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2:04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1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崔春华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2

【关键词】乡愁;民俗文化;身份认同;受众认知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29-01

民俗是特定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文化行为,源自于当地长期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积淀,展示一地民众的生活情趣。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人陷入了精神的“无家可归”,进而产生对民俗倍感怀念的“乡愁”。民俗旅游催生出以“民俗文化体验”为功能的旅游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现代人精神归属的家园。本文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民俗、“乡愁”及文化空间问题,对民俗的呈现、“乡愁”的解构、民俗旅游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乡愁”的解构与阐释

乡愁是一种因主体与其故园分离而造成的思念与忧伤情绪。现代化所引起的乡愁,是在以城市化为主题的历史潮流中对传统生活消亡却无可奈何的迷失。“乡愁”作为人们的一种内心体验,与文化身份、民俗事象、精神归属等有着逻辑上的关联。乡愁之感的根源,在于精神归属的丧失,尤其在现代化与城市化冲击下,文化同化与西式文化对人的异化,导致现代人精神的“无家可归”。从本质上讲,“乡愁”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现代文化异化的反思。因此,思乡是怀旧和追忆过往,成为寻求精神归属的情感表达。

乡愁是一种无形精神体验,于民俗的具体事象中得以寄托和表达。具体的民俗符号和文化场景,是民族乡愁之感释放和具象的产物;而人们对于“乡愁”的理解,亦不只停留在伤感与对民俗事象符号化的追逐中,更多是期盼寻求一种文化与身份的认同。

二、民俗对“乡愁”的表达

人们常常将民俗与乡愁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民俗即是安放乡愁的地方。乡愁本身就是在我们的行为中延续的文化记忆,就是一种民俗。风俗本是历史生活的积淀,都让人有一种天然的参与感,而参与民俗活动,使人产生对失去美好的怀想。对民众而言,乡愁是民俗的精神提炼,加深了民众的精神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乡愁中所蕴含的对传统、对家园的真挚情怀与民俗有诸多一致。这种情怀,把每一个个体与历史、与特殊的地方、特殊的人群连接起来,对使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中的成员起着丰富和强化作用。当下的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受现代性怀旧(乡愁)情绪的影响,故民俗学与“乡愁”的关系越发不可分离。

民俗作为乡愁情绪的具象,使游客找到了乡愁得以表达和寄托的家园。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冲击、标准化的工业程序和生活方式、市场主导的消费主义及信息轰炸等,都裹挟现代人进入一种无意识主义状态。传统生活方式被摒弃,文化与身份认同渐趋淡漠,价值体系的多元无序使人们的精神处于涣散和迷失。精神无处安放,人们开始寻根溯源,民俗将乡愁具象成一个个寄托物,并通过仪式化的过程调动游客对过往历史与经验的回顾。

三、文化空间与民俗旅游

文化空间是民俗旅游中所有文化遗产特殊价值集中的表现。“文化空间”源于法国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文化空间强调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举行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从旅游主体――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空间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空间的特征和符号内涵,它既是获得旅游体验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体验建构的产物,具有主观建构的抽象性和剧场化特征”。

文化空间既是标志性旅游文化符号,也是核心旅游产品和典型旅游景观。民俗事象被高度符号化,已成为重要的一种旅游开发策略。“场所精神”一词最早由诺伯格・舒尔兹提出,场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和气质是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能使人唤起对历史和特点地点的记忆。

为加大民俗文化传播效果,挖掘空间性的多维开发、文化空间的表达、场景精神的塑造成为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在物理空间上,不应只停留在民俗展示区设置上的真实性和空间的舒适性,在整个民俗旅游目的地的设置,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于民俗体验的感受。在文化空间中,应在最大程度上扩展文化空间传递的场所精神,则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加大传播的效果。

四、结论

在民俗旅游的语境中,作为游览与体验对象的民俗文化,在平衡民俗本真性与商业性的前提下,挖掘空间的多维开发,注重文化空间的表达、场景精神的塑造成为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只有如此,人们对于“乡愁”的理解才不至停留在肤浅的伤感与对符号化民俗的追逐中,而更多发展为一种期盼,期盼从乡愁的感伤走向文化身份的认同,从悲观情绪的低迷走向集体文化归属的团结。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贺学君.民俗变异与民俗学者的立场[J].西北民族研究,2003(3).

