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十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十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9:03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理课堂;应用与继承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自然性与人文性,既可以将各大地域的自然风光进行介绍,又可以普及该地域的人文风俗与历史文化,其中也蕴藏了其他科目所具有的一些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地理课程都有所涉及。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正是由于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个性风格,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所以,在地理课堂上加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上应用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讲解,对广阔的河流、巍峨的山岭进行展示,使学生领略云南的喀斯特地貌、新疆的荒漠、江苏的湖泊、东北平原一望无垠的田野。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汉族的花朝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播放《向天再借五百年》,使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油然而生。

2.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

大多数学生因为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对本乡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讲解有关学生家乡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家乡的认识,迸发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例如,针对东北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讲述小兴安岭的丰富资源、二人转等文化的产生缘由。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实施华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崇洋、不守公德、责任心不强、不会与人和谐相处、缺乏感恩之情等现象。在地理课堂上加强传统文化知识补充,可以使学生变得心情平和,饮水思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

4.有利于传承和谐理念

通过对包罗万象的自然地理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二、在地理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地理与文化相结合

地理课程内容丰富,不仅包含着人文风俗,还包含着自然景观,对世界各国的光照降雨、农业种植、经济发展、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经纬度、旅游热点等都要进行讲解,不仅包含着历史、政治、语文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解地貌形成、寒流暖流时还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等知识。而且由于涉及一些理工问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地貌的形成、地方时的计算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此庞大复杂的学习任务单靠知识点灌输、插秧式教学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因此,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讲述黄土高原时向学生播放视频《信天游》《黄土高坡》等陕北民歌,不仅加强了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识,对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地质地貌有了直观的感受,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如果说繁荣的经济是一个民族的衣着,那么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血液,如果一个民族丢掉了传统文化,视汉服为奇装异服,那么这个民族就离灭亡不远了。在国学大热的今天,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将国学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重拾民族精神,培养勤劳谦和、仁厚敦实等优良品德。

3.努力探究地理知识元素,挖掘文化底蕴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与文学内涵,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与运用,在讲解的过程中精炼而不乏内容,通俗而深藏韵味。在课堂上,教师对传统文化应用生动的语言、风趣的方法进行讲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效率。

4.实践与应试相结合

很多学校对地理等科目没有引起重视,只学习课程,并没有要求考试,导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却忙于其他作业。这样,即使教师的文化素质再高,也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另外,有一些教师以及社会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轻浮和庸俗,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并没有实际作用。曾经有一位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历史的过程中,讲到汉代张汤的官职时,教师将廷尉一词用司法局长代替,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却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

5.将古典诗词与地理课堂相结合

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一些有关地理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结合古典诗词进行讲述,既能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能与传统诗词相联系,使地理课堂显得更有生机和韵味。例如,讲到冷锋时,可以用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讲暖锋时,可以应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讲夏季风时,可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典诗词还能帮助导入新课,如在讲“天气与气候”时,导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求学生辨识这是形容天气还是气候。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时候,当学生对风力搬运作用不能理解时,可以引用“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在做课堂小结时,如在对月球讲解之后,可以引用有关月亮的诗词,做出总结。将古诗词应用到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学生对古代诗词产生兴趣,从而对传统文化加深感情。

三、总结

将传统文化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和爱国情怀,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情。针对如何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加强利用,多加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在课堂上与古诗词加以联系,对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议古典诗词中的地理知识及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6-89.

[2]陈金赛.近三十年来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研究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2.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2

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10月14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把马克思主义列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要想取得良好的指导效果,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马列主义具体应用于实践,化为方法,在实践中实行它,丰富和发展它。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实践也主要是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大学生应该在学习和实践中领会: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传播和发挥作用,不可能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按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任何一种作为“文本”的理论、学说、观点等等只有在一定的背景或“前结构”中才能被理解和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必然的。同时大学生应进一步去深刻理解并自觉地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这种结合是指理性光辉照耀下的、通过主体努力才能实现的结合。具体说就是既要精通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又要精通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两者的比较,特别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清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同时也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的重新塑造。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尚书》中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以及广为流传的“精忠报国”等中华民族的爱国故事都强调着一种为国献身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几千年的中华奋斗史中亦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传承着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博精神;传承着“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不畏艰难的愚公精神、不惧的抗争精神;传承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传承着“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韧品格;传承着“精忠报国”的民族激情;传承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传承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悲悯情怀。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中贯穿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学习,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中,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吸引力、实效性。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吸引力、实效性,是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从一个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寓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之中,会使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更生动活泼,更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这样可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吸引力。同时,它能更好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浸染。此外,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影响到每个人,这就扩大了其影响,使其作用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实效性。当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中没有做到有机的融合,课程内容显得枯燥无味。

4.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需要通过民族化来实现其世界化。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华民族化,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这必然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富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古老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中华民族化,要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的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点在不同时期思考与讨论的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括大致是相同的。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是经过了科学的概括和论证的;这种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个原理、每一个命题之中。纵观中国哲学史,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统一的传统。如荀子哲学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荀子不仅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论》)。韩非也是一位拥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集中表现在天道观方而,他认为“道”是“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解老》)。王夫之哲学可以说代表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发展的最高水平,他通过有无、虚实关系,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国由于封建社会历史冗长,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传统也特别悠久而深厚,这种深厚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契合性。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观上的相通。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注重实践,马克思主义原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正确地阐明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强调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实践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是相对于“知”提出来的,并把“知”与“行”相提并论,强调“知”必须落实到“行”中。如儒家思想主张“学以致用”;宋代朱熹立足于理学,提出“知行常相须”学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相通性。

3.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人类的理想社会是最终消灭私有制,走向自由王国,实现共产主义,获得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世界”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依据他们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提出过各种社会理想,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大同理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美好社会理想,它鼓舞着人们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而进行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也就缘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有着共鸣之处。虽然中国“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设计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理论上,中国追求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存在共鸣,使许多中国人将两者相提并论,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人类走向“大同”。

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1.首先要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育人,关键在教师,育人为本,关键也在教师。对教师而言,除以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对学生有大爱。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除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还须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贯穿教育,作为任课教师首先自己必须知道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相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相近、相通的观点,以及反映这些观点的思想、古诗、名句、寓言、故事等,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就能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资源,用最有民族意蕴的形式和风格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既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其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引用、运用深入人心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观念和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逻辑内容。还可采取保留传统文化的旧形式,赋予新内涵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不仅可以使传统观点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层面,而且也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例如“实事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意是指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这个传统文化中的命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科学解释,使得这一古老的概念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成为了我们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精确概括,也成了大学生活学活用的处理问题的一种唯物辩证方法。

