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毕业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7:30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1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本科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平台,是大学生创造性完成科研或工程问题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对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概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能够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在我国处于资源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应发挥本专业的强大优势和积极作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论文(设计)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可以针对社会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为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专业实战训练的平台,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工商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虽然历年毕业论文(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1.面对就业压力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安排上与学生求职时间冲突,加之当前颇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中。同时,由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制图软件使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专业技能而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2.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不够重视

由于高校教师具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一些具有博导、硕导资格的教师,更是由于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过程以及较多的科研课题,完全淡化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工作中的地位;个别专业教师由于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指导。同时,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没有与教师的职称晋级、评奖评优等挂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

3.由于选题的问题,毕业论文(设计)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具有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问题,但在选题中,部分题目与实践相脱节,使得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大打折扣。

4.管理上存在漏洞,机制上不够健全

学校及学院虽然制订了诸多规章制度,但大都是对阅读文献、格式等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对毕业论文(设计)起关键作用的指标和标准,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新形势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途径

1.加强师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高度认识

思想上的高度认识和统一是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完成的前提。应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培训会、宣讲会等方式,使师生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学四年所学理论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即将走入社会、与行业对接前的重要实战训练。因此,指导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应用性极强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也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培养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不但是顺利毕业的重要条件,更重要的是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认识到,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可以作为求职材料中的亮点,是反映一个毕业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缩影。

2.夯实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础性工作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大学四年积累的一个过程。(1)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要对学生深入开展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好本专业,树立对专业的信心;(2)大二、大三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思维,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同时,要加强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规划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以及专业技术手段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诸如,3S技术、规划制图以及3D技术的教学实践;(3)大三、大四阶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查阅文献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只有大学各个阶段不断地积累,才能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3.提高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尤其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要结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发展等问题进行选题,这样不但问题针对性强,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综合的专业思维能力。在选题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求教师能够认真负责,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2)在选题的支撑上,要尽可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校学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规划策划大赛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3)在研究尺度上,以小尺度为主,一方面要通过大量调查问卷的一手数据和官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另一方面收集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对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制订研究区域的发展规划方案。总之,通过对选题质量的把关,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4.制订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制度

规范科学的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基础。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制度存在空白或漏洞的问题,应该积极完善各项有利于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制度或机制。(1)适当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生求职时间严重冲突的问题,建议对论文写作的时间期限进行适当地调整,可以考虑在大四上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题目选定、开题等工作,寒假前完成初稿;(2)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把关。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征集后,邀请学院内部专家进行题目筛选,方可允许学生进行选题;(3)严格实施二辩制度。对于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实施严格的二辩制度;(4)实施指导教师奖惩制度。建立指导教师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结果作为指导教师的晋级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欣.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99-101.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2

关键词:城乡规划;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67-02

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正处转型阶段城乡规划指明了改革方向,新版《城乡规划法》颁布更是为我国未来城乡规划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培养城乡规划专门人才的学校,应关注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

经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学校近200所,有的一座城市有五六所(吴志强)。而社会又反映缺乏应用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既有学历又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师。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在面临的新形势下,应依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办出特色。

一、学生入学情况分析

普通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录取批次在二本;它们一般是在原师专或建设学校基础上创办的,文理兼招,起点较低,表1学生入学成绩调查

从专科或中专升入本科时间不长。需做好新生入学调查等工作,了解学生素质、学生的长处与欠缺所在、学习需求、就业思想等,以便有针对性进行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找准定位。

(一)入学成绩分析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自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如江苏、浙江、山西、新疆、青海、甘肃、北京、山东、湖南、广西、安徽等地,以湖北省为多。分析学生的入学成绩,总的来看,学生基础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差的,绝大部分新生入学成绩刚好达到分数线或仅超过几分。以某级学生入学成绩为例(见表1),就湖北生员来讲,超过10分以上的有9人,10分以下的为24人,其中5分以下的为20人,超过1分的5人,刚好在线上的有4人。

(二)入学思想调查

从笔者对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进校时甚至一二年后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都了解得很少。他们不知道城乡规划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到哪里就业。笔者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本专业,回答说是因为城乡规划名字好听或是他们父母的决定。

二、专业课程教学情况

(一)教师情况

表2专业教学主要课程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现有教师8人,其中具研究生学历的3人。师资力量少,没有形成各研究方向有机配合的团队力量,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很重,少有时间从事理论研究;教师实践工程项目少,只有新农村的一些小规划项目。

(二)课程安排情况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的管理、设计、研究工作,并具有参加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专业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现有课程安排状况为:学位课程有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学。其他主要课程有城市地理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城乡规划与管理、城市经济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美术实习、城市认识实习、规划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社会综合调查)、专业实习(建筑实习、居住区规划调查、交通调查)、毕业设计等。总计公共必修课18门、专业基础课18门、专业主干12门、集中综合实践7门、专业选修课20门、跨专业选修课5门,见表2。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课程多,自习时间少。

三、面向社会和学生实际进行课程改革

(一)课程教学组织安排改革

课程的教师安排上,应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少这一具体情况,让每位教师据自己实际情况选一研究方向进行研究,教学课程相对固定,且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要相互配套,相对固定同一个或同一组教师教学。可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园林绿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工程管线规划等几个方向。城市设计组可教城市社会学、城市设计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城市总体规划组可教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课程;城市详细规划组可城市详细规划原理、建筑概论、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依工科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学方式探索改革,如现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

(二)课程纵向安排上的改革

某院现有专业课程安排上,前2—3年时间基本上是建筑学课程。学生在城乡规划专业学习2—3年后对城乡规划专业还是知之甚少,基本上是建筑学方面知识,造成诸多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革,改革方向一: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入学后先不分专业,前2年的课程拉通,第3年再分专业;改革方向二:(1)规划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可适当往前安排,如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经济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城乡规划原理等。

