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采购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5:19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1

小微型企业实施采购成本控制,首先应该对供应商进行分类评估,建立备选供应商资料库。小微型企业应按照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类别来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然后对过去供应商在产品价格、数量、质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记录和评估,从中挑选备选供应商,建立完善备选供应商资料库。建立备选供应商资料库,首先应该对供应商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不仅要记录供应商每次供货的价格、数量及质量,同时应对供应商的组织管理、财务状况、生产技术、主要客户等方面进行评估,然后再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重新整理供应商备选名单,剔除财务状况不佳或无法按时交货的供应商。再在电脑中建立备选供应商文件夹,其中按照不同原材料分为不同文件夹收录供应商名单及其详细资料。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对备选供应商资料库中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准确评价,以便此后每次采购在备选供应商的资料库中挑选出合适的供应商。在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小微型企业应一方面维护和供应商的关系;另一方面完善供应商备选资料库。在对供应商备选资料库中的资料进行评估时,应从产品质量、交货速度、产品价格和售后服务四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划分。产品质量要从每批产品的合格率和对产品不良问题的改善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交货速度则要考虑逾期率与逾期日数两方面,售后服务要考虑对逾期交货和原材料不良问题的处理效率。

然后,则需要健全小微型企业的采购质量、物流与合同控制。在采购质量控制方面,由于小微型企业每次采购物料数量较小,采购员每次采购都应检查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向供应商反应情况。采购结束后,应在公司供应商档案中对此次货物质量是否合格进行记录,为下次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提供依据。在采购物流控制方面,由于不同企业采购的产品所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供应商提出的交货方式也不同,小微型企业应该通过询问物流公司或货车司机来掌握货物运输状况并进行记录,以便在货物出现逾期情况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在合同控制方面,合同一旦签订当即具有法律效力,无论哪方违规,都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采购合同管理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之一。在每个合同签订前,总经理都应对合同和供应商进行认真审核,防止违规行为出现。合同应小心保管,采购结束后,在供应商档案中对供应商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进行记录。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2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成因

一、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体不断得到发展,大、中、小各类型企业不断壮大规模,扩大竞争优势,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1世纪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尤其是珠三角、浙江等区域民营经济发展尤为迅速,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形态遍布这些区域各个角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要素是重要影响因素。而随着国家对企业融资门槛的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压力日益加大,融资问题对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较大挑战。

二、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并不断成为对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在生产经营行为等方面仍存在较多弊端。正因为如此,国内小微企业也存在融资上的难点。下面,本文对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进行一定分析,从而剖析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比较低,大多数小微企业仅为个体商业户,因此在小微企业相关数据搜集方面遇到较大难题。[1]基于此,本文仅选取某一区域的代表型小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良好,近年来小微企业不断崛起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的代表性小微企业进行融资现状分析。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402小微企业进行调研和归纳分析,本文认为该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主要由以下四个特征:

1.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比较强烈

通过调研的数据发现,珠三角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较高,若能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则能帮助这些小微企业解决资金方面的难题。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有61.94%的小微企业存在外部融资需求,仅有38.06%的小微企业无外部融资需求。在具有外部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中,有58.84%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规模在100万元以下,有41.16%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规模在100万元以以上。在无外部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中,仍有11.69%的小微企业实际上存在外部借款。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比较强烈。

2.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仍比较狭窄

通过调研的数据发现,珠三角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难以充分利用多元化融资方式,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根据表2的结果可知,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天使资金等融资渠道进行筹资,特别是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中,从未发生借贷的小微企业比例相当高,100万元以下、100万~200万元销售规模的小微企业从未发生借贷的企业比例分别占到34.2%和35.8%。然而,在1000万元销售额以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中,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重非常小,而正规金融机构愿意发放贷款的目标企业仍为销售额较大的企业,500万元以下的企业银行融资的比例较小。

3.小微企业融资的门槛较高

目前,贷款利率相比过去已有一定程度增加,而且贷款者在放贷时对小微企业的条件也越来越高,愿意放贷的额度也相应减少。对此,笔者专门调查了样本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问题,结果发现有53.23%的小微企业认为融资成本较高。从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方式来看,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元的小微企业主要通过亲戚或朋友担保借款的方式筹集资金,特别是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中,通过亲戚朋友担保借款进行融资的比例达到57.8%。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比例相对较高,但银行金融机构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仍然属于抵押性贷款,无抵押担保贷款的比例相对较低。

4.负债型融资在小微企业融资结构中的占比较高

根据以往经验,我国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远比大中型企业要高,而且在小微企业的负债中,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相对较高。近几年来,我国债券市场不断完善,促使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流动负债率仍未有改善,这样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仍显不均衡。虽然企业销售规模对企业的融资方式带来一定影响,但总体上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仍显单一,其中负债型融资的比重非常高,而权益性融资在小微企业融资结构中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这就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对珠三角402家小微企业调查发现,无论是何种销售规模的小微企业,其负债型融资的比重在融资结构体系中均占有最高比重,特别是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各类贷款融资比重占到72.1%。单一的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从前面样本企业的融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呢?下面将结合理论和实际,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Stiglitz&weiss(1981);黄晓红,王明珠,李小光(2010)等学者的研究,并以企业资金链为途径,结合小微企业资金运用的环节,本文按照原材料进厂阶段、产品内部生产阶段、产品外部营销阶段三个方面,设计了反映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影响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具体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指标,笔者设计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问题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在问项选择中包含“非常不同意”、“较不同意”、“不确定”、“较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赋值为1、2、3、4、5。调研对象仍为珠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对中选择样本也仍为前面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时选取的402家小微企业。

采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得到Kmo检验系数为0.736,大于0.5;Bartlett检验系数的p值为0.02,小于0.05,因此我们认为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是理想的。

对变量进行特征根提取,根据结果,前7项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5.775%,大于75%,且前7项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因此这7项因子能大致反映所有变量提供的基本信息。而在这7个因子当中,前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相对较高(大于10%),因此这三个因子基本能反映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各项因子的成分载荷矩阵如表5所示。

综合表5和表6的结果可知,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属于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它在生产设备、收利方式、生产人员素质、采购原材料、产成品质量、商品销售人员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大,其中,生产设备、收利方式和生产人员素质的载荷相对最高,因此该成分主要体现了生产设备、收利方式和生产人员素质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大。

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仅次于因子1,属于次要影响因子,它在商品销售、订单、采购原材料质量、生产人员素质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大,其中,商品销售、订单、采购原材料质量的载荷相对最高,因此该成分主要体现了商品销售、订单、采购原材料质量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大。

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为11.817%,属于次要影响因子,它在产成品质量、生产工艺水平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大,因此该成分主要体现了产成品质量、生产工艺水平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大。

因子4的方差贡献率为10.276%,属于次要影响因子,它在采购形式、人员技术含量、管理体制、商品销售人员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大,其中,采购形式、人员技术含量、管理体制的载荷相对最高,因此该成分主要体现了采购形式、人员技术含量、管理体制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大。

四、结论

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可知,虽然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强烈,但融资问题仍然较多。综合成因分析可知,原材料采购阶段的原材料质量、采购形式;产品生产阶段的设备质量、生产人员素质、生产工艺水平、人员技术含量、管理体制;产品销售阶段的销售人员技能、收利方式等指标都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影响因素。

然而,我国小微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没有普遍做到采购标准质量以上原材料,采购方式也相对单一,导致在产品生产销售的第一关――原材料采购阶段就处于劣势地位。在产品生产阶段,迫于成本压力,因而缺乏高端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同时缺乏一套完备的管理体制,导致产成品质量较差,从而影响企业信誉和知名度。在产品销售阶段,缺乏专业销售人才,也缺乏与金融机构等的沟通,因而无法建立顺畅的销售渠道。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为此,小微企业应立足自身基础,加强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各个阶段的设备、人才和技术投入,同时加强体制建设,做到层层把关,从企业自身层面不断解决融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重安.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和探析[J].金融经济,2012(9):139-141.

[2]何健聪.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11(9):53-55.

[3]李志强.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信息化对策[J].当代财经,2012(10):80-81.

