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3:42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1

在我国,劳动教育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而当前劳动教育地位旁落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认识模糊不清。

主张加强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为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高度肯定劳动创造人、创造历史的重要意义。作为经济学家,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强调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也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为此,马克思从克服异化劳动入手,进一步证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注重开展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传统与特色。劳动教育一直是苏联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新中国成立后,等国家领导人特别重视劳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在中央批转的“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等条例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建国以来,我们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走过一些曲折,但总的说来成绩也是巨大的,为我国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各类人才,也为当前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人才提供了启示。

重视劳动教育更是当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i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物质生活的提升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啃老”一族日渐壮大,享乐主义日益盛行……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诸多丑恶现象的产生,其根源在于劳动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长此以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培育?

概而言之,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应当从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本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充分认识。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积极投身于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教育应当高度重视的时代性课题。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者素质;战略思考

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是中国复兴梦想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下,职业教育亟需立足和瞄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提供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一、深刻认识和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强国梦战略

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长久期盼,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着力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是人力资源强国梦、技能强国梦、人人成才梦的有效平台。但我国劳动力基本素质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一线劳动者整体受教育水平及职业技能水平不高,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匮乏,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跨越的瓶颈。2012年全总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2.95年,其中52.7%的职工受教育程度为中专及以下,初级职称及没有职称的职工高达76%[2]。

因此,职业教育更要牢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转变,着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为真正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既要有一大批承担科技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又要有数以亿计的生产一线劳动者。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经济建设主力军和生力军的重要来源。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全方位提升劳动者素质,努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实践型劳动者队伍,为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为实现中国梦筑牢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实现技能强国梦,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技能强国梦是以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支撑国家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走中国“新四化”道路及实现技能强国梦均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支撑。总理曾指出:“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0%”[3]。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就必须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升到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科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从而为实现技能强国梦夯实基础。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战略,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换代取决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等要素的有效组合,其中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既是支撑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又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亟需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升和新兴技术技能的培养,进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牢牢把握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的战略机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对实现中国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应对新一轮改革浪潮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人力资源正能量。

(一)金融危机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亟需有效提升劳动力基本素质。

目前,我国产业存在着总体层次较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不多等结构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承载力示警与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为破解当前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提供了契机,抓住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契机的出路在于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最根本是靠科技,最关键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是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这些既取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顶层开发与设计,又依靠产业工人实践层面的执行与操作。因此,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是从基础层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最具潜力的投资选择,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

(二)劳动力供求失衡,亟需解决“用工荒”与高素质劳动者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行业企业对劳动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对技术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能力有限,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衡和技术岗位“用工荒”。受经济转型及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为破解这些矛盾,实现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亟需调整教育体制与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可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进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不仅有利于适应产业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也有利于增强广大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以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于顺利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共享人生出彩梦,亟需为广大劳动者圆梦提供机会与平台。

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又是人人共享人生出彩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是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个人圆梦提供受教育机会与平台的根本途径。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助力实现中国梦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与挑战,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使命与责任,现代职业教育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大军的任务艰巨,亟需采取相应举措以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进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护航。

(一)强化政府职能,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一是完善教育财政投入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中高等职业教育倾斜。各级政府应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将经费投入政策落到实处。二是从税收优惠政策等层面予以鼓励与扶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便利的渠道。三是实行中职教育全免费,扩大资助范围,合理分流初高中毕业生升学就读,对选择特殊或紧缺专业的中高职学生给予更优惠的资助政策。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优化拔尖创新人才与广大高素质劳动者人力资源结构的必要途径,更是积极调动个人圆梦动力进而实现国家民族梦的有效行动。一要推进中高职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为志向于成为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学生提供上升进修通道。二要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交叉学习的渠道,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三要推进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衔接,建立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规范和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四要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衔接。职业教育不仅为适龄青年提供入学机会,还应关注事关民生的大量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培训。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严重匾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只有立足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办学需要,加强既有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又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并取得较好地效果。一是职业院校要创新教学形式和学校管理制度,引进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并乐于教书育人的业界人才,为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提供发展平台。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结构合理的“老、中、青”师资梯队。三是完善符合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办法,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四)根本扭转固有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受我国对职业技术工人的固有偏见影响,人们选择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大打折扣,广大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势必落后于快速升级换代的产业需求,也将不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根本扭转固有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在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以及从业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一要制定并提高高素质劳动者工资标准和待遇,建立健全优秀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院校。二要提高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地位,赋予人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从根本上增强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三要改善高素质劳动者从业环境,从产业一线休假休闲到厂房设计、从福利待遇到劳动强度等方面加大从业环境改善力度,从而为观念转变奠定看得见的基础。

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不仅受劳动力数量的制约,更与劳动力的基本能力素质密切相关。由此,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宽口径人力资源支撑的时代要求和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3

