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5:45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

引言

近年来,茂名市电白区顺应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通过集聚政策、集聚要素,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区家庭农场超过5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接近10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电白区从2013年开始作为全国气象部门三农气象服务试点地区。经过几年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探索,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服务产品不断完善,达到服务对象增收,服务产品有用的发展目的。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立于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从事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表1),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与特征。为便于气象服务和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归纳为种植类、养殖类、食品企业、港口码头等。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传统服务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气象服务产品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近年来121121电话、手机短信和影视节目收视率等均呈现下滑趋势。大多数气象服务产品仍然是“天气预报产品+简单提示语”的传统模式,能够体现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较少,气象服务产品存在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习惯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不能针对服务对象精准地匹配、推荐用户想要的服务和内容。为此,气象部门应不断整合传统的气象服务产品,优化现有产品服务形式,扩大气象服务传播覆盖面,提高气象服务质量,为用户带来更高的使用价值,保持对气象服务产品的依赖性,使用户持续增长。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需求思路

3.1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对象和宗旨

目的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合理利用天气条件的气象依据,能够做到充分利用有利天气,避免不利天气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和增收增效。

3.2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怎么做

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气象指标体系、气象定量评价技术和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意见等制作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应所需的气象服务产品。

3.3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做什么

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需求,主要针对生产对象、农事活动,预测未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有影响的天气条件、天气状况,分析当前气象条件及未来天气条件的适宜度及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具体影响,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分析

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需求思路,探索建立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需求的、针对性强的气象服务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形成分3步走:气象部门制作出天气预报产品;气象部门根据天气预报趋势与相关部门会商,得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有效措施和建议;联合会商后制作好相应气象服务产品。常见的气象服务产品大都是以天气预报为主,为服务对象生产提供常规的天气变化状态、温度升降情况以及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需采用气象部门业务网提供的数值预报产品,参考国家、省、市气象部门短时、短期、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以及灾害性天预警等预报业务产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编辑电白天气预报产品。以提前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稳定和增收增效为目标,根据预报气象服务产品进行精细化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行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产品必须进一步开发,才能实现预报气象服务产品有效利用。因此在一定时间内联合相关单位进行产品利用分析,做到趋利避害。分析结果与会商单位联合,包括天气趋势预报,相应天气趋势条件下适用的措施、对策、建议,形成各类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服务产品。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aRma模型城乡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

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现状下,如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1978-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aRma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预测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aRma模型

aRma模型,也称为B-J法,由博克斯(Box)、詹金斯(Jenkins)创立,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较为成熟的随机时间序列,适用于短期预测。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有一些时间序列是由时间组成的一组随机变量,构成这个时间序列的单个序列虽不稳定,但其组成的整体发生变化时具有一定规律,这一规律可以用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可以根据该数学模型分析出这一时间序列的结构和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判断。

基于aRma模型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描述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并计算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如表1所示。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农民人均收入,再除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除掉通货膨胀等影响因素,得到相对收入差距序列,记为x,时间为1978年至2010年。

由表1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虽然在1980-1985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减小的趋势,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在增长,但二者的差距总体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数据预处理

根据aRma模型建立的要求,时间序列数据必须是平稳的。为便于应用aRma模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取对数y=ln(x)后,新序列的时间走势如图1所示。发现长期仍旧存在上升趋势,序列依旧非平稳。对原始数据取一阶差分dy=d(log(x),1)后,新序列的时间走势如图2所示。

初步判断该趋势存在平稳性,继而对其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表2中不难看出,对原始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后t统计量为-3.241447,在1%、5%和10%显著性水平下均能通过,说明dy序列是平稳的,可以对其进行aRma模型的识别。

(三)模型识别与建立、选择

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dy已平稳,使用eviews软件分析得出dy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如图3所示。

对于aRma(p,q)模型,可以利用其样本的自相关函数和样本的偏自相关函数的截尾性判断模型的阶数。当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函数是截尾状态,自相关函数是拖尾状态时,则可判定此序列适合aR模型;若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函数是拖尾状态,自相关函数是截尾状态时,则可判定此序列适合ma模型;若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均为拖尾状态时,则此序列适合aRma模型。

由图3可知,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具有拖尾且依正弦趋近于0的特性。根据aRma模型识别方法,使用aRma(p,q)模型进行拟合。观察图3可知,偏自相关在k=6后趋近于0,自相关系数在K=4、5后趋近于0,可判断时间序列dy模型为(4,6)或者(5,6),相关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aRma(4,6)模型比较合适,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拟合得出该估计方程为:

(四)模型预测

图4为dy的估计值、实际值和残差值。由图4可知,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残差的波动也较小。

根据aRma(4,6)模型的估计方程,通过计算得出2011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估计值,为0.698235。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可知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真实值是0.680101,误差为-2.5975,小于10%,预测效果较好。根据模型可以预测近几年的城乡收入差距,由于aRma对短期预测效果较好,故仅预测到2014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得出表4。

2010年城乡收入差距为0.690257,由表4得出的城乡收入差距的预测值可以看出,2010年之后的这四年,城乡收入差距仍会不断扩大。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形势依然没有好转。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加剧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威胁到经济政治稳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刻不容缓。

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财政投入可以直接迅速地惠农、助农、扶农,需要建立农村扶贫的新机制、新模式。通过财政税收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格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财政支持和信贷投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大力倡导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

(二)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大,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69%,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地方不适宜发展传统农业。然而,在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多种气候资源使其特色农业优势明显,如茶叶、咖啡、蔬菜、水果、蔗糖等。由于规划存在不合理性,很多特色农业得不到良好有序的发展,应根据相对集色农业的原则,把蔬菜、水果、茶叶、咖啡、蔗糖等农产品调整到适合的种植范围。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的同时,通过引进良种,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三)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缩小城乡差距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需重点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得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增强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提高农民的收入就需要支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供地困难、用地指标受限和土地出让价格偏高等困难,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给予解决。通过贷款贴息、担保、补助、保险、以奖代补等措施,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不断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在农村投资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加大教育投入,使得不同收入阶层的适龄儿童都能按时上学;同时,加大对现有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加强对新政策、技术和创新的宣传。要从多角度着手,提高农民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黄湘俊,刘永跃.基于aRma模型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预测和分析[J].市场周刊,2007(4)

2.王学超.基于aRma模型的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4)

