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审美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8:35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2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特性 生命 审美价值 突围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与“人的生命特征”极其相似的艺术形式,它能最充分的展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及人类的精神想象、理想与人文关怀。因而它在高校的艺术审美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承担着塑造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等重要责任,而且在他们完整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中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教育使命。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高度的逼真性,即在银幕的时空中以逻辑逼真的方式展现人类物理时空与精神时空中的生存状态及人类的精神理想与关怀。决定了受众在银幕艺术的世界中,可以以精神的方式在精神的时空中经历生命意志的考验,经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经历或没有机会经历的各种生命的体验和生命历程,还能享有在现实的生命行为中不可能实现的,精神所期盼所想象的任何生命行为和生命盼望。这种以精神来实现的审美方式,正如封孝伦所说的这是“一种没有耗损或耗损不大,但绝没有危险的生命实验”。所以,许多高校学生纷纷把影视艺术欣赏课作为他们公选课的首选。

而作为高校影视鉴赏课的老师自然应选择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这样的作品应是能拓展学生的生命体验。使之经历不同的生命历程,感受各种不同的人类情感。让他们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中,在艺术的拨动下,调动他们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与选择,使之在对电影艺术的欣赏中,不只得到审美的愉悦,而且也能使他们人性中善的东西、美的东西得到升华,收获生命的某种感悟与启示。

然而,除那些经典的旧作之外。近年的电影新作,尤其是中国生产的电影作品中真正能带给学生这样的审美感受的作品却如数家珍。

电影艺术欣赏课的事实已证明。不管大家承不承认,如果不是老师的强制或引导。学生往往是不会主动要求看国产片的,在他们的心理似乎有着一种排斥甚至有时会是拒绝国产片的情绪。在电影艺术欣赏课过程中,如果你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部有意义有价值的国产影片,他们一定会谈虎色变,甚至有些惟恐避而及之势。

这种表现出对国产片没有信心的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国产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电影艺术到底应表现什么、如何表现。才能使之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电影艺术的娱乐、认识和教育三大审美功能怎样才能统一在电影艺术的符码中实现审美教育的转换。从而真正地达到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教化作用?

本文认为电影艺术作为一门与人的生命特征极其相似的艺术,它必须关注“人”,表现人的生命及其生存状态,把对人类生命关怀的情感意识、生命意识以及终极思考融铸在人物的性格、命运及其整个生命过程中,要塑造立体、具体、有血有肉有生命真实感的人物形象,而不是抽象化、概念化,远离生命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因为脱离对人、对人类生命的表现,电影就将失去艺术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也就失去了电影艺术的灵魂。

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电影艺术的欣赏中。害怕“有意义、有价值”的电影。这是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所谓的有意义、有价值。实际上就是一种远离生命的作品,而所谓的意义价值,只不过是一种从外强加给大家的教育思想,而其中的人物也只不过是给概念化、抽象化了的符码罢了。

不是因为怀着这样的观念,我们的电影作品《美丽的大脚》不会如此门庭冷落:我们的《张思德》,即使是在宣传了是按照商业的方式进行操作与拍摄的,(意思为“好看”),也仍旧是落下观众毫不领情,漠然以对的局面,最后不得不以集体购票方式,对受众进行“强制性”的观赏:而顾长卫的处女新作《孔雀》,在柏林电影节喜获“银熊奖”,在国内的上映立马就门庭若市,国人情愿相信外国人的审美价值观,也不相信国内的宣传。以及“专家们”的审美价值评判;当然,国内也不乏宣传的成功之作,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在这我们也有必要对其成功进行讨论一下。张艺谋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国际大导演;另一方面是因在继《英雄》的成功之后。人们对其新作又寄予了更高的审美期待与厚望。然而在人们欣赏完老谋子的这部新作之后,影片中存在的重大逻辑错误与粗浅的故事内涵,不得不使人怀疑老谋子的艺术才华是不是快走到“山穷水尽”了呢?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所以本文提出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观必须突围,否则我们的影视作品就会像“一本没有内容的书,并不是指没有印得有字的一册空白纸,而是一本其内容有等于没有的书”。流于空洞无义的形式,只能是一部没有多少真正审美价值的电影作品。

那么,电影艺术应如何从固有的审美价值观中突围,去建构一种丰富的、立体的、具有生命内涵的新的审美价值观呢?

笔者认为它必须回归到对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上来,根据封孝伦著作《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中的哲学观点,“人不是别的什么,人就是生命”,而生命的本质就是存在。生命是各种目的的总和,它以各种方式印证自己存在的真实意义,并顽强地表现自己。作为生命有限的人。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任何与其生命无关的活动,艺术活动同样如此,所以艺术的创作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创作,或者说是一种生命需求的现象。人的生命得以存在,或说要有质量有发展的存在。就必须以不断满足生命需要和追求为条件,满足人的生命需求可以说是人类所有活动的根源和动力。无所求的生命是萎缩的生命,一种几近死亡的生命,所以作为生命现象的艺术也是以满足人的生命需求为根本目的的。艺术为人所创造,艺术又为人所欣赏。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不但丰富多彩,而且人类也常常欣赏甚至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世界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生命的复杂本性。事实上,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肉体的生物生命外。还有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

人的精神生命是“生物生命的变式或补充”。但它却是“人类生命的第二次升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之一”。人的精神生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现实中的人不但处在一个现实的物理空间中,而且当人的精神在活动时,他也同样处在一个源于现实又相对独立于现实的精神时空中。在现实的时空中,人只能感受“现在”和“这里”,而在精神时空中。人却能感受更大空间和更长时间的人类生命现象,这种源于生物生命基础上诞生的精神时空中的生命现象即是人的精神生命。以精神生命的方式,人不但能在精神的时空中可以享受和追求生物生命的任何生命目标,而且,还能在精神的时空中任意突破生物生命的局限,任何生命的欲望与想象都可自由地驰骋在精神的时空中。并且可以按你想要的任何方式满足你的欲望与要求。所以人的精神时空不但辽阔浩瀚。而且也远远大于其所生活的现实时空。这即为人类的美与审美的辽阔提供了浩瀚的天地。

所以不管这种精神时空中的想象“变式”如何变幻莫测,它终究是对人类生命现象或生命存在的表现。电影作为一门酷似生活的艺术形式,最能体现人类的生命现象,凡是在人类生命中出现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精神的现象,几乎都可用电影的方式逼真地表现出来。在艺术形象的直观下直接投射于人的视野和心灵。给人以最真实、最深切的生命体验,犹如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

