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的范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6:53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要求,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以确保师生生命安全为核心,以改造砖土木结构厕所和土围墙为重点,从根本上消除校舍险情隐患,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施原则

1、坚持先大后小的原则。首先改造险情较为严重,威胁师生安全较大的乡镇学校。

2、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牢固、适用、经济、适度改善”要求,既不能脱离实际高标准、超规模建设,又要避免低水平重复改造。

3、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把中小学砖土木结构厕所及土围墙改造与中小学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

4、坚持一步到位的原则。既立足于消除校舍现实险情,彻底根除隐患,又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坚持维修改造一所,规范完成一所。

三、目标任务

从2010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投资1300万元,其中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完成86所学校砖土木结构厕所和92所学校的土围墙改造。其中,2010年投资529万元,完成23所学校砖土木结构厕所和36所学校土围墙改造,消除各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和部分村级完全小学砖土木结构厕所及土围墙;2011年投资399万元,完成27所学校砖土木结构厕所和25所学校的土围墙改造,消除各乡镇剩余村级完全小学和部分初级小学砖土木结构厕所及土围墙;2012年投资366万元,完成36所学校砖土木结构厕所和31所学校的土围墙改造,消除各乡镇剩余初级小学砖土木结构厕所及土围墙。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了抓好工作,县上已成立了县中小学砖土木结构厕所和土围墙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由主要领导负责,主管领导亲自抓,组建相对固定的工作班子,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合力抓”的良好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摸清底子,统筹科学规划。各乡镇要深入基层学校,认真摸清各学校砖土木结构厕所和土围墙情况,建立档案,并报县砖土木结构厕所及土围墙改造办公室。县砖土木结构厕所及土围墙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情况进行分类,科学安排改造顺序,确保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3、加强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县财政局、县教育局认真落实《县中小学砖土木结构厕所及土围墙改造工作管理办法》,对改造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规范拨款,严禁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严禁将专项资金用于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福利费等各项开支。县监察、城建、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校舍维修改造工作的指导及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改造资金落实和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2

1.1浅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

土方边坡应该对边坡留置时间、开挖深度、开挖方式、地区土质、排水降水、坡顶荷载情况等进行分析。如果土质均匀、并且湿度在标准范围内,管沟或基坑地面标高高于当地地下水位、敞露时间短,确定挖土深度后,可以选择不采取支撑和放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将开挖深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除此之外,地质情况较好、土质温度和适度适宜,并且管沟或基坑底面的标高比当地地下水位高,不但不能进行支撑加护,还要将开挖深度控制在5米内。永久性边坡挖方,按照标准要求适当放坡。最后一点,山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临时挖方中边坡使用时间比较长,高度不超过10米,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坡度,浅基坑支撑土壁技术一般有:横撑、地下连续墙、板桩、灌注桩和深层搅拌桩等。

1.2预应力技术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可将预应力进行创新,发展成为体外预应力,体外预应力是将预应力筋设置在混凝土的截面外一种预应力,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跨度大、预应力混凝土和特殊结构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方法如下:与传统预应力筋截面布置相对应,将体外预应力用在混凝土界面外部,使其形成梁柱结构体系,也就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和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两种。前者施工操作较为简便,单根的无粘结筋不会造成大量摩擦损失;后者一般设置在管道外部,预应力摩擦损失小,便于管道铺设控制和后期工程维护。与传统预应力技术相比,体外预应力技术施工方法科学、经济效益高。

1.3深基坑技术

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技术是在建筑地基周边环境中进行支挡措施和加固。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民用建筑中占有绝大部分,并且具有很大的优势发展。深基坑支护包括:土钉墙、地下连续墙、排桩、水泥土墙等。其中,土钉墙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特点,但是深孔应控制15米范围内,对周围环境要求较低,并逐渐成为深基坑主流技术之一;地下连续墙普遍用于深度基坑,有严格环境要求的深基坑土木工程中;支撑工程包括混凝土支撑和钢管支撑两种,布置方式应按照基坑的形状选择圆环式、框架式和角撑式,以及混合方式。在土木工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地下结构与基坑周围环境安全,即保证了民用建筑工程基础地基质量。

2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排水技术要点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土体干燥是施工关键因素,需要做好排水工作是施工的前提保障。施工排水一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明排水法,利用疏(疏干积水)、截(截住水流)和抽(水泵抽出引流坑底水)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种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滤水管,抽走多余水量,从而使得地下水位在坑底标准下。这种施工技术不但可使基坑土体干燥,还可防治流砂问题,改善施工环境,但仍需注意的是,降水前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建筑物沉降倾斜、倒塌、附加位移、开裂。

