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考核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1:19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1

一、不断改进教师评价制度,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教师评价模式不但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评价教师不能“唯论文”“唯帽子”,要建立多元教师评价制度,全面衡量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业绩、态度和师德。教师评价应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式:校长评价(行政人员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

1.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反复讨论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临泽一中教师考核办法》,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模首要要求。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有些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德育工作,学校在考核中加大了德育考核的分值,引导教师注重德育工作,好多女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

2.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评优树模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些措施的落实,激发了老师的干劲,使临泽一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迈入全市前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是教育事业最重要的评价指挥棒,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五唯”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高考制度,不“唯分数”,建立综合的学生水平评价体系,录取学生以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依据。

1.完善德育评价。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领先地位不容置疑。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明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深刻道理。我校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设立德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2.强化体育评价。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学校每年请小屯卫生院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检测,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3.改进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把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临泽一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的智育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而言美育、劳动教育成为短板。为了提高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质量,学校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把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制定和完善了《临泽一中美育工作年度计划》、《临泽一中艺术教学规范》、《临泽一中音体美教师单列考核办法》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规定标准,在各学年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开课达到体育每周2节,音乐、美术每周各1节,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

同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劳动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生每学期参加劳动教育课不少于20课时。根据我校实际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每班每月集中上劳动课半天4课时,由教导处制订学期总课表,每天安排一个班级上劳动课。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加强和落实,学生的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更加规范,也促进了我校美育和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弥补了短板,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逐步探索、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事实,对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的系统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德(思想品德)、智(学业水平)、体(身心健康)、美(艺术素养)、劳(社会实践)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2

关键词:劳动法课程;职业能力;实践性教学;教学方法

一、劳动法课程介绍

劳动法课程是教育部法学专业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在高职高专法律教学中,它是法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文秘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全国各类成人法学教育已将劳动法学纳入法学教育体系中。本课程是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法律人才服务的,是高等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分别为立法简史部分(外国、中国、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基础理论部分(劳动法概述、法律关系、劳动法主体)、劳动关系协调部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和职工民主管理)、劳动基准部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劳动保护)、劳动保障部分(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和劳动执法部分(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督)。本课程的重点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调解、仲裁、诉讼);难点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及社会保险的争议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度,明确劳动权利和有关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提高劳动维权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我国现行劳动法法律体系,掌握劳动法的概念、产生,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基准工资,劳动保护,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律规范;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并能根据劳动法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劳动实务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辩论能力、沟通能力和书写能力;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职教育不仅在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更着力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校童国梁校长的调查发现,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占选拔比重的70%,另外30%才是职业技能。因此在劳动法授课过程中,应坚持把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素质、文化素养的锻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文化化人、文艺养心的作用。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狠抓纪律道德教育,包括礼貌修养,感恩教育,尊重他人,团队协作,珍惜生命,心理健康等等。

二、劳动法课程教学宏观教学设计

1.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高专法律教育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能,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见习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依托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司、企业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得到第一手的真实案例,先由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具体步骤与方法,然后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对案例进行共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聘请校外专家定期来校讲座、授课。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将来毕业后走入社会,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真正实现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2.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法律教育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与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教学方法与其他文科类科目有共同之处,如,课堂讲授、谈话答疑、指导阅读、作业练习、课堂讨论、指导论文撰写、社会实践和实习等,就上述内容人们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常见的法律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来理解法律,模拟教学法则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模拟审判、模拟听证。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优势,不可相互替代,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

劳动法既有理论课又有实践课。理论课应以系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要教学环节,辅之以案例分析和讨论。高职法律教育是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理应更受到人们的重视。案例是说明理论和加深理论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有效的教学材料,为我们理解法律打开了一扇窗户。案例教学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恰当地使用案例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使用案例或使用案例不当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模拟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给学生锻炼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它包括观摩和模拟两部分。观摩是组织学生旁听司法审判和听证会。模拟是学生自己充当诉讼参与人进行模拟审判或者举行模拟听证会。学生通过模拟教学活动,亲身体会司法、执法活动,产生直接的感受,使教学与司法实际接近。所以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但它只适用于诉讼性内容的课程,对于纯理论性或非诉讼实务的教学内容就不宜采用模拟教学法。

3.遴选优质教材进课堂

目前已出版的适合高职法律课程的教材不多,虽然其中也不乏精品教材,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高职高专法律教学规划”教材共13部,但令人遗憾的是该套系列教材并未涵盖劳动法。由于没有统一的高职高专劳动法教材,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本科教材或校本教材。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定位,高职教材必须充分体现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要求,体现理论知识为技能培养服务的原则,能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便于在教学中边讲边练,教授、示范、练习相结合,既够用又能兼顾学生多方向发展需要。同时,高职教材必须区别于本科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与本科教材相比,高职教材的应用性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教材又要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和深度。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理想的教材体系应当是一个总的任务囊括一个个分任务,整本教材是一个大任务,每个模块(单元)是这个大任务流程中的子项目。

三、劳动法课程微观教学设计

1.精挑细选案例,营造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气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而案例是法律适用的结果。在劳动法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通过案例分析或者案例讨论来辅助教学。如何使用案例是一个科学的操作过程,精挑细选案例是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案例,必须是有“教学价值”的典型案例、疑难案例,即能够升华理论、说明法律问题、容易造成错误理解和判断的案例。特别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如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争议处理方面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对案例的认识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法律,运用法律。这样,通过把法律条文的理解与运用放到具体案例中,实现法条、法理与实例无缝接入,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材料的丰富性。当然,也需要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探索“情境设置,任务引领,真实载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要围绕法律、文秘、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法律服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合理展开;以典型案例引领工作任务,构筑学习情景,不断探索“情境设置,任务引领,真实载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劳动合同教学为例,我们可以把劳动合同设计为一个项目(模块),该项目又有劳动合同订立的争议处理、试用期争议处理、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的争议处理、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争议处理等不同的任务。在指导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依照下列流程实施教学:教学目标―案例导入―工作任务―案例解析―实务训练―重点法条。通过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可以为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

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有力手段,成绩考核也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在劳动法教学中,对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单纯的“记一记,背一背,考一考”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加大平时成绩考核的力度,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过程评价,它能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调整活动计划,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评价。

当然,要使劳动法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以一定的保障机制如师资保障、激励机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评估体系等为依托。

参考文献:

[1]服务校企合作政府应当“媒婆”,企业与学校可跳和谐的“双人舞”[eB].

