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十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十篇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7:29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1

摘要:管理会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指在任何经济组织内,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为依据,运用特定的技术和方法为手段,搜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编制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银行的管理中,是商业银行加强内控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实现价值最大化、防范经营风险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准入的加快,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提高,特别是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在这新一轮竞争中获得优势,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呢?本文将说明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用中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作用,重点提出了加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006年2月5日,财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会,宣布我国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共同构成的,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在2007年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真正接轨并达到趋同的目标。此次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准入的加快,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提高。学术界乃至商业银行管理界的观念也随之出现了质的转变与飞跃,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诸多商业所认同和应用。

1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用的主要内容

管理会计可定义为企业为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收集、储存、加工和阐明管理当局进行合理计划和控制所需的信息,围绕成本、利润、资本中心,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一个会计分支。

1.1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测算商业银行的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分析又称保本分析,在保本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盈利,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随时要关注的问题,因此盈利平衡分析具有经常性和预测性。盈亏平衡点亦称保本点,是指商业银行经营收入总额与其成本总额相等,利润为零,商业银行处于不盈不亏状态下的保本业务额。通过盈亏平衡点的分析预测,可以准确测算商业银行保本经营前提下的资产运用总量与结构以及经营成本。在测算中要根据前述对商业银行成本、收入、利润的界定及分析,合理划分各项成本的形成,正确计算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及单位变动成本、单位收入等指标数据。属于混合成本的项目按规定方法进行分解,并把分解出来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别进行汇总,以保证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1.2商业银行业务量及收入的界定

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量应是银行生息的资产总额,包括各类贷款、缴存中央银行及上级行的各项准备金、同业拆出资金及短期投资业务等。所以银行的“产品销售收入”就是银行的营业收入。是由于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而产生的收入,银行收入包括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两部分。其中营业收入具有决定意义,它包括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短期投资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等。因此,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变动成本。由此可见,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扩大存款规模,改善存款负债和其它负债的结果,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益。同时,也不能忽视固定成本的管理。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额作为反映银行在报告期内全部经营成果的重要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三部分: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的计算方法如下: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按照管理会计的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应为:利润总额:营业净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1.3以责任会计加强内控

责任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要组成部分,即按职责不同将企业划分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并建立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根据承担的责任范围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对可控成本负责:利润中心既对可控成本负责,又要对利润能否实现负责:投资中心既对成本、利润负责,又要对投资负责。商业银行可根据各职能部门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的小同作用,划分为若干个责任中心,明确规定各中心的权责范围、编制责任预算、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严格控制成本费用、评价考核工作业绩,根据成果与不足进行奖罚,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激励与竞争并存。

1.4引入全面成本管理

管理会计运用的重要方面就是引入全面成本管理,这是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重大进步,也是对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积极探索。所谓全面成本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原理和标准化技术,以责任成本管理为主线对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各层次、各门类、各环节实行成本调节与机会成本抉择的现代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它具有完整性与广泛性、系统性与连锁性、主动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开始由业务经营型转向资源管理型,将会给工商银行的成本管理乃至经营与发展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一是管理主体由单个部门转向全行各部门,管理范围由狭义转向广义,从而进一步推动全行全面抓效益,完善效益管理机制。二是管理重点由事后核算转向源头和事中调节,从而进一步推动全行经营管理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三是管理客体由单一的数额转向责任与数额,从而推动全行管理机制的完善。

2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同时建立管理会计制度也是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电子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资金结算和周转速度不断加快,资金将不再受地域和国界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可实现全球任何地区闻的流动。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作用主要有下列几种。

2.1促进商业银行实现集约化经营,加强成本核算

随着外部竞争的日益加剧,商业银行通过外延扩张型经营模式已难以取得经济效益,商业银行必须探索开展集约化经营,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管理会计在业务体系上倡导实现垂直管理,强调建立一体化的责任中心,并建立成本控制的责任制.这有助于商业银行在其内部降低成本、挖掘潜力.并实现集约化经营。投入使用现代管理会计,使成本核算的基础进一步加强。能在编制综合经营计划解决了经济增加值在部门、产品、客户之间分解的基本参数中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风险计量及经济资本分配的问题后,成本费用分摊就成为准确度量分行、部门业绩,确定产品、客户的赢利性贡献度的重要工作。

2.2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的业绩考评

商业银行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其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商业银行长期稳定发展。而管理会计体系中有一套进行业绩考核的完整、科学的方法,为建立激励机制提供了客观、合理的依据。

2.3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作为内部控制的支柱的管理会计体系,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行为,给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给控制提供科学的标准,并且有助于形成奖优罚劣的机制,使企业充满活力和效率。银行管理会计一方面通过实时掌控银行的日常经营及管理中各环节、全过程的业务绩效状况,始终围绕实现企业总体绩效进行不断调控和完善;另一方面强化成本控制、加强对各种成本对象的绩效考核,通过应用最新的成本控制技术手段,为银行在当前及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帮助银行实现战略目标。

3把握时代特征,加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实际及未来发展的管理需要,下面就加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做些粗浅探讨。

3.1优化组织架构,建立责任中心

提供决策信息并不是决策本身,但是有关的管理会计人员和领导他们的财务主管通常会参与银行的决策,并在决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结合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实际,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一级分行,可在财务部门设管理会计岗位(或由财务分析人员兼职),承担管理会计相关职能,管理会计人员直接对财务主管负责。财务主管根据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综合平衡其他信息,直接为决策层提供建设性建议和决策信息。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应用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责任中心,即把商业银行所属的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及个人,按照各自目标大小和责任层次高低划分为若干个单位,把责任单位视同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核算单位,这些责任单位就是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应对其所控制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承担责任。

3.2提供有力的管理会计理论

支持加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理论指导,给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为给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我们首先要在管理会计理论建设上很下工夫,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并考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深人探讨,为应用管理会计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其次要借鉴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吸收其有益的内容为我所用。另外,学术界应深入实际,努力增进对企业管理会计实际的了解,进行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并参与创新管理会计工作的实践,以及帮助解决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3.3更新观念,积极培养管理会计的专门人才

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科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复杂、方法灵活多样,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有比较高的综合素质、果断的应变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所以,商业银行的各级领导既要认识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又要注重培养大量的管理会计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科学的基本识,熟悉国内外银行的各项业务的优秀人才,是管理会计能够顺利实行的关键。

3.4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需要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对会计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形成管理会计有用的信息。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创造条件,加快建立管理会计基础信息系统,为业务决策提供完整准确的各类数据。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主要有基础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决策系统、业务控制系统、责任会计考评系统、评价分析系统等。同时建立金融信息系统,即将日常收集到的金融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各个责任中心执行责任预算情况的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是商业银行控制业务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3.5实行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协会,这些组织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加强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我国也要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成立管理会计协会,建立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让一些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考评,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为企业尽快应用管理会计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管理会计在吸收现代管理科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渗透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不仅仅为商业银行细分市场的投人产出进行成本控制,落实责任成本,而且它按照市场需求提供整体组合的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案,是建立在顾客需求基础上的经济核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准入的加快,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提高,特别是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使我国银行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如何抵挡外资银行机构进人中国市场所产生的冲击和压力,如何有效的参与国际竞争,在保证安全和适度流动的前提下,最终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管理体制、理顺经营机制的同时,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正生.试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全面成本管理[J].中国金融,20ol。(1).

[2]金韬.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2.(6).

[3]王薇.商业银行全面推行管理会计的难点与对策[n].建设银行报,2002-03.

[4]肖伟.商业银行管理会计问题研究[J].金融会计.2003。(2).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2

大型商业银行系指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控股的大型股份制银行。二级分行系指大型商业银行市(地、州)级分行,并不包含省会城市中心城市行和少数东部发达地区地市级分行。

本文通过深入学习关于矛盾论等的观点,试图利用该观点和方法,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按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相互转化的变化,试图通过不同角度和维度找出当前二级分行经营管理的科学发展对策和建议,并希望能够对当前二级分行的主要工作和重点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基本理论和文献检索

本文主要基于矛盾论的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原则,试图分析和研究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经营管理的科学发展问题。本文涉及到关于矛盾论的观点、关于实践论的观点,关于科学发展的观点等,现将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文献检索介绍如下:

(一)关于矛盾论的观点

于1937年8月发表《矛盾论》。其主要论断为,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看,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内。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势的区别[1]。

(二)关于实践论的观点

毛啥于1937年7月发表《实践论》。其主要论断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

(三)关于科学发展的观点

于2003年10月14日发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文中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3]。

三、当前经营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二级分行经营管理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竞争环境、金融环境、区域经济环境等,存在诸多的挑战和问题。

(一)二级分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能力还亟待提高

一是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兼并活动明显增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强,海外金融需求不断提升。二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逐步加快,货币互换协议签订国不断增多和人民币清算落户伦敦,人民币即将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人民币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三是国内大型银行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步伐不断加快,兼并海外金融机构力度加大。面对这些变化,二级分行服务客户走出去的办法还很有限,海外分行与二级分行的联动还不够。