关键词: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等。体能和智能是构成人的素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活动能力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发展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性活动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人们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必须要以礼相待,要有道德品质。此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一种心理体验。意志是人在活动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和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里过程。性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人的全面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德指的是道德,品德,也就是主要侧重在做人上,一般认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我们把它放在第一位。智,当然就是指的智力。体,指的是体育,体质。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质不好,就不能为共和国做更多的贡献。美,指的是美育,即一个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育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劳呢,现在不怎么提了,就是指劳动。咱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共和国的公民都是这个社会的劳动者,建设者。下面,一一介绍分析。

一、德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于己是功德无量,于人是受益终生,于国则是播下和谐发展的希望火种。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二、智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此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三、体

体育是指以发展、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体育教育本质是指体育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体育教育学首先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体育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

四、美

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

五、劳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两方面。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4

1.成人教育价值释义。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是关系的客体与主体在一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效用性满足或积极作用,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吻合。客体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本身对主体的的满足程度。

在成人教育范畴内,成人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的人,成人教育的客体是成人教育活动。成人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作为社会的人有着接受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的存在、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人的发展,满足了这种需要。人们对于成人教育认识不断深化的根本因素在于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实现对社会环境的改造,自身有着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在特定的范围内使人的发展的需要得以实现。成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表现于成人教育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由此,成人教育价值可以表述为: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活动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发展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显而易见,成人教育价值存在于成人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是成人教育发展动力。

2.成人教育价值的形成。已经走上社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以及作为人本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产生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有需求,也就有了创造价值活动的动力。在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中,主体的需求——人对价值目标的追求起主导作用,是成人教育价值产生的核心。而成人教育客体——成人教育活动有着促进成人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功能,能使社会的人接受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没有客体的存在和功能,就不可能产生价值,成人教育客体是成人教育价值产生的基础。

成人教育价值是成人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成人教育主客体的相互统一,客体的功能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才能形成成人教育价值。成人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成人教育价值形成的过程。成人教育主客体的相互运动的过程,表现为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个方面。

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是指社会的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其需要作用于成人教育客体,使成人教育客体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适应主体的需要,与主体的需要相接近。成人教育活动在主体社会的人的需求导向下,被主体所制约,并具备了主体需求的特征。

成人教育主体客体化,是指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它影响、限制、改造着社会的人,进入主客体关系后,接受教育,被客体限制和改造,按客体所设置的教育目标,得到充实和发展,具备客体所规定的人才规格的特征。

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是成人教育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运动,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制约,以及成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成人教育价值的产生是成人教育主体客体双向运动的结果。某种意义上,成人教育价值是成人教育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的总和,主体因客体而获得价值,客体价值因主体价值的实现而体现。

二、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存在及其特性

在以前的研究中通常把教育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从而使劳动者和物质生产部门均取得收入的增长。

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形成于成人教育过程之中。成人教育过程始终是围绕增进劳动者的素质,发展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形成教育经济价值而展开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劳动者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于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训练。人们的科技水平、生产技能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和培训。成人教育的教育培训功能与劳动能力提高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对劳动者的能力增值,即劳动者增值有着直接的作用。通过成人教育可使简单的劳动力加工为复杂的、较高级的劳动力,这一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使劳动者劳动能力形成并增值的过程。成人教育可以为劳动者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阶段都能得到提升。劳动者智能和技能的提高直接效益显现于个人收益增加,同时生产效率提高自然会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也是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实践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

时代的发展,价值的创造已越来越转向智力劳动,在教育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科学发明、技术进步,在价值的创造中显示了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实现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是教育经济价值的固有特性的表现:

1.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双重性。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双重特征。在成人教育活动中,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本身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同时都体现了经济价值。成人教育的多重(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作用、职能、功效、效用等),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精神上的效益、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成人教育主体实现其经济价值同时,客体经济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2.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间接性。教育的直接效果不是经济价值或经济效益,教育的投资功效并不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而是必须在教育过程完成后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偿还。和其他类型教育投资一样,成人对教育投资变为教育能力发挥教育的经济价值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有一个知识能力转化的周期。事实上,由于成人的学习特点的业余性也使学习到的技能可以相对较快地应用于工作,与青少年学校教育经济价值相比,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间接性虽然不是很明显。但相对于其他投资来说,间接性还是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特点之一。

3.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显著性。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动因是教育。依靠教育的经济价值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近现代世界经济运行中的显著特点和成功经验。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计算出美国从1900年~1957年的50多年里,物质投资所赚回的利润增加了3.5倍,而教育投资所增加的利润却高达17.5倍。现在我国成人教育的教学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普通教育资源和闲置社会资源来进行,成本低、需要投入相对小的特点也决定了成人教育无论是短期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的费用相对较低。基于此,成人教育投资的高收益特点也是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显著性的具体表象。

4.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长效性。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的特征之一是持久显现性,它不会突然显现出来,也不会很快消失,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渐进的过程,它持续作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知识到技能和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经由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社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只要在物质生产部门工作,就能长效地发挥效用,即使从事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作,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教育能力也能发挥出明显的经济效益。由教育把科学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作用效果更长久,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持久地显现于经济运行中。