[3][美]阿兰・邓迪斯.周惠英译.伪民俗的制造[J].民间文化论坛,2004(5).

[4]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J].民俗研究,2002(2).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3

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一书中,论述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更主要的是通过人类自身来作为传播的载体。以人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约定俗成的口语传播、耳濡目染的经验传承、标志程式的共性传播、音乐舞蹈的艺术传播、神话传说的心理传播。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意义上的传播,它不是一般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或消息扩散,它更多的是以世世代代的民众自身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林继福、王丹在《解释民俗学》一书中提到,民俗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这些传播途径体现为人们的不同思想和行为。在中国,民俗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口语传播、行为传播、心意传播、文字传播四种方式。这四种民俗传播方式并非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一种民俗的传播仅仅依存一种传播方式,只有在多元传播渠道的推动和作用下,民俗才能不断丰富,不断发展。鲁晓俊在汗青浊酒:《三国演义》与民俗文化一书中提到童谣,作为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民间游艺民俗,据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类童谣被称为谶遥,这种童谣与当时的时政联系密切,不像批评当今腐败的一些“谣”那样直白,而是借助于“谶”的形式来表述。谶谣有许多传播途径,比如通过铭文石刻,如《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艾看见诸葛亮几十年前题的石碣“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便是一例。张国杰、程适良在《新疆民俗》一书中论述到民俗是民间社会传承的文化事象总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文化。它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而表现出来的,这些事物和现象,既蕴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里,又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里。范勇、张建世在《中国年节文化》一书中,阐述年节习俗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其中包含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思维方式及人们的行为模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年节文化的传播在于文化流的作用。文化流一般包括物质、精神信仰、媒介三种不同文化的特质流,而年节文化的传播就是通过这三个途径进行的。

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民俗文化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在内容和范围上呈不断加强的趋势,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较丰富。

二民俗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研究

由于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视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且分散,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张芙华在《民俗与道德建设结合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的观点是:虽然民俗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要素,各自具有自身不同的含义和特点。但是民俗与道德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中特别提到:“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人们在民俗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鲜活通俗的、生动典型的物质生活状态与精神生活状态,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够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游学民在《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一文中说到,“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需经由文化资源得以传播而又不能囿于这些文化资源,这就是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将民俗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历练学生心灵的过程,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巧妙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者只是着重论述了民俗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于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只是简单的提及,并没有详细论述。

陈宁在《民俗文化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一文中的观点:“从民俗文化中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案例,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通过大学生所关心的能体现民俗文化发展的实例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变以往枯燥的理论讲授为兴趣盎然的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这种民俗案例的引入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曹应森在《认真传承民俗文化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文中提到,“传统民俗文化在塑造人格魅力、传播思想道德、讴歌民族精神方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要以引导人民群众挖掘、保护和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阵地,在人民群众身边开展健康、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从而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4