(二)二级分行还难以适应国内金融业态的变化

当前国内金融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当前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不断放宽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导致存款市场定价不断上升,而提高贷款利率下浮比例导致贷款市场定价不断下降,银行业的利差日益缩小。二是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中国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正在兴起和发展,互联网银行的设立,大数据金融应用,将改变传统的银行展业模式。三是智慧银行的出现,机器人大量应用,将会极大释放银行网点人力资源,不断改变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四是保险、证券、租赁、信托、投行等机构以各种方式不断参与银行的竞争,使得客户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五是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客户融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六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银行破产现象将会出现,将会带来银行间主要业务流动和变化。面对这些金融业态和环境的变化,二级分行还难以适应。

(三)二级分行还很难适应客户多渠道融资和资金管理的变化

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推广和应用,当前客户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了,在融资渠道上更加多元化,在资金管理上更加灵活。一是客户在筹资渠道上,加大了上市和增发等资本市场融资、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比例,同时也扩大向保险、证券、租赁、信托、投行等机构的间接融资力度,减少银行贷款的融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脱媒现象越来越突出。二是资金管理上,更加趋向于集团内资金的高度集中管理,且大量的归集资金更加趋利,以存款的形式留存空间越来越少,资金的理财化要求多样化。三是客户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应用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综合融资需求旺盛。面对这些客户金融需求的变化,二级分行还很难适应。

(四)二级分行还很难适应地方政府盘活存量资金的刚性政策变化

目前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处理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关系的能力越来越高,利用政府掌控的一切资源调控和调动金融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一是地方政府大量引进股份制银行和村镇银行,使得地方政府不再过度依赖大型商业银行,导致地市区域内金融竞争的加剧。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体制机制较为僵化正在不断丢失市场份额。二是地方政府采取以贷定存的政策来调动银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利用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掌握的大量财政资金存款,通过设置存贷比和贷款新增投放量等指标来实现对政府账户和财政存款的银行间流动,迫使银行不得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贷款投放量,以保障既得利益和市场。但大型商业银行政策的应对滞后导致大量财政存款的流失和市场份额的下降。三是地方政府不断要求提高财政存款的利率上浮比例,但大型商业银行十分抵制高定价存款,导致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波动较大,地方财政存款不断向高回报的地方商业银行、信用社、股份制银行流动。四是地方政府大量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借入低利率长期限的优惠贷款投向优质重点项目,不断挤压大型商业银行优质贷款选择和投放空间。面对这些变化,特别是县级政府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更加冲动地采取更加激进的政策调控金融机构,二级分行应对起来十分艰难,县域行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压力。

(五)二级分行自身的业务转型力度还不够

二级分行外部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的同时,二级分行内部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竞争的问题。一是大型商业银行总行信贷政策制定往往带有普遍性,对区域差异性的扶持较弱,特别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共用一个政策,导致信贷政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弱。二是二级分行客户综合服务能力还很弱,综合融资服务能力不强,应对响应能力较慢,导致很多客户金融需求被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蚕食。三是二级分行客户综合资金管理能力不强,银行结算产品和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应用还不够。四是二级分行对重要客户的存款和贷款定价能力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创利渠道单一,盈利空间收窄,创利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五是业务转型亟待加强,如集团母子公司的联动,与海外分行的联动,与外部机构的联动,与同业合作,战略性业务、互联网金融等。六是客户结构、产品结构、业务结构、市场结构都需要进行不断调整。这些不足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二级分行乃至县支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对策和建议

前述分析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按照矛盾论的观点和论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那么二级分行原有的许多优势就会不断丧失,账户就会流失,存款会不断下降,贷款就会投不出去,产品就会难以出售,严重时将难以生存,相反,如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二级分行的经营管理如何科学发展,如何找准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者提出以下政策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正确处理好中心城区行和县域行业务协调发展的关系

大型商业银行不仅要巩固和发展好地州市中心城区行的市场份额,同时更要加大对县域行给予信贷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的支持力度。把对县域行的支持作为大型商业银行战略重点和重要业务支撑点,集中精力支持好县域重点客户和项目、重点优势行业以及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将普惠金融惠及h域经济,实实在在与地方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适度拓展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乡镇领域和乡镇高端客户群体,探索乡镇现金支付外包创新和试点,积极拓展金融网络延伸,解决发展瓶颈,实现新的业务增长点。要建立以二级分行为经营主体的体制机制,搞活二级分行的经营活力,赋予更大的自,鼓励差别化经营发展,制度政策的制定和产品流程的创新要主动服从二级分行的经营实际和创新实际。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金融服务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才能有效缓解政府采取以贷定存和盘活存量等刚性政策带来的矛盾。

(二)正确处理好业务条线部门之间联动协调发展的关系

针对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专业化,二级分行更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重业务条线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合作。全面贯彻和落实大资产、大负债、大零售、大资管、大风险等先进理念,积极推进综合金融服务、综合营销、综合团队、综合考核、综合管理的新型营销模式,一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统揽客户总需求,协调相关部门,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解决好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和资金管理需求等矛盾。

(三)正确处理好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在传统业务依然还支撑二级分行经营发展的情况下,二级分行还必须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要抓住时机先于同业积极开拓和发展新兴业务。要不断适应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把新兴业务做大做强,做成新的业务支撑点,新的收入来源,新的利润增长点。解决好新兴业务发展滞后的矛盾。

(四)正确处理好稳健发展和业务转型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级分行任何时候都要立足于稳健经营,只有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可控,才能做成业务发展、效益良好、风险可控的一流银行。这就要求二级分行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矛盾。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要不断关注金融业态发展、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加快业务的转型发展步伐,从改变营销模式、改变创新方式、改变产品设计、改变盈利模式、改变合作方式、改变管理方式、改变业务增长方式、改变金融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以适应金融政策的变化,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应金融快速创新趋势的挑战,适应金融服务的变化,解决好业务转型滞后的矛盾。

(五)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资源配置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级分行要更加注重内部矛盾的解决,以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建成资源节约型、业务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组织发展模式。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协调发展,将资源重点配置在重点发展的业务上,支持短板业务和战略性业务的快速发展,实现短期倾斜激励和长期支持的有机统一。要处理好业务部门和服务保障部门的协同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服务保障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支持好业务部门的业务拓展;积极支持服务保障部门工作,为业务部门保驾护航。要处理好业务部门和党群组织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党群组织在意识形态上、组织上、思想上、生活上在不同领域的积极作用和带动作用,有效支持好业务的发展。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的协同发展,要为员工营造积极工作、机会均等、激励公平、共享发展的环境,树立员工爱行爱家、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正确的职业观,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和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业务的发展。转变考核模式,坚持以利润和价值创造为考核核心,单纯存款考核向金融总量考核转变,单纯贷款考核向融资总量考核转变等等。

除了以上意见建议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对策,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但是我们始终要牢记,任何时候解决了当前的一些主要问题后,其他次要的问题又会变成现实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我们始终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不断解决好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最终取得新成绩。本文是我的思考和理解,当然也有一些思考还不成熟的地方,或还有一些偏颇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矛盾论》,著,《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337页.

[2]《实践论》,著,《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297页.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著,《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83-484页.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银行业务逐渐发生变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日常业务的操作技术性以及复杂程度在逐渐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作为金融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也是理论和方法充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在世界金融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国不断改革金融体制,所以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完善的案例资源数据库和考试测评系统,并且为学生建设模拟银行实验室,通过利用模拟银行实验室开展银行业务,加强应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质量。

1.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国际化形式的加快,我国的部分高校在财经类课程教学中逐渐引入国外教材资源,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为peterS.Rose和SylviaC.Hudgins(2011)的《商业银行管理》(BankmanagementFinancialServices)。这本教材一共包含了20个章节的内容,教师只有讲解14个章节左右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框架。在引入国外教材时,教师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材内容,补充国内商业银行管理知识,才能使教材内容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教材中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细节以及财务会计原理需要进行深入讲解,适当地引入经典案例,增设课内与课外的实际联系,而且要保证每周的课时量充足,才能使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我国的部分高校进行研究发现,许多高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学时安排比较短,一般只有3个学时左右,所以只能給学生讲授少量的课程内容,如“走马观花”一般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内容的大概,而且没有給学生建立模拟实验室,缺少网络辅助教学设备,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商业银行课程知识体系框架,而且没有深入理解业务操作流程、细节内容以及财会的工作原理。同时,在每周3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抓紧时间讲解教材的章节内容,没有給学生引入经典案例、各种视频音频资料的运用不足,和学生的交流、互动环节缺少,所以导致学生无法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与对比。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如果完全采用课堂面授的方式来給学生讲授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方式,将会导致学生缺少真实的操作体验,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需要强化课堂面授环节,优化理论知识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强化课堂面授环节,优化理论知识教学

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而言,理论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其能够給商业银行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具体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强化理论知识教学:

2.1.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金融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商业银行业务也在发生变化,这也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不仅要对传统的银行业务进行全面介绍,而且要更新商业银行业务内容,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划分,避免和其它课程之间出现重复。例如:在金融学与国际结算课程中,都详细介绍了中间结算业务,所以需要明确划分清楚,才能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正确结算管理方式,熟悉结算业务,能够給客户及时进行资金结算。同时,课程内容需要密切贴近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和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等等法律,才能在实际开展业务中遵守法律规定。