3.谭建新.云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J].贵州工业科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

4.李科.我国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库兹尼茨倒U理论[J].经济论坛,2009(16)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3

作者:张永杰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状况看,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经费的支持度偏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我国农业科研人力不足,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看,其绝对规模比较大,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农业部门本身规模来说,呈现相对比较小的局面。科研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农业科研具有人力资源集约型的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决定农业科研能力,从现代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看,具有几个显著性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正规性教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弱。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中需要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从现阶段看,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弊端。农业科研、技术水平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之间存在分离的问题。这种模式产生的结果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速度会进一步的降低,农业科技传播和扩散的范围比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属于同一个部门领导,因此二者没有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机制,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顺畅,农业推广和农业科技之间的不衔接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对整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省部级可科研成果达到6000多项,但是其成果转化率仅达到30%。而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率转化达到60%,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成果转化率也都在60%左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其主要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性质认识不清,对市场只做了片面性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受到短期效应影响,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长时间人们放弃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协调,大幅度削减农业科技推广的事业经费,这样形成了所谓的断奶、脱钩政策。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危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对科技成果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扩散和传播在农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技术交流落空、技术指导失灵,导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不到位,从根本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自身存在问题,行政干预性较强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负面影响。农业科研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件、会议、报表和指标等形式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科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因此农业科研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附属物。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策略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调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环境。在集约型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农业科技全面发展,通过农业科技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从技术进步行为角度看,需要从农业技术选择的决策者向农户技能服务的方向转变,从根本上诱导农业技术选择。因此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技术信息服务水平,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服务。根据用户导向基本运行机制向农户型推广机制方向转变,建立以国家推广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其次需要提供风险保障服务,针对新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建立保险业务,如果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一定损失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服务机制,针对技术选择问题需要投入各种要素,政府必须进行监督服务,从根本上减轻中间商对农户的盘剥,从而达到降低农户交易成本的根本目的。增加我国农业科研投资,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科研发展的后劲。现阶段需要明确政府在农业科研投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按照法律的模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的比例,政府应该成为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从宏观上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从而达到保证和维持农业科研活动达到最优选择的根本目的。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筹集机制关系到农业科研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开展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从而达到丰富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的根本目的。所以单一化的政府农业科研投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所以需要开展其他模式的筹资渠道来弥补政府筹资的不足,当前需要制定有利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从而鼓励企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从而实现基地、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这才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略。农业科研基金的管理体制建设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需要对农业科研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建立规范的农业资金归口政策。健全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4

2007,是“后wto时代”的第一年,商品交易市场将会进一步开放,“调整创新”仍是主题。

2006年新变化

(一)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1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法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制度,明确将虫多、药多的5类农产品堵在市场大门外,这标志着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对我国40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直接影响。

(二)启动了一系列“工程”政策

1、“双百市场工程”

商务部出台了“双百市场工程”,扶持100家农产品流通企业,培育100个部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这是直接涉及商品交易市场的政策。

2、5520工程和“百百万万”工程

农业部启动了5520工程――即农业部升级拓展5520工程,在5年内重点扶持建设5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市场改造升级和拓展业务功能,具体内容有20项;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启动了“百百万万”工程――即在2006-2007年,将100种重点产品纳入监管网,在100个重点城市区域进行重点推广,在10000个商场设立信息查询终端,在每个省设立10000台方便消费者的查询终端等。

3、出台了一些相应政策

间接涉及商品交易市场的政策有《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国内贸易的“十一五”规划》、《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利用外资的“十一五”规划》、《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管理办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原油市场管理办法》等。国家粮食局出台了《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等。

4、出台了一系列标准

2006年出台了许多标准,如《摊位制建材市场标准》,《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品牌市场等级评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标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全监控中心建设标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标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标准》、《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等。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实行建材质量登录制度等,为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等。

5、国家发改委再次组织国债项目

国家发改委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网络和检验检测网络,提高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规模和档次,再次组织申报2007年农产品批发市场国债项目工作。

6、财政部支持物流信息平台、配送和交易平台

财政部2006年下拨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专项资金,以支持农村支持物流信息平台、配送和交易平台建设,对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具有推动和示范作用。

2006年新趋势

2006年是我国入世5周年,也是商业对外全面开放两周年,也是商品交易市场结构性调整、升级的一年,其特点可以归纳为11个方面:

(一)大型化趋势――我国年交易额达百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已经有数十个,上海物贸中心有色金属交易市场交易额预计超过600亿元,中国小商品城交易额预计接近达到700亿元。

(二)专业化趋势――出现了一批专业化、批发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在商品交易市场总数中,专业市场所占比例增大,批发经营的商品交易市场所占比例增大。

(三)国际化趋势――出现了一批国际化的商品交易市场,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

(四)品牌化趋势――许多市场大力推进品牌化建设。2006年11月8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了协会标准――《品牌市场等级评定》(CGCC/t0001―2006),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许多商品交易市场探索了品牌建设的途径。

(五)多功能趋势――商品交易市场的多种功能展现出来。

(六)交易所趋势――三大石化商品交易市场建立。

(七)网络化趋势――各种模式网络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八)改造升级化趋势――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加快。

(九)开放化趋势――体制改革和市场开放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

(十)制度化趋势――重点联系制度引导商品交易市场发展

(十一)创新化趋势――建材装饰市场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十二)新期货品种出台趋势――2006年商品期货市场也十分活跃

2007年新主题

2007年是我国完成入世过渡期后的第一年,2006年11月,我国成品油、原油批发经营权放开,化肥分销权也放开,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开放,“调整创新”是商品交易市场的主题。

(一)从蓝海战略到长尾理论――调整的理论

长尾理论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大规模定制。定制的优点很明显:第一,物以稀为贵,定制产品经济具有较高的价值;第二,由于价值中包含的个性化成分较高,是不可替代的,定制产品往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第三,由于定制产品具有异质性,与其他产品不具可比性,是回避竞争、比较“蓝海”的。定制的缺点集中在一点,就是规模不经济。

如何降低“规模不经济”产品的成本,使之成为“经济的”,是大规模定制的难点所在。由于信息化改变了生产条件,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知识的共同消费性加上网络的边际成本递减特性,使小规模生产和销售可以取得原来只有靠大规模制造才能达到的低成本水平,甚至还可能实现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这就是长尾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加快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在结构性调整

