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6:30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历史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的道德传承,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因此,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德医风有着重要的作用。

1高职医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和背景

高职医学教育学生大多来源理工类考生,基础较为薄弱,人文知识缺乏,加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多元文化并进,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及教育体制的不健全,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尽人意。表现在思想浮躁、理想信念模糊,缺乏诚信及责任担当;缺乏进取、奉献意识;缺乏审美情趣;注重享有,追求急功近利,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全面发展。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积极推动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成为当务之急[1]。

2中华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2.1有利于医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角度的阐述,亦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同质基因。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有利于医学生

“医乃仁术”的塑造“医乃仁术”意指医者要有仁爱之心,对病患者要关怀、要有高尚的医德,是古人对医德医风的精辟概述。医学不同于其他的自然科学,它的工作和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强调人文关怀,要求医务工作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希波克拉底誓言”也提出“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病人幸福着想”,这些都要求医学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而且还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纵观中华几千年的医学史,华佗、孙思邈及张仲景等不计其数的名医用自己一生诠释着“医乃仁术”的伟大思想,他们是医学生专业思想引领的典范,是医学生一生职业学习的楷模。因此,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医者的大爱之心。

2.3有利于医学生

“高尚人格”的形成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灿烂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传承五千多年,根源在于拥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文化品格。《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启迪人心的一种正能量,不断完善自我,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老子的《道德经》则深刻地阐释了古人对高尚人格的指向。高尚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对培养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综合素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肩负文化传承和医学人才培养的校园,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人。因此,医学院校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高尚人格的熏陶,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品质内化,进而达到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2]。

3高职医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3.1认识统一、高度重视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个重大的系统工程,要学校从领导到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对医学生培养的重要性。要站在人才培养着眼于中国的未来,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以关于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为主线,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加以规范,切忌形式化。

3.2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课程体系和加强人文等通识课程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医学高职专科学校,在重视学生专业课程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将传统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程里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专业的讲授之中。例如,组织胚胎学中,讲到人的起源从受精到胚胎发育到分娩到成长,可将生命的来之不易,到母亲的伟大,将生命观,感恩教育等融入课堂,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是育人的重要环节,从校歌、校训到校园雕塑、人文景观的打造,要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浓密气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如:诵读经典诗词、读书月、主题讲座、文化展演等等。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投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深入养老院、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3.4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至关重要,要重视师资队伍人文知识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垂范、引导作用,要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特别对于专业性较高的医学类院校,非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身教言传以及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和体现人文精神更易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

3.5重视网络媒体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站、微博、微信、QQ等信息传播媒介越来越多,且为广大青年学子喜爱。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社交和传播平台,通过微课、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多种形式,占据主阵地,传播正能量,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深厚的人生哲理,也蕴含了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将为高职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提供更为有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9.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人才素质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一、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现状

(一)传统文化的精神教育受到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迎合社会期望、追随社会热门,如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在课程设计上为考虑学生就业需要,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中多为专业课,而思想教育课程偏少,停留在几门最基础的通识课程,如思修、大学语文等。语文课程虽然涉及传统文化,但文言文式的教学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被语法教学剖解得支离破碎,加上古文翻译程白话文使得原来课文美感全无,更谈不上文化熏陶。这种知识型教学本就不应成为教学方式的主流,哪怕因高考制度的弊端也只是在中学时期因为需要知识的积累而死记硬背,大学语文仍旧这样学习完全与学习语文本身本末倒置。由此窥见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内容孤立、与现实脱节,不成系统。本身是一门传统文化、传统语言的学习,结果脱离了文化背景,就只成了一个冰冷的工具,丧失了学习者对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浪费了优秀文化的情感内涵。加之这些纯理论课程比较枯燥,学生对这些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设置达不到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效果。大学中传统文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较小,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严重缺失。

(二)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良好的大学氛围学习知识、充实自己、锻炼能力、树立价值观。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却造成大学生道德素养低、精神信仰缺失的局面。快餐文化带来的侵袭、社会世俗风潮影响学生注重享乐,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一纸文凭,日常生活铺张浪费,追逐奢侈生活。

(三)西方文化侵蚀造成崇洋

文化输出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全球霸权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西方经济国家实力雄厚,强势宣传其国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被青年人订上过时的标签,象征着没有古老、落后。西方文化传播的意识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在深层次的作用于中国青年的生活和思想之中。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尽管很多现代青年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熏陶,但长大后又受到很多西方文化影响,英文歌曲、欧美电影、时尚时装等大量充斥于现代年轻人的饿生活,文化的矛盾使得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表现为思想浮躁、追求新鲜刺激,热崇于西方文化。

二、传统文化对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提高高校人才伦理道德思想

我国古代一直坚持道德教育,崇尚以德治国,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坚持遵守礼制规范。古代文人对传统伦理道德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孝敬父母、兄弟相敬、尊师重道、仁爱之心等伦理道德传统。因此,高校在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之中,以独立的课程加入大学课程设置或专门开设国学专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片专业的土壤。注重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提升,从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大学中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人才素质培养。

(二)传统文化能有效抵制西方文化侵袭

西方文化带来的过分自我、道德缺乏、自私自利等严重伤害了大学生,也影响了社会变得世俗化,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极大的冲击。现代教育强调全面素质低培养,传统文化应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情况面临着严峻考验,高校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进化、使思想意识得到提高、使言行举止得到规范,以传统文化的优秀素养来塑造有价值追求、有精神寄托、有文化品位的高素质人才。对西方快餐文化进行有效的抵制。

(三)传统文化是丰厚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丰厚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因传统文化之优秀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和发展源动力。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给与足够的重视,理性客观的对待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以将其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弘扬。做法之一就是将传统文化纳入高校教育系统,鼓励大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三、传统文化对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措施