2.1.2编写合适的教材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教材作为重要内容,其关系着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各大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编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必要时也可以从其它地方购买优质的教材资源。在编写教材时,需要包含商业银行概论、商业银行业务运作、商业银行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策略等等多方面内容,并且依据法律法规要求,使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引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商业银行管理技术、策略。同时,在教材内容中也要引入最新公开信息资料,使教材内容更加全面,具有深度,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此外,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面授环节中,可以引入一些背景性资料,案例分析或者热点问题,这样能够引导师生进行激烈的课堂讨论。

2.2加强实践教学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所以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在实际业务中应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概念、原理以及方法。具体而言,第一,必须为实践教学选择优质教学案例,结合教学案例讲解理论知识,能够使教学环节更加生动。笔者在表2-1中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经营管理课程挑选了一系列的经典案例,以供实践教学参考应用。第二,学校也要加强建设模拟实验室,通过利用模拟实验室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银行环境,在模拟实验室中囊括储蓄业务、公司业务、个人理财、电子银行以及其它各类业务,能够对学生开展商业银行业务进行系统化培训,使学生真正熟悉各项业务流程,并且把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在业务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3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其能够更快地获取信息资源。因此,在高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加强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通过建设网络课程资源,能够随时随地提供給学生自学,学生不需要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能够直接在线上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充分利用课堂环节解决课程问题,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可以給学生推荐其它精品课程网站,例如:上海金融学院的精品课程网站,或者通过银监会和商业银行网站全面了解我国的各种货币政策、经营管理业务信息,从而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有全面的了解。

3.结语

总之,在高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与专业素质,对于促进我国的商业银行课程教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晓玲.信息技术环境下商业银行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7(4):53-55.

[2]刘晓峰,刘晓玲.《现场管理》课程采用”教、学、练”三位一体教学方法的必要性[J].中外企业家,2016(1):231-231.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政府管制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145-04

1.引言

公司治理是一整套关于如何减轻公司的问题、增加公司的企业价值的制度安排①。Berleandmeans(1932)提出,在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所有者与公司经理之间利益不一致,首开公司治理问题研究之先河。Jensenandmeckling(1976)定义了公司存在的两类问题:公司外部股东与内部经营者之间的问题(为了行文方便,下文称之为股权问题),以及公司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问题(为了行文方便,下文称之为债务问题)。Jensenandmeckling(1976)认为,在公司内部经营者没有拥有公司的全部股份的情况下,内部经营者与外部股东利益不一致,内部经营者有自己的利益函数,由于行为决策后果的财富效应并不是完全由自己承担,内部经营者很可能把资源配置到那些没有效率甚至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项目上。这种“股权成本”会降低公司的企业价值,在外部股东理性预期情况下,它必须要由内部经营者自己承担。让经营者尽可能拥有公司的股份、分享更大“份额”的剩余索取权可减轻股权成本。但是,这又受经营者自身财富的限制,公司举债是一个办法,因为在公司投资一定、经营者个人财富一定条件下,随着公司举债的增加,经营者拥有公司的股权份额也在增加。然而,公司举债会导致另外一种成本,债务成本。在公司负债经营的情况下,股东与债权人之间收益与风险分摊的非对称性,股东存在着高风险投资选择倾向,侵害债权人利益。如果高风险投资最终带来了高额的回报,股东将获得其中绝大部分利润;即使投资失败,股东也只是承担有限责任,债权人将承担失败后果。当然,在公司债权人理性预期下,债务成本最终将由公司股东承担。

Jensenandmeckling的理论表明,公司的两类问题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关系,对本文的研究有较大启发意义。在Jensenandmeckling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为切入点,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政府管制是治理国有商业银行债务问题的一项制度安排,但是,政府管制可能加重国有商业银行股权问题。本文的理论贡献是,界定了政府金融管制的“边界”,在实践上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借鉴意义。

本文第二部分,以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为切入点,研究其债务问题;第三部分,以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为切入点,研究其股权问题;第四部分,用路径依赖理论,解释了现实中政府管制“越界”这一现象;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2.商业银行债权人与股东之间问题:加强政府管制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基于自身信誉发行一种对自身具有索取权的金融证券,通过集聚小额存款,向资金需求者发放大额贷款的方式来发挥信用中介的作用,履行资产转换的职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有三个特点:(1)自有资本债务率极高。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自有资本债务率极高,往往达到90%以上。即使在对银行自有资本比率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作为全球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自有资本的要求也仅仅是8%以上。(2)债务结构高度分散。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通过小额负债构成的,即使是企业存款,单一企业的存款占银行总存款的比率也非常低。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往往高度分散,由众多中小债权人构成,其债务结构呈高度分散化状态。(3)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商业银行在提供资产转换职能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小额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为投资者提供了各种流动性较强的存款合同,构成银行的负债。而银行的资产往往由各种期限较长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构成,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潘敏,2006)。

自有资本债务率越高,公司股东与债权人之间收益与风险分摊的不对称性程度就越大,股东就越受到激励去选择高风险投资项目,公司的债务成本就越大。在一般的企业中,大的债权人在理性预期下,会充分发挥债权的公司治理机制(债权治理),限制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债务成本最终由股东承担。

但是,商业银行的债务结构高度分散,债权人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债权人的债权难以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而发挥作用。同一家商业银行的债权人作为一个集团,其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意识到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会使自己利益受损,而债权治理可以增进他们的共同利益。在此情况下,集团的一个成员会如何行动呢?答案是,除非这个集团中人数很少,否则,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单个债权人不会采取债权治理行动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要想满意解释这个答案,必须研究一下商业银行债权人集团中单个债权人采取行动的成本与收益。设单个债权人采取债权治理行动的成本为C,该行动给集团带来的总收益为Vg,集团中有n个个体。由于债权治理是一种集体物品,其收益自动地被集团内个体成员享有,采取行动的单个债权人只能获得行动收益的一个“份额”。设他享有的个人收益为Vp,则Vp=Vg/n。他付出的成本为C(全部成本由他本人承担),因此,他获得的好处ap=Vp-C=Vg/n-C。一个集团做什么取决于集团中的个人做什么,而个人做什么又取决于他采取行为的相对好处(olson,1980),即ap必须大于零。当ap0时,nVg/C。问题是,商业银行债务结构高度分散,债权人如此众多,除非采取债权治理行为的成本C与集团获得的收益Vg相比微不足道,否则,理性的债权人不会采取行动(“理性的冷漠”)。另外,一个集团成员从他人那里免费得到集体物品会进一步降低他自己支付成本来提供那一物品的动力。商业银行越大,债权越不可能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而发挥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如果没有外部保障机制,理性的债权人会如何选择自己的行动呢?答案是,单个债权人会选择从银行提取自己的存款,导致发生挤兑,并将引发银行的破产。在这里,本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解释这个结论。假设两个存款人各有银行存款D,银行将这两笔存款投资于一个长期项目。如果在项目到期之前银行被迫抽回资金,两个存款人仅可挽回2r,其中DrD/2;倘若银行到期后再收回资金清算,两个存款人则连本带息得到2R,其中RD。该支付矩阵为:

存款人之间的博弈一共可以产生三种情况:(1)两个存款人都在到期之前就提款,则每个人得到r;(2)仅有存款人1或存款人2提款,则该存款人拿回他的存款D,另一方只能得到2r-D。由于DrD/2,则有2D2rD,进而2D-D2r-DD-D,即D2r-D0,因此率先提款者相对于未要求提款者而言具有优势。也就是说,两个人中,要么大家都不提款,只要有一人提款,另一人就会蒙受损失,并且这时的损失要比两人都提款时蒙受的损失还要大(2r-D2r-r=r)。(3)两个人都不提款,银行可以按期完成项目,则两个人都得到R。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只要存款者1相信存款者2将要提款,那么他的最佳反映一定是去提款,尽管他知道等下去可能有更大的收益。所以,这是一个类似“囚徒困境”的博弈,只有纯战略纳什均衡,即(提款,提款)导致(r,r)的结果。这种结局其实就是银行的挤兑,并最终引发银行破产。

商业银行的破产,具有巨大的负外部性。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银行与银行之间有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往往一家商业银行的破产会引起另一家商业银行的破产,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一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用事实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金融管制作为商业银行债权人的一种利益保障机制,就有存在的充分理由②。金融管制是一种集体物品,它的需求是金融管制服务受体的需求,是在进行集体成本和集体收益衡量的基础上、由管制的集体净收益决定的。而金融管制的供给是授者提供的供给,是授者在个别成本与个别收益比较的基础上,由管制的个别净收益决定的。相对于其集体成本与集体收益,个别成本往往相对较大,而个别收益往往相对较小,造成金融管制的有效供给不足。这时政府介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并被商业银行利益相关各方接受。

综上,政府管制是商业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的替代,是治理商业银行债务问题的一项制度安排。