2.2填土和压实技术

土木工程应该严格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设计填方边坡,并选择适宜填筑方法与涂料,保证填土水稳性与强度。如果土壤中含有大量石膏、有机物,其含量超过2%,不能用于工程填土。如果采用不同土壤填筑类型,应注意土壤透水性分层放置,透水性小土壤应在上方,并注意不可混合使用不同类型、混合不均一的土壤。

2.3稳定土壁

土壁稳定是指平衡土体内的粘结力和摩擦阻力,当土体失去其平衡性,工程就会发生塌方,最终影响施工工期,甚至会影响周围建筑与人身安全。保证土壁稳定性,需要放足边坡,边坡留设一定要符合要求。并且,根据土壤特性、施工条件和地质条件设计边坡坡度大小。例如:如果粘性土质边坡较陡,在进行明沟排水和人工开挖应当适当控制坡度;基坑周围存在主建筑物,应当将边坡比例控制在1∶1.0-1:1.5范围内。

3结束语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合同;质量;监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土木施工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给建筑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使土木工程的技术发展达到新的高度。但是,我国企业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却始终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水平,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迫在眉睫。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指对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3],这一过程包含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施工、工程验收等不同阶段,这个过程中需要不同的企业或单位密切配合,同时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给予相应的监督管理,这对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并且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大有裨益。

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所涉及的环节多、部门多、程序复杂,所以找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管理是非常重要。

1.1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不高

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而且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在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实状况下,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砖砌体纵横墙不同步砌筑;钢筋漏放,或钢筋长度不够;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不合理;钢筋成形绑扎不正确等。

1.2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成熟,即使制定的合同条件存在“不平等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合同违约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临时需要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1.3工程监理面窄,且素质低下

工程监理人员素质较低,经验匮乏,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承包商往往将工程监理当作质检员,限制了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质量中的作用;工程监理的范围狭隘,监理应贯穿于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始终,并且根据其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但目前工程监理仅限于施工阶段;工程监理市场不规范,施工单位随意压价,工程监理为了能够得项目而勉强接受,抑制了工程监理的积极性,不但难以起到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也使监理市场十分混乱,限制了监理事业的发展。

2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

2.1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强化施工企业管理者的质量意识。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建立起质量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要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贯彻到整个企业,使其成为全体工程人员的自觉行为。其次,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从源头抓起,采购的钢材、木材、砂及其他重要原材料要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再次,严控施工检验程序。在施工过程中,质检员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逐个逐项检查,有质量标准依据的要根据标准核对,能够实际测量的要实际测量。只有这样,才能全力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2.2完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体制,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

首先,增强施工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承发包双方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合同条款,这不但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合同的履行情况,更是工程质量的最终保证。其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合同的签订、审查、授权、公证、监督的程序来执行,进而提高合同的管理水平。再次,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考核制度,实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且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2.3完善工程监理制度,充分发挥监理的积极作用

首先,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借鉴发达国家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素质上的先进经验,对监理工程师的认定,不但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也要辅之以年龄、工龄、工作经验的限制。其次,扩大监理人员的监理范围。将监理法范围扩大到工程项目设计、生产设备招标、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等重要环节。再次,规范监理市场。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费用标准,提高工程监理的

积极性,促进监理市场的良性发展。

3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及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土木工程施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土木工程建设应迅速消化吸收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先进成果,使其成为土木工程建设的助推器。

3.1加强新材料的研发及使用

加强新材料的研发力度,不但要增加建筑材料的品种,更要改善传统材料的性能。例如,粘土发展为非粘土制品、粘土实心砖发展为空心砖;增加混凝土硬度、强度,使其更环保节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增加其韧性。新材料的应用必然会提高我国建筑的质量、美观性、舒适性,提高我国建筑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

3.2强化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强化计算机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运用是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加速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加强计算机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加强计算机在材料检测中的运用,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增加环境效益;运用计算机实现信息化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人、财、物实现计算机实时监控管理,保证信息畅通。

3.3创新管理技术,转变运营方式

改变以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运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实现机械化建设。采用股份制形式,实现公司化、集团化运作,实现规模化效应,并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结语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土木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国计民生,所以,完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推动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建设优质的建筑物;政府的监管部门也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维护建筑业的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小秋.论工程施工中的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2(10).

[2]咸光明,李淑国,李健.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建筑技术开

发,2001(12).

