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一体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9:52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2]。高中与大学时期是统筹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劳动品质形成和塑造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和融合剂,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营养液。通过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意义

1.1是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热点,如何更好地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部署落地落实,需要以推进一体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为统领,以思政共性内容建设为融合点和着力点,有效搭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平台,才能破解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存在的难点。当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逐渐被广泛认同。然而,我们要看到,各大中小学普遍存在没有开设独立劳动教育课程及缺乏专业劳动教育教师等现象,这些滞后现象阻碍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劳动教育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动主线,通过坚持将劳动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结合,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推动劳动教育高效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实现两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促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1.2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渠道。长期以来,大学和高中思政课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以及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导致两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同时,两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对各自授课对象的身心特点和规律等并不熟悉,这些因素影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实践检验证明,劳动教育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渠道,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授的劳动实践理论转化为内在自我标准,提升自我劳动品质和素养,进而转变为外在自觉行为习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力举措,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劳动实践教育形式,引导和帮助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习惯,提升整体育人效果。通过劳动教育连接纽带,实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突破,打通两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的难点,切实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1.3是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学校对学生培养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按照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大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者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多措并举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校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的正确劳动观念。当前,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在学科融合上下功夫,打通大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的“任督二脉”,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方法,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内涵,推动劳动实践教育创新升级。只有让劳育筑牢学生思想之魂,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才能追求其它方面素质发展。纵观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小学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初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高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到大学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3]。不同学习阶段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与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两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解掌握劳动教育知识。

2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现状

2.1劳动教育重视状况与两学段课程建设要求不统一。当下,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但在高中与大学两个学段存在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认知存有偏差、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这是由于两学段思政课教师欠缺劳动教育相关知识,进而在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长此以往,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教学改革和学生整体素质提升。高中和大学是劳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价值取向。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受到高考的压力,更注重思政课理论的灌输及学生成绩考核,忽视劳动教育对高中生健康身心塑造的作用,缺乏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及基本劳动技能。大学思政课教师受到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压力,更注重书本理论知识讲解,对劳动教育理论讲解及劳动意识引导。同时,高中与大学两个学段劳动教育衔接存在教育理论滞后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师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互动,难以满足两学段学生对劳动价值教育的期求。2.2劳动实践教育与两学段课程资源保障不协调。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当下,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教育在资源保障方面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学校劳动教学基地匮乏、校外劳动实践场所缺失及家庭劳动实践观念错位等。从学校方面来看,没有固定的劳动教育基地,主要是组织一些校园文明志愿者活动及“三下乡”活动,学生劳动实践活动较为单一,参与人数较少。同时,两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是对劳动历史观方面的教育,缺乏对劳动生活观方面的教育,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思想上难以产生认同,参与劳动实践的欲望降低。从家庭方面来看,很多学生家长的劳动观念错位,一味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劳动技能培养,没形成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正确的家庭劳动育人导向有待进一步提升。2.3劳动教育激励评价与两学段课程教学评价不同步。当前,在我国大中小各级学校之中,存在部分学生主体能动性弱化、劳动教育目标、内容及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3]。开展高中与大学思政课的劳动教育评价,不仅有利于两学段思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拓展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调查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形式单一,很难做出有效的教育评价。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未能引导部分高中生明晰自身劳动主体地位。大学在实施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过程中,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育评价激励的作用,仅通过一些零散的课堂评价和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评价方式,没能形成科学、规范、具体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导致两学段劳动教育通常被边缘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发挥好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能及时纠正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难点。

3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路径

3.1推动劳动教育融入两学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根据两学段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找准两学段思政课教学融合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要体现出高中与大学两学段劳动教育的衔接性和多样性。一方面,高中思政课要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学内容要适当融入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注重校内劳动模范人物宣传,最好用身边劳动模范事例激发高中生认清劳动价值、增强劳动使命、勇担劳动任务。同时,劳动教育课堂要拓展至家庭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高中生在家庭多承担家务劳动,参与校内外各项劳动实践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劳动本领。另一方面,大学思政课要帮助大学生厚植劳动情怀。大学思政劳动教育课,要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为基础,理清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劳动创新思维,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劳动创新意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本质上高中与大学两学段劳动教育具有一致性,共同致力于塑造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有助于劳动教育有效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设体系。3.2搭建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平台。针对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课衔接不充分,要搭建两学段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发挥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教育作用,以学生实际劳动需求为本,营造良好劳动氛围,形成家校社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一是,高中与大学要围绕校内劳动实践教育目标,统筹协调校内各方资源,建立完备的劳动实践基地,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弘扬劳动模范和宣传劳动英雄活动,营造校内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同时,要提升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教育理论课教师培养质量。面对两课程思政课教师在劳动教育理论素养方面薄弱的现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授课,解读最新的劳动教育理论,助力其理论能力和劳动能力的提升。二是,要引导家庭认清劳动教育的主流价值,避免产生错误的劳动阶级思想,并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劳动教育政策,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家长要以身示范,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各项劳动,帮助孩子掌握各项家庭劳动技能。三是,要积极联系社会组织,利用社会组织资源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协助,打通家校社劳动教育的阻碍点,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机构组织的一系列志愿活动。通过家校社三方共同协育,拓宽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劳动实践技能。3.3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根据高中生与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课堂表现及课外实践等情况,建立科学详细的劳动教育过程评价标准。一方面,构建劳动教育多元化评价主体。针对劳动教育评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作为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老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的过程性评价,也包括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要改变当前关于劳动教育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重视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较总结性考核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目标。另一方面,构建科学的过程性评价标准。目前劳动教育评价以理论知识掌握和课外实践体验为评分标准,欠缺具体实施细则的评价。比如校内志愿活动加分数、班级搞卫生分数及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标准分多少,没有具体的明确分数,这种较为粗糙的评价方式很难激发学生长久投身劳动的积极性。因此,要根据学生在劳动贡献大小,精心核定劳动教育各环节分数,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考核奖惩制度,每个月公布评价结果,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3.4构建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保障体系。当前,制约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困境,根源在于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战。现阶段思政课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目前思政课的组织形式尚未能够做到大中小各学段的有机联动有关[4]。因此,要创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组织,打破两学段思政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双方思政课教师交流与联系,融通两学段思政课教学平台。一方面,打破区域内高中与大学两学段教学隔阂,推动成立区域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学团队联盟,并下设两学段思政课集体备课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工作小组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建设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共促的交流平台,实现两学段思政课教师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构建高中与大学学校内部劳动教育教学共同体。通过定期召开劳动教育专题座谈会或论证会的形式,以着力解决学校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目标,形成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以期实现劳动教育更高效地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2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活化;前植式劳动;即时式劳动;后延式劳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07-03

一、现状扫描及问题归因

高等学府本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之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校园中学生的文明素养却遭遇了大幅滑坡,一些不良行为日渐增多,校园中“低头族”和“啃老族”的学生数量日益壮大。据有关调查统计,大学生92%使用智能手机,每人日均紧盯手机屏幕3小时左右,课堂之上的“低头族”也不乏其人;“啃老族”大学毕业生已经扩大或前移到了部分在校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交往圈中请客聚餐消费过高、恋爱成本感情投资居高不下、非理性攀比消费支出惊人等等。网络技术在支撑学子们更便捷获取讯息的同时,也阻断了与他人躬身交流沟通的能力,课堂上的“低头族”们,沉湎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自娱自乐,不尊重教师劳动与付出,折射出目前高校学风建设、思想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自身没有断奶、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的“啃老族”们,视家庭和亲人的付出为理所应当,挥霍、坐享父母劳动成果而毫无歉意内疚之情,更是将爱劳动与善感恩的传统美德抛在了脑后。“破窗效应”中的部分大学生,集中反映出了劳动观念淡漠,自理能力不足,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未形成等诸多问题。