3.商业银行外部股东与内部经营者之间问题:放松政府管制

商业银行经营具有资产交易非透明性特征。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由期限不同的贷款构成。与一般企业产品的市场化交易不同,商业银行贷款采用的是非市场化的一对一的合同交易方式。针对不同借款对象的信用状况,商业银行每一笔贷款的交易条件均有所不同。因此,银行贷款资产的交易是非标准化的合同交易,在合同期限内,银行贷款难以在二级市场转让。贷款资产交易的非市场化和非标准化,导致银行交易的非透明性。表现在:(1)对于外部股东而言,银行贷款的质量往往不易观察,有问题的贷款往往在短期内不易觉察得到。(2)较一般企业而言,银行往往容易改变其风险资产的构成。(3)银行能够非常容易地通过贷款延期,贷新换旧等方式来掩盖有问题贷款,达到逃避责任的目的(潘敏,2006)。

资产交易的非透明性,导致银行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收益权不能较好地匹配。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无论银行所有权如何安排,银行的经营活动是由经营者负责的,他们“自然”地拥有商业银行的剩余控制权。但是,在资产交易不透明性的情况下,银行剩余收益的计量非常困难,容易受银行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影响。如果经营者的报酬与银行剩余之间敏感性程度高,经营者能够在短期内通过对高风险借款人发放高利贷款来增加利息收入,从而提高自己的报酬。

企业所有权理论认为,如果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不能很好匹配,缺少剩余索取权作为动力源泉,剩余控制权将只是一种“廉价投票权”,不承担投票后果,尤其是不利后果,反之,缺少剩余控制权作为保证,剩余索取权将只是形式上的、缺少经济意义和没有保障的(张维迎,1999)。为此,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股权问题更为突出。

治理商业银行股权问题,无外乎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事前选择既有经营才能又忠诚的经营者;二是事中或事后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这两个方面,均要求放松政府管制。

首先,政府难以选择出商业银行合格的经营者,只有私人股东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只有私人股东而不是政府官员能承担选择行为的经济后果。私人股东有很好的个人财富。当私人股东S决定选择某个应聘人m为经营者时,S在事实上是给外部投资人(银行的其他股东和银行的广大的债权人)传递信号,说m起码在他的判断中是合格的人。但是,从外部投资人角度来看,只有当S是一个很富有的人,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承担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时,S的信息才是可信的。政府是由许多政府部门构成的,政府部门又是由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组成。如果让政府官员选择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政府官员乐于接受(因为权力增大了,有设租的机会),但是他们因没有很多的个人财富(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不可能承担做出选择的风险。如果让政府官员拥有选择商业银行经营者的权利,他们的选择权只能是一种“廉价选择权”,对减轻商业银行的股权问题于事无补。

其次,政府没有积极性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只有私人股东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私人股东是商业银行的剩余索取人,有激励去监督经营者。当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广大的储户等)预计银行的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按时支付银行利息和归还本金时,也就是债权人的利益能得到充分保障时(银行的债权人可以利用银行披露的财务信息做出判断),他们是没有积极性去监督银行的经营活动的。当商业银行的债权人预计银行经营状况不好,自己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时,他们有动机去监督银行的经营者。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债务结构高度分散,银行的债权人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而保持“理性的冷漠”。因此,商业银行存在先天性的债权治理缺位。这时,政府以社会事务管理者的身份,代表社会上广大的储户,履行对经营者的监督。政府管制是债权治理的一种替代,但替代不了股权治理。因为只有在治理授体(主体)享有剩余索取时,股权治理才有效率。股权治理的目标是银行的经营效率,政府管制的目标是银行的安全,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一定要人为地以政府管制替代股权治理(政府在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中常犯的错误),则达不到降低商业银行的股权问题的目的。

综上,针对商业银行的股权问题,政府应放松金融管制,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私人股东的股权治理机制的作用。

4.政府管制“边界”的再思考:理论与现实

政府的金融管制与私人股东的股权治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两股重要的力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政府管制的“边界”。政府管制代表的是商业银行广大储户的利益,即商业银行债权人的利益。而债权人是规避风险的人,一般的,管制程度越高,债权人的利益保障程度就越大,债权人的效用就越大。股权治理代表的是商业银行股东的利益,商业银行的股东是为了追求较高回报、敢于冒险的人。政府管制限制了股东的高风险选择行为,同时也限制了股东的高回报机会。因此,一般的,管制程度越高,股东的效用就越低。管制对债权人效用与股东效用的影响可用下图描述:

图1政府管制对股东和债权人效用的影响

债权人效用与股东效用随着政府管制程度的变化存在一个互为消长的关系。在政府管制强度处于Q'点时,债权人效用与股东效用处于均衡状态,Q'是理论上的管制的最优点。Q'的左边,是管制不足区,应加强政府的金融管制;Q'的右边,是管制过剩区,应放松政府的金融管制。由前面的理论分析得知:政府管制处于Q'点时,正是政府以社会事务管理者的身份,对商业银行充分履行债权治理职能所达到的状态。当政府管制作为股权治理的替代时,政府管制就已经越过Q'点,处于Q'点的右边了。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政府管制很容易越过Q'点,并存在一个锁定效应,形成政府管制过剩。路径依赖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路径依赖理论首先是在技术变迁领域发展起来的,以后被制度经济学用来解释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历史起作用”、“自我强化”以及变迁取决于制度的初始状态和小的随机事件等特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变迁中,由于存在报酬递增和自增强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政府既是社会事务管理者、又是银行股东,政府管制既是银行债权治理的替代、又是股权治理的直接的表现形式。为此,政府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就是很自然的事。一旦政府干预银行经营活动,就存在如下的自增强机制:政府干预国有银行经营国有银行政企不分政府动用金融资源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银行承担国企改革成本,形成大量不良资产政府进一步干预国有银行经营。这样,政府管制就被锁定在管制过剩区了。因此,政府管制在减轻商业银行的债务问题的同时,加重了其股权问题。政府管制的自增强机制,部分表现为合作效应③,是政府与商业银行私人股东“和睦相处”而占优势。当合作效应是锁定的起源时,优势往往是可转移的(arthur,1988)。商业银行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是政府退出管制过剩锁定状态的一个机遇。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政府管制是政府以社会事务管理者的身份,代表社会上广大的储户,履行对商业银行经营者的监督,是治理商业银行债务成本问题的一种机制。但是,政府管制替代不了商业银行的股权治理、减轻不了其股权问题。当政府管制强行替代股权治理时,就是政府管制过剩,这时政府管制可能不但减轻不了商业银行的问题,而且其本身就是商业银行问题的一个部分。但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路径依赖,很容易形成政府管制过剩,需要进行国有银行上市、私有化、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改革。

注释:

①关于公司治理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的成员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性安排。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公司治理均是为了减轻公司的问题,假如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公司治理。

②有必要简单辨析一下外部性与管制之间的关系:外部性是管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某些外部性,即使是负外部性,可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并不必然导致管制。比如,工厂给临近的居民造成了环境污染,当它与工厂的经济效益相比微不足道时,法院就应该授予该工厂有污染环境的产权。这时从宏观角度看,容忍污染的存在,仍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这是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给我们的启示。问题是,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商业银行的负外部性显然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外,因此,金融管制有存在的充分理由。在这里,与其说,商业银行的负外部性导致金融管制,不如说,其资本结构是金融管制的充分必要条件。

③阿瑟在《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一文中,认为自增强机制主要有四个来源:(1)高昂的建立成本或固定成本(这使降低单位成本较之增加产出占优势);(2)学习效应;(3)合作效应(这使与其他采取相同行动的经济人“和睦相处”占优势);(4)适应性预期。

参考文献:

[1]Berleandmeans1932,themodern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newYork:mc-millan.

[2]Jensenandmeckling,1976,the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05~362.

[3]mancurolson,thelogicofcollectiveaction:publicgoodsandthetheoryofgroups[m].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e,massachusetts,1980.

[4]arthurBrian,1988,Self-reinforcingmechanismsineconomics[J].theeconomyasanevolvingcomplexsystem,addison-wesley,9~33.

[5]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37~46.