[4]Stiglitzandweiss.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1,71:393-410.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3

【关键词】小微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我国小微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微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市场繁荣与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有些小微企业失败率较高,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三至五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提高小微企业总体实力,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最大化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小微企业的竞争能力,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证小微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随着市场化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财务管理的微观性作用日益凸显。只有不断的去完善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各项运营指标的实现,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小微企业的产品分配、生产、运营和发放等十分重要,这些事项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资金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小微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于各项资金的管理,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生存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没有建立起各种完善的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特别是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小微企业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合理的计划、运用和分配企业资金,帮助企业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小微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融资难仍然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对银行来说,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利率虽然较低,但是,大企业、大项目抗风险能力强,贷款安全性好,可以形成规模效益。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力度的过程中,大企业和大项目受到热捧,而最需资金度难关的小微企业由于起步晚、规模小,业绩不足、信用低等原因,抵抗风险的能力弱,贷款难的现象很严重。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实行认缴制,也就是所谓的零元注册公司以来,公司注册的门槛降低、手续简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得公司注册快速增长。但是公司注册后启动资金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资金短缺,致使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二)财务制度不完善

第一,对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安排,盲目投资,过度举债,甚至陷入财务危机。比如有些企业没有考虑过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多少流动资金、采取怎样的方式筹资、是否有闲置资金可以对外投资,项目投资的风险。

第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未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责任不明确,致使应收账款金额巨大,很难收回,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是价格的竞争;然而当价格趋于同一水平时,就是销售方式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所以管理层普遍采用赊销方式,盲目扩大销售,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了解不到位,货发出去了收账款是否能够收回、如果不能收回将会给企业带来哪些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

(三)内部控制能力弱

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就是投资者,自己出资自己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比如存货控制意识薄弱。企业从来没有考虑过库存物资应该保持多大的持有量比较合理,同时采购缺乏计划性,增加了采购成本。结果造成有的物资过量采购,长期积压,保管不善造成浪费,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金,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的物资采购不及时影响生产,对存货缺乏统一的管理。

(四)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小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雇佣兼职会计或交给记账公司处理公司账务,他们一般不坐班,每月完成开票、报税工作就可以。有的聘请业务水平不高的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和能力,核算不准确。日常工作中只要求做好资金的流水账就可以,甚至身兼多职,有的监管行政、人事、甚至于采购工作,管理混乱。使得财务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形成空白,监管不到位,无法对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经济命脉,加强资金日常管理,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要从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

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度举债,持有一定的流动资金,保证公司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比例应做到合理组合。降低用短期借款购买固定资产的比例,以免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2.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库存物资的管理,设定合理的库存限额,即保证日常经营需要,又要避免造成过量积压,占用资金。通过内部管理系统设定有关物资的上、下限,实现自动报警,加强了对库存物资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根据不同的信用级别的客户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信用低的采用款到发货,信用级别高的经批准可以赊销,但要有账期,并落实责任人。每月进行账龄分析,超期未回款的采取财务扣款或扣息处理,督促销售人员全力追缴货款。并且将客户回款直接与业务人员工资、提成挂钩,建立奖惩制度,确保及时回笼资金。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因此控制的环节越多,控制的效果越好,控制目的越能达到。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建立规范、标准、程序的业务操作流程,从上到下,从招标到采购,从预算到支出,层层把关,针对重要控制环节,实行重点控制,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牵制。

2.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对公司经济业务的关键环节进行审查,指出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实现内部控制的科学化管理。

(三)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原本繁杂的手工工作变得更加有效便捷,因此将内部控制嵌入日常工作流程中,比如应用电脑和手机同步的oa审批系统,可以实现对相关业务从申报到审批的全过程24小时在线处理;应用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从销售订单――原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采购入库――物资出库――库存管理――产品完工入库、销售――客户管理(含质量分析和自动预警、报警系统)在内的一体化的管理控制。通过内部信息网络,将各个控制环节有效的结合,将更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每月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完成情况、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真正发挥财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小微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其生存和发展压力很明显,因此,要不断加强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微企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4

一、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最大化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小微企业的竞争能力,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证小微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随着市场化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财务管理的微观性作用日益凸显。只有不断的去完善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各项运营指标的实现,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小微企业的产品分配、生产、运营和发放等十分重要,这些事项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资金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小微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于各项资金的管理,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生存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没有建立起各种完善的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特别是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小微企业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合理的计划、运用和分配企业资金,帮助企业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小微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融资难仍然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对银行来说,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利率虽然较低,但是,大企业、大项目抗风险能力强,贷款安全性好,可以形成规模效益。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力度的过程中,大企业和大项目受到热捧,而最需资金度难关的小微企业由于起步晚、规模小,业绩不足、信用低等原因,抵抗风险的能力弱,贷款难的现象很严重。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实行认缴制,也就是所谓的零元注册公司以来,公司注册的门槛降低、手续简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得公司注册快速增长。但是公司注册后启动资金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资金短缺,致使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二)财务制度不完善

第一,对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安排,盲目投资,过度举债,甚至陷入财务危机。比如有些企业没有考虑过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多少流动资金、采取怎样的方式筹资、是否有闲置资金可以对外投资,项目投资的风险。

第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未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责任不明确,致使应收账款金额巨大,很难收回,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是价格的竞争;然而当价格趋于同一水平时,就是销售方式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所以管理层普遍采用赊销方式,盲目扩大销售,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了解不到位,货发出去了??收账款是否能够收回、如果不能收回将会给企业带来哪些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

(三)内部控制能力弱

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就是投资者,自己出资自己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比如存货控制意识薄弱。企业从来没有考虑过库存物资应该保持多大的持有量比较合理,同时采购缺乏计划性,增加了采购成本。结果造成有的物资过量采购,长期积压,保管不善造成浪费,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金,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的物资采购不及时影响生产,对存货缺乏统一的管理。

(四)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小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雇佣兼职会计或交给记账公司处理公司账务,他们一般不坐班,每月完成开票、报税工作就可以。有的聘请业务水平不高的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和能力,核算不准确。日常工作中只要求做好资金的流水账就可以,甚至身兼多职,有的监管行政、人事、甚至于采购工作,管理混乱。使得财务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形成空白,监管不到位,无法对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经济命脉,加强资金日常管理,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要从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

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度举债,持有一定的流动资金,保证公司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比例应做到合理组合。降低用短期借款购买固定资产的比例,以免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2.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库存物资的管理,设定合理的库存限额,即保证日常经营需要,又要避免造成过量积压,占用资金。通过内部管理系统设定有关物资的上、下限,实现自动报警,加强了对库存物资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根据不同的信用级别的客户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信用低的采用款到发货,信用级别高的经批准可以赊销,但要有账期,并落实责任人。每月进行账龄分析,超期未回款的采取财务扣款或扣息处理,督促销售人员全力追缴货款。并且将客户回款直接与业务人员工资、提成挂钩,建立奖惩制度,确保及时回笼资金。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因此控制的环节越多,控制的效果越好,控制目的越能达到。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建立规范、标准、程序的业务操作流程,从上到下,从招标到采购,从预算到支出,层层把关,针对重要控制环节,实行重点控制,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牵制。

2.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对公司经济业务的关键环节进行审查,指出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实现内部控制的科学化管理。

(三)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原本繁杂的手工工作变得更加有效便捷,因此将内部控制嵌入日常工作流程中,比如应用电脑和手机同步的oa审批系统,可以实现对相关业务从申报到审批的全过程24小时在线处理;应用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从销售订单――原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采购入库――物资出库――库存管理――产品完工入库、销售――客户管理(含质量分析和自动预警、报警系统)在内的一体化的管理控制。通过内部信息网络,将各个控制环节有效的结合,将更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每月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完成情况、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真正发挥财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5

目前金融体系中对中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信用等级等尚无完整的评价体系,难对中小微企业运作状况及融资资格有客观而科学的评价,这进而影响到这些企业最终是否能如愿取得所要资金。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产业政策,政府扶持是对政策导向最明显的指示,目前政府在税收政策上对中小微企业的优惠较少,未能发挥良好的税收优惠的扶持作用,进而鼓励中小企业的融资与技术革新。而过多的财政补贴似的中小微企业有了惰性,成为毫无生气的企业,所以政府的财政补贴是要谨慎适用的工具。如在美国,政府采购制度明确规定了对中小企业的采购比例,这无疑是对中小企业的一种扶持。对于政府采购制度,目前规范还不足,未能在法律中应明确规定政府采购中中小企业的比重,所以真正实现政府采购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作用还在不断进步中,这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域上有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如在我国沿海,以对外贸易出口为主的中小微企业集中,常因为业务原因受到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国家政策在对这类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上急需加强。而单个政府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这需要政府、银行、企业自身与社会共同努力。虽然银监会曾提出过“两个不低于”政策发展银行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即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不低于平均增速,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上年的监管目标,但由于信贷紧缩和财税配套政策缺乏限制,未能形成政策合力。有调查认为,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最需要的信息来源是政府服务所提供的信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已经设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管理的专门机构,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日本的中小企业厅及下属分局、法国的中小企业管理局等。虽然名称各异,但是在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有相似的地位与作用。这些机构在彼此国内都是统一为中小微企业而设立的,不存在利益冲突问题,效率较高。它们能以规模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门化的经济信息、政策分析及相关培训,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竞争力,对其自身管理水平进行改善,以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素质。进而在下一步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竞争力与信用状况。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政策间配合、甚至是政府提供的信息及服务都能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起到引导与促进作用。