[2]马善红,赵胜营,邱志强.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8):29-30.

[3]邢曼媛.谈谈法学教学方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2):145-146.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3

关键词:弱智儿童;劳技教育;探索

劳动和职业教育是残疾儿童实现全面发展,将来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是培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普遍应用的技能。基于弱智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通过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手工艺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等途径,使弱智儿童养成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为日后进入社会、进而自立于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我校在对弱智儿童的劳动职业教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

低年级(1-3年级)阶段以自我服务为主,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弱智学生的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每个年级约安排16项劳动技能。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每学习3-4项内容,就进行一次综合练习。

中年级(4-6年级)阶段以学习家务劳动为主。要求学生学习管理自己的生活、料理家务,并适当地参加公益劳动及简单的生产劳动。

高年级(7-9年级)阶段,以学习简单生产劳动为主。要求学生在学习管理自己生活和料理家务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简单的职业技术技能。

以上各年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但教师要详细记录调整原因。

二、采用多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我们主要从以下七个渠道完成教学任务:

(一)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这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渠道。1-4年级每周安排2节劳技课,5-8年级4节。

(二)在其它学科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在文化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学生能力、强化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践证明,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掌握,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行,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我校分别设立了编织、缝纫、书法、舞蹈、剪贴等多个兴趣小组。采用了打破年级界限,按智力、能力、爱好自由选择,适当调整的方法,保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三、遵循多原则指导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工作

(一)适当性原则。指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个体本身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每一堂课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所收获。例如学习《削铅笔》一课,较好的学生要学会用小刀子削铅笔的方法;较差的学生只掌握用转笔刀削铅笔;再差的学生能认识铅笔刀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削铅笔就可以了。

(二)激发兴趣原则。由于弱智儿童缺少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兴趣。

四、建立评价体系,及时对劳技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对劳动技术教育效果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测验的内容:

1、劳动基础知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

2、劳动基本技能: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技能。

3、劳动态度和习惯:包括是否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劳动是否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等。

(二)测验的形式

分理论和实践及平时表现三部分进行考核。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口试两种形式。低年级以口试为主,高年级以笔试为主;实践考核是通过现场操作比赛的形式进行,当场打分。平时表现是以日常的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及劳动态度为主进行打分。

(三)计分方法

采用等级评定法。即优、良、中、差。三种考核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理论20分,实践40分,平时表现40分。三个分数之和达到90—100分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中等,59分以下为较差。

五、劳动技术教育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素质和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2、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锻炼了他们的毅力,树立了初步的劳动观念,懂得了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

3、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补偿和矫正作用。使他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扩大、加深了,感知觉和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还增进了弱智儿童与周围人员的交往,培养了交往能力,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协作等良好的品质。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4

第一条依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劳动教养机关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工作,应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三个像”的要求,坚持办劳动教养工作特色的方向,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因人施教,疏通引导、着力改造、以理服人的原则。

第三条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坚持以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核心,以技术教育为重点,辅之以文化教育,通过教育促使劳动教养人员转化思想、矫正恶习,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四条对劳动教养人员教育,坚持入所教育、常规教育、出所教育三个阶段,坚持共同教育、分类教育、个别教育、辅助教育与社会帮教相结合,实现课堂化、制度化、系统化、正规化。

第五条坚持全面办学、整体办学、长期办学的指导思想,结合司法部《关于劳动教养学校上等级的评选规定》开展劳动教养学校上等级工作,以推动劳动教养工作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机构、职责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劳动教养管理局(处)设教育处或科,其职责是:

(一)拟定全省(区、市)劳动教养人员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写或指定对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协同政工部门组织教师的业务培训;

(三)掌握全省(区、市)劳动教养人员教育工作的情况;

(四)指导、检查、督促劳动教养场所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工作对教育成果进行考核;

(五)检查指导创办劳动教养学校工作,负责办学复查、升级资格考核、呈报工作;

(六)定期分析劳动教养人员思想动态,坚持思想动态报告制度,对重大思想动态要及时上报;

(七)掌握全省(区、市)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参与全省(区、市)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劳动教养场所设教育科,其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劳教局(处)规定。

第八条已经办成劳动教养学校的劳动教养场所,设校务委员会,下设教务处和政治、文化、技术教研室,具体负责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驻地分散的场所,可建立分校,并设立相应的教育机构。

第九条劳动教养场所大(中)队设教育干事。其职责由劳动教养场所规定。

第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劳动教养管理局(处)、地市司法局劳教处(科)、劳动教养场所各大(中)队应有一名领导干部主管教育工作。

第三章教育经费、设施

第十一条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经费标准为每人每月不少于4元。教育经费从劳动教养人员人头费中列支,没有实行全额补贴的劳动教养场所,可从生产收入和地方财政补贴中解决。

第十二条教育经费由教育部门统一支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劳动教养人员课本、书报、教学资料、文体用品。

第十三条教育经费务必做到专款专用,当年使用不完的,可转入下年继续使用,不得挤占或挪用。对没有按规定用好教育经费的单位,应限期纠正。

第十四条劳动教养场所要有专用教室,并配足课桌椅。劳动教养场所要有专用的教研活动场所和必要的教学用具。应有体育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配备适应的图书报刊、文体活动器材。

第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教养管理局(处)应设电化教育中心。劳动教养场所要设电化教育室,配备电化教育设备。

第十六条应建立教育设施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具体管理规则和使用办法由各单位自定。

第十七条不得挤占和挪用教育设施设备,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教育设施严重失修和损失,而影响教育工作正常进行的单位,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分别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章教师队伍、职责

第十八条劳动教育场所专职教师必须由干警担任。要坚持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稳定的、具备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人数按劳动教养场所在册劳教人员的5%配备。其中政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文化、技术教师各占30%。文化、技术教师不足的,可以挑选劳动教养期执行半年以上,表现好、能讲课的劳教人员协助教师,担任一部分文化课和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第十九条劳动教养场所教师实行聘任制,担任教师的干警、工人均由劳动教养场所发给聘书。