2000年以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在结构调整中发展,以消费品商品交易市场为例,总体市场规模趋于减小,而城市商品交易市场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呈现减少趋势。

(三)针对区域性商铺过剩的矛盾,加强市场规划与管理

据统计,中国商业地产进入高速发展期,2008年前后商业地产的开发将达到高峰,闲置率扩大,矛盾更加突出,不少城市趋于饱和状态。

北京商铺供过于求,京城商业地产“井喷”高端物业仍存缺口。其中,单纯优质零售物业(包含高档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著名商业街)供应量达到95万平方米。与供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0年前,北京对于零售物业的需求也会增长,但相比较地产供应,增幅小得多,由此2006年北京零售地产供需将面临新的博弈。

(四)加快商品交易市场改造提升

抓住机遇加快进行商品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重点建设市场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以助农增收为重点的农产品、农资等重要涉农物资的市场价格、供求状况以及科技等信息服务;第二,物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包括市场的配送中心本身功能改造及配套的冷链储运系统等;第三,建立和完善电子交易平台,包括农资及农副产品集散地、主销区大型市场以及产区能够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专业市场的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生产资料市场的电子交易、日用工业品市场的电子化管理、农产品市场的改造提升(如农贸市场的改造、标准化菜市场建设)。

(五)特色、绿色、和谐、品牌市场建设成为主流

许多地方将建设特色市场,如北京2008年前计划培育一些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的特色市场,如潘家园旧货市场、红桥市场、古玩城等。

特色市场是指具有一定传统文化特色的市场,是指其他市场没有不可模拟的市场;绿色市场是指符合《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GB/t19220-2003)和《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GB/t19221-2003)标准的批发市场或零售市场,今后绿色市场可以放大到日用工业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领域;和谐市场是指市场内部的各交易当事人规范运作,共同实现商品流通渠道转的市场;品牌市场是指市场规模、市场辐射面、市场环境、市场安全、市场管理、品牌市场、守信等方面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市场。商务部“十一五”规划计划培育500家绿色农副产品市场。

(六)加快市场服务中心的再转型

自2007年1月1日起,天津市将全面停止收取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需相关经费将由财政资金给予保障。今后各地市场服务中心将迎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取消的趋势,通过提供多种服务,获取相应的物业费和服务费收入。

(七)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创新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正从规模经营向管理创新发展,为商品交易提供增值服务,创新消费形式,提升商品交易信用水平、打造品牌市场已成为当前商品交易市场竞争的核心。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寻求管理创新,一些大型的商品交易市场已创新出连锁经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国际代销等新的业务模式。为商品交易提供增值服务,引导消费者创新消费,打造信用良好的品牌市场已经成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方向。

(八)创造条件推出新的期货品种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信社改制的产物,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随着许多其他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以及大量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未完全形成一个系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本文拟通过量化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做出探讨。

二、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机构性缺陷等问题。同时,农村地区“弱质性”的特质,导致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盈利能力差。笔者通过对大量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选取了14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评价指标作为分析对象,用来构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构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邀请多位农村金融方面的专家,运用Saat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C,采用yaahp7.5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权向量、各指标的权重wj。同时得到各判断矩阵的CR值分别为:a-B为0.0001,B1-C为0.0423,B2-3为0.0748,B3-C为0.0399,由于各判断矩阵CR值均小于0.10,说明各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检验。

(二)数据的选取

我国东部地区较早完成农信社改革,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市场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程度更高。因此,研究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的数据,对大都市与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农商行作为大都市农商行样本,张家港、江阴、常熟等7家农商行作为地县级农商行样本。结合所得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各银行的评价值:

根据上式,得到各银行的aHp模型评价值,各银行得分与排序情况(见表2)。

表210家样本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aHp评价值及其排序

(三)各指标评分分析

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远高于地县级的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地县级农商行中,广东省的顺德、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江苏省吴江、张家港等5家农商行。我们发现,农商行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当地经济发展越好,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优于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其中吴江、张家港、江南、常熟、顺德农商行都保持上升趋势,江阴和东莞农商行基本维持,大都市农商行除广州保持较好发展趋势外,北京和上海状况不佳,特别是北京农商行呈现负增长。可见地县级农商行成长性要优于大都市农商行。规模小、起点低,能更好与当地农户与小微企业实现金融供需对接,在满足当地农村金融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都市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及地县级农商行。现阶段,大都市农村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的绝对值,远高于地县级农商行,但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更优。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经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表现更突出,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而地县级农商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主要依托于当地特色中小企业的支持。

四、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以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坚持以农村市场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农村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以服务“三农”的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第三,充分发挥小银行决策高效性和运营灵活性的优势,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抗风险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单位为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5).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农民产业分化;城市化;协整理论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6)03―0003―05

一、引言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难点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中最显著的又是农民问题,即农民的就业、收入、保障问题。农民的就业在传统意义上就是农业,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的限制和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大批的剩余农村劳动力。这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从事非农产业,取得非农业收入,呈现出农民产业分化的趋势。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战前的日本就有研究。日本将明治维新初期至1945年战败的70余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划分为准备阶段(1868―1887年)、正常转移阶段(1888-1930年)和动荡阶段(1931-1946年)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相对比例和绝对数量变化情况见表1所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在1964年出版的《改造传统农业》名著中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是减少农民数量,让其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陆学艺等学者从收入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农民的分化程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成正比的;农民的分层结构由前分化型向低度分化型,经中度分化型达至高度分化型的这样一种变迁,是和经济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基本一致的。②城市化发展中必然会出现中国农民以职业为基础的分化,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陆学艺、张厚义(1989)、朱光磊(1998)均仅从社会学角度提到农民的产业分化现象,并没有做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产业分化的进一步分析;而俄国经济学家恰亚诺夫③在著作《农民经济组织》中,提到中国与俄国、印度、日本城市化进程非常相似,农民从农业中分化出来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

目前可供参考的文献中,大部分是以描述理论分析为主,而且大都从各产业收入人手,没有从农民产业分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20世纪80年代恩格尔和格兰杰提出了协整概念,使经济计量模型解决了谬误回归现象,克服了传统模型假定所使用数据是平稳的或依靠差分后的数据来满足平稳性导致的长期变化趋势信息丧失的不足之处。本文依据协整理论,对1985―2004年的农民就业分化数据进行回归,如果得出存在协整关系,则GDp的发展与农民从事农业人口的相对数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尽管会有偏离,但偏离是随机的暂时的,二者很快就会达到均衡途径;但如果不存在协整关系,则二者的回归模型是谬误回归。

