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金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8:27

旅游资金分析篇1

关键词:旅游地产;风险分析;防范对策

一、旅游地产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先行,奠定行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呈飞速发展趋势。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730美元,而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居民的收入提高到足以满足温饱的状态后,结余部分则会用于其它类似旅游等发展性消费方面,那么,该国的旅游业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由此,必然带动与之相关的旅游地产的蓬勃发展。

(二)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消费是拉动我国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而其中旅游消费支出占了居民消费支出相当大的比重。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使得地产商们纷纷瞄准旅游地产,同时,随着旅游需求不断发展,旅游地产投资显出强烈的向周边乡村发展的趋势,农家休闲景区随处可见。

(三)城市改造加快地产商们对旅游地产的投资近10年来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响应旅游业的号召,普遍加大了对地方基础设施的改造,并利用黄金地段来重点打造一些旅游项目。如桂林打造的“两江四湖”就为该市增添了新的亮点,极大地改善了该市的旅游环境,同时,这一系的改造措施的实行,也为旅游地产商的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旅游地产投资的风险分析

旅游地产不仅与旅游联系密切,也与其他众多行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旅游地产的投资存在多种不确定要素,具体来说,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逐利投机心理导致资金风险增大旅游地产投资的高利润使得不少投资商“铤而走险”,盲目集中投资致使旅游地产市场乱象情况层出不穷。例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桂林为了方便海外游客住宿,地产商们纷纷投资旅游饭店。但是,一大批新的高档饭店的新建,造成该市高档饭店住房率立即出现大规模下降趋势。因此,正由于旅游地产投资具有的长期性特点,所以,地产商们在投资时需谨慎评估其潜在的一些风险。

(二)自然灾害与政治立场等不可逆因素增加投资风险旅游地产与旅游业相伴随,一些突如其来自然灾害的发生使旅游发展受阻,那么与之相关的旅游地产也必然“遭殃’。据统计,近年的海啸给东南亚旅游造成相关损失占达80%以上.08年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造成巨大影响,全省旅游总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8%。同时,一国的政治立场也对旅游地产的发展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例如:我国对日本等国的政治立场的周期性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带来的背景风险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该国的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调控措施,旨在调控地产业投资过热之势。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虽然各地地产价格过高情况有所缓和,但整体上效果仍不明显。由于旅游地产也具备房地产的一些特征,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故旅游地产商在进行投资时,宏观经济政策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三、关于旅游地产投资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政府要增强对旅游地产投资的调控意识坚持科学发展,循序渐进的原则,旅游业在“十一五”建设规划中,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并且现已在各地的建设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旅游地产投资要稳定有序地发展下去,类似于“急功近利”式的政府形象工程则必须避免,同时应回避重复无序性开发,尽量减少资源耗费,使旅游业朝着可持续方向不断前进。

(二)投资有风险,银行需谨慎地产属于资金密集性项目,然而,在实际投资中,仅凭开发商的自筹资金一般无法达到项目的要求,而这些地产商的投资又主要依靠向银行借款来完成,这就很容易导致银行贷款的快速增加,资金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怎样增强贷款后的风险管理对银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强相应的监测体系的建立健全,做到配合国家政策有序实施的同事,各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彼此的信息交流沟通,定期依具体情况合理投资,做好对地产业的金融方面的调控工作。

(三)注重市场分析,总结市场规律市场自身的发展往往会被很多因素所左右。由于看问题的的角度不同,个人的眼界有限,致使投资人在投资决策时,一般难以掌控到复杂的市场变化情况。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借款人只有拥有具有专业市场分析能力的团队和机构,才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影响市场的多种因素,由此方可大致判断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为了保障投资环境的安全和贷款的及时收回,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市场进行合理分析,从而用于对投资人最终决策的借鉴和指导,以减轻金融投资的风险。

四、结语

目前,中国的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旅游地产商能否在这种大背景下分得“一杯羹”则完全考验着各位地产商的智慧。但是,充分评估各种市场风险,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选择的进行合理投资,同时,辅之以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旅游地产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曹炳汝,吴楠.我国旅游地产风险规避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4).

[2]张一.浅析旅游地产的现状及未来前景[J].中国市场,2010(52).

旅游资金分析篇2

一、旅游公司经营特点分析

改进提高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全面分析旅游公司经营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旅游公司经营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公司经营涵盖范围相对较广

旅游公司在经营管理领域方面,涉及到吃、住、行、游、购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旅游公司来说,属于综合性非常强的产业,涵盖到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经营管理、旅游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经营业务,财务管理内容也非常多。

(二)旅游公司的业务活动往往具有季节性

对于旅游公司来说,业务往往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这也决定了旅游公司的旅游业务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因此在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特别是投资活动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管控方面,也应该充分考虑旅游公司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控制。

(三)旅游公司经营发展面临的风险问题较多

旅游公司在内部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也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隐患,需要旅游公司在内部管理中应该格外警惕可能发生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等各类潜在风险问题。

二、旅游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旅游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薄弱

有的旅游公司财务管理基础非常薄弱,一方面旅游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不够规范合理,对财务管理等核心管理工作还没有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另一方面,针对旅游公司财务管理方面,有的旅游公司重视不足,还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造成了旅游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缺少针对性的指导。

(二)旅游公司的筹资规划不科学

筹资、融资对旅游公司的经营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筹资、融资管理不当,不仅容易影响旅游公司的发展壮大,甚至会导致旅游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资金紧张甚至是现金链断裂的风险,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目前,很多旅游公司特别是中小旅游公司在筹资规划管理中都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筹资方式过于单一问题突出,资金筹措主要来源于公司的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不仅筹资成本较高,而且也非常容易发生筹资风险问题。

(三)投资不合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

目前,很多旅游公司在自身的经营发展策略上,都采取了多元化经营发展的战略,以避免单一经营模式可能造成的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不少旅游公司对外部市场环境分析论证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旅游公司对市场上一些投资热潮盲目跟风,有的甚至在并不擅长的影视等领域大规模投资,?o易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三、旅游公司财务管理改进对策研究

(一)明确旅游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

在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应该根据旅游公司的行业特点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科学的制定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要求。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坚持资金合理配置,按照旅游公司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情况等,通过深入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对资本结构以及资金配置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收益风险均衡的原则,加强对旅游公司的筹资、投资、资金回收以及收益分配等风险的分析控制,并通过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以及预防等,以确保财务预期成果的顺利实现。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加强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在全面掌握有关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内部财务治理结构

提高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防范旅游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基础工作就是应该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司的内部财务治理结构。重点是旅游公司应该按照公司现有的组织框架,遵循分权管理与制衡性统一的原则,对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组织框架进行优化完善,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以保障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执行以及监督方面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突出重点改进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

在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围绕公司的融资、投资、预算、收益分配等重点工作来开展,以财务管理促进企业效益目标的实现。在旅游公司的融资方面,应该全面考虑分析旅游公司的融资风险以及融资成本,谨慎的确定旅游公司的融资方式,应该适度进行银行贷款融资,稳妥地发行公司债券,积极吸收直接投资,以及探索上市融资等方式,扩大旅游公司的资金来源。在投资方面,应该全面的分析旅游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按照旅游公司的实际发展需要等,合理的制定旅游公司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投资策略。投资项目的选择上,既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也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收益相对稳定的投资项目,谨慎选择高回报率的长期投资,以免旅游公司出现资金链风险。在预算管理方面,关键是应该坚持利益兼顾、合理分配的原则,按照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预算计划的制定,并强化预算执行,严格控制开支,降低旅游公司的运营成本。在收益分配方面,应该综合考虑旅游公司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及公司的投资、经营、职工等方面的实际利益诉求,合理的制定旅游公司的收益分配方案。

(四)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水平

风险防范控制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旅游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应该将风险防范控制作为重点,运用各种信息化的手段,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应该依靠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有关数据信息的收集、传导以及处理分析的能力,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应收账款、资产负债等多方面的情况,加强对各类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及时发现可能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各项隐患。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开展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财务稽核,对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常规稽核或专项稽核,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完善对策。