[3]陈宏山.土木工程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7(02).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土木工程建设中设计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同时结构施工近年来发展较快,形成非常多交叉雷学科,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难度有所增加,在很多工作人员对土木工程建设作为重点来考虑,以此提升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完成对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品牌建设,提升土木工程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此项工作提起更多的关注,从自身的技术能力上进行提升,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而实现土木工程长远的发展。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1深基坑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将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应用是近年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中,通过实际工程经验来看,通过将施工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性质来看,通过支撑以及挡土等形式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的施工范围,在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基坑支护过程当中通过对于锚杆的使用,对深基坑的抗拉以及抗压能力进行提升,对于锚杆所有起到的连接作用的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主体结构施工中需要对强度以及硬度增加,才能够保证锚杆的效果顺利完成,在通过土钉进行支护中需要注意,首先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土钉拉拔试验,将其实际能够承担的力量进行计算,在实验中要合理控制注浆量和注浆的力度,其次孔深要根据钻机的总长来进行计算,明确标准每个孔洞的深度。

1.2新型预应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中容易出现裂缝病害问题,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更多的是采用的新型混凝土,这样对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避免对所采用的构件形成更大的拉力,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寿命。在新型预应力施工中,工程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非常高,充分的将钢筋和混凝土的优点进行了发挥。预应力混凝土中是通过先张法和后张法来作为主要的操作工艺的,前者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前期,对钢筋就首先进行张拉施工,然后将钢筋在台座或者是钢模中进行固定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让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力更高。而后张法则是相反,首先对钢筋进行制作,然后再进行张拉,这样在浇筑中要注意给钢筋留出孔道进行张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之后,在将钢筋靠近孔道。这种新型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可以利用张拉工具,在构件端部锚固新型预应力钢筋,最后对孔桩进行灌注。

1.3引进新型土木材料

在土木工程中新型材料应用于其中,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获得更好的质量保证,同时也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例如在进行土木工程墙体施工中,需要采用没有污染和甲醛的材料,能够更好的保证环境不会受到影响,也对形成的成本有所降低,当前墙体中所应用的材料中主要是钢材墙体板、混凝土墙体板、空心混凝土墙体板与粉煤灰墙体板等。通过土木工程中这些新兴材料的使用,对提升墙体的美观度还有很大作用,对完成墙体施工质量有更好的提升,另外施工中石膏外墙板通过添加外加剂,保证了外墙保温性能,这种石膏板造价较低,是一种非常好的墙体材料。

2优化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路径

2.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我国对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情况来看,主要是遵循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对现场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加强检查力度,对每个环节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同时设置专门的人员去进行监督和管理,将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另外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进行提升,可以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工作来进行,同时培训完成之后要通过相应的考核才能够继续工作,只有对施工人员素质进行提升,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现场管理效率。

2.2做好设备以及材料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材料在前期采购当中首先要从质量上进行把握,选择正规的厂家去购买,同时要求厂家去出示质量合格证书等相关内容,保证材料能够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以及质量,避免其中出现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材料质量的情况,选择符合规范和质量标准的机械设备,从而对土木工程项目质量实现保障作用,在现场管理中,要通过多种技术综合应用更好的去提升效率,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2.3加强施工工序管理

通过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工艺进行科学合理方案的编制,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资金的投入,以及更大满足合同中对于施工的要求,对现场的各项资源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在工程项目进行结构以及工期确定的过程中,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提升,对全过程进行指导,采用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计划,调整施工中所需要投入的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和成本。

2.4节约变更成本

为了实现造价预算能处于控制范围内,严格把握工程造价调整审批的工作就非常重要,要做到不轻易调整,要最大限度的按照计划进行的必须按计划进行。这样才能避免纰漏的出现,才能使得项目变更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在成本控制以及管理的流程方面,务必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流程,在这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中,要将施工原材料的利用以及市场的发展前景全面掌控,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以及员工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土木工程的生产运营成本。总之,文章主要是对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发展的新型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现场管理中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提升措施的分析,通过将国外先进的技术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会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另外还要加强对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让土木工程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安逸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江西建材,2016,01:64+66.

[2]陈光宇.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204.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5

首先,科学选择种植土壤。在选择土壤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通气良好,透水性高并且能够保水保肥的土壤类型。根据种植穴的大小、形状以及深度等,应综合分析移植对象的苗木根系以及土球直径,结合种植地区的土壤特点进行科学确定。

通常情况下,树穴是树木胸径的8~10倍。为了保证操作的简便性,在挖掘树穴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圆形树穴,建议采用垂直下挖的方法,保持上下一致,防止挖出锅底坑。根据存在建筑垃圾以及各种毒性物质的土壤,建议对树穴进行适当放大,将树穴内部的残土彻底清除。其次,根据植物进行切根处理。根据胸径处于15~20cm范围内的常绿树种,建议在进行移植之前的1~2a时间内开展切根处理,切根工作应该以分期交错的方式开展,切根范围应控制在小于挖掘区的10cm范围内,此外,选择秋季根系暂停生长后的时间进行切根处理。

