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思政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2:45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1

公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由此开始了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期,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85-0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负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及“四有”公民的重大责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坚持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努力在实践教学上有所突破,力图使学生能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这既能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贯彻和运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则,是我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现代科学与现代教育密切联系的反映和要求。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而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说:“在合理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智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而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尽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指出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劳动力成了商品,教育实质上是资本家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手段。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结合”不能不受到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这不仅表现在其“结合”的目的上,也反映在其“结合”的程度、范围等方面。

列宁曾指出:“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3]在建国后,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成了教育思想的普遍原则。1957年,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他又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的支持下,半工半读、半农半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教育思想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既重视理论学习,更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说学习要学会看有字书,更要学会看无字书。人有两种思维能力,一种思维能力是对书本知识的思维理解能力,一种是实践性的思维能力。这两种能力是相生的,只有具备这样两种能力才能把知识变成创造的工具。是非常重视劳动实践的,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不断的发展提高。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方针,并要求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与方法上不断创新。邓小平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改造社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4]邓小平还提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的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还强调应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4]这实质上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具体化。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200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了“特别要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的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不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过程,充分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影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当然,这里主要指大类的教育。事实上,这一原则适用于各个不同阶段的教育,也适用于各类不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大类中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存在一些不同的功能,但同样要实现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传授某些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领会、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化于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献身的信念。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绝不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尽管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我们的课堂,但课堂教学毕竟还是以传授知识、讲述理论为主。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和效果,就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实践在理论上进一步升华。

实践教学虽然不一定是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但通过让学生接触生产劳动的现场、接触社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接受的各种理论知识,解释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变成自己主动的消化和思考,甚至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想法。当然由于目前思想政治课教育体制和教学机制的限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仍主要限于课堂,实践教学的时间、地点和人数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实践教学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但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当然,这里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社会大实践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各种实践性教学尝试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之内。

二、实践教学是解决学生知与信、知与行统一,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讲解和传授,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积极性。它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受限的空间中集中地感受思想理论的丰富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甚至还可以通过视频资料的播放使学生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有更为生动的理解。亦或通过案例分析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为具体地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并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课堂教学的这些优势有时还很难解决学生对很多问题的困惑。知而不信,知而难行,也许正是这种尴尬状态的写照。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在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总体形势下,在当前国内社会精神生活仍存在不少问题的压力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完全抵御形形的社会思潮的渗透,还包容不了解释社会变革时期所有新出现的现象的内容,学生通过上课和参与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接受到的关于处世、择业、理想、信念的各种信息和人生哲理往往会受到社会变革时期一些反面现象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的错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也可能很多,但核心一点就是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面对社会现实而展开,不能让学生走进社会变革时期的社会大课堂,直接面对社会变革时期所表现的各种现象,就不能使学生真正在“知”的基础上“信”,更没有机会“行”,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局限在三尺见方的“讲台”,学生局限在学校为其搭建的各种“平台”中(如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学生在平台上接受的各种信息难以解释社会大课堂中的很多现象,尤其是当他们走上社会的大“舞台”时,难以将被动习得的各种理论和自己的信、行统一。因此,在许多人的认识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不大。实际上,这些认识未必错误,至少反映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与实际脱离的状况。理论如果没有通过恰当的途径得以运用或证明,这样的理论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一定阅历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对许多理论深信不疑,并由此通过多种方式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但往往发现学生们要么毫无反应,要么反应冷淡。其实,这并不能说明学生对这些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有距离感,恰恰证明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方法存在问题,当然也和学生的人生经验、人生阅历有关。上海市教委曾经在有关学校和单位做过一项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在校学生、毕业工作两年的学生和毕业工作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学生,结果他们发现,离开学校时间越长的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可程度越高,职位越高的人越能认可思想政治理论及其功能。事实上,这一重要结论恰恰证明,社会的大舞台丰富了人们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知与信、知与行的统一。当然,今天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上社会之后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但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希望缩短这一时间,并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践教学无疑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针对学生“大集体”范围内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实践教学就是对学生“小团队”范围内的一种教学方式。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基本上采取大班制的经验式教学,实践教学则是带领部分学生深入社会现场进行的体验式学习。前者是一种基础性的普及教育,后者是“开小灶”,是一种提升式的专题教学。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措施