(一)建立传统文化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机制

良好的教学机制、学习方式是深入学习、深层提高的关键举措。传统文化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机制可以帮助传统文化以正式的、系统的、全面的姿态进入高校教育系统,执行教育感染功能。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达到应有的要求,还要在传统文化学习上具有一定成果,在思想熏陶上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些成果和作用或许不能通过具体的量化数据说明,但是一定可以在大学生内心帮助他们成长成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在备课时要将传统文化设计参与到课程教学环节之中,课堂教学以传统文化为主体进行发散,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全方位受到传统文化洗礼。

(二)注重精神文明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礼、智、信”是人们普遍称颂的道德规范,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会受到普遍尊崇,人的道德品行高低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人处世、与人交流的基本保证,不论思想家、高官还是何种名人,无一例外都重视道德追求,在古代如此,在当今更应如此。高校应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且着重强调精神文明教育。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提升道德修养。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道德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伴随他们一生的成长。因而在此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注意在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上多下功夫,指导其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3

文化(culture)的定义历来很多,这里仅仅采纳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cassier,1874-1945)的界说:文化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symbol)的领域,包括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形态,它主要处理人类生存的意义问题。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的符号表意系统,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去表达生活的意义。而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每个民族及其特定历史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状况。一定时段的文化应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并不一定就是统一的整体)。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古文明传承,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对于弘扬世界多元传统文化,能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所谓社会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享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狭义上指人类文化的象征物,如文化遗迹、文物、各种艺术形式等。”社会文化是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文化,它的特征在于文化的社会属性,是文化在人类共同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包括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积累的习惯。

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科学知识和掌握的人文学科知识,只有将人文知识上升到自身的品格,才形成了一种素养。所以,人文素养是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而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社会文化对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

社会文化包括哲学、宗教、道德、社会常识和传统文化等,而人文素养是科学常识、人文知识升华成的一种内在品格。所以,社会文化中对人文素养影响较大的应为社会常识和传统文化。陈丹青先生在《常识与记忆》一文中提出近年来全国大谈人文并不是件好事情,“正相反,它说明人文状况出现了大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以我的看法,先别奢谈所谓的人文,我们要紧的是先恢复常识和记忆”。可见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社会常识和传统文化对人文素养形成影响之普遍与基本。

首先,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社会常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同时也是人文素养的构成基础。而只有掌握了充足的人文学科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才能上升为人文素养。

其次,我国社会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精粹,正确引导大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能提高其人文素养,养成其高尚的精神品格。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爱国诗人屈原、陆游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这种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提高。到了后代则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名言对之做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第二,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真诚、宽恕的良好品质。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忠孝仁义这种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摆脱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思想,缓和日益淡漠的人际关系,树立集体主义精神、高扬奉献精神大有裨益。

因此,加强人文学科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即使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更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社会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的互动因素分析

(一)社会文化环境越好,市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越高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环境也不断的发展成熟。在逐步完善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对校园文化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发展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吸收着社会文化的养分。所以社会文化环境越好,必然对校园文化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越高,同时也能更加促进其发展。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的重要切入点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27-02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落实到教育实践中。而教育的重点则是广大青少年群体。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各种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力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将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

而200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也已经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就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这一要求。

可见,中职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为必行之势。

1传统文化与学生专业素养形成的必然联系

专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的专业性活动中所应具有的专业素质和修养,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行业企业之间应对竞争的根本。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具备从事某项专业性工作的专业素养,以增强其完成学业、竞争上岗、在岗创业的能力。

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可以分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要素。笔者认为,这三个要素皆与传统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

1.1专业知识要素

任何一个专业的知识,都包含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专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专业专门知识是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果说,语文基础知识是中职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敲门砖,那么传统文化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内涵博大精深、优良的文化”则能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比如说,鞋服专业学习传统服饰文化,烹饪专业学习传统饮食文化,室内设计专业学习传统建筑文化,航空旅游专业更不用说,各地的风土民情皆要有所涉猎。还有一些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看似新潮的专业,其实也隐藏着传统文化的影子,比如说计算机专业。当然,计算机专业里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说世界上第一个可执行的时序逻辑语言、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唐稚松院士主持开发的XYZ系统,其指导思想就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方法。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专业,你都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与其相关联的知识部分。因此,学习跟本专业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本专业在历史中的文化传承,这在很大程度上将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可能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1.2专业能力要素

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当代社会的经济体制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专业能力应包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应用也好,实践也罢,都需要将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作,运用于实际,指导实际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促进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而传统文化是由“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内涵博大精深、优良的文化”,其本身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下的绝佳产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本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和实践,从而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水平。比如说设计类专业中的鞋服专业,通过对传统服装文化中诸如款式、材料、色彩、饰物、工艺、结构等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视野可以得到拓宽,设计构思益加丰富,审美品味也获得提高。

1.3创新能力要素

早在上世纪末,同志就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对于国家、民族、社会而言,创新是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民族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对于广大职校生来说,创新则是形成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建立在一般思维能力和专业及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经济生活对本专业职业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获得增强和发展的稳固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呢?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二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三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四要具有严谨的思辨能力,五要具有大胆尝试的勇气,六要具有反复实践的耐心。