最后,在运输树木的过程中要对树木进行有效的固定,在放置过程中,建议将土球放置于前方位置,保持树冠倾斜向后方位置,防止树木遭受损伤;同时,用麻袋片将树木枝干缚好,选择草绳以及草片将树木包扎好,选择木棍等对土球进行固定。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应适时对树木进行喷水、遮荫,并做好防风以及防震处理,避免出现机械损伤。在栽植树木的过程中,要根据树木的具体方位进行调整,注意选择观赏面以及阴阳面,将土球上方的包扎物及时清除,避免其霉烂,阻碍植物根系断面的顺利愈合。在埋土过程中将土球全部埋入土壤内,在种植穴附近建筑水围堰,其高度在20cm左右,在24h内首次进行浇水,促进土球及种植穴的有效冰冻。此外,根据树木进行科学支撑以及固定,设置支柱进行支撑,通常选择三角撑。

2根据树木进行养护以及管理

首先,根据常绿树进行移植后,冬季时期应该将充分灌入封冻水,春季时期应在土壤萌动前将返青水浇灌充足。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应综合分析气候状况及树木生长状况,选择科学的浇水方法,在干旱期间应合理增加浇水频率。

其次,由于新移植的树木在根系吸水能力上较差,需要的土壤以及水分不多,所以,仅需适当维持土壤湿度即可。避免土壤湿度过重造成其透气性下降,不利于根系的顺利呼吸,阻碍植物发根,甚至造成根部腐烂。所以,要科学控制土壤浇水次数和数量,如遇到大雨天气应该马上开沟排水。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6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初步效果;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S7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18102

1引言

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木材林基地仍然以人工林为主,实践证明,利用近自然经营法是提高杉木林质量、产量,最大程度维持地力的最佳策略,并且能够较好的解决林业持续和高效发展的冲突。今后我国的人工林经营应当尽快采取“外控内调”、“回归自然”等理念,通过合理调节人工杉木林的物种组成、层次结构,以提高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逐步实现人工林的养分良性利用,以达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

2近自然经营改造的内容

近自然林业经营法的理念就是在经营人工幼木的同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最大程度上的维护地力,同时又能极好的促进杉木的生长,实现人工杉木可持续发展。主要方法围绕着促进和利用森林的天然更新为主,从整个幼林范围内寻找特定的目的树种进行单株抚育,目的单株抚育范围内的其他树木不得影响其个体生长,为其形成良材提供充分的条件。目的单株附近的树林、余草任其之间进行自然选择和竞争,通过这种人工选择、庇护和自然选择的方式,能够保证最大成效,持续的发展目的树种林[1]。

3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初步效果

在新造的幼林土地上分别选取中部、下部两种坡位,每块都设置20m×20m两块样地,一块采用常规经营法,一块采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法。在抚育过程中,常规经营法全面铲除杂草灌木,而人工林近自然经营则对杉木单株幼木周围的杂草、灌木进行清理,如果周围的草灌不影响幼木杉木的生长也可以不做清理工作。利用这两种经营方法对杉木人工幼林5年后,通过调查分析法和土壤分析法进行统计。

3.1人工林近自然经营对杉木幼林树种组成的影响

我国的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目标是“混合林―同龄林―复层林”3个阶段,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过程中,杉木幼林树种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最初的杉木纯林(10衫)逐渐演化成8衫2阔,2阔的植物种类主要有福建青冈(萌芽)(Cyclobalanopsischungii)、檫树(Sassafrastsumu)、江南桤木(alnustrabeculosa)、木荷(Schimasuperba)、杨梅(myricarubra)、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罗浮栲(Castanopsisfabri)、枫香(Liquidambaformosana)、拟赤杨(alniphyllumfortunei)、甜槠(Castanopsiseyrei)、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紫树(nyssasin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山苍子(Litseacubeba)、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虎皮楠(Daphniphyllumoldhami)、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中华杜英(elaeocarpuschinensis)等乡土阔叶树种。常规经营法的植物种类丰富度为21.2.2±3.8,而植物种类丰富度达到63.2±4.8,植物种类丰富度增加了仅两倍,大大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植被的平均高度为1.7m,基本形成了“混合林―同龄林―复层林”的雏形[2]。

3.2近自然经营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运用近自然经营法,使得树高变为幼木的1.28倍,单株材积为幼木的2倍,数目胸径为幼木的1.36倍,且山坡中部各指标增长的速度大于山坡下部,研究表明山坡下部的生态因子、土壤环境更适合杉木的生长,通过近自然经营法对山坡中部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变,使得中部的生长环境明显优于常规经营法。也就是说,在适合杉木生长的环境和立地范围内,原始的条件越差,利用近自然经营法对其改造的效果越明显[3]。

3.3近自然经营法对人工杉木幼林生长土壤的影响

3.3.1ν寥姥分的影响

在山坡中部和下部,取深度为0~20cm处的土壤,对土壤的自然含水量、有机C含量、含氮量、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的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近自然经营法下的土壤各成分含量都为常规经营法的1~2倍(表2),这一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增加无疑改善了杉木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在缺水的南方山地环境中,近自然经营法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使得杉木的萌芽力较强,改善了杉木根茎处的土壤水肥情况,对杉木的生长起着积极的作用[4]