关键词:乡土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乡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承载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着语文教学。一方水土一方人,这水土滋养的不仅仅是这一方人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滋养着一方人的精神生活。任何一个地域或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因地制宜,根据所授内容,随时把本地的民俗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本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通渭历史悠久,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陇西郡析置天水郡,在今通渭城区治平襄县,为天水郡附廓首县,是为通渭治县之始,由此可知通渭治县距今两千一百余年。通渭自古崇尚教育,民风淳厚,人才辈出。远在东汉,秦嘉、徐淑因五言诗的巨大成就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夫妻诗人”。清代李南晖不仅因政绩名播蜀地,更是以博览群书、著述颇丰而称“陇右真儒”。通渭又处在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所以早在宋代有江南军人携眷属而居于此,而且通渭地名中,特别是自然村落命名,最常见的是姓氏加地貌特征,如“张家湾”“李家沟”之类,还有许多少数民族音译地名,如“榜罗”“漆麻”“鸡川”“氆氇川(现在误为‘步路川’)”等。地名这一活化石也许正好说明了通渭迁徙定居的人口发展史。通渭民谚说“十里一喘言,五里一土俗”,更加说明通渭人居中迁徙地源之广泛,所以其文化就会表现出交叉融合的特点。所以通渭的民间乡土艺术就体现着融合发展、广交杂成的艺术趣味和风格。语文教学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乡土民俗文化教育,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开阔语文教学视野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试以通渭本土民俗文化为例,谈谈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加强乡土民俗文化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伦理道德和礼仪文化教育。如通渭的传统宴席文化,从对座位的安排到菜肴以及上菜的顺序的安排,敬酒的顺序和动作的要求,祝福语的使用,都体现了宴席文化对礼仪的崇尚。通过介绍这一民俗,可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尊长”美德,从而树立以礼待人,做到尊老爱幼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二、利用知识追踪,挖掘民俗

我在教学九年级(下)《关雎》一诗时,结合当地历史上出现的著名爱情(夫妻)诗人秦嘉徐淑的诗句入手,让学生课前通过去通渭的秦嘉徐淑公园采风,搜集二人的爱情诗句,引起学生了解认识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赞美,因势利导地讲解《诗经》中第一首爱情诗《关雎》,让学生便于接受和理解,并且感受爱情的伟大和圣洁,同时能从正面的角度体会真正的爱情的内涵。这样,便把当地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起来,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也激发了对本地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明白在通渭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曾名人辈出。

三、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民俗

生活处处有语文,民俗也存在于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只有身临其境的去感悟,体会会更深刻。因而适当安排一些富有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去参与,是学生对民俗的认识由课内走向课外。如在元宵节让学生积极参加当地的社火,让学生感受通渭小曲的艺术魅力;在端午节让学生根据自家过端午的情景,调查当地端午的风俗习惯和来历,了解当地端午节清早绑花线,门上屋檐上插柳条等活动的文化内涵,引出自己对端午的认识和其他各地过端午的风俗,从而明白屈原这位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同时,很自然的引起对沈从文著名课外《端午的鸭蛋》的学习,感受沈从文笔下,对当地端午民俗的介绍和认识,在对比中很自然的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保护传播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31-01

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经由民间广泛流传且保留强大生命力的智慧结晶,其具体依附在当地尤其是乡村居民生活习惯之上,进而随着时光流逝与洗礼逐渐演化成为特色风情。而民俗文化基础性发展莫说是生态旅游渠道,这类资源作为天然且全面的物质载体,饱含历史健康、和谐文化内涵,能够清晰见证优秀文化成就发展始终。民俗文化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确文化归属,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体验生存智慧,感受生命的意义,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民俗活动的热情,促进社会性的形成,通过互动,促进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人们平常所说的民俗是指民间的风俗习惯。我国古籍对民俗的记载繁多。但是现代“民俗”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w.J.thomas)提出,然后逐步发展。我国民俗学者一般在研究中将区域或者族群引入这个概念中用以体现民俗的地区性。我国民俗学者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对民俗有如下定义:“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二)民俗文化。我国民俗学者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包含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积淀、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文化风貌、文字符号、语言、民居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民俗文化有不同的定性;相对于那些历代当政者所倡导的主流文化而言,民俗可以称之为潜流文化;相对于科举官场文化而言,民俗可以称之为大众文化;相对于与大工业相关的现代文化,民俗可以称为传统文化;相对于欧美的西方文化,民俗可以称为本土文化。