正是因为这一点。使电影艺术的审美教育转换成为可能。而电影艺术的欣赏就是对人类自我生命的欣赏与观照。通过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关注与展现,以领悟人生的价值与终极意义。

然而,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只在于人有精神生命,还在于人有社会生命。人生命中的“记忆”,是社会生命得以产生的载体。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精神生命的逐渐加强。他对社会及周围的利他行为引起社会对他的记忆使之又获得了一重新的生命即社会生命。这是生命产生的第二次否定。社会生命的获得是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人的社会生命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一个人“如果他的创造能长期、大面积或永远地造福于人类”,他的有限生命就具有了向无限生命转换的可能。他强旺的社会生命就会穿越时空。“生存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与人类的整体共存亡”。所以,“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社会生命的强弱,与其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的绝对值成正比,与其向社会索取的价值量成反比。”“生物生命利己,社会生命利他,而精神生命则是利己向利他的过渡,利己而不损他。”这即是三重生命的特点。所以,人的生命走向社会生命的历史永恒,是生命的最高层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升华,是人的生命永远不能弃之的生命追求。

总之,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都是共同统一在一个生命体中,人确实是三重生命的矛盾统一体。在生物生命的基础上。精神生命使之产生了第一次否定,社会生命使之产生了第二次否定。但是,“人并没有抛弃自己的生物生命,而是将之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在自己的生命系统中,人的生物生命的动机也即是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动机。人在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中追求的生命目标。与生物生命也是一致的。”

人类的任何生命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其生命的目的和满足生命的需要而发生的,审美活动同样如此。所以,美的对象必然是人类生命追求的对象,因为只有满足人的生命需要的对象,才使人感到愉悦。从美与善的区别来看,善以满足人实用的需要为目的。具有占有性,而美则以满足人视听的需要和精神情感的需要为目的,具有非占有性。也就是说,美的对象,对人生命需要的满足。要么以精神的方式实现,要么发生在精神的时空中,所以。美的对象。进一步地说,“是能够让主体以精神生命的方式或在精神的时空中获得满足的对象”。对电影艺术的审美同样如此。故而,受众对电影艺术的审美,就是为了在精神的时空中,或以精神生命的方式,实现生命的需要和追求的满足,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电影的美感和审美的愉悦。而电影艺术能否在精神的时空中实现对受众生命需要和追求的满足,以及对这种生命需要和追求满足的程度如何,或者更进一步地说。从人的三重生命层面满足受众生命需要和追求的程度如何,是电影艺术能否获得艺术灵魂的关键。

如前文所说,人类生命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其生命的目的和满足生命的需求而发生的,所以,人类生命的需求也即是其审美需要的内容。而受众对电影艺术审美需要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在精神的时空中或以精神生命的方式,实现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求与满足。电影艺术正是通过对不同个体生命及其生命存在状态集中的艺术展现,使受众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以满足其对不同生命形式的期盼。不管电影艺术在人的哪一重生命上,甚至于三重生命层面上满足了人的生命需要,都具有了审美的价值。

然而,作为电影艺术的审美教育。在物欲膨胀的今天。人的精神价值、理想信念、生命追求。受到了来自物质特别是金钱诱惑的强大冲击,不少人,理想失落,生命卷缩,除了对金钱、物质以及感官生理的要求外,生命中极度匮乏正确的价值航标。一些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工作者。为了经济利益,便在其作品中畸形地泛滥着色情、低俗和享乐主义、悲观主义。使那些缺乏正确生命追求的人在人生的泥坑中继续深陷。我们知道,最善的人他也有不善的一面,最恶的人也有不恶的一面,而在人性中人人多少都具有追求美、向往善的因素,正是人性的这种复杂性,使人具有了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列宁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电影作为与人的生命特点极相似的大众艺术,它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人及其生活的态度和生命行为的选择。

所以,电影艺术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引导,在对高校学生的审美教育、人文关怀、人格塑造中具有极其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责任使命与价值意义。

因而,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满足人的生命需要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充分肯定人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满足生命合理、正确、高尚的追求和需要上。所以。艺术家可以通过浸透着自己生命情感与意识的艺术形象的表达,实现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观照来展现人间的真善美,揭露人性中的假恶丑,深入挖掘人性中的对抗性因素,以之激起受众深层次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实现对受众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作用:正如胡经之教授所说,“让艺术荡涤着灵魂中的黑暗一面,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让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成为一个“由美而求真的进程”。使其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确证自身。完美自我的人格与价值观。这就是电影艺术审美价值的真正体现,一如王世德教授在《影视审美学》中所指出的:“衡量影视艺术作品美学价值的绝对尺度,应该是对人类生命存在真善美追求的终极价值意义。影视艺术作品能否满足当前群众审美要求,当然也是衡量其审美价值的尺度;但其绝对尺度则应是:在其满足当前群众审美要求之中包含了多少趋向于对人类生命存在真善美理想境界追求的终极价值意义。这就是它真正的‘含金量’。”所以,我认为那些一味迎合受众悲观主义、享乐主义的影片,也许一时满足了一些人的生命需要,获得了一些经济利益。但却永远也产生不了强劲的艺术生命力,产生不了对人有价值的生命意义。康定斯基说。如果“艺术仅仅是时代的产儿。无法孕育未来。这是一种被的艺术。它是短命的。那个养育它的环境一旦改变。它也就立刻在精神上死亡。”而那些真正体现了人类生命存在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电影艺术作品,在通过展现人间的百态生命后,唤起了人生命中真善美的因素,能引起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命运的某些思考和关怀,就具有了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文学名著一样。它张扬着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会因时间的飞逝。而使其生命的色彩退色,因为它其中所包含的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对人生真谛的追索,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叩问和对精神极限的挑战等终极关怀因素。赋予了它深厚的艺术底蕴,使之具有长盛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3

