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9:31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1

关键词:体育;阶段;形态;

体育是一个文化沉淀和凝聚的史实,它反应在一定社会阶段中的社会形态和追求。对体育的产生和变化有所认识,我们才能领会和把握体育的底蕴和内涵,充分发挥体育所特有的社会功能及满足个人的健康追求。

一、体育的由来

体育的起源有游戏说、巫术说、战争说、模仿说、心理需要说、劳动说等。本人赞同劳动说,其比较符合体育的起源,但仍需进一步论证。

原始社会阶段的体育处于萌芽阶段:原始的身体活动练习,主要是从生存需要的劳动过程中抽象而来。在节日中,以考验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出现竞技。此时人们的活动通常是在祭礼和巫术的外衣下开展,并与当时的生活意识形态息息相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思维的发展;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大化,而与“生存劳动”相脱离,成为真正为人“生活”服务的身体活动。萌芽的体育是对生存过程中的动作进行认识、有效提取演化、分解与组合、提升与实践。此阶段的体育活动属于寄存阶段。

奴隶社会阶段的体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强力健身,养生之术的萌芽。体育进入“以节度制其生”的知其然阶段,具有一定的体育意识。尚武的社会风气,军事体育的勃兴,学校体育的形成(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孟子》说:“夏日校”,而夏朝已有的“庠”和“序”是学校的前身)。此阶段的体育被广泛的运用到祭祀、军事、学校教育与宴乐等方面,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体育活动之间缺乏内在的社会联系,因而未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统一体或理论与方法的体系。此阶段体育在孕育的过程中。

封建社会阶段的体育,随着人类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其进入“愈降于后而愈明”的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体育的理性认识逐渐显现,并对体育经验进行初步的总结,出现了不少养生及理疗著作。军事、教育、节日庆典和民间体育,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和功利性。此阶段体育感性认识清晰,但现实解释不足。

古代虽无体育一词及概念,却出现了运动养生的思想和实践,这可以说为原始形态和萌芽态的体育。在古代中国体育发端于生产工具与技能。在原始的军事活动,原始的教育(生产活动的一部分)的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强身健体活动,如:导引,养生,消肿舞,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的出现,实际上类似于今天的体育活动。

二、体育的出现

体育(physicaleducation)一词最先出现在法国。1760年法国报刊首次出现“体育”一词,还有一种说法即“肉体教育”。1762年卢梭出版了《爱弥尔》一书,大量使用了体育一词。该书强烈的批判了当时的教会教育,描述了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凡响。至此,体育一词也走向了世界。继教育学“体育”出现之后,欧洲又出现了physicalculture,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广义的“体育”概念。

19世纪初,许多国家政府,把“体育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由特定资格的体育教师来实施,从此,世界上才出现了“体育”这个社会行业。日本在1868年使用“体操”一词,它来自欧洲的Gymnastics译成“体术”、“体学”、“锻炼法”,1873年统一命名为“体操”。学校中的课程命名为“体操科”,后来传入中国。1876年日本学者近藤镇三在《独逸教育论抄》中将“身体教育”译成“体育”,从此正式使用“体育”一词,日本在教育领域中使用的体育名词是比较清晰的,但在社会上使用的情况有些混乱。

近代中国体育概念的引进有“体操”和“体育”两个概念,主要通过西方教会学校以及回国留学生两种途径传播。20世纪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体操”一词更为常用;“五四”运动后,我国“体操课”逐渐改为“体育课”,才开始普及“体育”的概念。我国体育是直接从日本引进的。“体育”一词是洋务运动后期传入中国,并开始应用的。严复1879年归国任职,在天津《直报》发表《原强》等文章,提倡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保守,其认为培养民力、民智、民德,为中国富强的根本办法。

体育的本义为“身体的教育”或“身体教育”。中国人最早认识体育的,是上海的南洋公学,1897年设立了小学堂,体育为学习科目之一,并由陈懋治等三名师范生编写小学教科书《蒙学读本》的教育篇,给出了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者,卫生之事也”,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个体育定义。1903年,清政府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确定各级学堂必须设体操课,并对体操课的宗旨、内容和方法作了明确规定,从此我国才有了由政府组织管理的,以体育课为标志的体育行业。同一年,在引进西方教育体制的情况下,颁定了《癸卯学制》,体操正式进入课程,这才出现了现代体育。在1923年《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改“体操科”为“体育课”,此后体育一词才普遍使用起来。

蔡锷通过对世界历史的思考、研究,发现“灵魂贵文明,而体魄贵野蛮”;梁启超的“论尚武”三四十年代,体育的概念没什么混淆之处,非常明确,都说体育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方式的教育,没什么大小的体育之分,没有体育含义上的模糊,也没有随意使用的造词。

体育一词引入我国经历了体操;运动;游戏;健康;教育的阶段。在我国“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这一认识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

三、体育的演化

资本主义阶段的体育进入了理性认识阶段:主要通过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力学的角度解释体育的功效。“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对体育进行预见与计划,并形成了近代体育思想,主要围绕体质,机体机能、技能和技巧的发挥。

文艺复兴(14—16世纪)是近代体育的奠基石:“向生命索取他所能提供的一切”,体现了个性解放和实现人的价值两个方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体育思想的更新。民间体育也为近代体育提供了支持。启蒙运动后,近代体育思想开始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部分学校初步实施。19世纪初期和中期从少数学校扩展到社会,特别是军队从而形成民族主义和军事色彩。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通过律法的形式,使学校体育最终确立下来。

现代的体育进入了科学的阶段。体育科学是科学在体育上应用的产物,以体育为研究对象而自成体系,包括:内容、形式、措施、机械设备、检查方法等。

体育真正被认可或广泛认同,是在19世纪中叶的古希腊。其称为“体操”,较现代体操含义广泛,包括拳击、跳跃、奔跑、投掷、角力等。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武力、侵略、劳作等社会环境变革下,不同的社会角色开始了其特色的体育认识。50年代的体育概念是明确的,但翻译上出现了分歧。60年代的体育理论,没有明确论述体育概念问题。这个时期强调“社会主义体育是为增强人民体制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生产劳动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所以体育竞技化色彩不浓,但有抬头的倾向,此时认为体育运动的显著特点是竞赛,但对体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论述有所偏颇。至80年代已有不少人认为“学校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是提高”这一认识。70年代末及80年代的体育概念基本上是混乱的,说体育是多维的、多目标的、多功能的身体运动和社会活动,模糊了体育的本质——增强体质的教育,出现了两种体育即广义的体育和狭义的体育。

体育主要是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概念,存在一定的混乱状态。认识的多角度,翻译的多样化。30年代的“体育教育”一词被80年代滥用,导致体育思想的混乱。以词语进入语言、言语领域后,由于位置、立场和角度的不同,所认识或掌握到的只能是体育属性的某个侧面。“体”可以理解为身体、肢体、形体、体质和体能等;“育”可以理解为养育、保育、培育、训育、锻炼和教育等,而引起体育的扩大、缩小、引申、借代和转化等现象。