第二十条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热爱劳动教养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思想作风正派;

(二)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

(三)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

第二十一条教师必须履行如下职责:

(一)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二)按时授课,保证教学质量;

(三)根据劳动教养人员实际情况布置作业,按时批改并做好作业讲评;

(四)严格执行考试纪律,认真阅卷,准确评分;

(五)认真填写课堂记录,做好劳动教养人员学习考评工作;

(六)做好课外辅导和思想转化工作。

第二十二条建立教师岗位责任制,开展优秀教师、个别教育能手等评选活动,定期进行表彰。对不合格的教师及时调离岗位,收回聘书。

第二十三条劳动教养学校要在当地教育部门备案,对于经当地教育部门认可的专职教师,按照普通中等学校职称系列评定职称;对于超工作量授课和兼职教师的授课,按课时发给适当的补贴。

第五章入所、出所教育

第—节入所教育

第二十四条劳动教养场所必须建立入所队,对新收容的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入所教育。入所教育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授课40课时。

第二十五条入所教育内容:劳动教养法规、劳动教养工作的性质、任务、方针和政策教育;认罪认错教育;劳动和安全生产教育;劳动教养人员守则;一日生活规则教育和文明礼貌行为规范训练。入所教育使用司法部劳教局统编教材,并根据本地实际编写补充教材。

第二十六条入所教育结束时,班组要进行评议。干警要对劳动教养人员在入所教育期间按表现做出鉴定。入所教育形成的包括劳动教养人员写的书面总结、自传、个人改造规划、鉴定等档案资料,教育结束后随人一并转给劳动教养人员所在中队。

第二十七条入所教育未结束前,不得分配到中队,特殊情况须由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节出所教育

第二十八条劳动教养场所必须建立出所教育队或班,对即将解除劳动教养的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出所教育。出所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0天,授课不得少于30课时。

第二十九条出所教育要有专职干警负责进行系统的思想、前途、遵纪守法、形势政策等教育。使用司法部劳教局统编教材。

第三十条对即将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要按改造质量标准进行改造成果的考核,并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鉴定。

第六章政治教育

第一节基础教育

第三十一条劳动教养场所必须对所有劳动教养人员进行政治基础教育,一般以中队为单位编班。

第三十二条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常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基础知识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教材以司法部劳教局统编教材为主,各省(区、市),可依据本地实际自编补充教材。

第三十三条基础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实行课时制。年总课时为230课时,其中:法律常识教育60课时,思想道德修养50课时,人生观教育40课时,爱国主义基础教育40课时,形势政策教育40课时。基础教育实行周期性教学,一般情况下,以一年半为一个教学周期。

第三十四条劳动教养人员的基础教育要进行考试,凡成绩不及格者,允许补考一次,补考成绩不及格者取消本教学周期的减期资格。

第二节分类教育

第三十五条劳动教养场所必须针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罪错性质进行分类矫治教育。劳动教养人员罪错类型,按照劳动教养人员所犯的案情性质分为财产型、滋扰型、性罪错型、吸毒型与其它类型。

第三十六条分类教育按劳动教养人员所犯罪错性质类型编班,采取课堂教学为主,个别教育与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用司法部劳教局统编教材,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自编补充教材。

第三十七条分类教育要与基础教育同步进行,授课时间不得少于50课时。

第三十八条分类教育结束时,要进行综合考评。主要考核学习成绩、认罪认错态度和现时改造表现。考核结果和奖惩挂钩。

第三节个别教育

第三十九条个别教育要以认罪认错、做四有新人为中心进行。要掌握劳动教养人员思想转化的最佳时机,作到及时教育,对劳动教养人员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第四十条个别教育必须坚持针对性强、有的放矢的原则。要针对劳动教养人员的认罪认错情况、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现实表现和近期思想动向制定教育方案,讲究教育效果。

第四十一条干警进行个别谈话教育要有记载,并建立检查制度,一线管教干警每月找劳动教养人员个别谈话教育要在15人次以上。每名劳动教养人员每季度至少接受一次个别谈话教育。

第四十二条劳动教养场所实行个别谈话教育逐级考核。大(中)队教育干事定期向教育科汇报本单位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情况,劳动教养场所定期组织个别教育经验交流活动,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第四十三条个别教育的重点是必须做好难改造人员的转化工作。凡下列行为之一者可定为难改造人员:

(一)恶习深、长期不认罪错,经常顶撞管教干警,拒绝接受教育改造的;

(二)抵触情绪严重,具有较强的意识和行为,散布反改造言论,煽动闹事,经教育无悔改表现的;

(三)“两非”组织的骨干、非法宗教帮派组织的成员,坚持反动立场,继续散布反动言论的;

(四)在劳动教养场所拉帮结伙、以强欺弱、打击报复的;

(五)捣乱、破坏场所改造秩序,抗拒劳动、无故不参加教育活动,屡教不改的;

(六)以自残、自杀、绝食为手段,抗拒教育改造、经教育不改的;

(七)有逃跑史的教养人员至今仍有逃跑迹象的;

(八)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经教育不改的。

第四十四条认定难改造人员,要填写难改造人员审批表,报所教育科审批、备案。必须建立难改人员档案。对难改造人员要实行干警承包责任制,做到“包管、包教、包装化”。承包干警对所包人员每月必须进行四次以上的个别谈话,要定期将转化情况记入档案。

第四十五条大(中)队要建立难改造人员讲评制度,凡具备下列条件的,经所教育科批准,可办理解脱手续:

(一)改变违法犯罪的立场、观点,能够认识罪错事实和危害;

(二)原有对立情绪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控制或矫治,能遵守所规纪律,服从管教;

(三)能认真参加各项教育活动,积极完成劳动生产任务;

(四)有其它突出成绩的。

第四十六条场所教育科、大(中)队要定期总结交流对难改造人员教育转化的工作经验,事迹突出的要进行表彰并及时上报。

第四节辅助教育

第四十七条劳动教养场所要结合劳动教养人员特点和本单位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与文化娱乐活动,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第四十八条劳动教养场所要办好由干警负责编辑的小报。大力宣传党的劳动教养工作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教育改造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大好形势与先进人物的事迹。