劳动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部分大学生不热爱劳动的种种现象,笔者认为其形成原因是多维度多方面的,既有个体主观原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既有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家庭、社会的深度影响;既有生源地城乡区域差异,也有男女性别差别等等。

第一,源自家庭教育方面的深度影响。来自城镇经济宽裕家庭的独生子女以及“官二代”、“富二代”们不爱劳动的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并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衣食无忧,有求必应,几乎所有生活事务全由父母亲人包办代劳,家务劳动从不动手承担,父母的辛劳从不关心体恤。而父母的百般宠溺与宽容又时时固化着他们追逐享受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劳动能力日渐下降,感恩意识淡薄。

第二,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不良熏陶。随着改革开放深度推进,社会多元文化日益融合,国际化视野中的高校青年学生,正兼收并蓄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与声音。但是在域外强势文化面前,部分大学生过于崇拜西方文明,盲目跟风,流连于洋风洋节洋生活,淡化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忘却了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的朴素道理,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被摒弃,个别学生终日沉湎于网络世界、追逐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心安理得。

第三,囿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教条呆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颁布各项政策,对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应该说在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时期,学生的体力劳动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但是在今天改革开放中得到极大发展的高等教育,仍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劳动教育被弱化和边缘化。不仅劳动教育内容空泛,劳动形式和方法也显得呆板乏趣,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与提高。

在这种倒逼机制下,笔者认为,劳动教育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创新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全面提高新世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二、消除破窗效应的对策探讨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1]在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中应该树立劳动教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生活是劳动教育的源泉。生活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和生活水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才可求到的教育”,[2]生活是教育的活力之源,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就不能离开生活。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不能和生活脱节,必须紧密联系生活,以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为教育的起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教育的养料。高校重视和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劳动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回归大学生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高校只有实现劳动教育生活化,只有实现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趣味化、多样化,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们在劳动和感恩中体验感悟到幸福与快乐,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们懂得劳动创造美好梦想的人生哲理,才能寻找到消除“破窗效应”的根本良策。

第一,补上家庭劳动课。与家风家训相融合,与学生家长相配合,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前植式劳动”,补足补齐成长过程中缺失掉的家庭劳动一课。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3]“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常态下和谐社会大力倡导的家庭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家庭教育的肥沃土壤,才能根深叶茂,生机无限。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职业教育的突出优势是,它靠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灵琴弦,扣的是人生第一粒纽扣。作家老舍先生认为:“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对人的亲情影响离不开规劝、褒奖与提醒,但成效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体力行、躬身示范,正所谓“三分靠说,七分靠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家风淳正、相亲相敬、和谐温馨的家教环境成长的人,一定会在耳濡目染、润物无声中增强共同的价值认同,实现优秀道德润泽与传承。有鉴于此,我们在“前植式劳动”教育过程中,具体做法是:精心设计“我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主题班会,通过学生在校撰写“家务劳动承诺书”,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劳动、懂感恩,广泛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我帮爸爸干农活”、“我替父母看亲戚”、“我为爸妈分忧愁”等系列家庭劳动。这是一场体验式的劳动,其劳动的最大实效是让学生深刻感受父母的辛劳、体验家庭的责任和传递亲人间的温情。这种体验式劳动,最大优势在于学生情感上的真情倾注和投入,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心态,让独生子女大学生担当起家庭的责任义务,在劳动中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懂得珍惜,增进亲情。

第二,抓好学校劳动教育环节。与学生自理能力提升相协调,与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相契合,积极组织大学生大力开展“即时式劳动”,抓常、抓实、抓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劳动进行时和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即时式劳动”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各类课外实践,包括自理状态下的个体自我服务性劳动与合作状态下的奉献他人集体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体现为大学生个体涉及衣食住行等生活化的劳动内容与劳动行为,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躬行,遏止并逐步消除依赖父母、依靠同学的心理惯性。其劳动载体是寝室个人内务整理、服装清洗、个人自主学习安排等等。集体性劳动体现为集体协作和团队合作,在劳动合作中增进友谊、加强交流,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失,其劳动载体是教室、寝室劳动值日、校园区域卫生保洁、校内社团活动组织及服务等等。“即时式劳动”是在校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时期,是学生能否形成正确劳动观和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一步,作为辅导员必须抓细抓实。

第三,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相一致,与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相契合,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后延式劳动”,驰而不息地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载体与平台。“后延式劳动”是指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与责任担当作准备的综合性实践劳动。诸如“劳动进社区”活动、“手拉手结对子送温暖”活动、“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活动、“植树节”开展的植树活动。“后延式劳动”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前参与的劳动,对于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奉献社会、担当社会责任做了必要而丰厚的心理、能力与才干储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实施劳动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第一,高校劳动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尚人格的基本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勤劳勇敢,勤俭持家是本分。高校理应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发挥家风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培育青年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提供丰厚的文化营养。

第二,高校必须创新劳动教育载体,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凝练劳动教育特色。高校应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重点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做到“内化于心”,然后才能“外化于行”。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劳动,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思想上要认识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行动上要清晰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就是普通劳动者,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第三,高校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完整的教育体系之中。劳动意识与劳动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实施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应把劳动教育纳入完整的教育体系之中。在操作层面上要贴近生活、回归家庭、走向社会,采取综合实施策略,从细处着眼、实处入手,才能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3

一、“以劳立德”融入小学教育实践的意义

在实践中,将劳动教育理念与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相融合,促进了小学生思想道德学习观念的内化,实现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背景下,确立“以劳立德”理念的全新教育方式,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的独特之处,探讨劳动教育与德育的正向关联效应,对于创新教育教学意义显著。

二、小学生“以劳立德”教育的现存问题

“劳与德”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备受党和国家关注的教育话题。进入21世纪后,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仍然存在德育理念相对落后、小学生思想道德课程设置不合理、思政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德育考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另外,劳动教育更是浮于表面,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置循规蹈矩,缺乏新意,忽略学生特质教育的根本思路。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劳动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发展正处于瓶颈期,因而只有将德育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小,才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在遵循小学生道德认知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师资水平,科学地调整道德课程内容,将德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地实现“以劳立德”。

三、“以劳立德”理念下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途径

(一)合理设置劳动育人课程培养方案

1.转变劳动态度,提升道德情操。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或消极的倾向性即是他们的劳动态度。不同的劳动态度外化为劳动行为,教师应践行特质化教育方案,因材施教地展开品德教育,站在学生视角看待问题,逐步建立情感共鸣。对于思想与行为偏激的学生予以鼓励与认可,细查其心理缺失或敏感症状,逐步走向学生,辅助其接纳善意并予以反馈,进而激发其道德意识。切勿过早定性问题学生,阻碍其劳动观念的建立和形成,可尝试委以班级责任的担当,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2.提高知劳能力,坚定道德意志。夯实劳动教育的观念,树立不断实践、不断纠错、不断进步的劳动意识,将学生品德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劳作中去,帮助小学生深化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必须要经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的思维模式,同时在劳作实践的挫折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脚踏实地、不为虚名等品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坚定道德意志养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3.改变劳动习惯,外化道德行为。劳动习惯是培养个体的精神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有力推手。劳动教育仅仅依靠灌输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践行劳动行为,改变劳动习惯。通过小学生劳动实践技能的培养,逐步形成自我管理基础劳动习惯,以劳育价值的正向发展促进良好德育价值观的树立。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还要促使学生将辛勤劳动、踏实肯干的劳动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通过劳动实践最终实现学生在道德品性的“知行合一”。