理论上公认较为完美的教学方式在实际运作中还是会遇到一定困难的。2008年,本人曾带领学生前往小岗村,并准备2009年带领学生去华西村进行实践教学,针对2008年实践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选择恰当的时间。由于实践教学只是部分学生参与的活动,因此,它不能占用正常的学习时间尤其是课堂时间。一般建议寒暑假比较理想,一方面时间上不冲突,另一方面时间又比较宽松,可以较为弹性地决定调研时间,可以比较深入地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了解。

2.选择适合的专题。一般来说实践教学专题的选择是根据时间和地点来定。比如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特地选择安徽凤阳小岗村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一方面是,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性的年份选择一个具有历史标志性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关于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改革部分是2008学年《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深入讲解和讨论的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标志性意义,了解作为改革发源地的小岗在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亲临现场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小岗跨越时空的变化,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写成了“走进农村改革发源地,探寻历史发展风向标”的调研报告。由于是管理学院的学生,每一个同学在完成总的调研报告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写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心得体会,集中的问题主要有:提倡“单个”、包产到户的小岗人能否实现新时期合作社中的有效合作,小岗村现有的产业结构现状和规模经济效益、小岗村的品牌管理以及小岗村的旅游等等。不言而喻,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延伸,而且也是专业课的重要补充。既强化了他们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度,也增强了他们用专业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实践教学对于管理学院的学生而言也许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适用于每一个专业的学生。

2009年适逢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的大背景,选择的专题是如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理解华西村的发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非常重要,自然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讲解相关内容。但在200年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尤其强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涌现出很多有名的、发达的地区,比如华西村。对于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乡村而言,我们该如何看待它的发展,尤其是该如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它的发展。选择华西村的原因是:一方面,希望今年的实践教学能和去年的相关活动有所比较,选择相同的农村地区正是如此。当然,华西和小岗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果说小岗是改革先锋,那么华西绝对是发展先锋;小岗因为包产到户而闻名,华西因为集体经济而典型。两者之间有着太多可以比较的地方。另一方面,结合今年的具体形势和背景,我们选择的主要内容是:强与弱――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华西村的发展。选择这个题目的学术背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世界银行2001年《增长的质量》的报告中指出,物质资本对人的福利提高起间接的作用,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则对人的福利提高起着直接的作用。今天如此发达的华西村三大资本状况如何。在其强大的物质资本背后,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状况如何?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应该怎样去衡量和认识?强大的物质资本带给人们怎样的福利,其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状况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福利。二是强与弱的对比,事实上来自于强可持续和弱可持续的简化和提炼。华西村的发展究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强可持续还是弱可持续的发展?在人们心目中较“强”的华西村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是否真的很强大?其现状值得进一步探究。初步的时间仍然为暑假,主要参与对象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班级的部分学生。

3.选择有效的方式。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方式,另一方面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参与方式。

先说第一种方式。由于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费用,对于经济状况不够理想的思想政治理论部而言,也许有些困难。因此,在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2008年小岗村的调研主要是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预告自己的暑期意向,让想参加的同学报名,经过集体讨论形成专题后再去申请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教师自己的调研费用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部教学方式改革的专项经费支出。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思想政治理论部的经济负担。2009年拟将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的调研费用由管理学院的学生联合党支部支出,因此,选择的对象主要是联合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为了使他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落到实处,也为了更好地搞好《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样减轻了思想政治理论部的经济负担。对于思想政治理论部而言,可以用较少的经济成本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学生联合党支部而言,他们可以请到免费的老师帮助他们组织和落实相关的活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而言,既可以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又能更好了解中国的社会现实,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了解我们的学生,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就第二种方式而言,主要是指带领学生深入现场之后所应该采取的实践教学方式。2008年的小岗村调研主要是访谈和讨论式的。白天我们深入农民家中,通过与他们的聊天,一同回忆和了解这段历史,晚上回到住处之后针对白天访谈的内容进行讨论、畅谈和总结,了解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进行必要的引导。当然走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深入了解小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面也是我们调研的主要活动。我们还特地选择住在农民家里,感受他们的艰苦生活。但即使在有些很艰苦的环境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比如七个女生和女主人同住一屋,打地铺,吃饭的时候不时有苍蝇飞过,同学们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或埋怨,相反,学生们非常同情这位农民,主动地帮助他们干农活,教他们的小孩读书等等。课堂上看到的那些稚嫩面孔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的那种成熟、大度和宽容,实在值得称赞。其实,在这种环境里体验生活对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也正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承担的任务。2009年的华西之行也许会采取一些相同或不同的方法,但同样希望通过实践教学达到知与性、知与行统一的效果。

