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9:17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中药产业;高等教育;技术科学;知识体系结构

中药产业作为中国医药卫生保健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传统中医药一贯是中国政府的重大国策。中共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积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表现为在出口贸易过程中过多依赖初级产品,以耗竭中药自然资源为代价。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双向接轨的问题,探索中医药知识体系结构和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意义深远。

1古代和近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医药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到鸦片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1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教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中医药教育被我国历代中医药教育家所重视,并提出适合当时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思想。从封建社会早期中医学校教育兴起时始,历时两干余年兴衰起落,学校教育和师承授受教育的两种中医药教育形式为继承发扬中医学术起到了巨大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医学“至道在微,变化无穷”,要求学医者“去故就新,乃得真人”,非常重视医学人才对医疗技术的掌握。《灵枢•病传》谈到“诸方者,不可能尽行诸术,非一人之所尽行也”,是最早的医药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思想。孙思邈认为完备的知识结构使学医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将有利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即所谓“医者意也”。金元医学家朱丹溪和罗知悌十分注重对古典医籍基础理论的学习,告诫“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和难经”。明末清初医学家徐大椿指出,医学知识包括医术和医道两部分,医术是实用技术,医道是基础知识。自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向中国迅速传播并影响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兴起,新技术的应用,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因而要求中医药人才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结构。

1.2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沿革

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职业化层次的需要决定的,这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的培养,可分为中医药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三类。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创立时期、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

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中医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从依靠师徒传授的中医药教育正式纳入了国家正规高等教育的轨道。1959年,国家卫生部制定了中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思想觉悟的、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具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级中医师。到1966年,全国共建立了21所中医学院。文化革命时期,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一度停止了教学,直至1972年才重新恢复招生。1977年以来,中医药教育恢复了招生考试。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到2008年初我国已经建立47所独立的高等医药,72所中等中医药学校,形成了以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我国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分析

我国中医药教育直接影响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古代中医药没有出现明显的医药分业,中医药教育更多是针对中医临床实践所设置的,中医临床服务和中药产业两者的知识结构应有所不同。

2.1古代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

我国古代中医药教育主要依靠师徒传授,由于无系列教材和稳定的课程内容,学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承学识和经验的局限。综合古代各主要学派的师承教育的课程内容,大体上是以经典医籍、文、史、哲有关知识和专科科目为主的,这也为后世形成中医药学主要分科和最后确定为官府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打下了基础。

自周朝起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隋唐的太医署分医学及药学,据《唐六典》记载,分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伤科)和咒禁科;医科分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等;课程规定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内经》和《甲乙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分学科学习;课程结构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本形成了课程结构的雏型。宋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初分方脉、针、疡三科;宋神宗以后设九科专业学习,而且规定必修课为:《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补注本草》和《干金要方》,令医学生轮流为各营将士治病,并按其治疗结果分上、中、下三等,予以奖励。由上可见,古代中医药教育对医学实践极为重视,并使课程结构渐趋完善,是构建现代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

2.2近现代国家对中医药教育的专业设置

近现代中医药教育主要是课程设置中加入了西医学教学。鸦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使得中西医得到广泛交流,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一些中医药教育家把西医的许多内容纳入了教学过程。1929年7月,中医界在上海召开会议,规定中医学校教育的课程有:生理、病理、国文、诊断、医经、医学通论、针灸、推拿、外文、卫生及西医课程共29门。特别是1931年后,成立了国医馆,拟定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课程,为中医药课程结构的形成做了必要推备。

建国后中医药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56年至1966年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精神,虽设置了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专业,但此时期的课程建设和课程结构所选用的教材没有脱离历史上中医药教育课程。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了中医药专业范围,设立了骨伤、护理、中药资源、中医基础理论等十几个专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后,各校的专业调整与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增设了新专业,中医药教育新专业出现了一个高潮。高宝忠和杨天仁[1](1999)提到21世纪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全面、合理、优化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系统和能力结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中药产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认识逐渐深入,探索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

将中医药行业分为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并参照钱学森院士体系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析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对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1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1,相应提出中药科技发展的学科体系结构:中医药基础理论层次,中药技术科学层次和中药技术创新层次,通过“阴阳学说”和“整体论”等辨证思维与哲学层次相连接。(图1)

基于传统哲学思维和民族文化的中医药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医学诊疗体系。但是目前国内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没有遵循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框架,割裂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药产业的内在联系。中医药基础理论是朴素的系统论思想,在中药管理科学中属于基础科学层次,中药产业发展理论的属于技术科学层次,中药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属于工程技术层次。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运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综合集成,对中药产业发展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研究,将为中药产业发展和中药国际化带来新的思维和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图1中药产业发展的知识体系结构

冯显威和贺达仁[2](2002)论述了医学科技的体系结构;现代医学科技的体系包括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和人文社会医学(医学人文学)。贺达仁[3](2005)将医学知识的发展分为原始医药时代、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技术医学时代。田中识章(日本)[4]将汉方医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汉方思想和汉方哲学形成汉方医学体系的主干,“即使到现在仍然通过辨证论治对下部产生很强的影响”。因而,将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将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3.2中药产业技术科学的构建

国内学术界和行业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统称为中医药行业,即“医药合业”,这源于过去中国技术科学层次缺失的原因。钱学森院士[5](1988)指出“中医理论是祖国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非常珍贵”,“但中医理论现在还放不进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它是有用的知识,这种不是科学但是有用知识的宝贝还很多,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不断把前科学变成科学”。中医药是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两个行业的结合体,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医药学借助现论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假如将中药产业从中医药学中分离出来,创建以中药产业为主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结构,中医药学就容易进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着显著的不同特点”。2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中药学逐步分化为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成药等各分支学科。(表1)

