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十篇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十篇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9:22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标准;课程开发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过程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对设计的分析与评估。其中每个阶段包含若干小的步骤或环节,这些阶段、步骤或环节又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如在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中就存在着分析与评估,而分析与评估又会反馈到目标的修订和确定,目标的修订又会重新引起标准方案的变动。因此,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分阶段进行阐述是对其实际过程的一种简化,目的是便于对每一具体阶段作更详细的分析。

(一)确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侧重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也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区别开来。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要了解社会与经济的需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些都会导致新的职业的产生。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社会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制约着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当我国进入高度工业化时期,在社会就业人口的结构比例中,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将跃居第一位,工业劳动者的数量居第二位,而农业劳动者的数量则会退居第三位,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决定了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而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同时,高职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职业性。因此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育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高职教育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二)职业、工作与能力分析

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通过对某个职业所包含的若干项主要工作、每项工作所包含的若干项作业任务及每项作业任务所包含的若干项操作项目的逐一列举剖析,从中了解从业者主要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操作内容以及对各种知识和操作内容的具体要求。职业分析是比工作分析高一级的程序分析。职业分析的内容应包括该种职业的主要职责、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使用的工具与设备、材料、技术与工艺、生产流程、工作规范或标准、检验方法、劳动组织形式等等。

职业分析的基点是职业岗位。职业分析应以满足职业岗位对于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为基本原则。职业分析人员应是长期从事该职业的具有本职业岗位全面工作能力与良好行为方式的行家;应具备能准确阐述该职业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来自该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行业部门和不同类型企业。职业分析通常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分析阶段。在准备阶段,一般是根据职业分析的具体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范围,选定最具职业典型特征的产业部门,确定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查的对象,编制职业分析需要的调查问卷。在实施阶段,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和对调查问卷加以回收、整理和归类。内容包括职业所包含的相关工种,职业活动的主要产品,职业活动的职责范围、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工作、工具设备,职业活动的环境条件,职业活动所需的主要技能、基础专业知识和行为方式,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特殊心理、生理素质要求等。在结果分析阶段,主要是根据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将应具备的技能及与之相应的基本技术基础知识、行为方式等进行分类排序;按照职业活动所运用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使用频率次数,确定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程度;对于同时分析的若干职业活动,按照职业活动中运用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相同程度或重叠度,确定职业之间的类似程度;对于因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组织变化而出现的新兴社会分工,则须根据其适用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与现有职业活动的相对特殊性与独立性进行职业内涵的比较分析,确立新的职业。

工作分析是为确定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以及对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分析活动,主要是剖析某项工作的特点,详细、具体、系统地列出职业的业务规范和所需要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分析的重点依目的不同而不同。对于高职教育,工作分析的重点在于工作阶段的划分、知识技能的构成、教育教学步骤的拟定,以便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能力分析。高职教育课程是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意在使学习者获得在某一特定职业或某类职业中工作所需的实用技术、专门技能、态度和认识。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高职教育都应该注意职业能力,即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具体而言,职业能力包含四个要素,即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技术期望是指特定职业角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每个职业角色的技术期望都不同,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指在工作日益复杂和多变的情况下独立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分析、判断、决策、选择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实施结果等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指根据实际情况对面临的各项任务进行协调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指根据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及时进行角色调整或工作方式变换的能力。

(三)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

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所得出的职业规范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等的要求,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质量标准方案的大概轮廓的过程,还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这些设想只有在标准方案形成以后才能得到实现。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就是把这些设想发展为在逻辑上清晰、在科学原理上可靠的具体的能够实施的方案。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即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作能力,为毕业后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以及作为第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人才所应具备的一般能力,也就是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应以使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应以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对高职教育学生而言,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是其职业能力。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职业能力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在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或态度而获得的。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使用和对劳动资料的认识。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指人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能力、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如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及认真、细心、诚实、可靠等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普适性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与知识范畴的能力,是职业能力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现代职业所要求的许多能力,已经不仅仅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这种基础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变化,顺利进行职业活动。这种可迁移的能力叫做普适性能力,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普遍性是指这种能力是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可迁移性是指这种能力的获得会促进另一种能力的获得,工具性是指这种能力是实用的,与职业密切联系的,而不是学术的。关键能力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劳动者不会因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岗位不适用而发愁。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学术能力是学好某些基础科学学科所需具备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主要表现为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这两种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能比较出色地完成普通学校的学习任务,获得出色的成绩。语言智力是指人类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作家、诗人和演说家身上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数学逻辑智力即推理和计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两种智力的开发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职业能力是体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与课程提供

高职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的确定为高职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标准是设计合适课程的指南,课程是标准的具体化。因而,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人才质量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模式。

现有课程模式与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课程多采用以学术课程(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常常是一、二学期上基础课,三、四学期上专业课,五、六学期上设计与实习课。这种课程模式因过分强调分阶段,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重复或割裂。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比例仍然较重,真正的职业技能学习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课程体系应打破分段式,进一步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为此,有必要将学术课程、专业课程、生产实习课程等按阶段和难度分散安排到每一个学期,逐渐深入,每学年自成体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的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使高职教育在质量标准上偏重于学术性,过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体现高职教育核心标准的职业能力却得不到保证。采取这种课程模式,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又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而达不到高职教育应有的质量标准。而且现有的课程模式只着眼于通过一次性教育满足学生的终身需要,较少考虑学生工作后继续学习的需要,也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不同个性的人才采用同一种培养方式,最终必然偏离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