(2)有些课程可合并,如:城乡规划初步与城乡规划原理等;建筑学方面课程有些可适当压缩学时,如:美术等,有些可取消,如:中外建筑史等。(3)理论课必安排在实践课之前,如:城市设计概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实践课应安排在所有理论课教完之后,学生毕业实习之前,即第七或第八期。

表3专业教学主要课程改革

(三)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形势本来就严峻,与重点大学相比,像笔者所在这样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更具劣势。所以,应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就业市场动态,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变化、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和单位实际情况。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快速时期,有大量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工程,各规划院已进行了面向社会的市场化改造。应积极鼓励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帮助引导毕业生就业于各层次规划院、建筑设计院从事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作;支持毕业生去县级及乡镇级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从事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因此,教学改革实行“大平台、小方向”,在注重对学生理论、公共知识构建的同时,应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更宽就业面。城乡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等理论课的课时应加大;城市地理学及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应作为学位课程教学(表3)。

(四)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工科城乡规划专业本身就是个强调实践环节的专业,而一般本科院校学生要在就业市场找准、找好就业岗位,更应强化自己动手能力,应以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知识素质和结构来安排本专业的课程教学。首先,加大各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量,而不是减少课时量。其次,配备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教学。再次,教学方式可多样化,比如:可积极与城乡规划院所联系,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方式,与他们联合;亦可积极与实践单位、部门进行人员交流,引入实践专家来校讲课;可联系一些小工程项目让学生完成等。

对于学生实习环节,现有各种项目较多,有美术、城市认识(一、二)、社会综合调查、规划设计、毕业实习等。我认为,根据绝大多数学生家庭不宽裕及学院经费紧张的具体情况,应讲求实效,合并相关实习环节。

(五)充分发挥学院已有优势

充分、现实地分析某院城市专业教学与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将优势基础做大做坚实,转化为市场,并积聚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能力,将这种优势发展成垄断优势。

某院本专业前身是建设部南方村镇建设学校,为各地基层培养大量技术力量。重点学校毕业生瞄准的是大中城市,而广大县级、镇级规划建设部门需要大量的规划建设设计和管理人才,应充分发挥学院的历史、资源优势,建设实践平台,瞄准小城镇,培养大量针对性人才。课程教学上,可安排一些针对性课程,如小城镇发展战略、小城镇规划等。

Studyontheurbanandruralplanningspecialitydevelopmentintheordinarycolleges

HonGGuang-rong

(Cityconstructionschool,Xiaogancollege,Xiaogan432000,China)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3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因缺乏竞争优势,存在就业地域范围小、就业面窄、毕业生不受用人单位重视等问题。为了实现高质量就业,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地方院校必须把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分析自身专业发展的优缺点,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努力完善师资设施的建设。惟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市场需求;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

随着快速城市化逐渐趋向平稳发展,城市土地大规模开发的热潮正渐渐退去,城市发展正由增量发展逐渐转为存量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一度热门的城乡规划专业就业压力也逐年加大,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困难,影响专业的生存和发展[1]。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和现代城乡规划内涵的更新演变,对高校城乡规划本科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高校必须时刻将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只有立足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适时更新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才能保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人才需求的新形势人才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密切相关,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多年来城市规划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但随着近几年城市发展建设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不断转变,传统的以“物质空间形态”规划为本体,以增量土地开发为主的城市规划,逐渐转向以存量土地利用为主,更强调利用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对传统的“物质空间形态”规划进行改良,越来越关注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等相关领域,城乡规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2011年,城市规划专业转型升级为城乡规划一级学科,也进一步反映了市场原来过分倚重工程类“设计型”人才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具有经济地理、测量与环境、农林等学科背景和技术特点的城乡规划人才逐步成为很多单位人才引进的热点,并开始在城乡规划行业中承担更加重要的作用[3]。

(二)人才需求的新特点1.地域之间仍存在差距,但差距有所减小一直以来城乡规划的市场均存在发达地区以及大城市的人才集聚密度较高、竞争激烈,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城镇地区人才匮乏,城乡规划人才的地域分布失调。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日趋平稳和一些大规模高档次开发的逐渐降温,发达地区规划建设市场的人才需求量逐渐饱和,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城镇地区由于正处于起步上升发展阶段,对规划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这将成为城乡规划就业市场进一步拓展的潜在条件。2.供求矛盾越来越大,地方院校更难实现高质量就业2008年,我国有151所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至2015年全国已有近200所院校开设城乡规划专业,不到10年的时间新增了近50所。不断增长的人才供应规模和逐渐紧缩的规划建设市场之间形成越来越大的矛盾。从供给市场来看,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总体可分为工学类、理学类和林学类等三种类型,其中以工学类城市规划(物质空间规划)为主,约占总办学院校的80%,以建筑学、测量学、环境学等工程学科为背景,强调的是应对物质空间规划的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截至2014年5月,全国仅有36所院校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所占比例不足20%。从需求市场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以及其他地区一些甲级的规划设计院所一般优先选择通过专业评估院校的本科学生,有些单位甚至直接不考虑未通过专业评估的本科生。随着现在研究生数量的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单位将录用门槛提高至研究生学历以上。普通地方院校的学生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就业存在较大压力。3.对人才需求的能力结构已由侧重空间物质规划逐渐转向对城乡规划外延知识的重视随着城乡规划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学科知识体系外延不断扩大。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以及不同的工作类型对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需要规划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特长。从用人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角度来看,知识与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除城市规划核心知识外,对“外延知识”需求加大;在规划设计、表达能力(图纸、文字、语言)等专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对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拓展能力要求加强。