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创新”的记载。《大学》中“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主张,《周易》中“与时偕行”、“日新之谓盛德”、“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论述,《吕氏春秋》中“世易时穆,变法宜矣”的观点;孔子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推动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史上里程碑的改革;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为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骄傲身姿……这一切正是求新、求异、求变革的精神的最好体现证明。当然,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固步自封的狭隘思想,也曾阻碍、甚至是扼杀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骄傲自大,也无需妄自菲薄,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在深入钻研、探讨并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吸收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文化,实现兼容互补,才能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比如说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鞋服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服装文化、建筑文化的研习,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时代、区域、情感、习俗、道德、审美、科技水平、甚至是伦理秩序的等各方面的特点,找出其中能够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的元素和符号,利用现代化技术,设计出真正具有个人风格、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综上,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无论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还是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都不能忽略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传统文化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形成的必然联系

中职生在20岁前后就将陆陆续续迈入社会,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对于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职业生涯的成功除了取决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制约。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它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化、个性化的表现形式,是个体性格特征和道德修养的综合体现。

前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200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充分展现了当今社会和企业的用人趋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有利于增加竞争上岗的成功率,有利于协调自身与领导、同事之间团结、互助、合作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自身工作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自身事业的顺利发展,有利于维护和提升企业或行业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有利于促进企业或行业的快速发展,还有利于带动全社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健康地发展。

《礼记・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千百年来儒家思想中尊崇的信念,个人的自身修养,关系着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安定和发展。而职业道德素质中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就是在个人“修身”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录,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孙子兵法》中就有关于职业道德素质的记载。“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此乃将之德,《论语》中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各言其志”的思想,此乃师之德;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史人物更是以其一生的行为见证了“悬壶济世”、“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的医之德;还有“童叟无欺”的商之德,“清正廉明”的官之德……各行各业的具有高尚品德的代表人物,其道德行为和人品受到广大人民的称颂和拥戴,逐渐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传统。

不止《礼记・大学》,不止《论语》,文学历史上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字里行间,无不传达着人生的感悟箴言,寄寓着社会的道德理想,展示着古人的人格精神。学习传统文化,就是接受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熏陶,接受道德情感教育的洗礼。如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风骨气节、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宽容、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浩然胸襟……

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与先贤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沟通和碰撞,体验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怀,促使自己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推动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加强。也许短期之内并不能显现明显的效果,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到它的可持续发展性,看到它在培养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的重大意义。目前看来似懂非懂的名言、警句、典故,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将对学生的性格、情感、态度、认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与职业岗位的要求。这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巨大的良性作用。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5

干部文化素养干部培训传统文化课程文化素养是新时期干部基本素养之一。干部文化素养不仅影响着干部自身的道德水平、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还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干部应积极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提升干部文化素养是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描绘了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美好蓝图。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认清和担负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这一使命和角色,就要求干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综合的,他包括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认知水平、为人修养等。一个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对文化有着天然的感知力,对文化建设有着内在的驱动力,他会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位好手。相反,一个文化素养匮乏的人,对文化的反应是迟钝的,对文化的理解是肤浅的,又如何要求他在文化建设上有所建树。因此,提高文化素养不仅是当前干部努力的方向,更是文化强国的前提条件。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干部良好文化素养的沃土

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化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干部文化素养的一方沃土,能源源不断地为干部输送精神能源、智力给养。干部要学会通过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三、干部培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是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策略

在干部培训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干部培训学校既应该成为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同时也应该成为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一)强化干部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遗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同志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干部应充分认识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学习工作中自觉学习传统文化,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自身文化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合理设置传统文化培训课程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良好的品德是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同志在中央纪委十六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华民族一贯倡导为官要修德,《尚书》就有“德唯治,否德乱”的记载,《论语》里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许多优秀文化都蕴涵着为人处世之理、治国理政之道,储藏着陶冶性情、净化灵魂的巨大能量。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爱、非攻”等主张,无不为干部道德修养提供了方向。干部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宝库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也有许多值得后人吸取和反思的沉痛教训,这些都是治国安邦的宝贵财富。《战国策・赵策一》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新唐书・列传二十二》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反思历史,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继承历史,汲取成功的经验和智慧,按照历史规律想问题、作决策。

3.学而不思则罔

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体现了先哲集体或个人的思维过程。干部多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习先人思维方式,撷取哲人思想火花,对形成正确的观察思考角度、养成高水平的处理能力不无裨益。具有了较高的思维水平,干部看问题就能入木三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高瞻远瞩,见到别人所未见;就能增强判断力,提高决策力。

4.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着深厚文化涵养的干部,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审美情趣往往高雅不凡,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从而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同志参加各种国际国内活动的讲话、发言,几乎每次都要引经据典,他的讲话深入浅出、文雅厚重,既展现了他政治家的风度,又展示了他博学多才的学者气质。主席也喜欢引用经典诗文,如针对外界对于金砖国家的一些质疑,他分别用“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独木不成林”“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作回应,意蕴深邃又文采斐然,展现了他从容大度的个人魅力。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培训课程需精挑细选,培训模式则要灵活多样。聘请专家讲座,跟随专家畅游文化海洋,鉴赏文化珍宝;开展学生互动研讨,思想在研讨中碰撞,智慧在研讨中闪光;播放《探索》等纪录片,追溯历史,寻找真相;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获取信息,如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考察参观文化基地,亲历其中,直观感受等。丰富的学习模式让干部多角度感知中华文明精髓,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进而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十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干部理应身先士卒,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潮中去,扛起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大旗。干部培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干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建民.为政之道: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群众,2010,(09).