3.把网络教育作为重要载体。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大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拓宽,教育手段也从过去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从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可以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相结合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开展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学习讨论,也可以建立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丰富的主题网站,让大学生既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那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基本价值认同的前提下,把其内在的精神理念和道德含量提炼出来,放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中把握其精髓和实质,以达到贯穿教育的目的;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并注意更多地采用民族文化的形式,从而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更加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4.运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有效途径。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马克思基本原理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注重利用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努力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还可以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举办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重在体验的活动。如孔子诞辰日举行尊师敬贤主题活动、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主题教育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主题活动等。主题活动要精心策划,富有创意,使传统文化能渗透大学生的心灵,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能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5.积极营造富有浓郁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对待传统与现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之一。

要积极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外部环境。用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语录装饰校园,用名篇佳句美化环境。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学生的品性,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其次,着力打造以修身立德为核心的校园内部环境。通过各种活动,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纪念日、各种宣传日等适时进行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既了解国际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又感悟五千年中华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3

【关键词】中医思维;大学语文;教学

中医思维是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现象的一种独特的认识和解释方式。能否建立中医思维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生能否在临床实践中真正有效地运用中医方法去诊断与治疗疾病。中医思维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至关重要。基于培养中医院校医学生中医思维的视角,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上应有区别于其它高校的独特性。那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何呢?笔者将结合对学生所做的调查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中医思维

大学语文是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备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医院校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教育部高教司规定的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当然,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在大学语文课上讲授中医理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祖国传统文化,而中医思维也源于祖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所以,大学语文课要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达到培养医学生中医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在头脑中建立中医思维。纵观学校所设立的各种课程,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方面责无旁贷。笔者对选修大学语文的1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79.4%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13.4%的学生选修目的是陶冶情操,只有3.6%的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学习语文常识。52.6%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对促进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5.9%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只有1.5%学生认为没有作用。通过调查及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并通过提升人文修养来提升自己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能力。

2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突出祖国传统文化

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数量丰富,既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又有各行业各学校的特色教材。从教材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选讲。而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事迹、代表作品、所选篇目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所选篇目有些与高中重复,而讲授内容或思路与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66%的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感兴趣,有8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扎实、在大学学习中医药知识时面临困难迫切希望补课的心理。那么,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什么呢?首先,古汉语知识不是重点。虽然学生在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时会遇到很多语言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由《医古文》课来解决。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应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讲,其中包括富有文学价值的传统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尤其是语言优美的传统哲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与中医理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讲授过程中应打破“高四语文”的传统模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讲到具体篇目时学生就可以以俯视的眼光对其进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没。第三,在讲解具体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大学语文的“文”既可以理解为“文学”,更可以理解为“文化”“人文”,不能仅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学性内容,更应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讲读结合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融合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成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教育积极融入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代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在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构建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合到日常的授课中,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目的[1-2]。

一、深挖教材,并与传统文化融合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学会深挖教材,将教材中的优秀文章进行分析讲解。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笔优美、情真意切、富于哲理的文章,这也要求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将深藏于文章中的精髓发掘并传递给学生。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将教材表面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更要善于发掘课文中的隐藏内涵,使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咀嚼教材文章的更深层含义,才能让学生渐渐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教师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时,可以通过对相关词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将其中“故都之恋,故国之恋”等思想进行提取,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拓展;再如教师在进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让学生思考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比如教师在进行《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时,可以唤醒学生对家国情怀、仁义道德的思考,让学生在未来面对艰难抉择时,明白什么是对的。教师通过类似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之间的间隙,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进入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作者,使文化与作品相融

中职语文的教材内容是由教育部专家层层筛选得到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是符合时展需要、符合学生成长的作品。每篇作品必定都饱含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时代基调,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要注意深挖其中的传统文化痕迹。教材中那些或华美、或质朴的词句都是在当时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诞生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细品其中的内涵。因此,笔者认为若要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穿过时间的河流,走到文章所描绘的背景年代,再从中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文化信仰等,想来必将别有风味。所谓文章背景,不仅包括作者生活的历史社会背景,还包括作者一步步的成长经历等。只有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才能更好地从背景出发,理解文章本身所蕴含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才会变得更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在进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查找蔡元培先生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介绍。只有学生更好地了解蔡元培先生所在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章中“兼容并包”的思想。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作者,才能真正理解其作品,并对其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有所领悟。

三、穿插民俗,并与传统文化相融

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教师除了日常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带到不同地区,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教师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中,使学生能够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才能有效达成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寻找所在城市的名人故居、历史事件遗址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相应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从而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快乐成长。

四、引导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课外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提议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课外阅读活动,活动不限主题、不限形式,旨在提升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在每次阅读中感受到与文章作者的思维碰撞,并对文章作者的所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感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通过不断阅读,学生才能渐渐从只是理解字面意义,转变为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理解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核,才能实现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维碰撞。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探究其中的传统文化属性,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充分融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伟大目标。只有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爱上语文学习,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5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比如适时吸取了天文历法、地理物候、阴阳五行及人文清理等,将这些知识和理论与人体的调控与认知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套理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当前的中医本科生教育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对于中医本科生教育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提高其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医理论的形成根植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深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经常可见到阴阳五行等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哲学学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强调宏观整体、平衡和谐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如果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学生无法培养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西医学理论不断冲击中医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

1.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中医根底

中医本科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逐步打牢学生的中医学理论功底。由于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医课程的内容就显得晦涩难懂,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课程的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为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在这样的中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的深刻内涵加深了解。

1.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中医学理论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医德风尚的培养,将医技与医德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市场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中医理论受其影响,同样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理论,认为“医乃仁术”,对医德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在当前的中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医德的教育,将“术”与“德”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中医学的本科生大都是理科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所以更加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了解古代社会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然后更深刻地理解“医乃仁术”的含义,逐步提高自己的医德风尚。

2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中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上文中主要介绍了加强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而为了更好在本科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可遵循“激发兴趣打牢基础促进学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采取的方式有雕塑,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的雕塑和文字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悬壶济世的名医,可将这些医德高尚名医的经典名句展示出来;打造中医传统文化历史长廊,集中展示我国古代中医学的成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建立中医传统文化网站,将有关中医理论的古典书籍、文化常识和视频资料等上传共享,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优化课程设置,逐步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