表1医药产业中的医学与药学交叉学科

化学制药业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

医药学的思维基础还原论的思想整体观的思想

基础科学层次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基础理论、

技术科学层次药理学、制剂学、制药工艺等中药炮制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医学与药学学科的纽带药理学方剂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中药炮制、中药栽培、中药制剂、中成药学/方剂学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也是医学和药学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6】。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药理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使得临床药学成为了临床与药学(医药)联系的纽带。相比较而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衔接中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也是联系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的桥梁和纽带,使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得以成为有机的整体。另外,方剂学上挂基础,下联临床,也是中医药学的“桥梁”学科(图2)。基于医学治疗手段的选择,药理学和中药学(方剂学)分别为西医学和中医药学的纽带学科。中药产业是以服务中医临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和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以中药学/方剂学和中药药理学为技术科学层次,并吸收现代医学知识,以指导中药工程技术,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图2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提取物所依据的技术科学理论

4结束语

过去中国国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源于过去中国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不明晰和技术科学层次缺失。遵循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医药分开”的指导思想,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医药分业制度,借鉴国外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建立与完善中国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将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为中药产业走向国际医药市场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宝忠,杨天仁.面向21世纪中医药教育思想探析[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201-202.

[2]冯显威,贺达仁.医学科学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1版:220~221.

[3]贺达仁.医学科技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72~76.

[4]张明澄.中国汉方医学体系[m].东京:耀文社,1973年版.

[5]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注:

三个层次一座桥梁: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三个层次,和用系统论的“桥梁”连接到哲学层次。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2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R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3-0003-03

中医药信息学是应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诠释、表达中医药学,以支持中医药科学发展的一门学科。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都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或设立了专业方向,有些院校还率先开展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但是,在这些高校中,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类师资队伍、课程内容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基础还很薄弱,相应的学科建设工作远远落后于形势需要,因此,如何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值得深思。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迄今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在学科的设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之相关各项工作的开展也纳入了议事日程。但与信息科学发展的步伐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主要问题在于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构架及相关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认识不一,教育体系研究非常欠缺,学科发展平台不完善,学科学术评定制度与评价体系缺乏。

1.1学科体系架构与内涵不够清晰

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是否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从公开的文献资料中有关中医药信息学的阐述来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及内涵并没有取得共识。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学科建设者对学科体系结构、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科内涵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目前对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的认识,主要基于各自研究方向的理解,特别是有关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存贮、管理、传递与利用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内容,大都比较零散和片面,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内涵认识不清,因而在支持中医药各分支学科更好地利用信息科学方法,解决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技术规范、个体化诊疗体系建立、疾病的防治体系等科学问题上走了很多弯路。因此,加强和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研究,是中医药信息学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中医药学快速发展的前提。

1.2学科研究没有健全的评价制度

中医药信息学涉及同学科多分支和多学科多分支重组、多种研究和思维方法并用、多科多向研究者协作、跨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等,其同行评价是目前学术界广泛采用的较为合理的评价制度,并始终处于科研检查、评审过程的中心地位[1]。但同行评价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存在同行专家”,如果没有同行专家,同行评价就无从谈起。而中医药信息学作为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的特征,涉及学科多,学科之间知识的跨度大,不易被理解,即使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也可能由于其知识背景的局限而不理解或不全理解。因而,中医药信息学涉及的许多内容往往在学术界很难取得共识,相应地也给学科评价体系制度、标准的订立带来了困难。这必然给中医药信息学的研究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如在高级别期刊杂志上、申请科研项目、申报成果等。显然,在评价制度上的局限,将导致学者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比在传统学科领域内从事研究付出的代价更高,不利于学科队伍的稳定,直接影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1.3学科平台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团队主要是通过一些交叉学科课题而聚集起来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员在组织上通常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特别是在高校,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相关研究的人员大都没有一个合适的科研平台,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交叉学科管理机构,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人才、科研管理。另外,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相关部门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甚至许多中医药信息学研究人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其科研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涉及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人员参与交叉学科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客观上造成了中医药信息学各方向的研究不具有可持续性。

1.4学科教育体系缺乏研究

由于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各自的研究对象、方法及表达方式不同,各自均已建立起了自身的学科规范和标准,客观上使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形成了各自封闭的状态,其交叉形成的中医药信息学因其跨学科特性,难以被所涉及的学科接纳,致使中医药信息学学科队伍、学科组织、学术平台及人才培养基地等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处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人才培养不成体系,缺乏交叉学科应有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体系、系统的交叉学科教学方法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信息学师资队伍,更缺乏有利的人才培养体制。教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他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尤其如此。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学科分科的限制,目前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较窄,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能够担当培养科学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大师级人才比较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医药信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2对策

2.1研究并逐渐明晰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框架结构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才队伍和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前提。在正确认识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核心理论、特色技术、优势领域,把握中医药信息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机遇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深入的中医药信息学理论研究,是明晰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结构的前提[2]。笔者认为,与所有学科一样,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包含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复杂科学观点,以信息学方法,采用计算机技术相关工具,对中医药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的诠释与表达,主要包括中医药术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中医药学系统的仿真等。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为基础,以延伸人的智能与行为能力为目标的、符合中医药学科需求的技术与方法,包含中医药信息获取、存贮、传递与管理的所有方法。如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四诊信息获取的方法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临床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方法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学现代传承方法研究、中医循证医学支持平台及方法的研究等。应用研究包含所有的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利用的方法研究。如决策支持、循证医学方法、医院信息管理、中医药临床数据挖掘等。

