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0:07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1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典型;品德教学

就教育而言,教师投入的是感情,他将要收获的是什么呢?知识、情感、技能,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经验的生长是我们所追求的。品德课的积累就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转变和感悟,怎样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亲历生长,为情所动,为情所变,这就需要教师好好下工夫想办法。一图、一点、一音乐可能就是课堂的生成点,抓好了,更是让品德课事半功倍的良方。

一、心由境生,典型图片拨心弦

典型图片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真切切得到巨大的视觉冲击,从而获得心灵震撼。品德教学中,图片是教师经常应用的素材,直观明了,但如何真正发挥图片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典型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图片中的意境,用童眼观察图中的事件或场景,用童心感受图中人物的内心,在入境入情的学习中,他们内心的情感也会迸发。

例:片断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了一组环卫工人起早贪黑的工作画面,最后画面定格在满是鞭炮屑的元宵节。图片已无声地将这个行业工作者的艰辛呈现在学生眼前,此时我问:“这个时候,我们又给他们增加了多少工作量?算一算。”看似简单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切身的体验,当学生计算着一组又一组数字时,一幢楼、一个小区、一个社区,数字由小变大,单位由轻变重时,他们真正体会这份劳动背后的内涵。在出示自己老师批阅作文画面时,作文本批阅的数量、字数和时间,学生都细细地算了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劳动者”的情感已在学生心中悄然滋生。

二、渲染情感,典型视频掀高潮

典型视频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如同催化剂唤起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激发真实的情感。

例:片断

我播放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平凡的环卫工人从早上4:30上班,到天寒地冻地扫着积雪,再到扫负责的路面就像扫自家的客厅一样,一段段自述式的表白,让学生感受真切……深情的乐声,直白的表述,感人的动作,学生从未真正全面地见过这样的场面。再回过头来,对比自己的生活,早上4:30你在干什么?烈日炎炎的马路上,你又在干什么?这样一次次强烈的画面对比,激发出学生心底的那一声:“你们辛苦了!”了解了才能去理解,更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缓解,更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影片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真切体验,典型事件更动人

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为了让教学更接地气,我们往往会选择学生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展开教学。对于这样的典型生活事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和情感体验。

例:片断

教学中,我选取了与学生生活最为密切的食堂饭菜的由来为教学点。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感到学生的惊讶声在教室里升腾,就是平时我们忽略的东西却蕴含着独特的东西。我用课件展示了一次中餐的自述,再让学生来谈“我们倒掉的仅仅是饭菜吗?”学生顿然明白这些劳动成果所包含的东西。这样典型的生活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学使学生心中已有的情感体验得到强化,进而获得更深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四、追踪生成,典型要点推波澜

品德课堂是灵动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因而课堂上就会产生“意外”,抓住鲜活的教学生成,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激活学生主体的道德潜能,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例:片断

教学中,画面中出示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学生看到这里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哇,这么多都倒掉了呀!”“真是浪费呀!”一年所浪费的一组组数字更是让学生惊心动魄,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教师马上追问:“你在哇什么呀?”“你在惊讶什么呀?”教师顺势而下,将问题引向深入,再掀波澜。“每6秒就有一个儿童因为缺少粮食而死去……”再播放世界上饥饿儿童的画面,音乐画面的渲染让孩子们眼睛湿润。我们浪费的仅仅是粮食吗?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一串串生发,一环环相扣,讨论的问题也一步步走向深入,课堂变得鲜活而有力度。

课堂上典型的发掘是一闪而过的,礼仪修养、学习习惯、与人交往、应变能力等等都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就如我们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所提到的:“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2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农村

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在其中论述了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随后亚当斯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初步概念,他在其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舒尔茨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对德日战后的经济腾飞,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到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界各种研究成果也日益丰硕。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之后,笔者将其大概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是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是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三部分是国内外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归纳评述;第四部分是国内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述评;第五部分对上文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人力资本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揭示了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舒尔茨(1960)首次在美国经济学年会的演讲中阐述了较完善的人力资本理论,他指出用于教育、医疗保健、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的费用构成了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他也定量研究了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贡献率,但是却并未对“人力资本”作出明确定义。贝克尔(1964)则明确清晰地给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马歇尔(1890)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明赛尔(1958)在其著作《人力资本研究》中认为,人力资本除了才能、知识和技术外,健康、时间、生命也占有重要位置。麦塔(1976)指出,广义来讲,一国的人力资本除去本国内居民的知识、才能和技术外,还应包括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工作毅力、兴趣爱好、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它可能促进产出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力资本也被引入我国。李忠民(1999)认为人力资本应该是“凝结在人体中,能够转化成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来分享收益的价值”。周坤(1997)指出人力资本应区分出初级和高级的层次,初级指人的体能、知识、技术和经验等;高级则是指人后天被挖掘开发出的天赋、才能所体现出的能力。丁栋虹、刘志彪(1999)则把人力资本分为了“异质型”和“同质型”两类生产力形态。李建民(1999)在《人力资本通论》中从人体和群体两方面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区分,他指出:对于人体,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通过后天努力而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技术以及健康等各种质量因素之和;对于群体,人力资本是指包含于一国或者一个地区中人口群体内每一个个体后天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王金营(2002)延续并发展了李忠民的观点,他认为“个体的人力资本由投资后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和健康构成,且其能转化成商品和服务的效用并最终取得收益”。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也日趋完善。同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丰硕又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依次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增长理论这三个阶段。笔者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后,对此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亚当斯密(1776)最早明确提出应把人的能力归为资本,“国民财富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其中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大卫李嘉图(1817)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他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提到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资本只是转移了自身价值却并未创造新价值。萨伊(1803)在《政治经济学概要》中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各个行业提高技能从业增加产出的普遍现象。马歇尔(1908)也指出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所有投资中贡献率最高的,它将成为最强有力的生产发动机。此外,欧文费雪也得出了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将促进产出增加的结论。

虽然早期的这些经济学家们都看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巨大作用,但由于当时劳动者技能素质都还处于初级人力资本的层次、知识技能经验等都十分匮乏,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质的差别,于是古典经济学并没有把人力资本真正当作一种独立的资本。从而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还是比较有限的。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索洛(1957)在应用他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检验新古典增长模型时得出产出的12.5%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得到,而另外的87.5%索洛全部用外省的技术进步来加以解释,然而将劳动和资本以外的其他因素全部归于技术进步未免太过宽泛笼统,无法说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大小。明赛尔(1958)建立了第一个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模型,也提出了最早的人力资本收益函数。他把人力资本投资分为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其模型中他用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表示人力资本投资量,得出了年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正向因果关系。乔根森(1987)在《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中发展了丹尼森的分析方法,他将资本和劳动投入分成质量投入和数量投入两方面。贝克尔在其著作《生育率的经济分析》(1960)、《人力资本》(1964)以及《家庭论》(1981)中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从家庭生产和个人资源分配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问题等,刚好弥补了舒尔茨微观分析上的不足。

(三)新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在重新思考原有的相关理论后,改进了古典模型中的生产函数,并未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增加了人力资本和知识等要素。美国经济学家阿罗(1962)提出了“干中学”模型,他认为人力资本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即一种实践性的活动。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人力资本能够不断积累、无限增长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罗默(1986)最早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收益递增增长模型”,他把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的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一般知识课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特殊知识产生生产要素的递增收益。随后他又提出了“内生技术变化模型”(1990),模型通过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熟练劳动分析得出内生技术进步提高了投资收益,投资又使知识存量增加从而反作用于技术进步,最后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卢卡斯(1988)以阿罗的“干中学”模型为基础,在《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中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在使某种产品产生报酬递增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物质资本等要素的边际收益,人力资本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三、国内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无一例外的都证明了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人力资本引入我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也出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

(一)国内相关研究

1.定性的研究主要有:刘迎秋(1997)苏雪韦(1997)沈坤荣(1997)赵曙明(1998)都指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陈文静、何刚(2008)也指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胡永远、刘志勇(2004)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型和创新型,其中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郑艳艳(2009)提到人力资本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快慢起作用外,还可通过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来使经济发展更加持续和长久。李建民(1999)从经济持续增长的视角对人力资本的内生性、生产功能以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后发现中国当前人力资本极其匮乏、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支持机制尚不完备。王雪军(2003)在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特性后提出了发展人力资本一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建议。