旅游资金分析篇3

关键词:营运资金;运行效率;旅游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098-03

一、文献回顾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企业的不断成长,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企业经营效率的研究极为关注。国外学者Barros运用Dea方法对酒店、旅行社等企业经营效率分别进行了测评,指出这些酒店可划分为4种类型,而且多数酒店的效率变化实现了增长[1]。KoksalCD&aksuaa采用Dea方法对土耳其24家旅游商集团的经营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连锁运营的旅游商与独立经营的旅游商二者间的经营效率并没有显著差异[2]。另外,国内学者孙媛媛等(2010)运用Dea模型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有效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多元化发展是提升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文艳等(2013)从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规模收益和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等3方面对2010年各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进行Dea分析[4]。徐文燕等(2015)选取我国19个在线旅游供应商,应用Dea分析我国在线旅游服务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在线旅游服务创新效率评价研究[5]。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是运用传统的Dea模型对旅游企业进行研究,角度主要为经营绩效、投资绩效和成本控制等,没有考虑动态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难以准确反映旅游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

二、研究假设

(一)模型设定

自Dea模型C2R出现,至今已形成关于效率、生产可能集、生产前沿面等概念的完整理论、方法和模型的Dea研究领域。由于Dea方法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运算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优越性,所以被广泛运用到技术和生产力进步、技术创新等各个领域[6]。

(二)指标选取

为构建旅游上市公司营运资金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借鉴了韩东平(2003)、王竹泉(2007)[7]等的研究成果,根据选取指标的系统性、适用性、简便性和可比性原则,确定的投入产出指标。本文将对营运资金运作效率的投入指标作如下处理:将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科目非0公司数量不足半数的科目剔除掉;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款共6项流动资产项目并入应收款项;将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共8项并入应付款项。

三、样本选取及数据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样本的选择以2007年为分界线,确定以2007―2013为研究区间,并以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属于旅游业、旅馆业、餐饮业的沪深两市a股旅游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8]。剔除St类及在其资产负债表正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缺失无形资产明细分类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取了24家旅游上市公司、168个样本。根据以上条件筛选的旅游上市公司共24家,其中3家民营,21家国有,分别是华侨城a(000069)、华天酒店(000428)、张家界(000430)、东方宾馆(000524)、西安旅游(000610)、大东海(000613)、西安饮食(000721)、北京旅游(000802)、峨眉山a(000888)、桂林旅游(000978)、丽江旅游(002033)、黄山旅游(600054)、中青旅(600138)、首旅酒店(600258)、国旅联合(600358)、万好万家(600576)、大连圣亚(600593)、兰州民百(600738)、旅游(600749)、锦江股份(600754)、东方明珠(600832)、九龙山(600555)、泰山旅游(600756)。

(二)数据分析

根据Deap2.1软件测度结果,对营运资金运行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统计出的营运资金运行总体状况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以总有效公司比例数最高的2013年为例,在24家旅游上市公司中,41.7%的旅游上市公司营运资金运行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并且相关松弛变量为0,说明这些公司营运资金的运行在此参考集内相对有效,其营运资金的运行已达到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的状态;剩余58.3%的旅游上市公司综合技术效率值均小于1,即这13家公司存在投入冗余或者产出不足的情况,说明这些公司营运资金运行非相对有效。

由图1可以看出,2007―2013年,中国旅游上市公司营运资金运行综合有效公司比例先下降后上升,其中增幅最大的是2011―2012年间,营运资金运行综合有效公司由7家增加到9家,增幅达到8.6%。

由于本文中用到的Dea模型是将投入产出的松弛量进行考虑,纳入目标函数,因此,有效的DmU输入和输出量都不变,且效率值为1的各公司营运资金的运行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改进[9]。纯技术有效公司比例数2007―2013年基本保持在10家左右,数量变化波动不明显。总体而言,旅游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的运行效率并不高。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面的模型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运行效率并不高,上文对其的测算不能解释资金效率低下的原因。对Dea非有效的决策单元在生产效率前沿面上的投影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Dea投入以及产出数值,使决策单元Dea达到最优效率。

在产出不足方面,大部分旅游上市公司都达到了最大化产值,只有6家公司存在产出不足的情况,分别为西安旅游、丽江旅游、北京旅游、桂林山水、万好万家和兰州民百,这6家公司在现有的营运资金运行情况下还有提高净利润的余地。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旅游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的运行效率,必须提高公司营运资金运行管理水平,应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营运资金运行管理策略,最大程度地实现投入配置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姚延波,张丹,何蕾.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评价: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旅游论坛,2014,7(5):49-58.

[2]BarrosCp,BottiL,peypochn,etal.performanceofFrenchdestinations:tourismattractionperspectives[J].tourismmanage

ment,2011,(1):141-146.

[3]KoksalCD,aksuaa.efficiencyevaluationofagrouptravelagencieswith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acasestudyin

theantalyaregionturkey[J].tourismmanagement,2007,(28):830-834.

[4]孙媛媛,王鹏.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有效性评价研究[J].旅游论坛,2010,3(5):553-556.

[5]文艳,郑向敏.基于Dea模型的旅游上市公司成本控制效率评价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213(1):55-62.

[6]徐文燕,张青.基于Dea方法的在线旅游服务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4(5):100-110.

[7]盛昭翰,朱乔,吴广谋.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55-312.

旅游资金分析篇4

关键词:哈佛分析框架携程战略分析财务分析

一、哈佛分析框架的概念及内容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收集企业财报上的有关数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为管理者或投资者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投资者应该如何有效、合理、系统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哈佛分析框架分析法解决了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情况下不系统、较零散的问题。

哈佛分析框架是由哈佛大学佩普(K.G.palepu)、希利(p.m.Healy)和伯纳德(V.L.Bernard)三位学者提出的全新的财务分析框架,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得到普遍的关注。哈佛分析框架分析法是从战略视角来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还关注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影响,即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和机会,企业内部的不足和优势;从整体上来看,哈佛分析框架以逻辑分析为主线,以点带面,形成框架,最终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内容上来看,主要从战略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三个方面对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运用了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最终形成财务报表的分析框架。具体来讲,哈佛分析框架中的战略分析旨在通过战略分析法对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定性分析,为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奠定基础;财务分析是通过财务分析法对公司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进行评价,然后以现在为基点结合过去经营业绩并判断其能否持续发展;前景分析是对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所以,哈佛分析框架分析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弊端。以下就以携程国际有限公司为例,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携程进行全新的财务分析。

二、携程公司背景

携程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领先的在线票务服务公司,向其会员提供集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惠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是我国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携程于2003年12月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开启了我国的互联网公司境外上市的第二波高峰,所以,携程在国内的在线旅游市场起步较早,占据先机,这与携程独特竞争优势密切相关。本文将根据携程2011-2013年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携程公司的财务分析,来了解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对中小投资者在a股市场寻找相关投资对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是企业的顶层设计,准确判断未来方向,找到自身立足点,同时战略分析也是哈佛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通过战略分析可以辨别公司所处行业的增长空间以及评价公司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所以,战略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分析和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一)行业分析

在线旅游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消费者在线上进行信息查询、产品的预定及服务评价,并可以通过网络分享旅游经验,以线下的方式进行旅游。携程的主营业务包括酒店预订、票务服务、打包游、商务旅行和其他五部分,这些业务均可通过在线的形式完成,由此可见,携程完全属于在线旅游行业。以下我们主要分析影响在线旅游行业盈利能力的各种因素。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1)行业增长率。2013年,我国旅游市场总交易额约为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将达5万亿元,年均增长10%。根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同比增长29.0%。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4650.1亿元,复合增长率20.5%,所以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同时,我国2013年在线旅游渗透率不到10%,与国外水平差距较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线旅游行业潜在需求巨大,市场增长空间广阔,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竞争强度将会加大。(2)行业集中度。2013年,携程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9%,仍呈现出一家独大局面,其次为艺龙,占比9.7%。但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上游供应商中的酒店和航空公司以直销的方式加入竞争,它们通过加强官网的优惠力度来争夺市场份额,行业的集中度略显下降。(3)产品的独特性和转换成本。在线旅游产业中提品的企业是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大部分公司是一种B2C商业模式,提供的商品不是实物形态,所以不负责物流环节。这些公司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作为酒店和机票等旅游服务供应商和用户的中介商,属于典型的轻资产、知识技术型公司,进入门槛不高,企业的转换成本较低。