二、协整理论

(一)单整序列

任何时间序列都可以看为一个随机过程产生的结果。广泛地说,如果一个随机过程的均值和方差在时间过程上都是常数,并且在任何两时期之间的距离或滞后,而不依赖于计算这个协方差的实际时间,就称它为平稳的(胡扎拉帝,2005)。序列平稳性检验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扩充迪基――富勒(即aDF)单位根检验。检验方程式为:

Yt=β1+δYt-1+ut

Yt=β1+β2t+δYt-1+ut(2)

其中,Ut遵从零均值、恒定方差、无自相关等经典假设。如果δ显著异于零,我们则认为序列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对于一个非平稳序列,如果经过D阶差分后变为平稳序列,则我们称其为D阶单整序列,记为i(D)。

若式(1)与(2)中Ut存在自相关,则在检验方程中引入了Y的滞后差分项,以消除误差项自相关。检验方程式为:

Yt=β2t+δYt-1+ai∑Yt-1+εt(3)

其中,εt遵从零均值、恒定方差、无自关性等经典假设,i为滞后阶数。

(二)协整

经济中,许多序列是严格平稳的,但某两个或某一组变量的关系(即变量间的某个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这就是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正如协整理论奠基人格兰杰指出的,由高深的经济理论给我们如下的概念:某一对变量的走向不应相互分差的太远,至少其长期趋势如此。我国GDp与农民三产业分化这四个变量的发展趋势就是如此,从单序列来看,GDp的发展是非平稳的,但是四者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增加或减少,应该有着长期平稳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坐标图中明显地看出其变化趋势。

从上面的散点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就业分化趋势是明显地由农业向二、三产业分化,并且呈现一种近似线性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oSL及协整检验,得出较为精确的函数分析。

协整检验就是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项是否是平稳序列,亦即检查残差项是否存在单位根,如果这组变量中GDp与其他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残差项应为平稳序列。相反,若GDp与其他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则残差项一定存在单位根。

检查协整关系的方法有:engle―Granger(eG或aeG)检验、协整回归Durbin―waston(CRDw)检验等。本文采用aeG两步检验法对GDp与农民从事第一、第二、第三锄业序列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具体为:

第一步:对GDp与三产业分别作静态回归,选取农民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百分比分别为yl、y2、y3,作为因变量,CDp为自变量,可选择引入趋势项或不引入趋势项:

xt=β1+β2Yt+β3t+vt

第二步:选择对上述回归残差Vt,作单位根aDF检验:

Vt=β0+δVt-1+ai∑Yt-i+εt

如果δ显著异于零,则我们认为残差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即经济的发展与农民产业分化存在协整关系,εt满足零均值、恒定方差、无自关性等经典假设。

(三)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反映了某些非平稳序列之间的一种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组合的结果就是这些序列与均衡之间的误差,称为均衡误差。在模型中包含协整关系,即用协整组合的均衡误差对模型进行修正,这类模型称为误差修正模型。本文采用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Xt=w0+w1Yi+w2eCmt-1+εt(6)

eCmt-1=Vt-1

eCm为误差修正项,Vt-1为残差vt的滞后一阶值,εt为误差项,满足零均值、恒定方差、无自关性等经典假设。

三、协整检验

(一)基本数据

依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并将工业建筑业列入第二产业,可分别计算出我国农民1978-2004年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就业百分比。具体见表2所示。

(二)数据的单整检验

在协整检验前,序列的平稳性与整形阶数必须进行单位根检验。设GDp为X,作为自变量。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百分比分别为Y1、Y2、Y3,分别作为因变量。在下面表格中,D表示差分,c、t、x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若无趋势项用0来表示,临界值是指在5%的水平下得到的aDF值。对变量X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GDp在二阶差分下还达不到平稳,本文便采用了取对数法来使其成为平稳序列。令Z=logY来重新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4可以看出,经过一阶差分后Z序列达到平稳,为保持一致,我们对Y1、Y2、Y3分别取对数,测其aDF值,令w1=logY1,w2= logY2,w3=logY3,分别测出其aDF值。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5可以看出,未经差分的三产业就业百分比的对数序列都存在单位根,即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序列达到平稳,这说明直接用原数据进行回归,就可能出现谬误回归。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三)GDp与农民三产业分化百分比对数序列协整检验

本文先建立协整方程,再对协整方程的残差项进行检验。

(1)协整方程

wl:0.0t9118―0.025712Z

(7)

w2:0.016250+0.020399Z

(8)

由于第三产业百分比能用第一、第二产业百分比得出,在此就不再作分析。

(2)协整检验

运用aeG协整检验法对式(7)、(8)中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一般都设残差项为V,用Vt对Vt-1,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在原数列情况下aDF值为―4.06,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3.05,因此CDp的对数与农民在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的对数序列均存在协整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

对前述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下:厶pl::0.08986+0.046130D(Z):―0.035275el(―1)(9)厶w2,二0.012457+0.177513D(Z)+0.014467e1(―”(10)上式中Xl(―”就是误差修正模型中的eCmt-1。

五、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1985年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的人数逐步减少。1985―2004年的GDp发展是非平稳的,但经过对其进行对数转换,消除其非平稳性,使其满足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经典假设,并为保持一致性对农民三产业分化取其相对数,利用对数序列的平稳性,经过差分便得到单整序列,并且三个序列都为一阶单整。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不带趋势项,滞后阶数为“1”,说明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的就业分化影响非常迅速。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降低幅度较大,而1990年开始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很多效益不好的企业从生产领域退出,使一部分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又回归农村,造成一个逆趋势的短期现象,1991年后则又逐步恢复原来的趋势。2000年由于我国实行了新的企业政策,整合优化,致使一部分工人结构性失业,而农民因普遍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回乡务农的农民有所增多,这也说明农民产业的分化受国家宏观调控局势的影响较明显。其他年份都大致符合趋势发展。