中医本科生从小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很少接触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对于本科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模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读懂深奥晦涩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典籍。当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各个中医院校均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开设了经典名著、古代散文等课程,但是从专业课程设置来说,传统文化课程仍然相对较少。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典文学、哲学、训诂及音律等方面,根据中医学理论的特点,应着重加强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古典哲学思维的培养,逐步提高文史哲课程比例,使学生了解古代的道德伦理、逻辑及人文素养,充分了解和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精华和精髓。

2.3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专业课的教授效果

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除了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之外,还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就是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在讲解阴阳五行、精气等学说时,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取象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远取诸物体,近取诸身”的认识方法,学会从千奇百态和变化莫测的现象、事物中思考事物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讲述一些名家名医的事迹,主要是他们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经历,使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均干系重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结语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6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和范畴,文化在变迁的过程中既遵循历史的发展脉络,又彰显其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既包括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也包括立足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富历史遗产。作为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其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也制约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同一传统文化滋润下的文化主体,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与历史上已经形成或当下正在形成的某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保持一致或者基本一致。不仅如此,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既内含于自身,也蕴涵于作为其内在否定性的创造性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客体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存在物,因此我们在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时,也需要将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从文化视野来解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启迪和引导。从育人功能入手,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具有一致的相通性和共同的指向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而传统文化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新向度。二者内在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目标的一致性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扬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彰显其育人功能,须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激荡中获取发展的内驱动力。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挥着“隐功效”,如果说传统文化的本质在于构建大学生的精神,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本质则是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境界,二者具有育人功能的一致性。传统文化旨在“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即“文化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旨在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的塑造规定性的自我。二者的指向都是人,二者的核心都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功能的互补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昭示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尊重和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民族共识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寻找自己“根基”之所在。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建设,这种育人功能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抽象的道理通俗化,深刻的思想生动化,因而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时效性,而且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现实的关照性“传统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并以此为基础在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思想观念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从而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还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四)传统文化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一个民族正向的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3]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博大精深的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资源;传统文化倡导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素材;历史遗迹、传统节日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宝贵素材。

(五)传承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同时,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要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就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必将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视域下传统文化的双维性解读

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文明的源头活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传统文化历久弥坚,如何去粗取精?这就需要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历史文本中去审视和解读。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例如,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明清之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等,都表达了中华民族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则表达了近代仁人志士心系民族、国家安危的大无畏精神,由此可见,爱国主义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传承、弘扬和发展。其次,传统文化彰显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既是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素材。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依然是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所要追求的。再次,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格修养,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情操,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其精神境界提供了借鉴和启迪。理想人格的实现,离不开个体道德素养的培育,而人格修养又是人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依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准则。传统文化倡导的“慎独”“自省”“养心”等修身理论和方法,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启示和帮助。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承载、传导和濡化的功能,是一种丰富的、潜在的教育资源,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难免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文化中保守、狭隘、陈腐的文化观念和人伦信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与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使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保守、狭隘、陈腐的文化观念和人伦信条。这些消极内容及其不良影响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让他们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会发生变化,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能用当今的价值标准去苛求古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为大学生筑起牢固的思想堤坝,以抵御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其次,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化倾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正向影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谓泛道德化倾向,即将现实问题诉诸于道德途径予以解决。传统文化之所以重伦理道德,源于传统文化对“真”“善”“美”的独特理解和把握,这一点在我们所熟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表现明显,如、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等,几乎都是美德的化身,都具圣人、君子的风范。正是这种对“德”的尊崇,对伦理的独特关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后续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正向影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但是,每个人的道德境界和水准存在差异,每个人境界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事实上,从古到今,这种重道德的文化传统并未泛化成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并使之成为道德楷模。因为理想人格并不等同于现实人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正视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化倾向,积极引导大学生辨析这种泛道德化倾向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遵循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规范,使现代伦理道德理念深入他们的心智,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再次,传统文化现代化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起了挑战。引领社会的前进方向,为当今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资源,为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提供不同的解读方法和思维模式,是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由于传统文化过分注重道德,导致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核心位置,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等级制度是紧密联系的。而在现代社会,人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种现代社会观念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整体主义或整体至上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时,对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在传统文化的“化现代”进程中,传统文化固有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必定会和当今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念产生冲突和碰撞,因此,传统文化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现代化”特色。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变革使得当今的社会主体更多的从“现代性”思维角度去解读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种文化冲突中,要善于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而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路径

传统文化并非一种先验的文化模式,也非亘古如斯的僵化存在。相反,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化语境下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提高教师传统文化功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仅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走向。高校要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持之以恒地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的渗透性和感染力,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较强的传统文化功底,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为此,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确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自觉萌发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通过研读经典,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次,高校应有计划、分批次选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培训,进而打造一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二)开拓网络“新”课堂高校应在网络上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学、影视、动漫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开发大学生欢迎的、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传统文化精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传统文化氛围;建设并完善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网站,努力使抽象、枯燥的传统文化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使当代大学生从中感受其魅力。

(三)积极引导,提高教学实效性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民族的倒退,民族的振兴,首先始于文化的复兴。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立足现代、贴近生活,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才能实现其当代价值。每个大学生身体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这种血缘关系使得每个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时具有本能的亲切感,因而容易吸收、认同和内化。但是,由于古今时间跨度大、语言文字差异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普适性意义关注不够,未能理性把握和准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树立“融贯经史子,汇通文史哲,涵化中西东,参究天地人”的学习理念,厚实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的困惑和不解;其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并向课外延伸,以开阔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

四、结语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7

[关键词]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很严重,尽管政府以及社会人士群策群力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但大量的民间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作品和传授技巧。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传统文化渗透于美育之中,使学生不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之美,自觉地加入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教学课题。