2.定量方面包括沈利生、朱运法(1997)在对我国1982~1995年间数据定量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远大于物质资本。陈昌兵、徐海燕(2002)在对我国1981~1999年产出增长和各生产要素贡献率进行多角度实证分析后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0262,其贡献率则仅为2.4%,而经济增长率和人力资本增长率间的相关系数为0.99。谭姝、张文佳(2006)在对我国1978~2000年期间数据运用静态指标体系测算后发现人力资本贡献率为19.8%,低于物质资本的51.9%,从而得出我国仍属于粗放型经济形态的结论。彭芳(2008)使用投入模型对我国1978~2007年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若假定仅存在一种资本投入,那么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而教育仅为36.3%。说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景跃军、刘晓红(2013)在基于卢卡斯模型对我国1990~2010年跨省数据研究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对GDp的影响率和贡献率仅为1.35%和10.95%,还不到物质资本的六分之一,从而显示出未来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应加强加深各类人力资本投资。

(二)国外相关研究

Benhabib和Spiegel(1994)通过分析78个国家的物质资本数据、人力资本指标(1965~1985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GDp数据、劳动力数据后发现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和创新科技被受教育人群吸收并实际运用了,而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与经济的增长率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petrakis(2002)通过比较三个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教育层次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即发达国家主要靠高等教育来拉动经济发展,而不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isaacehrlich(2007)在对比分析了20世纪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因素后发现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完成了中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Birdsall(2009)通过分析韩国和巴西两个国家的实际状况,发现他们原本试图不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来改善人民生活及提高国民收入,但结果却加重了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继而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下滑、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

四、国内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概况

(一)对全国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

张藕香(2007)认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很低、农村人力资本严重流失。乐章(2007)指出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是造成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而有效的技能培训将会极大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周晓(2003)在对1989~1995年间29个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较发达地区这一效应更为突出。李勋来(2007)通过对我国1983~2003年有关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英国关系检验后发现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未陷入“农村人力资本陷阱”。魏文灵(2009)在对全国1985~2006年间的相关数据基于VaR模型动态分析后得出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会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而这又会促进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但是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虽然在短期内更多依赖于农民收入,但是长期来看,更依赖与教育本身。王志、葛玉辉(2013)在对1980~2009年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和保健投资)与家庭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杨鹤(2014)在对1992~2012年数据整理分析后以传统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模后回归分析发现在建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50,0.500和1.750,从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1%,农业产出额增加1.750%,平均受教育年限越多对农业经济发展越有利。

(二)对个别省或部分地区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

官爱兰、蔡燕琦(2013)基于中部地区各省份1990~2011年相关数据,以卢卡斯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指标和C―D生产函数,运用Stata软件就这几省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发现山西江西两省开发效率最高,安徽河南开发效益较高,而湖南湖北均处在中间状态。张风丽(2013)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人力资本变量引入C―D生产函数模型,对新疆农村1992~2011年数据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后显示新疆农村劳动力投入对经济拉动力最大,但有下降趋势,而农村人力资本对产出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彭傲天(2013)对1997-2012年统计数据构建河南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民收入的回归模型运用Spss软件实证分析后发现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1.07%,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龚立新、杨飞虎(2012)在对江西省农村1995~2010这十六个年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为64.72%,远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贡献率27.41%。李莹华、蔡文春(2011)在对1993~2007年甘肃农村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甘肃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相对较低。

五、小结

人力资本理论的日趋完善推动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成果的进一步丰硕。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依次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增长理论这三个阶段。早期的经济学家们都看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国外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无一例外的都证明了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3

最近,同志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中央和省、市委都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做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的要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市国资委党委要求,各市直企业、中省直驻长企事业单位都要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发现培育和总结宣传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进一步营造知荣辱、晓廉耻、明是非、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一、各单位党委要充分认识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迅速在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员工中掀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高潮。要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选择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以此活动为契机,将其与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进一步达到提高员工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弘扬企业形象、促进改革发展的目的,通过良好的形象和高尚的行为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4

我校非常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不仅在组织上健全,更注意德育队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每学期我们都举办“德育工作研讨班”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在研讨班上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德育不作的文件和规定,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研讨新时期班级工作的特点。有经验交流,有主题讲座,有命题讨论,形式多样。在“学生干部培训班”上学习、讨论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经验交流,请已毕业的学生干部谈经验体会,其内容对学生干部针对性强,学生干部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然而,仅有一个主抓队伍还不够,德育工作更需要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

为此,我们做了如下两项探索:

1.全体教职工参与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制度。每个教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发现学生有好的行为或违纪现象,可填写学生处发给的加分或扣分卡,并送交学生处。学校规定,对在这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年终考评适当加分,不做的将按规定扣分。这样,使全体教职工都能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也促使教职工提高为人师表的意识。

2.在学生中开展以值周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各班轮流参与值周工作,每班一周。在这一周内,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如检查各班自习纪律、卫生、广播操情况等。该项工作有三点好处:首先,能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其次,提高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水平;第三,增强了学生做文明学生的意识。

二、德育科研与德育实践相结合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层次,必须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再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因此,学校成立科研处负责我校的科研工作,鼓励和奖励教工写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近几年,全校教工完成论文100多篇,其中德育方面的文章60多篇。

有了理论作基础,很快就能结出硕果。我们把获奖的论文由校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后,迅速落实到相关的部门中去。例如,高中学生升学压力大,相当一部分同学又是独生子女,学生中存在种种心理障碍。学校吸收一位教师论文中谈的如何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意见,由科研处负责成立了心理咨询研究小组,配备心理咨询室,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到目前为止,已为50余名学生进行了咨询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障碍,从而对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三、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在进行这两方面教育时,一靠课堂上正面教育,二靠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

1.加强政治课教学。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和政治观点教育的主阵地。因而学校非常重视政治课的教研工作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领导经常参加政治组的教研活动,做到集体备课,并进行政治课观摩,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2.各科教学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渗透。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3.创建“青年业余党校”。我校90%以上的学生是团员,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就任班干或团干,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思想基础较好。根据这一特点,我校于1989年9月创建了“青年业余党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据不完全统计,自“党校”开办以来,已结业五期,共计566名学员,约510名学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确定入党培养对象71名,发展对象43名,发展预备党员10名。这一方式激发了他们进步向上的热情,使他们赶有方向追有目标。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搞风筝放飞比赛、植树活动、时事政治讲座、法制报告会、

体育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颂比赛、元旦文艺汇演、书法展、摄影展、绘画展、小发明小制作展、小论文展等。这两年进行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向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更增强了同学们的德育意识。我校在开展“读好书告别‘两室一厅’(指台球室、电子游戏室、录像厅)”活动和全市教育系统的文艺汇演中均名列榜首;在“学雷锋、比贡献”活动中,我校为患白血病学生捐款一事被评为全市“十件好事”之一,上了报纸和电视。5.建立“劳动班”制度。我们不把升学率与德育工作对立起来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决定每学期每班都要进行劳动,劳动内容由学校统一安排,如到工厂参加义务劳动、在校做工艺劳动等,通过这一途径使同学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不怕脏不怕累的作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四、“主体”与“两翼”相结合学校教育应是德育工作的“主体”,而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则构成德育工作的“两翼”,只有“两翼”和“主体”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才能达到较佳的教育效果。

1.创建德育基地,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目前,我校已建立的德育基地有:市钟表厂、市电池厂、市烈士陵园、市劳教所、京华实业公司、刘庄村、三七一医院、54军高炮团、红军团、市武警支队等11处。我们分别定期组织学生到各德育基地开展活动。例如,每年春季的到劳教所开展“送温暖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暑假组织部分学生到54军高炮团、红军团参观座谈,进行军训,和战士一起吃注一起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每年开学前请市武警支队到我校给高一新生军训,已形成一个传统德育活动。

2.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及时了解对学校办学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讲述我校的优良传统,希望家长须配合学校做的工作,高中生的心理、生理和思想特点,学习方法指导,以及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等。这一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家长学校”针对性强,内容充实,组织严谨,效果显著。