由本文得出的函数模型(7)、(8)来看,1985―2004年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的产业分化有着显著的影响,log(GDp)与从事第一产业农民所占百分比对数呈反向变化,与第二产业的就业百分比的对数呈正向变化。也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逐步减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多。CDp的对数对农业就业百分比对数的影响为2.5%,对第二产业就业百分比对数的影响为2.03%。由误差修正模型(9)看出,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4.61%,即每年实际值与均衡值约有4.6%需要调整,由(10)看出修正系数为17.75%,即每年的实际与均衡值相距17.75%需进行调整。需调整比例并不太大,表明即使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也能以较快的速度回到长期均衡途径上来。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空间交点就在城市。城市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力量,而且还是解决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难题的共同出路。解决中国的就业、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对外开放、调整供求失衡、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重大难题的相交之点就在于城市化。

而城市化最基础的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但是根据我国现有的产业对非农业就业量的限制,城市城镇能够容纳多少农民就业,农村应该保留多少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这都限制了我国农民的劳动力转移数量与速度,劳动力的转移下限为多少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问题。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如环境、社会

保障等问题需要研究,但就业仍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城市而言,挑战是如何提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对农民来讲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他们如何适应城市化进展,逐步具有非农业就业的竞争力。这对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考验。

经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可以较清楚地预测每年的农民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农民正处于产业分化的过程之中,这表明了农民剩余劳动力正在向其他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将离开单一的农业,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从根本上改变收入的来源结构,对土地的依赖性日益减小,这是城市化道路的必备条件,为我国城市化目标实现提供一个可行的平台和一个渐进过程的思路。

注释:

①张季风.战前日本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J].日本学刊,2002,(3).

②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③恰亚诺夫(1888―1939)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形成的“组织与生产学派”的头号代表、新民粹主义思想家、农业经济学家.

④在1990年本图出现了一个向上的突起,是由于1990年前后很大一部分乡镇企业停业,造成一部分乡镇企业职工重新返回农村务农引起的一个反向移动。在2000年出现的突起是由于我国实行产业优化政策,一部分职工下岗,引起一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造成的。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张厚义.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1989,(6).

[2]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3]金榜.农村职业分化状况及其影响[J].社会学研究,1986,(5).

[4]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5]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北京:中央编译局,1996.

[6]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7

得益于特殊的地缘和省情优势,福建的出口贸易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出口贸易额1979年仅为2.46亿美元,2010年则高达714.97亿美元。[1]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优化。1979年以来,福建重点发展了水产品、鞋类、罐头、机械电子、矿产及加工品、服装、茶叶、首饰等10类产品,经过10年发展,1990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24种,机电产品出口达5.13亿美元,占福建出口比重的22.9%。[2]1993年福建贯彻“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推进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当年福建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达76种,其中运动鞋和尼龙伞的出口达1亿美元以上,机电产品出口11.7亿美元,占福建出口比重达20.1%。[3]2010福建机电产品出口293.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1.1%,其中金属制品、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类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迅猛,出口额分别为18.84亿美元、130.47亿美元、31.88亿美元和39.49亿美元,分别增长59.8%、33.6%、39.4%和52.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1.75亿美元,占福建出口总额的18.4%,同比增长25.8%。[1]为了深入分析福建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笔者拟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指数进行研究。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competitiveindex,简称tC)用来反映一国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该指数表示为:tC=(Xi-mi)/(Xi+mi),Xi和mi分别代表第i种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一般而言,tC值介于-1与1之间,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其tC值越接近于1,出口竞争力较差的商品tC值越接近于-1。由于对世界整体而言,Xi≈mi,tC≈0,所以该指标也反映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而言,一国或地区的某一类产品是处于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michaely指数(mi指数)用以反映一国或地区某一类产品进出口相对于本国或地区整体进出口的优势或劣势,该指数表示为:mi=Xi/∑Xi-mi/∑mi。Xi和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i和∑mi分别表示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mi的取值范围为[-1,1],正数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相对于本地区整体出口具有竞争优势,负数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相对于本地区整体出口竞争力具有劣势。在商品分类上,拟采用联合国颁布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进行划分,分别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非食用原料(SitC2),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SitC3)和动植物油、脂及蜡(SitC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5),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SitC6),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杂项制品(SitC8)和其他未分类产品(SitC9)。其中SitC0-SitC4为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和SitC7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SitC6和SitC8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SitC1类产品,由于烟草是典型的政府控制、贸易保护的产品,而饮料则由于运输成本过高,是当地消费倾向显著的商品,且烟酒和饮料的进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较大,因此其进出口并不反映比较优势或者比较劣势,[4]且该类产品占出口比重较小,同时,由于SitC3、SitC4的商品性质与趋势与SitC2类同,SitC9类产品出口额和比重较小,因此,本文对这几类产品不予讨论。由测算竞争指数(见表1)得到的结论如下:

1.资源密集型产品中,SitC0类产品出口竞争优势较强,tC指数平均都在0.5以上,但是2008年的指数偏低,2009年有所恢复,2010年则略有上升,表明该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其mi指数偏低,接近于0,表明该类商品在福建的出口贸易中不具有显著的优势。SitC1类产品tC指数较高,1999-2004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接近于1,表明在这段时间内该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很强。但2005年起该类产品tC指数急剧下跌,2008年起出现负数,2009年和2010年则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其mi指数也一直在0附近波动,表明该类产品在福建出口商品中不特别具有优势,同时其自身的出口竞争也逐步趋于劣势。SitC2类产品tC指数一直为负且日益趋向-1,而其mi也是小于0并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该类产品处于严重的比较劣势。

2.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SitC5类产品tC指数从2005年后开始趋向于0,竞争劣势逐渐缩小,但是2009年又有扩大的趋势,2010年略为好转。其mi值也小于0,表明该类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受金融危机的波及仍然较大。SitC7的tC值在2002年由负转正,呈现上升趋势,mi值在2007年以后也开始不断上升,然而2009年与2010年则双双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虽然该类产品竞争优势逐步增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且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3.劳动密集型产品中,SitC6类产品的tC值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其mi值2005年后由负转正且逐步扩大,但是2009年均有所下降,2010年略为回复,表明该类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但是也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SitC8产品tC值与mi值在所有的出口商品中为最高,其tC值最高的时候接近0.9,mi值最高时达到0.4,但是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其他类产品不同的是,2008年该类产品的tC值没有下降,2009年tC值与mi值反而略微上升,表明该类产品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影响有限。综上所述,目前福建出口商品中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包括服装、鞋子、箱包等在内的杂项制品;其次,资源密集产品中的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其劣势有缩小的趋势,大部分产品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危机后竞争优势分析