2.新进入者威胁。(1)规模经济。目前在线旅游行业处于成长期,而且不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壁垒不高,不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由于该行业能够给企业带来较高收益,会不断的有新公司加入,导致行业的竞争会逐渐激烈。(2)原有品牌优势。较早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有携程、艺龙,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在信誉、知名度、顾客服务、顾客忠诚度等方面具有优势。但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行业的各类细分及创新模式公司大量出现,再加上移动互联技术的出现加剧行业模式的变迁,对原有品牌企业的市场地位产生冲击。(3)分销渠道。在线旅游行业初创期主要依赖酒店和机票预定的佣金模式,公司与上游供应商合作较为紧密,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上游供应商中通过互联网也加入竞争,再加上垂直旅游网站逐步兴起和旅游点评社区网站的出现,使得早期的在线旅游公司重新审视自己的营销网络、业务模式以及同供应的关系,加强供应链的管理。

3.替代品威胁。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基于国内旅游行业的高速增长,同时,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为6767美元,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网络普及率的提升,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网络普及率的差距,在线旅游行业的渗透率将会逐步提高。由此看来,未来我国旅游行业主体模式将会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居民在线旅游的预定习惯将会逐步培养起来,在线旅游市场的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在线旅游是引领旅游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是对传统旅游行业的重塑,所以,就目前形势还不存在替代品的威胁。

4.买方议价能力。在线旅游公司为客户提品服务,而没有真正拥有产品的供给能力,需要依靠完善的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支持。近几年,众多企业的加入使得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激烈,各大公司以降价促销、活动优惠的形式来争夺市场份额,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买方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5.卖方议价能力。在线旅游市场上游供应商主要有航空公司、酒店和景区,这些供应商具有资源优势,集中度较高,话语权强,而且随着在线技术的发展、游客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供应商运用互联网,以直销的方式加入竞争。所以,目前在线旅游行业中卖方议价能力在逐渐提高。

(二)竞争优势分析

1.市场份额。在线旅游模式主要包括ota(onlinetravelagency)、垂直搜索、资讯点评三大类,携程属于ota模式,ota市场是在线旅游行业盈利能力最强的模式。根据艾瑞统计数据,2013年ota市场营收117.6亿元,同比增长26.2%。预计2014-2017年ota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4%。而且,携程在ota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9%,其次艺龙市场份额为9%,龙头地位仍然比较稳固。

2.业务优势。携程主营业务中机票覆盖100多个境外旅游目的地数千条不同种类、行程的旅游线路,酒店覆盖172个国家超过28万个国内外酒店。公司具有高效的呼叫中心,牢牢抓住一群对价格不敏感、互联网感知一般、热爱24小时随意呼的中高端人士。

3.盈利优势。在ota市场,携程是目前我国唯一盈利的公司,从2013年营业收入来看,携程是市场份额第二艺龙的5倍多,市场地位及盈利优势凸显。虽然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冲击,携程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依靠充沛的现金流,龙头老大的地位难以撼动。

4.战略整合。在瞬息万变、不断涌现颠覆性创新的信息社会中,携程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若固步自封,停止创新的脚步,随时会被创新型的小公司所颠覆,从近几年来看,行业内涌现了各类创新模式的公司,对携程市场份额产生了较大影响。由此,携程采取了积极的策略,利用其核心的市场地位和充裕的现金储备,加强对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张,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从2013年携程投资扩张情况可以看出,携程在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化竞争为合作,不断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形成一站式运营能力。

四、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哈佛分析框架的重点,根据公司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公司过去到现金的经营状况,为预测公司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本文将艺龙作为对比公司,从盈利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三个方面与携程进行财务分析。

(一)盈利质量

据调查数据,携程在2011、2012、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26亿元、44.09亿元、57.17亿元,而同期艺龙营业收入分别为6.25亿元、7.97亿元、10.79亿元。可见,携程的总营业收入远远高于艺龙,并保持续增长态势,表明携程创造现金流量和市场竞争力的稳定性优于艺龙,且2013年携程的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大于艺龙增长率,其成长性胜于艺龙。

携程在2011、2012、2013年三年净利润波动较大,2012年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降,主要因同行业公司发起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为应对同业竞争,携程不得不采取同样方式来夺回市场份额,进而导致了行业的价格战,这一年携程的销售费用大幅度上升。然而,艺龙这一年的净利润下降幅度远远超过携程,而且目前处于亏损状况,可以看出携程的盈利能力仍具有较大优势。

携程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受行业内竞争激烈影响,而且上游供应商通过直接方式加入竞争以及近年垂直搜索、资讯点评模式的公司分流ota市场份额,艺龙随着市场份额的提升,交易规模的增加,毛利率呈上升趋势,逐步逼近携程。

(二)资产质量

携程和艺龙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均不高,但携程固定资产量比艺龙要大,主要是由企业规模、营业规模所决定。从资产结构来看两者属于典型的知识、技术型公司,选择退出竞争的门槛较低且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小。

2012年携程和艺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都出现下降,主要是应对行业价格战消耗了大量现金,2013年携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出现大幅度增加,主要由于这年公司发行了5年期8亿美元可转债,可以看出携程的经营现金流充沛,财务弹性大,潜在的风险小,这些大额的现金可以用于并购同行业的公司,巩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从量上来看,艺龙与携程的差距较大。

(三)现金流量

2011-2013年携程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净额远高于艺龙,说明携程公司以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能够独立地创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现金流量,即“造血功能”较强。下表列出了携程与艺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表明携程公司的财务状况比较健康,经营活动效率较高。

自由现金流是衡量企业还本付息和支付股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可以评价企业创造现金流量的真正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携程的自由现金流非常充裕,不存在付息问题,而且2013年携程的自由现金流扣除利息费用和负债总额后还有剩余。然而,艺龙的自由现金流逐年下降,虽然不存在利息费用支付,但每年的负债总额会使得艺龙在现金流方面捉襟见肘。

综上所述,2011-2013年携程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在同行业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有着稳固的市场份额,获得大量营业收入,积累了充裕的现金流量,面对未来经营环境的变迁,可以有效的应对。

五、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国内国外旅游需求加大,使得近几年我国旅游行业的高速增长,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然而,面对在线旅游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高额的市场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竞争,以及我国互联网三大巨头(Bat)也看到了在线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就已经布局这一市场。腾讯2011年通过8440万美元购买艺龙16%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百度2011年6月3.06亿美元投资去哪儿,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2010年5月推出淘宝旅行平台,2013年1月整合旗下旅游业务成立航旅事业部,5月宣布战略投资旅行记录及分享应用“在路上”,7月一淘网进军旅游垂直搜索领域以及宣布入股中文旅游资讯和在线增值服务提供商穷游网,2014年3月战略投资佰程旅行网。

面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特别是面对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的战略布局,携程以其丰富的原始积累和核心的资源优势进行了战略整合。首先,携程依靠高效的呼叫中心、pC端、移动端三个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依托互联网优势,持续的扩大市场份额和巩固市场地位;其次,加强了产业链整合,即加大对上游酒店供应商、景区门票业务、租车业务、旅行社、度假公寓预定等投资,从而扩展产品线,形成一站式运营能力;最后,进行战略联盟,携程加大了对同行业公司的投资,来抵御外部的竞争和挑战,形成强强联合。