关键词:艺术审美个体社会价值取向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4

(一)视觉直观性

视觉性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影视艺术的主要媒介是镜头,可以根据摄影镜头的距离、角度、光线等特性,采取各种表现手法,塑造多种多样生动、鲜明、可见的艺术形象。如利用仰摄、俯摄、摇摄、倒摄、推拉镜头等手法,从不同的距离、角度摄制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各种镜头画面,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变换给观众提供活动的视觉画面,使观众能从不同的距离、角度和层次看清屏幕上的场景变换、人物形象及其表情活动。尽管影视艺术也诉诸于听觉,但音响和语言仅居于辅助和次要的手段,都是为了视觉画面服务。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才明确地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二)逼真性

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由于影视艺术使用的媒介是“镜头”,通过镜头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应社会生活。因而,它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具有高度的逼真性。而这种逼真性来自摄影的本性——客观物质视象的复现。当然,传统的绘画也能复现客观物象,但这种复现却不具有摄影技术的高度动态还原的现场感。这种特性使得影视艺术可以把所有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符号所描绘的一切场景真实地还原在荧幕上。如影片《长征》,可以把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真实场景一幕幕地重现,用直观的视觉画面带给观众最直接、最逼真的视觉体验。又如影片《集结号》,则可以通过拍摄真实的爆炸和枪战场面,最大限度地还原小说中所描述的战争场景。影视艺术的这种逼真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易于超越国界和民族。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爱泼斯坦才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具有国际性。

(三)蒙太奇式时空再造性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作为电影术语,“蒙太奇”就是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又可叫做“镜头组接”[1]。利用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镜头按剧情的需要巧妙地拼接和组合,同时利用各种镜头组合在观众视觉中形成的信息片段产生连贯、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达到时空的打乱和重组的再造。就就是所谓“蒙太奇”的剪辑技巧。这样,影视艺术通过虚拟的镜头组接方式,把传统叙事艺术中的时空关系随意打开或者合拢,并且通过银幕呈现出来。在虚拟的时空中,观众可以跟随镜头飞向宇宙,也可以潜入海底,还可以让时光倒流,进入到无限浩渺和自由的想象空间。

二、影视文化对于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影响

(一)影视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构建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应该说,影视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利用摄影机这种新型工具,以镜头表现为载体,通过融合绘画、雕塑、音乐、小说等传统艺术门类,对社会不同群体尤其是青年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据媒体报道,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达到296.39亿元,而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庞大的受众群体造就了影视艺术强大的影响力。影视艺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特点,向观众群体提供“辐射状”的审美信息,而观众在接受这些审美信息的同时很容易被影视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所感染;反过来,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又极易在受众群体中形成一系列的连锁效应,成为一种价值观念的“风向标”,及时地更新和引导当代青年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从而重新构建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如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身上所体现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曾经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大讨论。正如美国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所提到的艺术“四要素”,即“世界、观众、作品、作者”四者是相互影响的双向循环系统,观众从作品中认知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同时也通过艺术作品不断修正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二)影视文化能促使大学生审美心理中“自我意识”的加强

在漫长的人类审美心理发展史中,“自我意识”的出现折射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自我意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自由的内在尺度。在多元文化相交融与相碰撞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自我”标志着与传统脱离、标志着个性与解放、标志着求新与求异、标志着身心的独立。他们有自己的行事风格,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而这种“自我”精神则通过影视文化得以彰显和体现。电视剧《奋斗》被誉为“80后”人生的教科书,剧中主人公是一群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经历一系列事业和爱情上的成功、挫折和失败之后终于实现了自我认识的觉醒,他们不再被单一的人生目标和政治模式所束缚,不再屈服于长辈和权威对他们人生的安排,他们呈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即理性和自我的觉醒,他们崇尚自由,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相信并忠于自己的选择。这种“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影视文化易导致大学生审美心理的“泛娱乐化”倾向

当然,在肯定影视文化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影视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容易导致大学生审美心理的“泛娱乐化”倾向。对此,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对于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娱乐文化现象,曾忧心忡忡地指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2]2“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4。事实上,影视艺术在向观众传递“辐射状”审美信息的同时也夹杂了负面效应,有些影视作品刻意宣扬暴力和色情,有些作品则用“恶搞”的方式破坏经典艺术作品,只为迎合观众,博观众一笑,而有些电视真人秀,则通过畸形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吸引观众的视线。在这种“全民娱乐”的风潮之下,“抗日雷剧”“奇葩选秀”层出不穷,似乎通过“笑”才能消解观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而这种审美风潮会对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即以“笑”和“娱乐”来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取代了真正有价值的艺术,这种“泛娱乐化”倾向显然对于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构建是不利的。

三、影视文化与审美教育结合的方式和手段

(一)通过影视赏析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事实上,很多教育专家早就意识到了影视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教育部也在2014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3]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诞生了快节奏的艺术形式,在各种媒体交互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们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认真去读一部长篇小说,而更愿意选择花一到两个小时通过荧屏去感知一个故事。而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字、图片、雕塑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来充分调动观者的感官,这种多维度的官能体验引发主体在审美体验中的高度感官愉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相互作用、相互综合,完成了审美过程中由感知到体验再到审美超越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得以深化、审美情感得以升华、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传统教育体系中,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主要通过德育来实现,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提高思想素质。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同样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语境中,“读图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文化符号逐渐被图像符号所代替,这种审美方式的改变使得影视艺术更多地承担了通过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在很多高校,“影视鉴赏”课近年来也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通过介绍和赏析中外的一些经典作品,切实发挥影视艺术在大学生审美心理中的重要作用。如《红河谷》《黄河绝恋》《集结号》《一九四二》等一些作品通过刻画苍凉悲壮的大背景来抒写和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魂断蓝桥》《甜蜜蜜》《如果爱》《匆匆那年》则向大学生诠释了爱情的真谛;《海上钢琴师》《泰坦尼克号》《安娜卡列尼娜》等影片又通过悲剧的震撼力量启迪人的智慧、净化人的心灵。事实上,比起生搬硬套的理论说教,去电影院看一场悲剧电影,通过酣畅淋漓地大哭来感知真善美显然更具有直观和深刻的效果。通过两小时的观影体验,通过或哭或笑或愤怒或恐慌这种参与感和在场感的审美体验,能够使大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道德获得提升,精神得以净化。