1.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分析。资源密集型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在于福建拥有适合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扶持。福建复杂多样的气候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多样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同时,在中央农业政策的支持下,福建省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和烤烟为主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它们一直是福建的顺差产业。[5]美国、日本、欧盟、东盟和台湾是福建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市场尤其是美日欧消费信心受到打击,市场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人民币持续升值,经济不景气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福建农产品的贸易摩擦加剧。同时,福建省内农业劳动力和农资产品的价格纷纷上升,导致农产品成本不断提高。这些内外因素造成福建该类商品出口竞争力下降。2009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回暖,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区的成立以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福建农产品的出口,出口竞争优势有所回升。但是,经济复苏的缓慢性以及前述种种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危机后福建该类商品的竞争优势仍旧存在着相当的挑战。

2.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分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福建的出口商品中不具有特别大的优势,该类产品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不强,但是这种劣势有缩小的趋势,尤其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在迅速提升。电子信息、石化和机械是福建的三大主导产业,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等四个高技术行业是福建高技术产业的主体。因此,笔者以具有代表性的石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十一五”期间,在有关央企和境外大企业集团投资带动下,福建石化产业快速发展。56家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60%以上;湄洲湾等石化建设基地初显规模,石化产业布局开始向沿海逐步集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石油加工、合成材料、橡胶加工、基础化学原料、专用化学品等五个分行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85%;翔鹭石化等一批公司的石化产品产能居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因此,该行业产品的竞争劣势逐步缩小。[6]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固有的产业结构性矛盾,产业园区布局建设滞后,以及创新能力培育不足等等仍是该产业发展的硬伤。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石化产品价格大幅度跳水,于此同时,大量制鞋、玩具、纺织业、塑料加工业、家电、汽配业等中小企业倒闭,在此影响下石化产业相关上游和配套产品的需要明显减少,石化产业链面临困境。因此,危机后该产业下行期将持续一段时间。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福建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局部跨越发展的格局,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已建成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中显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大大增加,其投资产值占福建该产业产值的比重超过七成。[7]外资企业在引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拥有更强的能力,因此增强了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但是,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于福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是加工和组装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机构并未在福建设立,且不少产品用于出口,接近一半的产品返销,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尴尬格局。福建在此国际分工的链条中只占据了加工装配的地位,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一旦外资企业看重的福建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丧失,其迁徙的可能性大。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该类产品出口的锐减,国内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等种种因素的作用下,福建该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3.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分析。现阶段福建出口商品中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鞋服、箱包等类型的产品。改革开放后,依托丰富的原料、人力资源优势,得益于外资尤其是港澳台资金的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成为福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福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壮大,积累了与国际经济交往的丰富经验,分工协作日益专业化和扩大化,逐步形成了晋江、石狮、莆田等全国鞋服生产和出口的重要产业集聚地,发挥了产业集聚的效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福建制造的商品以物美价廉在世界市场上十分畅销,产品极富竞争力。然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中的资源能耗高,而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丧失,在福建沿海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低下,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为扩大市场而相互模仿,竞相压低价格的恶性竞争普遍存在。这些因素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后续发展缺乏动力,竞争优势受到挑战。因此,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该产业的问题就已经逐步显现出来,一些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已开始着力于产业整合、技术改革和品牌创立。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购买力降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劳工标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及一些新的贸易壁垒更是层出不穷;国内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进一步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金融危机后,国际购买需求上升,这类产业由于生产周期短,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恢复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就长期而言,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由此可见,福建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几类产业均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并非偶然,而是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市场购买力增强,福建出口商品的境遇有所好转,但不意味着金融危机中所爆发出来的问题已经解决。危机后更要正视这些长期累积下来的弊病,寻找解决方案,使福建的出口贸易得到良性的发展。

三、提升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1.提升福建资源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福建资源密集型产品中以农产品最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应把握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农业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优势。首先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继续加大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根据福建山、海、林等不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投入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新兴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引导科研院校与农业企业合作,积极培育高端农业。其次,改变农户分散作业,农业企业小规模经营、管理混乱、品牌意识差的现状。积极建立农产品战略联盟,重点发展具有较强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有原料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引进现代化生产管理理念,努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再次,针对愈演愈烈的贸易壁垒及甚嚣尘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应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设,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积极建立与国际市场同步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认证体系,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技术认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等各个环节的控制。最后,利用与台湾以及东盟毗邻的优势,扩大与其优良产品、深加工设备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交流平台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的深度对接,以更好地实现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2.提升福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提升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提升福建在国际分工产业链条中的地位。首先,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大资本投入,继续扶持石化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形成相对集中的经营核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着力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创新能力的企业,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等。其次,继续加大引进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坚持以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等为主要载体吸引外资。但是,在外资的选择上要有不同的思路,有的放矢,注重引进本地产业链薄弱环节所需的技术先进的企业,引导行业规模大、技术先进的跨国公司企业将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到福建。再次,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对技术创新、研发等环节的资金投入,加快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同时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的良好互动。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适合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各种管理和技术人才。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中部;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并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强调了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前景方向,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已取得可喜的成绩,而农业经济发展空白空间大,由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农业盛产地区大多集中在中部区域,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势必会拉动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提升。以县域为单位来发展农业经济,可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发展农业,使得每个县域农业经济有所提升,从而提高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水平以及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准。

一、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

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可以折射和反应国家经济发展的策略目标。以县域为单位,大力发展农业,带动中部经济的腾飞,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尤其是工业崛起的初级阶段,是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农业为后盾支持工业的发展方向为趋势。此阶段农业经济的增长以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有着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等多个弊端,整体呈现粗放型。由此。粗放型的县域经济虽然也有发展,但其发展成果不可持续的、畸形的。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发展与进步,城市与农业并肩作战,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又掀起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浪潮。同志也曾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工业反喃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因此,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把县域丁业和县域经济引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方向、贯彻国家领导人的方针政策,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的改变势在必行。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以县域经济为单元,一方面,每个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以工业经济为依托,另一方面则大力调动该县域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只有落实此二方面,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转变我国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