二、民俗文化的特点

(一)表象的差异性。文化是有差异的。它诞生成长于人类适应、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因而任何文化在具体表现上必然深深镌刻着当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并且每一个族群在最开始的时候所重视的价值观念也是有所侧重的,必然表现出不同的习惯。而这种差异又被时间延续和地理的延生而放大。民俗文化也是这样。它在微观表现上差异十分巨大。例如婚礼在每个地方都有认识辈分和亲友的仪式但组织形式迥异而多态。这种差异甚至表现在同一县域的不同区域中。

(二)分布的广泛性。民俗文化的分布是广泛的,在地球上,可以说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区域都存在不同或者相通的民俗习惯。甚至在与世隔绝的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尚未出现文字的部落中也有庆祝收获的庆典。可以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不同或相通的民俗中。民俗文化的分布广泛还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民俗的存在,在吃、穿、住、行等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存在这样一个“民俗指引”,来指导人们在不同的节令该吃什么、穿什么,甚至连节令本身也是民俗的一个类别。无处不在

(三)民俗文化的团体性。民俗文化是一种文化,它必然是被一个团体所认同,而不仅仅是个人。民俗文化是先民在劳动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规范,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用来规划社会的交往和劳动。例如春节的“拜年”和都江堰一年一度的“飞沙堰排沙”。这就表明民俗文化创造和享用必然是一个团体。而且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大部分是团体性的,即使如“绣花”、“剪纸”等少数个人可以开展的活动也需要团体氛围与交流。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团体文化,具有团体性。

三、民俗文化的分类及教育价值

(一)口头表述的民俗文化及其教育价值。口头表述的民俗文化就是由民众口头传诵、口耳相传的文化。具体来说,就是指由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口头创作并集体修改、加工了的民俗文化。口头表述的民俗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民间传说p民间故事、散文、诗歌以及各种说唱文学等题材。口头表述的民俗文化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人民性、艺术性等特点。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传承、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它浸润着不同时代民众的世界观、社会理想与憧憬,承载着民众的智慧和人类的文明,体现着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渊薮,民族精神之根脉。本世纪初,世界已进入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亚洲各国社会出现了转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被边缘化,民族文化受到西方强势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巨大冲击甚至吞噬。在农耕文明条件下产生和传承,并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了生存的条件。

(二)音乐形式的民俗文化及其教育育价值。音乐形式的民俗文化是指所有与音乐相关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歌谣及民间乐器。民间歌谣的范围很广,大体来说,主要包括民间流行的歌曲,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形式,民间歌谣一般都具有极强的民族色彩。民间乐器则是指来自民间的,能够奏出一定音律或节奏的音乐器具,如各种鼓、笙、箫、唢呐以及其他奏乐乐器。音乐表达形式的民俗文化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音乐中的某些内容蕴含着伦理道德或劝勉讽戒的思想,极具教育性价值在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文学表达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促进和导向作用。能够唤醒内心深处的美感,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优秀的民俗作品也能唤起学生的自豪感,进而产生社会归宿感。