体育在此时期处在教育本义的衍化发展和语词语义阶段,并产生了诸多语义演变。指称对象范围的扩大;体育课的标准形式扩大为一切形式的身体活动(生产劳动除外),这就使“体育”变成一种独立的范围无限的社会活动。最初的体育是以学校的体操课为代表,体操是列入课程表的正式课程,代表着本义体育,而各种西方竞技运动、游戏,只是学生的课外活动,两者是有区别的,但由于两者的关系复杂,在以后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变化。

目前对我国体育的概念界定大都使用了“手段+目的+属概念”或“种差+属概念”的形式来表述。“体育手段”多种多样,如:“以身体活动为媒介”、“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通过身体练习”、“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体育目的”内涵非常丰富,如:“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改造自我身心”、“改造自身身体,挑战身体极限”、“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等。体育种差,如:“身体活动”、“非生产性”和“增强体质”等。

此阶段体育学术积累缺失,质与量失衡、理论解释乏力,没有统一的概念,没有体育非体育的界限。此时需要专业人士的交流与沟通,求同存异,达成规范。

四、体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体育具有两重性:社会性,社会而异化的生物性[3]。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本人得出以下体育认识:第一、体育的发展具有动态化性并与当时的社会形态及意识密切相关;第二、体育概念认识角度多元化、表述多样化;第三、体育属于上层建筑,其概念外延不断扩大。体育最初就是指身体活动,随着体育外延的扩大,体育才有了教育之义,后来人们发现教育也不是体育的全部,于是人们把体育看作是一种文化,体育概念的内涵是一个不断扩大的一个过程。

本人归纳现阶段体育的种类如下图:

在人类社会中,学校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在学校中所有的学科都是发展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而体育更多的是通过身体把知识展现出来,它具有更强的身心互动性。学校主要任务应该有:卫生学的教授,体格检查,锻炼的习惯养成,促进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形式展现,自我保护及其安全措施的习得。此时学校应注重课程设置;教材的改革(选择与优化并符合实际生活或社会的需求、优秀传统活动的秉承);外部器材的完善与挖掘器材的功效;教学策略的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提升。评价方法要多样,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人和人的积极性两个方面。

按人的生长过程划分:家庭阶段是初始生活能力,学校阶段则发展生活能力和展现丰富的生活姿态,进入社会阶段后则为体育爱好的延续及自我实现的探索。体育的阶段性表现在社会发展和人的生长两个方面。

体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成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体育的对象是人,而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体育的发展会按着社会的发展及个人的需求两个方向不断演变与延伸。

参考文献;

[1]韩丹.对我国体育认识和概念演变之起源的探讨[J].体育科学,2012,(33)1.

[2]陈咏生.体育概论[m].商务印书馆,1933.

[3]陆作生.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2010,(17)20.

[4]翟葆奎.体育[C].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5]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等.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2

【关键词】慧雅教育;音乐课堂;空间感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98-02

在指向有效教学的新型教育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变化,然而基于浸润在“慧雅”教育理念下,笔者对本校所在城市、区域所呈现的音乐课堂现状产生了一些疑问。如:常以“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等追求高效率的音乐课堂为主导思想,为了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反应较慢的学生不再给予等待的机会,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上为了节省时间讲解知识点,忽略给孩子充分欣赏、充分体验的重要环节,听完一遍即刻提问;当学生发挥想象,对初听的音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时,部分教师却认为只有自己的答案才是“正_的答案”,从而强加给学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扼杀学生的听觉想象力……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作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反思和发展空间

具体体现在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多维的教学设计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呈现一种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展现学生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能。时代在发展,当代学生的自我意识愈发强烈,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单薄的教学目标和过于饱满的教学设计,缺少引发学生思考的留白和学生自己实践体验的余地。现代教学呼唤教师营造快乐美妙的课堂,就像构思一幅立体而有深度的画作,不能急功近利,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长远目标,引领新时代的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空间感”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专家将“空间感”概念逐步深化,使这个概念在教师的授课中逐步加强。他们推出各种概念,如“非正式教学”“游戏化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等等。这些概念都是提倡音乐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对音乐的自我理解,有弹性地去理解音乐,而这种自我理解需要的正是一种“空间感”――老师给学生的“空间”。在国内,教育专家开始逐步重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没有很好地体现在音乐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虽然在逐步引导学生与之互动,但是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互动而互动,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按部就班”的互动,这就需要引入“空间感”概念。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如同细品珍肴一般,慢慢咀嚼、品尝、回味。教师所需要的就是给学生这个空间去细品。

二、教师应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上创设教学空间感

1.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空间感的创设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在音乐课堂中体现“慧雅教育”理念,更加考验音乐教师的基本功、课堂驾驭能力和音乐专业技能。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音乐对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净化心灵。音乐来源于生活,给人以美的体验,学校音乐课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那就违背了开设这门课的美好初衷。所以,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的定制,不应“大、空、假”,慧雅教育主张以“浸润式体验活动教学”来逐渐影响、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音乐课程的性质具有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学生为本,教师用美的语言、美的音乐,制造美的情境、美的感受、美的体验,所以教学目标应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为灵魂。

2.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空间感的创设

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聆听和交流互动中逐渐体会音乐的内涵,通过听、赏、演、唱等多种方法实现对音乐的体悟。

以笔者在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参赛获得“部优”的《船工号子》一课为例。初听音频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歌曲会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演唱的?是宁静的江南水乡,还是险峻的长江三峡?学生从豪迈、有力的歌声中,判断有可能是在三峡唱的。接着复听第一部分,让学生思考演唱者是一人还是多人?是怎样的演唱的形式?学生听出是一领众和,而《船工号子》所在单元均为劳动号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复听时,学生即刻抓住了劳动号子的特点,思考这是一首在劳动时演唱的歌曲,而劳动的环境就是三峡岸边,更加确定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随后再听第一部分,让学生关注演唱者的发声方式,并进行模仿。学生在体验、模仿、思考中,感受到劳动者的演唱和普通我们所理解的“演唱”方式并不一样,发声的位置以胸声为主,虽然音调高、旋律高亢,但是并没有使用过多头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演唱形式?学生经过三次聆听、思考、感受,已经明确了演唱者的身份――他们是长江边的劳动者,纤夫。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劳动号子,也没有直接给出劳动者的身份,而是在三次反复地聆听与体验中逐一明朗各个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要素的特点,更注重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学生在逐一得出愈加肯定的答案后,都非常有成就感,增加了对歌曲欣赏和学习的兴趣。

3.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空间感的创设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已经成了教师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网络的视听性和感官性让教材上的乐谱瞬间充满了生命力,学生足不出户就畅游了音乐世界的海洋,音乐体会更加的丰富、深刻而又持久。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3