当然,以上只是就实践教学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论述。真正组织好实践教学活动也许比文中所提到的要复杂很多。但只要用心努力去做,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辟出一块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天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3

关键词未成年劳教人员义务教育课堂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教育是一项国家重视、社会关心的问题,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接受强制教育改造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劳教所作为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主要场所,由于受自身条件以及所承担的职责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无法对这些接受强制改造的未成年人实施义务教育。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未成年劳教人员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对他们实施义务教育的可行性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全社会对未成年劳教人员义务教育的关注与重视。

1对未成年劳教人员实施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1.1劳教所课堂化教育的现状

1.1.1学员现状

未成年劳教所收容的人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8周岁以下实施轻微违法犯罪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另一部分是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从年龄上看,未成年劳教人员被劳教的时间正是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好时期。从所受的教育的程度来看,未成年劳教人员由于家庭、自身等原因大多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甚至很早就辍学流浪,从对他们的调查情况看,大约有85.2%的未成年劳教人员未完成义务教育。如果在劳教期间不能学习好文化知识和技术,将来重返社会后将很难与社会衔接。这样就很容易诱发一些新的问题,甚至使他们再次走向犯罪。

1.1.2教学内容现状

劳教所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课堂化教育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偏重德育。主要开设法律常识、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爱国主义、人生观、时势政治等课程,突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辅以其他课程。但笔者认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以开设德育课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与方法,德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学科。未成年劳教人员除了要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也要加强对文化知识以及体育、美育等知识的学习,防止成为文盲加法盲,以便在回归社会后能够继续完成学业、接受学校教育。

1.1.3劳教时间现状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劳动教养期限,根据需要劳动教养的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确定为一年至三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根据这两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对未成年人劳动教养,即使从轻、减轻处罚,仍然至少要一年的时间,而对于由政府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来说,时间就更长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对劳教人员实施义务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2关于未成年劳教人员义务教育的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司法部颁布的《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教育工作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队应当根据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的文化程度开展文化教育。对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应当为其接受相应的义务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国家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未成年劳教人员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这种权利,且必须提供相应的条件。因此,接受强制改造的未成年人在接受劳动教养期间也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2劳教所实施义务教育的困难

在我国的中小学,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即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有如下特点:(1)学生固定。按学生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通常由30~50人组成。(2)教师固定。学校按教师的业务专长和工作能力分配教学任务。(3)内容固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学生传授统一的内容,学进度,多科共进,交叉上课。(4)时间固定。有统一的教学日历,每天的课业相同,有统一的作息时间表,保证了课与课之间的衔接。(5)场所固定。教室、实验室都有相对固定的场所。

对照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及其特点,我们看到,如果劳教所借鉴或引进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1)人员相对不固定。劳教人员接受劳教教养的时间是一年至三年,在所的时间长短和其所犯的罪错性质有直接关系。由于每个劳教人员所犯罪错不同,他们在所的时间也不一样。其次,每个劳教人员没有固定的入所时间,且每一个劳教人员由于自身的成长经历不同,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对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有相当大的困难。

(2)教师力量的薄弱。虽然劳教所的民警直接从事着教育挽救工作,但是,真正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由于受编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师资力量是相对薄弱的。拿北京市未成年劳教所来说,所内4名专职教师几乎承担了全所近300名劳教人员所有的课堂教学,任务繁重。

(3)经费保障不能到位。一直以来,大墙内的义务教育是被人遗忘的,北京市财政对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费用是220元/人/年,其中包含了劳教人员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社会帮教等各项费用。而对学校的教育经费是以2002年北京市生均教育事业费为例,小学为2891.43元/人/年,初中为3273.16元/人/年。这样看来,如果对劳教人员实施义务教育,仅靠现有的经费是难以保障的。

(4)与教育部门不能衔接。目前,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主要由劳教所来承担,分属司法行政部门;而学校教育是分属教育行政部门。两个部门在隶属上相互独立,因此,在对未成年劳教人员实施教育无论从教材、师资还是考核上都难以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的指导和承认,信息面窄,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3劳教所实施义务教育的可行性

虽然在劳教所实施义务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对未成年劳教人员实施义务教育无论从法律还是从现实上来都是必要的。为此,笔者通过对比社会学校和劳教所课堂化教学的区别,根据劳教所课堂化教学的实际,探索在劳教所实施义务教育的可行之路。