3.3.2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利用近自然经营法后,山坡中部和下部的土壤物理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首先表现为0~20cm处土壤的容量值下降,其次表现为总孔隙度的增加,这些土壤水分物理性能的改变对调节土壤水肥奇热、保水保肥具有促进作用。

3.3.3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分布的影响

用近自然经营法经营的人工杉木林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远远大于常规经营法,同样选取0~20cm处的土壤,发现近自然经营法经营的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目为常规经营法的1.5倍。土壤呼吸强度可以通过土壤生物活性反映,因此,我们就可以说近自然经营法经营的人工杉木林土壤中的有机物积累大于常规经营法,同时也意味着对土壤养分循环效率也较高。

4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树种和间伐强度的选择

间伐强度和树种选择是决定人工林改造和经营成果的关键因素,决定了经营的效果和质量。间伐决定了林分密度,对树木的冠幅、胸径生长具有直接的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在间伐强度为50%~75%范围内,树木的平均胸径能够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p

5结语

将近自然经营法应用于杉木人工幼林中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通过研究表明,通过近自然经营法对杉木人工幼林5年后,杉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单位面积都有所提高,且通过对山坡的中部和下部的土壤随机取样发现,近自然经营法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肥力、物理性能和微生物含量,立地条件越差改善的幅度越大。但是目前的研究仅局限于杉木幼林,近自然经营法的广泛应用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冬婧,温远光,罗应华,等.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5(2):202~208.

[2]李婷婷,陆元昌,庞丽峰,等.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初步效果[J].林业科学,2014(5):90~100.

[3]林同龙.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11~16.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7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包含建筑主体施工和建筑支撑施工,其成本控制方面主要集中在土石方、地基处理、建筑工程、围护及装饰施工及设备安装等5大主要部分。通过调查显示,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优化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预算投资,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控制需要从规范施工环节入手,在施工中合理优化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在总工程造价中很大的比重,因此要控制好施工成本,协调好工程资金预算,用最小的成本预算来得到质量最佳的建筑工程,既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同时优化其施工环节,实现建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协调。

二、影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基本因素

1.工程质量要求的控制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国家都有相关的施工规范,例如,对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抗震性等都有明确的要求,随着建筑工程形式的多样化,建筑材料的选择范围也逐渐扩展。因此,对构件强度的要求也逐渐增大,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评估混凝土施工强度要求,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也要把混凝土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常而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从而改善施工成本过高的现象。2.施工周围因素的影响土木建筑施工涉及到周围施工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不同施工现场的地基类型不同,因此其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差异性较大,地基施工成本预算占据了工程总预算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施工合理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要选择合理的基础类型,对不良地基要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缩短工程工期。3.施工技术的影响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成本控制,如果工程结构施工超过了施工技术的范围,就会造成资金投资的飙升,因此结构施工时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状况来选择土木建筑的上部结构体系,在建筑方案的施工阶段进行优化施工对总体工程成本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

三、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优化对整体建筑工程影响较大,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时,要综合考虑各种结构施工影响因素,把成本预算控制在最佳状态,下面详细阐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策略。1.建筑施工人员要提升其成本控制意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要加强成本控制的意识,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全面优化施工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首先企业要加强对成本控制的宣传,把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优化作为其工作考评的一部分,并把其纳入到相关的规章制度中,在根本上实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再者要加强责任制度,把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进行责任划分,并对工程结构项目进行成本预算和评估,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优化的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2.加强空间结构经济性的控制土木建筑的结构空间都是由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两部分组成的,不同结构体系有不同的结构组成方式和负载传递方式。水平结构包括主体梁和楼层板,竖向结构包括承重墙、承重柱体及分割墙体等,竖向承重结构把楼体的重量负载层层传递到地基上,水平荷载由抗侧力体系负载。在土木建筑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楼体抗侧力体系施工的选择,统筹考虑影响抗侧力体系的影响因素,对楼体施工的每一步都慎重选择,对细节反复推敲,保证建筑的抗侧力结构体系选择是建筑最合理、最经济的施工。3.加强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优化施工成本首先是要加强物资管理,在施工时,要做好工程材料、工程设备、工程物件的配置工作,并严格地进行各类物资的质量检查,防止质量不合格的物资进入工地,造成工程施工的不合格而返工。此外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好物资的采购工作,建立及时有效的采购方案,避免出现因为施工物资缺乏而造成的工程进度延误。再者要加强施工设备管理,尤其是现代的工程施工严重依赖于机械设备,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就会造成施工的停滞。因此施工单位要建立全面的吊塔安装、调试、检修流程,并选用优秀的操作人员。