第四十九条劳动教养场所应以所或大队为单位建立图书室。图书室的书籍、报刊必须思想健康,定期向劳动教养人员开放,并制定管理制度。

第五十条办好黑板报和壁报,及时反映劳动教养场所改造工作动态,教育改造成果。内容要新,针对性要强,并要定期更换。

第五十一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录相等手段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活跃劳动教养场所的文化生活。

第五十二条劳动教养场所要成立文艺演出队,自编自演反映改造生活的文艺节目。节假日要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第五十三条组织劳动教养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劳动教养所每年举办一次体育运动会。

第七章文化教育

第五十四条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文化教育应以扫盲、小学为主,有条件的可开展初中、高中文化补习,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鼓励其自学。

第五十五条凡年龄在45岁以下、劳动教养期在一年以上的劳动教养人员均应参加文化教育。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应进行扫盲教育,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教养人员应进行小学教育,具有初中一年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教养人员应进行初中文化补习。教育时间每年不少于195课时。

第五十六条文化教育的教材,采用司法部劳教局编印和推荐的教材。

第五十七条对学习认真刻苦、考试成绩在95分以上的劳动教养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期末结业考试不及格者,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可在百分考核时罚分。

第五十八条凡完成扫盲、小学教育,经考试合格的劳动教养人员,由当地教育部门或经教育部门授权的省(区、市)劳教局统一发放证书。

第八章技术教育

第五十九条技术教育应坚持“立足改造思想、着眼解教就业、服务所内生产、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六十条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技术教育主要是对在岗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送劳动教养前无职业、无技术专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年龄在40岁以下、劳动教养期一年以上的劳动教养人员进行职业技术的培训。授课时间每年不得少于130课时。

第六十一条要根据社会需要设置技术培训专业,参照当地劳动部门开办的职业培训班所设课程与教学计划安排教育内容,规定课时。劳动教养人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专业。

第六十二条岗位技术培训教材根据有关行业的生产项目要求自行编写。职业技术培训教材采用劳动部门编写的教材或当地劳动部门认可的教材。

第六十三条职业技术培训经费主要从生产收入中提取,也可从劳动教养人员劳动所得中适当收取。

第六十四条由当地劳动部门或受其委托的劳动教养机关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结业考核,经考试合格的,由劳动部门发给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第九章社会帮教

第六十五条劳动教养场所教育部门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每年制定社会帮教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十六条劳动教养机关要主动与区县以上政府、大型厂矿、企事业单位签定联合帮教协议。负责教育改造工作的大(中)队可直接与劳动教养人员家属、原工作单位或当地公安机关、居委会、村委会签定帮教协议,帮教协议要明确规定各方所承担的责任。

第六十七条加强同当地党、政、工、青、妇、社会各界的联系,有目的计划地邀请各级领导和知名人士到劳动教养所视察或聘请为辅导员,帮助指导工作。

第六十八条邀请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到劳动教养场所宣传报导劳动教养工作的成就与先进人物的事迹、工作经验,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第六十九条邀请社会上英模、先进人物、知名人士和解教后表现好、并做出显著成绩的典型人物到劳动教养场所作报告,配合做好教育改造工作。

第七十条根据教育改造工作的需要,组织劳动教养人员到社会参观学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第七十一条不断总结推广落实社会帮教工作好的单位与个人的经验、事迹,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表彰。

第十章教育工作考核

第七十二条对教育工作必须严格进行考核,并制定考核细则。

第七十三条教育工作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一)政治教育入学率、考试及格率;

(二)文化、技术教育的入学率、获证率;

(三)难改造人员转化率;

(四)社会帮教覆盖率;

(五)个别教育的完成量;

(六)入出所教育率;

(七)分类教育的受教育面与教育效果;

(八)辅助教育的工作制度、活动内容、方式与效果;

(九)师资队伍建设;

(十)教育经费使用;

(十一)教育机构设立;

(十二)教育情况统计、教育档案管理等。

第七十四条依据考核结果应评出教育工作等级,并与单位主管领导、干警的政绩、奖金、评选先进挂钩。当年未完成教育指标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评优。

第七十五条劳动教养场所教育科应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劳教局(处)必须于每年七月十五日前和次年一月十五日前,将上半年和全年教育工作情况按司法部劳教局制定的表样中规定的内容,及时准确地报部劳教局。报表填写人和审核人要签字盖章。

第七十六条建立教育档案,做好原始资料积累工作。必须做好下列表簿的存档保管工作:

(一)劳动教养学员登记表;

(二)劳动教养人员学习成绩册;

(三)难改造人员情况登记表;

(四)干警个别谈话教育情况考核登记簿;

(五)教育研究活动纪实;

(六)社会帮教活动记事;

(七)劳动教养人员改造积极分子事迹记实簿;

(八)重大教育活动记实;

(九)辅助教育记事;

(十)教学日志;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5

一、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

二、各地教育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积极推动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职业学校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职业学校要瞄准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突出办学特色,切实改进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各地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要求,研究确定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具体办法。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应分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规范的职业名称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类别进行。同时,鼓励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多种职业技能,实现一专多能,拓宽就业渠道。

四、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积极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职业学校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其毕业生申请参加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理论课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视为鉴定理论考核合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对于培养学生复合技能的专业,除考核所需的基本职业理论和技能外,应增加应用能力、核心能力等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核。

部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及少数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发给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建站的原则,充分发挥和利用职业学校的优势,选择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和督导员的资格培训和管理,严格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审批程序,加强对鉴定所(站)鉴定日常督导,并实行年检制度。

六、各地人事部门要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适合于职业学校特点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方式。经人事、教育和相关专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估认定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可直接申请参加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对职业技术学院和具备条件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实行免试部分科目等政策,逐步实现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

七、大力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要面向城乡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加强对农村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等综合素质,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同时,要积极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和已经在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年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学习和培训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对技能鉴定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县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执行准入制度

1.严格控制编制外聘用人员。各幼儿园原则上不再新聘用编制外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聘用的,需书面报县教育局同意批复后,以公开招聘的形式进行。