[6]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对策

加入wto过渡期(5年)后,外资商业银行将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允许其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在指定的地区可享受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大门在入世五年后就将全面开启。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原来享受的保护将不复存在,其经营和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化理论主要是将跨国公司理论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相结合来分析银行的国际化成长。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通过跨国经营海外扩张,实现国内国际业务一体化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扩大对母国跨国公司服务,以及规避监管,降低税费负担,增加收益。

“引导效应”。这一假说最早由aliber(1984)提出,是较为传统的国际化经营学说。认为银行跨国战略是由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国际贸易的进行。在主要的贸易伙伴设立分支机构可以使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从而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银行也可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介收入。后来Gruber(1977)和aliber(1984)研究认为,银行国际化的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继续服务。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这些银企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银行网络的扩大,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国际化。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83)和莱文(Levine,1996)的研究,认为跨国银行反过来又有引导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作用,即银行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有“跟随者”,又有“领导者”的功能。银行服务于贸易或海外投资,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海外业务量,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以使净利润有大幅提高的可能。

区位优势。这一假说是指东道国的独特优势,如管理体制、市场利率、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优惠,或是经营环境好于跨国银行的母国,从而对跨国银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存贷款利差大,发展中国家出现较高利差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三是市场容量大,四是监管环节宽松,出现“严内松外”的现象,其监管制度不健全为外资银行的运作降低了成本。还有其他优势,如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低,或东道国政局更加稳定、金融体系更为安全等,均构成区位优势从而形成比较利益,推动银行国际化。

规避风险。资产组合理论说明,只要在资产组合中的不同资产收益率变动不完全正相关,则资产多样化(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同等收益率下的风险(主要是非系统性风险)状况。托宾和马柯维茨建立的资产选择理论可以证明银行国际化战略会有效降低银行资产组合中的风险系数,从而提高净收益。近年来,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力地支持了资产国际化可以规避风险的假说。赫斯顿(Heston)和罗曼豪斯(Roumanhorst)在1995年的研究中发现:银行资产分布在不同国家可以有效规避国别风险从而确保收益的稳定性。

获取银行综合优势。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Dunning)吸收了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等成果,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些理论都可以从银行的综合优势解释跨国银行的行为。一是声誉、经验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的所有权优势,跨国银行的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资产存量和银行网络规模上;三是内部化优势,这是指银行通过可控制的交易内部化取得利益,实现途径有资金的调拨定价、广泛的客户联系、广大的信息网等等。

银行体系重整。银行体系的改革和重组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1996)认为,对国内银行体系的改革有三种思路,一是准入方式,准许新的银行自由成立,并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多数金融体系落后或初始金融条件恶化的国家(如俄罗斯和拉美各国等)应选择准入方式;二是整顿和复兴方式,即对现有银行系统进行改良,多数原有银行体系完好且公众信任度高的国家(如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应选择这种方式;三是准入与整顿复兴并举方式。一般而言,在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的进入受到各国法令的严格限制,所以它们会静观其变,等到东道国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后,相关金融改革措施出台、市场开放之际,借收购等手段强行进入。因为此时进入不仅不会存在严格的限制壁垒,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市场机会。

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的必然性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入wto后,银行业将逐步向外资开放,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挑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顺应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客观需要。截止2004年6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5353亿美元。银行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业,必须适应国内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要求,在境内外提供全面的融资、支付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政府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管制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重要竞争力量。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如果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业务、服务以及工作效率、人员素质等不能向国际标准靠拢,就会失去客户和市场,乃至淘汰出局。

商业银行国际化也是适应金融规则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国际统一的游戏规则运作,是我国金融业融入世界经济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转贴于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重点是将其推向市场,转变为合乎市场规律要求的商业化运作企业,以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承担其经营风险。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高负债率,使之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便要求国有银行在体制改革之初就确立国际化的目标,参与国际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逐步转变运行机制,改造自身,真正成为具有现代公司治理体制的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机构的国际化、股权的国际化和部分业务的国际化方面有所改善,但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

内部因素。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管理,表现在管理理念的落后,管理体制的陈旧,管理技术的落后,管理机制的钝化。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改进,归根到底来自管理,商业银行要实施跨国经营,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管理跟不上,出去还得退回来。

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大的环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未完成,市场目标仍未完全实现,世界许多国家便以此为借口,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弱,国际信用等级低,从而限制我国银行的进入。另外,目前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也使得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远远超过想象。资本约束又是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节”和“规模冲动”,累计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风险,资本金严重不足。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遭遇寒流,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已见端倪。如何在资本的硬约束条件下,用有限的资本支撑相对多的规模,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将是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难题。

中国商业银行进行跨国经营,面临风险很多。但作为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一是市场风险,如何在海外与对手竞争,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二是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面临着不被信任的风险,而且资产也面临着成为不良资产的风险。三是运营风险,能否在管理文化上融合,能否控制经营管理权,有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很高的管理水平管理海外机构。四是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业潜在的危险就是负债高度流动,而资产是越来越不流动。而一旦丧失流动性,会引起“挤兑”,影响银行信誉,而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要提高流动性比率。五是政策法律风险,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六是监管风险,监管环境不同于国内,面临着歧视。

实施对策建议

西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存在着诸多优势。在我国,一方面,商业银行业面对着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国际化又面临诸多风险和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满足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循序渐进策略。国际化的目标是一个长远计划,需要逐步创造条件,包括熟悉法律和国际金融业务,培养国际人才,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骤可能要走一条股权国际化-业务国际化-机构国际化-市场区域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次序。

地域拓展策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化地域应分以下三步:首先在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开展业务。一则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二则也可以向领先的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其次重点放在发达工业化和新兴的工业国家,在这些国家有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风险较小。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面向东欧等转轨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以上的步骤中,应以华人居住区为主。地域扩展更多地要通过“并购”实现,透过花旗和汇丰的成长轨迹,我们认为并购是商业银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并购是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然并购从国内开始比较稳妥,可以为海外并购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

组织完善策略。首先要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借鉴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使银行真正成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在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股权国际化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增发股票,相互换股等方式,改变产权结构,和取得自身规模的扩大。对于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善,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业务创新策略。在目前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下,符合国际化的混业经营趋势,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地实现经营业务的多元化,不断创新,在变化中求发展。在业务的创新中,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技术和产品,对产品和业务的筛选也很重要,并不是什么业务都能赚钱,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跟踪移民和跟踪贸易,率先发展自己熟悉的业务,并控制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对策

加入wto过渡期(5年)后,外资商业银行将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允许其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在指定的地区可享受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大门在入世五年后就将全面开启。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原来享受的保护将不复存在,其经营和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化理论主要是将跨国公司理论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相结合来分析银行的国际化成长。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通过跨国经营海外扩张,实现国内国际业务一体化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扩大对母国跨国公司服务,以及规避监管,降低税费负担,增加收益。

“引导效应”。这一假说最早由aliber(1984)提出,是较为传统的国际化经营学说。认为银行跨国战略是由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国际贸易的进行。在主要的贸易伙伴设立分支机构可以使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从而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银行也可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介收入。后来Gruber(1977)和aliber(1984)研究认为,银行国际化的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继续服务。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这些银企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银行网络的扩大,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国际化。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83)和莱文(Levine,1996)的研究,认为跨国银行反过来又有引导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作用,即银行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有“跟随者”,又有“领导者”的功能。银行服务于贸易或海外投资,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海外业务量,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以使净利润有大幅提高的可能。

区位优势。这一假说是指东道国的独特优势,如管理体制、市场利率、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优惠,或是经营环境好于跨国银行的母国,从而对跨国银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存贷款利差大,发展中国家出现较高利差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三是市场容量大,四是监管环节宽松,出现“严内松外”的现象,其监管制度不健全为外资银行的运作降低了成本。还有其他优势,如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低,或东道国政局更加稳定、金融体系更为安全等,均构成区位优势从而形成比较利益,推动银行国际化。

规避风险。资产组合理论说明,只要在资产组合中的不同资产收益率变动不完全正相关,则资产多样化(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同等收益率下的风险(主要是非系统性风险)状况。托宾和马柯维茨建立的资产选择理论可以证明银行国际化战略会有效降低银行资产组合中的风险系数,从而提高净收益。近年来,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力地支持了资产国际化可以规避风险的假说。赫斯顿(Heston)和罗曼豪斯(Roumanhorst)在1995年的研究中发现:银行资产分布在不同国家可以有效规避国别风险从而确保收益的稳定性。

获取银行综合优势。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Dunning)吸收了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等成果,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些理论都可以从银行的综合优势解释跨国银行的行为。一是声誉、经验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的所有权优势,跨国银行的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资产存量和银行网络规模上;三是内部化优势,这是指银行通过可控制的交易内部化取得利益,实现途径有资金的调拨定价、广泛的客户联系、广大的信息网等等。

银行体系重整。银行体系的改革和重组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1996)认为,对国内银行体系的改革有三种思路,一是准入方式,准许新的银行自由成立,并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多数金融体系落后或初始金融条件恶化的国家(如俄罗斯和拉美各国等)应选择准入方式;二是整顿和复兴方式,即对现有银行系统进行改良,多数原有银行体系完好且公众信任度高的国家(如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应选择这种方式;三是准入与整顿复兴并举方式。一般而言,在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的进入受到各国法令的严格限制,所以它们会静观其变,等到东道国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后,相关金融改革措施出台、市场开放之际,借收购等手段强行进入。因为此时进入不仅不会存在严格的限制壁垒,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市场机会。

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的必然性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入wto后,银行业将逐步向外资开放,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挑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顺应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客观需要。截止2004年6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5353亿美元。银行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业,必须适应国内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要求,在境内外提供全面的融资、支付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政府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管制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重要竞争力量。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如果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业务、服务以及工作效率、人员素质等不能向国际标准靠拢,就会失去客户和市场,乃至淘汰出局。