(三)通过影视艺术教育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当代艺术理论家彭吉象在他的著作《艺术学概论》中也曾经说:“在充满冲突的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来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的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5]可见,人的审美感知和道德规范最终要靠艺术来完成和实现。当今社会充满了矛盾和竞争,大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压力。“考研”“就业”“出国”“买房”“买车”……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使得当代大学生常常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是现代教育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影视艺术则为现代大学生提供了缓解精神压力的有效场所。影视艺术作品构架了一座通往自由精神世界的桥梁,观众通过感知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由审美感知达到审美体验最终走向审美超越。除了“影视鉴赏”课程之外,大学校园中的各种影视社团和影视节也成为大学生影视活动的重要方式。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发起的每年一届的大学生影视节也以其巨大影响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已经成了大学生影视观众的狂欢节。在各种方式和手段的参与下,大学生在影视艺术的熏陶之中自觉地走向审美自由之路。从而超越有限的物质生存需要,实现完美人格的构建。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所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无为而为的自由欣赏,因此,通过自由给予自由,这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6]。

(四)完善和引导和监督机制避免影视文化的副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5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业发展艺术设计教育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6

一、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情感,都传递着不同的情感和精神,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必须要善于利用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内涵,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比如在断臂维纳斯欣赏时,在审美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要学生围绕维纳斯展开激烈的辩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空间和时间,要让学生独自准备,针对维纳斯的断臂和艺术形象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结果进行点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有着显着意义。

二、借助艺术欣赏中的创造性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艺术是一门极富创造力的学问,教师要善用其中的创造性元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装饰设计类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其中色彩和装饰的搭配,告诉学生怎样的色彩搭配效果最好,怎样才能提高设计的整体品位。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所学的艺术知识装饰自己的房间,并将自己的装饰成果拍下来展示给其他同学。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7

关键词:审美教育;艺术设计;摄影教学;核心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0-02

一、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

真实性是摄影艺术超卓的审美品质。

摄影是一门把“瞬间”凝固成“永恒”的艺术。将素材的“瞬间”凝固为形象的“永恒”,其负载的丰富含义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摄影艺术的审美品质,那就是“真实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通过创造性地再现为艺术形象,因而“真实性”是摄影艺术超卓于其它形象艺术的审美品质。

摄影艺术是科技介入程度最高的艺术门类之一,是人文创意与科技创造的完美结合。在摄影创作实践中,我们在掌握摄影的材料特性和技艺特征的基础上不能忽略作为有思想的人的认知基础上的“创意”表达,不然将会陷入只见图像不见形象、只见技术不见艺术、只见形式美不见思想美的误区。“创意”是摄影者艺术审美之创造意愿的表达。是摄影者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力、洞察力和概括力之上的一种艺术创造。美的“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赋予“创意”能使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观赏者凭借它获得某种美学意义上的深切感受。强化“创意”的根本原则是要符合艺术创作的特殊品质,即是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

二、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

摄影的诞生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诠释垄断,使得艺术得以平民化,在当今高度自动化的数码相机以及影像洗印设备普及的条件下,摄影技艺已不是考量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而摄影者的艺术素养凸显重要。设备的高度智能化使拍摄者可以贯注于发现和认识自然本体的美与秩序,获取直接发现和阐述美的能力。同时,摄影将审美与大众的视觉感受和生活经验统一起来,提供了能够获得普遍认同的艺术表达模式,消除了艺术传达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审美隔阂。摄影创造了易于解读的文化与艺术的视觉语汇,将自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同时,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促使我们对人类行为及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这就是摄影的审美价值所在。

三、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进行摄影课教学时,在进行摄影基本知识技艺传授的同时,则应遵循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为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摄影家,而是在掌握这门技能的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并为所学专业设计所服务。

为实现摄影课审美教育目标,摄影课的教学环节就必须紧紧围绕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及艺术属性来进行。根据摄影的造型艺术规律,从摄影独特的艺术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在构图、用光、色彩、形体与线条等方面的观察、理解和运用能力,真正做到使摄影艺术地反映现实世界,充分地表达审美感受、精确地塑造视觉形象。

四、摄影审美教育的方法手段

(一)加强摄影艺术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基本艺术素养

传统的摄影教学,过于注重摄影知识的讲述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照相机和镜头的种类和应用就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描述,就事论事的教学方法,忽略了人与社会,艺术与人生之间必然联系,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思想的培养。

由于艺术本位、技能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使得艺术教育缺乏关注社会及人生,教育者自身人文精神匮乏、人文素质偏低误导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不全面的观念意识。

摄影艺术具有纪实性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人生的联系较为真实和直接,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较大。它能如实地记录社会生活的典型瞬间,揭示事物的本质。

加强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为学生进行摄影艺术创作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提高。快门开启的瞬间积蓄着作者艺术素养的体现,构图和用光的把握,主题的表达,主体的呈现等摄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将大大扩展摄影过程的自由度。

在拍摄练习中,独到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揭示艺术生命力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诸如线条、影调、景深等各种摄影艺术造型理论,以此培养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用美的视角审视周围事物,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

摄影艺术理论知识的熏陶,使学生学会了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独特的美质,他们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积聚于内心,从而升华成稳定的艺术素养,进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摄影是视觉艺术,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往的摄影教学注重技术层面的训练,虽也注重画面构图、用光等造型技能,但对视觉感受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

摄影又是瞬间的艺术和观察的艺术,若不具备以敏锐性、准确性和整体性为特征的视觉感受力,就难以创作出好的摄影作品,因此,加强视觉感受力的培养才能方能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活动的顺利开展。

审美教育是通过训练人的感觉器官开始的,训练能够准确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双眼睛的培养是在不停地感受训练和不断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的。

从摄影创作到摄影欣赏,从对焦取景到画面构图,从光影到色彩等。所有内容都与培养视觉感受力关联,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影调、色彩、点线面、结构、空间等视觉要素和人物、景物等视觉形象中发现美感、秩序感、韵律感。培养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激发其发现美的潜能。

在教学中,要加大作品赏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要善于透过现象发掘本质的能力,全面整体地把握艺术形象,感受艺术情景,体味情感境界,领悟人生百态。

审美教育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心灵与情感交流,陶冶和历练性情的过程,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也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

在摄影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作品的人文资源,深入地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构建文化心理结构和健全人格,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分析评价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深入理解其中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视角进行解读。

结合拍摄者的思想倾向、创作动机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帮助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在鉴赏、分析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体验、感受和理解的交汇融合,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开展摄影创作实践,提高探索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创作实践可有效地让学生体验创作乐趣,积累创作经验,理论掌握的再扎实,没有创作实践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得以活化和升华,激发灵感,表现美的事物。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实践成果,使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得以提高。这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摄影艺术如同其他造型艺术,操作性强是其基本特点,摄影创作在摄影艺术活动中应当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在课程教学上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一方面可让学生在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中得到启发和灵感体验,主动地去发掘美、体验美、捕捉美、表现美,同时激起创造美的欲望和行为。