表1社会学校与劳教所课堂化教育的对比

3.1对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

前文提到,在对未成年劳教人员实施教育时,最大的困难就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不能完全适合劳教所和劳教人员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组织形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入所时间不一致和文化程度不一致的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根据教学论的相关理论以及劳教所实际,借鉴社会办学特点,笔者认为,劳教所的教育应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即以班级授课为基础,吸收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级教学相结合。具体就是:将传统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划分为六个学段,即小学低年级段、小学中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以及初中三年段。小学低年级段主要以扫盲教育为主要内容,其他学段则是根据义务教育的内容开设语文、数学、外语以及科学等课程,而思想道德教育则是贯穿于六个学段的全过程。

不管是处于哪个学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大体是相同的,除基础课程语文、数学、外语和科学在学习的程度上各学习段会有较大的差别,对于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时势政治等劳教所现有课程以及美育、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等课程可以采取不分级制。这里的不分级制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相同内容的学科统一授课,不分学段;二是有递进程度的,劳教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选择,比如,他可以学习小学中年级段的科学,学习初中年级段的语文、数学。这样就避开了劳教人员因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而需设置多门学科、配备多名教师的麻烦,更加符合劳教所的实际。

为了解决因为入所时间不一致而带来的教学困难,笔者认为可以将每一批入所的未成年劳教人员根据他们的文化程度和学习水平编入和他们实际最接近的学段。略高于该学段的可以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直接接受其他法律道德等课程的学习;水平低于该学段的可以借鉴贝尔-兰喀斯特制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而他们中的优秀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但是,在这里,我们教师所教的不仅是年龄较大的,而是先入所参加学习的劳教人员和高学段的劳教人员,由他们中相对出色的帮助后入所的劳教人员。同时,也可以采用复式教学,即教师先教授程度相当的大多数的劳教人员,给其他劳教人员先留作业或预习;等上完课后再对这些劳教人员进行授课或辅导,同时对大多数劳教人员也是巩固提高的过程。

此外,劳教所应以四个月为一个教学周期,和学校的教学周期一样,但是劳教人员接受劳动教养没有寒暑假,这样一年就有三个教学周期。我们说,劳动教养的期限至少是一年,这样,不管劳教人员入所时间、劳教期限以及奖惩情况,那么,他都可以完成社会学校一个学年的学习任务。同时,四个月为一个教学周期也与劳教所对劳教人员的奖励考核周期相一致,也有利于激发劳教人员的改造积极性。

3.2师资力量的保障

前文提到,劳教所的师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积极引进来解决这一问题。劳教所现有的专职教师也有着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民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民警总人数的97%,10%的民警有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劳教所可以加强与社会学校的沟通与联系,聘请社会学校教师到劳教所承担教学任务与课程。

3.3社会各方面应该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义务教育承担起责任

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教育,主要由劳教所来承担,但是,对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绝不是仅依靠劳教所的力量就能够实施的,必须有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第二条:“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第二十一条:“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2004年,江西省司法厅、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未成年犯中实施义务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正式将江西未成年犯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实行以江西省司法厅管理为主、教育厅和财政厅参与管理、监狱局具体负责的管理体制。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后,生均公用经费预算将按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50%执行,未成年犯义务教育阶段,可享受普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使用教科书的同等待遇。同时,教育部门将负责对学校在义务教育方针政策、课程设置、教师培训、质量考核和学籍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江西省未成年犯成功实施义务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未成年劳教人员虽然在执行期限、人数等方面有着差别,但同样是高墙内的义务教育都有着相通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义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课程设置、教师培训、质量考核等都应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指导,而在教材的编写上更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国家和地方财政也应该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义务教育提供充分的财力保障。

4对未成年劳教人员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

当前,很多人认为对未成年劳教人员不需要实施义务教育,重点应放在谋生技能的习得上,笔者认为,对未成年劳教人员实施义务教育有以下意义:

(1)对未成年劳教人员实施义务教育是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充分体现,是执法者捍卫国家法律最鲜明的体现。义务教育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保障未成年劳教人员接受义务教育是劳教所的义务。在积极构建未成年人权利保障机制的今天,劳教所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执法者,保障未成年劳教人员受教育权利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2)对未成年劳教人员实施义务教育有利于他们回归社会与社会衔接。通过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调查我们发现,部分未成年劳教人员在劳教前是在校学生,劳教所实施义务教育后,实现了社会学校与所内教育的衔接,解教后能够很快融入学校的学习中去。在调查中,在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劳教人员中,有13.3%的劳教人员已经念到初中三年级,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读完。倘若劳教所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初中毕业,完成义务教育,将来还可能会有读中专或高中的机会,继续学业,提高自己的学历。