[2]卢欣欣.领导干部要从国学中学些什么.领导科学,2012,(1).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6

【关键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17-0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着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但它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对它的继承是当代人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在当代的高职生身上往往缺少这些营养,本文就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原因作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同仁赐教。

一、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笔者对广西区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年级既有一年级,也有二年级、三年级,调查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也有经管类专业,还有工科类专业,样本是比较真实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50份,有效问卷2783份,回收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2.77%,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践行、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等四个方面,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

我们就高职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四书、五经、六艺的了解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表2。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老子、庄子、墨子、董仲舒不了解,曾读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史记》的人较少,分别是7.8%,15.2%,28.4%,32.5%。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是知之较少,甚至不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缺失传统文化成分。

(二)对传统美德的践行情况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概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一个和谐、互爱、理性的社会有促进作用。当代高职生对传统美德践行如何,我们就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等问题作了调查。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助人方面和诚实守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但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够履行。在其他美德的履行情况则不容乐观,有部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紧张;有些同学对人对事不能公正合理的对待,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部分同学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对长辈、老师失去了最基本的礼貌,进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有的同学处事不理智,易感情用事,对待父母不是敬奉而是苛责,对待兄长缺乏应有的尊敬;有的同学有时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还有的同学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埋怨对方并积极进行反击,甚至动用武力解决,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毫无包容之心,做事缺乏果断,缺乏谦让,凡事都要争。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见表5、表6)

由表5、表6可知,高职生对传统文化持认同的态度较高,有67%认同或非常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30%多的表示不认同。表6所示,有45%的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没有主动去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你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有8.35%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全盘继承;60.4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25.63%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时间久远,内容飘忽,没有必要继承;16.54%的学生表示不关心也不认识。

(四)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获取某一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见表7。

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帮助问题,5.6%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8.4%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45.5%学生认为帮助一般,30.5%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2.5%的学生没有感觉。

二、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当下对中国社会包括高职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扩招,生源减少,高职院校又是最后一批招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基础较差,在搞研究、学理论方面高职生比不过本科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导致许多高职生在学校学习中只关心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2.浮躁心态导致学生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随着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进行大的调整,社会氛围充斥着浮躁之气,部分高职生存在浮躁心态,他们做事无耐心,沉不下去,做什么都图来得快,不费劲,不费时就好。而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哲理深奥,需要用心体验,用脑思考,对于浮躁的高职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心理上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不少家长的意识里,家庭教育的成功似乎就是小孩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关心较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对小孩的品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小孩进行一些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就更少。二是父母自身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本,目前高职生的父母大多数是50后、60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校因素。第一,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引致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一直是应试教育,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考试分数的多少,随之而来的课程设置是考什么学什么,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考试的内容,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认识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技能性、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个培养目标不是说不准确,但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准确,在执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把高职院校当做“职场训练所”,在教学上基本上是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自然也就欠缺。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部分。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概论、道德与法律修养),计算机、英语、体育、心理素质训练、军训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理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但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短缺,开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长而非学生的需要开设的课程,一般较少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就较少,导致高职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高职院校师资薄弱,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趋向年轻化,他们本身就没有较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自身传统文化功底肤浅,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影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3.社会因素。第一,社会用人标准的偏颇。从近年来企业招人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掌握一门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的人比较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技术一般,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找工作则并无优势,这无形中强化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第二,快餐文化的影响。所谓快餐文化是只追求通俗、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现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的发展,快餐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冲击。

三、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之策略

(一)学生个人层面

要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学生本人是关键。高职生首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要静下心,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二)家庭层面

1.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样,一个人修养也应从家教开始,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父母要把成人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特别是要让小孩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并将其继承和发扬。

2.父母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好表率作用。作为父母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传承好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体现传统美德,做好子女的表率。

(三)学校层面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爱因斯坦说得好:“我们切莫忘记,单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因此,高职教育的理念不应是只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即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是育人,而非制器。

2.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课程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学校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完备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开设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如大学语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开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选修课,如以中国古代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丰厚传统文化的滋润。

3.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深度。首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或是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政策,邀请校外文化名人,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4.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开通校园网络、BBS、博客、宣传教育专栏,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平台宣传传统文化,让校园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如张岱年所讲:“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四)社会层面

1.完善保障体系,确保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所谓保障体系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章立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具体的措施,如“完善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制度,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条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办法;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如建立统一机构,交流传承经验,宣传传承典型,营造社会氛围等。”

2.政府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传播媒介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媒介: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又有现代的传播媒介:个人博客、QQ、电子期刊、视频网站、移动电视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是来源于影视、网络等媒介,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各个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各个媒介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报道,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宣传氛围,唤起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完善人才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型、经济型人才,因此,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既要强调专业技能水平,也要考虑人的品质,即德才兼备,而且应把品质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能力超强,如果他的品质不好,他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一个人的技能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但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也就难以改变。

综上,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各界要想方设法提升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之较好地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正如张岂之所说:“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基金项目】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LSZ2010C004)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7

1媒介素养是文化根源

媒介素养是在社会及传媒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研究概况看出它的产生发展不能离开一个社会历史环境,而这个环境追溯到根源就是文化。在著名的“Sapirwhorfhypothesis”(萨皮尔沃尔夫假说)里指出语言的绝对论和相对论。他们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是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古希腊人对抽象事物的好奇远胜于其他,拥有超强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而古罗马人为后世的最大贡献便是他们的法律。在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这两个时期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与此同时,在这样的文化理念的推动下的历史发展,成为各国媒介素养的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契机。

英国是最早提出媒介素养的国家,其历程主要经历了辨析阶段、文化研究与流行艺术阶段、屏幕教育与解密三个阶段。它的教育初衷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精英文化避免被如洪水般席卷人们生活的大众文化。而作为媒介素养发展最为快速的加拿大,则是出于抵制美国经济文化模式的侵蚀,确保加拿大国家和文化的独立性,从而得到国民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参与,在短短几十年间飞速发展,并可与该领域“元老”英国比肩的水平。例如,媒介超级大国——美国,则是为了抵制自己强大传媒电影电视等领域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美国的媒介教育开始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变阶段。教师们理解到媒介和媒介的受众都是意义的制造者。让学生和受众能够批判性地处理媒介信息就变得尤为重要。诸如此类,媒介素养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深层的社会背景及在此背景下孕育出的国民意识是分不开的。