“家长委员会”是我校根据目前的形势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而成立的。委员会的成员全由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家长组成。其宗旨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听取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等。“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有权参与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建议。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我校教育工作的透明度,使家庭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五、树立典型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要建立好的校风,需形成一个互相赶超先进的氛围,促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树立全校各方面的典型,结合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形成一个学先进赶先进的局面,同时进行严格管理,对平时要求自己不严格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约束。抓装两头”,带动“中间”,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1.开展向“身边的典型”学习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本校的学生典型,看得见,摸得着,感到真实、可信,学起来可行性较强。我们树立的身边典型有:学雷锋坚持做平凡的好事的典型;克服家庭和生活中困难刻苦学习的典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干部典型;坚持刻苦锻炼、为校争光的典型等。

我们召开学生大会,出校报,在橱窗里贴大幅照片,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全校学生向他们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2.开展“月评好事”活动。这是全校学雷锋活动的具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每月各班上报一次本班好人好事,学生处组织评选,评出的校级好人好事,在校大力宣传,且为其所在班级的量化评比中加分。这有助于树立学校的正气,使雷锋精神在校园里永放光辉。

3.实施“学生操行量化管理考评”?制度。学生的操行是一个“软件”,一般不好评,但是我们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实行量化考评,较客观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考评细则》中有做好事加分、违反校纪或规定扣分的内容。操作性很强,切合学生的实际。对那些平时自我要求不严格的学生起到了督促作用,对于好人好事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

4.班级进行量化考核制度。?这是对班级在德、智、体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制度。对每班参加全校组织的活动、主题班会、劳动、遵纪、卫生、体育和学习等情况都按一定的权重进行量化考评,每周一公布,学期末输入微机,按照预先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计算,得出各班的积分,从而产生“模范班集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我校既注重“显性教育”,又注重“隐性教育”,使二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隐性教育”方面,我们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了德育工作。

要搞校园美化建设是需要资金的,在目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我们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少发奖金,多搞校园美化建设。近几年来,仅用于美化、绿化校园的资金就达50万元。我们先后修建雕塑五座、大型壁画绘制五幅,悬挂了五幅伟人像,改建花坛四处,修建了假山、水池、蘑菇亭、自行车篷,改建厕所,硬化地面,改建封闭式垃圾箱,教室配备劳动工具柜等。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5

【关键词】抗日战争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

对青年群体开展教育在中国共产党事业中历来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一直非常重视对青年群体开展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枢,因为受到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该地区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民众文化素质普遍低下,该地区的教育事业极为落后。此外,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有志青年源源不断地投奔陕甘宁边区,这些有志青年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但是由于缺乏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系统的革命斗争理论,如果不切实加强革命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必定导致青年群体开展的革命斗争效果大受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教育陕甘宁边区广大青年群体开展抗争工作,成为摆在中共和边区政府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成为中共开展革命教育事业的大事。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的原则

按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青年的具体实际需求,对陕甘宁边区之前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概括之后,针对如何提高边区青年教育的实效性、推动青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党的事业服务,边区逐步形成和确立了开展青年教育的民主平等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少而精原则、青年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民主和平等原则。边区青年教育中的平等原则,是无产阶级青年教育的性质特点的集中体现。该时期边区青年教育具有显著的民主特点、平等特点。在开展青年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中共坚决反对鄙视、轻视青年教育的行为,要求边区的青年委员会、各级各类学校、青年救国会等相关组织高度重视青年教育问题,并且要求青年在组织上保持应有的民主性、独立性。比如,学生会作为开展青年教育的重要主体,该时期的学生会成为真正学生自己的组织,“学生会的总会、分会均按照民主的原则选举产生”。同时,中共要求边区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坚持平等原则,结合当地特点,适当放宽学生的入学条件,对入学年龄的条件限制较少,体现了教育公平。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中共历来十分反对教条主义,在与教条主义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青年教育时始终强调,让青年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青年们通过运用这些理论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各教育机构的课程、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而确定,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基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中,按照具体实际确定青年教育的政策和方针,“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同时,结合当地实际、青年实际制定教育的内容,按照有利于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原则确定教育的内容,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风。比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就要求所开展的青年教育做到“原则化、通俗化、具体化、中国化”。

少而精原则。少而精原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中共开展活动的经费十分紧张,能够投入到青年教育活动中的经费也极其有限,干部队伍十分紧缺。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共在开展青年教育之时,要求边区各级教育机构按照“少而精”原则确立课程和内容,废除那些不必要或者不急需的课程,青年教育的课程设置以本专业为主。194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指示,要求在开展教育中坚持“少而精”原则。边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的目的上,均做到了学习内容与具体运用相结合,强调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急用先学,不急用后学”,通过边区青年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了大量的抗日干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青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青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边区青年教育工作中贯彻马列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列宁曾经指出,脱离了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是无法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青年教育的过程中,较好地贯彻了青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中共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将生产劳动与青年教育结合,将其作为改造青年思想、促进革命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原则指导下开展了学校教育、技术实践、课外实验、集体义务劳动。边区在开展青年教育之时,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均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生产劳动实践本身也成为青年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同时,边区还将青年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劳苦大众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培养了青年的劳动观念、群众观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的方法

在重视边区青年教育原则的同时,陕甘宁边区开展青年教育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教育方法问题,不仅注重传统的课堂传授方法,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青年的自学能力,通过典型宣传树立青年学习的榜样,激发广大青年积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投身抗日斗争实践的热情。

富有特色的课堂教授法。传统课堂教授法依然是边区青年教育尤其是青年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方法,但边区课堂教授法富有自身特色。中共中央于1941年的《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要求,要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其创造性,而应该废止“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教学方法。在边区的青年教育实践中,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法。与此同时,结合青年的职业、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等开展研究式、实验式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环节中适度加入了娱乐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青年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提升了教育效果。

自主学习法。鉴于陕甘宁边区教师资源的匮乏,以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边区在开展青年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发挥青年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断总结和创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有效地保障了针对青年开展教育的实效性。结合边区的实际,边区各级各类学校始终坚持了“自学为主,教授为辅”的政策,让学生在阅读、质疑和检查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每日由教师授课2~3小时,其余时间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

典型引导法。边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通过抗日战争中的革命故事、先进典型人物故事等来教育青年积极踊跃投入抗日战争中,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唤醒了青年们的抗日热情,具有极强的引导性、鼓动性。在通过典型引导法开展青年教育之时,中共十分注重典型事例的真实性,以边区抗日斗争中涌现的真实感人事例作为青年教育的重要题材,号召青年们向先进人物学习,发挥了榜样的激励作用。比如,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了鼓励青年拥军参军,号召青年向师道恩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榜样激励效果。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的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按照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建设需要,制定了相应的国防教育方针,要求中共领导下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服务抗日战争的现实需要,即发展“为抗战服务的教育事业”。陕甘宁边区青年群体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这就决定了必须对青年们开展综合知识、基础文化方面的教育。抗日战争的需要和青年群体文化素养偏低的实际,决定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的主要内容。

开展基础文化教育。陕甘宁边区青年群体文化素养普遍偏低的实际,决定了边区开展青年教育必须以基础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为了改变边区青年文化落后的现象,边区开展了“消减文盲运动”,同时对非文盲也非常注重开展基础文化教育,以此提高青年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在开展“消减文盲运动”过程中,边区着重对青年开展了“识字教育”。识字教育中,让青年首先从书写自己和父母亲属名字、周边村寨名称开始,逐步让青年能够书写农作物和牲畜名称,最后达到能够基本阅读普通读物的效果。边区教育机构还专门规定了每天的识字量,定期进行检查。据当时延安《解放日报》报道,在开展了50天的新文字教育活动后,“1500名文盲中有700多人已经能够进行基本的读写”。

开展革命观、劳动观、群众观“三观”教育。1938年3月,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制定了“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在此方针的指导下,边区着重对青年群体开展了革命观、劳动观、群众观“三观”教育。在革命观教育中,使更多的知识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或者革命的同情者。对青年党员开展了党性教育,让青年能够在行动中自觉地坚持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劳动观教育中,为了克服敌军的封锁,边区组织青年们开展了劳动实践活动,中共中央西北局也于1941年发出了通过养猪、种菜、烧炭等劳动“备战备荒”的号召,青年们成为“备战备荒”的生力军,成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重要群体。在群众观教育中,青年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注重深入群众,改善生存条件。