三、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1.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的理论分析。马克思关于教育将影响经济价值形成的思想,对于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指出,依靠教育和训练培养出来的熟练劳动力或科技人才,是不同于简单劳动力的。因要修改一般人的本性,使其在一定劳动部门获得熟练和技巧,变成发展和特殊的劳动力,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无论如何是必要的。马克思在论述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指出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同时指出劳动力能创造新价值绝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延长劳动力的教育年限,提高劳动力的教育程度,那么劳动力就会生产出更多的新价值,社会财富就会不断增加,经济就会不断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深化了人类对自身生产潜力和经济价值的认识。将人力归结为人力资本,明确强调了人力资本的内在质量对于财富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本之所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是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即人口和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的质量便越高,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会直接提升劳动边际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要素更有效率的组合和应用,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率的改善,减弱、抵消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现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强调人的智力、素质、道德修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实践。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体现其经济功能。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体现其经济价值。现代经济、现代生产之所以向成人教育提出各种需求,其原因也是因为成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具有社会经济功能。基于此,我们认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进程中,成人教育发挥持续进行劳动力开发功能、有效实现生产力转化功能和促进生产力全面发展功能,其自身的经济价值无疑也因此得到提升。

(1)就直接性而言,成人教育能够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推动经济与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能够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例如,通过劳动者的训练来改造工艺流程、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

(2)就间接性而言,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性投入,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突出的表现在于训练了全体劳动者适应知识和技能持续演变的能力,并培养了劳动者适应经济发展的习性与态度。这样的间接功能,在实现社会经济乃至社会整体发展目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5

虽然劳动教育并不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重点,马克思对其概念内涵也没有给予明确的结论性定义,但他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分析的概述中都涉及了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集马克思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一体的概念。社会主体论、劳动价值论以及社会再生产理论等都包含着劳动教育思想中所涉及到的重要观念。

笔者认为对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内涵可从两方面来加以理解:首先是针对无产阶级及其子女难以享受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的,在社会生产中坚持生产过程与教育相结合;其次是针一对资产阶级中上阶层儿童不事生产的有害教育提出的,在国民教育中要将教育与劳动活动相结合。马克思根据情况和主体的不同,研究的重点也各异。最为关键的是,马克思把综合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典型形式,主张建设专门的技术类院校和职业技能学校等。可见,在马克思的观念中,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应包含的根本内容,也是教育存在的一种必然状态。以此为据,现今我们所说的劳动教育思想应是针对具体的情况强调的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

 (一)马克思所理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

首先,在马克思的观念中,教育是历史性的存在,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变革。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形式,教育既表现出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为生产力服务的功能,但木质上又不局限于上层建筑或生产力本身。因此,单纯从上层建筑或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是片面且不足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找到教育最深层的本源,才能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育问题。由此出发,马克思将人的生存需要定义为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认为人的生存方式是教育的本源性依据,而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教育的现实状态。马克思所关注的劳动教育涉及通常意义上的个体由儿童到成年的转变过程,但更偏重于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一大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身心发展状况,揭示资本主义教育对工人阶级与后代的身心健康的摧残和压迫性。

马克思将教育的基本内容概括为:“智育、体育以及技术教育等,最重要的是使儿童和青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适用于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和技能。”这里所强调的教育应是一种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而非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虚假的理性教育和宗教教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曾以资本主义教育的僵乏导致了工人劳动的不均为切入点,将工业革命看做一个验证其生产劳动应与教育相结合理论的现实性机遇。为此,他提出了有着技术性保障的详细计划,表明人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劳动也可以重新获得吸引人的力量。马克思对欧文的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不吝的评价,认为工厂制度的确萌发了未来教育的萌芽形式,即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综合以上观点来看,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本质上反映了人的生存方式,教育的合法性基础在于能够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其次,对劳动的概念内涵要有明确的认知。劳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性特征,也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根源性途径。马克思不仅将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加以强调,而且还将它进一步提升到整个存在论的层面来加以阐释,揭示了人本质的历史性和实践性。在他看来,前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等同于生产劳动。但资本主义社会确将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进了资本的范畴,只有创造出剩余价值的劳动才被视作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概念涵义与劳动的本质相分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将一切围绕着商品生产所进行的体力或非体力劳动等都归纳进生产劳动的范畴。这里对生产劳动的理解不是从工具性的角度来阐释,也不是将其作为从事具体的劳动环节或其他具体的感性活动形式,如体力性亦或是公益性、服务性的活动等。劳动更应是从普遍性意义的角度加以认识的一个抽象概念,是超越了人的智力或体力的活动,是人生存方式的最基础样式。劳动作为人类与世界联系的中介因素,实现了人的主观世界与外在客观世界的相统一。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建构起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马克思所提出的生存方式实际上是一个集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于一体的复合性概念。冯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是将教育置于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在此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形式、组织和交往形式等仅构成了人实践活动的现实性条件。因此,马克思得出了人所处的客观世界,只有借助于人的劳动实践才能够建立起对象性关系的结论。从这一方面来看劳动不仅是人类学的范畴,也是理解人生存机制的关键所在。人只有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更强的“能动性”和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正如如马克思所言,“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在生产劳动的创造性活动中,人实现了由适应性向超越性的迈步,能够自主的按照内在的尺度去把握和改造现实世界。