二、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方院校必须深入分析就业市场,针对市场需求制定适合自身院校的教学计划。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近5年的就业情况为例,分析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地区分析由于地方院校的生源以本省为主,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也以省内就业为主(图1),主要就业城市多为院校所在城市及省内综合发展实力较强的前2-3名城市,其余城市每年的就业也多为生源地就业。外省就业主要是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但受到老八校和已过评估院校毕业生的冲击,发达地区历年接纳地方高校的就业人数并不多;还有少部分外省区的就业主要也是回生源地(图2)。尽管就业存在一定压力,但由于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较高,绝大多数选择在城市级的单位里就业,极少选择在县级、镇级的单位就业。

(二)就业单位性质分析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层次不高,以中小型设计公司为主,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少量从事建筑、园林、景观、市政等相关设计。也有小部分毕业生进入规划管理单位和咨询单位,还有少数毕业生转行从事其他性质的工作(图3)。由于全国设计单位效益的整体下滑,从2014年开始,一些县级的规划管理单位逐渐成为学生就业比较热门的选择。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高,本科就业压力更是逐年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4]。

三、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优化调整

面对地方院校就业市场的需求特征,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一定要把握地方市场,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强化有地域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一)立足省域,服务地区,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新目标地方院校应以培养服务于所在地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省内和邻近省区作为主要的人才输送地,以培养面向所在省区中小型设计单位需求为主的规划设计人才,多注重学生的应用型专业技能。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广度、弹性和专业化技能的综合培养。要让学生既具备全方位、跨领域的适应能力,又有对本专业有认同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调研地方县市对城乡规划专业行业的需求度并做出分析;充分比较同类专业的办学思路、办学实力、地域条件,形成与地区其他院校的错位发展;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强化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适应城市、县城、乡镇、公司、事务所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

(二)结合院校专业特点,优化课程体系设置1.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确定了城乡规划专业的10门核心课程[5],以最小容量保证核心知识外,留出足够空间和时间,鼓励学校办出专业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首先要保证10门核心课程的开设。从10门核心课程的学时确定入手,进行众多课程的选定,通过自主的组合,形成重点突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2.由于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竞争力较弱,教师往往很难承接到大型的规划项目,较多的规划项目可能是城镇的总体规划、城镇和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及其他各类相关规划。因此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可重点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课程设计,适当开设各项案例专题,并结合教师的实际项目进行详细的现场调研。通过案例专题课程的开设,掌握项目开展的全过程,学会对专项问题进行分析,并能独立编制各项目的整套成果。3.当前自治区内的许多镇、县、区的规划管理部门均比较缺少专业管理人才,因此可在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中重点讲述镇、县、区范围内所能遇到的各类规划项目的组织编制和审批所需的报送材料、审核重点及审批流程等内容。4.课程设置要紧跟时展的背景,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在大数据日益发展的今天,要积极开设arcgis、spss等软件应用课程,加强培养学生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在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中要遵循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程内容逐步加深的规律,构成连贯、渐进的教学内容环节链。认真研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并重点对课程之间的内容关联性进行梳理:(1)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将课程之间的交叉内容进行整合,集中到一门课程中讲授;(2)将专业培养目标和各项课程设计目标进行细化,确定每门理论课程需要在专业培养和各课程设计中重点承担的任务。既要避免课程内容之间的简单重复,也要保持课程的相对独立完整,同时又能保证各门课程的内容均围绕共同的培养目标展开,彼此之间形成有机互补。

(三)综合考虑学生和专业课程特点,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里的“材”既指学生,又指不同的专业课程,要将学生特点和专业课程特点结合进行考虑,综合选取最佳教学方法[6]。1.从基础抓起,避免拔苗助长针对地方院校学生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情况,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要以引导学生建立对专业所需能力的认识为主。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优秀院校学生的差距,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把知识点讲清楚,授课时要把详细的作业标准讲给学生,让他们确实明白如何操作。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要用严格的标准进行过程考核,督促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强自主学习,但对最终成果不要太过苛求,作业批改点评要恰当,要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同学,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要通过一门门课程、一次次作业不断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压力,从而失去对专业的热情。2.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城乡规划专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若单纯将课程的知识点讲给学生,他们很难直观地认识到课本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也很容易遗忘。所以,提倡运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逐层分析,告诉学生课程中的内容具体会在实际项目中的哪个环节进行运用,如何进行运用,会存在什么问题。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同时还能学会对现状资料进行分析,逐渐养成用规划的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掌握了规划的思维和方法,就能做到触类旁通,灵活的应对各种规划项目。3.通过各种专业竞赛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拥有竞赛获奖的经历会对学生就业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获得国家和地区级的专业竞赛,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一种强有力的证明。桂林理工大学近几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课程作业评优竞赛、西部之光全国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等部级竞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其中,在第一、二、三届西部之光全国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中,两次获得二等奖、一次获得三等奖;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社会调研学生作业评优中,获得三等奖1项,佳作奖1项。获奖的同学最终都因为该奖项顺利通过研究生面试或单位招考的面试,并且学生反映硕士招考或单位招考的人员在面试中都普遍关注获奖事情,针对获奖会询问许多问题。有了上述获奖经历后,目前各年级的同学都十分踊跃地参加各专业竞赛,除上述两项竞赛外,也逐渐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活动。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是一种促进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知名度的良好契机,学校和专业教师应大力支持、积极引导、精心指导,良好成绩的不断积累,也能成为将来顺利通过城乡规划专业评估的有力砝码。4.尝试专业导师制,分类培养,各有所长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标定位,可实行专业导师制,在按培养方案统一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从大三开始可由导师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选择的大类可分以工作为目标和以考研为目标两大类。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就业时需要有很好的方案设计及表现能力,尤其要有既快又好的电脑绘图能力,这部分同学可以由导师带领以参与横向项目为主,进一步锻炼设计和绘图能力,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调研、编制、评审等全过程,提前适应从学校到单位的转变,有这种经历的毕业生将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以考研为目标的学生在考试时需要较好的方案设计、手绘表现和对理论问题的研究分析及文字表达能力,这部分同学可以由导师带领以参与纵向科研项目为主,参与部分论文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对最新的规划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写作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对快速设计表达及表现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快速设计能力。