(二)践行多元课程模式

1.学科内容多元化。多元课程模式将劳动教育课程赋予跨学科属性,多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向学生传达更多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学校应以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为载体,主要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将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元素纳入授课内容之中,如将劳动教育融合于历史课、自然科学课等学科课程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劳动意识和道德素养,提升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特质,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内容多元化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以劳立德”的教育目标。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隐性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德育范围内的教育价值。对于小学生而言,采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深化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显性课程即为传统课堂教学,通过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收获教学实效性成果;而隐性课程则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实践基地的文化展览、讲座、劳动周、劳动节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被熏陶、被感染,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另外,劳动教育应当设置一些活动及实践课程,即发挥第二课堂的开放式教育功效。如,多元化主题的“尊重普通劳动者活动”、志愿者团队类型的多操作性活动以及“换客易物”特色校本课程等,以便学生将思想道德理论运用到实际劳动之中,运用多元化的实践课程,感受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渗透于劳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更为开阔的视角理解劳动教育的作用,进而强化“以劳立德”的教学主题。

(三)多方协同共建“以劳立德”教育培养模式

1.家校合作,助推“以劳立德”。理想的劳动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养成离不开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培养方式。父母的榜样作用与学校端正的思想品德教育共同促进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劳动态度形成。小学生无疑会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的影响,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切勿宠溺孩子,阻碍其劳动技能的习得。与此同时,学校方面应当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劳动模范竞赛、我是创意小能手、小小雷锋主题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道德意志。2.社会助力,拓展多维育人模式。思政教师承担实施劳动教育和德育的重要职责,其专业水平决定了小学德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合格的思政教师应当具备全面的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知识和较强的教学技术。此外,教师具备独特的劳动教学艺术和创新性劳动教育观点,更加有利于高效率地推动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在全社会开展“以劳立德”主题的宣传,学校除了聘用专职劳动教育和思政教师外,还应当借助社会新鲜“血液”催化思想品德与劳动教学成效。聘用校外劳动素养和道德素质高的优秀人员作为教学顾问或名誉教师,以转变“教与学”的视角,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思维布局,通过教与学模式的立体化构建,强化任课教师的育人素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合力,打造校园内外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德育环境,全方位协同营造“以劳立德”的教育氛围,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正向成长。

(四)规范“以劳立德”的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4

对于学生来说“,生产性身体”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劳动的身体,也就是劳动教育的问题。中央教科所徐长发研究员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脉络。建国初期,借鉴了解放区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制度,举办了各种工农教育学校与机构。1953年到1957年,开始借鉴苏联教育模式,要求加强劳动教育与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教育部随之明确规定初、高中需增设劳动科。20世纪60年代之后,劳动技术教育成为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1978年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1993年之后素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肯定,使劳动技术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和建国初期及随后一段时间内高调宣扬的劳动教育相比,当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表现得尤其“低调”,以至于在很多学校难见劳动教育的痕迹。虽然2001年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劳动技术教育[6],但劳动教育并没有受到一些学校足够的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也开展得不够理想。学校教育与劳动的疏远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担忧,并对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激烈争论。担忧与论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劳动的特殊意义。劳动除了可以“安顿”学生之浮躁外,还可以促使认知的转型、情感的丰富和美感的产生。

1.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心灵的宁静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经济增长方式中的“虚拟”权重不断增加,刺激着人们以创意与冒险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生产机制中的无处不在的竞争与分工消解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感,越是人多的地方“孤独”感愈发强烈。在上层意识领域,“宏大力量”的召唤开始变弱,人群的离散性持续增强,公众目光从集体意识转移到个体利益和诉求之上,形成了光怪陆离的个体生活“怪象”。由生产和生活图景构成的认识局面随之发生根本改变:连续感、整体感、普世感、集中感、永恒感与崇高感被逐步解构,人们只能以片段化、局部化、本土化、分散化与庸俗化的视角诠释周围的世界。总之,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机制、意识形态、认识范式与文化心理等现状不断地生成“驿动”的生活图景,浮躁与急功近利弥漫到各个领域,实在感、稳定感与充实感的“机会成本”不断加大。在马克思的世界观中,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是人与社会之本质体现,身体存在的本质就是自觉自愿地裹挟着自身“冲入”到劳动中去,以此区别动物的肉身存在———劳动的身体就是“人”的身体。当代人群浮躁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丧失了“劳动精神”,疏远了劳动而且体会不到劳动之德、劳动之美和劳动之愉悦。在布迪厄的身体研究中,社会划分以符号化形式作用于身体,引起身体资本而使其参与了社会阶层的区分。工厂、作坊、实验室、田间和地头等“生产性”场所常被理解为低端场所,其中的工作者被认为是身体资本化程度较低的“蓝领”或者“农民”。人群涌向能够促使身体高度资本化的工作场所,而这种场所往往镶嵌着巨大的压力与高度的控制,常常在制造紧张与胁迫感的同时炮制出漂浮与失落感。与这些场所盛行的心理困惑相比,低端劳动场所中身体的投入暂时终止了意识中的各种纠结,更容易让人们满足,内心更为踏实与平静。

2.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认识的转型

“如果没有拟人说,人类将难以在世上立足。假设人们彻底地抛弃拟人说,世界至于我们将变得比任何一位神祇更为陌生。因此拟人说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最根本的反应方式:它是人类在建构其自身、建构其世俗组织及神祇系谱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力量。”[7]“拟人说”的本质是以人的形象来描述人以外的宇宙与社会。在原初社会,人类无法忍受“未经勘定”的世界,因为那样只能让人们置于无尽的未知和黑暗,因而人们将世界和社会构想成为一个巨大的身体,从熟悉的身体结构组成推衍出陌生的世界、社会以及动物的种属类别———也就是所谓的“体现逻辑”。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知识观的变化,这种朴素的认识论开始逐渐被那些可计测之物,如数据、线条、符号、代码、指数等所取代,但“拟人论”并没有彻底退出认知领域,而是广泛存在于语言、文学、艺术之中,悄悄蜷缩在思维深处,默默发挥着作用。这种由奥尼尔所提出的身体摹状认知策略与我国学者提出的“体知”具有相同的意蕴。“体知”是杜维明先生在1985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建构儒家特色的知识论,即“默会之知”或“身体之知”———一种“无法用命题性语言来表达”的认知方式[8]。学校教育中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模拟知识发现的过程,具有高度符号化与简约化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与抗拒。劳动教育增强了认识的自然性、生活性、实在性、鲜活性,赋予学生体知的机会:学生以自己所熟悉的身体形象、身体组织结构、身体的远端近端、身体功能等为认知中介,以联想、类比、隐喻、拟人的方式拉近陌生的世界并对其进行分类、组织与演绎。按照分析哲学的观点,在人文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存在着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地带。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感觉的综合能力去把握它们,却无法充分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它们。劳动中的体知使学生有机会发现符号化知识中受“语言的界限”过滤的部分,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3.劳动中的身移与情感生成