现今我们所认为劳动教育乃是一个集劳动技能的教授和思想品德的培育于一体的延伸性概念。从具体的内容看,它包括了具体的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方面来看,劳动教育则指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出劳动者相应的劳动观点、态度和意识,使人们意识到劳动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勤劳勇敢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作风。教育作为一种体现人的自觉本性的创造活动,随着人的实践世界的不断展开而逐步趋于完善。我们一方面强调教育对创造新生活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也将其视为不断发展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正是借助劳动教育这种活动,人完成了一系列的“自我形式”,明确了自身潜在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说,劳动教育实际上满足了现代社会教育发展对人的基础性的要求,我们要加以重视。

 (二)马克思的劳动与教育结合的思想

正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劳动分工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在为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同时,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规律。

首先,劳动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针对劳动教育的必然性,常见的观点有为了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或克服教育的抽象性,坚持体现劳动的教育意义等,实质上都是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置于相对立的角度来解释。与之相反,马克思强调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主张应以“人的存在”为核心,以此为境域来认识劳动教育。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教劳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既是基于社会良俗的情感诉求,也是基于人类理性的价值诉求,侧重于解决当时劳动者面临的严峻生存困境和矛盾。他强调除了研究两者的结合对于提升物质生产力的作用以外,也应明确劳动教育能够建构人的意义世界、改善人的价值世界。不仅使得教育内涵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扩展,也找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一条现实性路径,使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更具未来性色彩。

其次,劳动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现实存在状态。首先,现代大工业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使得劳动教育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是其生存的唯一资本。所以,工人子女要想接受教育,就必须参与到社会劳动中,自觉地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交替进行。其次,无产阶级把劳动教育作为对抗资产阶级统治与剥削的有力武器,把它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认为,只有当工人掌握了劳动知识和技能时,异化造成的种种历史分离关系才有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态是,上中层的土地贵族和金钱贵族的享乐奢侈与下层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贫困饥饿相对立。如此环境下,上、中阶层的孩子片面的、不生产的学习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害身心。而与之相对,下层的半工半读的工厂儿童的教育效果反而更好。半工半读制的存在使得教育与劳动互为休息、互相调剂,贯穿于劳动活动中的智力、体力和技术教育和生产活动的报酬相挂钩,工人阶级的生活境况得到了切实的提高。由于当时资产阶级给予无产阶级的教育大多是脱离实际的宗教、党派以及财富教育,民众难以接受预期实效的劳动教育,因而表现出思想迂腐和政治麻木的现实状况。但英国的工人阶级却意外的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热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成立了工人组织联合会等。马克思认为这一现象的发生应当归功于工人阶层所受的“教育”,即相对于其他教育,工人更重视“踏踏实实”的现实的劳动教育。正是这样实际的劳动教育使得英国的工人阶级能够认清自身所处的地位以及现实的需要,认识到争取自身生存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突破了自身狭隘的“民族性”思想,成为引领世界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先锋代表。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实际上阐释了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本质规定,明确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现实的有生命力的人,是培养作为历史的创造主体的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获得生活经验,正确认识理性的合理价值,自觉增强改造现实社会环境的革命性行动,自觉掌握改造的能动性力量。特别是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生存困境的反思和批判,确定人的解放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还要依赖于劳动教育的开展。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孕育和产生于资本主义的时代,因而对其的把握要立足于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加以探讨。19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大工业生产日渐取代手工工业,机械体系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形式,为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的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极短的时间内中就魔法般地造就了比以往一切时代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的多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也孕育出了以往所有时代都不曾出现的最尖锐且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即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将劳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同时,建立起了一个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社会。所以说,它既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物质财富最为繁荣昌盛的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又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没落衰亡埋下了种子。资产阶级的工业革命把人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人的的存在发展才有了实现的种种可能性。在所有人进行合理分工的前提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实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川由此出发,马克思也反复强调,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会同现存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社会革命的时代因此到来。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以劳动与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丧失的相互关系为视角,通过对资本主义教育伪善性的批判,指出劳动教育提升社会生产和助力人成长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不再从议会斗争、提高工资和阶级对立的关系等角度出发来研究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而是从无产者的现实劳动入手来加以探讨。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了工人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主体力量的减弱,为解决教育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马克思曾指出,人从动物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个历史性行为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可见,劳动创造了人自身,并在人的转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劳动一方面实现了人对自然的统治,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人们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共同协作,组织生产,实现了社会性的发展。劳动生产将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人的整个生存境遇也依赖于劳动的发展才不断得以扩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使“人的一切生存条件,一切制约性,一切全面性都融合为两种最简单的形式一私有制和劳动。’私有制条件下,本应展现出人自由、自觉本性的劳动却彻底地异化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和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提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不断生产着物世界的增值与人世界的贬值的扭曲比例关系,劳动既生产出商品,又按比例生产出作为商品的劳动和工人。在这里,劳动的实现失去了现实性,工人要靠最紧张的注意力和极不规律的间歇才能占有劳动本身,并受到资本的统治。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与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化力量成正比,整个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谋杀式行为。异化劳动作为对劳动者自主活动的根本性否定,不仅将“自己的本质变成维持生存的手段”,“每个人都按照他所处的那种关系来观察他人”。并且“私有财产成为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和必然后果。”“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异化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作为异化劳动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向自己的社会存在复归的现实而直接的路径。教育的改造关键性工作就是要消除异化的劳动,这样才能实现解放人的目的。