开展军事教育。结合中国抗战的现实需要,以及陕甘宁边区青年的特点,于1937年提出了实行国防教育的主张,同年由中央组织召开的洛川会议作出了“抗日的教育政策”,提出了推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此后的一系列党的文件、会议中多次提出并部署了对学生开展军事教育。1938年,陕北公学成立纪念大会上,李指出:“特别重要的是,要加紧军事的训练与学习,养成能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边区加强了对青年群体的军事知识教育,向青年们宣传军事斗争在保卫边区、保卫祖国中的极端重要性,宣传红军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注重向学生教授军事知识、军事技巧、军事战术,组织青年开展军事实战训练、军事演习训练。

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以抗日救国为目标开展了党政人才、军事人才、科技人才、文艺人才、医护人才的培训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吸收了抗日青年作为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培训,为此专门开设了专业课程,加强了对青年们的短期训练。1941年12月,为了更好地改革和整顿学校教育,中共中央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按照“决定”的规定,军事、政治、科技、文艺、师范、医学等专门学校,应以学习该项专门工作的理论与实际课程为主,这就为各级各类专门学校普遍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军事学院、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重点承担了对军事干部人才的培训工作。比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招收的“参谋训练队”、“敌军工作训练队”,在开展边区军事人才培训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青年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的教育,成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的光辉典范,其在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实践方面均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对当前我党推动青年教育、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教育的经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教育的经验主要有:

首先,开展青年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青年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保障。中共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更好地、更牢地把握好对青年教育事业的领导权,以教育的方式实现关心青年、贴近青年、团结青年,依靠青年开展好边区的各项工作,在教育青年的同时团结了青年、发挥了青年在推动边区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边区始终坚持了党对青年教育事业的领导。

其次,青年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切实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就能够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更为充足的智力保障,能够更好地发挥青年在推动中国革命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潜能投身革命,为革命和各项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再次,青年最易接受先进思想观念,加强对青年的马列主义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的教育中,就是不断通过加强对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教育,让青年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以此解决青年在学风建设、党风建设、工作推进各方面的问题,培养了马克思主义后备人才,充分调动了青年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最后,青年对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其积极学习、努力工作,是推动青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年要更好地接受教育,就必须牢固树立接受教育的意识,有着对提升自己的内在需求,有着提高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渴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对青年的教育中,高度重视对青年学习热情的激发,增强了青年们受教育的意识。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教育的现实启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青年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对当前深化改革、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加强青年教育、发挥青年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主体作用具有许多现实启示,主要是: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坚定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教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的信仰,让青年始终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有着坚定的信心,让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凝聚力量。

其次,要将青年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让教育资源向农村青年倾斜,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升农村青年的智力水平、政治理论水平,加快推动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将解决现实中的谋生问题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

最后,青年是推进我国当前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全面提升青年教育的质量应作为当前和今后长期的战略目标任务安排部署。在此过程中,广大青年教育工作者应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用人格魅力感染教育青年,注重培养青年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优势、保持个性,用自己的专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6

关键词:学习领域课程;整合;背景;逻辑;问题

作者简介:陈鹏(1982-),男,山东单县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我国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编号:CJa120157),主持人:陈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际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经验与借鉴”(编号:D/2015/01/43),主持人:陈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9-0084-06

职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在促进德国经济发展以及引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元制”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如何培养合格的现代职业人面前显得动力不足。为此,德国相关部门进行过多次辩论,推出了具有变革性的课程模式,即学习领域课程,以进一步增强“双元制”教育的活力。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职业学校内部学科课程的分属,基于整体主义的教育范式,形成了一种指向现代职业人发展的、融合学术与职业理念的整合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以综合的职业行动能力为培养目标,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来建构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一体化教学,成为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程方案。

一、学习领域课程之整合的历史背景

(一)工作世界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德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造成工作领域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东德的并入,导致德国联邦政府经济政策的东部倾斜,从而造成德国经济水平的整体下滑,失业率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失业率的偏高还源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劳动者素质的高要求。20世纪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工作信息化的持续演进,劳动力市场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机器制造业已经由原来的手工机械性操作逐步转向生产方式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系统化,而且大量的企业开始将触角伸向海外,这就使得工业生产对国内工人需求的数量大大下降。而且由于拥有高技术含量的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系统化的工作世界对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满足于对传统只掌握序列动作技能的单一需求,还需要工人们具有参与整个工作过程的心智技能和社会伦理素养,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系统分析、建构工作、智慧工作等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不仅要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任的角度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1]。可见,在新的时期,工作世界要求技术工人成为复合型、智能型人才。

(二)“双元制”课程模式的弊端

面对新的工作世界对技术工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需求,一直闻名遐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双元制”课程模式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主要由学校课程体系和企业课程体系组成。其中,企业课程主要是实践课程,学校课程主要是理论课程,后者主要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校内实践课,两种类型的课程在学校和企业间交替进行。在职业学校内部,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按照学科知识的发展规律渐进式排序,致使毕业生们虽然掌握了系统的知识结构,却不能运用到企业实际中;企业中的实践课程,虽然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但却是独立于工作过程之外的抽象技能,与典型的工作任务无关。可以看出,“双元制”课程模式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形成的课程体系,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之间是彼此割裂的,致使德国职业教育无论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还是在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根本无法满足新的社会形势和系统化的工作世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德国职业教育到底该往何处走?“双元制”课程模式应如何变革?这些问题成为面向21世纪的德国职业教育必须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三)整体主义职业教育范式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德国占主导地位的技术决定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职业教育范式,以劳耐尔(Rauner)为代表的德国职业教育学者给予了严厉批评,并提出了设计导向的整体主义职业教育范式,注重工作过程的整体设计,并将社会历史、文化与科学渗透在技术工作的生产中,主张将人与职业融合在一起,强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与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国的实用主义不同,德国文化具有深厚的理性主义底蕴。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施普朗格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在教育领域创建了文化教育学,追求通过“陶冶”协调发展人的各种能力,形成了关于全面生成人的整体主义教育哲学,并将其应用到职业教育领域。而后,凯兴斯泰纳提出了职业教育伦理化的思想,指出职业教育是“对人的教育的入口”,并认为面向职业的准备教育不仅要培养劳动者谋生的技能,而且还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养成,进而形成了融合公民教育、职业教育、性格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职业教育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布兰凯茨(H.Brankertz)直言,“普通教育的真谛……是专业的或职业的教育”。[2]这就又进一步增强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联系的可能性,推动了技术决定论的职业教育范式与经典教育理论的融合,从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范式的提出。在前人的基础上,劳耐尔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应该考虑社会历史的背景,注重工作过程知识和高级智能的培养[3]。因此,在职业教育内部,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就很有必要,这也成为整体主义职业教育范式的重要旨趣。

二、学习领域课程之整合的逻辑理路

基于以上特定时代下德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以及企业界等领域的人士展开一场大辩论,最终推动了具有整合意蕴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是,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于1996颁布新的课程《编制指南》(即《职业学校职业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用所谓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代替沿袭已久的学科课程体系框架。随后,课程《编制指南》虽然经过几次修订,新的课程方案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具有整合意蕴的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也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并在实践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基于行动导向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具有某种行动倾向的能力,即职业行动能力。在1996新颁布的德国课程《编制指南》中,就将职业行动能力作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培养所实现的主要目标,并在1997年举行的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上作进一步的强调。德国联邦职教所将职业行动能力定义为,“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4];马格德堡大学巴德教授认为,职业行动能力是“人类在职业情境中从事熟练而职业化的、个体深思熟虑的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的本领和状态”[5]。可见,职业行动能力是基于职业的、个体的和社会的综合性的、动态化的思维、行为与态度,强调个体的参与型、独立性和责任性,因而它是一种基于行动导向的综合职业能力结构。

基于以上理解,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将职业行动能力分为专业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横向维度。再结合对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两个维度的纵向划分,德国职业教育对职业行动能力的结构划分可表现为两种维度交叉下的六种能力形式(见表1)。

一方面,就基本职业能力而言,它是劳动者从事一项特定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与具体职业密切关联的专业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6],即专业基本能力、人格基本能力和社会基本能力。其中,专业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特定的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它是未来职业人胜任特定职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能,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技之长”。人格基本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需的基本人格素养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天赋开发、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思维和独立学习专业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等。社会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活动所需的基本行为能力,包括专业领域内的职业交往技能、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环境意识等。