赵立行教授在《忧思现代文明的另类视角———读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一文中,深刻分析了桑内特关于建筑与身体/文化之间的关系[9]。在桑内特剖析视角中,希腊以降的城市发展史和身体形象(器官)紧密联系,身体形象(器官)分别对应着人类历史上城市理念和类型。在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时代,人们以“声音”和“眼睛”来参与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并通过城市形象规训身体行为。希腊人注重声音,因而公共集市、公民大会场、普通居民的房顶,都是聆听和发出声音的地方。开放、易于沟通、便于声音传播是一切建筑的设计基础。在声音的召唤中,希腊人更加关注集体和城邦的利益,体现出一呼百应的公民精神。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更注重眼睛,因而罗马建筑往往注重中心、一致与秩序。无论是万神殿、竞技场还是被罗马征服地区的城市,都体现出对眼睛的驯化,以此将威严、永恒、秩序的观念浸透到人们内心。查德•桑内特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劳动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物质空间与人类情感具有隐秘的联系:“置身”广阔空间中的人群渴望接近与交流“,置身”封闭拥挤空间中的人群感到疲劳与烦躁“;置身”公共空间的人群会倾向于开放与接受。劳动中的身移就是将身体置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之中。在敞视的、封闭的、安静的、拥挤的、整齐的、凌乱的、神圣的、世俗的劳动空间中———极目远望、贴身观察、低头沉思、环顾四周、正襟危坐、挥汗如雨、诚心正意、自由穿行会在身体的空间抛入与空间信息的反作用中生发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p#分页标题#e#

4.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审美体验

“美是什么”一直是学术界孜孜以求的目标。除了传统的形式之美、心理感受与象征美之外,还有学者从其他的角度审视了美的本质。林赛•沃斯特认为,许多世纪以来,人的意识系统一直在建立自身的保护网络以回避那些不受欢迎的体验。美学冲动往往产生于人们回避令人烦恼的体验的过程中。人们允许自己为一些没有效应的行为所控制,从而把注意力从他的生活重心中转移开去。在真正的艺术体验中,人变得飘忽不定并且不再控制一切。艺术的感动对于接受者的作用力就是使他的精神世界出现某种程度上的神情涣散状态[10]。长期湮没在“符号化”空间中的学生,容易失去积极敏感鲜活的情感表达与感受力,进而失去感受美的动力与美学品味,也就容易被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劫持着走向浮华与颓废。青少年希望摆脱社会规范对身体的束缚,但却会在工业商业设计的美学标准中失去自我。“90后”、“新人类”“、沙玛特”“、哥特式”等青少年群体把身体视为抗争与表达的地点,但却在身体的设计、装饰、修改、自然权利等方面走得太远。在奥尼尔的分析中人际关系、政治力量、社会伦理风俗、商业机构等都参与了身体的规训与设计。将身体投入劳动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让身体摆脱上述各种力量的控制而进入“无欲无念”状态,以此来建立自身的“保护网路”,回避那些令人不快的体验,从而体会劳动带来的“神情涣散”和让人激动不已的“美学冲动”。

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与现状看,劳动教育的定位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人呼吁在学校中实施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视为教育内容;欧文和马克思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把劳动作为教育方式;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课程的分支。从劳动技术教育角度看,很多国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我国劳动技术教育要求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个别省市制定的劳动技术教育具体化到细枝末节,如《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用各种布料设计制作各种新型小布艺、服饰作品,学习机缝的基本方法;学习刺绣、编织、服装裁剪的基本技能”。澳大利亚在初中开设商业原理、农村簿记、速记、普通商业研究、家政、木工、金工、制图技术、农工机械、畜牧业、农业等[11]。德国则为学生提供了分年级的机器的操作与工具使用、工业生产、经济方式、家政和职业等方面的技术[12]。在劳动教育定位不够稳定而劳动技术教育又越来越细化的情况下,就有必要梳理统领劳动教育的核心线索,寻找内在各种劳动形式中的统合精神。尽管我们习惯于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区分开来,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非是没有交集的两种劳动”[13]。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只不过是劳动的两种具体的“类”。统合劳动的精神就是蕴含在两种“类”之中的“共相”:包含着意识的身体或者说包含着身体的意识,一起创造出了价值,具有了主动性、积极性、生产性、生成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在于谋求劳动技能的提升,而在于通过劳动教育改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灵魂。

三、身体视域中的劳动教育策略

从身体角度探讨中小学劳动教育策略,不是对当前劳动教育形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希望拓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组织视野,赋予中小学劳动教育新的内涵与外延。

1.构建系统身体训练的谱系学

长期以来,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不断地发生矛盾。形式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活动开发人类感觉器官功能,实质教育则强调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从形式教育的立场来看,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一种很好的身体开发途径。中小学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着不同的目的:职业技术旨在劳动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小学劳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动手能力”的关注不仅要放在“实际操作”之上,还应该关注“动手能力”背后的意蕴———“动手”以“动眼“”动耳”“动脚”“动身”为支撑平台。也就是说“动手能力”是建立在身体各部分功能的充分发挥基础之上,其他身体部分“动能”的缺失都会导致“笨手笨脚”状态。为促进学生身体与器官功能的平衡发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妨将身体训练图谱纳入视野,以不同语境下的身体规范为目标计划性地开发学生“眼睛”、“鼻子”“、耳朵”、“四肢”、“身躯”等身体部位的功能。

2.丰富劳动教育的身体参与空间

劳动教育中身移是世界各国流行的做法,除了可以在教室内进行劳动教育外,还可以进入“家庭空间”,如美国、加拿大、丹麦、捷克、泰国、肯尼亚、芬兰、印度、阿曼、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伊拉克、新加坡、埃及、尼日利亚、苏丹、坦桑尼亚、冰岛、苏里南等国家实施的“家政”教育;“园林空间”,如加拿大、韩国、尼日利亚等国实施的“园林教育”;“山林空间”,如朝鲜、苏里南等国实施的“山林”与“林业”教育;“渔业空间”,如尼日利亚、苏里南等国的“渔业教育”;“农村空间”,如巴西、阿曼、伊拉克、以色列、津巴布韦、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苏里南等国实施的“农业”与“农业实践教育”;“饲养空间”,如印度要求学生“打扫农村鸡场与牛圈”的规定和尼日利亚的“家禽饲养”“;建筑空间”,如苏里南的“建房与木工”;“市场空间”,如德国要求学生在“附近市场”里进行劳作、马来西亚为培养学生“买卖态度”而进行的“商业实习”等[14]。

3.减少劳动教育中的压迫性环境与因素#p#分页标题#e#

中小学劳动教育既有组织性又有非组织性的特点。组织性体现在劳动的目的、计划、过程、时间、地点、安全保障等,都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精心设计。非组织性指的是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时刻处在教师监控之下,而是有一定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变换身体姿势、移动身置、补充身体能量、暂停或继续工作等。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的投入会触发不同方向、不同纬度和不同程度的思考、追问、灵感与情感。这是一种发生在身体内部的自为的认识与情感过程,外界无法侦测,难以监管。不适当的外部干涉会扰乱、中断、终止这种思维与情感过程。消除压迫性工作环境、减少教师的过度指导并降低竞争性要求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生活、美学与伦理价值,还可以促进学生顺利舒畅地进入“体知”状态。

4.劳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身体充盈灵魂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5

论文关键词:劳动异化,教育异化,教育改革

 

劳动异化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引入哲学领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唯物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劳动异化是个历史的过程,每个社会阶段的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公有,才能消灭劳动异化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劳动异化

1、劳动异化含义

马克思研究劳动异化是以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和分工为着力点,《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中提到“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1]分工和财产私有是表述同一件事的同义词,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结果。