(四)努力完善师资设施的建设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作为基础保障。许多地方院校由于所在城市在省内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在高质量教学人才引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对与城市开发建设密切相关的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吸引力度更是不够。因此,要争取通过学校的支持,提高对城乡规划专业引进人才的待遇,以吸引较好的专业教师。同时还要配套建设良好的教学设施,要给各年级学生安排足够的专业教室,要有专业图书资料室、实验室等专业用房,还要有一些调研和资料分析所需的设备仪器。

四、结语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4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依托平台不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背离了专业设置的初衷。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设置的最初目的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城乡区域规划专业知识、资源管理知识、生态环境知识等的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但是在专业发展中,这一初衷被严重背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展的资源环境和城乡区域规划管理专业的高校中,依托的平台不一样,分别有建筑规划、农林、地理、测绘等专业。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各高校必然会考虑其优势的学科和师资,突出自己的长处。所以,各高校的同一专业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动手实践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的需要并不一致,不符合现实的需要。

2.专业定位不准确,就业范围过于宽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设立之初就承担着为城乡发展综合规划和资源环境统筹管理培养人才的任务,所以该专业要克服其依托平台的不足,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中充实验证理论的准确性,在理论学习中丰富实践的知识体系。但是,绝大部分高校在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时,是按照“重基础、宽口径”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尽力让该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到较多地学科知识,将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定位为考研究生,土地资源管理、科研部门、事业单位等,导致学到的内容不能充分得到应用,学生知识广博但是不专,样样通,却样样稀松,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无法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3.实践课程体系薄弱,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由于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培养范围由精英教育扩大到大众教育。其典型的一个证据就是逐渐上升的毕业人数。在人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形式一年比一年严峻,大量的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后无法实现顺利就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高校的教育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不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尤其是那些在毕业后需要从事基层和实践工作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动手实践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实践课程体系比较薄弱,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课程设置优化方案

1.选准专业发展趋势,突出专业特色。虽然各高校依托的平台不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一。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合理地发挥固有的优势,就能够为该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地理类专业比较强的高校在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就可以倾向国土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内容;农林类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其农林专业的优势,在设置该专业的课程时以农村规划、产业调整为重点;规划建筑类较强的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可以以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等为主要方向等等。在充分发挥依托平台的优势的基础上,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还应该突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力争让学生精通某一门技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2.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确定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之后,就应该紧密结合现实情况,来确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例如高校在优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敦促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实验课时、实习实践等。在结构上以应用性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为主,验证性课程为辅助。在实习过程中,也要以生产实习为主要的实习内容。课程设计也要根据学生在就业之后,最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内容来设计。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发展方向作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倾向于人文地理类的专业实践应该将重点放在产业规划、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方面,而倾向于建筑结构类的专业实践应该倾向于土地合理利用、城市结构是否合理等方面。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5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5003205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而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调整而来[1-3],该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培养既善于宏观区域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4],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和创业岗位,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学科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机会。由于专业设立较晚,目前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并未深入展开,对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多[5-7],部分学者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定位、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研究[8-10],但关于地方院校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院校该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一、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现状

2004年菏泽学院升本后,为适应菏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于2006年申报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首次

招生,至今已有4届毕业生顺利毕业。专业设立以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逐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2006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别于2008年、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两次大幅调整,完成了从单一的培养方案到分城市规划与管理和旅游规划与管理两个独立方向的培养方案,再到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三个模块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日趋清晰,培养方案日趋完善。2012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应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专业,并组织精干力量修订完善了相关培养方案。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次招生。2014年该专业被评为菏泽学院特色专业。

二、地方需求与院校专业特色分析

(一)地方需求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从国家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农村建设到区域层面的都市区规划,再到某个城市乃至最微观的村镇或社区发展规划,亟需一大批既善于宏观社会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从目前来看,发达地区及大城市人才聚集密度较高,竞争激烈,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镇人才严重匮乏,城乡规划人才地域分布严重失衡。菏泽市地处鲁西南,是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市区之一,人才引进困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尤为匮乏[11]。

在全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菏泽市城镇化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量变到质变,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同步呈现出爆发式发展之势。审时度势,菏泽市新一届政府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三个目标:一是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确保在目前城镇化率43%的基础上逐年提升。二是按照“产城融合、设施配套、突出特色、宜商宜居”的要求,完善市县城镇发展规划,搞好功能区划分,优化城市布局。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城镇水、电、路、暖、气、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市场、公交、绿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菏泽市城镇化推进的同时,借助乡村文明建设契机,菏泽市旅游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原有牡丹观赏旅游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托菏泽各县区的生态、文化、地域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以上城乡建设、乡村旅游目标的实现及后续工作不仅需要高起点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关注“人地和谐”、城乡一体化和人文关怀等问题。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乡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到微观项目设计的综合能力。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菏泽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立足小城镇、面向新农村

专业建设从菏

市及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小城镇数量众多,建设滞后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化趋向,这些内容在培养方案制定及平时作业训练中均有体现。

2.注重动手实践技能的培养

该专业为学生开设了两个学期的美术基础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了autoCaD、photoshop、3DmaX等专业所需的各种城乡规划计算机软件课程,并配备专业教师加以辅导,以加强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上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图件制作和图像处理能力,强化对规划图件的综合表达。培养计划中从“建筑单体”到“城市详细规划”,再到“城市总体规划”,最后到“区域规划”的课程结构设置,更体现了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

三、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刚刚脱胎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新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学校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实际,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任务,该专业发展与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为此,在专业发展中,紧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以及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不断优化本专业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使该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

[1]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110(4):94-98.