2.2加强高校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组织的建设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具有典型的行业特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更关系到中医药创新性、跨跃式的发展进程。作为高等中医院校学生信息科学知识传授与学科人才的引路人,自身组织、学术团队的建设是保证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跨学科研究的灵魂在于用创新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创新的思维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习惯。具备中医药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的人员,才能在研究中知道如何选择研究工具,理解和把握研究的可行性,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实现有价值的科学创新,因而交流平台的合理建设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全国有不少中医药信息科研机构,也有一些中医药信息学相关的学术组织,但其向相应高校的辐射面还不够宽,影响力相对不足,特别是在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规范成熟的教育体系,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术团体。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一个联合组织,作为规范、系统、可持续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以利于培养符合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信息与管理类人才。

2.3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

科研平台包含硬科研平台和软科研平台。硬科研平台包括购置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资源管理与共享;软科研平台包括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人才培养及相关制度。中医药信息学科研究平台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具有人才汇入与创新产出的特点,在平台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上均应区别于传统科研平台。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医药信息学科平台应能够有效地支撑知识创造和科学研究,能支持多学科交叉需要克服的各种阻碍,如人员的相互协调配合、合理的学术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等。笔者认为,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给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探索研究符合本学科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等,是当前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2.4与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全面研究并实施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结构体系、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针对这些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但学科建设需要学科积累,需要自身特色的形成,更需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研究环境与团队。笔者认为,在中医药信息学形成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级学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之前,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覆盖面广的优势,将中医药信息学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为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人文环境基础。

首先,改革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体系,将中医药信息学的基本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明白所学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其解决哪些专业领域问题。计算机基础是医药院校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创新思考和创新质疑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转向为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并注重思维的引导,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培训、网络教学来完成。

其次,把握中医药研究生与信息学相关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为中医药信息学奠定学科研究基础,加强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机构的建设;改革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建立科学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体系,培养如下能力,以便多学科、多角度开展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①利用现代的信息科学理论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能力;②建立高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承方法,参与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设计、整理和诠释的能力;③开展民族医学及民间医药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数据建模的能力;④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能力;⑤参与专业知识库建立与应用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应具备计算机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交叉应用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医学实际问题。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应不同于一般的本、专科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要把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定位在医学计算机文化知识、医学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影响,为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奠定学科环境基础。在校内外举办大学科技园区,实现学科、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的充分“聚集”效应。加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此引导建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术环境。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更是中医药自身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构建服务于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目的,加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方法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这足以表明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支持,对中医药人才新型知识结构的期望。鉴于此,可以尝试建设各种形式的医学信息知识竞赛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来营造中医药信息学校园文化环境。

3结语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从多学科间的耦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可与本行业内高校相关院系相互支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科研究团队与创新教育团队,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药理学;记忆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如果现在在一个医科大学做一个关于最容易挂科及最累的科目的调查的话,无疑答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科目一定会有药理学。多数学生反映,药理学内容繁多,不易理解,考点抽象,课程枯燥,记忆困难。由此可见,机械式的记忆方式无法应对药理学考试,更勿论学生帮助理解学科知识。明确多种记忆方法及其作用,在卫生职业药理学教育中,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关于药理学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药理学可谓是沟通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它通过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用药学基础知识来说明药物在机体内的过程和药物作用的原理,既是巩固学生的药学基础知识,又是为学生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其重要性就体现在沟通了药学和医学上,同时这也决定了药理学的复杂性和知识性强。大量的药物、药名、药效、用途、不良反应,不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记忆方式就能够应付。它要求学生要在的理解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又加以区分比较,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记忆过程。单一的记忆方式效率低下,印象不深刻,容易混杂知识,造成记忆混乱,最重要的是容易遗忘,而如果学生运用多种记忆方法交替使用,发挥各种记忆方法的特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有序地记忆大量知识,并且不易记忆混乱,造成失误。故而,教师要做好药理学教育,不仅是联系药学基础,传授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记忆方法进行记忆,解决记忆困难的问题,使学生长久地有效地记住药理学繁杂的知识,亦是十分重要的。

药理学既是一门主干医学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其具有内容繁琐、枯燥、难于记忆的特点。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往往基础较差,且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启发式、比较法等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枯燥、乏味的药理学课堂变得生动、丰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障教学质量

二、多种记忆方法在药理学教育中的作用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相互联系的桥梁学科。学好药理学非常重要,但药理学内容枯燥繁杂,记忆起来很辛苦。结合学科特点、讲究科学的记忆方法,利用语言的韵律和节律编成口诀,化繁为简,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并加深记忆。药理学学习中运用记忆法及体会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学科,其内容广泛而又复杂,不但要学习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要记忆种类繁杂的药物名词、用法及不良反应等。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新老药名时,记忆起来实在犯难。运用记忆法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

2.1推理记忆法

做学问贵在寻根究底,而“不求甚解”和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

a、药理作用作为内容多而复杂的药理学基础知识,容易被遗忘或者混淆造成记忆混乱。在药理作用上,运用推理记忆法,可以系统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在联系概论和各论时,加入推理记忆法,在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学习,从而记忆具体的药理作用,可以将内容系统化,使其条理清晰,不易混淆,推理后的记忆内容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B、在药物分类上,推理记忆法也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中,由发病机制出发,进行推理,要达到治疗目的,必须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以此种推理,引导出药物分类的系统推论,这样等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药物知识系列分类,故而就变得容易记忆了。

2.2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能鉴别,才能清晰明确,加深记忆.