政府出资或参与的机构占了总数的70%以上,第一,政府担保机构属于企业法人还是事业法人性质,作为盈利机构还是不盈利的机构?这点明确过后,在其提供担保及管理方式上都会有所改变,而目前依旧不明确。第二,政府担保机构依旧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要改善政府干预过多、指令繁杂的现状,使担保机构内部人员素质整体提高,这将有助于降低担保机构的业务运作水平与风险,减少担保损失。除了政府担保,税收政策可以根据企业规模进行按比例调整,对扶持残疾人元的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对出口型企业的退税以及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等,减税是从侧面角度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对它们提供了扶持。积极改善我国针对不同所有制下的企业的补贴政策,并且将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完善起来,对中小企业及微企业充分重视才能真正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要求商业银行的配合,通过完善对这些管理能力较强、偿债能力好、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微企业的评估,给予宽松的放宽支持,支持其快速稳健的发展。这将进一步要求现有的商业银行改善自身的信贷管理制度,包括信贷资金授权授信管理的调整、对抵押贷款的调整,针对中小企业的情况制定针对它们的专门操作流程。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可以建立一批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或中小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它们业务范围小,有针对性,在评估中小微企业及对它们提供金融支持时,更有信息优势及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隶属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的优势就是它自身的信息优势,它更容易获取当地的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及信誉情况,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或道德风险的发生率降低,从而降低融资的交易成本。对中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信誉问题的监督必须要有有效的监管体系及监督制度,对监管机构来说,要改善银行业的治理结构,强化中小微企业的信息披露,增加其融资的透明度,对贷款机构及担保机构来说也相应提高其安全性。在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同时,要降低银行及担保机构的风险。首先是积极降低资本市场的门槛,使得中小微企业能够使用集合债券或企业债券等工具进行直接融资;其次可以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如让小微企业能够使用抵押融资来筹得资金;另外在融资担保上如果可以发展联保或使专业的担保机构共享信息,使银行信贷融资信息成本降低,发挥其主要作用。

对中小微企业来说,解决融资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及政府从外部政策进行支持,也需要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及金融产品设计;也要求中小微企业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偿债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融资,在获得融资时更具有竞争力。

本文作者:战乃国王德敬工作单位:北京中科金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6

张燕霞所说的“这项工作”,即为武汉市汉阳区财政局自2010年7月开展、旨在规范全区小微型企业账务管理的记账服务。具体实施步骤为,财政部门通过公开招标、信用评价指定数家记账公司,在汉阳区注册登记、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的小微型企业委托该类会计中介机构记账,只需承担原定记账费用的50%,其余部分由财政拨款补贴给予会计中介机构。2013年,该区为购买记账会计服务投入322万元;2014年将投入400万元,并将这些支付给记账公司的费用列入部门预算编制。

武汉市汉阳区区属工业有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纺织、轻工、汽车改装等十多个门类,在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以专业市场、工业园区为集群的小微企业群体迅速壮大发展。然而,相当部分小微型企业在成长初期的经营行为、内部管理往往欠缺规范性。推行记账服务之前,来自财政部门的数据显示,该区1723户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占正常经营的小型企业总数的37%,在年税收20万元以下的企业中则占到65%以上的比例,各类工业园区、专业市场中还有约1000户达到建账规模的个体工商户未实行建账管理和查账征收;来自该区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区有4606户小型企业,其户数超过全区企业总数的95%,实现税收仅占全区税收收入的7%,经济结构和税源结构不尽合理。不规范的账务管理既不能对企业形成必要的约束机制,增加了潜在的违法经营风险,影响了市场经济环境,也制约了企业自身正常发展。武汉市汉阳区财政局的刘刚说,会计管理工作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的会计服务,为小微企业构建规范经营和成长壮大的氛围环境。

鉴于小微型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设置会计机构或所设会计机构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的现状,该区将推行会计中介机构记账服务,作为帮助企业规范账务管理的切入口。着手推行记账服务工作前夕,汉阳区财政局对辖区内企业纳税人的建账管理情况进行清理和分类,明确以各类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的经营户以及从事钢材、汽车、医药、建材家具等行业的小型企业为规范账务管理的突破口和重点。2010年,汉阳区人民政府出台了《汉阳区规范小型企业账务管理实施方案》,计划三年时间中使全区小型企业基本达到规范建账标准,会计账簿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企业纳税人申报缴税准确率达到80%以上。为引导小微型企业迈出规范账务的第一步,该区财政部门针对暂时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小型企业,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其委托政府采购指定的具备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提供记账服务,在一定期限内由财政出资为企业补贴记账费用,财政出资额度不低于企业记账费用的50%,并且可根据企业税收增长幅度予以适当增加,服务期满后,企业须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或自付费用继续实行委托服务,达到“政府引导、财政补贴、中介服务、企业发展”的目的。

张燕霞说,从取得的初步成效来看,通过政府购买记账服务,引导帮助小微型企业规范账务管理,强化了对该类企业的财务质量监管,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扩大了辖区经济税源基础,提高查账征收户的比例,扩大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数量,优化了纳税人结构。政府购买记账服务开展至今三年多的时间中,武汉市汉阳区共有1627户纳税人享受到财政补贴,全区小型企业税收收入以每年30%以上的增幅持续增长;实行查账征收纳税人占总户管数的52.7%,一般纳税人占企业总数比例接近60%,所得税查账征收盈利面达62%,税收规模在30万元以上的小微型企业达到127户,比政府购买记账会计服务之前的2009年增长61%,其中有80余户税收增幅在50%以上。

政府购买记账会计服务投入产出的“账本”中,所反映的效应不止于税收收入的增加,作为会计服务“供应商”的记账公司乃至会计中介服务市场受益匪浅。武汉清册财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与其他14家同行一道参与政府采购记账服务的招投标,成为当时7家中标记账公司的其中一家,汉阳区有100多户符合享受财政补贴条件的小微型企业委托该公司记账。该公司负责人陈筠告诉记者,政府购买记账服务对于中介机构而言,最直接的机遇是业务量的增加,而后续效应是自身业务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以往受理企业委托记账业务时,客户的主要要求为会计核算,随着委托企业户数增多和更新,双方合作时间的延续,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趋于多样化。“不仅是记账报数,还要为企业管理提供专业咨询。”武汉国信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是当年另一家中标记账公司,该公司负责人郭均清介绍说,委托记账的企业绝大多数为小微型企业,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为该类企业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多为政策咨询,如税收政策、国家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陈筠说:“公司成立之初,我们招聘会计人员的门槛在初级职称,如今已提高到中级职称。现在,应客户企业要求还派驻会计人员定期‘下沉’到企业内部,现场参与管理提供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除证书文凭等硬件之外,对会计人员乃至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实践经验等软实力的促进。”郭均清还告诉记者,部分小微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建立自身的会计机构时,也寻求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当企业逐渐架构形成自身财务体系,首先针对原材料管理、销售核算等关键环节设置专门会计人员或机构时,“往往向我们征求建议及具体步骤方法”。

依托政府购买专业会计服务的平台,诸多小微企业亦得以成长发展壮大。“税务税收是创办初期小微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这些企业寻求委托记账之初,提出的要求往往是‘想些办法少交税’,一段时期后变为‘纳税合理化’。”郭均清进一步介绍说,“因为财政补贴扶持记账服务选择与我们合作的小微企业,经过一定程度和水平的发展,关心更多的是怎样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理顺内部管理,而中介机构通过对会计原始信息、财务初始数据的整理,可以提供依据和支持。”