个人劳动创造出个人产品,当它转变为社会共同劳动时,产品就应归集体所有,靠牺牲个体利益来达成种族利益的普遍自然规律才得以延续。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不仅工人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是一种异己性的存在,而且从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到劳动结果的整个生产体系都成为压制工人的环节,生产过程成了尽可能压榨最大多数无产阶级共同利益来谋求物欲财富的环节。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大量地浪费工人阶级的个人的发展的基础之上,对物化劳动的节约对应的是对活劳动的极大的浪费。正是从社会现实发展与人的进步相抗衡的现实社会状态出发,在对生产、科技和教育三者相互关系的分析中,马克思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存在及其价值。

 (二)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具体展开了其“以劳动实践来规定人的本质”的论述,开创了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来考察人类历史的路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实质上就是从实践观出发理解教育的本质,他认为实践构成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本源,教育则是一种体现生存方式的特殊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实践观包括三方面内容: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和生成了人的现实世界;人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起人的本质;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创造和生成了人的整个现实世界。马克思始终认为正如自然界没有固定的本质一样,每个时代也受到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的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提出,“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要想真正把握现实的世界,就必须通过人的实践这一感性活动来理解。马克思坚持人首先是通过感性的形式与外在建立联系,进而形成了经验,使人现实化。这里的感性表达的是人的一种生成状态。感性活动建立起了人与外在的对象性关系,展现和发展了人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人的劳动实践既具现实性的意义,又具备验证自身存在的根据。通过人自身的二重化,创造性的发展了自然界和人本身。人以自身的劳动和产品为中介,改变着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不再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与外部世界,而成为独立能动的主体。人的对象化活动就表现在,一方面使得感官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不断增强了现实感官的丰富性和主体性。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在实践中得以完成。

其次,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建构起了人的本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性存在即要在生产、生活、发展的活动过程中展现出自我生存方式。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特性在于他的实践性。“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人通过实践创造出现实的世界,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建构起以人为核心的种种关系,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和主体能力。正因为实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指向性原则,因而理解人的本质就要从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来把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见,外部世界以及人的整个形成发展史都是由人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总和构建而成的,正是这些实践活动构成了人存在和发展的本身。人是一种有意识的自主活动主体,从事的也是一种现实发生的且不断变化的活动。正因为践活动本身构成了世界和人类的本体,在理论逻辑上就优于人的诸多历史性本质和其他维度。如马克思提到的“音乐感”和“矿物学感”等,都是特定的主体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机制,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展现出的人的本质力量。

最后,在实践中人们实现了种种的可能性。马克思将实践看作人存在的根本方式,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渐进变革。人必须能够在其存在和交往中验证自身的力量,最先要满足人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生命活动,如吃、穿、用等基本生理需要。其次,实践的开展也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建构上。社会是不同的个人的感性实践的总和。“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已经使自然、社会和人形成完整的生存论结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活动,创造了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外部世界和精神王国。正是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人类才创造出现实生活世界和未来理想王国,并能够实现由现实生活世界向未来理想世界的过渡性转换。人的感性实践活动通过发展自身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不断革新和生成人们的各种生存状态。马克思认为,个性的个人和偶然性的个人之间的差别是一种历史结果和社会事实,造就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不断否定现状和创新发展的活动。这一运动的本质是在肯定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能够改造世界的前提下,寻求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提升和变革。