四、结语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土木工程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要做好施工技术及创新工作。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有也新的进步,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土木工程的整个水平非常重要。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1.1土木工程的概念。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面非常广的综合学科,其涉及内容多、应用范围广,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内容包含了材料、设备的合理运用以及施工中所进行的勘探、施工、设计、保养、维修等各类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包含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等内容。只要了解了土木工程所包含的内容,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掌握全局,做好每一道工序。

1.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2.1固定性和流动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固定性和流动性,其中固定性是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一些固定性技术,例如钢结构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等,这些施工技术一般较为稳定,更新变化较为缓慢,也因此是土木工程最为基础的技术,是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术。而流动性则是指施工队伍的流动以及同一工程上工人在作业空间上的流动。

1.2.2渐变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其本身就是就是一个自我更新完善的系统,因此使得土木工程具有渐变性。

1.2.3整体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道工序之间都相互连接,需要彼此间的相互配合。

1.2.4复杂性和易受干扰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复杂繁琐,并且容易受到气候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干扰。

2目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理论研究不够成熟。现阶段我国土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不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理论研究大多是一般性基础理论或应用性理论的研究,而缺少系统的集成和有价值的实际应用。

2.2管理措施不完善。土木工程一般较为负责繁琐,工程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因此对人力物力管理上要求极高,所以,一项土木工程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措施。但是,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土木工程都缺乏完善的管理措施,由此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2.3验收检验标准不规范。由于我国土木工程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体制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对于工程的验收检验标准缺乏规范性。验收检验标准的规范,不仅关系到土木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操作问题,所以,规范土木工程验收检验标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3.1深基坑支挡技术的应用。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抗震与人防新要求的提出,再加上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广泛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使得深基坑支挡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深基坑支挡技术的应用为土木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地下连体墙和永久性的柱子以及地下室墙一体化等深基坑支挡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速度,而且增强了投资效果,节约了资源,进而使工程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3.2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工艺已较为成熟,且承载了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与土木工程建设当中。钻孔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是人力挖掘等方式在地基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部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方要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桩基检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质量施工的发展,并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给工程带来的经济损失。

3.3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新型预应力技术主要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以及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当中,是一种新兴技术。新型预应力技术具有易于操作、预应力摩擦损失小小等优点,有效提高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3.4加大对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操作主体是施工人员,所以要加大对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这样不仅有利提高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基础素质,还能促进绿色施工的发展。

3.5重视创新与实践研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虽然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多不足。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就必须重视创新与实践的研究。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土木工程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投入,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新兴技术的研发,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分析

4.1关于深基坑桩基技术的创新。在实际应用中,当混凝土的灌注口径大于3m,深度超过100m,其更需要利用到灌注技术,为了能够提高施工工艺将压力水泥浆压入地域以及侧部的结构形式,如此一来就能够对庄侧四周以及衬底的四周做到抗压保护,保证其原有位置不会发生偏离,通过这种创新能够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4.2关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在长期对土钉墙的施工操作工作中,得出的施工经验就是不能在软土地上使用土钉墙。而针对连续墙,其更加符合施工要求更加严格的深基坑工程。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外墙体的施工其一般采用封闭式的地下连续结构墙,这种超厚型的连续墙在固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采用一些能够拆卸的防护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其建造的时间要与土方和防水维护同时进行。

4.3关于全新预应力技术的创新。进行过创新的预应力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展现出了更多的优势,具体表现为:在外部利用预应力特别适合一些高精度的施工环境中,同时其还有利于后期开展维护工作,而传统技术需要将外部结构拆除才能够进行内部的检测工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金,这种创新型的预应力技术符合当下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5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工程到整体质量,也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我们要不断推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土木工程的技术经济效益,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树立绿色施工的观念,促进土木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保障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9

关键词:园林养护管理

一、灌水与排水

(一)灌水与排水的原则

1.不同季节对灌水和排水的要求有所不同。某地区6月份是干旱季节,雨水较少,也是树木发育的旺盛时期,需水量较大,在这个时期一般都需要灌水;7-8月份为雨季,本期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故不需要过多灌水,遇雨水过多时还应注意排水;9-10月份,如果不是过于干旱,一般不需要灌水,但对于新栽的苗木应适量灌水;11-12月份树木已经基本停止生长,为了使树木很好过冬,不会因为冬春干旱而受害,所以此期应灌水封冻水,越是边缘树种,越冬困难的树种,以及幼年树木等,此期的灌水更为必要。

2.树种不同,栽植年限不同,灌水和排水的要求也不同。园林树木是园林绿化的主体,数量大,种类多,因此应根据树木的耐旱性、栽植年限而确定灌水量和灌水次数。一般刚刚栽种的树木一定要灌3次水,方可保活,新栽乔木需要连续灌水3-5年,土质不好的以及干旱的年份,均应延长灌水年限,直至树木扎根较深后为止。从排水角度来看,也要根据树木的生态习性,耐水涝的能力决定。