2媒介素养在中国人文视角下的解读

中华民族是从黄河中下游最先发端,而后扩散到边疆各地,于是有了边裔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儒家的“以礼治国、以德服人”,道家的“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等思想深入人们的思想。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发演讲时说道,“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同一个景色,用西方油画或者水粉水彩或是素描和中国画表现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形,因为西方人认为能触摸即是美,而后者更注重意境上表达。

那么如何从人文视角看待我国媒介素养的本土化发展。首先,我国的社会各方面飞速进步,传媒的发展也是刮目相看,国内自身和国际影响带来整个传媒生态的巨大变化,在各种文化涌入中国的同时,我们需要秉承和坚持本国的传统文化。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我国传媒行业也经过重重考验,国家的宣传政策也做出了重大改变,整个社会也经历了变化,现今,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回归,尤其是全新的传播理念的提出——人性化传播,更是一种人文体现。传媒是文化的载体,媒介素养是在人具体的言谈举止上文化的体现,它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人文视角就是一种“以人为本,和谐共生”为基础思想的视角,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媒介素养体现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人和媒介的关系,对这种针对素养展开的研究的最终目的使人和媒介融洽相处,即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所倡导的“和谐”。人与媒介的关系也应该是和谐共生,而不是批判的对立,在媒介影响受众的同时,受众也在影响着媒介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众多学者给出的媒介素养概念中,最能体现我国人文精神的应该是“‘人——媒’共生的理念”(白传之/闫欢)下提出的定义:媒介素养作为人们批判性地解读和欣赏多种媒介讯息与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传媒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与社会其他种群一起组成社会这个大生态系统,媒介素养的概念应该放在整个生态环境中来考虑,对这种素养的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社会生态环境达到和谐——这一最佳状态的发展。在西方的媒介素养研究中,更为重视的是一种技能的培养。特别是美国,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更多的老师认为,需要重视像写作,阅读之类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对媒介的解读,辨别,还有应用能力,这一切是西方文化在媒介素养的体现。在我国十多年的研究中,学界也在不断探索媒介素养在我国的本土化路径,但是至今未得出一直意见,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实证调查缺乏,对于媒介素养教育也只有实验性小范围实践。作为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媒介素养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媒介教育,都应该以“人文”为起点和归宿,也是中华民族渊源文化的体现。而对于媒介素养在中国文化上归宿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首先是内在的意识培养,然后再是外在的技能培训,“能力”则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而提升媒介使用者的多种素养和媒体应用技艺水平,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生态。

3结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媒介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的,有些时常是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习惯,观点,甚至思想。在这样媒介无孔不入的时代,媒介素养的具备是不能缺失的。通常意识的发生是在行动之前的,所以我们要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如果只有技能而没有意愿去使用,技能是毫无意义的。而我们培养这样的素养并不是为了和媒介为敌,或者仅仅是武装自己而不受侵害,这样的视野太过狭窄。正如在过去,媒介和受众的关系,是媒介处于上风,媒介就能从受众处获得无限利益,显然,这样命题是不成立的,同样,在现今,并不是受众能很好地压制住媒介,它就能彻底地服务。两者共同的发展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当然,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不能成为一种新的思想禁锢。所以,人本思想能够很好地解决这样的忧患。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现世有很多智慧地启发,而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以及其教育也吸收在传统文化中精华,并在其指导下走出中国特色的路来。参考文献:

[1]白传之,阎欢.媒介素养论——起源、理论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8

关键词:蒙古族马文化;媒介素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70-02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斯特劳巴哈曾说:21世纪的信息消费越来越支撑着我们的社会。信息时代中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性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开发新技术来满足于更多的信息需求。“信息泛滥”“信息冗余”这样一些名词的出现表明我们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判断和分析能力,也就是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指的是受众了解媒介是如何运作,以及媒介组织建构与其政治上与经济相关体的隐性关系,从而能够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思考及辨析,能够对媒介信息背后所包含的媒体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给予正确的评估以及选择能力。

信息环境中,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人口约为10643万人。而其能否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实现自身文化的有效传播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蒙古族又被称为“马背民族”,拥有厚重的马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载入史册。马是蒙古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但是至今在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民族自身单文化在本民族内进行传播,并没有将其作为民族特色向大众推广。马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与马有关的物质财富以及人类精神财富总和。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人类有关马的艺术以及体育活动等内容。

一、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带来各领域的矛盾,传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传统文化就算是其中一种,如何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明的关系,大众传播的普及对传统文化是弊是利以及传媒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都显示出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至关重要性。

1.媒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助推器”

诚然,少数民族文化有其绚丽多姿的一面,充满独特的民族风情,但是另外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和有限的认知水平,其民族风俗中蕴藏着许多愚昧与落后的元素。

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交通闭塞的地区,所谓“十里不同风”,封闭的环境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信息时代未到来之前,民族文化单纯依靠人际传播并局限于封闭的地域,口耳相传的传播特征使得大量语言文化元素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失传,纸质的记载也因为保存不当或时代久远而残缺或失传。

2.少数民族文化是媒介的“调色盘”