武汉市汉阳区通过政府购买会计服务探路规范小微型企业账务管理,引导企业合法生产经营,折射出政府加大力度购买公共服务的趋势,过去几年中全国多个省市地区的政府购买会计服务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上海市财政局于2010年出台了《上海市市级事业单位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和部门决算报表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以购买审计服务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行为,首先选择医疗卫生机构、大中专院校等部分事业单位率先试点,之后将实施范围逐步扩大。2014年,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市级事业单位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和部门决算报表审计监督工作办法》,自当年起,预算主管部门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将另行申请一笔财政预算资金,作为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明确由上海市各市级预算主管部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事业单位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和部门决算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由此,该市财政局将原本对事业单位的事务性管理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借助社会专业机构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试行财政出资为市区政策性扶持的初创期小微型企业购买记账服务,通过政府采购部门组织公开招标,选聘13家记账机构作为小微企业记账定点服务商,对自愿提出申请的小微型企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公开评审确定107家小微型企业入围试点;同时,该市财政局还公开招标购买了第三方绩效评价的会计服务,将政府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项目外包给中标会计师事务所完成。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政府向专业机构购买公共服务,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公共服务产品,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构运行的行政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同时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容涵盖了医疗卫生、教育、社区、培训、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与此同时,在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财政部门的推动下,会计、审计、评估等服务成为政府购买的重要领域,在加快改革的过程中,力度将越来越大。政府购买会计服务主要为:会计中介机构服务,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与事务所或记账机构合作,主要包括审计、绩效评价、专项检查和记账工作;会计考试工作,将各类会计考试的实施外包给社会机构和学校;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委托给高等院校或会计学院完成。通过购买会计服务,政府将可以交给市场的服务全部交给市场,其职责将有效归位,中介机构的服务也会促进政府角色的校正。政府购买会计服务,还有助于形成区域经济数据平台,以记账为例,武汉市汉阳区通过政府购买该项会计服务进一步掌握小微型企业全面的经济运营数据,通过企业每个会计年度在信息系统上报的财务指标、纳税情况等企业运营的核心衡量标准,可以比较分析企业的运营状况、会计工作规范程度,乃至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就地方经济而言,可在所监管数据覆盖面较大的前提下,通过被审核企业的总量、规模、行业分布,摸清整个区域经济的“家底”,为制定下一步小微型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借鉴。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7

目前,我国重特大安全事故出现了反弹趋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是在面广体小量大的小微企业。例如,2013年5月1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露事故,造成15人死亡、8人重伤;同年11月1日,广西岑溪市三堡镇车河村三堡爆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16人受伤……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资源实力不足、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安全生产,因而更需要借助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已成为小微企业突破安全生产困境的必然选择。然而,一方面小微企业资源和能力有限,加之面临巨大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企业将精力聚焦于生产运营而缺乏安全生产积极性,造成安全生产服务的现实需求很低;另一方面我国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多依附于政府部门且质量参差不齐,安全生产服务供给水平也很低。安全生产服务供需双低的局面,导致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在促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中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没能充分发挥,这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已成为提高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其安全生产的关键。

国内外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购买安全生产服务的必要性和意义上,忽视了购买行为的决策机理及与服务机构的交互过程。例如,Gerard的研究表明,政府为减轻负担,将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事物转移到私营组织身上,即利用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服务;李传贵认为,将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纳入安全生产管制体系有助于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安全生产困境。此外,已有研究大多采用静态或定性的方法,缺少其决策机理和演化规律的动态分析。例如,甘庆元采用定性方法分析了中小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并提出有必要为一些安全生产无人管或不会管的小微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服务;梅强研究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供需状况,并建议发展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完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基于此,本文借助演化博弈的方法,构建小微企业与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支付矩阵并进行演化分析,探讨如何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以期实现引导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演化模型

(一)模型构建

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主要涉及两类主体:一类是小微企业群体,一类是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群体。每次博弈都由一家小微企业与服务机构随机配对进行,小微企业可选的策略假设为a={购买,不购买},服务机构可选的策略假设为B={提供,不提供}。

小微企业的收益假设为:假定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时,前期投入的寻求成本为C1,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服务机构洽谈服务等费用,若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则还需支付服务费用C2,获得安全产出R1,此时小微企业收益为R1-C1-C2;若服务机构不提供服务,则部分小微企业投入资金i来满足安全生产服务需求,即自供安全生产服务,比重为r1,其余的由于资金不足而进行违规生产,违规生产会引发安全事故,概率为r2,罚金为F,此时小微企业收益为r1(R1-i)-(1-r1)r2F-C1;若小微企业不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则可能自供安全生产服务,也可能违规生产,此时无论服务机构是否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其收益均为r1(R1-i)-(1-r1)r2F。

服务机构的收益假设为:假定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服务时,前期投入的提供成本为C3,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员工培训、与企业洽谈服务等费用,在小微企业购买服务的情况下,其还需投入服务成本C4,获得服务产出R2,主要包括向小微企业收取的服务费用、自身信誉、经验增长等,此时其收益为R2-C3-C4;在小微企业不购买服务的情况下,收益为-C3;若不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则无论小微企业是否购买服务,其收益均为0。

根据上述假设分析,可得该模型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二)模型演化过程分析

在博弈的初始阶段,假设小微企业群体中选择购买策略的企业所占比例为p,服务机构群体中选择提供策略的企业比例为q。根据malthusian动态方程,即策略的增长率等于它的相对适应度,构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的演化动力学方程,即

F(p)

=

=p[eaQ

-paQ]

F(q)=

=q[eBp

-QBp](1)

其中,a=

R

-C

-C

r(

R-i)-(

1-r)

r

F-C

r(

R-i)-(

1-r)

rF

r(

R-i)-(

1-r)

rF,为小微企业的支付矩阵;B=

R

-C

-C

-C

00,为服务机构的支付矩阵;e={1,0}为单位向量;p={p,1-p}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的混合策略;Q={q,1-q}为服务机构安全生产服务提供行为的混合策略。U1=θaQt及U=paQt分别代表选择购买策略的小微企业的适应度和小微企业群体的平均适应度,V1=θBpt和V=QBpt分别代表选择提供策略的服务机构的适应度和服务机构群体的平均收益。由此可得

F(p)

==p(

U

-)=p(1-p)

[-C

+[R

-C

-r(

R-i)+(

1-r)

rF]q]

F(q)

==q(

U

-)=q(1-q)-

[-C3+(R2-C4)/p](2)

令F(p)=0,F(q)=0,在平面m={(p,q)|0≤p,q≤1}可得5个均衡点(0,0)、(0,1)、(1,0)、(1,1)和(,)。其中,S(p=,q=)为鞍点;U(1,0)和V(0,1)为不稳定点;o(0,0)和w(1,1)为演化稳定点,是演化稳定策略(eSS),分别对应模式(a2,B2)和(a1,B1)。小微企业和服务机构策略交互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中不稳定点U、V和鞍点S连成的折线可看作系统演化到不同模式的临界线,初始状态在USVw区域内时,系统都将演化到(a2、B2)模式,即小微企业选择购买策略,服务机构选择提供策略,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初始状态在USVo区域内时,系统都将演化到(a2、B2)模式,小微企业不购买,服务机构不提供,这必然导致安全服务购买率下降,供需双低,服务市场逐渐萎缩,是一种“不良锁定”模式。

三、数值实验及结果分析

(一)选择某种策略的群体初始比例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p0和q0分别代表小微企业群体选择a1策略和服务机构群体选择B2策略的初始群体比例,根据参数取值范围和现实条件,其余参数假定为R1=1.7,R2=1,C1=0.3,C2=1,C3=0.3,C4=0.5,i=1.5,F=5,r1=0.5,r2=0.01。从图2可以看出小微企业与服务机构群体间策略交互行为演化的路径依赖性。不同初始条件下,系统演化路径不同,且在演化到稳定状态之前均不会重叠或相交。演化速度与小微企业选择购买策略的群体初始比例有关,且该比例越接近稳定状态演化速度越快。对比图2中的两个子图可以看出,小微企业购买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不仅受本群体中选择购买策略的企业初始比例的影响,还与服务机构群体中选择提供策略的机构初始比例有关。

(二)小微企业安全产出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假定服务机构选择提供服务的初始机构比例为0.35,其余参数取值保持不变,分别取R1=1.52和R1=1.9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当选择购买策略的小微企业初始比例较大时,随着安全产出的增加,系统演化速度加快,加速进化到(a1,B1)的理想状态;而当小微企业选择购买策略的初始比例较小时,系统演化速度发生改变,且有从(a2,B2)加速进化到(a1,B1)的趋势。因此,从安全产出入手,提高小微企业感知到的期望安全产出,有助于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

(三)安全生产服务费用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同理,取C2=0.82和C2=1.18进行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对比图4的两个子图可知,服务费用越高,系统越易陷入“不良锁定”模式。因为随着服务费用的增加,购买服务的总收益逐渐减小,而对资金投入的要求逐渐提高,当高于小微企业承受能力时,小微企业由于资源实力不足而选择不购买策略。而理想状态是小微企业购买服务,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制定合理的引导策略,帮助小微企业减少服务支出,促进其购买安全生产服务,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

四、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演化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设计合理的引导策略,能够使系统跳出“不良锁定”,向理想状态演化。基于此,为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对安全生产服务市场的培育力度,提高服务市场化程度