药理学的知识繁多,药物之间有共性有差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设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不同药物中找共性找差别。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多种药物的特性、作用、副作用,掌握不同药物的优劣性及该药物自身的特点、最适合的情况,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分量。

2.3规律总结法

有规律才能够更方便教师教学。

即使是复杂的药理学知识,只要善于总结,也能找到药理规律的。学会在杂乱中寻找规律内容是学好药理学的一个关键,掌握药物间的规律,减少了机械记忆的内容,使记忆内容变得有迹可循,易于记忆,不易遗漏忘记。

2.4口诀记忆法

利用口诀,将知识更好更概括的掌握。

将药物特点编成口诀,有时利用谐音,帮助记忆也是很好的记忆方法。通过一个个口诀进行记忆,朗朗上口,又富有趣味性,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利用学生接受。

三、总结

卫生职业药理学,引起其内容繁多复杂,不易记忆,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要学好药理学,多种记忆方法的运用必不可少。多种记忆方法能互相弥补,系统化知识,条理清晰化,帮助学生记忆,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比起机械记忆,不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而更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在进化的临床生涯中正确运用药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燕.药理学教学体会点滴[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8,16(17):785.

[2]李琳,徐江平.在药理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4):365—367.

[3]王庆林.表格归纳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1,9(19):73.

[4]张环荚,李翔.药理学教学中巧用歌诀提高教学效果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7,404):71-72.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教学实践;《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2-0133-02

abstract:

Keywords:

民族药是指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也包括少数民族习惯使用的药物。由于民族医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且各民族t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民族药的使用和传播一般以民间习用、口耳相传的形式活跃于少数民族地区。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由于各民族社会发展进程的差异,民族心理、宗教意识、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又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民族医药。因此,认识云南民族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新药品种,增强云南中草药现代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云南民族药推向国际市场,具有及其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教材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载体,要想推广云南民族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的编写是必然的,基于本院校对中药学专业和中医学(定向班)专业的《云南民族药学》院内讲义的教学实践经验、云南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少数民族的多样化和不同民族对药物的不同应用,现对《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编写进行探讨和分析。

1编写基础

《云南民族药学》教材是依据本院校2013年版的中药学专业和中医学专业(定向班)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基础编写。本院校在2010~2014年期间完成了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云南民族药资源库及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和“云南省地方习用药材标准(傣药、彝药)”、同时编写了《云南民族药大辞典》,为《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编写目的

基于本院校中药学专业和中医学专业(定向班)的《云南民族药学》院内讲义教学实践情况研究分析来看,该教材的编写旨在使学生《中药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云南民族药研究发展现状,掌握各个民族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云南民族药的民族用药经验,为云南民族传统药学的集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云南民族药学的继承发展、寻找新的民族药资源打下基础。同时,为有立志于民族药研究的同仁提供有效资料,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云南民族药制剂,如云南白药系列、灯盏细辛注射液、痛舒胶囊等,让云南民族药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3教材内容

31教材内容的选取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取舍上,要体现科学性和专业化的思想,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加适用性和更直观的展现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在教材的学习中不断扩宽知识面。

目前,民族药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较中药稀少,《云南民族药学》教材内容对云南民族药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分布、药性和相关文献整理等内容进行编写是非常有必要的,旨在对不同专业学生或是同仁学者,都能直观而又简明的对云南民族药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或参考。基于《云南民族药学》院内讲义的教学实践、现有文献资料和前期对云南民族药研究的工作基础,对教材所选的民族药品种即要与中药学和中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中药学》相区分,又需结合云南地区民族民间中使用普遍、具有民族特色和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的品种。如云南地区民族药以傣药和彝药为首,教材选择收录民族药品种时可偏重于傣药和彝药;中药学和中医学专业均开设《中药学》课程,在教材收录品种和体例上应区别于《中药学》教材;教材收录的品种应以普遍使用、具有民族特色和已颁布了质量控制标准为主,可参考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著的《云南省中药材标准》(民族药册)[1]。云南民族药品种的内容选取结合云南民族药特点、中药学和中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专业背景,可从植物来源、民族药名、植物形态、生境、药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民族用药经验、民族用药特色、参考文献等部分进行分别阐述,即可实现单味民族药的知识系统性,又可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信息需求。

32教材内容的编排教材内容在各章节及其内容的编排需结合实际教学的实践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本院校《云南民族药学》院内讲义的教学实践,对《云南民族药学》教材内容的编排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本校中药学和中医学专业的教学经验来看:中药学专业有药用植物、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资源学等课程的相关基础,可直接接受民族药的相关知识;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和药相关的只有中药学课程的基础,更多的专业课程偏重于中医如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等课程,对药的一些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因此,教材编排应结合实际教学环节,达到前后衔接,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教材的系统性。

33教材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云南民族药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较少,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云南民族药的一线资料,可在各个章节后面附上参考文献和民族药品种的民族用药特色;云南民族药品种在传统中药中不常见,其直观的形态仅限于民族民间医生、药农和相关研究学者比较熟悉,每味民族药的介绍可附上植物形态图和药材形态图更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民族用药经验应结合实践经验,部分经典的民族用药经验附上案例分析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且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具实用性。

34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多人次反复核对教材的内容和编写。在教材内容的编写过程中,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应多次核对与相关文献资料的一致性。《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编写最具争议的部分主要是民族用药经验,该部分的内容可以参照《云南民族药大辞典》和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云南民族药资源库及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若还具争议应向民间民族医生进行考证,考证清楚或是不具有争议的民族用药经验方能编入教材。教材的书写错误与否,完全取决于编者的态度和责任心,教材编写者应该秉着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教材编写。编写过程中反复、多次、多人进行核对,以保证教材的准确性。

4学情分析

在教材编写之前都应该进行学情分析,综合考虑学生的层次、专业背景等方面,才能合理地进行内容选取和编排等。对于药学类学生,药学知识基础较好,教材编写时应注重教材知识面的广泛性;对于医学类学生,药学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教材编写时应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论述要深入浅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并注重教材的连贯性、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较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随着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可在相关内容的章节中设立讨论、调查研究等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5

 