总而言之,在财务方面,携程在整个行业中具有较好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在行业发展空间方面,携程国际有限公司是以“战略为势、产业链为本、互联网为器、创新为魂”为发展路径,所以,携程仍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Z

参考文献:

1.黄世忠.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方法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旅游资金分析篇5

现在,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旅游企业也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旅游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导致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是特别高。旅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能够针对市场环境,强化管理,从而能够提高自身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使旅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旅游企业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分析

旅游主要与景点、餐饮业等密切相关,旅游企业能够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游览等服务,旅游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财务管理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其需要对资金进行管理,实现资金的合理运转,从而能够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效率。但是,由于市场环境比较复杂,导致旅游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旅游企业在市场上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旅游企业的内部因素也会造成财务风险,外部的环境因素也会造成财务管理的不利影响。所以,旅游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应该提前分析财务风险,通过对外部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分析,从而提高旅游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二、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般来说,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避免的风险,称之为非系统风险,还有一类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称为系统风险。

(一)旅游企业的系统风险分析

1、社会的因素给旅游企业的投资带来风险

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是存在风险的,而且,市场经济日益激烈,使旅游企业的筹资风险大大地上升。而且,政治因素也会对旅游企业的筹资带来一定的风险,旅游企业的资金流动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而且旅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问题出现变动不利于其发展。国家相关的政策会对旅游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国家的汇率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旅游企业的资金受到损失。

2、社会的宏观因素给旅游企业带来的影响

市场的供求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这会给旅游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旅游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且会受到经济政策的制约,很多政策都是在变化的,这会给旅游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旅游企业会面临着不确定的财务风险。

(二)旅游企业的非系统风险分析

在旅游企业中,会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会存在现金的风险爱你,而且由于旅游企业的收支性风险的产生,导致旅游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强。

三、旅游企业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完善财务风险理念

为了能够使旅游企业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险,在旅游企业内部,必须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财务的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在面对财务风险的时候,不能采取逃避的方式,所以,旅游企业应该建立完善财务风险防范理念,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也要对旅游企业资金利用的不同环节加以约束,分析风险存在的规律,从而能够完善旅游企业的内部财务决策机制。

(二)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的风险,旅游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的管理,建立财务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可以在企业内部运用法律和法规,规范企业的竞争环境,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内部环境的支撑。

(三)完善旅游运作的财务管理流程

现在,旅游业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旅游企业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从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在旅游运作的过程中强化管理,根据旅游的项目,设计收费的标准,按照标准严格收取费用,按照组织的原则,加强分工与合作。在对旅游企业内部的费用进行控制时,应该有单据作为支撑,从而能够实现财务的有序化管理。

(四)正确认识和评估财务的风险

旅游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防范风险,就需要了解财务风险的内容,而且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要全面地分析外部的环境,分析经济政策的变更,分析旅游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哪些因素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强化对财务风险的平复,从而能够进行正确的决策,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财务风险。

四、结语

旅游资金分析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旅游业金融支持金融弱化金融服务

中原经济区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山水旅游、红色旅游、功夫旅游、寻根旅游和都市旅游等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产品。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除了拥有先天丰富的旅游资源之外,也离不开金融产业对硬件环境的支持。在政府和金融业的共同支持下,中原经济区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并驾齐驱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带动了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原经济的崛起。

1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金融支持现状

分析旅游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可以包括金融政策支持、金融资本支持和金融服务支持三方面。金融政策支持指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鼓励民间资本向旅游业投资;金融资本支持是指将来自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资金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转化为旅游投资资金;金融服务支持指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业务活动为旅游产业提供包括融资投资、储蓄信贷、商业保险和金融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

1.1金融政策支持

2011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建议把旅游业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年,国务院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在此规划中,国家指出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区,保护中原文化资源,加强中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高对全世界华人的根亲文化影响力。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的一大战略定位就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1.2金融资本支持

2000年,国家第一次通过国债投资计划来发展旅游业,为了加强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不惜重金,投入了13亿的国债资金。“十五”期间,政府继续加大会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投入达1220.806亿元,占旅游业总投资资金的16%;“十一五”期间,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资金为3111.4亿元,占旅游投资总资金的18%。同样,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的资金投入继续增加,随着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金融资本逐年增多,加速了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

1.3金融服务支持

2015年12月25日,由省旅游局组织召开的河南旅游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座谈会在郑州成功举办。24个旅游项目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及中旅银行进行现场签约,合同金额达143亿元。

2中原经济区旅游业金融约束现状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金融支持状况取得一定的好转,且金融支持程度也越来越强,但是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金融约束不可忽视,这些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特征导致的金融弱化;二是金融机构对旅游业的资金支持也金融服务存在不足。

2.1旅游业自身因素导致的金融弱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阶段性,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定面临许多约束,金融约束是很重的一个方面。中原经济区旅游业自身发展的特征所导致的金融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产业自身发展具有以下的特点,基础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很大,这就使得旅游产业抵押担保较困难。因此,旅游企业就很难通过这种融资方式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旅游。

(2)旅游行业经营效益不佳。就全国范围来看,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2014年全国旅游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5.32%①,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收益水平偏低。

(3)旅游产业外向度不高。中原经济区入境游客比例偏低,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从《中国旅游年鉴2014》相关数据可知,中原经济区入境游客较少,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游客接待量较少,与周边旅游资源相近的陕西、山东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4)旅游信用体系不完善。从全国范围来看,居民还不太了解旅游信用的消费知识,对旅游信用产品的需求相对较少,而国家关于旅游信用消费的相关法律法规又不是很健全,因此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开展个人旅游金融服务的主观积极性就偏弱,势必造成金融服务的落后。

2.2金融支持方面存在不足

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前期高投入,资金回收缓慢,回报周期长。银行贷款周期短、门槛高的特点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成经营者力不从心,丧失发展机会。因此,金融支持对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中原经济区虽然金融支持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也存在不足。

(1)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2014年全国旅游上市公司共30家,其中中原经济区旅游上市企业却没有一家,截止2014年,河南省还没有一家上市旅游企业和收入超10亿元的旅游企业。而全国范围内,这种规模的旅游企业达到29家之多,分布于全国16个省份。

(2)政府的金融投资不足。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原经济区的旅游人数大幅攀升,特别是在节假日或者旅游的高峰期,中原经济区面临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原经济区的旅游业发展。

(3)银行信贷不足。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旅游业自身发展周期长、回报期长的特点使得银行业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依旧较少。

3中原经济区旅游业金融约束的成因分析

如前文介绍,中原经济区面临的金融约束情况较为严重,出现约束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政府金融支持方面的制约

旅游产业属于市场经济范畴,政府如果以行政手段干预,就会违背市场自由竞争机制,而在现实中,旅游产业往往受到政府的限制,政府往往会对旅游业设置过多关卡,设置地域限制,严重阻碍旅游的发展。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和旅游业的自身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如2014年,河南省政府完成旅游投资200亿元,招商引资投资200亿元。而同期,湖北省旅游总投资1833.4亿元,辽宁省旅游项目总投资1847多亿元。

3.2旅游业自身因素的原因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中原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展生态、休闲、观光、度假、文化等多种旅游活动,但大多数景观都如同黄河游览区那样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开发的程度较低。河南省内,作为九朝古都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洛阳以及七朝古都开封和四朝古都安阳,都没有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没有形成像西安兵马俑那样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其资源优势还未转化成旅游产品优势,造成旅游资源利用率偏低的状况,即使开发的景区,也仅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景点内容单一,综合接待能力差,不能满足旅客需求。

3.3旅游业发展的银行信贷障碍分析

中原经济区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旅游管理者的不作为也会困扰景区的发展。旅游风景区的产权归属不清,同一个景区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就会造成旅游企业由于贷款主体不合格而无法贷到足够的资金。旅游业较长期限的投资回收额,不利于银行信贷投入。中原经济区无一家上市旅游公司,大多数旅游企业都是小规模经营,财务管理的抗风险能力偏弱,经营具有随意性,客观上限制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进入。