体现新标准与能力观的课程模式在高职教育新质量标准中,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理论框架及其不同的组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不同的能力获得需要不同的课程载体,不同的能力组合要求不同的课程组合,不同的课程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能力课程模式。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得出高职教育能力组合的课程模式。高职教育学术能力中的基础学科能力主要由基础学科课程来提供,应用学科能力主要由应用学科课程来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学术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相关学科的纯科学、纯理论问题,如基础数学、理论物理、文学理论等课程,或者是向高职学生进行一般教育的某些重要内容,旨在为专业性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职业能力中的专门职业能力由专门职业课程提供,工作实践经验能力由职业实践课程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性课程,主要提供某种职业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教育,旨在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准备或适应解决某些应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普适性能力则主要由某些通用课程来提供,这种课程的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2]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玉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4]俞克新,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2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3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思考

理论层面

2010年,李正午接手军粮城中学,担任校长一职。其后,学校确立了“为每个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基”的办学理念。“高素质”是指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品格情操,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善于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在“军中人”看来,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欢迎不欢迎,家长满意不满意”。让学生走进学校学会做人,探求真知;走出学校自立自强,服务社会,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各种“适合的教育”形式中,劳动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普职渗透的基础就是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长技、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李正午校长介绍,学校实施普职渗透教育是基于四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普职渗透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普职渗透就是高职教育的前奏,是学生适应和融入高职教育的必要准备。第二,普职渗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备动手能力和实际就业技能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普职渗透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和将来的就业做准备。第三,普职渗透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指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职渗透,可以使学生获得早期的职业发展认识,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追求的准备,培育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这是不同于学历教育的另一种教育目标导向。第四,普职渗透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普职渗透切合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为了减少普通高中的同质化发展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军粮城中学在实践中寻找错位发展思路,以普职渗透为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创建普职渗透教育特色的指导思想是:以《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通过职业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为高职教育作好铺垫,使每个学生未来都能成为专业、事业上的成功者,找到一条幸福的人生之路。目标是通过3至5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创建之路,努力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农村综合高中,通过渗透职业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分工,尊重各种职业、行业和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使学生养成不畏困难、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思考,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劳动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准就业者。

现实层面

军粮城中学长期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创建初期条件艰苦,只有两间土坯房,开始招生后,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校建设。师生共同参与,脱坯建教室,边教边学边劳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师生共同到村队参加劳动,并在校园附近建起了农业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依托附近村庄及工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每年带领学生参加杏林食品厂采摘葡萄活动,到军粮城农机站参加劳动,帮助村队收割水稻等。近几年,学校对建校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确立了劳动教育特色。学生从自我服务开始,教室内外、校园内外卫生均由学生每天打扫,环境由学生维护和美化。每年,各年级学生到东丽区育才中学参加劳动实践一周。现在,“编织艺术”“竹签画”等已形成学校特色项目,并已开发成校本课程。现代化学校达标建设期间,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全校初步形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风气。

“军中人”认识到,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国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又严重缺乏。这些形势表明,普通高中早期渗透职业教育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乃至未来就业做准备。普职渗透是一种大众化、起点较低的教育,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中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内容、重点、进度视学生学业情况而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实施普职渗透的特色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军粮城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全中学,有学生1200余人,高中12个教学班,初中18个教学班,是东丽区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中校,学生全部来自周边十几个村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毕业后考入本科院校学习相对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准备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师资构成上看,学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来自东丽区农村,本身生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大多数教师非常熟悉农村劳动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从地理位置和社会需求上看,学校东临滨海新区、泰达开发区西区,西接滨海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加工区,东丽区经济社会发展、军粮城新市镇的启动建设和各个功能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预备人才,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和未来就业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基于管理和创新的实践

管理保障

为确保特色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采取了多项管理保障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把特色学校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范围。学校领导及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建设,校长直接分管,教导处将特色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管理,任课教师按计划上课。主管校长、教务主任具体负责,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学校特色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主管校长、教务主任负责与村队及各学校联系相关事宜,班主任负责管理本班学生,所有教师负责本人管辖的项目。成立特色高中建设专家组和顾问组,专家把关、引领,学校定期向专家汇报特色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收集意见,不断改进调整。学校还拿出专项资金,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资金支持,保证普职渗透教育正常开展。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宣传普职渗透教育的思想和发展方向,寻求和达到共识。与高职院校建立联系,聘请高职院校教师为学校提供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生源为高职院校做好专业进修准备,建立合同,共同发展。

课程设置

拓展普通高中现行的课程资源(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把职业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另外,增设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高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校本课程20课时,高二年级开设“专业技能介绍”校本课程10课时、实践培训课程10课时,高三年级开设“高职院校专业介绍及录取要求”校本课程10课时。选择当前高职高专的特色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涉及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与统计核算、资产评估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治安管理、市场营销、工业与民用建筑、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小学教育、影视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园艺技术、服装设计等。