一、音乐教学的特殊性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时,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种类,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都是通过音乐的语言而流露和反映出来。音乐与其他同类艺术相比,有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的感觉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情艺术。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或文字艺术的规律来要求和理解音乐的内容。音乐作为学校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它是加强美育的主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干渠道,同时也是辅德、益智、健体、促劳的重要课程,它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古代传统社会中,人们用歌记载历史,于是各民族便有了专门的叙事歌;人类起源歌、万物起源歌;人们用歌沟通人神两界、跨越时空,于是有了祭祀歌、鬼歌;有了各种各样的礼俗歌。可以说,在更深的层次上,唱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普遍手段。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从音乐本身和文化背景方面整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人对于我们自身文化的关心远远不够,大量的民间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中国传统文化生存的空间日益狭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人几千年所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都受到强烈冲击,使国人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如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尽量消解这种危机,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寓传统文化于音乐教育之中,自觉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作品和传授技巧。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分析作品时要将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内涵,要将作品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而成的,给学生一个清晰的作品创作背景,在作品背后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的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渗透。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应更深入的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端午节的来历,为何在端午这一天中国人有吃粽子,同时南方要赛龙舟的习俗活动,南北习俗文化为何存在差异,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不仅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塑造美的形象,更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深刻领会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在民歌的作品中,比如,《长城谣》最能体现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运用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民族无比热爱之情,自觉地将古代传统文化融汇在表演当中,使音乐教学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成为普及文化的传播者。在音乐教学中应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与之相辅相成,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获得美的教育。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是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是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教师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保护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国家的精神财富,更是世界的、人类的精神财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人类文化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在此背景之下,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8

在世界扁平化与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当代高校体育教学自然吸收了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的相关理念;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事实上也有显著的西方教育的特征)影响之下,高校体育教学也必然需要高度关注当代大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与心理健康。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念基础。在以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子日渐模糊。尽管当前高校领域或者社会领域的体育赛事当中还有一些中国体育传统项目,但不可否认,这些项目的存在无法掩盖学生对当代体育运动的追求。学生对足球、篮球的概念远非体育传统项目(如武术)可比,甚至像乒乓球这样的运动项目,学生的热情也常常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这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缺失。

自然,这样的现象早就被体育同行们注意,但为什么没有一个明显的改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又如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理解更多是受中小学阶段学习的影响,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传统体育项目的经济效益不足以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具有纯粹的一面,体育教学就应当为体育而生,过多的非体育因素的考虑,并不能完全使高校体育教学行走在健康的轨道之上。如果在大胆吸纳当代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精华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那就可以更好地在?w生心目中树立起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应有的形象,而这自然是传统继承的应有之义。

从理论角度来看,在现代体育理念的基础上追求体育传统的继承,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一方面,即使是最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也是来源于社会发展的积淀,不同的只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演绎而成,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历史的选择。文艺复兴与多次技术革命已经使西方国家走在了教育的前列。囿于传统的近代中国不断走向封闭,传统教育的力量已经在对外开放中被消解。这是历史的选择,而在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之际,重析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精髓,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

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继承的不足之处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从认真反省的角度看待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可以看到当前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最典型的恐怕是一些鲜明的对比,如对现代体育竞技项目的狂热与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漠视的对比,也包括对体育的热情与无视的对比。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育学习中的利益价值取向。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了高考应试压力(当然高校学科考试的压力仍在,但这已经基本上不可与高考应试压力同日而语),学生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与选择自由。在这种选择中,体育运动项目更多集中在竞技项目上,这可以由体育选修课的结果看出来。如同前文所说的一样,笔者并不排斥这样的选择,但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轻视,确实暴露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价值取向上有所不足。

第二,体育教学的内容缺乏包容性。体育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对体育学习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体育就是运动”(这恰恰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固有认识),否则对体育学习的理解一定走向狭隘而不具有包容性。如果建立体育学习的文化视域,那学生的体育学习就可以形成一个精神纽带,显然在这个纽带中,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应当不能缺席。

第三,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理解过于技术化。今天的高校体育教学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成为不同体育赛事的延续,其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而这显然不利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生存,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在以三大球、跆拳道、柔道、瑜珈、野外拓展等项目充斥学生体育选择视域的情况下,毽球、八段锦、太极拳等则很少能够成为学生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高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技术而忽视了内在精神与文化传承需要的缘故。

尽管文章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但我们仍然需要申明的是,指出这些不足并不是出于非此即彼的思维,而是希望以现代教学理念做好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工作。

以文化为纽带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实践表明:完成现代教学理念上的传统继承,最迫切的就是文化纽带的建立,因为从多种途径尝试的过程中,笔者觉得这是最能够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的纽带。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即使在高校体育教学这一特定语境下理解文化,也会发现其是一个寓意丰富且功能强大的概念。譬如,在我们引领学生理解传统体育的时候,发现机械灌输并不会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欢,而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则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譬如,在学生讨论足球运动(这是学生喜欢的运动)的基础上,笔者跟学生讨论蹴鞠这一传统运动。不出笔者意料的是,学生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他们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昏庸皇帝与大臣的娱乐项目而已,其中还不乏对他们玩物丧志的鄙夷(请注意,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只是非体育范畴而已)。于是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足球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不发达国家可以成为一种牵动全国的运动,而在发源地却至今踢不出像样的足球呢?”这一问题直指当下学生的痛点,即使是女学生也被吸引到这个话题当中来。常规的答案是难免的,这可以任由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来,但教师有必要在学生已有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对今天的中国足球提出建议,你会怎么说?如果让你在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运动中坚定一种信念,你会如何选择?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在学生的思维中种下文化的种子,从而让学生在现代体育运动中有思考传统体育运动及其文化的可能。

强调文化在现代体育运动理念基础上继承传统的作用,还是因为当前大学生对文化往往有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可以使得学生对现代体育运动的认知迁移到传统体育运动上去。也就是说,教师要在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寻找一个有效的联系纽带,以让学生的认知发生有效迁移。其中,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在教授学生现代体育的过程中,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因子。譬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大球运动的时候,让学生不仅将其看作一种竞技,更要看到其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事实上,每一个竞技的背后都有文化因子的,尤其是今年的排球教学,可以选择国家女排力克强敌,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事例。可以肯定地讲,对于大学生而言,简单的精神灌输是不够的,只有当学生在排球场上拼搏得筋疲力尽,甚至是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他们对郎平及整个排球队的训练付出才能够有一种深刻的体会。这个时候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往往并不需要体育教师作过多的描述(事实上笔者也是考虑到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而选择了这一教学策略),就能够在学生的心中自然形成。