通过技术培训、资金奖励、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服务机构进入安全市场,积极发挥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中介桥梁作用。同时,减少服务机构与政府的挂钩,提高安全生产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为此,政府应转变意识,努力从安全生产服务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变为监管者与推进者,培育一批数量多、质量高、市场化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

(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效益高的小微企业进行奖励

安全效益R1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却又往往被低估。因此,政府应针对小微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让企业决策者能充分认识并合理评估安全收益。此外,还可以定期检查考核,对严格遵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小微企业进行奖励,从而间接增加其安全产出,提高其服务购买积极性。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8

[摘要]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就业、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打破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瓶劲。当前,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满足。近年来,城商行运用区块链技术,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重点,致力优化金融生态圈,为破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区域链、供应链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的措施、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

一、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与主要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及作用

供应链金融是顺应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产生的金融模式。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向供应链方向转变,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模式下,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得到了更加高效的整合。但是,在供应链中,不同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在供求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居于供应链核心地位的大企业在供求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中小微企业则一般处于劣势地位,在与大企业进行交易时,需要预付货款或提前发货,影响了企业自身的资金利用效率。在整个供应链中,居于从属地位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在80%左右,居于核心地位的大企业占比在20%左右。其中,中小微企业提供的GDp占比达到60%,就业贡献达到70%,而大企业GDp占比40%,就业贡献则为30%。与此相比,中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总量仅占比32.1%,远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实际上,中小微企业对金融支持有着更大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支付仅能满足企业10%的资金需求。因此,比相传统信贷,供应链金融能够更加高效的满足经济发展的资金融通需求,提振经济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逾期风险整体上要优于传统信贷模式。具体分析如下表:

传统金融方式

供应链金融

授信主体

单个企业

供应链中的多个企业

服务对象

资信水平高的企业

供应链中下游中小企业

授信条件

第三方担保、固定资产抵押

动产或货权质押

质押标的物

不动产

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动产

融资渠道

银行

银行等机构

参与程度

静态分析融资企业

动态跟踪经营过程

及时性

手续复杂、效率低

高效、及时

风险

信用风险高

核心企业承担道德风险

还款来源

自有资金

销售收入

作用

解决单一企业融资

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竞争能力

银企关系

债务债权关系

合作关系

银行承担风险

较大

较小

表1:传统信贷模式与供应链金融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与传统信贷模式相比,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控效率、经济支持作用等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发展供应链金融势在必行。

(二)供应链金融的具体模式

所谓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形成的供、产、销在内的组织形式。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不同中小微企业会形成各自的融资需求,并以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存货质押等形式进行融资。

1采购阶段采取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采购阶段,核心企业常要求下游小微企业提前预付账款,下游企业则凭借与上游核心企业签订的《购销协议》提请银行向核心企业开出与货款价值对应金额的承兑汇票。随后,核心企业将货物发往银行指定第三方物流公司,下游融资企业向银行缴纳保证金后得到提货单,凭单要求物流公司发放货物。随着货物的继续加工制造、销售,融资企业不断回流资金,继续缴纳保证金提货,直至缴纳承兑汇票的全部保证金并提取全部货物。小微企业借助此融资模式,可以获得分批预付款和分批提货权,缓解企业预付全款压力。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又称为保兑仓模式,是指核心企业和下游中小企业签定销售合同达成交易,由中小企业向银行提出仓单质押贷款申请,将预购货物进行质押。资金提供方对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并预估企业的回购能力,对满足要求的企业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和回购协议。核心企业在接收到银行对下游企业融资申请的回执后,向制定仓储地点发货,并获取仓单,下游企业向银行缴纳保证金和承兑手续费。仓单质押完成后,银行以下游企业为出票人、核记企业为收款人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并由核心企业进行保管。下游企业通过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来获取对应数量的货物,直到保证金金额与汇票金额相等。

2生产阶段采取融通仓融资模式

小微企业获得核心企业采购订单后,在生产阶段因过多存货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常通过融通仓融资模式解决流动性紧张问题。融资企业向银行质押自身存货,银行审核后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对货物进行评估与监管,向融资企业发放与货物价值对应的贷款,待融资企业向金融机构偿还足额贷款后再提回存货。小微企业在此融资模式下,能够提前变现存货,加速盘活现金流,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3销售阶段采取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小微企业多位于核心企业上游,向核心企业提供原材料及产品后,常因延期付款或先货后款而形成应收账款。融资企业向银行提供其与核心企业签订的《采购协议》,并以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应收账款做质押申请信贷支持。此模式下,小微企业以核心企业的债权为质押,可提前收回现金流开展后续生产经营活动。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一)全链条授信视角出发,整体信用评估为小微企业增信

银行不再孤立评估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而是聚焦于整个供应链,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价值为基础,为整个链条上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利用核心企业信息优势来弥补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

(二)还款资金更为直接、更有保障

供应链金融的信贷资金与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匹配,实现专款专用,要求小微企业把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借款。

(三)担保措施更为高效

要求核心企业承诺对货物、应收账款进行回购,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仓储机构对货物进行评估、监押,进一步降低信贷风险。

三、供应链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尚存短板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信息资源整合难度较大

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起点至终点的真实贸易情况为基础,以贸易产生的可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在内的四流合一是供应链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关键。但是,法律规定企业间部分商务信息需要以纸质票据的形式传递,信息互联网技术在企业间搭建信息系统会出现数据安全不可信、数据准确不可信等问题,造成企业间的商务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性、真实性,使得四流难合一,从而形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风控难、相关部门监管难的情况。

(一)需要更为精准全面地核查交易记录的真实性

供应链金融主要基于企业之间的交易记录,由于核心企业往来的小微企业众多,交易记录复杂繁琐,逐项审查加重银行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资效率。同时,“自保自融”、虚假仓单和重复质押等合谋骗贷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供应链金融活动中的借款方和担保方、物流关系亲密,或都由借款人实际控制,从而套取银行贷款;借款方与仓储服务提供方恶意串通,将他人的货物或者对同一批货物重复开立多张仓单,通过向多个融资机构重复质押获得贷款等。

(二)有待延长授信链条,普惠更多小微企业

银行考虑到信息可得性,通常仅愿意为与核心企业有直接交易往来的一级供应商、经销商提供贷款,对于二级、三级及更往下的供应商、经销商拒绝授信;核心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为融资企业背书、不愿意承诺回购相关货物、应收账款,均导致供应链金融无法普及上下游更多需要资金帮助的小微企业。

(三)要求第三方对货物状态、市场价格的监押予以强化

预付款模式和融通仓模式下,对质押品的评估直接影响到初期放款的金额和后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对其物流的监管关系到银行的风险管理。而供应链金融将质押品评估、监管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银行通过第三方机构获取质押品的相关信息,存在即时性差、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等问题,放大了供应链金融风险。

四、供应链金融中加快金融科技应用的实践探索

(一)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四流”数据,拓展供应链金融覆盖企业范围

目前在行业中,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创新与优化主要体现在:凭证可多级拆转融、业务线上执行、数据存储上链。对比传统业务模式,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四流合一。区块链技术难以篡改的特点使数据可信度高,降低企业了融资及银行风控难度。具有风控数据获取、合同签订、票据流转等业务执行线上化,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凭证可多级拆专融,解决非一级供应商融资难、资金短缺问题。智能合约固化资金清算路径,极大减少故意拖欠资金等违约行为的发生。利用区块链信息高度透明、难以篡改的特点,将融资企业每笔交易记录写入区块链,利用公钥加密与私钥解密,保证数据安全性,实现融资企业交易数据高度透明,提升银行核查交易真实性的效率;利用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节点公开的特点,银行可清楚地了解每一级供应商、分销商的交易往来,有助于供应链金融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地域;利用区块链时间戳和全网公开的特点,编写智能合约能有效确认应收账款所有权、规避重复抵押、骗贷等现象,解决票据拆分问题;利用区块链可追溯性的特点,银行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对融资企业的资金流进行实时监控,追踪贷款的真正用途,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近期,农行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e链贷”,该产品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农行涉农电商数据的基础上,将区块链技术优势与供应链业务特点深度融合,向电商供应链的法人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商融资服务,功能包括订单采购、批量授信、灵活定价、自动审批、受托支付、自助还款等。

(二)构建大数据库,解决供应链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一是包含企业之间的交易往来记录、纳税记录以及生活场景中的数据,将多维度、立体化的数据与量化评级模型相结合,加速银行搜集并准确评估链条上各企业信用风险,简化人工审核,实现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智能化、程序化。