媒介的选择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把关人”根据新闻信息选择标准以及个人偏好对进行传播的信息进行挑选。新闻传播中有一条重要标准是“独特性”,正是因为追求独家和特殊,媒体往往关注于信息选择的猎奇性。在这个媒体处处丛生,个人也可成为媒体的年代,媒体致力于追踪充满性与暴力的新奇性新闻,却导致所有媒介出奇一致的报道内容。对于大众主流文化的推崇,对于西方先进文化的追随,对于血腥与美国大片似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传播,已经让受众疲惫不堪,我们看到的媒介文化充斥着“红色”(血腥与暴力)与“黄色”(煽情性新闻)。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就像一股清泉涌入媒介传播,一方面拥有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在个人英雄主义和拜金思想充斥的思想传播下注入淳朴与回归自然的思想。马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蒙古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民间传说。马赞是蒙古族传统的赞词、祝颂词最丰富、最有特色的一类。在蒙古族史诗中,英雄与马从来都是以整合形象体现的,马象征英雄。《江格尔》中英雄的坐骑,就是集兽性、神性和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

二、蒙古族马文化传播的问题以及根源

媒介素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2004年后我国涌现出关于媒介素养的大量研究。但是在其向我国普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集中化”“精英集中化”的趋势。大众媒介传播带来的文化侵袭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加明显。

1.媒介识别能力低下――外来文化一味服从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在政府政策关照下以及自身经济发展下,媒体普及水平大大提高。可是虽然硬件水平提升,“软件”水平依旧处于低下状态。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缺少自己的媒介话语权。大众媒介在传播上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主流文化,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一方面传播现代化文明,将现代思想引入少数民族地区,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对于现代化文明的一味追随与尊崇,势必会带来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消散与摒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对媒介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之处时,更为重要的是将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发扬。

2.忽略媒介功能――影响本土经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一是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二是不善于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导致经济发展依旧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媒介素养的欠缺,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媒介功能的使用往往只局限于其娱乐上,殊不知现在传媒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市场经济下,信息就是金钱,传媒就是资源,用传媒资源带动农牧业经济发展,摆脱传统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打开传媒市场,利用媒介进行宣传,积极发展健康有益的旅游业。而内蒙古地区今年来也在逐渐重视马文化作为自身经济优势卖点进行宣传,但是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的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从小在草原生长的内蒙古人对于马是司空见惯的。如中国――锡林郭勒盟国际马术耐力赛、中国――太仆寺旗马术绕桶赛、中国草原大赛马等活动虽然很有意义,却鲜有人知,追踪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利用媒介,没有将自身文化特色进行宣传。虽然在马术活动上积极与国际接轨,引入国际赛马规则,但是由于地域的偏远,信息的闭塞,宣传力度几乎为零,几次活动引起的效应平平。

三、如何利用媒介素养教育来促进蒙古族马文化

1.树立正确的媒介意识

新工具与新制度的诞生,第一步就是树立意识上的认同,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也是如此。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我国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大的障碍还是意识上的落后,大多数人对媒介以及媒介信息还是被动接受。并没有想要自己创立自媒体将自己特色文化散播出去的意识,也没有在各大上星卫视进行特色宣传的意识。总结来讲,少数民族媒介素养还处于自发状态。因此,构建少数民族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先决条件是促成决策者与接受者在思想意识上的重视,并由此基础上构建健全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

大约在距今8000年到5000年,蒙古族先民就在世界上驯养了蒙古高原上生存的野马。基于马强悍有力,驰骋如飞等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认为马是苍天之神派往人间的神灵,是“九十九天神”之一,肩负着人类与“苍天”神之间沟通心灵的使命,有着通神之灵。蒙古族有千千万个关于马的传说故事,但是流传下来的却少之又少,除却内蒙古地区外全国范围内知道的更是屈指可数。

2.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意见领袖”

在两级传播的理论中,受众接受信息与观点并不是直接受媒介影响,而是受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影响。意见领袖的观点影响受众的决定,而意见领袖通常是一个领域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地位的人,并且比起一般受众更加关心时政大事。

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就是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他们的媒介素养状况关系到我国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加强其媒介素养将对今后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处在社会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主体中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核心群体,除直接担负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使命外,在民族文化的大众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整个文化传播主体的整体媒介素养。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传播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具有深远意义。

3.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媒介素养课程应从培养少数民族接触新闻的习惯入手,讲解媒体的本质,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对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制作能力,使他们在接受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媒介信息为自己服务,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显性教育是将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出,隐形教育是指将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融合,贯穿在其他课程之中。

在内蒙古地区进行马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应该以马术学校为主,学校一方面可以教授学生骑马,驯马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应该培育学生对于马文化的认知和感情。学校有专门的传媒以及马文化工作者,在社会文化许可的范围内对传递的文化进行选择和改造。并传授媒介的基础知识,推广国际上对于马术运动的标准知识,让学生对马文化有国际化的意识,有走出地区限制的意识。在国外,马术学校和培养马术人才均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完整的考试晋级制度和整套复杂科学的管理体制。而在我国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族自身娱乐与比赛的工具。作为得天独厚的内蒙古,更应建立马术人才培养和专业,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马文化,内蒙古地区更应该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将马文化进行更好的宣传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苏日塔拉.科尔沁草原上的马文化[J].西部大开发,2011(8).