一、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必将对中医药类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加剧职业的变动性。[1]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医药教育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中医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相当繁杂,与很多学科关联度大,除了指导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外,还可以应用到绿色养生、预防保健、文化修养等诸多领域。高职医药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并进行知识积累,而《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体系辨证思维性强,需要学生通过理性的思维来主动地学习和积累知识。

 

二、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中医保健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和必要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把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更要关注和竭尽全力地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各个专业,合理优化学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而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

 

(二)把握课程整体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和学习平台,长期以来,中医学基础课程一直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授课时数。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涉及的学科特点也不同,基于这种情况,必须结合专业的特殊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恰当地选择教材内容,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和专业涉及的相关课程,有序确定各章节之间的知识层次和逻辑关系,充分反映课程的整体性。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所侧重。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总结传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改革以往期末的一次性评价和一卷定终身的不科学考试方法,要科学建立课程考核体系,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可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分组讨论、阶段性小测验、课后作业、实验课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和课程考试改革中来,从而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实施。这项考核方式改革彻底打破了千人一卷和千人一面的严重弊端。

 

三、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业考试成绩突出

 

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学生考试合格率明显提升,优秀率比重明显提高,考试平均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期末学生评教对教师授课的满意率测评中,《中医学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改革非常满意,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结合专业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

 

由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与时俱进,他们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多角度多维度地去领会知识、掌握技能,注重专业契合度,紧密围绕专业积极撰写《中医学基础》课程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力求书写认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以及对一些问题上的灵活思辩能力。

 

作者简介: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知识服务数据 中医药

[分类号]G350.7

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基础,根据用户的具体问题和个性化环境,直接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提供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the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UnDp)将其简练归纳为“基于全球先进知识上的建议、专长、经验和试验方法等,帮助咨询用户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20世纪90年代末知识服务的概念被引入国内,引发了国内对知识服务的研究热潮,但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成熟的知识服务。

中医药图书馆属于专业图书馆,建立在研究院所的中医药图书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所与图书馆“馆所合一”的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服务于科研机构的高素质研究人员及已具备相当专业基础的研究生。他们从网上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非常强,特别在本专业领域内,获取电子资源的能力甚至不亚于专业图书馆人员,因而很少会到馆使用阅览室或电子阅览室。因此,中医药“馆所合一”的专业图书馆,其知识服务主要体现在知识平台的构建与服务以及相关标准研制等工作上,而基于数据的知识服务则是我们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

1数据知识服务

1.1数据知识服务的基础

知识服务是根据用户的具体问题,对数据进行检索、筛选、清洗、处理,最终提供给用户其所需结果的过程,因而在知识服务的发展初期,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最基础的手段。针对这一需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联合全国37家中医药及相关学科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已经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药专业数据库群,涉及中医、中药、针灸、古籍、民族医药等各个领域,包括中药化学实验数据库、中药药理实验数据库、临床疾病数据库、临床个案数据库、针灸临床医案数据库等。其特色是构建了基于文献拆分的结构型数据库群,使文献数据的挖掘成为可能,为基于数据的知识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这些数据库已经经过了整合、规范和在互联网上共享,并提供大量的关联检索结果。

由此可见,基于数据的中医药知识服务,主要资源是文献数据,主要模式是结构型数据库,现阶段的研究重心应该转移到如何利用结构型文献数据进行知识服务上来,

1.2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是最初级的数据利用手段,即将已有的数据直接提供给用户,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对数据进行有目的的检索和筛选,从中选取自己需要的数据资料,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进行再加工,并最终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这也可以看作是知识服务的雏形。

这一方法要求用户本身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具备一定的情报学和信息学基础。首先,用户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并对研究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其次需要用户懂得数据清洗与数据拆分,使加工后的数据符合自身需求;最后还需要用户具有数据处理能力,以便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该服务模式对数据的利用率极低,用户必须对数据进行全面检索,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其他用户即使需求相同也必须重复这一系列步骤。这种数据服务模式,对用户要求高、步骤繁杂、数据利用率低,只是知识服务的一种初级探索。

1.3数据知识服务

数据知识服务是较高级别的数据利用手段,即由数据拥有者根据用户需求对大量数据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再将结果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又可分为有方向性的定制知识服务和无方向性的扩展知识服务。

1.3.1 定制知识服务定制知识服务是根据用户需求,以用户欲解决的问题为目标,不仅为用户检索并提供数据,更要根据相关知识对提供的数据进行筛选、清洗、拆分、重组,构建相应的结构型数据库,提供适当的算法与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一服务模式非常重视用户需求分析,比起提供用户需要的数据,它更加关注通过服务解决用户实际问题。因而,定制知识服务不仅要充分解读用户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工作是协助用户构建恰当的问题。在进行研究设计时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关系着研究是否具有重要意义,并决定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解决方案的制定。选题过于宽泛,则研究方向不够明确,研究结果没有针对性;选题过于细化,则可获取数据资源太少,造成研究结果偏差、缺乏应用推广价值。因此,作为知识服务者,应该参与到用户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去。

以中药新药研发为例:笔者所在研究所(以下简称“我们”)在为中药新药研发单位提供基于数据的定制知识服务时,反复与用户讨论,明确其需求;然后根据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选取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工具,基于中药单味药、中药药理、中药化学、中药方剂、中医疾病等数据库,筛选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建立具有西医疾病、西医病理、中医证候、中医方剂、中药饮片、中药药理、中药化学成分等数据元的结构型数据库,形成数据挖掘平台,获得初步结果;再与用户及相关专家讨论,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数据及工具的调整,最终获得用户所需的新药处方,实现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

1.3.2扩展知识服务扩展知识服务针对无具体问题,以学习知识、拓展知识面为目的的用户,针对用户意欲拓展的知识领域提供较为科学的研究方向和相关数据资料。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药理学;oBe;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地方性专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服务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拓展能力,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实用医学人才[1]。