另一方面,就关键能力而言,它是具体的职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与单纯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没有直接联系的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因而也被称为跨专业的能力。关键能力包括专业关键能力、人格关键能力和社会关键能力[7]。其中,专业关键能力是指从事各专业都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如外语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人格关键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任何职业活动所需的人格素养和方法能力,如持续开发生涯计划、分析与综合、抽象与逻辑思维、创造与解决问题、学习与获取信息等的本领与能力。社会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活动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如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等。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基本能力与特定的职业领域直接相关,关键能力是一种跨专业的职业能力,与特定的职业领域间接相关,能够促进基本职业能力的养成与发挥。综而述之,不管处于基本职业能力维度还是关键职业能力维度,其中的专业能力都是围绕某些职业领域展开的,具有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人格能力是职业人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与个体人格相关的不断获取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的心理状态和能力,强调个体的发展性与方法的逻辑性;社会能力是现代职业环境中劳动者必须具备的社会适应性素养,强调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

(二)基于典型任务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由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而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同样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知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学习内容正是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而开发的一系列完整的工作经验,这些工作经验集结起来就是特定工作任务的系统学习领域,也即课程领域。资料显示,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设计由确定学习领域名称、描述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学习目标和确定学习内容四个步骤组成(见表2)[8]。

首先,学习领域名称的确定。既然学习领域是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而得,因此学习领域与工作任务具有一致性。典型的工作任务是围绕工作对象展开的完整的行动结果,这也就使得学习领域的命名也应遵循此原则,即由工作对象、行为动词和必要的补充语组合而成,如“生产设备的改建与维修”、“楼宇电器安装的计划与实施”、“设备状况与修理过程的评价”等,而不是学科化的课程表述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学习领域既要避免使用将要获得的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命名,又不能使用常用的口号如“最优化策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来命名,而是要体现具体的工作任务与行为结果。

其次,职业行动领域的描述。职业行动领域是学习领域或典型工作任务的进一步解释和描述,主要回答典型工作任务“是什么”以及“怎么样”完成的问题。其中,典型工作任务“是什么”的答案引出专业的工作对象,而“怎么样”涉及专业工作的工具、方法和劳动组织形式,如“工业电工必须能随时可靠地监控与操作生产设备,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在测试区进行抽样检查……会使用规定测试工具以及相应的技术资料……”[8]。因此,职业行动领域的主要功能在于让学习者了解典型工作任务中主要涉及到哪些劳动要素,以及这些劳动要素在职业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是什么。

再次,学习目标描述。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遵循能力表述的明确性、基于“工作对象”的理论联系实际性、企业学习目标的开放性和学校学习目标的教育性等原则。学习目标是学习领域课程在相应场所所要实现的职业能力,是由职业行动领域中相关的职业行为成功达成的一种能力表现,因此学习目标必须对职业教育所要实现的培养目标即能力要素进行明确描述。但是这种学习目标不是一种宏观的描述,而是具体到企业和学校两个场域,不过两个场域的目标必须围绕相同的“工作对象”展开,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设计。例如,工业电工某一学习领域在企业中的目标可表述为“受训者检查设备的无故障运行状态和已完成部件的质量……”;在学校中的目标则描述为“学生了解……的典型制造工艺,以经济的观点对此作出评价……”[8]。可见,两种目标具有不同的侧重性,企业目标主要基于企业的大环境,体现能力表述的开放性;学校目标除了对接企业能力需求外,更注重学校教育的普适性。

最后,学习内容的描述。学习内容是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学校或企业在具体的教育或培训中所要传授的知识或技能要素,可以说是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这些要素都是基于工作任务的,是完成工作过程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内容包括专业工作的对象,专业工作的工具、方法和组织,以及对专业工作的要求三个维度的知识模块。其中,专业工作的对象代表工作所应指向的具体事物,如需要处理的“合同”、无故障运行的“生产设备”等;专业工作的工具是操作工作对象所使用的技术或手段,如“工作计划”、“程序元件”、“测试工具”等,方法往往是体现职业发展规律的工作方式,如“质量检查”、“程序试运行”、“器材监控”等,组织是工作中劳动的组织方式,体现工作过程中的机会设计与空间创造,关系工作效率的发挥,如“生产的组织”、“文件资料的集中与分散供给”等;对专业工作的要求是利益相关者包括雇主、雇员、顾客等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对工作过程和工作对象所提出的要求,往往涉及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设备维护、成本控制等方面。这些层面共同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和企业所要学习的内容维度。

从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开发的四个步骤不难看出,无论是学习领域名称的确定还是职业行动领域、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的描述,都体现了较强的整合意蕴。其中,由“工作对象”、“行为动词”和“补充语”组合成的学习领域名称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或工作任务的描绘,突破了冷冰冰的学科课程名称的“形而上”;职业行动领域的描述引出了工作任务的对象以及为完成工作所采用的工具、方法和劳动组织形式,明确了较为完整的工作过程序列;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学习目标体现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设计的理实一体化;学习内容则从工作对象、工作工具、方法和组织以及对工作的外部要求等多个层面对学习领域做出进一步系统描述,从工作过程化的视域向学生展示了系统的完整性学习领域。

因此,一个学习领域就是围绕一个工作的某个典型工作任务而形成的序列课程单元,其打破了传统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统一于一体化形成整合式的学习模块。任务导向本质上是基于工作过程理念的,一方面典型工作任务源于完整的工作过程解构,另一方面任务本身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工作过程知识。劳耐尔指出,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关注规章的情况下,工具、手段与对象结合的符合目的、指向目标的工作[9]。工作过程更能体现工作世界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体现劳动对象、工具、手段与方法的合一性。因此,典型的工作任务包括了完整的劳动要素,传授与职业世界相关的系统化工作过程经验。

(三)基于完整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建构

既然完整的工作过程是由若干学习领域所指向的典型工作任务所组成的,那么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得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一体化的教学设计。首先就单个的学习领域而言,行动导向的教学范式作为20世纪末期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主导性教学原则,对于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具有特定的指导意义。前已所述,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学习内容,旨在完成相对独立的技术、工艺或制作过程。行动导向的教学范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问题教学、项目教学和交际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习者主动参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操作,促使他们在情境中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具有长效性的指导价值。

但是,在世纪之交,随着德国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劳动力市场越来越要求职业人驾驭完整工作过程的能力,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工作过程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事实上,前述的不同维度和层面的职业行动能力虽然是相对独立的表述的,但是无论是纵向维度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还是横向维度的专业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纵横交织所形成的六种综合能力,它们之间都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共同统一于完整的工作过程。驾驭完整的工作过程,恰恰需要这些综合职业能力的合理发挥。这也就使得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必须基于整体主义的视野,以系统化的完整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为此,德国联邦政府在2003和2004年颁布的机电和电气专业领域的《职业教育条例》在坚持行动导向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了完整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

完整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意味着职业教育更多地以完整的工作环境为基础实施教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行动导向范式下的一系列具体岗位的特定职业任务的学习。一方面,完整的工作环境是持续变化而不是驻足不前的,这也就意味着,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要根据变化了的工作世界优化教学过程与学习内容,而不是仅仅传授固定的任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这种持续的变化是针对具体的工作过程而言的,并不是所有行业的工作过程及其所需的能力都是一致的。为此,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四个维度:其一,教学的目标应是特定的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活动能力;其二,将过程优化本身作为一个过程来学习,例如“持续的改进过程”;其三,不仅要以过程来确定学习内容,还要注意该内容本身也在变化之中;其四,要跟随持续优化的过程来培养员工的资格能力,要么把自我能力发展整合到持续的过程优化中,要么根据优化的过程来决定如何进行教学[10]。可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过程”,目的在于“优化”,“优化”与“能力”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虽然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将完整的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分为不同的学习模块或领域,但是这些学习领域仍是一体化的,并且不同的学习模块内容也是处于持续变化之中的。虽然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对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具有指导性价值,但它更多的是以静态的特定工作任务为教学设计的内容,无法迎合未来工作世界的持续变化以及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而完整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恰恰迎合了这一需要。因此可以预测,在未来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将逐步取代行动导向的教学范式。

三、学习领域课程之整合的问题批判

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作为改良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教育的一种模式,迎合了新的时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推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以及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活力。但我们也应该在肯定其整合意蕴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其所具有的不同层面的问题,期待其在更加整合意义上的变革。