[2]庄晓东.网络传播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9

关键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2013年,教育部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级各类院校的建设实施意见》,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建构与传承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始在各级各类院校分学段有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来说,犹如重新发现一片思想政治领域新大陆,更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文化精神沃土。如何开发利用好这片深沉厚重的沃土,使之重焕生机、充满活力、孕育新生,俨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全新的课题。

一、高职人文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多年来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工具主义、技艺教育渐次成为其主流教育观,单向度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广阔视野和人文情怀。随着高职教育不断成熟完善,高职人文教育也不断被呼吁提倡,强调人文精神打底、综合素质提升,高职院校也积极着手尝试进行文化的重置和补位,但仅仅是局域性增添架构,论及传统文化这一蓄势待发的综合系统,在高职教育体系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启动。

(一)割裂人文建设,单向度锤炼工具人

高职院校发展前期,普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认为在有限时间里搞文化素质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的削弱和对高职特色的抹杀,因此将原有大学语文等相关人文课程删减殆尽,职业技能学习与文化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完全分离,高职院校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学生只专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成为单向度工具人而非全面人,缺乏综合素质学习养成,文化底蕴、道德品质相对薄弱。

(二)重视校企文化,双主体塑造企业人

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后,更多强调企业文化进校园,不断探索校企文化对接融合,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应岗位、具有职业精神的企业人。高职院校培养出企业人,但不是发展的人,学生缺乏再学习再深造后劲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三)发展人文教育,全方位完善传统文化

近年来,高职教育开始向内转,提倡厚德强能,提出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如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相应增设了影视佳作鉴赏、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语与修身、应用文写作等人文选修课程,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然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软肋和薄弱环节,尚未建构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体系,没有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材,缺乏文化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中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不足,因此需要全方位完善传统文化。

二、高职院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以德润身,提供道德启示和精神示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比较消极落寞,整体精神气质偏于颓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道德观念相对薄弱,亟待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而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和精神风尚,亦然成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修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三位一体”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高度重视个人德行修养,将个人修身修德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传统文化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倡导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孜孜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崇尚刚毅自强的品格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提倡诚信敬业、克勤克俭,鄙视侈奢享乐的生活态度。诸如此类丰富的道德精神,为高职学生重塑价值体系提供道德启示和精神示范。

(二)以文化人,积淀文化底蕴和传统精神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其相对薄弱的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到通过学习能力开发潜能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底蕴是锤炼和凝聚的一些基本思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升华,对一个人整体素质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补齐文化素养层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下具备突围竞争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学养,成为最丰厚的文化精神土壤,高职学生必须深入学习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根脉,陶养心性,通古博今,袭承中华文化精神,将其作为人生底蕴和成长底色,扎下深厚的人生根基。

(三)传承创新,开创新的社会风向和人文景观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方面要注重道德修养,注重文化底蕴,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更为重要。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要将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道德传统和人文精神移植并激活到这个多元的新时代,用传统精神重塑当代价值体系,在当代文化精神中追寻传统精神,将传统和现代精神有机融合,开创健康崭新的社会风尚。

三、完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及路径研究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做好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积极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打造一支文化功底深厚的教育骨干队伍;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熏染陶养学生;建立丰富开放的传统德育教育传播网络;建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在高职院校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在课程和教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1.开设人文课堂,尝试建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课堂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在人文课程体系中,尝试为学生开设必修或选修课,加深并拓宽诸如中国历史、儒家文化和古代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内容和文化视野,如在新生入学时,设立“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必修课程,为大一年级新生打下深厚的人文基础。近年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开设论语与修身、燕赵民俗文化、武侠文化等选修课程,“传统文化”类选修课程的增设,激发了高职学生浓厚的人文兴趣,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与此同时,地方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发掘并利用本地区厚重深沉独特的精神文化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如发掘保定城市的人文底蕴、历史渊源及革命背景等,尝试建构保定古城文化课程。

2.融合德育课堂,尝试建构德育课程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积极的道德教化、心灵启迪等教育功能,它深刻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思维观念、价值选择、道德情操以及心理健康状态,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财富。高职德育课程要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选择典型案例或经典故事,将传统道德文化、民族精神等巧妙自然地融入到思政德育课堂,拓展创新德育课程体系的文化维度。近年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心理教研室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独辟蹊径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将中华之“道”与西方之“术”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精神,在社团活动中强化传统文化意识,效果很理想。

3.编写高职传统文化教学教材,建构文化课程体系。传统文化强调道德、精神的教化与传播,高职院校要尝试结合高职特色,为高职学生量身定制教材书籍,编写高职文化教材,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而且也要将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职业综合素养相结合,使教学更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同时,在传统文化体系建设中,要遵循理性教育和生命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在强调传统文化入教材的同时,也要注重让校园文化生活充满传统文化的元素和意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语境、传统文化方式中,润物无声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

1.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实现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有效传播,一支博学多识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整合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人才资源,选拔培养优秀的传统人文课程老师,形成传帮带梯队式人才队伍;在高职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积极引进聘请技艺大师、民间艺人等特殊人才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调动一切师承的积极因素,确保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

2.加强面向青年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自身必须具备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当80、90后更多年轻教师走上讲台,他们的价值理念、文化修养、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并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质。所以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文化培训,每月组织一次传统文化集中培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多管齐下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进而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积极鼓励高职院校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机构,充分利用人文学科,聚集相关研究力量,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重点围绕提出“四个讲清楚”原则,致力于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等,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学理基础[2]。

(三)坚持人文环境熏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

1.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中熏染陶养。只有打造好书香校园,方能彰显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的气质和活力。一是开设经典读书班、国学诵读班,坚持晨读晨练、温故知新等传统学习习惯,激发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读书征文、文化演讲等课余活动,指引师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精神。二是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结合各自独有的校情校史研究,挖掘整理彰显特色的学科史和人物史,形成文化深厚、自成一脉的高职校园文化传统。三是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学者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课堂、进校园,解读传统文化精髓要义,传授传统技能技艺。