关键词:民间美术学校美术教育意义

一、民间美术在现今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当中,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美术教材、设置课程,但实施的效果各地不同。有些省编教材设置的美术教材内容中,有一部分与民间美术相吻合,如“人美版美术教材中,第十四册第七单元《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有一定的认识,并进行探索运用,人教版美术教材中,有民间剪纸课程的设置,虽然这些课程有些部分内容涉及民间美术,但数量十分有限。有些地方补充了民间美术内容,但却处于一般“应付”层面,并未将其作为正式的课程纳入课程教学。实际上是认为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只片面强调西方领域中的素描、色彩、油画、水粉等课程内容,而忽视民族美术的教育,尤其是民间美术的教育。其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对现代、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但对本民族的美术知识了解甚少。认为民间美术是乡下人的艺术,并非阳春白雪与非主流。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补充民间美术内容,对于民间美术的教学还是处于空缺状态。

在大学和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当中,如“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觉,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民间美术教学中的认识较好一些,但对于民间美术教学的深度还是不够,只是重在了解,没有对其开发和利用。这种状况对于学校教育来时是一种严重的资源闲置,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唾手可得的课程资源,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认识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二、民间美术的释义

在了解了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后,我们来认识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内容。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

提起民间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因此可以看出民间美术史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民间美术在古代是区别于贵族的宫廷美术、士大夫的文人美术和佛教等的宗教美术而言的,在现代则是相对于专业美术家及其创作而言。因此,民间美术指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二)民间美术的内容

民间美术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现在是丰富多彩的人民大众生活的艺术体现。首先,它包括存在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存在,是最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劳动人民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民间美术的主要内容。这包括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生活中的用具:陶瓷器皿、竹木器皿;用于衣饰的印染花纹、刺绣;用来装饰生活空间的剪纸、织锦、年画;用来娱乐的儿童玩具如泥塑、面塑和娱乐戏曲中的皮影、木偶等;在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中出现的花灯、风筝;婚丧嫁娶中用来渲染气氛的物品等;用于宗教信仰中的各种神的雕像如财神、观音和各种门神版画等。

民间美术以其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了劳动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其通俗的形式受到劳动者的欢迎,并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它是人民淳朴之美的结晶,反映了质朴的审美观念。

三、民间美术的存在意义

实际上,民间美术之所以引起劳动人民的重视是在于它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4

论文摘要:针对学生在忍想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贬难问题,丈章归纳总结了教材内容偏难、教材内容存在汤洞、教材有些内容滞后于理论和实戏。教材对同一棍念在不同含义下使用、概念泛化、知识负迁移、距离影响等几种常见的挺难问题产生的蛛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也不例外,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十分正常的。疑难问题的形成有其缘由,教师只有找到其缘由,才能对症下药,答疑解难,促进学生的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纳起来,疑难形成无非是教材、学生及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的原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一、教材内容偏难

由于高中生仍处于成长阶段,思维尚未完全成熟,抽象、分析、综合、概括、归纳、辩证等能力还相对较弱,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其中部分内容偏难、偏深,使学生产生认知障碍并形成疑难点。例如,《经济常识》中关于商品价值量、劳动时间及劳动生产率之间具有如下十种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总量成反比。www.133229.Com教材中虽没有这样明确表述,但在教学参考书中有此概括,有关练习题及考试题中经常出现。

二、教材内容的错漏

在目前各类出版物中,中小学教材质量是较高的。既使这样,由于编写者某方面的欠缺及校印的疏忽,仍存在着错汤,导致学生产生疑惑。如(经济常识)下册(1998年人教版)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就存在错误和遗漏,教材第29页列出的“个休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租赁经营所得税率表”中将“全年应纳税所得”错印为“全月应纳税所得”.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导致税负差别很大。另外,教材认为“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也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不相符合。《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个人所得税实行超倾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体系。

三、教材有些内容滞后于理论及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发展的科学,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改革,实践及理论的发展变化相当迅速。由于教材编写及出版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一些新理论成果及社会热点间题无法及时补充进教材,使得教材有些内容与重大理论新成果和社会现实出现冲突并显得陈旧。比如,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有重大的理论贡献及突破,每次宪法的修正,都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调整。再如《经济常识》中只讲了“通货膨胀”,但近年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通货紧缩”并未讲解。

四、教材对同一概念在不同含义下使用

对概念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揭示,但若不将此告诉学生,就会使其产生疑惑。如《哲学常识》中在讲“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时提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有,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在讲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时,举了“白马非马”说等例子,很显然,在此“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的共性。同时,根据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这种情况在教材中也很常见。如《哲学常识》中的“价值,与《经济常识》中的“价值”就是同一个语词表达了不同概念。

五、概念泛化

所谓泛化,就是对相似事物未完成分辨便做出相同的反应。思想政治课概念泛化的产生除了相关概念本身的相似性以及教师在教学上的缺陷等客观原因外,主要还是由学生的心理因素等主观原因造成。由于受差别感受力较差、语言文字水平较低、对概念内涵外延把握不准等因素制约,往往把本来意义不同的相关概念混同起来,人为地化有别为无别。如人民与公民、实践与实际、现象与表象等等。由于受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知识的负向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对高度抽象概括的概念做出具体化的理解,人为地化抽象为具体。如对物质概念,或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或与自然科学中所讲的物质(实为物质结构)混为一谈。由于受科学分辨能力差及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往往把语词表达相同的政治学科概念与日常生活用语混淆,化政治学科概念为常语。比如,把哲学中的“矛盾“概念理解为有意见,不团结;把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解为有用。等等。

六、知识负迁移

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作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作用,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等。负迁移是指阻碍、干扰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学生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的神经联系时,若在认知结构中引进了与原有某些知识要素相关的内容,则很难摆脱原先建立的神经联系,会不时地遇到旧知识的形影,产生新旧知识相互抑制的负向迁移的现象。在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具备的相关、相近知识对新知识的掌握往往产生“干扰”,尤其是相似概念的互相混淆。如2001年甘肃省高中思想政治课会考第9题:“哲学就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人们对世界的观点和看法;d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和原则”。根据定西考区随机抽样(100份)统计显示,有60%的考生答错,48%的考生选a。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知识的负迁移影响。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5

钢结构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建立钢结构概念及开展工程应用实践,并了解该类型结构的发展现状是钢结构课程本科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文章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510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是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1]。

钢结构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对钢结构概念的建立及其工程应用实践,并了解该类型结构的发展现状是本科期间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实施和完成对课程教学有更高要求的“卓越计划”,应该重新设计和规划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

一、学科特点要求教学与实践具有系统性

土木工程是一个传统学科,它建立在力学理论、材料理论、工程机械、劳动组织,以及融资融券的现代金融手段和人类社会规划等基础之上,学科自身的高度系统性自然不言而喻。对初步进入学科领域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如何在教学规划和组织中帮助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训练,体现教学和实践的系统性,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应该建立的观念和目标。