二是包含与存货价格相关的历史信息、动态信息,增强物流企业对货物市场价格预估,降低估值不准确导致借贷双方造成损失的风险。

三是包含物流企业接收货物、监管货物、运输货物的信息,记录银行的审核结果、相关命令,构建第三方物流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提升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准确性,强化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例如,工商银行在融e购电商产品中,利用强大的线上数据平台体系,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采购、销售需求,并以此掌握企业真实的资金流动数据,为小微客户开展多元化金融服务。

(三)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对质押物实时监管

为减少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存货估价、监管中的风险因素,可在质押物存储、运输工程中引入物联网传感设备和智能监管系统,实现对动产的识别、定位、监控、追踪的系统化、智能化管理,使供应链金融的各个参与方随时监管质押物状态,减少重复质押、虚假仓单发生的可能性。平安银行在其钢贸供应链金融中,通过条形码、重力传感器、视频定位、3D扫描等技术进行物联网智能仓储网络布局,实时采集货物的信息,跟踪、监管供应链采购、制造和销售等各环节,提升供应链整体的安全性与效率。

五、江西银行在“区块链+供应链”的实际应用

为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江西银行紧跟政策导向,坚持创新驱动,通过金融科技为传统业务赋能,积极布局“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于2019年6月推出的线上保理“云企链”业务,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我行供应链金融的探索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云企链”线上保理融资业务指的是江西银行搭建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确保应付账款在供应链各级供应商中的流转路径真实的情况下,核心企业依托在江西银行的授信将其应付账款转化为可融资、可流转、可拆分的电子付款承诺函“云信”向小微企业进行支付,小微企业凭“云信”向上游流转或向江西银行申请融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到2019年末,江西银行“云企链”线上保理业务共授信7.9亿元,已投放1.8亿元,共服务39户小微企业;其中为正邦科技上游供应商授信3亿元,已投放1.44亿元,共服务32户小微企业。

通过“云企链业务”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加入到供应链金融后形成了以下业务优势:

一是数字资产链上流转。依托区块链数字资产为载体,在核心企业的支付信用在线上进行拆分流转,使得原来未与核心企业直接发生业务的产业链后端供应商同样可以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获得融资,扩展了金融服务的受众面。例如,核心企业需要向一级供应商a支付100万元,而a需要向二级供应商B、C分别支付70万元、25万元,银行可以对B、C的上链应收账款进行获取提供融资,再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清算,在最终核心企业付款100万元后,定向支付给银行收回融资本息。

二是交易全流程信息防伪存证。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实现业务参与方线上身份认证及签约;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进行信息存证、溯源。保证金融交易全流程操作的真实性,防止伪造公章等诈骗行为;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节点进行信息交互,上链管理。形成“去中心化”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构建参与方间互信,杜绝交易纠纷,保证各方利益。

三是应收账款线上高效确权。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核心企业线上高效(1-2分钟)办理应收账款确权,改变了过去应收账款确权耗时长、流程复杂、操作风险大等弊端。

四是实现上游供应商线上融资。利用电子签名,线上签约等金融科技手段,实现了上游供应商融资申请及提款的线上化。供应商仅需在江西银行开立对公账户即可全流程在线上完成融资提款操作。

六、政策建议

(一)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重视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商业银行信贷服务中的作用,尽可能发挥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的公信力和牵头效应,统筹安排、加快建设数据汇总、处理和颁布体系,搭建底层区块链,不断扩大供应链金融等信用应用场景。

(二)加快金融科技产品创新的落地

商业银行应重视金融科技与传统信用管理技术的融合,进一步积累信贷交易、信用数据信息,促进电商、运营商、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联动,推动技术的跨机构、跨系统应用;总结和摸索适用于小微企业的产品模型或方法,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三)推动金融监管政策跟进

监管部门应在政策上跟进支持传统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差异化监管技术,针对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金融科技创新情况,适时修订相关管理办法与操作细则,保障其交易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六、结语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底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显得更为重要且紧迫。江西银行将继续通过植入区块链+供应链技术,加大中小微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融资数据的真实性、系统性,更加有力地破解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瓶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m].201年96月25日

[2]艾瑞咨询.2019中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m].2019年7月12日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9

【关键词】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业;存在问题;培育机制

一、外贸综合服务业发展背景及操作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深入应用,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和外贸公司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广大中小微型企业蜂拥而上、快速壮大,这些“多、小、散”的外贸主体加速催化了传统外贸市场秩序的内部重构和现行监管体制的不断创新。基于这样的背景,在国际贸易较发达的深圳、上海、宁波等地,率先涌现了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物流、报关、保险、融资、收汇、退税等一体服务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与传统外贸企业不同,这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不直接参与国际贸易业务本身,不以赚取贸易商品差价和单纯增加服务费为目的,而是通过提供专业和规模化的环节服务来降低服务成本赚取收益。

目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主要操作模式如下图:主体分别办理多项服务和手续)变为n+1+n模式,即扮演其中的“1”中间角色,为多个外贸主体提供多项外贸环节服务。主要是:一是综合多项外贸服务,提供物流、报关、保险、融资、收汇、退税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二是综合多个外贸主体,通过把多个中小微外贸主体的散而小的外贸业务化零为整,通过规模化服务为企业降低贸易成本。三是通过整合多个外贸主体和多项外贸服务,方便了每个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提高了监管效率。

二、义乌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业的现实意义

1.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业有利于提升义乌的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涉及到诸多进出口环节,每个环节均需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对义乌中小微外贸企业来说,更具有成本高、手续繁等劣势。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业,不仅可以提供物流、通关、结汇等一条龙服务,降低贸易成本,获取融资渠道,提升义乌出口小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一站式的管理,以及与有关监管部门的信息对接,有效规避贸易风险。

2.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业有利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落地和发展。义乌外贸企业的特征是多、小、散,规范性也不足,对监管部门来说难度较大,不利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落地。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业,通过整合多个外贸主体、多项外贸业务和专业化的服务,大大提高了外贸业务规范性,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针对性,有力地促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落地发展。

3.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业有利于义乌外贸的转型升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外贸经营模式,实现了向融合式服务批发模式转变的突破,可以更加有效地优化产业组织形式,提高服务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从而大力推动义乌整个外贸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4.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业有利于提升义乌在对外贸易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处理,不仅提升了进出口服务效率,实现进出口贸易线上线下互动融通,还可借网上交易延伸至实物交付,最终实现B2B转型升级,让义乌外贸进出口在全国起示范带头作用,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

三、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

综合来看,当前制约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因素,既有规模外贸企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总体上普遍性问题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中反映更加集中。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现行外贸监管体制、理念、配套政策上的不足,对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制约非常突出。一是非“委托”即“自营”的监管体制产生的不适应。一直以来,我国外贸监管体制沿用计划经济或简单参照一般贸易中的做法,监管对象局限于有“外贸进出口权”(入世后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的外贸企业,其他外贸参与主体的通关、退税、结汇等需求必须通过自己取得外贸进出口权“自营”或“委托”其他外贸企业来实现。但对于义乌外贸来说,其依托专业市场、外贸会展、电子商务等渠道,境外采购商与国内中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下同)供货商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在没有“外贸进出口权”的前提下就可与外商签销售订单,贸易更加小单化、多频次,拼箱组货普遍,而且符合内外贸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发展的方向。当然,这些义乌中小微企业既不属于自营(没有外贸经营权),也不属于委托(实际上不需要外贸公司签订贸易合同),无法按照现行规定满足相关需求。为了“符合规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只有通过与中小微企业签订变相的购销合同、不断变化身份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和外商提供相关服务。最为集中和显著的不适应症在于,无论是“自营出口”还是“委托出口”的监管体制去框定中小微企业的外贸业务需求,都略显生硬,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二是倚重事前管理、事前审批的监管理念产生的不适应。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依托管理平台,依靠信息化手段大量集成贸易链条信息,并利用货物流和资金流对贸易真实性进行了较好的事前预审和事中跟踪,能够较好控制涉及知识产权、法检商品、高危敏感商品出口带来的风险。但这种外贸业务模式的创新,对习惯事前管理、事前审批的传统监管理念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一些近乎“有罪推定”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与深圳等改革最前沿地区相比,解放思想和鼓励市场创新的理念还相对较弱。三是相关配套监管政策的不适应。由于现行监管体制和监管理念的滞后,在面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这一新兴行业时,相关监管配套政策和措施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对于义乌这一相对比较特殊的外贸市场表现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务方面:一是中小微企业小单化、多频次贸易“自营出口”退税不便利,每单都要求有报关单而且退税时间较长,与出口货值比,单笔退税成本高;二是中小微企业小单化、多频次贸易“委托出口”只能由委托方办理退税,作为受托方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不能退税业务(即使双方都是属于同一税务监管辖区的企业);三是类似市场采购贸易等确定为“委托出口”的贸易,仍然按照出口额而不是交易佣金核定企业收益,受托方企业所得税管理政策不明确;四是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退(免)税新政,要求出口货物为生产企业“自产货物”,贸易企业及其非“自产货物”被排除在外;五是免抵退税申报需要提供大量纸质凭证,业务复杂,影响退税效率;六是要求至少60%出口业务的货物出口国与付汇国国别相同才能退税,不尽合理。