一幅好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但要表现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人对社会美的感受,表现作者个性的审美情趣。在不同的摄影题材创作体验中创作出自己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富有感情的摄影作品。摄影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也逐渐形成其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情操。

(四)加强体验交流,培养审美评介能力

只有提高了美的分辨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是摄影教学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通过对佳作的欣赏,可以体验到原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而能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体验。让学生分析从构思到各种造型因素的成功运用,分析对作品的感情投入,领会摄影作品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在范例欣赏教学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剖析自己的作品,因为自己的作品都是作者投入了真感情的,从拍摄前后的各个环节都是有体会的,让其自己体味习作的经验得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摄影赏析课中还要加强流派风格剖析,使学生系统掌握摄影发展的历史,做到以史为鉴。逐步形成自身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除了通过欣赏佳作获得审美感受外,还让学生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培养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使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付诸于语言,能够抒写摄影评论文章,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使借鉴交流更加丰富实效。

总之,摄影审美教学让学生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体验中,提升了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也使得我们对摄影教学的本质和成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作者单就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的粗浅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不对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振民.摄影审美纵横[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8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立德;审美;艺术创意实践;互动整合

在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中的艺术创意实践教育蓬勃兴起

艺术创意实践通过激发创意思维实现创意构想设计创意产品策划艺术展演,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其已经成为高等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将艺术学基础理论和创意产业发展有机勾联,成为艺术创作转换为市场价值的实战式训练平台,更重要的是因为其使“艺术作为心灵的教育”,有了实验和评效的场景,在艺术创作动机表现手法象征意义方面可以导示出“以文化人、以德立身”的艺术教育成果,更可以此培育出学生对“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审美观照和审美追求。“立德”与“审美”的教育目标有机统一于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之中。

一、“立德”、“审美”在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中的互合逻辑

党的十明确了“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德育和美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两大任务,在目标指向上都是美化人的心灵,在实践内容上都是美化人的言行,最终在教育效果上都是美化人的生活。因而,两者具有逻辑的共通性:立德树人、审美育人。艺术教育作为培养人类审美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可将两者有机统一,两者可在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中产生良性互合的共鸣效应。

(一)目标指向上的互合:美化心灵

德育和美育教育在培养目标的指向上都是净化人的灵魂、美化人的心灵,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德育通过对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教育和道德实践教育,使之成为思想自觉、品德高尚的人,其核心基础是对美的思想和道德的认知和辨别,这与美育教育通过体验美、感受美、发现美最终创造美是内在一致的。正如王国维说:“美学上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艺术创意实践教育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全真性观察和体验,帮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真善美,并激起他们用艺术的想象来表现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憧憬,不仅仅体现为艺术语言形式表达出的美感,更体现为深层的是对真善美内涵的准确把握和充满激情的向往与追求,“艺术的想象是一种道德上的审美,而道德上的圣洁更是一种艺术上的审美,再进而可得,艺术上的审美是一种道德上的教化(教育)”。这正是“内化于心”的德育与美育的教育功能。

(二)实践内容上的互合:美化言行

艺术创意实践作为创意行为在艺术实践和艺术产出中的教育形式,它基于对自然和人社会的道德认知和审美情感,利用创造性的具象或意象表达,通过实践平台,进一步挖掘和激活创作资源,以一定艺术语言呈现的艺术作品感动感染感化受众,以实现艺术教育效能。所传达的正是对已然“内化于心”的真善美道德认知和审美情趣的外显化,在一部部艺术创意作品的诞生中验证着立德与审美的“外化于行”。因此,丰富多彩的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不但有助于学生审美创作能力的提升,而且对于受教育者的思想认知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目的指向之一就是审美,审美是艺术教育价值的核心意蕴。艺术教育唤起人对审美的需要,培养人的审美趣味,形成人的审美观念。学生在审美能力的帮助下,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评价会从原来的真假善恶的层次上升到美丑的层次。最终形成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照,内心对真善的德育准则和美的审视标准,就会外化展现出美的言行。

(三)教育效果上的互合:美化生活

古人在伦理学上有“三不朽”理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而后要立功立言。唐代孔颖达曾在《春秋左传正义》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可以看出,“立德”系指个人修炼道德操守,“立功”乃指事功业绩,要为社会、国家建功创业,而“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见著书立说,传于后世,影响后辈。所以立德不仅仅是把自身修炼成一个有道德的人,而且要在社会形成道德风尚,为国立业,最终还要传诸后世、为万世开太平。当立德从个体层面升华成一种社会道德风尚和良性秩序时,就创造了一种和和美美、充满道德正义的美好生活。在审美教育的效果追求上,费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即当人们学会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时,同时又能以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如此就呈现出各自之美和他人之美汇合在一起的美丽图景,理想中的大同美也就实现了。所以,立德与审美,从终极教育效果上,应是实现美美与共的美好生活。而这一效果恰可以通过艺术创意实践加以验证和评效。从个体对美、对德行的理解上去创作艺术作品,到实践层面去展现艺术作品,用作品去打动感化更多的人,从校园走向社区走向城乡的各个角落,最终提升更多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乃至影响审美时尚,形成审美潮流,使人们在道德正义和艺术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二、“立德”、“审美”在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中的互动体现

(一)立德:德育功能的展现

艺术教育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主渠道。俄罗斯美学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尤其是艺术教育中创意实践教育,不仅能够使受教育者通过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进而获得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且更能通过对美的人物事物、社会活动的道德辨别,甄别出社会美,以此陶冶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如此通过长期润物无声的德育浸润,就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团队精神和共识培育