[2]谢启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36-39.

[3]许树辉,李航,飞温瑞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5(1):54-56.

[4]张璐.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2):88-92.

[5]杨莉,周秀慧,康国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0,36(3):268-270.

[6]邓琳,王纯岩,乔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28):132-134.

[7]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等.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0-53.

[8]刘富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思考[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4,12(6):165-168.

[9]许树辉,左盘石,李航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教师教育,2013(5):59-60.

[10]张守忠,李玉英,胡囡.应用型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J].山西建筑,2013,39(12):228-229.

[11]侯光辉,张前进,陈卫.以“小区域”导向改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天津城建大学的探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1):40-43.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6

(一)2010年预计目标

(二)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稳定和促进就业。实施就业岗位开发计划。发挥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通过稳定生产、稳定市场来稳定就业,开辟更多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快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困难企业享受政策扶持,力争稳定

个现有就业岗位,新增就业岗位30000万。

(三)继续突出重点,统筹做好三类群体就业。一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计划。按照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有效运行的原则,加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做好政策落实和就业服务工作,对回到原籍未就业的,做好跟踪服务,保证底数清楚,帮扶到人。二是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全面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上岗培训,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工程;组织各类准备创业人员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三是实施农民工就业服务计划。坚持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三结合,加强劳务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四是实施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划。加强对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形成动态长效帮扶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城市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四)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功能。一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储备力度。紧密依托我市区、县、乡镇劳动就业保障平台,对全市城乡技能型人才进行一次大普查,确切掌握全市技能型居民数量和就业分布情况。并希望政府能够实施一套引进我市技能型人才回流的相对奖励办法或优惠政策,吸引我市大量技能型人才回流,为淮北经济发展服务。认真收集、分析企业中高层岗位需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高技能人才招聘引进平台的作用。二是定期深入企业,建立企业用工考察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市场招聘,力求为全市企业提供用工服务,为企业制定有序的招用工制度,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建立日常走访与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及时、准确把握企业用工需求。根据需求深化各项招聘服务,改进工作作风,提供服务快速通道,着力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质量与效率,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真心实意、切切实实为企业办事。三是加大就业帮扶平台建设力度,全面促进充分就业。以促就业、保稳定为目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重点针对我市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三大就业群体,系统开展2010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切实帮助各类就业群体特别是新出现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尽快得到就业援助,通过新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组织相应的职业培训,积极向企业推荐,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四是认真开展农民工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活动。依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广泛组织“就业服务大篷车”、“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给农民工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免费向农民工发放“春风卡”、“农民工进城务工服务指南”、“劳动合同法”等宣传资料。

(五)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加全市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乡镇的所有行政村率先落实“有工作人员、服务场所、办公设备、工作经费、工作制度”的要求,将政策咨询、培训信息、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公共服务延伸到乡镇、村,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工作体系。研究加强行政村劳动保障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措施。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把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与重点人群相结合、与落实政策相结合、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在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城市设立专门服务机构,建立与劳务输入地之间的就业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与外出务工成功人士的联络,提供政策、信息服务,引导其回乡创业。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7

关键词: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反思;前瞻;

一、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背景

作为教育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具体方面,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出台不是政策制定者的简单主观判断,也不是问题充分暴露后自行生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逐步进入教育政策的范围,并最终由政策制定者经过一个特定的政策制定程序后形成的。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经济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影响教育的发展。经济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对城乡教育投资的失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筹措责任主体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此,以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低劳动生产率农业为主的农村所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决定了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能力的巨大差距。文化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城乡二元文化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一方面,农民自身经济水平有限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投入上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偏低的现实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这种主观需求和客观可能两方面指数都较低的情况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直接政治背景。人力资本理论全面揭示了教育与经济间的关系,指出与其他投资一样,用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也是可以获得回报。其中,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投资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有关“三农”的表层问题,更是要从本质上为农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大力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而毕业师资、教育理念等软件资源的配备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政府对于师资配置的宏观调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背景

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政策必须承担保证儿童受教育公平的责任,同时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其中,师资配置同时贯穿于这几个方面,是政府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可回避的一个共性问题。

1、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

总体而言,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城乡教师水平的同步提高,反而会掩盖城乡师资配置不均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农村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三个方面。首先,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事实可以反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的现状。通过一年的清退工作,2005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由49.9万降为44.8万人,其中大约有30万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1]。其次,从学历水平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约38个百分点[2]。再次,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城市、县镇、农村小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分别占57.83%、51.44%和41.02%[3]。此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职称职称结构与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总之,城乡师资水平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

2、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善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次放开人才流动政策时,教师队伍中曾出现过一次“跳槽”热。近年来,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启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教师资格制度的正式实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教师流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由于教师流动制度的缺失,我国当时的教师流动主要表现为一种无序的流动:从教育系统内部流向外部;从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等[4]。在这种无序流动中教育系统内部的无序流动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协调发展。对此,网站由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国家必须采取相应举措逐步健全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以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倾向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始,2002年后每年毕业人数均以约60万的数量逐年递增,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而西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中央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等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大量优惠政策,如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选聘招录优先政策等进一步明确“基层就业”这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主旋律。针对农村教师匮乏、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又一项重要探索。#p#分页标题#e#

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为农村教育补充一批优秀师资,成功创新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1、特岗教师从数量上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状况

特岗计划从2006年到2008年实施三年来,共录用了5.9万多名特岗教师,分布在490多个县的6400多所农村学校,直接受益的农村孩子达到200多万人[5]。2009年,在对特岗计划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此外,部分省份在中央特岗计划实施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特岗计划新机制。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既在国家5000名特岗计划名额的基础上以单独财政支出划拨5000名特岗教师工资,加大了国家特岗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岗政策执行两年中为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补充近2万名优秀师资。