(3)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未成年劳教人员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我们始终以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未成年劳教人员在劳教期间教育的主线,但是,很多未成年劳教人员走上社会后依然“吃不识字的亏”,在找工作等各方面屡屡受挫,甚至被欺被骗,无谋生方式、技能,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结束语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4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高中阶段德育的基本内容分8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国际主义教育;(4)理想教育;(5)道德教育;(6)劳动教育;(7)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8)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我们根据三个学年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将上述8方面内容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学年,有的内容覆盖整个高中阶段,有的则落实到其中一个或两个学年。具体安排如下:

一、高中一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经济常识教育。按现行高一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爱父母、爱家乡、爱母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贡献青春的远大理想。实现途径:望儿山德育基地、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团会等。

3、道德教育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教育、现代文明方式和交往礼仪的教育以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观念教育。

此项教育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统筹,班主任、班委会

团支部组织实施,政治、语文、英语等学科密切配合。实现途径要把理论学习与行为实践结合起来,注重训练,养成习惯。

3、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草坪、花卉、树木的栽植、施肥、防治虫害等劳动实践,学习吃苦耐劳精神和有关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由总务处安排,生物老师进行指导,班主任和班委会协助做好组织工作。

4、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开展青春期卫生课和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音乐欣赏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此项教育由校医、政治教师、音乐教师组织实施,班主任密切配合。

二、高中二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按现行高二政治思想课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优良传统教育,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

此项教育由历史教师、政治教师、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并通过学校艺术节和校本课程进行,学校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密切配合。

3、道德教育

继续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教育,在高一基础上侧重进行提倡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组织实施的办法见高一“道德教育”部分。

4、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校农田作物管理,学习并掌握农作物种植管理知识技能。实施办法见高一“劳动教育”部分。

5、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组织学生参与公安分局的共建活动,体验公安干警的生活与工作,请公安干警作治安形势和法制报告,提高遵法守纪的自觉性,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活动和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活动,了解我国的民主制度,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由政教处统筹,班主任积极配合。

6、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开设美术欣赏课和研究性学习课,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实施办法见高一“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部分。

三高中三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政治常识教育。按现行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配合毕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与就业观念。

3、国际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我国独立和平外交政策及热爱和平的教育,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教育和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教育。国际主义教育要通过政治课和时事报告会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学生党团组织和政教处组织实施,班主任搞好配合。

4、理想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和立志成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想教育由政教处、团委组织实施,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

5、道德教育

继续深入地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实施办法见高一“道德教育”部分。

6、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去省果树研究所参加果树管理和改良劳动,增强科技意识,学习科学的果树管理技术。

实施办法见高一“劳动教育”部分。

7、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在高二的基础上,通过《政治常识》的学习,使此项教育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培养学生进一步了解民主和法制的意义,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实施办法在高一“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政治课教师的参与。

8、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良好意志性格的教育,保证学生在完成高三繁重的学习任务中,以良好的意志性格克服困难,创造优异的成绩。

实施办法见高一“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部分。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5

关键词:教育孩子学会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这是人们早已认识的一个真理。因此,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孩子学会劳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它理应成为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校严重忽视劳动教育的状况,却不能不令人忧虑。

首先,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在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这类常识的教育,国家教委早已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小学劳动课、中学劳动技术课,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开设,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观一下,或者“春游”“秋游”一番,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些学校虽然在课表上也标明了这些课程,但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的虚设课程,实际上有的改成上文化课,有的则变成了学生完成各种繁重作业的自习课。

其次,由于一些学校忽视劳动教育,再加上家庭教育和社会传媒的错误导向,致使一些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鄙视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观念日益蔓延。很多调查已经表明,中小学生中立志要当工人、农民的人数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大多数人一心要成名成家,却不愿意从事一些脏活累活,不甘当一名普通劳动者。

正是因为一部分中小学生缺少劳动锻炼的机会,他们不仅在品德意志上表现出许多弱点和缺陷,而且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一旦走上社会以后,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技能准备而一时无所适从,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摒弃教育观念中一些错误和陈旧的东西,充分认识在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大和深远意义,当前特别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起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接触工农群众,了解实际生活,培养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些道理本来应当为大家所接受和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但是,由于教育指导思想的不端正,特别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应付考试”“一切为了升学”成为了少数学校的工作中心,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成为了可有可无以至被遗忘的事情,因此也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的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相脱离,我们的年轻一代就无法了解理想社会的建立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动,就不可能具备战胜未来生活上各种困难的意志和品格,就难以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同志当年要自己刚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儿子自带粮食和种子到农村去参加劳动,其目的就是要孩子补上生产劳动这一课。我们也必须以对祖国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教孩子逐步学会劳动。