劳动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劳动主体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外在于自己并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的物体,是一个用以表达本质的存在,主体向客体转化关系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为了生存从事劳动,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物支配了工人,这就是劳动异化。

2、劳动异化内容: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产品是工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教育异化,体现工人体力和智力的外化,应该属于工人所得。但是在资本私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不归工人支配,成为资本家奴役工人的工具,劳动产品成为工人的对立面、异己力量而存在,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相异化。

第二,劳动自身的异化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劳动中,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劳动是人愉悦的活动。[2]但是,如果劳动是外在强加的,劳动者不得不进行的一种压迫劳动就是劳动自身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无所有的工人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体力维持生活,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剩余价值压缩工资、延长工作时间,把劳动自身异化的程度激烈化。第三,人与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是在于人的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身劳动把本质力量对象化,体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证明自身是类存在物。但是劳动本身异化,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变成了动物的活动,人类失去了自身的类生活和类本质。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劳动自身、人与类本质的异化直接造成了人与人的异化。导致异化的劳动活动本身是作为独立于人以外的异己力量而存在,产品和活动本身也属于人类以外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是劳动者之外的另一个人或一些人。[3]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存在物是资本家,工人和劳动产品都异化为资本家这个异己力量,成为资本家剥削奴役工人的工具。

二、教育异化存在的表现和原因

劳动异化概括起来就是物支配人。教育异化就是教育活动支配了学生、老师杂志网。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异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劳动异化的内容相对应。劳动异化不只是在资本主义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存在,不只是存在于经济领域,其他领域也存在比如教育领域。

1、教育异化存在的表现主要是四点:

第一,考核目的异化

教育领域,考试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考核手段,分数只是一个学习成果的指标,然而现实生活中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老师绩效的硬件、学校名次的标牌。每年高考志愿报名,各大学排名、分数线划分揪动全国人民的心。考上重点院校成了无数家长、学生的梦想,每年都有因高考失利导致自杀的事件。分数成了奴役教育的手段,处于教育的对立面、异化的产物。应试教育奴役了数代人。

第二教育异化,学习本身异化

在教育界劳动自身的异化体现在,延长放学时间、增加课外作业、参加课外辅导、分数奖惩制等手段。学习对于学生应该是自由获取知识的手段,这一过程应该是愉悦的。但是外在的强加、考评,使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异化了的劳动。

第三,学生与学习活动异化

在教育界这种异化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流行“60分万岁”的口号,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60分是掌握一门学科的底线,也仅仅达到了解的程度,而不是掌握甚至突破。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了维持学籍的一种消极活动,失去了目标。第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异化

在教育界不能说剥削奴役,但是学生优秀的考试成绩往往被夸大为某学校、某培训机构或某老师的成果,从而提高知名度、增加生源。冠以“小清华”、“小北大”之称的学校,学生削尖了脑袋要考进去。学校、老师的职责是培养优秀的学生,而不应该成为挣取名誉的筹码。教书育人的活动异化成挣取名利的手段。

2、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教育异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教育异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教育资源有限。

虽然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教育资源有限而且分配不均,学生想接收高校教育必须经过选拔考试。目前高校在扩招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考试的目的由深造演变为争夺重点院校的优秀教育资源。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成了中国各地学业最优秀学生争夺的靶子。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商品经济,讲究效益,注重激励。

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更多的优秀资源分配在核心城市,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中东部经济发展快,人才利用率高,效益快。改革开放,一些学术腐败、拜金主义、沽名钓誉等现象出现在教育领域,导致学习目的功利化,成绩名利化等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教育异化。

第三,绩效奖励制扭曲。

每年中高考、考研成绩出来时教育异化,满校园贴满了喜讯的彩条,广播里都是捷报。政府、媒体奖励、报道名校、模范老师、各科状元,从精神奖励到物质奖励不等。如果学校有考上北大、清华等重点院校的学生,学校、老师、学生会有几千到几万不同档次的物质奖励。这种奖励由鼓励异化为欲望,学校间、老师间、学生间的努力异化为名利的竞争。各学校间竞争名誉,学校向老师要业绩,老师向学生要名次,学习、分数异化为功利的筹码。

三、改变教育异化,实施教育改革

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每一个社会阶段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都有新的要求。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前,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每年毛升学率只有5%左右,扩招之后招生增幅42%以上。扩招前,学校的教育方式多是死读书,读死书。应试教育突出,学生成了那个时代教育的牺牲品。1999年以来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高校扩招了但也有一些弊端。我国一年所需学术性人才大约10万人,而每年有50万研究生涌入社会,这种“千人一面”、“一刀切”的招收、教育模式在21世纪已经过时。分数不是一个人能力的标签,分数奴役了人。近年,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举措有所成效。

1、教育管理去行政化

教育去行政化。学校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自主权。教育部要向省级放权,地方政府要向学校放权,学校向教师和学生放权杂志网。新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她们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比如带学生春天踏青、外国人自愿导游活动等,学校应该鼓励用于教学活动中,为教育界注入新的血液。这才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活动才能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色。

2、加强学术交流互动

我国教育机构要改变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各高校和研究所要改变传统的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传承一家学术,但是更容易落入僵化、保守的怪圈。现在我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被体制层层分割,高校和企业、外国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必须加大学术交流避免学术名利化。

3、考核制度的多元化

第一,招生考核方式自主化

考试制度的改革在技术层面上是有限的教育异化,最主要的还是招生方面的改革。自主招生选拔是由高校自行组织,分笔试、面试两部分。学校跟学生直接相互选择才能实现人才资源最优化。2010年我国80所知名高校进行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在招生方面打破了传统国家统一招生模式。这种模式更利于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体现人本思想。

第二,学校、老师绩效考核多元化

学校分档次,班级分快慢,老师分高低等最初只是为了激励,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现在演变为功利、名利的筹码,更多在于分数、名次是绩效的唯一硬件方式过于死板。学校把学生培养模式全面化,德智体美兼顾;老师把教育模式具体化,突出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学生把学习娱乐化,享受学习过程。人才,先成人后成才。绩效考核要多元化,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为准。

中国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利益分化可能产生各种矛盾。在教育领域,有些人急功近利出现学术腐败等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在一定时期、某些人中存在异化现象就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活动。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高,一些异化现象的存在是正常的。

在人类被物化的当代,研究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有助于解决人的各种异化现象及诸多发展问题。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又是通过人的发展得以体现和衡量。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指导,解决教育异化现象,实现人、自然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6,(5):37-38

[3]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6

摘要: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农村劳动人口转移至城镇工作,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其成为城镇劳动力,并适应城镇生活。通过梳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高校)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宁波为例”(项目编号:2015SCG084);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L2014B006)

作者简介:谢秀琼,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现当代文学;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教育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10-04

城镇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区域流动,到岗位流动,再到城市生活的融入,城镇化的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一般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可分作本地农村人口和外来农村流动人口,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本地农村转移人口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及高职教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

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岗位之间的转移。职业教育如何作用于劳动力转移,需要进一步探讨其生成、运作机制,才能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服务于农村人口城镇化,促进教育与县域、城镇的互动发展。在诸多的劳动力转移因素研究中,“推—拉”理论认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吸引作用;另一方面,农业技术革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具有推动作用。两者互动释放出的强烈信号,即农业收入低于其他产业而产生的利益差异驱使着更多人流向城市寻找工作。卡托纳的经济心理学模型进一步解释了在劳动力转移这一个体行为中,客观环境如工业化的“拉力”和农业的“推力”,并不直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而是客观环境对劳动力的心理过程,如愿望、态度、预期等产生影响,进而产生转移行为。[1]即以上两种合力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归根结底得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内在需要,才能减少因被动转移而产生人际摩擦与人力资源损耗,实现空间、职业的有效转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博加斯的自我选择模型认为,迁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潜在迁移者个人能力的“可转移程度”、相对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平均收入水平的比较。[2]