 (三)人文关怀的精神追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的论断,克服了以往学者的抽象理解,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新视野,使人们能够真正的把握“人的教育”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路径。它既不同于古希腊学者所提倡的“德性”教育,也不同于费尔巴哈从理智、感性来理解人的存在,更不是培根等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差异。正是在同第一国际内部以蒲鲁东的“综合劳动”和巴枯宁的“绝对自由”等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与教育的早期结合。他从人的本质是现实的社会关系总和出发,通过对生产劳动和现实异化劳动状态的分析,科学回答了人的问题,提出了人的教育的论点。他打破原有研究教育问题的单一框架,将人的维度置于其中,从教育、社会、个人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加以思考,从三者相互依存的角度分析教育问题,坚定教育思想本质是确定人是教育的崇高信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一方面为解决教育问题创设了新的思考方式,使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连成为一种现实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体验相联系的生命活动,马克思强调教育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它也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他强调了人是处于社会历史中又不断创造历史的物种,不管社会如何进步,人总是实践性的存在物。对社会教育发展和变革趋势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和历史主体的人,唤醒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展示出教育调整人的认知,引导人的态度情感以及塑造价值理想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6

【关键词】中职生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87—02

高才生或许可以从书本中产生,但高素质人才只能生长在劳动的土壤里。加强劳动素质教育,切实可行。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劳动实践教育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独立内容,而且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对职校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校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当代青年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实施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要引导广大学生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参加各类生产劳动,通过亲身体验企业、农村的生活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投身改革,献身四化的热情。同时,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艰苦奋斗,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德。

第二,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需要。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个方面,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只有指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大量的企业劳动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服务社会的技能,否则只是“黑板上维修设计”,通过生产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加深对科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第三,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需要。中职生正处在身体成熟的重要时期,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其肌肉、筋骨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强健学生的体质和体力。中职生应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劳动,锻炼健康的体魄,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加强中职生的劳动素质教育的若干对策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应注意的“三个结合”

第一,集体劳动与自我劳动的结合。职校中,学校对集体劳动组织得比较好,因为在集体劳动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但对中职生的自我劳动重视的不够。其实,自我劳动对青年学生自我约束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大部分时间的劳动是自我劳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向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我劳动能力很差,大部分学生不会做饭,不会缝补衣物等家务活,就连宿舍卫生也懒得搞,于是有人提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担忧。

第二,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相结合。对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中,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要双管齐下,既要有一般劳动更要有专业劳动。一般劳动可以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参加专业劳动不但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增长才干。

第三,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参加校内的清洁卫生,绿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的劳动,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这些劳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适当的有酬劳动,有助于学生勤工俭学,培养自立的精神和很好的劳动习惯。对职校实施劳动素质教育,要注意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

2.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三条重要途径

第一,公益劳动。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青少年为社会无偿劳动中贡献的力量越多,他在内心就会更加深切地珍惜那些似乎与其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并且会享受到光荣感、自尊感和成就感。职校中也应积极提倡关心他人、热心公益、扶贫助困等活动,要通过青年志愿者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照顾孤寡老人,义务家教等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有效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7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转移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英国、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不如此。英国的土地77%在农村,是欧洲农业土地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大超过欧洲的平均数40%,但英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早、最彻底的国家。早在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二、三产业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英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镇和二、三产业流动,农村人口大幅减少。据统计,工业革命前,农业收入在英国国民经济收入中占的比例约为40%,到19世纪中叶下降为20%,20世纪初下降为6%,而2005年英国农林牧渔的总产值约71亿英镑,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8%。与此相对应,英国是世界上农业劳动力比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19世纪初为35%,20世纪初下降为9%,到2005年仅有55万人,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1.4%。1947年,到2003年,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占日本劳动力总数的4%,农林牧渔业在日本GDp中的比重占1.4%。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2.1%。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的需求

我们经常自豪地说,中国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然而我们是以占世界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89.4%只降到8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移了约1.4亿农村劳动力,但和实际需要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据劳动部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有4.82亿农村劳动力,2002年增加到4.98亿。根据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对外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主要数据显示,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还将新增数百万人。依据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供给规模到2010年才会停止扩大。据专家预测,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我国农村只能为1.5亿左右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有3.8亿左右属于剩余劳动力,除了已经进入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以外,还有1.2亿左右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需要转移。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十分浩大极其复杂的工程,虽然我们有特殊的国情,但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前所述,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转移出大量农村劳动力。

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走出农村“围城”的人,都体会到了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巨大差异。由于城镇与非农业经济社会比较利益较大,由于农村人口相对过剩和土地狭窄的压力,农民大量离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前广大农村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人口有7.37亿(国家统计局,根据2006)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成人教育的呼唤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中国作为世界上农村人口和总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低下的人口素质,是长期以来形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有关专家、学者就增加农民收入开出了不少良方,如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但这些好的建议在实践过程中均因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而困难重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转移的方向看,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种:一是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即“离土不离乡”;二是向城市转移,跨地区流动。这两种转移的实践过程都显示: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劳动力更易于流动。譬如,(1)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末,农村常住人口中劳动力总资源5.3亿,农村住户户籍劳动力中离开本乡镇外出务工人员1.3亿,其中,40岁以下的占82.1%,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1%,在本县以外务工的占80.8%,去省外打工的占49.3%。(2)据统计,我国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四类劳动力中,流向非农产业者占同等文化程度类型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69%,16.72%,38.46%和40.80%。(3)根据江苏省农村经济调查局于2001年对全省34个县34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文化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在被调查农户全部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35.6%;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50.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3.4%。在已转移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8.9%;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9.36%。已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指数为8.98,比全部劳动力的文化指数高出1.01年,高中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59.1%,中专以上为76.8%,分别高于平均水平16.5和34.2个百分点;而文盲和半文盲的劳动力转移率只有13.5%;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明显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的文化构成。