1药理学教学改革背景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与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等学科有紧密的相关性。随着人们安全用药意识不断提升,药理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突显了重要价值。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有药理学课程,其总学时为64学时。药理学课程标准对本课程的定位是: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证,具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能力;同时也为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性病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药理学课程标准明晰,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目标并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存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临床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药理学考试对接不充分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课题组通过前期文献查阅发现,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的课程改革是围绕预期成果产出来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最终收获的是知识和能力双重成果[2-4]。课题组将oBe教育理念引入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药理学基础知识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能力。

2oBe理念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课程目标

oBe理念强调学生预期的学习产出应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为制订合理的课程学习产出,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岗位能力需求(走访一线临床医生、科室主任,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临床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药理学考试对接(对照执考大纲及历年真题)、本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后续课程的衔接情况(调研一线专业课教师)。药理学课程的部分课程目标见表1。

2.2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

在oBe理念指导下,根据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要求以及该课程在后续专业课程中的作用,设计符合临床岗位能力需求的药理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既包括药理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包括药物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我们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开贞[5]主编的《药理学》第七版教材进行理论教学,简化了药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等内容,重点介绍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在理论教学方面,加强教学内容与先导及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将临床病例、媒体新闻报道案例贯穿理论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设计观察药效的验证性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设计“三理”(生理、病生、药理)融合的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让注:在知识中:a了解,b掌握,c应用;在能力中:a专业能力,B学习能力,C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在某些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以及敢创新、爱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2.2.1改革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整合,提炼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的理论知识要点,包括药理学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心血管系统药理、利尿药与脱水药、呼吸系统药理、消化系统药理、内分泌系统药理、抗菌药物等,而对于调节水电解质药、维生素类药等内容简要介绍。2.2.2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有重、难点,也有简单的知识点,不同难易程度的知识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恰当处理。药理学中药物作用机制是学生学习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即难点,对于抽象复杂的机制,可以用视频、动画、图片、思维导图展示,如强心苷通过抑制na+-K+-atp酶,na+-K+交换减少,促进na+-Ca2+交换,心肌细胞内Ca2+增加,因此增强了心肌收缩力。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直观看到离子交换的动态过程,难理解的机制就容易突破了。药理学中重点知识点可采用临床案例、热点新闻、身边故事导入,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如讲解肾上腺素临床用于抢救心跳骤停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视频,结合视频内容提问心跳骤停临床表现?肾上腺素如何治疗心跳骤停?带着问题详细讲解肾上腺素治疗心跳骤停。最后发送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实践教学内容中设计家兔呼吸循环抑制解救实验,检验学生在家兔出现心跳骤停时应用肾上腺素抢救是否及时合理。简单知识点,教师提出问题,以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进行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达到课程预期的学习产出。此外,由于药理学内容更新快,教材内容更新相对滞后,向学生推荐用药助手、丁香园等医药软件,了解同类药物的特点。教师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分享到在线课程平台,鼓励学生讨论,教师在线答疑。同时还提供自主学习网站供学生碎片化学习。此种方式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2.2.3与后续课程协调统一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等课程都有药理学知识点融入其中。因此,药理学教学内容既要求学生掌握药理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又要基于后续课程与药理学的需求协调统一。如在讲授抗菌药物有关章节时,增加了β-内酰胺类药、大环内酯类药、林可霉素类药、氨基糖苷类药、四环类及氯霉素类药、人工合成抗菌药等常用抗菌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等。

2.3课程评价

在药理学课程评价中借鉴oBe评价体系,并结合课程开展情况制订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见表2。

3结语

本文结合我校三年制专科生教学情况,在oBe理念指导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与后续课程学习、临床岗位能力需求、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对接更加准确。在教学过程中,oBe教育理念与药理学课程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达到知识和能力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蒲永莉,,谢桂英.以全科理念为核心的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76-77.

[2]周洪波,周平.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4):92-94.

[3]汪潇潇,刘威童.基于oBe理念的mooC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7(6):104-110.

[4]汤俊.面向oBe模式的“GnS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测绘工程,2018,27(10):71-75.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8

论文摘要:《中药学》分段教学是指将《中药学》的基拙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拙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拙理论与中药学基拙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拙课《温病学》、《伤寒论》、《金魔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与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要学好临床中药学,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要教好《中药学》这门课,更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基本理论加以融汇贯通,有目的地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9

针对中药学类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能力需求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大纲,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先“药”后“方”,引入病案分析教学,融入中成药知识等方法,开展方剂学教学方法研究及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药学类专业;方剂学;职业院校

方剂学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研究和阐明方剂学基本理论、方剂药物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是中药学类专业必修科目。中药学类专业是全国各医药院校学科设置中的核心专业,其分支专业包括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营销、中药分析、制药工程等[1]。中药学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中药生产、检验、鉴定、分析、流通、制药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方剂学课程,掌握的基本知识、形成的解析方剂配伍规律的基本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中药科研与开发、生产及指导合理用药等工作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

1方剂学教学现状

中药学类专业中方剂学教学基本沿用中医学专业教学思路和方法,即以培养学生处方能力为主。然而,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为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推介等,因此,在方剂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和内容应与岗位需求一致,而不是着重培养学生临床处方能力。目前,在中药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多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合并为中医学基础,从而导致该专业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几年的方剂学教学,发现学生在方剂学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数学生仍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思维拓展与实践能力;(2)由于学生前期中医中药知识掌握不牢固,因此对方剂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质量不高;(3)部分教师思维固化,知识结构单一,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4)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岗位需求不一致,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2方剂学教学策略

2.1课堂教学先“药”后“方”