特岗计划实施范围的扩大、计划数量的提升、各省配套政策的出台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一支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相关保障政策进一步巩固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2、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及学历上都有严格规定,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特岗计划明确规定,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78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低年龄、高学历可以弥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年龄、学历结构出现的断层空缺,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一支老、中、青合理配备、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方面侧重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相关特岗教师成为服务地第一名该学科教师,为某些农村学校实现了该学科教师零的突破。如2005年10月,国家在w县投入了价值9000多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电脑大量进入农村学校课堂,当时w县农村许多在职教师不懂电脑,导致有些学校远程教育设备闲置[6],特岗教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

(二)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2006-2008年,特岗计划为农村提供特岗教师5.9万多名,2009年特岗计划的设岗规模扩大到5万以上,加之各省对于特岗计划的创新,通过特岗计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而这相对于2010年全国630万的毕业生总数而言似乎不值一提。但是,纵观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特岗计划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大范围就业的典范。

以河南省某独立学院为例,2009届毕业生总数144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23人,就业率为8.49%;2010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1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54人,就业率为8.96%。由此可见,相对于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预征入伍等其他就业途径而言,特岗计划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国家关于基层就业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思想也逐渐树立。但由于基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地方财力有限导致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而无法引进高质量师资,加之部分地区因“普九”欠下了经济债,形成“有编不补”或“有编难补”的情况。而特岗计划明确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岗教师经费的解决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改变农村师资配置失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三、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中的困境

(一)“同工不同酬”降低特岗教师自我成就感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特岗教师在基本工资方面与非特岗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但在地方财政紧张及特岗教师流动性大的情况下特岗教师在3年聘期内的三险一金、住房、艰苦地区补助津贴等福利津贴无保障(见表一[7]),被社会认为是编外教师的身份,经济待遇的偏低还导致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受尊重程度同比低于非特岗教师。

一项针对贵州省某县80名特岗教师的调查显示,45.9%的特岗教师认为他们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一般”,25.7%的认为“较低”,还有14.9%的特岗教师认为“非常低”;在关于受尊重程度的调查中,43.2%的特岗教师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的占24.3%,14.9%认为“非常不尊重”[8]。

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特岗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他们拿着与非特岗教师有别的工资待遇,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临时住所[9],长期“同工不同酬”的境况会逐渐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特岗计划这一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二)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特岗教师出路难寻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定,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新聘教师入职后即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常管理范围内,有专门的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程序,职业发展前景清晰。但是,对于聘期3年的特岗教师而言,特岗计划仅仅规定“特设岗位教师在聘期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等,对于特岗教师的身份没有明确规定,对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更是没有相关阐述。因此,特岗计划政策在实施中逐渐暴露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的困境。#p#分页标题#e#

特岗计划招聘对象突破了师范类毕业生的限制,凡符合报名条件并通过考试的毕业生均可加入特岗教师的行列。但是,非师范毕业生的相关教育学知识背景与教师相关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部分省份对拟聘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缺乏明确规定,当非师范类特岗教师上岗任教后面临更加专业的教育学类问题时,各地教育局、各学校也没有持续的入职教育,甚至有些特岗教师被安排担任非自身专业的学科教学,极大阻碍了特岗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于身份不明确,特岗教师职称不能按教师职称评聘程序正常参与评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工资、待遇等不能正常晋级。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3年聘期内无法评聘职让部分特岗教师产生前途不明确、不稳定的感觉。

为提高特岗计划实施的持续性与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特岗计划对于3年聘期结束后的继续留任问题及将特岗计划的实施可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但是,在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却出现了继续留任困难的情况。如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的特岗教师就遇到如此尴尬,三年服务期已满,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却遭到拒绝。他们去教育局讨说法,教育局的领导说:政府不批,我们没有编制。而政府编制办的领导说:我们县教师超编了,你们留不下来[10]。

入职培训欠缺、不能参与职称评聘、留任困难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

四、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建议

(一)借鉴国外相关政策

从师资方面入手解决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由来已久,其中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的运用比较普遍。

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实施40多年来有效推动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师资配置更趋合理化、教师工作热情得以提高、学校办学更加充满活力等方面。补给模式主要针对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师资短缺问题,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奖金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该地区工作而建立的师资均衡配置模式。补给模式在美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和经费两个方面。政策方面,各州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向社会广泛招募教师,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政策保证。经费方面,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来提高教师短缺地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及改善其工作环境,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经费保证。补给模式是政府对于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模式,突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责任。

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在日本和美国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动了两国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各国相关政策出台背景的不同,如日本定期流动模式的广泛应用是以日本教师公务员身份为重要前提。《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以及《行政不服审查法》等从根本上明确了教师公务员的职业身份,从根本上增强了教师定期交流制的可行性,保障了该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教师的身份很难单纯归类于公务员、雇员还是公务雇员,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复杂的境况中。

(二)以中央及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为特岗计划继续推进提供经费保证。

特岗计划实施已经五年之久,中央及地方特岗计划都在不断调整。2009年,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部分省份在特岗计划实施中也不乏创新之举,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但是,特岗计划实施过程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的留任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无法留任的现象势必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特岗计划试点县为“两基”攻坚县、国家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财政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些县还存在大量普九欠债。显然,这些试点县的经济能力无法承担留任特岗教师。如贵州省某县,如果没位特岗教师按国家补贴来算,每名特岗教师总支出得在3100元/年以上,这样县里每年得多拿2600多万元才能保证开支,这是我县财政无法承受的[11]。对此,中央、省级财政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从经费方面保证特岗教师继续留任。

此外,地方政府要把特岗计划定位为长期政策,而不是国家对于农村教师的短期补充机制。因此,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岗位申报工作中一定要务实、严谨,以各地实际需要且3年聘期结束后可接纳并解决编制的教师数量为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想留任却留不下的尴尬境遇。