笔者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构建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联系的过程中,文化往往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当然,这还与文化教学的策略选择有关系,如在乒乓球运动的教学中,笔者没有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乒乓球成为国球的文化史,因为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具有太多的吸引力。笔者所用的策略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乒乓球对抗片段(这个从技术上来讲并不困难,因为现在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足以完成这一活动),然后由教师提供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再向其他同学介绍这一片段好在何处(自己选择理由)的时候,就有一个信息技?g的支撑。其中,特别要求学生从超越对抗本身的角度去解说自己所选择的对抗视频,于是学生自然就会从运动员技术、技巧与运动天赋等角度发现乒乓球运动的美。这种美实际上根植于乒乓球自身的文化土壤,是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领悟到的一种属于学生自己所理解的乒乓文化。有了这样的文化传递,笔者再将学生的体育运动视角延伸到更为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来,以让学生发现原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中国武术就既有对抗的技术境界,也有个人修身的道德境界;而像毽子这样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果一旦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美感,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事实上,笔者所教班级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包括男生选择了这种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念中继承的传统生本理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调现念上的传统继承,最需要的就是教师自身建立生本理念。所谓生本理念,其实就是以生为本的意思,只不过在高校体育教学这一具体的背景之下,生本理念有着另一种理解。

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观。大学生体育观其实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基础,忽视了学生的体育观而从事的体育教学,永远只可能在体能训练与技能培养上做文章,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形成体育与健康的学科态度甚至是生活态度,更不要说现代体育理念上继承传统体育思想了。根据笔者这些年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可以认为有一半至三分之二的学生其实没有明显的体育观,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理解往往就只是体育课上的训练;而实际上体育从宏观上看,有体育与健康两个组成部分,背后还有着丰富的体育文化,这些都是体育课堂上需要择机渗透的内容。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9

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由中国的历史进路所决定,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西方文化逐步被中国接受之后,随之开始了反传统的“全盘西化”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退出了自身的历史舞台。然而,由于这个过程起源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急功近利,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浅薄,出于对西方文化的本质性认识之不足,使中国的现代文化不但不可能西化,而且处于无本失体、非中非西的异化状态,产生了严重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危机,由此表明现当代的中国文化步入了历史性误区。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出现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潮。在反思各种思潮所存在的问题之后,为了使理论建构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为了使学术进路和思想理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新传统主义认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将偏离正确的方向,使之在当代的中国文化误区中步入更大的误区。所以,中国现当代的文化误区决定了应当首先进行正本清源。

就中国当代文化异化的原因及思想和学术的主要问题而言,可以用西化、极左和腐败进行概括。中国自“全盘西化”引发了文化专制之后,虽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逐步摆脱了文化专制,走出了极左路线造成的腥风血雨,但是,因为改革开放主要限于经济体制,着眼于经济发展,没有在文化理路、思想和学术上进行正本清源,使之中国的当代文化进路仍陷于西化和极左体制所造成的误区之中,思想和学术仍在原有的体制之中继续生产异化的产品。非但如此,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思想和学术也被商品化,体制化的思想和学术拒斥正本清源,在异化的道路上产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所以,没有进行思想和学术上的正本清源,继续以体制化及西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文化异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化产生困境的本质性原因。

显然,在这样的氛围中,如果不对西化与极左及学术腐败进行正本清源,在思想和学术上必然产生非常混乱的局面。正因如此,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在关于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上,某些鼓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做出了各自不同的为我所用的歧解,其难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逻辑一以贯之,难能实现学术与思想的中和贯通,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将偏离正确的轨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为现代提供了丰厚而优秀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但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化进路却拒斥自身的文化资源,视传统为腐朽,以西化为价值取向,在异常的西化进路中,使中华民族失去了文化凝聚力,整个民族的素质急剧下降,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现代价值取向已经给中国带来人文及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发生无法回避的生存危机。所以,当代兴起各种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以步出现代文化危机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由学术理路所决定,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要求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进路中应首先解决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于现代被否定,既然被否定,为什么还要复兴的“悖论”问题。显然,就复兴传统文化的理论思潮而言,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是一个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悖论问题。如果不进行正本清源,就不能克服这一致命的“悖论”,就不能走出两难困境。可见,以任何一种当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为主体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都将使自身处于合法性的两难困境。一方面,由于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是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于现代取得合法性的,所以,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论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否定了自身的合法性。可见,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为主体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克服两难困境及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为主体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违背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否定历史传统而走上现代舞台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却要重新回到传统之中,由此表明其思想逻辑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理论矛盾。所以,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论证复兴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思想和学术问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巨大的理论障碍,在没有解决上述问题之前,复兴传统文化的理论推定只能自相矛盾,其实质或是空洞的符号,或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的口号,以这样的理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无疑于在本质上将再次断送中国文化。

虽然事物的存在必有其道理,但其理应符合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退出了历史舞台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逻辑相悖,是出现两难问题的本质性原因。可见,就学术思想理路而言,不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将混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逻辑,根本不可能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质。这样一来,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从根本上进行正本清源,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

由中国所处于的“全盘西化”的时代所决定,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产生于西方文化所带来的种种理论误区,所以,要认识困境和误区的原因,要求在历史和逻辑、思想和学术等方面对西方文化进行正本清源。只有这样,才能对西方文化的种种问题进行追根寻源,厘清西方文化何以进入了“哲学的终结”、“科学的终结”及“西方的终结”的现当代历史,在西方已处于这样的情势下,中国又何以还要步入数典忘祖、激烈批判传统的西化之路。由此可知,正本清源的工作在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中要求贯通中西,以对中西文化的问题和应然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由此证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由此证明我们应承续的传统究竞是什么,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究竟是那些具体内容。

问题表明,以现代“全盘西化”的思想理路产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看法,无论是肯定或者否定,都是在思想误区中产生的推定,将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应当首先步出西化的思想误区。在步出西化的思想误区之后,还要解决中国文化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问题,其问题的本质性在于,既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文化,何以于近现代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何以步入了西化之路。所以,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所有问题、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正本清源。由于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学派林立,形成的问题错综复杂,也只有对其正本清源,厘清问题的本质性,推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才能为复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摸着石头过河”,难以使中国文化的复兴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与主张复兴理学或心学的某些复兴传统文化论有所不同,新传统主义认为理学或心学恰恰是失落孔子儒学思想体系的产物。问题表明,理学或心学的最大的理论误区是在《易》上,其虽然也把《易》作为群经之首,但由于在基本性上把《易》定为卜筮之书,不理解《易》的思想原理,所以只能断章取义的解读《易》。由于《易》居于儒学的基础理论地位,因此,对《易》的误解必然带来对儒学的种种误解。新传统主义以正本清源为基础,以形而中论哲学为钢领,认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流派是孔子儒学和老子道学。儒道本一,儒学与道学中和贯通,而不是后儒所谓的“儒道相绌”。由中国的历史进路所决定,儒学在孔子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误区。孔子为开创中国文化传统而整理出“六经”元典之后,由于其弟子不理解孔子修纂“六经”一以贯之的思想原理,发生了儒分为八的问题。由于暴秦燔书,使之在汉代开始重修“六经”,因而失落了孔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儒学思想体系。儒学思想史表明,从孔子弟子开始,后世儒家对孔子的思想一误再误,使儒学产生了多种流派,肢解了孔子儒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就儒学而言,应当复兴先秦的孔子儒学而不能复兴后儒的儒学。显然,这需要以正本清源为基础,才能厘清孔子与后儒的儒学何以不同,从而在对中国学术思想史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厘清孔子儒学为什么能代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学术和思想史的角度对儒学的正本清源表明,后儒对孔子儒学的误读,主要产生于对《易》思想原理的肢解。所以,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上,就儒学而言,应当主要以“六经”为本。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建构中,新传统主义同时主张复兴道学生命科学,以此为基础,建构现代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为解决人类的终极关怀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从而以生命科学取代一切宗教的神道设教。