各专业均由文化基础课、综合素质课、专业课构成。在注重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渗透专业技术教育,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学和综合素质课教学统一在一起,嵌入到相应的能力板块中,整合运行,贯穿全程。文化基础课即普通高中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向上的思想。综合素质课由礼仪、演讲口才、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几部分组成,旨在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使其具有宽广的社会适应性。专业课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彻底从以单一的学科学历教育为主导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目标的教育轨道上来。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线开发课程。考虑中、高职教育的相互衔接,考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与融通,实现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设计动态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模式科学化、课程信息现代化、课程教学个性化。

采取学分制促进学生学习进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进入高中,结合实际情况,学校把职业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学生5个学期完成5个课题,获得15个学分。将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相结合,学生走出校门到各个社区、厂矿参观,并获得必修学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增了通用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学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在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增设技术类选修课程,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并做到人人有技术类选修课程。同时,利用学校地理位置优势,开发了“蔬菜的种植和培育”“果树的种植和培育”“花草种植技术”“编织技术”“木工技术”等选修课程;利用理化生实验室设备、电教设备等,开发“无线电技术”“照相技术”“摄像技术”等选修课程。

基地实践

建设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利用宽广的校园和多处花坛,划分不同的区域,建设成种植园区、花园区等,将各区域按年级分配至各班,由班主任及全体学生负责培育、种植、管理、收获。学校地处军粮城镇中心,周边有十几个自然村落,学校与村庄紧密相连。为此,学校与村队联合开发劳动实践基地和学生实验田,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村民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的辛苦,收获劳动的快乐。

充分利用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育才中学是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十余公里,基地内设备齐全,种植面积大,品种多,军粮城中学学生每年到基地学农训练一周,参观学校中看不到的农作物、植物等,并在教官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培育、种植、管理农作物的知识技能。

充分利用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学校,新校区刚刚落成,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5公里,交通便利,师资力量强,设备齐全,管理严格。为此,学校聘请了该中心的专业教师来校任教,学生定期到该中心学习培训,培养职业技能。

技能训练

学校组织学生校外实习,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突出普职渗透特色。如,组织学生到邮政局,实际体验报刊发行的系列程序和技巧;到银行体验开户、存款、取款、销户;到旅行社、百货商场、超市进行调查体验,学习接待顾客、真假币识别、收款机使用、点钞、理货等专业技能。其间,学生的礼仪素质、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逐步形成“课程性实习―认识性实习―操作性实习―顶岗实习”的良性实习体系。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4

【关键词】试论课改提高劳技教学质量

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动员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大地振奋了党心,鼓舞了民心。在最近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深刻阐明了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殷切期望,并对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教育系统更加办好教育、社会各界更加支持教育,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意义十分深远。结合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热点和难点,因此,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就需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重新定位,找准教改中的着力点,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劳技课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上好劳技课的基础。

过去的劳技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标准下的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新课程形态的重大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的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但劳技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上,还应注重学生对技术原理、科学方法的追思,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对良好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达到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新课程应有新面孔,因此应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综合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新性,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受益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加强巡视,做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的安全,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方式应灵活多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劳技教师要更好地走进新课程,适应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现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要注重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型的教师、多面手努力。我校一直重视教师在业务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学期都组织一次专业教师说课、汇报课、教案设计竞赛。并由教学主任和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工作、学习需要,组织专题讲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研究劳技课教学实施的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素质化的重点。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设计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了确定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评价等。劳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及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的选择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教学设计者在制定教学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习者特征。

五、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育规律

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学规律,对加强劳技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1.注意知识性,坚持培养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劳动技术课,它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这门课程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巧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书不忘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单纯的劳动观点,也要克服“为了钱而劳动”的思想认识。只有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2.注意实践性,坚持传授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单纯的文化课,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和延伸劳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完成不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劳技课常常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果园或挂钓厂以及手工作坊、养殖场、试验田等处为课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基地来组织教学和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注意趣味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5

随着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在高校中公体教师工作量计量管理方面,存在着不仅没有合理计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而且还存在打折扣、缩短、减少工作量现象,这极大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1]。除此之外,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各种隐性工作量,并且随着学校办学积累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已经属于超负荷工作,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编制偏少,学校只看到体育教师实际的上课工作量,忽视了各种隐性工作量[2]。基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管理中体育教学职业的特殊性和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在评估、考量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使得考核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成为一种争议[3],导致公体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本文对浙江省某地区高校2012年至2015年第二类体育工作进行了分类统计(详见表1),表中说明,除体育教学外,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类型多,频次高,覆盖面广,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但是,事实上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公体教师的工作量计算问题以及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问题,不仅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也需结合当代体育教学实况,优化制定详尽的决策,确保合理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为避免教师过量劳动发挥积极影响[4]。

二、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保护的意义

(一)维护体育教师的权益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公体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劳动领域广泛,不仅涉及体育教学劳动,也涉及课外体育活动、课余时间的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方面的劳动。设置教师劳动保护策略,能够规范化实现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劳动行为的保护,避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量劳动[5]。在高校的体育教育过程之中,强化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使教师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使体育教师的劳动有所收获,对维护教师的权益,提升教师存在感具有积极意义。