综合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教育作为劳动力转移的内在驱动力,或通过提升个体就业技能直接促成劳动力流向技术更高、收入更好产业、岗位,或通过影响个人主观愿望、态度间接促成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迁移,成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见图1)

国外城市化的经验也表明,教育与城市化有着双向互动关系。随着城市化进一步推进,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美国为例,初等教育保障了劳动力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中等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工业化对劳动力素质的普遍要求,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未来劳动力在岗位、职业的转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总体来说,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给不同群体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转移选择和就业渠道。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问题

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命题的新型城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比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的教育需求,高职教育的作用发挥还是相当有限。概括而言,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职教育总体供给与城市化率不相符合

截至2013年末,城镇人口比重53.73%,城镇人口在2011年末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后,呈持续增长态势。以沿海城市宁波为例,截至2012年末,宁波常住人口763.9万,城镇人口比重69?4%[3],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11∶1缩小到2013年的2.03∶1,部分区域进入“1”时代,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按户籍统计的城镇人口远未达到50%,即20%左右的城镇人口处于半城镇状态,他们完成区域、职业迁移,但未完成身份、精神生活的城市融入。这中间的差距,除去户籍制度这一历史原因,还受限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一般而言,教育程度与迁移能力呈正比关系,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动力和获得实质性的迁移能力。农村文盲劳动力在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受到诸多限制,即使从农村转移至城市,多为从事劳动密集产业或低端服务业,无法适应中、高端服务业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素质要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的占比为4?6%,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9.6%,农村劳动人口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则更低,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效能。

(二)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教育需求存有差距

相关研究表明,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创新越强,职业稳定性越强,也有利于完成职业或技术的转换。2013年,全国就业人数按三次产业分布为31.4∶30.1∶38.5[4],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相比而言,农村劳动力虽呈逐年递减趋势,然而其在产业、岗位间转移空间却相当有限,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依旧多于第三产业,与城镇化总体趋势存在较大差距。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在整体产业布局上的引领作用是关键,这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均需高职院校的参与,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应有作用,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大量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高层次教育需求不相称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教育程度高低不仅影响着个体劳动力对区间、产业、岗位转移的态度,也影响着转移后岗位的稳定性和收入高低。“教育水平与收入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明显地体现在高中以上这一组劳动力上。”[5]从收入情况来看,大体表现出受教育年限越高收入越高,例如,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年平均收入为9.97万元,计算机信息软件业为9.09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67万元,远高于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究其原因,第三产业尤其如金融、计算机信息软件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较高,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要求更高,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则无法胜任该岗位。与农民转移劳动力对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旺盛需求相比,目前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欠缺,普高与职高、中职与高职之间缺乏融合、渗透与统筹。

(四)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劳动力的基本培训需求不相称

实践表明,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增加1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就能增加3.6~5.5个百分点,打工收入就能增加5%左右。同时,考虑到迁移成本,不是所有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倾向于向城市外迁。“在四川的样本中,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倾向于首先选择农村本地非农业就业,其次才是外出就业,最不好的选择是本地务农。”[6]针对选择本地非农岗位就业的农民,以及生活在偏远山区有意愿却不具备转移条件的农民,有必要通过不同层次的短期培训或远程教育,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2013年,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占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79.2%,相比农村职业培训的广大市场,高职院校在政府组织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中所占份额并不大,有待高职院校在服务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上作出转变。

三、高职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部分省份高职院校“生源荒”的信号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拓宽职业教育面向,多元化办学,多教统筹发展,诸如中高职衔接办学、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市民素质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养等应是高职院校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服务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7]高职院校与生俱来的服务城镇化发展前沿、人才培养属地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产业间转移教育需求

根据劳动力转移的推拉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需要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客观上是农民逐渐减少的历史过程,但不是简单地让农民离开土地,而是通过产业吸纳富余农民就业,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区域产业布局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1)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推进教育与区域、产业、行业协同创新;(2)在保证高职教育满足第一、第二产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快新型城镇化急需的信息技术、商贸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3)拓展高职院校在县域及城镇的服务空间。针对吸纳大量劳动力收入却相对较低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入,有必要及时向农村已转移人口提供“学有所用”的成人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空间。

(二)高职教育贯穿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个过程,以满足已转移人口的终身教育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简单的职业更换,而是劳动力资本积累提升的过程。所以,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或培训,不仅在转移中,更应该提前至转移前,也相应的延长至转移后,与目前所倡导的终生教育相结合。(1)建立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结构体系。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接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为新增劳动力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依托校企通等服务平台,积极构筑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和网络,加大高职院校参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力度,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为目标,政府、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四方联动的教育培训机制。

(三)构建中高职衔接顺畅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高层次教育需求

根据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递进关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市域、现域、乡镇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别和层次又是不同的。所以,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应在顶层管理上加强系统设计,在体制机制上予以理顺,以适应城镇化对劳动力市场提出的挑战。具体而言,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针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四)开展“市民化”教育,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城镇工作和生活,但不少农村转移人口仍然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现象较为普遍。面向农村转移人口开展“市民化”教育,不仅可以减少与本地居民的文化冲突,而且使得农村转移人口更好、更快适应地城市生活。借鉴发达国家对城市移民的教育经验,“通过政府、社区、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以正式与非正式、显性与隐性,双向互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8],向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双向互动、灵活多样的市民教育,提升他们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力,在潜移默化中促成农民“市民化”。而在这一较为漫长的市民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0.

[2]俞文钊.市场经济中的人的经济心理与行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7.

[3]周骥.2012年末宁波常住人口763.9万城镇人口比69.4%[eB/oL].[2013-05-22].news.cnnb.com.cn/system/2013/05/22/007728599.shtml.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eB/oL].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5]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45-149.

[6]赵耀军.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四川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2.

[7]金雁.服务新型城镇化地市高职如何作为[J].青年教师,2014(5):39-41.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7

一、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视,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注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获得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重要素质,它包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创造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人类功技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对学生进行劳动和技能的教育、教会学生干许多事,培养勤劳节俭的精神,使他们爱劳动、会劳动,提高他们的生存动手能力,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也是终身是益的活动。可是劳技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劳技教育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桔合,不仅是提高社会主义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唯一方法。”毛泽东在1958年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相结合”并确定为党的教育方针。江泽民总书记也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措施。”这些思想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劳技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劳动技能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多年的劳技教育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首先,劳技教育能以劳树德培养优良的品德。实践证明,人们许多优良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正规的劳技教育,系列的动手操作规范的技术要求,艰苦的工艺制作和种植养殖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性、坚韧性、纪律性等优良的性格。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及树立质量效率意识。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道德标准。上述这些情感都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素质。

第二,劳技教育能以劳增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出真知劳技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实践可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也能了解国情认识社会。还能丰富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转贴于

现代脑科也已经揭示、左右脑功能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差异,左脑思维逻辑性强,右脑思维形象性强。只有左右脑同时开发,才能使人的智力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劳技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左右手同时操作有效调节脑功能,有利于左右脑的开发充分挖掘大脑潜力,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第三,劳技教育能以劳动创新,实践证明人类的许多技术发明是源生产劳动的实践。劳技教育丰富多彩的作品制作,会涉及作品的材料、造型、工艺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技术创新的欲望。学生这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劳技教育能以劳健体,提高审美情趣。