3.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进行灌水和排水。盐碱地灌水要与中耕松土相结合;砂土地应小水勤浇,并施有机肥增加保水保肥性;低洼地要小水勤浇,不要积水,并注意排水防碱;较粘重的土壤保水力强,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应当减少,并施入有机肥和河砂,增加通透性。

4.灌水量应与施肥、土壤管理等相结合。水肥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在施肥的前后,应浇透水,既可避免肥力过大,过猛,影响根系吸收,又可满足树木对水分的正常需求。此外,灌水还应与中耕除草、培土、覆盖等土壤管理相结合。

(二)灌水的方式

正确的灌水方式可使水分均匀分布,节约用水,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并充分发挥水效,常用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1.人工浇水。

2.地面灌水。

3.地下灌水。

4.空中灌水。

(三)树木的排水

排水是防涝保树的主要措施。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抑制根系吸收,严重缺氧时,根系进行无氧呼吸,会导致根系死亡。排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沟排水。

2.暗管排水。

3.地面排水。

二、施肥管理

(一)施肥的特点

1.园林树木是多年生植物,长期生长在同一个地点,从材料种类来说应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适当施用化学肥料,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兼施。

2.园林树木种类繁多,作用不一,其施肥种类、用量和方法等均有差异。

3.施肥应根据当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或结合灌水施肥,土壤水分含量与发挥肥效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亏缺,施肥有害无利。

4.树木吸肥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强,根系吸肥量就多,反之亦反。

(二)肥料的用量

施肥量受树种、土壤的肥瘠、肥料的种类以及各个物候期需肥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树种不同,对养分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梧桐、茉莉等树种喜肥沃土壤;沙棘、刺槐、臭椿等则耐瘠薄的土壤;开花结果多的大树应较开花结果少的小树施肥多,树势衰弱的也应多施肥。

(三)施肥的方法

1.土壤施肥。土壤施肥方法要与树木的根系分布特点相适应,把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稍远的地方,以利于根系向纵深扩展,形成强大的根系,扩大吸收面积,提高吸收能力。具体施肥深度和范围与树种、树龄、砧木、土壤和肥料性质有关。如油松、胡桃、银杏等树木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施肥宜深,范围也要大一些;悬铃木、洋槐等根系浅,施肥应较浅;幼树根系浅,根分布范围小,一般施肥范围要小而浅,并随着树龄增大,施肥时要逐年加深和扩大施肥范围,才可满足树木的需要。

2.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可及时满足树木的急需,尤以在缺水季节或缺水地区以及不便施肥的地方可采用此方法。

三、中耕除草

中耕可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中耕还可切断土壤表层细管,增加孔隙度,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透水性。中耕深度依栽植植物及树龄而定,浅根系的中耕深度宜浅,深根系的则宜深。中耕宜在晴天,或雨后2-3天进行,一般小乔木一年至少一次,大乔木至少隔年一次,夏天中耕结合除草可一举两得,且宜浅些,秋后中耕宜深些,且结合施肥进行,效果更佳。杂草不但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和美观,同时会传播各种病虫害,故对园林绿地内的杂草要经常铲除,初春杂草生长时就要铲除,但杂草种类繁多,不可能一次除尽,因此除草是一项繁重的经常性的工作,是保证园林绿化美观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工作。

四、整形与修剪

整形与修剪主要目的是满足观赏和达到美感效果的要求。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

五、病虫害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等,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六、防寒

某些园林植物,尤其是南种北移的树种,难以适应北方的严寒冬季,为防止冻害发生,常采取以下的防寒措施。

(一)灌冻水与春灌。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土壤冻层较深,为防止根系受冻,可在土壤封冻前灌一次透水,这样可使土壤中有较多水分,土温波动较小,冬季土温不致下降过低,早春不致很快升高,早春土壤解冻及时;春灌能降低土温,推迟根系的活动期,也可避免植物遭受冻害。

(二)保护树干。一般采用包裹、涂白等方法。

1.包裹。入冬前用稻草或草绳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包裹高度1.5米或包至分枝处。

2.涂白。用石灰水加盐对主干涂白,目的可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降低树体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

七、树体的保护和修补

树木的树干和骨干枝上,往往会因病虫害、冻害、日灼及机械损伤等造成伤口,这些伤口如不及时保护、治疗、修补,经过长期雨水侵蚀和病菌寄生,易使内部腐烂形成树洞,另外,树木经常受到人为的有意无意的损坏都对树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树体的保护和修补是非常重要的养护措施。

土木工程的范围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作为土木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施工技术应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以保证,进而保障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各种需求。而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众多,工程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还有其他因素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不利于土木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同时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很多环节还有待完善,只有在传统施工技术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本文对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阐述,提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并分析未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环节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也称之为桩基施工,在这一施工环节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桩基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这一施工环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端承型。端承型桩基是通过端庄侧阻力来承载竖向荷载[1]。二、摩擦型。摩擦型桩基是通过桩磨阻来承载竖向荷载,而并非通过桩阻力。