(一)职业能力要素的建构缺乏

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虽然指明了职业行动能力是其所达成的主要目标,且认为是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但是它随后却把职业行动能力做出了充分的解构,分为不同维度的能力要素。如前所属,职业行动能力在横向维度分为专业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要素,在纵向维度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要素。诚然,能力的分解是为了更好地设置相关的学习内容,但是其在分解的过程中,却没有过多地考虑不同职业能力要素之间的联系。如何开发个体的职业兴趣与爱好,需要首先分析专业能力与人格能力是如何互动的;如何培养基于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首先回答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是如何呼应的;如何根据不同的人格特点培养基于职业的社会能力,需要首先回答人格能力与社会能力是如何交织的。这些问题虽然在与基于纵向能力解构的交错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回答,但又回到了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的二元论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同职业能力要素的建构关系。是否需要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建构三维一体的基于“人――职――社”匹配的综合职业能力模块,值得期待。

(二)学术课程的渗透相对较弱

虽然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是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所组合的模块化课程学习单元,与相互分离的学科课程模式相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某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对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但其融合学术课程的意识依然较弱。尽管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声称其主要特点就是将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学术知识(如数学、外语等)与职业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但我们从上述关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的各个步骤中,尤其是它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表述中,很难看到有学术课程知识的身影。这是因为在德国,专为就业而设置的职业学校已不再开设数学、外语等基础性学术课程,而是直接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在这样的学校,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应用比较广泛。既然这样,那么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就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为基础进行设置的,这样就很难会充分地考虑到学术课程的知识维度,进而无法满足典型的工作任务对学术知识的需求。在指向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描述中,如何围绕工作对象与工作工具,在人格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方面提出合理化的要求,达成这些能力需要学习哪些通识与学术知识,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在未来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三)教学一体化设计有待加强

行动导向的教学范式促进了基于单项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块的实施,而完整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则从整体上推进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系统化运行。虽然“过程”、“持续”、“优化”伴随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实施,但是其过于重视教学设计的形式,而忽略教学过程的内容。尽管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以专业课程为基础,缺失了对学术课程知识的主动建构,但是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实施中,也足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实现学术课程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的一体化传授,进而实现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的一体化养成。诚然,工作过程是动态的,工作知识也是持续更新变化的,因而应随时根据外界社会的变化选择不同类型的工作知识予以教学,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从整合的视角,集结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以及企业实践专家的力量,通过协同互助的方式共同促进融合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参考文献:

[1]GiselaDybowski,agnesDietsen.BeruflieheBildungundbetrieblicheorganisationsentwicklung.Siehe:FelixRauner(Hg.),HandbuchBerufsbildungsforschung[m].w.BertelsmannVerlagGmbH&Co.KG,Bielefield,2005:276-282.

[2]赵志群,王炜波.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9):10-13.

[3][7]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创新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5,97.

[4]赵志群.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及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8.

[5]宋春燕,罗小平.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1-4,135.

[6]徐国庆,雷正光.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58-61.

[8]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1-94.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7

公共服务不到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

汪玉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认为,严峻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利益失衡:一是经济利益失衡。主要表现为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各种所有制成分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收益水平畸高畸低;二是政治利益失衡。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享有的宪法意义上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人们的参政议政愿望不能得到合理疏导和有效满足,政治利益资源因封闭流转而无法向社会成员平等分配;三是文化利益失衡。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不能平等享受公共娱乐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利益失衡还表现为一些具体社会问题的存在,在教育、住房、医疗等关乎民生的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认为,由于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长。近年来,收入差距不合理的扩大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仇富”事件。如果说目前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是得益于信息不对称,那么进入信息化阶段的社会成员会更清晰、更直观地看到持续扩大的收入差距,低收入群体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宋晓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认为,资本收益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为17%、16%和12%。2000~2003年,这一比重略有上升,徘徊在12%~12.5%之间。可以说从1990年以后,劳动报酬的比重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农民工工资问题是资本过分压榨劳动的典型。工资是历史最悠久的典型劳动关系问题,搞得不好,必然激化为剧烈的社会矛盾甚至阶级冲突,这已经被各国工业化历史所反复证明。

中国是否具备了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条件?致力于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会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这是本次论坛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北欧专家用事实回答了这一问题。

维特博格(瑞典专业协会联合会社会政治部主任)介绍,19世纪中叶的瑞典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当时农业人口比例非常大,而且连日常的食物也很难供给充足。1842瑞典年政府开始解决义务教育问题,让所有的居民都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提高了人口的素质,使大多数人能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930年开始建立养老金制度,给所有居民提供非常基本的养老金,后来又建立其他的保障制度,包括失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至1950年,瑞典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保体系。通过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起色,社会长足进展。瑞典的经验证明,不是先有快速的经济增长然后再有社会福利,它们是可以同步增长的。平衡的收入分配可以使所有的人口都有消费能力,也可以使服务业健康发展起来;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利于人们创新,使人们勇于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总之,平等的社会分配,更容易实现快速增长。他建议,中国应该低水平起步,逐步建立起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来自挪威、德国的专家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公共服务的平等化是社会再分配的重点

公民有权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

赵白鸽(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认为,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参与者和受益者;发展必须具有公平性,它的受益者不只是一部分人,也不是大部分人,而是全体人民。发展不仅仅有益于当代,更要考虑代际之间的平衡,即可持续发展。

常修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认为,全体社会成员有平等占有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个平等目前可能做不到,比如城市和农村有差距,但我们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步实现这个平等化。重点是就业机会平等化、社会保障平等化、分配机会和分配过程平等化、基本医疗保障的公平化和义务教育平等化。

格雷丁(瑞典前公平事务和移民部长、外贸部长、欧洲事务部长)结合瑞典的经验指出,税收支撑的福利体制应该建立在“社会利益属于社会所有人”的理念基础上。政府应该根据公众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公众的能力来分配社会利益。

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指出,缩小地区社会发展差距,首先是缩小各地区人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实现全国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雪中送炭”的公共政策。为各地区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重要共同职能,由于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差异甚大,凡是地方政府财力雄厚,有能力“锦上添花”的,中央政府则“少提供”甚至“不提供”;凡是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需要中央政府“雪中送炭”的,则应当“多提供”,“及时提供”,帮助他们达到全国最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

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可预防收入差距过大

常修泽认为,进一步改革劳动就业管理制度,扫除妨碍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制度障碍(如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环节。

宋晓梧认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也不应当重蹈一些国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劳资剧烈冲突的覆辙,在劳动力市场发育时期就要注重劳动力供求主体组织行为的形成。在当前形势下,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的组织行为不仅有利于平衡劳动报酬与资本收益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起到反对、监督腐败行为的作用。劳动者在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工会和农民组织之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会对起抵制作用。企业经营者通过各种行业协会、雇主协会与政府打交道,也可以大大缩小现在政府各部门与众多企业直接交往而提供的广泛的权钱交易空间。

白志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所所长)认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着力解决因政策因素造成的初次分配中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提高劳动要素的报酬,尤其是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利益协调的重要内容。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工资制度和实际执行情况的审查,确保劳动报酬在利润分配中占到合理比例,对于虚假加大生产成本、隐瞒真实利润数额和不给职工上保险、无报酬增加劳动工时、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等违法行为要给与法律制裁。

北欧学者介绍了北欧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其主要方法是大力发展公共部门。所有北欧国家,1960年以后的30年间,公共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比私有部门大得多。弗斯(挪威城市区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指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公共部门成为挪威最重要的劳动力市场。

公共教育服务应首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平等化

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决定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赵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认为,通过改善教育,可以使人们在人力资本的差距上有所缩小,从而为人们取得比较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起点。李实提供了实证数据:1990年,城镇居民教育的年收益率不到3%,1999年上升到8.5%,目前已超过10%。目前教育变量对收入差距具有20%解释力。

泊格罗夫斯(斯德哥尔摩转轨经济研究所教授)认为,北欧国家能提供高福利,并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重视教育投入,并让所有人都能享受良好教育,是其重要原因。目前挪威、瑞典等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远远超过4%的世界平均水平。