由中国文化于当代的困境所决定,无论对于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复杂性,还是认识其自身的思想逻辑,及其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中何以处于优秀地位,这些都需要在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中进行正本清源,只有在思想和学术两个方面中和贯通中国文化的历史和逻辑,才能为复兴中国文化奠基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历史要求我们应当首先进行正本清源。我们必须在对儒学、对儒学的经典(当然,也包括其它思想流派及其经典)有了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明智的抉择。否则,只能陷在历史的误区中而一误再误。

由历史和逻辑、思想和学术的中和贯通所决定,首先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能够贯通中西,能够发现西方“哲学的终结”、“科学的终结”及“西方的终结”的本质性原因,能够在本质上证明中国哲学的优越性。否则,失去了哲学基础,就不会对中西文化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本质性的正确认识,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纸上谈兵,或者是无的放矢,或者是另有所图。可见,离开了正本清源,就不会对中国哲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只能继续以西方哲学的理路异化中国的思想和学术(就象中国于现当代正在进行的那样),就不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本真的认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只能是主观的一厢情愿,而不会在历史进程中实现。进而论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当代中国具有意义,还应在历史和逻辑、思想和学术等方面证明其世界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将使西方步出“哲学的终结”、“科学的终结”及“西方的终结”,给出新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才有本体性意义,才能为中西文化重新塑造新的文化传统,为人类文化开出新的历史进路。

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哲学的中和贯通

以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推定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进路,显然是在当代异化的中国思想和学术进路中作出的抉择,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所以需要在思想和学术上解决一系列问题。由于哲学在文化中的本体论地位,因此,应当首先对中国哲学的系统性和优越性给出理论推定,以此做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所以,以现代的学术思想进路转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定中国文化的思想体系,为复兴中国文化奠基理论,其基础性工作,是建构中国的哲学体系。换而言之,建构中国哲学,是能否对中国传统文化正本清源、从而决定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复兴的关健问题。可见,中国文化的复兴,在本质的意义上取决于哲学的复兴,中国哲学的复兴,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前题。如果不是首先建构中国文化的哲学体系,没有可靠的中国哲学做为理论基础,则必然以肢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为其所用而论以复兴,而这种复兴绝可不能步出西化的思想理路。因此,新传统主义是以形而中论哲学为基础所提出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形式,其理论体系包括哲学、科学与文化,以此完成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性工作。

对中国思想与学术的正本清源表明,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是“内化”性质。西方哲学自古希腊开始,以对概念范畴的本体论与主体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的不断反思,外化出了哲学的思想方法,使哲学成为专门的学科,并通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浩瀚的哲学文献,但因西方哲学最终没有解决本体论和主体论问题而于现代终结。中国哲学于春秋时期形成了成熟的思想理路,其思想原理内化于概念范畴之中,形成了以《易》为代表的内化的哲学思想形式。春秋以后的学术思想进路,只是不断的对其概念范畴进行解释,所谓“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即是典型的解释方式。就现代中国哲学进路而言,在没有对中国内化的哲学思想进行体系化的外化之前,仅仅以西方哲学的思想方法推定中国的哲学,是西化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但是对中国哲学的歪曲(如把中国古代某些思维方式推定为唯物、唯心或朴素的辨证法等),而且产生了所谓的“合法性”问题。西方哲学已经终结,哲学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化,然而,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却步履维艰。问题产生于“全盘西化”的思想方法: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国哲学进行的西化式疏解,脱离了中国文化自在的思想形式,悖离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推定。

思维方式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文化产生于自在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及其基本规律只能自在于自身的思想原理之中,以任何外来文化的思想原理进行解构,将产生思想及文化的异化。所以,要准确的把握中国哲学,应当对中国文化经典的思想形式进行哲学外化。显然,外化不但需要正确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应当与西方哲学的思想原理中和贯通。在准确把握人类的思想方法和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方法论是“承诺推定法”。[3]以“承诺推定法”推定的中国哲学是“形而中论”。[4]以“形而中论”为哲学基础形成的中国文化体系由形而下、形而中和形而上所组成,其与形下性的西方文化具有本质性的不同。以形而中论的哲学思想体系反思西方哲学,表明西方哲学的理论建构不但没有走出形而下的困境,而且因形而下的本体论困扰使哲学终结。因此,中国的形而中论哲学将为西方哲学走出困境指明方向,并由此建立人类的哲学思想体系。

形而中论哲学认为,从人类存在的所有问题的自在性为出发点,应当把问题归结为人是什么及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基本关系问题,即所谓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由于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呈现出哲学困境,使人类在不断产生的异化中加深问题的严重性并带来新的、更多的问题。人类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时代在呼唤哲学,哲学的革命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5]由于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具有人类的共性,从而使哲学具有共性,这是产生人类哲学的逻辑起点。而问题是,既然不能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国哲学进行解构,同样也不能简单的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西方哲学进行的解构。而哲学的共性则要求中西哲学产生于具有共性的思想原理,显然这是一种能够融贯中西的思想方法,而上述的“承诺推定法”,即出自于中西思想之共性。由于中国古代文化中根本没有哲学这种学科形式,所以,对中国文化中的智慧作出哲学上的推定(就象西方哲学家对西方文化的智慧所作的形式化推定那样),在智慧的学科形式性上,是推定中国哲学的逻辑和形式。智慧使哲学产生,但智慧并不是哲学。哲学在其本质性上承诺着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三者的统一将形成自恰的思想体系,此乃“承诺推定法”的基本原理。可见,“承诺推定法”源于中西哲学自在的思想原理。