2.逐步提高教职工持证上岗率。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保育人员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经相关机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卫生保健人员须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取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培训合格证》。幼儿园各类工作人员,须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和无精神病史证明后方可上岗。签订聘用(劳动)合同时,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不得将岗位确定为“教师”。现有尚不具备相应资格和合格学历人员,应限时取得教师资格和合格学历,到2015年仍不具备相应资格的解除聘用(劳动)合同。

二、切实加强业务培训

3.将从事幼教工作的各类人员统一纳入培训规划,以五年为一周期,以园本培训为主体,以县级以上培训为引领,实施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

4.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园本研训活动,建立健全常态化园本研训机制,根据办园特色和实际教学问题,广泛开展案例教学、现场诊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园本研训活动,构建以提高科学保教水平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5.加强幼儿园教职工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各幼儿园要重视教师、保育员等岗位基本功训练,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局定期进行的基本功考核,不断提高教职工岗位技能,营造爱学习、敢拼搏、比贡献的校园氛围。

6.鼓励和支持幼儿园教师通过自考、电大、函授、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参加学前教育本、专科学历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到2015年,各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应达到90%以上。

三、依法保障教职工权益

7.各幼儿园要按照《劳动合同法》和《省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聘用制暂行办法》规定,依法与在岗人员签订聘用(劳动)合同,并按相关规定为专任教师办理人事。

8.依法保障自聘教师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与在编幼儿园教师同等的待遇。

9.认真执行《县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工资发放指导意见》,按规定为正式聘用的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保证教师收入不低于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合理拉开幼儿教师收入差距,

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10.各幼儿园应每年组织教职工体检一次,在岗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持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四、认真抓实考核管理

11.从2013年起,县教育局将公办幼儿园自聘教职工纳入年度考核管理。各幼儿园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标准,全面考核教职工的德、能、勤、绩情况。有下列情形者,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⑴违反县教育系统“八条禁令”,经查属实的。

⑵组织、参与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

⑶从事第二职业,严重影响工作的。

⑷年度考核规定中其他应定为不合格的情形。

12.在岗人员因本意见第11条⑴-⑶款等师德原因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因业务能力等其他原因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培训一学期,培训期间只发基本生活费,期满后考核仍不合格的予以解聘。幼儿园解除教职工劳动关系,不得违反《劳动法》和《省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聘用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五、附则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7

主持人提示: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加强课程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与评估。

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学副校长纪联昕:对未来的劳动教育课开展方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劳技课的开展要有一个较完善的可操作的顶层设计,建立一套可行的考评制度。针对南北不同的地域、城市与乡村以及不同学龄的学生,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应区别对待;建议对劳动工具的配置、配套的劳动设施设备、劳动实践活动的经费等要得到保障;建议每个区(市、县)属地要有一个条件较成熟的劳动实践基地;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支“能文能武”的稳定的劳技课教师队伍。

广东省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长蔡练:“用最生活的教育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是学校和美特色教育目标之一。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是“诗意校园”的重要内容。学校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把劳动教育的内涵从体力劳动拓展到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之中。例如:学校开设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系列特色课程,旨在通过自制果酒、插花与花语、茶艺等方面生活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爱劳动、会生活、懂情趣的美好情操。学校重视建立班级劳动考核制度。本学期,组织开展“课前一扫”活动,各班级在上课前,完成本班在校内公共区的包干劳动,全员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中。检查劳动态度和效果,每周班级常规评比,将卫生包干劳动常规化、制度化。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校长卢大锋:根据实践性原则,学校构建了课堂教学、家校结合、定向培养等劳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感知――实践――导行,即通过教师对劳动技能的介绍,初步感知所学劳动技能的内容;通过教师小步子多循环的实验演示,明确每个环节的要点;通过教师的亲自指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相应的劳动技能;通过教师创设与所学劳动技能相关的活动,验证学习效果。家校结合模式:学校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相结合,各项教育内容均可利用此模式进行。比如学校在劳动课中学习做简单饭菜,课后就可以利用家庭这一延伸的课堂,进行实践性操作。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做好有效沟通,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定向培养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班级。每年学校对毕业生都尽可能提供就业帮助,学校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一旦确定,学校就依据用工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从而使学生很快地适应工作。

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主持人提示:作为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劳动技术教育,要想深入开展,必须触动内心世界,成为孩子自己的需要,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校长毛展煜:劳动教育要和坚韧品质、合作能力的形成相结合。劳动实践本身就是艰苦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某些艰难困苦和曲折磨难,非常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劳动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们自觉主动地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战胜困难,逐步养成坚决果断、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同时,劳动教育还要和服务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承担的义务。孩子虽小,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孝敬长辈,有义务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要培养孩子们自觉为学校服务、为社区服务的精神,承担包干区保洁,为社区做义工等。同时,在劳动习惯养成中,培养他们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责任心。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校长卢红胜: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强化了班级的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这对于实现中国劳动教学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每一次活动,学生的热情特别高,从原来不爱劳动,怕苦怕脏怕累,到如今能翻地、种植、管理,无不体现着学生劳动能力的质的飞跃。因此,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劳动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位置上来;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教育课教师队伍;要争取各级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开课;还要狠抓考核评估手段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劳教考核评估手段,考核学生动手能力,最基础最通用的技能等方面。

广东省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长蔡练:我校的劳动教育,不拘泥于传统的说教,以特色主题活动、特色课程设置等渠道进行,充分创设体验情境,教育方式生动有趣,说服力强。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品尝劳动的成果,逐步养成热爱生活、感悟道德、热爱劳动、知行合一的好品格。学校秉着“行胜于言”的精神,坚持开展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活动与每年的“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按时开展,使之常规化。把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进行,固定课时、场所,开发校本教材,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学校在“行胜于言”的探索与实践中,使劳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课程化和生活化,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日益成熟。

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内

主持人提示:劳动是一堂大课,它的教室是全社会。要真正体现劳动的意义,还须到课堂之外的广阔社会之中去历练、感受。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张艳红:学校的课堂,相对来说是有限的,而课外、校外是无限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和校区优势,打通校内与校外的屏障,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比如,我校和洋河集团联合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深入到酒厂的酿造车间、灌装车间,了解到一瓶酒要经过粮食原料的粉碎、配料、加曲、发酵、糟焙等24道工序,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学生们在包装车间亲手贴好酒瓶上的标签,把它装进包装箱,亲身感悟劳动的幸福和价值。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亲眼见、亲耳听、亲自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劳动技能,养成了劳动习惯,突出了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8