大多数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对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等知识理解困难,而对中药学理论知识掌握牢固,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组成方剂的“药物”为中心,逐步引入方剂的理、法、方,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方剂学教学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中药学类专业特点设置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根据学生对药物性味、功效、临床应用较熟悉的特点,在方剂学的具体讲解中,从复习药物性味、功效及运用,过渡到具体方剂的学习。在具体药物选择中,以组成方剂的主药或具有特殊配伍意义的药物为主。如讲解白虎汤时,先列出方剂的组成药物石膏、知母、粳米、甘草,让学生看书并思考“该方中用量最大的是何药”。在此方中,用量最大的是石膏,让学生知道石膏在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回顾中药学中石膏的性味、功效及临床运用,根据石膏清热泻火,可治疗汗出、口渴、高热、脉洪大等气分实热证的临床运用,告诉学生石膏是该方的主药,此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主药”的定义,进一步引入方剂的治疗主证和功效。通过连续设问,既能让学生融会贯通,又可以对前期的中药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所学方剂的理解。

2.2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应顺应社会发展,与各类专业的特点相一致,符合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应明确方剂学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在于能够辨别方剂中药物的配伍规律、君臣佐使以及功效应用,并且逐步形成方剂解析能力,从而较好地将方剂学知识运用于中药制剂、中药营销等科目的学习中,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在教学大纲中,将与常用中成药相似度高、配伍特点突出的方剂作为重点掌握方剂。中药学类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方剂学获得的知识首先要利于提升与中药行业相关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培养处方能力[2]。因此,学生应掌握以下方剂学课程的知识和技能:(1)对于目前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处方,这些方剂的君臣佐使关系、配伍禁忌、用药禁忌、药后调护要重点掌握。(2)熟悉常用方剂的剂型选择,方剂的煎煮、服用方法、用药禁忌等方面的常识。(3)了解常用方剂的功效应用和相应的中成药处方。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3引入病案分析法

方剂学教学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方剂,而且要求学生通过对基础方、代表方的学习,掌握方剂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配伍规律[3]。教学中应注重开发学生思维,这是调动学习主动性的有益方式,也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分析思考的能力[4]。方剂学病案分析法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案,让学生通过对病案思考、分析、讨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病案讨论课一般安排4~6次,选择的方剂学案例应通俗易懂,保证所描述病例或医疗事件的真实性,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病案,综合运用所学的方剂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方剂学病案分析教学法由病案准备、病案引入、病案讨论、病案总结4个基本环节组成。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控制好课堂讨论节奏,协助学生厘清思路,使得讨论观点有理可依。病案分析教学法将病案直接呈现给学生,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锻炼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4融入中成药知识

由于中成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贮藏、携带方便等优点,其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随着中成药品种的不断增加,制备技术不断创新,中成药的命名、分类、配伍、保管贮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方剂学教学中,应重视中成药知识的传授,强调中成药在方剂教学中的作用。中成药基本知识包括中成药命名、分类、配伍、不良反应、服用、保管及常用中成药等。针对中药学类专业特点,学生通过对中成药基本知识的学习,可对中成药的特点以及临床应用达到一定认识。在教学计划中,应安排一定课时讲解中成药。在教学目标上,应把中成药的应用作为学生掌握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中成药基本知识、选用规律、引申应用,了解中成药选用的基本原则、药物组成、配伍规律,培养运用中成药的能力,满足以后中药制药、中药推介等岗位工作需求。

3结语

针对中药学类专业而言,学习方剂学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如指导患者正确选用中成药以及合理用药,在方剂学理论指导下研制、开发新药。方剂学教学应符合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处方分析能力,在方剂与中成药的运用上体现合理用药、辨证用药。

参考文献:

[1]侯少贞,高洁.针对中药学类专业特点的方剂学教学体会[J].中医杂志,2012,53(9):807-808.

[2]王璞,王亚旭,王嘉伦,等.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和分析[J].中医教育,2015,34(2):18-20.

[3]郑攀.《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35-136.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问题对策

theproblemsandStrategiesinpharmacologicalteachi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UniversityinChina

abstract:alotofproblemsexistinpharmacologicalteachi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universityinChina,suchasteachingmaterial,teacher,teachingcontent,teachingmanagementandsoon.wediscussthoroughlyeachmajorproblemandproposesomeessentialstrategiesforthem.wehopethesediscussesandstrategiescanpushpharmacologicalteachingreformcertainlyandelevatethequalityofpharmacologicalteaching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universityinChina.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University;pharmacologicalteaching;problem;Strategy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1]。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1]。鉴于西药在治疗某些疾病的优势,在我国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中药学专业普遍开设药理学这门课程。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除要学习中医学、中药学的主干课程外,还要学习不少的西医、西药课程。这给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药理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以下对当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教材

书是人类智慧、人类文明和人类进步的阶梯。选用质量好的医学教材,才能培养出质量高的医学人才。大多数医学生将来的工作是面对病人。合适的药物治疗才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要能准确合理地选用药物,药理学是基础。如果选用的药理学教材质量不高,必然会影响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选用好的药理学教材,是药理学教学的第一步。然而,当前的药理学教材可谓是“百花齐放”,有多种版本。笔者所在的教研室在近3年内就更换了3个不同出版社的本科药理学教材。目前,高等医药院校或高等中医药院校都愿意使用自己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的药理学教材。实际上这些教材的内容都大同小异,有的教材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人员的素质、还有侵犯版权等问题,使编写出的教材出现不少错误。例如,关于"药物"的概念,有的教材定义为: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有的教材则定义为:药物是指用于预防(保健)、治疗、诊断疾病及具有某些特殊用途(如避孕、堕胎等)的化学物质。关于"药理学"的定义,又有多种版本,如“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有的教材称“抗肾上腺素药”,有的称“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等。尽管钙通道阻滞药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但在有的教材里这两章的内容或缺失或只轻描淡写地提及。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选用的药理学教材一定要注重教材的权威性、准确性以及编写人员的素质。盲目地选用药理学教材或选用自己仓促编写的教材,其后果可想而知,必然会严重影响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2教师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德才兼备是教师应有的最起码的品质。药理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要能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不少药理学教师没有医学背景,而且大多数都是自己所在的高等中医药校所培养,一代又一代,都有“亲缘关系”。要教好药理学这门课程,除了要具有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具备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性病学等临床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药理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必要系统认真地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有条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以安排青年药理学教师到临床科室进行必要的临床培养。此外,目前新药物、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也发展得很快,而且,很多药物新进展、药理学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以及药物临床评价等都是英文资料,因此,一名优秀的药理学教师还要具有扎实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并能密切关注和善于学习接受新鲜事物。除参加药理学专业会议外,药理学教师还要积极参加临床医学会议和药理学教学改革会议,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授课内容