(二)避免体育教师过量劳动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的公体教师劳动表现形式的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为学生作体育示范动作,在帮助、保护学生能够有组织的参与到体育活动训练中,教师不仅耗费体力,也会在教学中耗费脑力。若是不对体育教师设置劳动保护方案,教师因过量劳动出现身体疾病,或是工作计量不合理,不仅教师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回报,也使得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6]。为高校中的体育教师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策略,可以避免教师过量劳动,使体育教师保持积极的心态开展体育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方法

除了专业体育类高校,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及其他专业学科被重视,体育教师工作耗时长,牵扯精力多,教师疲于应付日常工作。高校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进行培育建设,但是对基础课相对缺乏大的投入,体育教师较其他专业课教师也鲜有国培省培、访问工程师、出国访学等机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保护,提升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体育教师而言,也更要留有更多的时间去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研究。

三、优化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统计策略

(一)以时间定额教师工作量

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管理中,很多地区和学校把教师的工作量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课时量,因此仅仅通过计算课堂中体育教师教学的工作05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第37卷量,而忽视教师在课堂外的教学工作量,其实这对体育教师工作量打折的计算方法,是不合理的[7]。仅仅认定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而忽视教师在课外的工作量,不仅在忽视体育教师课外的辛勤劳动,对教师的劳动成果视而不见,更是对体育教师的不尊重,不能适应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会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此,应该优化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管理决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对体育工作统计要增加透明化、阳光化。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要维持在一个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范畴,不能够搞私人的暗箱操作,应该给高校中每位体育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计量评估环境。对于课堂中体育教学工作量的设定方面,应该设置出一个基本的教师工作量时间,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际的差异,个性化制定教师工作量记录方法[8]。通常,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每学期公体教师的工作量,以实施12节课以下体育课为宜,对于超过的课程教学部分,需要按实际教师的上课次数,给予教师足额的课时费,不能在实际中变相打折计量教师的工作量。其次,将课外体育教学时间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课外体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课堂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内涵建设,因此,应该将体育教师的该部分教学也加入到教师工作量中,为教师的这部分工作量给予资金补贴,从而有助于促进高校课外体育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最后,制定详细合理的工作量考核标准。对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教师也能够制定一份详细的、可参考和对比的工作量考核标准,可以根据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具体工作时间长短,教师工作的强度,体育课外活动中学生的人数,拟定严格的体育教师工作量记录标准,并能够严格的执行该标准。

(二)以教学效益衡量教师工作量

大部分高校设有体育的基本教学工作量,若是超过工作量,就有课时补贴。但是我国还有不少地区以及学校中,还存在不设基本体育教学工作量的情况,教师多上体育课,或是教师少上体育课,最后拿到的教学工资则是一样的[9]。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之外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仅仅是有选择性的去“断章取义”的计算其中的体育教学工作量,或是对体育教学工作量进行打折的处理,甚至有的学校是不将其计算到教师的工作量中,使体育教师的权益受到损害。对此,在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出台关于工作量方面的优化管理办法。学校组织专人对历年的教师校内、校外工作量进行评估考核,制定某项体育活动的工作量标准,作为今后统计依据。将教师的校内、校外实际工作量进行表格记录、存档管理,最后将其综合到教师的工作量中,进行工资结算。其次,分类统计管理工作量。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日常所完成的教学工作,按规定以及具体情况,准确进行登记工作量。教学、群体等工作量应分开计算。基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体育教师训练模式、组织体育竞赛方面的付出参与度,可以有所区别的记录,使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权益更加合理。再者,实行现代化弹性机制。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之时,可引进一些现代化的弹性机制,注重对体育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可以针对不同年纪、体质、不同方向的高校体育教师,给予区别化的对待,确保教师工作质量考核的精确度。具体针对赛事,也可以根据比赛获奖情况,给予工作量的统计和奖励。高校体育教师预算之外增加的工作量,学期结束进行统计公示,及时发放工作报酬。

四、基于公体教师强化制定劳动保护策略

(一)人性化管理教师劳动量

首先,合理安排教师的劳动总量。在分配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中,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差异的关注度,按需求优化体育教师每节课的工程量,保证教师的主导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积极性,也使体育教师的劳动不超出极限。其次,发挥教师特长促使劳动有成效。有方向性地培养教师在诸如武术教学、网球教学、体操教学、羽毛球教学、篮球教学等不同课程的的专长,充分利用教师分类专项,通过教师针对性教学,促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可以延伸到课堂外,让教师的劳动获得更多成效,也保护教师的劳动成果。最后,提升个性化体育教学能力。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个性化地管理教师的劳动量,以多元化的角度,去计量评估教师的劳动成效,多维度的评估公体教师的劳动量,将其加入到教师的工作计量表中,确保高校公体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劳有所获。