(2)钢结构施工技术。

传统的钢结构施工技术环节主要是指在钢构件吊装之前,要进行施工场地的清理工作,为钢构件的吊装环节做好准备,钢构件运输时应注意运输道路的顺畅。运输到施工位置时要注意起吊的力度,保持起吊过程的平衡度,同时在钢构件吊到相应的平台时,应保持钢构件施工平台的清洁。

(3)混凝土施工技术。

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混凝土施工环节,关键体现在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包括两方面。一、现场浇注方法,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浇注方法,主要指待混凝土搅拌完好之后将混凝土及时进行现场浇注,体现了混凝土浇注的实时性。二、将混凝土提前搅拌好待用也称为预制法。是指事先对混凝土的需求进行了解,然后将混凝土先行搅拌好待用。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1)预应力技术创新。

预应力技术创新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具体是指将预应力钢进行防护之后对混凝土构件进行环绕裹住,利用有关的设备对其采用相应的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创新时还应考虑极限状态下的预应力,应按照荷载需求进行预应力结构设计,以保证建筑工程各环节构件变形和开裂的范围在预测范围之内[2]。以此来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

(2)灌注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灌注技术创新应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钻孔技术施工环节是灌注施工的基础。因此要注意钻孔技术的创新,创新钻孔技术要求在钻孔环节进行之前,对钻孔桩周围进行清理,同时通过精准的测量工具对钻孔位置进行精确测量,保证钻孔的统一,此外在钻孔之前钻孔技术人员应及时调试钻孔机,使钻孔机在钻孔作业中能够保证钻孔工作质量,同时在钻孔施工出现孔坍塌现象及孔卡钻现象时,技术人员应立刻停止钻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其次灌注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向钻孔灌注泥浆时应充分的完善灌注技术,及时补充孔内泥浆,使泥浆充分填满钻孔,以保证桩体的牢固性。

(3)深基坑支护技术创新。

根据我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深基坑是指开挖时深度≥5m的基坑。由于深基坑技术在地下开挖深度较大,因此在深基坑技术创新中要体现以下几点。首先在深基坑开挖前要求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周边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考察范围包括地下管道、光缆、电缆等埋设物、地下岩土与地下水深等参数、附近建筑物特点等。对周围环境进行科学的调查排除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时的障碍,为保证深基坑技术环节的工作效率做好前期准备。其次支护技术创新主要指支护结构设计创新,其包括灌注桩挡墙、连续墙等外墙围护结构,还有锚杆、内部支撑等,在支护结构设计时要求其与深基坑技术方案相吻合,也要对周围施工环境和地下施工状况等进行考察,为工期顺利完成做好前期准备。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1)技术科技化发展。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步,因此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必定朝着科技化发展的方向前行。施工技术的科技化发展是实现土木工程承包单位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保证我国土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推动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3]。技术科技发展是指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当中,在土木工程较长的开发周期中具有较多的施工技术环节,因此利用科学技术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用科学技术对工程费用进行核算,运用科学的检测工具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检测,利用科学技术完善施工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高科技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因此向科技化发展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缩短了工期,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为工程项目节约了资金投入,此外由于科技技术较为发达能够有效的对建筑设备及材料做出及时的检测,避免了由于带病设备的施工作业导致工程质量的问题。因此科技化发展的土木工程,必将更加有效率,同时达到工程质量最佳。

(2)技术生态化发展。

目前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使我国能源和资源大量减少,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势在必行。由此可见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必将朝着技术生态化的方向进行。在工程施工技术中,施工人员将会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施工环节将施工材料最大化的利用,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同时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设备、建筑材料、装潢材料等都将采用绿色环保原料制成,使土木工程实现绿色工程的目标,进而避免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实现技术生态化的发展。

(3)技术智能化发展。

在我国机械加工制造等各个领域已经实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技术智能化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与科技技术的结合,将整个工程作业过程更加简单化,因此土木工程将实现技术智能化发展。智能化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能有效的控制较高层土木建筑施工中起吊机高空运输的角度和平衡度,同时能将钢材、混凝土等材料准确的运输到高空操作平台,减少了高空作业由于调整位置等引发的施工安全问题。同时智能化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能够使工程施工设备同步作业,实现统一化管理,当其中施工设备出现问题时,智能化技术能够第一时间检测出问题,并立刻中断问题设备的作业,保证了施工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离不开施工技术的创新,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对技术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使工程施工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必将通过不断的创新,达到技术科技化发展、技术生态化发展和技术智能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康红.浅析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1).

[2]李新明,杨子胜,祝彦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