是否需要向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本科生讲授药理学教材所有的主要内容、或大部分内容或只选择性地讲授某些章节,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均未统一。现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都讲授药理学绪言、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胆碱受体激动药、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局部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利尿药和脱水药、抗高血压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抗心绞痛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药、抗菌药物概论,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氨基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及氯霉类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结核病药等主要章节的大部分内容;有选择性地讲授钙通道阻滞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的部分章节;仅有个别院校有选择性地讲授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抗心律失常药、调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子宫平滑肌兴奋药、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抗病毒和抗真菌药、抗寄生虫病药、抗恶性肿瘤药、影响免疫功能药物中的一两个章节。抗心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等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糖尿病、肿瘤、病毒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甲亢发病率也很高,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是甲亢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药理学教学中,有必要重点讲述抗心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抗糖尿病药、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抗甲状腺药,对抗帕金森病和抗阿尔茨海默病药也该提及。当然,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药理学课时数偏少,进一步影响了药理学的教学质量,而且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课程很多,除了预习、复习之外,很难挤出一定的自学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药理学的教学难度。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以下几个措施解决:(1)药理学教学大纲中的掌握内容重点讲述,熟悉内容概括讲解,一般了解内容自学;(2)重点讲述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药物的体内过程、不良反应、禁忌证等概括总结;(3)对于药物作用机制只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作用机制未明或存在争论的不讲解;(4)在讲述药物来源、药物发展史、药代动力学公式的推导及参数的计算、药物的化学结构等方面不必花太多时间(中药学专业),甚至可不作为讲述内容(中医学专业)。

4教学方法

药理学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另一种是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2,3]。pBL教学法的基本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将若干名学生(一般低于10名)组成一个讨论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学习,由其中一个学生主持会议,辅导教师旁听并启发学生的思维。其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及收集资料、论证假设。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要求学生要具有扎实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充分的准备。教师一方面应有各相关学科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具备教育心理学、行为科学、逻辑学的知识及良好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才能胜任pBL教学法[2,3]。我国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即以知识灌输为主,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学习。其缺点是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参与性,学生主要为考试而学习,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创造性,因而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合作精神欠缺。但pBL教学法在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教学中很难开展,主要是因为每年的招生专业多、招生规模大、招生数量多。如:中医学专业分七年制和五年制,有传统中医方向、中医骨伤方向、中医针灸方向、中医外科方向、中医推拿保健方向、中医运动医学方向等,此外,还有中西医结合医学七年制和五年制、对外中医方向、护理学等专业方向,中药学招生专业有传统的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等,有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还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检验、影像及药学、药物制剂学、制药工程、食品卫生与工程等专业。各专业的学生的基础不一、对药理学的教学要求也不一样,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药理学教师偏少,除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外,他们还要承担研究生、高职高专、成教学院等专业的药理学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受传统LBL教学法的影响,还受学时、学习年限等限制,因此,pBL教学法很难在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因此,在传统的药理学LBL教学法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兴趣性是当务之急。在不改变LBL教学法的前提下,在药理学教学中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1)任课老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功,能将药物与疾病紧密联系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2)适当进行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对药物的药理学知识进行概括分析;(4)授课时要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有所侧重,不能满堂灌。例如,在讲授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时,一定要向学生讲清两类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两种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和胆碱受体)-两类药物(肾上腺素受体和胆碱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抓住了这两条线,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章的内容以及统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所有章节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m胆碱受体激动药或阻断药时,可以先问问学生眼睛有什么功能,这些功能有哪些眼部肌肉参与调节,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到抗组胺药有镇吐作用时,要问一问学生,还有哪些药物有镇吐作用,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以培养学生对药物药理学知识的概括分析能力。(5)课堂上问学生太多的问题不合适,更不要问难度太大的问题,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教学管理

有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了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学生选教师的授课方式。即在教学主管部门的网页上公布教师的简历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然后再安排上课。我们在授药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时,就发现有中医学(壮医方向)、中医学(中医骨伤方向)、中医学(对外中医方向)、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中西医结合医学等专业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同时上课的现象,这给教学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而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基础都不一样,对药理学的教学要求也不一样,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还有些院校要求每个药理学教师带一两个100人左右的大班,从头到尾讲授药理学的整个教学内容,还频繁地更换不同出版社的药理学教材。教师疲于备课,很难将药理学教学搞好,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有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在制定不同专业的药理学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或选择教学方法时,不征询一线教师意见,也不虚心向各兄弟院校学习,或不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借用他校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另外,有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制定的药理学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法或考试题库长期都不改变,完全不符合药理教学的发展规律,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国家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厅一定要统一规定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使用的教材、统一制定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的药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定期(比如每5年左右)更改一次。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行政主管部门要经常检查药理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要依法取缔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采用非科学的教学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