(二)合理定制劳动时间

第一,明确规定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鉴于体育教师的工作特殊性,对照高校体育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范畴。在基本工作之外的,要加强教师的劳动保护,特别是要维护教师的特殊待遇权和进修培训权,确保高校的体育教师能够参与进修,并且保证劳动能够有所回报。第二,成立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救济反馈系统。合理运用的国家政策行政手段,建立体育教师劳动行为保护的督导委员会,负责教师劳动超时过多、劳动时间计量不合理等的维权事宜。研究制定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事后补救措施,一旦被劳动时间收到不合理待遇后,能够得到的补救,避免劳动侵权的发生。最后,提高体育教师的劳动报酬。在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中,存在劳动报酬低于其实际劳动的价值的现象。要努力从学校人事分配上予以倾斜,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高校公体教师能够劳有所获,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高校体育教师会全身心工作,他的人格与其他的心理品质,就会对教学过程及学生身心发生实际的作用和影响[10]。

(三)科学化考核教师劳动强度

在高校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不仅涉及校内的体育课、组织体操活动和校外体育经济活动,同时还承担了校外体育交际辅导等工作,体育教师劳动范围、强度被扩大,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就比一般教师增大20%左右的比例,因此,为保护高校体育教师过量劳动,重视遵守劳动规律,要科学化考核教师的体育劳动组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从体育教师人格魅力方面来考核。体育教学工作中,较其他课程更能直观表现出教师的基本技能素质,如优美的动作、娴熟的体育技巧、健壮的身体气魄,还有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精神,对学生热爱体育也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进行科学化考核教师劳动强度可以从课堂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品格是否优良来考量。若是教师在教学中,能表现出这些品质,可判断教师能为其付出的劳动收获教学成果,也能反映出其在课堂中的劳动,在教学业绩考核中设置好、中、差的评估标准,评估高校公体教师的劳动强度。其次,将课堂和课间劳动结合来考核。在科学考核体育教师劳动强度时,需要将课堂内的体育教学工作及课堂外的常规早操、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统筹到教师体育劳动范围。如将早操、开展体育活动、运动竞赛进行课时量的统计,合理科学的量化,量化的指标可以与专业人员相互协调,兄弟高校之间相互借鉴,合理管理校与校之间的教学比赛活动,维护公体教师劳动权益。最后,要充分利用好《体育法》中条例进行劳动保护核算。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体育法》为依据,保护教师劳动强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条例、程序以及方法,并且严格执行,完善关于法律中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保障体系,有效地拓宽高校体育教师劳动维权的救济保护路径,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劳动立法,对规避过量劳动,保护体育教师劳动权益,发挥积极影响。五、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管理中,应该优化制定高校公体教师工作量管理决策,可以从时间定额以及教学效益衡量方面,科学化评估管理公体教师工作量,并能够以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角度为教师制定劳动保护策略,为公体教师提供劳动保护,避免教师过量劳动,发挥积极的影响。

作者:安维强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师,2012(19):24-32.

[2]朱成军.浅析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评定及工作特点[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5):233.

[3]孔煜.体育教师工作量认定的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3):83-85.

[4]邵雪梅.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困难及其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46-49.

[5],管水法.对中小学公体教师编制数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215-217.

[6]傅远东.浅谈中职学校体育的发展特点及学生和体育教师的评价机制[J].科学咨询,2014(42):22-24.

[7]张鹏杰.石家庄市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8]张新萍,王宗平.关于我国中小学体育生师比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4,21(2):116-119.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6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新课标;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28-01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一种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内容上虽然没有一定的体系化标准,可是劳动与技术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自我、对自然、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它的课程目标对具体的活动主题以及开展的活动项目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给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文章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一、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因而,要科学制定劳动与技术的总目标以及开展各种活动项目的课程目标。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和动机,以及孩子的年龄特征,制定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各类目标。比如,教学“快乐的纸贴画”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完成一幅有生活情境的剪贴画,但学生对此类教学设计没有接触过,所以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你们准备这幅画以什么为主题?先命名。(2)画中会有什么?它们的位置分别在哪里?(3)在小组内,每个同学怎么分工?三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进入了合作学习的状态。各人发挥所长,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了分工,贴、画、剪,忙得不亦乐乎。但总有几个学生没有听从安排,以自我为中心,拖慢小组进程,甚至进行不下去。这时,教师就要教会小组长起好协调、指导的作用。教导学生向同伴学习应成为教学过程的本身,贯穿于教学内容的学习之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制定劳动与技术课程各类目标的基本依据。现在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具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学校的课程要有利于合作意识、民主意识与环保意识、创新思维意识等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与基本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我们孩子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育目标要具体体现这些基本要求。

三、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学科不断产生,学科门类日益趋向精细化,同时各学科门类之间的综合性不断加强,需要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各类目标,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1)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创新性、反思性、研究性、发展性的实践。学生通过一定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亲自参与与思考,更加深刻地了解自然与社会,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2)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学生走出书本,走向自然与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实践研究、综合探究、合作学习、生活学习、探究发现,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不可把学生再次捆绑在书本中进行教学,否则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不一致的。(3)劳动与技术课程真实地体现了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积极主动地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视野得以开阔,知识得以丰富,个性得以发展。(4)劳动与技术课程根本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让他们认识社会,感受生活,为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课堂教学的需要

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所以,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实践的发展史或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方面组织学习,归纳原理或概念,使学生学得实际些,理解得深刻些。要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对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响应,从而让学生适应社会及科技的发展。

五、结束语

劳动创造财富,也使人精神振奋。为给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劳动与技术课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基础学科。新课标体现了课程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劳动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反映了素质教育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志敏.当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2(03).