戴选国(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国家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投资和办学标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实行县级统筹,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中小学和县镇学校,都由县级政府统一投资和管理。国家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不足的差额部分进行补贴。要试行“教育券”制度,解决当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而产生的择校和乱收费问题。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使全体公民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

常修泽认为,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所涉及到的问题,应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有责任让所有的社会成员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

杨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中国目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渐在丧失其公共性质,造成一般公众健康利益受损,弱势群体缺乏基本保障。其原因是由于转型社会中政府专业职能体制的权力快速增长,而来自公众的社区组织化的权力没有成长起来,出现了因社会发展与制衡能力滞后而产生的对专业权力的社会失控现象。校正这种因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失控,需要构建市场环境和市场规范下的公共服务产业结构的道路,也是将中国卫生导向规范的市场与公共福利相结合的道路。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应坚持社区为本、预防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大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力度。

农村合作医疗是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代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高尚全(中改院院长)认为,应注意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和运行的参与,加强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切实体现其合作特色,在此基础上鼓励农民适当提高缴费水平。此外,应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进行整合,以简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降低制度运行成本,提高制度运行效率。

“十一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着力于“低水平、广覆盖”

李实(北师大经济学院教授)认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所谓低水平是指对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也是国家财力能够承受的社会保障项目;所谓广覆盖是指社会保障要覆盖到全部社会成员,不仅是城镇居民,也包括农村居民,不仅是城镇正式职工,也包括农民工。

高尚全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家财力的逐步增强,要把解决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现阶段必须关注三大困难群体: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职工、农民工,为这些困难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唐钧(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认为,要整合社会保障,统筹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各种单项保障的资金,建立收入保障、资产保障和服务保障之间的联系,以保证其发挥最大效益。如城镇居民在劳动年龄时可用养老金做住房贷款的抵押,在退休后急需用钱时可将房产质押或变卖以获得资金;也可贷出用于子女上高中、读大学,当子女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还款。农村居民可用养老基金做特定用途的生产或消费贷款的抵押。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应灵活多样:雇员按缴费方式交纳、雇主按交税方式交纳、政府做准市场运作。

政府转型应致力于建立平等而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责任

高尚全认为,政府是搞好社会再分配的关键。政府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效率,同时要防止权力“寻租”性腐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首先,政府要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政府要在二次分配中发挥作用。比如,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解决医疗救助、义务教育以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另外,要建立利益的表达对话机制,扩大公民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使公民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建立新的和谐关系。

迟福林(中改院执行院长)认为,从我国的情况看,要有效地解决再分配,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政府要扮演好两种角色:一是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正确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规范、协调、服务和监督的作用,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二是强化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胡鞍钢认为,国家财政体系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提供各种公共物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为公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而,构建以公共财政为核心的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投资的“三公”体系是降低中国收入分配、财产分布和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多维不平等的必选之路。

北欧专家反复强调,为了保证“所有公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政府应该承担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支出占GDp比重逐年递增、公共财政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弗斯指出,挪威政府的总支出从50年代的占GDp的27%上升到70年代末到80代初期的54%。1995年,挪威通过转移支付形式支付的劳动者福利、养老金及其对家庭的经济扶持占政府支出的65%。

扩大公共参与,提高政府应对公共需求变化的能力

赵白鸽认为,要建立由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组成的伙伴关系,通过综合机制共同调节社会财富的公平与合理分配。中国社会已经变成了多元化的社会,中国的公民也有复杂和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应该动员社会的力量,通过综合的参与机制来促进社会公平和合理的再分配。

吴光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认为,要建立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变目前“以自上为主”为“自上和自下相结合,以自下为主”。

孙立平(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只要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完全依赖政绩,无论这种政绩指标多么科学,实施起来都会走样变形。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形成能够有效影响和制约地方政府行为取向的内在结构。由于我国的民主选举制度还不健全,从现实性上来说,就是应当发挥和强化地方人大的制约作用。尤其要强化人大在审批政府预算上的作用。

诺斯德尔(挪威城市与区域发研究所所长)等北欧学者多次强调,北欧模式的精髓是有一个反应力强的政府,政府可以施加影响力,但行为必须及时适应社会的变化,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自我的改变。

雍博瑞指出,政府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是社会稳定的保证。瑞典政府鼓励所有的市民参与社会发展,让所有的市民有能力在政府管理中有发言权,保证稀缺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方面。

建立合理的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公共服务分工体制

魏加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认为,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首先需要政府自身实现现代化,主要包括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治理架构的现代化、治理手段的现代化。凡是市场能够做的事情,就尽量让市场去做;只有那些市场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才应当由政府来做,甚至也不一定是政府亲自去做,而是让第三方或中介组织去做。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就应当允许进入。宏观经济调控、义务教育、全国受益的基础设施等,都是中央政府的事。地方公共事务、地方的社会管理和地方局部受益的公共产品,是地方政府的事。要在这个基础上合理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比例,彻底解决财政越位与缺位问题。

常修泽认为,政府只能管基本的公共服务,市场管超值的服务。

北欧学者提供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合理分工的实例。思瓦尔德(瑞典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介绍:瑞典是分权程度很高的国家,公共支出的大部分都在县、市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只负责保险与转移支付。目前,县主要负责医疗保健服务;市级政府主要负责18岁以下青少年的教育、儿童和老人服务,同时也负责社会福利、残疾人关怀、地方建设和规划、水资源利用及排灌、街道清洁、废物处理及援救服务等。交通方面的服务是由县市共同分担的。地方政府有自治的权利。可以确定自己的税收标准和预算。中央政府不会干预地方政府的预算,只是要求预算要均衡分配。他认为,公共服务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目的是确保公共参与决策,使这些服务更加符合地方民众的需要。因为地方政府更加能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居民需求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弗斯介绍的挪威经验也与瑞典相似: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而中央政府主要负责收入再分配和用于集体目的的内容。在90年代早期,政府支出的70%是由地方政府支出的。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8

“五一”国际劳动节校长致辞

教职员工同志们、同学们: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了,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值此佳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校教师和员工、向全校同学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节日快乐!合家幸福美满!

今年以来,全校师生员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切实抓好"十五""211工程"项目建设,迎接"本科教学优秀评估"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温江新校区建设进度。最近,我们正抓紧制订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即将交教代会审议,报教育部批准后实施。我相信,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不懈的努力,财大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学校"第三创业"的奋斗目标。

同志们、同学们:

当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袭来。"非典型肺炎"这一传染性强的呼吸道疾病,先后在全国多数地区蔓延,威胁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也受到了影响。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沉着应对,周密部署,严格防范,尊重科学,依靠群众集体的力量,动员和组织了全校师生员工与全国人民一道,投入了防治"非典"的艰巨斗争中。

学校一直高度关心爱护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尽力截断"非典"的传播途径,阻击"非典"于校门之外。这包括:1、学校成立了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校内快速反应的预案和工作机制;2、向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宣传防范"非典"知识,同时实施全面消毒,重点是教学、生活公共场所、学生寝室和教工宿舍;3、为师生及家属熬制和免费提供中药;4、为师生员工发放体温计;5、严格校门出入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相对封闭校园;6、要求在外实习未返校的学生不要擅自返校;7、调整教学方式,暂停大型室内活动,开展室外小型、分散的文体活

动;8、校医院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病室;9、校园网开设"非典型肺炎防治"专栏,以校园网和校园电视等形式,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校内外防治"非典"的实情;10、调整"五一"放假时间,等等。学校希望全体师生员工高度重视"非典"病毒的危害,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休息,合理搭配膳食,确保身体健康,维护校园安定、安全,爱护秩序井然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

尽管学校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例"非典"病例和疑似病例,但对"非典"防治工作仍然要保持高度警惕。为了截断"非典"传播途径,维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稳定情绪,凝聚人心,学校设立了条件较好的隔离和集中观察点,密切关注从外地返校师生的身体状况。广大师生员工充分理解学校防患于未然的措施,积极支持、密切配合了防治"非典"的各项工作。版权所有

我们欣喜的看到,财大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们,各级领导干部、教师、员工和绝大多数学生临危不乱,积极地投入了与"非典"斗争的第一线,经受住了防治"非典"斗争的初步考验。广大教师、员工忠于职守,以身作则,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范;全体同学(包括目前正在集中观察以及未返校的同学)不断加深了对防治"非典"重要性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平和健康的心态,抓紧时间,坚持学习,不出校门,切实做到了"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的要求。