海关方面:一是对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集中海量的外贸出口业务量来说,按照常规的分类监管机制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评级考核和监管措施不尽合理,缺乏对可溯源责任的区分;二是市场采购贸易拼箱组货出口申报不实问题的扭转需要一段过渡期,现行累进式处罚不仅增加处罚支出、延长出口时间,而且在达到一定额度后还会影响企业等级和查验频率;三是小商品贸易商品种类多,涉及HS编码繁杂,按照现行报关机制,申报难度大,且此问题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表现更加突出。(解决方案有两条:简化申报、小商品编码+报关单优化。)

外汇方面:中小微企业以委托方式出口,须有“自营进出口权”才能开立外汇结算账户进行收汇(其中个体工商户要有组织机构代码才能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带来后续外汇收结汇责任不清的问题。

市场监管方面:主体在工商注册登记时,尚不能同步给予组织机构代码,阻断后续正常收汇通路。

商检方面:现行法检商品制度和检验机制、分类监管机制对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效率和贸易成本的影响仍然较大,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业务中这一问题更加集中、突出。

2.相比于其他地方,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贸易风险控制和拓展业务上难度更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实现盈利的基础和关键是把握贸易真实性,控制贸易风险。但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开展业务面临的难度要比其它地方大得多。首先,小商品贸易多品种拼箱组货,始终是提高贸易效率难以绕开的“结”。一方面,小商品品种多杂,包装各异,规范理货的成本很大;另一方面,法检商品的影响仍然不容小视。从法检目录调减后的抽查情况看,仍有41%的报关单受到影响。其次,涉及供货主体多,客观上给货物真实审查带来难度。外商在义乌采购的货物往往涉及多个商户或厂家,加上部分采购商有意无意隐瞒货物真实信息,平台企业要理清货物信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第三,客户资信采集较难,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门槛更高。义乌小商品贸易的供货商多为个体工商户,采购商多为个人外商或外资企业机构,由于目前义乌尚未建立可供商户或中小微企业查询的在义外商资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要掌握采购商信息特别是资信状况难度很大,直接影响了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避险能力。第四,长期的灰色外贸秩序及各类非正常金融活动,削弱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比较优势。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主要“以量取胜”实现服务收益。不规范的报关秩序、货代行业垄断揽货、本异地“普惠式”财政奖励扶持政策和大量炒汇黄牛的存在,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一定层度上抬高了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业务成本。第五,义乌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代价相对更高。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业务高度集中,对风险控制、商务管理、法律保障、it技术等高端人才需求较大,本地比较缺乏,且在个人所得税奖励或补助等关键人才政策上优势不足。

3.企业平台数据与政府公共管理平台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制约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普遍都依靠eRp软件搭建信息网络平台,虽已经可与银行系统对接,但与贸易监管部门之间尚难进行数据对接共享。主要存在三方面影响:一是监管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均相对独立,无纸化水平不协调、业务流程繁杂,平台企业需大量人工应付纸质审单,甚至在不同系统重复劳动。二是监管部门无法取证企业平台交易数据,在调查、区分主体责任上非常不利,严重影响“规范便利、诚信便利”的差别化监管机制的推广与落实。三是大量公共服务信息或不健全或尚不能有效延伸到市场终端,平台企业“沉淀”的海量交易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4.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尚处起步阶段,业务推广、企业推介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由于政策执行层面尚不明确、配套新政策仍有一定局限性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落地措施操作性尚不明朗等原因,一些企业仍在观望研究。同时,由于现行制度下业务操作复杂和市场对新业态接受程度不一等原因,难免遭受各种质疑,增加推广推介难度。主要表现在:一是习惯旧思维审视,简单认为平台企业的业态创新就是“民间”融资公司或放贷公司。二是打“球”做法产生负面效应。为适应现行监管政策,在中小微企业与外商已相互签订合同基础上,又不得不分别与平台企业签订购销合同,通过阴阳合同打“球”,使外商和中小微企业产生困惑,如:担心客户被平台企业挖走,担心货款有去无回等。三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市场经营户简单化思维对新业态接受度底。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市场低端竞争、盲目赊销盛行,对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新业态等缺乏了解。

四、义乌外贸综合服务新型业态培育机制研究

义乌是个商贸流通业和物流业异常发达的城市,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商贸大平台,高度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极富活力的民营经济,勇于创新的文化基因,先行先试的实践智慧,这一切都为培育外贸综合服务新兴业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业,并非一早一夕之事,需要靠政府、行业、企业等各方长期的共同努力。

1.加强对外贸综合服务业的系统研究与战略谋划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贸易供应链服务发展趋势及现状,以及国内外贸易服务需求情况,对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业进行系统研究,明晰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业发展战略定位,提出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建议,将外贸综合服务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义乌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与载体加以推进。

2.加强引导扶持,营造外贸综合服务业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有实力的外贸企业或物流企业向国际贸易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向供应链与销售链中高端延伸。在具备整合生产、设计、物流与营销能力的基础上,支持其创建自主品牌,拓展境内外渠道,逐步发展为全球贸易综合服务运营商。支持各类企业从“大而全”、“小而全”向“专而精”转型,重新整合其业务流程,加强核心业务,使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在跨国经营中发挥其核心企业的作用。其次,支持企业建立外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由于外贸供应链综合服务的信息共享程度要求很高,而整个供应链又涉及产品供给关系的各个企业,各个节点企业的库存、资金及需求信息往往属于商业机密,而且还涉及到到海关、商品检验及金融等部门,信息整合的难度很大,因此必须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只有这样,才容易建立共享程度较高的信息平台。最后,政府还要在用地、税收、融资、人才、对外合作等方面给予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一些扶持政策,使之享有与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服务业同样的政策支持待遇。

3.建立各种相关机制,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需要发展壮大,必须构建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各种有效机制。

(1)构建便利监管措施,加快推进贸易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结合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跨境电子商务、一般贸易等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以促进义乌外贸综合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切入点,加快改革创新,为所有有意于做大做强的“落地”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重点支持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先行先试。一是针对当前培育阶段迫切需要,按照注重事后监管的理念,加快探索建立差别化的监管机制,为这些外贸企业创造“规范便利、诚信便利”的制度环境。二是针对长远改革发展要求,围绕国家试点“构建新型贸易体制机制”的改革目标,厘清各类外贸主体之间的关系、法律责任,探索建立更加便利化的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等配套监管制度。具体建议如下:

海关方面:创新评级考核模式,对申报不实的情况不作降级处理,并合理区分侵犯知识产权等案(事)件的主体责任,对能够追责到实际出口主体的违规案(事)件,不作为调整收发货人、报关企业查验率和企业管理级别的依据;建立客户协调员制度,对义乌辖区规范、诚信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实行专门化服务(专窗办理、事后交单、优先查验等)和驻厂式管理,促进便捷通关、提升监管实效;取消小商品出口申报不实违规类案件累进式处罚政策,并探索建立事后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检验检疫方面:义乌辖区规范、诚信外贸企业、市场供货商户、生产企业出口的商品,实施降低抽检比例、信用放行等便利化监管措施;义乌辖区规范、诚信外贸企业、市场供货商户、生产企业出口到同一区域的同类商品,一年内免于再次检验,直接签发通关单,并探索建立事后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国税方面:加快对规范、诚信外贸企业的退税审核进度,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审批;创新规范、诚信外贸企业退税管理机制,做到一张报关单内某一类或几类商品出现问题,不影响其他商品的退税;允许规范、诚信外贸企业的自建平台生成市场采购“出口委托协议”、“出口证明申请表”、“出口货物证明”后提供国税部门实现免税管理,并建立事后监管机制;探索退税机制,对同属义乌辖区的外贸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依托企业平台以委托形式出口的,允许外贸企业代办退税业务(可选择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先行先试)。