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中集体合作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体和集体、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艺术创作很多是个体的创作行为,创作者的配合协作意识不强,而任何一项艺术创意实践都是成员通力合作的群体活动,有赖于成员之间的有效分工和相互配合协作,在合力完成的过程中就会培育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如在文艺演出或艺术品策展等创意实践活动中,要求所有参与者各尽其职、分工协作,否则就会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效果,同时,在艺术创意实践过程中,组织者应自始至终注意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因为共识是实现实践目标的前提,是达到实践效果的基础。艺术创作者更多喜欢各自的个体创作,尊重他人、包容别人、协作他人的意识不强,这就需要:一是注重团结一致形成共识的氛围营造。遇事多商量、一致才行动,懂得合作共赢、一错俱损的道理。二是团队成员都必须明确艺术创意实践的目标和要求,对目标、进度、任务了然于心。三是根据情况及时应变调整,如遇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组织者应根据情况根据大多数人意见及时调整分工、消解各种矛盾。这也是价值多元化时代下形成向心力、凝聚力的前提。在这种协作团结形成共识的氛围下,指导教师就可更多地发挥组织能力和聚合能力,提升活动质量和教育效益,而参与的学生能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真正在创意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2.民生情怀和国情浸润

艺术创意实践活动有着和现实接轨的深厚土壤,如田间调查、艺术街区对市民开放、走进社区进行文化调研和艺术展演等等,在这些实践中,可以接触到课堂校园以外的各种社会场景:可能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城镇、乡村、偏远山区,也可能是不同资源禀赋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还可能是不同生活状态下的鲜活艺术原型。这样多种的社会生活场域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理解层面和不同的审视角度观察国情地貌、风土民情,更直观地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各民族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奋斗故事和精神面貌,从中可深化专业知识、丰富创作素材、经历实践锻炼。艺术创意实践教育还有利于矫正青年学生自视清高、自我封闭和浮躁不定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够深入社会了解民风,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深入生活感受民生。在了解、体察、感受中,加深对基本国情和现行国策的深刻理解,加深对普通民众的深厚感情,加深对自己才学的正确估计,然后自觉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担当,自觉增强参与改革服务群众的信心决心,自觉增强提高实际艺术创作能力、多出艺术精品的紧迫感。

3.完美人格与心理调适

艺术创意实践教育通过激发创作者与生俱来的艺术感知力,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多种艺术形式组合自由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自由创造力发挥的过程,这是一个个体人格自由适应生活美化的过程。艺术创意实践通过搭建与生活,社会实际紧密相连的观察、创作的平台,使学生找到展示自我才华的广阔舞台,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实践参与创作的过程中个人创作愿望得以实现,自身才华价值得以彰显,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信心和成功感,积极向上进取自信的学习生活态度也随之形成。艺术创意实践教育都是有组织的集体创作展演活动,学生的交际范围在活动中扩大,学生可以广泛结识更多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的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增强,大家可以通过相互协作加强交流结交朋友,使不善言辞和不善交往的学生自然地融入到群体当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得以提升,通过成功组织演出展览、义教等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承担自觉为集体奉献的责任,如此学生人格得以逐步健全完善。

部分艺术大学生,由于从小学习艺术或者因高考临时改学艺术,从而在心理适应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么过度自我个性十足,与周围人相处关系紧张,要么性格内向、自卑情绪较重、怕与人打交道等等:而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从激发个体创作自信和增加团队合作两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起到了较好的培育作用,文艺创意过程,文化生产,舞台表演等就是自我创作能力的一种激发,就是合作协调能力的一种培养,就是对心理素质的一种挑战。当登台次数多了创作次数多了,心理紧张情绪慢慢消融,心理适应、应变能力就会逐步增强,与人合作也就更加自如。一方面,当更多的肯定和赞许来临时自信心就随之提高,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创作进取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可能在偶尔的演出创作失误遭遇挫折时,因同学的及时劝慰团队的合作帮助而很快走出失败阴影,不断增强耐挫力和意志力,从而促进健康心理的养成。

(二)审美:美育功能的拓展

艺术创意实践是通过创意实践形式来进行的美育教育,目的就是通过集体创意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激发审美情趣,增强审美体验,升华艺术审美观照,从而培养学生的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最终提高学生以艺术美化生活的能力。

1.激发审美情趣

大学生正值青春勃发人生最美好的年龄,对一切美好的事情充满渴望和憧憬。黑格尔认为,“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爱美的要求”。然而大学生对美的理解在审美观念上还有些肤浅甚至偏颇:他们追求美,但偏重外在的美,常把外表整容靓丽、外形叛逆夸张视为美,甚至把怪诞出格也视为美:注重短瞬的美,常把时尚流行、奇装异服视为美,而不善于追求内在永恒的美,往往不懂得美所该内含的人文共识和艺术意蕴。然而艺术创意实践教育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深度解读,通过对创造文明进程中的人物典型的深度挖掘,激发出学生对审美情趣的追求天性,使其深刻理解美的内涵,提高他们对自然世界和生活场域的审美辨识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艺术创意实践教育的审美功能在学校精心打造的教育平台和教育情景下,通过受教育者的协力配合得以实现。使学生从各种自然写生、艺术策展、社区演出等鲜活的实践教学情景中,迸发对自然、对人民、对生活的美的情感,激发出创造美、传播美的强烈动机和蓬勃的创作欲望,使审美情趣天性在审美实践中得到触发和历练,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2.体验审美过程

艺术创意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写生、演出等活动,就是开放办学、实践育人理念的体现,通过深入到各类区域、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生活实际之中,发现美、感受美,增强审美体验。无论是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乡村山区、草原戈壁,还是发展繁荣的大都会、城市群,无论是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灿若星河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艺术创意实践使学生不仅领略到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增加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体验,更可亲身感受、领悟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建设成就之美文明创造之美,激荡起美学情怀,促进审美意识的形成。美的发现在于生活体验和生活历练,大学生在创意实践活动中接受了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陶冶,并触发了美的体悟和美的遐思,由此在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的前提下产生审美和创作的冲动,就会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艺术创作活动,由此激发出来的艺术创作灵感和创作出的作品必将深植于生活中的文化土壤,同时这种源于生活的创作通过感知情感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塑造着学生的品德人格和审美意识,使学生在这种新型艺术课程中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3.升华艺术审美