3.4旅游金融服务水平较低

目前,虽然金融机构在积极的开发新型业务,但是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主要还是异地取款、信用卡结算等基本的业务,新开发的业务比如消费旅游贷款、旅游储蓄、旅游保险等所占的市场份额还较小。金融行业为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也是旅游信贷业务,而金融机构为旅游企业量身打造的旅游企业财务顾问、旅游企业资信等级评估、对旅游业的咨询与广告等新型业务却鲜有问津。可见,中原经济区金融行业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能同时满足消费者和旅游企业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还没有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4相关对策意见和建议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金融支持的发展应该从政府、旅游业和金融机构这三个方面来共同努力。

4.1政府部门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政府部门要大力培育和推荐旅游上市资源。对旅游企业来说,上市融资是寻求直接金融支持的一条重要途径,政府应该发展大型旅游集团,支持大型旅游企业资产重组并争取上市,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结构最优化和融资成本最小化。中原经济区至今为止无一家上市旅游企业,这更应该加大对旅游上市资源的投入力度。培育和推荐上市资源是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旅游企业的宣传力度,做好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构建旅游企业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做好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之前,要充分了解所要开发的项目,和旅游企业沟通好关于项目开发、管理以及后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可以邀请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进来,让金融机构有机会多了解所要开发的项目,这样,金融机构才能对所开发的项目做出争取的判断。政府要形成旅游信贷支持和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长效机制。

4.2旅游行业自身经营的改善

旅游行业要加快经营,实现品牌化。建立一系列具有知名度的旅游品牌,比如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建设中力争通过品牌效应带动经济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同时,旅游企业应加快集团化进程。转变经营理念、拓展经营业务、延伸经营触角、拓展经营空间。要不断拓展业务,吸引消费者消费企业业务。通过自身经营能力的提高,缓解金融资本欠缺的局面,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

4.3旅游业金融服务的改进

中原经济区历年旅游业发展中,政府投资为重点,旅游企业与商业银行、证券等行业合作较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担保困难,这要求旅游企业要和金融机构及时沟通,促进信息交流,加强合作,取得双赢。可以通过为旅游产业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来缓解旅游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积极引进域外银行或外资银行,增大信贷总量。旅游业发展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注入新鲜的血液,当前社会形势要求中原经济区一定要加大力度引进国外银行或外资银行,为旅游业发展争取更多的金融支持。同时,金融机构要为旅游业提供更方面快捷、更丰富多样、高效安全的支付结算手段。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提高居民旅游信贷意识。总之,要从各方面努力提升旅游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叶春明,赵宇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

旅游资金分析篇7

一、旅游企业“融资难”之表现

对于绝大多数的旅游企业来讲,“融资难”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早已成为行业内和学术界的共识。沈静宇(2002)指出,我国旅游企业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关键是融资问题;⑧2011年,国家旅游局在对旅游业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融资困难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之一。在区域旅游经济中,地方旅游业发展落后的根源在于资金短缺、投资不足,诸如四川省、甘肃天水市、云南丽江市、湖南张家界以及浙江富阳市、杭州湘湖等。“融资难”的主要外在表现有:1.企业投资主体不足、资金来源单调。一般而言,企业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社会集资、地方自筹、企业自投、个体独资或合资、利用各种外资等,而我国多数地区旅游企业的投资来源主要局限于财政拨改贷、银行贷款、地方自筹三大方面。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的调查显示,我国包括大多数旅游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和民间借贷,而直接融资仅仅占有1.3%的份额(周淡念,1995)。⑨同样,2005年四川省民营旅游开发企业64.3%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33.3%为企业内部融资和民间融资,其他融资渠道只占2.4%。⑩2.旅游企业获得的信贷投入占比明显偏低。虽然旅游业发展逐渐成熟,金融支持旅游业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旅游业已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贷款额度相对其产值份额明显偏低,同时相对旅游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来讲,金融支持力度还是显得远远不够。以甘肃天水为例,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末,天水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31亿元,其中旅游业贷款余额为5.1亿元,仅占全市贷款余额的3.9%,这相对西部旅游经济要达到发达地区旅游业占生产总值的15%~20%的产值份额而言,投入比例较低(马常青,2009)。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浙江富阳市,2010年前10个月中,富阳市各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为478.17亿元,与旅游业相关的贷款余额为2.85亿元,只占商业银行总贷款余额的0.6%,相对旅游业占GDp的8%~10%的产值份额而言,与旅游相关的信贷投入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宫舒影,2011)。3.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程度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在资本市场上中小企业筹资的成本较高,而大型旅游上市企业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截至2012年年末,旅游业上市公司数量依旧只有30家,企业数量少,筹资规模小,并且上市公司明显缺乏再筹资能力,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另外,票据融资、债权融资等多元融资渠道均未建立与完善,风险投资基金因担心无法退出而继续持观望态度(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

二、旅游企业“融资难”之原因

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遇到融资困难的瓶颈,主要与企业自身、资金供给部门和政府部门等几方面有关。

(一)企业自身。对于企业自身条件造成融资难这一现象,叶春明等(2009)、谢开尧等(2011)等学者认为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经营分散”,并且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决策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依旧存在,这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缓慢,还款能力自然而然逐渐减弱,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企业信用评级下降,不仅无法吸引各类社会资金,甚至连银行的信贷要求也难以满足,最终导致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昂。另外,由于历史或者其他原因,大部分中小旅游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许多民营旅游企业表面上是采用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制度,但实际上内部实行家族控制;还有许多旅游企业是政府部门下设的事业单位,不具备承贷主体资格从而无法取得信贷资金。蒋小华和卢永忠(2009)的调查显示,92.5%的金融机构认为企业组织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行为不规范是旅游企业得不到贷款的重要原因。因此,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增加了旅游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叶春明等,2009)。

(二)资金供给部门。资本市场要求资金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收益率,银行信贷资金同样为保证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而要求较短的回收期,但是旅游融资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回报有限,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点项目开发(王德业等,2006;叶春明等,2009)。瑏瑧相悖的供需要求导致旅游企业不易获得银行信贷部门的资金支持,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愿望也难以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需要“以相当价值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这造成原有的信贷产品无法满足旅游业独特的融资需求。大多数旅游企业只有景区经营权、门票收入权等未来收入权益,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难以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担保物(林莉,2011),而按照信贷配给理论(Stiglitz&weiss,1981),银行尤其是大银行放贷倾向于能够提供充足抵押的企业或者项目。正因为未来收益权等无形权益的抵押难以落实,银行信贷部门对有效抵押物、担保手续的要求非常严格,其他金融机构普遍采取谨慎态度,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旅游经济的金融支持(王德业,2006)。瑐瑠另外,银行信贷资金的审批手续复杂,程序繁琐(马常青,2009)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需要行政审批取得配额或者市场资格(钟海生,2001)等都增加了旅游企业获取金融支持的难度,制约了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政府部门。有的学者(如蒋莉莉等)认为,多数地区将旅游业列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讲,旅游业尚未被列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国家政策也没有向旅游企业倾斜以引导资金流入。另外还有学者如刘玉珠(2011)所言,政策执行长效机制的不健全,不利于培养金融机构持续支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信心制约了投融资工作的稳步推进;同时,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缺少明确的牵头部门和联动协同的工作部署,部门全局意识和沟通协调不足,行政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导致政策推进缓慢。

三、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之措施

(一)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旅游企业的内部制度缺陷是导致自身“融资难”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原因,许多研究者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表1对部分学者的建议进行了汇总。综上所述,旅游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企业改革进程,彻底转换经营机制(秦华新等,2003)。瑐瑣正如蒋小华、卢永忠(2009)所言,“解决旅游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所在还是要提高企业的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而企业总体价值的提高需要企业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作用下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构建出一套独特的企业系统。”瑐瑤