(2)完善外贸扶持政策和规范管理措施,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做强做大

按照以“监管便利”代替“资金扶持”的思路,结合财政政策清理,对外贸扶持政策作综合评估后调整完善,并研究针对性的扶持和规范措施。一是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建立平台系统、仓储投入、业务推广等给予适当补助。二是结合国有资本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本土平台迅速做大做强。三是学习借鉴其它地区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或补助政策,支持集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高端专业人才。四是调减完善出口奖励政策,避免恶性竞争。五是坚持坚持“管疏并举”,全面整顿外贸秩序,加强外贸企业规范管理,引导行业自律。六是在出口信用保险、国外资信调查等为外贸企业提供必要的扶持,创造积极条件。

(3)创新属地化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贸易风险控制

针对供货商、外商主体信用和知识产权信息等方面的现实需求,以及对政府提升公共管理效率的要求,结合联网管理平台建设,统筹加强属地化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按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立足贸易和企业发展实际,创新联网管理机制。二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应用能力。三是完善包括外商在内的各类贸易主体信用评价和分类管理机制,并为企业提供需要的工商注册信息、主体资信等信息服务。

4.做好协调服务,发挥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

重新整合外贸流程,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行业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做企业想做而自身难以做到的事情,可以做政府想推动而又不能越界的事情。外贸协会、物流协会等相关行业组织可以设立贸易综合服务专业委员会,加强对贸易综合服务提供商的专业指导。通过业界交流培训、研讨调研方式,总结经验,反映问题,推动业界在研发设计、质量标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产品展示、营销网络等领域,搭建一批具有国际特色与行业特色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行业全球服务能力。

5.建立高效运营的管理机制,适应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

首先,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以开放合作的姿态汲取国内外先进的贸易综合服务管理经验,整体提升包括外包、渠道、品牌、标准、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服务水平。其次,建立长期稳定的收益分配机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是整个对外贸易供应链条中的核心企业,它把链条中原来单打独斗的企业整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要使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长期处于合作状态,就必须使它们得到收益。如果收益分配机制起不到合理的激励作用,服务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联盟就会被打破。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收益分配机制对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再次,建立诚信机制。在企业内部要倡导诚信,定期组织诚信教育,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最后,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外贸综合服务代表了企业国际化管理的高端水平,需要凝结一大批懂市场、懂渠道、懂品牌、懂设计、懂生产的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智慧与经验。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竹子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增效[J].北京:中国对外贸易,2013(10).

[2]李文锋.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J].北京:全球化,2013(11).

[3]徐清军.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促进外贸转型升级[J].北京:中国对外贸易,2013(8).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篇10

互联网时代,融合、跨界是行业间不可避免的趋势,而金融,必将成为这场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物流+大数据+大金融”将成为这个时代强有力的经济模式。

打造生态链

在张文东看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自身要进行反思。客观上,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数据,无法进行信用评估。主观上,是小微企业存在资金挪用的问题。破解这个难题的答案就是产业互联网+物联网金融。“如果不依附于产业互联网,单独做互联网金融是肯定做不下去的,成本高得让你根本没法接受。”

和诚智达的做法是通过打造一个生态链,在此基础上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

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缺乏信用担保机制,如何做信用评估、如何获取有效的数据,是目前p2p行业面临的最大困境。

“有了管理就拥有了数据,有数据才能有信用。”和诚智达自主研发了一套it系统,可以记录中小运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有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通过平台把这些数据沉淀为信用。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为车队提供买车、车辆定制,以及后续的挂牌、加油、保险、过路过桥监控、维修、算账等一站式服务。

目前,和诚智达有一个近80名员工的it团队,专门负责研发这个车辆管理系统,同时还负责开发车载智能管理系统,所有技术都会安装到车上。

考虑到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管理的意识和理念,和诚智达特意设置了两个部门:一个是专门培训老板的部门,还有一个是专门培训司机的部门。

“你希望有车,我有车辆的研发部门,帮你找厂家定好车;老板需要观念支持,我有一个运输emBa部门专门做培训;司机要安全驾驶要节油,我有一个培训公司帮你培训;我还有一个it部门专门帮你做软件开发;一个落地的车辆管理部门,帮你辅导车队怎么上线。基于这样的综合平台,我们才打造了运盈e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自2014年5月运营以来,运盈e贷已经为一百多家企业做了1500多笔贷款,发放总金额近2亿,出现过20来笔逾期,但是没有一笔坏账。值得一提的是,运盈e贷的员工只有8个人,就完成了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的所有工作。

对于张文东而言,和诚智达要打造的是一个服务运输企业完整的生态链,本质上是给车队提供管理,金融服务是其中配套的一个环节。

截止到去年年底,和诚智达管理的车辆将近3万台,目前业务已经覆盖到广东、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在张文东看来,“中国的运输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我们可以扶持和壮大运输行业的发展。”

产业互联网+物联网金融

在张文东看来,只有在产业互联网支撑下,互联网金融才能真正接地气。

在这个垂直细分的第三方平台上,可以把小微企业的采购数据、运行管理数据全部收集上来,进入到产业互联网里面;产业互联网反过来又可以为小微企业供给批量数据分析和管理的反馈,形成一个正循环。这样就让整个小微企业运行可视可控,所有数据沉淀下来变成信用。“我们打造的是一个物联网金融,你融资得到的是物,不会是现金。”

张文东举例,假如你向我借款30万想买一辆车,我会把30万直接打给车商,帮你买下一辆车。这样可以确保资金不被挪用,而且这辆车上会安装好和诚智达研发的车载监控系统。“这样我就可以给你的这辆车做管理,你加多少油、跑多少公里、拉多少货,我都有后台数据。”

在张文东看来,物联网金融5个特点:第一,直接金融。银行吸储放贷,过程中要向人民银行交一部分的存款保证金,资金成本无形中提升。物联网金融是把投资人的钱直接给到资金的需求方,一百块钱进来一百块钱给出去。

第二,按需金融。“做产业互联网你一定要把采购抓到手上来。只要小微企业通过你来做采购,你就可以做按需金融。他今天要买一台车我就给他买,明天他要加油我就给他加油,后天修车我就给他修车钱,他不需要借一大笔钱还利息。”

第三,高效金融。除了对某个小微企业做第一次评估,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在尽职调查等事情上,之后凡事在平台上有数据记录的小微企业,基本可以实现秒贷,“今天要用钱,鼠标点一下,钱就过去了,不需要年年报贷款,年年报审查。”

第四,灰度金融。“在产业互联网里面,我做的是采购金融,这是一个买卖。你采购一百万,晚付我7天。只要你提前给我打电话,我不会觉得你的信用不好,只是会收一点服务费,不会把你的信用拉黑的。当然,7天后如果你出现风险,我还是要处理的,但是它不像银行,非黑即白,是有一个过渡期。”

第五,成长金融。客户在平台上沉淀的数据越多,可以获得的贷款额度就越高。和诚智达有一个客户,在两年时间内,卡车数量从1台增长到33台,员工数量从1个增长到50个,从最初投资120万进入运输业,现在纯利润可以到400万。

产业互联网的意义不仅是简单扶持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还可以承担起全民创业零成本的重任。“通过产业互联网,我们打造了一个从收款到付款的闭环结构。比如你想搞运输,你只要有货源,我就可以建立一个车队给你,而这个车队所有开箱我都可以借给你。也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是我们最好的未来。”

羊毛出在哪?

“你只要有货源,就可以找我,我给你整个车队,你不用投一分钱,你可以通过运营这个车队分钱给我。”

在这个闭环系统里,和诚智达扮演的是一个大采购商的角色,是车辆最大采购商,是油品最大采购商,也是保险最大采购商,以后还是维修管理中介。小微企业的抱团采购显然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利润空间比较大。

“所以我们软件是免费的,管理是免费的,我们只是收很小比例的服务费。”通过产业互联网帮助,传统行业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实现零营销,这才是互联网思维的真谛。

闭环运作,某种意义上是相对安全的。“风险可能来源于你的资本或者业务量不够大,但我们是一个生态系统,有足够的力量帮你做大。”现在,和诚智达已经开始和顺丰、德邦、百世汇通等大型物流商的系统进行对接。“整个串起来,这样我们服务的运输企业就有更多的活儿可干。”

张文东介绍,客户贷款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银行贷款;二是和诚智达的自有资金;三是互联网金融。这是和诚智达为客户构造的一个阶梯成本:如果你的企业是优质的、资料齐全,就用银行的资金;如果拿不到银行的贷款,我们有多余的资金也可以借给你,但是我的资金会比银行高一点;资金成本最高的是通过互联网金融和民间借贷。

“民间资本我们只接受13.5,我们给到小微企业的也只给到13.5。年化利率如果按天结算,我们是万分之五,比阿里巴巴便宜万分之一。”

张文东坦言,对于新车贷款,和诚智达的资金成本跟银行相比并没有优势,但是在效率上会高很多。如果说银行关注的是数据,和诚智达更关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