商业银行国际化也是适应金融规则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国际统一的游戏规则运作,是我国金融业融入世界经济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重点是将其推向市场,转变为合乎市场规律要求的商业化运作企业,以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承担其经营风险。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高负债率,使之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便要求国有银行在体制改革之初就确立国际化的目标,参与国际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逐步转变运行机制,改造自身,真正成为具有现代公司治理体制的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机构的国际化、股权的国际化和部分业务的国际化方面有所改善,但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

内部因素。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管理,表现在管理理念的落后,管理体制的陈旧,管理技术的落后,管理机制的钝化。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改进,归根到底来自管理,商业银行要实施跨国经营,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管理跟不上,出去还得退回来。

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大的环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未完成,市场目标仍未完全实现,世界许多国家便以此为借口,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弱,国际信用等级低,从而限制我国银行的进入。另外,目前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也使得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远远超过想象。资本约束又是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节”和“规模冲动”,累计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风险,资本金严重不足。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遭遇寒流,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已见端倪。如何在资本的硬约束条件下,用有限的资本支撑相对多的规模,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将是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难题。

中国商业银行进行跨国经营,面临风险很多。但作为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一是市场风险,如何在海外与对手竞争,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二是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面临着不被信任的风险,而且资产也面临着成为不良资产的风险。三是运营风险,能否在管理文化上融合,能否控制经营管理权,有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很高的管理水平管理海外机构。四是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业潜在的危险就是负债高度流动,而资产是越来越不流动。而一旦丧失流动性,会引起“挤兑”,影响银行信誉,而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要提高流动性比率。五是政策法律风险,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六是监管风险,监管环境不同于国内,面临着歧视。

实施对策建议

西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存在着诸多优势。在我国,一方面,商业银行业面对着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国际化又面临诸多风险和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满足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循序渐进策略。国际化的目标是一个长远计划,需要逐步创造条件,包括熟悉法律和国际金融业务,培养国际人才,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骤可能要走一条股权国际化-业务国际化-机构国际化-市场区域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次序。

地域拓展策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化地域应分以下三步:首先在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开展业务。一则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二则也可以向领先的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其次重点放在发达工业化和新兴的工业国家,在这些国家有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风险较小。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面向东欧等转轨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以上的步骤中,应以华人居住区为主。地域扩展更多地要通过“并购”实现,透过花旗和汇丰的成长轨迹,我们认为并购是商业银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并购是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然并购从国内开始比较稳妥,可以为海外并购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7

关键词:民营资本;商业银行;国民待遇

中图分类号:F8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1-0025-04

我国加入wto以后,银行业不断对外资银行开放,为了引进外资,国家及各地的政策都对外资有所倾斜,使得外资银行在我国受到了所谓的“超国民待遇”,相比之下,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却困难重重,因此,授予民营资本“国民待遇”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何为“民营”、“民营银行”?入世多年来我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待遇发生了那些变化?还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都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民营”及与“民营”相关的概念

对于“民营”的概念,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其与“私营”和“国营”两个概念的辨析,来阐述其所包含的意义。

(一)“民营”与“私营”

讨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民营”的定义问题。严格来讲,“民营”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仅仅有“私营企业”这一概念。根据198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的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组织。并且,私营企业只能以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三种形式存在,而根据《条例》的第十二条规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经营的产品”。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声明禁止私人开办银行,也正是在这一年,长城金融研究所的成立时最早提出“民营银行”这一概念。[1]由此看来,“民营”一词的选用,是有意避免“私营”一词与“银行”连接,避免由于私营企业禁止从事金融业而给民营银行的“出生”埋下不必要的法律障碍。[2]

(二)“民营”与“国营”

与“民营”相对应的概念是“国营”。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银行一直掌握在国家或者政府手中。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凭借行政庇护形成垄断地位,一方面商业银行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寡头垄断使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信贷政策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地下金融滋生等不良现象。作为与“国营”相对应的“民营”,社会各界期待其出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银行体系的种种弊端,通过民间资本的注资改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我国银行业内引入竞争提高效率,摆脱政府干预,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大概得出这样的结论,“民营”资本的进入意味着银行朝着产权明晰、具备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自主经营不受政府的干预的方向发展。

(三)“国民待遇”

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原则是世贸协定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国对在我国开业的外资银行给予的待遇和权利不低于国内银行的待遇和权利。入世后6年来,我国在对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上可谓是做的很好,最突出的就是税收方面的优惠。为鼓励外资流入,我国外资银行税制是按照优惠原则设计的,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起征点、在投资退税等方式,使外资银行税收负担远远低于内资银行。仅以所得税为例,这五年来,外资银行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际税负为15.64%,而内资银行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际税负达到31.6%。[3]与外资的“超国民待遇”相比,民营银行进入银行业却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于是民营资本开始呼唤在进入银行业中的“国民待遇”。

因此,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国民待遇”问题,就是民营资本如何在银行业市场上与国有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平等竞争的问题。

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现状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不外乎资本进入和机构进入两种方式,资本的进入就是民营资本通过购买现有商业银行的股权来进入银行业。机构进入则是民营资本通过设立新的商业银行来进入银行业。

(一)资本的进入

近些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民营资本总体规模的迅速扩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的政策措施,其中关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和细化。200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金融、保险等行业,要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和扩大对外开放”。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在《进一步发挥中小银行的作用》中,提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这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提供了政策保障。[4]而2006年颁布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对民营资本进入商业银行业也没有特别的限制。据统计,民营资本在全国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占12.07%,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占到29.42%,在城市信用社中占40.41%,超过了国有控股企业法人股。而比较典型的如浙商银行,作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资本已经占其总股本的85.71%,民生银行作为一家成功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资本已占总股本的55.04%。这些数据说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不存在法律障碍,而且民营资本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金的重要组部分。[5]

(二)机构进入

对于民营资本是否可以以新设的方式进入银行业,《商业银行法》和《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也没有明确的禁止。而事实上,中瑞财团的四大股东筹建“简化民营银行”的申请,一直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复。依据《实施办法》的规定,境内非金融机构作为商业银行的发起人,除了办法中明确规定的几项条件,还有一条“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这一条件赋予了银监会的自由裁量权,也往往成为银监会拒绝批准新的商业银行设立的“法律依据”。

应该说,对于民营资本的进入,中国银监会总的态度是,区分两种准入,欢迎民营资本,防止关联交易,审慎设立机构。在资本的准入中,坚持民营资本不能借入股银行业机构从事关联交易以及坚持所有权、经营权分离,严格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的原则基础上,允许民营资本的进入,而在机构准入上,则往往以审慎监管为由,认为我国银行业机构数量基本饱和,目前银行业潜在风险仍然较大,懂业务、会管理的专门人才仍然十分紧缺等等,从维护存款人利益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对民营资本通过新设银行机构进入银行业持否定态度。

(三)几部法律法规促使“国民待遇”的回归

2006年年初,银监会公布了《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和《外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6年12月11日,我国入世五年过渡期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及《中国人民共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颁布施行,《企业所得税法》也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几部法律法规对于取消外资银行超国民待遇,逐步实现内外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两部《实施办法》的出台,明确了境内外机构发起设立商业银行的资格、条件以及商业银行合并、收购的规则,使得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准入要求更加清晰、明确。其次,新《管理条例》在向外资银行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取消非审慎性限制的同时,也强调了外资法人银行导向政策,要求外资银行在中国以国内银行法人银行方式存在,在准入程度、监管标准上尽量与中资银行一致。例如修改后的《管理条例》对外资银行的注册资本从3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自由兑换货币提高到10亿元,并要求是实缴货币,与全国性商业银行一致。另外,对与分支机构的准入、总行拨付给分行的资金等审慎监管规则方面也与中资银行趋同。最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开始实施,外资企业将不再享有比国内企业低十几个百分点的优惠税率,与内资企业一样要缴纳统一的25%的所得税。外资企业单独享受的税前扣除优惠、生产性企业在投资退税优惠、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上的优惠等也与内资企业统一。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入世以后,在国家层面上,外资在华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已经所剩无几。我国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态度应该来说是越来越宽松的,至少在法律上,可以说是没有障碍的。

三、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银行”这一概念引发的歧视

许多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常常使用“民营银行”这个概念,并将之定义为“民间资本控股,具有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能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银行。”[6]笔者认为并不合适,甚至招来“歧视”。

从现有法律的角度来看,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而《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中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而银监会从监管的角度,将商业银行分为大型银行,即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中小型银行,包括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以上所有的分类并没有所谓的民营银行。而学者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又往往将民营银行等同于中小型银行。将民营银行与中小银行、民营企业联系起来,一方面,认为民营银行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又认为民营银行资本较小,难以抗拒金融风险,且极易成为中小企业圈钱的工具。这样错误的认识正是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一大原因。