我们要深刻认识与"非典"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与反复性,立足于做好"防大疫、打硬仗"的准备。在事关师生员工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紧要关头,党中央、国务院时刻关怀着我们高等院校的师生员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在期待着我们。财经大学的师生员工历来有朝气蓬勃、团结拼搏的顽强斗志,历来有高度关切祖国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版权所有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tp273-4;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145-2

1概述

近年来,“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为我国的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制造业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现在我国制造业的瓶颈是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而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要想生产出品牌过硬的高端产品,必须要加大教育人才体制的改革,狠抓创新人才的培养。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六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高端技术工人的培养,以振兴制造业为己任,坚持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方案,塑造出大量具有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级技工人才。但是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导致职业教育生源质量跟不上,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二是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普遍为高等教育毕业后直接成为老师,没有或欠缺企业实践经验;另外,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高职教育有很大脱节:普通高等教育重视理论原理的教学,高职教育重视操作使用技能的教学,所以高校毕业生进行高职教育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为改善这些不利局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很多措施:一方面下功夫进行课程改革,因材施教,为学生量身定制培训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每年派大量骨干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实践经验,锻炼操作技能。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改革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以下简称pLC)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在制造业应用十分广泛。是机械类和自动化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由于应用性强,这门课程以往一直采用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模式。先讲授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再讲授基本编程语言,功能编程语言及编程方法。为了促进学生理解pLC的理论知识,并且锻炼的学生的编程技能,一般设计十个左右的编程实验。这种教学模式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学生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其次,设计的编程实验是为理论教学服务,一个完整pLC项目的系统性不够。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学完课程后,对理论知识仍然一知半解,操作能力也不够完整,无法完成整个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此我们初步的课程改革思路是:既然我们是职业院校,应该重实践,轻理论。减小理论知识范围,降低理论难度,增加实验课时,增加操作能力的训练时间,期望能达到使学生熟练操作pLC的目的。经过几届学生的培养后,发现这样改革仍有弊端。学生虽然能熟练完成几个pLC项目,但是技能拓展能力不高,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创新能力不高,这有悖于我们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宗旨。怎样改革课程能使学生既熟练了操作技能,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的一场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报告带给了我们启发。于是我们创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改革。

具体的改革过程是这样的:我们创立了企业工作任务情景,假定学生在工作中要完成一个项目。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选取几个典型pLC项目。选取的标准是要有代表性,工程实践中常用,与理论知识连接紧密,并且在学校实训平台上能够实现。我们初步选了八个项目:天塔之光,水塔水位控制,自动售货机,自动往返小车,交通信号灯控制,邮件分拣控制,抢答器,四层电梯控制。这些项目在企业实践中都非常常见,但是因为有些项目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后来为了提高代表性,让每个项目各具特色,一删再删,最后保留了四个,它们分别是:天塔之光,水塔水位控制,自动售货机,四层电梯控制。对于每个项目,我们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融合于具体的工作步骤中,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划分若干步骤。在每个步骤中既有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为指导技能操作服务,技能操作又会巩固提高理论知识。每个典型的可编程控制器项目完成步骤基本相同,这些步骤顺序都具有可移植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可独立完成可编程控制器项目。但是各个项目任务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们的内容逐个加深,涵盖的知识点也是逐个增多的。

2天塔之光

这个项目简单易上手,可以引入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知识点,并且让学生熟悉pLC的编程元件。该项目所划分的完成步骤和对应的知识点见表一。

3水塔水位

水塔水位控制让学生继续熟悉pLC的工作原理,并掌握更多基本指令。该项目所划分的完成步骤和对应的知识点见表二。

4自动售货机

自动售货机项目让学生pLC功能指令的使用方法。pLC的功能指令非常多,不可能每一个都学,所以务必使学生掌握指令的使用方法。该项目所划分的完成步骤和对应的知识点见表三。

使学生掌握pLC的几种编程方法,另外,由于这个项目是控制电机的,在实际生产中会有更广泛的应用。该项目所划分的完成步骤和对应的知识点见表四。

5ppt的制作方法

自13级学生开始我们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教学,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因为带着明确的工作任务,学生的积极性更高。而比起抽象的理论,清晰、具体、形象的操作步骤使高职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因为学生分组之间的竞争作用,很多学生甚至主动搜索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有限知识,认为知识够用即可。这时需要教师趁着学生的积极性正高,适时引导学生扩展理知识范围,加深难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到过多的工作任务,或者开发更快捷新颖的任务解决办法。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改革工作,我们发现学生编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pLC有了系统的认识。我们对13级毕业生所在企业进行走访后发现,企业对这一级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有普遍的肯定,认为学生来之能用,减轻了企业的培训压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篇10

一、职业学校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时下每年平均有1500—2000万适龄劳动人口加入劳动力市场,面对这样庞大的就业队伍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级各类职校和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职业发展特点,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多元的就业观和创业自救观,显得大为必要。一方面是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职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维护职校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

马克思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它通过培养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反映它的生产性,通过生产人的劳动和生产科学技术表现它的生产性,可以使潜在的科学知识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按照这一理论,教育在生产具有掌握科学技术,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同时,还有使受教育者掌握的科学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达为现实生产力的任务,这就是说,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获得劳动能力,还应通过自己创业活动,把它运用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去,产生实实在在的物质效益,完成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成功的有效的教育。

现在大部分的职校从培养目标、办学形式、课程设置、以及就业指导来看,目前的教育仍然是就业教育。多数学校重技能培训,轻职业指导;少数职业指导课也仅限于就业政策、就业策略、就业准备和就业技艺等方法上的辅导,而忽略了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开发提高。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挤占岗位,而不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他们是求职者还不是创业。这种教育模式,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创造欲望,导致其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开拓创新精神少;习惯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好高骛远,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这与时展对学生个体素质的要求是极不协调的。职业是人生的主要内容,人的职业性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从事一种职业。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树立学生开创型个性是新时期职校改革和发展必须正视的课题。

二、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开发、教材的编写

创业教育虽不能单靠某一课程就能达到目的,但必须要以某门课程为主要阵地,因为只有形成专门的课程,使创业教育有所依托,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否则,创业教育将无所适从。课程与教材联系密切,只有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材,才能标志某门课程的形成。因此,当务之急是组织人力、物力编写创业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积极参考国外类似教材,注意选取国内当代创业者的典型事例。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使创业意识教育,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技能的训练三方面各有特色,衔接得当,特别是注重开发校本教材。

笔者认为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创业的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的角度运用简单易懂的理论,联系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进行观念上的转变,激励和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第二部分是小企业的管理技能,重点围绕小企业(厂、店)项目选择、计划制定、资金盘活、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雇员、财务、税务、市场销售等问题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要求和技能。

2.建立一支强而有力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创业教育在中国大地逐渐升温,大有形成潮流的势头。编写出高水平的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后,还需相应的教师来讲授,没有合格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教师,教材再好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一定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建立起一支高水平而稳定的创业教育课专职教师队伍,学校的创业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创业教育的教育方法

创业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授课法、实践法和典型影响法等。

⑴授课法: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利用课堂介绍创业的必要性,基本知识和基本过程,运用语言技巧来感化、激励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心理品质。教育青年学生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日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⑵实践法:也叫亲自体验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在校就参加创业活动。创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学校要有意识有目的的给师生参与创业实践。学校的生产实习工场应提供给师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要学生参与生产流程、销售经营和利润分配,广泛采用“边学、边干、边创收”的三边教学模式,培养创业型人才,要指导学生利用假日与家人一起开展创业活动。对于毕业学生,有些立即进行创业,有些尚在犹豫徘徊,这个时候学校要进行扶植和帮助,进行创业教育,这种在创业实践的活动中进行创业教育往往能收到最佳效果。另外,对毕业生进入社会参加创业后进行创业跟踪教育也十分重要。

⑶典型影响法。通过典型的生动案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典型影响的方式,一是可以通过邀请创业成功者给学生做创业报告,现身说法,谈创业的酸苦辣甜。二是组织学生参观优秀毕业生创业的小企业,如加工厂、小公司、小商店、小饮食店;三是收集优秀毕业生创业发家典型,编印成册发给学生阅读,还可以通过墙报、黑板报、广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