[2]王贵春,沈月飞.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效合作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3).

[3]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7

关键词:活动教学领悟感悟交流探究操练

品德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与活动型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新课程倡导的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说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在“内容标准”部分增加“教学活动建议”,以建议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

一、品德课活动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界定,小学德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这些活动主要以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为主,并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课堂始终充盈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

二、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

根据活动教学的方式与内容的不同,在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体验领悟式

体验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景模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都是体验类活动。所谓体验领悟,是指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发挥主动精神,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时,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里主动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比如打扫卫生、做简单的早点等,并写下自己的劳动体验。上课时,通过学生常接触的场景,将过去能做的、做过的劳动生动地表现出来,意在调动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回忆自己参加劳动的情景,着重谈谈当时劳动的过程。通过这些积累,再让学生认识学校的岗位,进而扩展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使学生明确完成好一项劳动,也要有一个好习惯。接着模拟“三・一班劳动展示会”,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参与到情境中去,展示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成果,抒发自身的情感。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劳动的感受更加明确起来,对劳动者的劳动发自内心地尊重、感激,进而明白了劳动是人生美好的品德。

(二)自主感悟式

活动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因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开展活动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看看谁的主意妙”这个环节时,我通过展示不同的教室布置示意图引起学生改善教室环境的兴趣,进而针对自己班级平时教室板报、墙报、卫生等方面问题,引导他们出出主意。在环境的创设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我觉得教室的黑板报应该出得有条有理,不能全画画,也要写上字。”“我想同学们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原位,不要到处乱放。”“桌凳要摆放的整整齐齐,乱了要及时整理”……不一会,学生就说出了许多改善意见,他们从主观上明白教室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让它变得更美,而不是用一些不好的习惯去破坏它。这种自主感悟式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真切体会,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自主感悟式活动主要包括情景模式、讨论、辩论等。

(三)交流探讨式

交流探讨活动包括讨论、评价、报告会、展览、广播、写标语、辩论等。在教学《我们的合作》时,其中有“谁的功劳大”这样一个故事,通过阅读,我让学生谈谈故事中探子、军师、将军和士兵、樵夫、说客各自做了什么贡献,“如果少了其中一种人,赵国能不能免于灾难?能不能说他们中某一位功劳最大?”在处理这个板块时,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然后紧扣“谁的功劳大”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争辩,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在合作中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对合作有新的理解、新的想法。

学会交流,是与人沟通的前提条件,擅长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因而在教学中,交流成为了师生间及生生间互相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

(四)设疑探究式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行为冲突、思想矛盾、真实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探究式学习。观察、调查、搜集、整理、辩论会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中“学校中的规则”这一环节时,针对“该不该守规矩”学生展开激烈辩论,有的支持“遵守规矩真麻烦!”有的支持“自己的一点小麻烦,换来的是大家的方便。”对于这两种观点,我始终处于中立状态,让学生充分抒发自己的观点。虽然在短暂的课堂辩论会上未有结果,但每一次的这种设疑探究式学习都给学生留下了一些思考,激发了他们探索的热情。课后,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还可以查阅资料、向学者求教等获得正确理解。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五)操练活动式

操练式活动以儿童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为主,如课标中列举到的演练、竞赛、绘制、办报等形式。在教学《我的同学很棒》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好剪刀、纸、彩笔等工具,上课时学生开始制作卡片,卡片内容是“我的同桌真棒”,卡片上不出现同桌的名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最后,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这个活动在动手操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平时观察中的积累,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所以我们的课堂教育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扣住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把学生的道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课堂教学中任何一次活动我们都不能将其一概归为某种活动类型,因为,课堂可能往往既是体验领悟式活动,又有交流探讨式活动的成分,或者几种活动兼而有之。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状况合理地组织,合理地指导,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清平.放眼生命的成长:第三章.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8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既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倡导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注重体验和实践环节,又能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我从2009年秋季起新课程开始使用到现在,一直进行教学设计的探索创新,努力更新理念,不断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以前的教学目标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有机组合在一起,教学目标更加科学、合理,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念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理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理解中职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运用目标:通过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努力使自己成为市场需求的劳动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正确分析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全面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职业中学学生的学情,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围绕重点进行教学活动,并顺利解决重点难点。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问题要浅显易懂,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忌深奥难懂,淡化一般概念。要坚持学生为本,教师备课时就要立足中职学生的视角和需求,选取中职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内容,并将知识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符合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规律。以《企业中的劳动者》为例,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依据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主力,能否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的质量,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常识,落脚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作劳动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行动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这是本课的重点。受传统文化中重文轻技观念的影响,学生包括家长对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有抵触情绪,但如果不能以劳动为荣,就难以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这也是本课的难点。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注意启发诱导