(一)系统设置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课程设计、实习规划和内容等,是建国初期在借鉴前苏联相关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形成的大土木的课程设置。近年来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实践都有长足进展,然而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鲜有及时系统地编入本科教材,而传统的教材、课程学时计划等和当前行业的设计要求与手段明显脱节。表面上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越来越依赖成熟的商业软件,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构工程实践变得容易,恰恰相反,这样的进步对结构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功底要求更高,因为计算和控制手段的进步,意味着对结构性能要求更高,在技术上更加注重细节,对结构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接近结构的本质。因此,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认真研讨,及时补充新的设计要求和科研实践的新成果。

(二)系统设置实践内容

商业软件的成熟和快速发展,使结构设计手段完全脱离了旧有模式,表面看似乎一切设计程序都是参数化的,结构理论在设计过程中完全被参数取代,设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似乎无法体现。事实上,这种表象误导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学生。目前,实践中结构设计更加注重结构真实性能的分析,对设计理论的应用和探讨更加深入。比如,30年前,结构工程的设计领域几乎不涉及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但是目前对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尤其是地震区的高层和超高层设计,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基本上是作为一个设计中必须的独立项目进行。欧美设计规范中应用较多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是中国旧规范中

的空白,几年前该内容仅仅出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课题中,教科书根本没有涉及。随着研究理论的成熟,特别是近年该学科的高速发展,中国即将颁布的新规范明确了这些设计理论,对设计人员的理论要求也越来越高。类似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等,诸多理论课程的结构动力学、混凝土非线性理论、结构有限元等,国内的本科教学计划却极少涉及。

如何适应行业实践的进步,特别是针对“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是高校土木工程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钢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教材体系

目前,本科阶段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钢结构原理和钢结构设计;二是作为选修课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大跨度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中钢结构原理是钢结构课程教学的基础、核心和重点,钢结构基本概念的建立和基本结构设计思路都是在这门核心主干课完成的。目前钢结构课程教材仍然沿用过去的结构“绪论—基本材料(钢材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简单结构设计”,课堂讲授也主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由于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专业基础,对该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体系仍然适用。但是,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来说,让学生在本科期间这一有限的时间里,对土木工程结构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还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讲解。

(二)本科期间钢结构课程教学特点

本科期间,钢结构课程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理,其中结构钢的特性、钢结构的弹塑性性能、钢结构稳定性、使用环境和受力特点对钢结构性能的影响、钢结构的连接设计、连接构造等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难点。钢结构课程一般安排在土木工程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混凝土结构课程之后进行,一方面学生有了一定的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础,对结构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对于三大力学在结构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是历届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当代学生实践经验少,对工程材料和结构的感性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钢结构知识点的讲解应有一个系统全局的把握,从感性认识和理论上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好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工程实践的基本专业知识。

三、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注重系统性

(一)钢结构本科教学中系统性的含义

目前钢结构课程教材以及教学设计实践,普遍围绕“基本构件”进行。这样的基础理论教学,往往缺乏实践性,而学生一旦从学校进入实际工作,面临具体的工程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最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就要求具有“整体结构”的理念,所体现的是一个结构的系统概念;而且,本科期间对构件的讲解集中于理论讲解,对规范的理解应用涉及得并不多。这一课程设置,与“卓越计划”的要求存在差距。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土木工程专业重点的把握成为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笔者在多年的课程讲授和课程设计中积累了一些

经验,体会到系统性在土木工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门学科,应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系统性体现在各个环节。具体到钢结构课程教学,教师在具体内容的讲解过程中,

应把握局部构件在整体结构体系中的作用,整体结构中各构件工作状态的协同,构件基本材料的性能以及影响因素,制造过程与使用过程中对构件和整体结构性能的可能影响等等,引导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形成对土木工程的材料—制造—构件—连接—整体结构—使用影响—存在问题—最新的研究方向这一知识架构,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结构设计施工规范的建立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二)钢结构课程系统性教学实践

1.“绪论”部分的讲解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感性认识的现状,先不讲解“钢结构的特点,而是从从钢结构课程的“第一章绪论”开始讲解结构概念:屋面板(楼面板)—梁(梁格体系: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岩土)。其中地基部分不属于构筑物,而基础是整个构筑物与大地的连接部位,是整个构筑物能否与大地紧密相连的关键。因此,它的设计施工,与上部结构有关,也与岩土状态有关,这个部分的知识放在“岩土力学”“地基处理”等课程中学习。而“基础”作为构筑物的一部分,因为往往位于岩土中,所以为了防止岩土环境中水分以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即使上部采用钢结构,但是基础仍然采用钢筋混凝土。而各种构件之间通过连接构造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同时,连接构造也是整体结构中构件之间力的传递中枢,因此连接构造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而钢结构中连接构造与混凝土结构节点由于材料性能的不同,其构造方式有本质的区别,这是相关章节讲述的重点。

对于梁格体系,虽然在房屋建筑学和混凝土结构中也会涉及,但是知识的反复出现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通过对梁格结构的进一步讲述,使学生深入了解楼板与梁系的连接,结构跨度对梁格体系组成的影响,加深对单向板、双向板,以及结构力学计算简图中均布力、集中力、三角形分布力和梯形分布力的由来的认识。

如此,在反复讲解结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讲述钢结构的一般性能,并且与混凝土进行对比。提到塑性和韧性这两个钢结构显著的优点时,学生往往困惑于概念的差异,那么讲述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塑性对应于结构承受静力荷载时的变形能力,而韧性反映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它们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2.“钢结构疲劳”部分的讲解

钢结构疲劳破坏是钢结构课程无法回避的问题。讲解中,应把疲劳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概念的几个要点作为重点讲解。

钢结构的疲劳问题主要源自钢材冶炼和加工过程,特别是焊接过程。这样,讲述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时,应再次讲解疲劳的产生。

疲劳概念的要素:(1)微裂纹的产生(对于钢结构来说,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夹杂,气孔等先天缺陷形成裂纹;焊接过程中钢材内部金属的物态变化过程形成微裂纹等);(2)反复荷载作用下,微裂纹处于高峰应力(应力集中),造成微裂纹的扩展;(3)直至钢结构有效截面逐步缩小,发生突然断裂;(4)疲劳破坏性质:脆性破坏,危害极大。需要在钢结构的加工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并且进行质量等级检测。