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可能个个上大学,不可能全部去做轻松的技术工作,而必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去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如果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学生从事这种劳动所具有的思想、身体和技能,大家都不屑于或不能够从事体力劳动,我们的国家将怎么可能进步与发展呢?所以,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当前加强进行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要教孩子学会劳动,除了思想认识的端正和重视之外,我们一定要使有关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必须把劳动技术课和劳动课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足够的课时,创造必要的条件,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开设劳动课、劳动技术课的情况要进行认真的了解、调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以保证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这条主渠道的作用整整得到发挥。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缘起;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27-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缘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课程形态和必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些消极的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种种影响,加之网络的日益发达,使其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在良莠不齐的多种思想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冲击,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要实现这一目的,仅凭单纯的说教,却显得力不从心。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就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呼声中拉开了序幕,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等。实践教学形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通过鲜活的案例印证理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对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获得了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避免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使他们在活生生的事实、图像、景观以及真切实在的亲身体验中,将教学内容逐步转化为自己内心的需要,心悦诚服地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稳定的心理品质”[1]。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仅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种尝试,而且也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

从教学内容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无论是向学生传授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应和实践紧密相连,脱离了实践,这些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真理的魅力。

从认识规律上看,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符合这样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螺旋推进,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规律。依照这样的认识规律,实践教学应成为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真理的客观性,使其在实践中体验和感知理论的现实力量,也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理解理论并内化理论,从而形成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从教学效果上看,实践教学会使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并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实情境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用的、管用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再多的课堂说教也无法达到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历经的发展阶段

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践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认为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实践环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枯燥的理论课引来源头活水。达成这样的认识,历经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85”方案与实践教学在部分高校的尝试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是今天的首创,而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明确指出,在一切学校,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参加生产劳动对于学生来说,不论在德育、智育或体育方面都有好处,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条正确道路[2]。“”期间,工农兵学员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理论。一些工人大学、劳动大学更是提倡“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把社会实践推向了极端。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指明了方向[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依然反复强调要加强社会实践教学。1985年8月,中共中央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活泼的课堂讨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活动,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通知就是我们熟悉的“85”方案。随后在贯彻“85”方案的过程中,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更加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便让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3]。文件还指出,“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将业务学习、军事训练和公益劳动都纳入教学计划,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2]。在贯彻落实“85”方案期间,社会实践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走出了以往那种简单生产劳动的单一形式,但并没有把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地联系起来,只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提到社会实践。可以说在这期间,高校社会实践的目的仍局限于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上,并没有使社会实践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仅在部分高校进行了尝试。一些高校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并形成了调查报告,而这些活动多半是由学工系统组织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未参与,他们只在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中,担当了积极的组织者与实践者[4]。

2“98”方案与实践教学在各高校的推进

1998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的通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规定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同时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两门思想品德课。同时,还规定各层次、各科类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程中的“98”方案[5]。在“98”方案中对实践教学这样进行了说明:要加强“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等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很多高校在贯彻“98”方案中对学时进行了调整,一些高校用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安排社会实践。但多半是把社会实践安排在双休日或寒暑假,在这个过程中,较之以前的“85”方案时期,更多的高校尝试开展实践教学,并且在“98”方案中把实践教学纳入到管理体系中来。可以说,实践教学在全国各高校中全面推开,并且有些高校还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探讨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当然,也有一些高校以学时不够、经费紧张等为由,没有将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在教学计划中有规定,但并未实施。有些学校虽执行了教学计划,但对实践教学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疏于对课程的规范化管理,使得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3“05”方案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运行

2005年2月7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同时开设了“形势与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门选修课,这就是现在正在实施的“05”方案。“05”方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着重于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充分显示了开展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所以,“05”方案从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角度入手,指出“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中都要强化实践环节[5],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应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的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5]。可见,实践教学在落实“05”方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指出:“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6]在教学评估中,还细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指标。

“05”方案已经明确地把实践教学纳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使实践教学以课程的方式得到了强化,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已经处于一种常态化运行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从课程意义上加以理解。目前,也有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停留在仅仅开展一些简单的课外活动上,在安排上欠缺系统规划,教育目标和内容也没有被纳入课程形态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波折中缘起,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标志着实践教学被放置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随着实践教学的发展与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也在日益增强,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华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8)