(二)资金供给市场角度。1.增加信贷支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从银行资金供给角度探析,大型国有银行在放贷对象、放贷额度上要向旅游企业倾斜;建立合适的信贷机制,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放贷效率(叶春明等,2009)。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积极鼓励风险投资,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融资租赁模式等新兴金融支持方式;建议银行间交易市场应大力支持获得批准的旅游企业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等。通过各类产权交易市场,为社会资本注入旅游行业打开方便之门。鼓励外资机构进驻和旅游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正确发展;根据旅游景区整体租赁的经营模式,还可以建立旅游景区经营权交易市场。2.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在针对旅游企业的金融产品方面,谢开尧等(2011)提议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保险和特种旅游保险;还有学者提出中国旅游保险应从推行弹性保费、创新旅游险种等方面着手创新金融保险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如郑向敏。另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尝试开办旅游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质押贷款业务(叶春明等,2009;孙晨光,2008)、银团贷款(林莉,2011)、中小旅游企业联保联贷(中国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1;徐丹丹等,2011)等创新产品。在针对旅游者的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王一林(2012)提出加大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积极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中国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1)提出要大力创新符合旅游经济特点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业务,如电话银行、“旅游一卡通”和旅游服务专柜等。就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而言,中国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1)提出金融机构要构建全方位的旅游金融服务体系。林莉(2011)提议加强旅游景区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和自助银行设施的配置。蒋小华等(2009)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自身为辅的多层次、多样化中小旅游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刘玉珠(2011)等建议探索文化类、旅游类无形资产确权、评估、抵押等一系列操作规则,明确评估标准和指标,为旅游产业无形资产交易双方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估服务。

(三)政府部门角度。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李平(2003)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旅游业投资管理法规,以立法手段避免旅游业投资中的非理和违法行为,引导资金理智地流入旅游企业。瑑瑦鉴于大部分旅游企业属于民营企业,蒋小华等(2009)建议专门制定一系列针对民营企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以规范企业自身的组织和经营行为,界定金融交易各方的权责关系,明确保障措施,为企业平等进入金融市场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2.健全财政政策,转变政府职能。从政府部门角度来讲,健全旅游业的各项财政政策,形成完整有效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监督三位一体的财政政策体系,加强旅游业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其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套,才能破解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王建勋,2011)。另外,地方政府要尽快从具体繁杂的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实现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根本转变,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

四、总结与未来展望

(一)总结。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只有完成旅游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才能使得旅游业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最优化,这一点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在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机制研究方面,学者们利用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旅游行业融资现状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均认为存在融资难问题,但由于缺乏对旅游企业的调研,无法准确确定旅游企业实际融资意向,立论略显单薄;在融资难的原因探析方面,学者们更多的是从外部环境角度(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展开,对旅游企业自身原因挖掘的不够深入,而事实上,旅游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其自身发展是缓解旅游业发展“瓶颈”的重中之重。虽然大多数学者把研究精力集中在“措施”这一部分,但创新性措施并无太多可圈可点之处,能否落实也值得商榷。已有的研究为未来深入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研究大多以中西部地区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个别学者(如胡永政等,2007;宫舒影,2011)对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城市旅游业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区域分布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说服力。其次,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规范分析和理论推演等定性方法,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数量过少。在数量较少的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数据不够全面(如仅以银行信贷规模代表全部金融支持),尤其是缺乏一线旅游企业的资金供需数据。

旅游资金分析篇8

关键词:金融旅游业发展推动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保证我国市场资源得以合理配置的关键所在,无论在调整产业结构或推动经济发展运行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产业结构与经济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也需通过金融的支持以保证自身产业空间得以提升,进一步扩大消费并吸收更多就业劳动力。因此,对旅游业发展中金融的推动作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业发展中金融的推动作用分析

作为我国现行产业结构中的领先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应注意到旅游业之所以快速兴起并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旅游业发展中外界给予的金融支持,包括如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等。具体金融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从企业支持角度。企业方面对旅游业发展给予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在风险投资方面,以“如家”酒店以及携程集团等企业为典型代表,其近年来将旅游作为投资热点,一定程度也使旅游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第二,从政府财政支持角度。自2000年以来,国家整体投资计划中便将旅游产业纳入其中,通过大量的国债资金进行旅游景区名胜古迹的修复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关于旅游业的发展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高达3000亿之多,成为旅游业发展有力的资金保障。另外,当前许多如红色旅游或乡村旅游等也逐渐作为政府投资的重要项目,通过给予资金与政策上的扶持确保以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三,从金融机构角度。旅游业的发展需依托于金融机构方面的信贷投资,许多如中国银行、商业银行等银行多采取相应的信贷业务,以现行旅游信用卡为典型代表,本身具有透支以及分期支付等特征,对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当前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旅游业带来金融方面的支持,如以旅游业为主的上市公司,其发型的企业债券都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加上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更多旅游金融产品不断发展起来,使用户可享受到旅游在线服务,能够推动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现行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尽管我国政府部门近年来对旅游业给予的财政金融支持逐年上升,但在基础设施方面仍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如典型的交通问题,很多中西部旅游景点多因交通问题而难以得以发展。同时在配套设施方面,从大部分旅游景点中都可发现,旅游季节的到来使许多如环保、体育或卫生等设施具有较高的使用率,无法满足旅客需求。另外,在安全体系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缺失,旅游管理部门很少与其他如通信、媒体、保险以及医疗机构等保持联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呈现出无序的救援现状。

(二)金融机构信贷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旅游业发展中银行投资信贷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相比许多发达国家,在信贷投资总额方面比例极低。许多银行多因旅游企业在管理体制、抵押担保、信用制度以及投资回收时间较长等因素,不愿意给予更多的投入以避免出现较大的风险问题。另外关于旅游企业融资方面的内容也是金融机构困惑的主要问题,在不了解融资需求、旅游经营管理与规划的基础上无法判断风险程度,难以做出适当的信贷投放。

(三)资源合理配置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下旅游企业在国际化水平上仍表现出较低的现状,如旅行社,仅局限在新产品开发与海外接待阶段,难以有效控制市场终端。再如饭店行业,很少在境外发现有中国特色的饭店企业。另外关于金融产品方面,以现阶段的旅游保险为例,主要体现在旅行社为旅行者提供的责任险以及旅游者自身的意外险,但在意外险方面往往以自愿购买的形式为主,使旅游保险销售很难快速发展起来。

三、旅游业发展中金融作用发挥的策略

(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旅游发展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对相关设施包括水电、处理污水设施以及保护自然环境设施等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同时政府部门还需结合现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未来发展规划,尤其应注重招商引资工作,通过获得更多的资金渠道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关于旅游产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可在规划中便由金融机构沟通参与,依据相关的信息进行发展情况的判断,可使旅游产业信息透明的得以提升。

(二)金融机构信贷投资力度的加强

针对当前旅游业发展中信贷方面的障碍,首先可从银行机构方面进行制度的完善,如贷款中涉及的贷款审批程序或信贷业务的创新等。同时应构建相应的联结机制,加强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间的实时沟通,保证其中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得以改善,为银行提供有效的旅游发展信息。

(三)资源配置中市场作用的发挥

我国旅游上市企业目前从数量上较多,但真正具备国际化水平的公司少之又少,对此可利用市场方式对企业进行重组,使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为低成本扩张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加上国家当前致力于推动融资融券、创业板等市场的发展,实质也为旅游企业的发扎提供重要平台。

四、结束语

旅游业的发展需依托于金融方面的支持。在旅游业实际发展中,应正视金融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立足于现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等角度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这样才可使旅游业得到全面发展,更好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徐勇.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

旅游资金分析篇9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现金流原理贴现理论产品定价效应估计

一、引言

张家界旅游业发展迅速,面对日益增多的旅游人数,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亟待完善和发展,因此景区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了解决景区开发资金缺乏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科学论证与组织优化相结合的方式,对张家界景区开发融资模式进行探索,构建以景区未来门票收入为支持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实现张家界旅游景区取得突破性发展,达到优化景区服务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升级的效果。与此同时,本课题着眼于张家界旅游景区的长久健康发展,试图通过引入旅游收入资产证券化的观点,让旅游景区解决其资产或业务在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情况下存在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实现开创新型融资建设模式,创新旅游景区的经营理念的目的。对张家界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张家界景区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提前变现,改变其单一的融资模式,解决张家界旅游景区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实现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双赢。