(三)活动方式的民俗文化及其教育价值。活动方式的民俗文化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民俗节庆和民间礼仪等。民俗节庆和民间礼仪则是指由一定的社会约定俗成的各种节日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例如,端午节赛龙舟、过年贴春联、会见宾客的礼仪等传统习俗都是民俗节庆和民间礼仪的具体体现。它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些活动大多都是由多人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过度的“自我中心主义”,有效地促进同伴关系的和谐,这无疑是合作协调的好开端,对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6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容纳千万家庭的基本平台。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地,“和谐”成为现代社区建设的最强音。2009年,民发〔2009〕165号文《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繁荣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为宗旨的城乡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里面特别强调了节俗文化在“进一步繁荣以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节俗文化概述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重点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若干重大问题,要求以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为原则,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何谓“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及“民族的”、“大众的”文化?顾名思义,对于满足此种要求的文化形式,它的文化内涵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的文化空间要有公共性,即全民可共享;再者,它还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价值宣教理念与文化传承形式易于被民间社会接受、喜爱并自觉践行传播。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节俗文化,就是这样的一类文化。节俗文化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的核心价值理念,它集哲学思想、美学理念与伦理道德教化功能于一身,是人们建立、调节并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我国传统节日的源起,大多与农事及祭祀有关,这里面涉及到许多原始的宗教仪式,如除夕夜的桃符爆竹驱“年”怪、端午节的艾蒿粽子祛五毒、中秋节的“秋祀”活动谢土地、庆丰收等。这些传统仪式能够传递给人一种“趋吉避凶”的良好心理暗示,调节、平衡并慰藉人们的心灵,达到人与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传统节日是一种公共文化,无关富贵卑微,无论官宦草民,人皆共享,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公共的空间和平台,有利于调解社会矛盾,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同时,传统节日在几千年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承载了很多文化事象、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如清明时节的踏青郊游、端午时节的龙舟竞渡、中秋时节的望月抒怀、重阳时节的登高望远等,都是提倡人们走到户外与日月星辰或草木山水“亲密接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是观之,节俗文化活动生动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特征、生活习惯及精神风貌,是民俗历史的记载、大众文化的标本与社会生态的浓缩表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节俗文化都担负着文化传承、凝聚民心、道德宣扬及伦理教化的重任,和谐社区的构建离不开节俗文化的参与与支撑。

二、社区软实力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轨加快使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我国的社区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建设和发展步伐也随之加速。如今,城市社区建设在硬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软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1.传统社区的减少与新型社区的骤增,给社区的服务管理增加了双重压力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和城镇化运动,使城市传统社区逐渐减少,新建社区日益增加。比较传统老社区,新建社区有如下特点:(1)规模大。以百步亭社区为例,作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进典型,它占地3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12万,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城镇的常住人口。这对于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2)人员结构复杂。传统社区是一个“熟人社会”,居户都是相交几代的老街坊,亲缘与地缘关系单一,相互之间的利益关联度高、群体意识浓厚、矛盾纠纷较少。现在新建社区的入住人员来自各地,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职业类别等均存在较大差异,人与人之间陌生且疏离,没有认同感,和谐共处相对比较困难。(3)管理和服务工作要求高、难度大。现代社区规模大、人员结构复杂,再加上居民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要求日益深化、精化,社区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日渐加大。是建设一个个“钢铁丛林”,还是建设具备一定管理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的和谐社区,这是需要各级政府和社区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2.利益格局的多元与思想观念的裂变,对社区的精神内聚力提出严峻考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主体的多元与利益关系的失衡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裂变,“经济人”越来越多,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受此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协作意识、奉献精神等具有内聚力的价值观念明显弱化。同时,非诚实劳动致富、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官员贪污腐化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反映到社区里,就是家庭矛盾、邻里矛盾、业主与物业的矛盾越来越多,这些都给社区工作带来困扰。社区建设靠什么来凝聚人心?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文化建设来重构人们的价值理念。如前文所述,节俗文化便具有这种功能。3.信息传递的快捷与人际交往的缺失,使社区人际生态缺乏亲和力随着现代社会的通讯、传媒等手段不断更新,尤其是手机、计算机等工具的普及,信息传递的快捷度与日俱增。积极地说,它拉近了人与世界的距离,但同时也弱化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反映到新型社区,因为居户之间的利益关联度低、群体意识淡薄,再加上居住模式的改变及一些体制,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邻里之间“闭门锁户”、各自为政,看似相安无事,实则因为沟通渠道不畅,潜藏了矛盾且容易激化,为社区建设埋下“不和谐”的隐患。归根结底,信息传递的快捷与人际交往的缺失,使社区居民与社区工作者之间、楼栋与楼栋、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变得简单、机械,缺少人情味。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其核心价值理念“和”为主导来开展社区工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并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和力。