(三)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新手教师成长的第一阶段为职后1-3年,其特点是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师工作,形成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职后的五年才能进入成熟期[12]。对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特岗教师必须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社会认可度。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在教师身份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别,虽然3年聘期结束后特岗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去与留,但3年聘期内特岗教师就是教师队伍的一员。对此,相关媒体应该积极树立特岗教师典型并加以正面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的社会认可度,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给予特岗教师更多人文关怀。

其次,重视特岗教师入职教育,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特岗计划在招聘程序专门设置“集中培训”环节,充分表明入职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招聘工作由各省相关部门负责,“集中培训”也就因各因地而异。如河南省要求培训为不少于30学时的师德教育、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等;四川省在特岗教师招聘简章中只提到“岗前培训由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因此,针对部分非师范类特岗教师未能系统掌握教育学类相关知识;设岗县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水平较低等现状,各设岗县及学校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及特岗教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p#分页标题#e#

再次,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规定了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的学历、工作年限等条件。但是,本、专科毕业的特岗教师3年内却无法评聘职称,这对于聘期结束后想继续留任的特岗教师更是一个巨大打击。因此,各地应该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3年聘期结束后将每年考核结果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彻底消除特岗教师3年职称评聘空白的压力。

特岗教师为农村义务教师加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与精彩,反思、总结特岗计划的成功与不足,配合其他农村教师补给政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教育部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背景材料——2006年第4次新闻散发材料(4)[eB/oL].

[4]王俊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邬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6][8][11]杨廷树.贵州省w县“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5).

[7]杨廷树,杨颖秀.西部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贵州省Z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9]易海华,刘济远.“特岗教师”如何更好地落地生根——关于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工作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8

1.引导城区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继续选派城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基层服务,全年不少于600名。完善考核服务机制,确保选派的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完善新录(聘)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层锻炼制度。完善鼓励和引导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按岗招募、分类培训和分类考核机制。

2.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人才能力。采取上挂锻炼、跟班实习方式,选拔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人才到城区交流锻炼。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人才分类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专题培训活动,举办乡镇(街道)中层干部培训示范班4期,培训基层干部500名。启动公共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轮训计划。

3.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人才激励。完善农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办法,对农村乡镇及所属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时以工作业绩和贡献为主,放宽学历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农村公共服务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对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挂职干部、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表彰。

二、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4.完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研究,积极参与《20*-2020年*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及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构建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5.加强高端产业人才引进。全面梳理现有人才引进政策,研究制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措施。研究实施高端产业人才引进专项计划。探索依托产业功能区、重点产业建立“人才特区”。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新增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加强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力争2人入选中央“”,8人入选省“百人计划”。推进部级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建设。

6.加强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实施高端产业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选拔100名主导产业、高端产业和战略性产业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赴国(境)内外培训交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举办“653”工程培训班4期,培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00名。依托产业功能区建立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分产业研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产业人才培训联盟的作用,完善急需产业人才培养的政府、企业合作机制。全年完成产业急需人才培训1万人次。

7.完善产业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研究实施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择优资助。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合作机制,加强专家服务基地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产业搭建平台。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急需人才职称评价办法。完善产业发展人才服务机制,实现一个产业功能区有一个人才工作站、一个重点企业有一个人才服务专员。完善市级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强化优秀创业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激励。

三、加强公务员管理机制建设

8.创新公务员选用机制。完善从服务城乡基层的大学生志愿者、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办法。建立市和区(市)县级机关面向基层公开遴选优秀公务员制度。推进机关公务员竞争上岗。深化完善政府雇员制度,重点向产业功能区拓展。

9.创新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分级分类的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市公务员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建立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有机结合的考核体系。探索公务员工作实绩与待遇挂钩的具体办法,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认真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登记工作,规范参照管理机关(单位)人员管理。

10.创新公务员培训机制。围绕“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集中开展公务员专题培训。举办公务员时事大讲堂,建立*市公务员培训专网。开展公务员培训名师推荐活动,建立*市公务员培训师资库。完善公务员实践锻炼机制,推进公务员跨部门、跨区域轮岗交流,选派公务员到基层挂职。积极选派公务员赴国内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对流。

四、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促进机制建设

11.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机制。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和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措施和办法。积极参与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用好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健全各级各部门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联动机制。

12.完善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机制。继续抓好高校毕业生服务城乡基层项目的实施工作。完善服务城乡基层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多岗位锻炼和考核机制,加强服务城乡基层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完善服务期满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机制,做好服务期满大学生志愿者创业就业服务工作。

13.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招募15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年内完成1万人次。办好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就业网站,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4.完善中长期改革规划。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分专题开展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理顺各级政府职责、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等专题研究,完成《*市统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划(20*-2020年)》,探索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框架。

15.深化“五项改革”试点。深化郫县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试点,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温江区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行政管理体制。深化锦江区、武侯区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试点,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推进乡镇(街道)职能转变。继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16.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国家和省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市和区(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探索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机构设置模式。

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17.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继续做好长期不运行事业单位清理和巩固工作,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履职运行情况评估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深化政事分开,探索公共服务管办分离的实现形式。

18.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全面完成全市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任务。完善事业单位竞聘上岗管理办法、特设岗位管理办法。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统计工作。

19.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收尾工作。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中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制度。

七、统筹推进综合性基础工作

20.加强重大政策和重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加强与各级科研院所和学会协会的联系,围绕重大政策和重点难点问题合作开展专题课题研究。加强调研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应用。完善重大课题研究力量整合、表彰激励和资金保障机制。

21.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做好全市人事编制系统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和人事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深化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组织开展人事编制系统“五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公务员申诉控告工作。