二、张家界旅游景区资产证券化方案

(一)资产证券化定义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化的一种融资方式。传统的证券发行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类证券。

(二)张家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可以反映出企业在经营中的利得损失,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张家界景区的资产证券化具有深远的参考借鉴价值。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代表的是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的交易和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其数据结果相对于净利润而言,更能直观的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通过对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张家界旅游景区的现金流量持续状况。

表1张家界经营现金流量(单位:元)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由张家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示结果可知,近几年公司经营有序,现金流入稳定,具有较好的现金流模式。

2.资产负债分析。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则所编制而成的。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对于张家界旅游景区负债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可以作为衡量该地未来发展活力和趋势性的重要参考。

表2张家界负债总额(单位:元)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最近四年,张家界负债规模呈现出增长规模,主要是因为景区业务扩张,开发旅游项目所致。负债项目虽然持续增加,但是偿债能力较强,未来收入有望增加。

3.epS分析。每股盈余(epS)=盈余/总股本,epS的数值反应的是公司获利能力的最后结果。epS的数值越高,表明每单位资本额的获利能力高,代表企业或者公司可以运用较少的的资源创造出较高的获利。

表3张家界每股收益(单位:元)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根据张家界上市公司的epS结果显示,张家界景区近四年经营状况良好,每股收益稳定,公司经营未出现大幅度波动。说明公司的运营状况良好,获利能力稳定。

(三)基础资产及产品设计

1.基础资产构成。张家界的营业收入构成,主要包括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环保车服务,广告,房屋租赁等。其中旅行社服务,环保车服务和门票收入服务所占比例均大于10%,是景区现金流收入的主要来源。

2.未来现金流分析。现金流量预测是基于企业现金流量历史数据,对未来时间段内企业资金的流出与流入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可以较为合理的分析企业现金收支情况,反应出企业协调现金收支与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的关系,保持现金收支平衡和偿债能力。

表4张家界景区旅游2013年~2015年经营现金流量(单位:元)

通过对景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我们假设张家界景区的经营活动每年以5%的速度来增长。运用现金流公式,进而可预测出2016~2018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表5张家界未来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测(单位:元)

从分析结果来看,我们预测的张家界景区的现金流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表明该地的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潜力较大,经营状况处于上升期。

利用静态现金流折现法进行基础资产价值评估的公式如下:

其中:p-presentValue现值,CF――CashFlow现金流,y-预期收益率,通过运用matLaB编程,假设Y值为8%,可算出p值为:

3.产品等级划分。根据基础资产特点,结合张家界模式下的融资方式,将本次发行产品设定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优于B级,B级优先于C级。不同等级风险不同,收益不同,可满足不同投资者。其中a级产品为期1年,到期支付本息。B级产品为期24个月,C级产品为36个月,每12个月支付利息。按照每年基础资产池的利润比重,a,B,C三种产品分别发行比重分别为30%,35%,35%。对应发行金额为3000万,3500万,3500万。

表6各级产品发行金额及比重(单位:万元)

(四)产品收益率的确定

产品收益率的确定,基于我国国情的特点,首先收益率必须优于银行定期利息,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其次,债券发行方在偿还本息之后必须处于盈利状态。基于国债的收益率三年期4%,五年期4.42%以及企业融资利息高于国债的特点,各级产品收益率如下:

表7各级产收益率

(五)模型检验下的项目效应估计

基于旅游业的8%的行业折现率,可计算出设计产品到期应支付的本息为11731.4万元。

=(6.4043e+004)-11731.4>0

上式计算结果表明,此款产品的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此次募集资金的本息合计。从长远结果看,此款产品可给张家界旅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收益.

三、结论与建议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旅游业融资存在很大的争议。本项目以张家界旅游区为例,为中国旅游景区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并以此提高了旅游区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了融资成本。本文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做了详尽全面的估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运用数学金融相结合设计出合理模型并定价,为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在旅游区的第一次运作做了尽可能详尽的准备。本文对张家界景区开发融资模式进行探索,构建景区未来门票收入支持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帮助张家界旅游景区取得突破性发展,促进张家界旅游景区门票收入资产证券化模式的设计,达到优化景区服务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升级的效果。但由于景区收入的随机性较大,产品定价存在缺陷,未考虑突况下的项目结果,这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于玲玲,张建萍.旅游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10.5.

[2]张奇.旅游资产证券化(aBS)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2.

[3]郑磊.资产证券化:国际借鉴与中国实践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1.

[4]刘元根.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发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05:73-74.

旅游资金分析篇10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说明及来源

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是城市居民体验农事休闲、了解农业文化、感受乡村民俗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休闲、体验、观光等农业旅游活动的核心农业旅游资源,其发展与结构状况是衡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尺度。以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为研究变量,来分析和反映江苏省农业旅游演化过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研究涉及的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旅游局和13个辖市旅游局官方网站截至2013年12月公布的439个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江苏休闲农业发展报告2013》中统计的102件农事节庆活动。借助Googleearth和arcGiS10.0软件对所有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进行了地理空间可视化表达,以便进一步分析。

1.2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法(SSm)是在经济、能源、旅游、贸易等领域中被广泛用来动态分析和比较区域发展演化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区域研究变量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该区域所处上一级区域研究变量为参照系,通过将区域研究变量的总量变化在时间维度上分解为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来寻找影响区域研究变量发展的因素并进行解释,科学认识对象在区域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制订区域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动态偏离份额法是指在研究变量发展的若干个连续研究时段a1、a2、a3…an,通过分别计算研究变量在不同时段的偏离份额分量,并进行比较,以期能够更好地反映研究变量在研究期内变化状况的方法。基于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需要,本研究选择以2006年为节点,将研究期划分为2000—2006和2006—2012年两个时段,通过对第j类农业旅游资源在不同时期的偏离份额分量进行比较,来动态认识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状况。

2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偏离份额分量动态分析

2.1增长份额分量动态分析

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2,比较发现:从区域整体来看,2000—2006和2006—2012年两个时段,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均为正值,表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在各地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均为贡献要素,均对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和吸引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两个时段中农业旅游发展增长份额分量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增长份额分量变化基本一致,且数值均高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表明农业旅游景点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率普遍高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且在2000—2012年间呈现增长趋势。从区域内部来看,两个时段中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增长率和增长量在13个辖市间存在较大差异。2000—2006年南京、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和增长率在全省的优势地位明显,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出宿迁近8倍,无锡、淮安和徐州以较高增长量和增长率位于全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前列,而其他地区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提升相对较滞后;2006—2012年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均有所上升,南京、苏州仍保持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已高出宿迁9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常州、盐城、连云港在这一时期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较为突出,但同南京、苏州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2结构偏离分量动态分析

结构偏离分量是反映江苏省农业旅游资源结构状况对其发展贡献程度,其中结构偏离分量值越大表示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越大,反之亦然。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结构偏离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3,分析发现:江苏省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偏离分量差距较大,区域间农业旅游发展的结构优势差异显著,已从2000—2006年的3.857扩大至2006—2012年的9.007,表明随着城市居民体验需求多样性增强、农业旅游休闲活动丰富性拓展,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对农业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具有结构优势的地区由7个降至4个,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具有结构优势地区由6个增长至9个,表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对优化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促进农业旅游发展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强。此外,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具有结构优势的地区,除盐城外均位于苏南地区①,表明苏南地区在农业旅游发展中通过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来保持区域良好的结构优势,取得较显著效果;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结构优势增长地区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2006—2012年苏北和苏中地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积极开发当地特色节庆活动来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结构改善,带动农业旅游卓有成效发展。