三、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纳入节俗文化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心,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依托。由此推论,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基,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社区。不管是从节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还是从节俗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社会功能出发,在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纳入节俗文化活动都是可行的。1.节俗文化是社区文化认同的载体广义地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内在精神的核心驱动,具体到社区,文化凝聚力的强弱、社区居民文化认同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转。究其实质,文化认同的落脚点在于一些共享的文化符号。新型社区居民没有共享的亲缘、业缘与地缘特征,但节俗文化是一种共享文化,春节的团年饭、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都是大众共享的节日文化符号,可以唤起社区居民共同的民俗情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百步亭社区就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以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百步亭社区分别在2008年与2011年春节举办了“千家宴”与“万家宴”活动,就是借用“团年饭”这个节俗符号团结民众,凝聚人心;还连续几年围绕“粽子”与“月饼”这样的民俗题材,在端午节与中秋节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把整个社区融合成一个大家庭,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欢乐与温暖。一个共同体到底有多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取决于他们到底有多少认同的文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众多新型社区居民而言,节俗文化的号召力是最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节俗文化就是社区文化认同的载体。2.节俗文化为社区公共活动提供时域与场域和谐社区构建的重要任务是构建一种和谐的社区交际生态。普遍认同率高、居民反响热烈的各类节俗文化活动,是社区公共活动的最佳依托。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从传统的节令、节气,到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各种节庆活动,共有500多个节日。如此说来,我们俗称的“一年百节”,可谓名副其实,这为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域保证。另外,传统的节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彩,需要群体的广泛参与、身体力行,这种良好的群众基础,像纽带一样把社区居民联结在一起,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亲和力。有了充足的时域保证与场域空间,如能在此基础上再糅合进现代传媒的相关手段,为社区居民的群体活动“摇旗呐喊”,居民的参与度更会大幅提升。在百步亭社区自己的专属网页上,有10个社区热词,其中有4个都是来自群众的声音:“幸福总动员”、“社区QQ群”、“居民议事厅”和“小总理信箱”。由是观之,10余年来,百步亭社区之所以在全国数万个社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社区文明的标杆,获得100余个国际、部级奖项,与社区居民的全力支持息息相关。3.节俗文化有道德宣扬与伦理教化的驱动力在常规道德教化途径显效渐微的今天,通过弘扬传统节俗文化来促进社区的和谐,可谓是一种高效且易于为社区居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百步亭社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借助节俗文化道德教化的力量来推进社区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个城乡结合部12万人的大社区里,家家祥和,社区安宁,环境优雅,10余年来无一户被盗,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起交通事故,无一起火灾,使各地慕名来参观的人为之惊叹。据社区管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王波说,10余年来他们以为居民服务为宗旨,不断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化、规范化,并融入到各种社区文化活动里去,使之成为社区居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7

中国民俗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1.对艺术家的心理影响

艺术家在成长和发展当中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以意志为转移,艺术家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影响且作出回应。在我国民俗文化当中,诸如众人偏爱红色,认为红色喜庆;在过年也有吃鱼的习俗,寓意着年年有余;喜欢喜鹊,代表吉祥;热爱牡丹,崇尚高贵大方等。除此之外,我国人民还会信仰神灵,膜拜历史人物。这些民俗心理和信仰,都集中体现了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的希冀。而艺术家作为广大人民当中的一份子,即便职业不同,也同样会受到这些民俗文化的影响。比如郭润文的《本命年》、顾黎明的《吉祥如意》等作品,都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受到民俗文化影响,进而通过油画创作反应出来。

2.民俗和艺术家的审美欣赏

早在洞穴时代艺术就开始萌芽,这充分的说明人类和艺术是无法分离的。每个艺术家都存在客观世界当中,相应的客观世界就会对艺术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民俗文化作为当中的一个部分,自然也会对艺术家造成影响。油画艺术家在进行创作当中,必然无法缺少对民俗美的需求,并且将这种民俗美通过画笔充分体现出来。由于每个人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性,所以针对每一种美的欣赏品味也存在不同。同样的艺术家自我的修养和个性,决定了作品品味。比如王沂东的作品《新娘》,整个画面色彩以红、黑、白为主。其中对于红色的突显,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民俗体现,代表着红火、吉利等含义。