2.职业道德素质训练中植入传统文化。坚持传统文化精神,高职校园文化应首先从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素入手,从礼仪、人格、心理等方面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一是发扬传统文化重“礼”思想,开展职业礼仪训练。通过修身与礼仪必修课程、服务礼仪培训、职业礼仪大赛等,提升职业化仪态仪表。二是职业人格养成。开展“健全人格,提升职业品质”高职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推进传统文化吃苦耐劳、勤奋务实、自强不息、诚信善良等品格素质的养成教育。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从人格的建构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以维护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例如开展团体辅导,帮助高职学生从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深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培育优势、规避弱点;组织高职学生参加恋爱情感与心理健康教育讲坛,完善其恋爱观和感情观;此外,各年级还应进行各有侧重的心理辅导与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其求职提供依据。

3.第二课堂主题活动中传递文化精神。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丰富传统文化教育。一是利用特色社团活动传承国学精粹。成立如书法协会、纸艺社团、德新社、茶艺社、礼仪社、武术协会、象棋社等文化社团,开展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传承文化精粹。二是依托党团组织开展文化传播。利用学生会、团委、学生党支部等组织,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理论研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越挫越勇、助人为乐、精益求精的坚韧品格和传统精神。三是利用各种节点契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抓住新生入学契机,通过入学教育大会、班导师见面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入党启蒙教育、团队精神教育、学校规章制度学习等多项教育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加强毕业生文化思想教育,开展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与毕业生文明离校系列活动,如以“师恩难忘,母校难忘”等为主题的毕业生寄语恩师活动、师生茶话会活动、毕业班党员畅谈会活动。结合各种传统节日风俗礼仪,做好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传播。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

1.推进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网络化。在网络文化带来的全球视野和多元理念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正加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传统文化要想重新回归主流,成为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借势再起,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共享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尝试打造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或者在高职院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如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网络“博闻讲堂”,精选傅佩荣讲论语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视频,建设文化经典资源库,便于学院师生学习。高职院校要学会抓住合适的节点和契机,利用QQ、校园微博、公众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精品佳作,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2.建立开放互动的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网络。高职院校首先应尝试建立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高职网络文化示范中心等,占领传统文化传播的网络制高点,拓展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吸引更多的网络学习者。如目前一些示范院校设立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网站或教育专栏,推广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在线学习。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进行博客交流,采用飞信文化信息,用微信平台进行即时文化信息推送,利用网络空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互动等,实现零距离流畅沟通,达到人际和谐理想效果。其次,高职道德教育应积极向外部延伸,延伸到家庭,使更多的家长、教育组织、社会团体参与到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网络体系中,将学校的“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工作迈向社会化,从而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缩短对社会的适应期。第三,统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文化修养、行为养成、艺术鉴赏水平,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

(五)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当代文化不仅要继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实质,更要通过赋予新义、改造形式、增补充实、拓宽延展、规范完善等途径,实现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高职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4]。一是开展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建设。引进民间大师进校园,成立大师工作室,建立高职现代学徒制,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二是整理挖掘国粹,研究阐释新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如调研保定市拥有定瓷传统烧制工艺、顺平桃木雕刻工艺、曲阳石雕、易县易水砚、安新苇编画、定兴宫绣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引进对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是鼓励大胆创新实验艺术,不断提高文化与学术研究成果和文学艺术价值的影响,拓展传播渠道,创新文化艺术交流。四是创新载体和抓手。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面,高职院校要组织形式活泼、贴近学生、易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如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家风调查、品读校训、经典阅读、礼仪普及、大众讲座等形式,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刘雪静任焕茹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2]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2-25.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篇10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传承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初中阶段学好文言文是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我们优秀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发扬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一、通过提高学生素养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教学要充分展示和挖掘传统文化优秀文言文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地进行文言文教学,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和熏陶,长期的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自己的人生观。近现代无数名人的早期求学经历都说明了这一点证明,例如鲁迅,等,他们都是接受了扎实的传统文化教育,才为他们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传承着真、善、美的崇高道德标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使他们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是智仁勇三者,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强大的功能,努力引导学生在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通过静心阅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摆脱浮躁,逐步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利用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一些课堂教学活动,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通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我门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我们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单单以文解文,进行空洞的、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授课,不能再追求一切为了考试的授课目标,我们必须改变授课方式,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自己的任务,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只有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才能在教学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搞好文言文教学。学生才会受到感染和熏陶,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把文言文的学习过程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学习蒲松龄的《狼》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白,遇到人生中的一些艰难险阻,我们不能一味迁就、妥协,应该敢于正视问题,并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比如课文中说“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充分说明了“狼”作为一个敌人,他充满了贪欲,也表现了狼的狡诈。最后屠夫终于识破了狼的最终目的是吃掉自己,他勇敢与狼作斗争最终杀死了两只狼。我们中华名族自古就有尚武精神,有一种坚韧不拔和不妥协的气概,通过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要勇于直面艰难险阻,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断在人生的路上奋勇前行。

三、通过创设文化课堂情境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言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辉,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文言文与思想品德的直接以德育为目标的教育不同,他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教育。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就应该努力创设适合语文课堂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情境,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情境,还可以利用相关影像资料等,把音乐和文学有机融合,比如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古典歌曲,渲染一种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在耳濡目染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古色古香之美。

四、通过审美教育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存在于世间的每一瞬间以及每一角落,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和体会美,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美的体验,当然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感性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言文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吟唱等方法,通过感受美等多种教学手段触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言文与美术相互渗透是文言文的又一大特点,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让学生用直观的画面表现文言文的内容,这也不失为一张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充满学生各自审美特点的作品纷纷涌现,是因为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的结果,学生借助直观的画面,文言文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

总之,中学文言文教学对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通过提高学生素养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创设文化课堂情境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审美教育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高超,《文言文教学目的及误区浅探》[J],语文教学通讯,2005

[2]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J],语文教学之友,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