[2]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牟德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设置的思考[J]思想研究,2006(5)

[4]秦宣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7

某初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其劳动能力,学校政教处精心策划,每周安排七年级或八年级一个班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教工指导下参加校园义务劳动: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清扫绿化景观带,打扫教学区外的公共区域;定期更换、更新黑板报、宣传栏;走读生在学生公寓模拟体验宿舍整理……后来,该校八年级多名家长相约到校,要求取消上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园义务劳动,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为改善这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模式,需建立各阶段学生劳动素养品质标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运用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促使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善创造的新一代生力军。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十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46-02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显著,经验丰富,在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外部环境等方面不断健全完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分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中得出启示,从而更好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进步。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改革。中央政治局常委于2005年1月开会专门讨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出台了“05方案”,提出了课程设置。党的十报告再次强调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及其教材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如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课程显著地体现了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全面育人的观点,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改革和新建设。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加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要求各高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创新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情、民情的教育和学习,使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起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开展深刻教育的作用。、教育部等多部委合作,提出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良好载体,要求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坚持每年都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许多高校建设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三)大学文化建设富有特色。新时期,高校都普遍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视为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文化课堂”,努力营造“政治方向正确、学术氛围浓厚、文化品味高尚、道德风尚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学术繁荣、事业兴旺、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环境优美的和谐校园,真正做到“以文化人”效果,并总结和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正越来越深地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中央16号文件对高校网络建设和管理作出了规定。根据这一规定,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地去研究网络、熟悉网络,掌握网络技术,迎接和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开辟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以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效益大大增强,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得到普遍认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在有些高校还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很多高校出现只有党委团委、学工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党团组织都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学校的其他职能部门、其他教职工群体都存在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相当部分教师、行政和后勤工作人员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党委书记、共青团干部、辅导员、“两课”教师的任务。有些学校善于打造轰轰烈烈的阵势,无意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讲教书,忽略了育人;讲授业,忽略了传道,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很模糊。

(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抵消作用越来越大。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处于改革开放后最好的时期,大多数学生爱党爱国、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热情是不容置疑的。但目前随着国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我国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这些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加。如目前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知社会负面新闻、具有消极影响的社会言论等,因而对教师正面引导的可信性表现出选择的态度。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是非常明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目前虽然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是明确的。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精英教育”已经转向了“大众教育”,即使不考虑环境影响,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种“软性任务”,目标不是非常明晰。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必修课程,高校学生尤其是理工医艺等院校学生对此印象十分不好,以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认识降低,到课率也不高,据《21世纪人才报》最新数据显示普通高校一年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常或偶尔旷课的学生有五分之一,二年级有四分之一。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近年来,不少高校在办学理念上重视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学位点数量、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名师队伍、就业情况等因素,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数量相对不足,达不到师生1:350―400的比例,更缺少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因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他们既在从事一种职业,也是在践行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启示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两课”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系统地讲授“两课”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专职教师。尤其要做到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至达到“敬而受教”的境地。“两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他们还要放下架子,做到先当学生,陪着他们一起成长,同时要密切关注时政,联系现实,从社会寻找鲜活的‘资料库’。

(二)加强高校社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以共同的爱好、特长或共同的专业为前提,自发组织开展活动的大学生群众性组织。无论从其规模、发展速度、涉猎范围、活动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来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期,要进一步规范高校社团组织建设,笔者认为首先要完善社团制度建设,做好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选配工作,加强培养学生社团骨干力量。其次要加大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投入,为学生社团科学发展提供必要的财物保障,全面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再次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党组织和团组织建设工作,引导社团走向社会,实现社团发展空间扩大化。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高校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是加强劳动教育,主要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来进行的,还包括义务劳动、实习劳动、家务劳动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二是丰富社会服务活动,近年来,很多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为社会、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要逐渐增多丰富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如广泛开展的学习雷锋的活动、志愿者活动,还有以社团活动、红五月活动等等。三是广泛运用社会考察,社会考察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方式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深入社会实际,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可以更广泛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由学校进行,也可以是个人联系单位,自己进行,还可以是分小组进行等。

(四)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主动权。新时期,高校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高校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二是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高校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即要有红色网站,又能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三是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9

杜甫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德育教育应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情”的陶冶、“理”的启迪,就能收到“迁情入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那么究竟什么是德育呢?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品德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