检测的基本方法,因为微小裂纹的存在是钢结构疲劳破坏的关键,因此及时检测发现内部微裂纹是检测的目的。这种内部探伤常用的方法是超声波、X射线和磁粉。

3.“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部分的讲解

目前常用的钢结构教材对于焊接残余应力的讲解采用的是宏观概念,即基于“金属在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的受限制”的讲解。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概念讲解常常使学生对“焊接残余应力是自相平衡的”感到困惑,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因此,对于焊接残余应力,应更多地基于材料本质的“焊接”来进行补充讲解。特别是焊接过程中,金属的微观组成变化,即在焊接不平衡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下,材料产生物理和化学的不均匀性,焊缝金属中结晶偏析,低熔点共晶,组成元素S、p、Si等发生偏析,冶金过程带来的夹渣及夹杂,过饱和的n、H、o气体元素,热影响区中由于快速加热和冷却使金属中空位浓度的增加,材料组织转变等,在焊接应力作用下都是促成焊接裂缝产生和扩展的冶金条件[4],产生如图1所示的微裂纹。这样借助焊接专业知识和形象的图片演示,使学生对焊接过程中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以及钢结构疲劳、刚度降低对动力性能的影响的理解更为清晰。

4.“钢结构稳定性”部分的讲解

对钢结构稳定理论的理解对于本科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概念的认识,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环节来理解:(1)变形现象的描述要明确;(2)丧失稳定性的原因要明确;(3)明确控制稳定性的手段:计算公式的推导和物理本质,构造做法和原理;(4)一些工程实例;(5)由于涉及到的钢结构稳定承载力验算有相当多的概念,因此,对设计规范公式里每个参数的含义应讲解清楚。

四、结语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而言,系统性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值得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主动运用。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建立系统的综合工程思维模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HJ1.8mm〗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四年制)培养目标[eB/oL].http://edu.zgtm.com/jy/jy-pyfa.htm.

[3]曾家驹.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2(2):79-80.

[4]李德林,李砚珠.焊接金相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5]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45-47.

Steelstructureteachingforundergraduatestudentsofcivilengineeringspecialty

wanGRuolin,GUoYaojie,DUXinxi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p.R.China)

abstract: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治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纵观现阶段的高中政治教学,一般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政治观点,圈记重点要点,这样的讲课模式使得政治理论变得非常空洞,缺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学到的政治观点极度的教条,也不懂得如何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政治理论运用,使得对政治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理论我们得知,兴趣是一种对事物探索、力求认知的心理倾向,并且可以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一、高中政治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性

第一,高中学生仍然还处于青少年的发展时期,身心发育还未成熟,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善疑的思维很强,注意力还不能够持久的集中,这时这个时期高中生普片具备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高中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的抽象的概念,但是高中政治课堂的理论性比较强,而概念性的知识很抽象,在教学中,学生需要案例讲解的同步,才能准确的去理解政治理论中的概念。

第二,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展开教育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高中政治老师要以高度的激情去展开教育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必备高度的教学责任感,积极的展开政治教育工作,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让政治课堂中趣味性和理论性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去学生政治知识,最终掌握高中政治课程的各种知识,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在知识积极不断发展的现阶段,政治新课程的标准也不断的得意完善,我们高中的政治课程教学也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提高政治教育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

1.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这样一种现象,实习老师或者是刚刚毕业的老师比较容易走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老师,因此上课专心致志的听讲。教育心理学让我们懂得,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相容可以使得学生减轻厌学的不良情绪,使得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或者比较害怕此老师,那么学生对这位老师教的课程也难以提起兴趣。一位苏联的革命家名叫捷尔仁斯基,他曾经说过:“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的老师要高度热爱教育事业,并将无私的爱奉献给自己的学生,具备很好的师德以及责任使命感。当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在学生之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那么学生才能够“亲其师”并且“信其道”,自然也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2.转变教育观念,发挥高中生的主体性

现阶段对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仍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老师在政治课堂上交代新的知识点,课后学生进行复习,背诵知识要点,在政治考试的时候,需要一字不漏的将所学观点陈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一言堂”、对课程进行说教式,老师一味的在课堂中扮演着“独角戏“,教师的主导作用太过严重,一味的跟学生灌输知识点,忽视了重要的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无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变得很被动的完成学习,毫无学习兴趣可言。究其原因,造成这种教育现象时因为老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最原始的观念中,没有得以进步,因此教学方法也尤其老套,课堂教学总是以课堂为教学中心,死啃书本知识。其实,我们可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想法去分析政治理论,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政治教育教学的参与程度。比如老师在教经济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章节时,可以让高中生先来谈谈自己平时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接着分组来讨论什么才是较为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同学说积极发言,激烈讨论。这样一来即激发了学习兴趣,还会受到很好的课堂教学的效果。

3.精心设计政治教学过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教案的编排如果精彩,那么在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精彩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课堂氛围也会相当活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导入精彩的内容,并且不同的政治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导入,这样才不会使政治课堂死气沉沉。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可以巧妙的在教学中设置疑点,在学生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总结,为学生拨开义疑云。比如在如讲到“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相关问题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会直接提问给学生:“什么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而在新的教学方法下我们可以这样提问给学生:”我们生活中摆烟摊、开米粉店的人所获得的收入是不是我们所提到的劳动收入?这种方式是不是按劳分配收入?“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使得教学的内容层层递进,并且能回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觉得有话可说,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潜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音乐恰当的引入政治教学的课堂中,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一种感觉,爱上政治课堂。政治课的理论陈述比较乏味,它特别的抽象枯燥,学生对理论的东西没有兴趣,这时可以在课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与政治时事结合的小故事或者一些典故,来加强课堂的感染力,使得课堂变得精彩,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当中恰当的运用典故,让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通俗化,做到寓教于乐。总之,作为高中政治老师,只要用心教学,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政治教学水平,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让政治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明泉.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求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之道──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11)

[2]胡文萍.如何让一堂政治习题讲解课兴趣盎然――对高中政治习题讲解课的教学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

[3]彭兴晓.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南涧一中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3.08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资源;教学实践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它强调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这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这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能积极地践行“生活教育”理念。

任何学科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理论体系,从而服务于实践。数学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数字、符号与公式,其外延必然是生活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数学教学中,以提高数学的实践运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用于数学教学,同时也要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还数学以生活的本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利用生活素材,概念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很多数学概念在学生看来就是数字公式与图形结构,带有浓重的抽象性。如果不把它们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数学教师要以课标为重要依据,对数学教材进行深挖,及时把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内容挖掘出来,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失为一条数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概念的学习开始就能感觉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密不可分,使教材在无形中变厚,不断增加学生生活实`的内容,为枯燥的数学教材内容融入无限活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拓展,不断渗透生活化内容,积极开展生活实践课,为学生设计“生活中的三角形”这一生活化课程,教材中三角形的概念都是从生活中具体的三角形抽象而成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寻找实际生活中具体的三角形实物,从而对三角形有整体认识,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交通标志、金字塔等学生比较熟悉的三角形物体,并把具体的实物抽象成图形,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在数学教材中挖掘生活内容,有利于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概念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更加通俗易懂,为概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把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选择社会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探究中。