要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行“双证制”,必然要解决如何加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中职学校的应用,通过鉴定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实验,收到较好的结果。学生毕业持证上岗,能力与水平受到行业的首肯,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又反过来促进了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关键词:培养目标国家职业标准技能衔接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订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规定“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因此,推行“双证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需要,也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最终面向社会、走向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进一步说是关系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要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行“国家职业标准”,必然要解决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衔接的问题。对于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我们过去很少涉及,但确实是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深思并迫切解决的新问题。笔者打算在本文中就如何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融合的问题与同仁探讨。

一、打破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国内多数职业中学前身是由普通中学改制发展而来的,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与普通教育模式相一致,带有很深的传统烙印,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教学指导思想,严重束缚了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重庆某大区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15所,电子类专业细分有:电子产品维修、电子设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电子电工、数控机电等,但目前还沿袭普教的统考模式进行雷同的课程设置,体现不了专业特色,这是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思想影响所致。这些专业虽然与电子相关,但各自课程设置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充分适应行业用工的需要。职业教育要适应劳动就业市场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需要,首先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这一根本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四大基本要素――即“两类技能”(某一特定岗位需要的专项技能和多种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技能)和“两个基础”(就业后在一类相关职业内转岗的基础和继续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跳出不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因此,加强职业中学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管理,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有机地相结合,切实落实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教学,是提高职业中学教学质量,推行“双证制”,保证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

二、行业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的最大需求

明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观念,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目标密切联系。

1.分析研究修正职业中学学生培养目标,使之既能达到职业中学学历教育要求,又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培养目标有修正的必要,虽然现有的职业中学学历教育培养目标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完善,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但结合我国现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的就业市场,和日趋国际化的工业体系结构,培养目标的第一步修正就要考虑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这一紧迫问题。这个目标可否是“具有合格中职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所从事的职业(工种)中具备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与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并为现代企事业需求的中级应用技术人才”。

2.分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选用编修进行审定

我在组织学生从事国有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中有所体会,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严重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脱节。比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这个职业,在学校叫“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应用。目前从重庆市职业学校的相关课程设置上来看,就缺失国家法律法规内容这块,学生不了解国家知识产权法、保密法、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法等,甚至于不知道消防安全法,从最近几年国内网吧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火灾事故原因来看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管理,互联网应用。但实际上行业中需要更多的是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管理,互联网联网设备使用与管理,安全管理,设备运行维护,通信媒体的连接等技术,因此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习了网络应用技术,却不能达到国家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职业标准要求。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因此我认为职业教育要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很有必要对现行的专业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进行编修审定工作。

3.调研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跟踪高新技术发展,调整教学与技能训练内容

随着国际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我国的制造业逐渐摆脱了劳动密集型低技术模式,向自动化,高技术方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拥有一个简单的劳动技能就能胜任的了。比如我们对电子公司调研后发现,电子专业的学生如不懂得操作自动流水装配线,不会使用智能化虚拟化仪器,不知道数字化设备的原理,是无法适应行业要求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熟悉计算机通信技术知识与通信设备,是使用和管理不好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更不能有充分的竞争优势进入it制造业。因此调研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跟踪高新技术发展,调整教学与技能训练内容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必然要做的功课。

三、重视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工作

在全国职教工作会上,国务院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事就业准入制的职业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是必要的、迫切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统计表明少有学校重视并在研究如何进行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衔接工作,甚至于有些学校根本不知道劳动部对就业人才准入还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一事。

我们知道职业中学推行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的不尽合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并没有面向劳动力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也没有机会面向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基本上是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因此从某种角度讲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体系与劳动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较为严重的脱节和不相适应地方。加上专业师资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以及设备条件尤其是高新技术设备诸方面的限制,在专业教学中还停滞在“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陈旧教学模式中,导致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不能适应所从事专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这种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的弊端愈加突出。随着近几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思路模式不断传入,激烈冲撞着我国职教观念模式。加之国家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笔者从事职教三十年左右,敏感地意识到:在职业学校中推行“双证制”教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做了这方面的实验工作,结果表明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其在校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较大的不相适应之处,不能达到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从而切实感到职业学校现行的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由于衔接问题造成的脱节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双证制”的推行。如不立即着手研究解决,将会使学生“出口”受限,不能获取“双证”的学生毕业后既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也受到国家就业准入制的限制,反过来影响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的问题,应重视并认真对待解决。

四、深化课程结构改革,突出技能训练教学

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它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它要求被鉴定者掌握什么技术,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是你知道什么,会说什么,总之是以技能操作能力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还在以系统理论学习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进行教学,与职业技能的主导思想严重脱节。所以我们必须深化课程结构改革,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课程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课程模式,使它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目标要求,符合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两类技能”和“两个基础”的要求,突出技能训练教学。

五、加强教学研究,把理顺“专业”与“工种(岗位)”的关系作为落实技能训练的切入点

职业中学教育是有别于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对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职业中学的专业课程及其教学要求围绕学历教育自成体系,当然这个体系是可以包容和修正的。而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从业者必须通过某一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这一工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这就决定了国家职业资格的认定是以某一具体工种(岗位)在鉴定内容、标准和规范上自成体系,它是国家标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这两种体系从本质与目标来讲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要求学生具有职业高中文化素质,及适应宽口径就业的复合型职业人才,后者则是达到某一学历要求的从事某一职业(工种)技能标准的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可见其培养或鉴定的对象是具有并达到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知识与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只不过说前者负担培养任务,后者负担职业资格鉴定任务,为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甄别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六、职业技能鉴定特点

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两种体系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即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在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下,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研究,理顺两个体系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以此为落实技能训练的切入点,解决“训练什么”的问题。只有理顺了上述关系,开设的专业才有实际社会价值,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才能正确确定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及标准,使之与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的内容及标准接轨,保证学生参加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七、实践体会