从以上统计数字不难看出,随着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从数量向质量过渡,劳动者文化素质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巨大影响,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更容易实现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低素质的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越来越难。一方面劳动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了劳动力的转移能力,低素质的劳动力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难以适应非农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在非农行业就业的难度,使简单的体力劳动力过剩,技术型、管理型的农村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劳动力素质低,难以接受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只能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而跨地区转移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对更高,经济发达省份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的高级化变迁趋势,而传统的建筑业、服务业等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存在工资待遇低、迁移成本太高的不利因素,素质低的农民在就业中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不利地位。

(二)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没有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上是低层次、低水平、暂时的流动,就业稳定性差,重回农业率高。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的全面素质不断提高,具备较强的职业转换和创业能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本质上说,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实现个人收入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和生产人的劳动能力的活动,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成人教育(应该包括作为剩余劳动力流出地的农村开展的农村成人教育和作为剩余劳动力流入地的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成人教育)是直接针对农村劳动力(即农村现实人力资源,也就是农村成年劳动者)进行的教育和培训,以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社会改革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而对于基础教育水平既定的农村劳动力而言,成人教育是提高其素质的主要途径,对农村现实人力资源开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大力开展成人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持续有序转移。

三、成人教育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积极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

1.实行“农科教”结合。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各部门密切合作。实行“农科教”结合,是当代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经验之一,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统筹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人事、扶贫办等各个部门的力量,变各自为政为协同作战,取得最佳整体效益。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尤其要本着“农科教”结合的原则,各部门一盘棋,加大统筹力度,密切合作,整体推进。

2.实行“三教统筹”,积极推进农村成人教育的持续发展。农村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尤其要迅速改变忽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象。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新审视和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3.按编制足额配备师资,同时加强阵地建设。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搞好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双基”任务尚未完成的地方,专职教师既有培训的义务,又有扫盲的责任,还有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传授的任务;在“双基”任务已经完成的地方,各行政村还应该有一名既能监督义务教育普及情况,又能和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对口联系负责本村农民培训的教师。乡镇一级更应配备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胜任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一支事业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对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村成人教育的阵地建设,尤其是乡、村两级化技术学校,应该像普通教育一样,列入当地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认真加以解决。尤其是乡镇化技术学校,更应下工夫建好,并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据调查了解,一些地方把乡镇所属的农技站、种子站等相应的站所合并在成人教育学校内,成立了成教中心,使本来用于多头的经费集中到一起使用,且又具有系统的教学、实验、实习场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于经济尚不够发达、农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尤为适应。

4.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在基层我们发现,农民学科技并不都是自觉行为。由于农民的文化知识所限,不可能把学文化、学科技同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所以,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农民为了眼前的某些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甚至放弃对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认为学习、读书只是孩子们的事。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也认为,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费时费力,还耽误生产,所以对举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持犹豫不决甚至抵制的态度。上述两种情况,前者影响的是某一个人、某农户的长远利益,而后者影响的则是整个乡镇的长远利益。因此,一定要首先解决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切实解决把农民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耗费人力财力的短视行为。各地充分发挥乡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除大力宣传、发动、引导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之外,还需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让农民学科技逐步由被动行为变成主动行为,从学习中真正尝到甜头。当然,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也应该根据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依靠自身的优势,逐步把学校办成既能育人、又能创收的经济实体,增强学校的活力。

5.为农村成人教育立法,建立独立建制的农村成人教育学校。现代化农业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劳动者只有不断接受在职在岗培训,才能适应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备受政府和社会重视,而立法是发达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教育法》的部分条款中虽然对成人教育有所规定,但迄今尚无一部专门关于成人教育的基本法规,这给建立稳定、有效的农村成人教育体制带来困难,不利于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987年国家教委等部委所发的7号文件,早就规定乡(镇)成人学校独立建制。目前乡(镇)成人学校不独立建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人学校不具法人地位,校长无人事、经费等使用权,严重影响学校内部管理;教师评职称、评先进等工作也受到了影响。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经费筹措、队伍建设的不落实,办学条件、评估体系的相对薄弱等问题大都源于农村成人教育无法可依。因此,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立法势在必行。