美的事物按性质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其中,社会美高于自然美,而艺术美又高于社会美,它是社会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是真善的思想内容与和谐优美的感性形式的统一,具有形式的完美性内容的思想性以及美学的感染性和愉悦性。艺术创意实践教育同时可以通过不同区域的自然社会人文背景比较,激发来自不同地区的课程受教者,融合各地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创造出高于各地区域审美标准的艺术美形式和作品。创意实践中,培养学生高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艺术美观应是重中之重,唯有艺术美观的形成,才能创作出意境深远美学价值永恒的艺术精品来,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如同古联“铁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生动地表达了书法形态意境之美:一场音乐会把你带到了置身意境、身心俱融的境界,感受到的是音乐的生命律动之美:一个画展会给你宁静、狂欢、躁动、叛离等情绪感知,体察到绘画以心言情、以景言志的生命思索之美。正是这种超出物象的意境表达,将内容的真善和形式的完美有机地融入美学的意象之中。艺术院校利用城市和学校的深厚文化积淀,打造校园艺术创意街区,让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时浸润其中,把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理解自觉地升华到艺术美的层次。

三、“立德”、“审美”在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中的整合路径

由上所述,“立德”和“审美、逻辑上的内在一致和实践上的互动体现,为两者在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中实现互动整合提供了可能,当然要实现这种可能,需要注意五个方面的“统一”,在教育目标上,更加强调在艺术创意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艺术创意能力的统一:在教育手段上,通过不同学科的结合和融合,强调鼓励学生体验性探究性创作和感受实战性运作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为学生提供更多鲜活的创作素材和创意信息,拓展美学视野,强调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创作兴趣和提高艺术学习创作水准的统一:在教育评价上,在尊重学生个性志趣差异的前提下,强调考量学生审美认知和道德修为的统一:在教学环境上,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会文化资源,延伸艺术课堂,强调艺术创作和尝试体验艺术商业运作的统一。总之,“立德”、“审美”在艺术创意实践教育中的互动整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路径得以实现。

(一)教育主体的契合与沟通

艺术创意实践教育的主体为何?显然不仅仅是教育者教育实施的情境或者受教育者。创意教育和实践的特殊性,在于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如前文所述,即由教育者所实施的理性教育范式,通过营构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和行为潜能的教育过程,激活受教育者自身资源的组合方式,最终提升艺术教育效能。在这当中,教育者教育过程(教育情境)受教育者三者应形成共同主体,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者和受教者主客体关系的阻碍,体现出三个共同主体对于参与创意实践教育的主动性主导性和主体性。三者共同主动参与组织设计、主导实践目标过程、主体实施活动环节,在民主平等、友好协商氛围中始终保持良性沟通,特别保护和尊重受教育者在创意实践中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先发性独特性,如此就会形成艺术创意实践教育环节的有效运转。换言之,现代艺术创意实践教育应该是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的创新教育形式。这一教育范式是构建于尊重信任的价值观基础之上通过开放互动的平台设计和制度安排,激活受教育者内心寻求自我发展和实现的需求动力,促其展现艺术个性、实现艺术梦想。这一范式的构建还要特别注重教育情境及教育生态的建设,借助如大学艺术街区、大学生创客空间等物化实体,通过与社会艺术机构的广泛合作,不断活跃校园艺术氛围,沉淀和凝聚主流艺术价值观,让受教育者对民族文化和主流艺术审美观进一步产生认同,丰富艺术创意实践的时代内涵,逐步形成“美美与共”的艺术生态,推动学生在创意实践环境中顺利成才。

(二)教育内容的融合与综合

艺术创意实践教育必须有着很强的交叉融合性,使艺术教育、德育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要素互补共生,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教育场域。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由于艺术院校的独立设置,艺术学科门类的单一性,学校主要围绕音乐和美术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这种模式下,缺乏文史哲的熏陶,缺乏数理逻辑的训练,受教育者在艺术观察力理解力以及表现力上就受到了瓶颈制约

因此,艺术创意实践教育要弥补传统艺术教育的缺憾。首先是强调各艺术学科的综合。因为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已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新的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尤其随着人民审美品位的提高,综合性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如电影和音乐剧,这两种艺术形式几乎是各种艺术品种的综合和集成,在市场上遥遥领先于其他艺术形式。可见,越是不受时空限制、声台形表兼备、多种审美要素齐全的综合艺术形式越是受到市场的肯定和公众的喜爱。艺术创意实践教育还要强调不同学科门类的综合。艺术要大踏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引领社会审美风尚,还要将艺术学和文学哲学历史学管理学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甚至计算机学等等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综合以当下比较受到关注的校园艺术创意街区为例,综合化的艺术实践教育除了要求不同的艺术学科如音乐舞蹈美术设计影视戏剧等在艺术文化氛围下各司其职相得益彰,更要使学生在艺术史科学史学习过程中把握艺术发展的历史纵深感,在管理学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把握艺术传播的规律和机理,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把握艺术思维的养成和艺术创作的方向。这与以往“只重技法不重人文、只重创作不管传播”教育模式相比,使学生在艺术的综合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和传播力上有着更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三)教育师资的创新与提升

艺术创意实践教育的实施者和指导者,必须具有主动学平等的教育理念综合的艺术知识结构和实践教学的组织能力。

具体而言,首先,创意实践的教育师资要有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和情怀艺术创意来自于创作者的主动观察和感悟,激发学生发现美和鉴赏美的主动性,是实践教育成功的关键作为教育的共同主体,就要善于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启发,进发出学生对美的现象观察鉴别思考的激情和欲望,即使遇到偏颇想法也要予以尊重和包容,以理解和鼓励的心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

其次,要有综合的艺术知识结构对于各个艺术学科要有足够的理解,对各个艺术形式的相互交融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要有足够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广阔的艺术修养和文化视野,对艺术的分类和运用规律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在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艺术学科融合的魅力。

再次,要有较强的实践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在具备了综合的艺术视野和知识水平后,还必须对各类艺术形式市场运作的方式有较好的把握,了解最新科技在艺术领域的运用,既善于将多种艺术元素多种艺术形式多种技术方法融为一体,指导学生进行大型综合性创作实践,又要善于将艺术创作任务合理分工、合理配置人财物、合理管控进度。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9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

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艺术的审美教育篇10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艺术教育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被誉为“现代性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1]52。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于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对我国的美育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今,重新审视席勒思想,这对推进高校艺术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推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崭新的理论启示意义。 