二、挖掘生活资源,例题教学生活化

数学概念的学习只是第一步,例题教学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巩固和运用。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数学例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拓展,挖掘蕴含其中的生活化内容,使数学例题能够体现生活化,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不断开拓新的思维空间。由于数学课堂的45分钟十分有限,数学又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一些生活化课外习题,使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有关二次函数的例题。例如,学校为了美化校园,想用100米长的篱笆建造一个矩形花园,请学生为学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学校设计一个方案,使花园的面积最大化。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找出花园面积(s)和边长(x)之间的关系s=-(x-25)2+625,并确定当x=25时,s才能取到最大值,即矩形的长与宽都是25米时,花园面积最大为625平方米。通过在数学例题中增加生活化的元素,促进数学课堂生活化,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挖掘和再创造。

三、贴近生活实际,习题设计生活化

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枯燥性等特征,学生学习起来毫无兴趣可言。同时,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很难立刻就在头脑中建立概念模型,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数学习题的内容。

数学习题的设计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习题的内涵。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蕴含着学生最熟悉和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出发,善于发现和捕捉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数学素材,积极采用其中的一些生活实践实例,不断挖掘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这是数学习题生活化设计的方向,可以使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在学习具体形象的数学知识中,可以构建起全面系统的数学认知与实践体系。

例如,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习题:李华的父母要带李华和亲戚朋友家的几个孩子一起外出旅游,他们在考查了多家旅行社后,发现有两家旅行社的价格比较合理,a旅行社是只需要买一张成人票,其余人可享半价优惠,B旅行社是买团体票,可以享受六折优惠,其中成人票都是240元,大家可以帮助李华一家算算哪家旅行社比价便宜。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可以设孩子的数量为x人,a旅行社的票价为240+(x+1)×240×50%,B旅行社的票价为(x+2)×240×60%,若a=B时,两家旅行社一样;若a>B时,B旅行社便宜;若a

通过生活化习题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回归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习题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不再是抽象而枯燥的理念,而是有血有肉的生活,通过学习数学,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能够站在数学的高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

四、开发实践课程,数学知识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理念强调教育要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堂走向社会,由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地开发数学实践课程,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生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后,笔者引导学生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去测量司令台上旗杆的高度。笔者就本次实践活动设置了两种场景,一是有阳光的天气,二是没有阳光的天气。

在有阳光的天气情况下,学生经过讨论后,很快想到了利用人及人影、旗杆及旗杆影子构建一组相似三角形:aBe∽CDB,进而可以求得旗杆的高度(如图1)。

经过笔者的进一步点拨,学生站到影子内部或外部,都能得到旗杆的高度,

从而得到了如下的公式:。

当没有阳光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全面掌握测量旗杆的方法,笔者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测量示意图分发给学生(如图2、图3),并告知各示意图中的测量工具,经过实践操作测量出各数据,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分别得到ame∽anC,aBe∽CDe,进而计算出旗杆的高度。

图1图2图3

在实践课程中,学生不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

五、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教学形式生活化

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拓展活动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教师通过开辟课外拓展活动,能将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综合、灵活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解决学习数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社会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信息,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拓展活动。

例如,近期我市出租车进行了调价,调价方案为:3公里内为起步价10元,3公里外每公里加价2.2元。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外拓展问题:如果某人乘坐出租车超过3公里,实际付费为多少元?

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利用周末对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出租车司机以及乘客进行电话或实地采访。经过调查汇总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付费主要分打表计费和不打表计费两种计价方式。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在实际数学运用中,不仅仅是“四舍五入”这么简单,还有“去尾法”和“收尾法”这两种数学方法。

通过这次数学拓展活动,笔者从中看到:今天的教学如果还只留在课本上,滞留在教室里,学生还在多一个条件不行、少一个条件不能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式的环境中学习,其结果将会成为思维僵化、知识呆板、技能低下的“书呆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学生经常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学会学习和思考。

总之,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重要内容,是顺应课程拓展的客观要求。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师要立足于生活、立足于课堂,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不断推进数学生活化,使初中数学教学不断发展。

⒖嘉南祝

[1]倪凤鸣.跳出课本,走进生活――初中数学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初探[J].科教导刊,2011(3).

[2]孙长宝.初中数学生活化及其实施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4(3).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对现代数学课堂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这种理念如何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和体现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陶行知先生强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做”中学,比如:为了强调引入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绳和两个钉子,在给出椭圆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绳子的长度),然后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学生通过作图分析过程,总结经验,教师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椭圆的严格定义。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学生很难忘记。

但生活即教育并不是非要把学生带到校外去体验生活,这与陶行知先生时代的“开门”办学大不相同了,生活的内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也不可能事事都去“做”。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取的题材等因素确定情境串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创设多个生活情境化的场景。通过图片、课件、录像、活动、故事等,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场景,引发学生从特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解析几何部分,由图片从飞逝的流星到雨后的彩虹,从古代石拱桥到现代立交桥……引发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思考;在向量部分,通过录像飞机飞行场景中飞行员的报告:速度、飞行方向、相对位移,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等,抽象出向量、向量积等概念;在概率的引入中,通过学生从袋里摸球让学生感知概率的大小与不同球在袋中的比例有关;在函数概念的引入通过生活故事,从一个有趣的“绕圈子”问题谈起(投影显示):在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团。他搜集了大量事例后分析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一条腿伸出的步子,要比另一条腿伸出的步子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y=(0<x<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把问题情景生活化,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定能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到教师营造的情感氛围之中。

为了保正教学的效果,生活情境的创设必须满足下列原则:

1.有目的性。情境创设必须有明确目的,必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进行,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发现本节要探讨的数学问题。

2.有新颖性。情境创设和表现形式新颖、生动,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此场景的关注和兴趣。

3.有障碍性。情境引发的数学问题要具有合适的难度和坡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4.有技巧性。情境创设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把生活数学课堂化。生活中的情景综合许多因素,较复杂,要加以处理和提炼,使其突出知识点和教学任务。

值得注意是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并不是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远离了生活教育,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到位不

越位,帮忙不添乱”。

二、从生活化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数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从不同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出发,决定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来引出数学问题,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定能积极主动、饶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这一课时,我事先布置学生们观察教室以及自己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线,学生会举出许多例子,课上就先在全班交流,再由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实物图片,如楼梯扶手、大厅地砖、桌子的侧面等等,最后抽象成各种几何图形,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出课题;在教学“行程问题”之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借助学生生动有趣的表演,教师准确形象的示意图,使学生们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弄清什么是“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相背而行”,什么是“追及问题”。在此基础上,这一课的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又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要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开学买书本和文具时,知道单价和数量,估算一下总价钱等,这样利用生活中学生估算的技巧,迁移到数学课堂中学习估算的数学知识。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

三、注重民主、在合作、探究中提升理性思维

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形式。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间交流的平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的民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真正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着想,用陶行知先生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注重思维品质的提升,陶行知先生强调在“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生活就是教育,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又何必去办教育?陶行知先生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过教育我们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

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高中数学就是回归生活,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9