3.民俗和艺术家的情感洽合

部分人认为民俗不登大雅之堂,属于平民文化,和油画几乎不可能产生联系。从某些方面来说,油画并非本土文化,而是来自西方的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然而将两种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非但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反而使得两种文化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传达。油画艺术家利用民俗文化进行油画创作,还和其的艺术情感有所联系。情感是孕育艺术的源泉,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和感悟,并且通过油画创作表现出来。艺术家在感受民俗文化之时,受到某个形象、动作等的感染,进而在创作当中抒发这种感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4.用油画传达民俗感悟

首先是本土文化的影响。艺术家通过民俗感悟人生、生活等,在当中发现美感受美,然后产生一种冲动,想要通过自己的油画技巧将其表达。比如王宏剑由于长时间的生活在河南,加之中原文化发祥于河南,所以其对于中原民俗文化非常了解。在《冬之祭》这个作品当中,就展现了当地的丧葬礼仪。其次,对异地风俗的猎奇。部分油画作家好奇心强烈,常常前往一些少数民族集聚地,或者较为偏远的地方进行采风。由于长期的居住因此受到的影响较大,比如刘秉江的《塔吉克族婚礼》。最后,喜好民间美术,进行研究并运用在创作当中。这些艺术家在研究当中进一步的传承了民间美术传统,同时和油画的结合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费正的《元宵夜》,则是融合了剪纸艺术,以及色彩元素。

油画和民俗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1.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需求

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我国不仅在经济之上受到各种冲击,面对着挑战和机遇,在文化之上同样如此。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传统文化就是精神支柱,是不同的民族之间最大的区别。为了保障在全球化之下完好的保持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继承和发扬。而艺术家在油画创作当中加入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继承和发扬。

2.中国油画的创新需求

中国的油画创作要得到发展,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拓展,摆脱西方的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艺术家自己个性的创作风格。因此将民俗文化加入油画创作当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题材上、方法等方面融入民俗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传承方式,也是我国油画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油画创作当中加入民俗文化具有其必要性,是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油画发展当中一种创新需要,无论是对于艺术家还是对于文化而言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8

民俗、民艺文化白族绕三灵、彝族打歌、汉族花灯;各地的栽秧会、接送本主及本主庙会、婚礼等民俗;民族音乐、舞蹈、雕刻、扎染、刺绣、诗词、楹联、书法、绘画、剪纸、编织、扎制等民间艺术,民族村寨接待点都可认真开发。立足社会,依靠群众、积极引导,大力发展。代表各民族的“一歌一曲一舞”也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文化多元一体化研究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是民族及其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必然前提。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认同、欣赏和包容是民族友好往来的先决条件,各民族对共享的文化即对主流流文化的认同则是国家家统一和稳定的从础。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希望自己的社会成员既能认同本民族文化,同时又能认同一上流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缺乏认同、包容和欣赏的心态往往会导致个体出现不良的心理甚至引起民族冲突。而通过教育手段,一方面保存各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积极的推广主流文化,培养良好的认同态度,正逐渐成为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

文化多元一体化理论界定

1.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而且还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卷入情况等。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这种群体水平的认同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意向和群体归属感。虽然认知是态度形成的基础,但是在这四个要素中,态度是最关键的,因而现在有关民族认同的研究都是从态度着手的。而单就态度而言,表现在民族认同上有两种基本的认同模式:即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指民族成员积极、自豪地看待自己的民族,并且为身为民族成员而自豪。表现在意向上,积极的民族认同会使民族成员积极地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以一种充满优越感的姿态看待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相反,具有消极民族认同的个体以一种悲观、颓伤的心态看待本民族的一切,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充满了自卑和羞耻。2.多元一体化格局无论主体民族汉族,还是南诏大理各少数民族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变迁当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递、民族交往,使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不仅主题民族文化吸收了大量的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也引入和融合了许多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一个在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中,多种民族文化并存。汉族通过历史发展最终成为我国的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不仅要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还要认同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也要学习主体民族的文化。使本民族文化及其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状况,有利于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化的推进。