22.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管住总量,做好全市各级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加大机构编制管理监督力度,积极推进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管理。盘活存量,积极推进金堂县编制职数“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改革试点,探索与部门职责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分工相适应的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现有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基础数据库。依法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23.做好干部计划安置和企业干部解困工作。扎实做好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安置工作,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安置任务。完善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扶持指导力度。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好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24.推进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探索人才市场与人力资源市场相互贯通的有效途径,推进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继续推动人才服务向重点企业、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功能区延伸。加强*人才市场区域交流合作。完善人才供需信息定期制度,做好年度人才资源状况报告和主导产业人才开发目录编制工作。做好人事考试工作。

25.做好人事宣传工作。完善新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办好人事局门户网站、《*人事信息》和《情况反映》,做好各项上宣和外宣工作。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做好政务信息采编和报送工作。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健全人事编制工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引导社会舆论。

26.做好维稳工作。加大突出问题的分析梳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力度,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强化逐级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加强内部联动机制建设,加强外部协作,构建大大维稳工作格局。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

八、统筹推进人事编制系统自身建设

27.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和能力建设。继续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整改落实工作,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加强干部培训,举办2期人事编制干部业务培训班。注重实践锻炼,完善干部选调、轮岗、挂职等制度。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9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分布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b)-0024-01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专业存在问题

1.1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专业办学建议

2.1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转贴于

2.3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2]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82.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篇10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重点围绕《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对建设“沿海强市、和谐”的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体系建设,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能力建设,为全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新增就业530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9.5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59.5万人(含省直管县),新增1.5万人;全市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102.8万(新增3000人)、34.8万(新增3000人)、40万(新增1.5万人)、26万(新增3000人)。完成小额担保贷款1.5亿元。完成技能培训3万人次、创业培训5000人次。完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资格、执(职)业资格考试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能等级考试3万余人。

三、工作举措

2012年,全市人社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严格按照省厅下达的指标任务,结合开展“爱、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抓重点、克难点、出亮点,努力实现“八个加快”。

(一)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以国务院批准《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契机,结合深入宣传、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加大调研力度,制定符合我市实际、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险政策,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结合大力建设渤海新区全省经济增长极,与渤海新区实行全面对接,在社会保险、人才引进等方面,在现有政策、体制和机制上求突破,大胆先行先试,赋予新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创新活力,从而促进渤海新区的快速崛起。

(二)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考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基层平台建设力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基础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市、县、乡、村,涵盖各项业务领域和城乡各类服务对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加快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和功能建设,健全完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二是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力度。通过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和大学生就业的典型事例,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服务水平,深入调研分析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结构分布情况,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继续大力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双新”培训计划,实现“双新”培训常态化,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落实好2012年度“大学生村医”、“三支一扶”志愿者计划。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立就业见习长效机制。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服务品牌。三是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力度。注重研究和落实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政策,建立城乡劳动者市场就业、自主创业和平等就业的新格局。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积极筹建技师学院,整合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建设一批适应加快产业发展的实训基地。以加快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大力实施帮扶工程为重点,引领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以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等重大战略举措为动力,以带动大量就业岗位开发与招聘服务为重点,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做成服务民生、发展经济的特色品牌,全年开展100场大型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实现供求双方有效对接。

(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3个非试点县市和5个非行政区划区为工作重点,实现全市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个体私营企业人员为扩面重点,同时加大对省人社厅《关于城中村改造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关问题》通知的执行力度,把我市城中村居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探索完善实施绩效工资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重点做好市级统筹实施工作,力争三年时间在全市实现城镇医疗保险“五统一”,即政策统一、基金管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经办流程统一、信息系统统一。工伤保险,继续建立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适当提高费率,增强基金安全运行和抗风险能力,年内实现省级统筹。失业保险,落实好失业保险金与物价上涨挂钩的临时补贴机制,继续推动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工作,不断提高失业人员待遇水平,加快完善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位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科学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参保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确保完成2012年社保卡发放任务,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制度。积极协调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体制的完善工作,建立“五险合一”管理机制。

(四)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贴近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市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目标,贴近沿海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这个中心,为渤海新区“人才特区”建设服务。二是认真规划,服务发展。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泛深入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和重点用人单位,了解掌握人才需求状况,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从资金、项目、待遇上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围绕渤海新区“人才特区”建设,拓展引智工作新领域,帮助企业引进和培训一批高层次外国经济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继续围绕种植养殖、生物生态农业,开展引智惠农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留学生创业园区,为临港产业、管道装备、化工制造等具有一定研发创新规模的重点产业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突出环渤海和黄骅综合大港的独特优势,以柔性引进京津地区高层次人才为重点,重点抓好“五个一百”人才引进计划。三是科学管理,服务基层。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加强职称信息化建设,加快《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健全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对在重点产业、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人才实行重奖,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企业提供人才、智力的优质服务。

(五)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重点搞好三类事业单位的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办法,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并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实现全市公开招聘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探索制定不同行业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具体办法。大力推进事业单位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规范竞争上岗的程序和组织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优化岗位结构,实行动态管理,力促事业单位科学管理入轨提位。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人员岗位、确定绩效工资收入以及解除、续订聘用合同的基本依据。

(六)加快推进维权维稳能力建设。一是转作风。加强劳动监察、调解仲裁队伍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争取到“十二五”末期,50%的调解员和80%的仲裁员能具备法律专业文凭。建立和完善企业干部来访台账和稳控机制,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投诉举报,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二是严执法。以中小型非公有制单位为重点,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监管的同时,突出对严重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处罚力度,树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威。继续做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现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监管的全覆盖。三是强管理。协助企业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通过调解将50%以上的争议化解在企业、乡镇街道及社区。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整、组建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基本建设,力争年底前各县(市、区)劳动人事仲裁院建成率达到70%以上。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制度,同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