根据“承诺推定法”,对中国的思想形式进行范畴、形式和逻辑推定,推定出了由本体论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体系。由于中国哲学的内化性,使之形成哲学的学科性建构,是对范畴内化的逻辑与形式进行主体性和本体性的推定。《易》代表了中国哲学理路的基本形式,以“承诺推定法”对《易》的思想原理进行外化,形成的理论体系即“形而中论”。《易》哲学理路的时空方式性和西方哲学理路的时空形式性,能够以“承诺推定法”进行“中和贯通”,表明了时空是思维的生成方式,时空是人类思想的基础。所以,对于人的存在和认识的本体论根据,“形而中论”把时空推定为本体和主体的“形而中性”,其基本命题可简单陈述为:1、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的生成方式或形式。2、时空是本体的自在方式或形式。3、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理论建构的逻辑基础。4、时间和空间是主体形而中的自为,人类的理性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基础的自在与自为。[6]

“形而中论”哲学的主体性为“时空”之“形”,思维以时空方式生成对存在的认识,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7]形而中者之谓人。《易》哲学思维是以“卦”作为形式的,“卦”的认识论原理表现为形而中的方式,“卦”作为存在与思维的中和,是时空的方式性。因此,就主体认识的方式性,为“形而中者谓之卦”。[8]因为“卦”代表了主体的认识,所以,认识与存在的统一,决定于“形而中者之谓人”。[9]“形而中”是人存在的本质性,其思想的主体性是“形而中主体之谓神”。[10]“卦”是主体思想的中和方式,由此表明《易》之“中和”方法。“形而中者谓之卦”,是用“卦”承诺形上和形下、承诺“道”与“器”的形式和范畴。“形而中者之谓人”,主体通过“卦”推定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形而上”和“形而下”、“道”和“器”、“卦”和“形而中”,实现了主体与本体的统一。因此,“形而中者谓之卦”和“形而中者之谓人”的统一性表明,“形而中论”实现了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

“形而中论”表明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时空方式性,而西方哲学本体论则表明其时空的形式性,由于时空本体论的不同,从而使中西哲学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原理。“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表明,中国的思想方法是对时空的中和统一,是时空的形而中的方式性,西方的思想方法是对时空进行的对立统一,是时空的形而下的形式性,所以不能以形而下的西方对立统一的形式性的哲学命题、概念和范畴解读中国形而中的思想原理。然而,“形而中论”哲学思想原理却能够对形而下的西方哲学进行“中和贯通”,从而表明中国哲学博大精深的思想能力。

由“中和贯通”所决定,对以儒道经典文献(主要是“六经”和《道德经》、《庄子》、《内经》等)的“形而中论”哲学解读,给出了复兴中国文化的本体论、主体论、价值论一以贯之的证明,并对中国文化何以能贯通西方文化进行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证明。“形而中论”哲学的“中和贯通”,在哲学上解决了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和主体论的非同一性问题,在文化体系的建构上,形成了为解决人类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从而步出了西方文化的哲学、科学、宗教三元分立的局面(只所以三元分立,是因为其分头解决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而不能相融为一个贯通的思想体系。由于存在这些问题,西方的哲学、科学和宗教——广义的文化——因此而终结)。所以,“中和贯通”不但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透彻理解、更是在对西方文化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方法。以“中和贯通”为思想方法,打通中西哲学和文化,产生普适的人类哲学和文化,将为人类的未来开出新的文化传统。可见,由“中和贯通”所决定,“中学西渐”不但是历史的需要,也是逻辑上的必然。换而言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路出于西方文化中带来的种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历史需要则决定了西方只能运用中国文化,从而使“中学西渐”成为一个自在的历史过程。

问题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中国文化的复兴,则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西化的思想方法无论如何也不能表明中华民族的思想能力。中华民族的思想载体只能是自身的文化,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则妄论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哲学是复兴中国文化的理论前提,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现形式。显然,这是一切有志于中国文化及民族复兴的学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文化大同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性,而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人类性。如果中国传统文化不具有人类文化的基本性和普适性,所谓的复兴不但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换而言之,只有在深切认识西方文化的种种问题与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发现问题的本质性以寻求解决的办法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根本意义,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本质上理解为什么要复兴和怎样复兴中国文化。

人类自进入现代以来,社会的发展进路是以西方文化为主流模式。由于西方文化的形而下本质性,其虽然在形而下的现实关怀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于形而上的终极关怀却无能为力,使人们仅仅为最大满足形而下的现实需要而贪婪的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因而使西方的一些思想家不断反思批判其文化问题,由此也表明现当代中国文化陷入了双重误区:西化性误区和历史性误区。由这个双重误区所决定,进而导致了中西文化的现代悖论。这个悖论的形式如下:“中国文化在现代虽然已经让位于西方文化,可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批判反思说明了其对世界、对本体及主体的认识存在着不能解决的根本问题,‘哲学的终结’和“、‘科学的终结’暴露了西方文化不可克服的危机。可是,在西方不断对现代文化进行‘祛魅’、进行反思批判,进行自我否定的同时,而中国却不竭余力的进行现代化,进行西化。然而,就在中国反传统的同时,许多西方思想家却敏锐的指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克服西方文化的危机。由此又表明了中西文化的现代悖论。”[11]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出现代悖论,能否复兴,取决于其能否解决西方文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就是说,西方的哲学与科学已然终结,宗教失落,由此引发了西方的文化危机,中国文化只有在哲学、科学和宗教这三个方面超越了西方文化,才具有复兴的现代意义。这就是说,以哲学、科学和宗教为形式,推定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特质”,其理论“特质”应当解决西方哲学、科学和宗教中的问题,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积极意义,中国文化才有复兴的必要性。所以,应在哲学、科学和宗教这三个方面推定中国文化的特质。上论表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具有本质性的不同。由哲学所决定,中国的科学与宗教也与西方具有本质性的不同。