当前南诏大理民族文化认同情况

1.认知表现当前南诏大理民族对于主流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起源以及风俗习惯等均有所了解。但对主流文化的了解要稍高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对民族身份认识情况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本民族历史渊源的了解情况依然需要加强,但在民族的风俗节庆的了解较好,认知表现上不存在身份排斥问题,与汉族历史以及节庆风俗的融合情况也较好。2.情感表现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表现非常积极,表现为对自己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归属感,对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及紧迫感。虽然表现出对汉族文化的向往,喜欢学习汉文化、与汉族交往并使用汉语,但对本民族文化依然有深厚的情感。3.意向表现在意向维度上表现为日常生活和交际中较少遵从自族的传统习俗和行为方式,而倾向与汉族的行为方式保持一致。但本民族的饮食、服饰、住房、生活习俗等传承情况较好,在汉族文化下的生活和交际无任何障碍。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9

几百年来,紫砂作品诸如“瓜形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等均具自然生趣,这些壶器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如果没有陶艺家渊厚的民俗文化修养、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不可能制作出如此美奂美仑的作品。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我国民俗文化的核心要素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在紫砂壶艺里注入民俗文化,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是符合老百姓心理需求的民俗象征文化。

(2)紫砂“金桔壶”的民俗文化特征

“金桔壶”在这里的创意是水果桔子的仿生器,桔子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像南方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紫砂“金桔壶”的唯美和润、简洁雅致。紫砂壶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紫砂“金桔壶”除了形体之美,还蕴含着丰富的桔文化蕴意。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人在过新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大门、阳台上至少要摆两盆以上金桔,这是因为在粤语等语系中,“桔”、“吉”同音,“金吉”者,桔为吉,金为财,金桔也就有了吉祥招财的含意。所以,一直以来金桔都是广东一带最好的贺岁物品,金桔树可以作为贺礼,拜年用的果篮里金桔也必不可少。久而久之,这种吉祥的文化蕴意也深入到了南方的民俗艺术中。因此,紫砂“金桔壶”蕴含着吉祥的民俗文化含义,是人们的一种美好心愿与祝福。

(3)结语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篇10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幼儿艺术;教学活动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蒙古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蕴涵着情感、认识、审美、创造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传统工艺等方面的内容。而在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蒙古族民俗文化,而且能激发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同时培养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文明成果,是本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体现,又是本民族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民俗文化教育以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关注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蒙古族特有的文化资源,来传承、弘扬蒙古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与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下,不断扩充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蒙古族民俗文化知识,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做为幼儿教师,有责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但复杂难懂的理论观点,让幼儿难以理解和接受,更不符合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幼儿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其中哪些活动内容、哪些活动方式更适合幼儿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教师必须主动进行研究,认真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并进行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创编工作,把这些深奥的理论改编或创编成浅显易懂,易于幼儿接受的内容,便于幼儿理解、学习和掌握。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教案的设计、过程实录、活动反思都进行了具体的培训学习,各年龄班教师都能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定出详细、具体的教研计划,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实施。这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使蒙古族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三、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是重要手段之一,它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无形为有形,给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开展艺术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对幼儿来说,开展趣味性地艺术区域活动更为重要。

3.丰富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加强艺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孩子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艺术教育内容相结合。首先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按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或把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与正常的教育活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将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形式进行整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上课活动、游戏、休息、日常活动的安排加以整合,二是将主题活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域活动、个别活动加以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

四、开发教育资源,挖掘适于园所发展的园本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