教无定法,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基于学情,注重实效,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适时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案例教学法。通过举例说明,层层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4.讨论法。针对课前、课上自主探究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或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又可以让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最终树立学习信心。5.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的魅力,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

(二)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拓展知识的运用,注重实践、体验、养成,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合理选择多种教学辅助媒体资源

情境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图片、案例、材料。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动态合理选择整合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用好教材中的图片、互动空间、连线职称。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更要把信息技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用好实物资源,场馆、教具、仪器、设备等。充分挖掘社会蕴含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使得每位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学生更是教育的资源,学生的爱好、体验、能力是资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探究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道理,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五、强调师生互动,突出以生为本

以《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为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播放视频《共和国的脊梁蓝领精英邓建军》提出问题:1.邓建军的故事和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2.你认为成为优秀员工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总结:劳动模范显身手,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好本领大有可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体现教师主导地位。

(三)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探究解疑。教师列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学纲,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质疑:为什么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师生通过互动空间展开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教师举例说明。本环节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生质疑,师生探究解疑。学生质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中职生的就业前景如何?连线职场当代工人杰出代表――孔祥瑞的事例给你什么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点评总结,加于肯定和表扬。导出我国技能型人才匮乏,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成为党务之急。就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学生极其关心的用工情况,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就业,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就业前途。教师适当地加于正确的引导和导向,教学效果将会非常显著。从而引出要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呢?

(五)体验探究活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让五个小组分别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五个方面搜集相关材料,说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需要什么素质,为什么需要?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素质?1.活动分组。学生分成五组,每组选出组长。各组具体分工明确。2.活动探究。各组依据自己的任务进行组内讨论,发表各自见解,完成合作探讨任务。3.全班分享。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在全班分享本组的活动成果,说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需要什么素质,为什么需要?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素质?4.师生互动。教师及时汇总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引导各组同学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激励学生。5.教师点评总结。通过学生精彩的讲解和表演,我们知道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确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这五方面缺一不可,我们每组同学都提出了培养这五方面素养的具体行为。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未来优质的“中国制造”奉献自己的才能。师生评出最佳活动小组和最佳表演个人和最具活力个人,加于鼓励和表扬。教师坚持“三贴近”原则,设计体验探究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本课的育人目标。

(六)学习评价。通过学习检测看了“我的青春故事”――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你的感想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你打算怎么做?检验学生的认知、运用目标。通过课外拓展,检验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对学生的德育课成绩采取综合评价,重在体验,重在感悟,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把对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的考查作为学生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本课来讲,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问题的解答、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后拓展作业的完成,以后两项为主要依据。

六、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最后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探索创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以《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为例。

(一)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活动。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说话,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激发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而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针对新大纲要求和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职业出发,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精选案例,设计问题,组织活动。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开展活动,层层深入,分析讨论使学生的认识从抽象上升到理性。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9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方法

一、劳动教育的现状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当新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们,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们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贪图安逸、好逸恶劳的思想观念在一部分学生的头脑中占了主流。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9小时,欧盟一些国家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6小时,我们的临国日本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1小时,在我们国家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仅有12分钟。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现实,笔者认为在高校很有必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二、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劳动教育的氛围

(一)从国家的层面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把劳动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五育”的内容(即德、智、体、美、劳),现实的提法中,往往只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非常重要的劳动教育边缘化,虽然在国家的有关政策中,有劳动教育的内容,但也是重视程度不够,要想真正提高未来国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劳动教育迫在眉睫。

(二)从社会层面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让劳动教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门必修课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学生到校就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点是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培养,如果学校过多的组织劳动教育就会遭到社会的非议,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三)从学校层面上,要真正落实国家政策规定,确实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施行学分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组织劳动教育,要像重视其它公共课一样重视劳动教育课。

(四)从家庭层面上,要让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要像帮孩子检查其它作业一样,督促其完成家庭中的劳动作业,并且也要做好指导和帮助,当好家庭劳动教师,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教师组织劳动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有所不同,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在组织教育过程中要认真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要按照思想动员、劳动实践、总结提高的三个阶段来具体组织实施。

(一)在思想动员阶段,主要给学生们讲清劳动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端正思想态度,让大家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使同学们明白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劳动史”,无论什么年代,劳动都是光荣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准则;从未来就业的角度出发,讲清现代社会急需那种“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懂得劳动”的人才,让同学们认识到现代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大众化,毕业大学生的定位就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消除那种好高骛远的不良心态,教育同学们在未来创业的过程中,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育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劳动、应对学习、应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让同学们明白“心态决定命运”这一人生哲理;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教育大家在劳动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讲安全,把安全工作贯彻始终;用和谐的理念,教育同学们发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以主人翁的姿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二)通过劳动的实践,使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明白以前每天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是有多少名辛勤的劳动者在为自己服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也让他们到一些监管岗位上去发现同学们的一些生活陋习,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把那些不好的习惯努力的改正过来。

(三)在总结提高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和班干部的讲评,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意识;让同学们写出心得体会文章,即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让他们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从内心深处强化了劳动的意识;让同学们在一起进行劳动心得的交流,即培养了同学们的在公众场合上台发言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增强对劳动的认识。