中国科学的特质是形上性。所谓科学,是由客观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作为特征的学科形式。与西方科学不同(由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所决定,西方科学在形下性的方面建立了科学思想体系,以形而下的科学原理,促进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时为人类掠夺自然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人类社会步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从而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中国科学以儒学和道学为理论形式,拒斥形下性,提出了“君子不器”[12]的理论命题,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理路,使主体与形而上之“道”中和贯通,形成了形而上的科学思想体系。形下性的西方科学主要是对客体及物质世界的认识,形上性的中国科学则主要是对主体及生命存在的认识,其本质性是关于生命的科学。形上性的生命科学原理是主体的“形神中和”,[13]从而实现了“以至于命”的价值取向(形下性的西方文化虽然也有生命科学,但因其把主体的生命客体化,使“形神二分”,所以,其不但不能实现“以至于命”,而且使生命在客体化的操作中失去生命存在的价值)。春秋之后,中国的生命科学不断发展出成熟的中医学和以丹道为代表的道学,成为人类文化中独特的学科形式,成为解决人类终极关怀问题的极为重要的科学形式。儒学则以“以至于命”作为生命科学的理论形式,但因后儒的误解而失落。应当认为,通过正本清源,明确认识儒道本一的科学原理,在步出后儒的理论误区之后,儒学将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为解决终极关怀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宗教的特质是人文道德教化,而西方宗教则是上帝教化,所以,不能以西方宗教的形式和内容推定并定义中国的宗教。如果以宗教的社会效用论之,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和儒教,以道教和儒教为主体的中国宗教与西方宗教具有本质性的不同,道教和儒教的本质是主体(人的自为)超越性,而西方宗教则是客体(由上帝决定)超越性。随着西方理性的没落,西方宗教出现了危机,上帝和人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们陷入形而下的自私自利的进路中,无限制的掠夺自然资源已经给这个世界带来空前的危机。中国道教和儒教的人文道德教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在解决终极关怀的问题上提供了科学的参照系。道教与儒教的主体(人的自为)超越性,使本体与主体中和贯通,主体的可操作性和超越性由形上性的生命科学提供了保证。中国近现代的西化进路,把道教和儒教等同于西方的宗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以形上性的科学理路推定道教和儒教的超越性,使宗教与生命科学中和贯通,最终使宗教消亡,是当代“宗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的哲学、科学和宗教表明,中国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穷理于形而上与形而下,尽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穷理于形而下而生养万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所决定,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哲学,进而以哲学为基础推定的科学、宗教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军事学等学科。显然,以形而中论的中国哲学为指导思想,以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推定人和世界的存在方式,使本体论与主体论中和贯通,进而全面推定思想文化的理论体系,形成与人类生存本质相统一的文化建构,使人类的生存方式与自在统一,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路。

总之,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承续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对西方哲学、科学和宗教进行彻底的反思批判,吸收其优秀的文化形式,中和贯通人类文化中的优秀的理性形式,完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形成新的文化建构并于现代复兴,实现中学西渐,开创人类文化的新传统,使人类文化实现大同,是新传统主义的理论目标。

历史将表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以后,通过中学西渐,中国文化将成为人类的主导性文化,将使人类历史向真正文明的路向上发展,中国文化将为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

注释

[1]参见拙作《新传统主义与中西文化》。载《恒道》第三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2]《易•说卦传》。

[3]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4]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5]《易•系辞传》。

[6]参见拙作《哲学问题在当代和《周易》哲学观诠释——形而上学与形而中论》。载《周易研究》1998年第2期。

[7]《易•系辞传》。

[8]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9]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0]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1]鞠曦:“编者前言”。《恒道(第二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契合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把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熏陶契合开展,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结合策略。

1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现状

1.1没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阅读资料,这些阅读资源不仅信息含量丰富,而且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渠道,这也折射出高中语文教学挖掘传统文化的缺失。首先,高中语文课堂给学生提供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较少,没能满足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古典文学名著教学、历史文化散文教学中没能充分的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其次,传统文化教学机械,没能把传统文化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还主要以知识介绍为主,没能采用辩证的教学态度,学生获得的传统文化的信息内容较为肤浅,存在教学简单化和形式化问题。最后,教师研究传统文化投入少,没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在静态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突出。1.2缺少科学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方法基础之上,只有高中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首先,教师没能结合语文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联系的不紧密,例如,在《师说》的讲授过程中,没能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氛围。单纯建立在课文翻译基础上的传统教学方式,没能让学生深刻领会师道尊严的价值。其次,教师没能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没有在课堂教学把握传统文化渗透的重点和有效方法,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把传统文化嵌入到语文课堂上来,没能及时解决来自学生的文化困惑问题。最后,信息化的渗透方式是当前的主流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教学中没能探索出形成学生良好价值观和激发学生情感的信息化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

2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原则

2.1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原则。在高中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汉语言思维,引导学生认同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赞同汉语言文字的文化艺术魅力。首先,应当注重使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传统文化,注重展示传统文化的语言美与文学美。其次,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特别是在把握经典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以汉语言的思维方式把握传统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文化观。2.2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原则。高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印象,帮助学生在内心认处认同并实践优化传统文化。首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语义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潮流与内涵行为与价值认同。其次,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传统民俗活动进行教学,例如,引导学生在端午节理解理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情怀等,促进学生践行优化传统文化。此外,还可结合乡土特色,开展地方性教学,注重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现象进行语文教学。

3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策略

3.1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策略。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目标,应当从高中语文教材出发,注重挖掘语文教材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目标。首先,教师应当全面熟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围绕教学目标对传统文化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其次,优化教学设计,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科学的掌握传统文化内涵。最后,把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课堂教学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产生情感与生活的共鸣,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在课文《兰亭集序》的教学中,在讲述“不知老之将至”时,可以结合论语中“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的珍惜时间例子和语句,引导学生深刻感知时不我待之感,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有关时间的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语句。3.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还必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中,全面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效率。首先,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应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以直观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元素生动的展示出来,为传统文化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主观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包括学生的亲身体验参与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深刻的记忆效果。最后,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典故等出发,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经典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把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传统礼仪,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繁琐的仪式,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中微妙的人物关系进行深刻体会,进而全面的把握人物形象,使高中生对文本形成深入理解。3.3结合课堂拓展传统文化阅读。为了起到语文辅助教学的作用,应当结合高中语文日常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辅助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素材,促进学生在在不同的辅助教学中全面感知熟悉传统文化,并且对古代经典文化有更充分的领略,形成学生较好的传统文化修养。首先,教师可以围绕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为学生推荐精典的古典文化的篇章段落,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其次,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把机械的教学内容生动的讲授给学生,重点对其中的文化现象进行重点阐述,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刻的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接触古典文化名著,同时阅读一些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散文,例如,引导高中生从余秋雨,秦牧等人的历史文化散文中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现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目标,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为高中语文教学营造良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形成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为此应当挖掘传统文化内容,科学使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祝萍.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高考,2016(15).

[2]史海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学周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