今年我校计算机专业为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制”,统一认识,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决定通过参加中级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依据职业高中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职业高中教材进行教学,按照行业资格鉴定要求,两者有机结合。实施目标教学法,分阶段训练,完成教学目标,严格要求并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首先,在专业教学中各学科按照职业高中教学大纲、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完成各单元训练目标,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考核合格。其次参照资格鉴定标准,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力训练,需20课时;学校组织动员学生按照所学学科申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办理相关事宜由学校统一安排,由校方指定专人负责。2008-200年我校10级网络班学生在该学年度上学期学习完成计算机局域网学科课程,合格率75%。学年度下期,该班有50%学生申报参加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按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鉴定标准要求经严格训练,学生在培训学时内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经信息产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考核,全部通过鉴定,合格率为100%。

职业高中学生在职业高中学制阶段,在获得职业高中的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参加相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这样既适应了目前市场经济就业准入制的要求,又为职业高中学生就业造就了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鉴定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实验,收到较好的结果。原来学生家长认为我们在学生中搞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是变相乱收费,不理解、不支持。现在是主动积极协助学校支持学生参与培训鉴定活动,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们已组织六个批次,200多名学生参加计算机类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毕业持证上岗,能力与水平受到行业的首肯,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又反过来促进了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9

高校人力资源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高校人力资源,即高校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包括在职的、部分离退休人员和待业人员。狭义的高校人力资源,即高校中能够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而主体部分是教学科研人员的脑力劳动力。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高校组织人事部门依照组织的目标与要求,采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职工进行计划与组织,对人事关系进行领导、协调和控制,从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全部活动、职能和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逐步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人力资源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这一目标的提出对高校的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四的方面建设和管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高校面临扩大招生数量与保证教育质量的双重压力,同时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对资源的激烈竞争,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益已经迫在眉睫。因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提高高校竞争力和管理效益。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推进,各高校都尝试了一定的改革创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很多高校对于自身的岗位匹配、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改革,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盲目模仿企业人事改革,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缺乏对高校本质运行规律的把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科学性。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组织对人员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决策,实现人岗匹配的过程,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统领与协调作用。一些高校内部人力资源整体性开发强度不够,既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又没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长远规划,盲目引进人才。本科办学规模的扩张导致人力资源总量急剧膨胀;硕博士点的增加,又使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导师队伍数量不够,结构不合理,这无疑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2.聘任制度不完善。

《教师法》第17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但在实施过程中,聘任制还欠缺科学性。虽然条文上的终身制已被废除,但是实际上终身制的思想依旧在全体教职工心中根深蒂固。打破职务终身制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此外,高校行政管理层凭借自己的个人意志制定聘任规则,导致在决定聘用受聘者的问题上,管理者的个人意志起决定性作用,以致和管理层关系好的人被聘用,反之则落聘。这一不公平的聘任程序加剧了聘任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对应聘者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它扭曲了聘任制的本意。

3.教师在职培训相对不足。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许多高校对改善办学条件的硬件投入较大,如校舍建设投入,而软件投入则相对不足。在师资力量建设上,注重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而忽视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问题,对教职工的培训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由于缺乏教育培训经费和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更新知识、发展自我等方面受到极大限制,高校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增强,教师更应及时更新知识、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这既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又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使命。

4.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绩效考核是以岗位职责为基础,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考查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与实现工作目标的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教师的过程。当前,一些高校的绩效考核不够科学,主要表现为考核指标模糊不清。有些岗位特别是行政管理岗位,缺乏可量化的具体考核指标,采取的是序列比较法,所有被考核人员在同一考评指标下进行评估,考核标准没有合理地根据不同岗位进行划分,考核流于形式。部分高校对教学水平、科学能力的考核大多采用数量、科研课题立项与完成情况及教学课时等硬指标,而对如教师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个人努力等软因素则较少涉及,抑制了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自我发展的规划受阻。在制度方面,由于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监督和激励制度,根本不能有效地进行绩效考评。

5.薪酬激励制度有待完善。

薪酬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能充分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是由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通常而言,人在一个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而目前高校对教职工的激励过于注重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手段,忽视教职工的个人发展,精神激励方面也仅局限于给予荣誉、公费旅游等手段。高校现行的薪酬制度主要是依据教师的职务等级进行分配的,高校的教师职务等级一般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教授、副教授的晋级比较困难,当教师通过自身努力而无法提高自己的职务等级、无法增加工资时,就会对教师造成消极影响,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高校的薪酬激励制度不完善,教师的薪酬与工作绩效不完全挂钩,阻碍了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

6.劳动关系多元复杂。

在高校人事改革进程中,出现了合同制、聘用制、人事等多种用人形式,导致了高校劳动关系的复杂和多元。高校劳动纠纷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聘用纠纷、劳动报酬纠纷、职务职称评定等纠纷。此外,由于高校编制的限制和工作的需要,高校聘用了大量外聘教师,高校编外教职工人数普遍增加。外聘教师流动性非常大,导致高校管理的难度加大,高校外聘教师的聘用与辞退程序、劳动合同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平等现象,劳动争议呈上升之势。这种趋势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加剧了高校教师的流失,对高校的人力资源构成严重威胁。教师资源的流失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使得以往的教师资源结构被破坏,引发人才断层现象。

三、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促进高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妥善解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不断增强科研实力,改善办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高校发展战略。

1.增强规划观念,编制规划纲要。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做好后期保障。高校应当采用Swot分析法定位高校战略发展目标,按照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任务,切实做好高校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训工作。首先,必须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长远的战略规划。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考量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人才结构,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其次,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培养和稳定的规划工作。既注重引进学科带头人,又注重引进具有渊博知识和发展潜能的中青年教职工。高校应在吸纳国内人才的同时引进国外人才,促使高校人才资源多样化。再次,注重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的环境,尤其要打破人才的终身制和等级制。高校应当为高校管理人员与教职工人员设立两种不同的晋升制度,并使处于同一级别的两类人员可以交叉晋升,相互促进。