(二)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1.将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纳入政府工作范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是一项涉及农村和城镇、流人地和流出地、投入和回报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规划、组织、协调等都离不开政府的协助和支持。具体而言,其一,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指导、规范用人单位的培训行为,保障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劳动就业培训的福利待遇。目前我国已经推出了着眼于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此举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工作。其二,政府对进城务工农民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关系,整合学校、企业和社区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培训的效益和质量。其三,政府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扶持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自己无力承担教育费用,又没有就业单位的进城务工农民,这一做法更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政府也可以牵头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培训基地或专门学校,有计划地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2.营造城乡平等的就业环境和机会。进城务工农民是一个极具活力、能量极大的群体,他们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城市已经离不开他们,但在城镇就业问题上,他们却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为了加速城镇化进程,应当逐步建立真正的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要善待进城务工农民,让他们通过感受城市人的亲和力,产生自我发展的欲望,激活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在需求,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市场的形成和完善。

3.加强政府与学校及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鼓励职业学校开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支持,以保证对进城务工农民培训的低门槛和高质量;使用农民工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或单位,必须对所用农民工的全面素质进行集中培训;对于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地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花大力气,协调各类学校做好培训工作,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优惠;对已接受培训而未谋取职业的务工人员,在劳动就业方面应适当倾斜,政府组织实施的“再就业培训工程”可酌情考虑“失业民工”的生活处境和求职愿望,以增强其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同时严格实行职工资格证书制度,各培训结构和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建立与农民工输出地政府间的联系渠道。各级政府要加强劳务输出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的领导和办事机构,具体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组织、协调、指导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村也要积极传递劳务输出的信息,组织协调本乡镇劳务输出,搞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形成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工组织网络体系。要加强劳动力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在完善城乡现有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大力支持涉农部门、各类经济组织和社区兴办农村劳务输出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大市场。要加强全程跟踪服务,做好信息、组织招收、劳务培训、证照办理、民工维权等方面的服务,营造一个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劳务输出的经费投入,保证各级培训和劳务输出机构工作的正常开展。

5.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应以就业培训为主,辅之以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化休闲等教育。鉴于外出就业是进城务工农民的主要目的,对他们的培训应以就业培训为主。一般而言,就业培训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就业知识、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以促进进城务工农民由“体力型”劳动者向“技术型”劳动者的转变,满足务工人员和社会的双重需求。但除了就业培训外,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不应忽略甚至排斥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化休闲等方面的教育。从农村进入城市,农民固有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往往难以适应城镇生活的要求,甚至会与城镇社会规范发生碰撞与冲突。为此,必须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教育,具体如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城市生活规则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法纪教育等,以引导其尽快适应城镇生活。此外,还应积极利用学校、图书馆、文化宫等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文化休闲教育,引导他们提高文化品位,学会科学利用进人城镇以后的闲暇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城镇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玉美.成人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90.

[2]孙诚.日本重视农业科技普及人才能力的培养[J].成人教育,2006,(1)82-84.

[3]吴业勤.借鉴美国农业人口转移经验,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唐山学院学报,2007,(5)70-72.

[4]毛玉美.成人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90.

[5]王颖.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成人教育,2006,(4)21.

[6]本部分数据引自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2月21日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8

摘要职业教育“2+1”模式下培训劳动者劳动技能中体育教育应结合职业教育的本专业的职业属性,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限定选项教学所占的课时总量的比例。目前看来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相关技能

本研究从人文的角度、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来思考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反思形成现状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力争为今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摸出一条即适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劳动时所应具备的体能与体力,又能满足中职学生们多变的兴趣要求并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身体的需求。锻炼这种体育能力所需运动能力的体育行为的培养方案和养成习惯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在社会中生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此为题研究在“2+1”模式下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及实施方案。

广州地区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开设的现状并不理想,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体育课课时量减少的现象。使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所必需的运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希望政府相关的职能部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完善体育教育的监督机制。要用制度保证青年中职学生们体育课的课时量。能够用强健的机体来促进中职学生们身心成长的健康发展。以保障建设祖国的青年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能更高效地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执业技能。本文是想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业已开办专业中的几种专业具体工种执业专门性劳动所需执业体力、适宜于执业专门劳动的体能储备进行科学、有益的探讨。

职业教育的实质本就是培训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职业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中职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并不明显。在劳动过程中,力量因素愈益从属于空间和时间因素。在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时间因素已经最后地使力量因素从属自己。于是巨大的力量运动就进一步分割为较小的分量运动,直至出现手指头的小运动。然而还有许多由肌肉来完成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同时存在。向自动化生产过渡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即提高时空成分的作用)。大肌肉的活动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精确性的。只有最细微的手指运动才能保证必要的精确性。在操纵遥控装置时,大量小运动的出现也是与此联系着的。在这些运动中,力量因素并不消失和简单化,而是发展和完善起来。可能这些小运动较之粗俗的力量运动,更要求一定数量的肌肉用力[1]。”关于不同的劳动过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身体能力和技能。国外学者称之为职业素质或职业属性,包括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两个方面[2]。本人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必须限定选项模块所占课总量的比例。目前从实践中总结,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劳动教育的本质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