理局。

6.一卡双币:招行首发的一卡双币对于其争夺高端客户,提高自身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7.发卡量2004年突破7亿张大关。

8.2003年3月,我国首家银行卡产业园在上海浦东张江奠基。

(二)中国银行卡业目前的进展状况及其广阔前景

1.个例:中国银行卡业先锋———招商银行。

作为新一代综合理财工具,招行的“一卡通”融“储蓄、结算、融资、消费、网上支付、证券转账”等30多项个人金融服务功能为一体,对于在中国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占垄断地位的竞争格局中,弥补其规模小、网点少的不利因素,争夺高端客户,从而增强其竞争力提供了有效且前景广阔的工具。截至2005年6月底,“一卡通”累计发卡量近3800万张,卡均存款余额超过4700元,居全国银行卡首位。

另外,该行去年成为全国首家“一卡双币”国际信用卡突破百万大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每月刷卡消费已达10亿元,也是国内“一卡双币”国际信用卡交易量最高的发卡银行。

2.有关中国银行卡的2004年数据

2004年人民币卡交易量57.49亿笔,交易总金额26.45万亿元,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27.76%和46.94%。发卡量累计达到7.62亿张,其中借记卡6.63亿张,贷记卡0.98亿张。当前,中国已成为银行卡发卡量第二大的国家(美国8.5亿张),平均人均持卡量为0.6张。但银行卡交易量在全球的比例仅为1.2%,仅为美国的十五分之一、韩国的五分之一。2004年持卡消费金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5%左右(2001年这一比例为2.1%),而瑞典、法国、美国、韩国相应的比例分别高达63%、55%、27%和35%。

虽然与庞大的借记卡数量相比,贷记卡的数量还微不足道,但是其增长速度却显示出它强大的成长性。随着联网通用的深入,中国银行卡产业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以前三年发展的趋势估算,2005年底全国银行卡累积发卡量将超过8亿张。几年后就要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更会将我国银行卡产业推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1.一强两弱:截至2004底,发卡机构累计达152家(2003年109家),发卡7.62亿多张,但信用卡只占12.86%,.而在发达国家,信用卡的比例高达70%~80% ;特约商户达30.6万个,但占商户总数的比例仍很低,成为目前银行卡业发展主要瓶颈;atm机超过五万台,但仅占美国总数的1/6;poS机45万台,年交易总额超过20万亿元、但消费仅占5%,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贷记卡)发展缓慢,因此,我国银行卡在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所起作用非常有限。这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商业信用不够发达、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因素都有关。

2.地区差距:与中国的二元经济特征相对应的是银行卡业的巨大城乡及东西部差距。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目前收入较低,占中国人口六成以上的农民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将是潜在的巨大的持卡人群体。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商户、银行网点很少,atm机、poS机只有零星布放,导致需求与供给的巨大差异。当前的金卡工程重点亦只放在一些大中城市。

3.无序竞争:目前虽有一些银行卡中心成立,但尚不成气候,尚无力与国际银行卡组织竞争抗衡。

4.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如果国内银行卡产业的标准、规范及产品创新都由国外跨国公司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外汇管理等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削弱中国政府对个人支付体系的监管效率,甚至威胁着我国个人支付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5.有关银行卡的立法没有跟上。我国针对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对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亦影响了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综述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银行卡业随着中国的经济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就,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2006年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国际上实力强大的银行卡组织及银行业巨头在中国的布局将使中国银行卡业竞争白热化。而一旦失去竞争力,则等于将中国巨大的银行卡市场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