2.科学设置岗位,实行岗位聘任。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实现彻底的聘任制,实现彻底的聘任制的关键在于以岗位需求作为聘任的依据,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在进行全面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岗位职责,拟定岗位条件,提出任职要求,科学设置岗位。在聘任教师时,高校须与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公开的招聘程序并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同时,可以建立“外聘”制度,即在不改变所需人才与档案所在单位原有人事关系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这部分人才跨部门、跨单位合理流动,如从其他高校、企业、政府部门聘任兼职教学、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促使人力资源配置达到市场最优化。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素质反映高校人力资源的质量,建立和实施教师培训制度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如今知识更新和传播的速度与以前相比明显加快,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更大挑战。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中坚力量,不但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自己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和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懈努力。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能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由被动安排变为主动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培训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高校要在培训经费、培训基地、培训时间等方面给予保障。必须有一整套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的培训制度,并将培训教师与考核、晋升、晋级等结合起来,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增强教师的参与感,并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教职工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

4.设立考核标准,建立评价体系。

绩效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各类职工的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在对全校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构成情况作全面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职工分类情况和岗位特点设立考核标准,采取360度绩效考核法多角度进行考核。通过学生、同行和专家三方打分,并赋予每类打分者的主观评价一定的权重,三者加权得出教职工的总分值,从而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对教职工起到最大的激励效应,应重点抓住各类岗位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依据必须是平时积累的、准确的、全面的原始材料。同时切实建立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使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5.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动力。

激励是教职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的重要保证。首先,激励机制遵循公平原则与适时原则。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公平理论,即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和劳动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报酬相对值的影响。因此科学的激励机制应充分体现公平原则,让教职工在比较报酬与贡献时感到公平。同时要把握奖励的最佳时机,在教职工作出贡献后适时激励,提高激励效益。其次,激励手段多样化,从物质、精神、情感等方面激励教职工,更注重满足教职工较高层次的需求,给教职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尤其要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使教职工感到被信赖,职业生涯厚度、能力不断提升。最后,薪酬激励制度差异化。实施差异化的薪酬激励制度是由高校人力资源多样化的特征决定的,并且只有不断拉大这种差距,才能让高校中教育背景、个人经历、能力素质等存在差异的教职工都感到公平,让能者感到满意,让弱者受到激励。

6.规范人员管理,维护合法权益。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篇10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对教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伴随知识经济的崛起也必将进行变革。文章从会计教学方式、教学组织、课程设置、考试改革等方面对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会计教育是人类传授、延续和发展会计学文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对会计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组织管理方式等按照一定特征进行的整体描述即为会计教育模式。会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必须突出会计学科的特征,反映会计学的内在规律性;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体现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试从会计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两方面对我国会计教育加以探讨。

一、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量多少的概念,而主要是指利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等。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传统经济赖以发展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资源,将逐步被知识取而代之。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知识劳动者需要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广博的知识领域和熟练的动手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正规教育培养才能获得。教育已经上升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地位,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随着知识劳动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含量越来越高,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强,以及对开拓性、创造性和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教育与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人起决定性作用,其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知识、智力的拉动。这种经济形态对会计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第一,知识产品、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卫星通讯、网络技术、多媒体等信息产品使得资产表现为无形化,而这种无形化,增加了会计确认的难度,如人力资源的确认等;同时,知识经济的无形化也增加了会计计量的难度,主要表现为资产计量和收益计量方面的难度;第二,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对会计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经济形成后,会计控制的客体发生了变化,由部分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源的控制要比其他有形资产的控制难度大得多,企业无形资源的转移不仅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减少,而且还可能导致商业秘密的丢失,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第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产品寿命周期短,换代频繁,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强会计风险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旧新月异”,会计环境的复杂多变,经济活动的灵活多变,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会被报废,必须通过自学等途径获取新的知识。另外由于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同,会计专业学生要适应不同单位的特殊情况,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而这一能力是建立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

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本在于大力开发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坚实的“人”的基础。只有把劳动者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知识经济时代,数字信息网络化、知识信息资本化、科学技术产业化将成为这一新兴社会的时代特征,并成为推动该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力量。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是当今人类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革新,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彻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的生产方式。变革,使得会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变革,对高素质会计人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变革,使得大学会计教育必须革新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的会计人才。

信息技术进步给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流程带来革新,利用信息技术的前沿成果,进行会计模式创新,使会计向管理型转化,并能结合管理模式的变化对新技术环境中的内部控制不断创新是当今会计人员的责任。因此,大学会计教育目标定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具有前瞻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会计教育的目标。

二、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模式的确立

新经济时代会计教育模式是目标导向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教育改革。

(一)积极进行会计考试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会计考试内容和方式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考试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如下:

第一,会计考核方式的改革。主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分量和难度,而不仅仅依靠期末考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积累。平时成绩可与多样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加那些能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

第二,会计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内容需要由针对具体问题、独立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性、系统性问题考核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参考教材、资料的内容纳人期末考试范围,而不是仅局限于一本教科书甚至于教师划的重点。

考试模式的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更关键的是对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挑战,如能否设计出适应学生水平的综合性题目,能否对学生正确引导、开阔学生思路,能否对学生的综合性作业予以恰当点评等。这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总体把握和分析能力,并能及时加以更新。

(二)引入灵活多样的会计教学方式

要进一步转变会计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可以配合我们一直倡导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会计课堂教学要逐步从偏重讲具体细节中解脱出来,避免讲得太多太细,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注重讲授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和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参考书、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大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和需要,适当引人一些课堂演讲、讨论的方式。教师可以布置综合性作业,学生课下充分准备,独立或分工合作完成,并进行课堂演讲、研讨,教师最后集中点评。

(三)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计划要能体现社会对会计人才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正像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的示范性课程表里所要求的三种知识,即一般知识、通用商科知识和会计知识。并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像美国八大会计公司提出的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即交际能力、智力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缩小专业课程的比例,提高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四)大力提高会计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既要会讲课,还要有研究成果来支持教学,两者都不能少。科研不仅可以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还可促使教师对于专业问题的深人理解和思考。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鼓励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承担级别较高的课题打下基础。对于可以承揽课题的教师学校可以采取鼓励政策促使他们带动其他教师一起做课题,增加教师学术交流、对外联络的机会,进而拓宽承揽课题的渠道。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师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和其它院校教师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五)进一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加大投人,近年我国高等院校的电脑普及程度也在逐年增加,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各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应用校园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实践较好的学校为数不多。主要受两方面制约:一是网络上与教学有关的资源较少,具体到会计教学领域就更少了;二是学生没有足够动力应用网络。因此,扩充网络资源,拓展网络功能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