我国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类型,主要是以注册资本为标准,并没有区分资本的所有权进行不同的约束,如果硬要给某些银行盖上“民营银行”的帽子,则会导致商业银行分类的混乱。而民营资本虽然不能与强大的国家法人股相抗衡,其控股、设立的银行从类型上说,是中小型银行,或者是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一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并不是他们的法律义务,而只是这些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市场的供求关系,在与大型银行竞争中给予自己的定位。我国银行业相关法律的建立,并不是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而是为了给所有的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金融资源能够优化配置,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也自然能够得到满足。而民营资本的进入,并不仅仅是以所谓的“民营银行”这种形式来对抗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因为银行业由于其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有利于在外资银行的强势进入下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作用关键在于改变银行的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以实现自主经营,依照市场机制运行,不受政府的干预。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并不仅仅以新建机构为唯一途径,民营资本控股的银行也不一定只是中小银行,另外,关联交易并不是具有“民营资本”的银行才会有的。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民营银行”的概念能解决的,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和鼓励中小型银行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改革的整体推进,尤其是国有银行自身“民营化”进程的推进。[7]相反,它的出现可能进一步恶化我国企业分类混乱的格局,并由此引来“歧视”。

(二)银监会的限制

金融业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社会性、高风险性且具有传染效应的行业,这使得金融监管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上面提到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特别是以新设方式进入会受到银监会“其他审慎性条件”的限制。

“其他审慎性条件”赋予银监会自由裁量的权利。一方面,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产品,高负债经营使得银行的信誉相当的重要,民营资本若以新设的方式建立银行,由于我国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民营资本设立的商业银行在民众心中没有良好的信誉,自然不能跟具有国家信誉“隐性保障”的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也不能获得监管机构的审慎性监管的认可。[8]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提到的银监会往往以银行已经达到饱和,潜在的金融风险仍很大或者是缺乏足够的人才等等这些模棱两可没有明确论证的理由拒绝新设的银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都没有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申请人可以对拒绝批准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2条虽然要求银行监管当局在拒绝批准设立银行申请时,应出具书面理由,但并没有相应的对其拒绝批准理由是否合理的审查机制。因此,如果申请遭到拒绝,申请人仅能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银行监管当局拒绝批准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但是行政诉讼法却无法解决对银行监管当局“专断独横、变幻莫测”的行政许可权的约束。[9]申请人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

四、结论

随着几部法律法规的规定,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国民待遇”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归,在法律上也不存在显性的障碍,但是“民营银行”这一概念的长期使用导致人们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误解及歧视,以及监管中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依旧是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障碍,发现问题后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纠正错误观念,限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创造一个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才是民营资本期待的真正的“国民待遇”。■

参考文献:

[1]王佳.中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研究[J].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李金泽.银行业变革中的新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解析我国在加入wto后内外资银行税收待遇的比较[DB/oL].中国税务网,.

[6]陈颖著.商业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李金泽.银行业变革中的新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8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也有核心竞争力问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拥有的别的银行所没有并能为银行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这项资源(或能力)可以是人力资源、产品、技术、流程、银行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等等;随着经济、金融愈益全球化、各商业银行之间围绕着新机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体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如果一个商业银行没有核心竞争力,机会就有可能变成陷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像一艘船没有了持续的动力,搁浅和沉没是迟早的事。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机构同处相同的金融环境变革之中,资金供给者的侃价能力随着国家利率管制的放开而逐步增强;资金需求者的以压低产品价格和要求高质量服务为主导的侃价能力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体现并不十分明显,而今后会集中体现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同行业的竞争则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竞争压力。商业银行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国有银行改制后经营活力的提高、股份制银行规模发展效应和管理机制优势、外资银行渗透后对市场的蚕食和引发的市场行为方面的变化。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现了商业银行特殊的市场价值取向、抵抗市场风险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集中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通过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被客户认可反映出来,能否留住和吸引优质客户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三、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树立以追求真实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利润是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衡量一家银行好坏的最根本标准。银行的风险发生有其滞后性,账面利润有可能隐藏着风险因素,一旦风险暴露,就会严重侵蚀原有的利润,“纸上富贵”也就荡然无存。因此,在追求利润过程中金融论文,必须考虑资金成本和充分覆盖了风险后的资金回报,以追去真实利润为中心的理念指导银行所有经营管理活动,这也是构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二)推进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是效益的源泉。从战略高度重视创新,要通过金融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以体制创新和激励机制创新为保障,实现产品、制度、技术和营销的持续创新,全面培育和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创新也是赶超同业竞争对手的基本方式。

高度重视经营思路的创新。要深入研究全面开放下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规律,全面总结中外先进银行实践经验,提炼和确立具有国际视野的经营管理理念,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对经营发展的支持力度,研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提升创新的技术含量cssci期刊目录。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创新考核激励机制,要通过科学的测算,对创新产品合理分摊成本和分配利益,并对开发人员进行奖励;完善创新产品的后评估及监测体系,跟踪创新效果。

三)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

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要依靠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应从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经营结构、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几方面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支持力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有效激励和约束并重、信息透明的原则,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运作制度,提高经营管理层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健全各职能委员会,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决策和监督系统,真正发挥公司治理对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制衡作用,实现银行市值稳定增长。

优化经营组织结构。经营组织结构决定了经营组织的效率,银行个性化的产品创新、多样化的营销、优质化的服务都有赖于科学的经营组织架构的支撑。要通过稳步推进管理方式、业务流程的改善,并加强技术支撑,加强重点业务部门的建设,为提高组织体系运转效率和事业部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提高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水平。继续加大信息建设的投入力度,弥补中外银行信息技术水平的差距。要从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渠道、综合化经营等方面加快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步伐。优化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实现管理决策的信息化、集约化、智能化;进行产品开发标准化参数管理,进而通过参数化调整开发新产品或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做到风险管理全过程控制,有效进行风险识别、项目筛选和实时监控工作。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敬业奉献。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人才招聘、开发、管理和使用水平。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建立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均能合理分享经营成果的长期激励制度,以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完善薪酬体系金融论文,在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上,让薪酬真正体现经营者以及员工的贡献水平。

四)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客户是银行的利润来源,拥有客户才能保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持续增长。为此,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银行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银行的大量客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在市场竞争中最有价值的黄金客户群,确定目标市场,将客户通过多种指标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策略,为目标客户群提供一对一式的、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要求基层客户经理必须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措施寻找真正的赢利客户,留住高端老客户,挖掘新客户的潜在价值,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创造银行价值和客户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洪转.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4.

2、汪兴隆.对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城市金融论坛,2000,(03).

3、刘大能.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

4、应炬锋,卢阳.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5、任宏.解析中国商业银行网点的核心竞争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监管

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自身公司治理问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公司,现代商业银行具有诸多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点,这些特殊性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既可以深化和拓展公司治理的研究,也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研究综述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日益受到重视。尽管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很多具体思路和对策(陈学彬、张文,2003;厥澄宇、王一江,2005;吴晓灵,2005),但大多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去研究银行具体的公司治理机制,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这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是公司治理理论在商业银行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公司治理一般性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CiancanelliandGonzalez(2000)指出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出发来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架构,并以此作为商业银行治理问题研究的基准。maceyando'Hara(2001)从银行的特殊性出发在普遍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一般公司治理架构对于商业银行的适应性。arunandturner(2004)认为银行治理所遵循的基本思路是从商业银行与一般公司相比较所体现的特殊性着手来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李维安、曹廷求(2005)指出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出发,既是研究银行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进一步创新公司治理理论的根本所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把握金融中介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是研究银行治理的关键。

二、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是金融媒介,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产品和资本结构相对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其经营牵涉到国民经济全局,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一)商业银行高负债的资金结构。商业银行自有资本所占比重较低,按国际通行的《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最低的安全界限为8%,意味着其负债最高可达到92%。在这种高负债的结构下,银行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债权人。一般来看,银行的债权人可分为银行同业、债券持有者以及存款人3类。其中提供资金较多的是存款人。

资本的高杠杆和高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了在资本获利可能性大大增加的同时,资本运营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股东和经理层因短期行为损害存款人利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在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情况下,要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相关制度安排上应强调风险管理,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保证资本充足,突出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

(二)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复杂性。尽管信息不对称在任何企业都存在,但在商业银行中更为严重。因为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资金提供者很难了解银行如何使用其资金。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委托——关系更加复杂。

对于一般公司,委托——关系表现在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而对于商业银行,由于监管者、存款人、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复杂,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治理结构中制度安排解决各种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以保证其稳健经营。

(三)存款保险(含隐性担保)的负激励。为了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而大量研究表明:由于存款制度的存在,一方面,股东因此而偏爱一些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侵害只享有固定回报权的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存款人监督商业银行经营的动机减弱。目前,我国虽然未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实质上,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了政府的隐形信用担保,这不但使银行面临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而且极大地减弱存款人对银行经营的关注。

(四)商业银行监管的特殊性。尽管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对银行监管的范围和力度不同,但由于银行运行的脆弱性和银行出现问题的传染性,各国政府都积极对银行进行监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管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弱化的法人治理机制。