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改变只注重本学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而忽略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教学模式。政治教师由于所教科目的特殊性,尤其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之中融进语文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做到逻辑有序,生动流畅,幽默风趣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优美而又精确的语言可以要使政治课洋溢着激情与活力,充满美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产生突出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用普通话授课,讲究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富于变化。“没有情感的语言是一杯水,而融进了情味之后,奔流的则是鲜红的血液,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具有振魂摄魄的效果。”所以,政治课的教学语言就犹如写文章,有铺垫、有发展、有高潮、有低谷,这样才能引人人胜,勾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兴趣。

其次,借助修辞与文学增强政治课的美感。我国的古诗文名句、成语、典故不仅言语精辟,而且内容丰富。在政治课教学中恰当的引用一些诗词文赋,能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知识的深刻内涵。这一点在高二的哲学常识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譬如,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明矛盾的特殊性;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发展的必然;用“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说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等等。

再次,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幽默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道兴奋剂。在政治教学中使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笑话,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甚至是英语的交叉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如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说成“如此easy的一个question”往往可以使学生倍感新奇。

二、用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来阐明政治概念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政治课中的概念是政治课中最抽象又最枯燥的一部分。而任何概念、原理,都是借助和依赖于一定的字、词、句,并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从而表达一层或几层明确的意思。运用语文知识将句子解构,还原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将定义分层理解,对概念的整体有更深层次的把握。例如“价值”一词的定义:“价值是指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句子主干看,价值其实就是一种人类劳动,因而它是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从宾语“人类劳动”的两个限定语可以看出:1、“无差别的”说明这里的人类劳动是不是指具体劳动,而是指抽象劳动2、“凝聚在商品中”说明并非所有劳动都能形成价值,因而价值是商品的特性。学生记忆时可先记住句子主干,再根据理解为其加上定状补成分,一个定义就这样简单而又透彻的弄懂了。

与此类似,哲学和政治常识中的一些复杂的概念也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用划分段落层次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它可以使学生在对段落大意的把握和作者思路的扩展上都有更深的认识。在政治课教学中,也可适当运用此类方法。例如经济常识上册讲到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时,学生可将这一段话分成三层:第一句是总述“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接着课文通过三层递进的步骤证明了第一句的观点,阐明了从商品到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最后再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作为总结。一个总――分――总的层次,将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一览无余,清清楚楚。

层次分析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学生的答题过程。如四川09高考文综28题:2008年5月,居民徐某欲购摩托车,因在政府网站末查到养路纲征收标准和办理程序等相关资料,便以快递方式去函所在区交通局申请告知与购车相关的政府信息,并注明自己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该局签收后在法定期限内无回复。ii为此,徐某向该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裁定该局“行政不作为”并诉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法定责任。ii区法院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终判定被告行为违法,原告胜诉。ii上述事例说明:

①政府严格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②司法机关公正执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③立机关严格立法程序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条件④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该材料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分三个层次,共涉及到公民、政府、司法机关三大主体。第一层次:诉讼原因体现了政府过失,说明应做到依法行政;第二层:次徐某提起行政诉讼行为说明了公民意识增强;第三层次:裁定结果说明应做到公正司法,而立法机关未在材料中体现,且该项说法错误,故该题根据材料应选B。

总之,在中小学教育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原来各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我封闭状态都将被一一打破。合理的架起学科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使各学科的知识、语言和教学方法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须的。当然,政治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政治课教学服务的,切不可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更科学、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才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山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南方出版社08年版《唐诗宋词》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篇10

关键词:行动导向;关键能力;理论基础;教学原则

“关键能力”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职业教育界提出。为使关键能力培养从抽象的概念走进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德国职业教育界于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Unterricht)的讨论,这对德国职教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教改革的方向。

一、关键能力概念产生的背景

关键能力概念的产生源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①其一是在劳动力市场上,不断加速的技术进步使得知识技能的半衰期急剧缩短,加速了具体职业知识技能的老化,使对就业能力结构发展的预测变得越来越困难,因而教育对劳动力培养的针对性也变得更加困难。这种情况下对相对来说不易淘汰的能力产生了需求。其二是在经济生产领域,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生产方式和劳动组织发生革命性的转变。传统的“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及相应的“泰勒式分工”劳动组织受到了以“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为代表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和扁平化劳动组织的强烈挑战。现代企业劳动组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引发了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极大变化。

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愈来愈高,他们应能在“非标准的”环境下有效地工作。其中,独立进行计划、实施和检查的能力成为对现代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很难实现的。

直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职业教育仍只注重培养单一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这种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和传统的生产高度分工和以大批量生产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泰勒主义管理在工厂中的应用,使得在生产岗位上传授所有的培训内容成为不可能的事。手工业学徒制形式下的培训内容——学徒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已不可能实现。教学工厂或车间的建立只是为了实施以传授泰勒式劳动分工组织为样板的分科专业教程(Lehrgang)系统,例如“钳工”、“车工”、“焊接”、“钣金”等等。教程与教程内容的分离及其传授顺序的系统化、固定化又催生了系统的实践课教学法——德国职业教育著名的“四步教学法”(准备—示范—模仿一练习)。然而这种形式的培训因不能满足对现代劳动者素质要求而受到批判。由于脱离生产过程,以分科技能熟练训练为主要目的训练形式造成了培训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培训内容的完整性丧失、学生学习动机丧失等负面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于1974年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

二、关键能力概念的内涵

关键能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设想,即存在这样的能力,它们对人生历程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社会存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此梅腾斯提出了关键能力的定义:②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

一般来说,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由于其普遍适用性而不易因科学技术进步而过时或被淘汰。

梅腾斯的关键能力概念在德国教育界引起了激烈讨论,也不断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质疑,这也使其理论和实践得到深人发展。

阿诺德(arnold)认为,关键能力理论的关键是“迁移和认知问题”。③关键能力理论看来,专门领域中具体专业知识的获取不是完全必要的,重要的是掌握有更高价值的“代表性”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可以理解和加工其他现行的具体专业知识。人们期待着产生一种知识类型,它具有基础性、开发性和结构性特征而不易被淘汰。然而这种想法碰到一个问题:在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时,知识迁移不是自动进行的,而是在所学和所用两者之间有共同的元素时才能有效发生。当今的教育不再将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而是将“尝试去做”和“能力的发展”放在首位。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发展认知结构,但不能产生或者制造认知结构。

由此,查贝克(Zabeck)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关键能力悖论”。他指出,关键能力概念产生了一个矛盾问题:④如果将关键能力定义为一般而非专门的能力,则迁移越困难;如果关键能力和具体情境关联越紧密,则它与其初衷形式相差越远。

这是一个教育界由来已久的关于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如果关键能力的提出只是注重能力的区分编类而与实际内容无关,则不会有知识能力的迁移发生;如果培养能力脱离具体的内容,则关键能力又回到功能教育去了。因此就关键能力培养来说,什么是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三、从关键能力向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