劳技教育操作实践为主使用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需要用力。可以增加人体运动,强筋壮骨。增强体力,同时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体验到,美的作品源于辛勤的劳动,只有心灵手巧才能创造美。因此在劳技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审美情趣。

三、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一项突出的任务

素质教育的思想表明:缺乏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不能认为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现实理论是学校办学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上都存在轻视劳技教育的情况。劳技教育的气氛不浓,劳技课不到位的情况确实存在,因此学生劳动技能素质比较薄弱不能令人满意,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在中小学生中有普遍性。现在学生一是缺乏劳动的习惯和理想,青少年学生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四体不勤、不在少数,理想当工人、农民的实在太少,二是学生中确实存在高分低能和动手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我国能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理化竟赛,并得了奖、但无人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技能大赛。这些情况表明轻视技术鄙视劳动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存在。所以劳技教育的任务非常突出地提了出来,如果我们年轻的学生劳技素质越来越薄弱的话那么我们民族智慧的传统就会丢掉。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分工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它要受制于社会需求各因素及其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它又要回应社会需求,积极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拟从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分工、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四个方面来探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一、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部门,以及生产中的不同工序配置不同的劳动力,实行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分工就其内容来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本身的划分,即统一的劳动过程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这是分工的客体方面;二是劳动者的划分,即劳动者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地固定在不同的劳动活动中,这是分工的主体方面。一切分工都是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统一体①。社会分工可以划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类。前者是指根据生理特点以性别、年龄的差别实行的劳动分工,后者是指根据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需要进行的分工。社会分工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生产力这个人类社会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正是通过社会分工转化为渗透社会一切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专门化

职业教育为进入职业领域的个体做准备,因此,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导致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而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职业既非从来就有,亦非永远不变,它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改变。

原始社会的人类劳动能力很低,分工主要是性别分工,而不是社会分工,既无职业,也无职业教育。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及商业的社会大分工出现,商品交换逐步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出现分工。因此,中外奴隶社会及以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剧使职业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以发展,既有培养政府官吏、自由职业(如律师、医生)的职业教育,也有培养手工业艺人的学徒制教育。前者融合于以政治伦理教化:为目的的国家教育系统中,后者则隶属于家庭、作坊或行会,都反映出当时职业教育的非独立性和非制度化。

近代社会的分工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机械大工业和生产自动化三个阶段。产业部门的分工日益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同一产业领域中日益分裂出越来越多的独立部门,这种趋势造成社会分工日益细微化和精专化,社会职业具有独立的专业化的特征,职业流动机会不断增加,职业等级观念渐趋消失。各种职业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互相竞争,职业的价值取向也以市场为导向。

与社会分工与职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近代以来工业社会中的职业教育逐渐走向独立化与制度化,职业教育成为现代学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职业分工的门类和技术结构相适应,分化出系统的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而且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化,规模不断加剧,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职业教育不再被理解为某类群体所应当接受的具备“一技之长”的教育,而成为现代人所必须接受的“生涯教育”。

(二)职业教育由服务于“自发”的社会分工走向推动形成“自主”的社会分工

1.“自发”社会分工阶段:职业教育的等级性、入口性和片面性。原始社会的分工是原始自然分工,此时期不存在专门的职业教育。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为马克思所谓的旧式分工。在这种分工中,人是被动的、不自主的、不自由的,这是“自发”的社会分工。与此相适应,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职业位置主要通过直接继承而来,子承父业是普遍现象。甚至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力基于不同的技术和教育进行分工之前,阶级结构的复制也完全通过资产阶级后代对物质资本的继承来完成。在这种历史背景中,职业教育处于国家教育系统之外,不被正规的学校课程所接纳,并且与家庭、作坊或行会的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培养社会下层劳动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在现、当代社会,社会分工的差异不再取决于出身,而日益由个体自身能力及其受教育水平决定。个体的地位、收入也日益依赖于其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而这个位置与个体接受学校教育年限数和所获得的教育证书密切相关。当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机制分配个体进入到阶级结构中,并将这种阶级结构合法化。因此,教育代替出身成为当代社会分工的主要机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学校教育对社会分工产生深远影响、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取得与普通教育尤其是学术教育同等的地位,并且成为那些在学术教育系统中所谓失败者的收容所,而且职业教育系统中的毕业生在社会分工中处于社会的下层。这也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的重要缺陷。与此同时,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培养和传授个体进入某一职业的“入门技术”,忽视个体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致使个体被终生嵌入某种低层次职业当中,造成个体发展的某种片面性。

2.趋于“自主”的社会分工:职业教育持续推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社会将要消除“自发”的分工,成为自主分工,即消灭人类劳动分工的固定化,消灭人们终生束缚在狭隘劳动中的现象。职业因此具有双重意义,即包含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的作用,职业同时适应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也具有“对己”和“对群”的双重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日益专门化,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因此职业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个体的终生发展,培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1999年4月在韩国首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即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此次大会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在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全球化,信息和科学技术飞快进步以及从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为了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回应而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科林·鲍尔在会议上作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前10年计划”报告,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应该仅仅是‘需求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来驱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能使社会所有群体的人都能人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人学,它应该为全民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②。这次大会慎重地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当是终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学科的特点,是培养合格创造性劳动力的一种重要教育系统。可以说,当代职业教育应当越来越成为推进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不断加强个体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自主性。

二、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它具有三种内涵:(1)组成国民经济的要素的内容、性质和特点;(2)国民经济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3)国民经济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方式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我们习惯上将经济结构分为生产结构(包括农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业结构、投资结构、商业服务业结构等)、进出口商品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人民生活消费结构、教育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③。因此,教育事业,包括职业教育自身的结构,都是经济结构的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透析二者之间彼此联系、制约和促进的本质与方式,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一)经济结构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纵观职业教育史与人类社会经济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包括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层次结构等问题,均受制于经济结构。

人类经济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复杂与成熟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特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尚未形成结构,社会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因此也不存在职业教育。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功能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中的生产结构不断地分化并定型成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部门,而社会分工的加剧也使社会的职业结构得以确立和发展。伴随着上述经济因素的变化,技术结构也不断成型。但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低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只要附设于手工作坊,即可满足生产力培养的需要,而生产技术的低下也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科技含量的不足。当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成型之后,社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迁使职业教育出现学校化的倾向,专业设置基于产业需要而大大地拓宽,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和协调,科学技术含量日益增加。而且,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上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并日益重视中、高级水平的职业教育。

当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多种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产业中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就业结构中脑力劳动比例的不断增加;技术结构中高新技术比重的日益增加,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等等,都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体系、专业、课程、教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结构的管理者和劳动力,使经济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同样具有能动的作用,表现为职业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使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等发生变化,从而在整体上促使经济结构得以发展变化。当然,这完全要诵过人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中介来实现。可以说,职业教育通过为经济结构的发育提供优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使他们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相吻合,从而使人的意识对经济结构的发育发挥优化的影响,并因此推动经济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转换。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绝非消极地适应,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便证明职业教育本身对于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近现代德国就得益于职业教育这一秘密武器。当它首次设立职业学校时,并不比英、法等国发达,但其在职业教育上的先行,最终使其生产力得以发展。这可以说明,职业教育是动态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要求,并且对其产生能动作用。三、社会进步