以县域为单位,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可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升中部经济水平。各级部门应探索和坚持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工业兴县、工业强县,全面和谐的保持中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县域经济改型,提升中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人力资源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队伍,只有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组成,使每个个体价值充分得到体现,使其特长有所发挥之地,从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是人才战略实施的最终目标和目的。人才策略包括人才的发现、培养、尽职、稳定等多个环节。优秀的人才资源策略可使得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强化人力资源队伍,进而创造更多财富。

人才的选拔与争取是人力资源策略的第一环节,只有完成这一步,把研发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技术精湛人才、留为己用,才能为生产的完成及优化打下基础。优秀人力选择录用后,则需对其进行行业知识培训,同样为日后生产的便利与效率打下基础。

(二)强化人力资源发展的策略与环境

优秀的人才资源策略还需为人才能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包含软件及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指人才资源管理及奖罚制度。科学的管理、严明的奖罚制度可以给予工作者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使得人尽其才。而人力资源策略硬件设施的发展,则指尊重知识和工作人员,并为工作人员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轻松的工作氛围。此外,还应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团体活动,使其在工作中和工作外互相了解,形成默契以及团队精神。

(三)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强度

任何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经费的支持。以县域为单位来发展农业经济、带动我国中部经济发展水平,同样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而当前,相对于其他行业,我国农业经费比例不足,经过层层过滤,到达县域级别后,其资金数量可想而知。因此,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其中政府筹资调拨应首当其冲,使其资金能够切实落实到县域农业发展。其次,社会各界行业、组织、商会等的款项募集、筹措,也可成为支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支柱。需要注意的是,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管理体系,避免人力科研劳动成果以及财力投入付之东流。

参考文献:

[1]闫恩虎.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J].嘉应学院学报,2004(04).

[2]陈志德.论县域经济工业化中的政府机制[J].工业技术经济,2004(04).

[3]冯忠宏.创新领导方式发展县域经济[J].大庆社会科学,2004(04).

[4]云淮.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J].思想工作,2005(06).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现代农业;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持续农业

中图分类号:F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01-1

一、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

就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按照现代农业的起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模式,即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1.美国模式。美国现代农业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装备、高效率及土地的规模经营。由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不足,为整个国民经济系统节约了劳动,因此也有学者把这种模式称为“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

2.日本模式。日本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刚好相反,人多地少,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日本农业最终选择的是一条通过大量增加使用化肥,采用优良品种以及使用精耕细作方法来增加农业产出的生物技术进步路线,重点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率,也称“土地节约型”的现代农业。

3.西欧模式。西欧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农业资源条件界于美国和日本之间,既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人均耕地又不多,农户经营规模中等,因此现代农业的起步方式选择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的模式,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产业化,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不同模式背后的共同经验和规律

纵观整个历史过程,虽然发达国家各自的国情不同,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也各具特色,但是其背后却有着共同的经验和规律可循。这些共同经验和规律可归纳为:

1.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有一定规律,但要因地制宜,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不能照搬外国模式。

2.资源不是制约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在小农经济的基本框架下也能够实现现代农业。只要合理地利用资源丰富带来的优势,科学地克服资源贫乏带来的阻碍,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特色化道路,最终也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3.现代农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保护和调控。农业保护和调控是目前世界各国在现代农业过程中和实现现代农业后普遍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政府对农业的一般调控目标是稳定和保护农业,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4.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劳动者素质。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最终的落实主体都是广大的农民劳动者。农业的现代化,理应包括农民的现代化。

5.现代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结合与均衡发展的结果。利用机械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兴的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是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要实现现代农业,必须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现代化。

6.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工业化水平之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实现都有一个共同模式为:在农业的支撑下,工业化得以起步和加速发展,而在工业带动下的第三产业也随之服务农业,不仅给农业以新的技术装备、新的制度管理和新的市场运行机制,而且有效吸收机械化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力剩余,有力地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实现现代农业。

7.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的根基和典型特征。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又一共同规律就是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它承担了农业的产业化、社会化,同时也是政府贯彻和推行决策的一个渠道。

三、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等环境参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前进要求。现代农业还存在着继续发展的问题。从以上对三种农业基本模式的介绍,及其模式之间的相同经验出发,结合以上环境参数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将现代农业的基本趋势归纳为以下几点:

1.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基本上步入了“石油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结合阶段,即“持续农业”。持续农业的主要特征是既能生产出足够的食物和纤维,又不破坏甚至能够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从而保护农业长期持续发展。

2.劳动最终将会成为稀缺品,劳动相对于土地的价格会逐渐提高。无论是以机械技术为起步方式的美国,还是以生物化学技术为起步方式的日本,最终都在朝着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同时并举,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的趋势迈进。这是由土地和劳动力的客观特性决定的。

3.在土地经营方式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有分离的趋势,这是土地规模经营的有利选择。从各国现代农业的实践可以看出,要有效地推广大型机械技术和其他科技成果,必然要求适度地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4.农业“旧四化”向“新四化”转变的趋势。“旧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化和农业化学化,而“新四化”则涉及到生技化、信息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发展,它涉及到信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比如“智慧农业”、“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等等。相对于“旧四化”而言,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很大的扩展。

参考文献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篇10

一、前三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经济总体平稳,增速出现回落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但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农业增速出现下滑,下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近年来宏观经济减速形势下农业逆势较快发展的势头未能得到延续。前三季度,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35669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回落0.8个百分点,较2011年同期下滑0.2个百分点。

(二)夏粮早稻再获好收成,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

面对东北低温春涝、冬麦区“倒春寒”等多种灾害考验,全国夏粮、早稻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同比增长1.5%;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亩产达318.7公斤。早稻产量达到3407.3万吨,比上年增产2.4%。畜牧业在经历H7n9禽流感冲击后企稳回升,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03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猪肉产量3831万吨,增长2.1%。渔业稳定发展,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稳定。

(三)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菜篮子”产品价格逆市上扬

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多数月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总指数高于去年同期(见图1)。其中,粮食价格在托市收购提振下总体平稳,猪肉价格先抑后扬,猪粮比价在连续15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后,连续上涨数月。同时,受灾害减产、生产成本增加等影响,6月份以来,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持续上涨。

(四)农产品贸易低速增长,谷物进口显著放缓

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发生较大变化,进出口低速增长,同比增速下滑,其中进口增速下降明显,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贸易逆差扩大趋势有所放缓。1—8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189.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速下降8.7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增减互现,以降为主,其中玉米、小麦进口增速下降明显,近年来粮食、食糖和棉花进口量激增的状况有所改变(见表1)。