雷茨(Reetz)和劳尔—恩斯特(Laur-emst)在梅腾斯之后发展了关键能力理论,使关键能力不再因其过于抽象而成为理论上的空谈,进而逐渐进入了具体的职业教育实践。

雷茨认为,关键能力理论的中心是人的行动能力,人的行动能力由三方面内容组成,并对应了三个能力范围:⑤

事物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做事能力和智力成熟度。它对应面对任务能力,例如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开发方案等,可归纳为针对事物的方法能力。

社会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社会能力和社会成熟度。它对应面对社会的能力,例如合作能力、解决冲突、协商能力等,可归纳为社会能力。

价值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个性能力和道德成熟度。它对应个人特征基本能力,例如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学习自觉性等,可归纳为个性能力。

雷茨认为,关键能力应该是“行动导向”的获得,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个性能力培养和认知能力培养应该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也就是说在“做”中习得。作为一般学习目标,能力本身是和具体内容的学习目标相联系而获得的。

劳尔—恩斯特则重视将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育目标。职业行动能力指的是解决典型职业问题和应对典型职业情境,并综合应用有关知识技能的能力。为此,需要通过职业教育获取跨专业的能力。劳尔—恩斯特区分了3种跨专业能力标准:⑥

一是跨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例如对金属技术专业增加销售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二是方法和技术的能力。例如工作方法、计算机应用等。

三是与个性相关的能力。例如批评能力和创新能力。

巴德(Bader)教授认为,这里的能力概念(Kom-petenz)要比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大得多,它包括对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主观加工。个体通过处理事件、反思和评价来认识现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个性化的动机和问题情境一直伴随其间。因此,这里的能力概念是和行动主体的条件及已有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行动主体有基于自己经验而决定行动方式和以自己目标进行自主行动的主观倾向,⑦因此他将“行动”和“能力”两个词结合起来。行动能力表示人在职业的、私人的和社会的情境中对事物的合理思考和对社会负责的行动的能力和意愿。这里的行动指个体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有目的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评价其解决结果从而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行动能力。因此行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职业教育则要在其发展的一个阶段上给予构建和帮助。⑧

为使职业行动能力更具体化并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案中得以体现,一般将其分为4个部分,即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方法能力。有的学者将这四部分看作相互平等的,巴德则将方法能力与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一起作为另外3种能力的组成部分,因为每一种能力的养成和发展都需要它们。⑨

专业能力指的是个体独立地、专业化地、方法性地完成任务并评价其结果的能力和意愿。这也包括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归纳的思考,以及对事物系统和过程的关系的认识。

个性能力指的是个体在职业生涯、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判断和认清目标并发展自己聪明才智的能力和意愿。特别包括在构建人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社会能力指的是把握和理解社会关系并合理、负责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意愿。包括承担社会责任和团结他人。

方法能力主要指独立学习和工作并在其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实际场合迁移和应用的能力。⑩

到20世纪80年代,对关键能力的讨论,逐渐演化成了对职业行动能力(BeruflicheHandlungskom-petenz)的讨论。“行动导向”的概念在德国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文献中到处可见。尽管在学术上存在争论,“行动导向”还是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标志被确立下来,(11)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行动导向”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关键能力培养”从一种理想、一个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模式走进了职业教育实践。

1987年在对德国培训条例的修订中,将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行动能力要求写入了208个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并在培训目标中精练地表述为(对工作任务)能“独立进行计划、实施和检查”。

四、行动导向教学的原则

行动导向教学不仅仅是应用一些实践性的或实践过程完整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有更长历史的项目教学法,其意义要广泛和深远得多,它代表了一种基础性的变革。塞德(Seyd)归纳了为什么要进行“行动导向学习”的3个理由:(12)

学习理论角度: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能更好地被理解,独立实施所形成的技能可以更有效地被掌握。较之于“接受一被动”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东西可以更有效地应用于各种实际场合。

劳动组织角度:广泛深入的职业能力研究表明,对系统的、可迁移的和问题解决的思考和行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对机械重复的、单纯接受、执行指令的要求减少,从而要求职业教育进行改变。

教育经济角度:德国的社会经济地位,即高生活水平、高社会福利和出口导向,要求德国经济有高生产率和高生产效益水平。因此从业人员具备高质量的职业行动能力是其必要条件。

沃普(wopp)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如下标准:(13)

兴趣和需求导向。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是组织教学的出发点,兴趣和需求的激发和保持不是抽象的过程,而是通过对课程主题的行动性处理来获得、发展和转变的过程。

结合学习者主观经验。课程的组织应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所有感官,加工学习结果和经验。因此课程组织应能通过各种行动方式唤起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发展新的经验。

产品导向。教师和学生应共同确定课程要达到的行动结果。因此行动所获得的产品应对所有学习者都具有使用价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学校的生产面向社会。

凯瑟和绥腾福斯(Kaiser/Söltenfuß)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归纳了行动导向教学方案的基本原则:(14)

学习理解过程中的行动优先原则。教学应尽量以真实或实际的经验情境或行动情境作为语言化模型设计的基础。

行动和学习与兴趣相关原则。教学与学生的认知世界结合越紧密,则他们越能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评价结合进学习过程。因此在学习上给予学生自行决定或参与决定的机会越大,则学生的动机水平越高。

社会和合作式教学组织原则。学生和教师以团队形式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目标指向原则。学生和教师都明确计划和行动的目标。

日常知识和科学知识结合原则。从教学的观点看,该原则决定了学习任务和问题的提出首先应该指向学生的日常知识,而科学知识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透明的结构。

职业行动能力指向胜任现实中的要求,它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和自觉行动使其个性发展成为可能。行动导向的教学既注重教学结果,又注重教学过程。为此,“计划”、“实施”、“检查”这3个行动步骤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目标中具有核心意义,因为这3个步骤符合现实世界中处理事物或解决问题的完整的行动模型。(15)行动导向学习要求将行动和认识结合在一起,并将学习者作为具有自己需求和兴趣的、积极的行动者来看待。因此学习者的主观态度和经验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学习行动时,应考虑给予学习者自由行动空间,并联系学习者自身职业和生活情境。综合起来,可以为行动导向教学归纳出以下一些原则:

行动能力应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做”,即“行动”来获得发展,强调“做”的过程中的思考及总结经验。

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导向,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裴斯泰洛齐的脑、心、手结合);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大的决策和行动空间。

通过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制作有使用价值的行动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培养社会能力,应创设尽可能大的交互学习空间;学习任务应能促进交流与合作。

学习任务应尽可能完整并具有适当的问题成分;所反映的职业工作过程应该清晰透明;学习任务的解决应富有变化,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行动能力各个要素的培养不能割裂,而是综合地进行,特别是要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进行。

行动能力是和职业领域相联系的,因此不能脱离职业环境背景,以一般解决问题能力或一般知识迁移能力的形式来传授。