2.3竞争力偏离分量动态分析

竞争力偏离分量是反映除结构因素外,所有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旅游产品价格、交通可达性等)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程度,其中竞争力偏离分量值越大表示农业旅游竞争力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越大,反之亦然。对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结构偏离分量数据进行梳理得到图4,分析发现:2000—2012年13个辖市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偏离分量与农业旅游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表明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在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竞争力差异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呈现普遍上升趋势,表明随着农业旅游活动的深入,居民对展现特色民俗和历史文化的农事节庆活动需求更加强烈,以节庆为主的农业旅游活动越来越成为农业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同时,2006—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2000—2006年6个增长至9个,除南京外,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在此期间苏北苏中两地通过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改善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发挥结构优势来提升地区农业旅游竞争力水平,呈现后来居上的势头;2006—2012年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2000—2006年6个增长至8个,除镇江外,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表明在此期间苏北苏中两地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拓宽宣传渠道,注重农事节庆文化品牌打造,将农事节庆活动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当地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农村发展的有利手段。

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偏离份额总体动态分析

3.1农业旅游发展总体动态分析

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动态数据梳理得到表1,分析发现:2006—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资源增长量相比2000—2006年平均上升10.367,结构优势平均上升2.733,竞争优势平均上升6.419,全省农业旅游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南京、常州等7地下降至无锡、常州等4地,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的地区由苏州、无锡等7地增加至泰州、宿迁等8地,且竞争力提升地区达到9地,表明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呈现整体由结构优势向竞争力优势转变的趋势,同时随着农业旅游市场成熟,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区域内市场化水平提升,苏北和苏中农业旅游资源富矿区通过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促进农业旅游资源增长率较快增长,地区农业旅游竞争力普遍提高。同时注意到,13个辖市农业旅游资源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各地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的极值差变化仅为6%,由2000—2006年的35.001下降至2006—2012年的32.715。2000—2006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于全省份额分量,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7个,增长率最高的无锡增长量达到26.001,总偏离份额为14.134,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6个,增长率最低的淮安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仅为4.000,总偏离份额为7.866;2006—2012年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高于全省份额分量,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8个,增长率最高的南通增长量达到33.804,总偏离份额为19.571,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有5个,增长率最低的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为27.198,总偏离份额为42.743。

3.2农业旅游发展类型动态变化

为更清晰梳理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及区域差异,基于以上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资源结构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优劣势分析,将各地农业旅游发展划分为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4类。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的地区,该地区通过较合理的资源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形成其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和竞争力分量均为负值的地区,该地区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受资金、技术、政策、土地等因素限制既无法形成自身资源的结构优势,也无法形成地区竞争力优势,导致该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竞争劣势。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为正值,竞争力分量为负值的地区,该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结构优势明显,对地区农业旅游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帮助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赢得比较结构优势,弥补竞争劣势不足。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量为负值,竞争力分量为正值的地区,该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中农业旅游资源竞争力优势明显,成为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与其他地区相竞争的重要砝码,帮助该地区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赢得比较竞争优势,弥补了结构劣势不足。对2000—2012年13个辖市农业旅游发展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得到图5,分析得到:经过不断发展,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由2000—2006年常州、盐城和南通3地下降至镇江1地,2006—2012年镇江在保持自身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手段(如加强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重大农业节庆活动宣传营销,积极运用区位优势吸引南京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来提升镇江农业旅游在全省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总体上提升镇江农业旅游发展水平,实现镇江农业旅游由结构突破型向优势发展型转变。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由2000—2006年徐州、宿迁变为南京、苏州,表明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居民农业旅游需求意愿增强,徐州、宿迁通过加大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投入,完善农业旅游发展扶持政策,积极打造当地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如宿迁西楚文化节、中国彭祖伏羊节、中国丰县梨花节等),使两地农业旅游发展有了较好的改善,农业旅游竞争力水平在全省得到提升,进入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行列。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由2000—2006年南京、淮安、镇江和泰州4地变为无锡、常州和盐城3地,表明2006—2012年无锡不断通过建设农业旅游景点,调整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丰富农业旅游景点类型等方式,满足农业旅游市场需求,促进当地农业旅游发展,常州和盐城在保持当地农业旅游良好发展基础上,加强农业旅游资源结构调整,优化旅游景点结构,提升农业旅游资源结构优势。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由2000—2006年苏州、无锡、扬州、连云港4地上升至徐州、宿迁、淮安、泰州、南通、扬州和连云港7地,且均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其中,徐州、宿迁变化最为明显,在2000—2006年间两地受资源、经济等因素制约,农业旅游发展明显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两地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区内农业旅游景点建设和农事节庆活动的开发,完善区内基础设施来提升自身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淮安和泰州两地在早期结构优势基础上,2006—2012年更加注重农业旅游竞争优势建设,尤其在提升农业旅游景点竞争力建设上工作突出,使淮安和泰州的竞争力优势弥补了结构劣势造成的损失;2006—2012年南通农业旅游资源相比2000—2006年总量上增长4倍多,竞争优势提升近34倍,从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转变为竞争突破型;扬州和连云港两地继续保持其农业旅游发展在全省的竞争优势,不断实现农业旅游发展新突破。综合看来,2000—2012年全省农业旅游呈现不同程度发展,尽管南京、苏州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两地仍是农业旅游资源增长总量较多的地区,南京为43.634,位列第一,苏州为27.198,位列第四。从全省三大区域来看,苏北和苏中地区后发优势明显,两地充分利用资源、市场、政策优势,发展速度较快,除盐城外农业旅游发展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苏南地区在2006—2012年间与苏北苏中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除镇江外,其余地区发展均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旅游优势地位开始下降。其中苏州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滞后42.743,无锡、常州、南京则分别滞后10.482、9.442和4.496。同时,尽管苏南农业旅游发展速度减缓,由于其较好的农业旅游基础,发达的工业经济和广阔的需求市场,苏南仍保持全省农业旅游发展重心地位,2006—2012年苏南地区农业旅游资源增长总量占全省农业旅游资源增长量的62.7%。

4结论与建议

江苏省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东部农业旅游发展较早和较成熟地区,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通过运用偏离份额法来动态分析江苏省2000—2006和2006—2012年农业旅游发展,并对各地农业旅游发展进行分类对比,认识到:

①2000—2012年全省农业旅游均有所发展,其中,苏北和苏中地区基于资源、环境和政策优势资源开发力度较大,发展速度较快,后发优势明显,同时通过农业旅游品牌建设,重大农事节庆活动打造,资金、技术、人才引进和农业旅游市场营销与推广,促使两地农业旅游发展竞争力在省内普遍提升;苏南地区受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限制,呈现发展滞后现象,但苏南地区由于农业旅游资金、科技、人才、市场等优势,仍是江苏省农业旅游景点增长最多地区,是农业旅游发展重心,其在农业旅游市场地位仍然不容小觑。

②农业旅游资源内部差异明显,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相较于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对农业旅游发展贡献率更高,对发挥农业旅游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效益的作用更加突出。但从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认识到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作为展示乡村资源特色、表现地方历史文化的有效手段,对吸引大众旅游者,推动农业旅游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作为星级农业旅游景点的补充是进一步优化地方农业旅游资源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农业旅游吸引力提升的重要吸引物。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江苏省各地在今后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应:

①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投入,整合区内资源,寻求自身突破,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发挥以旅游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的优势,帮助农村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其中,苏南地区应更加注重农业旅游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通过重点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建设,对现有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突出农业旅游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苏北和苏中地区则应抓住机遇,积极利用苏南资金、市场、科技和人才资源,加快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当地农业旅游对外宣传与营销工作,结合外部条件,发挥内部优势,注重对重要农业旅游景点和重大农事节庆活动培育,以节事活动为窗口,加强对外宣传推广。

②统筹发展是解决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空间差异和提升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区域间合作与交流,突破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的资源、科技、交通、资金、政策等瓶颈,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农业旅游资金、技术、人才、科技等要素在苏南、苏北和苏中三个地区间的相互流动,集中优势资源帮助落后地区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品牌优势,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形成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态改善之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