一、审美救赎对增强高校艺术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启示 

面对德国转型时期人性的沉沦与堕落,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审美救赎之路。 

作为时代之子,席勒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造成的社会与人性的分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指出:“在这架粗糙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艺术失却了任何鼓舞的力量,在这个时代的喧嚣市场上艺术正在消失。”[2]19-20同时,席勒明确指出,政治上的改进要通过性格的高尚化,而性格的高尚化又只能通过艺术。他认为:“必须找到一种国家不能给予的工具,必须打开尽管政治腐败不堪但仍能保持纯洁的泉源。”[2]69而“这个工具就是美的艺术,这些泉源就是在美的艺术那不朽的典范中启开的”[2]69。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从曾经为之欢呼的法国革命中看到暴力手段的弊端,对时代的缺陷做出生动的描绘和批判,进一步唤起自己对希腊罗马文艺和精神的向往,决心从普遍提高国民的道德修养和精神素质入手,力图为人类找到一条既不以武力夺取又能长久保持政治自由的理想道路。因此,他首先找到了近代社会的缺陷——人性的异化、片面化的分裂状态,并深受康德影响,把人性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认为现代社会导致了这两方面的分裂。其次,席勒从人性本身之中寻找克服人性异化、片面化的分裂状态的灵丹妙药,在人性之内找到了与人的游戏冲动密切相关的美,认为只有通过美与艺术才能使感性和理性达成统一,从而获得完整的人性,使人通过审美的王国最终走向政治自由的王国。 

席勒在当时的德国提倡审美教育,并将审美教育作为社会与政治改革的有效工具,这对于促进德国文化的发展、提高审美趣味具有重要的影响。五四运动时期,面对中国社会现实,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曾吸取席勒学说,规定美育是教育宗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有学者指出“赋予艺术以解救的宗教功能”[3]307,重拾起人文理性的价值尺度,始终以人作为自身的目的来关怀,人类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栖居在审美世界中的生命快感。时至今日,国家提出推进高校艺术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契合了当今时代需求。政府在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培育“纯洁的泉源”,而大学生艺术教育是关乎国运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中,高校需要充分意识到“美育”对改良社会、促进政治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审美教育的概念、意义、内容及方法。审美教育要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并且,根据审美教育的要求,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帮助富有个性差异的审美主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以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还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对构建理想人性的神圣使命。在物欲、功利无限膨胀的时代,通过艺术审美在人的动物式感性欲能中灌注进理性精神,在人的抽象理性形式中灌注进感性的活力,从而弥合人性的现代裂伤,恢复人性的和谐状态,进而建构理想的和谐社会。 

席勒认为:“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2]21席勒将美和艺术作为拯救人性的良方,通过审美教育来克服人所应有的存在缺陷,将抽象的审美教育推向现实政治改革及人生研究,这对增强高校艺术教育的政治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艺术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对注重高校艺术教育因材施教的启示 

由于美的溶解作用和振奋作用,席勒把现实中的美分为两种,即“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溶解性的美”类似于优美,使人精神松弛,适合于紧张的人,以调节现实当中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的人的心理,从而教化人的粗野和僵化。而“振奋性的美”则类似于“壮美”,使人精神紧张,适合于松弛的人,以给予软弱和衰竭的生命一种富有生有生气的力量,从而教化人的软弱无能、温良松弛的人,使之获得力量,变得刚强。为了防止不平衡造成的缺陷和缺陷造成的不平衡,导致人性的片面、畸形发展,席勒主张要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并且,在审美教育中应当采取刚柔相济的态度,将两种美结合起来。这样,以优美与崇高结合为一体的审美教育就可以同时产生松弛与紧张、温良与严肃结合的相反相成、相互为用的功能,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把精神的人带回到素材和感性世界,从而把对立的人性消融在理想的统一中,消除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肉体和心灵的冲突,克服人性的片面发展,避免人性的畸形或异化,使人经过审美王国,进入道德的自由王国。 

席勒对上述两种美的作用的阐述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之上,这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实际而深刻的。在课堂艺术教育中立足于“高”和“准”,选择高品位的艺术作品讲析,在课堂以外,采取多角度、多渠道、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方式,使课堂内外的艺术教育相互补充,使“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准确把握思想导向,帮助学生分辨真伪、善恶,从而教育人、改造人,使人性中原本对立的形式达到统一,弥合人的处于感性与理性分裂之中的心灵世界,实现最崇高的人性追求。

三、“美从自己内心深处表现出真理”对构建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席勒认为,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不是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是由精神的必然而产生。但是,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形成的艺术低俗化、功利化倾向,席勒力主艺术对于“兽性满足”和“性格腐化”的超越,成为精神力量的“自由的表现”,要求艺术家的创作是发自他心中纯正的理想性格,不仅要以纯洁的心热爱真理,而且要以美从自己内心深处表现出真理。这样不仅会影响人的思想,而且会吸引人的感官。 

席勒认为艺术虽然与时代有联系,但因艺术家心中有一个可能与必然相结合而产生的理想,他的创作是发自心中纯正的理想性格,因而高尚的艺术不沾染任何时代的腐败,它超越时代。艺术家不是以严峻的态度对待他的同时代人,而是在游戏中通过美来净化他们,使他们在闲暇时得到娱乐,不知不觉地从他们的娱乐中排除任性、轻浮和粗野,再慢慢地从他们的行动乃至意向中逐步清除这些毛病,最后达到性格高尚化的目的。并且,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努力使他的作品接近审美理想,他善于克服他采用的那种艺术种类(音乐、美术、文学中的任何一种)特有的局限,善于保持它特有的长处,他充分运用这类艺术的特点,使它具有更普遍的性质,从而达到完善的风格。 

借鉴席勒有关美的艺术作为人性“高尚化”工具的理论,有助于提高高校艺术创作者及艺术教育者的纯洁性。结合席勒对艺术及艺术家的论述,这就要求高校切实做好艺术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以优化结构和提高素质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为重点,实行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专兼结合、合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的方针,建设出了一支“人员精干、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艺术类任课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深刻而细腻的美感体验,适应艺术教育的现实需要。还需要注意的是,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的学科教育,它更多地体现在作品欣赏品评活动中,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始终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艺术教育者超越时代的流俗与腐败,“从他那超自然天性的洁净的天空,向下流出了美的泉流”[2]70。 

总而言之,席勒基于近现代德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提出审美教育的使命,这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我国当前大规模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审美的世界观,拯救现代文化危机,纠正过分功利化、实用化的教育思路,抵制市场化、低俗化艺术现象,建设当代崭新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并且,围绕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需要吸收中西理论资源,建立当代艺术教育理论体系,以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理想人格。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从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中获取当代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理论资源,推动美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