技术,从广义来说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类的技术进步采取渐进和跃进两种方式,并且明显地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即“技术革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技术进步——产业的发展与改造——新兴产业的出现、传统产业的改造、落后产业的淘汰④。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调整和改革自身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即技术进步实际上首先导致知识扩展,使知识更新加速,从而使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对技术与知识的创新,这种变化会使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并导致职业教育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技术传播、扩散和创新又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和与之相伴的教育,因此,良好的职业教育会大大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需要适应技术进步的趋势,培养产业部门需求的人才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部门所需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发生变化,从业者必须不断提高其知识和技术水平,职业教育对此要做出积极而又妥善的回应。

1.职业教育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技术进步不仅使产业技术结构发生变化,也导致了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如核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工程、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和新材料、新能源工程等,这些都促使培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必须向高层次发展。

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构成的持续变化,导致对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术专业人士的需要,甚至在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以及在快速增长的服务部门如广告,也产生了对介于学术性专业人士和手工工人之间的人才类型的需求。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只有零星的高职学校,时至今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提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且使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产业部门的内部培训不断加强。20世纪60年代之后,企业日益重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并且将公司职业培训与工作环境中的学习相结合。如日本广泛开展的企业内培训,是二战后提高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举措。由于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大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设备更新频繁、技术竞争激烈的现代,工人所掌握的技术和技能往往会老化,跟不上新形势。日本通过企业内教育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在企业内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和训练,是以培育新工人、技术员、监督者、管理者、经营者的顺序开始的。其特点有三:一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教育;二是为已就业人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三是将企业内教育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工具”。

(二)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劳动力的部门转移

人类技术进步的趋势总是机器代替人力劳动,因此,技术进步也总是造成在生产规模不变时,生产领域所需要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多余的劳动力需要从该生产领域中转移出去,并且可能会被生产规模扩大的产业部门、新兴的产业部门和其他服务部门所吸收。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劳动力曾经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业部门。当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使一大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从业人员不断从传统产业部门流向新兴产业部门,尤其向知识、信息产业部门转移,这使人们的职业变换、人才流动都变得异常频繁。

从历史发展来说,在农业人口大量向工业部门转移时,职业教育便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并且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和结构。在当代社会,劳动力的转移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比如我国当前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便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中也涉及这一问题。

(三)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

职业教育和培训对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完成;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将教育与企业结合,实现“产学合作”或“产学研合作”来推动这一进程。

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大量培养各级各类劳动者,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这本身对于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与此同时,各职业学校在与企业、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的合作中,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个体而采取“产学合作”和“产学研”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职业学校自身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将职业学校自身的科研力量和科学成果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推广,这对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传播、发展和创新的渠道。

四、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何谓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称为劳动力市场,它是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工人配置于工作岗位。这种配置不仅符合个人的需要,也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行业、职业和地区。因此,为人们未来工作做准备的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社会工作何以能获得,以及人们怎样被配置在这些工作中的原理和现实。

(一)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大量不同种类的产业部门及其子部门的存在,又形成种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marketSegmentation)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第一‘种又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人条件;这里的劳动力与经济的低技术部分联系最紧密;雇主通常找寻那些用最少量的训练便能工作的工人,且不一定存在长期合约;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个人升迁机会极少。而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它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从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技术;市场管理非常严密,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升迁机会多。

(二)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和转业两方面。其间,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为个体进人工作环节做一般性准备;二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组成密切相关。其间,职业教育决定了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

就一级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教育及其资格认定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教育和培训对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职业的向上流动性都有积极影响。这已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事实上成为使劳动力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流动,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推动力。

对以上几个问题的研究说明,社会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异常重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分析。

[注释]

①解战原.当代社会分工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35.

②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述评[DB/oL].http://www.moe.edu.cn/moe—direct/fazhanyjzx/173.htm,1999.

③靳晓黎.经济结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36.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性质;奉献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性质关涉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方式以及其劳动的必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据此,正确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性质是脑体兼有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奉献性的劳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虽然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但是通过与其他社会劳动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主要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且特别强调其劳动的奉献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奉献性的劳动而不是商业性的劳动

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i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性质需要奉献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相伴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政治范畴,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特定阶级(主要是指统治地位阶级)的代言人,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鲜明的阶级性。所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要职能是将“统治阶级的思想”转化成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使社会认同统治阶级的思想并将其内化为个体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付出巨大的艰辛努力,全身心的投身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否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完不成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也就无从谈起。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特点需要奉献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具有潜在性和周期性;综合性和间接性;塑造性和奉献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奉献性劳动,而且也只能是奉献性的劳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榜样示范具有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而两者的力量都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来体现。所谓真理的力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教授的东西必须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而深刻的体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精神实质;所谓人格的力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努力践行自己所提倡和宣传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就应该用自己具有奉献性的模范劳动去影响和感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

相对于体力劳动而言,脑力劳动是劳动者以大脑神经系统为主要运动器官的劳动。其主要特征是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任务就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思想问题越来越复杂,唯一的出路就是从理论问题入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和加深,各种纷繁复杂的新事物大量涌入,在丰富了客体的教育内容的同时,也使客体的思想问题变得日趋复杂。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着的实际,通过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相关理论,确保理论的正确性,以用于指导行为。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获取信息的手段、渠道增多,主体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客体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客体获得信息的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模式。客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五花八门的信息大量涌入客体的视线,由于客体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他们往往不能辨别相关信息的正确与否,这就需要主体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客体选择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

(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主体的要求更高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客体也不断的对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主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客体的需求。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奉献性劳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他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注释:

i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一体化篇10

【关键词】中职生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87—02

高才生或许可以从书本中产生,但高素质人才只能生长在劳动的土壤里。加强劳动素质教育,切实可行。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劳动实践教育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独立内容,而且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对职校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校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当代青年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实施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要引导广大学生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参加各类生产劳动,通过亲身体验企业、农村的生活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投身改革,献身四化的热情。同时,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艰苦奋斗,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德。

第二,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需要。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个方面,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只有指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大量的企业劳动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服务社会的技能,否则只是“黑板上维修设计”,通过生产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加深对科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第三,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需要。中职生正处在身体成熟的重要时期,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其肌肉、筋骨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强健学生的体质和体力。中职生应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劳动,锻炼健康的体魄,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加强中职生的劳动素质教育的若干对策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应注意的“三个结合”

第一,集体劳动与自我劳动的结合。职校中,学校对集体劳动组织得比较好,因为在集体劳动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但对中职生的自我劳动重视的不够。其实,自我劳动对青年学生自我约束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大部分时间的劳动是自我劳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向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我劳动能力很差,大部分学生不会做饭,不会缝补衣物等家务活,就连宿舍卫生也懒得搞,于是有人提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担忧。

第二,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相结合。对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中,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要双管齐下,既要有一般劳动更要有专业劳动。一般劳动可以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参加专业劳动不但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增长才干。

第三,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参加校内的清洁卫生,绿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的劳动,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这些劳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适当的有酬劳动,有助于学生勤工俭学,培养自立的精神和很好的劳动习惯。对职校实施劳动素质教育,要注意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

2.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三条重要途径

第一,公益劳动。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青少年为社会无偿劳动中贡献的力量越多,他在内心就会更加深切地珍惜那些似乎与其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并且会享受到光荣感、自尊感和成就感。职校中也应积极提倡关心他人、热心公益、扶贫助困等活动,要通过青年志愿者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照顾孤寡老人,义务家教等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有效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