三、商业银行特殊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含义的理解。不同学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治理结构就是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促使其长期合作。根据oeCD(2004)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涉及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体系。公司治理也提供了一个框架,通过该框架来确立公司目标,决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和绩效监控。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其的《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2006年2月)》报告中就银行公司治理的涵义做了阐述:从银行业角度看,公司治理涉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管理银行业务及各项事务的方式,这将影响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如何制定公司目标、经营银行日常业务、履行对股东的责任义务并重视其他被认可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日常行为符合安全稳健经营的要求,并遵循适用法律和监管规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该报告中提到的治理准则体现了商业银行特殊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体现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的特殊性。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目标一般有3类:第一类是股东至上论,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公司治理是确保股东得到应有投资回报的各种机制(Fama&Jensen,1983);第二类是投资者利益保护论,认为公司治理是确保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得到投资回报的各种方式(ShleiferVishny,1997);第三类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顾客、供销商和社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Cochran&waitick,1988;Blair,1995)。

在商业银行中,由于其高负债的资金结构,决定了债权人提供的资金面临风险。在商业银行中,存款人是资金的重要提供者,但在公司治理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实现治理中利益平衡,需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介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现保护存款人的治理目标。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商业银行大都是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在此情况下,要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要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

2.商业银行董事会的特殊性。在商业银行中,董事会具有重要作用,需对经营管理负最终责任。独立、专业、权威的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条件。商业银行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具体设置、责任范围比一般公司董事会要求更高。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对银行存款人、投资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这就要求董事会具有独立性,具体体现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职能委员会的独立性。董事会维护股东及公司利益,有效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使银行持续经营。

3.商业银行资本金制度特殊性。相对于一般公司,商业银行注册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小。依据国际通行的要求,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商业银行有自己的资本金制度,资本金的作用不全在提供资金,而重在吸收和消化损失,这是银行区别一般工商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商业银行的投资入股、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比例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直接影响股东资格、董事会的责任和控股股东的义务等一系列问题,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4.商业银行监管的特殊性。商业银行高负债的结构决定了债权人是重要的治理力量。而中小存款人因监督成本和专业知识等问题没有动力参与公司治理,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下因有保障而丧失积极性。次级债权人大多是机构投资者,有动力和能力参与治理但也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股东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有限的,高杠杆率使银行股东有过度冒险和侵占的倾向,应限制其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外部的主体代表广大存款人利益介入公司治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对银行管制。银行管制的目的有两个,从微观层面是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从宏观层面是为了防止银行系统风险的产生。银行管制手段一般包括金融安全网(包括显形或隐性的存款保险和最终贷款人制度)、审慎的监管政策(主要包括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信息披露要求,对银行经营活动的限制以及对经理的品德和能力的要求等内容)、限制竞争的政策(包括设置进入和退出壁垒,限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限制银行间的收购、兼并以及接管等活动,对银行实行国有化)。

四、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进一步思考

(一)经营业务特殊性对治理结构的影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之所以有特殊性,是与其经营货币和信用有直接关系的。在一般研究中,公司治理机制受到国别因素、历史传统因素、股东构成因素的影响已经受到关注。但对于行业特征影响公司治理尚未注意。而因为银行业的准入、业务开展等方面受到管制,限制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的作用。因为利益相关者的特殊性,也使银行业公司治理与一般企业有所差别。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探索不同模式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保障。一般意义上,《公司法》中涉及与公司治理相关的规定。对于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就我国而言,除了《公司法》,还有《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需要不同法律从不同角度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问题予以规定。就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还不够详尽,需要将近年来指引中有强制性规定的纳入法律层面。另外,由于银行对一国经济的影响,需要关注银行濒临破产时的救助措施,确立特殊时期银行的治理目标,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

(三)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适度监管。在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东监督不到位、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未充分发挥作用、存款人没有动力和能力参与公司治理、内部人控制严重的情况下,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监管是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营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3-0128-02

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实意义

1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概述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就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未能发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违规行为以及经营管理信息中存在虚假信息,如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或项目及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错误舞弊等,从而导致自身承担责任、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损失和不良影响的可能性[1]。

1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具有无意识性、潜伏性、广泛性和固有性特点,且形成的因素也很多,既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及被审计单位工作不到位等主观原因,也有分支机构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等客观因素,其特征如下:

(1)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与企业目标一致,即内部审计风险与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一致性。

(2)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扩大化。社会审计接受委托,其风险仅限于约定审计项目涉及的内容,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职能部门,其监督与评价的范围不仅限于财务方面。从违反财经法纪到经营活动失误,如果内部审计部门未能予以揭示或判断不当,都会产生审计风险。

(3)内部审计环境的多重风险增加了审计风险的系数。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企业作为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其自身具有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等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艰巨性。商业银行是高风险类组织,内部审计作为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的一部分,也“水涨船高”的面临较高的审计风险。

(4)内部审计对审计项目不具有选择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审计委托,但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必须围绕实现商业银行的整体目标,在审计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之下展开日常工作,不可能对风险水平不同的审计项目做出选择,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来降低审计风险。

13防范金融风险需要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对保证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以及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检查其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的情况,可以促进其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金融方针、政策,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2)通过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及公允性进行审计,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3)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针对其在经营管理、内部控制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促进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经营管理,增强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4提高核心竞争能力需要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改进并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存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上级行与下级行的委托关系,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于经纪人的有限理性,银行内部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从而给银行带来风险和导致银行经营的不稳定。为了减少这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使所有者能够监督经营者,上级行能监督下级行,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之间能够互相监督的机制,这种机制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为主导。

面临银行危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相当一批银行陷入了经营困境。然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有一批商业银行表现不凡,增长率迅速恢复,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亚洲货币》列举了亚洲地区10家这样的银行,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善于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注重风险管理。可见,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是商业银行保持可持续经营的两种最基本的能力。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动力,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的安全保证。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以风险控制为主的一种内部约束机制,它是保持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它是提高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

2商业银行内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审计技术和审计理念陈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中心仍是合规性审计,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尚无过多涉及。内部审计业务仍停留在传统的查错防弊以及对财务活动的监督检查上,局限于查处一些具体违法违规问题,只注重检查会计凭证、报表等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业务操作是否合法、合规等,缺乏对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责任、经济效益进行事前和动态的审计和监督,更缺乏对银行内部管理结构、内部控制状况、各岗位业务规范状况等做出事前的总体评价和建议,真正意义上的审计咨询活动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并不常见。

22内部审计体系不合理,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是以“在银行高级管理层领导下开展稽核监督工作”为主要管理模式,而非由董事会或监事会及其下设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大多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报告,而不是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缺少权威性,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审计偏于形式,因此,在相当程度上阻塞了审计结果的报告与执行渠道。

23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内部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基本上是项目基础审计,主要采用详细审计或依赖于审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要通过计算机完成,银行业务方式的变化使得部分内部控制环节向客户端发生了转移,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也形成了新的挑战。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运用得不够,并且在利用计算机审计过程中,存在不评价计算机系统、不测试数据真实性、就数据审数据的现象,审计技术方法的陈旧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

24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术不精、理论功底薄弱等不足,其内审结论的准确性势必大打折扣,甚至导致严重的错误,进而影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权威性。并且审计结论往往局限于低层面问题,不能很好地从经营、管理、体制等高度去进行评价,从而不能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有建设意义的审计信息和审计建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水平令人担忧,极容易导致审计风险[3]。

3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31借助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9年6月推出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中,除传统的信用风险之外,还加强了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首次引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鼓励各大银行采取积极的全面的风险管理方法,称为商业银行在未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参照。《新巴塞尔协议》的有效实施,强化了风险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理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对银行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美国职业会计协会下面的柯恩委员会,于2003年7月完成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草案)(下称eRm框架),并于2004年4月颁布正式稿。根据eRm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4]。

审计风险的形成受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应积极开展风险导向型审计[5]。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建立风险防范模型,重点评价被审计主体的风险管理是否能够及时识别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价被审计主体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在所有关键风险控制点上都设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人员负责控制。借助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旨在促使商业银行以风险组合的观念,从贯穿整个银行的角度看待风险,实现整体性风险控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32重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后续审计及评估机制内部审计人员站在银行的整体立场上,以系统的观点对风险和机会的性质进行风险识别。包括:对战略风险,要根据时间范围对战略风险进行分类并制定矩阵,将短期问题同中期和长期问题分开来,用创造性的方式识别最显著的最可能对实现组织目标产生最大的影响的战略风险;对项目、方案和程序风险,建立财务影响、管理层能力、内部控制质量、复杂性和客户满意度等风险因素标准;对经营风险,通过关注组织面临的日常经营风险及风险所有者,辨别员工、组织参与者和实物资产的风险。

33不断提高和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没有一支规模相当的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内部审计工作就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加快解决审计资源短缺的状况。首先,要根据本行业业务经营的总体发展情况和特点,将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审计知识基础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部门中去,使内审人员占比尽快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准。其次,抓好审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最后,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人才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使之协调运作,相互促进,增强审计人员的压力感和危机感,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4结论

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对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无疑具有深远影响。我们要通过不断更新审计方式,重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引进现代内部审计理念,提升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

参考文献:

[1]何锦心、简金保对规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思考[J].经济与金融,2002(4):49-50

[2]王欣冬,张广斌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7):31-33

[3]梁朔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4(1):258-260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经营管理技术[m].4版北京:西苑出版社,2008:236-242,4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