四、组织劳动教育的有关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实施,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保障。一是严格的考勤制度,每天要我们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勤,保证学生们能够按时上下课;二是详细的评价标准,制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四级评价体系;三是以目标任务作牵引,明确具体任务和标准,对每天的劳动任务进行量化;四是情况反馈的实施,及时的将一周来学生们的表现和成绩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所在的系别,让直接管理学生的系和部门了解学生的劳动表现情况。

五、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

保定学院在劳动教育中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融洽了同学之间关系。二是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以校为家的意识更强了。三是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校园卫生的意识增强了。四是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发奋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五是认识到了劳动的光荣和伟大,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更深了。六是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该课程实施以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作为管理创新宣传了该校《积极创新劳动教育课》的作法;河北省高校后勤通讯作为内部交流资料宣传了该校《坚持育人为本,创新育人环境》的作法;2007年该项目以“育花、育草更育人为题”获得保定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三等奖。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篇10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可雇佣性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作者简介]皮建华(1964-),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管理学。(云南 昆明650091)徐明祥(i980-),男,云南丽江人,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系,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云南 楚雄6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000007)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89-02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雷同与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个性化等,由此导致人才的可雇佣性较低。笔者从可雇佣性的角度,以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为例进行探索,以求找到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

一、基于可雇佣性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框架

andresdeGrip认为可雇佣性是指劳动力个体在借助人力资源开发工具(学校与培训机构)的基础上,融入工作任务(雇主)和工作环境(劳动政策、劳动力市场等)中并做出反应后,所展现出的能够维持自己劳动力市场价值的能力和愿望。由此可构建一个影响劳动力个体的可雇佣性函数,表示为y=f(p,e1,t,e2)。y表示劳动力个体的可雇佣性。劳动力个体(p,personali-ty)(知识、技能、能力、特征、行为、个人背景等)、雇主(el,em-ployment)(岗位要求、企业发展情况等)、教育与培训机构(t,trainings)(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等)、环境(e2,envkon-men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定了劳动力个体的可雇佣性。从对可雇佣性的概念分析来看,可雇佣性是抽象的,缺乏具体化指标和可操作性。许多研究表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具有共同的内核,可雇佣性技能是衡量可雇佣性的有效指标。在胜任力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KSaos(Knowledge,Skills,abilities,otherCharacteristics)分析框架可作为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的共同核心,以此形成连接两个概念的基础(见表1)。由此,笔者依据可雇佣性技能,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劳动力个体、雇主、教育与培训机构和政府四者之间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相互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转变

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才需求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激增。笔者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2001-2010年(共37季度的数据)全国大部分城市(一、二线城市)的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求人倍率均值来看,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均值分别为1.31、1.35、1.55、1.74、1.86,并且随着技术等级的提高,求人倍率呈递增趋势;但从供求总量看,2001-20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求人倍率除2010年第一季度为1.04大于1外,其他季度均小于1。这说明当前的失业为结构性失业,同时也说明劳动力可雇佣性较差。英国《经济学家》调查表明,缺少合格员工是600名在亚洲经营的跨国公司总裁在中国和东南亚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雷同、缺失与模糊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如职业)、培养规格(知识、技能、胜任力等方面的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是核心,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表现形式,课程设置是关键。笔者通过网络搜集了近三十所高等院校(9所院校缺失)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研究经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培养职业目标上来看,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专门人才、专业人才,表述上略有不同,内涵皆相同,且可以用于任何一类人员的培养定位;其次,从就业领域来看,要么缺失,要么大而化之(企事单位、政府、群众团体);最后,从培养规格上来看,虽然都突出了人力资源,但要求基本都是政策、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与技能、管理职业素质、人际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企业认可的可雇佣技能,如解决问题能力、识人能力等,则未涉及。

(二)课程设置的雷同、理论化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表2是笔者通过网络搜集到的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主要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邓小平理论、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相同的,没有体现特色,且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强调理论。美国成人教育家达肯沃尔特曾指出:“成人学习者重视的是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是学术性,他们注重应用而不注重理论,注重技能而不注重知识或信息。”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注重技能性、实用性。

四、基于可雇佣性的课程设置优化方案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得,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把学历教育与技能开发相结合,培养具有企业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化、技能化、多样化。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胜任特征模型,提出基于可雇佣性的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见表3。

1 学科基础课(一)。黄长凌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需求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认证规范两个视角进行论证,认为建构人力资源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学术基础是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数量分析。

2 学科基础课(二)。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可雇佣性角度考虑,课程设置总体上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突出方向,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指导思想。

3 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遵循了流程管理的思想,即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系统、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培训开发系统、考核评价系统、薪酬分配系统。课时设计遵循1/3理论,1/3案例,1/3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则按照专业技能课程一课程开发与设计―综合训练三个环节进行。

4 法律、咨询、管理模块。选修课根据多元智力理论设置了三个方向,即法律方向、咨询方向、管理方向,学生可选择三个方向中任何一个进行侧重学习。这样设置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5 政治思想模块。政治思想类课程由必修课变为选修课,考虑到成人学习特点和已有学习基础,此类课程必须选修3-5学分方可毕业。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经省教育厅批准正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