(五)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同比明显回落

前三季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仍然较快,但增速明显回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同比名义增长12.5%,回落2.8个百分点。无论是中东部还是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民增收均呈现放缓态势。家庭经营收入增速下降是农民收入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前三季度,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增幅回落5.3个百分点,超过总体降幅。

二、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

(一)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多重倒挂”,国内价格支持方式亟待完善

受国内生产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走私等影响,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国内与国际倒挂、产区与销区倒挂现象,对农业生产和国家宏观调控产生一定影响。以大米为例,同品种进口大米要比国内便宜0.2—0.3元/斤。5月份产区江西南昌、宜丰等地普通晚籼米出厂价在2元/斤以上,而同期销区福建连城、浙江衢州地区米厂晚籼米报价只在1.8—1.9元/斤。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逐年攀升,棉花等临时收储政策有常态化趋势,收购价格与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国外低价农产品进口陡增,冲击国内市场。

(二)农民收入增长进入瓶颈期,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难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见图2)。但是,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差拉大,国内支持价格上涨空间受限,主要农产品连续增产后产量继续增加难度加大,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受限。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周期性调整的换挡期,经济增速下降对农产品需求和农民外出就业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也受到限制,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势头的难度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可能进入新的波动期,存在扩大的风险。

(三)农业资源安全问题凸显,传统生产方式和数量型增长模式亟待转型

近年来,我国耕地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采、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产品稳定增产和质量安全构成很大挑战。据2013年环保部的《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显示,我国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另据调查,在河北等小麦产区,部分农业灌溉机井已经打到几百米深,而灌溉方式依然是大水漫灌,过度开采和浪费严重。据河北省水文局数据,2000年到2012年底,河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下降了4.07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数量型增长模式已经处于必须转型的关口。

(四)全国家庭农场发展“一哄而上”,行政主导模式埋下发展风险隐患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后,全国各地涌现发展家庭农场的热潮,一些地区在没有完全搞清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的情况下,急于求成,贪多求快,用行政手段下指令发展家庭农场。部分地方政府重短期推进,忽视长期建设,对发展家庭农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只强调发展数量,却对融资难、人才短缺等关系长远发展的问题缺乏重视。一些地区将财政、税收、用地、金融等扶持政策大量向家庭农场倾斜,忽视了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搞差别对待。

三、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2014年展望

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有望继续平稳发展,但今年可能是近年来相对复杂和困难的一年,农业增速和农民收入增长形势不容乐观,这一趋势可能延续到2014年。

(一)农业增速小幅回落

随着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增速已经步入下行区间,实际增长率呈整体回落趋势。2004—2008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速平均为5.1%,2009年以来平均增速下滑到4.3%,近年一直保持在4%—4.5%的增长区间。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但当前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依然向好,国家价格支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增速下滑的态势将会得到改变,全年农业增速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农业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观,农业自身利好因素还不足以支撑农业增速大幅回升,2013年我国农业增速可能不会出现明显变化,预计全年增速可能低于2012年,实际增长4.2%。展望2014年,考虑到主要农产品增产空间收窄、农产品外部需求变化等因素,全年农业增速可能低于2013年,实际增速在4%左右。

(二)粮食产量稳中略增

今年七月以来,我国南方和东北部分地区分别遭受高温干旱和洪涝灾害,给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受灾影响是局部的,大部分地区作物总体长势良好,加上秋粮面积增加800多万亩,同时国务院出台了东北秋粮和南方水稻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政策,秋粮生产再获丰收有基础。但是,我国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大幅增产的空间不大。预计2013年粮食产量将接近6亿吨,增产1.5%左右,创造新的产量记录。展望2014年,考虑到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受限、粮价稳物价的压力减轻、粮食产量已处历史高位等因素,全年粮食产量可能与2013年基本持平。

(三)农产品价格温和上涨

当前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十分复杂,农产品价格上行和下行因素并存,总体看上行因素大于下行因素,全年农产品价格将总体上涨。根据H-p滤波分析,2009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进入新一轮波动周期,目前仍处在上行通道。尽管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但市场供求依然并不宽松,受最低收购价提高、生产成本上涨等影响,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不会改变,预计粮食价格将稳中有涨,棉糖价格存在下行压力,食用油价格高位运行,猪肉、蔬菜价格稳中有升。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大宗农产品需求增长趋缓,国际农产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同时国内粮食生产有望“十年丰”,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保持全年农产品市场稳定有基础,农产品价格大幅快涨的可能性小。预计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涨幅在2.5%左右。展望2014年,受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可能下降等影响,全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动力趋弱,不排除出现小幅下降。

(四)农民收入增速下滑

在经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后,今年我国农民收入可能经历一个较为困难的时期,农民增收的步伐可能放缓。目前,受整体经济减速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减弱,农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受限。由于经济增速下滑,企业经营普遍较为困难,保持工资性收入快增势头难度较大。同时,转移性收入受财政减收影响,增长空间有限,财产性收入增幅可能出现较快增长,但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小,农民收入增幅将出现下滑。展望2014年,我国农民增收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主要农产品增产空间有限,农产品价格继续上行动力趋弱,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难以大幅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的态势也将趋缓,但随着农村土地、产权等制度改革的深化,财产性收入可能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但短期看支撑能力依然偏弱。

四、措施建议

(一)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方式

探索实施定量收储与差价直补政策。在少数稻谷和小麦主产县最低收购价可试点定量直接收购,以不明显扭曲市场价格为限。同时研究实行粮食差价直补办法,在粮食主产区选择不同类型的地点开展差价直补试点,托市期内的平均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部分,按当年平均亩产折算为每亩补贴,通过粮食直补渠道直接发给种粮户。

(二)培育农民收入增长新渠道

加强农产品价格支持力度,丰富价格支持形式,大力推进规模化、特色化种养,提高产出效率,增加农民务农收益。加大农民工就业培训力度,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将财产性收入培育成农民增收新亮点。

(三)切实加强农村水土资源保护

研究制定农村土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提取土地出让收入等筹集资金,建立土壤生态补偿基金,专项用于指导农民恢复和提高土壤功能、对污染的农村土地进行补救治理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土壤保护意识,引导和鼓励农民科学施肥施药和合理种植养殖。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积极发展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稳步有序推进家庭农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