(二)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四)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了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一代新人,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好德育教育,要从身边的点滴抓起,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实际中付诸于实施,采取的措施有: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到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其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在教育的历史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一个社会的发展,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新一代人身上,教师作为专门的教育工作者,由此被社会赋予多方面的育人职责。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知,教之以事,而且要育诸以德。完成这样的职责,不仅要学识深厚,智如泉源,而且能够行为仪表,以身作则,做人之模范。因为青少年习性未定,行端的不仅需要教师言传,而且需要教师身教。因此,社会择师,总是赋予其为人师表的特殊要求。

为人师表作为一种师德规范,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内容。最突出的就是体现了教师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其言行也就会透示出真、善、美。

为人师表是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具有重大的教育.表现在:为人师表可以指导教师正确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激励教师积极主动、高质量地完成教育任务;为人师表有助于树立教师威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威信越高,教学效果越显著;为人师表对学生品德具有定向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是不可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的;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智能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对学生智慧能力的发展给予有力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人师表还对社会风气具有改善功能,净化社会风气。

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众所周知,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学具有教育性,说明各科教学中都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教书和育人是统一过程。如果任课教师都能自觉地有意识地按各科自身的教材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育因素,不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注意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我们才真正地完成了德育渗透,做到“传道”于“授业解惑”之中。

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我国中学设置思想政治课,对青少年初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以马列主义、思想为内容的思想政治课设置,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享有的崇高地位,是教育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健康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基本措施。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在各种教育途径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除思想政治课外,其他诸类学科的内容中也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因素。如,文科教学的语文有语言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熏陶;历史、地理教学中有爱国主义、思想情操的教育;自然科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思维方式和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音乐、美术课则以美妙的旋律和优美的形象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3.通过课外与校外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校外活动也是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课外活动是指校内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校外活动是指学校以外组织的各式各类的教育活动,也称之为社会教育活动。

开展课外与校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课外活动包括剪纸、做手工、编织、刺绣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美德;校外活动包括清明节扫墓、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长城和名胜古迹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悠久、人民的无穷智慧、祖国的美丽富饶。

课外、校外活动丰富多彩,都为学生喜闻乐见,在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中灌输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教育乐,更能为学生所接受。通过开展课外与校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然,课外和校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在完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上是一致的。不过课堂教学更主要的是从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来满足学生发展的共性需要,而课外、校外活动,则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可以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以满足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课外与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4.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要改革德育方法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这里介绍十种受学生欢迎的方法:一是以事喻理。

道理的“理”性越强,越要注意事实说话、佐证,这样可避免说大话、说空话。二是以小见大。思想是有差别、有层次的,讲理论也要有层次。教师应擅长于小事中蕴含着大道理。三是反诘设问。教师要把理论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用问话提出。这种方法,变听为想,变被动为主动的反思。四是迂回引导。正面一时讲不通,不妨搞些“旁敲侧击”。五是理在情中。有时讲理论,青少年学生并非对理论本身不接受而是与讲课教师感情上合不来。这是讲课教师要善于联络感情,要反省自己有无令学生反感的地方,及时克服和纠正。六是巧用名言。一句含有哲理的名人格言,可以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把理论与名人名言巧妙的结合,可以把理论讲得耐人寻味,赋予吸引力。七是谈心渗透。讲理论仅靠在课堂上讲授,受当时环境气氛的影响,一些学生可能听不进去。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与学生真诚、平等地谈心交流。八是语言感染。以适应教育对象“口味”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口语魅力,把理论讲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九是点到为止。有的教师怕学生听不懂,翻来覆去地去讲一个道理,结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该讲的一定要讲透,要点到,同时又要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去领悟、消化。十是言行结合。把单纯地讲理论变成见诸于行动的边讲边做,让人在“看服”中,更好地信服,自觉地接受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德育效果。

5.通过劳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教育原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劳动已经成为一项光荣而又豪迈的事业,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已经成为一社会成员必备的品德。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劳动,热爱劳动,不懒惰,不好逸恶劳的美德只能在劳动中养成。

劳动教育思政课篇10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一些有趣的、稍微复杂的劳动实践,要求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劳动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于钻研,勇于实践,久而久之就能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潜能大有裨益。

选拔优秀师资和编写实用、有特色的课程教材

劳技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的基本素质,更需要教师具备某方面的技能特长。因此,选聘一支高质量的劳技教师队伍是实施劳技教育的关键。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劳技课必须体现鲜明的实用性,如手工制作、养殖、园艺、烹饪、计算机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能感受学习和劳动的乐趣。劳技课程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还应体现特色性。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当学生学习结合地方特色的劳技课时,会感到很亲切、有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劳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